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江采芙蓉(5)
2011-2022年湖北省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汇编:名篇名句默写
2011-2022年湖北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汇编:名篇名句默写1、【2011年·湖北卷·15】填空。
(6分)(1)中国现代小说的开山之作是鲁迅的《》。
(2)日本作家曾因《雪国》《古都》等作品获诺贝尔文学奖。
(3)《过秦论》中“,吞二周而亡诸侯”,气势恢宏;《屈原列传》中“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评断公允;《滕王阁序》中“潦水尽而寒潭清,”,意境澄静;《琵琶行》中“醉不成欢惨将别,”,情景交融。
解析:(1)中国现代小说的开山之作是鲁迅的《狂人日记》。
//(2)日本作家川瑞康成曾因《雪国》《古都》等作品获诺贝尔文学奖。
//(3)《过秦论》中“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气势恢宏;《屈原列传》中“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评断公允;《滕王阁序》中“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意境澄静;《琵琶行》中“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情景交融。
2、【2012年·湖北卷·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限选其中的5个小题作答) (5分)(1)窈窕淑女,___________。
(《诗经·关雎》)(2)吴丝蜀桐张高秋,。
(李贺《李凭箜篌引》)(3)小楼昨夜又东风,。
(李煜《虞美人》)(4),尽西风,季鹰归未?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5) 风之积也不厚,。
(庄周《逍遥游》)(6),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李密《陈情表》)(7)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陶渊明《桃花源记》(8) 亲小人,远贤臣,。
(诸葛亮《出师表》)解析:(1)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2)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李贺《李凭箜篌引》)//(3)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4)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5)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涉江采芙蓉》ppt课件
理解性默写
《涉江采芙蓉》中运用比兴的手法斜抒情主人公形象地雅洁及 营造清幽、高洁的意境的诗句是?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涉江采芙蓉》中写两个相思相爱的人不能相聚相守的诗句是 ?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主题思想
《涉江采芙蓉》这首诗写一个游子采芙蓉却不 能送给家乡的亲人,表达了游子对家乡以及亲 人的浓浓思念之情。
再次朗读
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拓展积累
古 人 采 摘 香 草 赠 亲 友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 将以遗所思。
——《庭中有奇树》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赠范晔诗》
采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
欢欣
失望
赏析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请简要赏析“还顾”“漫浩浩”两词。
这两个词传达了主人公极其痛苦的心情, 但是没有直接表明主人公的痛苦,给读者 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赏析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最后两句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心情?
彼此感情深厚,但相爱不能相守,想念不 能相见,表现了同心离居的痛苦与无奈。
思考
4.有人认为这首诗歌主人公是男子,也有人认为是女子,你怎 么看?
主人公是女子。
女子采摘荷花,想送给远离家乡的心上 人。此时远离家乡的心上人也在遥望家 乡,但长路漫漫,心上人欲归不得。
理解性默写 《涉江采芙蓉》中运用设问的手法,写主人公内心的凄凉寂寞 的诗句是?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涉江采芙蓉》中描绘出游子望乡的感人情景的诗句是?
两汉-佚名《涉江采芙蓉》原文、译文及注释
两汉-佚名《涉江采芙蓉》原文、译文及注释题记:两汉时期,千千万万的学子离乡游学求宦。
但大多无处施展才华,这些宦途失意的游学的士子在宦途无望朋友道绝的孤单失意中,自然会苦苦地怀念故乡和亲人。
本诗即是《古诗十九首》中描写怀乡思亲的代表。
东汉中后期,游宦游学之风盛行,大批士子远离故乡。
