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方财政体制安排的基本思路
财政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财政体制改革实施方案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财政体制改革成为了一个重要议题。
为了满足新时代经济发展的需求,我国需要对现有的财政体制进行一系列的改革。
本文将提出一个财政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以期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区域均衡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升的目标。
一、背景分析在实施财政体制改革之前,我们必须深入分析现有体制存在的问题。
目前的财政体制在资源分配、负责制约和区域发展不平衡方面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一个全面的改革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
二、改革目标1. 经济稳定增长:通过改革,建立一个稳定的财政体制,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 区域均衡发展:通过改革,实现不同地区之间的均衡发展,缩小贫富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3. 人民生活水平提升:通过改革,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满足人民对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的需求,改善人民生活质量。
三、改革措施1. 资源配置优化- 优化税收制度:建立合理的税务体系,减少税收负担,增加企业利润和个人收入。
- 推进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加强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监管,防止债务风险积累。
- 加强公共财政管理:通过加强对财政收支的监控和审计,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和公平性。
2. 负责制约机制建立- 健全绩效管理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和机制,推动政府部门改革和效率提升。
- 强化财政责任制:建立健全的财政责任追究机制,对违规行为进行问责和处罚。
- 完善财政监督机制:加强对财政收支的监督和审计,保证资金使用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3. 区域发展协调- 优化区域发展政策:制定差异化的区域发展政策,鼓励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促进区域均衡发展。
- 加强地方政府间合作:建立跨地区的协调机制,推动地方政府间合作,加强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
- 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加大财政资源向欠发达地区倾斜的力度,提高这些地区的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
四、改革保障1. 法律法规的完善: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财政体制改革的目标、职责和权限。
改革开放三十年财政改革体会总结与展望
改革开放三十年财政改革体会总结与展望财政三十年改革开放三十年财政改革经验总结与展望肖鹏(中央财经大学,北京100081)内容提要:本文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体制改革和预算管理改革为主线,回顾了30年来我国在上述两大领域的重大改革措施,总结归纳了我国30年财政改革取得成功五大经验:改革与政府职能转换同步进行,坚持走渐进式改革道路,改革中强化政府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财政改革与国有企业改革,金融,投资体制改革协调推进,预算管理内部的改革也需要坚持同步推进.结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提出了未来一定时期内我国在财政体制,预算管理制度领域的进一步改革思路与措施.关键词:财政体制改革经验回顾展望1978年l2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一次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伟大转折,全会决定从1979年起,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从此,在中国这个古老的文明国度里,一场令世界瞩目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30年发展中财政体制几经变革,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并符合公共财政运行规律的财政管理体制,基本规范了政府间财政关系和财政资金管理.30年改革成就有目共睹,本文通过对中国30年来财政体制改革历程的回顾,总结改革得失,并对新时期的财政管理和体制改革进行前瞻性描述.一,三十年来中国财政改革的总体回顾(一)三十年中国财政管理体制变迁政府财政管理体制是处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以及地方各级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的一项基本制度,其核心是明确各级政府间职责划分和财力分配.适应经济体制转轨的需要,财政体制于1980年,1985年和1994年进行三次重大调整.①①李燕:《政府预算理论与实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第75—77页.年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体制.从1980年起,国家下放财权,在预算管理体制上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办法,俗称”分灶吃饭”体制.其基本内容是:按经济管理体制规定的隶属关系,明确划分中央和地方的收支范围,收人实行分类分成,分为中央固定收入,地方固定收入,固定比例分成收入和调剂收入.中央和地方的支出范围按企事业单位的隶属关系划分;地方的预算支出首先用地方的固定收人和固定比例分成收人抵补,有余者上缴中央,不足者从调剂收人中解决,并确定相应的调剂分成比例.若三项收入仍不足以平衡地方预算支出的,由中央按差额给予定额补助.中央与地方对收入的各项分成比例或补助定额确定后,原则上五年不变,地方在划定的收支范围内自求平衡.年实行”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体制.经过1983年,1984年两步”利改税”改革后,税收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因此,中央决定从1985年起实行”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的预算管理体制,其主要内容包括:按税种将收入分为中央固定收人,地方固定收人,中央和地方共享收人.按隶属关系划分中央财政支出和地方财政支出,对不宜实行包干的专项支出,由中央专22地方财政研究/第l2期项拨款安排.按基数核定的地方预算收支,凡是固定收入大于支出的,定额上解中央,固定收入小于支出的,从中央和地方共享收入中确定一个分成比例留给地方,地方固定收人和中央地方共享收入全留地方仍不足以抵补其支出的,由中央定额补助.收入分配办法确定以后,一定五年不变,地方多收多支,少收少支,自求平衡.年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以放权让利为特征的财政”分灶吃饭”体制推行到1993年时,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已经下降至不足30%的水平,严重弱化了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加之原有体制中”基数比例法”并非处理政府间财力分配的规范做法,于是借鉴市场经济国家的通行做法,在1994年启动了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以法规的形式明确中央与地方事权的划分,中央与地方收人划分,同时9i,5t中央和地方两套税务机构,分别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筹集收入;明确中央财政对地方财政税收返还数额和过渡时期的转移支付办法.(二)1998年以来构建公共财政框架体系的财政支出管理改革1994年的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确立了中央与地方之间规范的事权与财力划分关系,随着经济发展和财政收支规模的不断扩大,加强财政支出监管,构建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公共财政框架体系提上改革日程.年开始推行部门预算改革.传统的预算编制方法,一个部门没有一个完整的预算,而是各部门的经费按功能分成若干类,同时编制多个预算分别向财政业务部门申报.由于经费管理渠道的分散,各类经费预算编报程序和编报途径各有不同,不可避免出现预算编报的时间不统一和编制内容, 形式不规范的问题,在资金使用上也无法统筹安排.