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总体规划)基
镇总体规划基础资料调查表
镇域础材料调查表附表一:乡(镇)历年工农业总值调查统计表单位:万元附表二:乡(镇)村庄基本情况调查统计表附表三:乡(镇)土地利用分区面积统计表单位(公顷)附表四:乡(镇)工业企业情况调查统计表附表五:乡(镇)农业资源调查表附表六:乡(镇)牧、付业资源调查表附表七:乡(镇)林业、水产资源调查表附表八:乡(镇)矿产资源调查表附表九:乡(镇)道路情况调查表附表十:乡(镇)公路、铁路、情况调查表附表十一:乡(镇)医疗卫生装备情况调查表附表十二:(乡)镇中、小学及其它学校情况调查表附表十三:乡(镇)电力装备情况调查表35KV以上输电线路变电所附表十四:乡(镇)水利装备(水库、水渠)情况调查表表十五:乡(镇)集贸装备情况调查表附表十六:乡(镇)人口行业结构调查表注:备注中注明从事工业的人员其次要行业(如:建筑业、运输业等)。
附表十七:乡(镇)电信材料调查表附表十八:乡(镇)自然条件情况调查表镇区基础材料调查表单位:建设发展局规划分局责任人:电话:承办人:电话:内容:1、规划范围镇区1:5000地形图和镇域1:5000地形图;2、城郊乡现行法定版全体规划成果(含全套CAD 图纸、文字);3、造纸产业集聚区全体发展规划成果(含全套CAD 图纸、文字);4、相关的区域规划、战略规划,有关新农村建设规划等成果;5、规划范围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形地貌、地震基本烈度等材料;6、政府关于产业集聚区方面的会议文件或领导讲话;7、规划区内曾经审批的规划和拟审批的用地、建设项目、规划项目等;各工业企业用地需求及用地构成;8、建设部门关于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有关想象;9、规划区内现状居住人口,现状各村庄名称、用地、户数、人口;村庄改造想象;10、新乡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11、规划区内高速公路和次要道路的相关规划和要求;12、对文物保护单位、景区等的视廊、范围及相关规划和要求单位:经济发展局、政府办责任人:电话:承办人:电话:内容:1、产业集聚区上报有关材料、四厅局确定范围和规模和有关批复;2、城郊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各行业发展规划;3、对本规划区的定位、发展想象的相关文件;规划区基本建设投资规模和近期重点建设项目安排;4、规划区内现状各企业状态(企业次要经营门类、企业年产值、企业用地、人口规模);规划区内在建、即将建设企业所需人员数量及企业产值目标;5、城郊乡政府工作报告;6、省、市有关本集聚区的意见、批复、发展计划等单位:环保分局责任人:电话:承办人:电话:内容:1、规划范围内次要净化源的地位、单位名称、净化物、净化等级及净化范围(特别是对河流的净化)、环境监测结果和环境质量评价;2、全镇域生态环境概况(大气、水、土壤、水土流失、土壤沙化、湿地生态、生物多样性、农村地区生态环境情况等),2000—2011年环境质量公报;3、规划范围内存在次要环境成绩及综合管理想象、措施等;4、环境保护规划有关材料;5、生态环境建设材料;6、饮用水源地保护要求;7、近五年环境公报;单位:卫生分局责任人:电话:承办人:电话:内容:1、医疗保健装备情况调查表单位:国土分局责任人:电话:承办人:电话:内容:1、最新版的《土地利用全体规划》;2、矿产资源现状及利用规划;3、规划范围内用地地籍,规划区的次要社会单位用地权属界线,已划拨或出让用地的状态(图示);4、土地地价级差;5、规划范围内土地利用现状,包括现状用地分类和开发方式等。
登岗镇总体规划-基础资料汇编
目录目录 (1)第一部分登岗镇基本概况 (2)一、行政区划 (2)二、人口现状 (2)三、历史沿革 (2)四、自然环境 (2)五、资源概况 (3)六、社会经济 (3)七、城镇建设 (4)八、交通运输 (4)九、居民生活 (4)十、科教文卫 (5)十一、供水现状 (5)十二、排水现状 (5)十三、供电现状 (5)十四、电信现状 (5)十五、环境质量现状 (6)十六、自然灾害概况 (6)第二部分总体规划图表资料 (7)第三部分总体规划资料清单 (12)第一部分登岗镇基本概况一、行政区划登岗镇隶属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县管辖,是一个建制镇。
全镇辖13个行政村,共64个自然村,1个居委会,镇政府驻地登岗村。
包括:登岗居委会、浦口村、洋淇村、沟边村、彭厝村、安乐村、埔上村、仁美村、许厝村、三坑村、登岗村、光明村、黄四村、西淇村。
二、人口现状1、镇域人口现状2004年全镇总人口7404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101人,农业人口70945人。
2004年比2003年增长了2.7‰,增长的速度较缓慢。
登岗镇是揭东县著名的侨乡之一,有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1.6万多人。
2、镇区人口现状按地域连片原则确定现状镇区由居委、高美、登岗、宅下、后郭组成,根据农业报表分村的人口数据统计,现状镇区人口为8138人。
人口集中在居委、登岗村和高美村,宅下村和后郭村人口相对较少。
