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第三章部分课后答案
成都理工大学微观经济学第三章习题答案

(注:红字为正确答案)一、单选1、一个消费者想要一单位X商品的心情甚于想要一单位Y商品,原因是()。
A、商品X有更多的效用;B、商品X的价格较低;C、商品X紧缺;D、商品X是满足精神需要的。
2、总效用曲线达到顶点时,()。
A、边际效用曲线达到最大点;B、边际效用为零;C、边际效用为正;D、边际效用为负。
3、对于一种商品,消费者想要有的数量都已有了,这时,()。
A、边际效用最大;B、边际效用为零;C、总效用为零;D、总效用最大。
4、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取决于()。
A、消费者偏好;B、消费者收入;C、所购商品的价格;D、商品效用水平的大小。
5、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不同点表示()。
A、效用水平不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相同;B、效用水平相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不同;C、效用水平不同,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也不相同;D、效用水平相同,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也相同。
6、预算线反映了()。
A、消费者的收入约束;B、消费者的偏好;C、消费者的人数;D、货币的购买力。
7、已知消费者的收入是100元,商品X的价格是10元,商品Y的价格是3元。
假定该消费者打算购买7单位X和10单位Y,这时商品X和Y的边际效用分别是50和18。
如果要获得最大效用,他应该()。
A、停止购买;B、增购X,减少Y的购买量;C、减少X的购买量,增购Y;D、同事增购X和Y。
8、若消费者甲的MUy/MUx小于消费者乙的MUy/MUx,甲可以()来增加效用。
A、用X从乙处换得更多的Y;B、用Y从乙处换得更多的X;C、用X从乙处换得更多的Y或者用Y从乙处换得更多的X;D、无论怎样交换也不能增加效用。
9、某低档商品的价格下降,在其他情况不变时,()。
A、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相互加强导致该商品需求量增加;B、替代效应和收入相应相互加强导致该商品需求量减少;C、替代效应倾向于增加该商品的需求量,而收入相应倾向于减少其需求量;D、替代效应倾向于减少该商品的需求量,而收入相应倾向于增加其需求量。
微观经济第三章效用论课后练习答案

第三章 效用论1、已知一件衬衫的价格为80元,一份肯德鸡快餐的价格为20元,在某消费者关于这两种商品的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上,一份肯德鸡快餐对衬衫的边际替代率MRS 是多少? 解:按照两商品的边际替代率MRS 的定义公式,可以将一份肯德鸡快餐对衬衫的边际替代率写成: XY MSR XY ∆∆-= 其中:X 表示肯德鸡快餐的份数;Y 表示衬衫的件数; MRS 表示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 消费者增加一份肯德鸡快餐时所需要放弃的衬衫消费数量。
在该消费者实现关于这两件商品的效用最大化时,在均衡点上有MRSxy =Px/Py 即有MRSxy =20/80=0.25它表明:在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上,消费者关于一份肯德鸡快餐对衬衫的边际替代率MRS 为0.25。
2 假设某消费者的均衡如图1-9所示。
其中,横轴OX1和纵轴OX2,分别表示商品1和商品2的数量,线段AB 为消费者的预算线,曲线U 为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E 点为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
已知商品1的价格P1=2元。
(1)求消费者的收入;(2)求上品的价格P2;(3)写出预算线的方程;(4)求预算线的斜率;(5)求E 点的MRS12的值。
解: (1)图中的横截距表示消费者的收入全部购买商品1的数量为30单位,且已知P1=2元,所以,消费者的收入M=2元×30=60。
(2)图中的纵截距表示消费者的收入全部购买商品2的数量为20单位,且由(1)已知收入M=60元,所以,商品2的价格P2斜率=-P1/P2=-2/3,得P2=M /20=3元(3)由于预算线的一般形式为:P1X1+P2X2=M 所以,由(1)、(2)可将预算线方程具体写为2X1+3X2=60。
(4)将(3)中的预算线方程进一步整理为X2=-2/3 X1+20。
很清楚,预算线的斜率为-2/3。
(5)在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E 上,有MRS12= = MRS12=P1/P2,即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即MRS 等于预算线的斜率绝对值P1/P2。
高鸿业版微观经济学第三章课后答案

《微观经济学》(高鸿业第四版)第三章练习题参考答案1、已知一件衬衫的价格为80元,一份肯德鸡快餐的价格为20元,在某消费者关于这两种商品的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上,一份肯德鸡快餐对衬衫的边际替代率MRS 是多少?解:按照两商品的边际替代率MRS 的定义公式,可以将一份肯德鸡快餐对衬衫的边际替代率写成: XY MRS XY ∆∆-=其中:X 表示肯德鸡快餐的份数;Y 表示衬衫的件数; MRS 表示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 消费者增加一份肯德鸡快餐时所需要放弃的衬衫消费数量。
在该消费者实现关于这两件商品的效用最大化时,在均衡点上有MRS xy =P x /P y即有MRS xy =20/80=0.25它表明:在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上,消费者关于一份肯德鸡快餐对衬衫的边际替代率MRS 为0.25。
2 假设某消费者的均衡如图1-9所示。
其中,横轴1OX 和纵轴2OX ,分别表示商品1和商品2的数量,线段AB 为消费者的预算线,曲线U 为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E 点为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
已知商品1的价格P1=2元。
(2)求上品的价格P;2(3)写出预算线的方程;(4)求预算线的斜率;(5)求E点的MRS的值。
12解:(1)图中的横截距表示消费者的收入全部购买商品1的数量为30单位,且已知P1=2元,所以,消费者的收入M=2元×30=60。
