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应用进展

合集下载

加米霉素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凝胶法)方法学研究

加米霉素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凝胶法)方法学研究

加米霉素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凝胶法)方法学研究于小婷1,张漫2,鄢明华3,王俊菊4,姜淋洁1,王猛1,程雪娇1*(1.天津市中升挑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天津300380;2.天津市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天津300381;3.天津市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天津300381;4.天津市农业生态环境监测与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天津300402)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15版一部附录1143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有关规定,对加米霉素注射液内毒素限度及检查方法进行了研究。

结果显示,加米霉素注射液通过调节pH 并将供试品稀释到498倍及以上时,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无干扰,内毒素限值确定为0.83EU/mg 。

对3批产品进行检查,结果均符合规定。

因此,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凝胶法)可用于加米霉素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

米霉素注射液;内毒素检查;凝胶法加米霉素[1,2]属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由法国梅里亚公司研发的第二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代表药物之一,在兽医临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细菌内毒素是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成分,可引起人和动物发热[3,4]。

药品如果被细菌内毒素污染会产生严重的安全问题,尤其是对身体机能较差的患病及幼龄动物。

目前国内已有数家兽药企业进行了加米霉素注射液的研发和新兽药申报,但不同厂家研发的加米霉素注射液处方、工艺不尽相同,这也决定了企业需根据自身产品的特点,建立相应的内毒素检查方法学。

为保证加米霉素注射剂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本研究对加米霉素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的可行性进行了方法学验证,为该产品细菌内毒素的检查提供依据。

1试验材料1.1仪器单人净化工作台,苏州净化设备有限公司;101型电热鼓风干燥箱,北京中兴伟业世纪仪器有限公司;QL-861型旋涡混合器,江苏海门其林贝尔仪器制造有限公司;DZKW-4恒温水浴锅,北京中兴伟业仪器有限公司;试验所用玻璃器皿经250℃烘烤1h 以上。

1.2药品与试剂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批号:150601-201784,规格:80EU/支,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批号:1807130,规格:5mL/支,湛江安度斯生物有限公司)鲎试剂(TAL )(批号:1706022,灵敏度:0.25EU/mL ,规格:0.1mL/支,湛江安度斯生物有限公司)鲎试剂(TAL )(批号:1704203,灵敏度:0.25EU/mL ,规格:0.1mL/支,湛江博康海洋生物有限公司)Tris 缓冲液(批号:1808240,规格:4mL/支,湛江安度斯生物有限公司)加米霉素注射液(批号:201801001,201801002,201801003,202001001,202001002,202001003规格:150mg/mL ,天津市中升挑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及其在药品检验中的应用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及其在药品检验中的应用

速度较快。方法 的自动化在不断发展 ,动态显色基质法和动态浊度
法已实现仪器 自动化检测并进行数据处理,美国L A L 4 0 0 0 、日本的 T o x i n o m e t e r 2 0 1 以及我国的B E T - 3 2 型细菌内毒素测定仪 相继出台。
另外 ,细菌 内毒素 检验梭鱼 的试 剂量及样 品量要求在 不断降低 ,如酶 联免疫 吸附法 ,所 需的鲎试剂 只需要凝胶法 的百分之 一 ,且具有 更好 的灵敏度和抗干 扰能力 。
先天畸形的。手术方法:关节囊外侧切开,关节松解术,股骨外髁垫 高术,髌骨软骨面切削术,髌骨抬高术,以减少髌骨对股骨滑车的压
力 ,髌骨钻 孔减压术等 等 ,目前 较为流行和有效 的是关节 镜的软骨碎 屑清理和修 复 ,更为严 重者 ,影 响行 走功能者 可考虑人 工全膝关节置
记为阴性 ( 一 )。供试品两管均为 ( ),应认为符合规定。 2 . 5 实验 中的注意事项 :实验前需用肥皂洗手 ,用7 5 %乙醇棉球 消毒圆・ 移液管取样时要注意防止气体混入t反应过程中避免试管震动,以免 凝胶破碎造成假阴性结果 ,灵敏度复核及干扰试验时两组应同时进
行 ;实验操作 应该在清洁环境 中进行 ,防止微生物污染 。 3 与传统 方 法对 比 我们从方法 的用时 ,操作难度 、成本 、灵敏 度及标 准化难度几 个
载 ,是现 行 常 用的细 茵 内毒 素检 查法之 一 。
【 关键 词 】 细茵 内毒 素 ;药品检 验 ;鲎 试验 法 中 图分 类号 :R 9 2 7 文献 标识 码 :A 文章 编号 :1 6 7 1 - 8 1 9 4( 2 0 1 5 )2 3 - 0 2 7 8 - 0 2
5 0 E U,并具备均一性和稳 定性 的实验数据 。 2 . 2实验 准备 :将玻璃 器皿放入 酪酸洗 液或其 他热原 灭活剂或 清洗剂 中充分浸泡田,然后控 干洗 液 ,用蒸 馏水冲洗3 遍 以上 ,置人干燥箱 , 在2 5 0℃干烤3 0 r a i n 以上 ,以除去可能存在的外源性 内毒素的干扰 。 4 细 菌 内毒 素检 查 法的 应用 1 9 8 0 年美 国药 典最先 收载了凝胶法 ,并作为仲 裁法分别 应用美 欧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及应用进展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及应用进展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及应⽤进展临床经验药品注射剂的热原检查时保证药品安全的重要检验项⽬。

家兔法(PT 法)检查热原的⽅法因耗时长、不经济、难以标准化等很多局限性使越来越多品种的热原检查项被细菌内毒素检查法(BET 法)所取代。

BET 是⼀种体外热原实验法,该法因其快速、灵敏、经济、重现性好等优点在国内外得到了⼴泛的应⽤。

因此检测细菌内毒素在药品质量控制、制药⼯艺和临床治疗监测中具有重要意义。

本⽂就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及其应⽤进展作⼀综述。

1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国内外发展简述BET 最早由美国学者Dr.Levin 和Bang ⾸先建⽴,作为法定的检查⽅法。

1968年Dr.Levin 和Bang 发现阿⽶巴样⾎细胞含有⼀种物质,当和极⼩量的内毒素混合时就变成胶质,这个发现发展⾄今形成了现在的鲎试验法。

最早在1980年被美国药典20版(USPXX )第⼀次正式收载,随后EP (1987版)BP Ⅷ1990年增补本,JP1991年改正版相续收载了此法。

到USPXXⅣ(2000版)已有580多种注射⽤药品采⽤了此法,仅有30余种药品因⼲扰因素难以排除⽽采⽤传统的热原法。

与国外相⽐,我国在这⽅⾯的研究还存在着较⼤的差距,发展较慢。

最早于1988年卫⽣部颁布《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和鲎试剂标准,中国药典(1995版)正式收载,规定13个品种使⽤BET 法。

