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与税收学

合集下载

第八课 财政与税收

第八课    财政与税收
❖ ①税收是依靠国家的政治权力而依法强制征收的, 并非是自愿缴纳的。
❖ ②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否则将受法律制裁.
❖无偿性
❖ 不需要返还,也不需直接付出任何代价
❖固定性
❖ 以法律形式,预先规定对象和税率,不得随意改变
❖ 农业税是国家对农产品所征收的税收的税种。从 2004年开始国家降低并逐步取消农业税,目前取 消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并对降低农业税的 税率有明文规定。这表明( )
❖ 税收与财政的关系是 ❖ A.组织税收是财政的基本作用 ❖ B.税收是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 C.财政是实现国家职能的物质保证 ❖ D.税收是依靠政治权力获得的,而财政则不是
观看视频,思考以下问题:
❖视频中“消费者=纳税人” 这种说法对吗?
❖什么是税收呢? ❖我国有多少种税? ❖税收有哪些特征呢?
一、国家财政
❖(四)财政的作用 ❖1、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
活的物质保障: ❖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教育公平;社会保障体
系;医疗卫生制度;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基础设施行业;落后地区投入,如西气东输、
西部大开发。 ❖3、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
❖ A.经济建设支出
❖ B.行政管理支出
❖ C.科教文卫事业支出
❖ D.社会保障支出
❖ 以下关于财政收支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财政收入大于支出,节余较多是现实中最好 的状态
❖ B.财政收入小于支出,必然会损害经济的长远 发展
❖ C.财政收入略大于或略小于支出,都算是财政 收支平衡
❖ D.每年财政收入都略大于支出,是现实中最好 的状态
二、征税和纳税
❖(三)税收的种类 ❖2、个人所得税 ❖(1)含义: ❖纳税人: ❖在我国境内取得收入;在我国境内生

财政与税收》课件

财政与税收》课件

(3)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
分配政策
经济发展水平对
表 现
财政收入的影响 是基础性的(根 与叶、源与流)
加快经济发展,
措 大力增加社会财

富总量,保证国 家财政收入的持
续增长
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 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过多 或过少,会影响到国家财政收 入和国家职能的发挥,也不利 于企业和个人的发展
②利润收入:国家的利润收入主要包括国有企业税 后利润中按规定上缴给国家的部分,国家从参股 企业中取得的分红收入。
③债务收入:是国家通过借贷的方式,从国内外取 得的收入。国家财政部门在国内外发行债券、向 外国或国际金融机构取得借款,都形成债务收入。
④其他收入:泛指税、利、债以外的财政收入,主 要包括收费、罚款和公用事业收入中上缴给国家 的部分。
A
B.要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C.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D.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公平
国家应当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 既保证国家财政财政收入稳步增 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 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把“蛋糕”做
把“蛋糕”切
3.财政支出
(1)含义:
财政支出是国家对筹集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分 配和使用的过程
(2)构成
财政支出
经济建设支出
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 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
社会保障支出 债务支出
财政与税收》课件
05.05.2021
生产计划部
第一框 国家财政
一 财政及其作用
1.财政的含义:国家的收入和支出
目的
国家履行对内对外职能
1. 财政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而进行的社 会产品分配。财政的本质是

《财政与税收》课件

《财政与税收》课件

01
02
03
财政收入
财政收入是指政府为履行 其职能而获取的一切收入 的总称,主要包括税收、 国有资产收益、国债等。
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是指政府为履行 其职能而花费的一切支出 ,主要包括政府购买、转 移支付等。
收支平衡
财政收入和支出应保持平 衡,以保障政府的正常运 转和公共服务的提供。
财政的制度与政策
财政制度
我国财政与税收的改革方向
优化财政收入结构
降低非税收入比重,提高 税收收入比重,完善直接 税体系,逐步实现税收结 构多元化。
加强财政支出管理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 对社会保障、医疗卫生、 教育等领域的投入,提高 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深化税收制度改革
完善税收征管体系,提高 信息化水平,优化税收优 惠政策,减轻企业和个人 的税收负担。
案例三:某国的财政政策对税收的影响分析
总结词
财政政策与税收的关系
详细描述
该国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对税收产生积极影响,如加大基础设施投入 、减税降费等措施,促进了经济增长和税收增加。
总结词
税收对财政政策的影响
详细描述
该国税收政策的调整对财政政策产生影响,如提高个人所得税、企业 所得税等直接税比重,可以调节社会财富分配和缩小贫富差距。
总结词
理解税收对经济的影响和作用
详细描述
税收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首先,税收可以调节社 会总供给和总需求,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其次,税收可以调节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
优化升级。此外,税收还可以调节收入分配,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03
财政与税收的关系
财政政策对税收的影响
04

财政与税收之间的关系分析

财政与税收之间的关系分析

财政与税收之间的关系分析1. 引言1.1 财政与税收概念介绍财政与税收是国家财政管理中的两个重要方面,它们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与互动。

