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14.6浮力的应用》新课标教学设计
九年级物理 146浮力的应用精品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教案
3、一个正方体边长是0.1米,浸没在水中的情况如图,
则物体上表面受到的压强是_____帕,受到的压力是_____
牛;而物体下表面受到则物体受到的压强是_____帕,受到
的压力是____牛,则物体受到的浮力是______牛。
情感
态度
1、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初步建立应用科学知识的意识。
教学重点
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悬浮和上浮时的条件;轮船、潜水艇、气球的浮沉原理。
教学难点
用力的平衡知识分析和解释物体的浮沉问题
教学用具
铁块、木块、水、潜水艇模型、小船等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 计 意 图
学生分析密度计的使用原理及特点。受到的浮力不变,液体的密度大,浸入的体积小;刻度由上至下由大变小。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实验能力。
培养学生概括和发散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概括和发散思维能力。
首尾呼应
通过补充,让学生理解在实际生活中的浮力的应用。
课
堂
练
习
一、动手动脑学物理;
二、补充练习;
1、一个实心物体漂浮在煤油上受到的浮力是9.8牛顿,那么把它放在水中静止时受到的浮力是____ 牛顿。
4、一个1牛顿的钩码,挂在弹簧秤上,当钩码浸在水中时弹簧秤的示数为 0.87牛顿,这个钩码受到的浮力是______牛顿。
5、有三种密度不同的液体,给你一支铅笔、一小块橡皮泥,你用什么方法比较它们密度的大小?
6、某同学随地理老师去郊外考察时,在小溪边捡到一只小酒杯状的金属物体,将该物体口朝上轻轻放入水中时,它能漂浮在水面上。该同学带有大口圆柱形透明水杯一只( 杯口直径约是物体口径的2倍)和一把刻度尺,在这样的条件下,他如何才能粗略地测出这个物体的密度?写出测量的方法和计算结果的数据表达式。
第十四章第六节浮力的应用教学案教案
第十四章第六节《浮力的应用》教教案【教课目的】一、知识与技术1.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并能运用解决实质问题。
2.知道浮力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1.经过观察、剖析,认识轮船是如何浮在水面上的。
2.经过采集、沟通对于浮力应用的资料,认识浮力应用的社会价值。
三、感情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初步成立应用科学知识的意识。
教课要点: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教课难点:研究物体的浮沉条件。
【教课过程】一:预习导学: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的浮沉状况决定于和假如物体上调,则浮力物体的重力,假如物体下沉,则浮力物体的重力,假如物体飘荡或悬浮,则浮力物体的重力。
2、思虑:木材能飘荡在水面,其原由是什么?把一根木头挖成空心,;做成独木舟后,其重力怎么变化?它可载货物的多少怎么变化?我们知道,钢的密度远大于水的密度,而钢板制成的轮船却能飘荡在水面上,轮船是用方法使它排开水的体积,浮力进而达到飘荡在水面上的。
轮船的排水量指的是轮船从河水驶入海里,它的重力变不变?它遇到的浮力变大、变小仍是不变?它排开的液体的质量变不变?它排开的液体的体积变不变?它是沉下一些,仍是浮起一些?3、淹没在液体中的潜水艇遇到的浮力是,但艇内有两个水舱随时的充水或排水,这样就改变了潜水艇的重力,进而能上调、下沉或悬浮。
气球与飞艇用于空气密度的氢气或氦气充入气球和飞艇中, 经过改变气球随和囊进而改变浮力的大小,实现起落的。
二、课内研究:(一)引入新课:视频展现:万吨巨轮浮在海面上,它遇到浮力的作用了吗?实验感知:实心的铁块,放到水面上后,它将如何?设疑:用钢铁锻造的万吨巨轮能够浮于水面,而小铁块却会沉入水底?物体的浮与沉决定于什么呢?(二)新课学习议论自学中的疑问,针对回答点拨。
1、飘荡、悬浮和下沉演示实验:将三个乒乓球淹没水中(一个充满沙;一其中空;一个有部分沙,用蜡封住),放手后出现什么现象?剖析议论。
问:浸入水中的物体遇到哪几个力的作用?()它们的施力物体是谁?()一个物体在遇到两个或两个以上力的作用时,它的运动状态由它们共同决定。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4.6《浮力的应用》优秀教案9(重点资料).doc
(3)分析:轮船从大海→河流的重力、浮力和排开水的体积的变化。
5.潜水艇:(1)构造及浮沉的原理: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沉浮
(2)分析:潜水艇上浮、悬浮和下沉的过程。
6.气球和飞艇
(1)原理:充入密度比空气密度小的气体。
(2)改变气球的体积(浮、沉)
三.新课讲授
1.研究什么是浮力
【演示1】:把乒乓球放入水中后放手。
【学生研究】: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据P176图12-1实验研究得出浮力的概念及测量方法:一切浸入液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浮力。F浮=G-F(称量法)
2.讨论物体沉浮的条件
如右图:
F浮<G(下沉) F浮=G(悬浮) F浮>G(上浮) F浮=G(漂浮)
主要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上节课的有关点。
1.阿基米德原理内容及表达式。
2.计算题(应用浮力的有关知识)。
二.出示目标(投影)
三.新课引入及讲授。
1.引入:课本第一段。
2.介绍浮力应用史(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3.演示(图12-11),说明物体的浮沉的原理,归纳。
4.轮船:
(1)制造轮船的原理:把船做成空心,使它能够排开更多的水,增大浮力。
4.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公式:F浮= G排=P液gV排)
例题:一个物体的体积是0.001米3,若把它浸没在水中,则物体受到的浮力是______牛顿。
三.综合练习(题略)
四.小结:计算浮力的四种方法。
五.课后思考题。
第14周星期五第4节09年11月4日
14.6浮力的应用
14.6浮力的应用教案序号:34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道浮力的大小只跟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物体的形状等因素无关。
