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复习重点
思修必背考点
思修必背考点一、思修的概念思修,即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中国高等学校必修的一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提高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
思修既是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长期实践总结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这一理论体系通过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体现了中国的国情和时代特征。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建设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方面。
在经济建设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在政治建设方面,坚持党的领导,推进依法治国,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在文化建设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文化创新和文化软实力建设。
在社会建设方面,积极构建和谐社会,保障人民权益,推进社会公平正义。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自己创造的一条独特道路。
这一道路的核心要义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守共产党的理想信念,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加强党的建设。
这一道路通过实践不断完善和发展,不断适应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指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应用和发展。
这一过程主要包括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对传统的马克思主义进行创新和发展,以适应中国的国情和时代特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
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体系的总称,由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十二个方面组成。
思修重点大题
思修重点大题思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重要的理论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下面将介绍思修课程的重点内容。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思修课程的基础。
它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
学生需要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如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区别,辩证法的基本规律等。
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包括对人的本质、自由与解放、人的价值等问题的思考。
二、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目标。
这一部分内容主要涵盖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构想。
学生需要了解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以及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和过渡时期的建设。
同时,共产主义的理想社会构想也是思修课程的重点内容。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支柱。
学生需要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基本内容,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
同时,思修课程也会对中国传统价值观进行比较和分析,以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
四、法律与法治法律与法治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制度。
学生需要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法治的原则,如公正、公平、公开、公约法等。
思修课程还包括了对中国法制建设的发展历程和法律体系的构建,以及对法治社会的理想追求和具体实现。
五、科学与人文科学与人文相辅相成,共同构建人类的精神世界。
思修课程关注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发展,强调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
学生需要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思维模式,以及人文思维的重要性。
思修课程还会介绍科学与人文的交叉领域,如科学伦理、文化创新等。
六、全球化与多元文化全球化是当前世界的一大趋势,多元文化是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思修课程涵盖了全球化的基本特征和影响,以及多元文化的重要性和价值。
学生需要了解全球化对各国经济、政治、文化带来的影响,以及如何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保持自身的文化特色。
以上是思修课程的重点大题,学生需要全面了解这些内容,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大学思修考试重点归纳
大学思修考试重点归纳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之一。
辩证唯物主义强调事物发展的辩证性和主观与客观的辩证关系;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发展是历史的客观规律。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是实践。
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和认识世界的基本依据,也是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3.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即唯物史观。
其中包括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等。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1.思想道德修养是人们形成正确思想和道德观念、培养高尚品德的过程。
修养的核心是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益的重要手段。
法律具有普遍约束力和强制力,不仅要求公民守法,也要求政府依法行政。
3.公民应该培养守法意识,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尊重他人权益,主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构建和谐社会。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它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体现了中国特色和时代特点。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共同富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等。
这些要点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中国发展的特殊路径。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也是中国人民战胜困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指南。
四、科学思维方法与实证精神1.科学思维方法是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准则。
它具有实证性、理性和系统性等特点,需要明确目标、精确观察、严谨分析和形成科学结论。
2.实证精神是科学研究的核心思想和方法观点,强调科学研究要基于实际事实,反对主观臆断和主观臆测。
3.科学思维方法和实证精神在现代科学研究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对人们认识事物、解决问题有重要启示。
思修重点知识点整理归纳总结
思修重点知识点整理归纳总结一、历史的必然性与选择性历史的必然性是指历史发展中存在客观规律性以及一定的内在逻辑性。
历史的选择性则指历史发展中存在各种可能性和人们的选择行为。
历史的必然性和选择性相辅相成,二者共同塑造了历史的发展。
二、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制度,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依法治国,坚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基本路线。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布局。
五位一体相互依存、相互贯通,共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包括:坚持党的领导,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增强发展动力;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坚持全方位外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五、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和党的建设总要求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党的建设总要求包括: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落实“两个维护”,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发展。