实行部门预算改革后,将一个部门所有的收入和支出都按照统一的编报内容和形式在一本预算中完整地反映出来,增强了预算的完整性和统一性.自2000年财政年度开始,财政部开始推行中央部门预算改革,由基层预算单位编制,逐级上报,审核,汇总,经财政部门审核,经政府同意后提交立法机关,涵盖部门各项收支的综合财政预算.年”收支两条线”改革的进一步深化.2001年底,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关于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进一步加强财政管理意见的通知》, 以综合预算编制为出发点,以预算外资金管理为重财政三十年点,以强调收支脱钩为中心,以国库管理制度改革为保障,提出进一步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的步骤与相关措施.以这个文件为指导,2002年财政部进步加大和深化了”收支两条线”管理工作.对中央部门区分不同情况,分别采取将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管理或实行收支脱钩管理等办法.年国库管理制度的配套改革.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是一项涉及整个财政管理的基础性改革, 贯穿于预算管理改革的全过程.2001年2月28日, 国务院第95次总理办公会议原则同意了财政部会同中国人民银行报送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方案》,确立了我国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目标,指导思想和原则,改革的内容,配套措施及实施步骤. 改革方案明确提出,我国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 年政府采购制度的全面实施.2003年1月1日,政府采购法正式实施,我国政府采购制度进人了全面推行阶段.政府采购制度实施以来,对于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加强财政支出管理,提高政府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益,保护政府采购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廉政建设均发挥了重要作用.二,中国财政改革与发展三十年的基本改革开放以来财政体制,税收制度,预算管理的频繁变动,是与国家整体的经济体制和经济,政治形势变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财权在”放”与”收”,”集中”与”分散”之间屡经周折,税收制度适应宏观调控需要不断完善,预算管理适应财政资金规模增长不断规范,以上三大领域改革均反映了对构建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公共财政框架的探索与努力. (一)财政职能的转变必须与政府职责的转换同步进行在财政体制改革中,必须明确划分政府与市场的界限,处理好财政职能转变与政府职责转换的协调性问题.改革开放初期的财政包干制,事先确定中央和地方各自的预算收支范围,以及地方预算收支包干基数,地方依照基数收支包干,在划定的范围内,自求平衡.政府职能未能突破计划经济的框架,各级政府的事权,财权划分含混不清.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改变了传统放权让利的改革思路,在地方财政研究/第l2期23财政三十年#l静|琳1¨拍|*j∞初步划分中央与地方各自事权的基础上,按税种划分中央与地方的财政收人.尽管为了使改革顺利推进,不得不保持了地方的既得利益格局,在存量上依然存在包干制的痕迹,但在增量的安排上,则倾向于向新的体制过渡,这标志着财政体制改革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二)财政体制改革必须与现实国情结合,走渐进式改革道路我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改革只能走渐进式的道路,以照顾各方面的利益,减少改革的阻力与成本.在改革的探索期,放权让利的改革思路有利于冲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带给企业,农村,农民和地方政府的重重束缚,逐渐引入竞争和激励机制,塑造多元利益主体,增强微观经济主体和国民经济的活力.尤其是在改革初期,这对于打开改革的突破口至关重要.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后,则必须按照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的内涵要求,明确政府放权让利的界限和度,走渐进式改革道路. (三)改革过程中必须强化政府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市场经济在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时,要求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政府活动范围以弥补市场失效为界限.事实证明,符合这一要求,即可收到政策功能与机制作用双向协调,共同促进,相得益彰的良好效果.但对于一个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发展中大国而言,加强财政宏观调控能力的一个重要原因还在于改革过程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改革是一个利益重新分配的过程,在改革尚未创造出新增利益之前,改革的成本只能由财政来负担.另外,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也是需要加强财政宏观调控的重要原因.无论从改革,还是从发展,稳定的角度看,加强以强大的财政实力为后盾的国家宏观调控,是保证改革成功的重要举措.(四)财政体制改革与国有企业改革,金融,投资体制改革协调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是财政单兵推进的改革,需要国有企业改革,金融体制,投资体制等领域改革的协调推进.进一步删顷政府与国有企业的分配关系时,必须以国有企业改革的同步推进为前提,构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国有企业经营实体.以放权让利为特征的财政体制改革并非否定财政的调控地位,强化金融在国民经济运行中的地位.财政职能的不健全和宏观调控的功能”缺位”,不仅极大地限制了财政政策的选择空间,同时又反过来对银行信用造成了一定的依赖,影响货币政策的效果.(五)财政支出管理改革也需要坚持同步推进原则财政支出管理领域的部门预算,收支两条线,政府采购制度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是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的预算支出管理的重要环节,为提高改革效果,也需要坚持同步推进的原则.政府采购制度改革贯穿预算编制到资金支付的全过程,政府采购预算的细化编制是推行政府采购制度的前提,政府采购资金实行直接拨付是推行政府采购的制度保障, 同时,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是一项涉及整个财政管理的基础性改革,贯穿于财政预算执行的全过程. 因此,为提高财政支出改革的综合效益,相关支出领域的改革必须坚持同步推进,协调配套的原则. 三,中国未来财政改革和发展的趋势(一)推动政府间财政关系的进一步完善政府问财政关系改革不单纯是财政管理体制的自我完善,还受制于行政管理体制等相关领域改革以及诸多国情因素,因此,理顺政府间财政关系需要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1.明确中央与地方事权划分,并以法律形式加以确定.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方案中,原则性地划分了中央政府与省级政府的事权和支出范围,但在体制运行过程中,中央政府又通过一系列行政性法规对中央与省级政府间的事权和支出范围做了较为频繁的调整.在调整过程中,中央政府一直处于绝对主导的地位,而下级政府则比较被动.调整的结果则是事权和支出责任的层层下移和财权财力的层层上移.这种频繁的,极不规则的变动,导致了地方政府的无所适从,也助长了地方政府的机会主义行为.从规范市场经济国家的通行做法看,中央(联邦)与地方政府的事权和支出责任都是首先以宪法或财政基本法的形式予以明确规定的,并与事权的大小相对应确定各级政府的财权和财力.2.推动省以下财政体制的改革.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主要解决中央与省级政府之间财权划分的问题,而对于省以下各级政府之间财力划分的比例,规范等问题,却远未涉及.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省级政府多模仿中央与省级政府的财权划分比例, 24地方财政研究/第12期财政三十年处理省级政府与地市级政府的财力划分.而中国长期以来的官场政治”潜规则”,也使得下级政府在与上一级政府在财力划分比例,税种归属等问题上,根本不可能有与上级政府讨价还价的余地,被动的接受上级政府的财力分配.建议财政部总结归纳各地省以下财政体制框架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制定出一个相对统一的省以下的财政体制改革思路与方案,供各地参考使用,具体做法则由各地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实施细则.改革的内容应包括省以下各级政府的事权划分,财力分配,税种分配,转移支付的办法等内容.3.适当下放财权,形成政府间税权,费权和债权的合理配置.