谁的红果多__教案

合集下载

《谁的红果多》(教案)

《谁的红果多》(教案)

《谁的红果多》(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讲述的是小兔子家庭的水果树上挂着红果、黄果和绿果,现在要把这些果实分给小兔子和小鸟,那么应该如何分配呢?这就是本节课的故事《谁的红果多》。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学习到如何进行简单的小学数学口算运算和分配问题。

二、教学目的:1. 正确掌握本节课的数学运算方法及其应用。

2. 感受小学数学口算运算和分配问题的趣味性。

3. 提高小学生分配问题和计算能力。

4.增强小学生计算能力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学生掌握清楚本节课的数学运算方法及其应用。

2.学生理解并掌握如何进行分配问题的计算方法。

3.学生了解如何使用口算运算方法和显示符号进行数学口算运算。

4. 掌握如何使用计算方法进行快速计算。

四、教学过程:1.导入:本节课我们来看看通过什么方法来分配糖果和水果?这是一个分配问题,分配问题可以通过进行口算运算方法和符号运算方法进行。

2.学习:2.1 通过话题展开故事引导同学进入故事场景,同学们可以通过在心里设想的方式参与故事。

故事:小兔子家的果树上,挂着红果、黄果和绿果。

在分配红果给小鸟和小兔子的时候,小鸟不同意,所以两个小友谊发生了问题。

最后,他们的妈妈告诉他们,只有分一半红果给小鸟才能解决问题。

同学们可以看看这个问题,琢磨一下如果要给小鸟多一点,应该怎么分配呢。

2.2 让孩子尝试计算一下裂果的数量,并进行简单的口算计算,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计算的方法,比如加减乘除等方法。

2.3推导分配问题的解决方式,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解决。

比如:在分配裂果的时候,它们可以通过图形和数量的比较进行分配,如果要分得多一点,是可以增加分配比例的,或者通过增加果树数量来解决。

同学们在计算时,要注意下手准确,计算规范,可以使用手抄本在其中进行口算计算。

2.4 让学生体会小学数学的趣味性,并紧密结合生活实际,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口算运算能力和分配能力,同时可以利用游戏和小组合作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意识的培养。

谁的红果多教案设计

谁的红果多教案设计

谁的红果多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认识红果,了解红果的形状、颜色和味道。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动手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珍惜食物的品德。

二、教学内容1. 红果的形状、颜色和味道。

2. 红果的种植、成熟和收获过程。

3. 比较不同红果的数量,学习简单的数学概念。

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幼儿观察红果的形状、颜色和味道。

2. 讲解法:向幼儿讲解红果的种植、成熟和收获过程。

3. 比较法:让幼儿比较不同红果的数量,学习简单的数学概念。

4. 实践法:让幼儿参与红果的种植、成熟和收获过程。

四、教学准备1. 教具:红果图片、实物红果、红果种植园地、数学道具等。

2. 环境: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带领幼儿观察红果图片,引导幼儿说出红果的形状、颜色和味道。

2. 讲解:向幼儿讲解红果的种植、成熟和收获过程,让幼儿了解红果的生长特点。

3. 实践:让幼儿参与红果的种植、成熟和收获过程,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4. 比较:出示不同数量的红果,让幼儿比较并说出哪个红果多,哪个红果少。

六、教学活动1. 红果拼图:准备不同形状的红果拼图,让幼儿拼凑成完整的图案,锻炼幼儿的观察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2. 红果分类:将红果按照形状、颜色进行分类,让幼儿学习分类知识。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力评价:通过红果拼图活动,观察幼儿的观察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2. 表达能力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记录幼儿对红果的描述和表达。

八、教学拓展1. 带领幼儿参观红果种植园地,亲身体验红果的生长过程。

2. 开展红果美食制作活动,让幼儿亲手制作红果相关的美食,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九、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观察幼儿的反应,根据幼儿的表现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动手能力,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十、教学计划1. 下一节课程内容:介绍红果的食用方法和营养价值。

谁的红果多教学设计_一年级数学教案_模板

谁的红果多教学设计_一年级数学教案_模板

谁的红果多教学设计_一年级数学教案_模板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能够正确计数红果的数量,并能通过观察和比较不同对象之间红果数量的多少。

技能目标: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数数能力和观察能力,培养其在生活中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自然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究欲,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及竞争意识。