作为文人五言诗滥觞的《古诗十九首》反映的就是这一现实,诗中充满了羁旅怀乡的思绪。
这首诗的主人公采撷美草香花要送给“同心”的人,但他思念的人还在“旧乡”,长路漫漫,欲赠不能,只能让忧伤陪伴自己终老。
全诗字里行间流露着漂泊他乡和分隔两地的无奈。
诵读这首诗,体会其“浅而能深近而能远”(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一)的特色。
原文:涉江采芙蓉两汉-佚名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翻译: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我踏过江水去采荷花,生有兰草的水泽中长满了香草。
采之欲遗谁?可是我采了荷花要送给谁呢?所思在远道。
我想要送给远方的爱人。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回头看那一起生活过的故乡,路途显得那么无边无际。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两心相爱却不能在一起,于是我们要各在一方,愁苦忧伤以至终老异乡。
注释:选自《文选》卷二十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芙蓉〕,荷花。
〔兰泽〕长着兰草的低湿之地。
〔遗(wèi)〕赠送。
〔以〕连词,表示结果。
〔远道〕犹言“远方”。
〔还顾〕回顾,回头看。
〔旧乡〕故乡。
〔漫浩浩〕犹“漫漫浩浩”,形容路途的遥远无尽头。
形容无边无际。
〔同心〕古代习用的成语,多用于男女之间的爱情或夫妇感情融洽指感情深厚。
〔终老〕度过晚年直至去世。
《涉江采芙蓉》文学鉴赏
《涉江采芙蓉》文学鉴赏《涉江采芙蓉》是一首来自汉代的抒情诗,表现出一种婉约、含蓄的美,传达着游子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它的“单纯”之美,而这种单纯之美却寓于微妙的婉曲表现之中。
诗歌的开篇,“涉江采芙蓉”,描绘了一幅美丽而凄凉的画面。
我们仿佛看到一位游子在夏秋之交的美丽季节,乘船渡江,为的是采摘江面上的荷花。
这里的“芙蓉”即荷花,象征着美丽和纯洁。
游子的形象既可能是男性,也可能是女性,这种不确定性增加了诗歌的内涵和深度。
接着,“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这一句抒发了游子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无法回归的无奈之情。
游子在采芙蓉的过程中,不禁回头望向远方的故乡,但眼前却是一条漫长而无尽的道路。
这种表现手法含蓄而深沉,使读者可以感受到主人公内心深处的痛苦和忧虑。
全诗以此情此景结尾,“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游子的思乡之情无法寄送,只能化作无尽的愁绪和感伤。
这里的“远道”指的就是故乡的道路,也是游子回家的道路。
这不仅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也表达了他对归乡的无望和无奈。
《涉江采芙蓉》的作者运用了独特的艺术手法,将游子的思乡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全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游子的内心世界。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它的单纯之美和婉曲表现,它不仅表达了游子的思乡之情,也揭示了人生的无奈和生活的苦涩。
《涉江采芙蓉》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的抒情诗,它以含蓄、婉约的表现手法,传达出汉代游子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涉江采芙蓉》是一首汉乐府民歌,描述了一个浪漫而神秘的江边故事。
通过叙事学的角度,我们可以深入探索这首诗歌的内在世界,从而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
一、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关于江边和莲花的美图,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询问学生是否有过类似的经历。
引导学生思考诗歌的背景和主题,从而自然地引入新课。
二、文本解读1、学生大声朗读诗歌,教师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情感氛围,并总结出诗歌的主题:爱情和生死别离。
《涉江采芙蓉》精品课件 (PDF版)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不知道我爱你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我站在你面前你不知道我爱你而是爱到痴迷却不能说我爱你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我不能说我爱你而是想你痛彻心脾却只能深埋心底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我不能说我想你而是彼此相爱却不能够在一起汉代无名作家的作品合称五言诗成熟期的代表作 被誉为“五言之冠冕”以平浅质朴的文字展深情南朝萧统合收于《文选》中4123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背景东汉末年,宦官外戚勾结擅权,官僚集团垄断仕路,上层士流结党吹捧,文人士子备受压抑在这样的形势和风气下,中下层文人士子或为避祸或为寻求出路,只得奔走交游。
他们“离乡背井,辞别父母,亲戚隔绝、闺门分离”。