从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而言,地方政府是优于中央政府的.地方政府在社会经济事务中,特别是在向当地居民提供所需要的公共服务中,日益扮演着一个中央政府无法取代的重要角色,客观上要求赋予其在自行组织收入方面的灵活I生.税收,收费,举债作为政府取得收入的三种主要来源,目前我国地方政府没有开征新税种的权力和举债的权力,此两项权力全部由中央政府享有.目前我国地方政府缺乏必要的税收立法权是造成各地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可考虑赋予地方一定的税收立法权,允许有条件的省级政府可以发行一定规模的地方债,使地方政府得举债行为合法化.4.完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规范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对于均衡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财权与事权的不对称性,实现区域间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要建立起规范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必须从目标,机制,实施方法等方面来加以明确.进一步明确我国财政转移支付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导向,规范转移支付方式,改革转移支付资金的分配办法.(二)完善预算管理领域改革,推动预算法治化改革1.尝试编制中长期预算,提高预算编制科学性.中长期预算框架的基本功能在于建立中期财政约束基准,具体包括了两年或两年以上的开支需求的预算决策.打破预算编制以一年为期限的局限,为政府全面掌握财政未来的走势提供了初步资料, 为财政政策的连续I生和稳定性提供保证.结合我国国情,在现有条件下,可以考虑根据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国家经济政策及发展目标,财政收支状况及发展趋势,分别政策性因素,经济性因素和管理性因素,对以后年度的收支预算进行分类分析预测,先试编两到三年的中长期部门预算框架,待时机进一步成熟后,再逐步延伸预测的前瞻陛.2.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推进部门支出绩效考评工作.随着效率观念的深人人心,公众也开始用效益的眼光来看待政府部门的活动,不仅关注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数量,而且关注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质量.这就要求在今后的财政工作中更多的关注公共资源使用的影响和效果,在加强投人控制的同时,不断探索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新途径.3.继续推进预算管理的各项基础性工作.在进一步完善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方案的基础上,借鉴国际经验,推动我国的政府会计体系改革.推进政府会计改革可采取渐进式的改革思路,立足于中国国情,建立全面,完整,准确地反映政府财政财务状况,资金运行情况的政府会计管理体系,为财政管理和宏观经济调控服务.4.修订预算法,强化政府预算的法治化功能.政府预算作为经过法定程序批准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政府年度财政收支计划,其法治化程度的高低也反映了公共财政法治化,市场经济法治化程度的高低.在预算法修订中,强化预算范围的完整性,将预算外资金纳人到预算内管理,加强对年度预算超收资金的监督使用,试行零基预算的编制方法,扩大部门预算绩效考评的范围,强化”无预算就没有财政活动”的理念.参考文献:[1]马海涛,肖鹏.中国财税体制改革30年经验回顾与展望.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8(2).[2]杨志勇.中国财政体制改革理论的回顾与展望.财经问题研究,2006(6).[3]贾康,白景明.中国地方财政体制安排的基本思路.财政研究,2003(8).[4]胡书东.经济发展中的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5]姚洋,杨雷.制度供给失衡和中国财政分权的后果.战略与管理,2003(2).(6]吕炜.关于渐进改革进程中财政体制演进原理的思考. 管理世界.2003(10).(7]叶翠青.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回顾及未来趋势分析.经济研究参考,2003(73).【责任编辑寇明风】地方财政研究/第12期25。
中国当前财政存在的缺陷和策略
中国当前财政存在的缺陷和策略财政体制是行政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财政体制逐渐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共财政运行规律。
财政体制改革,目标应该是强调社会收入分配的公平性,特别要强调政府与社会之间收入分配的公平性。
在财政体制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今天,仍有不少问题亟待重视和解决。
1财政支出我国目前的财政支出结构仍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和优化的过程中,虽然已取得显著的进展,但仍受到传统计划经济财政支出结构的基本框架的约束,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适应。
1.1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1.1财政资金供给范围不规范,存在“越位”与“缺位”现象。
具体表现在政府及财政在资源配置领域的定位不明确,财政的职能范围与支出责任未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而做出相应调整。
一方面,财政支出严重越位,即支出范围过宽,包括了许多包不了又包不好的事物。
另一方面,财政支出严重越位,即财力过于分散,支出重点不够明确,使得在应由财政供给的市场失灵的领域出现保障不足和无力保障的情况。
(1)经济支出仍然偏高,财政负担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本应与市场承担的支出。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在财政支出上表现为经济建设支出费用的居高不下,虽然这表现为一定的合理性,但是财政负担了应有市场承担的支出,造成了财政职能的严重错位和经济建设对财政的过度依赖。
(2)行政管理支出偏高,并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近些年行政管理支出费用增长速度高于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财政支出和收入的增长速度,也明显高于其他市场经济国家的行政管理费用支出的增长。
过高的政府运行成本和过高的行政支出比重,加重了财政负担,不利于加快我国的经济发展。
(3)国防费用明显偏低。
中国国防支出的总体水平在世界上相对较低,这不仅反映在国防费的绝对值上,也反映在国防费占国内生产总值和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上。
偏低的国防费用难以满足我国军队建设的需要,影响了现代化国防建设的速度。
(4)社会保障支出不足。
财政资源配置的机制和手段
财政资源配置的机制和手段以财政资源配置的机制和手段为标题,我们来探讨一下在财政领域中,如何通过合理的机制和手段来优化财政资源的配置,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财政资源配置的机制1. 预算制度:预算制度是财政资源配置的基础。
通过预算制度,政府可以明确财政收入和支出的规模、结构和分配原则,从而实现财政资源的合理配置。
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应注重科学决策和公开透明,充分考虑社会各方面的需求和利益,确保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和效率性。
2. 税收制度:税收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税收制度直接影响着财政资源的配置。
合理的税收制度应注重税基广泛、税负合理、税收征管高效等原则,可以通过减税、优化税收结构等措施来促进经济发展和资源配置的优化。
3. 财政转移支付:财政转移支付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向相对贫困地区和弱势群体提供财政支持,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财政转移支付应基于公平、公正、效率的原则,确保资源的合理流动,促进区域间的均衡发展。
4. 债务管理:债务是财政资源配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债务管理需要合理规划债务规模和结构,确保债务的可持续性。
债务管理应注重风险控制、成本效益分析,避免负债过重对经济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二、财政资源配置的手段1. 政府采购:政府采购是政府使用财政资金购买货物和服务的重要手段,可以通过竞争性招标、合理评标等方式,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
政府采购应注重公开透明、公平竞争,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避免腐败等问题。
