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处方点评与用药安全

合集下载

中药处方点评制度

中药处方点评制度

中药处方点评制度为了规范中药处方管理,确保合理用药,本文根据卫生部的相关规定制定了中药处方点评制度。

医务科应该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参与处方的评价工作。

处方评价的细则如下:1.中药处方包括中药饮片处方和中成药处方,应分别单独开具。

根据中医诊断结果,选用适宜的中成药。

2.中成药名称应使用经药品监管部门批准的药品通用名称,院内中药制剂名称应使用经省级药品监管部门批准的名称。

3.用法用量应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常规用法用量使用,超剂量使用时,应注明原因并再次签名。

4.每张处方不得超过5种药品,每一种药品应分行顶格书写,药性峻烈或含毒性成分的药物应避免重复使用,功能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中成药不宜叠加使用。

5.中药注射剂应单独开具处方。

6.中草药处方应体现“君、臣、佐、使”的特点,名称应按我院中药饮片处方用名与调剂给付的规定书写。

7.剂量使用法定剂量单位,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原则上应以克(g)为单位,单位名称紧随数值后。

8.调剂、煎煮的特殊要求应注明在药品右上方,并加括号,如打碎、先煎、后下等。

9.对饮片的产地、炮制有特殊要求的,应在药品名称之前写明。

10.根据整张处方中药味多少选择每行排列的药味数,并原则上要求横排及上下排列整齐。

11.中药饮片用法用量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无配伍禁忌,有配伍禁忌和超剂量使用时,应在药品上方再次签名。

12.中药饮片剂数应以“剂”为单位。

13.处方用法用量紧随剂数之后,包括每日剂量、采用剂型、每剂分几次服用、用药方法、服用要求等内容。

14.按毒麻药品管理的中药饮片的使用应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

处方管理是医院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为了保证处方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医院应该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管理。

一般来说,处方的用量不应超过规定的限制,对于一些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医师应当注明理由,并适当延长处方用量。

麻醉药品、毒性药品和贵重药品的使用情况需要进行评价,以确保其合理使用。

中药饮片处方点评情况

中药饮片处方点评情况

中药饮片处方点评情况
中药饮片处方点评情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1.处方是否合理:评估处方中所选药物的种类和用量是否符合中医理论,并考虑药物之间的配伍关系。

如果处方符合中医理论,并且药物之间的配伍合理,可以认为处方合理。

2.药物用量是否适当:评估处方中每种药物的用量是否合理。

用量过大或过小可能会影响疗效,因此应尽量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要来确定药物的用量。

3.药物选用是否准确:评估处方中所选的中药饮片是否适合患者的病情。

中药饮片有很多不同的种类,每种药物都有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和适应症。

因此,选择适合患者病情的药物非常重要。

4.处方的调理和配伍是否合理:评估处方中药物的调理和配伍是否合理。

中药的调理和配伍是中医药方的重要组成部分,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增强疗效或减少不良反应。

总之,中药饮片处方点评情况需要考虑处方的合理性、药物的用量是否适当、药物选用的准确性以及处方的调理和配伍是否合理等方面,以综合评价处方的质量。

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

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
汇总分析和反馈
药师对点评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形成总结 报告,向相关部门和医生反馈,提出改进 意见和建议。
02 处方点评的实施
点评标准的制定
制定统一的处方点评标准
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和指导原则,制定适合本机构的处方点评标准,明确点评的 指标、方法和流程。
定期更新标准
根据临床实践和最新研究进展,定期更新处方点评标准,以适应医疗技术的进 步和药物品种的变化。
合理用药的定义和原则
合理用药的原则包括安全性、 有效性、经济性和适当性。
安全性是指药物治疗要确保患 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避 免或减少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 作用。
有效性是指药物治疗要针对患 者的疾病类型、病情严重程度 和个体差异,达到预期的治疗 效果。
合理用药的定义和原则
01
经济性是指药物治疗要考虑患者 的经济负担,避免过度治疗和浪 费。
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
目录
• 处方点评概述 • 处方点评的实施 • 合理用药的策略与建议 • 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处方点评概述
处方点评的定义
处方点评是指医疗机构药师对医生开具的处方进行审核,评估其是否符 合国家药品管理法律法规、临床诊疗指南和药品说明书等相关规定,以 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的过程。
处方点评能够促进医生合理用药,减少不 必要的药品使用和浪费,提高医疗质量和 效率。
促进医药信息交流
提升药师专业水平
处方点评过程中,药师与医生之间的沟通 和交流能够促进医药信息交流,提高医生 对药品使用的理解和掌握。
处方点评是药师专业工作的一部分,通过 处方点评能够提升药师的专业水平和综合 素质。
处方点评的流程和方法
建立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激励机制,鼓励医务人员积极参与 处方点评工作,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制度

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制度

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制度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制度是指医生对中药饮片处方进行评估和点评的一种制度。

通过对处方的评估,可以提高处方的科学性、合理性和个体化,进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性。

本文将从制度背景、具体内容和实施效果三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制度背景1.中药饮片处方的特点中药饮片是中药材经破碎、加工等工序制成的粉末或颗粒剂型,使用方便、质量稳定,是中医药临床常用药物剂型之一、在临床应用中,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以及药物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来拟定处方,饮片的煎煮可以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进行调整。

2.中药饮片处方存在的问题由于中药饮片处方的个体化、灵活性,加之医生的经验和知识水平的不同,导致中药饮片处方的质量参差不齐。

一些处方可能存在食药相悖、药物种类过多、剂量不合理等问题,不利于治疗效果的达到和患者的用药安全。

二、具体内容1.处方评估处方评估是对中药饮片处方的术前评价,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1)病情评估: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综合评估,包括疾病类型、病程、症状等。

(2)体质评估:通过辨证论治对患者的体质进行评估,确定患者的体质类型,以及针对性的调整饮片配方。

(3)药物评估:对处方中药物的种类、剂量、相互作用等进行评估,避免药物间的相互干扰。

2.处方点评处方点评是对中药饮片处方的术后评价,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处方进行点评:(1)疗效评价:对处方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包括疗效的明显性、持久性、安全性等。

