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主体意识是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的源泉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也是跨世纪教育变革的根本任务之一。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虽取得了长足进展,但在传统观念的束缚和升学考试的重压下,学校教育特别是课堂教学中长期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诸如重书本知识传授,轻实践能力培养;重学习结果,轻学习过程;重间接知识的学习,轻直接经验的获得;重教师的讲授,轻学生的探索;重视考试成绩,忽视整体素质提高等弊端依然在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
这一切不仅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学习负担加重,探索精神萎缩,而且极大地妨碍了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影响了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落实,影响了跨世纪一代新人的培养。
21世纪将要来临,人类即将跨入一个新的千年历史。
新世纪将对人的培养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为此,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加大教育改革力度,制定新的改革策略,探索新的教育方法。
刚结束的第三次全教会对我国跨世纪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目标作出了全面规划,对以创新精神培养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实施提出了新的要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发表的一份重要研究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提出,教育应为人的一生幸福作好准备,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是通过教育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这一报告对新世纪教育的使命作了全新的注解,从中不难窥见21世纪教育发展的基本图景。
新世纪究竟对教育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无论作何种解释和推测,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未来的教育决不能只满足于给学生一点知识和技艺,它必须将学生置于一个有尊严、有个性、有巨大发展潜能的活的生命体的位置上,全面关注他们的发展需要,关注他们的精神生活,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不断提高他们的生命质量和生存价值,进而使他们在生动活泼、主动和谐的发展过程中真正为自己一生的幸福作好准备。
这是一个至高的目标和境界,它要求我们必须对传统教育从思想观念到操作方法进行彻底的全方位的变革。
启发——探究式教学模式
启发——探究式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教学方式。
它强调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思考和合作探究,通过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和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开发潜能,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探究式教学模式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合作精神,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探究式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教师讲解、学生听讲,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而探究式教学模式通过提出问题、开展实验、调查研究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积极主动地探索学习,质疑探究的过程本身就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源泉。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在具体的学科内容中自由选择课题,自主研究,培养了学生对学习的动机和热情。
其次,探究式教学模式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探究式教学中,学生需要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探索的过程中,学会收集相关资料、思考问题的本质以及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样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创造力。
探究式教学追求的应用性、实践性和创新性,促使学生走出教室,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再次,探究式教学模式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学生通常需要组成小组进行合作,通过共同努力解决问题。
在合作中,学生需要相互交流、协作和互助,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观点,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共同面对困难和挑战,分工合作,形成合力,为解决问题共同努力。
这种合作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有利于学生整体发展。
最后,探究式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
探究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负责、主动参与,不再依赖教师的指导,培养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师生互动,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在“课程理念”篇中明确指出:“《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发展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
在科学探究中发展学生的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由此可见,新的课程标准把科学探究列为《标准》内容的第一主题,并要求具体内容和操作不能减少,只能拓展和丰富,以确保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数量和质量;同时还明确提出,生物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为此,教材安排了系列化和多样化的科学探究活动,其中包括观察与思考、实验、调查、探究、资料分析、模拟制作、探究设计、技能训练、课外实践等。