到中国药典(2005版)细菌内毒素检查品种增⾄168种,BET 法正式收载光度测定法。

随着2010版中国药典的颁布和实施,它将被更⼴泛的应⽤于各种药品的质量控制。

2细菌内毒素检查的⽅法2.1鲎试验法鲎试验法⽬前有凝胶法,浊度法(⽐浊法),显⾊基质法(⽐⾊法)2.1.1半定量测定-凝胶法凝胶法系通过鲎试剂与内毒素产⽣凝集反应的原理来检测或半定量内毒素的⽅法,是⼀种限量法,是各国药典细菌内毒素检查的⾸选⽅法。

此法操作简单,经济,不需要专⽤测定设备,结果可靠,重复性好。

其缺陷为特异性不强,精密度、定量性较差,不能直接反映药品中内毒素量值。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中凝胶法在药品中的应用及经验总结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中凝胶法在药品中的应用及经验总结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中凝胶法在药品中的应用及经验总结1. 引言1.1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中凝胶法的概述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中的凝胶法是一种常用的检测方法,用于检测药品中的内毒素水平。

内毒素是一种细菌产生的毒素,当进入人体后会引起一系列的炎症反应,严重时甚至会导致休克和死亡。

在药品生产过程中,内毒素检查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凝胶法是内毒素检查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它通过将待测物与内毒素结合后形成凝胶来检测内毒素的含量。

凝胶法具有操作简单、检测快速、灵敏度高等优点,因此在药品中被广泛应用。

通过凝胶法检查药品中的内毒素含量,可以有效保障药品质量,避免因内毒素引起的不良反应。

凝胶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对不同类型内毒素的检测可能存在差异,需要结合其他方法进行验证。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中的凝胶法在药品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帮助生产商及时发现和控制内毒素的含量,从而保障药品安全有效。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索凝胶法在内毒素检查中的应用前景,提高检测灵敏度和准确性,为药品质量控制提供更好的保障。

2. 正文2.1 凝胶法在药品中的应用凝胶法是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其在药品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凝胶法通过将待测药品与内毒素结合后在凝胶中形成沉淀的方式,实现内毒素的检测。

药品中可能存在的内毒素会与凝胶中的配体发生反应,形成可见的凝胶线或沉淀,从而判断药品中是否存在内毒素。

凝胶法在药品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制药企业提前发现产品中的内毒素问题,有效保障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通过凝胶法检测药品中的内毒素含量,可以及时调整生产工艺、选择合适的原料,从而降低内毒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保障患者的安全用药。

凝胶法还可以用于药品质量控制中的内毒素检查,帮助企业建立起完善的内毒素检测体系。

通过不断优化凝胶法的操作流程和技术手段,可以提高内毒素检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药品生产提供更加有效的质量保障。

【内容已达200字】凝胶法在药品中的应用不仅可以帮助企业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还可以为药品行业的科研和发展提供支持。

细菌内毒素研究进展

细菌内毒素研究进展

内毒素作用的信号通路
活化的NF-κ B最终转移到细胞核内,调 节一些细胞因子的表达。活化的TAK1还 能磷酸化激活MAPK家族,包括Jun氨基末 端激酶、p38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最 终激活转录激活因子AP-1,AP-1有刺激 细胞殖、转化和死亡的作用。
细菌内毒素检测的方法
热原法
细菌内毒素检测的方法
内毒素作用的信号通路
Toll样受体家族 目前发现的TLR成员有 十多种,主要分布于一些免疫器官如脾 脏和胸腺等。参与LPS信号跨膜传递的 TLR主要有TLR2、TLR4和TLR5。
内毒素作用的信号通路
LPS信号的细胞内传递 LPS的胞内信号传递至少要涉及几种 通路,但最终都要激活NF-κ B或丝裂原 活化蛋白激酶(min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MAPK)。 革兰阴性细菌在侵入人体后,LPS脱 落与血清中的LBP结合,LBP将其传给 mCD14,形成三者的复合物。
内毒素作用的信号通路
LBP 是一种主要由肝脏合成的急性相蛋白,机 体受LPS刺激后LBP可升高50-100倍。由452个 氨基酸组成,其中靠近N末端94位的精氨酸和 95位的赖氨酸残基对LPS结合是必需的,替换 这两个氨酸残基则使LPS的结合能力减弱甚至 消失,C末端现转移LPS至CD14的功能有关。 LBP不仅可将LPS传递给CD14,也可将其传递给 磷脂尤其是高密度脂蛋白,结合了HDL的LPS不 会激学方法 有关免疫学方法的研究报 道有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LAL-ELISA)、 火箭免疫电泳鲎试验法(TAL-RIE)、L聚赖氨酸ELISA法、双抗体夹心ELISA法 等。这些方法的特点是特异性、准确性 高,但其应用尚待人量临床实践的验证, 操作尚待进一步简化。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研究进展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研究进展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研究进展摘要:细菌内毒素是革兰阴性菌细胞壁上的脂多糖,在极微量(1-5ng/kg体重)的情况下便可引起人体发热、白细胞减少、微循环障碍、全身炎症反应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不良反应,所以在药物生产中,尤其是注射剂的生产中,细菌内毒素的控制与检测非常重要,关乎人们的生命安全。

本文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关键词:细菌内毒素检查法;鲎试剂;微量凝胶法;重组C因子法引言:细菌内毒素广泛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可引起人体发热、白细胞减少、微循环障碍、内毒素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症状,在药品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引入细菌内毒素,所以药品质量控制中对内毒素的检测尤为重要。

目前,细菌内毒素的检测方法有家兔热原试验法、鲎试剂法、微量凝胶法、重组C因子法、酶联免疫法等检测方法。

文章对这几种检测方法进行综述,比较各自的优缺点,以期为内毒素的检测提供更合理有效的方法。

概述细菌内毒素的检测方法:家兔热原试验法、鲎试剂法、微量凝胶法、重组C因子法、酶联免疫法等检测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规定细菌内毒素的检测采用鲎试剂检测法。

