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第3课时:分类汇总。今天所说的内容是第2课时——数据排序,为新授课。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案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案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事物的基本属性,学会对物品进行简单的分类;2.感知和理解整理的重要性,初步培养整理物品的习惯;3.训练学生的观察和归纳能力,促进思维的发展。

二、教学重点1.认识分类与整理的概念;2.能够简单分类不同类型的物品;3.培养学生对物品整理的兴趣和习惯。

三、教学难点1.提高学生对分类的准确性和整理的规范性;2.培养学生自主整理物品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分类标签、各类物品示例、实物案例;2.学生准备:学习用书、学习用品。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认识分类的概念,引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分类与整理的重要性(10分钟)•通过生动的例子讲解分类和整理的意义,引导学生体会。

3. 分类练习(15分钟)•分发各类物品给学生,让学生根据相关属性进行分类,并简要描述分类的规则。

4. 拓展训练(10分钟)•学生自行整理书包或课桌,分享整理心得,培养整理物品的习惯。

第二课时1. 复习与导入(5分钟)•复习上节课的知识点,导入本节课内容。

2. 分类游戏(15分钟)•设计分类游戏,让学生通过游戏巩固分类的能力。

3. 整理实践(15分钟)•指导学生整理教室或个人物品,培养整理意识。

4. 总结与反思(10分钟)•请学生总结分类与整理的重要性,并反思今天的学习收获。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设计与实施,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深度理解分类与整理的概念和重要性。

但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更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整理,激发他们的动手能力。

下节课将更注重实践操作,提升学生的整理能力。

七、作业布置1.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品及书包;2.家里寻找不同类型的物品,进行分类整理,并写出整理心得。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通过细致的教学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对分类与整理的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一单元第三节数据分类汇总 教学设计 房翠玲

第一单元第三节数据分类汇总  教学设计 房翠玲
年级:七年级周次:5课时:1课时北屯初级中学信息技术课课堂导学案上课时间:年月日星期:星期一和二
课题:第一单元第三节数据分类汇总设计人:房翠玲备课组长:
学习目标:1、分类汇总的意义。掌握数据的基本排序功能。
2、分类汇总的具体操作方法。汇总之前先归类,再进行分类汇总。
3、根据实际问题进行分类汇总,培养学生自主、协作学习的能力。
6、对以上所操作的命令,找出记忆的好方法。
四、小组各派一位学生讲解你们的操作步骤。
1、其它小组认真听,找与自己的操作有没有不同之处。
2、在学生讲完后给出合适的评价。
五、谈谈这节课自己的收获
(可以是一个人说,其他人给予补充。)
(1、什么是分类汇总
2、分类汇总的操作方法
3、清除分类汇总)
方的对话框所示)
一、对上节课的内容进行复习
1、提问学生:公式的构成?
2、公式复制怎么操作?
二、学生理解数据分类汇总
什么是分类汇总?
分类汇总常用于统计中,是对所有资料分类进行汇总。
分类汇总的前提条件:先排序后汇总。
即必须先按照分类字段进行排序,针对排序后的字段记录进行分类汇总。
三、小组合作、讨论、探究
1、对数据进行排序,并进行分类汇总。
XX社区网上购物统计表
总人数:(其中:男_人女_人)
平均年龄:网购月平均消费:元
不同文化程度的网购月平均消费:
初中以下:元高中或中专:元
大专:元大学本科:元
研究生及以上:元
不同性别的网购月平均消费:
男:元女:元
不同网购频率的平均年龄:
从未:很少:经常:
不同网购频率的平均月收入:
从未:很少:经常:
5、各小组成员相互检查,使重要内容各成员都能掌握。

分类汇总 教案

分类汇总 教案

分类汇总教案教案标题:分类汇总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分类汇总的概念和目的。

2. 掌握分类汇总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 能够运用分类汇总的方法整理和归纳信息。

二、教学内容:1. 什么是分类汇总:- 解释分类汇总的概念,并与学生一起讨论其重要性和应用场景。

-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需要进行分类汇总。

2. 分类汇总的基本方法:- 介绍常见的分类汇总方法,如按主题分类、按时间分类、按地区分类等。

- 通过实例演示每种分类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

3. 分类汇总的技巧:- 引导学生掌握分类汇总的技巧,如确定分类标准、合理安排分类层次、注意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等。