直观教学、实验教学一直是生物学科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角度来看,落实《生物课程标准》理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达到“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的目的。
一、师生互动,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新课程理念认为,课堂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通过广泛的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以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新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注重知识的探究和发现过程,启发式教学和探究式学习成为“教”与“学”活动的主要内容,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形式,要求师生互教互学,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这一过程使教师长期以来形成的高高在上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权威过渡到平等参与学生的探究活动,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实现教与学的双边互动。
教学是为了育人,学生获得知识是发展自己的起点,学生的内因是获得知识的关键。
所以,应首先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兴趣成为学习的第一动力,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
如在“制作叶的临时玻片标本”实验中,教师首先让学生利用显微镜观察到永久叶玻片标本的奇妙形状,然后启发学生是否想制作标本,请学生模仿教师的动作制作标本,同时提醒学生注意使用刀片切取较薄的叶的横切面标本材料的技巧。
增强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增强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培养创新意识,需要从问题入手,没有问题就没有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必须重视问题意识的培养。
优化问题教学,能更好地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一、用问题打开学生的智慧之门。
问题是创新的源头。
所谓问题是指主体面临的新情况与已有的认知结构间的矛盾和不平衡。
问题的出现会使学生产生一种需要,产生一种解决问题的渴求,这种渴求既是一种学习的动力,又是一种创新的因素。
创新始于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是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产生的。
人类创新史告诉我们,所有的创新都源于问题。
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始于他在苹果树下的思索:“为什么苹果从树上掉下来而不飞到天上去呢?”正是由于这个问题的提出,才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善于提出问题,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必须特别重视问题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一方面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成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作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问题是放飞思维与想象的钥匙,在教学中,教师必须精心设计问题。
二、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和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一切创新都始于问题,而发现问题又源于强烈的问题意识,没有问题意识,创新活动就将成为无本之木。
问题意识是创新的动力,然而问题意识不是天生就有的,它有待于培养和激发。
培养好奇心是重要的举措。
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我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我只不过是喜欢寻根问底的追究问题罢了。
”人们把这理解为科学家的谦逊,其实此语道破了发现和创造的天机:好奇心、问题意识及锲而不舍的探索。
爱迪生也是一位善于问个为什么的发明大师,正是他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因此才会不断地探索创新,才有了他一生的一千多项发明。
近年来,世界数学领域有一个重大科研成果,那就是英国人怀尔斯证明了法国数学家费马提出的360多年没有人能证明的“费马大定理”。
语文研究性学习选题的指导思想
语文研究性学习选题的指导思想作者:邵丽娟来源:《读写算》2014年第13期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
”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成为了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
语文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选题、自身尝试探究知识并以此为基础自主创造、自主活动、自主探索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
与传统的学习活动相比,研究性学习更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学生自主选题并以此为中心自主活动的学习形态。
因而,自主选题就成为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条件和初始环节。
本文着重对语文研究性学习选题的指导思想作一简略阐述。
一、语文研究性学习的选题必须立足于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
在我国,由于传统教育观念,以及在这种观念下形成的教育评价体系等因素的影响,教学实践中不同程度存在着“主体性缺失”的现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包揽一切,学生很少承担自己的学习责任,学生不能充分地参与教学过程的管理,导致学习过程主体的虚无性。
这样,势必造成中小学生在学习上缺乏内在动机的支撑,大多数学生的心理动机不是从学习活动本身所获得的,而是来自外部环境的压力,或者说他们需要以外部奖励来维持自己对学习的兴趣。
实质上,学习过程的真正主体是学生,离开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再有技艺的教学活动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
