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第三版 复习重点

合集下载

(完整版),医学统计学第三版复习总结,推荐文档

(完整版),医学统计学第三版复习总结,推荐文档

方差由Y 及 b (x - x)的方差两部分构成个体Yi 值的范围预测
直线回归方程的应用
描述两变量的依存数量关系
利用回归方程进行预测
利用回归方程进行控制
第二直线相关 ( linear correlation )
;
()0.5,
()0.5, 对比组,
(RR)无单位,比值范围在0至∞之间。

表明暴露与疾病无联系;
表明存在负联系(提示暴露是保护因子);
消除更多因素(如大于3个)的影响:
分层分析受到限制,因为很多层可能没有病例,这时通常可使用COX回归模型
期望人数?即根据两种疗法疗效相同的假设,由总死亡人数计算出的两种疗法在该日的期望死亡人数。

1.生存率分析的概念,特点(与其它统计分析比较),适用范围。

生存分析:是将事件的结果和出现这一结果所经历的时间,结合起来分析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它不仅可以从事件结局的好坏,如疾病的治愈(成功)和死亡(失败),而且可以从事件的持续时间,如某病经治疗后存活的时间长短进行分析比较,因而能够更全面、更精确地反映该治疗的效果。

统计学第三版笔记

统计学第三版笔记

统计学复习重点第一章导论统计是静止的历史,历史是流动的统计。

1、掌握统计的含义:统计工作、统计数据、统计学。

政治算数阶段的代表人物是威廉·佩蒂和约翰·格朗特2、了解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客观事物的总体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3、掌握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分析法、统计模型法、归纳推断法4、了解统计研究的基本程序:统计目的→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统计服务5、了解统计具有的职能:信息职能、监督职能、咨询职能、辅助决策职能6、重点掌握统计学的基本范畴:①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②标志和标志表现③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统计指标六要素;指标名称、计量单位、计算方法、时间限制、空间限制、指标数值)④变异、变量与变量值。

统计学上把总体各单位由于随机因素引起的某一标志表现的差异称为变异。

变量按其值是否连续可以分为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7、问答:说明指标和标志的区别与联系。

答:区别: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指标具有可量性,无论是质量指标还是数量指标,都能用数字表示。

而标志则不一定,数量标志具有可量性,而品质标志不具有可量性。

联系:①指标值往往由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没有总体单位的标志值就不会总体的指标值。

②在一定条件下,数量标志和指标存在着互换关系。

8.、质量指标分为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通常是由两个总量指标对比派生出来的。

统计指标分为相对指标,平均指标和总量指标(数量指标)。

9.第二章统计设计1、掌握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

2、第三章统计数据的搜集1、掌握数据的计量与分类。

计量尺度由低级向高级、由粗略到经济分为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定距尺度、定比尺度;分类:定性数据和定量数据,原始资料和次级资料。

2、了解统计调查的意义与形式。

种类①调查单位是否完全: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②登记时间是否连续: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间隔时间相当长)③组织方式不同: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

现代心理教育与统计学 第三版复习资料(张厚粲)

现代心理教育与统计学 第三版复习资料(张厚粲)

第一章绪论1.描述统计(descriptive statistics)主要研究如何将实验或调查得到的大量数据进行图表整理或简缩成有代表性的数字(即统计量数),使其能客观、全面地反映这组数据的全貌,将其所提供的信息充分显现出来,为进一步统计分析和推论提供可能。

2.描述统计只限于对试验样本所得观测数据的统计分析,不考察其总体的特性。

3.推论统计(inferential statistics)是以描述统计为基础,从而解决由局部到全体的推论问题,即通过对一组统计量的计算分析,推论该组数据所代表的总体特性。

4.变量(variables):一个可以取不同数值的物体属性/事件。

5.事前无法预期结果的变量——随机变量6.观测值(原始取值):事后测定的某一结果。

7.概念理解:[涉及“实验”] 自变量(及其各水平)& 因变量(及相应的反应指标);[涉及“调查”,粗略对应于] 属性变量& 反应变量8.计数资料(count data):计算个数的数据,(如人口数,学校数,男女数等)9.计量资料(measurement data):借助于一定的测量工具或一定的测量标准而获得的数据(如分数,身高,体重,IQ)10.称名数据(nominal data):只区分属性或类别上的不同,只可计数,不能排序(性别,学科,职业)11.等级/顺序数据(ordinal data):可排序,但无相等单位,不能加减。

(等级评定,受教育程度,职称)12.等距数据(interval data):具有相等单位,无绝对零的数据,能加减不能乘除。

13.比率数据(ratio data):既表明量的大小,又具有相等单位,可以加减乘除,具有绝对零点。

14.称名数据和顺序数据合称为离散数据。

15.等距数据和比率数据合称为连续数据。

16.离散数据(discrete data)又称为不连续数据,这类数据在任何两个数据点之间所取的数据的个数是有限的。

17.连续数据(continuous data)指任意两个数据点之间都可以细分出无限多个大小不同的数值。

【孙振球第三版】医学统计学复习重点(第一至第十章)