- 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运用分类汇总技巧。

4. 运用分类汇总整理和归纳信息:- 给学生提供一些信息材料,如文章、图片、数据等。

- 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的分类汇总方法和技巧,将信息进行整理和归纳。

三、教学过程:1. 导入:- 引入分类汇总的概念,与学生分享一个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整理书籍、整理照片等。

2. 理解分类汇总的概念和目的:- 通过讨论和解释,确保学生理解分类汇总的概念和目的。

3. 分类汇总的基本方法:- 分别介绍不同的分类汇总方法,并与学生一起讨论其适用场景和操作步骤。

4. 分类汇总的技巧:- 引导学生掌握分类汇总的技巧,如确定分类标准、合理安排分类层次等。

- 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分类汇总技巧。

5. 运用分类汇总整理和归纳信息:- 分发信息材料给学生,让他们根据所学的分类汇总方法和技巧进行整理和归纳。

- 学生展示自己的整理结果,并进行讨论和反思。

四、教学资源:1. 教材:提供相关的教材和学习资料,包括分类汇总的定义和示例。

2. 多媒体设备:使用投影仪或电子白板展示分类汇总的方法和技巧的演示。

3. 信息材料:准备一些相关的信息材料,如文章、图片、数据等,供学生进行分类汇总练习。

五、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观察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程度和对分类汇总概念的理解程度。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分类和排序数据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分类和排序数据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分类和排序数据随着时代的发展,数据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了解和掌握数据分类和排序的方法,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小学五年级是学习数据处理的重要阶段,本篇教案将重点介绍分类和排序数据的方法及其应用。

I、教学目标1.了解分类和排序数据的概念和作用。

2.能够识别和分类出常见的数据类型。

3.掌握分类和排序数据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4.能够应用分类和排序数据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II、教学重点和难点1.理解数据分类和排序的概念和作用。

2.识别和分类出常见的数据类型,如数字、字母、颜色等。

3.掌握分类和排序数据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4.应用分类和排序数据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III、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室、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2.板书、彩笔等教学工具。

3.学生用品,如规则、表格等。

4.相关练习和案例。

IV、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教师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你们在生活中会用到哪些数据?这些数据都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对这些数据进行分类和排序?请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引导学生了解数据分类和排序的作用和重要性。

2.引进新知(30分钟)(1)数据分类A.数据的含义和类型讲解数据的含义,引导学生了解数字、字母、颜色等常用的数据类型。

B.数据分类的基本方法讲解数据分类的基本方法,如按数字、字母、颜色等进行分类,引导学生学会对数据进行分类。

(2)数据排序A.数据排序的作用和基本方法讲解数据排序的作用和基本方法,如按照大小、字母序等进行排序,引导学生学会对数据进行排序。

B.常用的排序方式讲解常用的排序方式,如选择排序、插入排序、冒泡排序等,让学生对数据排序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

3.课堂练习(30分钟)通过课堂练习,让学生掌握分类和排序数据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并在实践中理解数据分类和排序的作用和重要性。

4.案例分析(40分钟)教师选取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应用分类和排序数据的技能进行解决,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体验数据分类和排序的作用和应用价值。

分类汇总使用方法

分类汇总使用方法

分类汇总使用方法一、数据清洗在进行分类汇总之前,需要对数据进行清洗和预处理,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数据清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缺失值处理:检查数据中的缺失值,并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如填充缺失值或删除含有缺失值的记录。

2.异常值处理:识别数据中的异常值,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如将异常值替换为合理值或删除含有异常值的记录。

3.特征工程:通过特征选择、特征构造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变换和增强,以提高分类汇总的效果。

二、特征选择在进行分类汇总时,需要选择与目标变量相关的特征,以提取分类所需的特征信息。

特征选择的方法包括:1.基于统计的特征选择:根据特征与目标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方差等统计指标,选择最重要的特征。

2.基于模型的特征选择:通过训练分类模型,并根据模型的特征权重或特征贡献度来选择最重要的特征。

3.集成方法特征选择:将多个特征选择方法结合使用,以提高特征选择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三、分类方法选择根据数据的特点和分类任务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分类方法。

常见的分类方法包括:1.决策树分类:通过构建决策树来对数据进行分类。

2.朴素贝叶斯分类:基于贝叶斯定理和特征之间独立假设的分类方法。

3.支持向量机分类:在数据空间中找到一个超平面,将不同类别的数据分隔开。

4.神经网络分类:通过训练神经网络来对数据进行分类。

5.集成方法分类:将多个分类方法结合使用,以提高分类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四、训练模型根据选择的分类方法,使用训练数据集对模型进行训练。