“主体性缺失”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亟待我们正确认识和进一步解决。
研究性学习非常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课题的选定、方案设计到实施,完全由学生自主完成,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是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
因而,高中语文新课标也在“教学建议”部分中提出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建议,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
基于这一点,在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在指导学生选择并确定研究性题目时,就应该以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为基本立足点。
如何在道德与法治课中实施创新教育
如何在道德与法治课中实施创新教育课堂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对创新人才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实施创造性教育起着重要作用。
实施创造性教育必须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未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为学生潜能的充分发挥创造一种宽松、和谐的课堂环境。
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不仅是认识活动,也是情感活动,情感是推动师生双边活动的较大动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兴趣主体意识等非智力因数,是很重要的。
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首先要丰富教学的思想性,随着实践的变化和发展,理论和教育的不断创新,客观上就要求政治课教学要体现时代性,做到与时俱进。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适时地运用发展中的创新理论去指导教学,促进学生认识的更新,引导学生自觉的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在创新教育下,创新型老师要通过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方式的改变,培养出创造型学生。
一、以人为本的教学观,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民主性是教学的有效方法和生命力所在,创新教育下,道德与法治课民主性教育的本质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树立起“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观。
在传统教育中,由于视点不是放在人的发展上,一切以考试为中心,考什么便教什么,学什么,怎样考便怎样教,怎样学,师生整天围着考试转。
有时我们也在说要以人的发展为目的,但就是不能把“人”具体化为“个人”。
因此,在新的教学改革下,我们的教学:一是要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教什么和怎样教都要适应学生的发展,而不是使学生发展适应教什么和怎样教。
二是要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作用。
利用一切行之有效的方法,调动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在课堂上“活起来”,布鲁纳曾说:“知识是一个主动的过程。
”要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爱好,唤起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
要把学生的发展情况作为衡量教学成败的主要标准,尤其是学生个性和创造力的培养,以此为衡量的重点。
教师应该发挥学生的主体教育
教师应该发挥学生的主体教育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肩负着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使命。
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将学生视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忽视了学生自身的主体性和发展潜力。
教师应该发挥学生的主体教育,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教育过程,促进个性化、全面的成长。
第一,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具有自己的兴趣、特长和学习方式。
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尊重学生的个性,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和自主权,允许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和创造力。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
教师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建立自主学习意识。
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学习的源泉,而学生的学习动机又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家庭背景、学习经历、教育环境等。
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如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兴趣、挑战感、合作精神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学习中找到成就感和快乐感,从而主动参与学习。
教师应该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为学生的主体教育提供有利条件。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如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等,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和学习能力。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应该具备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这需要教师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权,并帮助他们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学会自我规划、自我调节和自我评价,引导他们建立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逐渐成为自主学习、自主生活的主体。
