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化标准解读(教师专业化内容)

合集下载

《教师专业标准》四个理念关系解读

《教师专业标准》四个理念关系解读

81智库观察Z《幼儿教师专业标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中学教师专业标准》2012 年2 月10 日由教育部颁布实施,从而结束了教师专业缺少规范的局面,为教师学习、发展和有效提高教书育人的水平提供了依据,三个《教师专业标准》包含着共同的四个理念,即“学生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

这四个理念高度概括了教师综合素养的内涵和要求,是《教师专业标准》的灵魂。

那么,如何理解和处理四者的关系,将成为我们每个教师都要面对的具体问题。

一、观念改变是前提观念是行为的依据,有什么样的观念就有什么样的思想和行为。

因此,要正确而深入地理解四个理念,并将其具体地运用到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首先要进行观念的改变。

(一)改变教师主体,确定“学生为本”的观念。

教师主体是中国教育几千年的传统,在根深蒂固的世代传承中已成为一种定势。

这种传统伴随着教育改革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潮流。

因此,确立“学生为本”的观念成为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根本要求和依据。

教师教育教学的使命就是满足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求,学生是一切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这对于教师而言,一方面要改变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话语霸权,要蹲下身来与学生进行对话,不能用教师的讲授取代学生的理解。

另一方面要具备充分的素质和宽容的品格,发扬教学民主,体谅学生的无知,包容学生的冒犯,培养和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形成。

(二)改变知识中心,确立“能力为重”的观念。

长期的应试教育形成了以知识灌输为中心的课程实施取向。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和《高中课程标准》颁布实施以后,虽然对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和比重进行重新设计,但由于应试制度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所以以知识为中心的状况得以延续。

“能力为重”要求教师在自我发展和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对知识的学习和传授,更要加强自身能力的充实和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对此,一方面,对于知识的讲授不刻意追求其系统和完整,而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的要求为我所用和学以致用。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
——赞科夫
含义:
以学生的学为本(基础和前提)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归宿和目的)
具体内涵:
Company Logo
请加入标题 三、 《标准》遵从和倡导的基本理念
理念之二:师德为先
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 ——爱因斯坦
师德的内涵: 师德的特点:
道德意识的自觉性 道德行为的示范性 道德结果的深远性
知道如何教
标准强调:“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
Company Logo
请加入标题 三、 《标准》遵从和倡导的基本理念
理念之四:终身学习
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 要靠许多 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教师时常要读书, 平时积累的知识越 多, 上课就越轻松。 ——苏霍姆林斯基
一是学习国内外先进教育理论、经验和做法 二是学习新鲜知识及注重文化含量
一、标准制定的背景
>>>>>
导入
意义
基本理念 框架结构 基本性质 实施建议 与内容
Company Logo
一、标准制定的背景
(一)制定教师专业标准,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专业化水平 职业吸引力 资源配置 管理机制
(二)制定教师专业标准,是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 一项重要紧迫任务 过程: 课题研究 标准研究 征求意见
尊重学生、对学生有爱心、耐心、 细心和责任心
Logo
Company Logo
被学生尊重,做好学生的指导者 和引路人,与学生共享生命历程
请加入标题 三、 《标准》遵从和倡导的基本理念
理念之三:能力为重
知道为谁教、知道教什么
一位合格的中小学教师,在具备堪为人师的思想素质和丰富 的知识水准之外,还要掌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职业技能。

什么是教师专业化发展

什么是教师专业化发展

什么是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通过不断学习、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和素养,逐步实现专业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的全面发展,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教育教学效果的过程。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性:1. 提高教育质量:教师专业化发展可以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使其能够更好地应对不同学生的需求,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服务。

2. 适应教育变革:教育领域不断发展变化,教师专业化发展可以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并适应教育改革的要求,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更好地应对教育领域的挑战。

3. 增强教师自信心:通过专业化发展,教师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素养,增强自信心,更好地面对教育教学中的各种挑战和问题。

4. 促进教师成长:教师专业化发展可以为教师提供持续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帮助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实现个人职业发展和成长。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容:1. 专业知识:教师需要具备丰富的学科知识和教育学理论知识,了解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教育教学的前沿动态。

2. 教学技能: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教学技能,包括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能力,能够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特点进行差异化教学。