2. 财政补贴:财政补贴是政府通过给予经济主体一定的资金支持,来引导和调整资源配置的手段。
财政补贴应注重精准扶贫、精准投入,确保补贴资金真正惠及需要帮助的对象,提升资源配置的效率和公平性。
3. 税收优惠:税收优惠是政府为鼓励某些行业或企业发展而采取的财政手段,通过减免税收来调整资源配置。
税收优惠应注重政策的科学性和稳定性,避免过度依赖优惠政策对财政收入的影响,确保税收优惠的效果符合预期。
第5章 地方财政体制
29
3、年终结算补助和上解
年终结算补助是指在一个财政年度终了时,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结算时,中央政府给 予地方政府的补助或地方对中央的上解。
30
4、专项补助
我国目前专项补助有上百种之多,从补助的具体用 途来看,大致可分为三类: (1)主要对地方经济发展和事业发展的项目补助; (2)特殊情况的补助,例如自然灾害补助等; (3)保留性专项拨款。
6
财政联邦制(续)
一个国家的财政体制是否属于财政联邦制的标准: 不在于其政体上政体上是联邦制还是单一制,是中 央集权的还是地方分权的。而在于各级政府在财政 的收与支上是否有明确的分工 大多数国家,特别是西方市场经济国家,不管其政 体是地方分权型的联邦制,还是中央集权型的单一 制,从各级政府有明确的职能分工这一角度来看, 其财政体制都属于财政联邦制。
(4)从解决权限争议角度看,联邦制国家均设有仲裁 机关,对中央和地方就各自的宪法权力所发生的争议作 出仲裁。 5
财政的集权和分权
第一,从性质上看,主要是看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 的经济利益关系与地方政府的行为方式。 第二,从数量上来看,可根据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 情况来判断财政体制的集权与分权程度。 财政的集权与分权不仅涉及中央与地方关系中财政 职能的形式有没有分工以及分工的程度,而且涉及 财政集权与分权的结构状况。
2
财政体制定位
财政体制的确立,反映着中央政府与地方政 府的关系,这实际上是集权和分权的问题。 集权和分权的程度又受到国家政体组织形式 的影响。 国家政体的组织形式通常分成单一制国家和 联邦制国家两种形式。
3
论述题
论述题1. 论述地方财政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
答:(一)地方财政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
一级政权,一级事权,一级财权,一级税基,一级预算,一级产权,一级举债权是地方财政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配之以自上而下转移支付的健全,来完善以分税制为基础的分级财政,是我国分税制改革的基本方向。
(二)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职责,科学界定地方政府职能。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职能的界定应该是市场机制作用无效或缺乏效率的领域。
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职能划分要以公共产品的理论为依据;要符合中国的国情。
(三)根据事权和职责界定各级财政支出范围。
政府职能确定之后,还要科学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事权,再根据事权确定各级财政的支出范围。
(四)对进一步合理界定省以下政府的职能、权限和财政收支的划分。
中国当前的分税制改革主要规范的是中央与省级政府之间权限和收支的划分,但是对省级以下政府与省级政府之间的财政收支的划分没有提供一套合理的体制。
(五)压缩管理层级。
(六)进一步完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2.试述地方政府改革与发展的原则和指导思想是什么?答:地方政府改革与发展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必须有总体思路和设计,而不能一味采取机会主义方式。
在确定总体思路和设计的时候,必须明确一些基本的原则和指导思想。
(一)依据公共职能的需要确定地方政府的构成及规模政府作为公共部门,其职责就是提供公共物品主要包括向公众提供公共服务。
而在由政府提供的众多公共物品中,许多属于地方性公共物品。
在地方政府层级设臵方面,应当依据本区域内的地方性公共物品的分布特征设臵政府的结构,区分城市与乡村、大城市与小城市等,合理设臵地方政府的级次,不搞整齐划一。
在地方政府组成机构的设臵上,也必须依据地方政府机构所提供的地方公共物品的数量、种类和其分布特征决定。
(二)建立地方政府机构设臵的制度规范有必要依据地方社会公共需求,逐步在制度和法律上规范地方政府的机构设臵。
只有有了明确、规范的制度,地方政府机构设臵才能够进一步合理化、优化。
中国制度变迁的财政视角
中国制度变迁的财政视角引言中国作为一个古老而庞大的国家,经历了许多政治制度的变迁。
这些变迁对国家的财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以财政视角,探讨中国制度变迁对财政政策和财政体系的影响,以及这些变迁如何塑造了中国的财政系统。
起源和封建制度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最早的政治制度是封建制度。
在这个制度下,国家财政主要依靠农业收入和土地税收。
地方官员负责征收和管理财政收入。
然而,这种制度存在着诸多问题,如财政收入不稳定、税收重压等。
帝制和徭役制度随着封建制度的解体,中国进入了帝制时代。
帝制时代的财政政策主要依靠徭役制度,即对农民征收劳动和农业产品。
这种制度给予了中央政府相对稳定的财政收入,但也加重了农民负担,导致社会不稳定。
民国时期的财政改革辛亥革命后,中国迎来了民国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开始进行了一系列的财政改革,试图建立现代化的财政体系。
主要的财政改革包括税收改革、银行制度改革和预算管理改革等。
这些改革试图加强中央政府的财政管理能力,提高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可预见性。
然而,由于局势动荡和内外战争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的财政改革进展缓慢。
同时,中国的财政体系受制于外国势力的干预,难以实现真正的独立和自主。
社会主义制度和计划经济时期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制度和计划经济时期。
在这个时期,国家掌握了全部经济资源,财政收入主要依靠国有企业的利润和税收。
政府通过计划经济来控制经济发展和财政分配。
财政得以在国家控制下实现一定的稳定和发展,但也存在着财政权力过于集中、经济效益不高等问题。
此外,财政收入的来源不够多样化,给财政体系带来了困难。
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财政变革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引领了中国的财政体制变革。
市场经济的发展为财政体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机会。
在财政体制改革中,中国逐步引入了税收改革、财政分权和预算管理改革等措施,试图建立一个现代化、公平和透明的财政体系。
这一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财政收入,提高了财政效益,并加强了财政管理的透明度和规范性。
编制地方财政预算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一)
编制地方财政预算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一)2000年以来,地方财政在预算编制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与改革,广泛应用了综合预算、零基预算、标准定额预算和项目预算等先进预算编制方法。
但要建立以编制部门预算为核心,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相分离的规范化、科学化预算运行机制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一、目前编制地方财政预算存在的主要问题预算编制方式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其涉及面比较广、矛盾比较多、难度比较大、完善和提高的任务比较重,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
(一)部门预算与功能预算之间缺乏协调。
预算编制改革以前,财政资金分配沿用的是按性质归口管理的做法,强调的是预算资金的政策性功能,尽管存在着弊端,但在体现政府的活动范围和政策方向上有长处。
预算编制改革以后实行部门预算,是将各类不同性质财政资金统一编制到部门,预算从基层单位编起,财政也将预算直接批复到部门,这样做减少了中间环节,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过份强调部门作用,有些部门职能交叉,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部门预算与功能预算的合理协调关系。
使用专项资金安排各类项目时,存在着项目数量过多而单个项目资金相对较少的“撒胡椒面”现象,很多重要项目资金安排不足,从而弱化了财政对社会经济和事业的宏观调控职能。
(二)公用经费挤占专项资金。
目前人员经费的标准究竟如何确定才科学准确,还缺乏稳定的政策依据和方法;正常公用经费标准定额的分类分档、定额管理的类档划分仍然不够科学合理,现行支出标准定额的测算方法,在某种程度上不能准确测定经费需求量,不能真实反映出各单位的实际支出情况,还存在单位之间、部门之间的财力分布失衡和苦乐不均问题。