思维能力目标:通过对比不同对象的红果数量,让学生初步理解相对大小的概念,发展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

1. 知识与理解:使学生能够初步理解数量比较的概念,知道如何比较两组或多组物品的数量。

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比较两组或多组物品数量的方法,并能够正确比较物体的数量多少。

通过大量的实际操作活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能够加深学生对基础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过程与方法:本节课将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的方法,发现物品数量的差异,从而学会比较物体的多少。

教学中要利用丰富的现实背景与儿童的生活经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

并通过实践操作和小组讨论等教学方式让学生参与学习,深化对数量比较概念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合作精神。

通过比较活动,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增强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信心。

注重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态度以及乐于助人的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是如何让学生掌握正确比较物品数量的方法;难点是使学生理解并运用比较数量多少的逻辑思维。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是他们首次接触此类概念,因此需要通过直观形象的实例和丰富的活动帮助他们理解。

教学难点在于如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教学内容及过程:教学内容是让学生通过直观比较两组物品的数量来学会如何进行数量比较。

教学方法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实践操作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在讲授过程中将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概念。

一年级数学下册谁的红果多教案

一年级数学下册谁的红果多教案

一年级数学下册谁的红果多教案一年级数学下册谁的红果多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和操作进一步经历十几减9的计算过程,比较熟练地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探究出多种计算方法,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十几减9的算式,渗透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能用“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解决现实问题,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计算十几减9的方法解决现实问题。

【教学难点】经历探究计算十几减9的思维过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口算题卡、小棒【教学过程】一、热身赛①8+9= 15-9= 17-9= 6+7= 13-9=②7+9= 18-9= 9+5= 14-9= 11-9=(1)集体订正(2)评讲:请你说说17-9你是怎样计算的?(3)指名学生说自己的算法,还有不同的想法吗?(4)师:刚才我们一起复习了前面大家共同探究的十几减九的几种方法,那么老师希望大家在后面学习过程中,能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来做题。

好,下面就进入我们今天的十几减九的练习课。

(板书课题:十几减九的练习课)二、导入:师:同学们喜欢喜羊羊吗?生:喜欢师:老师也很喜欢,今天喜洋洋他们来到我们的课堂了,大家和他们打个招呼吧!生:你们好师:今天一大早懒羊羊村长把大家召集了起来,交给他们一个重要的任务。

原来灰太狼趁大家没注意,把羊村的宝藏偷走了,现在任务就是要小羊们找回宝藏。

当然这一路上困难重重,大家有信心帮他们夺回宝藏吗?生:有!师:好,下面就进入我们的闯关活动。

1.速度大作战师:我们来和喜羊羊比一比谁的速度快吧①12-9 = 16-9 = 14-9 = 18-9 =②17-9 = 11-9 = 16-9 = 13-9 =用你最喜欢的算法算算18-9=2.看图写算式师:跑那么快,大家一定都渴了,看,同学们,我们来到了草莓地。

一年级下册北师大版数学教案-3.4谁的红果多

一年级下册北师大版数学教案-3.4谁的红果多

一年级下册北师大版数学教案-3.4谁的红果多一、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比”的概念。

2.会用百分数表示百分比,并能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3.通过阅读和分析材料,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数据处理和计算,并能用图形叙述自己的思路和结果。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学习和掌握比较两个量的方法。

2.理解和应用百分数概念。

3.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数据处理和计算,并能用图形叙述思路和结果。

三、教学方法1.教师讲授法。

2.情境教学法。

3.小组合作讨论。

四、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

2.相关教材、教具。

3.学生的红果统计表。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讲授法:教师通过简单介绍比例的概念和百分比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需要比较和百分数表示百分比。

(二)探究学习2.情境教学法:教师出示两个学生的红果统计表,让学生分小组来分析对比哪个学生的果子多,并结合图示说明自己的思路和分析结果。

3.小组合作讨论:教师让学生分小组合作,分析哪个学生的果子数多,并简单说明比例关系。

(三)拓展4.运用百分数概念:学生用百分数表示两个学生的红果比例,通过图示表示。

5.教师讲授法:教师简单介绍如何用百分数算出一年级的学生红果平均数,并分析计算过程。

(四)巩固6.教师出示多组数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计算并进行分析。

7.教师出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百分数数据,让学生分组进行简单应用和分析。

(五)评价8.教师通过出题测验、小组合作讨论以及学生展示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价。