《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1、失志伤时、人生无常的感慨。
如《今日良宴会》、《生年不满百》(”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年忧。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驱车上东门行》(“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
……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
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
”)2、世态的炎凉与人情的冷暖。
如《西北有高楼》感叹知音难逢。
《明月皎夜光》写朋友离我而去。
3、游子思妇们离别相思之苦。
《涉江采芙蓉》、《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
荷花,又称莲花,古人也名之为藕花、芙蓉、菡萏hàn dàn、净友等。
1、君子之花2、佳人之花3、爱情之花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渡过江水去采那朵莲花,兰草生长的沼泽地长满芳草。
这两句诗有哪些意象? 描述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抒情主人公怎样的感情?芙蓉”“兰泽”“芳草”等意象。
描述了抒情主人公涉江采摘芙蓉的情景,营造的是轻松欢快的氛围。
“芙蓉”“兰泽”“芳草”等意象,表达出诗人情怀的高雅,感情的纯洁、美好。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采了莲花要送给谁呢?想要送给那远方的爱人。
高一语文必修二《涉江采芙蓉》课文解读
高一语文必修二《涉江采芙蓉》课文解读《涉江采芙蓉》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是《昭明文选》中《古诗十九首》中一首。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一语文必修二《涉江采芙蓉》课文解读,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一语文《涉江采芙蓉》课文解读涉江采芙蓉①,兰泽②多芳草。
(划船到江中去采集荷花,又来到沼泽地摘取芬芳的兰草。
①芙蓉:荷花的别名。
②兰泽:生有兰花的沼泽。
)[夏秋时节,江南水乡,日暖花香,荷花盛开,女主人公荡一叶小舟,在江中泽边采集了鲜艳的荷花,又摘取了芬芳的兰草。
她采呀摘呀,心里喜滋滋蜜甜甜,她要将鲜花送给心上的人哪!诗就这样在愉快欢乐的气氛中起笔。
“芙蓉”“兰泽”“芳草”等语,将画面装饰得绚丽灿烂,让人顿感主人公形象雅洁,心情愉快、美好。
] 采之欲遗①谁?所思在远道②。
(采了花要送给谁呢?我朝思夜想的心上人呀远在天边。
①遗:wèi,给予,赠送。
②远道:犹言“远方”。
)[三四句自问自答,感情陡然一转,由欢乐而转为悲哀。
抒情女主人公怅立船头,突然一声浩叹:我手中的鲜花送给谁呀?心爱的人儿远在天涯!一腔热忱遭到一盆凉水泼来,一霎时天地为之变色,草木为之含悲,此中有无限的凄凉寂寞,伤心失望。
它是一句深沉的疑问,也是一声无奈的叹息。
]这是诗的第一幅画面,女主人公思夫心切,涉江采莲,但是想到丈夫远在天涯,悲从中来,不禁发出“采之欲遗谁?”的浩叹。
脑海中同时也浮现出丈夫对自己的思念,于是有了下面第二幅画面。
还顾①望旧乡②,长路漫浩浩③。
(回过头眺望我的故乡,长路漫漫看不到尽头。
①还顾:回顾,回转头向后看。
还,xuán,通“旋”,掉转头。
②旧乡:故乡。
③漫浩浩:犹“漫漫浩浩”,形容路途的遥远无尽头。
)[五六两句承“远道”“所思”而来,将读者的视线引向了天涯海角。
“还顾”一词,动作性和画面感很强,读者似乎看到男主人公孤单、忧愁、怅惘地伫立在路边,徒劳地往故乡的那个方向张望,他看到的是什么呢?是他不敢去仔细计算的迢迢路程!“漫浩浩”一词,读起来即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
《涉江采芙蓉》
手法探究:
高适的《除夜》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本是自己思念千里之外的故乡亲人,却说故乡 的亲人思念千里之外的自己。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本是自己到了佳节便加倍地思念家乡的亲人, 可作者不说自己想念家乡的兄弟,却说家乡的兄 弟想念自己。
凛凛岁云暮
请大家总结本诗的艺术特色——
朴实的语言,白描的手法。
奇妙的构思,反衬的手法。 虚实结合,耐人寻味。 单纯而婉曲,曲尽其妙;朴实而醇厚,愈品
愈香。 有声、有色、有香、有情,形象丰满,画面 感强,诗意盎然。雅、洁、真、纯,诵读之, 使人动情;吟咏之,令人忘俗! 语言纯朴直率而意境高洁清幽。
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此诗的主人公应该是位女子,全诗所抒写的,乃是 故乡妻子思念丈夫的深切忧伤。但倘若把此诗的作 者,也认定是这女子,那就错了。马茂元先生说得 好:“文人诗与民歌不同,其中思妇词也出于游子 的虚拟。”因此,《涉江采芙蓉》最终仍是游子思 乡之作,只是在表现游子的苦闷、忧伤时,采用了 “思妇调”的“虚拟”方式:“在穷愁潦倒的客愁 中,通过自身的感受,设想到家室的离思,因而把 一性质的苦闷,从两种不同角度表现出来”(马茂 元《论〈古诗十九首〉》)。从这一点看,《涉江 采芙蓉》为表现游子思乡的苦闷,不仅虚拟了全篇 的“思妇”之词,而且在虚拟中又借思妇口吻, “悬想”出游子“还顾望旧乡”的情景。这样的诗 情抒写,就不只是“婉曲”,简直是奇想了!
涉 江 采 芙 蓉
现在讨论一下,这首诗怎样诵读更有情味?