财政是指国家收入与支出的管理与调配,涉及政府的财务收支活动。

而税收则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是政府依法征收于纳税人的一种强制性非交易性财政收入。

税收作为财政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持国家的正常运转、提供公共服务、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财政与税收的关系可谓是紧密相连、密不可分。

财政的主要功能是在社会群体之间进行金钱调配以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而税收则是实现财政收入的主要渠道。

税收政策的制定与执行直接影响着财政的收支状况,进而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稳定。

深入理解和研究财政与税收的关系,对于建立合理的财政体系、实施科学的税收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财政与税收的关系意义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对国家财政运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纳税征收,国家可以获取必要的资金用于支持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社会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和公平性。

税收政策直接影响到财政收支平衡和经济发展。

合理的税收政策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国家财政收入,同时也能够调节经济结构和促进经济稳定。

财政支出与税收征收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财政支出的规模和结构会直接影响到税收的征收方式和税负水平,反之亦然。

财政与税收需要协调配合,确保财政健康发展。

财政与税收的改革与发展是推动国家经济稳健增长的重要环节。

不断完善税收制度、优化财政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税收征收效率,促进经济结构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财政与税收之间的密切关系不容忽视,需要不断深化理解和加强协调。

2. 正文2.1 税收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税收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税收是国家通过法律规定从个人、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及其活动中征收的财政性收入。

税收是财政收入最主要的来源之一,通常占据财政收入的大部分比重。

税收的征收主体是国家政府,通过法律规定具体的税种和税率来实现对纳税人的征收。

财政与税收-第六章 税收原理

财政与税收-第六章 税收原理
全额累进税率 超额累进税率 超率累进税率 全率累进税率
3.定额税率
定额税率,是指按征税对象的一定计量单位 直接规定的固定的税额,因而也称固定税 额。定额税率不受价格变动影响,适用于 从量计征的税种。定额税率征税对象的计 量单位可以是其自然单位,也可以是特殊 规定的复合单位。如每升××元,每吨 ××元,每大箱××元,每一单位吨公里 ××元等。现行税制中的定额税率有四种 形式。
例题:纳税人2011年09月和10月应纳税所得额分别为9000 元和9001元,如果条件如下,其9月、10月应纳纳税额分别 为多少?
(1)实行全额累进 (2)实行超额累进
超率累进税率
所谓超率累进税率,即以征税对象数额的相对率划 分若干级距,分别规定相应的差别税率,相对率 每超过一个级距的,对超过的部分就按高一级的 税率计算征税。目前,采用这种税率的是土地增 值税。按目前我国税法规定,土地增值税实行四 级超率累进税率,其应纳税额公式如下:
例如:营业税税目税率表
1.2.3税率
• 税率主要有三种类型:比例税率、累 进税率、定额税率。
1.比例税率
• 比例税率就是对同一征税对象不分 数额大小,规定相同的征收比例的 税率。 • 如:17%
• 我国现行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 得税等采用的是比例税率。
2.累进税率
• 累进税率:是指对同一征税对象随着数量 的增加,征收比例也随之升高的税率。
应纳税额=增值额×适用税率-扣除项目金额×速 算扣除系数
• 目前,采用这种税率的是土地增值税。
全率累进税率
• 是以征税对象数额的相对率划分为若干级距,对 每一级距制定不同的税率,纳税人的全部征税对
象都按照相应级次的税率计算应纳税款的税率。
纳税环节

第八课财政与税收知识点知识讲解

第八课财政与税收知识点知识讲解
⑦意义
个人所得税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
平的有效手段
(二)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1、为什么要依法纳税
①税收的地位看
税收收入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②从我国税收的性质 看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 是一致的
③从我国税收的作用 看
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各种税收作为物质 基础,有国必有税。
目标
通过对财政收入和支出总量的调节来 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
通过对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 的调节和控制,使之与流通 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相符
制定者
财政部
中央人民银行
联系
1都是经济政策,都属于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
2相互配合,共同为实现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 衡的宏观调控目标起作用
减少财政支出、增加 税收,抑制总需求、 降低通货膨胀率,给 经济降温
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 进改革、增收节支
联系
采取何种财政政策,都必须依据客观的经济运行状况
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区 别
手段
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有关政策,如 税收、税率的调整等
与银行有关的一系列政策,如 存贷款利率 调整、存款准备金率调整 等
注意
并不意味着纳税人不 享有对纳税机关监督 的权利。
是相对的。税收是对政府 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成本 的补偿
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 征税对象、税率,具体的征 税标准是可以改变的
联系
A、 三个基本特征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
B、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
C、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固定性