六、教学反思通过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引入,本节课教学有效改变了以往单纯的知识传授模式,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使学生能够从真实情境中进行学习,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但今后教学中,还需更多借助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更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发挥教育的价值作用。

一年级数学下册《谁的红果多》教案及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下册《谁的红果多》教案及教学反思

六.板书设计:
谁的红果多
在这节课中,我创设情境,在大森林中举行采红果的比赛,看谁采得红果多,引
课后 出课题。然后出示教学目标,让学生知道本节课的目的。接着有 6 只小动物都各自带
反思 来了自己采的红果,都想得到奖章。于是先有小熊和小猴来比较,在比的过程中,我
先让学生想一想,你是怎么比较的?学生纷纷回答,学生总结探究比较两位数大小的
方法,这样比较了 21 大于 18,21 小于 32,这些都是两位数,要看十位,十位不同, 就比十位,十位上哪个数大这个数就大。接着比较 32 和 34,观察十位相同怎么比较, 十位相同比个位,又比较了 100 和 99,数位不同的时候怎么比?数位越多数就越大! 学生找的都很好,就是不善于表达。在课堂检测中我设计了大量的检测题让学生巩固 积累经验,学生也掌握的很好!拓展题更是让优生发挥了自己的优势!
(1)要求学生通过拨一拨计数器并仔细观察,表示对应的数。 (2)学生汇报,谁愿意把你的方法与大家分享? 汇报提示:计数器上的数表示由( )个百,( )个“十”,( )个“一”组成,是数 字( )。
3)根据学生的回答写出算式,并整理板书如下: 30+2=32 100+0=100
30+4=34
90+9=99
课题
第三单元 谁的红果多

1.使学生学会比较 100 以内数的大小,并体会比较两数大小的方法。

2.通过看一看、比一比、说一说,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以及提出问题

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比较 100 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掌握论法 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如何数数,今天我们遇到正在穿红果的小熊和小猴,它们 都说自己的红果多。看,你可以帮它们解决这个问题吗?

第三单元《谁的红果多》教案

第三单元《谁的红果多》教案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数量比较的基本概念、加法运算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谁的红果多》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数量比较的概念掌握得还不错,他们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较为准确地判断两组红果的数量关系。但在加法运算的部分,有些学生还显得有些吃力,需要进一步巩固。
课堂上,我尝试通过生活化的案例和实验操作,让学生们体会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从学生的反馈来看,这种教学方式还是比较受欢迎的,他们能够更直观地理解数量比较和加法运算的概念。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数量比较的基本概念。数量比较是观察和判断两组或多组物品的数量关系(多、少、一样多)。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数学方法,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通过比较两组红果的数量,找出哪组红果多、哪组红果少或两组红果一样多。
1.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通过观察、比较不同数量的红果,使学生能够自主发现数量关系,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2.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加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培养逻辑推理和数学思维能力,为更高年级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
3.提升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结合生活情境,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量比较和加法运算问题,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其次,课堂实践活动的设置还有待优化。虽然学生们对实验操作很感兴趣,但在操作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还未完全理解加法运算的原理。为此,我计划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增加一些更具针对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掌握加法运算。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 第三单元 第二节 【第一课时】 谁的红果多(比较数的大小) 北师大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 第三单元 第二节 【第一课时】 谁的红果多(比较数的大小) 北师大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 第三单元第二节【第一课时】谁的红果多(比较数的大小)前言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其知识和技能对于每个学生都是必不可少的。

而数学教学设计就是为了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能力,激发其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本次教学设计是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主要授课内容为第三单元中的第二节,即《谁的红果多》(比较数的大小)。

这篇文章将详细介绍本次教学设计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课后作业等方面,以供参考。

一、教学目标本次教学的目标是:1.学生能够掌握比较数的基本概念和方法;2.学生能够正确使用比较数符号,比较大小;3.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比较大小问题;4.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次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比较数的基本概念和方法;2.比较数符号的使用和比较大小;3.应用比较数解决简单的比较大小问题。