(2)用药安全评价:对药物的不良反应、药物间的相互作用等进行评估,提出合理的用药建议。

(3)个体化评价: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用药反应,对处方进行个体化的点评和调整。

三、实施效果1.提高中药饮片处方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通过处方评估和点评,可以避免一些因个体化需求而过多、重复使用其中一种药物,或者种类单一、剂量不足等现象,提高处方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个体化调整处方:通过处方点评,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反应,对处方进行个体化调整,提高治疗的针对性和疗效。

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制度及细则

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制度及细则

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制度及细则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中药饮片处方专项点评制度及实施细则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药饮片处方质量管理强化合理使用的通知》要求,为了加强中药饮片处方管理,规范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工作,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根据《处方管理办法》、《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和《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等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一、医院应组织相关部门和有关专家参加中药饮片处方的专项点评工作,每月开展一次中药饮片处方点评。

中药饮片处方应由主管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处方审核、核对、发药以及安全用药指导。

二、处方的点评及实施细则:﹙一﹚处方点评数量门急诊中药饮片处方的抽查率应不少于中药饮片总处方量的0.5﹪,每月点评处方绝对数不少于100张,不足100张的全部点评;病房﹙区﹚中药饮片处方抽查率﹙按出院病历数计﹚不少于5﹪,且每月点评出院病历绝对数应不少于30份,不足30份的全部点评。

(二)处方书写1、开具中药饮片处方应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辨证论治和方剂配伍原则。

中药饮片处方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各地区有关中药饮片炮制规范要求,按照《处方管理办法》和《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进行开具和书写。

2、按照中医诊断(包括病名和证型)结果,辨证或辨证辨病结合选用适宜的中药饮片。

3、处方的前记、正文、后记应书写完整,处方书写应规范、字迹清晰,医师签名、签章应与留样一致。

3、中药饮片处方应当体现“君、臣、佐、使”的特点要求;4、名称应当按我院中药饮片处方用名与调剂给付的规定书写;5、剂量使用法定剂量单位,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原则上应当以克(g)为单位,“g”(单位名称)紧随数值后。

6、调剂、煎煮的特殊要求注明在药品右上方,并加括号,如打碎、先煎、后下等。

7、对饮片的产地、炮制有特殊要求的,应当在药品名称之前写明。

处方点评及合理用药制度

处方点评及合理用药制度

处方点评及合理用药制度一、目的为加强处方的开具、调剂、使用的规范化管理,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按照《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及《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特制定《处方点评及合理用药制度》。

二、参考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2019年)2.《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卫医政发〔2011〕11号)3.《处方管理办法》(卫生部令〔2007〕53号)4.《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卫医管发〔2010〕28号)三、名词定义处方:是指由注册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以下简称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由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以下简称药师)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患者用药凭证的医疗文书。

处方包括医疗机构病区用药医嘱单。

四、内容(一)门诊处方点评1.每月由药剂科处方点评小组抽查当月门诊处方100张,对中成药、抗菌药物、精麻药品进行专项点评。

2. 药剂科处方点评小组依据《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中的要求,按照《处方点评工作表》,对门(急)诊处方进行点评。

3.处方点评依据处方项目填写的完整性、处方书写的规范性、剂量的准确性以及处方限量以及临床诊断,从药物的选择、用法用量、疗程、给药途径、联合用药、相互作用、配伍禁忌、潜在的不良反应等方面,分析用药的安全性、合理性及经济性。

4.要求处方合格率≥95%,每月公布处方点评结果,对于处方开具不合格的医师或未按照规定审核处方的药师,按照《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中相关办法予以处理。

(二)住院病历点评1.每月由药剂科处方点评小组点评病历不少于30份。

2.药剂科处方点评小组在医院处方点评专家组的指导下,对病历进行点评,并对重点患者撰写药历。

3.具体点评内容参照“门诊处方点评”。

4.病历点评结果以适当形式反馈给院领导、相关临床科室及医院职能部门。

5.经医院相关职能部门干预后,药剂科再随机抽查该临床科室病历30份,评价合理用药干预效果,并上报药事会。

中药方剂处方点评制度及细则

中药方剂处方点评制度及细则

中药方剂处方点评制度及细则1. 引言中药方剂作为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调理人体健康和治疗疾病的作用。

为了保证中药方剂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制定处方点评制度及细则是非常必要的。

2. 制度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中药方剂的处方过程,提高处方质量,确保患者健康安全。

3. 制度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中医医疗机构内进行中药方剂处方的临床医生和中药师。

4. 重要原则- 药物合理性:处方中药物的选择应符合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需求,确保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药物合理性:处方中药物的选择应符合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需求,确保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 剂量准确性:药物的使用剂量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进行合理调配,避免用药过量或过少。

剂量准确性:药物的使用剂量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进行合理调配,避免用药过量或过少。

- 配伍合理性:各药物之间的搭配应符合中药配伍原则,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配伍合理性:各药物之间的搭配应符合中药配伍原则,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 监测与调整:处方后应对患者进行监测,根据患者的反应及时调整方剂,优化治疗效果。

监测与调整:处方后应对患者进行监测,根据患者的反应及时调整方剂,优化治疗效果。

5. 处方点评流程- 医生或中药师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初步诊断。

- 根据诊断结果,选择合适的中药方剂进行处方。

- 处方完成后,进行内部点评,确保处方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 如有必要,可以进行外部专家点评,获得更多专业意见。

- 在处方后,对患者进行监测,根据患者的反应及时调整方剂。

6. 处方点评细则- 处方的合理性:评估处方中药物的适应症和疗效是否符合。

- 药物的剂量:评估处方中药物的剂量是否合理、准确。

- 药物的配伍:评估处方中药物的配伍是否合理,是否会产生相互作用。

- 药物的禁忌和不良反应:评估处方中药物是否有禁忌症和不良反应的风险。

- 处方的持续性和调整:评估处方对患者的持续性治疗效果和可调整性。

7. 处方点评结果记录医生或中药师应将处方点评结果记录在患者的病历中,以备日后参考和审核。

中药处方点评

中药处方点评

中药处方点评为规范我院处方点评工作,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根据《国家中医药局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我院药剂科对每个月的中药处方随机抽取100份门诊处方,按照相关制度进行实施点评。