试着读一读。
●
女读: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男读: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合读: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涉江采芙蓉》习题及答案【必修上册】
《涉江采芙蓉》习题及答案【必修上册】内容:【原诗】【翻译】【作者】【主题思想】题型:【重点句子翻译】【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原文】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翻译】我踏过江水去采荷花,生有兰草的水泽中长满了香草。
可是我采了荷花要送给谁呢?我想要送给远方的爱人。
回头看那一起生活过的故乡,长路漫漫遥望无边无际。
两心相爱却要分隔两地不能在一起,愁苦忧伤以至终老异乡。
【作者】《古诗十九首》是中国古代文人五言诗选辑,由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文选》而成。
这十九首诗习惯上以句首标题,依次为:《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青青陵上柏》《今日良宴会》《西北有高楼》《涉江采芙蓉》《明月皎夜光》《冉冉孤生竹》《庭中有奇树》《迢迢牵牛星》《回车驾言迈》《东城高且长》《驱车上东门》《去者日以疏》《生年不满百》《凛凛岁云暮》《孟冬寒气至》《客从远方来》和《明月何皎皎》。
【主题思想】全诗运用借景抒情及白描手法抒写漂泊异地失意者的离别相思之情;从游子和思妇两个角度交错叙写,表现游子思妇的强烈情感,深刻地反映了游子思妇的现实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痛苦。
【精品习题及答案】一、翻译:1、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翻译:我踏过江水去采荷花,生有兰草的水泽中长满了香草。
2、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翻译:可是我采了荷花要送给谁呢?我想要送给远方的爱人。
3、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翻译:回头看那一起生活过的故乡,路途显得那么无边无际。
4、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翻译:两心相爱却不能在一起。
于是我们要各在一方,愁苦忧伤以至终老异乡。
二、理解性默写:1、《涉江采芙蓉》中描写了一副女子们在江中采莲,而湖岸泽畔还有着数不清的芳草的美好、欢乐的画面的句子是: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2、描绘出游子望乡的感人情景的诗句: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古诗·涉江采芙蓉》原文赏析
《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原文赏析《十九首》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
汉末文人对个体生存价值的关注,使他们与自己生活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建立起更为广泛而深刻的情感联系。
《古诗十九首之六-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作以终老!《古诗十九首之六-涉江采芙蓉》赏析有许多动人的抒,初读时总感到它异常单纯。
待到再三涵咏,才发现这“单纯”,其实寓于颇微妙的婉曲表现之中。
《涉江采芙蓉》就属于这一类。
初看起来,似乎无须多加解说,即可明白它的旨意,乃在表现远方游子的思乡之情。
诗中的“还顾望旧乡,第路漫浩浩”,不正把游子对“旧乡”的望而难归之思,抒写得极为凄惋么?那么,开篇之“涉江采芙蓉”者,也当是离乡游子无疑了。
不过,游子之求宦京师,是在洛阳一带,又怎么可能去“涉”南方之“江”采摘芙蓉?而且按江南民歌所常用的谐音双关手法,“芙蓉”(荷花)往往以暗关着“夫容”,明是女子思夫口吻,岂可径指其为“游子”?连主人公的身分都在两可之间,可见此诗并不单纯。
我们不妨先从女子口吻,体味一下它的妙处。
夏秋之交,正是荷花盛开的美好季节。
在风和日丽中,荡一叶小舟,穿行在“莲叶何田田”、“莲花过人头”的湖泽之上,开始一年一度的采莲活动,可是江南农家女子的乐事!采莲之际,摘几枝红莹可爱的莲花,归去送给各自的心上人,难说就不是妻子、姑娘们真挚情意的表露。
何况在湖岸泽畔,还有着数不清的兰、蕙芳草,一并摘置袖中、插上发际、幽香袭人,岂不更教人心醉?--这就是“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两句吟叹,所展示的如画之境。
倘若倾耳细听,你想必还能听到湖面上、“兰泽”间传来的阵阵戏谑、欢笑之声哩!但这美好欢乐的情景,刹那间被充斥于诗行间的叹息之声改变了。
镜头迅速摇近,你才发现,这叹息来自一位怅立般头的女子。
与众多姑娘的嬉笑打诨不同,她却注视着手中的芙蓉默然无语。
此刻,“芙蓉”在她眼中幻出了一张亲切微笑的面容--他就是这位女子苦苦思念的丈夫。
《涉江采芙蓉》新解
《涉江采芙蓉》新解《涉江采芙蓉》最早见于《文选》,被列在《古诗十九首》中的第六首。
《玉台新咏》将其收录在枚乘名下,为枚乘《杂诗九首》中的第四首。
这无疑是一首优美动人的抒情诗,但关于它的作者、旨意等等尚存争议。
清著名文学家陈沆说: “枚叔在梁忧吴也。
”晚清经学家王闿运认为: “去吴游梁,追念故国。
”朱自清先生直言此诗: “只是游子思家。
”不少学者赞成这样的说法。
当代学人木斋认为,这首诗当是曹植思念甄后写于长江北岸。
也有不少人认为这是一篇思妇怀念游子之作。
可见这首诗还有很多值得我们思考的空间。
一、从《文选》选录标准看《涉江采芙蓉》诗的风格特色关于文选的选录标准,学界大致有两种声音。
一为“沉思翰藻说”,一为“文质彬彬说”。
“沉思翰藻说”依据的是《文选》序中“若其赞论之综缉辞采,序述之错比文华,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
”郭绍虞、朱自清、曹道衡、沈玉成等皆信此说。
“文质彬彬说”依据的是《答湘东王求文集及<诗苑英华>书》中“夫文典则累野,丽亦伤浮。
能丽而不浮,典而不野,文质彬彬,有君子之致。
”我们姑且先将两种说法综合起来看,即《文选》强调作品的文学性———辞藻美、构思深,且追求文风的雅正,要丽而不浮,典也不野。