3. 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能够运用科学研究的方法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 专业发展意识:教师需要具备专业发展意识,不断学习和反思,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育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1. 继续教育:教师可以通过参加各类培训班、研讨会、学术交流会等方式,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知识和技能。

2. 自主学习:教师可以通过阅读教育教学相关的书籍、期刊、论文等,自主学习和研究,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3. 学习社群:教师可以加入学习社群,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和分享,相互学习和促进成长。

4. 反思实践:教师可以通过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试谈教师专业化成长标准

试谈教师专业化成长标准

试谈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标准关于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含义,笔者在分析了国内外学者关于教师专业化成长各种界定后认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是教师内在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是一个普通人变成教育者的专业发展过程;是教师通过接受专业训练和自身的主动学习,终身学习,不断更新,不断挑战自我,逐步成为一名专家型和学者型教师的过程。

本文试从以下五个方面阐述衡量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标准。

一、教师观念问题——对教育的认识和理解。

首先是对教育的定位。

教师一定要把教育看成是第三产业,通俗的讲,就是教育应当有服务的意识。

既然是第三产业,就应当做好服务。

如果我们始终把教育看成是一种施舍,一种“供应”,就容易让教育者产生蛮横的心理:我给你什么,你就得接受什么,你没有选择。

于是,教育就容易产生另外一种形式的腐败。

我们在教育过程中的服务意识是以往所没有的。

它不完全等同于社会上服务性、娱乐性行业的那种物质性服务(虽然它也包含着上述这种服务,例如:增加了对孩子们用餐、午休等生活的照顾,并不断提高这种照顾的质量;增加了作业辅导的工作,使家长基本上免除辅导作业的负担;它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服务。

这种精神服务是园丁式教育的核心,是朝向全面关怀的一种教育。

过去的教育都是属于灌输式教育,即便是启发式教育,也是另一种形式的灌输。

可是园丁式教育是不同的。

园丁式教育说起来很简单,但要想将它的精神渗透到教师的观念中去,渗透到日常的行为中去,融合到文化课与个性培养的方方面面去,就是个十分具体的实践问题,而不是观念的问题了。

二、教师的基本技能——教育教学的基本功。

教育教学的基本功既强调传统教学基本功的不可替代性,又重视教学基本功的与时俱进,是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的结合。

对每一项教学基本功既要说明是什么,又要说明如何做,也要说明具体的应用条件,还要说明如何去训练,是一般教学基本功与学科特殊教学基本功的结合。

教学基本功具有共通性,同时,反映到各具体学科又不可避免地带有学科的印记,形成了每个学科所独有的教学基本功,除了要具有“三笔字”、简笔画、普通话、思想教育、电教知识等一般的基本功以外,尤其要加强语言、板书、教具学具的使用与制作、组织管理、与他人合作、开发课程资源及教学机智等基本技能:1.语言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手段,教师的语言能力可以直接决定教育效果的好坏,同时也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效率。

教师专业标准

教师专业标准

教师专业标准教师是社会的守护者,是学生的引路人,他们的专业素养直接关系到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成长。

教师专业标准是对教师素质和行为规范的要求,是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依据。

教师专业标准的建立,有利于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推动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教师专业标准应当包括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

教师需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教育教学理论知识,能够熟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潜能。

此外,教师还应当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能够有效地管理班级,与学生和家长进行良好的沟通,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其次,教师专业标准应当包括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教育情怀。

教师是学生的楷模,应当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树立良好的职业操守和道德风范。

教师应当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激励学生,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教师应当抱有一颗赤诚的教育情怀,将教育事业视为人生的使命和责任,为学生的成长付出努力和汗水。

最后,教师专业标准应当包括教师的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

教师应当具备自主学习和不断进步的精神,积极参加各种教育培训和学术交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不断丰富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不断拓展自己的教育教学视野。

只有不断学习和进步,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变革,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总之,教师专业标准是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石,是教师从业资格和职业发展的标杆。

教师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和教育情怀,不断丰富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不断拓展自己的教育教学视野,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

希望所有的教师都能够严格遵守教师专业标准,做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为建设美好的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而努力奋斗。

教师专业化(精选多篇)

教师专业化(精选多篇)

教师专业化(精选多篇)第一篇:浅谈教师专业化浅谈教师专业化专业化是一个社会学概念,其含义是指一个普通的职业群体在一定时期内,逐渐符合专业标准、成为专门职业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地位的过程。