鲎试剂是由美洲鲎或东方鲎的血液中变形细胞的溶解物提取而成。

我国每年对鲎试剂的需求为1000万支,使我国鲎资源面临着巨大压力。

由于近些年浅海环境的恶化,人们肆意地捕食,我国的鲎资源急剧减少,所以,寻找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替代方法和补充方法已经迫在眉睫。

二、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分析1、家兔法由于家兔对热原的反应与人基本相似,所以,采用家兔耳缘静脉注射的方式,监测家兔体温,用来定性检测热原。

但是家兔法存在很多缺点,如:不能定量检测热原、使用动物实验、检测周期长、灵敏度低等,因此家兔法正在逐步被取代。

2、鲎试剂法鲎试剂法是目前检查细菌内毒素的常用标准,鲎试剂主要含有:C因子、B因子、G因子、凝固蛋白酶原等物质,其反应原理是:首先C因子与细菌内毒素结合被激活为酶活性形式,然后活化的C因子将B因子活化,活化的B因子将凝固蛋白酶原活化为凝固蛋白酶,凝固蛋白酶将凝固蛋白原转化为凝固蛋白形成凝胶。

《中国药典》1143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变化整理

《中国药典》1143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变化整理

《中国药典》1143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变化整理本法系利用鲎试剂来检测或量化由革兰阴性菌产生的细菌内毒素,以判断供试品中细菌内毒素的限量是否符合规定的一种方法。

细菌内毒素检查包括两种方法,即凝胶法和光度测定法,后者包括浊度法和显色基质法。

供试品检测时,可使用其中任何一种方法进行试验。

当测定结果有争议时,除另有规定外,以凝胶限度试验结果为准。

本试验操作过程应防止内毒素的污染。

细菌内毒素的量用内毒素单位(EU)表示,1EU 与 1 个内毒素国际单位(IU)相当。

细菌内毒素国家标准品系自大肠埃希菌提取精制,并以细菌内毒素国际标准品标定其效价而成,用于标定、复核、仲裁鲎试剂灵敏度、标定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的效价,干扰试验及检查法中编号 B 和 C 溶液的制备、凝胶法中鲎试剂灵敏度复核试验、光度测定法中标准曲线可靠性试验。

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系以细菌内毒素国家标准品为基准标定其效价,用于干扰试验及检查法中编号 B 和 C 溶液的制备、凝胶法中鲎试剂灵敏度复核试验、光度测定法中标准曲线可靠性试验。

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应符合灭菌注射用水标准,其内毒素含量小于0.015EU/ml(用于凝胶法)或小于 0.005EU/ml(用于光度测定法),且对内毒素试验无干扰作用。

鲎试剂是从鲎的血液中提取出的冻干试剂,可以与细菌内毒素发生凝集反应。

除了内毒素,鲎试剂还与某些β-葡聚糖反应,产生假阳性结果。

如遇含有β-葡聚糖的样品,应使用去G 因子鲎试剂或G 因子反应抑制剂来排除鲎试剂与β-葡聚糖的反应。

试验所用的器皿需经处理,以去除可能存在的外源性内毒素。

耐热器皿常用干热灭菌法(250℃、30 分钟以上)去除,也可采用其他确证不干扰细菌内毒素检查的适宜方法。

若使用塑料器具,如微孔板和与微量加样器配套的吸头等,应选用标明无内毒素并且对试验无干扰的器具。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某些供试品需进行复溶、稀释或在水性溶液中浸提制成供试品溶液。

必要时,可调节被测溶液(或其稀释液)的pH 值,一般供试品溶液和鲎试剂混合后溶液的pH 值在 6.0~8.0 的范围内为宜,可使用适宜的酸、碱溶液或缓冲液调节pH 值。

细菌内毒素检测方法及其临床应用

细菌内毒素检测方法及其临床应用

细菌内毒素检测方法及其临床应用作者:沈银忠来源:《上海医药》2018年第21期摘要细菌内毒素可引起发热、微循环障碍、内毒素血症、脓毒性休克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

鲎试验法是最常用的内毒素检测方法,其分为凝胶法和光度测定法,后者又可分为浊度法和显色基质法。

内毒素检测对革兰阴性菌感染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也用于药品、医疗器械和环境的内毒素监测。

内毒素检测对细菌感染诊断的敏感性与革兰阴性菌的种类有关,临床上可联用内毒素检测和其他检测手段如降钙素原检测来提高感染早期诊断的准确性。

关键词细菌内毒素鲎试验革兰阴性菌感染内毒素血症中图分类号:R446.1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8)21-0003-04Bacterial endotoxin test and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SHEN Yinzhong*(Department of Infection & Immunity, Shanghai Public Health Clinical Center,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1508, China)ABSTRACT Bacterial endotoxin can cause fever, microcirculatory disturbance,endotoxemia, septic shock and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Limulus amoebocyte lysate (LAL) assay is the main method for endotoxin detection, which can be divided into gel and photometric methods, and the latter includes turbidimetric method and chromogenic substrate method. LAL assay has an important reference value in the diagnosis of Gram-negative bacterial infection and can also be used for endotoxin test in drug, medical device and environment. The sensitivity of endotoxin test for the diagnosis of bacterial infection depends on the Gram-negative bacterial strains. Clinical endotoxin test can be used together with other tests such as procalcitonin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early diagnosis of infection.KEy WORDS bacterial endotoxin; limulus amoebocyte lysate assay; Gram-negative bacteria infection; endotoxemia细菌内毒素是革兰阴性菌细胞壁外膜中的一种组分,主要成分是脂多糖,后者由细菌细胞壁合成后转运到细胞表面,细菌死亡或自溶后会从细菌细胞结构中释放出来。

