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重点
《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

《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统计学原理是一门研究收集、分析、解释和呈现数据的学科,它涉及到许多重要的概念和方法。
下面将以《统计学原理》的期末复习为主题,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述:基本概念、描述统计学、概率和概率分布、假设检验和置信区间。
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统计学是研究数据变异性的科学,它旨在帮助我们理解和解释现实世界中的各种现象。
在统计学中,我们通常需要收集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解释来得出结论。
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包括总体、样本、参数、统计量等。
总体是我们感兴趣的整体群体,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观察值。
参数是总体的数量特征,统计量是样本的数量特征,它们在统计推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其次,我们回顾一下描述统计学。
描述统计学是研究和描述收集到的数据的科学,它包括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摘要和呈现。
描述统计学常用的方法有:集中趋势测度、离散趋势测度、数据的分布形态测度、分组与频数分析等。
集中趋势测度用于描述一组数据的中心位置,常用的方法有均值、中位数和众数。
离散趋势测度用于描述一组数据的变异程度,常用的方法有方差、标准差和极差。
数据的分布形态测度用于描述一组数据的分布形状,常用的方法有偏度和峰度。
分组与频数分析用于对数据进行分类和整理,从而更好地理解数据的特征。
然后,我们回顾一下概率和概率分布。
概率是研究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的科学,它是统计学中重要的概念之一、概率分布是对随机事件的可能结果进行数值描述的函数。
常见的概率分布有离散型概率分布和连续型概率分布。
离散型概率分布描述了随机事件的可能结果为离散值的情况,常用的离散型概率分布有二项分布、泊松分布和几何分布。
连续型概率分布描述了随机事件的可能结果为连续值的情况,常用的连续型概率分布有正态分布、指数分布和均匀分布。
最后,我们回顾一下假设检验和置信区间。
假设检验是研究样本数据对总体参数假设的支持程度的方法。
假设检验分为单样本假设检验、双样本假设检验和相关样本假设检验等。
统计学各章节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原创整理精华,考试复习必备!)

统计学原理与实务各章节复习知识点归纳(考试复习资料精华版-根据历年考试重点以及老师画的重点原创整理)第一章总论重点在“第三节: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考点一:掌握以下四组概念(含义及举例)——肯定考一个名词解释!①总体、总体单位(统计)总体: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别事物构成的整体。
总体单位:构成总体的个别事物。
②标志、标志值及分类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分类:Ⅰ按性质不同a.品质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的品质特征,一般用文字表现。
(有些品质标志虽然以数量表现,但实质表现产品质量差异。
例如产品质量的具体表现未“一等、二等、三等”。
)b.数量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的数量特征。
只能用数值来表现。
Ⅱ按变异情况可变标志:当一个标志在各个总体单位表现不尽相同时称为可变标志不变标志:……都相同……不变标志。
标志值:标志的具体表现。
③变量、变量值变量:指数量标志。
变量值:指数量标志值,具有客观存在性。
④指标的含义及分类(统计)指标:是综合反映统计总体某一数量特征的概念和数值,简称指标。
a.按其反映总体现象内容不同:数量指标(绝对数,绝对指标,总量指标),质量指标(相对数或平均数,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
b.按其作用不同: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
c.按反映的时间特点不同:试点指标和时期指标d.计量单位的特点:实物指标、价值指标和劳动指标。
★指标和标志的区别与联系:区别:①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指标是说明总体的数量特征;②标志既有反映总体单位数量特征的,也有反映总体单位品质特征;而指标只反映总体的数量特征;③凡是统计指标都具有综合的性质,而标志一般不具有。
联系:①许多指标由数量标志值汇总而得;②指标与数量标志可随统计研究目的而改变;课后习题:社会经济统计学研究对象的特点是:数量性、总体性、变异性。
统计研究运用的方法主要包括: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统计模型法标志值就是标志表现。
第二章统计调查考点一:统计报表的分类①填报内容和实施范围:国家、部门和地方统计报表②调查范围:全面、非全面③报送周期长短:日报、旬报、月报、季报、半年报和年报④填报单位:基层、综合报表考点二:“普查”的含义普查:是普遍调查的简称。
统计学原理复习重点

统计学原理复习重点第一章总论。
本章介绍统计学及相关概念,勾勒了本课程的框架结构——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
是统计的三层含义,总体、样本及指标等概念。