三、历史沿革明清时期属揭阳桃山都,民国期间(1938年)属揭阳第二区,1952年属揭阳第十九区,1953年改为十七区,1957年改称登岗乡,1958年并入炮台公社,1960年拆社称登岗公社,1983年废社设区,1987年3月撤区建镇。
四、自然环境1、地理位置登岗镇位于揭东县东部,距县城所在地曲溪镇11.6公里。
东南靠近汕头、东北靠近潮州的浮洋、金溪,西南靠近揭阳,位于三市中心地位置。
2、地形地貌登岗镇西北面是虎岗山,南濒桑浦山,北临枫江,其余皆为平原。
南部与西南部地势稍高,东北部较低。
设计收费标准
设计公司收费标准一、项目收费标准为保证公司的基本正常运转,特制定公司业务项目的取费标准。
具体需要调整的由总经理决定。
1.建筑类项目(1)3万~20万平米的高层住宅,取费15-16元/平米。
多层取费12-15元/平米。
1万~10万平米的公共建筑,取费20-25元/平米。
1万~5万平米的工厂建筑,取费12-15元/平米。
(2)低于3万平米的高层住宅,取费15-20元/平米。
多层取费12-20元/平米。
低于1万平米的公共建筑,取费20-30元/平米。
低于1万平米的工厂建筑,取费12-30元/平米。
内部价格在以上基础优惠15-20%2、规划类项目:按国家《城市规划设计计费指导意见》7~8.5折。
(1)城镇总体规划(包括分区规划)项目:实际规划用地面积计算规划费。
分区规划按旧区和新区计费。
2、本计费不含单独编制的城镇体系规划。
单独编制城镇体系规划和单独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按总体规划设计费的50%计费。
3、城市总体规划计费基价为35万元。
分区规划设计计费基价为15万元。
乡镇总体规划计费基价为10万元。
4、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中,如需进行相关专题研究,应单独计费。
计费为:特大城市30万元/每个,大城市20万元/每个,中等城市15万元/每个,小城市10万元/每个。
5、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各阶段工作量划分比例为:现状调研阶段30%,方案阶段40%,成果制作阶段30%。
编制分区规划,各阶段工作量划分比例为:现状调研阶段20%,方案阶段50%,成果制作阶段30%。
6、某些类似于分区规划深度的规划,按照分区规划新区计费。
(2)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项目:公顷。
2、如增加建筑形体方案示意,则计费单价分别增加2000元/公顷。
3、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计费基价为10万元。
4、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各阶段工作量划分比例:(1)建成区:现状调研阶段30%,方案阶段40%,成果阶段30%;如果增加分图则,工作量划分比例为:现状调研阶段25%,方案阶段40%,成果制作阶段35%。
XX镇总体规划基础资料
第一部分镇域基础资料 (1)一、地理位置 (1)二、历史沿革 (1)三、自然条件 (1)四、社会经济状况 (2)五、基础设施 (2)第二部分镇区基础资料 (2)一、地理位置 (2)二、城镇人口 (2)三、现状镇区布局与用地现状 (3)四、基础设施 (4)第一部分镇域基础资料一、地理位置XX镇位于XX县城东南部,西接XX乡,北屏双锁山与XX 镇接壤,东临XX县XX乡,南毗XX县XX镇。
于XX、XX、XX县三县交叉处,是XX县最古老的建制镇之一。
二、历史沿革明行里甲制,嘉靖、隆庆间,全县编为11里,设XX2里(后并为1里);民国7年改行区村制。
二区治所在XX镇,辖8个编村、98个自然村、94个闾;民国26年,编村缩为9个,二区治XX镇,辖XX、下罢骨、赵家岭、泊洋等4个编村;民国34年9月XX解放后,原编村改为行政村,全县设1市4个区,四区治XX镇,辖XX、前龙石 、南寨等3个行政村。
1950年4月,全县4个区、19个行政村改划为3个区、36个行政村。
二区治XX镇,辖XX、前龙石 、后龙石 、长索、大凤圪堆、后河、可托、南楼、鹿角、义合等10个行政村;1953年8月,改行政村为乡,全县36个行政村划为1镇、21乡,实行区辖乡(镇)、乡(镇)辖自然村的体制。
XX为乡,属二区辖;1958年9月实现“人民公社化”全县11个乡(镇)、65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合并建立城关红旗人民公社、XX红星人民公社、西庄超英人民公社、南庄春光人民公社等4个公社。
XX红星人民公社治XX,辖XX、xx等11个管理区。
1959年4月,从XX红星人民公社划出峪里、南楼2个管理区;1961年8月XX公社再划出冯蔵、可托2个管理区,其余部分分为XX、XX2个公社、55个生产大队、277个生产队,352个自然村。
XX公社辖XX、护国、兴义、后河、侯家庄、前龙石 等6个生产大队,共20个生产队,29个自然村;1962年,XX公社缩减后河生产大队,所辖生产大队减为5个;1978年再次划小生产大队,XX公社增设东索基、后河2个生产大队,所辖生产大队增为7个;1984年12月,改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制为乡镇制。
镇总体规划基础资料汇编