第八课财政与税收

第八课财政与税收

重复征税
,也可以防止前一生产经
②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 个人收入分配 、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2.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1)依法纳税的必要性 ①在我国,税收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 本上是一致的。 ②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各种税收作为 物质基础 。 ③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 纳税。 (2)违反税法的行为: 偷税 、欠税、 骗税 、抗税。
考点透析
2.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表现 措施
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 的影响是基础性的
加快经济发展,大力增加社 会财富总量,保证国家财政 收入的持续增长
分配政策
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国家 财政集中的财富过多,会影响到国家财政 收入和国家职能的发挥,也不利于企业和 个人的发展
国家应当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 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 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货币政策是指一国中央银行为实
政府通过对财政收入和支出总量 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对货币
含义 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 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
供给相适应的经济政策
所采取的指导方针及相应的政策

措施

内容
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有关政策 由银行系统发布并执行,如利率的
,如调整税收、发行国债等
调整、纸币的发行等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8/302021/8/302021/8/308/30/2021 12:48:05 A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8/302021/8/302021/8/30Aug-2130-Aug-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8/302021/8/302021/8/30Monday, August 30, 2021

高中政治第三单元第8课财政与税收课件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政治第三单元第8课财政与税收课件新人教版必修
(图中为原卷数据,应为;图中为原卷数据,应为15.22——编者注) 资料来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3~2017年)
材料二 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家实施了全面推行营改增等内容的降 税减负政策,截至2017年底累计减税超过2万亿元。2018年3月,国务院政府 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进一步为企业降税减负,全年要再减税8 000亿元。 近两年,国家在为企业降税减负的同时,财政收入继续稳定增长,2016年财 政收入比上年增长4.8%(原卷如此。应为4.5%——编者注),2017年比上年增 长7.4%(同口径)。
经济过热、物价上

政策 债发行规模);“一增”(税收)
财政 强调总量控制、松紧适度下的结构
经济运行平稳,

政策 优化调整
没有明显的通货
调整经济

膨胀或通货紧缩 货币
结构

根据经济变化的征兆调整政策取向
压力
政策
典例5 (2016·全国丙卷)下图反映我国2009~2015年的宏观经济状况。为保
持国内经济平稳、持续增长,政府可以采取的财政措施是
文化、卫生事 务费用支出
行政管理和 国防支出
指国家用于政府机关、司法部门、驻外机构以及军队建设、 国防建设等方面的支出。国家财政用于行政管理和国防方 面的支出是巩固国家政权、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保证
指国家为公民提供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的各种 社会保障支出
费用
债务支出
指国家用于偿还各种债务本息的支出
典例4 (2018·全国Ⅱ)近三年来,某国财政赤字率和通货膨胀率的变化如下
表所示。
为了应对这种局面,该国可采取的政策措施是
①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 ②央行在市场上出售债券 ③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④压缩政府开支

必修1第8课财政与税收

必修1第8课财政与税收

经济生活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第八课财政与税收 .税收及其种类:税收,税收的基本特征,税收的课前预习案【考点梳理】依据下列问题,结合一轮复习资料整理教材相关内容。

一、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1.财政含义2.财政收入(1)含义:(2)构成:(3)财政与税收的关系:(4)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是什么?如何影响的?3.财政支出(1)含义:(2)构成:.财政收入与支出关系收入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影响国家职能的发挥。

财政赤字的利与弊。

利,在通货紧缩的情况下,刺激经济增长;弊,可能诱发通货膨胀。

二、财政的作用是什么?注意凡是看到社会保障类的材料,可以认定为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凡是看到工程建设类的材料,可以认定为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凡是看到增加或减少税收、扩大发行国债等一类的材料,可以认定为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三、税收及其种类1.含义2.基本特征3.种类增值税和________________是影响很大的两个税种。

四、依法纳税1.依法纳税的必要性?2.违反税法的行为有哪些?3.对公民的要求:构建知识体系:课堂探究案探究一、易混易错点1.现实生活中的财政收入包括税、费、利、债四大来源。

(不包括债务收入)2.财政收入越多越好。

(错)3.财政收支平衡就是指财政收入与支出相等(有三种情况,等于、略大于、略小于都属于收支平衡)4.财政的作用就是财政支出的作用(包括财政收入和支出两个方面)5.当经济发展过热时应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政策)体验高考:1.(2013新课标II卷)财政政策是我国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

2013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安排财政赤字1.2万亿元。

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适度的财政赤字可以A.扩大社会总需求,促进经济增长B.减轻企业的税负,改善经济结构C.优化预算的结构,完善社会保障D.增加社会总供给,扩大居民消费2.(2013山东卷)2012年,我国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控,实现了预期调控目标。