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历史使命与时代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历史使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内容,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贡献。
时代任务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繁荣兴盛。
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包括:坚持共商共建共享,推动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安全的世界;坚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坚持生态文明理念,推动建设美丽地球家园。
思修复习资料(整理)
第一章人生的青春之问第一节:人生观是对人生总的看法1.人的本质:社会属性2.人生目的是指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
3.人生态度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精神状态。
4.人生价值是人的生命及其实践活动对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
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
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5.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选择,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
第二节:正确的人生观一、怎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1、科学高尚的人生追求2、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人生须认真、务实、乐观、进取)3人生价值的评价与实现(人生价值观的实现条件:1.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 2.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 3.不断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能力和本领)二、人生观(定义):是人们关于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等人生问题的总观点和总看法。
人生观决定着人生道路的方向,也决定着人们行为选择的价值取向和用什么样的方式对待实际生活。
第二章坚定理想信念第一节:理想信念的内涵及重要性一、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目标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理想三特征:1超越性2实践性3时代性)二、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为人们矢志不渝、百折不挠的追求理想目标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三、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昭示奋斗目标、提供前进动力、提高精神境界。
第二节崇高的理想信念一、个人理想:是指处于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的个体对于自己未来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所产生的种种向往和追求。
社会理想:是指社会群体乃至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理想,即在全社会占主导地位的共同奋斗目标。
2024年思修复习资料
引言: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中国高等教育中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2024年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修习将有新的变化和要求。
本文旨在为2024年思修复习提供相关资料,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思修课程的核心内容。
概述:2024年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主要涵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方面的知识。
学生需要全面了解这些内容,使其逐步形成系统的思想观念和综合素质。
正文内容:第一大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和特点1.2 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历程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体现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其他国家的核心价值观的比较1.5 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和意义第二大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2.1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和内涵2.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和革命实践2.3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的现实意义2.4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哲学思潮的比较2.5 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重要途径和方法第三大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3.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3.3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涵和实践3.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国际影响力和启示意义3.5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新的重要举措和要求第四大点: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建设4.1 党的执政能力的内涵和要求4.2 党的领导地位和领导核心的重要性和作用4.3 党的领导建设的基本原则和路径4.4 党的领导建设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系4.5 新时代党的领导建设的重点任务和方法措施第五大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5.1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概念和内涵5.2 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特点和优势5.3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路径和举措5.4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的关系5.5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总结: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在2024年将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建设、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方面展开探讨。
思修复习资料
思修复习资料《思修》期末考点第一章人生的青春之间一、人生观的主要内容1、人生观决定着人生道路的方向,也决定着人们行为选择的价值取向和用什么样的方式对待实际生活。
人生观的主要内容包括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
2、人生目的是指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
3、人生态度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精神状态。
4、人生价值是指人的生命及其实践活动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
二、科学高尚的人生追求:为人民服务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1)人生追求1、“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思想以其科学而高尚的品质,代表了人类社会迄今最先进的人生追求。
2、一个人确立了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人生追求,才能清楚的把握人的生命历程和奋斗目标。
(2)人生态度1、人生须认真,要严肃思考人的生命应有的意义。
2、人生当务实,从人生的实际出发,以科学的态度看待人生,以务实的精神创造人生。
3、人生应乐观,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能真正拥有生活。
乐观是人们承受困难和挫折的心理基础。