在训练过程中,需要对模型进行参数调整和优化,以提高模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同时,需要注意防止过拟合和欠拟合问题。

五、评估模型使用测试数据集对训练好的模型进行评估,以检验模型的分类性能。

评估指标包括准确率、精度、召回率、F1值等。

通过对模型的评估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模型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

六、部署应用将训练好的模型部署到实际应用中,用于对新的数据进行分类预测。

在部署过程中,需要考虑模型的实时性、可扩展性和安全性等方面的问题。

排序与分类汇总教案

排序与分类汇总教案
2、老师演示《八(3)班期中考试成绩统计表》工作表排序
3、完成后发现问题,有好多学生总分一样,但是这个工作表的任务要求是:如果总分一样的话,以语文高的排在前面;如果语文一样,以数学高的排在前面;如果数学一样,以英语高的排在前面。然后问学生有没有什么方法,引出排序的关键字问题
借助任务要求讲解一下主要关键字与次要关键字,4、学生自己探索操作5min,并请完成了的同学上台演示




1、学会排序和分类汇总的操作方法




1、关键字的选择;
2、能够依据需求正确分析分类汇总的三要素,并正确实施分类;
课前准备
(布置预习准备及多媒体等)
学生机,教师机,三个表
教 学 过 程


过程
教学环节
教 师 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老师:现在开学已经有三四周了,还记得上学期最后期中考的成绩吗?现在老师请同学们帮个忙,统计一下学生的成绩
学生通过任务要求自己感知主要关键字与次要关键字的区别与使用方法
学生操作,熟悉排序的操作
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了解排序
二、分类汇总
1、老师:“现在,同学们打开《八年级成绩统计表》工作表,大家可以看到八年级所有班级的成绩,那么大家能不能算出哪个班的学生的
平均分最高,以及每个班的各科平均分呢?”
老师听取学生的方法,并给学生2min时间做一下
而选定汇总项的意思就是你要求的是那一列的内容
4、学生5min 操作
老师观察
完成比较好的学生演示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学生理解
学生操作
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

第三章-数据分类汇总分析PPT课件

第三章-数据分类汇总分析PPT课件

16255 服装
32855
42009
10850
12522
食品 体育用品 艺术品 自行车
4
二. 获得各类销售额排行榜
利用分类汇总,企业可以获得销售额排行榜、各种商品质 量指标排行榜、销售人员完成销售任务排行榜、各种产品 库存量与库存积压资金排行榜……
120000
Northwind公司前十大客户销售额
时间序列可以帮助企业了解经营状况、预 测未来的变化趋势。
数据透视表能从不同的角度汇总数据,它 也是生成时间序列的有效工具。
37
四. 利用数据透视表生成时间序列
【例3-5】利用 数据透视表,对 Northwind公司 的销售数据按月 汇总各产品的销 售额。
分组:步长-同时 选中月、年
产品名称 (全部)
儿童用品 39686 524 2044 40255 24367
服装
16255
47196
食品
32855 472 2856 16404 19269
体育用品 10850 1080 5113 13970 3869
艺术品 42009 2893 4119 43932 24990
自行车 12522 746 4211 20383 24728
30
二.数据透视表的灵活性
分类字段的调整 分类字段值的调整 汇总字段的调整 数据透视表工具的功能
31
二.数据透视表的灵活性
分类字段的调整
利用报表筛选区域筛选数据:
将数据透视表字段列表中的字段直接拖至报表筛选 区域;
从行标签或列标签区域,拖动字段至报表筛选区域; 报表筛选区域,可以放置一个或多个字段; 可改变多个字段的排列位置; 可挑选一个值或多个值来进行筛选; 可将报表筛选区域的字段拖动到其他区域; 可删除“报表筛选”区域的字段。

Excel排序、筛选、分类汇总、数据透视表教学探讨3篇

Excel排序、筛选、分类汇总、数据透视表教学探讨3篇

Excel排序、筛选、分类汇总、数据透视表教学探讨Excel排序Excel是一款强大的数据处理工具,其中的排序功能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快捷、精准地找到需要的数据。