三、教学方法本次教学采用了如下教学方法:1.情景导入法:通过图片和故事情景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比较大小的学习中去;2.游戏教学法:通过与学生互动体验,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比较数的活动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主动性;3.多媒体教学法:通过多媒体教学,将学生所需要学习的知识点用图片、图表、动画等形式直观地呈现给学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4.问题导向法:通过教师提出问题和学生提问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1 教师展示一幅图片,图片上一堆果子,其中有红色的和黄色的果子,教师引导学生猜测红色果子和黄色果子各有多少,并让学生与同桌进行比较。

2. 比较数的基本概念和方法2.1 教师介绍比较数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详细讲解比较数的大小、比较数符号及其使用方法,并用生动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

3. 比较数符号的使用和比较大小3.1 教师大声阅读故事《谁的红果多》(故事内容:小狗和小猫去摘苹果,小猫摘了3颗苹果,其中有1颗红色的,小狗摘了4颗苹果,其中有2颗是红色的,小狗说自己的红色果子比小猫多了!),故事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掌握了比较数符号的使用和比较大小的方法,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

谁的红果多(教学设计)-一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谁的红果多(教学设计)-一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谁的红果多(教学设计)-一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认识和理解数量比的概念。

•利用拼图、手摸、数量比等方法进行数量的比较。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感知能力。

1.3 态度与情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和积极进取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数量比的概念;•让学生能够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数量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感知能力。

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4.1 导入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两个不同的水果(例如:苹果和香蕉),然后让学生讨论哪个水果更多,这时可引入比较两个事物的概念,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谁的红果多。

4.2 观察红果教师准备一些红色的小球(可以用海绵球或纸团替代),让学生根据数量对这些小球进行分类,并将它们放到一个有六个小格子的透明盒子里。

4.3 数量比老师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接受一个任务:用红色小球表示两个人的红果数量,利用手缩放、拼图等不同方法进行比较,并回答问题“谁的红色水果多”,最后在白板上用比例竖式表示出红果数量的比例关系。

4.4 数据分析学生倚靠在桌子上,将透明盒子中的球按照数量顺序排列,并找出前三个和最后三个红果,然后进行定量分析,比如询问后三名红果数量与前三名红果数量的关系。

4.5 总结与归纳让学生回忆这节课了解的数量比的概念和不同的方法,总结本节课的关键知识点,并归纳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五、教学评估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检验学生在本节课中掌握了哪些知识和技能。

教师还可以通过作业或者小测验的形式,测试学生对于数量比的认识和掌握程度,这也有助于教师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六、教学方法尽可能地采用任务型教学、课堂探究等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教师也可以尝试引入游戏元素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丰富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谁的红果多》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谁的红果多》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谁的红果多》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谁的红果多》是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的一篇教学内容,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数量比较的方法,并能够运用比较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易于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量感知能力,能够识别和比较物体的多少,但是还缺乏系统的比较方法和逻辑思维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比较方法,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数量比较的方法,并能够运用比较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观察、操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成功的乐趣,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数量比较的方法,并能够运用比较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运用比较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合作、操作活动、游戏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红果、篮子等。

2.教学环境:教室。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红果和篮子,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谁的红果多”。

2.呈现(10分钟)教师分别出示两个篮子的红果,让学生观察并比较两个篮子红果的多少。

学生通过观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哪个篮子的红果多。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操作活动,每组用自己的红果和篮子进行比较,体会比较的方法和过程。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不同数量的篮子和红果,让学生进行比较,巩固比较方法。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较方法。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比较物体的多少还有哪些方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讨并总结出比较物体多少的其他方法,如数数、排排等。

一年级下册北师大版数学教案-3.4谁的红果多

一年级下册北师大版数学教案-3.4谁的红果多

一年级下册北师大版数学教案-3.4谁的红果多一、教学目标1.认识“多少”这个概念,理解“多”和“少”的区别;2.认识和学会使用“比较多/少”的表达方式;3.通过实际操作和游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内容为“谁的红果多”。

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多”和“少”的差别,并学会使用“比较多/少”的表达方式。

三、教学重难点1.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多”和“少”的区别;2.学生能够准确使用“比较多/少”的表达方式。

四、教学过程1. 热身环节(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唱歌、做体操等方式进行热身,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2. 导入新知(1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图片和物品,引导学生区分“多少”、“多”和“少”的差别,让学生能够理解这些概念。