细菌内毒素定量检查法的发展概况及方法简介

细菌内毒素定量检查法的发展概况及方法简介

血清 、 全血 、 骨髓液及尿 、 汁等 的临床检 验以及家禽 、 乳 实验 动 物、 人工 脏器的安全性 评估等 方面 。根 据测定 原理 的不 同分
为终点显色法 和动态显色法 。 12 1 终 点 显 色 法 ( no o t o r e i A sy 系 根 据 . . E d pi l i tc sa ) n C o m r
b ie i A sy 。到 了 7 i n tc sa ) d r O年 代 中 期 , 随着 鲎 试 验 法 研 究 的 不 断 深 入 及 分 析 手 段 技 术 的进 步 , 种 新 的定 量 分 析 方 法 不 断 各
被开发 出来 。17 97年 日本学者岩永贞 昭等在 T L试剂 中 , A 添
使 用 单 波 长 4 5 n 或 双 波 长 ( 定 波 长 4 5 n 参 照 波 长 0 m 测 0 m、 4 2n 测 量 , 利 用 游 离 的 P A 与 红 色 偶 氮 试 剂 发 生 反 应 9 m) 或 N
度变化情况 , 而建立 了细菌内毒素定量 分析 的比浊法 ( u— 从 Tr
1 2 显 色 基 质 法 ( 成 基 质 法 、 色合 成 基 质 法 , r mo e . 合 显 Cho g -
ncT c nq e 系根据细菌 内毒 素与 L L 或 T L 试 剂中 i eh iu ) A( A )
的 C系反 应 所 激 活 的 凝 固 酶 , 用 人 工 合 成 的 鲎 三 肽 ( 与 使 即
是 目前最常用 的细菌 内毒 素检查 法 。即在 1 O
m m× 5mm的小试 管内 , 7 加入待检样 品和鲎试剂各 0 1m 混 . l
合 ,7 、0 mn保 温 反 应 后 ,8 。 转 , 据 凝 胶 形 成 的情 况 3 ℃ 6 i 1O 倒 根

内毒素的检测方法与临床进展

内毒素的检测方法与临床进展

内毒素的检测方法与临床进展发表时间:2018-07-03T09:16:42.663Z 来源:《航空军医》2018年8期作者:钟伟明[导读] 内毒素如果进入到人体的血液当中,会对人体的机体产生很多方面的致病作用,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钟伟明(贵港市妇幼保健院广西贵港 537100)摘要:内毒素如果进入到人体的血液当中,会对人体的机体产生很多方面的致病作用,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找到内毒素准确可行的检测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对患者的疾病进行治疗。

随着医疗的不断进展,内毒素的检测方法也在不断的丰富和发展,且在临床当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主要探讨内毒素的检测方法和临床进展,以此来为医学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内毒素;检测方法;临床进展内毒素是革兰阴性菌细胞壁上一种特有的结构,最主要的成分是脂多糖。

细菌在死亡之后,内毒素会从细胞结构当中释放出来,最终进入到人体的血液当中,从而会对机体产生很多致病方面的作用,例如在人体的单核细胞和粒细胞当中,会释放出一些内源性的致热源,从而会导致人们出现发热的现象[1]。

在这种致病菌的作用之下,补体也会被激活,从而凝血系统和血压会出现降低的情况,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人们出现弥漫性的血管内凝血现象[12]。

一、内毒素的检测方法内毒素从被人们发现至今,已经有百余年的历史,在1986年的时候,医学研究者首次发现内毒素,并且建立起了相应的实验方法检验细菌的内毒素,主要就是致热源检查法,这种方法目前已经成为临床检验血浆内毒素的重要基础方法,但是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该方法几乎不再使用,但是却为其它方法的但是提供了基础和推动力[3]。

当前在临床医学上,内毒素检测方法最主要是半定量法和定量方法,半定量法也就是常说的凝胶法,定量方法是浊度法、显色法和免疫法[4]。

除此之外,一些生物学方面的方法和流式细胞术等,也会对内毒素进行有效的测定。

1、半定量法半定量法主要通过试剂和内毒素产生凝集方面的反应,以此来完成定性或者半定量的内毒素检测工作[5]。

细菌内毒素的研究进展

细菌内毒素的研究进展

细菌内毒素的研究进展目录中文摘要及关键词 (1)英文摘要及关键词 (2)前言 (3)1 细菌内毒素的化学组成 (4)2 细菌内毒素的生物学活性 (4)3 内毒素的病理生理作用机制 (5)4 细菌内毒素受体的研究进展 (6)4.1 CD14 (6)4.2 TOLL样受体 (7)4.3 清道夫受体 (8)4.4 LBP (9)5细菌内毒素的检测方法 (10)5.1 鲎氏实验 (10)5.1.1半定量测定-凝胶法 (10)5.1.2 定量测定 (10)5.1.2.1 浊度法(比浊法) (10)5.1.2.2 显色基质法(比色法) (11)5.1.2.3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 (11)5.2 免疫学方法 (11)5.3 生物学方法 (11)5.4 化学发光法 (11)5.5 流式细胞术 (11)6 内毒素的制备 (11)7内毒素抗体的保护作用 (12)参考文献 (13)致谢 (15)摘要本文从细菌内毒素的化学组成、生物学活性、致病机理、内毒素的制备与检测及内毒素受体的作用等方面,对细菌内毒素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本领域的研究方向及前景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内毒素;生物学活性;致病机理;检测方法AbstractThis article from the bacterial endotoxin in chemical composition, biological activity, the pathogenic mechanism, within the endotoxin and the preparation and testing, endotoxin receptor in the role of bacterial endotoxins of progress were reviewed, and this field of study direction and prospects were discussed.Key words:endotoxin; biological activity; pathogenic mechanism; examination method前言内毒素是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的脂多糖(LPS)成分,是与细菌细胞壁牢固结合的一种大分子结构物质,只有在细菌死亡时、繁殖时或人工破坏时,才释放到细胞外,发挥其各种效应,细菌内毒素首先由Boivin等[1]1933年用三氯醋酸自鼠伤寒杆菌中提出,当时因其一般蛋白质反应呈阴性,而称之为脂多糖(LPS)。

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研讨

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研讨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1目的该SOP用来判断供试品中细菌内毒素是否符合规定。

2适用范围该SOP适用于《中国兽药典》要求检查该项的药品和适合《中国兽药典》要求的其它品种的药品的细菌内毒素检查。

3职责进行该项检验的检验员应该按该SOP进行检验,检测室主任负责监督该SOP的正确执行。

4检验4.1 技术依据及原理本法系用鲎试剂与细菌内毒素产生凝集反应即内毒素在二价阳离子的参与下,作用于鲎血凝集酶系统而发生的一系列酶联反应,最后形成凝胶,以判断供试品中细菌内毒素的限量是否符合规定。

4.1.1鲎试剂灵敏度复核试验项的目的不仅是考查鲎试剂和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的效价是否准确,也是考查检验人员操作方法是否正确和实验条件是否符合规定。

因此要求每个实验室在将一批新的鲎试剂用于干扰试验或供试品细菌内毒素检查前应进行鲎试剂灵敏度复核试验。

4.1.2供试品干扰试验项用于建立新品种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以及供试品的配方和工艺有变化,鲎试剂来源不同或供试品阳性对照结果呈阴性时确定供试品是否存在抑制或增强作用。