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一下Excel排序的用法。

常用方法:1.单列排序:在需要排序的列中选定一个单元格,点击"数据",再点击"排序",根据需要选择升序或降序即可。

2.多列排序:选定需要排序的列,在"排序"选项中点击"添加级别",然后选择要添加的列,根据需要选择升序或降序即可。

3.筛选后排序:选定需要排序的数据区域,在"数据"选项中点击"筛选",根据筛选结果进行排序。

4.条件排序:选定需要排序的数据区域,在"数据"选项中点击"排序",选择"自定义排序",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设置排序条件。

注意事项:1.确保数据区域中有相同的数据类型,否则排序结果可能不准确。

2.确保数据区域中没有空单元格,否则排序结果可能不完整。

3.若需要对单元格中的内容进行排序,则必须先将其转换为相应的数值类型。

Excel筛选Excel可以通过筛选功能来快速获取需要的数据,类似于数据库中的查询操作。

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一下Excel筛选的用法。

常用方法:1.单条件筛选:选定需要筛选的数据区域,在"数据"选项中点击"筛选",然后选择需要筛选的列,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筛选条件即可。

2.多条件筛选:选定需要筛选的数据区域,在"数据"选项中点击"自动筛选",然后选择需要筛选的列,在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自定义",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需要的筛选条件即可。

3.高级筛选:选定需要筛选的数据区域,在"数据"选项中点击"高级筛选",然后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条件区域和结果区域,输入需要的筛选条件即可。

排序与分类汇总教案

排序与分类汇总教案
学生活动
学生明确学习任务进行三个练习(按总分排序,按学号排序和按性别排序),仔细观察三个排序的不同之处并体验排序的好处。
对完成的任务进行,自评、小组内点评和教师点评。
任务二:算出男女学生计算机平均分(演—练—评)
教师让学生分组分析应该如何算出男女双方计算机的平均分。
学生按小组讨论后回答教师问题。
教师活动
改进之处:对这些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加强辅导。
学生活动
a.在组长的指导下,完成任务,巩固理解分类汇总的好处与方法
b.自查——互查——组内评价
c.检查内容:1、任务一和任务二是否完成
2、任务完成质量
3、组长最后验收并做记载(评价表)
教师活动
1.让学生优秀练习成果展示
2.学生练习中存在的共性问题答疑
学生活动
一生演示,其余学生观察领会其长处,巩固提高本节课知识点
2、通过自我探索、自主学习,体验成功和自我价值。
教学重点
排序的主次要关键字、分类汇总
教学难点
分类汇总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和分组教学法和“演练——互动”协作的教学模式
教学准备
学生机、教师机、投影仪、课件。
教学思路
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再由教师布置出本节课的二个任务;任务一利用排序的方法得出期末考试中第一至最后一名,教师试探学情做中教,学生做中学;任务二主要讲解分类汇总的处理方法,要求学生利用的所给的素材,完成任务二。本课的内容注重实例的应用,强调“动手”,采用协作学习方法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强调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板书
排序与分类汇总
1、排序2、分类汇总
教学反思

Excel数据管理与分析之分类汇总教案

Excel数据管理与分析之分类汇总教案

Excel数据管理与分析之分类汇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Excel中分类汇总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方法。

2. 培养学生对数据进行有效管理和分析的能力。

3.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分类汇总的概念及作用2. 数据排序3. 数据筛选4. 分类汇总的创建与编辑5. 分类汇总的类型及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分类汇总的概念及作用数据排序、筛选的方法和技巧分类汇总的创建与编辑分类汇总的类型及应用2. 教学难点:数据筛选的高级设置分类汇总的创建与编辑分类汇总的类型及应用四、教学方法1. 任务驱动法:通过实际操作任务,引导学生掌握分类汇总的方法和技巧。

2. 案例教学法:结合典型案例,分析并讲解分类汇总的应用场景。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熟悉Excel分类汇总的相关知识和操作方法。

2. 学生准备:掌握Excel的基本操作,如输入、编辑、格式化等。

3. 教学资源:电脑、投影仪、教学PPT、案例数据等。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案例,引入分类汇总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分类汇总的概念及作用:解释分类汇总的含义,阐述其在数据管理和分析中的重要性。