【孙振球第三版】医学统计学复习重点(第一至第十章)

一、名词解释:1、总体: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观察单位的全体。

是同质所有观察单位的某种变量值的集合。

2、有限总体:是指空间、时间范围限制的总体。

3、无限总体:是指没有空间、时间限制的总体。

4、样本:从总体中随机抽取部分观察单位,其实测值的集合。

5、计量资料:又称定量资料或数值变量资料。

为观测每个观察单位的某项指标的大小,而获得的资料。

其变量值是定量的,表现为数值大小,一般有度量衡单位。

根据其观测值取值是否连续,又可分为连续型或离散型两类。

6、计数资料:又称定性资料或者无序分类变量资料,亦称名义变量资料,是将观察单位按照某种属性或类别分组计数,分组汇总各组观察单位数后得到的资料。

其变量值是定性的,表现为互不相容的性或类别。

分两种情形:(1)二分类:两类间相互对立,互不相容。

(2)多分类:各类间互不相容。

7、等级资料:又称半定量资料或有序分类变量资料,是将观察单位按某种属性的不同程度分成等级后分组计数,分类汇总各组观察单位数后而得到的资料。

其变量值具有半定量性质,表现为等级大小或属性程度。

8、随机误差(偶然误差):是一类不恒定的、随机变化的误差,由多种尚无法控制的因素引起,观察值不按方向性和系统性变化,在大量重复测量中,它可呈现或大或小,或正或负的规律性变化。

9、平均数:描述一组变量值的集中位置或水平。

常用的平均数有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和中位数。

10、抽样误差:由于个体差异和随机抽样造成的样本统计量和总体参数之间的差异,以及统一总体若干样本统计量之间的差异。

11、I型错误:拒绝了实际上成立的H0,这类“弃真”错误称为I 型错误。

检验水平,就是预先规定的允许犯I型错误概率的最大值。

I型错误概率大小也用α表示,α可取单尾亦可取双尾。

12、II型错误:“接受”了实际上不成立的H0,这类“取伪”的错误称为II型错误。

其概率大小用β表示,β只取单尾,β值的大小一般未知,,须在知道两总体差值δ、α及n时,才能算出。

企业经营统计学第三版知识点概括

企业经营统计学第三版知识点概括

企业经营统计学第三版知识点概括企业经营统计学第三版知识点概括随着现代企业的发展,企业经营统计学变得越来越重要。

通过学习企业经营统计学,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企业的运营和经营绩效,为企业的管理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决策支持。

以下是企业经营统计学第三版的知识点概括:1. 财务报表分析财务报表分析是企业经营统计学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它包括对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进行分析。

通过分析财务报表,我们可以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等方面的信息。

2. 市场研究市场研究是通过对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来实现的。

市场研究可以包括问卷调查、焦点小组讨论、访谈和数据分析等方式。

通过市场研究,企业可以了解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制定更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

3. 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它包括识别和评估企业面临的风险,制定风险管理策略,监控和管理风险,以及实现风险转移等。

通过风险管理,企业可以减少损失,提高经营效率和利润。

4. 生产计划与调度生产计划与调度是通过对生产资源的分配和利用进行分析和调度来实现的。

生产计划与调度包括制定生产计划、调度生产资源、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等方面。

通过生产计划与调度,企业可以优化生产资源的配置,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

5. 顾客服务与满意度顾客服务与满意度是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它包括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等方面。

通过顾客服务与满意度,企业可以提高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除了以上知识点,企业经营统计学第三版还包括其他方面的内容,如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

通过学习企业经营统计学,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企业的运营和经营绩效,为企业的管理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决策支持。

统计学各章节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原创整理精华-考试复习必备!)

统计学各章节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原创整理精华-考试复习必备!)

统计学原理与实务各章节复习知识点归纳第一章总论重点在“第三节: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 考点一:掌握以下四组概念(含义及举例)一一肯定考一个名词解释!①总体、总体单位(统计)总体: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别事物构成的整体。

总体单位:构成总体的个别事物。

②标志、标志值及分类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分类:I按性质不同 a.品质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的品质特征,一般用文字表现。

(有些品质标志虽然以数量表现,但实质表现产品质量差异。

例如产品质量的具体表现未“一等、等、三等”。

)b.数量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的数量特征)只能用数值来表现)II按变异情况可变标志:当一个标志在各个总体单位表现不尽相同时称为可变标志... 都相同不变标志。