4.1.3检查法项为供试品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

阴性对照、阳性对照和供试品阳性对照必须同时进行,否则试验结果无效。

4.2注意事项4.2.1实验前,须用肥皂洗手,用75%乙醇棉球消毒4.2.2实验时,须戴工作帽和口罩。

尤其在配制洗液和洗涤玻璃器皿时一定要戴手套、工作帽和口罩。

4.2.3试验应在洁净室或洁净工作台内进行。

4.2.4用移液管或刻度吸管等吸取样品时,须使用洗耳球,勿用嘴吸、吹,防止唾液溅入。

也可使用加样器等其它方法。

4.2.5 注意所用鲎试剂的批号、有效期、规格、灵敏度等。

4.2.6进行干扰实验时,标准对照和供试品阳性对照(含供试品的内毒素溶液)应同时进行。

4.2.7在进行灵敏度复核、干扰试验和供试品内毒素检查时,各个实验所要求的对照应同时进行,并在有效的条件下才能进行计算和判断。

4.3材料、仪器、试剂的准备及基本要求4.3.1天平供试品称量用,感量为0.1mg以下。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在中药注射液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在中药注射液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在中药注射液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目的:介绍中药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方法:查阅相关文献,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以及中药注射液应用细菌内毒素检查药品质量的研究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归纳总结。

结果: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在中药注射液中的研究范围很广,成果很多,但是同一品种未形成统一的标准。

结论:须加强中药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研究,形成统一的国家标准。

标签:细菌内毒素鲎试验法中药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又称鲎试验法(BET),是利用鲎血细胞的溶解物与微量细菌(主要是革兰氏阴性菌G—)的内毒素反应,从而检出被检测物质中内毒素的一种生物体外检测技术。

该法操作简便与快捷、经济性好、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重现性好,在化学药品的检测标准中普遍取代了传统的热原检查法。

在现行的《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中收载了细菌内毒素检查的品种424个[1]。

1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国内发展简述1956年,美国人Bang发现美洲鲎血液遇革兰氏阴性菌时会产生凝胶。

其后,Levin和Bang研究发现微量革兰氏阴性菌产生的内毒素也可以引起凝胶反应,从而在1968年正式建立以鲎血液的提取物为检测试剂的鲎试验法[2]。

1973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认可了鲎试剂,并在1980年首次正式收载于美国药典,作为法定的药品检查方法。

随后,英国、德国、意大利和日本等国相继收载了此法。

与国外相比,我国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起步晚,在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落后一些。

从发展的过程来看,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萌芽期:1983年,我国卫生部首次授权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组织全国范围的大输液及放射性药品的鲎试验检查方法[3]。

随后,药学工作者加强了对细菌内毒素的研究,主要涉及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介绍以及方法的研究。

直到1995年,《中国药典》正式收载鲎试验法。

第二阶段,发展期:成为法定的检查方法后,很多药品建立了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但是基本上都是凝胶法,而动态浊度法等定量的检查方法很少。

《内毒素检测进展》课件

《内毒素检测进展》课件

药品质量控制
制药过程监控
内毒素检测是药品质量控制的重要环 节,用于监测制药过程中可能存在的 细菌污染,确保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 性。
疫苗质量控制
在疫苗生产过程中,内毒素检测有助 于确保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防止 因内毒素污染导致的注射后不良反应 。
生物安全监测
实验室生物安全
在实验室生物安全监测中,内毒素检测 可用于评估实验室环境和实验操作过程 中可能存在的细菌污染风险,保障实验 人员的安全。
热原检查法
通过观察注射药物后动物体温变化来间接检测内 毒素。
家兔发热试验
利用家兔对内毒素的敏感度,观察注射药物后体 温变化。
免疫学检测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利用抗原-抗体反应原理,通过标记酶催化底物显色来检测内毒素。
荧光免疫法
利用荧光物质标记抗体或抗原,通过荧光信号的强弱来判断内毒素的浓度。
详细描述
内毒素通过与宿主细胞表面的特定受体结合,触发细胞内的信号转导途径,激活炎症基因的表达。这 会导致机体产生炎症反应,表现为红肿、发热、疼痛等症状。如果内毒素大量释放到血液中,会导致 机体出现全身性感染,引发器官功能损伤甚至死亡。
02
内毒素检测方法
传统检测方法
鲎试验
利用鲎变形细胞裂解物检测内毒素,是一种经典 的检测方法。
指导抗生素使用
内毒素检测有助于判断感染的病原体类型,从而指导医生 合理选用抗生素,减少抗生素滥用和耐药性的产生。
促进生物医药研究
内毒素检测在生物医药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如疫苗生产 和细胞治疗等领域,通过检测可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有 效性。
对未来的展望
1 2 3
技术创新
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内毒素检测将更 加快速、准确和自动化,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特 异性。

细菌内毒素的检测与临床

细菌内毒素的检测与临床

内毒素的结构
外层 菌体多糖(O抗原), 具有种特异性,特异多 糖的缺失,细菌从光滑 型转为粗糙型。
中层 同一种属之间是相同的。 内层 内毒素的毒性和生物学 活性的主要组分,无种 属特异性。
内毒素的发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9世纪末,意大利学者Centanne通过菌属自溶 的方法,从革兰阴性杆菌中提取出一种类似毒 素的物质,因为这种物质对动物体产生致热活 性的同时,亦产生出一种病理学病性反应,而 被命名为致热毒素。 德国的Buchner也从多种细菌中提取到相似的致 热毒素,并证实了这种毒素在导致白细胞数目 的改变同时,具有增强机体对细菌感染时的免 疫能力。因此建立了“发热疗法”。
病 例
小时左右患者神志转清,仍诉有轻度头痛、头 晕,偶有咳嗽,无痰,无畏寒,寒战,无胸闷、 气促,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急诊查血 常规“WBC 11.3×10^9/L、N 0.906、Hb 110g/L、 PLT 155×10^9/L”,予“左克针、头孢甲肟针” 抗感染等治疗。为求进一步诊治,拟“发热待查” 收治入院。 5.18日 细菌内毒素 29.19 <10 pg/ml 5.18日 血培养 5.20日 血培养结果 大肠埃希菌
鲎试验法的特点

简便、快速、灵敏、重现性好等优点 ,成为药品 检验中热原检查家兔法的替代方法。 近十余年来 ,细菌内毒素试验的方法已取得很大 进展 , 目前有: 凝胶法 ( Cel-clot-technique ) ; 比浊法 ( Turbidmeuic assay ) ; 比色法 ( Colorimetricas- say ); 免疫学方法 ( Immunology method )。
3
1-3-β-D-葡聚糖特性