萧统“三岁受孝经、论语,五岁遍读五经,悉能讽诵”自身既有文学造诣,兼有才气,他遍选先秦至梁以前的各种文体代表作品,删汰繁芜,编成《文选》三十卷。
中有古诗一十九首归于《杂诗》名下。
李善注曰: “五言,并云古诗,盖不知作者,或云枚乘,疑不能明也。
”虽然作者失落无考,但是我们根据萧统的编选标准可以得知,这是一首辞章雅、辞藻美、富有思想的作品。
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第六》中评价古诗十九首“观其结体散文,直而不野,婉转附物,怊怅切情,实五言之冠冕也。
”刘勰对于古诗十九首“直而不野”的评价正与萧统的“典而不野”的选录标准吻合。
詹锳先生在该句的笺注中说道: “刘勰所谓‘直而不野’是说《古诗十九首》虽然纯任自然,还是有一定的文采,并没有到‘质胜文则野’的程度。
《涉江采芙蓉》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教案课题《涉江采芙蓉》课标要求学习任务群5 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目标与内容:精读优秀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理解欣赏作品的语言表达,把握作品的内涵,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
中高考试题分析1、诗歌鉴赏为历年高考必考题型,而课本诗歌的学习和鉴赏是答题技巧的锻炼过程。
2、本篇诗歌为高考必背篇目,在理解性默写有所考查。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背诵并默写全诗。
方法目标:独立学习,分析诗歌意象、意境及情感。
思维目标:提高学生对诗歌艺术手法的总结能力。
情感目标:体会诗歌营造的意境美和传达的情感美。
素养目标: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重点难点及成因对策教学重点:1、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背诵并默写全诗。
2、分析诗歌意象、意境及情感,总结艺术手法及语言特色。
成因:诗歌内容理解及手法鉴赏为高考诗歌阅读高频考点。
对策:独立学习,合作探究,教师讲授,课下多加练习。
其他多媒体新授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动反思画面一: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画面二: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2.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对写法”(落笔对方)的“悬想”方“对写法”法又谓主客移位,是我国古典诗歌中的一种特殊的表现手法。
简单说就是自己思念对方,却说对方不忘自己。
☆虚实结合虚拟了“思妇”之词,而且在虚拟中又借思妇口吻,想象出游子“还顾望旧乡”的情景,表达精巧,情真意切,令人动容。
☆借景抒情四、总结提升(5分钟)主旨:表达远隔两地的爱人互相思念的哀伤与惆怅之情。
语言特色:“浅而能深、近而能远”:用语浅显明白,朴素自然,凝练含蓄。
①语言自然质朴,是优美抒情之作,用语不粉饰,不堆砌,浅显明白。
诗中许多直白口语,如“采之欲遗谁”,丝毫无粗俗反而增添情趣与韵味。
①语言凝练含蓄、诗歌通过化用前代典籍中的典故,把丰富内涵纳入简约语言中,丰富读者空间,表达含蓄美。
第09练 必修上册《静女》《涉江采芙蓉》《虞美人》《鹊桥仙》-2024年高考语文古诗文名句名 解析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背古诗文60篇默写每日一练第09练必修上册《静女》《涉江采芙蓉》《虞美人》《鹊桥仙》一、易错字填空《静女》(《诗经·邶风》)静女其(),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首()()。
静女其(),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美。
自牧归(),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
【答案】姝、见、搔、踟蹰、娈、说怿女、荑、贻《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多芳草。
采之欲()谁?所思在远道。
()()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答案】兰泽、遗、还顾《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中。
雕栏玉()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一江春水向东流。
【答案】了、月明、砌、似《鹊桥仙》(秦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
金风玉露一相(),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桥归路!两情若是()()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答案】度、逢、鹊、久长二、理解性默写1.涉江采芙蓉(1)运用比兴手法写抒情主人公形象的雅洁及营造清幽、高洁的意境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2)运用设问的手法,写主人公内心的凄凉寂寞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3)写主人公遥望故乡的方向,归乡之路绵延无尽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4)写两个相思相爱的人不能相聚相守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答案】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的字词有:泽、遗、漫、忧。
2.鹊桥仙(1)“________,________”两句中“一相逢”与“无数”形成对比,写出了牛郎、织女七夕相会胜似人间长相厮守的美好。
(2)“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牛郎、织女的爱情像流水一般温柔,又像梦幻一般倏然而逝。