(2)图中的纵截距表示消费者的收入全部购买商品2的数量为20单位,且由(1)已知收入M=60元,所以,商品2的价格P2斜率=-P1/P2=-2/3,得P2=M/20=3元(3)由于预算线的一般形式为:P1X1+P2X2=M所以,由(1)、(2)可将预算线方程具体写为2X1+3X2=60。
(4)将(3)中的预算线方程进一步整理为X2=-2/3 X1+20。
很清楚,预算线的斜率为-2/3。
(5)在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E上,有MRS12= = MRS12=P1/P2,即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即MRS等于预算线的斜率绝对值P1/P2。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习题: 一、名词解释:效用 基数效用论 序数效用论 边际效用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消费者均衡 消费者剩余 无差异曲线 预算线 边际替代率 收入效应 替代效用二、选择题1、总效用曲线达到顶点时,( B ) A.平均效用达到最大点 B.边际效用为零 C.边际效用达到最大点 D.平均效用与边际效用相等2、对于同一消费者而言,处在不同的无差异曲线上的各种商品组合( A ) A.效用是不可能相等的B.一般情况下,效用是不可能相等的,但在个别场合,有可能相等C.效用是否相等或不相等要视情况而定D.效用是可能相等的3、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取决于( D ) A.商品效用水平的高低 B.消费者的收入 C.商品价格 D.消费者偏好4、随着收入和价格的变化,消费者的均衡也发生变化。
假如在新的均衡下,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均低于原均衡状态的边际效用,这意味着( C )A.消费者生活状况没有变化B.消费者生活状况恶化了C.消费者生活状况得到了改善D.无法确定5、如果一条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等于2dYdX=-,说明( A ) A.这个消费者愿意用1个单位的Y 换取0.5个单位的X B.这个消费者愿意用2个单位的Y 换取0.5个单位的X C.这个消费者愿意用1个单位的Y 换取2个单位的X D.这个消费者愿意用2个单位的Y 换取2个单位的X6、若小王的MRS XY 小于小张的MRS XY ,则对小王来说,要想有所得,就可以(A ) A.放弃X ,用以与小张交换Y B.放弃Y ,用以与小张交换X C.或者放弃X ,或者放弃Y D.维持现状,不交换7、无差异曲线如果是呈直角形的话,说明( D ) A.消费者对两种商品的主观评价是替代品 B.消费者对两种商品的主观评价是互补品 C.消费者对两种商品的主观评价是完全替代品 D.消费者对两种商品的主观评价是完全互补品8、某消费者需求曲线上的各点( A )A 、表示该消费者的效用最大点B 、不表示效用最大点C 、有可能表示效用最大点9、恩格尔曲线从( B )导出A.价格—消费曲线B.收入—消费曲线C.需求曲线D.无差异曲线10、吉芬商品的价格上升时,应该有( B )A.替代效应为正值,收入效应为负值;且前者作用大于后者B.替代效应为负值,收入效应为正值;且前者作用小于后者C.替代效应为负值,收入效应为正值;且前者作用大于后者D.替代效应为正值,收入效应为负值;且前者作用小于后者 11、如果预算线平行移动,可能的原因是( C ) A.消费者购买的其中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 B.消费者购买的两种商品的价格发生不同比例的变化C.消费者购买的两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同比例而且同方向的变化D.消费者购买的两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同比例但不同方向的变化12、下列哪种情况不属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D ) A.λ=⋯⋯===ZZY Y X X P MU P MU P MU B. 货币在每种用途上的边际效用相等 C.MU P λ=D. 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相等三、判断题1、对于同一个消费者来说, 同样数量的商品总是提供同量的效用。
人大版微观经济学(第三版)课后答案第3-4章

第三章 消费者选择第一部分 教材配套习题本习题详解1.已知一件衬衫的价格为80元,一份肯德基快餐的价格为20元,在某消费者关于这两种商品的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上,一份肯德基快餐去替代衬衫的边际替代率MRS是多少?解答:用 X 表示肯德基快餐的份数;Y 表示衬衫的件数;MRSXY 表示在 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份肯德基快餐消费时所需要放弃的衬衫的消费数量。
在该消费者实现关于这两种商品的效用最大化时,在均衡点上有边际替代率等于价格比,则有:201804X XY Y P Y MRS X P ∆=-===∆ 它表明,在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上,该消费者关于一份肯德基快餐对衬衫 的边际替代率MRS为0.25。
2.假设某消费者的均衡如图3—21所示。
其中,横轴OX1和纵轴OX2分别表示商品1和商品2的数量,线段AB为消费者的预算线,曲线U 为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E点为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
已知商品1的价格P1=2元。
求: (1)求消费者的收入; (2)求商品2的价格P2; (3)写出预算线方程; (4)求预算线的斜率; (5)求E点的MRS12的值。
图3—21 某消费者的均衡解答:(1)横轴截距表示消费者的收入全部购买商品1的数量为30单位,且已知P1=2元,所以,消费者的收入 M=2×30=60元。
(2)图3—1中纵轴截距表示消费者的收入全部购买商品2的数量为20单位,且由(1)已知收入 M=60元,所以,商品2的价格P 2=M 20=6020=3(元)。
(3)由于预算线方程的一般形式为 P 1X 1+P 2X 2=M,所以本题预算线方程具体写为:2X 1+3X 2=60。
(4)(4)将(3)中的预算线方程进一步整理为X 2=-23X 1+20。
所以,预算线的斜率为-23。