统计的三层含义及相互关系统计学是一门关于数据的科学,是一门关于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解释和推断的科学。
(一)统计工作(统计的基本含义)即统计实践活动,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数据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分析的工作活动的总称。
(二)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成果,包括各种统计报表、统计图形及文字资料等。
(三)统计学是一门收集、整理、描述、显示和分析统计数据的方法论的科学,其目的是探索事物的内在数量规律性,以达到对客观事物的科学认识。
(四)三者关系统计学与统计实践活动的关系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理论源于实践,理论又高于实践,反过来又指导实践。
统计工作和统计数据是工作和工作成果关系。
统计实践活动的产生与发展三个主要的统计学派1、政治算术学派代表人物:英国的威廉·配第(1623-1687)、约翰·格朗特(1620-1674)等。
威廉·配第的代表著《政治算术》对当时的英、荷、法等国的“ 国富和力量”进行了数量的计算和比较;格朗特写出了第一本关于人口统计的著作。
他们开创了从数量方面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先例。
可以说,威廉·配第是统计学的创始人。
2、记述学派(国势学派〕代表人物:德国的康令(1606-1681)阿亨瓦尔(1719-1772;1764年首创统计学一词)他们在大学中开设“ 国势学”课程,采用记述性材料,讲述国家“ 显著事项”,籍以说明管理国家的方法。
特点是偏重于事物质的解释而忽视量的分析。
3、数理统计学派代表人物:比利时的凯特勒(1796-1874)他把古典概率论引进统计学,发展了概率论,推广了概率论在统计中的应用。
凯特勒把德国的国势学派、英国的政治算术学派和意大利、法国的古典概率论家以融合改造为近代意义的统计学。
他是数理统计学派的奠定人。
统计学原理计算题复习(六种题型重点)

第三章:编制次数分配数列1.根据所给资料分组并计算出各组的频数和频率,编制次数分布表;根据整理表计算算术平均数。
例题:某单位40名职工业务考核成绩分别为: 68 89 88 84 86 87 75 73 72 68 75 82 97 58 81 54 79 76 95 76 71 60 90 65 76 72 76 85 89 92 64 57 83 81 78 77 72 61 70 81单位规定:60分以下为不及格,60─70分为及格,70─80分为中,80─90分为良,90─100分为优。
要求:(1)将参加考试的职工按考核成绩分为不及格、及格、中、良、优五组并编制一张考核成绩次数分配表;(2)指出分组标志及类型及采用的分组方法;(3)根据考核成绩次数分配表计算本单位职工业务考核平均成绩; (4)分析本单位职工业务考核情况。
解答:(1)该企业职工考核成绩次数分配表:成 绩(分) 职工人数(人) 频率(%)不及格(60以下) 3 7.5 及格 (60-70) 6 15 中 (70-80) 15 37.5 良 (80-90) 12 30 优 (90-100) 4 10 合 计 40100(2)此题分组标志是按“成绩”分组,其标志类型是“数量标志”; 分组方法是“变量分组中的组距式分组的等距分组,而且是开口式分组”;(3)根据考核成绩次数分配表计算本单位职工业务考核平均成绩。
(4)分析本单位职工考核情况。
本单位的考核成绩的分布呈两头小,中间大的“钟形分布”(即正态分布),不及格和优秀的职工人数较少,分别占总数的7.5%和10%,本单位大部分职工的考核成绩集中在70-90分之间,占了本单位的为67.5%,说明该单位的考核成绩总体良好。
)(774095485127515656553分=⨯+⨯+⨯+⨯+⨯==∑∑f xf x第四章:计算加权算术平均数、加权调和平均数(已知某年某月甲、乙两农贸市场A 、B 、C 三种农产品价格和成交量、成交额资料,试比较哪一个市场农产品的平均价格 较高?并说明原因。
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

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一、统计学的概念和基本原理统计学是研究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解释和应用的一门学科。
它有两个基本的原理:总体与样本的关系原理和随机现象的规律性原理。
二、数据的搜集和整理数据的搜集方法分为两类:实验法和调查法。
实验法通过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科学实验;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方式进行。
数据的整理包括数据的清洗、变换和归类。
三、统计指标的计算和分析常见的统计指标包括均值、中位数、众数、标准差和相关系数等。
通过这些指标,可以对数据进行描述和分析,得出结论。
四、概率论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概率论是研究随机现象的规律性的一门学科。
它研究的对象包括样本空间、事件、概率和随机变量等。
在计算概率时,可以利用排列组合、条件概率和贝叶斯定理等方法。
五、概率分布和抽样分布概率分布包括离散型和连续型两类。
离散型分布包括二项分布、泊松分布和几何分布等;连续型分布包括正态分布和指数分布等。
抽样分布包括正态分布、t分布和F分布。
六、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参数估计是利用样本信息来估计总体参数值的方法。
常见的点估计方法有最大似然估计和矩估计。
假设检验是根据样本信息来判断总体一些未知参数是否满足给定假设的方法。
常见的假设检验方法有单样本t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和两样本t检验等。
七、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相关分析研究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