另外,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和专项经费的划分与配置缺乏规范。
在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中,由于存在着职责不清、各项经费划分不明确的现象,使得一些不合理且名目繁多的支出,由于其客观存在而变得似乎合理了。
(三)项目预算管理程序不规范,一次性预算资金安排过多。
目前有不少专项资金项目并未经过科学的可行性论证程序,如有些专项资金的分配,在年初采取打捆分配的办法编制预算,为部门在年度执行预算过程中留有很大的机动灵活性,某些专款预算的编制还不能真正落实到具体项目上。
财政配置的机制和手段
财政配置的机制和手段
财政的三大职能 1.资源配置的职能是社会总产品的配置2.收入分配的职能是实现公平分配3.经济稳定与发展的职能包括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
资源配置1.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职能确定社会需要的基本范围。
确定财政收支占GDP的合理比重2.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即合理安排财政资源内部配置比例3.合理安排政府的规模结构,保证国家的重点建设。
4.通过政府的投资,税收和补贴,调节社会投资方向,提高社会投资整体效应。
5.提高财政配置本身的比率
收入分配1.划清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使得财政不越位不缺位2.规范工资制度3加强税收调节4通过转移之处使每个社会成员得以维持起码的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
经济稳定发展1经济稳定发展的目标集中体现为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大体平衡,针对不断变化的经济形势而灵活的变动支出和税收被称为“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2在财政实践中还可以通过制度性安排发挥“自动”稳定作用3.通过投资,补贴和税收等多方面安排加快农业,能源,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等公共设施的发展消除经济增长中的“瓶颈”并支持第三产业的兴起,加快产业非生产性社会公共需要,保证国民经济稳定与高速的最有结合,4财政应切实保证非生产性社会公共需要,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和平安定的环境。
关于化解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文献综述
关于化解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文献综述摘要: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税收征管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呈现总体上升趋势。
尽管如此,地方政府为挤上经济发展的快车道负债经营,政府性债务增加,债务风险逐渐显现。
面对危机的出现,地方政府应采取措施积极化解风险,以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
目前,国内众多有关地方债务的文献涉及到:地方政府债务分类、债务成因以及化解途径,在梳理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尝试为后继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关键词:地方债务研究背景研究现状分税制改革以来,为了提高地方政府积极性和创造性,中央逐渐放开对地方政府财政权力的管制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但是很多地方政府出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改善当地城市基础设施和执行国家财政政策的需要,在财政资金有限的情况下,过度加大投资从而引起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不断膨胀,出现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财权向上集中”“事权向下集中”的局面。
地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债务风险对可持续发展产生巨大阻碍。
一、涉及问题的研究现状(一)地方政府债务分类最早的财政风险研究始现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世界银行专家汉娜(Hana)的HANDBOOK ON PUBLIC SECTOR PERFORMANCE REVIEWS,书中提到“在市场环境中政府不可能避免所有的风险,只能控制并降低风险,并且是在充分认识政府公债中的财政风险前提下完成的。
”所以Hana认为研究并减少财政风险的第一步是能够给财政风险分类[1]。
基于她的观点,财政风险分为直接债务和或有债务,显性债务和隐性债务。
根据我国实际情况,中国工商银行投资银行部课题组的成员[2]根据目前中国地方政府债务情况,将债务可以划分为显性债务和隐性债务。
显性债务主要包括财政部代发的地方政府债券、外国政府与国际金融组织的贷款、国债转贷资金、农业综合开发有偿资金等。
隐性债务主要指现存的地方政府负有直接偿还责任、担保责任的债务,还包括地方金融机构的呆坏账、社会保障资金缺口以及政策性增支缺口等。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与政策建议_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财税改革课题组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与政策建议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财税改革课题组我国经济持续30多年高速增长,与财税改革的推进密不可分,在几轮重大的经济体制改革中,财税改革都成为先行者和突破口。
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持续增长,经济结构失衡、资源环境瓶颈、收入分配不公、社会矛盾积累等问题凸显。
财政是政治、行政和经济体制的联结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均直接或间接与财政关联,都需要在深化财税改革及其配套改革中加以解决。
“十二五”期间,在矛盾凸显的挑战与压力面前,财税改革必须实现阶段性重点突破,不能拖、不容拖,也不敢拖了。
一、财税改革的成就、经验和挑战(一)财税改革的简要回顾。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以放权让利和“分灶吃饭”财政体制为突破口,启动经济体制改革。
1993~1994年,以统一财务会计制度起步,实行税利分流制度开路,统一税制为主旋律,初步理顺了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特别是以分税制改革结合转移支付制度理顺了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内容最深刻的一次财税改革,使我国初步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财税体制基本框架,奠定了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
1998年以来,以公共财政为导向,我国又实行了部门预算、政府收支分类、收支两条线、国库集中收付、完善税制等多项改革,提高了财政收支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二)财税改革的成就。
历经30余年的财税改革取得了重大成果,形成了稳定的财政收入增长机制和支出均衡机制,建立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财政运行制度体系;规范了政府、企业、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促进了政府职能转变和企业公平竞争市场体系的形成,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显著增强;建立健全了包括预算、税收、国债等调控工具在内的一整套比较完善的财政宏观调控体系,有效地发挥了财政在国民收入分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中的调节作用;既有效履行了财政自身职能,又有力支持了“三农”、国有企业、投融资、外贸、价格等方面改革,促进了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
财政部门的预算分配原则
财政部门的预算分配原则一、引言财政部门是国家预算的主要管理部门,具有重要的财政职能。
预算分配是财政部门最核心的职责之一,它关系到政府财政收支的平衡和各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
本文将从预算分配的基本原则、公平合理原则、经济效益原则和风险稳定原则等方面,阐述财政部门的预算分配原则。
二、预算分配的基本原则1. 国家发展导向原则预算分配应符合国家发展的总体导向,根据国家发展战略和重点任务,确定优先支持的领域和项目。
例如,国家可能将重点扶持教育、医疗卫生、扶贫等社会事业,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等经济领域。
2. 目标导向原则预算分配应以预期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为导向,确保各级政府的预算支出符合发展需要和社会利益。