4、人生要进取,人生实践是一个创造的过程。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三、正确评价人生价值1、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
每个人职业不同,能力不同,对社会的贡献也不同。
2、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
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发展与进步。
3、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人的自我完善和全面发展、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有助于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第二章坚定理想信念一、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1、理想信念昭示奋斗目标。
2、理想信念提供前进动力。
3、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
二、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1、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为指引。
2、社会理想是对个人理想的凝练和升华。
第三章弘扬中国精神一、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1、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A伟大创造精神B伟大奋斗精神C伟大团结精神D伟大梦想精神2、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3、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辩证统一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紧密关联,都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思修复习内容
思修复习内容:第一章一、理想的类型: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分为长远理想和近期理想,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政治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等。
二、理想信念的意义:1.指引奋斗目标2.提供前进的动力3.提高精神境界三、大学的使命: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承担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使命。
四、理想的实现:理想的实现要与社会相结合,在理想实现的过程中往往会经历许多挫折,需要脚踏实地、持之以恒的奋斗;理想的实现需要不断实践。
第二章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爱国主义作为民族精神的核心,即使中华民族最深厚的精神传统也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旗帜,推动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巨大力量。
二、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三、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爱国主义体现了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于自己的故土家园以及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和荣誉感的统一;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四、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五、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新时期的爱国主义,即承接了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又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内涵更加丰富。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必须继续坚持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坚持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体统一,把维护祖国统一放在突出位置,献身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六、人生观的主要内容:人生观的主要内容包括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三个方面。
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统一为一个有机整体。
(一)人生目的: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标准。
(二)人生态度:人生须认真;人生党务实;人生应乐观;人生要进取。
(三)人生价值七、正确认识人生矛盾:树立正确的得失观;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树立正确的生死观。
思修考试重点
思修重点复习资料Lakers1、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P21)(1)理想的含义: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2)理想的特征:①理想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
它必然带着特定历史时代的烙印,在阶级社会中,还必然带着特定阶级的烙印。
②理想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
理想在现实中产生,但它不是对现状的简单描绘,而是与奋斗目标相联系的未来的现实,是人们的要求和期望的集中表达,它激励着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一步步地为实现理想目标而奋斗。
(3)信念的含义: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4)信念的特征:信念具有高于一般认识的稳定性,人们的某种信念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改变。
然而,信念的稳定性也不是绝对的,科学的信念必然会随着客观实际的改变而与时俱进,不断充实、调整和完善,在不断变化的现实考验中变得更加稳定、更加坚强。
2.理想与现实的关系(自己总结)(1)理想和现实存在着对立的一面。
理想受现实的规定和制约,不能脱离现实而幻想未来。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与冲突,属于“应然”和“实然”的矛盾。
假如理想与现实完全等同,那么理想的存在就没有意义。
(2)理想与现实又是统一的。
理想是在对现实认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
一方面,现实中包含着理想的因素,孕育着理想的发展,在一定条件下,现实必定要转化为理想。
另一方面,理想中也包含着现实,既包含着现实中必然发展的因素,又包含着由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条件;在一定的条件下,理想就可以转化成为未来的现实。
脱离现实而谈理想,理想就会成为空想。
3、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P40)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和尊严感、荣誉感的统一。
《思修》各章复习重点和课后思考题答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各章复习重点和课后思考题答案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基本概念1.理想 p17 (14)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2.信念 P18(15)信念是认识.情感和意志的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移并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
3.共同理想 p124(18)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基本原理要点1.理想的类型 p18(15)社会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生活理想。
2.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p19~p21(16-17)理想信念的作用:理想信念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理想信念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理想信念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
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基本概念1.爱国主义 p34(28)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情感,反映了人们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重要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2.民族精神p42(35)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
3.时代精神 p45(37)时代精神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是体现民族特质.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