不变标志:标志值:标志的具体表现。

③变量、变量值变量:指数量标志。

变量值:指数量标志值,具有客观存在性。

④指标的含义及分类统计)指标:是综合反映统计总体某一数量特征的概念和数值,简称指标。

a.按其反映总体现象内容不同:数量指标(绝对数,绝对指标,总量指标),质量指标(相对数或平均数,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

b.按其作用不同: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

C.按反映的时间特点不同:试点指标和时期指标 d.计量单位的特点:实物指标、价值指标和劳动指标。

★指标和标志的区别与联系:区别:①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指标是说明总体的数量特征;②标志既有反映总体单位数量特征的,也有反映总体单位品质特征;而指标只反映总体的数量特征;③凡是统计指标都具有综合的性质,而标志一般不具有。

联系:①许多指标由数量标志值汇总而得;②指标与数量标志可随统计研究目的而改变;课后习题:社会经济统计学研究对象的特点是:数量性、总体性、变异性。

统计研究运用的方法主要包括: 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统计模型法标志值就是标志表现。

第二章统计调查考点一:统计报表的分类①填报内容和实施范围:国家、部门和地方统计报表②调查范围:全面、非全面③报送周期长短:日报、旬报、月报、季报、半年报和年报④填报单位:基层、综合报表考点二:“普查”的含义普查:是普遍调查的简称。

统计学各章节期末复习知识点

统计学各章节期末复习知识点

统计学各章节期末复习知识点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据收集、分析和解释的学科。

作为一门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学科,统计学的知识点非常丰富。

以下是统计学各章节的期末复习知识点汇总:1.数据收集与描述-数据类型:定量数据和定性数据-数据收集方式:问卷调查、观察、实验-描述统计:中心趋势(均值、中位数、众数)、离散程度(范围、方差、标准差)、数据分布(直方图、条形图、饼图)2.概率论基础-随机试验与样本空间-事件与事件概率-古典概型、几何概型和统计概型-条件概率与独立性-伯努利试验与二项分布3.随机变量及其分布-随机变量与分布函数-离散型随机变量与其分布律-连续型随机变量与其概率密度函数-均匀分布、正态分布、指数分布等常见分布4.多个随机变量的分布-边缘分布与条件分布-两个离散型随机变量的联合分布律-两个连续型随机变量的联合概率密度函数-相互独立的随机变量的分布5.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数学期望与其性质-方差与标准差-协方差与相关系数-矩、协方差矩阵与相关系数矩阵6.大数定律与中心极限定理-辛钦大数定律-中心极限定理-切比雪夫不等式与伯努利不等式7.统计推断基础-参数估计:点估计、区间估计-置信区间与置信水平-假设检验:原假设与备择假设、显著性水平、拒绝域-类型Ⅰ错误和类型Ⅱ错误-样本容量与统计检验的效应大小8.单样本与双样本推断-单个总体均值的推断:正态总体与非正态总体-单个总体比例的推断-两个总体均值的推断:独立样本与配对样本-两个总体比例的推断9.方差分析与回归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两因素方差分析-简单线性回归分析:最小二乘法-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拟合优度、剩余平方和、变量选择10.非参数统计方法-指标:秩和检验、秩和相关检验、符号检验- 分布:符号检验、秩和检验、秩和相关检验、Kolmogorov-Smirnov检验这些是统计学各个章节的期末复习知识点的一个概述。

每个章节都拥有更加详细和复杂的内容,需要学生在复习中深入理解并进行练习。

企业经营统计学第三版知识点概括

企业经营统计学第三版知识点概括

企业经营统计学第三版知识点概括《企业经营统计学》第三版是一本涵盖了企业经营统计学基础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教材。

本书包括了统计学的基本概念、统计分析方法和经营统计学的应用等内容。

以下是《企业经营统计学》第三版的知识点的概括:第一部分:统计学的基础本部分主要介绍了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包括统计学的定义和分类、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统计学中常用的数据描述方法、概率论的基本原理和统计学中的概率分布等。

第二部分:统计分析方法本部分介绍了经营统计学中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

其中包括了统计推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假设检验的原理和应用、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应用、相关分析的原理和应用等。

第三部分:经营统计学的应用本部分主要介绍了统计学在企业经营中的应用。

包括销售统计分析、市场调研与统计分析、财务统计分析、生产统计分析、人力资源统计分析等。

每个应用领域都介绍了相应的统计分析方法和实例,并阐述了如何利用统计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第四部分:质量管理与统计分析本部分主要介绍了质量管理与统计分析的关系和方法。

包括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质量监控与统计过程控制、质量改进和质量成本的统计分析等。

第五部分:决策分析与统计方法本部分介绍了决策分析与统计方法的关系和应用。

包括决策理论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决策分析的常用模型和技术、决策分析与风险管理、网络分析和决策等。