旨在规范处方管理,促进合理用药,提高我院临床药物治疗水平。

中药处方应当包含以下内容:(一)一般项目,包括医疗机构名称、费别、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或住院病历号、科别或病区和床位号等。

可添列特殊要求的项目。

(二)中医诊断,包括病名和证型(病名不明确的可不写病名),应填写清晰、完整,并与病历记载相一致。

(三)药品名称、数量、用量、用法,中成药还应当标明剂型、规格。

(四)医师签名和/或加盖专用签章、处方日期。

(五)药品金额,审核、调配、核对、发药药师签名和/或加盖专用签章。

中药饮片处方的书写,应当遵循以下要求:(一)应当体现“君、臣、佐、使”的特点要求;(二)名称应当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准确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没有规定的,应当按照本省(区、市)或本单位中药饮片处方用名与调剂给付的规定书写;(三)剂量使用法定剂量单位,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原则上应当以克(g)为单位,“g”(单位名称)紧随数值后;(四)调剂、煎煮的特殊要求注明在药品右上方,并加括号,如打碎、先煎、后下等;(五)对饮片的产地、炮制有特殊要求的,应当在药品名称之前写明;(六)根据整张处方中药味多少选择每行排列的药味数,并原则上要求横排及上下排列整齐;(七)中药饮片用法用量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无配伍禁忌,有配伍禁忌和超剂量使用时,应当在药品上方再次签名;(八)中药饮片剂数应当以“剂”为单位;(九)处方用法用量紧随剂数之后,包括每日剂量、采用剂型(水煎煮、酒泡、打粉、制丸、装胶囊等)、每剂分几次服用、用药方法(内服、外用等)、服用要求(温服、凉服、顿服、慢服、饭前服、饭后服、空腹服等)等内容,例如:“每日1剂,水煎400ml,分早晚两次空腹温服”;(十)按毒麻药品管理的中药饮片的使用应当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

中药处方点评制度

中药处方点评制度

中药处方点评制度一、处方信息录入处方录入应准确无误,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诊断、药品名称、规格、数量、用法等信息。

所有中药处方应遵循中医药管理局的相关规定和标准,采用规范的药物名称。

二、药物选择与搭配药物选择应遵循中医药理论和临床指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中药。

搭配应考虑药物的协同和制约关系,避免或减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

三、药物剂量与用法药物的剂量应根据患者的年龄、体质、病情等因素进行调整,遵循“因人而异”的原则。

用法应明确、具体,包括用药时间、频次、方式等,以便患者正确使用。

四、药物禁忌与互动处方中应避免使用患者过敏或禁用的药物。

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产生不良反应或降低疗效。

五、用药疗效评价定期对处方疗效进行评价,了解药物对患者病情的影响。

如有需要,应根据疗效评价结果调整药物选择、剂量或用法。

六、君、臣、佐、使原则在处方中应遵循“君、臣、佐、使”原则,即主药、辅药、协药、导药的合理搭配。

主药应针对主要病情,辅药应协助主药,协药应调和药性,导药应引导药物归经。

七、处方书写规范处方书写应清晰、规范,字迹工整。

采用专业术语,避免使用缩写或非规范用语。

八、调剂、煎煮要求调剂人员应熟悉中药知识,准确调配药物。

煎煮设备应齐全、清洁,按照规定的煎煮方法和时间进行。

九、产地、炮制要求处方中应注明药物的产地,确保药物来源的可靠性。

对于需要炮制的药物,应明确炮制方法,保证药效。

十、用药方法指导药师或医师应向患者详细解释用药方法、注意事项等。

提供用药咨询,解答患者关于药物使用的问题。

本中药处方点评制度旨在为医师和药师提供一个标准的中药处方参考,以提高中药处方质量和用药效果,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在实际应用中,各医疗单位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用,并不断完善和改进。

中成药处方点评制度

中成药处方点评制度

中成药处方点评制度中成药处方点评制度是指在中医药治疗过程中,对中医药处方给予点评的一种规范和制度,以便提高药师和医师的处方质量,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和疗效。

本文将从中成药处方点评的意义、制度的内容和实施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中成药处方点评的意义1.规范处方质量:中成药处方点评制度可以规范医师开出中成药处方的质量,避免药物的不合理搭配,减少药物的重复使用等问题,提高处方的科学性和临床疗效。

2.增加用药安全性:通过对中成药处方的点评,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可能存在的用药错误,避免因药物的不合理使用而导致的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3.促进临床研究和经验传承:中成药处方点评可以对临床应用的中成药进行系统总结和评估,为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同时有助于中成药经验的传承和继承,提升中医药学科的发展水平。

二、中成药处方点评制度的内容1.处方质量评估:对中成药处方的合理性、适用性和科学性进行评估,检查是否存在用药重复、用量不合理、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给予合理用药建议。