(5)在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E 上,有211212X PMRS X P ∆=-=∆,即无差异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即MRS 等于预算线斜率的绝对值P 1P 2。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三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三章效用论1. 已知一件衬衫的价格为80元,一份肯德基快餐的价格为20元,在某消费者关于这两种商品的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上,一份肯德基快餐对衬衫的边际替代率是多少解答:按照两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的定义公式,可以将一份肯德基快餐对衬衫的边际替代率写成:=-其中,X表示肯德基快餐的份数;Y表示衬衫的件数;表示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份肯德基快餐消费时所需要放弃的衬衫的消费数量。
在该消费者实现关于这两种商品的效用最大化时,在均衡点上有=》即有==它表明,在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上,该消费者关于一份肯德基快餐对衬衫的边际替代率为。
2. 假设某消费者的均衡如图3—1(即教材中第96页的图3—22)所示。
其中,横轴1和纵轴2分别表示商品1和商品2的数量,线段为消费者的预算线,曲线图3—1某消费者的均衡U为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E点为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
已知商品1的价格P1=2元。
(1)求消费者的收入;(2)求商品2的价格P2;/(3)写出预算线方程;(4)求预算线的斜率;(5)求E点的12的值。
解答:(1)图中的横截距表示消费者的收入全部购买商品1的数量为30单位,且已知P1=2元,所以,消费者的收入M=2元×30=60元。
(2)图中的纵截距表示消费者的收入全部购买商品2的数量为20单位,且由(1)已知收入M=60元,所以,商品2的价格P2===3元。
(3)由于预算线方程的一般形式为P1X1+P2X2=M所以,由(1)、(2)可将预算线方程具体写为:2X1+3X2=60。
((4)将(3)中的预算线方程进一步整理为X2=-X1+20。
很清楚,预算线的斜率为-。
(5)在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E上,有12=,即无差异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即等于预算线斜率的绝对值。
因此,12==。
3.请画出以下各位消费者对两种商品(咖啡和热茶)的无差异曲线,同时请对(2)和(3)分别写出消费者B和消费者C的效用函数。
(1)消费者A喜欢喝咖啡,但对喝热茶无所谓。
高鸿业版微观经济学第三章课后答案

《微观经济学》(高鸿业第四版)第三章练习题参考答案1、已知一件衬衫的价格为80元,一份肯德鸡快餐的价格为20元,在某消费者关于这两种商品的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上,一份肯德鸡快餐对衬衫的边际替代率MRS 是多少?解:按照两商品的边际替代率MRS 的定义公式,可以将一份肯德鸡快餐对衬衫的边际替代率写成: XY MRS XY ∆∆-=其中:X 表示肯德鸡快餐的份数;Y 表示衬衫的件数; MRS 表示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 消费者增加一份肯德鸡快餐时所需要放弃的衬衫消费数量。
在该消费者实现关于这两件商品的效用最大化时,在均衡点上有MRS xy =P x /P y即有MRS xy =20/80=0.25它表明:在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上,消费者关于一份肯德鸡快餐对衬衫的边际替代率MRS 为0.25。
2 假设某消费者的均衡如图1-9所示。
其中,横轴1OX 和纵轴2OX ,分别表示商品1和商品2的数量,线段AB 为消费者的预算线,曲线U 为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E 点为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
已知商品1的价格P1=2元。
(2)求上品的价格P;2(3)写出预算线的方程;(4)求预算线的斜率;(5)求E点的MRS的值。
12解:(1)图中的横截距表示消费者的收入全部购买商品1的数量为30单位,且已知P1=2元,所以,消费者的收入M=2元×30=60。
(2)图中的纵截距表示消费者的收入全部购买商品2的数量为20单位,且由(1)已知收入M=60元,所以,商品2的价格P2斜率=-P1/P2=-2/3,得P2=M/20=3元(3)由于预算线的一般形式为:P1X1+P2X2=M所以,由(1)、(2)可将预算线方程具体写为2X1+3X2=60。
(4)将(3)中的预算线方程进一步整理为X2=-2/3 X1+20。
很清楚,预算线的斜率为-2/3。
(5)在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E上,有MRS12= = MRS12=P1/P2,即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即MRS等于预算线的斜率绝对值P1/P2。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课后练习答案

1、什么是弹性?需求价格弹性有哪些类型?它们是根据什么划分的?弹性是测算因变量变化率对自变量变化率的反应的一种量度。
需求弹性一般是需求价格弹性的简称,而需求的价格弹性分为弧弹性和点弹性,另外还有其他一些弹性,如需求的收入弹性,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
3、如何判断一种商品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有哪些?1)当E=0需求对价格是完全无弹性;当E=1需求对价格为单位弹性;当E=00需求对价格是完全有弹性的;当0<E<1时,需要对价格缺乏弹性;当1<E<00需求对价格富有弹性。
2)消费者对某商品的需求程度;商品的可替代程度;商品在家庭支出中所占的比例;商品本身用途的广泛性;时间因素。
4、根据需求弹性理论解释“薄利多销”和谷贱伤农“的含义。
1)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其价格与总收益成反方向变动。
“薄利”就是降价,降价能“多销”,“多销”则会增加总收益。
“薄利多销”是指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小幅度降价使需求量较大幅度增加 而引起的总收益的增加。
2)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其价格与总收益成同方向变动。