2.进一步理解阿基米德原理。
【过程与方法目标】应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和解答有关浮力的简单问题【情感与态度目标】经历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阿基米德原比例的实际应用教学难点:阿基米德原比例的实际应用课程类型:新授课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教具准备:弹簧秤、玻璃水槽、水、细线、石块、体积相同的铜块、铝块、木块、烧杯前置性任务:找几个生活中应用浮力的例子并解释其中的物理道理三、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目标一、复习提问270克的铝块体积多大?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多大?二、进行新课1.浮力的大小只跟液体的密度和排开的液体的体积有关,与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物体的形状等因素无关。
①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提问: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在不同深度受到的浮力是否相等?教师演示实验:把铁块用较长一些的细线拴好,挂在弹簧秤上。
先称出铁块重(由学生读值)。
将铁块浸没在水中,弹簧秤的示数减小,问:这是学生在笔记本上演算,一名学生板演。
教师巡回指导,并对在黑板上的计算进行讲评。
学生回答并说出分析结果和道理。
由学生读出弹簧秤的示数,计算出铁块受到的浮力。
由习题引入新课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什么原因?将铁块浸没在水中的深度加大,静止后教师从理论上分析: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当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无论物体位于液体中的哪一深度,由于液体的密度和它排开的液体的体积不变,所以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大小不改变。
因此,这个物体无论处于液体中的哪一深度,它受到的浮力都是相等的。
②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无关。
提问:浸没在同一种液体中的物体体积相同,它们受到的浮力大小是否相同?演示实验:取一块橡皮泥,将它捏成立方体,用细线拴好,用弹簧秤称出橡皮泥重。
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14.6浮力的应用》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14.6浮力的应用》教案人教新课标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物体的沉浮条件了解轮船能够浮在液面的道理知道潜水艇浮沉的原理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分析知道物体下沉和上浮的原因了解浮力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教学重点物体浮沉的条件轮船的制造原理潜水艇浮沉的原理教学难点轮船制造原理的应用引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吃过饺子吗,你们煮过饺子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煮饺子,观察现象(下沉,上浮,悬浮,漂浮)谁能从力的分析角度猜测一下,为什么饺子要下沉,悬浮,上浮,最终漂浮在液面上,它的力的关系又是怎样的?下面看屏幕我们来验证一下,展示受力分析图,生找出物体浮沉的条件进行新课比比谁的手最灵巧分组让在水中下沉的金属片漂浮在水面上,考察学生的动手能力小组展示自己的成果,比较谁的船最精巧1、船1.1生阅读课本,探讨船的发展过程,叙述独木舟——木船——轮船相同之处:作成空心,漂浮在水面上,浮力等于重力,即使最现代化的轮船也是采用这种方法制作的1.2学以致用,比比谁做得快例题:一艘轮船装满货物时船货总重100000N,它受到的浮力多大?排开的水多重?引入划分船的大小——排水量排水量——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单位:吨1.3实践探究动手实验,漂浮物(圆柱体)在盐水和水中相比,下沉还是上浮(注:轻拿轻放,仔细观察)观察现象:实践应用:船从河水驶入海水要一些多媒体播放图片,启发学生思考船为什么会上浮2、潜水艇船只能在水面上航行,人们什么时候能够象鱼儿一样在水中任意上浮下潜呢?人们根据仿生物学制造成了潜水艇。
潜水艇能潜入水下航行,进行侦察和袭击,是水上船只的克星播放潜水艇下潜上浮的录象,引导学生思考潜水艇是如何完成上浮下潜的学生动手实验,大屏幕展示学生归纳出潜水艇浮沉的原理:改变自身的重力通过改变自身重力来浮沉的在现实生活中不只是潜水艇,在大海上航行的万吨巨轮,谁能使它离开海面进行维修和保养,具有这项神奇作用的是——浮船坞观看音像资料,增长见识3、气球和飞艇3.1孔明灯在阿基米德原理时我们就知道除了液体中有浮力,大气中也同样有浮力,人们对大气的浮力的利用也由来已久,早在三国时蜀国的丞相孔明就利用大气的浮力制成了会飞的灯笼——孔明灯,用来夜间调兵谴将。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4.6《浮力的应用》优秀教案6(重点资料).doc
《浮力》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②理解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观察,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②经历探索浮力大小过程;③从日常生活现象入手,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生活中物理知识的兴趣;②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在实验过程中勇于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猜想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学难点】探究浮力与排开液体重力的关系。
【教学方法】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式教学。
【教具学具】乒乓球、大量杯、弹簧测力计、橡皮泥、烧杯、软木塞、水、【教学过程】一、设置情景,引入新课播放录像。