教师应该发挥学生的主体教育,让学生在学习中成为主体、发挥主动性和主导性,实现个性化、全面的素质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一代人才。
希望教师们能够认真思考学生的主体教育问题,通过不断的实践探索,为学生搭建一个更加自主、自由、开放的学习环境,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成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现代教育理论》的读书心得体会(16篇)
《现代教育理论》的读书心得体会(16篇)《现代教育理论》的读书心得体会(精选16篇)《现代教育理论》的读书心得体会篇1教育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极为重要的基础工程。
它对提高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对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我们必须加强教育工作,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现代教育的急速发展。
有时还会感到有些力不从心。
想想我刚从师范毕业、踏进小学大门时,学校采用的还是一问一答的教学模式。
整堂课中,教师是课堂提问的垄断者。
长期以往,学生的创造、好奇、探究的内在动力就减退了。
近年来,许多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性地学习。
我也阅读了大量有关的文章,利用暑期我认真地阅读了《现代教育理论》一书感触颇深:作为21世纪的教师,应做一名带着学生走向知识的组织者、共同学习者;应不断更新教学理念。
过去常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那一桶水是远远不够的。
过去,一名教师只要他工作踏踏实实,具有奉献精神。
人们便会给予他优秀教师的称号。
而新型教师必须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必备的创新精神和较强的创新能力。
现在,社会对于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应不断的进行反思、不断的超越自己、在更新教学理念的同时,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给学生营造一种和谐、宽松的课堂。
过去,我总认为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考试成绩是检验学生是否掌握的唯一渠道。
现在想想:我完全错了。
其实,课堂是学生的。
教师只是诱发者、组织者、辅导者、参与者,教师的教是服务学生的学。
我们时常埋怨学生怎么了?想象力哪去了?创造力哪去了?其实,这完全是被我们的传统教学一步步的抹杀了。
正是因为教师的一味包办,学生成了旁听者。
因此,教师应让学生学会质疑、学会评价、学会争论、学会学习。
课堂上的问题应让学生自己设计,与同学合作解决,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去学习。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者:李红民来源:《神州》2011年第15期【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5071(2011)05-0050-01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包含思想品质和知识技能两方面,而在知识技能这方面又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放在首位,可见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性。
创新教育就是以创新人格的培养为核心,以创新思维的激发为实施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基本创造能力,促进学生和谐全面发展。
而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渠道。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呢?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 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这是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源泉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人类认识和从事活动巨大动力,对未来的活动起准备作用、对正在进行的活动起推动作用、对活动的创造性与创新性起促进和发展作用。
由此可见:各类学科的教学中,包括美术教学,首先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便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学生一旦对美术课产生了兴趣,便会积极主动的去学习美术,对老师的讲解会认真的听,布置的作业能高质量的完成并表现出较强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对美术课产生兴趣。
要做一个“幽默”的教师,中外教育调查显示,富有“幽默感”的教师深受学生欢迎。
幽默能使课堂产生快乐的情趣、热烈积极的氛围,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独特艺术语言。
我在给同学们讲解外国古代美术作品欣赏这一课时,重点强调了盛行“古典艺术”的古希腊、古罗马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古典艺术”对欧洲的文化艺术有着深远的影响。
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我顺便讲了一句“不知欧洲现在流行的“口蹄瘤”、“疯牛病”是受到了什么的影响”。
同学们笑了,一句幽默的话语加强了同学们的记忆,拉近了师生的距离。
同时给在腐朽的资本主义制度下,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无法协调,而产生的一些糟糕的现象顺手一枪,我也笑了。
新课程标准下生物课的创新教育
新课程标准下生物课的创新教育作者:乐建波来源:《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09年第04期【摘要】在新课程标准下,随着教育思想的转变,教育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新世纪的创造型人才,是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也是我们每个教育者要攻克的课题。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生物课创新教育在新课程标准下,随着教育思想的转变,教育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新世纪的创造型人才,是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也是我们每个教育者要攻克的课题。
一、在品德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注重培养其创新人格,尤其在青少年阶段,培养创新人格比训练创造技能更为重要。