3. 游戏环节(35分钟)本节课的重头戏就是游戏环节。

教师先将班级分成两组,每组有五名学生。

然后,教师拿出一个装有大量不同颜色的小球的罐子,然后让每组的学生轮流猜罐子里有多少个小球。

每次轮到一个学生猜测后,教师会将对应颜色的小球放到这个学生的桌子上,让整个班一起数一数,看猜测的数目是否正确。

最后,每组学生桌子上小球的总数不仅仅代表着猜测的准确性,还代表着谁的红果多。

4. 总结归纳(5分钟)教师可以根据游戏结果,引导学生总结谁的红果多,并教会学生使用“比较多/少”的表达方式。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活动,学生们学会了区分“多少”、“多”和“少”的概念,并能够准确使用“比较多/少”的表达方式。

整个班分组互动的活动形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并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不过,在赛前需要让学生们仔细观察罐子内部,以更好地猜测小球的数量,避免猜测偏差。

此外,教师应注重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对“多”和“少”的理解,应及时指导学生纠正错误,避免形成错误的概念。

《谁的红果多》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

《谁的红果多》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

《谁的红果多》教学设计《谁的红果多》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谁的红果多》教学设计篇1一、说教材《谁的红果多》是北师大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第4课时。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掌握2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和100以内数数、读数、写数的基础上学习的。

本节课数的比较方法涵盖了前面三节课的内容:数数经验,通过找一个标准,方块模型来感知数的大小。

利用计数器和数轴来强化对数的理解,最终达到抽象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这部分内容尤为后续学习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奠定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材充分尊重孩子的天性,教学内容按“情境+问题串”的方式展开,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思考、分享与提升在教材中得以充分体现。

二、说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处于启蒙阶段,尚未形成知识结构体系,有时会提出意想不到的问题,思维也是由无序走向有序。

好奇、好玩、好动,注意力易分散,对直观、具体、形象事物感兴趣。

从学生整体来看,求知欲望比较强,思维较活跃,课堂学习积极性容易调动。

三、说教法分析现代教育理论认为“知识并不能简单的由教师或其他人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学生依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

遵循新课标和顺应孩子求知的特点,也为了更好地突破本课教学重点,化解难点,我采用情境教学,引导学生思考,小组合作探究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中体现认知规律“借助经验比较——模型比较——计数器比较——抽象的数的比较”步步递进的过程,通过多层次比较数的大小,进一步积累比较数的大小的经验,发展数感。

四、说学法分析小学阶段教育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习惯的养成,思维的开拓,知识的获取,方法的掌握都在这一阶段逐渐形成。

新课标指出好的教师不是在教数学而是能激发学生自己去学数学。

所以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尽可能让学上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课堂上尽量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用眼观察、动口表达、用脑思考。

运用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交流汇报、分享中提升自己。

在轻松、民主、和谐、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谁的红果多教学设计及点评

谁的红果多教学设计及点评

谁的红果多教学设计及点评《谁的红果多教学设计及点评》一、教学设计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诗歌《谁的红果多》的意境和含义,掌握诗歌背后所表达的情感。

2. 技能目标:学生通过朗读和分析诗歌,培养朗读和表达的能力,同时提升学生的理解与思考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欣赏和理解优秀的诗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情感体验能力,激发学生对自然之美、生活之美的热爱。

教学内容:《谁的红果多》一诗。

教学过程:引入:通过播放一段果园美景的视频,激发学生对自然美的感受,引导学生思考“谁的红果多”可能表达的意境和含义。

1. 听读教师首先朗读《谁的红果多》一诗,让学生仔细倾听,感受诗歌节奏与韵律。

2. 合作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入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或感受,阐述“谁的红果多”是怎样的一种情境。

3. 分析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谁的红果多》的意象和语言表达,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

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例如“红果代表什么?”、“诗人为什么用‘你’和‘我’来描述红果的不同?”等。

4. 朗读演绎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朗读演绎。

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模仿动态表情和语调,提高诗歌的表现力。

5. 创作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创作一两首类似风格的短诗。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运用比喻和象征等修辞手法。

6. 分享与点评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分享,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并互相点评。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诗歌的表现力、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评价。

二、点评教学设计充分结合了学生的实际情境,通过听读、合作讨论、分析、朗读演绎、创作等环节,提升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和审美情趣。