回归分析则通过建立回归方程来研究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关系。
常见的回归分析方法有简单线性回归和多元线性回归。
八、统计决策理论和抽样调查统计决策理论研究如何制定最优的决策方案。
抽样调查是利用小样本来推断总体特征的方法。
常见的抽样方法有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和整群抽样等。
九、统计分析软件的应用常见的统计分析软件有SPSS、R和Python等。
通过这些软件,可以进行数据的处理、分析和可视化等,提高工作效率。
总之,统计学原理是统计学的基础课程,主要涵盖数据搜集和整理、统计指标的计算和分析、概率论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概率分布和抽样分布、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统计决策理论和抽样调查以及统计分析软件的应用等内容。
统计学原理贾俊平期末考试重点

统计学期末(单选、10个填空、5个判断、三个计算、一道论述)第一章导论1、统计学是收集、处理、分析、解释数据并从数据中得出结论的科学。
分析数据:分为描述统计方法和推断统计方法两种方法。
描述统计:研究的是数据收集、处理、汇总、图表描述、概括与分析等统计方法。
推断统计:是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方法。
推断统计内容包含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2、统计数据的类型:(1)按照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可以将统计数据分为分类数据、顺序数据与数值型数据。
注意:分类数据和顺序数据都是表现事物的品质特征,通常是用文字来表述的,其结果均表现为类别,因此可以通称为定性数据或品质数据(qualitative data)。
数值型数据说明的是现象的数量特征,通常用数值来表现,因此可以统称为定量数据或数量数据(quantitative data)。
(2)按照统计数据的收集方法,可以将统计数据分为观测数据和实验数据。
(3)按照被描述的现象与时间的关系,可以将统计数据分为截面数据、时间序列数据(和面板数据 panal data)。
3、抽样独立性问题:总体区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目的是为了判别在抽样中每次抽取是否独立(类似抽小球是否放回的问题)。
在统计推断中,通常是针对无限总体的,因而通常把总体看做随机变量(random variable)。
统计上的总体通常是一组观测数据,而不是一群人或者一些物品的简单集合。
4、统计指标按其所反映的数量特点和作用不同,分为数量指标、质量指标。
样本(sample)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构成样本的元素的数目称为样本量(sample size)。
抽样的目的是根据样本提供的信息推断总体的特征。
5、总体参数(parameter)是用来描述总体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是研究者想要了解的某种特征值。
样本统计量(statistic)是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是根据样本数量计算出来的一个量。
统计学原理贾俊平期末考试重点

统计学期末(单选、10个填空、5个判断、三个计算、一道论述)第一章导论1、统计学是收集、处理、分析、解释数据并从数据中得出结论的科学。
分析数据:分为描述统计方法和推断统计方法两种方法。
描述统计:研究的是数据收集、处理、汇总、图表描述、概括与分析等统计方法。
推断统计:是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方法。
推断统计内容包含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2、统计数据的类型:(1)按照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可以将统计数据分为分类数据、顺序数据与数值型数据。
注意:分类数据和顺序数据都是表现事物的品质特征,通常是用文字来表述的,其结果均表现为类别,因此可以通称为定性数据或品质数据(qualitative data)。
数值型数据说明的是现象的数量特征,通常用数值来表现,因此可以统称为定量数据或数量数据(quantitative data)。
(2)按照统计数据的收集方法,可以将统计数据分为观测数据和实验数据。
(3)按照被描述的现象与时间的关系,可以将统计数据分为截面数据、时间序列数据(和面板数据 panal data)。
3、抽样独立性问题:总体区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目的是为了判别在抽样中每次抽取是否独立(类似抽小球是否放回的问题)。
在统计推断中,通常是针对无限总体的,因而通常把总体看做随机变量(random variable)。
统计上的总体通常是一组观测数据,而不是一群人或者一些物品的简单集合。
4、统计指标按其所反映的数量特点和作用不同,分为数量指标、质量指标。
样本(sample)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构成样本的元素的数目称为样本量(sample size)。
抽样的目的是根据样本提供的信息推断总体的特征。
5、总体参数(parameter)是用来描述总体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是研究者想要了解的某种特征值。
样本统计量(statistic)是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是根据样本数量计算出来的一个量。
《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要点110602

《统计学原理》期末总复习要点(20110602)一、解释名词(8个)
统计指标、普查、抽样调查、标准差、统计指数、时间序列、相关关系、相关系数
二、复习思考题(8个)
1。
普查的含义及其特点
2.编制组距数列如何确定组限?