高中语文必修2文言文
高中语文必修2文言文高中语文必修2文言文高中每一册的书都有很多篇文言文,那必修二会有哪些文言文呢?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高中语文必修2文言文,欢迎参考借鉴。
高中语文必修2文言文《诗经·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帏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诗经·采薇》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
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
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忧心孔疚,我行不来!彼尔维何?维常之华。
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
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
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
岂不日戒?玁狁孔棘!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离骚》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靰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芷;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众女疾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固时俗之工巧兮,俪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忳郁邑余挓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涉江采芙蓉》原文翻译
《涉江采芙蓉》原文翻译导语:这是一首游子怀念家乡妻子的诗。
诗中运用《诗经》、《楚辞》采香草赠美人的传统比兴手法,表达了诗人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语言质朴自然,感情曲折缠一绵。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涉江采芙蓉》原文翻译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原文】汉古诗一首·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注释】汉古诗:在汉代流传的一些无名氏的五言诗,后被称为“汉古诗”。
涉江:渡过江水。
又,《涉江》为屈原《九章》中的篇名,这里可能是用来暗示自己的流浪他乡。
芙蓉:荷花的别名。
兰泽:生长兰草的沼泽地。
《楚辞·招魂》:“皋兰被径兮斯路渐。
”王逸注:“言泽中香草茂盛,覆被径路。
”这里就是用的这个意思。
遗:赠,赠给。
所思在远道:所思念的人在遥远的地方。
所思,思念的人,只在家乡的妻子。
还顾望旧乡:回头眺望故乡。
还顾,回头眺望。
旧乡,故乡。
长路漫浩浩:迢迢长路遥远无尽。
长路,指离乡的路程。
漫浩浩,遥远无尽的样子。
同心而离居:心意相同却分别居住两地。
同心,指夫妻同心,用《诗经·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之意。
离居,分别居住两地。
忧伤到终老:是说夫妻二人恐怕只能这样一直忧伤到老了。
【翻译】撑船渡江水去采撷那莲花,涉入沼泽去采摘兰。
采了它们要送给谁呢?想要送给那远在故乡的爱妻。
回首眺望故乡,迢迢长路却是无尽的遥远。
如今飘流异乡,虽然心意相同却分居两地,恐怕只能这样一直忧伤到老了。
【赏析】《涉江采芙蓉》初读时十分单纯,而这”单纯“其实寓于颇微妙的婉曲表现中。
初看起来,似乎无须多加解说,即可明白它的旨意,乃在表现远方游子的思乡之情。
诗中的“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正把游子对“旧乡”的望而难归之思,抒写得极为凄惋。
那么,开篇之“涉江采芙蓉”者,也当是离乡游子了。
不过,游子之求宦京师,是在洛阳一带,是不可能去“涉”南方之“江”采摘芙蓉的,而且按江南民歌所常用的谐音双关手法,“芙蓉”(荷花)往往以暗关着“夫容”,明是女子思夫口吻,当不可径指其为“游子”。
涉江采芙蓉扩写作文(通用5篇)
涉江采芙蓉扩写作文涉江采芙蓉扩写作文(通用5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写过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
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涉江采芙蓉扩写作文(通用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涉江采芙蓉扩写作文1几点细雨,一条清江;几丝涟漪,一声蛙唱;几朵青莲,一袭霓裳。
细雨之中,你身着素服,腰束白练,若清水芙蓉,带露而出;手撑一把油纸扇,伞下一颗痴情心,纤纤细步,款款而来。
信步清江之滨,心恋隔岸之花。
敛裾移藻涉江过,一心只向芙蓉花。
几支幽兰,一缕芳香;几许相思,一条远道;几多无奈,一朵莲花。
清江之上,碧荷飘香,素手采一朵红莲,伫乎凝神寄远方。
忆当年,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青春如是,岁月安好;道而今,清荷依旧江自流,只是归人已成愁。
千万峰,叠峦嶂,一远道,漫浩浩。
君亦登高望远处,青山难隔相守心。
离居忧伤恨天涯,同心思慕到终老。
涉江采芙蓉扩写作文2风和日丽,女子荡着小舟,低垂的眉眼间浮起若隐若现的思愁,眉若远黛,素颜如荷,顾盼流转间,她如水的眸子便凝在那一片出尘的莲花上,漾起万般柔情。
她一定是想起那日了吧。
曾记得,那一日,江边泪别,执手相看,凝噎,无言。
他漫过脉脉流水,摘一捧莲花放在她的手心,素白莲花随风摇,红笺同心相思结。
遥望那湖岸泽畔还有数不清的芳香的荷花,这夏日风情,她赏了一遍又一遍,可远方的他呢?身居远地早已望不见。
轻折荷花,就让她载着满地情思翩翩飞去,那个她不曾抵达的远方。
愁在眉头,忧在心间。
怀捧荷花,满怀清香盈袖,凝荷而想,他也一定在某些闲闲落月里,回望那曲折的小道。