例如,根据国家发展规划,具体目标可能包括减贫、促进就业、提高教育水平等,财政部门应根据这些目标合理分配预算资金。
三、公平合理原则1. 经济公平原则财政部门在预算分配时应确保资源的公平分配,避免过度集中财力于特定地区或领域。
同时,要重视农村地区和弱势群体的发展需求,加强资源配置的公平性。
2. 社会公平原则预算分配应注重社会公平,减少收入分配的差距,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例如,财政部门可以通过给予低收入群体更多的福利支持来提高社会公平性。
四、经济效益原则1. 预算安排的经济效益预算分配应注重投资项目的长远收益和社会效益,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财政部门在进行项目审批和资金分配时,应该进行综合评估,确保投资回报率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2. 预算支出的效率原则财政部门在预算管理中应强化绩效考核,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通过合理的绩效评估制度,激励各级部门在预算使用上追求高效率,减少浪费和不必要的开支。
五、风险稳定原则1. 风险控制原则财政部门的预算分配应考虑到各种风险因素,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确保预算支出的安全和稳定。
例如,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应评估项目风险,并制定风险应对方案,以确保预算分配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财政体制中的“条”“块”矛盾及其协调思路
财政体制中的“条”“块”矛盾及其协调思路在我国的财政体制中,存在着“条”“块”矛盾,即条块分立的问题。
这一问题主要体现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关系中,表现为中央与地方财政权责不清、财政收支不平衡、财政资源配置不合理等方面。
解决这一矛盾,需要从加强财政体制改革、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提高地方财政自主权等方面进行思考和实践。
一、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矛盾1. 财政权责不清在我国的现行财政体制中,中央政府在税收、财政支出等方面拥有更多的权力和权限,而地方政府的财政自主权则受到了较大的限制。
这种财政权责不清的情况导致了中央和地方在财政事务上的争执不断,给财政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2. 财政收支不平衡由于中央政府在税收等方面拥有更多的权力,地方政府在资金来源上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导致地方财政收支不平衡的问题较为突出。
一些地方政府在财政收入不足的情况下,只能通过举债等方式来填补财政赤字,从而导致了债务风险的增加。
3. 财政资源配置不合理现行的财政体制中,中央政府对财政资源的配置具有较大的决定权,而地方政府在财政资源分配上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这种情况导致了财政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问题,一些地方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民生事业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二、解决“条”“块”矛盾的基本思路1. 加强财政体制改革加强对我国财政体制的改革是解决“条”“块”矛盾的根本途径。
要通过深化税制改革、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完善财政政策体系等措施,增加地方政府的财政自主权,优化财政资源配置,完善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
2. 优化财政资源配置要通过加强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财政协调机制,建立多层次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实现财政资源的合理配置。
要加大对财政转移支付的监管力度,确保这一政策措施的有效实施。
3. 提高地方财政自主权为了增强地方政府的财政自主权,可以适当减少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财政干预,增加地方政府在财政收支和资源配置方面的自主权。
这样可以更好地促进地方政府的自主发展,提高地方政府对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财政体制中的“条”“块”矛盾及其协调思路
财政体制中的“条”“块”矛盾及其协调思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财政体制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持体系。
在财政体制中,常常存在着“条”“块”矛盾,即国家层面的财政法规和地方财政的制度安排之间的矛盾。
本文将就财政体制中的“条”“块”矛盾及其协调思路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条”“块”矛盾的表现及原因1. 行政层面的财政法规和地方财政制度之间的矛盾在我国财政体制中,国家层面的财政法规和地方财政的制度安排之间常常存在着矛盾。
由于国家层面的部门之间的管理职责不同,导致在具体的财政管理过程中,出现了条块不清、权限不明确等问题。
2. 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财政利益的分歧由于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在财政利益上存在着分歧,地方政府为了自身的利益往往会采取一些过激的举措,这就导致了财政体制中“条”“块”之间的矛盾。
以上所述的“条”“块”矛盾主要是因为财政体制的内部结构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导致了各级政府在财政管理中往往会出现各种问题,破坏了整个财政体制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二、协调思路1. 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为了缓解财政体制中的“条”“块”矛盾,应当加大对财政体制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和完善工作,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各个部门及地方政府在财政管理中的职责和权限,规范财政管理的行为。
2. 加强财政管理的监督和渠道透明在财政管理中,应当加强对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监督,建立健全的财政管理监督制度,实施透明的财政管理渠道,确保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在使用财政资金时合法、规范、透明,杜绝财政管理中的腐败现象的产生。
3. 优化财政体制的结构优化财政体制的结构是缓解“条”“块”矛盾的重要途径。
要通过改革和创新财政体制,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财政管理体制,促进行政职能和财政职能的合理分工,以解决财政体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4. 完善财政分配制度财政分配制度是促进地方政府间和中央政府之间协调发展的关键。
应当通过对财政分配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建立健全的财政分配机制,实现中央和地方财政收支的合理协调和分配,解决财政体制中的“条”“块”矛盾。
财政体制中的“条”“块”矛盾及其协调思路
财政体制中的“条”“块”矛盾及其协调思路财政体制中的“条块矛盾”主要指的是财政条块在不同层级之间或不同部门之间的各种矛盾和冲突。
这些矛盾和冲突反映了我国现行财政体制在实践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需要通过协调思路来解决。
一、“条块矛盾”的表现1. 管辖范围不清晰:我国现行财政体制中,中央和地方政府在财政事权划分上存在模糊不清、重叠交叉的问题,导致不同层级之间的财政责任界定不明确。
2. 收支不平衡:由于我国的财政体制是双层的,中央和地方分别负责不同的财政收支,但由于地方政府在财力来源上较为单一,且存在税收留成制度,这导致地方财政收支不平衡,难以满足公共服务需求。
3. 财政权力过于集中:尽管我国已经进行了一系列的财政体制改革,但仍然存在着财政权力过于集中的问题,中央政府对地方财政的控制力度较大,地方政府的财政自主权有限。
4. 财力分配不均:由于地方政府在税收收入中的比例较低,地方财政收入主要依靠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导致地方之间的财力分配不均衡,一些相对贫困的地区无法满足基本的公共服务需求。
二、协调思路1. 完善财政事权划分:中央和地方政府应该明确财政事权的划分,明确各级政府在财政收支管理、税收调整、债务管理等方面的责任和权限,避免财政事权的重叠和相互冲突。
2. 建立公平的财政收入分配机制:应加强中央和地方之间的财政收入调剂机制,合理确定收入的分配比例,确保地方政府收入的合理性和稳定性。
加大对财政困难地区的支持力度,确保基本公共服务的平衡发展。