林坛镇总体规划基础资料汇编目录林坛镇总体规划基础资料汇编 (1)1 镇域基本情况 (1)1.1地理位置及镇域范围 (1)1.2自然环境 (1)1.3历史沿革 (2)2 现状人口 (3)2.1现状人口概况 (3)2.2劳动力状况 (4)3 镇域经济发展情况 (5)3.1镇域经济发展概况 (5)3.2镇域产业结构分析 (6)4 居住现状 (7)4.1居住概述 (7)4.2乡镇住宅类别 (7)4.3住宅配套设施 (7)5 社会事业 (7)5.1行政办公事业 (7)5.2科学、文化与教育事业 (8)5.3卫生事业 (9)6 工业和仓储现状 (9)6.1工业用地 (9)6.2仓储用地 (10)7 基础设施建设 (10)7.1道路交通 (10)7.2给排水现状 (11)7.3电力、通信及有线电视 (11)7.5供热工程规划 (12)7.6环保现状 (12)7.7防灾工程规划 (13)8 绿地系统现状 (14)9 相关规划 (14)9.1《磁县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 (14)9.2《磁县县域村庄空间布局规划(2010-2020年)》 (15)1 镇域基本情况1.1 地理位置及镇域范围林坛镇位于磁县东北部,镇人民政府驻地林坛,在县人民政府驻地北偏西18公里。
东与南城乡、台城乡、西光禄镇毗邻;西与峰峰矿区接壤;南与路村营乡相连,北与南城乡交界。
邯郸环形铁路、成峰公路、马峰公路、林坛至史村公路从境内穿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全镇有自然村28个,镇域总面积49.5平方公里。
镇区位于镇域南部,地处乱世丘陵区,镇人民政府驻地林坛,在县人民政府驻地北偏西18公里。
马蜂公路从镇区北部穿过。
在县域镇村体系规划中,林坛镇镇村等级为中心镇,林坛镇作为东北部区域中心城镇,其城镇职能分工是工业、物流综合型城镇。
图1 林坛镇域用地现状图1.2 自然环境地形地貌:林坛镇地处土石质丘陵区,海拔100-200米,地下水位9-70米。
渝北区大湾镇总体规划基础资料汇编
渝北区大湾镇总体规划基础资料汇编第一章概况一、区位大湾镇位于渝北区最北部,东与统景镇接壤,西与茨竹镇毗邻,南与高嘴相连,北接四川省邻水县,地处东经107O00,与北纬29O30,交汇处,东西距11.65公里,南北距10.8公里。
新建成的渝邻高速公路从南向北贯穿全镇,使之具有重庆北大门之称。
镇政府驻地距重庆中心约70公里,距区政府驻地两路城区、重庆国际机场约40公里。
二、社会大湾镇幅员面积60.25平方公里,人口20040人(镇域范围内),下辖12个村,1个居民委员会。
全镇现有居民委员会1个,村民委员会12个,农行分理处1个,信用合作社1个;有高级完全中学1所,初级中学2所,中心小学1所(含幼儿园),完全小学2所,村小5所;有中心医院1所,并在镇区设有门诊部,村合作医疗点4个;有敬老院1所;有综合市场1座;工业方面镇区有渝北平桥机械厂等10个小型企业;镇区有简单的文化娱乐设施。
三、沿革明崇祯时已建为赤土镇。
清顺治年间扩建上下两街,因场镇建在小河岸大湾上,改为现名。
民国18年建大湾乡。
解放后仍置,1958年改为大湾人民公社,1983年夏为乡。
地处深丘,一般海拔600米,最高海拔813米。
有林业用地0.5万亩。
以前为江北县蚕桑生产基地之一。
是江北县北边区的大集市之一。
境西南五家沟村为温塘河发源地,通客车。
拆乡建镇后把以前的金安乡划入大湾镇。
金安乡面积24平公里,人口3796人,辖6个村。
驻地大屋基,距县城59.4公里。
辖区原属两岔乡,1953年由两岔乡分出建为平桥乡,以当地著名桥梁平桥命名。
1958年并入两岔人民公社,1962年分设平桥人民公社,1984年夏为平桥乡,同年因在重庆内重名,乃取传统祝词“万福金安”意,更名金安乡。
2003年9月,渝北区区政府根据大湾镇关于村规模调整的申报方案,将原来24个村合并为12个村。
第二章自然资源一、自然大湾镇属山岭深丘地区,海拔高度在300-800米之间,境内总体地势呈“东西高,中间低”,铜锣山余脉从东面自南向北贯穿全镇,山势陡峭,有大片国有林地。
城市规划原理_模拟题一_2013年版
1、一、单项选择题(共80题)城市归根结底是由社会剩余物资的交换和争夺而产生的,也是()的产物。
A:社会分工与商品交换B:社会分工和产业分工C:政治统治和商品交换D:军事防御和商品交换答案:B解析:城市最早是政治统治、军事防御和商品交换的产物……城市归根结底是由社会剩余物资的交换和争夺而产生的,也是社会分工和产业分工的产物。
2、城市是一个综合的巨系统。
下列哪项不属于城市巨系统:()A:经济子系统、政治子系统B:空间环境子系统、要素流动子系统C:社会子系统D:建筑群子系统答案:D解析:城市是一个综合的巨系统,它包括经济子系统、社会子系统、社会子系统、空间环境子系统以及要素流动子系统等。
3、城市与乡村的基本区别,主要有()。
①集聚规模差异;②空间利用差异;③生产效率差异;④生产力结构差异;⑤空间结构差异;⑥职能差异;⑦服务水平差异;⑧物质形态差异;⑨文化观念差异。
A:①②④⑤⑦⑨B:①③④⑥⑧⑨C:②③⑤⑦⑧⑨D:①③⑤⑥⑧⑨答案:B解析:城市与乡村作为两个相对的概念,存在着一些基本的区别,主要有6点差异。
4、响城市空间环境演进的主要因素有()。
①自然环境因素;②经济与技术因素;③社会文化因素;④政策制度因素;⑤市场因素。
A:①②③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④⑤答案:C解析:影响城市空间环境演进的主要因素有自然环境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经济与技术因素、政策制度因素。