2.药物安全评估:对中成药处方中的药物进行评估,检查是否存在毒副作用、药物过敏反应等问题,给予患者用药安全提示,并提供相关药物监测和防范措施。

3.疗效评估:根据中成药的临床应用经验和疗效评价,给予中成药处方的临床疗效评估,进一步优化处方,并提供针对性的调整建议。

4.药物信息传递:对中成药处方中的药物进行知识普及,向患者或家属介绍药物的基本信息、用药方法和注意事项等,提高患者的药物知情权和治疗依从性。

三、中成药处方点评制度的实施方法1.制定点评指标:制定科学合理的中成药处方点评指标,对处方的合理性、安全性和疗效等进行评价依据。

2.建立点评小组:组建由临床医师、药师、药理学专家等组成的点评小组,负责对中成药处方进行点评,并提供专业的用药建议。

3.推广应用中成药处方点评软件:开发和应用中成药处方点评软件,利用计算机技术和医学知识库,对中成药处方进行自动化评估和点评,提高点评的效率和准确性。

中药处方评语

中药处方评语
三、服用感受
服用这份中药处方的药物后,我很快感到了一些变化。首先是体内的症状逐渐有所缓解,我感觉自己的身体得到了调理。药材的味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也是独特的,让我感受到了中药的独特魅力。
四、疗效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服用,我发现这份中药处方对我的症状有着良好的疗效。我感觉自己的身体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一些原本困扰我的不适感也逐渐减轻。我对中医的治疗效果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信心。
中药处方评语
一、介绍
我在这里要评价一下我使用的中药处方。最近,我因为一些健康问题前往中医诊所就诊,医生开具了一份中药处方给我。我对中医治疗一直很有兴趣,所以对这次开具的中药处方非常期待。
二、药材选择
这份中药处方中包含了多种药材,每一味药都有其独特的功效。我仔细阅读了处方中每一味药材的功效和作用,感觉医生选择的药材非常合理。其中一些我之前没有听说过的药材,让我感到中医的丰富知识和深厚历史。
五、用药方法
对于中药处方的用药方法,医生在开具处方时也详细说明了。我按照医生的建议,准时服用药物,并且遵守诸如忌口等细节,确保药物的最佳效果。这种个性化的治疗方法让我对中医的治疗效果更有信心。
六、护理建议
除了药物治疗,医生还给我提供了中药治疗期间的护理建议。这些护理建议包括饮食调理、生活习惯等方面,让我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配合中药治疗,加速康复过程。
七、总结评价
总的来说,这次的中药处方治疗效果非常好。我对中医的治疗效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中医药的独特魅力也有了更多的体会。我非常感谢医生为我开具的中药处方,让我重拾健康,也让我更加了解了中医的治疗之道。希望中医药在未来能够被更多人认可和接受。

中药处方点评

中药处方点评

中药处方点评中药审方,是指中药师在配方操作之前对中药处方所写的各项内容进行全面认真审阅核准的过程。

它是中药调剂工作的首要环节,是提高配方质量,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的关键。

处方点评的思路与处方审核基本相同,只有事前与事后的区别,可能点评人员职称还存在差别。

《处方管理办法》规定,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应当对处方用药适宜性进行审核,更加明确了药师的职责和义务。

因此,审方人员必须认真仔细、严格慎重地审核处方,审方时除看清处方的姓名、年龄、性别、婚否、临床诊断等内容外,还必须对药名、用量用法、辨证用药、因人用药、配伍禁忌、妊娠禁忌、有毒中药等内容的适宜性进行审核。

《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规定,除单张门急诊处方超过五种药品的;抗菌药与某些特殊管理药品及超常处方等少数不适应外,处方点评的结果大部分内容适应对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关键需要高水平的中药主管药师参与。

1、审核药名的适宜性主要是审核药名是否规范,是否有笔误,相近似的药名是否清楚正确,有无重味等问题。

曾遇到一张补阳还五汤加减的处方,其中用了一味“黄芩”,用量为60 g/剂,根据经验判断应是“黄芪”之误,将患者病历一看果真是“黄芪”,是西医生抄方有误。

中药品种繁多,有些药名十分相近,一字之差,稍有不慎,容易搞错,轻则影响疗效,重则危及病人的生命安全。

如天麻与升麻是两种功能完全不同的药物,天麻具有平肝息风止痉的功效,为治头痛眩晕之良药,而升麻为升阳举陷之要药。

如果肝阳上亢的患者误用了升麻,其后果将不堪设想。

其它容易搞错的药名还有桂枝与桔梗,杞子与栀子,茺蔚子与菟丝子,XXX与XXX等等,这要求中药师在审方时要认真仔细辨认,发现有疑问的药名一定要与医生联系,决不能想当然,随意配给。

2、审核用量、用法的适宜性3、审核“辨证”用药的适宜性中医药治病的最紧张的特点之一是“辨证施治”。

不同的病证,选用不同药物治疗,有的放矢,方能达到预期效果。

而用药不对证往往得不到应有的效果,甚至大概引起不良回响反映。

中草药饮剂处方点评制度及细则

中草药饮剂处方点评制度及细则

中草药饮剂处方点评制度及细则1.引言中草药饮剂作为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应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中草药饮剂的安全有效使用,制定一个完善的处方点评制度是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中草药饮剂处方点评制度及其细则。

2.目的中草药饮剂处方点评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处方的合理性和临床应用的安全性。

通过规范和标准化中草药饮剂的处方过程,可以提高医务人员的临床决策能力,降低用药风险,保障患者的健康。

3.处方点评制度及细则3.1 处方点评的流程- 鉴别需求:医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确定是否需要中草药饮剂治疗。

- 处方撰写:医生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中草药组合进行处方撰写。

- 处方点评:由专业的中医药饮剂师对处方进行点评,确保处方的合理性和药物组合的安全性。

- 处方调整:根据中医药饮剂师的点评,医生有必要时对处方进行调整,以提高治疗效果。

- 处方复核:经过调整后的处方将再次提交给中医药饮剂师进行复核,确保处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 处方执行:药房按照复核通过的处方进行中草药饮剂的配制和发放。

3.2 中草药饮剂处方点评的要求- 合理性:中草药饮剂的处方应符合中医基本理论,并能够针对患者的病情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 安全性:中草药饮剂的处方应遵循中草药的相互作用规律,避免药物之间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

- 实用性:中草药饮剂的处方应简单易行,方便患者的使用和遵循。

3.3 处方点评的标准- 中草药选择的准确性:药物的选用应与患者的病情相符合,且能够达到治疗的目的。

- 药物组方的合理性:中草药的组合应遵循中医的理论,确保药物间有协同作用。

- 药物用量的适宜性:中草药的用量应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进行调整,不得超过安全范围。

- 中草药饮剂的制备规范:中草药饮剂在配制过程中应按照相应的制备方法和比例进行操作,确保药效稳定。

4.结论中草药饮剂处方点评制度及其细则的实施可以提高中草药饮剂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对患者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医院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制度