3。
相关关系的种类如何划分?
4。
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的区别与联系
5。
时期数列与时点数列的区别
6.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的关系
7.综合指数法编制总指数的基本原则
8.指数体系的两个内容及作用
三、计算题(5个方面)
1.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标准差的计算
2.平均发展水平和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
3指数的影响因素分析(侧重两因素分析)
4。
相关系数计算、线性回归方程建立
四、期末考试题型(5个)
1、判断对错并改正(9×2=18分)
2、单项选择(10×1=10分)
3、多项选择(10×2=20分)
4、说明与分析(3×5=15分)
5、计算题(37分)。
统计学原理期末总结复习

统计学原理期末总结与复习描述统计 & 推断统计(样本)(从样本推论总体)描述统计1、个案与变量性别年龄教育水平父亲职业张三男35 1 工人李四女45 2 农民王五女56 4 干部周六男44 3 工人2、变量的类型(测量的层次)定类变量(SPSS:名义变量)定序变量(SPSS:序号变量)定距变量(SPSS:度量变量)3、单变量描述统计(1)频次、频率、百分比、比率(2)集中趋势:以一个值来代表资料的分布情况,反映资料的集结。
众值、中位值、均值(3)离散趋势的测量:以一个值反映个案与个案之间的差异。
离异比率、四分位差、方差和标准差(4)正态分布的特点:单峰、对称、三值合一;在均值左右一定标准差范围内的个案比例是一定的(68.26%;95.46%;99.73%)。
标准正态分布:标准化的方法;标准正态分布中常用的数值及其比例。
4、双变量描述统计(1)统计相关:大小(相关系数);方向(正相关、负相关);相关未必是因果关系。
(2)交互分类(交叉表、列联表)(3)相关系数的测量。
(4)消减误差比例(PRE)(5)简单一元线性回归推断统计5、抽样(1)抽样分布(2)标准误(SE)与标准差的区别(3)抽样的方法6、参数估计(1)点估计(2)区间估计:置信度、置信区间;均值和百分比的区间估计7、假设检验:(1)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和步骤;(2)抽样分布与中心极限定理;(3)t检验、Z检验、F检验—适用的条件与检验的原理8、详析模式:(1)因果分析、阐明分析与条件分析的基本逻辑(2)统计控制;净相关系数的含义9、多因分析(2)复相关系数:多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共同影响力。
(2)决定系数。
(3)多元线性回归主要概念:PRE;标准误(SE);方差;置信度;置信区间;中心极限定理;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两种误差计算与分析能力要求:(1)能够对一组给定的数据计算众值、中位值、均值、标准差、方差、四分位差、离异比率。
(2)掌握正态分布标准化的方法、正态分布的特点、标准正态分布的常用数值及相应比例。
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重点

统计学原理例题分析一、判断题(把“√"或“×”填在题后的括号里)1。
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
()参考答案:×2。
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标志是依附于单位的。
( )参考答案:√3。
标志通常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两种.()参考答案:√4。
当对品质标志的标志表现所对应的单位进行总计时就形成统计指标。
()参考答案:√5. 调查方案的首要问题是确定调查对象。
()参考答案:√6. 我国目前基本的统计调查方法是统计报表、抽样调查和普查.()参考答案:√7。
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一致。
()参考答案:×8. 按数量标志分组,各组的变量值能准确的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性质上的差别。
()参考答案:×9。
在确定组限时,最大组的上限应低于最大变量值.()参考答案:×10. 按数量标志分组的目的,就是要区别各组在数量上的差别。
()参考答案:×11。
离散型变量可以作单项式分组或组距式分组,而连续型变量只能作组距式分组.( )参考答案:√12. 对于任何两个性质相同的变量数列,比较其平均数的代表性,都可以采用标准差指标。
()参考答案:×13. 样本成数是指在样本中具有被研究标志表现的单位数占全部样本单位数的比重。
()参考答案:√14。
样本容量指从一个总体中可能抽取的样本个数。
()参考答案:×15。
在抽样推断中,作为推断对象的总体和作为观察对象的样本都是确定、唯一的。
( )参考答案:×16. 产量增加,则单位产品成本降低,这种现象属于函数关系.()参考答案:×17. 在直线回归方程Y=a +bx中,b值可以是正的,也可以是负的。
( )参考答案:√18. 回归系数b和相关系数γ都可用来判断现象之间相关的密切程度。
()参考答案:×19. 平均指标指数是综合指数的一种变形。
()参考答案:×20。
统计学期末复习重点

统计学期末复习重点一.单项选择(20 X 2=40)单选题所涉及的知识点,不用死记概念,要理解其内涵,灵活应用!第一章.绪论统计的定义:统计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总体数量变动关系和变动规律的活动的总称,是认识客观世界的有力工具。
统计学的定义:统计学是关于数据的科学,研究如何收集(如调查与试验)、分析(回归分析)、表述数据(图与表),并通过数据得出基本结论。
