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25日(讲课稿溶液)

合集下载

第三单元《溶液》教学案

第三单元《溶液》教学案

实用文档初中化学第三单元《溶液》一、课标要求二、近年考题分析三、教材分析:本单元包含三节容,分别是《溶液的形成》、《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及《到实验室去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基本概念有:溶液、溶质、溶剂、悬浊液、乳浊液、乳化现象、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共9个,涉及基础知识点有:溶液形成的微观过程、物质溶解时能量的变化、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等4个,拓展点:浓稀溶液和饱和不饱和溶液的关系,溶液稀释问题和浓缩问题,涉及质量体积换算的计算、配制溶液的实验分析等。

本部分的教学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密切联系,章节教材编排思路是从感性到理性,从宏观到微观,从定性到定量。

从感性到理性表现在各节探究活动中,如第一节从观察食盐溶于水入手,充分利用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建立科学的溶液概念。

宏观到微观:食盐溶于水的过程分析表现比较明显,符合化学的微粒观学习要求。

(化学三观:物质观微粒观符号观)定性到定量第三章第一节,从定性的角度初步认识溶液,其中涉及到溶解过程,包括溶液的形成,溶质、溶剂、溶液的概念,溶解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等。

第三章第二节。

进一步从定量的角度认识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主要围绕溶液的浓、稀,即一定量的溶液中含有多少溶质这一问题展开,引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并结合这一概念进行一些简单计算,初步学习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

第八章第二节:从定量的角度研究物质溶解的限度,以物质的溶解度为核心展开的。

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水是最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

知道水溶液中溶质是以分子或离子存在的。

2.了解饱和溶液的含义,学会饱和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相互转化。

3.能说出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过程与方法:1.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2.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化学 第九单元 课题3-溶液的浓度 说课稿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化学 第九单元 课题3-溶液的浓度 说课稿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第九单元课题3-溶液的浓度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第九单元的第三课时,主要内容是溶液的浓度。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溶液的浓度概念、计算浓度的方法及浓度的应用。

教材内容简介:本课涉及的主要概念有溶液、溶质、溶剂和溶液的浓度。

通过实际例子和计算练习,帮助学生理解溶液的浓度概念以及不同浓度的溶液对物体的影响。

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液体的基本特性和溶解的基本概念,对溶液也有一定的了解。

此前的学习中,学生通过实验和讨论认识了溶解的条件和化学反应速率与表面积、浓度的关系。

因此,学生在本课时的学习中能够迅速理解和接受本课的知识点,并能通过计算练习来巩固相关概念。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熟练掌握溶液、溶质和溶剂的概念。

–掌握计算溶液浓度的方法及其应用。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科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合作、分享、探究的价值观。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溶液、溶质和溶剂的概念。

–计算溶液浓度的方法及其应用。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溶液浓度的计算方法。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入本课:某饮料店调制了两杯相同口感的柠檬水,但一杯柠檬水的酸味更浓烈。

请思考一下,这两杯柠檬水哪一杯的溶液浓度更高?2. 学习新知(1) 概念解析•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混合物称为溶液。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称为溶质。

•溶剂:用于溶解溶质的物质称为溶剂。

(2) 浓度的定义与计算•溶液的浓度:指的是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计算公式:浓度(C) = 溶质的质量(m) / 溶液的体积(V)。

(3) 浓度的应用•浓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对较大,浓度较高。

•稀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对较小,浓度较低。

3. 计算练习通过几个例题进行计算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溶液浓度的计算方法。

9.3 溶液的浓度-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同步说课稿

9.3 溶液的浓度-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同步说课稿

9.3 溶液的浓度-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同步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节课是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的第三章节——物质的溶解。

本章主要内容涵盖了溶液基本概念、浓度的概念以及浓度的计算等。

而本节课的重点则是围绕着溶液的浓度展开。

二、说学情本节课的学习对象是九年级的学生。

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溶解和溶液的概念。

他们对于化学反应和物质的性质也有一定的了解。

同时,学生也具备一定的计算能力,能够运用数学方法进行计算。

三、说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分为三个方面:1.知识与技能:理解溶液的浓度概念,掌握浓度计算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分享精神。

四、说教学重点•理解溶液的浓度概念;•掌握浓度的计算方法。

五、说教学难点•理解溶液的浓度概念。

六、说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导入新课、知识讲解和练习、课堂小结。

6.1 导入新课教师可通过提问的方式导入新课。

如:你平时在实验室中有没有看到过溶液的操作?你知道溶液的概念是什么吗?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引出溶液的概念。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引入本节课的重点——溶液的浓度。

6.2 知识讲解与练习首先,教师介绍浓度的概念: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体积之比。

然后,通过示例引导学生理解浓度的计算方法。

接下来,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练习。

可以选择一些例题,让学生通过计算来巩固和加深对浓度计算方法的理解。

6.3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总结,并对学生进行提问,确保学生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有一定的掌握。

七、说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溶液的浓度•溶液的浓度定义式•浓度计算方法八、说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与教学过程相对较好。

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和练习,学生对于溶液的浓度概念有了初步的理解,并能够使用相关的计算方法。