医院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制度
5.建立处方点评案例库,总结典型不合理用药案例,开展内部学习和交流,提高全体医务人员合理用药的认识和能力。
九、跨部门协作
1.医务部门、药学部门、中医部门、质控部门等应加强协作,共同推进处方点评工作。
2.建立跨部门沟通机制,定期召开协调会议,解决处方点评过程中出现的跨部门问题。
3.通过跨部门协作,提高中药饮片处方的审核效率,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2.建立处方点评专项经费,保障处方点评工作所需的信息化建设、人员培训等费用。
3.加强处方点评工作场所和设施的建设,为处方点评工作提供良好的环境。
十二、法律责任
1.医院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药品管理的法律法规,确保处方点评工作合法合规。
2.对因处方点评工作不力导致的患者损害事件,医院应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3.医院应加强对处方点评过程中涉及的法律风险的管理,为医务人员提供法律咨询和支持,维护医院和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
2.加强对医师的中医药法律法规、合理用药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医师的法律意识和合理用药水平。
3.鼓励医师、药师参加国内外中医药学术交流,了解行业动态,提升处方点评质量。
六、监督与考核
1.医院应建立健全中药饮片处方点评监督与考核机制,确保处方点评工作的有效实施。
2.定期对处方点评工作进行考核,评估处方点评效果,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
2.通过举办合理用药主题活动,增强医师、药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营造良好的合理用药氛围。
3.鼓励全体员工积极参与合理用药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中药饮片合理使用的认知。
十七、附则
1.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有相关规定与本制度不符的,以本制度为准。
2.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
3.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

中药处方点评制度

中药处方点评制度

中药处方点评制度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健康事业的重视,中药的应用在医疗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而为了确保中药处方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以及保护患者的用药安全,中药处方点评制度应运而生。

本文将探讨中药处方点评制度的意义、内容和实施方法等方面。

一、中药处方点评制度的意义中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疗效和治疗特点。

然而,中药的复杂性和个体差异性导致了处方方案的多样性,而有些处方可能存在不合理或错误的情况,从而对患者的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因此,建立中药处方点评制度的意义如下:1. 保障用药安全:中药处方点评制度的建立能够确保中药处方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避免不合理的药物组合、用量过大或过小等问题,最大程度地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2. 提高医疗质量:中药处方点评制度的实施可以促进医生的规范用药行为,减少因药物不当使用而引起的医疗事故,提高医疗质量和效果。

3. 促进科学研究:通过对中药处方的点评,可以积累大量的处方数据,并结合患者的临床反应和疗效评价,为中药研究提供数据支持,推动中药的科学发展。

二、中药处方点评制度的内容中药处方点评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处方信息录入:对患者的基本信息、疾病诊断、用药目的等进行详细记录,建立完整的处方档案。

2. 药物选择和搭配:根据疾病诊断和治疗目的,选择合适的中药药材,并进行科学合理的搭配,确保药物之间的协同作用和互相补充。

3. 药物剂量和用法: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年龄、性别等因素,确定中药的剂量和用法,避免用药过量或不足的情况。

4. 药物禁忌和相互作用:考虑患者的病情和用药史,对中药进行禁忌和相互作用的评估,避免不当使用引起不良反应。

5. 用药疗效评价:对中药处方的疗效进行评价,如症状改善情况、疼痛缓解程度、体检指标等,以便进一步改进处方方案。

三、中药处方点评制度的实施方法中药处方点评制度的实施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依据医生的经验和临床指南,采取科学规范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规范处方点评流程:明确中药处方点评的流程和环节,建立标准化的操作程序,在患者就诊时进行药物点评。

中药处方点评规定

中药处方点评规定

中药处方点评规定1. 背景在中医药治疗中,中药处方点评是确保处方合理性和安全性的重要环节。

为了规范中药处方点评的工作,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制定本规定。

2. 目的本规定的目的是为了规范中药处方点评的程序和标准,保证患者用药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安全性。

同时,促进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提高中医药治疗水平。

3. 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拟采用中药治疗的医务人员和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

4. 规定内容4.1 处方点评的程序- 处方点评应由专业中医药医师进行,医师应对处方进行全面、细致的审查。

- 处方点评应遵循标准化的程序,包括对患者的基本情况、病症诊断和治疗方案的了解,以及对处方中药的选择和组合的合理性评估。

- 处方点评应记录相关信息,包括对处方的评价、修改、补充说明等内容。

4.2 处方点评的标准- 处方点评应基于临床实践经验和中医药理论,遵循中药处方点评的常规标准。

- 处方点评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中药,并根据需要进行药物配伍、药物用量等方面的调整。

- 处方点评应合理评估中药的性味功效、药物安全性和相互作用等因素。

4.3 点评意见的反馈- 处方点评应及时向开方医师提供点评意见,包括对处方合理性和安全性的评价、不足之处的指正、药物的调整建议等。

- 开方医师应认真对待点评意见,根据需要对处方进行修改和调整。

5. 处方点评的责任和义务- 中医药医师应具备一定的临床经验和中医药理论知识,负责对中药处方进行点评。

- 中医药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处方点评工作的监督和指导,并建立健全的质量评价机制。

6. 处方点评的监督和检查- 中医药管理部门应定期对各级医疗机构中药处方点评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点评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 对于点评工作不力或存在违规行为的中医药医师,应采取适当的纠正措施,并追究相应的责任。

7. 其他本规定未涉及的事项,可根据需要由中医药管理部门制定相应的规定和指导意见。

以上为中药处方点评规定的主要内容,为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和提高中医药治疗水平提供了可行的指导性文件。