教师作为职业一种类型,教师专业化简单地说,就是教师职业不断提升社会地位,争取成为专业的过程。

更具体一些的定义,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的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

从这个定义可看出,专业化是针对教师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历程。

一名拥有教师资格证的教师,他具备教授他人的知识和技能,但这远远不够的。

如今的科技日新月异,就理科的教师做例子,一条物理定律今天或许是正确的,也许明天就被证明是错误的。

这就要求教师进行不断的学习,对自身的知识进行更新。

提高教师专业地位的有效途径之一是不断改善教师的专业教育,那么只有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才能使教学工作成为一种受人尊敬的专业.成为具有较高社会地位的专业。

学校可以安排一些符合各个专业的课程给教师进行继续教育,可以组织教学交流,可以组织一些讲座活动,这就需要学校和教师之间的配合,共同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不仅需要包括学校、社会等在内的外力支持,更需要教帅的内在改变。

教师职业是一种技术性很强的创造性劳动,教师要想成为一个成熟的教育专业人员,就需要通过不断地学习与探究过程来拓展其专业内涵,提高专业水平,从而达到专业成熟的目的。

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与行为,使自我发展和完善变成自觉的行动,才能获得持续不断的专业发展。

可以说,反思是教师之所以成为专业教师的核心所在。

就最近发生的虐童事件来说,我认为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也必须做到“专业化”。

关爱学生作为职业道德中的一条,教师应该关心爱护学生,保护学生的安全。

教师伤害虐待学生,严重地缺乏职业道德,这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极度不利的。

教师专业化及其标准

教师专业化及其标准

教师专业化及其标准(一)教师专业化运动的兴起(二)教师专业发展(三)专业化教师的个人品质(一)教师专业化运动的兴起——20世纪60年代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国际劳工组织《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教师工作应被视为专门职业。

这种职业是一种要求教员具备经过严格而持续不断的研究才能获得,并维持专业知识及专门技能的公共业务,它要求对所辖学生的教育和福利具有个人的和共同的责任感。

1993年我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

1996年,第45届国际教育大会以“加强变化世界中教师的作用”为主题,再次强调教师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并建议从以下4个方面予以实施:通过给予教师更多的自主权和责任提高教师的专业地位在教师的专业实践中运用新的信息和通讯技术通过鉴定个人素质和在职培训提高其专业性保证教师参与教育变革以及与社会各界保持合作关系(二)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是指以教师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精神等方面的提高与完善为基础的专业成长和成熟的过程。

是由非专业人员向专业人员转变的过程。

1、专业(profession)的本质特征专业是指一群人经过专门教育或训练、具有较高深和独特的专门知识与技术、按照一定专业标准进行专门化的处理活动,从而解决人生和社会问题,促进社会进步并获得相应报酬待遇和社会地位的专门职业。

构成“专业” 的八大要素:完整的知识系统长期的培养训练严格的资格证书较大的自主权力不断的在职进修健全的专业组织良好的职业道德较高的社会地位。

2、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的演变发展对象:个体的——群体的外在的要求——内在的提高发展动力:个体被动发展——积极的专业发展发展水平:技术熟练者——反思-实践者在课程中:课程实施者——课程开发者和参与者(三)专业化教师的个人品质1、教师的专业品德2、教师的专业知识3、教师的专业能力4、教师的专业精神1、教师的专业品德判断教师的优劣——除了看他怎样教书(How)外,就是看他为什么要当教师(Why)。

教师专业化的标准和目标

教师专业化的标准和目标

教师专业化的标准和目标20世纪80年代以后,很多国家都加快教师专业化的建设步伐,提山了不同的建设标准和目标,这些标准和目标目前还没有统一表述,强调的重点也有不同,归纳起来主要包含这样几个方面:首先是专业自身的成熟程度、分化程度,这包括专业知识、技能成熟程度,专业组织、制度成熟程度和专业精神水平:其次是专业的经济待遇、社会地位和专业声望以及由此形成的职业吸引力。

(一)教师专业自身成熟度专业自身的成熟度是教师专业得到社会认可、提高职业声望的基础,主要由以下三方面组成。

1.专业知识成熟度专业知识是专业的基本要素。

这里的“知识”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括对是什么、为什么和怎样做的知晓,包含知识和能力的涵义。