但是,希望在接下来的教学中能够加强学生实践操作和实验能力的培养,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溶液》(同步优秀教学案例)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溶液》(同步优秀教学案例)
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以问题驱动、案例分析、实验探究等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全面的发展。
三、教学策略
5.总结归纳: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课堂学习中的表现,明确自己的不足之处,制定改进措施。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能力培养及情感态度发展,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本节课通过生活实例导入、实验探究、小组合作、问题导向和总结归纳等教学策略,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思维能力等,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全面的发展。此外,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和引导,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关爱和支持,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掌握溶液的本质特征、浓度的计算以及溶液的配制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深入理解溶液的相关知识。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实验心得,提高学生对溶液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在教学内容上,以溶液的基本概念、溶液的制备方法、溶液的浓度计算和溶液的性质为线索,设计一系列教学活动。在教学方法上,采用问题驱动、案例分析、实验探究等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溶液》(同步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溶液》的教学案例背景,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溶液的概念,让学生感受溶液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结合教材中的实验探究,引导学生掌握溶液的形成过程、特点及溶液的组成成分。此外,通过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课题3溶液的浓度说课稿

课题3溶液的浓度说课稿

第九单元课题3 《溶液的浓度》说课稿松林初中王景昌一、说教材分析《溶液的浓度》是九年级《化学》(人教版)第九单元课题 3 第一课时内容。

溶质质量分数是继化学式的计算、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的又一重要的化学计算。

本课知识具有较好的规律性、系统性。

学生通过实验展开学习,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自行推出计算式,再运用反例、练习、概括解题方法等对获取信息进行加工,从而将所学知识转化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又为以后学习综合计算打下基础,做好铺垫。

二、说学情分析学生已经知道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两部分组成,也会判断某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但从量的角度来表示溶液的组成,却是学生不了解的,教师若能激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教学过程便水到渠成。

三、说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溶液组成的一种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2)初步学会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

2.过程与方法:通过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练习计算的过程中,了解溶液与生产、生活的广泛联系,了解学习化学的最终目标是为社会服务。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溶质质量分数概念的建立及其简单计算;2、教学难点: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找准溶质、溶剂、溶液的关系四、说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主要采用学案导学与自主学习法、实验法、合作学习法、讨论法以及讲授法。

五、说教学过程(一)创景激趣,明确目标课题引入:投影展示果农由于果树离奇死亡而自杀的报道引入----课题3 溶液的浓度展示目标:(教学意图:突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自主初探、合作释疑环节一: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实验9-7]教师演示:配成溶液后对比。

然后让学生完成学案“实验探究”至“动手练习”1的内容。

可以自学也可以合作完成。

[实验9-8]配制不同浓度的两种氯化钠溶液并作对比。

总结:通过对比,进一步说明不能靠颜色和味道来判断溶液的浓稀,需找到一种确切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

全国重点中学高级教师教案优秀获奖教案合集(溶液)

全国重点中学高级教师教案优秀获奖教案合集(溶液)

第一单元溶液单元备课单元教材地位教材以学生熟悉的物质——水为载体,通过水的三态变化、水的天然循环、水的人工净化、通电分解、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等过程中分子运动形式的描述,帮助学生从微观水平上构建对自己熟悉的一些宏观变化现象的本质认识,继而在认识分子的基础上,向学生介绍了构成物质的另一种基本微粒——原子,进一步介绍了原子中的电子及其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变化特点,发展了学生对物质微观构成与变化的认识,这种认识的发展,不仅会深化学生对自然界的物质的理解,更能激发他们深入研究物质的探索欲望,为了培养学生用化学方法认识物质世界的能力,本单元还穿插了一些科学方法、化学实验方法以及科学思想教育的内容,如相对原子质量、定量表示溶液的组成、分离和提纯物质、原子结构研究的化学史。

教学目标本单元将探究自然界的水和水的组成,如何科学地利用水,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认识分子、原子和离子的真实存在,会用分子、原子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正确区分分子、原子和离子,还将探究溶液的组成和特征,相对分子质量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重点:水的净化;水的电解实验及结论;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溶液的组成、特征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及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

难点: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物质变化的本质;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水的电解实验得出的结论;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学法建议1.重视实验探究活动。

实验探究是获得化学知识的重要依据,主动地体验探究活动,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掌握科学的方法,练习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

2.对概念的理解要全面、准确,例如溶液的概念:⑴是一种混合物;⑵溶质可以是一种或几种;⑶溶液的基本特征的均一性、稳定性。

3.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

⑴从宏观上认识水和溶液的组成及特征;⑵从微观上认识水电解的实质和溶液中溶质是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进入溶剂形成均一稳定体系。

4.对知识的归纳和总结:电解水实验可以得出四个结论;分子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及它们的特征,水的净化方法;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