医院中药处方点评制度及规范

医院中药处方点评制度及规范

医院中药处方点评制度及规范
1、药品用法用量应当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常规用法用
量使用,特殊情况需要超剂量使用时,应当注明原因并再次签名;
2、药品剂型应当注明,如片剂、丸剂、胶囊剂、颗粒剂、软膏、乳膏剂、溶液制剂、注射剂等;
3、每张处方不得超过5种药品,每一种药品应当分行顶
格书写,功能相同或基本相同的药品不宜叠加使用;
4、药品名称应当使用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公布的
药品通用名称;
5、剂量使用法定剂量单位,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原则上
应当以克(g)为单位,“g”(单位名称)紧随数值后;
6、药品用法用量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无配伍禁忌,有配伍禁忌和超剂量使用时,应当在药品上方再次签名;
7、按毒麻药品管理的药品使用应当严格遵守有关法律、
法规和规章的规定。

三)处方点评
1、对处方进行点评应当注重临床合理用药、药品搭配合理、用药安全等方面;
2、点评应当重点关注药品的适应症、禁忌症、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
3、点评应当及时、准确、客观,对处方中存在的问题提
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
4、点评结果应当及时反馈给开具处方的医生,供其参考
和改进。

四)其他规定
1、医院应当建立药品信息管理系统,对处方进行电子化
管理;
2、医院应当定期开展药品使用评价工作,对处方管理情
况进行评估;
3、医院应当加强对医生的药品知识培训,提高其合理用
药能力;
4、医院应当建立健全处方管理制度,对违规开具处方的
医生进行纪律处分。

草药饮片处方点评规定及细则

草药饮片处方点评规定及细则

草药饮片处方点评规定及细则本文档旨在规范草药饮片处方点评,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和有效性。

一、草药饮片处方点评的基本要求1. 处方的合法性和规范性医师在开具草药饮片处方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处方内容应与病情相符合;- 处方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处方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

2. 处方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医师在点评草药饮片处方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草药饮片;- 综合各类因素评估处方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遵循草药饮片的常规用法用量。

3. 处方的用药安全和有效性医师在点评草药饮片处方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评估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监测患者的用药反应和疗效;- 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二、草药饮片处方点评的具体细则1. 处方内容的点评医师应对草药饮片处方的内容进行点评,包括以下几点:- 草药种类和用量是否符合相关标准;- 用药方法是否符合常规;- 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风险是否小;- 是否存在禁忌症和慎用症。

2. 用药者情况的点评医师应对患者的情况进行点评,包括以下几点:- 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药史,了解是否存在过敏史;- 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因素,调整用药方案;- 针对不同病情,调整用药方案。

3. 处方的效果评估医师应针对患者用药情况进行评估,包括以下几点:- 监测患者的用药反应和病情变化;- 根据患者的病情调整用药方案;- 定期复查患者的身体状况,评估药物疗效。

三、总结草药饮片处方点评是患者用药安全的重要环节,医师应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处方点评,以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医院中成药处方点评制度及规范

医院中成药处方点评制度及规范

医院中成药处方点评制度及规范背景随着社会发展和医疗技术的进步,医院中成药的使用逐渐增多,并且在治疗某些疾病时发挥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中成药的组方复杂性,不合理的使用可能导致不良反应或治疗效果不佳。

因此,制定医院中成药处方点评制度及规范对于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和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本文档旨在规范医院中成药处方点评工作,确保患者用药安全和优质医疗服务。

通过建立一个科学、系统并严格执行的中成药处方点评制度,医院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不合理的中成药处方,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并减少患者因用药不当而带来的风险。

内容医院中成药处方点评制度及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处方点评委员会的设立:成立由有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的医生组成的处方点评委员会,负责审核和点评中成药处方。

2. 处方点评标准的制定:制定科学合理的处方点评标准,明确中成药的适应症、禁忌症、剂量、疗程等要求,确保处方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3. 点评流程和工具:明确处方点评的流程和操作规范,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信息系统,提高点评效率和准确性。

4. 点评结果的反馈和纠正措施:根据点评结果,及时反馈给医生,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确保中成药处方的规范和合理性。

5. 培训和教育:定期组织医生参加药物治疗相关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医生的药物治疗水平,减少用药错误和不合理用药的发生。

结论通过建立医院中成药处方点评制度及规范,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用药安全和治疗效果,还可以加强医生的药物治疗意识和专业素养。

同时,医院也可以根据点评结果,不断完善中成药处方点评制度,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以上是医院中成药处方点评制度及规范的概要,详细的实施细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制定和补充。

中成药处方案例点评

中成药处方案例点评

中成药处方案例点评
中成药处方案例点评是对所给药方进行评估和分析的过程。

评估包括对药物的组方合理性、用药指征是否符合临床需要、药物剂量的合理性等方面进行考量,也可以考虑患者的药物过敏史、合并症、用药禁忌等情况,综合判断给出一个综合性评价。

在点评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 药物组方合理性:评估药方中各种药物的配比和搭配是否合理,是否能够发挥药物的协同效应,避免重复用药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2. 用药指征是否合理:评估给定药方中所用药物的作用是否符合临床上的需要,是否能够治疗或缓解患者的症状或疾病。

3. 药物剂量的合理性:评估给定药方中药物的剂量是否合适,是否超过或低于治疗所需的剂量。

4. 药物的安全性:评估给定药方中药物对患者的安全性,包括是否存在药物的副作用、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以及对患者可能存在的禁忌症。

5. 其他考虑因素:根据具体情况,还可以考虑患者的药物过敏史、合并症等个体化因素,以及药方的费用等方面进行评估。

最后,点评的目的在于评估药方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或改进意见,以期对临床用药提供参考和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处方点评与用药安全近年来,有关中药ADR的报道也屡见不鲜。

如近期引起全国上下关注的完达山药厂刺五加事件等。

据统计,1994—1996年,日本报道88名慢性肝炎患者因服用小柴胡汤引起间质性肺炎,其中10例死亡;国内外均有因服用“苗条丸”或龙胆泻肝丸导致肾损害(肾衰竭、尿毒症,或被称为“中草药肾病”)的报道等。

提高对中药药害的认识,加强中药应用的监管,可减少中药药害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07年2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的《处方管理办法》要求医疗机构开展处方点评,为监管中药的合理应用提供了一个平台。