谷即粮食,是生活必需品,需求缺乏弹性,其弹性系数很小,在粮食丰收、粮价下跌时,需求增加得并不多,这样就会使总收益减少,农民受到损失。
5、为什么化妆品可以薄利多销而药品却不行?是不是所有药品(包括滋补品)都不能薄利多销?为什么?化妆品属于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而药品属于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所以,化妆品可以薄利多销而药品却不行。
不是所有的药品都不能薄利多销,在药品中的保健类药品与普通药品相比,属于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也可以适用于薄利多销的原则平达到增加总收益的目的。
6、什么是需求收入弹性?正常品、中性品、劣品、奢侈品、必需品的需求收入弹性系数的大小有何特征?需求的收入弹性是指在价格和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由于消费者的收入变化所引起的需求数量发生变化的程度大小。
是计算需求量变化率对收入变化率的反应程度的一种量度。
高鸿业版微观经济学第三章课后答案

《微观经济学》(高鸿业第四版)第三章练习题参考答案1、已知一件衬衫的价格为80元,一份肯德鸡快餐的价格为20元,在某消费者关于这两种商品的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上,一份肯德鸡快餐对衬衫的边际替代率MRS 是多少?解:按照两商品的边际替代率MRS 的定义公式,可以将一份肯德鸡快餐对衬衫的边际替代率写成: XYMRS XY ∆∆-=其中:X 表示肯德鸡快餐的份数;Y 表示衬衫的件数; MRS 表示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 消费者增加一份肯德鸡快餐时所需要放弃的衬衫消费数量.在该消费者实现关于这两件商品的效用最大化时,在均衡点上有MRS xy =P x /P y即有MRS xy =20/80=0.25它表明:在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上,消费者关于一份肯德鸡快餐对衬衫的边际替代率MRS 为0.25。
2 假设某消费者的均衡如图1-9所示.其中,横轴1OX 和纵轴2OX ,分别表示商品1和商品2的数量,线段AB 为消费者的预算线,曲线U 为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E 点为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
已知商品1的价格P1=2元。
(2)求上品的价格P;2(3)写出预算线的方程;(4)求预算线的斜率;(5)求E点的MRS的值.12解:(1)图中的横截距表示消费者的收入全部购买商品1的数量为30单位,且已知P1=2元,所以,消费者的收入M=2元×30=60。
(2)图中的纵截距表示消费者的收入全部购买商品2的数量为20单位,且由(1)已知收入M=60元,所以,商品2的价格P2斜率=-P1/P2=-2/3,得P2=M/20=3元(3)由于预算线的一般形式为:P1X1+P2X2=M所以,由(1)、(2)可将预算线方程具体写为2X1+3X2=60。
(4)将(3)中的预算线方程进一步整理为X2=—2/3 X1+20。
很清楚,预算线的斜率为-2/3。
(5)在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E上,有MRS12= =MRS12=P1/P2,即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即MRS等于预算线的斜率绝对值P1/P2。
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章

第复习思考题 参考答案1、据基数效用论的消费均衡条件若2211P MU P MU≠,消费者应如何调整两种商品的购买量?为什么?若λ≠iiP MU ,i=1、2有应如何调整?为什么?解:2211P MU P MU ≠,可分为2211P MU P MU >或2211P MU P MU <。
当2211P MU P MU >时,说明同样的一元钱购买商品1所得到的边际效用大于购买商品2所得到的边际效用,理性的消费者就应该增加对商品1的购买,而减少对商品2的购买。
当2211P MU P MU <时,说明同样的一元钱购买商品1所得到的边际效用小于购买商品2所得到的边际效用,理性的消费者就应该增加对商品2的购买,而减少对商品1的购买。
2、根据序数效用论的消费均衡条件,在2112P P MRS >或2112P P MRS<时,消费者应如何调整两商品的购买量?为什么? 解:当115.01211212=>=-=P P dXdX MRS,那么,从不等式的右边看,在市场上,消费者减少1单位的商品2的购买,就可以增加1单位的商品1的购买。
而从不等式的左边看,消费者的偏好认为,在减少1单位的商品2的购买时,只需增加0.5单位的商品1的购买,就可以维持原有的满足程度。
这样,消费者就因为多得到0.5单位得商品1而使总效用增加。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理性得消费者必然会不断减少对商品2得购买和增加对商品1的购买,以便获得更大得效用。
相反的,当1115.0211212=<=-=P P dXdX MRS,那么,从不等式的右边看,在市场上,消费者减少1单位的商品1的购买,就可以增加1单位的商品2的购买。
而从不等式的左边看,消费者的偏好认为,在减少1单位的商品1的购买时,只需增加0.5单位的商品2的购买,就可以维持原有的满足程度。
这样,消费者就因为多得到0.5单位得商品2而使总效用增加。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理性得消费者必然会不断得减少对商品1得购买和增加对商品2得购买,以便获得更大的效用。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三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三章 效用论1. 已知一件衬衫的价格为80元,一份肯德基快餐的价格为20元,在某消费者关于这两种商品的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上,一份肯德基快餐对衬衫的边际替代率MRS 是多少?解答:按照两商品的边际替代率MRS 的定义公式,可以将一份肯德基快餐对衬衫的边际替代率写成:MRS XY =-ΔYΔX其中,X 表示肯德基快餐的份数;Y 表示衬衫的件数;MRS XY 表示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份肯德基快餐消费时所需要放弃的衬衫的消费数量。
在该消费者实现关于这两种商品的效用最大化时,在均衡点上有MRS XY =P XP Y即有 MRS XY =2080=0.25它表明,在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上,该消费者关于一份肯德基快餐对衬衫的边际替代率MRS 为0.25。