教育专业知识的第一个重要方面是正确先进的教育理念,是对教师职业的正确理解。

没有与时代进步要求相适应的先进理念,不能称为一名现代意义上的教师。

根据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世界趋势,综观世界各国的教育观念,如下五种意识是现代教育理念的核心内容。

教育意识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活动,除了具有与人交往的一般共性以外,还有与其他与人有关的事业不同的特殊性,是唯一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地影响人成长的事业,教育的成败优劣对一个人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在教育中是对受教育者最直接、最具体的影响者。

教育对个体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正确意义的同时,也可能产生负面作用。

形成教育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趋利避害,是成熟的教育者的表现。

课程意识课程是教育的核心因素,是关于教什么的决定因素。

教师不仅需要知道教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教,也就是关于知识的知识;具有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学科发展需要和学生个人发展需要衡量利筛选知识的能力。

所有知识、大纲、教材,都需要经过教师的工作才能实现转化,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就是课程。

学生意识教育的出发点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教育者的一切工作都以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为目的,游离甚至背离学生发展需要的要求、规章利做法都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宗旨霜违背。

教师专业化

教师专业化

团结协作
教师应该团结协作,与同事、 家长和社会各方面密切合作, 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03 教师专业化的核心要素
专业知识与技能
学科专业知识
掌握所教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方 法和发展趋势。
教学方法与策略
熟悉多种教学方法和策略,能根据学 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灵活应用。
教育心理学知识
了解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个体差异, 提供个性化教学。
教师职业的素养要求
专业素养
教师需要具备扎实的学科 基础和教育教学理论知识 ,了解学科前沿动态和教 育改革趋势。
教育素养
教师需要掌握教育心理学 、教育社会学等相关知识 ,了解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和教育教学规律。
人文素养
教师需要具备广博的文化 知识、良好的审美情趣和 人文精神,能够为学生提 供丰富的人入进行 ,促进教育公平和全面发 展。
提升教师社会地位
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能够提 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增强 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荣誉 感。
教师专业化的历史与发展
教师专业化的起源
教师专业化的概念起源于17世纪末、18世纪初的欧洲,当 时人们开始意识到教师职业需要专门的知识和技能。
教育教学能力
教学设计能力
能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需求,制 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和计划。
教学实施能力
能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组织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活动

教学评价能力
能科学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提 供有针对性的反馈和指导。
学术研究能力
1 2
学术研究素养
具备扎实的学术背景和良好的学术道德,能进行 规范的学术研究。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识结构和教学方法。

教师专业化发展涵义、缘由与内容

教师专业化发展涵义、缘由与内容

三、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容
2、教师的专业技能构成
从内容看,表现为: 第一,呈现教材的能力,如恰当地编排呈现内
容、次序、选择适宜的呈现方式等; 第二,课堂组织管理能力,如学生学习动机的
激发,教学活动形式的组织等; 第三,教学评价能力,如,及时获得反馈信息
的能力,编制评价工具的能力等。
三、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容
二、教师专业化的缘由
人类从过去强调物质、权利、政治转变 到强调经济、文化、知识。知识经济时 代的到来使以知识为基础的职业阶层成 为劳动力增长最快的部分。专家社会的 出现要求教师必须走向专业化。 主要特征: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型社 会;终身化发展;专业化提升。
二、教师专业化的缘由
结合现代教育发展的新需要、新要求 ;教师职业的新任务;教师劳动的特点 ,我们认为现代教师至少需要扮演好如 下角色: 组织者角色、交流者角色、激发者角色 、管理者角色、革新者角色、咨询者角 色、伦理者角色。
成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在教学的全过 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 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 、控制和调节的能力。这种能力是教学诸能力 中最高级的能力。
三、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容
2、教师的专业技能构成 (2)教学认知能力。指教师对教学目标、教
学任务、学习者特点、教学方法与策略以及教 学情境的分析判断能力。主要表现为:分析掌 握教学大纲的能力;分析处理教材的能力;教 学设计能力;对学生学习准备性和个性特点的 了解、判断的能力等。在教学能力结构中,教 学认知能力是基础能力。
师资培训学校,标志着西方国家教师职业向着 规模化和专门化方向发展。20世纪第一,提高 教师的学历水平。第二,扩展师范教育中教育 学科的门类,加强教育实习。第三,开辟多种 渠道加强教师的在职培训和脱产进修。