3. 增加地方政府的财政自主权:加强对地方财政的监管,建立相应的制度保障,保障地方政府在财政运作中的自主权和决策权。
引导地方政府创新财政手段,增加财政收入来源,提高地方财政可持续发展能力。
4. 推进财政体制的改革和创新:在保持现有财政体制稳定的前提下,积极推进财政体制的改革和创新。
通过深化预算管理改革、推行绩效评估和激励机制、加强财政监管等方式,提高财政资源的使用效率和财政管理水平。
财政体制中的“条”“块”矛盾及其协调思路
财政体制中的“条”“块”矛盾及其协调思路1. 引言1.1 引言财政体制是国家经济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的财政收支、财政管理和财政政策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在财政体制中,常常存在着“条”“块”矛盾,即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财政权力上的分权与集权之间的矛盾。
中央政府作为国家的财政管理者,具有制定财政政策、调控宏观经济、保障国家安全等职责。
它在财政体制中扮演着“条”的角色,即财政管理的核心和主导者。
而地方政府则是中央政府的执行者,负责地方事务管理、经济社会发展等工作,它们在财政体制中扮演着“块”的角色,即区域财政管理的主体。
在实际操作中,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关系常常出现矛盾。
一方面,中央政府需要统一规划和管理国家的财政资源,确保国家的财政安全和经济稳定;地方政府则需要依靠自身的财政收入和支出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保障民生和社会稳定。
这种“条”“块”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财政体制的运行效率和质量,需要通过协调措施来解决。
2. 正文2.1 财政体制中的“条”“块”矛盾财政体制中的“条”“块”矛盾主要体现在政府和地方之间权责不清、财政收支不平衡以及财政管理体制不完善等方面。
政府和地方在财政分配和使用上存在权责不清的问题。
一方面,中央政府集中掌握财政大权,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依赖于中央财政拨款,导致地方财政依赖性过强。
地方政府在财政支出上享有相对较大的自主权,容易导致财政资源被滥用或浪费。
财政收支不平衡也是“条”“块”矛盾的表现。
由于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需承担较多的项目和责任,而财政收入能力有限,导致财政收支矛盾加剧,甚至出现财政赤字的情况。
财政管理体制不完善也是财政体制中“条”“块”矛盾的一个重要方面。
当前我国财政管理体制仍存在许多问题,如财政预算执行不力、资金管理不规范等,导致财政资源配置不合理,效率较低。
为解决财政体制中的“条”“块”矛盾,应该加强政府和地方间的协调配合,优化财政收支结构,完善财政管理制度,推动财政体制改革,实现财政体制的健康发展。
中国财政体制的目标定位和改革思路
中国财政体制的目标定位和改革思路一、公共财政:中国财政体制改革的目标定位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财政体制的转换还跟不上发展的需要,从而对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对财政本身都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财政体制未能适时转换,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指导思想不明确、目标定位不明晰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重构中国的财政体制,首先要确立一个恰当的目标。
那么,中国财政体制的重构目标是什么呢?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财政的理念是“国家分配论”,国家是一个“大管家”,财政力求包揽一切。
在由计划经济迈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经济体制环境变化了,政府职能也变了,财政体制显然应该按照新的经济体制的内在逻辑重新构建。
综观市场经济国家的财政体制,尽管其形式多样,侧重点各异,但基本模式是相似的。
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目的而进行政府收支活动的模式,在理论上被称为“公共财政”。
分析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财政收支实践面临的困难,不难得出结论:中国财政体制改革必须走公共财政的道路。
正如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资本主义也有计划一样,公共财政也并非西方国家的专利品。
中国在选择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也就注定了要走公共财政的道路。
搞市场经济,就要搞公共财政。
因此,现实的选择只能是:按照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公共财政理念,重新界定中国财政的职能范围,规范财政收支活动,加强财政收支管理,理顺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推进财政体制的创新,最终向公共财政体制转变。
二、进一步推进财政体制改革与创新的基本思路(一)按照公共财政的基本要求,明确界定政府的事权范围,为建立科学、规范、稳定的分税制财政体制提供基础性条件1.按效率原则理顺政府与市场之间的职责关系。
在市场经济中,政府应该干什么、能干好什么以及如何干?由私人机构来执行目前政府正在执行的一些任务,能否做得更好?这一直是世界各地的选民、决策者不断思考、探索实践的重要问题。
中国的经济社会正处于转型期,重新界定政府职责尤为紧迫和重要。
地方政府制定中长期财政预算的构想
地方政府制定中长期财政预算的构想我国政府财政一直实行年度预算,由于预算过程缺乏持续性,年度预算与经济周期联系不密切,影响对经济的反周期调节,不利于政府宏观调控;年度预算着手于短期(一年)的财政收支计划,预算缺少前瞻性,不利于社会了解政府政策的长期目标。
因此,研究制定中长期财政预算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以省级政府为例,提出地方政府制定中长期预算的构想。
一、地方政府制定中长期预算的基本原则地方政府制定中长期预算应遵循以下原则:1.与国民经济计划协调原则。
中长期预算要与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规模、结构相一致,同时财政措施和政策要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项目支出滚动预算的编制应符合政府的方针政策,符合部门事业发展规划的要求,符合公共财政改革方向。
2.财政收支合理增长原则。
编制中长期预算时,财政收支要有一个合理的增长比例。
财政收入要与GDP增长相适应,财政支出控制在合理的增长区间。
3.动态管理原则。
中长期预算的编制应根据预算执行情况,认真进行总结分析,对已经完成和根据政策变化、形势发展需要调整的项目,在编制下一个滚动计划时进行调整。
4.绩效导向原则。
要考虑财政资金的使用及使用结果的效率与效能,形成预算前、中、后进行评价和评估的机制。
5.透明度原则。
财政政策公开,财政预算和财政支出项目与金融公开,以利于社会的监督。
二、地方政府中长期预算的基本内容省级政府中长期财政预算基本内容应包括以下十一个方面:地方政府在预算年度(3—5年)内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分析;财政经济形势分析预测;上一年度预算执行情况的总结分析;中长期预算编制指导思想、原则及政策说明;预算年度收支安排及预算收支平衡;预算年度重点项目、法定支出安排及预测;本级生产建设和事业发展支出的项目预算;政府性基金收支中长期预算;全省3—5年度总预算;中长期预算中其他需重点说明的事项;财政改革与发展的政策建议。
三、地方政府中长期财政预算的编制程序(一)编制机构。
财政体制运行机制
财政体制运行机制
1中国财政体制运行机制
财政体制是国家财政收支的总体规划,是国家的财政资源利用运行机制,是财政收支关系的主要调节器。
中国财政体制是以政府主导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产物,由政府预算制、税收制与债券制三大组成部分组成。
1.1政府预算制
政府预算制是中国财政体制运行过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是指在推行计划经济时期,由中央政府或省级政府将国家所需的财政支出以预算的形式事前准备好,审查、体制实行的一种收支管理制度。
经过几十年的实践,中国已形成相对完善的政府预算制度。
1.2税收制
税收制是中国财政体制运行机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国家财政收支两基础。
它是指政府依法从消费者、企业和其他组织等经济社会单位中收取各种税种,以确保其获得足够、稳定、规律和及时的财力以支出国家需要的财政支出。
1.3债券制
债券制是指政府通过发行债券的方式,以ɑ的形式向社会募集资金,以便政府财政的发展和投资扩张。
政府发行债券后,发行债券的
政府即可以债券的形式来发放资金,再以利息或者赎回债券的方式偿还原本的债务。
中国的财政体制运行机制由政府预算制、税收制和债券制组成,政府预算制是政府财政收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税收制是政府财政收支的基础,债券制用于政府财政资源的募集,典型的可观性来源是国家外债、内债和公共债券。
这些体制机制有助于政府实现财政收支的调节和稳定,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地方财政体制安排的基本思路