5、《雅典宪章》与《马丘比丘宪章》的区别:()A:雅典宪章的主导思想是把城市和城市的建筑分成若干组成部分;马丘比丘宪章的目标是将这些部分重新有机地统一起来,强调他们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和关联性。
B:雅典宪章的思想基石是机械主义和物质空间决定论;马丘比丘宪章宣扬社会文化论,认为物质空间只是影响城市生活的一项变量,而起决定作用的应该是城市中的各类群体、社会交往模式和政治结构。
C:雅典宪章将城市规划视作对终极状态的描述;马丘比丘宪章更强调城市规划的过程性和动态性。
城镇规划
居民点settlement 人类按照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形成的集聚定居地点。
按性质和人口规模,居民点分为城市和乡村两大类组成要素(物质):建筑群、道路、绿地、公用设施居民点分类1)城市居民点,即城市聚落2)乡村居民点,即乡村聚落城市:人口集中,工商业发达,居民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地区,通常是周围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镇:在我国,除了建制市以外的城市聚落都称之为镇。
其中具有一定人口规模,人口结构(主要是劳动力结构)和产业结构达到一定要求,基础设施达到一定水平,并且被省(直辖市、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设置的镇为建制镇,其余的则为集镇。
集镇: 一般是乡村基层政权-乡人民政府所在地,有的虽不是乡政府所在地,但人口集聚较多,商业活动和集市贸易的规模较大者,是集镇.村(1)中心村:一般是村民委员会的所在地。
(2)基层村:自然村。
小城镇(指行政建制镇或乡的镇区部分)是宏观城镇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兼有“城”与“乡”的特点,是城乡联系的桥梁和纽带。
城镇的现状等级层次一般分为县城关镇、县城关镇以外的建制镇、集镇三级。
小城镇的规划等级层次一般分为县城关镇、中心镇、一般镇三级。
为体现政府的政策导向,适应并满足规划管理工作的需要,在规划中除明确“中心镇”以外,还应确定规划期内拟重点扶持发展的“重点镇”,其在地区分布上往往是不均衡的。
重点镇:系指条件较好,具有发展潜力,政策上重点扶持发展的小城镇。
城镇职能分类1、商贸型2、工业主导型3、交通枢纽型(进一步可分为港口型,公路枢纽型等)4、旅游服务型5、“三农”服务型6、其他专业型7、综合型城市化urbanization 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又称城镇化、都市化。
两个硬性指标:一是城市数量的多少或城市规模的大小,另一个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我国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障碍:1、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经济增长与生态和资源保护之间的尖锐矛盾2、城市化进程中存在引进现代科技与延续历史文化的矛盾3、城市化进程中规划的思想与规划的执行不合拍4、城市化进程不协调,中心城市恶化膨胀产生首位陷井效应,导致发展危机5、“西部城市化”问题突现出路: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小城镇道路城镇的特点1、一定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数量大,规模小,分布广而不均匀3、在经济上具有城市和农村相结合的特点4、人口构成复杂,不同用地穿插5、基础设施落后城镇规划: 是城镇在一定时期内的发展计划,是城镇政府为实现城镇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镇的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协调城镇布局和各项建设而制定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是城镇建设与管理的依据。
镇总体规划说明书
中江县继光镇总体规划说明书四川省丽景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二O O九年十一月目录第一部分镇域总体规划 (1)第一章背景及现状 (1)一、规划背景 (1)二、现状概况 (2)三、镇区概况 (4)第二章规划依据、年限、原则和目标 (4)一、规划依据 (4)二、规划年限 (4)三、规划原则 (5)四、规划目标 (5)第三章镇村体系规划 (5)一、继光镇的区域战略地位 (5)二、镇域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 (5)三、产业发展规划 (7)四、人口及城镇化预测 (9)五、镇村等级、规模及职能结构规划 (11)六、镇域空间管制规划 (13)七、镇域基础设施规划 (14)八、镇域环境保护和防灾规划 (16)九、镇域历史文化保护规划 (21)十、镇域旅游发展规划 (21)第二部分城镇建设规划 (23)第四章城镇性质与规模 (23)一、城镇性质 (23)二、城镇人口及用地规模 (23)第五章用地布局规划 (23)一、用地适应性分析 (23)二、城镇发展方向及用地选择 (24)三、功能结构规划 (24)四、用地布局规划 (24)第六章绿地景观规划 (26)一、现状 (26)二、绿地系统规划 (26)三、景观规划 (26)第七章道路工程规划 (27)一.