财政与税收

财政与税收
货币政策:一国央行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对货 币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的措施。
不同点:
(1)制定者和实施者不同 财政政策是国务院财政部门制定实施 货币政策由央行制定和实施
(2)运用的杠杆不同:
财政政策的杠杆:税率、财政支出、国债 货币政策的杠杆:利率、准备金率、信贷规模
(3)效果的作用和机理不同:财政政策产生的效果和速度更快
第8课财政与税收
高考考点
1.财政收入与支出: 财政收入的构成;税收与财政的关系;影响财 政收入的因素;财政收支平衡。
2.财政的作用: 财政与人民生活保障;财政与基础设施工程; 财政与宏观调控。
快速阅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什么是财政收入? 2、财政收入和支出的途径? 3、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是什么? 4、财政有什么作用? 5、财政政策的利用因素(杠杆)有哪些?
高考考点
1.税收及其种类:
税收; 税收的基本特征; 税收的种类; 税收的作用。
2.依法纳税: 纳税人; 负税人; 依法纳税。
► 考点征税与纳税
1.税收及其种类
(1)含义: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 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2)基本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这 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标志。
(3)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表现:①扩张性财政政策。②紧缩性财政政策。
经济形势采取的财政政策具体措施 经济增长滞缓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财政支出,减少税收,增发国债 经济过热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减发国债
特别提示
如何判定财政的作用
①凡是财政加大社会保障支出、提高和改善人民生活 条件的就属于财政保障人民生活的作用。
2.财政的作用(课本65) (1)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表现: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财政与税收知识点

财政与税收知识点

财政与税收知识点财政与税收是现代经济体系中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在国家治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对财政与税收知识点的一些基本概述。

一、财政财政是指政府的财政部门通过征收、支出、预算和决算等手段,对国家财政收支进行管理和运用的活动。

财政的主要功能是满足社会公共需求,其核心是财政收支的平衡和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1、财政收入:财政收入是政府为履行其职能而从社会各方面筹集的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求的经济资源。

其来源主要包括税收、国债、收费、捐赠等。

2、财政支出:财政支出是政府为满足社会公共需求而进行的资金分配和使用。

其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国防等领域的支出。

3、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政府为达到一定的经济目标,通过调整财政支出和税收政策等手段,对经济进行干预和调节的政策。

二、税收税收是指政府通过法律手段,按照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居民和非居民的财产或劳务进行征收和管理的活动。

税收是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也是调节经济活动的重要工具。

1、税收种类:税收的种类繁多,按照课征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行为税等。

其中,流转税是以商品和劳务的流转额为征税对象,所得税是以个人和企业的收益为征税对象,财产税是以财产价值为征税对象,行为税是以特定行为为征税对象。

2、税收原则:税收原则是制定税收政策和税收制度的基本指导思想,主要包括公平、效率、稳定、确实、便利等原则。

3、税收制度:税收制度是指税收的各种法律、法规及其实施细则和征收管理制度的总称。

它包括纳税人的确定、课税对象的确定、税率的设计、纳税环节和纳税期限的规定等内容。

三、财政与税收的关系财政与税收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财政通过税收手段筹集资金,满足社会公共需求;税收也是政府调节经济活动的重要工具,通过对不同产业、不同地区、不同收入群体进行差别化税率设计,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社会收入的公平分配。

此外,财政支出也是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的方向和规模,影响经济发展速度和结构。