什么是教师专业化发展

什么是教师专业化发展

什么是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在职业发展过程中,通过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技能和能力,以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求,更好地履行教育教学职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过程。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性:1.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专业化发展可以帮助教师提高自身的学科知识水平、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技能水平,使其具备更强的专业素养。

2. 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需求: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教师具备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技术和教育管理能力,教师专业化发展可以帮助教师适应这些需求。

3.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专业化发展可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教学质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成果。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容:1. 学科知识的提升: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学科知识,了解最新的学科研究进展和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学科素养。

2. 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教师需要学习和掌握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了解教育教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3. 教育教学技能的提高: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技能,包括教学设计、课堂管理、评价与反馈等方面的技能,以提高教学效果。

4. 教育教学研究的开展:教师可以参与教育教学研究,进行教育教学问题的探索和研究,提出教育教学改进的建议和方案。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1. 继续教育:教师可以通过参加各种培训班、研讨会、学术会议等形式的继续教育活动,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知识和技能。

2. 自主学习:教师可以通过自主学习,阅读相关的教育教学书籍、期刊和论文,了解最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

3. 合作研究:教师可以与同事、学生和家长进行教育教学研究的合作,共同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问题。

4. 反思实践:教师可以通过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教学理念。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评价标准:1. 学科知识水平:评价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教师的学科知识水平,包括学科基础知识和学科前沿知识。

什么是教师专业化

什么是教师专业化

什么是教师专业化?《中国教育报》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

教师专业化的基本含义是:第一,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国家对教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第二,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专门教育内容和措施;第三,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第四,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教师职业有自己的理想追求,有自身的理论武装,有自觉的职业规范和高度成熟的技能技巧,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立特征。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而且是道德的引导者,思想的启迪者,心灵世界的开拓者,情感、意志、信念的塑造者;教师不仅需要知道传授什么知识,而且需要知道怎样传授知识,知道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

教师职业的专门化既是一种认识,更是一个奋斗过程,既是一种职业资格的认定,更是一个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的自觉追求。

国际上的六种教师培养范式知识范式:在教师培养过程中,人们首先认识到的是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因此,教师教育中非常重视文化知识的传授,认为教师的专业化就是知识化。

能力范式:20世纪60年代,人们逐渐认识到教师不仅要有一般的知识,而且更要有综合的能力,要有把知识表达出来,传递出去,教会学生的能力,要有与学生进行沟通,共同处理课堂事务的能力,于是由知识范式转向能力范式。

情感范式:同样是在60年代,许多学者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一个教师仅仅拥有知识和能力,也不足以成为好教师,“当教师的知识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影响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是情感性因素”,因而强调教师对学生的爱心,即教师能否注意和关心学生的情感发展,教师自身是否具备情感人格方面的条件。

“建构论”范式:随着皮亚杰对人的认识发生机制的研究以及建构主义哲学思潮的影响,认为知识是不固定的,不断扩展的,是在学习者和教学者之间互动共同建构的。

教师资格证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标志和标准

教师资格证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标志和标准

教师资格证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标志和标准教师资格证是评价教师专业水平和能力的重要标志和标准。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师队伍的日益壮大,教师资格证的作用日益凸显。

本文将从教师资格证的定义、重要性以及教师专业化发展方面进行探讨。

一、教师资格证的定义教师资格证是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证书,它是衡量一名教师是否具备从事教育工作的基本条件的重要依据。

教师资格证的获得需要通过相关考试,并达到一定的综合素质要求。

拥有教师资格证的教师,才被认可为合格的教育专业人员。

二、教师资格证的重要性1. 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教师资格证的设立,促使教师们注重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提升。

通过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师们需要系统地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等相关知识,不断拓宽自己的专业领域,提高专业素养。

2. 规范教师队伍教师资格证的设立,有助于筛选出优秀的教育从业者,加强了对教师队伍的管理和监督。

教师资格证的考试要求严格,通过率相对较低,能够确保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教学水平,同时也提高了社会对教师的认可度。

3. 保障教育质量教师资格证的设立,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是推动教育发展的关键,拥有教师资格证的教师普遍具备较高的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能力,能够更好地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三、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标准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通过不断学习、实践和反思,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的过程。