(包含日常生活中常见到的现象:鸭子、轮船漂在水面上;潜水艇在水中自由地上升和下潜;热气球载着重物飞上高空等)同学们猜想这里面可能蕴含着什么知识呢?学生活动:猜想包含的知识(液体或气体对物体有一个向上的力或提到“浮力”)。
大家提到了一个新词“浮力”。
“浮力”怎么有这么大的魔力,这一节课就让我们共同来研究。
(板书:浮力)设计说明:通过播放生活中的浮力录像、教师设问的方式引入浮力,能够贴近学生的思维实际,使学生从生活中的浮力现象走向物理。
二、探求新知过渡语:针对浮力这种常见现象,你想知道哪些有关浮力知识呢?学生活动:展开想象,分组交流、讨论,各抒己见。
提出一系列问题:1.什么是浮力?它有方向吗?2.漂浮的物体受到浮力,那么下沉物体是否受浮力?3.浮力大小等于什么?4.浮力大小与什么有关?5.物体的浮沉有条件吗?等。
教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板书。
下面我们先探究:什么是浮力,有无方向,方向向哪?探究一:什么是浮力,它有方向吗(投影)1.看投影:分析弹簧称测物体时的受力情况2.教师演示:①出示一个很深的量筒,将一个乒乓球放进去。
问:谁有办法不把量筒倒过来,就能把乒乓球取出来?你为什么能想到这个办法呢?②左手拿一个乒乓球,松手,让学生注意观察它的运动状态;再把乒乓球放在右手手心上,松开左手时乒乓球还会下落吗?为什么?③展示加水后量筒中的乒乓球和手中的乒乓球,让学生进行对比。
第十四章第六节《浮力的应用》教学设计
第十四章第六节《浮力的应用》教学设计六《浮力的应用》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知道利用浮力使物体上浮、下沉、悬浮或漂浮的原理。
2.知道轮船、气球、气艇、潜水艇的浮沉原理。
二、重、难点:重点物体的浮沉条件,知道轮船、潜水艇、气球飞艇的工作原理。
难点对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三、知识回顾:演示:先让学生注意铁块、木块体积相同,而材料不同,然后把铁块、木块一同浸没水中,同时放手,让学生观察。
依次提出下列问题,让学生回答。
1.浸没在水中的木块、铁块,各受到什么力的作用?为什么一个浮起,一个沉下?2.浸没在水中的木块、铁块受到的浮力相等不相等?为什么?受到的重力相等不相等?为什么?3.木块、铁块的体积相等,为什么受到的重力不相等?(引导学生认识是因为密度不相等)探究新知1.思考:实心铁块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就下沉,钢船为什么可以浮在水面?2.潜水艇的工作原理,潜水艇是如何沉到水底,又是如何浮到水面的?3.气球、气艇采用了什么办法使它能够受到空气的浮力而升空呢?自学检测1.轮船排水量为10000t,(1)在河水中V排多大,(2)在海水中V排多大,它从河入海是浮起一些还是沉下一些?()如果是从海驶入河是浮起一些还是沉下一些?()2.潜水艇靠改变_______________来实现浮沉。
我的疑问课内探究自主学习1.把牙膏皮头部剪掉,卷成一团放入水中,因为重力____浮力,所以要____,若把它做成空心筒状放入水中,牙膏皮的重力____,但它排开水的体积____,受到的浮力__,当浮力____重力时,就浮在水面上了。
2.讨论完成物体的浮沉条件:漂浮:F 浮_____G ,ρ物_____ρ液(例:)悬浮:F 浮_____G ,ρ物_____ρ液(例:)下沉:F 浮_____G ,ρ物_____ρ液(例:)上浮:F 浮_____G ,ρ物_____ρ液(例:)合作探究1、船探讨船的发展过程,叙述独木舟——木船——轮船相同之处:作成空心,漂浮在水面上,浮力等于重力,即使最现代化的轮船也是采用这种方法制作的例题:一艘轮船装满货物时船货总重100000N ,它受到的浮力多大?排开的水多重?引入划分船的大小——排水量排水量——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单位:吨实践应用:船从河水驶入海水要一些2、潜水艇船只能在水面上航行,人们什么时候能够象鱼儿一样在水中任意上浮下潜呢?人们根据仿生物学制造成了潜水艇。
最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4.6《浮力的应用》教案9.doc
课题
第二节阿基米德原理
执教
张延庭
教学
目标
1.知道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的目的、方法和结论。
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
1.会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解答和计算有关浮力的简单问题。
利用浮力的实质推导阿基米德原理。
重点
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
难点
会运用此原理解答和计算有关浮力的问题。
3.研究浮力产生的原因
【演示2】:如右图1甲、乙
【分析】:如右图2
教师启发学生分析得出F浮=F向上-F向下;方向:竖直向上。
【演示3】:如右图3:(反证浮力产生的原因)。
4. 浸在空气中的物体也受到空气对
它的浮力。如气球
四.小结;
五、练习P178 1、2、3、4、5。
六、作业:本节《同步练习》
实验研究浸没在液体的物体受到向上托的力(浮力)
课题
第三节浮力的利用、第四节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执教张延庭Fra bibliotek教学目标
1.知道利用浮力使物体下沉,悬浮或漂浮的原理。
2.知道轮船、气球、飞艇、潜水艇的浮沉原理。
重点
利用浮力使物体下沉,悬浮或漂浮的原理
难点
利用浮力使物体下沉,悬浮或漂浮的原理;轮船、气球、飞艇、潜水艇的浮沉原理
教具
演示
废牙膏皮、水槽。
学生
主要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上节课的有关点。
1.阿基米德原理内容及表达式。
2.计算题(应用浮力的有关知识)。
二.出示目标(投影)
三.新课引入及讲授。
1.引入:课本第一段。
2.介绍浮力应用史(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人教版《14.6浮力的应用》教学设计[修改版]
第一篇:人教版《14.6浮力的应用》教学设计人教版《14.6浮力的应用》教学设计湖南省资兴市第三中学胡红艳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知道轮船、潜水艇、气球和飞艇的原理。
(2)通过浮沉条件的实际应用,了解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手社会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物体的浮沉现象的实验研究,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实验研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利用浮力解决问题的实例,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