《财政与税收》财政部分

《财政与税收》财政部分

1、公共产品2、资源配置职能3、收入分配职能4、稳定经济职能5、消费的非竞争性6、受益的非排他性7、公共生产8、私人生产9、外部效应10、纯公共品11、准公共品二.单项选择题1.财政是随着( )的产生而产生.A.国家B.资本主义生产方式C. 封建制度D.社会化生产方式2.奴隶制国家财政的主要收入是( ).A.税收B. 王室土地收入C.特权收入D.专卖收入3.国家财政收支与统治者的个人收支逐步分离始于( ).A.奴隶社会B.封建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早期D.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4.财政收支完全货币化始于( ).A.奴隶社会B.封建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 社会主义社会5.国家预算产生于( ).A.奴隶社会末期B.封建社会末期C. 资本主义社会中期D.资本主义社会末期6.财政分配的主体是( ).A.国家B.国有企业C.主管部门D.个人7.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起主导作用的是( ).A.国家B.计划C.财政D.市场三.简答题1.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有哪些2.公共产品有哪些特征如何对公共产品分类3.为什么公共产品应由政府提供4.纯公共产品与纯私人产品的需求有何区别5.举例说明正外部效应和负外部效应分别对资源配置有什么影响6.财政的职能是什么第二章财政收入一.名词解释财政收入预算外资金规费二.选择题1.财政收入按形式分类可分为( )等主要形式.A.税收收入B.债务收入C.国有经济收入D.一般经济收入E.政府收费收入2.财政收入的来源结构分析包括了财政收入的( )等方面的内容.A.所有制构成B.价值构成C.产业部门构成D.政府部门构成E.社会成员构成3.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有:( )A.经济发展水平B. 基本社会经济制度的选择C.价格D.特殊情况E.管理水平4.政府从事财政收入活动的首要目的是( ).A.获取财政资金B.进行收入再分配C.改善资源配置D.稳定经济5.从公共产品的特点来看.政府为提供公共产品而进行筹资的最佳财政收入手段是( ).A.政府债务B.国家税收C.企业利润D.政府收费三.简答题:1.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有哪些3.财政收入的来源构成包括哪些内容4.财政收入形式构成的变化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出行政管理费国防费公共定价法二部定价法负荷定价法最低费用选择法二. 多项选择题1.政府的公共财政支出不断增长.主要是因为( ):A. 经济因素B.政治因素C.临时因素D.国际因素2.政府的购买性支出.主要有( ):A.行政国防支出B.科教文卫支出C.基础产业投资支出D.农业投资支出3.政府的公共支出.按照西方国家的传统做法.主要有( ):A.购买性支出B.转移性支出C.对市场的支出D.公务员津贴奖金支出4.世界各国社会保障的筹资模式主要有三种.即 ( )A.社会保险税B.现收现付制C.完全基金制D.部分基金制E.财政补贴5.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 )A.非竞争性B.竞争性C.非排他性D.排他性E.消费性6.能作为混合产品的社会产品通常是( )A.具有拥挤性的公共产品B.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C.在价格上排他的公共产品D.在价格上不排他的私人产品E.所有的公共产品7.影响公共支出增长的主要因素有( )A.经济发展的需要B.国家干预经济的需要C.人口增长D.社会福利的改善E.物价影响三.单项选择题1.对任何一个消费者而言.他消费的公共产品的数量即是( )A.该公共产品的部分数量B.该公共产品的总量C.该公共产品的最低量D.该公共产品的特定量2. 政府的公共支出( )A.只能用于提供公共产品B.主要用于提供公共产品和混合产品C.主要用于提供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D.只能用于提供部分混合产品3.公共支出的挤出效应在经济生活中.( )A.通常指公共支出的负面效应B.通常指公共支出的正面效应C.通常指公共支出的替代效应D.可能产生负面效应.也可能产生积极效应4.消费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 )A.社会成员都必须提供等价的费用B.社会成员都不必付出任何代价C.社会成员都可以"免费搭车"D.需要社会付出一定的代价5.混合产品的供给.( )A.只能由政府来提供B.只能由社会成员来提供C.既可以由政府部门提供.也可以由私人部门通过市场来提供D.只能由市场主体来提供6.控制公共支出增长总量的基本前提是( )A.科学界定政府的职能范围B.满足政府支出的需要C.确定保证经济增长的需要D.确定社会发展的需要7 .财政支出所强调的公平原则是( )A.经济公平B.社会公平C.经济公平与社会公平D.社会的绝对公平8.政府发行的公共债务.尽量用于:( )A.以行政国防为主的经常性支出B.以公共投资为主的资本性支出C.以市场为中心的私人支出D.以政府为中心薪俸支出9.财政支出中的效益原则首先是指要实现( )A.经济效益B.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C.宏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D.社会效益和企业效益10.在国家财政支出中.最为典型的公共产品是( )A.基础产业提供的服务B.科学研究C.义务教育D.国防提供的服务四.问答题1.西方财政支出理论有哪些2.财政支出可以进行怎样的分类3.如何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4.如何对文科卫支出加强管理.提高效益5.为什么说公共品一般要由政府提供第四章国家预算一.名词解释国家预算单式预算复式预算零基预算政府决算部门预算分税制预算管理体制二.选择题1.我国从1994年起在全国实行( )财政管理体制.A.包干制B.分成制C.分税制D.分灶吃饭制2.我国目前属于中央地方共享税的税种有( ).A.土地增值税B.资源税C.房产税D.消费税3.我国现行体制中.中央与地方分享增值税的比例为( )A.80%与20%B.50%与50%C.55%与45%D.75%与25%4.一般性转移支付主要分为收入分享转移支付和( )两大类.A.均衡性转移支付B.配套性转移支付C.特殊性转移支付D.无选择性转移支付5.政府预算最早产生于( )A.美国B.英国C.法国D.德国6.零基预算最早实行于( )A.美国B.日本C.法国D.英国7.我国政府预算的执行机关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C.中国人民银行D.各级国库8.我国政府预算的最终审批权归于( )A.财政部B.国务院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9.政府决算是经法定程序批准的年度( )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A.政府计划B.经费计划C.政府预算D.税收计划三.问答题1.分税制的理论依据是什么2.中国的分税制应如何进行完善3.深化税费改革的主要思路4.政府预算的编制和执行的程序是什么5.政府预算可以怎样进行分类6.如何完善财政的转移支付制度第五章政府债务一.名词解释公债承购包销法公债流通借新债还旧债公债负担二.单项选择题1.国债发行的依据是( ).A.国家财产B.政府信誉C. 国家收益D.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2.举借国债依据的是( ).A. 财产所有者身份B.政治权力C.债务人的身份D.债权人的身份3.国债按发行地域分类.可以分为( ).A.国内和国外公债B.中央债和地方债C.可转让国债和不可转让国债D.建设国债和赤字国债4.国债二级市场一般是( )之间的交易.A.政府与证券承销机构B.国债承销机构和认购者C.国债持有者与政府D.国债持有者与国债认购者5.国债因其有很高的信誉.通常被称为是( ).A. 信誉债券B.国库券C.金边债券D.契约债券6.下列不属于国债结构组成部分的是( ).A.应债主体结构B.债务性质结构C.国债持有者结构D.国债期限结构7.当年国债还本付息额占当年财政收入的比率叫( ).A.国债依存度B.国债偿债率C.国债负担率D.居民应债率8.从一般情况看.实属理论假设的偿还国债的资金来源是( ).A.建立偿债基金B.财政盈余C.预算列支D.举借新债三.简答题:1.公债的特点.2.公债的分类.3.公债本息偿还的资金来源.4.公债的功能.第六章财政政策一.名词解释财政政策汲水政策补偿政策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中性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目标充分就业经济稳定与发展二.单项选择题1.为增加社会总需求.政府应采取的财政政策是( ).A. 自动稳定财政政策B.扩张性财政政策C.紧缩性财政政策D. 中性财政政策2.( )政策的核心是通过变动货币供应量.使货币供应量与货币需求量之间形成一定的对比关系.进而调节社会的总供给与总需求.A.财政B.税收 C货币 D.信贷3.按照在国民经济总量方面的功能不同.财政政策可以划分为( ).A.宏观财政政策.中观财政政策和微观财政政策B.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C.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D.短期财政政策.中期财政政策和长期财政政策4.能够根据经济波动情况自动发挥稳定作用的财政政策是( ).A.自动稳定财政政策B.相机抉择财政政策C.微观调节财政政策D.短期调节财政政策三.问答题1.什么是财政政策为什么财政政策是政府用来促进经济发展的间接调控手段2.试比较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3.你认为积极财政政策是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还是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为什么4.财政政策目标有哪些方面它们能够同时实现吗为什么5.试述财政货币政策的搭配方式。