以下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标准:1. 教育理论知识掌握教师应该具备系统的教育学、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设计等理论知识,能够深入理解教育的本质和规律,指导实际教学工作。

2. 教学技能熟练掌握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教学技能,包括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堂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3. 教学反思与优化能力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教学反思和优化能力,能够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估,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育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满意度。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作为小学教师,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者,首先需要了解和掌握小学教师的专业标准。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是对小学教师从业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和规范,它涵盖了教师的知识、能力、品德、情感等多个方面。

下面,我们将对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进行解读,希望能够为广大小学教师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首先,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

教师需要具备丰富的学科知识,能够熟练掌握教学内容,并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教学。

同时,教师还需要具备教育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知识,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其次,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和专业素养。

教师需要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楷模,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同时,教师还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参加各种教育培训,不断学习和积累教育教学经验,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此外,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还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师需要与学生、家长、同事之间保持良好的沟通,能够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家长的期望,与同事合作共同进步。

同时,教师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能够有效地组织和管理班级教学和管理工作。

最后,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还要求教师具备不断学习和创新的精神。

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适应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

总之,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是对小学教师从业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和规范,教师需要全面理解和掌握这些标准,不断提升自己,做一名优秀的小学教师。

希望广大小学教师能够以此为鉴,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内容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内容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内容中学教师是培养未来社会栋梁的重要角色,其专业标准的建立对于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师德师风。

中学教师应当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要求教师具有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要做到言行一致,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二、教育教学能力。

中学教师应当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够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

三、课程开发能力。

中学教师应当具备良好的课程开发能力,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科特点设计出符合教学要求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学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四、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中学教师应当具备较强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能够关注教育教学前沿理论和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积极参与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不断发展。

五、学科教学知识和能力。

中学教师应当具备扎实的学科教学知识和能力,能够深入理解学科教学的本质和特点,掌握学科教学的基本规律和方法,能够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六、学生教育管理能力。

中学教师应当具备良好的学生教育管理能力,能够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七、教师个人发展能力。

中学教师应当具备自我学习和不断进步的意识,注重个人发展规划和专业素养的提升,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总之,中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内容涵盖了师德师风、教育教学能力、课程开发能力、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学科教学知识和能力、学生教育管理能力、教师个人发展能力等多个方面,要求中学教师在日常教学和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作为小学教师,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必须了解和掌握小学教师专业标准。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是对小学教师从业素质和能力的要求,是指导小学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的依据。

下面,我们就来解读一下小学教师专业标准。

首先,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包括教育理论知识、教学能力、教育教学实践、教育教学管理、教师职业发展等方面的要求。

教育理论知识是小学教师的基础,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能够运用教育理论指导实践。

教学能力是小学教师的核心素养,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教学技能和方法,能够有效地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

教育教学实践是小学教师的重要工作内容,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能够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育教学管理是小学教师的职责之一,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教育教学管理能力,能够有效地组织和管理教学活动。

教师职业发展是小学教师的长期目标,要求教师具备自我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其次,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和职业素养。

师德师风是小学教师的基本要求,要求教师具备高尚的师德情操,能够起到良好的师表作用。

职业素养是小学教师的基本素质,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能够做到教书育人、以身作则。

最后,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要求教师具备团队合作和自主发展的能力。

团队合作是小学教师的工作方式,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与同事协作,共同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自主发展是小学教师的追求目标,要求教师具备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的能力,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总之,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是小学教师的行为规范和职业要求,是指导小学教师成长和发展的依据。

小学教师要按照专业标准要求,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专业化标准解读
一、《标准》的基本理念:
制定教师专业标准是确立教师专业化的前提,也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依据。

《标准》提出“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四个基本理念,是中学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实践和专业发展中应当秉持的价值导向。

为了更好地贯彻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的“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中学教师应当用这四个基本理念规范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日常的教学行为。

“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的理念既体现了对中国教师群体长期坚持的基本追求,也体现了现代教育发展对教师素质的新要求,是传统与变革的有机结合。

“终身学习”的理念更多地包含了信息社会背景下对教师专业发展所提出的新要求。

二、基本内容:
《标准》的基本内容包含“维度”、“领域”和“基本要求”三个层次,即“三个维度、十四个领域、六十一项基本要求”。

“三个维度”是“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在各个维度下,确立了四至六个不等的领域;在每个领域之下,又提出了三至六项不等的基本要求。