新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3.2《溶液》优秀教案10(重点资料).doc

新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3.2《溶液》优秀教案10(重点资料).doc
学生回答:从曲线上可以读出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
理解溶解解度曲线的意义
2、看出物质受温度变化的影响情况
绘制了2条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什么?
观察下面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以及气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教师点评小结:
大部分固体的溶解度:
硝酸钾随温度升高变化很大;
氯化钠随温度升高变化较小
极少数固体的溶解度:
(更正数据:氢氧化钙溶解度表格中第三个数据温度40℃改为60℃)
学生理解、学习溶解度曲线的绘制。
学生绘制溶解度曲线
理解溶解度曲线上的所有数据都是通过实验测得的,以及学会绘制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1、查出物质的某温度下的溶解度。
如果现在我们要配制3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但是没有直接数据,只有这条溶解度曲线,我们该怎么办?
如如何测定20℃时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
教师点评总结
学生讨论、思考实验步骤的设计
学生讲述实验步骤
引入新课:
溶解度曲线
根据实验可以测定出某一温度下的硝酸钾的溶解度,我们可以将这些实验数据连接,得到一条曲线,成为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
教师讲授溶解度曲线的绘制过程。
根据p71的硝酸钾的溶解度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数据,绘制硝酸钾和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
学生观察,回答:S硝酸钾=S硝酸钠>S氯化钠
理解相同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的比较方法
总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测量物质的溶解度,如何绘制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以及溶解度曲线的意义。但是溶解度曲线的意义不止于此,希望同学们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发现总结。
教案后记
比较往年的教学,本节课通过实验设计引发了学生探索的积极性,对于溶解度的进一步理解以及溶解度曲线的相关知识理解有了很大的帮助。

2024《溶液》说课稿范文

2024《溶液》说课稿范文

2024《溶液》说课稿范文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溶液》,下面我将就这个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1、《溶液》是高中化学课程的一部分,属于新课程标准。

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化学反应和溶解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化学领域中的重要知识点,而且溶液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我制定了以下三点教学目标:①认知目标:掌握溶液的定义和特点,理解浓度和溶解度的概念。

②能力目标:能够计算溶液的浓度和溶解度,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处理学习溶液的性质。

③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加强学生对溶液在生活中的认识和意识。

二、说教法学法在化学教学中,实验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溶液的概念和特点。

因此,我将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发现。

学法则是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通过合作交流和讨论来加深理解和巩固知识。

三、说教学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准备好实验所需的器材和试剂,以及多媒体教学辅助工具,如投影仪和PPT,以便更好地呈现教学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教学效率。

四、说教学过程新课标提出:“让学生学科知识在合作探究和实际操作中得到发展”本着这个教学理念,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环节一、导入新课我将通过引入一个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如咖啡的冲泡过程。

通过学生的观察和描述,引导他们思考咖啡是如何溶解在水中的,从而引入今天的课题:溶液。

环节二、检验课前自学成果为检验学生课前自学的效果,我将设计一组小组讨论的问题,如:什么是溶液?有哪些类型的溶液?请举例说明。

通过学生的讨论,我能够了解到学生对溶液的理解程度,并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

环节三、探究新知,突破难点在这一环节中,我将通过实验和观察来帮助学生理解溶液的特点和性质。

比如,我可以进行溶解实验,观察溶质是否完全溶解,以及溶液的颜色和透明度等变化。

鲁教版第三单元《溶液》说课稿

鲁教版第三单元《溶液》说课稿

鲁教版第三单元《溶液》说课稿第一篇:鲁教版第三单元《溶液》说课稿第三单元溶液说课稿第一节溶液的形成(第一课时)一、教学背景分析学生对于“溶液”这个词并不陌生,对溶液有一定感性的认识,但是学生对于溶液的认识是感性的不系统的,且存在着误区,如:认为只有水是溶剂,只认为溶液为液态的等等,因此溶液概念的形成是本节课的重点,从而使学会对溶液的概念有一个较为科学、系统的认识。

本节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一节不可或缺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化学实践课。

二、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

(2)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2、过程与方法:(1)学习科学研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

(2)采取对比的方法认识对相同问题不同的解决方法。

3、情感态度(1)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2)树立勇于创新的精神。

重点:1、建立溶液的概念。

2、认识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

难点:1、从微观上认识溶液。

2、理解溶质、溶剂的辨证关系。

三、教学环节四、环节一情境引入找图片共性,引入课题学生实验探究实验方案设计形成溶液的概念,分析日常生活中和实验室常见溶液的溶质和溶剂,根据实验现象,结合大量生活经验和事实对比分析明确实验目的,了解药品以及进行对比实验时的注意事项。

环节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对比观直观感受物质形成溶液的首要条件——物质的溶解性初步感知溶液的特点,并用自己的话给溶液下定义与课本中溶液概念比较修正概念,形成更科学准确的溶液概念,并获取自信心知道溶液的组成和判断溶液组成的一般方法环节三应用知识,对比分析学习前和学习后对稀盐酸、石灰水和糖水的认识使学生感受收获新知识的快乐,并复习巩固强化本节课的重要知识点。

三、课前通过访谈法,了解学生对“溶液”的已有经验、认识的误区,确定本节课的可以发展的目标,因此将重点定位在通过实验的探究使学生自主形成溶液的概念上。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关注学生已有的经验,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在不断的对比观察、对比分析的过程中形成概念、辨析概念,使学生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有深层次的了解。

溶液课后说课稿

溶液课后说课稿

《第九单元课题1 溶液的形成》第一课时课后说课稿宜昌市兴山县古夫中学胡玉虎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溶液在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用途,学生对它并不陌生。

在前面的学习中也有较多体现,如在第三单元水的净化中,通过对水中不溶性和可溶性杂质的认识,对物质的溶解性有了初步感知,在其它单元中出现了“硫酸铜”、“盐酸”,“石蕊”、“碳酸钠”等溶液。