现状概况及问题 (27)二、道路交通规划 (27)第八章管线工程规划 (28)一、给水工程规划 (28)二、排水工程规划 (28)三、燃气工程规划 (29)四、电力工程规划 (29)五、通信工程规划 (29)六、管线综合规划 (30)第九章环保、环卫及防灾规划 (30)一、生态及环保规划 (30)二、城镇环卫设施规划 (30)三、城镇防灾规划 (31)第十章近期建设规划 (31)一、近期建设用地选择 (31)二、近期建设用地规模 (31)三、近期建设重点 (31)四、近期建设项目 (32)第十一章规划实施措施及建议 (32)第一部分镇域总体规划第一章背景及现状一、规划背景(一)灾后重建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致使中江县境内集镇均遭受不同程度的损毁,大量房屋倒塌、损毁,数万居民无房可居住。
乡镇总体规划基础资料收集
XXX镇基础资料收集及现状调查提纲一、文献资料收集的内容1.背景资料包括政策计划法规资料、镇级以上政府的工作报告、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近两年)、镇志等。
2.上位规划资料上一层次的县(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及同一层次的相邻地域规划、以及与该地域有关的专项规划资料。
3.规划区域资料地质资料:工程地质,即镇所在地域的地质构造(断层、褶皱等),地面土层物理状况,规划区内不同地段的地基承在力以及滑坡、崩塌等基础资料;地震地质,即镇所在地区断裂带的分布级地震活动情况,规划区内地震烈度区划等基础资料;水文地质,即规划地下水的存在形式、储量、水质开采既补给条件等基础资料。
地处北方地区,地下水是城镇的重要水源,地下水源的储量,对于镇的选址、发展规模预测、产业结构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测量资料:主要包括镇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城镇地下工程及地下管网等主业测量图以及编制规划必要的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等。
(镇区地形图为1:1000或1:500;镇域地形图为1:10000或1:20000)。
气象资料:主要包括温度、湿度、降水量、蒸发量、风向、风速、日照、冰冻及灾害性天气等基础资料。
水文资料:主要包括江河湖海水位、流量、流速、水量、洪水淹没界线等。
大河两岸的乡镇应收集流域情况、流域规划、河道整治规划、现有的防洪设施。
历史资料:主要包括乡镇的历史沿革、城址变迁、建设区的扩展以及城镇规划历史等基础资料。
经济与社会发展资料:主要包括乡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
人口资料:主要包括现状及历年城镇常住人口、暂住人口、人口的年龄构成、劳动力构成、自然增长人口、从事农业生产劳动人口分布比例,中心村和基层村人口等(要求提供近5年以上的资料)。
镇域自然资源:主要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燃料动力资源、生物资源及农副产品资源的分布、数量、开采利用价值等。
镇土地利用资料:主要包括现状及历年乡镇的土地利用分类统计、用地增长状况、建成区内各类用地分布状况等。
湖北黄石阳新县陶港镇城乡总体规划基础资料汇编
第一章镇域现状资料1. 概况陶港镇扼据吴头楚尾,是湖北的东大门。
东毗九江、西望黄石、南纳富河、北饮长江,距横贯南北的大沙铁路仅18公里,沟通106国道与长江干流的阳富公路和富河黄金水道穿境而过,交通便捷、水陆两旺。
全镇下辖12个村、1个居委会、版图面积210平方公里、人口3.1万,镇区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全镇拥有县镇中小型企业46家,年财政收入达820万元,是湖北省综合改革试点乡镇。
2. 历史沿革陶港镇属于黄石市阳新县县辖镇,因历史上陶瓷生意红火而得名。
1950年属阳新县第一区,1957年设陶港区,1975年建公社,1984年撤社设区,1987年并青龙乡、网湖乡设镇。
3. 自然条件(1) 地形地貌陶港镇阡陌纵横,湖泊交织,加之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古有“长乐园”金誉。
地处幕阜山向长江冲积平原过渡地带,地势略为西高东低、南高北低,地形大部为丘陵,地面高程一般在海拔40~70米,最高点黑山顶海拔431米,最低点在陶港镇中南部湖泊带海拔16.6米。
(2) 气候陶港属北亚热带气候区,年均气温16.8℃,极端最高气温41.4℃(1966年8月10日),极端最低气温—14.9℃(1969年2月1日),无霜期263天。
年均日照时数1897.1时,日照率44%。
年均降雨量1389.6mm。