3. 演示数据排序的方法:展示如何通过排序功能对数据进行升序或降序排列,以便更好地理解数据。

4. 演示数据筛选的方法:讲解如何使用筛选功能筛选出特定条件的数据,提高数据分析的效率。

5. 讲解分类汇总的创建与编辑:介绍如何创建分类汇总,如何编辑和修改现有的分类汇总。

七、课堂练习1. 让学生使用Excel进行数据排序和筛选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 引导学生尝试创建和编辑分类汇总,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八、案例分析1. 提供一个实际案例,让学生应用分类汇总的方法进行分析。

2. 学生分小组讨论,共同完成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据排序、分类汇总》教学设计

《数据排序、分类汇总》教学设计

《数据排序、分类汇总》教学设计《数据的排序、分类汇总》教学设计一、学生分析通过前几节课的研究,学生已经基本掌握EXCEL表格的建立、数据的输入与编辑技巧,学会对表格的格式进行简单的处理等基本操作,本节课讲的内容是数据的排序和分类汇总,尤其是分类汇总操作,学生会感到比较困难。

内容分析数据的排序和分类汇总内容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知识,是整个excel章节中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必考的知识点。

教学重点:1、数据排序操作中关键字的提取,使用。

2、分类字段的提取、排序和汇总操作。

教学难点:1、数据排序的具体操作方法2、分类汇总的具体操作方法。

2、根据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基本目标(认知与操作)(1)能够正确设置排序问题中“主关键字和次关键字”。

(2)能精确设置“分类字段”、“汇总方式”和“汇总项”。

(3)掌握使用EXCEL对数据进行“排序和分类汇总”操作,学会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发展目标(情感)(1)培养学生分析和处理、使用数据的能力。

(2)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探索,从数据中挖掘信息的能力。

(3)造就学生自主研究、协助研究的本领。

三、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以造就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目标,关注局部学生,鼓励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上课前全面分析学生、认真研讨课本、经心设计讲授活动。

课堂讲授以多种讲授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展开,首先以任务驱动的方式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明确研究的目标,然后教师进行课堂讲解,注意适当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并指导学生展开小组协助商量研究的方式展开研究。

通过以上方法,教师逐步指导学生一步一步自己办理问题,最后通过课堂上机练的方式检查学生对本节研究的成效。

4、讲授媒体1、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

2、投影机五、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屏幕展示高一月考成就单,提出问题[问]经过紧张的考试,月考成绩出来了,看到成绩单同学们都很激动,都非常期待知道自己的成就,那位同学考了我们班的总分第一名,各科的状元又花落谁家呢?任务1:假如你是班长,请您通过用排序的方法,帮班主任制作本次月考光荣榜。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数据的分类整理和汇总》-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数据的分类整理和汇总》-苏教版
举例:根据分类整理后的身高数据,引导学生绘制条形图,展示各身高范围的人数。
(3)培养数据分析能力:学生需要通过观察统计图表,分析数据之间的关系,得出简单的结论。
举例:通过观察身高条形图,分析哪个身高范围的人数最多,哪个最少,并尝试解释原因。
2.教学难点
(1)选择合适的分类标准: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如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分类标准具有一定的难度。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数据的分类整理和汇总这一知识点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在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提出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成功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尽量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解释概念,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对数据分类整理和汇总有了直观的认识。
(1)掌握数据的分类整理方法:学生需要学会根据事物的共性和差异进行分类,并能运用合适的分类标准对数据进行整理。
举例:以班级同学的身高为例,引导学生按照身高范围(如150cm以下、150-160cm、160cm以上)进行分类整理。
(2)学会使用统计图表进行数据汇总:学生需要掌握条形图、表格等统计图表的绘制方法,并能从中获取数据信息。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使学生学会倾听、交流、分工合作,提高沟通能力。
4.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学会在数据整理和汇总过程中,遵循客观事实,养成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
这些核心素养目标将有助于学生形成数学学科关键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office教案】2.3.3 数据分类汇总

【office教案】2.3.3 数据分类汇总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到班情况,学习场所卫生、安全情况等。

二.确定任务1.冷启动计算机进入“桌面”。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2.新课导入前面已经学习了筛选和排序的操作,本节将介绍数据分析显示的一个重要手段----分类汇总。

三.操作演示1.简单汇总功能:对数据清单中的全部或部分数据(一般为全部数据),根据一个字段(分类关键字)进行分类,并对数据清单中的某一个或多个字段进行相应的统计,起到数据分析的作用。