学生形成了“溶液是混合物”、“把物质溶解在水中可形成溶液”的感性认识。

本节内容体现课标中:一级主题:身边的化学物质,二级主题:水和常见溶液。

让学生从定性的角度初步认识溶液,从宏观上认识溶液的特征,从微观上认识溶液形成的本质,认识乳化现象。

构建这些知识为后面的溶解度、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以及酸碱盐等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也为学习高中化学“分散系”的知识打下伏笔。

2、教学目标依据课标要求,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特确定以下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等概念;(2)知道溶液是一类重要的物质,在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应用。

(3)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过程与方法:(1)通过溶解实验,应用对比、分析、归纳等方法,建立溶液的概念。

(2)联系生活实例,通过讨论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体会化学对生活和生产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溶液的了解,感受溶液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学生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建立溶液的概念并认识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难点:溶液形成的微观过程。

二、教法分析新课标告诉我们:化学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堂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在教学中,我充分挖掘教学资源,创设教学情景,在情景中设计与教学目标紧密相联的问题以及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流程,以启发式教学为主,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建立科学的溶液概念。

《溶液》说课标说教材

《溶液》说课标说教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今天,我研说的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我的研说流程是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

如今,化学已发展成为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的重要基础,成为推进现代社会文明、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并正在为解决人类面临的一系列危机,如环境危机、能源危机、粮食危机等,做出积极的贡献。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化学学科的特点,初中化学的教学理念是让我们的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通过主动的体验化学的探究过程,养成以科学的态度认识化学对人类的贡献和负面影响,使化学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以达到化学教学的总目标: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本单元课程目标)化学课程的目标分为三部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单元的主题是溶液,围绕这一主题,在知识技能方面:了解溶液,饱和溶液,溶解度的含义。

认识溶解现象,质量分数含义。

知道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学会分析溶解度曲线分析,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学会运用观察、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获取信息,并对获取的数据信息进行加工处理,能用文字、图表等记录表达有关的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溶液的组成,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溶解度为依托,保持和增强学生对自然界及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他们主动参与、和谐发展的科学理念;第二部分:说教材下面我将从编写体例、编写特点、内容结构和知识整合四个方面进行教材分析。

教材的编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种形式:章首图附加单元目录、主课题和单元小结,探究实验活动。

美丽的章首图与单元目录相配合反映了本章主题,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探究单元知识的兴趣。

单元的主体部分是课题。

课题除正文外,还设置了“学完本课你应该知道”、“练习与应用”版块。

此外,还根据内容需要添加辅助栏目和图示,使教材内容更加充实。

《溶液》说课稿

《溶液》说课稿

《溶液》说课稿第一篇:《溶液》说课稿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从表面上来看,好象是一个独立的单元知识体系。

但是,究其实质,我们认为,它应该是其他单元知识的传承和延续,例如:本单元的重要溶剂——水,则是第三单元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

物质溶解于水的微观解释,则是以第四单元的知识为重要依据。

而关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则是第五单元与本单元的有机结合。

正是由于有了以上各单元的知识作为储备,才有利于对本单元知识的学习。

学好了本单元知识也可以为后边的知识学习打下基础。

例如:关于酸、碱、盐溶液的相关性质学习就需要以本单元的知识为基础。

因此说本单元知识既是本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联系全书的一个纽带,本单元内容由于学生实践经验的匮乏显得有些抽象,同时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也较高,所以这部分内容即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又是难点。

想在这个课题上有好的复习效果,必须针对学生现有的不足和以往教学中的弱点进行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学生绝大多数学生基础较好,有较好的组织性与纪律性,且学习积极性较高,思维活跃。

在复习本节课之前,大多数学生对溶液的最基本知识掌握较好,并具有较强的动手实验能力,但并未构建知识体系。

但对一些发散性思维要求高、逻辑思维要求严密又是实际应用性的问题上,对一部分学生来说还是很困难的。

设计意图:对于这种全新的概念学生必须有足够的时间熟悉并掌握它,因此这节课复习课我主要把时间交给学生由学生安排自己的学生活动,老师只是在发现问题时做一下指引。

首先:由学生总结学过的知识点及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其他同学补充。

这些在平时的讲课以及练习中已经接触过,所以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并不难,而且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可以补充一部分学生在平时学习中的遗漏。

其次: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我针对不同学生的基础不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设计了难度不同的习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锻炼。

最后:学生总结这一节课的收获,让学生对一堂课的知识进行梳理的同时加深对知识及解题方法的印象并感受收获的喜悦。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溶液》(同步说课稿)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溶液》(同步说课稿)
具体内容包括:溶液的概念、溶液的组成、溶液的性质、溶液的制备方法、溶液的浓度计算、溶液的稀释与浓缩、溶液的配制等。这些内容不仅涉及理论知识,还包括大量的实验操作和技能训练。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溶液的概念,掌握溶液的组成、性质及制备方法;能够正确进行溶液的配制和浓度计算,掌握溶液的稀释与浓缩方法。
(三)学习动机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教师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或活动:1.通过实验引入新课,让学生亲身体验化学的魅力,引发学生的好奇心;2.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溶液的奥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3.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经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4.利用多媒体手段,如动画、视频等,形象地展示溶液的制备过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5.创设实践环节,让学生动手操作,体验实验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以上策略或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策略
在本章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以实验为基础,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实验教学正是一种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主动建构知识的方式。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则强调,通过适当的教学策略,可以使大多数学生达到掌握水平。因此,通过实验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溶液的相关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学习障碍
在学习《溶液》这一章节之前,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如对化学基本概念、基本操作的掌握。此外,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化学实验。在学习障碍方面,部分学生可能对溶液的概念、组成、性质等基本知识理解不够深入,影响后续学习。同时,溶液的浓度计算、制备方法等也可能成为学生的学习障碍。针对这些障碍,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耐心引导,通过讲解、实验、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初中化学面试试讲真题《溶液的概念》逐字稿、说课稿、教案