由西南向东北呈递减趋势,年均降雨日147个,夏季最多,4―7月平均降雨量739.9㎜,雨量多,强度大。
4. 资源条件(1) 土地资源陶港资源丰富,是农业大镇。
2012年末耕地总资源位312851亩(其中水田18715亩,旱田14136亩)主产水稻、油菜等。
经济作物主要有苎麻、油菜、水果(柑橘、西瓜)和松脂。
林木资源较丰富。
水产养殖以鱼类为业。
畜牧业以养殖牲猪为主,年出栏牲猪6.4万头左右。
(2) 矿产资源陶港镇矿藏资源丰富.矿藏种类齐全、品位较高,属赤马山玉丰山矿带(国家直属企业),金、银、铜、钼等有色金属储量可供采掘25年。
(3) 劳动力资源2013陶港镇总人口为32318人,其中城镇人口960人,乡村人口31358人,从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构成情况来看,陶港镇乡村人口占3.06%。
诹市镇总体规划基础资料汇编
桃源县陬市镇总体规划基础资料汇编一、概况与历史1、概况桃源县域位于湘西北的沅江中下游,四邻与沅陵、张家界、安化、石门、临澧、慈利、常德等县、市相接,是武陵雪峰两大山脉的交汇处。
陬市镇位于桃源县城东北20公里,东临武陵区河伏镇、鼎城区,境内有湖南四大河流之一沅水流经,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交通发达。
2010年底陬市镇土地面积104.59平方千米,耕地面积50390亩。
全镇总户籍人口57434人,其中镇户籍人口约3万人。
2、历史陬市镇有近500年的文明史,明嘉靖年间初步形成集市。
清朝时代,由于经济不断发展,成为“一邑巨镇”,称“陬溪市”。
“陬”即“角落”之意,“溪”指今五桂村至观音桥进入沅水的一条溪流,因陬市镇建于此(以观音桥为中心),所以取名为陬溪市。
陬市在历史上是桃源县的第一大商业重镇。
清末,因沅水陬市地段有三洲分流(洋洲、芦池洲、李家洲),面宽流缓,四川、贵州和湘西木商竹帮来到陬溪,把持沅水一带码头经营竹木运销业务,使陬溪发展成为湖南省最大的竹木集散市场,有市民数千户。
民国时期,镇区街道沿沅水呈带状发展,分成上、下两段(街);后陬溪之名渐演变为陬市,曾有“小南京”的美誉。
1943年冬(民国32年),陬市镇被日本侵略军焚毁,居民逃避他乡。
抗日战争胜利后,因竹木运销业空前兴旺,镇区迅速恢复。
解放后,1952年建成解放街,从此集市贸易十分兴旺。
在陬市经营的竹木商48家,登记注册的工商户3000多户。
1956年全镇社会销售总额1.2亿元,随着常德至桃源、常德至慈利公路陬市交汇,陬市成为水陆交通枢纽,镇区迅速沿公路线扩展。
70年代,一批县属和常德市属工业企业相继在陬市兴建,使陬市桥港以东迅速成为工业区。
80年代以来,人民政府依靠改革开放政策,充分利用公路运输优势,提供多种方便条件发展传统工商业。
吸引农民进城务工经商,房屋建筑面积60多万平方米,街道总长7641米。
全镇共辖6个居委会,14个村,户籍总人口 57434人,其中镇户籍人口约3万人。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国土资源部目录前言1适用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总则5土地利用现状图6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7建设用地管制和基本农田保护图8土地整治规划图附录A(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用途分类及含义附录B(规范性附录)采用土地用途分区作为主要表达要素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规划要素及含义附录C(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现状图中现状用途要素表达图式附录D(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中规划要素表达图式附录E(规范性附录)建设用地管制与基本农田保护图表达图式附录F(规范性附录)土地整治规划图表达图式附录G(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中基础地理要素表达图式附录H(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注记表达图式附录I(资料性附录)图幅配置示意图附录J(资料性附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选择图件内容说明附录K(资料性附录)乡(镇)土地用途分区最小上图面积表附录L(资料性附录)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必备图件样图附录M(资料性附录)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选择图件样图前言为加强对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保证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质量,推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及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制订《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明确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关图件制图要素及其表达要求。