但中药由于来源于自然界的动物、植物、矿物,一向被认为毒副作用小,中药的不合理应用及用药安全往往被忽略,中药的合理应用研究也明显落后于西药。

中药处方的合理应用评价仍处于空白阶段。

现结合我院的工作实际,对中药处方的合理用药点评和安全用药的提出几点建议。

1 中药处方合理用药审核内容:1.1 查中药处方中的有毒药品。

有毒中药所含毒性成分有生物碱类、毒苷类、毒性蛋白类、金属元素类等,作用于人体不同系统或器官组织,而引起不同症状。

含生物碱类。

含乌头碱的中药有川乌、草乌、附子、雪上一枝蒿等,其毒性主要表现为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及周围神经系统的症状,中毒机理是过量的乌头碱先兴奋后麻痹各种神经末梢,刺激迷走神经中枢,甚至麻痹运动中枢、呼吸中枢,产生心源性休克、呼吸衰竭而致死。

马钱子等的种子均含士的宁和马钱子碱,其毒性主要作用于脊髓、大脑皮质或延脑等高级神经中枢,主要表现为脊髓反射性的兴奋显著亢进,引起特殊的强直性痉挛,常因呼吸肌强直性收缩而引起窒息死亡。

雷公藤等含雷公藤碱,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可引起视丘、中脑、延脑、脊髓的病理改变,肝脏、肾脏、心脏可发生出血坏死,中毒剂量可引起肾小管细胞变性坏死,肾曲管上皮轻度脂肪变性,而稍小剂量的致死多以肾功能衰竭为主。

含毒苷类。

如强心苷是一类对心肌有显著兴奋作用的苷类,夹竹桃等中草药均含强心苷,中毒主要表现在胃肠道方面,严重时可出现传导阻滞、心动过缓、异位节律等,最后因心室纤颤,循环衰竭而致死。

蟾蜍为重要的强心药之一,其强心成分属强心甾体类化合物,其中毒症状出现时间多在30~60分钟之后,首先有上腹部不适,继而恶心呕吐、口唇青紫、心悸,甚至昏迷以致休克,多数患者有心动过缓伴心律不齐及不同程度的房室或窦房传导阻滞。

另外,杏、桃、枇杷等的种仁均含氰苷(即苦杏仁苷)等有毒成分,苦杏仁苷在水中溶解度较大、不稳定,中毒症状主要是组织缺氧,并损害中枢神经,中毒后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木通所含的木通皂苷水解后得长春藤皂苷元等,能损害肾小管,导致其上皮细胞坏死,严重者可导致肾功能衰竭。

含毒性蛋白类。

毒蛋白主要存在于植物的种子中,其毒理作用是对胃肠黏膜的强烈的刺激和腐蚀,能引起广泛性的内脏出血。

如巴豆的巴豆油中主要含有毒性球蛋白,内服中毒后主要症状为急性胃肠炎。

有服巴豆油20滴而致死者,致死原因可能是毒性球蛋白对血球及中枢神经系统有原浆毒作用。

苍耳子所含的苍耳子油、毒蛋白等有毒成分能损害心、肝、肾等内脏及引起脑水肿,尤以肝损害为甚,继发引起脑水肿而致的惊厥可能为死亡的直接原因。

金属元素类。

中药中的矿物类药物一般都含有金属元素,其中对人体毒性较大的主要为含砷、汞、铅类等的药物。

如砒石(红砒、白砒)成分为三氧化二砷,其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胃肠症状及神经系统症状,还可并发肾衰、中毒性肝炎、心肌炎,严重者可引起脱水、酸中毒、休克、昏迷,最后可因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

水银、轻粉等含有汞,汞化合物能抑制酶的活性,引起中枢神经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如中毒后可出现精神失常、胃肠道刺激症状和消化道出血,严重时刻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而死亡。

含铅类中药有铅丹、铅粉等,可作用于全身各个系统,主要损害神经、造血、消化和心血管系统。

加强合理用药是避免中毒的关键1.2 查中药处方的药品用量。

一般来说,药物的功效与其剂量成正比,其毒性也与剂量成正式。

人体对药物毒性的耐受性是有限度的,超出限度的用量往往是引起中毒反应的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即使是书中未注明有毒的“无毒”药物,若超量服用或长期服用,也同样会令人体出现不同程度的毒性反应。

某些医生为追求疗效或为加快疗效,一味加大药品的用量,会造成各种中毒反应或其它不良反应。

如甘草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缓和药性等作用,但也确有助湿雍气、令人中满的副作用,长期服用可出现浮肿、血压升高、钠潴留、血钾降低、四肢无力等不良反应。

如钟氏报道鹅不食草超量使用,致服后发生咽、食道、胃烧灼感、恶心呕吐,胃疼等不良反应。

余氏报道超量服用瓜蒂致中毒性休克等。

另外,肉桂过量会发生血尿,细辛过量会发生眩晕、肾损害。

因此剂量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大剂量,中病即止。

应严格按药典的要求进行用药。

1.3 查中药处方的疗程。

即使是大补元气的人参,长期过量服用,也会出现兴奋、焦虑、烦躁不安,甚者精神错乱、纳呆消瘦等不良反应。

苍耳子有小毒,服用时间超过一个月,则可引起蓄积中毒,出现胸闷心悸、心慌气短、头晕乏力等神经中毒,心肌和肝功能损害症状。

胖大海作为保健饮料长期泡服,也会引起大便溏泻、饮食减少、脘腹痞闷不适而消瘦。

长期服用朱砂致汞中毒,长期服用雄黄致砷中毒等。

1.4 查中药处方的辨证用药。

现时处方要求在处方前项中注明疾病的诊断,药师审方时应加强关于辨证的内容。

对疾病进行正确的辨证,是合理用药的前提。

中药的性能,如寒热温凉,是治疗作用的基础;“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是中药用来纠正机体病理之偏,产生治疗作用的重要依据。