初中化学面试试讲真题《溶液的概念》逐字稿、说课稿、教案

《溶液的概念》逐字稿各位评委老师好,我是 1 号考生,我试讲的题目是《溶液的概念》,下面我开始我的试讲。

同学们,上课,请坐。

我们知道,地球的大部分表面是被蓝色的海洋覆盖着,如果你在海水中游泳的话,就会发现海水是无色无味的吗?小明同学你说。

,嗯,小明同学认为有点涩。

好,请坐。

其他同学有没有尝过的呢?嗯,这么多同学都说海水的味道并不是无味的,那这又是什么原因呢啊?小丽同学你说。

嗯,小丽同学认为海水当中溶解了大量的氯化钠,也就是食盐好,请坐。

看来小丽同学,这个生活的积累还是非常丰富的好,请坐。

实际上我们的海水当中溶解了许许多多的物质,它其实是一种混合物,也就是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的溶液,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首先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实验,同学们注意观察。

这是20 毫升的水,我们把它倒入到烧杯当中去。

然后加 1 匙蔗糖。

同学们还记得,这个固体药品取用我们用什么吗?用小勺。

加入到水中之后啊,同学们注意观察,老师要进行搅拌。

注意我们搅拌的原则,不能碰到杯壁,也不能接触杯底。

好,老师搅拌完毕,同学们观察到什么现象?我们的蔗糖,已经没有了。

没有了之后他是去哪里了呢?对,它其实是溶解到了水当中。

好,那同学们接下来再来观察一下老师面前的是氯化钠溶液。

实际上在上课之前,老师已经把氯化钠固体加入到了烧杯当中。

同学们有没有看到氯化钠固体呢?是没有的,接下来老师要给大家带来一个微观动画。

好,动画演示完毕了,同学们观察到了什么?我们发现这个氯化钠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向水里扩散,最终均匀的分散到了水分子的中间,实际上这就形成了我们的氯化钠溶液。

我们观察到氯化钠在水溶液当中是以离子的形式,也就是钠离子和氯离子的形式存在。

那蔗糖溶液呢,我们观察到的是蔗糖分子,它也是均匀的分散到了水分子的中间。

观察到了它溶解的过程之后,所形成的这种物质又有些什么样的特点呢?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下这样的一个动画,同学们注意观察,这是蔗糖和氯化钠溶液,都已经是溶解好了的,我们放置一天后它的微观动画展示给大家看一下。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全册第二单元课题1溶液的形成说课稿+教案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全册第二单元课题1溶液的形成说课稿+教案

溶液的形成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初三化学《溶液的形成》第一课时,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说说我对本节课的认识。

一、说教材;二、说教法;三、说学法;四说教学过程。

一、说教材首先来看第一个方面说教村,我先来简单介绍本节课在本学课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本课题是关于溶液的一些初步认识,其中涉及到溶解过程,包括溶液的形成,溶质溶剂溶液的概念,溶解过程的吸热和放热现象等。

这一课题主要使学生从宏观上认识溶液的特征,从微观上认识溶液是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均一的体系。

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建立一个有关溶液的较为科学的概念。

本节课是后面章节的知识基础,因此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为在前面章节和日常生活中,学生己经接触到许多溶液,只是对溶液没有建立科学的概念,因此本节课的重难点确定为:重点: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质,溶剂等概念。

难点:溶液中溶质、溶剂的判断以及微观理解溶解过程。

根据大纲要求和学生实际将具体教学目标确定为: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溶解现象,掌握溶液,溶质,溶剂等概念。

2、探究几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的溶液温度的变化。

3、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4、了解溶液在科研、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问题讨论和实验研究,学习科学探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意识。

二、说教法根据本节课的特点,确立了以下4种教学方法分别为:1、讲授法对于溶液的形成,本课题的第一个实验很简单,学生也有这方面的生活经历。

因此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对实验现象的微观解释和溶液、溶质、溶剂概念的建立上。

2、实验法根据化学实验具有直观性特点,因此本节课多数通过对实验过程及现象的观察学习新知,这样既能加深学生对溶质、溶剂、溶液概念的理解与掌握,区分溶解与乳化,又让他们经历了化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把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了解研究方法,培养科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利用生活经验创设教学情景对于溶液的广泛用途及乳化现象,学生有许多的生活经验,并通过讨论促使学生积极的思考,理解溶解和乳化的不同点,并体会化学对生活和生产的作用。

3.2 溶液(讲)-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第一学期(试用版)同步精品课题(上海专用)

3.2 溶液(讲)-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第一学期(试用版)同步精品课题(上海专用)