财政与税收教学大纲

财政与税收教学大纲

财政与税收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1.1 课程背景在现代社会中,财政与税收是国家经济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对国家宏观经济的稳定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本课程旨在通过系统的教学安排,深入探讨财政与税收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政策等内容,培养学生分析财政与税收问题和运用相关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 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全面理解财政与税收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政策,掌握相关的分析工具和技巧,培养学生的财政与税收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与财政和税收相关的工作或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2.1 财政基础知识2.1.1 财政的概念和职能2.1.2 财政体制和财政制度2.1.3 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2.1.4 财政预算和财政管理2.2 税收基础知识2.2.1 税收的概念和分类2.2.2 税收原理和税收制度2.2.3 税收政策和税收管理2.2.4 税收与经济发展2.3 财政与税收的影响因素和评价指标2.3.1 经济因素对财政和税收的影响2.3.2 社会因素对财政和税收的影响2.3.3 政治因素对财政和税收的影响2.3.4 财政与税收政策的评价指标2.4 财政与税收的国内外比较2.4.1 国内财政与税收制度的比较2.4.2 国际财政与税收制度的比较2.4.3 国内外财政与税收政策的比较2.4.4 国内外税源管理的比较三、教学方法3.1 讲授法:通过讲述相关理论和案例分析,系统地介绍财政与税收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政策。

3.2 研讨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实际案例和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3 案例分析法:选取经典的财政与税收案例,让学生进行深入分析,锻炼实际应用理论的能力。

3.4 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观考察税务部门,实践运用所学知识,加深对实际工作的了解和认识。

四、评估与考核4.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和小组讨论等。

4.2 作业报告:学生独立完成分析报告,对相关案例进行分析和研究。

财政与税收(教案)

财政与税收(教案)

财政与税收(教案)第一章:财政与税收概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财政和税收的定义、功能和作用。

2. 让学生理解财政与税收之间的关系。

3. 让学生掌握财政与税收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财政的概念及其功能2. 税收的概念及其特点3. 财政与税收的关系4. 财政与税收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财政与税收的基本概念、特点和作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我国财政与税收的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财政与税收的关系。

四、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财政与税收的概念。

2. 讲解财政的概念及其功能:介绍财政的定义、来源和作用,让学生了解财政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3. 讲解税收的概念及其特点:阐述税收的定义、特征和原则,让学生掌握税收的基本知识。

4. 讲解财政与税收的关系:分析财政与税收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明白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5. 讲解财政与税收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阐述财政与税收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让学生了解财政与税收对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

6. 案例分析:分析我国财政与税收的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财政与税收的关系。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8. 布置作业:设计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财政与税收的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财政与税收知识的掌握情况。

2. 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理解能力。

3. 期末考试:检验学生对财政与税收知识的全面掌握。

第二章:税收制度与税收政策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税收制度的基本构成和分类。

2. 让学生掌握税收政策的概念、目标和手段。

3. 让学生了解税收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 税收制度的构成和分类2. 税收政策的概念、目标和手段3. 税收政策对经济的影响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税收制度的基本构成、分类和税收政策的概念、目标、手段。