方法:按分类字段对数据清单进行排序——→活动单元格定位在数据清单任意处(如果是部分数据,则直接选中需要的数据,但必须包含标题行,且必须连续)——→点击“数据”选项卡“分级显示”选项组中的“分类汇总”按钮,打开“分类汇总”对话框——→设置“分类字段”(下拉列表中选择)、“汇总方式”(下拉列表中选择)和“汇总项”(列表框中选择)——→点击“确定”按钮完成。

注:①在做汇总前必须先按分类字段排序。

②一定要分清三个信息,即分类字段、汇总方式、汇总项。

2.嵌套汇总功能:对数据清单中的全部或部分数据(一般为全部数据),根据两个或两个以上字段(分类关键字)进行逐次分类,并对数据清单中的某一个或多个字段进行相应的统计,起到深层次的数据分析的作用。

方法:先根据嵌套层次,按每个分类字段对数据清单进行多重排序,再按简单汇总的方式,完成第一层次(最外层)的汇总,然后再依次完成嵌套的内层汇总。

注:①在做嵌套汇总前,必须先按多层嵌套的分类字段对数据清单的数据进行多重排序。

②除第一层汇总外,其他各内层嵌套的在操作汇总时,必须将“分类汇总”对话框中“替换当前分类汇总”复选项取消选中状态。

③嵌套汇总是的结果是层次型的,嵌套顺序不同,结果也必然不一样。

另外,点击“分类汇总”对话框中的“全部删除”按钮,将删除所有汇总结果。

四、任务练习学生按教师的操作演示,独立完成教材试一试操作练习。

五.任务评价1.位置相近的同学之间进行相互检查操作情况。

2.教师检查学生完成情况(可随机检查一些学生的操作)。

排序与分类汇总教案

排序与分类汇总教案

排序与分类汇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排序的方法和技巧,能够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排序方式。

2. 培养学生对数据进行分类汇总的能力,提高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排序的方法和技巧2. 分类汇总的方法和技巧3. 实际案例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排序的方法和技巧,分类汇总的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对复杂数据进行排序和分类汇总的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PPT、案例数据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等学习用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一个实际案例引入排序和分类汇总的概念,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排序的方法和技巧,分类汇总的方法和技巧。

3. 演示:教师通过PPT演示排序和分类汇总的过程。

4.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6. 课后作业: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和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活动设计1. 案例分析:教师提供一个实际案例,要求学生对数据进行排序和分类汇总,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想法和解决方案,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3.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解决方案,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反馈。

4. 教师点评:教师对每个小组的解决方案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5.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学生们的解决方案,提炼出排序和分类汇总的关键要点。

七、教学方法与策略1. 讲授法:教师讲解排序和分类汇总的理论知识,帮助学生建立基础知识框架。

2. 实践操作: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练习排序和分类汇总,提高操作技能。

3. 案例教学:教师提供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分类汇总说课稿

分类汇总说课稿

《数据的分类汇总》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本节是《信息技术》第三章第六节的内容。

它是学生学习了数据筛选及数据排序两课时后编排的,是学生掌握数据统计分析的又一重要知识内容;也为学习后面的知识建立图表打下一定的基础。

可见,这一课时的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考虑到此节课的内容较多,我把这一节的内容分为四个课时上,第一课时介绍数据筛选,第二课时讲授数据排序,第三课时介绍分类汇总,第四课时是它们三者的综合运用,现在我针对第三课时来说课。

2.教学目标根据信息技术教学大纲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有关教育理论确定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有以下几方面:(1)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分类汇总的概念掌握建立、清除分类汇总的方法掌握明细数据显示层次的控制。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操作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并加强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意识,相互协作解决问题的意识;3.教学重点和难点根据我对教材的分析,我认为分类汇总概念的理解及分类汇总操作方法的掌握是本课时的教学重点;同时根据平时的教学发现,学生对计算机专业术语、概念较难理解,所以我认为分类汇总概念的理解也是本课时的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信息技术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为此,我采用了“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强化“实践出真知”的科学思想。

由于本课时是新授课,我选择了讲授、演示,练习操作,讲评等多种教学方法。

在学生完成任务阶段时,我是一个帮助者和引导者,教学时,我注意观察学生,及时调控课堂气氛,使课堂教学始终保持良好的氛围,不断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力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说学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