因为青少年还未进入直接创造的黄金时期,他们的主要任务是继承前人的创造成果,在继承学习中培养创造力和创新人格。
人格培养要通过教育、教学来实现。
创新人格实质上就是让学生学会做人,使他们具有勇于开拓、敢于吃苦、乐于思考、一丝不苟、团结协作、胸怀宽广、坚忍不拔以及自尊自信等品格。
生物课本中能培养学生上述品格的内容很多。
二、创设民主、宽松和谐氛围,给学生提供广阔思维空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意味着超越,意味着变革,教育者的第一作用就是设定开发创新性的条件,创造性需要的心理、社会及知识环境。
可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设、营造创新环境非常重要。
作为教师只有把微笑和情感洒向每一位学生,做到师生关系和谐、心理相容,才赢得学生对教师的喜爱和信任,从而营造出一种宽松、和谐、民主、愉快的氛围,让学生好奇地去问,自信地去想和说,尽情地去体验。
在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要充分给予学生参与的权力和机会,鼓励引导学生讨论、质疑,对一个问题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思考,产生新的信息找到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比如在对比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特点时,可以问学生:既然植物在晚上不进行光合作用,那进行呼吸作用所需的氧气从哪里来?各小组同学讨论、理解后联系自身体会又相继提出:在林区的空气清新,但这种感觉在白天才有,到了晚上反而会觉得比较闷;晨跑时间不宜太早,也不宜进行剧烈运动;鱼在清晨有浮头现象等问题,当学生提出一个个为什么的时候,他们已经开始思考,开始用自己的思想来诠释教学中的知识点了,这样可以充分调动思维的联想性,全方位、深入层次地挖掘创新意识。
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体系建设
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体系建设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发展核心素养”作为推进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此后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更指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化,各学科课程标准都表现着具体的核心素养。
这为我们通过探索课程体系建设,创新育人模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了重要依据。
一、学校课程体系建设内容我们认为课程体系建设,是学校特色发展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最基本的载体和突破口。
我校坚持以改革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方式、评价标准、管理模式等为抓手,整合、拓展、创新,初步形成了集基础型、拓展型、探究型课程三大类(见下图块的学校课程体系(见下表1),有力促进了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12345课程类别人文类科学类审美类健康生活类社会实践类课程设置语文、英语、政治、历史、地理、影视欣赏数学、技术、物理、化学、生物、科技节艺术、大同器乐社、戏剧社体育、心理、劳技、篮球、羽毛球、投资理财国防教育、志愿服务、研究性学习、野外生存、徒步城墙课程管理必修+选修必修+选修选修必修+选修必修课程开发整合与优化,实现互通互融,建设的基本路径是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特色课程层次化。
1.国家课程校本化国家课程校本化,即课程的二次开发,是国家课程在学校文化基础上的融合与建构。
我校遵循课改纲要基本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将国家层面的课程内容,通过选择、整合、改编、拓展、补充等方式,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实际,更利于学生发展。
2.校本课程特色化校本课程,包含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经校本教研后的校本化实施,包括以学校为主体、自主开发实施的拓展型、研究型课程。
教师要充分从学校实际和学生的认知背景及其学习特点出发,开发课程。
课程内容应具备时代性、人文性、地域性的特点,课时安排要保证不同学生有相应收获。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五彩缤纷的世界,因为有了人类而更加丰富绚丽.而人的精神世界,更是神秘莫测。
精神世界的神奇又是由每个人不同的个性而组成的。
正是由于这种个性,创造力才有了源泉,如果所有的人的认识都是一个模子里倒出来的,如果所有的人的思想感情都毫无二致,还谈何发展与创新?在语文教学中,正是师生个性自由驰聘的时候,这是与其他学科根本不同所在。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生活的真谛,又何尝不是语文教学的境界?课本中所选课文无一不表现出作者鲜明的个性,教师讲授时有各个不相同的理解,学生感悟时也有各不相同的角度。
因此可以说在语文教学中师生有着创新的广阔领域。
叶圣陶先生说:“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要养成一种习惯,必须经过反复的历练。
”吕淑湘先生也指出:“语文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
”张志公先生关千语文课的性质说得更直截了当:“语文课应该是听说读写的实践课。
”中语界公认的“三老”关于语文的论述不约而同地强调了实践与历练的重要性,也就是说,一个人学语文,只有在他自己不间断地听说读写的实践中,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使自己具备较高的语文能力,因而终身受益。
我在教学实践中深深体会到:作为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教学思想决不是一句空话,它应该体现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之中,我们一定要努力实现三个转化: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为主体向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转化;在教学方法上,由讲授为主向讲练结合转化;在教学要求上,由单纯掌握知识向提高能力、提高素质转化。
作为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现谈谈自己的一点认识。
一、更新教育观念,真正体现‚学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课堂教学中倡导以‚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但长期以来,许多教师在课堂上跳不出学生围着教师转的怪圈,教师让学生听课、回答问题,让学生观察、实验,让学生讨论……等等条条框框都是教师预先定好、划好的,学生只能在框子里打转,学生独立思考、判断和活动的时间很少。
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