作者:胡迪刘娜
来源:《财讯》2016年第08期
我国国土面积辽阔,人口基数大,因而地方财政机构复杂繁多,种种问题也相暴露在众人的视野当中,而这些问题的根源说到底是在现代化转轨过程中的财政制度安排问题,优化财政制度的合理设定与安排,那么在运行中的问题,将会得到逐步的转化与解决,深化地方财政改革是一项复杂,漫长,又需要创新的系统性工程。
改革必须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标本兼治,为地方财政的可持续发展和有效性发展以及规范性运作创造一个稳定、高速、竞争机制和自律机制共存的制度环境。
如今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使地方财政不能再寻求建立和发展的过渡性制度模式了,而应该着手推进实具有现实意义的分税分级财政建设制度。
改的的主要目的不是单一的为了解决财政收支不平衡的矛盾,也不是单一的为了调节供应需求以及货币流通的规律,而是要为如何使收支规模正常扩张和收支平衡构造长期有效的条件。
地方财政体制基本思路
缩减合并政府层级以及财政层级
1994年财税配套改革的基本制度,大大的深化了我国地方财政进行改革的新思路,以建设公共财政框架的基础再来看当今实全球中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几乎没有一个五级架构的政府机制和管理机制,最为适用和被人接受的便是三级架构和准三级架构,例如实行联邦制的美国(The United States),德国(Germany),马来西亚(Malaysia),澳大利亚(Australia)等,和实行单一制的法国(French),英国(England),意大利(Italy)等诸国。
虽然在宪法当中有明确规定,我国目前实行五级构架政府,但按这样的框架结构来看,每一级政府如果都要求又自己的税基,都要求按照分级、分税的方式来进行财力的统筹和划分,至少对于基层的人民群众来讲,几乎看不到出路,乡一级作为最为薄弱的一级,没有大宗稳定和长期持续的收入来源来维持和形成分税体制。
因此有必要考虑现房当中的五级架构进行修改,将乡一级政府融入为县一级政府的排除机构,如此而来,乡一级的人大代表,人民政协,人大主席团等繁多冗杂的机构进行大幅度的缩减,和更加高效的利用,把政府的职能到位,缩减机构,整理作风,高校办事相互融洽的结合起来,做到系统的合理化和有效运用。
就目前而言,我国虽然对乡镇财政建设有着高度的关注和努力,但从实际操作的情况下来看,乡级的大部分地区都不具备建立金库的各种条件,并且乡财政目前还并非十分的完善,而近年来税务金融等管理系统的发展和普及趋势是按经济区域扩张,而并非是按行政划分来设立的,如果财政系统仍然按乡、镇等行政区的划分来设和管理立财政机构,不仅会使乡镇一级丧失掉最基础的配套环境,还会形成一个日趋渐下的恶性循环,其中如果将乡镇教师的工资统一由县级发出后,必定会占到乡级财政支出的一大部分,乡级财政的空虚已经达不到所谓一级的财政了。
而如果将乡级政府整合为县级政府的派出机构,实行四级架构的简化和浓缩,就会减少很多鸡肋的情况。
在此基础之上还可以考虑进一步的将省、县之间的区一级政府合并和虚
化,原本地区一级的设立就是为了省区一级的派出机构,而随着近年来地市的不断合并与完善,已经被实体化来,很多市级政府都是由地区行署转化而来。
在浙江、吉林、安徽等省份内,省级和县级之间的联系是务实可靠的,而市级反而是作为过渡而存在的一级,浙江的市县一体,可均等的为省级规划,共同搭建财政的分配框架,不存在递减递增或上下级的区域划分关系,因而市与县就财政体制来讲,是均等和平级的关系。
试想如果将我国政府缩减整合成为实三级架构和两个半级并存的状态,就非常类似和接近国际上市场经济国家的普遍标准和情况了。
而在这其中所讲的两个半级,即地区级和乡级分别作为派出机构层级,市与县在财政机制和地位上,隶属于同级。
在这种情况之下,就有一个较为完善的解决方案,来处理在实行分税分级体制下和解决现在省以下理不清的体制、层级的难题。
在我国的历史当中,秦朝的郡县制是县级制度的开端,在今后的时光当中,不论是朝代变化还是政治体制的变更,都是十分稳定的一个层级。
然而因为中央之下实行省县两级,相较于县级来讲,省级又是更加稳定的一层,加上两级派出机构,既可解决好既减少政治体系的复杂和整体结构多样性,又能保持政府体系的有持续、有效、正常的续运转。
但是,现实情况下的推进实行情况必须根据特定的情况作出反应,具体问题采取具体的划分措施,优先考虑乡镇层级的整合与简化。
市县间“行政不同级”的情况下,可先行“财政同级”方案。
总之,现在的改革已牵一发动全身,要求我们整体考虑,要改变过渡色彩浓重、过度重视等级划分的财政体制,从每个行政层级本身和整体的行政架构出发,为政府体制做出全局的优化设计。
关于“一级事权”的讨论
政府职能的合理安排与配置一直是我们所要关心的重点问题,这也就是所谓的“一级事权”。
总整体上来分析,首先需要解决的便是如何合理的界定区分以及安排配置地方的政府职能,地方政府的职能就像是某个地区特有的基础设施和公共产品,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渗透的条件下,社会资本的积累不断增长,规模不断扩大,我国的各级地方政府把职能收缩到提供地方公共产品上来这一措施,已经显得越来越有必要。
关于中央政府和省级以下的各级政府的权责和职能的具体细分的难点在于投资权的问题。
其他事权则相对比较容易区分和解决。
例如:比如气象预报工作部门,在向全国人民提供服务的同时,又向地方区域提供了相对的服务,中央和地方在气象预报系统上,形成相互配合、相互补足的关系。
中国建国几十年以来,最难以区别和划分的事权,便是企业的投资权,这一点在企业兴办一般竞争性投资项目方面显得尤为突出。
在1994年财税配套改革的基本制度当中,面对这一问题采取的是规避的态度,体制当中的言语措辞,深意表述,都讲的是各层级的政府部门,可以作为争性投资项目的投资方和主办方,但并没有讲述到政府在这样的竞争性的投资当中,应当如何退出和进行管理的问题。
然而,从当前的发展方向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状况来看,各层级的地方性政府应该适当退出这样的一般竞争性领域,讲各层级政府的财务分配有别于经营性的投资,以便将更多的财政资金以及财政划分,适用到基础设施、社会福利、公共建设以及公益性的投资活动之上。
然而对于中央政府来讲,对于京九铁路、三峡大坝、鞍钢宝钢等关乎国家生产发展大计、周期较长、覆盖辐射范围较广,对于优化和提高生产力发展和增加国民经济不断向前发展和提高有重要意义、必须重点把控、带有战略性质和决定方向性的投资项目项目来讲,尽管项目自身具有相对的竞
争性以及垄断和争议性,但也需要进性宏观的把控和调度。
这是和一般竞争投资项目取药区分开来的一个点。
关于深化与完善地方财政改革的相关配套措施
(1)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制度。
这种制度作为市场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与内在要求,与农村经济发现“产业化转型”和各个地区层级产税、不动产税的影响乃至各个层级地方税务体系的构建与发展,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其实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在现实生活当中普遍早已存在,但一直都没有相关明确、规范、透明、有效的相关文件和条例进行试验和引导,因而,咱们必须的出,随着我国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影响范围不断扩大,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是使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工业化相互辅助协同的一个契合点,也是新型农村和新兴城镇不断发展的建立的起点。
所以,对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制度做出明确的管理规范和建立规范,把农村的土地流转过度与中央财政宏观政策和地方各层级的财政政策相连接起来,是我们目前的首要目标。
(2)建立与市场统一、推进农村区域社会保障制度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更新,大力发展的今天的结合与构建,完善融洽户籍制度在城乡分离多年的现状。
首选在城市区域设立我国市场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所要求的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公共基础设施相配合的“一体化”形式。
随着我国的各种生产发展要素以及经济资源市场化配置的逐渐完善,细化和市场统一的表现逐渐凸显,则迟早会避免对农村人口,既五级架构中乡级政府如何以仅有的乡镇财政使人民进入社会保障制度“一体化”规模的问题。
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本文以上论述,我们认为,只有合理的分配与整合我国五级架构的最基本的行政体系,使基层财政也就是乡镇一级的区域经济与财源得到合理的配置与划分和市场化制度的不断创新和支持下,才能真正推进和落实分税分级财政改革,把控和发展好地方财政和基层财政这两大方面。
第一作者:胡迪(1995)、女、汉族、江苏省盐城、本科、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财政学
第二作者:刘娜(1992)、女、汉族、江苏省沛县、本科、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财政学
[1] 财政部科研所课题组.改进健全省以下分税制的探讨.财政研究,1997(8).
[2] 项怀诚.学习贯彻江泽民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不断开创财政工作新局面.中国财政,2001(8).
[3] 贾康.我国地方财政体制改革探讨.中国财经信息资料,2002(1).
[4] 贾康、白景明.县乡财政解困与财政体制创新.经济研究,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