内毒素检查法

内毒素检查法

2.9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 2.9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 2005年版中国药典规定细菌内毒素检查用 2005年版中国药典规定细菌内毒素检查用 水系指与灵敏度0.015EU/ml或更高灵敏度 水系指与灵敏度0.015EU/ml或更高灵敏度 的鲎试剂24h不产生凝集反应的灭菌注射用 的鲎试剂24h不产生凝集反应的灭菌注射用 水。 3 细菌内毒素的化学结构、量值和限值 3.1化学结构 3.1化学结构 细菌内毒素的本质是脂多糖(LPS),主要 细菌内毒素的本质是脂多糖(LPS),主要 有两部分组成:多糖和类脂A 有两部分组成:多糖和类脂A。多糖部分又 可进一步分为O 可进一步分为O-特异性多糖链、核心寡聚 糖。O 特异性脂多糖一般由3 糖。O-特异性脂多糖一般由3-6个单糖通过 糖苷键相联形成低聚糖单位聚集而成,是 LPS分子中最易变异的成分。 LPS分子中最易变异的成分。
1.2 细菌内毒素在我国的发展
在我国,1975年开始鲎试剂的研制,1979年开始 在我国,1975年开始鲎试剂的研制,1979年开始 将其用于放射性药品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研究, 1983年开始用于输液制剂热原检查的协作研究。 1983年开始用于输液制剂热原检查的协作研究。 1988年卫生部颁布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允许4 1988年卫生部颁布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允许4种 药品采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作为热原检查的初试 方法;1993年中国药典1990年版第二增补本开始 方法;1993年中国药典1990年版第二增补本开始 收载细菌内毒素检查法。1995年版中国药典规定 收载细菌内毒素检查法。1995年版中国药典规定 13个品种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法。2000年版药典 13个品种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法。2000年版药典 规定60个品种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法。2005年版 规定60个品种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法。2005年版 药典规定133个品种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法。 药典规定133个品种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法。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在药品检验中的应用进展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在药品检验中的应用进展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在药品检验中的应用进展【摘要】随着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在更多的药品品种中更广泛地应用,用细菌内毒素法代林家免法检测热原,终将成为现实本文综述了鲎试验凝集反应机理、鲎试剂和内毒素标准品的研制及其在药品检验中的应用进展。

【关键词】细菌内毒素;鲎试验细菌内毒素检查法(BacterialEndotoxinsTest,BET)自1968年由美国学者Bang和Levin正式建立(该法又称作鲎试验,即Limulustest)至今,经过30多年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现巳在医药卫生、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下面就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及其在药品检验中的某些进展综述如下。

1凝集反应机理的研究1968年Levin和Bang根据他们的实验结果认为内毒素在Ca2+的作用下直接激活鲎试剂中的凝固酶原为凝固酶,凝固酶激活凝固蛋白原为凝固蛋白。

1980年,Makoto等报道鲎试验的基本原理为内毒素和Ca2+、Mg2+同鲎试剂中的B因子、凝固酶原、凝固蛋白原等发生一系列酶催化的级联反应,即内毒素在Ca2+、Mg2+的作用下首先激活鲎试剂中的B因子为活化的B因子,活化的B因子激活凝固酶原为凝固酶,凝固酶激活凝固蛋白原为凝固蛋白。

1981年Morita从鲎试剂中分离出G因子,同年Kaki-numa等证明一种抗肿瘤物质即1,3-β-D-glucan可以激活G因子为活化的G因子,活化的G因子激活凝固酶原为凝固酶,凝固酶激活凝固蛋白原为凝固蛋白,阐明了凝集反应的另一条途径,后经发展,成为目前公认的反应机理。

2试剂的研制2.1鲎试剂从鲎试剂与内毒素反应的机理可知,内毒素并不是唯一能使鲎试剂产生凝集反应的物质,类似(1,3)-β-D-glucan的物质也能使鲎试剂产生凝集反应,通常称为旁路反应。

类似(1,3)-β-D-glucan的物质广泛存在于担子菌、真菌、地衣类、酵母和藻类的菌体成分中,其含量在10ngml时就可使普通鲎试剂产生凝集反应。

细菌内毒素定量检查法的发展概况及方法简介

细菌内毒素定量检查法的发展概况及方法简介

细菌内毒素定量检查法的发展概况及方法简介单亚(安徽省蚌埠市药品检验所,安徽蚌埠233000摘要:简要介绍细菌内毒素定量检查法的发展情况,概述了几种定量测定法的原理和适用范围及特点,着重介绍了动态浊度法在做干扰试验时,呈现出凝胶半定量法无可比拟的快速、大范围浓度定量的优势,预示着在国内医药界,一个鲎试验法全面替代家兔法检查热原的时代即将到来。

关键词:细菌内毒素;定量检查法;干扰试验细菌内毒素定量检查法是在凝胶法的基础上建立发展起来的。

由于凝胶法是根据形成凝胶的有无及硬度作为判断标准,所以人为的主观判断误差很大,而且只能在0.03E U/m l 以上进行半定量。

细菌内毒素的定量分析开始于60年代中期,当时人们采用分光光度法定量检测凝胶反应过程中的浊度变化情况,从而建立了细菌内毒素定量分析的比浊法(Tur-b i dine tric A ssay。

到了70年代中期,随着鲎试验法研究的不断深入及分析手段技术的进步,各种新的定量分析方法不断被开发出来。

1977年日本学者岩永贞昭等在TA L试剂中,添加凝固酶的模拟底物,从而开发了更加灵敏的合成基质显色法(比色法[1]。

到了90年代之后,由于各种分析技术的交融,尤其是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应用,有关细菌内毒素定量方法的开发更是突飞猛进。

1细菌内毒素定量检查法简介目前,国内外广泛应用且检测技术比较成熟的细菌内毒素定量检查法主要有以下四种。

1.1凝胶法是目前最常用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

即在10 mm@75mm的小试管内,加入待检样品和鲎试剂各0.1m l混合,37e、60m i n保温反应后,180b倒转,根据凝胶形成的情况(凝胶是否坚实作为判定指标的一种半定量法。