浅谈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不但要注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勇于创新精神”还要培养社会责任感意识。
所谓创新,就是推陈出新,而创造性思维就是指人在创造过程中的思维,通过创造思维,产生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
因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语文课程改革为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那么语文教师如何挖掘学生的创新的潜能,培养创造性思维培养社会责任感意识呢?大家都知道实施素质教育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培养各行各业的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要达到这一目标,光培养少部分尖子生是绝对不行的。
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我们当今教育者努力的方向。
就这方面的问题谈点个人浅薄的看法与同行共同探讨。
一、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所谓责任感就是责任心,是指一个人对其所属群体的共同活动、行为规范以及他所承担的任务的自觉和负责的态度。
它主要包括责任认识、责任感和负责行为三个方面。
如果学生对责任心认识不清,甚至错误地认为那是家长的事,是老师的事,是其他同学的事,那么这样的问题就在所难免要发生。
因此,责任心对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自制力有能动的作用。
责任心强,意志力则强;责任心弱,意志力则弱。
家长在培养小学生意志力的时候,还要注意从以下几点培养他们的责任心。
首先要提高小学生对责任的认识。
小学生之所以没有责任心,首先是对责任认识不足。
家长有必要把孩子应该做的事情如学习、做家务等的目的明确告诉孩子,使其认识到活动的意义和价值,如生存、自我实现、报效祖国等,以端正态度。
同时,要逐步培养并不断强化小学生的责任意识。
家长可以典型的范例、故事和孩子交谈、讨论,使孩子懂得:在这个世界上,自己不但享受着别人创造的精神与物质财富,而且还肩负着为他人和社会创造精神与物质财富的责任。
一个不尽社会责任的人,是一个对人类无益的人。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教师要善于b...b
课堂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教师要善于在每个学生面前,甚至于最平庸的,在智力发展最感困难的学生面前,都向他打开他的精神发展的领域,并使他在这个领域里达到一个高处,显示自己宣告大写的“我”的存在,从人的自尊感的源泉中吸取力量,感到自己并不低人一等,而是一个精神丰富的人,他为此大声疾呼“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
我想这正是素质教育评价应遵循的原则。
教学评价,作为教学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往往深刻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技能,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它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激励性的评价对学生自信心的确立、学习动机的改善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对学生的教育中,课堂评价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针对小学劳技课中,教师应如何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评价我做出了一下设想:一.评价的形式:师生共同参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而课堂教学中的评价构成应是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两方面。
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评价。
评价同学的知识掌握和运用,评价自身的长处与不足等等。
这些做法既能培养学生勇敢自信的品质,又能锻炼学生分析、判断的能力,从而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进一步确立。
在劳技课上,学会知识技能是一个重点内容,运用技能是对本课知识技能的一个延伸。
因此,激励性的评价的作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显得尤为突出。
教师与同学的肯定是学生学习兴趣产生的源泉,学生有了较强的学习兴趣自然会愿意把学到的知识技能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在一次三年级的剪纸课上,同学们都在用心的剪纸自己设计的剪纸图样,可是王东却坐在位子上东张西望好像在寻找着什么,我走到他面前为他为什么不动手,他很惭愧的告诉我他不会设计图样,他想看看人家是怎么设计的。
了解情况后,我拿起了一支笔在折好的纸上随意的画了几个图形让他看清楚,并且用剪刀剪了下来,打开让他看看漂不漂亮,他兴奋得说:“老师您剪的真好看!”于是我对他说:“那你刚才看到老师是怎么设计的了吗?老师只是在上面随意的画了些图形剪出来就很漂亮,老师相信,只要你肯动手,你剪的一定会比老师的漂亮!”王东听了很受启发,自己动手设计起了图样,剪好后拿到我跟前用试探的语气问道:“老师您看我剪的好吗?”当时我看到他剪的并不是很好,但是为了不伤害他的主动创作的积极性,我稍稍放大了声音对他说:“呦!看王东的手多巧啊!你剪的真好,设计的很有新意,如果你可以把它设计的再细致一些就更好了。
探究性学习的概念
探究性学习的概念、特点、实施方法及策略文山县职业高级中学蒋世跃探究性学习是针对我国基础教育中存在的严重脱离实际、脱离社会、脱离学生生活的倾向和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而提出来的,它要求从学生生活和社会中选择和确定学习的内容,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探究性学习的概念、目标及类型1.探究性学习的概念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的情境中,通过主动地发现问题、体验感悟、实践操作、表达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探究性学习常常表现为学生以独立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索性、研究性学习活动,注重学生的主动探索、体验和创新,是与接受式学习本质不同的学习方式[2]。
探究性学习的核心要素是问题,广西师大的罗星凯教授认为探究学习的问题来自于四个途径: 一是学习者自己提出一个问题;二是学习者从所提供的问题中选择, 据此提出新的问题;三是学习者探究的问题来自教师、学习材料或其他途径,但问题不那么直接, 需要有所改变或自己体会其含义;四是学习者探究直接来自教师、学习材料或其他途径的问题。
探究性学习实际上是一个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2.探究性学习的目标探究性学习的目标有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参与能力传统的接受式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于落实,更难发展学生的主体性。