本规范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附录H为规范性附录,附录I、附录J、附录K、附录L、附录M为资料性附录。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1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的制作。
本规范规定了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件数学基础、图件内容、图件种类、要素表达、图幅配置等内容。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河北省白沟镇总体规划基础资料汇编
高碑店市白沟镇总体规划(2007—2020)基础资料汇编1白沟镇概况1.1概述白沟镇是河北省高碑店市所辖副县级建制镇。
白沟镇位于高碑店市南部,容城县、雄县、高碑店市三地交界处,地处京、津、保三角腹地,西依太行山,南傍白洋淀。
跨北纬39°5′,东经115°47′附近。
北距北京102公里,东距天津108公里,西距保定62公里。
白沟镇全镇域54.5平方公里,其中镇区面积12平方公里,人口10.0万。
包括辖区内的白一、白二、白三、白四、白五5个街道办事处;白辛庄、仁合庄、辘轳把、南留村、南王庄、魏庄、来远、辛许庄、南刘庄、北刘庄、高桥、小营、许庄、顾村、义合庄、许场、于庄、丰盛庄、王家场、乔古寺、黄庄、华梓营、东卢村、西卢村、宋村、卢辛庄、小高村、大高村18个行政村。
白沟镇紧邻白洋淀、温泉城、野三坡等旅游胜地。
津保公路横贯东西,高雄公路纵穿南北;京广、京九铁路大动脉于镇域东西两侧通过,京深高速、津保高速在镇区西南交汇,区位条件十分优越。
历史上的白沟就是北方著名的水陆码头和以商品集散为主要特点的商贸城镇,数百年间一直保持着“日过千帆,商贾云集”的繁荣,解放前白沟古镇街商户数百家,有“燕南大都会”之美誉。
白沟的崛起得益于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强力推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白沟人以其特有的经商传统和开拓进取精神,创造了白沟前所未有的辉煌,白沟集市贸易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个体工商户如雨后春笋迅速出现,尤其是箱包产业得以迅速壮大,集聚效应显著,兴办起以箱包交易城和白芙蓉小商品市场为主的十大专业市场和以箱包生产为主的特色产业。
今日白沟,已由原来的“小市场”变成了“大商城”,已成为以箱包生产和交易为主要特征的小城镇。
市场固定门店1万多家,经营摊位3万多个,日上市商品15万多种。
近几年来,白沟先后被国家发改委等11部委确定为“全国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镇”、被国家建设部命名为“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命名为“中国可持续发展小城镇试点”,被国务院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被中央文明委命名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先进镇”。
城市规划复习题选择
题目1:下列不属于影响城市空间环境演进的主要因素的是( ).A.自然环境因素B.社会文化因素C.文化环境因素D.经济与技术因素正确答案:c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影响城市空间环境演进的主要因素。
1、城市空间环境演进的基本规律(1)从封闭的单中心到开放的多中心空间环境。
(2)从平面空间环见到立体空间环境.(3)从生产型城市空间到生活性城市空间。
2、影响城市空间环境演进的主要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地质、地貌、水文、气候、动植物、土壤等自然条件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城市空间的发展,他们主要体现在城市选址、城市空间特色、空间环境质量等方面。
(2)社会文化因素。
城市空间的形成与发展是社会生活的需要,也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空间结构形成后又反过来影响生活在其中的居民行为方式和文化价值观念.(3)经济与技术因素。
(4)政策制度因素题目2:决定人口从乡村向城市转移规模的两种基本力( )。
A. 农村的拉力和城市的推力B。
农村的衰败和农村的衰败C。
农村的兴起和城市的衰败D。
农村的推力和城市的拉力正确答案:d题目3:在索里亚.玛雅提出的“线形城市的基本原则"中城市建设的一切其他问题,均以( )问题为前提。
A。
城市运输B。
城市工作C。
城市居住D。