此法操作简单,经济而且不需要专用仪器。

凝胶法既可限量检测内毒素,也可在0.03EU#m l-1以上进行半定量测定。

1.2显色基质法(合成基质法、显色合成基质法,Ch ro m oge-n ic T echn i que系根据细菌内毒素与LA L(或TA L试剂中的C系反应所激活的凝固酶,使用人工合成的鲎三肽(即与PNA相连的显色基质如BOC-LEU-GLY-ARG-PNA等作为显色基质,水解鲎三肽中的精氨酸肽链,通过测量反应液中释放出游离的对硝基苯胺(PNA的吸光值而进行定量的一种检测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欧洲药典于 1987 年、英国药典 1989 年增补本分别收载了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1990 年日本药局方增补本也收载了这一方 法。英国药典 1993 年版及增补本(1994~1997)规定细菌内毒素 检查法的品种有 40 多种。 1.2 国内发展简况 在我国,1975~1982 年是鲎试剂的研究阶 段。1988 年卫生部颁布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允许 4 种药品使用 细菌内毒素法初试[1]。1993 年中国药典 1990 年版第 2 增补本收载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但在药典各正文中涉及[2]。1995 年 Chp95二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有凝胶法、浊度法、显色基质法、免疫学 法。浊度法和显色基质法合称为光度测定法。凝胶法、光度测定 法已收载于中国药典 2005 版二部附录中。 4.1 凝胶法 凝胶法是鲎试验中应用最多最早的一种方法,系 指通过鲎试剂与内毒素产生凝集反应的原理来检测或半定量 内毒素的方法。凝胶法又分为几种:最常用的凝胶-凝块法 (Gel-Clot,亦称试管法),微量玻片法(Microslides),同位素检测 法 (Raduiusitioes), 干燥法 (Dry up method) 及微量稀释法
* 作者单位:海南省药品检验所,海南 海口 570216.
中国热带医学 2009 年第 9 卷第 1 期 CHINA TROPICAL MEDICINE Vol . 9 No.1 January 2009
171
鲎血细胞内充满细胞浆颗粒,颗粒中含有能被微量细菌内毒素 激活的凝固酶原、凝固蛋白原、B 因子、C 因子等。内毒素激活 C 因子,活化的 C 因子又激活 B 因子(C 因子系统),或由(1-3)βD 葡聚糖激活 G 因子(G 因子系统);活化的 B 因子或 G 因子再 去激活凝固酶原,使凝固酶原转化成凝固酶,凝固酶切断凝固 蛋白原中特定的精氨肽链,形成凝固蛋白产生凝胶。凝固酶还 对鲎三肽有酰氨酶活性,使硝基苯胺(PNA)游离,而产生成色 反应。
郑霞,赵毓梅
摘要:目的 介绍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发展简况、作用原理和方法特性及其在药物热原检查方面的研究、应用和进 展。 方法 查阅相关文献 ,并进行综合、分析和归纳。 结果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 ,正因其较家兔热原检查法快捷、准 确、简便、经济等优点在国内外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我国细菌内毒素定量法的应用和国际间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结 论 必须加强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及鲎试剂的研究 ,使之更加专一性。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已被广泛用于临床、制药、药检等领域。 在临床应用中可以作为辅助诊断,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敏感性 和特异性较高,对诊断革兰阴性菌所致的败血症、内毒素血症、 泌尿系统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均有一定意义,可用该法检查患 者血液、脑脊液、尿液、腹水、子宫颈渗出液等体液中的革兰阴 性菌所产生的内毒素含量[12]。由于内毒素是革兰阴性菌细胞壁 的成分,而革兰阳性菌无此成分,因此该法可做为鉴别 2 种细 菌感染的方法,但目前这方面的实验报导较少。应用在药生产 过程质控中,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较之家兔热原法有灵敏、准确、 快速、重现好、以及多样化、微量化的特点,可使(下转第 20 页)
部附录规定注射用水等 5 种药品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取代热 原检查。2000 年 Chp2000 二部规定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品种有 47 种[3],并且增加了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应用指导原则。2005 年 Chp2005 二部规定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品种有 120 种[4],同时检 查法中增加了定量测定法中的浊度法和显色基质法。 2 细菌内毒素 2.1 细菌内毒素的化学结构 细菌内毒素一般由革兰阴性菌 (GNB)产生,是细菌胞体的组成部分,是 GNB 细胞壁的最外层 结构的一部分脂多糖(LPS),它由多糖 O 抗原、核心多糖和脂质 A 三部分组成。脂质 A 是内毒素生物活性的主要成份[5]。内毒素 既含有亲水的多糖链,又含有疏水的脂肪酸链,因此决定了内 毒素在水溶液中有自然聚集成团的特性。疏水的脂质 A(活性 成份)包于聚集团的内部或吸附在玻璃器皿内壁,因此在进行 鲎试验时,内毒素的溶解和稀释都要强烈振荡。 2.2 细菌内毒素的生物活性 细菌内毒素的生物活性在机体 水平表现为发热性、致死毒性、体重减轻、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 等;在细胞水平表现为巨噬细胞的活化性(TNF,IL-1,IL-6),阻 止巨噬细胞游走、前列腺素的产生的抗肿瘤坏死作用等[6];内毒 素能激活凝固酶系统,使糖、脂类代谢发生变化,激活补体,改 变血液流动状态,导致血小板聚集,释放血管活性肽,诱导释放 血管的凝固蛋白,造成休克最终死亡等病理生理变化。 2.3 细菌内毒素和热原 早期医生发现病人在输液治疗时,有些 病人伴随有发热的反应,这种反应通常发生在注射后 30min~2h 内,症状是持续的寒战和高热。以后的研究表明输液引起的致 热反应是由内毒素引起的。 3 鲎试剂特性及其与内毒素反应的作用机理 3.1 鲎试剂 细菌内毒素检查中最重要的试剂是鲎试剂,鲎试 剂是鲎科动物血细胞(即变形细胞)溶解物的冷冻干燥品。鲎血 中仅含有一种参与循环的血细胞,称为变形细胞。用于制备鲎 试剂的只有美洲鲎和东方鲎两种。 3.2 鲎试剂的作用机理 关于鲎血变形细胞裂解液反应机理 研究,直到 20 世纪 70 年代后期才由日本学者岩永氏所阐明[7]。