统计的研究对象的特点:①数量性。
统计数据是客观事物量的反映。
②总体性。
统计的数量研究是对现象总体中各单位普遍存在的事实进行大量观察和综合分析。
③变异性。
总体各单位的特征表现存在着差异,而且这些差异并不是事先可以预知的。
统计的分类:统计可分为描述统计,推断统计、核算统计、理论统计、应用统计描述统计:汇总的表、图和数值。
包括搜集数据、整理数据、展示数据推断统计:用样本数据对总体性质进行估计,检验核算统计:对国家或地区经济运行过程及各类总量进行描述和分析总体:根据一定目的确定的所要研究的事物的全体。
它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别事物构成的整体。
总体单位(简称单位):是组成总体的各个个体。
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单位可以是人、物、机构等实物单位,也可以是一种现象或活动等非实物单位。
样本:由总体的部分单位组成的集合。
样本容量:样本所包含的总体单位数标志(变量):总体各单位普遍具有的属性或特征。
标志的分类:①品质标志: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
品质标志的表现只能用文字、语言来描述。
②数量标志:单位数量方面的特征。
数量标志可以用数值来表现几种常用的统计软件:SAS SPSS MINITAB STATISTICA Excel思考题:1、在调查某高校学生的学习状况时,总体是(C )A该校全部学生B该校每个学生C该校全部学生的学习情况D被随机抽取进行数据采集的全部学生2. 要了解全国的人口情况,总体单位是(A )。
A.每一个人B.每一户C.每个省的人口D.全国总人口第二章.数据数据:所收集、分析、汇总表述和解释的事实及数字,数据是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的基础;是统计学研究对象的特征,是客观事实;不仅仅局限于数字范畴,包括非数字形式的其他信息。
自学考试00974统计学原理复习重点

WORD 格式.可编辑技术资料分享00974统计学原理 章节基础知识 第一章:总论 1、统计的三基本方法:大量观察法,综合分析法,归纳推断法((可扩展未简答) 2、凯特乐将统计学的三个主要源泉:英国的政治学派,德国的国势学,法国的概率统计 3、“统计”一词的含义:统计包括三个含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科学。
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科学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统计工作的成果是统计资料,统计资料和统计科学的基础是统计工作,统计科学既是统计工作经验的理论概括,又是指导统计工作的原理、原则和方法。
(简答) 4、统计信息的两大特征:数量性和总体性(多选、简答) 5、统计的三大职能:信息,咨询,监督 (多选) 6、四大计量尺度: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定距尺度,定比尺度(重点前两个) 7、按度量层次低到高: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定距尺度>定比尺度 8、区别总体和总体单位(选择,判断) 9、统计指标的的三大特性:总体性,数量性,综合性(多选) 10、区分变异和变量,变量又可以分为: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多选) 第二章:统计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1.统计资料的三大特性:数量性,总体性,客观性(选择,填空) 2.总体性的定义是指统计是从整体上反映和分析事物数量特征,而不是着眼于个别事物,因为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只有从整体上观察,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判断) 3.原始资料的搜集方法 访问方法 观察方法 实验方法(多选) 4.统计调查的方式: 1)普查:专门组织进行一次性的全面调查(填空、多选) 2)抽样调查:最常用的方法 3)统计报表 4)重点调查:了解定义(选择)(多年都有考到) 5)典型调查 6.结论:统计方式是以普查为基础,抽样调查为主体(选择、判断) 7.统计调查方案的内容:(1) 调查目的:调查目的要符合客观实际,是任何一套方案首先要明确的问题,是行动的指南。
(2) 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调查对象即总体,调查单位即总体中的个体。
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纲要

《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纲要(1——4章)第一章绪论本章的重点1、统计学的认识对象——统计学是一门适用于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数量方面研究的方法论科学。
——统计学的认识对象是大量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以及数量发展规律的具体表现。
——统计学认识对象的特点是数量性、总体性、具体性和社会性。
2、研究方法——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本章的难点3、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总体与总体单位:总体统计总体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许多个别事物所构成的整体。