所以,我在本课时的教学时,要求学生按以下两种方式来完成任务和思考题的:1.自主探索让学生通过参考相关网上资源或课本知识及上机实践操作,从中探求各种问题的解决办法。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9.1 数据的分类整理和汇总-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9.1 数据的分类整理和汇总-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9.1 数据的分类整理和汇总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理解数据分类整理的概念,学会使用分类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数据汇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合作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数据的分类整理:介绍数据分类的概念,如何根据不同的标准对数据进行分类整理。

2. 数据的汇总:介绍数据汇总的概念,如何将分类整理后的数据进行简单的汇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数据的分类整理和汇总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数据的分类整理。

四、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

2.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的生活例子,引出数据分类整理的概念。

2. 新课讲解:详细讲解数据分类整理和汇总的方法。

3. 课堂练习:通过一些实例,让学生动手进行数据的分类整理和汇总。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他们在进行数据分类整理和汇总时的方法和经验。

5. 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数据分类整理和汇总的重要性。

六、作业布置1.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七、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课后作业的批改,了解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2. 教学改进: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八、教学资源1. 教材: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

2. 教学工具:黑板、粉笔、教学课件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数据分类整理和汇总的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在以上提供的教案中,教学过程是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

教学过程是教案的核心部分,它详细描述了教师如何引导学生从引入新知识到巩固提高的整个教学活动。

最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三单元 分类与整理-单元概述和课时安排

最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三单元 分类与整理-单元概述和课时安排

最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精品资料设计
最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精品资料设计 1
1.按单一标准将物体分类、整理。

2.按不同标准将物体分类,掌握分类的方法。

3.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象形统计图。

1.能按照某一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整理。

2.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整理。

3.在分类活动中,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1.注意将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2.注重操作,使学生在实际活动中找出分类的标准,掌握分类的方法。

3.要结合知识内容本身的灵活性,注意开展开放性、探索性的教学。

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真正地活动起来,学生在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能更牢固地掌握选择分类标准、正确分类的方法,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索意识也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1 分类、整理
1课时 2 统计表
1课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序;第3课时:分类汇总。

今天所说的内容是第2课时——数据排序,为新授课。

2、目标分析:
根据目前职业教育“以就业为指导,以能力为本位,以技能为核心”的指导思想,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大纲的要求,我将培养学生基本能力作为重点,确定教学目标如下:【知识目标】
让学生认识排序在数据处理中的重要性,明确默认排序,掌握排序的多种方法及自定义排序的方法;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和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强化操作技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
通过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并增强学生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探索的意识。

3、重点、难点分析:
根据中职计算机教学的要求以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结合教材及学生实际情况,确定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数据排序的两种方法;
难点:理解关键字的含义,学习自定义排序的方法。

4、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幼教班学生,该班全是女生,以前接触计算机机会少,操作能力一般,但学习都踏实认真,能很好的配合老师,共同完成教学及学习任务。

5、教学环境分析:
在网络机房内进行教学,机房需有控制软件。

二、说教法:
根据计算机教学中必须强化应用意识,学科教学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理念,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注重应用了创设情境法、任务驱动法、直观演示法、讲练结合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从数据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入手,通过创设情境、布置任务、教师示范、学生实践等过程,以“学生成绩表”为例,使学生掌握数据排序的方法。

1、创设情境法
有利于学生对任务的理解,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热情,锻炼创造性思
维;
2、任务驱动法
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知识和技能,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获得成就
感,激发求知欲望,培养独立探索、勇于开拓的自学能力;
3、直观演示法
有利于学生更快、更直观地了解所学知识;
4、讲练结合法
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掌握巩固所学知识。

三、说学法:
现代教育认为:“教给学生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

”因此,老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给他学习方法,这将使其终身受
益。

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实施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因此,在设计学习方法时,我结合目前中职学生认识事物的特点,运用了以下学习方法:
1、看
老师在操作演示时,要求学生注意看老师的操作步骤;
2、听
老师在一边演示的同时,一边在讲解,要求学生一定要听清老师所讲的操作方法;
3、做
自己动手操作练习;
4、答
老师提问时,回答老师的问题。

在以上这个过程中,使学生运用最基本的学习方法,掌握知识点。

其次,我从五个方面说明教学实施过程。

本节课从复习数据筛选入手,通过例表“学生成绩表”的分析,展开数据排序的学习。

我的教学过程包括五个环节,共设计了3种情境,5次任务,4个课堂练习。

教学环节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创设“数学课李老师要完成一份调查表”的情境,提出“寻找数学课最高成绩和最低成绩”的任务,学生通过自主操作,既复习了自动筛选中的升序排序、降序排序操作,又可以导入数据排序的课题。