(2)通过浮力知识应用实例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激发兴趣和提高学生思维方法的变化与灵活水平.本设计的重点和难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浮力的应用;将物体的浮沉条件,由力的关系转化成密度的关系,并且能够根据已知条件,灵活地选择、应用两种方法,对物体的浮沉进行判断.二、过程设计1 引入课题演示“浮沉子”实验。
让学生谈谈对这个实验的感想,引出课题。
2物体的浮沉条件【学生实验1】把桌上的石块、泡沫、铁钉、木块物体浸没在水中,观察它们在水中的状态。
学生讨论: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都会受到浮力的作用,但是为什么有的物体要上浮,有的物体要下沉呢?提示:上浮和下沉即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那么就要考虑物体的受力情况。
让学生画出浸没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哪些力的作用。
(重力和浮力,物体怎样运动是由它们的合力决定的)配合课件讲解:若F浮<G物,则物体下沉(直沉到水底,所受合力为0,物体静止);若F浮>G物,则物体上浮(直到物体漂浮在水面);若F浮=G物,则物体悬浮(物体浸没在水中)。
根据:当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V物=V排,和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进一步推导得出物体的浮沉与密度的关系。
得到推论:物体的浮沉可以由重力和浮力的大小来判断,也可以由物体密度与液体密度相比较的大小关系来加以判断.再回到刚才的分组实验:石头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所以石头沉入水底;蜡块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所以蜡块上浮直到漂浮在水面。
浮力的应用教学设计 (1)
《浮力的应用》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浮力的应用”是人教版九年级第14章第6节的内容。
本节知识是在浮力的理论基础之上实行的进一步探究和实际应用。
教材通过对物体在水中的三种状态实行受力分析,得出什么条件下物体上浮、悬浮、下沉。
并在理解浮沉条件的基础上,分析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学习让学生初步学会用浮力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会物理就在身边。
学情分析:学生对浮力已有了一定的理解,这为学生理解物体在液体、气体中受到浮力及对物体实行受力分析都起到了铺垫作用。
再加上本节教学主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突破教学中的重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分散教学中的难点:浮力的应用,很符合学生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
实验的同时既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水平、实验操作水平和团结协作的合作意识。
设计理念:考虑到本节的知识点是以物体的浮沉条件为起点逐步展开的,后面的实际应用也是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
所以在授课时就先通过三个鹅蛋在水中松手后的运动情况不同,引导学生分析它们的受力,最后总结出物体的浮沉条件,并在此基础上顺势引导学生结合阿基米德原理将浮沉条件的另一版本:密度间的关系分析出来。
教学中通过自制的潜水艇模型演示它在水中是如何实现上浮、潜水的。
接着通过和钢铁一样,密度比水大的橡皮泥探究如何使密度比水大的物体浮在水面上。
再利用自制的木船探究如何增大轮船可利用的浮力、轮船从河流驶入海里排开水的体积怎样变化。
整节课的教学通过游戏和几个实验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探究热情。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创设和平民主的课堂气氛,表达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⑵知道浮力的应用2、过程与方法⑴通过度析物体的浮沉条件,具有一定的分析和推理水平⑵通过收集、交流关于浮力应用的资料,理解浮力应用的社会价值,具有初步收集信息的水平和初步的分析概括水平3、情感、态度、价值观⑴初步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⑵初步建立应用科学知识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空心法能够增大利用的浮力,浮力在实际中的应用难点:浮沉条件的应用教具、学具准备教具:空心鹅蛋、装沙后能悬浮在水中的鹅蛋、实心鹅蛋、水、大烧杯、孔明灯、自制的潜水艇模型学具:水槽、水、盐、自制木船、钩码、搅拌棒、泡沫胶板书设计一、浮沉条件上浮F浮>G悬浮F浮=G下沉F浮<G二、浮力的应用1、改变G →潜水艇2、改变∨排→轮船3、气球和飞艇教后反思1、本节课的教学顺序在教材的编排设计基础上做了略微调整。
浮力的应用教学设计人教九级
人教版《14.6 浮力的应用》新课标教学设计湖北省十堰市郧县实验中学聂君虎靳贤一、教材分析本节《浮力的应用》是在学习了上节《浮力》,知道浮力的产生及其大小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物体浮沉的条件,知道物体浮沉条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理解轮船、潜水艇、气球和飞艇是如何改变浮力或重力,来实现浮沉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体会物理就在我身边,初步学会用浮力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学生已经掌握基础知识较扎实,已经学习了系统的力学基础知识,刚学过浮力产生的原因及阿基米德原理,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知识面广,学习习惯较好,自学能力较强。
本节课主要指导学生应用实验归纳总结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随着实验的总结、拓展,真正发挥了学生的正常思维潜能,激发了学生对自然科学的探究,搜集整理浮力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培养了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设计思路根据浮力知识的教学分解,本节教学的知识要点:一是物体的浮沉条件;二是浮沉条件的应用。