第六部分:信息系统与统计分析本部分介绍了信息系统与统计分析的关系和应用。

包括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功能、管理信息系统的统计分析、数据挖掘和商务智能、数据可视化和信息可视化等。

第七部分:案例分析与综合应用本部分通过一些实际案例的分析和综合应用,对前面所学的统计学知识进行了梳理和综合运用。

案例涉及的领域有销售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生产管理等。

此外,书中还给出了一些相关的习题和案例分析题,供读者进行学习和实践。

对于每个章节的知识点,都有相应的案例和实例加以说明,以帮助读者理解和应用。

《企业经营统计学》第三版是一本较为综合全面的企业统计学教材,涵盖了统计学的基础理论和方法,以及在企业经营和管理中的应用。

统计学重点知识归纳总结

统计学重点知识归纳总结

统计学重点知识归纳总结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据收集、分析、解释和呈现的学科。

它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经济学、医学、社会科学等。

本文将对统计学的重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统计学。

一、概率论基础概率论是统计学的基础,它研究的是随机现象发生的概率。

在概率论中,我们常用到以下几个重要的概念和定理:1. 事件与概率:事件是指试验的某种结果,概率是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概率的基本性质包括非负性、规范性和可列可加性。

2. 条件概率与独立性:条件概率是指事件A在另一事件B已经发生的条件下发生的概率。

两个事件A和B是独立的,当且仅当它们的联合概率等于各自的概率的乘积。

3. 随机变量与概率分布:随机变量是指随机试验结果的数值表示。

离散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通过概率质量函数来描述,连续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则通过概率密度函数来描述。

4. 期望和方差:随机变量的期望是其取值与其概率的乘积的总和。

方差衡量了随机变量离其期望值的偏离程度。

二、抽样与估计抽样是指从总体中选择一部分个体进行观察和测量的过程。

统计学中,我们常使用的抽样方法包括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和分层抽样等。

1. 抽样分布和抽样误差:当样本容量足够大时,样本的统计量(如均值和比例)的分布接近正态分布。

抽样误差是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之间的差异。

2. 置信区间:置信区间是对总体参数的一个范围估计。

一般情况下,置信区间使用样本统计量和抽样分布来计算。

3. 抽样分布的中心极限定理:中心极限定理指出,当样本容量足够大时,样本均值的分布接近正态分布,且均值的期望等于总体均值。

4. 参数估计:利用样本数据来估计总体参数的值。

常用的参数估计方法包括最大似然估计和最小二乘估计。

三、假设检验与推断假设检验是统计学中的一种方法,用于判断总体参数是否符合某个特定的假设。

推断统计学是基于样本数据对总体特征进行推断的过程。

1. 假设检验的步骤:假设检验的步骤包括建立原假设和备择假设、选择显著性水平、计算检验统计量和进行决策。

统计学第三版笔记

统计学第三版笔记

统计学第三版笔记统计学复习重点第一章导论统计是静止的历史,历史是流动的统计。

1、掌握统计的含义:统计工作、统计数据、统计学。

政治算数阶段的代表人物是威廉·佩蒂和约翰·格朗特2、了解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客观事物的总体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3、掌握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分析法、统计模型法、归纳推断法4、了解统计研究的基本程序:统计目的→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统计服务5、了解统计具有的职能:信息职能、监督职能、咨询职能、辅助决策职能6、重点掌握统计学的基本范畴:①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②标志和标志表现③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统计指标六要素;指标名称、计量单位、计算方法、时间限制、空间限制、指标数值)④变异、变量与变量值。

统计学上把总体各单位由于随机因素引起的某一标志表现的差异称为变异。

变量按其值是否连续可以分为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7、问答:说明指标和标志的区别与联系。

答:区别: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指标具有可量性,无论是质量指标还是数量指标,都能用数字表示。

而标志则不一定,数量标志具有可量性,而品质标志不具有可量性。

联系:①指标值往往由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没有总体单位的标志值就不会总体的指标值。

②在一定条件下,数量标志和指标存在着互换关系。

8.、质量指标分为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通常是由两个总量指标对比派生出来的。

统计指标分为相对指标,平均指标和总量指标(数量指标)。

9.第二章统计设计1、掌握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

2、第三章统计数据的搜集1、掌握数据的计量与分类。

计量尺度由低级向高级、由粗略到经济分为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定距尺度、定比尺度;分类:定性数据和定量数据,原始资料和次级资料。

2、了解统计调查的意义与形式。

种类①调查单位是否完全: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②登记时间是否连续: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间隔时间相当长)③组织方式不同: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

袁卫《统计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袁卫《统计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袁卫《统计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章数据与统计学1>.1 复习笔记一、统计数据与统计学1>.统计学的概念统计学是研究如何搜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以便从中做出正确推断的认识方法论科学。