基本原理要点1.新时期爱国的主义有哪些主要内容 p38~p47(32-40)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
2.经济全球化与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 p41~p42(34-35)人有地域和信仰的差别,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要始终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
思修重点知识点整理归纳2022版
思修重点知识点整理归纳2022版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1. 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世界是物质的连续发展过程,物质决定意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辩证思维方法:对立统一、矛盾普遍性、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
2. 社会基本矛盾与社会发展规律•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社会发展规律:唯物史观、阶级斗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量变引起质变。
3. 社会意识形态•社会意识形态的基本特点:阶级性、政治性、社会性、思想性。
•社会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 概念与特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体现社会主义本质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
•特点:人民性、时代性、科学性、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及中国国情。
2. 内涵与体系•共同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繁荣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
•核心价值观要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公正法治、诚信友善。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 概念与基本要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概念:是中国共产党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依据时代发展要求提出的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基本要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总布局、总体战略、总体布局。
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背景和重大意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七个方面基本方针: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四、法律法规与思想道德规范1. 宪法和法律•宪法:国家根本法,保护公民权利,规定国家政权的组织和运行方式。
•法律:国家行为的规范,维护社会秩序、公共利益和公民权益。
2. 思想道德规范•思想品德规范:爱祖国、热爱人民、有理想信念、遵纪守法、团结互助、诚实守信。
思修考试重点归纳2021版
思修考试重点归纳2021版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矛盾和对抗的普遍性、发展的辩证法。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阶级斗争的历史地位、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
2.实践是认识的起点和落脚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条件。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和表现。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4.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矛盾:一切事物内部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发展。
•联系:事物内部各个方面的相互联系与作用。
•变化:事物的发展和变化是矛盾斗争的结果。
5.唯物史观的一般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科学性和革命性。
•实践基础上的认识和实践基础上的改造。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1.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劳动价值论: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
•剩余价值论: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经济基本特征之一,也是资本积累的源泉。
2.商品经济和货币经济•商品经济: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货币经济:货币作为商品流通的普遍等价物和支付手段。
3.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根本区别•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私人占有和雇佣劳动。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劳动人民当家作主。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市场调节和政府调控相结合。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经济基础不完全、上层建筑中有一部分还是旧的、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种政策。
三、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理论1.社会主义改造和对资产阶级的专政•社会主义改造的对象和任务。
•对资产阶级的专政是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最根本的制度保障。
2.社会主义建设和共产主义远景•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要求和根本任务。
•共产主义远景的基本内涵和发展阶段。
思修复习重点整理
第二章一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爱祖国的灿烂文化,爱自己的国家二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丰富着这个民族精神。
三为什么说改革创新精神是时代精神的核心?改革创新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
改革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
改革创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第三章一人的本质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的自然属性也深深打上了社会属性的烙印。
二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把人民和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作为人生的最高宗旨。
要在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的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
善于把个人利益的实现与人民和国家的长远、整体利益的实现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要坚决抵制各种错误人生观的影响反对拜金主义人生观反对享乐主义人生观反对个人主义人生观四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内容的人生观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内容的人生观,是科学高尚的人生观,值得终生尊奉和践行。
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a.一个树立了为人民服务人生观的人,就能对人生的目的有更为深刻的理解,时时处处为人民着想,助人为乐;b. 一个树立了为人民服务人生观的人,就能以正确的人生态度对待人生、对待生活,始终对祖国和人民具有高度责任感,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c.树立为人民服务人生观,要坚决抵制各种错误人生观的影响(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
五拜金主义的人生观1含义:认为金钱可以主宰一切,把追求金钱作为人生至高目的的人生观。
2原因:资本主义的发展3影响:a.拜金主义人生观将金钱神秘化、神圣化,视金钱为圣物,金钱成为衡量人生价值的唯一标准。
思修重点知识点整理归纳2023自考
思修重点知识点整理归纳2023自考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1.世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唯物辩证法、物质与形式矛盾、发展规律等。
2.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实践与理论的辩证关系、实践决定认识的性质。
3.劳动与人的全面发展: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活动,劳动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
4.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意识形态的作用与反作用。