财政学税收学

财政学税收学

财政学税收学财政学税收学介绍税收是财政学中的重要内容,它是指政府通过法律强制收取的公民和企业财产的一种财政收入方式。

税收在国家财政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对于促进经济发展、调节社会收入差距、实现公平正义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税收的定义和功能定义税收是政府依法征收公民和企业财产的一种财政收入方式。

功能税收在国家财政中具有以下几个主要功能:•财政收入功能: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通过征收税收,政府可以筹集到资金来满足公共事业的需要。

•宏观调控功能:税收可以通过调节国家财政收入和支出,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例如,在经济过热时,政府可以通过提高税收来抑制消费,实现经济的平稳发展。

•资源配置功能:通过税收的调节作用,政府可以引导社会资源的流动和配置,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利用。

税收的分类按征收主体划分•中央税:由中央政府征收的税收,如所得税、增值税等。

•地方税:由地方政府征收的税收,如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等。

按征收对象划分•个人所得税:针对个人所得的税收,根据个人收入多少进行不同的征税比例。

•企业所得税:针对企业利润的税收,根据企业利润多少进行不同的征税比例。

•消费税:针对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额进行征税。

税收制度的改革与发展税收制度的改革与发展是财政学中的重要议题之一,它关系着国家财政的可持续发展、税收公平和经济的稳定增长。

当前,我国税收制度改革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进一步完善了税收征管体制,推动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减税降费措施: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和减轻纳税人负担,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减税降费的措施,如降低企业所得税率、提高个人起征点等。

•税收征管体制改革:为了提高税收征管效率和减少纳税人负担,政府进行了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建立了现代化的税收征管体制,采用了信息化、自动化的手段来实现税收的有效征管。

•税收制度的创新:为了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政府不断创新税收制度,如推出环境税、资源税等新型税种,以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财政与税收期末总结

财政与税收期末总结

一、概念财政与税收是国家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十分重要。

财政是指国家收入和支出活动的总和,是国家财务活动的核心内容。

税收是一种国家通过对国民经济从事生产、交换和消费活动中所取得的收入的一种强制性交付形式。

二、财政与税收的功能1.经济调节功能,通过调整税收政策,控制经济的增长速度,稳定经济发展,调节经济结构,并加强国家在市场经济中的调节作用。

2.资源配置功能,通过税收的收取和使用,调动资源从低效率领域向高效率领域流动,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优化。

3.收入再分配功能,通过调整税率和纳税人的征收范围,收取与分配居民财产收入及其财产增值收益,并通过使用税收收入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实现贫富差距的缩小和社会公平的提升。

4.鼓励和限制功能,通过通过税收的激励和限制措施,引导市场的有序发展。

三、税收的分类1.按税收的性质分类(1)直接税,包括所得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它们是以收入为基础的税种。