城市道路正确答案:a题目4:《雅典宪章》的思想基础是( )A.以人为本,功能分区B。
物质空间决定论C。
综合多功能D。
大众参与正确答案:b本题考查知识点是《雅典宪章》.背景:20世纪上半叶,现代城市规划基本上是在建筑学的领域内达到发展的,甚至可以说,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是追随现代建筑运动而展开。
在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的《雅典宪章》也是由现代建筑运动的建筑师所制定,反映的是现代建筑运动对现代城市规划的基本认识和思想观点.运用了近代理性主义的观念。
理论思想:人民的利益是城市规划的基础,以人的尺度和需要来估量功能的分区和布局,为城市规划的发展指明了以人为本的方向。
思想基础:奠基于物质空间决定论的基础之上,认为通过物质空间变量的控制,以形成良好的环境,则可自动地解决城市中的社会、经济、政治问题,促进城市的发展和进步.思想方法:提出功能分区,认为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是城市的四大基本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体规划资料调查提纲
一、自然概况
1、地理位置;地理坐标及区位。
2、行政区划;全镇总面积、总人口及各村总面积和总人口。
3、历史沿革:行政隶属、建制沿革、城市形成及发展演变过程。
4、自然条件:气象、气候、地形、地貌、地质、土壤、水文、土地利用等。
5、区域资源:矿产、水、农业、动植物、旅游、劳动力等资源分布与规模。
6、最新版本的镇志。
表1-1水文资料调查表
表1-2 水库调查表
表1-3全镇各变电站调查表
表1-4小水电情况调查表
二、社会经济资料
1、国民经济指标:全镇历年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三产总产值及产业结构等。
2、人口资料:全镇历年人口及非农业人口、城镇人口、自然增长、机械增长情况,各村总人口、农业人口、非农业人口。
(最好能同时提供多年的城市化水平现成数据资料)
3、全镇文化、教育、卫生、科技等发展水平
4、基础设施:铁路、公路、水路及通行情况(包括车站、码头等);供电网络分布、变电站、输油、输气管道、水电站、高压走廊等规模及分布。
5、***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6、***镇政府工作报告(尤其是有关城市开发建设和管理方面的文件)
7、镇区已经批准的开发建设项目、政府或企业近期已有的开发建设意向有关方面的资料。
表2-1 行政区划一览表(2011年)
表2-2 历年经济情况调查表
表2-3 国内生产总值统计表(2010年)
单位:万元
表2-4 各村国内生产总值情况(2010年)
单位:万元
表2-5 人口情况调查表
表2-6各村及街道办人口(2010年)
表2-7全社会从业人员年末数(2010年)
单位:人
表2-8 人口民族构成(2010年)
单位:人
表2-9城乡劳动力资源分配平衡表(2010年)
续表2-9城乡劳动力资源分配平衡表(2010年)
表2-10 历年农业总产值
表2-11 各村农业总产值(2010年)
镇域各行政村产业调整分布状况
各村周围农业情况(2010)
表2-12 农业总产值构成(2010年)
单位:万元
表2-13 乡镇企业分布情况(2004年)
表2-14历年工业总产值
表2-16 全部工业企业情况表(2010年)
续表2-16 全部工业企业情况表(2010年)
表2-17 县主要工业产品产量(2010年)
表2-18主要工业企业情况调查表 (2010年)
主要景区景点情况调查表 (2010年)
表2-19 历年交通邮电情况调查表
表2-20 全社会客货运输量(2010年)
表2-21 县交通情况调查表(2010年)
表2-22 客运线路情况调查表(2010年)
三、建设资料
1、历年人口规模、现状用地规模、国民经济情况、各工业企业的基本情况、城市仓库、城市交通运输、城市广场、城市给水、城市排水、城市供电、城市电信、城市燃气、城市防洪、城市消防、城市人防、城市环卫、城市环境保护、城市居住、城市公建、城市园林绿地、城市特殊用地等情况。
2、城市郊区各村人口、面积、经济发展状况、土地利用、农业情况。
(其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及有关资料请务必提供)
3、县城区现状各主要道路名称、等级、宽度(道路断面)及路面状况、停车场、汽车站规模及分布。
(注:道路名及站场定位最好能落实到图上相应位置,而有关数据资料可以用表格统计)
表3-1现状用地构成表(2010)
表3-2镇区经济情况调查表(2010)
表3-3镇区历年人口情况调查表
表3-4主要工业企业情况调查表 (2010年)
表3-5仓储情况调查表 (2004年)
表3-6 医疗卫生机构调查表(2004)
含各类医院、门诊所、防疫站等。
表3-7 各类学校调查表(2010年)
表3-8各类园林绿地调查表(2010年)
表3-9 道路状况调查表(2010年)
表3-10 三废污染情况调查表(2010)
表3-11市政设施情况调查表(2010)
含各类公厕、环卫所(站)、垃圾堆放(中转、处理)场、消防站、污水处理厂等。
表3-12 洪水位频率调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