小道绵长,竟载不了他如丝的念想,回到她的身旁。
泪沾裳,夏蝉鸣,无奈两地寄相思,寂寂时光白了头。
涉江采芙蓉扩写作文3初夏时节,小荷才露尖尖角。
我在游学的路上展开大雁捎来的书信,粒粒文字在风中洒落,相思如雨,敲打在我的心上。
泛黄的,信纸上,有你娟秀的字迹:“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涉江采芙蓉》原文及翻译
《涉江采芙蓉》原文及翻译《涉江采芙蓉》原文及翻译《涉江采芙蓉》原文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涉江采芙蓉》翻译踏过江水去采荷花,到兰草生长的沼泽地采兰花。
采了花要送给谁呢?想要送给那远在故乡的爱人。
回想起故乡的爱妻,却又长路漫漫遥望无边无际。
漂泊异乡两地相思,怀念爱妻愁苦忧伤以至终老。
《涉江采芙蓉》注释⑴芙蓉:荷花的别名。
⑵兰泽:生有兰草的沼泽地。
芳草:这里指兰草。
⑶遗(wèi):赠予。
⑷所思:所思念的人。
远道:犹言“远方”,遥远的地方。
⑸还顾:回顾,回头看。
旧乡:故乡。
⑹漫浩浩:犹“漫漫浩浩”,这里用以形容路途的广阔无边。
漫,路长貌。
浩浩,水流貌。
⑺同心:古代习用的成语,多用于男女之间的爱情关系,这里是说夫妇感情的融洽。
⑻终老:度过晚年直至去世。
《涉江采芙蓉》赏析此诗开篇之“涉江采芙蓉”的人,有人认为是离乡的游子(即思妇的丈夫);但有人反对这种观点,理由是游子求宦在外,或者因别的原因,是不可能去“涉”南方之“江”采摘芙蓉的。
因此,有人认为“涉江采芙蓉”者是在江南家乡的思妇(即妻子)。
按江南民歌所常用的谐音双关手法,诗歌中的“芙蓉”(荷花)往往谐“夫容”之音,即丈夫的面容。
所以,“涉江采芙蓉”的人当为思妇。
“兰泽多芳草”,是说湖岸泽畔,还有很多的兰、蕙草,发出阵阵幽香。
这里是以花喻人,因此,除了说兰泽多芳草外,也暗示了说兰泽有很多美女。
这与《乐府诗集·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的景象有异曲同工之妙。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这两句点明了思妇的忧思源于对丈夫的思念。
思妇思念丈夫,而丈夫正远在天涯。
她采摘了美好的“芙蓉”,此刻难以送给自己想念的远方的人。
可以说,思妇采莲,真有《乐府诗集·江南》中的“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的快乐。
采莲是快乐的,而女子却是忧伤的。
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涉江采芙蓉》是人教部编版语文教材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单元的第二首诗歌,它选自《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在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在高中语文古诗教学中也有着独特的价值。
必修(上册)多以情景交融的诗歌为主,《古诗十九首》就在其中。
《涉江采芙蓉》即为《古诗十九首》中一首借景抒情的五言古诗,这首古体诗不论是艺术还是在思想,都已经达到了十分纯熟的境界。
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诗词鉴赏能力,基本掌握了诗词鉴赏的基本技能与方法,对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也有了一些积淀,兴趣渐浓,这是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古代诗歌、热爱古代诗歌的一个前提。
我们学校的学生们理解诗歌大意并不难,但缺少对诗歌的个性化解读和深入思考,而新课程标准鼓励学生作个性化解读,所以我们需要综合运用合作探究法、反复朗读法来引导学生思考、探究,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设计思想:《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基于这样的要求,本教学设计着重从高一学生基础出发,以诵读体悟法,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法等多种方法把重点放在掌握诗歌朗诵节奏,把握诗歌意象和意境,探究抒情主人公身份,以此夯实学生基础,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兴趣。
教学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五言诗朗诵节奏,熟读、背诵,感受诗歌语言“天衣无缝,一字千金”的魅力。
思维发展与提升:理解诗中意象的选用和意境的营造,了解赏析诗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体会抒情主人公孤独的愁思及怀人之情,尝试提炼诗歌意象,感受意境。
文化传承与理解:走进诗歌,培养古代诗歌阅读兴趣,激起对古代诗歌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欣赏诗歌意象,品味意境。
教学难点:体会抒情主人公孤独的愁思及怀人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理之处: 1. 屈原在《九歌.山鬼》中写到“折芳馨兮遗 所思”,有香草遗美人的传统; 2.游子在洛阳一带的旅途 中, 看到与家乡相似的一片荷塘,采集了一束束莲花,看见 美丽的莲花忽然想到自己的心上人,又意识到自己是形孤影 单,手捧鲜花却欲赠无人,心中对故乡、亲人的思念油然而 生。因此,可以由此推想说话人应是男子——此诗的主题为: 游子思亲。
“对面落笔”的写法又有两种表现形式:
1.将 写 自 己 与 写 对 方 相 结 合 , 相 互 生 发 , 相 互 映 衬 。 2. 通 篇 纯 从 设 想 对 方 来 展 开 艺 术 构 思 , 宛 转 曲 达 。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半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着远行人。
芙 蓉 : 荷 花 的 别 称 。 遗 ( wèi ) : 赠 。 谁 ( shuí ) 远 道 : 犹 言 “ 远 方 ” 。 还 ( huán ) 顾 : 回 头 看 。 旧乡:故乡。 漫浩浩:形容路途遥远,无边无际。
【思考】
这是一首 忧伤的诗……
【合作探究】:
诗歌的抒情主人公是男子还是女子?