它是由特定研究目的而确定的统计研究对象,可简称总体。
1、总体具备同质性、大量性、变异性三个特征。
2、总体的分类有限总体与无限总体;实体总体与行为总体;事物总体与数值总体。
总体单位构成总体的每一个个别事物称为总体单位。
——标志与标志表现1、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标志按其性质可以分为品质标志与数量标志。
从总体观察标志还有不变标志与可变标志。
2、标志表现是标志特征在总体各单位的具体表现,是统计调查所得的结果。
——变异与变量1、总体各单位在标志表现上的差别称为变异。
变异是统计的前提。
2、可变的数量标志称为变量。
变量的具体取值称为变量值。
——统计指标与统计指标体系(一)统计指标是表明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及取值。
1、统计指标的涵义:指标是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名称。
任何指标都可以用数字来表示。
2、统计指标的组成要素:指标由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两个要素构成。
3、统计指标的作用4、统计指标的特点:1、数量性。
即任何指标都可以用数值表示。
没有不用数值表示的统计指标2、综合性。
即任何指标都是综合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
3、具体性。
即任何指标数值都是反映所研究现象在具体时间、地点、条件下的规模、水平。
4、指标与标志的区别与联系区别:(1)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或特征的名称,而指标是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名称;(2)标志有品质标志(只能用文字表示)与数量标志(可以用数字表示)两种,而指标都可以用数字表示。
《统计学原理》期末重点

1.什么是统计学?为什么统计学可以通过对数据分析达到对事物性质的认识?答:(1)统计学是一门收集、整理、显示和分析统计数据的科学,其目的是探索数据内在的数量规律性。
(2)这是由客观事物本身的特点和统计方法的特性共同决定的。
①从客观事物方面来说,根据辩证法的基本原理,任何客观事物都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对立统一。
同样,任何一个数据,也都是必然性与偶然性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二者作用的对立统一。
②从统计方法来看,统计学提供了一系列的方法,专门用来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显示数据的特征,进而分析和探索(或推断)出事物总体的数量规律性。
2.解释总体与样本、参数和统计量的含义。
答:①总体:所研究的全部个体(元素)的集合。
②样本: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构成样本的元素的数目称为样本容量。
③参数:研究者想要了解的总体的某种特征值,参数通常是一个未知的常数。
④统计量:根据样本数据计算出来的一个量。
由于样本是我们所已经抽出来的,所以统计量总是知道的。
3.解释总体分布、样本分布和抽样分布的含义。
答:(1)总体分布:整体取值的概率分布规律,通常称为总体分布。
(2)样本分布:从总体中抽取容量为n的样本,得到n个样本观测值的概率分布,则为样本分布。
(3)抽样分布:就是由样本n个观察值计算的统计量的概率分布。
4.简述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的概念及其联系。
答:(1)描述统计是用图形、表格和概括性的数字对数据进行描述的统计方法;推断统计是根据样本信息对总体进行估计、假设检验、预测或其他推断的统计方法。
(2)两者间联系:一方面反映了统计发展的前后两个阶段,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统计方法研究和探索客观事物内在数量规律性的先后两个过程。
5.简述中心极限定理。
答:中心极限定理就是对于一个抽自任意总体(均值为µ,方差为σ2),样本容量为n 的随机样本。
当n充分大时(通常要求n≥30),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将近似于一个具有μ、方差为σ2/n的正态分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学原理例题分析一、判断题(把“√”或“×”填在题后的括号里)1. 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
()参考答案:×2. 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标志是依附于单位的。
()参考答案:√3. 标志通常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两种。
()参考答案:√4. 当对品质标志的标志表现所对应的单位进行总计时就形成统计指标。
()参考答案:√5. 调查方案的首要问题是确定调查对象。
()参考答案:√6. 我国目前基本的统计调查方法是统计报表、抽样调查和普查。
()参考答案:√7. 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一致。
()参考答案:×8. 按数量标志分组,各组的变量值能准确的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性质上的差别。
()参考答案:×9. 在确定组限时,最大组的上限应低于最大变量值。
()参考答案:×10. 按数量标志分组的目的,就是要区别各组在数量上的差别。