维度领域基本要求
专业理念与师德
(一)职业理解与认识 1.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规。

2.理解教育工作的意义,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

3.认同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专业发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4.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为人师表。

5.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开展协作与交流。

6.对学生进思想政治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二)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 7.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保护学生生命安全。

8.尊重学生独立人格,维护学生合法权益,平等待生。

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9.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信任学生,积极创造条件,促进学生方面全面发展。

(三)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10.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将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与品德养成相结合,重视初中生的全面发展。

11.尊重教育规律和初中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一个初中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12.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营造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氛围。

1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四)个人修养与行为14.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

15.乐观向上、热情开朗、有亲和力。

16.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

17.勤于学习,不断进取。

18.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

专业知识
(五)教育知识19.掌握初中教育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

20.掌握班集体建设与班级管理的策略与方法。

21.了解初中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点。

22.了解初中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及其教育方法。

23.了解初中生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发展的过程与特点。

24.了解初中生群体文化特点与行为方式。

(六)学科知识25.理解初中数学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

26.掌握初中数学内容的基本知识、原理与技能。

27.了解初中数学与其它学科的联系。

28.了解初中数学与社会实践的联系。

(七)学科教学知识29.掌握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

30.掌握初中数学课程资源开发的主要方法与策略。

31.了解初中生在学习具体学科内容时的认知特点。

32.掌握针对具体学科内容进行教学的方法与策略。

(八)通识性知识33.具有初中数学学科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34.了解中国教育基本情况。

35.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

36.具有适应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知识。

专业能力(九)教学设计37.科学设计初中数学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

38.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和方法设计教学过程。

39.引导和帮助初中生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十)教学实施40.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激发与保护初中生的学习兴趣。

41.通过探究式、讨论式等多种方式有机结合,有效进行教学。

42.有效调控教学过程。

43.引发初中生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发展学生创新能力。

44.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渗透应用到教学中。

(十一)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45.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帮助初中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46.注重结合学科教学进行育人活动。

47.根据初中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德育活动。

48.针对初中生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有益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活动。

49.指导学生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发展。

50.有效管理和开展班级活动。

51.妥善应对突发事件。

(十二)教育教学评价52.利用评价工具,掌握多元评价方法,多视角、全过程评价学生发展。

53.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54.自我评价教育教学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十三)沟通与合作55.了解初中生,平等地与初中生进行沟通交流。

56.与同事合作交流,分享经验和资源,共同发展。

57.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合作,共同促进初中生发展。

58.协助初中与社区建立合作互助的良好关系。

(十四)反思与发展59.主动收集分析相关信息,不断进行反思,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60.针对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

61.制定专业发展规划,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三、《标准》的基本性质:
199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了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但是该法律以及此后的法律文本、相关政策都没有对教师作为专业人员的基本要求做出明确规定。

《标准》是我国关于中学教师专业要求的第一份政策文本。

《标准》的定位是“对标准”。

这意味着《标准》的规定超越于对不同学科、不同发展阶段教师的具体要求,是对所有中学教师的一般性共同要求。

从《标准》的前言和实施建议两个部分中的相关规定中可以看出,《标准》既具有“评价”标准之性质,也具有“导向”标准之特征。

作为“评价”标准,它是“中学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范”,是“中学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因此是评价教师和教师教育质量的依据,是进行教师管理和教师教育管理的抓手。

作为“导向”标准,它是“引领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因此是引领中学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基础。

联合国提出的全民教育目标
联合国提出的全民教育目标
全面扩大和加强幼儿保育和教育工作,尤其是对最易受到伤害和处境最不利的儿童的保育和教育工作;
确保到2015年使所有儿童,尤其是女孩、处境困难的儿童和少数民族儿童都能接受并完成优质的免费初等义务教育;
确保通过平等参与适当的学习和生活技能计划,满足所有青年和成人的学习需要;
到2015年,成人扫盲人数,尤其是妇女扫盲人数增加50%,并使所有成人都有平等机会接受基础教育;
到2005年消除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中的性别差距,并在2015年以前实现教育方面的性别均等,重点是保证女孩充分和平等地接受并完成优质基础教育;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全民素质,使全民教育取得公认的明显成效,确保人人都能学好,尤其在读、写、算和基本生活技能方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