实际上,它是一门方法论的科学而不是实质性科学。

2>.统计学和统计数据的关系统计学是由收集、整理、显示和分析统计数据的方法组成的,这些方法来源于对统计数据的研究,目的也在于对统计数据的研究。

离开了统计数据,统计方法乃至统计学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

二、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最早的统计是作为国家重要事项的记录,从统计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来看,可以把统计学划分为三个时期:一是统计学的萌芽时期,主要有国势学派和政治算术学派;二是统计学的近代时期,主要有数理统计学派和社会统计学派;三是统计学的现代期,主要表现为统计学吸收数学营养的程度越来越迅速;统计学向其他学科领域渗透的能力越来越强;统计学的应用日趋广泛和深入,所发挥的功效日益增强。

三、统计学的内容统计学的内容由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组成。

描述统计是用图形、表格和概括性的数字对数据进行描述的统计方法。

推断统计是根据样本信息对总体进行估计、假设检验、预测或其他推断的统计方法。

推断统计主要有两种类型,即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四、统计数据的来源统计数据来源于直接组织的调查、观察和科学试验,称之为第一手数据或直接的数据;或者来源于已有的数据,称之为第二手数据或间接的数据。

五、统计数据的质量1>.抽样误差是由于抽样的随机性引起的样本结果与总体真值之间的误差。

这种误差虽然不可避免,但是可以控制。

2>.非抽样误差是相对于抽样误差而言的,是指除了抽样误差之外的,由于其他原因引起的样本观察值与总体真值之间的差异。

非抽样误差特别是其中的系统偏差是可以避免,但如果不注意,这类误差造成的结果对调查质量来说是致命的。

六、统计学的基本概念1>.总体:是指包含所研究的全部个体的集合。

《统计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统计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1.什么是统计学?怎样理解统计学与统计数据的关系?答:统计学是一门收集、整理、显示和分析统计数据的科学。

统计学与统计数据存在密切关系,统计学阐述的统计方法来源于对统计数据的研究,目的也在于对统计数据的研究,离开了统计数据,统计方法以致于统计学就失去了其存在意义。

2.简要说明统计数据的来源答:统计数据来源于两个方面:直接的数据:源于直接组织的调查、观察和科学实验,在社会经济管理领域,主要通过统计调查方式来获得,如普查和抽样调查。

间接的数据:从报纸、图书杂志、统计年鉴、网络等渠道获得。

3.简要说明抽样误差和非抽样误差答:统计调查误差可分为非抽样误差和抽样误差。

非抽样误差是由于调查过程中各环节工作失误造成的,从理论上看,这类误差是可以避免的。

抽样误差是利用样本推断总体时所产生的误差,它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控制的。

4.答:(1)有两个总体:A品牌所有产品、B品牌所有产品(2)变量:口味(如可用10分制表示)(3)匹配样本:从两品牌产品中各抽取1000瓶,由1000名消费者分别打分,形成匹配样本。

(4)从匹配样本的观察值中推断两品牌口味的相对好坏。

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描述思考题1描述次数分配表的编制过程答:分二个步骤:(1)按照统计研究的目的,将数据按分组标志进行分组。

按品质标志进行分组时,可将其每个具体的表现作为一个组,或者几个表现合并成一个组,这取决于分组的粗细。

按数量标志进行分组,可分为单项式分组与组距式分组单项式分组将每个变量值作为一个组;组距式分组将变量的取值范围(区间)作为一个组。

统计分组应遵循“不重不漏”原则(2)将数据分配到各个组,统计各组的次数,编制次数分配表。

2.解释洛伦兹曲线及其用途答:洛伦兹曲线是20世纪初美国经济学家、统计学家洛伦兹根据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提出的收入分配公式绘制成的描述收入和财富分配性质的曲线。

洛伦兹曲线可以观察、分析国家和地区收入分配的平均程度。

3. 一组数据的分布特征可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测度?答:数据分布特征一般可从集中趋势、离散程度、偏态和峰度几方面来测度。

医学统计学第三版仇丽霞知识点

医学统计学第三版仇丽霞知识点

医学统计学第三版仇丽霞知识点
《医学统计学第三版》是由仇丽霞等人编写的医学统计学教材,主要用于医学专业的教学和学习。

以下是该教材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1. 描述性统计学:介绍了常见的描述统计指标,如均值、中位数、标准差等,以及频率分布表和直方图的制作方法。

2. 推断统计学: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参数估计涉及点估计和区间估计的方法,假设检验涉及单样本、两样本和多样本的参数检验方法。

3. 相关与回归分析:介绍了相关系数的计算方法和使用,以及简单线性回归和多元线性回归的原理和应用。

4. 生存分析:介绍了生存率、死亡率和生存函数的计算方法,以及生存曲线的绘制和比较。

5. 随机试验和临床实验设计:介绍了随机试验和临床实验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以及推荐的统计分析方法。