解: c%
m(溶质) m(溶液)
100%
C%= S
=
100
9 ×100% =26.5%
34
9
S = 9 ×100 =36 (g/100g水)
34-9
34-9
答:这瓶食盐溶液的百分比浓度是26.5%,20℃时的溶 解度是36克/100克水。
溶液的组成和溶质质量分数
例题3:化学实验室现有98%的浓硫酸,但在实 验中常需要用较稀的硫酸溶液。要把50g质量分 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为质量分数为20%的 硫 酸溶液需要多少克水?
熟石灰的溶解度曲线
物质的溶解度 气体的溶解度与什么有关系呢?
(1)打开汽水盖时,汽水会自 动喷出来。这说明气体在水中 的溶解度与什么有关?
(2)喝了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这说明 气体的溶解度还与什么有关?
总结: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气体溶解度一般随压强增大而增大,随压强减小而减小 气体溶解度一般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随温度降低而增大。
2.应明确溶质的种类:因为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 里形成的某溶质的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这种物质,但还 能溶解其他溶质 3.饱和与不饱和溶液不是固定不变的,外界条件改变时, 溶液的饱和状态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有晶体存在 (过饱和)
饱和溶液的状态
无晶体存在 (刚刚饱和) 怎样判断溶液是否饱和?
物质从溶液中析出
人们利用以上原理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并得到含有大量化工 原料的母液(叫做苦卤),其大致过程如下:
海 水
贮 水 池






食盐 氯化钠
母液
多种化 工产品
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使溶质结晶。 一般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的固体

化学人教九年级下册(2012年新编)《课题3 溶液的浓度》教案3

化学人教九年级下册(2012年新编)《课题3 溶液的浓度》教案3
2、已知溶液质量和溶质的质量分数,求溶质和溶剂的质量。
[引入]溶质的质量分数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而在实际生产中又往往需要把现有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或减小呢。
[讨论]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如何使原有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或减小?
[讨论回答]1、增加溶质的质量,可使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2、增加溶剂质量,可使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学生活动1】学生领悟、记忆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定义及定义式。
【学生活动2】让学生分析与交换不同的意见,讨论出溶液质量分数与那些因素有关
【学生活动3】
阅读教材,思考溶液的质量分数的特点
【学生活动4】
阅读教材,分析溶液的质量分数如何计算
【学生活动7】
了解溶解过程的吸热和放热,掌握常见溶解过程的吸放热
[学生活动]50g×98%=x×20%
2、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的关系。
[小结板书]1、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
2、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解析: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
=150 kg×16%=24 kg
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
二150 kg-24 kg
二126 kg
答:需24 kg氯化钠和126 kg水。
讨论回答问题
[学生活动]
二、课程主体内容和过程
【板书】一、溶质的质量分数
1、定义: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之比。
2、定义式: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
【说明】
(1)溶质的质量分数和温度无关。
(2)溶质质量分数单位为1。
(3)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含义是指每100份质量的溶液中含溶质质量为10份。
(4)结晶水合物溶于水,其溶质是不含结晶水的化合物。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三单元 第一节 溶液的形成(第二课时)课件 (2012新版)鲁教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三单元 第一节 溶液的形成(第二课时)课件 (2012新版)鲁教版
浊液(或乳状液) 乳浊液的特征:不均一、不稳定
悬浊液:
定义: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里形成的混 合物叫做悬浊液(或悬浮液)
实验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1.在盛有10mL水的小烧杯中,加入5g硝酸 钾,充分搅拌
硝酸钾仍有 全部部分溶未解溶解
2.将上述得到的液体静止后,取少量上层清夜 (1)硝酸钾不再溶解
于观试察管现中象,。加然入后少将量该硝试酸 管钾加固热体,,观充察分现振象荡。,待(2)加热后全部溶解
n 能证明20℃时某一硝酸钾溶液已达到饱和的方法是
A.20℃时,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水,溶液变稀.
B.20℃时,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
C.取少量溶液降温至10℃有固体析出.
D.取少量溶液至50℃无固体析出.
B
溶液的应用: 化学试剂
矿泉水
啤酒
白醋
医用药水
无土栽培西红柿
无土栽培芹菜
溶液的用途
硝酸钾在一 定量的水中 不能无限量 溶解
饱和溶液 不饱和
1.概念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溶剂里,不能
(还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该
条件饱下这和种溶溶质液的饱不和饱(不和饱和)溶液。
强调
讲溶液饱溶和液或不饱和,一定要
指明温度,溶剂质量和溶质。
2.判断方法
(1)当溶液中有固态溶质时,若固体___不__再__减__少_________, 那么该溶液是饱和的,若固体__减__少____,那么该溶液是不 饱和的; (2)当溶液中没有固态溶质时,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相应的 溶 质 , 若 溶 质 _不__再__溶__解___ , 则 原 溶 液 是 饱 和 的 , 若 溶 质 _继__续__溶__解___,则原溶液是不饱和的。 (3)当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饱 和溶液。

鲁教版九年级全册 第三单元 第一节 溶液的形成 说课稿

鲁教版九年级全册 第三单元 第一节 溶液的形成 说课稿

鲁教版九年级全册第三单元第一节溶液的形成说课稿
我说课的题目是《溶液的形成》。

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首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分子、原子基础上的进一步延伸,也为之后学习溶解度奠定基础,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为了做到因材施教我将对学生情况进行预测,8年级的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已经初步形成,喜欢自主的学习环境,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

综合以上分析,结合新课改要求,我制定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溶解、乳化现象,以及溶液、溶剂、溶质的概念;知道几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实验的方法分析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溶解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探究,让学生体会成功的乐趣,培养严谨的科学精神。