2. 假设某消费者的均衡如图3—1(即教材中第96页的图3—22)所示。
其中,横轴OX 1和纵轴OX 2分别表示商品1和商品2的数量,线段AB 为消费者的预算线,曲线图3—1 某消费者的均衡U 为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E 点为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
已知商品1的价格P 1=2元。
(1)求消费者的收入; (2)求商品2的价格P 2; (3)写出预算线方程; (4)求预算线的斜率;(5)求E 点的MRS 12的值。
解答:(1)图中的横截距表示消费者的收入全部购买商品1的数量为30单位,且已知P 1=2元,所以,消费者的收入M =2元×30=60元。
(2)图中的纵截距表示消费者的收入全部购买商品2的数量为20单位,且由(1)已知收入M =60元,所以,商品2的价格P 2=M 20=6020=3元。
(3)由于预算线方程的一般形式为P 1X 1+P 2X 2=M所以,由(1)、(2)可将预算线方程具体写为:2X 1+3X 2=60。
(4)将(3)中的预算线方程进一步整理为X 2=-23X 1+20。
很清楚,预算线的斜率为-23。
(5)在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E 上,有MRS 12=P 1P 2,即无差异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即MRS 等于预算线斜率的绝对值P 1P 2。
微观经济学第3章部分练习题答案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练习题参考答案1、已知一件衬衫的价格为80元,一份肯德鸡快餐的价格为20元,在某消费者关于这两种商品的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上,一份肯德鸡快餐对衬衫的边际替代率MRS 是多少?解:按照两商品的边际替代率MRS 的定义公式,可以将一份肯德鸡快餐对衬衫的边际替代率写成: XY MRS XY ∆∆-=其中:X 表示肯德鸡快餐的份数;Y 表示衬衫的件数; MRS 表示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 消费者增加一份肯德鸡快餐时所需要放弃的衬衫消费数量。
在该消费者实现关于这两件商品的效用最大化时,在均衡点上有MRS xy =P x /P y即有MRS xy =20/80=0.25它表明:在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上,消费者关于一份肯德鸡快餐对衬衫的边际替代率MRS 为0.25。
2 假设某消费者的均衡如图1-9所示。
其中,横轴1OX 和纵轴2OX ,分别表示商品1和商品2的数量,线段AB 为消费者的预算线,曲线U 为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E 点为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
已知商品1的价格P 1=2元。
(2)求上品的价格P;2(3)写出预算线的方程;(4)求预算线的斜率;(5)求E点的MRS的值。
12解:(1)图中的横截距表示消费者的收入全部购买商品1的数量为30单位,且已知P1=2元,所以,消费者的收入M=2元×30=60。
(2)图中的纵截距表示消费者的收入全部购买商品2的数量为20单位,且由(1)已知收入M=60元,所以,商品2的价格P2斜率=-P1/P2=-2/3,得P2=M/20=3元(3)由于预算线的一般形式为:P1X1+P2X2=M所以,由(1)、(2)可将预算线方程具体写为2X1+3X2=60。
(4)将(3)中的预算线方程进一步整理为X2=-2/3 X1+20。
很清楚,预算线的斜率为-2/3。
(5)在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E上,有MRS12= = MRS12=P1/P2,即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即MRS等于预算线的斜率绝对值P1/P2。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6版微观经济学分册第3章课后习题答案P63-P66.do..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3章课后习题答案P63-P66■复习题1 在什么情况下,生产可能性曲线是直线,而不是外凸的?【重要级别】☆☆☆【难度级别】☆☆☆【考查要点】生产可能性边界定义【参考答案】当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为常数时,生产可能性曲线是直线而不是外凸的。
2 解释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有什么不同。
【重要级别】☆☆☆☆【难度级别】☆☆☆【考查要点】绝对优势定义;比较优势定义【参考答案】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都是用于衡量不同生产者生产效率差异的概念,绝对优势以生产效率为评价标准,比较优势以机会成本为评价标准。
同一生产者可能同时在两种物品上都具有绝对优势,但不可能同时在两种物品上都拥有比较优势。
绝对优势反映了生产率的高低,比较优势反映了相对机会成本的高低。
3 举例说明一个人在做某件事上有绝对优势,而另一个人有比较优势。
【重要级别】☆☆☆【难度级别】☆☆【考查要点】绝对优势应用;比较优势应用【参考答案】工程师A每小时的工资为500元,一个小时可以把自己的家打扫干净。
B每小时的工资为50元,两个小时可以把与A相同面积的房屋打扫干净。
在此例中,无论是赚钱还是打扫房间,A都拥有绝对优势。
但从比较优势的角度来看,打扫A的家,A的机会成本是500元,而B的机会成本是100元,所以B在打扫房间上具有比较优势。
4 对贸易来说,是绝对优势重要还是比较优势重要?以你对上一道题的答案为例来解释你的推理。
【重要级别】☆☆☆☆【难度级别】☆☆【考查要点】绝对优势应用;比较优势应用【参考答案】对贸易而言,比较优势重要。
如果按照绝对优势,A和B之间没有从事贸易的可能。
但是如果从比较优势来看,A专门工作而B专门打扫房间,在相同的时间内,A和B都可以获得更高的收入,这样双方的状况都变得更好。
5 一国是倾向于出口还是进口自己有比较优势的物品?解释原因。
【重要级别】☆☆☆☆【难度级别】☆☆【考查要点】比较优势应用【参考答案】倾向于出口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答案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答案第3 章供给与需求的基本原理二、问答题与计算题1.(1)仔细定义需求表或需求曲线。