知识本身的难度并不算大,但贯穿在从如何调节浮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去理解浮力的应用事例这个分析过程要求较高,是进行本节教学的关键,为此,本节教学的策略设计是:从观察、分析、比较物体的浮沉情况T认识物体的浮沉条件(受力条件和密度条件)T 调节浮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T理解浮力的应用(轮船、潜水艇、气球和飞艇、选种诸方面的应用)。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知道浮力的应用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了解轮船是怎样浮在水面的;•通过收集、交流关于浮力应用的资料,了解浮力应用的社会价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初步建立应用科学知识的意识。
五、教学重点:知道轮船、潜水艇、气球、飞艇的工作原理。
六、教学难点:理解改变物体所受的重力与浮力的关系,能增大可利用的浮力。
七、教学仪器:烧杯、水、体积相同的蜡块和铁块、两个铁罐子、沙子、潜水艇模型、热气球模型、多媒体课件。
九年级物理146浮力应用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课题浮力的应用课型新知识1、知道物体在下沉,悬浮和上调时,浮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
2、认识利用空心的方法增大浮力。
技术教3、认识轮船、潜水艇、气球和飞船的浮沉原理。
学过程1、经过做“空心的废牙膏皮能飘荡在水面上〞的实验,学习物理研究问目题的方法。
方法标2、经过采集、沟通对于浮力应用的资料,认识浮力应用的社会价值。
感情1、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展开的影响。
态度2、初步成立应用科学知识的意识。
教课要点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悬浮和上调时的条件;轮船、潜水艇、气球的浮沉原理。
教课难点使劲的均衡知识剖析和解说物体的浮沉问题教课器具铁块、木块、水、潜水艇模型、小船等教课过程设计教课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企图情境引入从学生熟习的一个充有氢气的气球放手后会出现什么结果?学生思虑、议论、沟通。
气球下手,激发会向来上涨吗?学生再思虑。
答:上涨,学生学习的兴引入新课:要想正确的研究这个问题,我们第一来研趣。
究物体的浮沉条件。
合作研究一、物体的浮沉条件学生察看实验,注意木块培育学生察看演示:让学生察看同样形状和体积的铁块和木块,和铁块的状态变化。
用自能力和语言描而后一起浸入水中,同时放手,让学生察看。
己的语言进行描绘。
木块述能力提出问题:为何铁块下沉到水底而木块飘荡在水先上涨最后漂在水面上;面上呢?物体的运动状态是由什么来决定的?在实铁块先下沉最后沉在容器验中木块和铁块各遇到那几个力的作用?依据它们底。
的运动状态判断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学生思虑问题剖析受力、培育学生抽象归纳得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当它所受的浮力大于作图、总结思想能力重力时,物体上调;当它所受的浮力小于所受的重力学生利用F浮=ρ液gV排时,物体下沉;当它所受的浮力与所受的重力相等时,和G=mg=ρ物gV物联合上边学会前后知识物体悬浮在液体中,或飘荡在液面上。
的结论推导利用密度来判的有机联合指引学生依据上边的结论推导出以下结论:断物体的浮沉的方法当ρ液>ρ物,F浮>G,物体上调当ρ液=ρ物,F浮==G,物体悬浮当ρ液<ρ物,F浮<G,物体下沉学生议论,思虑沟通,说当ρ液>ρ物,F浮==G,物体飘荡出自己的方法。
【2019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案14、6浮力的应用
【2019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案14、6浮力的应用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并能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2.知道浮力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了解轮船是怎样浮在水面上的。
2.通过收集、交流关于浮力应用的资料,了解浮力应用的社会价值。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初步建立应用科学知识的意识。
教学重点: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
教学用具:教具:多媒体投影机一台、实物投影一台、自制潜水艇模型一个、大注射器一个、水槽。
学具:木块、橡皮泥、蜡块、酒精、水、水银(暂不提供)、铁块、鸡蛋,盐水、溢水杯、弹簧测力计、烧杯、铝制牙膏袋、水槽。
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什么是浮力?浮力的方向?2、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浮力计算的方法?(二)引入新课视频展示:万吨巨轮浮在海面上,它受到浮力的作用了吗?实验感知:实心的铁块,放到水面上后,它将怎样?教师设疑:用钢铁铸造的万吨巨轮能够浮于水面,而小铁块却会沉入水底?物体的浮与沉决定于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视频展示: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三)新课教学1.漂浮、悬浮和下沉实验:请同学分别将桌上的木块和铁块浸没水中、鸡蛋浸没在盐水中,然后放手,观察物体在液体中的运动过程和最终情况(教师在此过程中指导学生动手操作)视频展示:浸没在水中的木块在水中会上升,最终停在水面上。
木块从液体中向上运动称作为上浮,最终停留在液面上(部分漏出液面)叫漂浮。
再看铁块,没入水中以后,放手,铁块向下运动,这个过程我们称作为下沉,最终停在液面下,我们称作为沉底。
那么鸡蛋呢?松开手后停在盐水中某一位置,我们把这个状态称作悬浮。
2.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1)提出问题:下面我们再来看看这样的现象,我这里有一个空心的金属盒,放入水中之后,会怎么样?现在我再拿出一个金属砝码,放入水中,什么状态?再取一个较大的木块,放入水中,大家看是什么状态?(上述三个问题由学生抢答)(2)进行猜想:大家猜想一下,物体在什么条件下漂浮、悬浮、下沉呢?分别依次请学生陈述猜想的理由,板书学生的猜想,便于同学们进行交流。