探究性学习强调从“做中学”,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自主学习状态、能动的实践过程,学生的主体活动成了教学活动的中心。
因此,探究性学习是实现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重要载体。
(2)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和学习能力探究性学习建筑在学生强烈的学习需求和渴望探究的学习欲望基础之上,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实践,提供给学生的学习任务情景具有真实性特征,所以它能够有效地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具有充分的自主权,有着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能够充分地体验到自己在学习中的主人感、自我价值感和成功的自豪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主体意识是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的源泉云南省盈江县旧城民族中学快永华对学生创新、探究能力的培养,首先是主体意识的培养,基础教育的任务是给学生打基础,这种基础不但是指掌握基础知识,而且包括基本能力的培养。
我们并不要中学生现在就有什么重大发明创造,有什么重大的地理发现,但要他们学会创造性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敢于探索,敢于创新适应社会发展的创造能力。
一个人完成一件事情的动机,可以是具有主体意识内在的需求,如求知欲或兴趣;也可能是外在的,如老师、学校或父母、社会的称赞和物质上的奖励。
新世纪呼唤人的主体精神的弘扬,课程改革更是强调学习者是主体,以及学习者作为课程主体的能动重要性。
由此可见,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充分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关系到学生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将关系到教育活动的成败。
一、交还学生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是自身生活、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是一个勿容置疑的事实。
然而,由于我们教师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角色,在教学中往往以教师为中心,视学生为接受知识的容器,强行灌输,把上课当作教师自己的表演。
有一次片区活动,听某位老师上《口技》,从介绍作者到逐句逐段点评,最后的翻译成现代文、归纳中心思想,全部教学过程由教师“一气呵成”,学生则专注于听、记,整节课是教师充当演员在表演,而把学生当作观众、听众。
这种教学方式致使学生作为认知主体的地位完全被剥夺,而最终结果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趣味性完全丧失。
虽然学生是被教育的对象,是教育的“客体”,但是学生面对各种教育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及采取不同的应对行为,如感到有趣而积极参与;感到无聊而漠然置之,感到厌倦或不满而加以抵触等等。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学生始终体验到自己的主人意识。
”这就要求教师应把学生看成是课堂的主人,为学生搭建很好的舞台,让学生尽情地去表演,教师自己则从台上走到台下,甚至退到幕后。
我认为教学中应着眼于以下几点:首先让学生拥有学习的自主选择权。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罗说:“满足人的爱和受尊重的需要,人就会感受到自己有价值、有用处、有能力,从而焕发出自尊、自强、自我实现的需要,也易于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初中生正处于成长时期,生性活泼好动,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纳奇探险,喜欢别出心裁,不愿意受到过多外在的约束和压力。
我们提倡尊重生命,就要尊重学生的自主权、选择权。
然而在现实的教育活动中,学生经常没有“主权”,课堂上,学生学什么,怎么学,是由教师决定。
总是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这是“以教定学”。
这样,学生习惯被动学习,其主动性也就渐渐丧失。
课程改革要求: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从时间和空间上扩大学生的活动面、增加学生的活动量。
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方式及其内容,可采用小组交流、情景表演、学生执教等形式,教师应放开手大胆尝试让学生参与教学。
如你们想学些什么;你们想让老师怎样讲课;如果让你来当“小老师”,你准备怎样讲……。
这样,让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责任感。
由于是他们自己选择感兴趣的内容与形式,学习就会更积极、主动、认真、有效,正如一句广告词所说的那样:“我选择,我喜欢”。
其次充分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
课程改革指出:任何学习任务的完成均依赖于主体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所以,教师应尊重课堂,以全体学生的发展为宗旨,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只有学生的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才真正行之有效。
可以有如下几种做法:1、注意保护学生的独特的个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注意保护学生的独特的个性并给予其自由思维的环境与空间,更不能随意扼杀学生学习时领悟到的知识中与众不同的东西,因为个性是创造力的源泉,是个体生命精神活力的支撑。
一个唯唯诺诺、人云亦云的人不可能在工作中独辟蹊经、富于创造,一个精神萎顿、没有棱角的人不可能在生活中活力四射、激情四溢。
所以,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大力张扬学生的个性,也就意味着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程标准指出:“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兴趣是主动学习的最佳动力。
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撞击智慧的火花,调动学生的创新热情。
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离不开自主学习环境的创设。
学生只有在教师创设的轻松和谐,生动活泼、情趣盎然的学习环境中,才能以主人翁的姿态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创新。
……这种种教学形式,不仅激发了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创造的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创造性是学生主体作用的最高表现形式”。