表述需求曲线向下倾斜规律。
用两个你自己经历的事例说明需求曲线向下倾斜规律。
(2)定义供给表或供给曲线。
说明供给的增加意味着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
把它与需求增加所意味的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的移动做一下比较。
答:(1)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一种商品的市场价格与该商品的需求数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张需求表或一条需求曲线表示。
需求曲线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每单位可选价格上某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即把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看成是这种商品的价格的函数,该函数的图象表示就是需求曲线。
需求曲线向下倾斜规律是对商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反向相关关系的描述。
也就是说,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大小,取决于该商品价格的高低。
如果商品价格上升,则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就相应减少;反之,如果该商品的价格下降,其需求量就增加。
例如一些学生喜欢读小说,现在由于政府加大了打击盗版的力度,小说出版物的价格因而突然上涨,许多学生的需求量随之下降。
再比如,有人喜欢吃葡萄,但是由于该地区冬季的葡萄价格远远高于夏季,因此这些消费者就会减少对葡萄的购买。
(2)一种商品的供给表或供给曲线体现的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商品每单位可选价格上的商品供给数量。
也就是说,如果假定其他因素均不发生变化,把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只看成是这种商品价格的函数,该函数的图形表示即为供给曲线。
供给的增加是指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增加。
这里的其他因素变动可以指生产成本的变动、生产技术水平的变动、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动和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的变化等等。
因此,供给的增加意味着在每个价格点上会供给更多数量的商品,所以,在几何图形中,供给的增加表现为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
与供给的增加类似,需求的增加意味着在每个价格点上会需求更多数量的商品。
(完整版)微观经济学第三章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习题:一、名词解释:效用 基数效用论 序数效用论 边际效用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消费者均衡 消费者剩余 无差异曲线 预算线 边际替代率 收入效应 替代效用二、选择题1、总效用曲线达到顶点时,( B ) A.平均效用达到最大点 B.边际效用为零 C.边际效用达到最大点 D.平均效用与边际效用相等2、对于同一消费者而言,处在不同的无差异曲线上的各种商品组合( A ) A.效用是不可能相等的B.一般情况下,效用是不可能相等的,但在个别场合,有可能相等C.效用是否相等或不相等要视情况而定D.效用是可能相等的3、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取决于( D ) A.商品效用水平的高低 B.消费者的收入 C.商品价格 D.消费者偏好4、随着收入和价格的变化,消费者的均衡也发生变化。
假如在新的均衡下,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均低于原均衡状态的边际效用,这意味着( C )A.消费者生活状况没有变化B.消费者生活状况恶化了C.消费者生活状况得到了改善D.无法确定5、如果一条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等于2dYdX=-,说明( A ) A.这个消费者愿意用1个单位的Y 换取0.5个单位的X B.这个消费者愿意用2个单位的Y 换取0.5个单位的X C.这个消费者愿意用1个单位的Y 换取2个单位的X D.这个消费者愿意用2个单位的Y 换取2个单位的X6、若小王的MRS XY 小于小张的MRS XY ,则对小王来说,要想有所得,就可以(A ) A.放弃X ,用以与小张交换Y B.放弃Y ,用以与小张交换X C.或者放弃X ,或者放弃Y D.维持现状,不交换7、无差异曲线如果是呈直角形的话,说明( D ) A.消费者对两种商品的主观评价是替代品 B.消费者对两种商品的主观评价是互补品 C.消费者对两种商品的主观评价是完全替代品 D.消费者对两种商品的主观评价是完全互补品 8、某消费者需求曲线上的各点( A )A 、表示该消费者的效用最大点B 、不表示效用最大点C 、有可能表示效用最大点 9、恩格尔曲线从( B )导出A.价格—消费曲线B.收入—消费曲线C.需求曲线D.无差异曲线 10、吉芬商品的价格上升时,应该有( B )A.替代效应为正值,收入效应为负值;且前者作用大于后者B.替代效应为负值,收入效应为正值;且前者作用小于后者C.替代效应为负值,收入效应为正值;且前者作用大于后者D.替代效应为正值,收入效应为负值;且前者作用小于后者 11、如果预算线平行移动,可能的原因是( C ) A.消费者购买的其中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 B.消费者购买的两种商品的价格发生不同比例的变化C.消费者购买的两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同比例而且同方向的变化D.消费者购买的两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同比例但不同方向的变化 12、下列哪种情况不属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D ) A.λ=⋯⋯===ZZY Y X X P MU P MU P MU B. 货币在每种用途上的边际效用相等 C.MUP λ=D. 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相等 三、判断题1、对于同一个消费者来说, 同样数量的商品总是提供同量的效用。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部分课后答案汇编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部分课后答案4.对消费者实行补助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发给消费者一定数量的实物补助,另一种是发给消费者一笔现金补助,这笔现金额等于按实物补助折算的货币量。