(2)间接税,包括消费税、增值税等,它们是以消费为基础的税种。

2.按税收的目的分类(1)财力调节税,如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

(2)行为导向税,如消费税、资源税等。

(3)贸易税,如关税、进口税等。

四、税收的理论基础1.公平理论,要求税收的负担应该按照财力的大小来分配,即富人应该承担更多的税收负担。

2.效益理论,要求税收的负担应该与受益相一致,即受益多的应该承担更多的税收负担。

3.能力支付理论,要求税收的负担应该根据人们的支付能力来确定,即支付能力越强,承担的税收负担越大。

税收政策的制定应该有如下的原则:1.公正性原则,要求税收政策具有公正性,确保财富的合理分配。

2.稳定性原则,要求税收政策具有稳定性,避免对经济的不利影响。

3.效率原则,要求税收政策具有效率性,即最大化税收收入,同时最小化对经济的干扰。

4.简洁性原则,要求税收政策的设计要简洁明了,以减少税务成本和逃税行为。

5.透明性原则,要求税收政策的设计和执行要具有透明性,提高公众对税收政策的知情度和参与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政与税收
第一章 财政概论
《财政与税收》
1
第一章 财政概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对财政的概念、 财政的产生与发展、公共财政的基本特征、 财政的职能有一定基本的了解和认识。
了解市场并不是万能的,市场经济运行中所产生的无效 率以及不公平都需要政府从多方面介人社会经济运行。 其中财政手段,即通过政府本身的收支活动来纠正市场 失灵,是相当重要、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与市场失灵 的主要表现相对应,财政具有资源配置、收人分配和稳 定与增长三大职能。
《财政与税收》
3
社会公共需要指社会成员从整体上提出的 共同受益,联合消费的需要。满足这类需要 的物质条件被称为“公共物品或服务”,也 称为“公共产品”,如社会治安、环境保护、 公共设施、国家安全等等。
对于这两类需要,只有在社会生产力足以满 足第一类需要并有所剩余的时候,才谈得上 满足第二类需要。
《财政与税收》
《财政与税收》
11
第一节财政产生与发展
概念中,“以国家为主体”说明的是财政分 配的主体,“凭借政治权利”说明的是财政 分配的依据,“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说明 的是财政分配的最终目的,而“实现社会资 源优化配置、收入公平分配以及国民经济稳 定与发展”则说明的是财政的职能。
《财政与税收》
12
第一节财政产生与发展
《财政与税收》
7
第一节 财政的产生与发展
(二)对财政概念的认识 (1)就现代财政而言,财政是一种国家行为。 (2)财政是一种分配范畴,财政活动是一种 分配活动。 (3)财政活动是社会再生产活动的一个有机 组成部分。
《财政与税收》
8
社会再生产
生产过程的不断反复和经常更新
包括物质资料再生产和人口再生产两个方面。
物质资料再生产是人口再生产的基础。只有周
而复始地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不断地为社会
提供所需的物质资料,才能有人类的存在和延
续;人口再生产又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得以不断
进行的条件。物质资料生产的不断进步,总是
伴随着人口再生产的不断进步。社会再生产的
发展过程既是物质资料再生产由低级向高级的
发展过程,也是人口再生产由低级向高级的发
(3)在宏观调控上,社会主义国家能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 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好,更好地发挥计划 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财政与税收》
10
第一节财政产生与发展
三、财政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特征
1.财政的基本概念
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凭借政治权利,为 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参与社会产品分配所 形成的政府经济活动,并通过政府经济活 动使社会再生产过程相对均衡与协调,实 现社会资源优化配置、收入公平分配以及 国民经济稳定与发展的内在职能。
《财政与税收》
5
不可分割性指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产品效用 是不能分割的。
非排他性指人们享受“公共物品和劳务”时
机会都是一样的,不会互相排斥,即政府为 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向整个社会提供的“公 共产品”每个社会成员都可以无差别地享受, 不会因为某个人或某些人享用了,其他人就 不能享用。
非竞争性是相对于私人产品的竞争性而言的。
《财政与税收》
6
政府的财政活动既然是社会生活需要的产物, 就与每一个社会成员,每一个社会团体息息 相关。
一方面,财政收入必须“取之于民”。政府 要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不能没有足够的财物, 因此政府要开辟各种各样的收入渠道。
另一方面,将财政收入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 要,就是“用之于民”。这将体现在人们现 实的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政治条件: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 政 治条件是财政产生的必要条件。
☆ 不同观点:财政产生的根本条件是经济条件;
原始社会末期氏族首领代表其成员进行剩余产品 交换就是一种为满足社会共同需要而进行的集中 性分配,这就是财政的萌芽。
《财政与税收》
16
六、财政的发展
(一)奴隶制国家的财政 奴隶制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奴隶主占有生 产资料,同时也直接占有生产者——奴隶,这 是区别于其它私有制社会的重要特征。 奴隶制国家的主要职能在于:对内依靠军队, 监狱和各种强制机器,残酷地镇压奴隶反抗,大领土,掠夺奴隶和物质财富为目的的战争。
展过程。
《财政与税收》
9
第一节 财政的产生与发展
二、市场经济的概念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定义:市场经济是高度社会化和高度市场化的商品 经济,是市场居于支配地位,市场机制发挥着基 础性调节作用的发达的商品经济。
特征:(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
成分长期并存,共同发展 。
(2)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生产要素为 补充,兼顾效率和公平。
4
人们的劳动便因满足两类需要而分为两个部分。
一部分的产品直接由生产者及其家属用于个人的消费; 另一部分即始终是剩余劳动的那个部分的产品,总是用 来满足一般的社会需要。
这两部份劳动及其产品的分配方式也是不同的,“私 人产品”主要以自给或市场(交换)的方式获得,而 “公共产品”只能通过社会整体的方式向所有社会成员 提供。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社会公共需要与私人个别需 要相比,具有不可分割性、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等特点。
(一)原始公社制度下没有独立意义的财政
原始社会初期,生产力水平低下,没有剩余产品满足社 会公共需要。
(二)财政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
生产力 发展
剩余 交换 私有制 产品
阶级、国家
强制、无偿地参与分配
财政
《财政与税收》
15
财政产生的条件
经济条件: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 经济条件是财政产生的首要条件。
《财政与税收》
2
第一节 财政的产生与发展
一、财政的由来 任何社会的人们在维持其生存和发展的生活实践中, 必须要产生各种各样的需要。按照这些需要所涉及的主 体范围划分,不外乎私人个别需要和社会公共需要两大 类。 私人个别需要指仅涉及个人(家庭)或团体(企业) 的、分散的和单独的消费需要。 满足这类需要的物质条件被称为“私人物品或服务”, 有时也称为“私人产品”、如食品、衣服、家具可以个 别享受的各种劳务等等。
三、财政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特征 2.财政的基本特征 财政是国家的经济活动 阶级性与公共性 强制性与无偿性 平衡性
《财政与税收》
13
第一节财政产生与发展
四、财政现象 财政渗透到每一个领域,人们总在主动或被 动参与财政活动;
人们经常会接受或了解各种财政信息
《财政与税收》
14
五、财政的产生
财政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伴随着国 家的产生而产生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