如运用不当,不合理使用,寒者用寒药,热者用热药,火上加油则会出现药害反应。

如对肝阳上亢者用细辛、肉桂等。

如久患疮痈、淋病,及失血患者,虽有外感表证,也要慎用解表药,对脾胃虚寒,胃纳不佳,肠滑易泻的要慎用清热药。

因此,首先要通过望、闻、问、切辨别证候所属,根据证候,合理选择用药。

1.5 查中药处方的配伍。

中药配伍禁忌中有十八反、十九畏。

某些中药配伍具有相恶、相反的作用,乌头、贝母合用降低乌头疗效,瓜蒌、白蔹、白芨能增加乌头的碱毒作用;甘草有水钠潴留作用,与甘遂、大蕺、海藻逐水作用相抵触;藜芦有催吐作用,治疗量与中毒量接近,不宜与人参、党参、白芍等补益药合用;实验证明川乌与姜半夏、甘草与海藻、甘草与芫花、甘草与甘遂、川乌与白蔹、川乌与白及、藜芦与北沙参之间均具有增强毒性的作用。

硫磺与朴硝合用使泻下作用强烈引起腹痛;巴豆与牵牛合用泻下更加峻猛,甚至导致出血;丁香与郁金、肉桂与赤石脂有拮抗作用,合用降低疗效。

1.6 查处方中西药的配伍。

乌梅、山楂、五味子、山茱萸与磺胺类药物合用会引起血尿;人参能增加地高辛的血药浓度;甘草与水杨酸钠同用使溃疡病发生率增加;穿心莲与庆大霉素、红霉素等合用,可抑制穿心莲促进白血球吞噬功能的作用,降低疗效;含有水合性鞣质的中药石榴皮、地榆、酸枣根、五倍子等与氯霉素、红霉素、异烟肼等合用,会加重肝脏损伤,严重时引起药源性肝病;痢特灵和麻黄、丹参合用可产生毒副作用,严重时可导致高血压、脑出血。

含朱砂的药物与三溴合剂合用,产生有刺激性的溴化汞而导致“药源性肠炎”。

1.7 查中药处方的炮制品。

附子、川乌、草乌、半夏、天南星、马钱子等中药生用内服容易中毒,炮制后能降低其毒性。

如生半夏有毒,而经炮制后法半夏则毒性大减。

但是,对于有毒中药,炮制应当适度,不可太过或不及,太过则疗效难以保证,不及则易发生中毒反应。

炮制是中医运用中药的另一大特点。

中医组方用药,多数要经过加工炮制,纠正其偏性以适应临床,药物经过炮制,可以降低毒副作用、缓和药性、增强疗效等。

如乌头经炮制后,毒性成分乌头碱水解成毒性较小的苯甲酰乌头胺和乌头胺,其毒性仅为乌头碱的1/200和l/400,镇疼作用却不降低。

马钱子、斑蝥、巴豆、芜花都要通过炮制来降低毒性,以达到安全有效的目的。

临床应用时应分清炮制品与生品的功效,捡药时需付炮制品的不能付生品,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1.8 查中药处方的煎煮方法一般认为长时间煎煮可以降低毒性,如附子先煎一小时,则毒性可以减小,煎煮时间不足则会引起药害反应。

但也有相反的情况,如山豆根煎煮时间越长则副作用越强。

薄荷为防挥发油散失要后下,阿胶要烊化,辛荑花、蒲黄、车前子要布包,三七要冲服。

1.9 查病人的生理病理情况。

张景岳说:“人有能耐毒者,有能不胜毒者”。

不同的体质、年龄、性别,对中药的耐受力也不同。

体质强壮的成年人对药物的吸收、转化、排泄较快,敏感性较低,耐受力强,而体弱的老人、幼儿和妇女处于月经期、哺乳期则恰好相反,产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较大。

陈氏报道1例小儿口服番泻叶致急性尿潴留。

黄氏报道九例小儿口服人参2—4 g造成人参综合征,于24 h内出现兴奋、欣快感、烦躁等神经系统症状。

2 中药的用药安全2.1 正确认识中药的药害反应。

对中医中药的正确认识,是合理用药的前提。

传统中药的应用已有悠久的历史,佐证了其疗效的独特性和强大的生命力。

历代医家及现代中医通过炮制和配伍降低了有毒中药的毒性,从而使临床发生毒性反应的机率大大减少。

当脱离了中药传统的制备方法、剂型、剂量、服法时,中药“药害”事件就会体现出来。

中药的成分复杂,所含的成分很难全部分析清楚,各种成份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进入机体后作用于多种靶器官,其药效和毒性的表现不能简单地从某一个或几个已知成分的含量来判断。

例如,含有有毒金属的药物(汞,砷等)在中药处方中应用较广泛,如果以国际重金属总含量为标准来评判中药的毒性,许多具有独特疗效的有效方剂将被禁止使用。

20世纪70年代,国外学者报道,大黄中含有致癌的成分。

随后,有些欧洲国家对大黄采取了限制使用,美国FDA也禁止使用大黄作为药用成分。

由此可见,有必要对中药毒性的研究进行深入思考,并结合现代药理学、毒理学知识变革研究的技术和手段,尽快对传统中药逐药建立安全性评价标准。

2.2 防止超量用药、擅自用药与滥用、误用药物。

中药应用时要充分考虑利弊,密切观察用药反应,严格掌握中医用药规定的适应症、剂量、疗程、体质及禁忌症。

正确区分药品不良反应与药害反应。

2.3 正确辨证,合理用药。

中药的不合理应用是引起药害反应的一个重要原因。

许多人认为中药安全无毒,而忽略了它的合理应用,出现长期服用,用药不辩证等不合理现象。

提高医生用药水平、辨证施治,依法遣方用药,可有效防止医源性疾病的发生。

例如砒霜经科学方法精制纯化成注射液选择性对肝细胞有诱导凋亡作用而不损伤正常细胞的研究成果表明,即使公认的“毒药”经过科学合理用药一样可以造福人类。

2.4 深入开展药理、毒理研究,阐释产生毒副作用的机制并予以有效的预防。

在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的前提下,应用现代科学方法与手段,如免疫实验、微生物实验、分子生物实验、血液流变学实验等,加强中药客观指标的检测,并与国际主流药理毒学理论接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