研读教材,本节课教学重难点是:从微观角度理解溶解、乳化现象。

为了更好地讲解重难点,我将把实验探究法、讨论交流法、启发引导法以及多媒体展示法等相结合进行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下面我将从4个环节谈谈我的教学过程。

环节一,情境创设
通过播放有关无水栽培的视频,引出使用的“营养液”是一种溶液,提出问题:什么是溶液呢?这样在由生活走进化学,引起学生好奇心的同时,激发学习的兴趣,进而导入课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教育版
│ 归类示例
实 验 室 用 密 度 为 1.84 g/cm3 、 质 量 分 数 为 98%的浓硫酸和蒸馏水,配制 的浓硫酸和蒸馏水, 质量分数为20%的稀 的浓硫酸和蒸馏水 配制500 g 质量分数为 的稀 硫酸。需要用多少mL的量筒量取多少 的浓硫酸 B ) 的量筒量取多少mL的浓硫酸 的浓硫酸( 硫酸。需要用多少 的量筒量取多少 A.100 mL 54.35 mL B. 100 mL 55.5 mL C. 250 mL 54.35 mL D. 250 mL 55.5 mL [方法点拨 在稀释问题上 , 只要找出稀释前后溶质 方法点拨] 在稀释问题上, 方法点拨 的质量,利用两者质量相等列方程求解即可。 的质量,利用两者质量相等列方程求解即可。
规定:固体溶于液体时 ,固体作溶剂 规定: 液体溶于液体时, 液体溶于液体时,量多的作溶剂 一般有水, 一般有水,无论量多量少水通常作溶剂
练一练