教学环节二:新课教学及课堂练习
本节课教师讲得少而精,主要通过创设问题和学生自行探索的过程,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知识形成过程中。

本节课主要完成默认排序顺序;数据按列排序;自定义排序的学习。

其中第一个知识点,通过学生用自动筛选中的升序排序方法做课堂练习1,即对不同类型数据的排序,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总结归纳出默认排序顺序。

例表“学生成绩表”中包含了数值型、文本型、日期型、逻辑值等基本类型和空格,大小写字母等常见问题,有助于学生对各种数据类型默认排序顺序的理解。

第二个知识点,数据排序的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由单关键字排序和多关键字排序两部分知识构成,其中对关键字的理解是本节课的难点之一。

在数据筛选的基础上,导入数据排序的第一种方法,排序命令。

教师通过示范操作,按“数学”降序排序,指导学生掌握排序对话框中的内容,理解“主要关键字”的含义。

学生通过做课堂练习1,按不同字段排序,巩固数据排序的第一种方法,完成本节课重点内容的学习及难点概念的理解。

创设情境二“李老师想知道男学生中数学成绩最高的3个人”将学生的思绪引导到多关键字上,指导学生理解“次要关键字”、“第三关键字”的意义,“有标题行”、“无标题行”的作用,认
识“选项”按钮,并为自定义排序应用“选项”按钮埋下伏笔。

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自主探究实践完成课堂练习2,巩固多关键字排序的方法,加深对难点知识关键字的理解。

计算机教学要求,同一问题要用多种方法解决。

为了提升学
生操作技能,增强自学能力,教师指导学生寻求数据排序的第二种方法,学生自主探索用方法二再次做课堂练习1和2。

通过反复实践操作,使学生熟练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数据排序的两种方法,强化数据排序的技能,增加操作经验。

创设情境三“李老师想打印一份按班级顺序一班、二班、……、显示的学生情况。

”引导学生按“班级”排序,观察分析结果,
导入第三个知识点——自定义排序。

自定义排序在生活中应用广泛,教材中没有详细讲解,学生不能通过预习或者实践操作完成自定义排序,是本节课的难点。

教师通过讲解概念,示范操作的方法,破解难点。

学生通过做课堂练习3,按“职务”排序,掌握并巩固自定义排序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除了使用课堂练习1,2,3,强化操作技能外,我还设计了一个理论知识测验,便于教师及时发现问题,掌握学生对于本节课知识的理解程度。

教学环节三:总结问题,巩固扩充
学生做课堂练习4,通过对数据表“班级量化积分”的操作,发现数据排序中的问题,如选取范围、标题行参与排序等。

本环节通过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寻求解决方法组成,教师演示强调排序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巩固本节课的重点知识,扩充数据排序的内容,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环节四:课堂小结
全课总结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可以突出教学重点,使知识系统化。

本节课堂小结重点强调
数据排序的两种方法和数据排序的三项内容。

教学环节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所学知识,增加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以下作业:
作业1:找出本班单科成绩最高分和最低分,是数据排序的基础练习,既巩固了本节所学知识,又通过学生建立本班成绩表,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提升了学习兴趣;
作业2:按要求排序,“区分大小写”、按“笔画顺序”、“按行排序”等是对本节内容的扩充,增加学生探索研究精神,拓展数据排序知识,积累操作经验;
作业3:预习下一节“分类汇总”,为上好下节课做准备,使学生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良好学习习惯。

最后,说教学收获。

一、说教学效果:
通过情境、任务的教学模式,讲练结合等多种教学方法,本节课学生学习兴趣较浓,知识掌握的很好,技能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教学效果良好。

二、说教学启示:
1、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如个别学生注意力不能持久集中,容易跑神,教师要多提醒、多提问、多督促,这样在老师的帮助督促下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2、教师要根据中职学生学习自觉性差,主动性不够的特点,准备合乎教学要求的资料和有针对性的操作练习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强化操作技能;
3、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学生的优点,激励学生,对学生多鼓励,慎批评。

在教学中,我会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会真挚地热爱每一个学生,想方设法改进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千方百计地追求“更好地”,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欢迎各位评委批评指正,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