6. 双重盲法和样本大小估计:介绍了双重盲法的原理和应用,以及样本大小估计的方法。

7. 统计学软件:介绍了常用的统计学软件,如SPSS、SAS和
R等,以及它们的基本操作和分析功能。

这些是《医学统计学第三版》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涵盖了医学统计学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应用。

阅读该教材可以帮助医学专业的学生和从业人员掌握统计学原理和应用,进而在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中运用统计学知识。

(完整word版)统计学重点整理及复习资料

(完整word版)统计学重点整理及复习资料

统计学重点整理及复习资料第一章统计有三个含义,即: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社会经济现象数量的总体数量特征及数量关系。

(学科性质:方法论)统计学的特点:数量性、总体性、具体性、社会性、广泛性。

统计工作的过程:设计、调查、整理、分析。

统计的研究方法:统计分组法、大量观察法、综合指标法、统计模型法、统计推断法。

统计总体:客观性、同质性、差异性。

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单位称为总体单位。

标志:统计学中总体单位所具有的属性或者特征;分为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不可量性). 指标:反应总体某一综合数量特征的名称或范畴;可分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率、平均)。

变异:指可变的品质标志;变量:指可变化的数量标志,变量的树枝也叫做变量值(标志值)。

第二章统计调查:指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要求,运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计划的、有组织的向社会实际搜集各项统计资料的过程。

统计调查的意义:是人们认识社会的基本方式、是统计的重要环节、在统计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统计调查的基本要求:准确、及时、系统、和完整性。

统计调查的种类:1、按组织方式可分为统计报表制和专门调查。

2、按调查对象可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3、按登记事物的连续性可以分为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时点状态)。

4、按搜集资料的不同可分为直接观察法、报告法、采访法、问卷调查法。

统计方案的设计:一、确认调查任务和目的,二、确定调查对象和单位,三、确定调查项目和设计调查表,四、确定调查时间地点,五、制定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

专门调查可分为:普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和抽样调查。

普查:为了特定的研究目的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特点:1、一次性调查2、主要调查一定时点的情况3、普查的数据一般比较准确,规范化程度较高;原则:1、必须统一规定普查的时点2、正确选择普查的时期3、在普查范围内各调查单位或调查点应尽可能的同时进行4、同类普查的内容在各次普查中应尽可能的保持一致。

重点调查:在所要调查的总体中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进行非全面调查用以反应总体的基本情况。

统计学复习要点

统计学复习要点

统计学复习要点第一篇:统计学复习要点第1章统计和统计数据数据类别;总体、样本;几种概率抽样(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系统抽样,整群抽样)第2章用图表展示数据定性数据表:频数分布表,列联表图:条形图(复式),帕累托图,饼图,环形图定量数据表:频数分布表(分组)图:直方图、茎叶图、箱线图;垂线图、误差图;散点图;雷达图,轮廓图第3章用统计量描述数据水平:均值,中位数,分位数,众数(选择原则)差异:极差,四分位差;方差,标准差,标准分数(经验法则);离散系数分布:偏态,峰态(解读)第4章概率分布重要分布:二项分布,泊松分布,超几何分布,正态分布(判断);t分布,卡方分布,F分布统计量分布:参数,统计量,抽样分布,中心极限定理,标准误第5章参数估计点估计:原理,缺陷区间估计:置信区间,置信度评价标准:无偏,有效,一致性单个总体参数估计待估参数均值比例方差大样本小样本大样本χ2分布σ2已知σ2已知Z分布Z分布Z分布σ2未知σ2未知Z分布t分布两个总体参数估计待估参数均值差独立大样本σ12、σ22已Z分布独立小样本正态总体σ12、σ22已知Z分布σ12=σ22t分布比例差独立大样本Z分布方差比匹配样本F分布t分布σ12、σ22未知σ12、σ22未Z分布σ12≠σ22t分布第6章假设检验原假设,备择假设;如何提假设显著性水平,P值,第一、二类错误结果表述(拒绝,不拒绝)参数检验(对照参数估计)第7章分类变量的推断卡方拟合优度检验,卡方独立性检验,相关性度量(3种系数)第8章方差分析与实验设计方差分析研究的问题,基本原理,基本假设方差分析表,参数估计表实验设计3种设计以及与方差分析的对应第9、10章回归分析回归的基本流程:判断有无关系、建模、检验、预测模型好坏的评判标准:判定系数,估计标准误差多元回归特有问题:调整判定系数,多重共线性(产生的问题,识别,处理),哑变量回归(系数解读)第11章时间序列时间序列的几种成分不同类型时间序列对应的预测方法:基本原理第二篇:应用统计学复习要点(09)应用统计学期末复习要点第一章绪论1、知道统计的三种含义及关系(P1)2、知道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的概念与特征(P5)3、知道标志与指标的含义与分类(P6)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搜集1、知道统计调查的方式分类(P15)2、知道统计调查的方法分类(P17)3、知道调查方案的主要内容(P18)第三章统计数据的整理与显示1、知道统计分组的原则与分组整理的步骤(P31)2、知道统计表的构成及设计原则(P38)3、会编制频数分布表(例3.2、计算题1和2)第四章数据分布特征的统计测度1、知道集中趋势的含义及常用测度指标(P63)2、知道离散程度的含义及常用测度指标(P64)3、知道偏度系数和峰度系数与数据分布特征的关系(P70、P72)4、会计算平均数和离散系数(计算题1、2和4)第八章相关与回归分析1、知道相关关系的含义及分类(P130)2、知道相关系数的含义、性质与相关程度的划分(P135)3、知道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含义(P131)4、知道回归参数的经济意义(P138)5、能完成方差分析表并由回归分析表回答相关问题(计算题3)第九章时间序列分析1、知道时间序列的概念、分类及编制原则(P156、P157)2、知道长期趋势、季节变动、循环变动及不规则变动的含义(P169)3、会计算水平分析指标和速度分析指标(计算题1和4。