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1.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社会主义社会的起源和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2.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作用: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3.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与途径、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任务。
4.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道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特征、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道路。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基本要求和根本任务。
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等基本任务。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定义、主要内容和特点。
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小康社会的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布局和基本要求。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基本原理1.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核心要求、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2.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相统一: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解放思想的历史地位和实践要求。
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4.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来的理论创新。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任务和发展战略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2.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内涵和基本要求、创新驱动发展的主要路径和途径。
思修期末复习重点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 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5、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
“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十六字方针, 展现了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
法治思维主要包括法律至上、权力制约、公平正义、权利 保障、正当程序等内容。
5、法律权威
法律权威是指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力、影响力和公信 力,是法律应有的尊严和生命。
6、法律权利
法律权利是指反映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制约的行为 自由,是法律所允许的权利人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而采取 的、由其他人的法律义务所保证的法律手段^权利的产生、 发展和实现,都必须以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为基础,即 “权利决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制约的 社会的文化发展”。
4、社会主义道德为什么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为什么人服务是道德的核心问题,决定并体现着道德
建设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规定并制约着道德领域中的 所有道德现象。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
为人民服务是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
思修期末复习重点
第四章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重点概念
1、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是一定社会形态社会性质的集中体现,在一个 社会的思想观念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体现着社会制度、 社会运行的基本原则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内核, 它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 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思修期末复习要点(背诵)
第一节 P90-91 道德的起源
第四章
3
道德的起源:(1)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2)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 的主观条件。(3)道德产生所需要的主客观条件是统一于生产实践的。 劳动是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 P91 道德的本质 P93 道德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 P99 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 中华民族道德传统是个矛盾体,具有鲜明的两重性。 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 (1)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既不能全盘肯定,全面照搬,也不能全盘否认,全盘抛弃。 评判标准:是否有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是否有利于建设和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 体系,是否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否有利于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标准。 (2)反对两种错误观点:虚无论(全盘否定,全盘西化),复古论。 (3)积极吸收其他民族文明的优秀成果。 第三节 P101-102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P102-104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 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1)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2)为人民服务是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3)为人民服务体现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 统一。 P104-106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 以集体主义为原则:(1)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辨证统一。(2)社会注意集体主义 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3)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 第四节 P107-111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和诚实守信 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爱国守法——强调公民应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自觉地学法懂法用法守法和护法。 明礼诚信——强调公民应文明礼貌、诚实守信、诚恳待人。 团结友善——强调公民之间应和睦友好、互相帮助、与人友善。 勤俭自强——强调公民应努力工作、勤俭节约、积极进取。 敬业奉献——强调公民应忠于职守、克己奉公、服务社会。 诚实守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 (1)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的一项基本道德准则。 (3)诚实守信是职业道德的一项基本要求。 (4)诚实守信是做人的一项基本道德准则。 .大学生与诚信道德: (1)诚信是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基础。(2)诚信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3)诚信是大学生进入社会 的通行证。
思修个人知识点总结
思修个人知识点总结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辨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观点。
唯物主义是指宇宙的本源是物质,而意识和精神是物质的产物。
唯心主义则是指意识和精神是宇宙的根本本源,物质是由意识产生的。
在实践中,我们要坚持辨证唯物主义,认识一个事物要看其存在的物质基础,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正确看待一切现象和问题。