九年级物理 《浮力的应用》说课 人教新课标版
《浮力的应用》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第六节《浮力的应用》,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及设计理念、教学过程、作业与板书设计四个方面说说这节课.一、说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第六节,为物理课程重点内容之一.本节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浮力的基础知识之后进行的,同时又综合前面所学力、二力平衡、力和运动的关系等有关知识,可以说本节课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一种升华和总结,又对现实生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二)教学目标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年龄段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同时遵循整体性、主体性、层次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我把本节课的目标设计为:知识与能力1、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2、知道浮力的应用.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了解轮船是怎样浮在水面的;2、通过收集、交流关于浮力应用的资料,了解浮力应用的社会价值.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2、初步建立应用科学知识的意识.(三)重点和难点重点:探究浮沉条件难点:浮沉条件的应用浮沉条件的理解是解释浮力应用实例的关键,所以我把探究浮沉条件作为本节的重点;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在比较轮船在不同水域中的浮沉情况时,往往片面根据液体密度的大小或排开液体的体积大小来判断浮力的大小出错,而仅凭推理、分析又并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这一知识点,所以把浮沉的应用实例“轮船”的相关知识点作为本节的难点.(四)教具准备:演示用:木块、铁块、水、鸡蛋、盐水学生用:(1)木块、铁块、鸡蛋、水、盐水、溢水杯(含小桶)、弹簧测力计、烧杯;(2)带塞小瓶、金属箔、水;(3)木块、酒精、盐水(以上器材,每四位学生一组)二、说学情及设计理念: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阿基米德原理,对浮力的方向、浮力的大小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在很多学生的潜意识里认为:重的物体一定下沉,轻的物体一定上浮.这些来自于生活的前期经验和感性认识的错误性对很多学生有了主观想象力的干扰,为排除这种负面干扰,我特意把本节的重点和难点都设计成可操作、结论易获得的分组实验,力求体现新知识的层次和深度,让学生在亲历典型的科学研究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问题——猜测——验证——结论——创造——发现”中潜移默化地体会和感悟到其中蕴含的物理道理.这样既满足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真正主动经历科学探究的各个环节的要求,又符合初中生侧重于对直观现象进行具体、形象的思维来获得知识的特点,在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中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发挥.三、说教学过程围绕着重、难点,以学为立足点,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程序:(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问:前面我们学习了浮力的有关知识 ,你知道浮力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应用?让学生交流课下收集的资料,教师利用媒体的图片给予补充.(通过此收集交流环节让学生了解浮力应用的社会价值,开阔视野,培养学生发展获取信息的能力,体现STS教育思想.)教师导语:这节课我们将利用已知道的浮力及力学知识来共同讨论发现这些应用中所蕴含的科学道理.(二)进行新课,探索新知1、场景再现,引出问题演示实验:分别将桌上的木块和铁块浸没水中、鸡蛋浸没在盐水中,然后放手,让学生观察并叙述物体在液体中的运动过程和最终情况.教师根据学生叙述情况点拨:浸没在水中的木块在水中会上升,最终停在水面上.木块从液体中向上运动称作为上浮,最终停留在液面上(部分漏出液面)叫漂浮.再看铁块,没入水中以后,放手,铁块向下运动,这个过程我们称作为下沉,最终停在液面下,我们称作为沉底.那么鸡蛋呢?松开手后停在盐水中某一位置,我们把这个状态称作悬浮.(通过教师点拨可以规范科学术语)(1)提出问题:同样在液体中,为什么有的物体上浮、有的下沉、有的悬浮?(通过问题的提出,激发学生的思维,激起学习的欲望.)(2)进行猜想:大家猜想一下,物体在什么条件下漂浮、悬浮、下沉呢?分别依次请学生陈述猜想的理由,板书学生的猜想,便于同学们进行交流.(引导学生,猜想是在生活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不是凭空的想象,所以要从生活实践中总结寻找.)2、自主学习,实验探究分组实验(一):按照猜想类别,把全班同学分成几个组,分别按设计进行实验,讨论交流,总结结论.(体现课程标准理念: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通过小组合作实验培养学生合作精神以及与他人交流的能力)①提供的器材:木块,铁块,水,鸡蛋,盐水,溢水杯(含小桶),弹簧测力计,烧杯.②分组实验,得出实验结论③希望同学们分组思考、讨论实验结论与猜想是否一致,并思考猜想的正确与否.(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实验器材,让学生自己设计并进行试验,是新课程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基本要求,教师应给学生提供这样的机会.)教师在实验过程中巡视指导学生实验.3、分析交流,得出结论学生依据实验中现象及记录数据,分析、论证猜想后再相互交流并形成条理性结论,对于学生能说出的道理教师不必多解释,予以表扬与肯定,还要对其他同学及时鼓励,为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自信心打基础,使全体同学都有进步.(给学生以交流讨论的机会,有利于学生的能力提高,这也是新课程的理念之一.)