统计学(第3版)第一章讲解

统计学(第3版)第一章讲解
• 统计资料即统计信息,是指通过统计工作 所获得的反映客观现象的各项数据资料以 及与之相关的其他资料的总称。
(三)统计科学
• 统计科学即统计理论,是指研究如何搜集、 整理、分析和预测社会经济现象以及自然 现象统计资料的方法论科学。
• 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科学三者之间 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成果,统计科 学是统计工作的实践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同时它反过来指导统计工作实践,为统计 工作提供科学的理论和方法。
三、监督职能
• 统计的监督职能是指根据统计调查和统计 分析,及时、准确地从总体上反映经济、 社会和科技运行状况,并对其实行全面、 系统地定量检查,监测和预警,以促进国 民经济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持续、稳定、 协调的发展。
• 统计的信息职能、咨询职能和监督职 能三者的关系:
统计的信息职能是保证统计咨询职能 和统计监督职能有效发挥的基础和前提;
• 统计学研究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所运用 的基本方法都与数量的总体性有关,其数 学依据是大数定律。
• 大数定律又称大数法则,它是说明在大量 随机现象中,其平均结果具有稳定性的法 则。
二、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
大量观察法
统计分组法
统计指标法
统计模型法
统计推断法
三、统计研究的阶段
统计设计 统计调查 统计整理 统计分析
(二)统计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 国势学派,亦称记述学派,产生于17世纪
的德国。 代表人物:
康令(H.Conring,1606-1681) 阿亨瓦尔(G.achenwall,1719-1772) 代表作: 《近代欧洲各国国势学概论》
• 政治算术学派,产生于17世纪的英国。 代表人物: 威廉·配弟(W.Petty,1623-1687) 约翰·格朗特(John Graunt,1620- 1674) 代表作: 《政治算术》

统计学第三版复习重点

统计学第三版复习重点

统计学复习重点1、理解描述统计学与推断统计学(p5-6)2、熟悉定量数据与定性数据的图表描述,常用图表3、理解教材p51 思考题T1、T2、T3、T5、T7、T104、熟练掌握加权算术平均数、标准差、标准差系数的计算方法(参考教材p55T11、T13)5、理解样本均值、样本比例的抽样分布及中心极限定理6、理解点估计的三个评价标准,区间估计的有关概念(置信度、估计精度、区间宽度等)7、熟练掌握总体均值、总体比例的区间估计方法、样本容量的计算方法(参考p129 例题4.2、p131 例题4.4、p142 例题4.12、例题4.13)8、理解样本容量与置信水平、总体方差、允许误差间的关系9、理解假设检验的原理、步骤及两类错误、p 值10、熟练掌握总体均值、总体比例的假设检验方法(参考教材p159例题5.4、5.5、5.6、5.8)11、理解方差分析的相关概念、原理及基本步骤12、熟练掌握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理解单因素方差分析表的内在联系(参考教材p194 表 6.5、 6.6、p210T3)13、熟练掌握一元线性、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及相关概念、重点熟悉Excel回归分析输出表的内在联系(参考教材p227表7.4、p241表7.6、P249T4)14、熟练掌握时间序列的速度分析(参考教材p287习题1、2、3)15、理解时间序列的组成因素及两类模型16、熟悉选择拟合时间序列趋势模型的分析方法、常用模型(如指数曲线模型)17、理解加权综合指数(拉氏指数和帕氏指数)、理解指数体系中的恒等式18、熟练掌握总量指标的两因素分析方法(参考教材p306例题9.4)19、理解CPI指数及其经济意义,CPI指数与购买力指数的关系20、理解构建综合评价指数的基本问题(p312)21、某农场负责人认为早稻收获量(y:单位为kg/公顷)与春季降雨(x1 :单位为mm)和春季温度(x2:单位为C)有一定的联系,通过7组试验获得了相关的数据。