同时,通过诗歌的分析和讨论,培养了学生的思考和理解能力,并激发了学生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诗歌创作的兴趣。

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注重启发学生的思考力,在朗读演绎和创作环节中,注重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意能力。

谁的红果多【教学设计】-一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谁的红果多【教学设计】-一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谁的红果多(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把红果按照数量进行排序;
2.能够指认出谁的红果最多、最少。

二、教学重难点
1.排序的思考与方法;
2.如何比较数的大小。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两组红果,让学生比较哪一组红果多,引出新课;
2.师生共同探讨如何比较红果的多少,引出排序概念;
2. 观察与比较
1.教师出示三组不同数量的红果,要求学生将它们按数量从小到大排序;
2.学生进行分组,每组共同完成一组红果的排序,并向全班展示;
3.教师与学生一起检查排序是否正确;
4.学生进行比较,指认谁的红果最多、最少。

3. 总结归纳
1.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排序的规律与方法;
2.教师出示其他物品的数量,让学生灵活运用排序方法进行解决。

四、教学评价
1. 自评
1.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气氛活跃;
2.学生理解排序方法并能够运用;
3.学生能够正确比较数的大小。

2. 他评
1.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个体评价;
2.根据课堂表现进行班级及学科评价。

五、教后反思
本节课活动设计严谨,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充分参与并探索排序方法,达到了预期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学生对于比较大小的概念理解需要进一步加强,今后教学中会重点加强这一部分的教学。

同时,学生的表现也需要不断地进行评估,以便更好地调整教学进度。

谁的红果多(教学设计)-一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谁的红果多(教学设计)-一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谁的红果多(教学设计)一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初步感知和理解数量多的概念。

2.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探究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学习比较物体数量的方法。

2. 学习使用“多”、“少”等词汇描述物体数量。

3.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比较数量多的过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比较物体数量的方法,能够正确使用“多”、“少”等词汇描述物体数量。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片、卡片、多媒体课件等。

2. 学具:水果、玩具等实物。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故事等形式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比较物体数量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比较数量多的过程。

3. 活动一:让学生分组进行观察、比较,找出数量多的物体,并使用“多”、“少”等词汇描述。

4. 活动二: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谁的红果多2. 重点内容:比较物体数量的方法、使用“多”、“少”等词汇描述物体数量。

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观察家里的物品,比较数量,用“多”、“少”等词汇描述。

2. 让学生与家长一起进行实践活动,巩固所学知识。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积极探究的学习习惯。

五、教学过程(详细补充)1. 导入利用图片或故事引入:选择与“红果”相关的图片或故事,例如展示一幅画满红果的图画,讲述一个小动物在森林里寻找最多红果的故事。

这样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2. 新课比较物体数量的方法:通过展示不同数量的红果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哪个多哪个少。

《谁的红果多》教案新部编本4

《谁的红果多》教案新部编本4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谁的红果多》教案
教学目标:
1、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初步感受一列数蕴含的规律。

教学重点:
抽象地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掌握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教师出示主题图,小熊是21个红果,小猴是18个红果。

2、学生观察,谁的红果多,谁的红果少。

为什么?
设计意图:引起兴趣,回顾旧知。

二、探索新知
1、现在知道了谁的红果多,那么谁能用我们学过的符号来表示?
2、学生回答。

再说说记“>”“<”的方法。

3、填一填:让学生观察记数器后,独立把数写在书本上。

32○34,100○99,然后再进行比较,填上数学符号。

4、看一看,填一填,认识直尺上的数,从小到大排列。

三、练习巩固
完成29页练一练。

1、第1题。

要求让学生对照计数器写出要比较的两个数,然后再比一比。

2、第2题。

答案不是唯一,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对照数线进行思考。

3、第3题。

可以用游戏的方式比较大小,但要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4、第4题。

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示数。

5、第5题。

本题是实践活动的一种形式,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谁的红果多4 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谁的红果多4 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谁的红果多4 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比较大小”的概念。

2.学生能够用算式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3.学生能够根据题意解决谁的红果多4的问题。

4.学生能够体会到使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1.体会到使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2.能够根据题意解决谁的红果多4的问题。

教学准备1.课本《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2.黑板、粉笔、红果样本、小石头教学步骤导入环节教师先问学生:“你们谁喜欢吃水果?”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进一步引出今天的主题——谁的红果多4。