()参考答案:×11. 离散型变量可以作单项式分组或组距式分组,而连续型变量只能作组距式分组。
()参考答案:√12. 对于任何两个性质相同的变量数列,比较其平均数的代表性,都可以采用标准差指标。
()参考答案:×13. 样本成数是指在样本中具有被研究标志表现的单位数占全部样本单位数的比重。
()参考答案:√14. 样本容量指从一个总体中可能抽取的样本个数。
()参考答案:×15. 在抽样推断中,作为推断对象的总体和作为观察对象的样本都是确定、唯一的。
()参考答案:×16. 产量增加,则单位产品成本降低,这种现象属于函数关系。
()参考答案:×17. 在直线回归方程Y=a +bx中,b值可以是正的,也可以是负的。
()参考答案:√18. 回归系数b和相关系数γ都可用来判断现象之间相关的密切程度。
()参考答案:×19. 平均指标指数是综合指数的一种变形。
()参考答案:×20. 序时平均数与一般平均数完全相同,因为它们都是将各个变量值的差异抽象化了。
()参考答案:×二、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1.以产品的等级来衡量某种产品的质量好坏,则该产品等级是()。
A.数量标志B.品质标志C.数量指标D.质量指标。
参考答案:B2.某地区有15家生产同种产品的工厂,要研究它们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单位是()。
A.每一个工厂B.每一件产品C.所有15家工厂D.每个工厂的产品参考答案:B。
3.对某地区工业企业职工情况进行研究,统计总体是()。
A.每个工业企业B.工业企业全部职工C.每个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D.工业企业每一名职工参考答案:B4.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
A.抽象的数量关系B.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C.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D.社会经济统计认识过程的规律和方法参考答案:C5.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验,通常采用的调查方法是()。
A.全面调查B.抽样调查C.典型调查D.重点调查参考答案:B6.在生产过程中,对产品的质量检查和控制应该采用()。
A.普查的方法B.重点调查的方法C.典型调查的方法D.抽样调查的方法参考答案:D7.抽样调查与典型调查都是非全面调查,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
A.灵活程度不同B.组织方式不同C.作用不同D.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参考答案:D8.调查时限是指()。
A.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B.进行调查工作的期限C.调查工作登记的时间D.调查资料的报送时间参考答案:B9.某管理局对其所属企业的生产计划完成百分比采用如下分组,请指出哪一分组是正确的()。
A.80-89%B.80%以下90-99%80.1-90%100-109%90.1-100%110%以上100.1-110%C.90%以下D.85%以下90-100%85-95%100-110%95-105%110%以上105-115%参考答案:C10.在编制变量分配数列中,组限的确定()。
A.最小组下限高于最小变量值B.最小组下限等于最小变量值C.最大组上限高于最大变量值D.最大组上限低于最大变量值参考答案:C11.下列分组中哪个是按品质标志分组()。
A.企业按年生产能力分组B.产品按品种分组C.人口按年龄分组D.家庭按收入水平分组参考答案:B12.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
A.按品质标志分组B.分组标志的正确选择C.运用多个标志进行分组,形成一个分组体系D.分组形式的选择参考答案:B13.由工人组成的总体所计算的工资总额是()。
A.数量标志B.总体单位总量C.标志总量D.质量指标参考答案:C14.某月份甲工厂产品废品率属于()。
A.比例相对指标B.比较相对指标C.结构相对指标D.强度相对指标参考答案:C。
15.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
A.平均指标B.相对指标C.总量指标D.变异指标参考答案:C16.已知两个同类型企业职工平均工资的标准差分别为:σ=5元,σ=6元,则两个企业职工平均工资的代表性是()。
A.甲大于乙B.乙大于甲C.一样的D.无法判断参考答案:D17.抽样调查的主要目的是()。
A.用样本指标来推算总体指标B.对调查单位作深入研究C.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D.广泛运用数学方法参考答案:A18.抽样极限误差通常需要用什么作为标准单位来衡量()。
A. 抽样平均误差B. 总体标准差C. 样本容量D. 抽样误差概率度参考答案:A19.连续生产的电子管厂,产品质量检验是这样安排的,在一天中,每隔一小时抽取5分钟的产品进行检验,这是()。
A.简单随机抽样B.类型抽样C.等距抽样D.整群抽样参考答案:D20.每一吨铸铁成本(元)倚铸件废品率(%)变动的回归方程为y=56+8x,这意味着()。
A.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64元B.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8%C.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8元D.如果废品增加1%,则每吨成本为56元参考答案:C21.若变量x增加时,变量y的值减少,那么变量x和y之间存在着()A.正相关关系B.负相关关系C.直线相关关系D.曲线相关关系参考答案:B22.在价格不变的条件下,商品销售额和销售量之间存在着()A.不完全的依存关系B.不完全的随机关系C.完全的随机关系D.完全的依存关系参考答案:A23.指数按其所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分为()。