《统计学》 第三版 期中期末考试重点 【精心整理 全部手打】

《统计学》 第三版 期中期末考试重点 【精心整理 全部手打】

1什么是统计学?怎样理解统计学与统计数据的关系?统计学是一门收集,整理,显示和分析统计数据的学科。

其目的是探索数据内在的数量规律性。

统计学的目的在于对统计数据的研究,离开了统计数据,统计方法乃至统计学便失去意义。

2简要说明统计数据的来源:直接获取和间接获取3获取直接统计统计数据的渠道主要有哪些?:普查和抽样调查4简要说明抽样误差和非抽样误差抽样误差是利用样本推断总体时产生的误差。

抽样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又是可以计量的,并且是可以控制的。

一般来说样本量越大,抽样误差越小,抽样误差与样本量的平方根呈反比关系。

非抽样误差是由于调查过程中各有关环节工作失误造成的。

非抽样误差在普查,抽样调查中都有可能发生。

理论上来说,这种误差是可以避免的。

5怎样理解均值在统计学中的地位?均值是对所有数据平均后计算的一般水平代表值,数据信息提取最充分,特别是当要用样本信息对总体进行推断是,均值就更显示出它的各种优良特征。

均值在整个统计方法中应用最广,对经济,管理和工程等实际工作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代表值和统计量。

均值是集中趋势的最主要测度值,它主要适用于数值型数据,而不适用于分类数据和顺序数据。

6中心极限定理中心极限定理Central Limit Theorem:设从均值为μ、方差为σ^2;(有限)的任意一个总体中抽取样本量为n的样本,当n充分大时,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近似服从均值为μ、方差为σ^2/n的正态分布。

7一组数据的分布特征可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测度?一是分布的集中趋势反映各数据向其中心值靠拢或聚集的程度;二是分布的离散程度,反映各数据据远离其中心值的趋势;三是分布的形状,反映数据分布偏斜程度和峰度。

8为什么要计算离散系数?第一,极差、平均差、方差和标准差等都是反映数据分散程度的绝对值,其数值的大小取决于原变量值本身水平高低的影响。

第二,它们与原变量值的计量单位相同,采用不同计量单位计量的变量值,其离散程度的测度值也就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学复习重点
1、理解描述统计学与推断统计学(p5-6)
2、熟悉定量数据与定性数据的图表描述,常用图表
3、理解教材p51思考题T1、T2、T3、T5、T7、T10
4、熟练掌握加权算术平均数、标准差、标准差系数的计算方法(参考教材
p55T11、T13)
5、理解样本均值、样本比例的抽样分布及中心极限定理
6、理解点估计的三个评价标准,区间估计的有关概念(置信度、估计精度、区
间宽度等)
7、熟练掌握总体均值、总体比例的区间估计方法、样本容量的计算方法(参考
p129例题4.2、p131例题4.4、p142例题4.12、例题4.13)
8、理解样本容量与置信水平、总体方差、允许误差间的关系
9、理解假设检验的原理、步骤及两类错误、p值
10、熟练掌握总体均值、总体比例的假设检验方法(参考教材p159例题5.4、5.5、
5.6、5.8)
11、理解方差分析的相关概念、原理及基本步骤
12、熟练掌握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理解单因素方差分析表的内在联系(参考教材p194表6.5、6.6、p210T3)
13、熟练掌握一元线性、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及相关概念、重点熟悉Excel回归分析输出表的内在联系(参考教材p227表7.4、p241表7.6、p249T4)
14、熟练掌握时间序列的速度分析(参考教材p287习题1、2、3)
15、理解时间序列的组成因素及两类模型
16、熟悉选择拟合时间序列趋势模型的分析方法、常用模型(如指数曲线模型)
17、理解加权综合指数(拉氏指数和帕氏指数)、理解指数体系中的恒等式
18、熟练掌握总量指标的两因素分析方法(参考教材p306例题9.4)
19、理解CPI指数及其经济意义,CPI指数与购买力指数的关系
20、理解构建综合评价指数的基本问题(p312)
21、某农场负责人认为早稻收获量(y:单位为kg/公顷)与春季降雨(x1:单位为mm)和春季温度(x2:单位为℃)有一定的联系,通过7组试验获得了相关的数据。

利用Excel得到下面的回归结果(α=0.1):
方差分析表
(2)写出早稻收获量与春季降雨量、春季温度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并解释各回归系数的意义。

(3)检验回归方程的线性关系是否显著?
(4)检验各回归系数是否显著?
R,并解释它的实际意义。

(5)计算判定系数2
(6)计算估计标准误差s y,并解释它的实际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