试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法,说明哪一种补助方法能给消费者带来更大的效用。
解答:一般说来,发给消费者现金补助会使消费者获得更大的效用。
其原因在于:在现金补助的情况下,消费者可以按照自己的偏好来购买商品,以获得尽可能大的效用。
如图3—3所示。
在图3—3中,直线AB 是按实物补助折算的货币量构成的现金补助情况下的预算线。
在现金补助的预算线AB 上,消费者根据自己的偏好选择商品1和商品2的购买量分别为x *1和x *2,从而实现了最大的效用水平U 2,即在图3—3中表现为预算线AB 和无差异曲线U 2相切的均衡点E 。
而在实物补助的情况下,则通常不会达到最大的效用水平U 2。
因为,譬如,当实物补助的商品组合为F 点(即两商品数量分别为x 11、x 21),或者为G 点(即两商品数量分别为x 12和x 22)时,则消费者能获得无差异曲线U 1所表示的效用水平,显然,U 1<U 2。
5. 已知某消费者每年用于商品1和商品2的收入为540元,两商品的价格分别为P 1=20元和P 2=30元,该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 =3X 1X 22,该消费者每年购买这两种商品的数量应各是多少?每年从中获得的总效用是多少?解答:根据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MU 1MU 2=P 1P 2其中,由U =3X 1X 22可得MU 1=d TU d X 1=3X 22 MU 2=d TU d X 2=6X 1X 2于是,有3X 226X 1X 2=2030整理得 X 2=43X 1 (1) 将式(1)代入预算约束条件20X 1+30X 2=540,得20X 1+30·43X 1=540解得 X 1=9将X 1=9代入式(1)得X 2=12将以上最优的商品组合代入效用函数,得U *=3X *1(X *2)2=3×9×122=3 888它表明该消费者的最优商品购买组合给他带来的最大效用水平为3 888。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三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三章效用论1. 已知一件衬衫的价格为80元,一份肯德基快餐的价格为20元,在某消费者关于这两种商品的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上,一份肯德基快餐对衬衫的边际替代率是多少解答:按照两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的定义公式,可以将一份肯德基快餐对衬衫的边际替代率写成:=-其中,X表示肯德基快餐的份数;Y表示衬衫的件数;表示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份肯德基快餐消费时所需要放弃的衬衫的消费数量。
在该消费者实现关于这两种商品的效用最大化时,在均衡点上有*=即有==它表明,在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上,该消费者关于一份肯德基快餐对衬衫的边际替代率为。
2. 假设某消费者的均衡如图3—1(即教材中第96页的图3—22)所示。
其中,横轴1和纵轴2分别表示商品1和商品2的数量,线段为消费者的预算线,曲线:图3—1 某消费者的均衡U为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E点为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
已知商品1的价格P1=2元。
(1)求消费者的收入;(2)求商品2的价格P2;(3)写出预算线方程;(4)求预算线的斜率;(5)求E点的12的值。
解答:(1)图中的横截距表示消费者的收入全部购买商品1的数量为30单位,且已知P1=2元,所以,消费者的收入M=2元×30=60元。
}(2)图中的纵截距表示消费者的收入全部购买商品2的数量为20单位,且由(1)已知收入M=60元,所以,商品2的价格P2===3元。
(3)由于预算线方程的一般形式为P1X1+P2X2=M所以,由(1)、(2)可将预算线方程具体写为:2X1+3X2=60。
(4)将(3)中的预算线方程进一步整理为X2=-X1+20。
很清楚,预算线的斜率为-。
(5)在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E上,有12=,即无差异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即等于预算线斜率的绝对值。
因此,12==。
^3.请画出以下各位消费者对两种商品(咖啡和热茶)的无差异曲线,同时请对(2)和(3)分别写出消费者B和消费者C的效用函数。
微观经济学3-6章习题.答案

西经练习第三章效用论与消费者行为一、选择题1 . 基数效用论关于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是(CD)A 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相切B MRSxy=Px/PyC MUx/Px=MUy/PyD MUx/MUy=Px/Py2 . MRCSxy递减,意味着当X商品的消费量不断增加时,能代替的Y商品的数量(B)A 越来越多B 越来越少C 保持不变D 以上均不正确3 . 设对某一消费者有 MUx/Px<MUy/Py ,为使他得到的效用最大,他将(B)A X、Y的价格不变,增加X的购买量,减少Y的购买量B X、Y的价格不变,增加Y的购买量,减少X的购买量C 仅当X的价格降低时,才有可能增加X的购买D 仅当Y的价格降低时,才有可能增加Y的购买4 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若增加1个单位X商品的购买,需要减少2个单位的Y 商品的消费,则有(AC)A MRSxy=2B MRSxy=1/2C MUx/MUy=2D MUx/MUy=1/25 正常物品价格上升导致需求量减少的原因在于(C)A 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增加,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减少B 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增加,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增加C 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减少,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减少D 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减少,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增加6 . 