(教师利用多媒体动画演示浮沉,总结规律,加深学生对浮沉条件的印象)4、拓展延伸,激发潜能分组实验二: 1、让学生将实验桌上的小瓶和金属箔分别没入水中,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浮沉情况.2、让学生利用浮沉条件解释看到的现象.3、请同学们想办法改变它们的浮沉状态,并尝试思考你是通过什么办法来改变它们原来的浮沉状态的?在学生解释的基础上,教师总结整理:上述实验告诉我们:1、采用“空心”的办法,不仅可以增大漂浮物体可利用的浮力,还可以使下沉的物体变得上浮或漂浮.2、物体的浮沉取决于浮力和重力的大小关系,调节物体受到的浮力或重力大小可以调节物体的浮沉.(通过这个探究活动来挖掘教材的深度,使学生理解为实现物体的浮沉所采取的措施,为下面应用实例的学习埋下伏笔.)分组实验三:1、将同一木块先后放入酒精和盐水中,在液面相应位置做出标记.2、让学生对比标记的位置并利用所学知识尝试解释.最后师生共总结:两种情况对比,因为木块始终漂浮,所以受到的浮力不变,因为液体密度的改变导致木块浮沉的改变.(通过这个探究活动来突破教学的难点,让学生在体验“眼见为实”中思考和理解相应的物理道理.)5、物理生活, 息息相通物理来自生活,又最终服务于社会.有了前面实验中对调节浮沉的理解作铺垫,浮力的几个应用实例我大胆放手让学生利用自身潜能自学,教师只适时借助多媒体展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各应用实例的工作原理,从而体现当今教育中“教师教是为学生学服务”的理念. (三)反馈检测,学以致用物理学习的重要目的,是理解社会生活中的科学技术,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基于这样的考虑,检测中提供一些结合社会生活实际的题目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中成长.(四)课堂小结,分享收获小结是一节课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让学生汇报有哪些收获与大家分享来小结本节内容,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巩固理解,在课堂教学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四、说作业与板书设计作业设计:1、书面作业:课本第100页中的第1、2、3、4三题是对知识及时巩固.2、调查作业:了解我校后操场厕所的排水装置里有哪些浮力知识的应用.3、小制作:查阅资料,自制潜水艇模型,孔明灯等利用浮力的物体,交流制作心得,体验收获,思考如何更好地利用浮力为人类服务.(以上2、3作业的设计与生活实际联系,让学生感受物理无处不在,身边也有许多物理知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物理课程理念.)板书设计:浮力的应用(一)物体的浮沉条件:F浮>G物上浮最终漂浮 F浮=G物F浮=G物悬浮F浮<G物下沉最终沉底(二)物体浮沉的调节:1、通过调节物体受到的浮力或重力的大小,可以调节物体的浮沉.2、对于始终漂浮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不变,液体密度的改变将影响物体的浮沉. (三)应用1.轮船:把物体作为“空心”的办法来增大浮力,使浮力等于船和货物的总重来实现漂浮.2.水艇:依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在水中的浮沉.3.气球和飞艇:ρ气<ρ空气,使它受到的F浮>G物而升空. (通过条理的板书让学生对本节的知识一目了然)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一点肤浅认识,希望大家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14.6浮力的应用》新课标教学设计
湖北省十堰市郧县实验中学聂君虎靳贤
一、教材分析
本节《浮力的应用》是在学习了上节《浮力》,知道浮力的产生及其大小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物体浮沉的条件,知道物体浮沉条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理解轮船、潜水艇、气球和飞艇是如何改变浮力或重力,来实现浮沉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体会物理就在我身边,初步学会用浮力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学生已经掌握基础知识较扎实,已经学习了系统的力学基础知识,刚学过浮力产生的原因及阿基米德原理,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知识面广,学习习惯较好,自学能力较强。
本节课主要指导学生应用实验归纳总结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随着实验的总结、拓展,真正发挥了学生的正常思维潜能,激发了学生对自然科学的探究,搜集整理浮力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培养了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设计思路
根据浮力知识的教学分解,本节教学的知识要点:一是物体的浮沉条件;二是浮沉条件的应用。
知识本身的难度并不算大,但贯穿在从如何调节浮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去理解浮力的应用事例这个分析过程要求较高,是进行本节教学的关键,为此,本节教学的策略设计是:从观察、分析、比较物体的浮沉情况→认识物体的浮沉条件(受力条件和密度条件)→调节浮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理解浮力的应用(轮船、潜水艇、气球和飞艇、选种诸方面的应用)。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
·知道浮力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分析、了解轮船是怎样浮在水面的;
·通过收集、交流关于浮力应用的资料,了解浮力应用的社会价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初步建立应用科学知识的意识。
五、教学重点:知道轮船、潜水艇、气球、飞艇的工作原理。
六、教学难点:理解改变物体所受的重力与浮力的关系,能增大可利用的浮力。
七、教学仪器:烧杯、水、体积相同的蜡块和铁块、两个铁罐子、沙子、潜水艇模型、热气球模型、多媒体课件。
八、教学流程:
(一)新课引入
[演示]:1.出示铁块和蜡块让学生观察发现它们体积相等。
2.将体积相同的铁块和蜡块同时浸没在水中后松手。
[现象]:铁块沉入杯底而蜡块上浮最终浮在水面。
[提问]:1.浸没在水中的铁块、蜡块(松手后)各受到什么力?