2、辩析社会历史发展中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马克思主义认为超结构是经济基础的上层,受制于经济基础的制约,一切上层建筑都是在经济基础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社会问题的解决需要从经济基础上着手,这是我们需要理解的社会发展规律。
3、阐述生产资料私有制对社会发展的阻碍。
生产资料私有制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阻碍,导致了社会内部矛盾和阶级斗争。
在我们的实践中,要正确地对待私有制,鼓励和支持个体、家庭和合法社团的经营活动,但对于公共资源、生产力要实行公有制。
二、《共产主义的理想追求》1、阐述共产主义为人类社会带来的幸福和进步。
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其最终目的是使全体劳动者在共享社会收入和财富的基础上,生存和发展充实和幸福。
在现实中,我们需要通过劳动创造财富,共享社会成果,实现共同富裕。
2、说明共产主义社会的主要特征。
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生产资料公有制、劳动与生产依据社会需要等的社会制度,实现了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全面解放和自由发展。
3、评述共产主义实践中的道路选择。
共产主义实践道路必须以自己的国情和国家发展阶段为依据,积极探索共产主义的建设道路,要坚持走集中主义和民主相结合的路线,通过市场经济手段实现国家和社会的资金积累,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做好准备。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主义、家庭观念、诚信、友善等14个内容。
2、论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意义。
思修重点知识点整理归纳2023自考版答案
思修重点知识点整理归纳2023自考版答案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1.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阶级斗争和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社会变革的动力和革命的目标•社会主义运动的科学原理2.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修养3. 法律基础知识•法律的特点和作用•法律原则和法治基本原则•法律人格和法人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特点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经济特区和开放政策•创新驱动和科技进步•农业现代化和城乡发展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理论创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人民民主的制度优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1. 价值和剩余价值理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价值量•价值规律和商品生产关系•剩余价值和剥削的本质2. 生产资料公有制和社会主义经济•国有和集体所有制的性质和作用•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要素和运行机制•关于利润分配的原则和政策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供给和需求的关系和调节机制•宏观调控和微观调节的原则•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四、科学社会主义与现代化建设1. 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与科学的结合•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2. 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人口问题和环境保护•科技创新和文化建设3. 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和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以上是关于思修重点知识点的整理和归纳,这些知识点是2023年自考版的答案。
希望对大家的学习和备考有所帮助!。
思修知识点重点归纳
思修知识点重点归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思修)是大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
通过学习思修,我们可以加强道德修养,提升自我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
在思修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会接触到很多重要的知识点,下面是对思修知识点的重点归纳。
一、思修的基本观点思修的基本观点包括唯物论和辩证法。
唯物论是指认识世界的根本依据是物质的观点,它反对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
而辩证法是一种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理论方法和思维方法,它强调事物的内在矛盾和发展规律。
二、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目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它是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创新和发展的。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核心的一种价值体系。
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培养我们的家国情怀,以及对社会公共利益的关注和奉献精神。
四、党的建设和科学发展观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重要任务。
学习党的建设知识,可以增强我们的党性意识,提升我们的党性修养。
科学发展观是党的一项重要思想理论,它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五、道德与文化建设道德与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
学习道德与文化建设知识,可以提高我们的道德水平,培养我们的文化素养。
同时,也需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发展和传承。
六、法律与法治建设法律是社会行为规范的总和,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重要手段。
学习法律与法治建设的知识,可以加强我们的法律意识,提高我们的法律素养。
七、人生目标与职业规划人生目标与职业规划是人生态度和人生追求的重要内容。
学习人生目标与职业规划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明确自己的人生方向,做出正确的职业选择。
八、心理健康与情绪管理心理健康是人的心理状态正常、行为适应社会的状态。
学习心理健康与情绪管理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调节情绪,保持心理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修复习重点(孔川)
1.(辨析题)当代大学生:德才兼备,全面发展(P11)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P13)
3.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方法(P19)
4.信念的含义与特征(P22)
5.艰苦奋斗的意义(P38)
6.如何把握经济全球化趋势与爱国主义的相互关系(P48)
7.(辨析题)如何理解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P48)
8.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P50)
9.人生观主要通过那三方面体现出来(P65)
10.如何端正人生态度(P67)
11.如何分析享乐主义人生观(P70)
12.认识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P75)
13.人生价值的评价(P75)
14.保持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P80)
15.道德的功能与作用(P91)
16.如何对待中国传统道德(P100)
17.社会主要荣辱观的内容(P107)
18.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P113)
19.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P114)
20.大学生与诚信道德(P115)
21.社会公德的特点(P126)
22.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P127)
23.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P131)
24.公共生活中法律规范的作用(P133)
25.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处罚种类(P136)
26.申请举行的集会、游行、示威不予许可的情形(P139)
27.职业生活中的法定权利和义务(P153)
28.结婚的法定条件(P170)
29.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点(P189)
30.如何培养法律思维方式(P199)
31.宪法的基本原则(P205)
32.民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P218)
33.合同的概念(P223)
34.知识产权法的定义(P224)
35.如何保护消费者权益(P230)
36.排除犯罪的是由(P233)
37.什么是正当防卫(P233)
38.自首的定义(P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