思考: 诗人是怎样写自己“思家”的?
涉江采芙蓉
(女)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女)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男)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合)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拓展延伸:
“同心而离居”中的“而”字有何作用?这背后隐含了一种怎 样的忧伤?
“同心”,表明“离居”不是因为两人感情不和,一个“而” 字道出了多少无奈。诗人没有作具体说明,却由一个“而”字写 出了造成“离居”现实处境的种种客观因素。
延伸情感: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生与死的距离 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 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我就站在你面前 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而是爱到痴迷 却不能说我爱你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我不能说我爱你 而是想你痛彻心脾 却只能深埋心底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我不能说我想你 而是彼此相爱 却不能够在一起
“而”字既表达了情感的转折,又突出了从甜蜜相爱到痛苦 分离的极大反差,把那种相爱不能相守,想念不能相见的黯然心 情表现的淋漓尽致。
背景资料:
“大 率 逐 臣 弃 妻 , 朋 友 阔 绝 , 游 子 他 乡 , 死 生 新 故 之感。”东汉宦官外戚专权,官僚集团垄断仕途。 在这样的形势和风气下,中下层士子为了谋求前程, 只得奔走交游。他们背井离乡,辞别父母,留下妻 儿,然而往往一事无成,只落得满腹牢骚和乡愁。 因此,《古诗十九首》 主要抒写离愁别绪,或游子 思归,或闺房怀远,其次是人生易逝的感叹,或及 时行乐,或不甘贫贱。
主题探究:
1.主人公为女子:女子采莲,男子还顾。 主人公是一名思妇,女子采莲是实写, 男子还顾是
女主人想象的画面,主人公所思念的是离家在外的游子, 采莲只不过是女子对游子思念的一种寄托,情至深处, 竟然脑海里出现了一幅画面:心上人也在想念着自己,真 可谓“乐莫乐兮心相知”。
合理之处: (1)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例如在汉乐府 诗《江南》中有“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2) 按 江南民歌所常用的谐音双关手法,“芙蓉”往往暗喻 “夫荣”;(3)所思在“远道”,离旧乡而走远道的 人在古代多半是男子。因此可以推想说话人应是女子— —此诗主题为:思妇怀远。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对面落笔】
所谓“落笔对面”,就是在表现怀远、思归之情时,作者不直接 抒发对对方的思念,而是反弹琵琶,从对方着笔,简单说就是不 写自己如何思念对方,而是着力描绘对方如何思念自己的一种手 法。这样,就使得作者的怀远或思归之情,显得生动形象,富有 意境。既深化感情,又强化主题。形式上,常用“忆”、“想 得”“遥知”“遥怜”之类领字来结构全篇。
涉江采芙蓉
学习目标:
1.通过联想和想象,描摹诗歌画面,理解诗歌大意。 2.探究诗歌抒情主人公以分析主题。 3.了解对写手法。
【文学常识】
《古诗十九首》
●东汉末年文人诗作 ●南朝梁萧统收于《文选》 ●刘勰《文心雕龙》:“五言之冠冕” ●钟嵘《诗品》: ”文温而丽,意悲而远, 惊心动魄,几乎可谓一字千金。”
2.主人公为男子 (1)女子采莲,男子还顾。女子采莲是想象,男子还顾是
实写,男子通过想象心爱的女子在采莲,来表达自己对女子 的思念之情。
(2)男子涉江,男子还顾。男子涉江和采莲都是实写, 男子在游宦途中,看中一片美丽的荷塘,投身其中,采下荷 花想要赠送给思念的人儿,这让我们体会到男子炽热的柔情。 游子自己采莲欲赠之,却只能是可望不可归的无奈。
பைடு நூலகம்
芙蓉意象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美景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王昌龄《采莲曲二首》) ——美人
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李白《妾薄命》)
—— 相思女子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屈原《离骚》)
——君子理想人格
【读准字音】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