(浮力、重力)
2.铁块和蜡块受到的浮力相等吗?
(相等。
因为V排相等,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浮力相等。
)
3.既然铁块和蜡块受到的F浮相同,为什么松手后铁块沉底而蜡块上浮?
液体中,物体的浮沉取决于什么呢?
[讲解]:物体的浮沉条件:
分析蜡块:松手后,浸没在水中的蜡块所受到的F浮>G蜡,所以蜡块上浮。
当蜡块逐渐露出水面,V排减小,浮力减小,当F浮= G物时,蜡块最终漂浮在水面。
即:F浮>G物上浮,最终漂浮。
分析铁块:松手后,浸没在水中的铁块所受到的F浮<G铁,铁块下沉。
到达容器底部后,铁块受到F浮、G铁和F支,三力平衡,静止在容器底,我们说铁块沉底。
即:F浮<G物下沉,最终沉底。
若一个物体浸没在水中,松手后F浮=G物,受力平衡,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变,我们说物
体悬浮在液体中。
即:F浮=G物,最终悬浮。
总结:通过上述分析,我们知道浸在液体中物体的浮沉取决于物体所受F浮与G物的关系。
(二)进行新课
1.讨论:
(1)木材能漂浮在水面,其原因是什么?
(2)把一根木头挖成空心,做成独木舟后,其重力怎么变化?它可载货物的多少怎么变化?重力变小,可以装载的货物变多。
[指出]:从浮力的角度看,把物体做成空心的办法,增大了可利用的浮力,而且这种古老的“空心”办法,可以增大漂浮物体可利用的浮力。
[质疑]:密度比水大的下沉的物体有没有办法让它上浮或漂浮呢?
2.实验:
两个外形相同的铁罐子,一个空心,一个装满沙;同时按入水中,松手后实心的下沉,空心的上浮最终漂浮。
[质疑]:(1)铁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空心的铁罐子为什么能漂浮呢?可能是因为什么呢?
(因为它是空心的,F浮>G物,所以能上浮,最终能漂浮。
)
(2)要想让实心的铁罐子也漂浮,可以怎么办呢?
(把沙取出来,变成空心的。
)
(3)大家的想法是如何调节的铁罐子的浮沉的呢?
(F浮不变,挖空使G物变小,当F浮>G物,铁罐子自然就浮起来了。
)
[指出]:上述实验告诉我们采用“空心”的办法,不仅可以增大漂浮物体可利用的浮力,还可以使下沉的物体变得上浮或漂浮。
3.应用
·轮船
(1)原理:采用把物体做成“空心”的办法来增大浮力,使浮力等于船和货物的总重来实现漂浮。
(2)排水量:满载时,船排开的水的质量。
即:排水量=m船+m货
[质疑]:1.轮船从河水驶入海里,它的重力变不变?它受到的浮力变大、变小还是不变?(不变,始终漂浮)
2.它排开的液体的质量变不变?(不变)
3.它排开的液体的体积变不变?
(变,ρ海水>ρ水,所以V排海水<V排水)
4.它是沉下一些,还是浮起一些?(V排变小了,所以上浮一些)
[强调]:同一条船在河里和海里时,所受浮力相同,但它排开的河水和海水的体积不同。
因此,它的吃水深度不同。
·潜水艇
[学生实验]:
潜水艇能潜入水下航行,进行侦查和袭击,是一种很重要的军事舰艇。
它是怎么工作的呢?我们用打吊瓶用的小塑料管来模拟潜水艇。
请同学们利用和塑料管连接的细管给塑料管吹气或吸气。
现象:吸气时,水逐渐进入管中,管子下沉;吹气时,管中的水被排出,管子上浮;
[质疑]:(1)小塑料管浸没在水中所受F浮是否变化?
(塑料管形变很小,V排基本不变,所以可以认为F浮不变)。
(2)那它是怎样上浮或下沉的呢?
(吹气时,水从管子中排出,重力变小,F浮>G物,所以上浮;吸气时,水进入管子,重力变大,F浮<G物,所以下沉)
[讲解]:潜水艇两侧有水舱,当水舱中充水时,潜水艇加重,就逐渐潜入水中;当水舱充水使艇重等于同体积水重时,潜水艇就可悬浮在水中;当压缩空气使水舱中的水排出一部分时,潜水艇变轻,就可上浮了。
潜水艇:
原理: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在水中的浮沉。
[强调]:潜水艇在浸没在水下不同深度所受浮力相同。
·气球和飞艇
[演示]:“热气球”的实验。
[质疑]:酒精燃烧后袋内空气密度怎样变化?
原理:ρ气<ρ空气,使它受到的F浮>G物而升空。
[讨论]:要使充了氦气、升到空中的气球落回地面,你们能想出什么办法?要使热气球落回地面,有什么办法?(放气或停止加热)
·其他应用
密度计、盐水选种等。
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