│ 考点聚焦
均一 性是指溶液中任意一部分的组成和性 [注意 ①________性是指溶液中任意一部分的组成和性 注意] 注意 质完全相同; 质完全相同; 稳定 性是指外界条件 温度、 溶剂量、 气体压强等) 性是指外界条件(温度 ② ________性是指外界条件 温度 、 溶剂量 、 气体压强等 不变时,溶质不会从溶剂中分离出来。 不变时,溶质不会从溶剂中分离出来。 均一、稳定的液体并不一定是溶液。如水、酒精等。 ③均一、稳定的液体并不一定是溶液。如水、酒精等。 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呈蓝色, ④ 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的。 如硫酸铜溶液呈蓝色, 氯化铁 溶液呈黄色等。 溶液呈黄色等。
·山东教育版
│ 归类示例
归类示例
► 类型一 溶液的形成 命题角度: 命题角度:根据溶液的概念和特征判断几种物质混合能 否形成溶液。 否形成溶液。 兰州]溶液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广泛的 例 1 [2011·兰州 溶液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广泛的 兰州 用途。下列各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用途。下列各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B ) A. 蒸馏水 B. 碘酒 C. 石灰浆 D. 植物油 [解析] 蒸馏水是纯净物,不属于溶液;石灰浆是氢氧化钙 解析] 蒸馏水是纯净物,不属于溶液; 的悬浊液;植物油可做溶剂, 的悬浊液;植物油可做溶剂,但未溶解其他物质的植物油不是 溶液;碘酒是碘单质溶解在酒精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碘酒是碘单质溶解在酒精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属于溶液。 属于溶液。
计算
称量
溶解
装瓶五
溶液的配制
命题角度: 以实验探究题的形式考查配制溶液所需仪器、 命题角度 : 以实验探究题的形式考查配制溶液所需仪器 、 操作步骤、操作过程注意事项及错误操作导致的后果。 操作步骤、操作过程注意事项及错误操作导致的后果。 日照]图 - 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 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 例5 [2011·日照 图5-1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 日照 的 NaCl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山东教育版
│ 考点聚焦
考点5 溶液的配制 托盘天平 (1)图中主要仪器名称 :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图中主要仪器名称: 图中主要仪器名称 、 、烧杯 、 量筒 。 ________。 玻璃棒 搅拌, 搅拌,加速溶解 (2)玻璃棒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玻璃棒的作用: 玻璃棒的作用 。 (3)配制溶液的主要步骤: 配制溶液的主要步骤: 配制溶液的主要步骤
·山东教育版
│ 考点聚焦
溶质 、 溶剂 组成 (2)组成:由________、________组成。 组成: 组成。 组成 溶质 被 溶 解 的 物 质 叫 ________ , 溶 解 其 他 物 质 的 物 质 叫 溶剂 。 ________。 [说明 没有指明溶剂的溶液,溶剂是水。溶液中未溶解 说明] 没有指明溶剂的溶液,溶剂是水。 说明 掉的部分也不能视为溶质。 掉的部分也不能视为溶质。
·山东教育版
│ 归类示例
► 类型四
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命题角度: 联系生产、 生活实际, 命题角度 : 联系生产 、 生活实际 , 利用溶质质量分数关 系式进行简单计算。 系式进行简单计算。 泉州]配制 溶质质量分数8%的葡萄糖溶 例4 [2011·泉州 配制 泉州 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 溶质质量分数 的葡萄糖溶 需要固体葡萄糖________g; 若用溶质质量分数 4 液 , 需要固体葡萄糖 ; 若用溶质质量分数20%的 的 20 加水也可稀释成 葡萄糖溶液________g加水也可稀释成 加水也可稀释成50 g溶质质量分数 溶质质量分数8% 葡萄糖溶液 溶质质量分数 的溶液。 的溶液。
·山东教育版
4、溶液的分类 、 浓溶液、稀溶液与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浓溶液、稀溶液与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 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如:NaOH的浓溶液 的浓溶液 Ca(OH)2饱和溶液 加溶剂、 加溶剂、升温
(大多数物质) 大多数物质) 饱和溶液
│ 考点聚焦
考点4 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1)概念: 溶质质量分数是 溶质质量 与 _________ 概念:溶质质量分数是 概念: 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___与 溶液质量 之比。 之比。 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 溶质质量 溶质质量分数(w)= ①溶质质量分数 = ×100% 溶液质量 溶液)= 溶质 溶质)+ 溶剂 溶剂) ②m(溶液 =m(溶质 +m(溶剂 溶液 m(溶液 =V(溶液 ×ρ(溶液 溶液)= 溶液 溶液)× 溶液 溶液) 溶液
图5-3 -
(5)称量 称量NaCl质量完毕放回砝码时 , 发现有一个砝码缺损 质量完毕放回砝码时, 称量 质量完毕放回砝码时 了一个小角, 若其他操作步骤正确, 了一个小角 , 若其他操作步骤正确 , 则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 分数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 分数 小于 填 大于”“小于” 等于” 。 ”“小于
·山东教育版
│ 归类示例
[2011·莱芜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 , 正确 莱芜]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 莱芜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 的是( 的是 A ) A. 溶液中各部分性质相同 B. 无色透明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 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温度升高 硝酸铵固体溶于水, D. 溶质只能是固体 [解析 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各部分性质相 解析] 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解析 同,A正确;水虽然是无色透明的液体,但由于是纯净物, 正确; 水虽然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但由于是纯净物, 不是溶液, 错误;硝酸铵溶于水温度会降低, 错误; 不是溶液 , B 错误 ; 硝酸铵溶于水温度会降低 , C 错误 ; 溶 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错误。 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D错误。
不饱和溶液 加溶质、蒸发溶剂、降温 加溶质、蒸发溶剂、
注:讲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时一定要注明是一定 讲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时一定要注明是一定 温度下和一定量溶剂里。 温度下和一定量溶剂里。
考考你
5、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 、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
m溶质 m溶质 溶质的质量分数= m溶液 ×100% = m + m ×100% 溶质 溶剂 m溶液=m溶质+m溶剂
·山东教育版
│ 考点聚焦
考点2 物质溶解时的吸、放热现象
溶液温度变化 升高 降低 不变
溶解物质举例
原因 Q吸<Q放 Q吸>Q放 Q吸=Q放
NaOH、H2SO4 、 NH4NO3 NaCl
·山东教育版
│ 归类示例
► 类型二
溶解时的放热与吸热现象
命题角度:利用学科间综合分析物质溶解时的放热吸热 命题角度: 现象。 现象。 绵阳]阳刚同学按教材中的家庭小实验自制 例2 [2011·绵阳 阳刚同学按教材中的家庭小实验自制 绵阳 汽水,可是家里没有冰箱, 汽水 , 可是家里没有冰箱 , 为了使自制的汽水变得冰凉可 他想到可以从集镇上购买一种商品来产生制冷效果, 口 , 他想到可以从集镇上购买一种商品来产生制冷效果 , 他应购买的是( 他应购买的是 A ) A. 硝酸铵 B. 小苏打 C. 生石灰 D. 食盐 解析] [ 解析 ]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溶于水后溶液温度的变化情 硝酸铵溶于水, 溶液温度降低。 小苏打、 食盐溶于水, 况 。 硝酸铵溶于水 , 溶液温度降低 。 小苏打 、 食盐溶于水 , 温度变化不明显。生石灰溶于水,温度升高。 温度变化不明显。生石灰溶于水,温度升高。
·山东教育版
│ 归类示例
[方法点拨 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天平、 量筒 方法点拨] 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天平、 方法点拨 等仪器的使用注意事项,如用天平称量药品时要左物右码, 等仪器的使用注意事项,如用天平称量药品时要左物右码, 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等, 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等,并能对 错误操作导致的后果作出准确分析。 错误操作导致的后果作出准确分析。
图5-2 -
·山东教育版
│ 归类示例
(4)根据计算需要量取水的体积是 163.8 mL (水的 根据计算需要量取水的体积是__________ 水的 根据计算需要量取水的体积是 密度为1 密度为 g/mL)。量取读数时,图5-3视线角度正确的是 。量取读数时, - 视线角度正确的是 ______。(选填字母标号 选填字母标号) D 。 选填字母标号
·山东教育版
│ 考点聚焦
(2)关于溶液稀释的计算 关于溶液稀释的计算 溶质的质量 计算原理: 稀释溶液的过程中, 计算原理 : 稀释溶液的过程中 , ________________ 不会发生变化。 不会发生变化。 计算公式:浓溶液质量×浓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计算公式 : 浓溶液质量 × 浓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 稀溶液质量×稀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稀溶液质量×稀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注意 (1)在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时,若已知溶 注意] 在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时, 注意 在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时 液的体积,应先将溶液的体积换算成溶液的质量。 液的体积,应先将溶液的体积换算成溶液的质量。 (2)一种溶液,无论取出多少,取出的溶液与剩余的 一种溶液, 一种溶液 无论取出多少, 溶液均跟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溶液均跟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