(Microdilution plates)等。大多数的鲎试验是采用试管法,因为 该法操作简单、经济,不需专用测定设备,可在 0.03EU/ml 的范 围内进行半定量。
4.2 浊度法 [8(] turbidimeric method) 系利用检测鲎试剂与内
毒素反应过程中的浊度变化而测定内毒素含量的方法。此操作 比较简单、经济,灵敏度较高,检测范围较大 (0.006~300EU/mL)。 根据原理,可分为终点浊度法(Endopoint turbidimetric method) 和动态浊度法(Kinetic turbidimeric method )。终点浊度法是依 据反应混合物中的内毒素浓度和其在孵育终止时的浊度(吸光 度或透光率) 之间存在着量化关系来测定内毒素含量的方法。 动态浊度法是检测反应混合物的浊度到达某一预先设定的吸 光度所需要的反应时间,或是检测浊度增加速度的。本方法因 有配套仪器而较为广泛应用于药物检测及临床。 4.3 显色基质法 根据被测内毒素激活的凝固酶水解外加鲎 三肽 (如:BOC2LEU2GLY2ARG2PNA)等中的精氨酸肽链,释放 出黄色的对硝基苯胺 (PNA),用冰醋酸终止反应进行吸光度测 定,或用游离的 PNA 和偶氮试剂反应,最终形成红色偶氮蓝复 合物而进行检测的一种方法。也分为终点显色法和动态显色 法。此法操作较复杂,但灵敏度和精密度都较高,通常 0.006~ 15EU/mL 的范围内进行定量。目前主要用在血液、体液中的微 量内毒素测定方面。 4.4 免疫学法 4.4.1 火箭免疫电泳鲎试验法 (TAL-RIE)[9] 丹麦的雷夫、贝 克等发明的将火箭电泳与鲎试验结合用于临床内毒素血症的 定量检测内毒素,我国林柏溪等人将鲎血中形成凝胶的凝固蛋 白原纯化,并将其免疫家兔产生抗血清,用火箭免疫电泳法测 定鲎试剂与内毒素反应后凝固蛋白原残存量,根据此残存凝固 蛋白的量与参加反应的内毒素量呈负相关关系,建立了火箭免 疫电泳鲎试验法 4.4.2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10] ( LAL-ELISA) 该法是将鲎试 验酶联免疫测定法结合的一种定量测定内毒素的方法,基本原 理是用酶联免疫吸附的方法以抗凝固酶原的单克隆抗体,测定 经鲎试验后样本中残存的凝固酶原量,可以得到一个内毒素浓 度与吸附呈反比的曲线,通过标准曲线可以测得样品毒素的 量。该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可达 0.1pg/mL,重复强,样品需要 量少,只需 0.01mL,且受样本影响少。另外,有利用内毒素作为 外源性致热原的生物学活性,通过对内毒素刺激巨噬细胞后产 生的内源性致热原如(TNF、IL21 等)进行检测,从而对内毒素进 行定量检测[11]。 5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应用
关键词: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作用机理;鲎试剂的特异性 中图分类号:R-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727(2009)1-170-02
热原系指一切可以引起人体及动物发热反应的物质。细菌 内毒素是一种与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相关的热原物质,是至今发 现在水溶液中最普遍的热原。药品注射剂中的热原检查是药品 安全性的重要检验项目之一,自 1942 年美国首先将家兔法作 为药品的热原检查之后,这项检查对保障药品的安全性方面发 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制药工业迅速发展、新药品种的不断增加, 家兔法的的局限性日益突出(如放射性药品、抗肿瘤药物等药 物本身药理作用干扰家兔升温试验)。20 世纪 60 年代创建了微 量细菌内毒素的鲎血细胞溶解物检测法(简称鲎试验法),并应 用于药品和生物制品的热原检测。下面就细菌内毒素检查的相 关问题进行综述。 1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国内外发展简况 1.1 国外发展简况 1968 年 Liven J.和 Bang F.建立了鲎试验 法。1973 年美国 FDA 制定了鲎试验准则,阐明“鲎试剂是一种 检测细菌内毒素的灵敏指示剂。1980 年美国 FDA 发布用鲎试 剂检查人用和兽用注射剂成品内毒素的准则。同年美国药典 20 版收载了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但在药典各正文中未涉及。1984 年美国药典增补本中,修订了该检查原检查。美国 药典 22 版第五增补本规定 185 种药品以细菌内毒素检查取代 热原检查。美国药典 23 版 1 至 7 增补本采用细菌内毒素检查 法的品种已达 620 余种,保留热原检查的品种仅约 30 种,同时 除了经典的凝胶外,还收载了动态浊度法、动态显色法、终点显 色法。
内毒素
C 因子 活化 C 因子
(1-3)β-D-Glucan
B 因子 活化 B 因子 活化 G 因子 G 因子
凝固酶原
凝固酶
凝固蛋白原 凝固蛋白 鲎三肽 PAN(黄色)
凝胶 3.3 鲎试剂的特异性 鲎试剂的特异性是指鲎试剂是否存在 对内毒素以外的其他物质的凝集反应。 3.3.1 假阳性 从鲎试剂反应机理可以看出,(1-3)β-D 葡聚 糖可以激活 G 因子,活化的 G 因子激活凝固酶造成假阳性。也 有报导胰蛋白酶、凝血酶、多核苷酸等与鲎试剂发生凝聚反应, 但这些物质产生凝聚反应所需的量要比内毒素的量高得多,而 一般这些物质很难混入至制药工艺流程中。日本学者羽田允报 导[5],(1-3)β-D 葡聚糖使鲎试剂凝聚的量要比内毒素高出 100 倍,日本推出第二代无 G 因子的鲎试剂,旨在消除(1-3)β-D 葡 聚糖因素的干扰,以及无 C、B 因子的鲎试剂,专门用来测定(1-3) β-D 葡聚糖(在霉菌细胞壁普遍存在),我国也开发出这种特异 性试剂,但这种试剂比普通试剂昂贵,一般没有普遍的实用价 值。 3.3.2 假阴性 鲎试剂的凝聚反应是在二价阳离子参与下的 酶反应系统。一切干扰反应的因素均会干扰凝胶的形成。干扰 反应的物质有:血清中的某种凝血因子、多数中药成分、生化药 品、抗生素、可使蛋白质变性的物质、高糖溶液、络合物等。此外 样品的 pH、反应温度等也存在一定的影响。因此,当测定一种新 的样品之前,必须先做该品种细菌内毒素检查的干扰试验,以证 实样品本身是否存在干扰凝聚反应的因素。通过干扰试验即可 确定样品或处理后的样品是否可以用鲎试剂检查其内毒素。为 了排除干扰因素,可对样品进行处理,处理方法有加热法、调节 pH 值、稀释样品、化学试剂处理等,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稀释。 4 细菌内毒素检查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