呈现环节教师先在黑板上呈现一组数字:3 和 7,并问学生:“这两个数哪个大哪个小?”引导学生说出7比3大。

然后教师再出另外一组数字:5 和 9,并问学生:“这两个数哪个大哪个小?”引导学生说出9比5大。

最后教师再出一组数字:8 和 6,并问学生:“这两个数哪个大哪个小?”引导学生说出8比6大。

讲解环节教师指向黑板上的数字,提问:“那你们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教师在“3<7”前加上“3+4=”,在“5<9”前加上“5+4=”,在“8>6”前加上“6+4=”。

最后教师解释道:“这里的4,其实是加上去的。

真正的3和7,5和9,8和6,它们是不能改变的。

只是这个4,可以决定大小对比的结果。

”拓展环节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教师拿出一些红果样本(每个样本有1个、2个或3个红果),并将它们随意分成两组。

然后教师给每个学生一颗小石头,让他们模拟比较红果的大小,并根据题意用算式表示大小关系。

例如:学生看到第一组红果中有4个红果,第二组红果中有3个红果,那么他们需要用算式“4-3”来表示谁的红果多4,并回答出谁的红果多4。

练习环节教师拿出课本,让学生翻到第18页。

然后教师通过阅读提问,引导学生在课本上体会使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总结环节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一下今天的学习内容,并强调通过比较大小来表达大小关系的重要性。

《谁的红果多》教学设计

《谁的红果多》教学设计

《谁的红果多》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结合详细情境进一步体会数位的意义,以及100以内数的挨次,会比拟100以内数的大小。

2、进一步积存比拟数的大小的阅历,进展数感。

学习重点:会比拟100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预备:ppt课件、小棒学习过程:(一)故事引入秋天到了,果园里的红果熟了,小熊和小猴快乐的来到果园,预备饱餐一顿。

当他们拿着自己穿好的红果蹦蹦跳跳走在回家路上的时候却争吵了起来,孩子们!知道他们为什么争吵吗?原来啊!他们都觉得自己穿的红果多!那究竟谁的红果多呢?(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谁来帮他们解决这个问题!(学生答复:小熊多)你是怎么想的?(由于21比18大)追问:你是怎么推断21比18大的呢?(顺着数,18在21的前面,所以18小。

)(评价:很爱动脑筋的孩子,我们的数数是比拟大小的一种很重要的方法)。

21真得比18大吗?接下来我们来小组活动验证一下。

(请看活动要求:1请用小棒表示小熊和小猴的红果;2 判段21和18谁大,并争论你们是怎么比的。

3 动作快,声音轻,争论好后用行动告知教师)。

小组活动。

请两个小组的组长作为代表汇报想法。

(21比两捆小棒还多,18比两捆小棒少)(并在这个时候贴好小棒,评价:两捆小棒也就是多少?2个十,21比2个十大,而18比两个十小,知道在比拟的时候找“桥梁”进展比拟,教师很佩服你)。

刚刚孩子们表现真不错,用最快的速度探究了21和18的比拟方法----就是在比拟的时候搭一座桥进展比拟。

那你们能在计数器上拨出这两个数,并能看着计数器再说说你是怎样比的吗?接下来我们同桌合作拨一拨说一说,请看合作要求:(1、同桌两人一人拨出21,另一人拨出18;2、比照你们拨出来的数,说说你是怎么比拟他们大小的。

3、动作快,声音轻,争论好后用行动告知教师)(同桌合作) 请两个同学作为代表谈谈他们的比拟方法。

(21有两个十和1个一组成,而18有1个十和8个一组成,21有两个十,而18只有1个十,两个十比1个十多,所以21比18大)追问:也就是说,十位不一样的两个数比拟的时候,我们只需要比哪一位?(十位)十位大的数就大。

《谁的红果多》教学设计

《谁的红果多》教学设计

《谁的红果多》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正确比较 100 以内数的大小并掌握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方法,初步感受一列数蕴含的规律。

2.培养学生观察与操作的能力、思考与概括的能力、自主探索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3、通过学生参与数学活动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掌握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教学准备:教具:课件、计数器。