当只有商品价格变化时,连接消费者各均衡点的轨迹称作(B)A 需求曲线B 价格--消费曲线C 恩格尔曲线D 收入--消费曲线7 . 某消费者消费更多的某种商品时(D)A 消费者获得的总效用递增B 消费者获得的边际效用递增C 消费者获得的总效用递减D 消费者获得的边际效用递减8 . 商品价格变化引起的替代效应,表现为相应的消费者的均衡点(A)A 沿着原有的无差异曲线移动B 运动到另一条无差异曲线上C 沿着原有的预算线移动D 不变9. 低档物品价格下降,其需求量(C)A 增加B 减少C 替代效应的效果大于收入效应的效果时增加D 替代效应的效果小于收入效应的效果时增加10 . 商品价格变化引起的收入效应,表现为相应的消费者的均衡点(B)A 沿着原有的无差异曲线运动B 运动到另一条无差异曲线上C 不变D 不规则变动11 . I=PxX+PyY是消费者的(C)A 需求函数B 效用函数C 预算约束方程D 不确定函数12 当消费者处于均衡时(A)A 每单位货币购买不同商品所增加的满足程度相等B 每种商品的总效用相等C 每种商品的替代效应等于收入效应D 所购买的商品的边际效用相等13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了无差异曲线(A)A 凸向原点B 凹向原点C 垂直于横轴D 平行于横轴二、判断题1. 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不同的消费者得到的效用水平是无差异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部分课后答案
4.对消费者实行补助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发给消费者一定数量的实物
补助,另一种是发给消费者一笔现金补助,这笔现金额等于按实物补
助折算的货币量。试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法,说明哪一种补助方法能给
消费者带来更大的效用。
解答:一般说来,发给消费者现金补助会使消费者获得更大的效
用。其原因在于:在现金补助的情况下,消费者可以按照自己的偏好
来购买商品,以获得尽可能大的效用。如图3—3所示。
在图3—3中,直线AB是按实物补助折算的货币量构成的现金补
助情况下的预算线。在现金补助的预算线AB上,消费者根据自己的
偏好选择商品1和商品2的购买量分别为x*1和x*2,从而实现了最大的
效用水平U2,即在图3—3中表现为预算线AB和无差异曲线U2相切的
均衡点E。
而在实物补助的情况下,则通常不会达到最大的效用水平U2。因 5. 已知某消费者每年用于商品1和商品2的收入为540元,两商品 MU1MU2=P P 其中,由U=3X1X22可得 MU1=dTUdX1=3X MU2=dTUdX2=6X1X 于是,有 整理得 X2=43X1 (1) 20X1+30·43X1=540 U*=3X*1(X*2)2=3×9×122=3 888 9、假定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MqU35.0,其中,q为某商品的消 (1)该消费者的需求函数; (3)当121p,q=4时的消费者剩余。 3:215.0 于是,根据消费者均衡条件MU/P =,有: (2)由需求函数q=1/36p2,可得反需求函数为: (3)由反需求函数5.061qp,可得消费者剩余为: 1 0 q q 以p=1/12,q=4代入上式,则有消费者剩余: 10、设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柯布-道格拉斯类型的,即yxU, (1)求该消费者关于商品x和品y的需求函数。 (3)证明消费者效用函数中的参数和分别为商品x和商品y的消 11 y 消费者的预算约束方程为Mppyx (1) MypxpppMUMUyxyxYX (2) 得Mypxpppyxyxyxyx11 (3) y 式(4)即为消费者关于商品x和商品y的需求函数。 Mypxpyx 其中为一个非零常数。 Mypxpppyxyxyxyx 1 (7) Mypxpppyxyxyxyx 1 (8) Mypy/
为,譬如,当实物补助的商品组合为F点(即两商品数量分别为x11、
x21),或者为G点(即两商品数量分别为x12和x22)时,则消费者能获得
无差异曲线U1所表示的效用水平,显然,U1
的价格分别为P1=20元和P2=30元,该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3X1X22,
该消费者每年购买这两种商品的数量应各是多少每年从中获得的总
效用是多少
解答:根据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1
2
2
2
2
3X226X1X2=20
30
将式(1)代入预算约束条件20X1+30X2=540,得
解得 X1=9
将X1=9代入式(1)得
X2=12
将以上最优的商品组合代入效用函数,得
它表明该消费者的最优商品购买组合给他带来的最大效用水平
为3 888。
费量,M为收入。求:
(2)该消费者的反需求函数;
解:(1)由题意可得,商品的边际效用为:
MUqQUMU
货币的边际效用为
pq3215.0
整理得需求函数为q=1/36p
2
5.061
qp
313141216
1
3
4
5.040
dqCS
Cs=1/3
商品x和商品y的价格格分别为px和yp,消费者的收入为M,
1,且为常数和
(2)证明当商品x和 y的价格以及消费者的收入同时变动一个比例
时,消费者对两种商品的需求关系维持不变。
费支出占消费者收入的份额。
解答:(1)由消费者的效用函数yxU,算得:
yxyUMU
yxQUMU
x
根据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解方程组(3),可得
x
pMx/
(4)
pMy/
(5)
上述休需求函数的图形如图
(2)商品x和商品y的价格以及消费者的收入同时变动一个比例,
相当于消费者的预算线变为
(6)
此时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变为
1
由于0,故方程组(7)化为
1
显然,方程组(8)就是方程组(3),故其解就是式(4)和式(5)。
这表明,消费者在这种情况下对两商品的需求关系维持不变。
(3)由消费者的需求函数(4)和(5),可得
Mxpx/
(9)
(10)
关系(9)的右边正是商品x的消费支出占消费者收入的份额。关系
(10)的右边正是商品y的消费支出占消费者收入的份额。故
结论被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