教师若能善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情趣,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就会得到很大程度的发挥。
要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就必须大量压缩教师在课堂上的统一授课时间,教师应从过去“满堂灌”的第一线退到“第二线”,让学生从“客体”变为“主体”,积极参与,主动去学习、去探索、去实践,而教师在其中主要起到“向导”、“路标”,起着“引路”、“架桥”的作用,这样才能收到相应的有效的教育效果二、让问题成为知识创新和探究能力培养的纽带1、让学生大胆质疑大教育家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提问是常用的教学形式,但提问不等于启发,教师应注意问题的质量,注意问题的启发性,要加大提问的广度与深度。
当然提问切忌“满堂问”,把课堂变成“问堂”。
有的教师授课时很“好问”,抛出一个又一个问题,让学生无暇思考,无所适从。
这样的提问效果适得其反,也达不到启发的目的,而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也会大大削弱。
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类的一切科学成就、新思想、新理论、新观点、新方法以及新的发明创造等无不是在主体意识的驱使下,有着内在的成就动机,并且都是从质疑开始的。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
”;亚里士多德也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
”疑问是导火线,是学生的内在驱动力,是探索和创新的源头。
教师要教会学生发现源泉,引导学生从源泉中引出鲜活的流水。
有了非凡的疑问,才会有非凡之成功。
每当学生对某一学科的疑问不懂,提出疑问时,就是发现问题,作为教学过程的主导者的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去质疑、生疑。
学生因为不懂去问老师,、问同学、查资料,实际上已经具有学习的主体意识,教师要鼓励学生去释疑。
当问题解决时就成为一个重大发现,作为引路人的教师就要鼓励学生勇敢地摘取“王冠”,而此时学生有了内在的成就感,会进一步激发他们去创造去探究。
现今,公开示范课,或者随堂听课时,都发现一个共同的问题。
那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方法灵活,重点突出;教学中师生双方都十分活跃,教师提问题,学生回答问题,气氛热烈;训练针对性强,教师布置得作业和思考题学生都完成得很好,教学的各个环节十分紧凑,制作的课件十分精美,时间安排恰到好处。
课堂评价中也是一片叫好声,但是各位听客很少注意到学生课后的反应,笔者做过好几次初步调查,很大的部分的学生都没有真正理解教学过程学习的知识,仅是书云亦云罢了学生热烈的课堂气氛仅是表象,学生并没有作更深的理解和探究,更不用说知识的创新了。
说实话,这节课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都能回答,还有必要上吗?笔者认为学生应该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换句话说要以问题为纽带的教育才是优质的教育。
新课程改革已经进行多年,然而我们很多教师依旧没有从传统教育观念中摆脱出来,认为每一节课或每个单元,不管是学习什么问题,都要把问题完全解决了才结束,课堂才完美;也有很多的一部分教师认为,对一个教师来说,把“标准答案”告诉学生,比让他们带着问题离开课堂要好一些,作业的目的就是为了巩固和熟练所学知识,而不是带着满脑子的疑惑去探究、去实验。
事实上,我们的这种做法破坏了学生持续学习和思考的动机。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宋朝学者朱熹也说过“学贵有疑。
”教师应鼓励学生敢于“我疑我问”:一是学生感到疑惑的问题,二是敢向书本权威说“不”。
这可能吗……诸如此类的问题,教师不必急于解答,可以进行小组讨论。
教师要给学生较充分的思考时间与空间,使讨论更深入,当学生的思路打不开时,就提出来让大组讨论,再全班讨论。
这期间教师要当好“参谋”“顾问”,适时就拨。
如可以这样问:你的看法是什么,你能举个例子来证明一下吗?你对某某同学的观点是否赞同,理由是什么等等。
当然,教师的指导要到位但不越位,万不可包办代替,越俎代庖。
应当注意学生的质疑要问到点子上,切忌问题过泛,过偏,甚至不着边际。
最后师生应对讨论的内容进行小结,归纳,这样的质疑讨论才真正落在实处,学生也会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这一教学环节中来。
2、加强诱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主体意识。
实现课堂自主学习,是现代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这一切只有让学生在充分的学习空间中自主地学习。
在教学活动中,现今虽然新教材,教学中往往还是一讲到底,这样就会造成教师投入而学生漠然的事倍功半尴尬局面,“活动课”变成了“讲演”课。
然而要知道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应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
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才能调动学生自身的创造潜能。
教师要正确认识自己的角色,摆正自己的位置,由知识的占有人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习的人,要让教师的知识和经验成为学生可利用的资源之一,教师的任务由过去单纯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启发诱导,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与信息的优化选择为主。
教学活动更是主客体的统一,活动过程必须依赖学生主体的直接参与,才能激发学生对知识的真切感知,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教师过多过细地讲解,既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有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
新课标中指出:“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
”认知心理学关于学习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学习主动性的本质是认识主体的主动建构。
只有当认识主体意识到是其自身在影响和决定学习成败的时候,生动建构才有可能实现。
从认识论意义上看,知识总是情境化的,而且在非概念水平上,活动和感知比概念化更加重要,因此只有将认识主体置于饱含吸引力和内驱力的问题情境中学习,才能促进认识主体的主动发展。
教师必须精心创设有关的教学情境,有效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使其学习的内部动机从好奇逐步升华为兴趣、志趣、理想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出富有趣味性、探索性、适应性和开放性的情境性问题,并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指导,让学生产生认知困惑,引起反思,形成必要的认知冲突,从而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