学具:计数器。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秋天是什么季节,没错,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森林里的红果就熟了,你们瞧!小熊和小猴一起到森林里采红果,它们正在比赛谁采得红果多呢!(课件出示:28页主题图)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小熊和小猴谁采得红果多(板书课题:谁的红果多)二、动手实践,做中学活动一:动手实践——探索相同数位的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师:看主题图,你都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生:小熊采了21个红果,小猴采了18个红果(板书 21 18)师:请大家想一想,它俩到底谁采得多呢?(生想)师:孩子们,21 真的比 18 大吗?那同学们是怎样比较出 21 比 18 大呢?学生可能会想出以下方法:1.21 在 18 的后面,21 比 18 多,2.21 有二个十多,18 只有一个十多,所以 21 比 18 多。

3.21 十位上是 2,18 十位上是 1,20 比 10 大,所以 21 比 18 多。

4.21 比 20 多,18 还没有到 20,所以 21 比 18 多5.摆计数器,21 十位上是 2,18 十位上是 1,2 个十大于 1 个十,所以 21> 18,是小熊拿的多……师:这位两同学说的真有道理!那谁能用我们学过的符号来表示。

板书>,读一下这个式子。

我们除了可以说 21>18,还可以怎样说?反过来我们可以说 18 小与 21,写作 18<21。

6.反馈练习:同桌两人用手上的卡片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并说一说为什么?教师引导学生概括比较数位相同的数比较大小的方法:位数相同时,要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大的这个数就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
《谁的红果多》教案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学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并体会比较两数大小的方法。

2、利用轻松愉快的游戏和现实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习数学的
兴趣。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发现规律,分析和应用。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
教学教具: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
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小朋友们学会了如何数数,那么今天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来做个游戏,“开小火车”复习我们所学的内容。

第一组2个2个的数,第二组4个4个数,第三组5个5个数,第四组10个10个数。

来,从第一组开始小火车开起来。

小火车顺利的开完了,现在大家打开课本,一起去小动物的商店去看看。

(板书:谁的红果多)
二、互动新授
1、出示多媒体课件课本中的例题,商店里的两名服务员小猴子和小熊,
他们手中都拿有一些红果,小猴子手中有18个红果,小熊有21个红果,现在,大家做裁判,谁拿的多呢?你是怎么比较的?
学生可能会想出以下方法:(1)21在18的后面,21比18多,
(2)21有二个十多,18只有一个十多,所以21比18多。

(3)21十位上是2,18十位上是1,20比10大,所以21比18多。

(4)21比20多,18还没有到20,所以21比18多
······
还可以在计数器上比较:21十位上是2,18十位上是1,2个十大于1个十,所以21> 18,是小熊拿的多。

中间“>”的符号读作大于号。

(齐读:21大于18,写作21>18)
21大于18,反过来我们可以说18小与21,写作18<21。

中间“<”的符号读作小于号。

2、从实物比较过度到在计数器上比较大小:
出师多媒体课件课本“写一写,比一比”。

数字:32 34
在计数器上32,它表示3个十,2个一组成的数;34,它表示3个十,4个一组成的数,那么如何比较呢?
学生自主观察,教师引导。

它们都是两位数,十位上都是一样的,而个位上32有两颗珠子,34是四颗珠子,2小与4,可以得出结论,32小与34,写作32<34。

数字:100 99
在计数器上100虽然只有一颗珠子,但是珠子在百位上,表示的是一百,但是99在计数器上没有百位,所以100大于99,写作100>99。

3、小组交流合作讨论比较两个数的方法:
(1)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字不一样时,比较十位上的数字;
(2)十位上的数一样时,比较个位上的数字;
(3)三位数和两位数比,三位数大。

三、巩固练习:
1、请同学们看书的四种方法你有什么新的理解在练习中可以提出来和同
学们一起分享。

教材p29练一练
2、第1题要求让学生对照计数器写出要比较的两个数,然后再比一比
3、第2题答案不是唯一,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看
法,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对照数线进行思考。

4、第3题可以用游戏的方式比较大小,但要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5、第4题让学生用不同熟悉的方式表示数。

6、第5题本题是实践活动的一种形式,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比较100以内两个数的大小,掌握了它们的比较方法。

五、板书设计
4、谁的红果多
比较大小:
21>18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字不一样时,比较十位上的数字
32<34 十位上的数一样时,比较个位上的数字
100>99 三位数和两位数比,三位数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