A.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B.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C.个体指数和总指数D.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参考答案:C24.某管理局为了全面反映所属各企业生产某种产品平均成本总的变动情况,需要编制()。
A.可变指数B.固定构成指数C.结构变动影响指数D.质量指标综合指数参考答案:D25.平均发展速度是()。
A.定基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B.环比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C.环比发展速度的几何平均数D.增长速度加上100%参考答案:C26.已知一个数列的环比增长速度分别为3%、5%、8%,则该数列的定基增长速度为()。
A. 3%×5%×8%;B. 103%×105%×108%;。
C. (3%×5%×8%)+1D. (103%×105%×108%)-1参考答案:D27.根据时期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
A. 几何平均法B. 加权算术平均法C. 简单算术平均法D. 首末折半法参考答案:C28.下列数列中哪一个属于动态数列()。
A. 学生按学习成绩分组形成的数列B. 工业企业按地区分组形成的数列C. 职工按工资水平高低排列形成的数列D. 出口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形成的数列参考答案:D三、多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五个选项中,有二个或二个以上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1. 下面哪些是连续型数量标志()。
A. 住房面积B. 商店的商品销售额C. 高校的大学生人数D. 人口的出生率E. 工业增长速度参考答案:ABDE2.下列统计指标中,是质量指标的有()A.工资总额B.单位产品成本C.平均亩产量D.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E.商品流转额参考答案:BCD3.下列各项中,哪些属于统计指标()。
A.我国1994年国民生产总值B.某工人日平均产量C.某地区出生人口总数D.某产品单位产品成本为12元/件E.某企业全部工人生产某种产品的人均产量参考答案:ACE4.制定一个周密的统计调查方案,应确定()。
A.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B.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C.调查项目和调查表D.调查资料使用范围E.调查的时间和时限参考答案:ACE5.全国人口普查中()。
A.全部人口数是总体B.每个人是总体单位C.调查单位是“户”D.填报单位是“人”E.男性是品质标志表现参考答案:BE6.抽样调查()。
A.是一种非全面调查B.其目的是根据抽样结果推断总体数量特征C.它具有经济性、时效性、准确性和灵活性等特点D.其调查单位是随机抽取的E.抽样推断的结果往往缺乏可靠性参考答案:ABCD7.下列哪些现象和指标宜于采用非全面调查()。
A.全国钢铁、原油产量及主要产品产量B.了解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的成果及问题C.电视机出厂前的使用寿命检验D.对全国各铁路枢纽站的货运量、货物种类的调查,以了解全国铁路货运情况E.反映科技人员分配和使用状况的统计指标参考答案:BCD8.下列分组哪些是按品质标志分组()。
A.职工按文化程度分组B.固定资产按用途分组C.家庭按收入水平分组D.学生按健康状况分组E.企业按生产计划完成程度分组。
参考答案:ABD9.组距数列中,影响各组次数分布的要素有()。
A.组距B.组数C.组限D.变量值E.总体单位数参考答案:ABE10.次数分配数列()。
A.是由组距和组数、组限和组中值组成的B.是由总体分成的各个组和各组相应的分配次数组成的C.包括品质分配数列和变量数列两种D.可以用图表形式表示E.可以表明总体结构和分布特征参考答案:BCDE11.调查某地区国有企业的原始资料,经过整理得出的标志总量有()。
A.职工人数B.工厂数C.实现利税D.总产值E.销售收入参考答案:CDE12.下列指标中属于强度相对指标的有()。
A.每人平均国民收入B.每个工人的平均工资C.每人平均粮食产量D.大学生的平均年龄E.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参考答案:AC13.不同总体间各标志值的差异程度可以通过标准差系数进行比较,因为标准差系数()。
A.消除了不同数列平均水平高低的影响B.消除了不同总体各标志值测量单位的影响C.消除了不同数列各标志值差异的影响D.数值的大小与数列的平均数无关E.数值的大小与数列的差异水平无关 参考答案:AC14.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必须同时具备的三个要素是( )。
A.样本单位数B.估计值 C.抽样误差范围D.概率保证程度E.抽样平均误差 参考答案:BCD 15.常用的抽样组织形式包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