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环境与神经调节的练习
稳态与调节《新教材》答案(2)
答案: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一节《细胞生活的环境》一、概念检测1.×√√√ 2.B 3.(1)【答案】肺、小肠等、肾(2)【答案】营养物质的吸收(3)【答案】肾小管的重吸收二、拓展题【提示】剧烈运动后肌肉产生的大量乳酸等酸性物质,不会使血浆的酸碱度发生很大的变化,这是由于血液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以及机体的调节作用。
具体调节机制如下。
当大量乳酸进入血液后,可与血液中的碳酸氢钠发生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
碳酸是一种弱酸,可以分解成CO2和水。
血液中的CO2增多会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运动增强,增加通气量,从而将CO2排出体外,所以对血液的pH影响大。
当乳酸钠进入血液后,与血液中的碳酸发生作用,形成碳酸氢盐,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排出。
第二节《内环境的稳态》一、概念检测 1. ×√×× 2.D二、拓展应用【提示】“人造子宫”看起来像一个大塑胶袋,确切地说是用特殊材质制成的一种生物袋。
它要代替母羊子宫孕育羊羔,这个生物袋内必须装“羊水”,能够为早产羊羔生活提供适宜的液体环境。
该“羊水”模拟自然子宫羊水的成分种类和含量,除水和电解质外,包含多种可以促进羊羔生长的营养物质和生长因子,如蛋白质、糖类、脂肪等,也包括抗生素、尿素等。
此外,这种“羊水”还必须具备适宜的温度和酸碱度。
“人造子宫”接有专门管道,需要每天注入定量电解质溶液,以确保“羊水”得到更新,保持相对稳定。
另外,“人造子宫”外部配置了机器胎盘,与早产羊羔的脐带连通。
早产羊羔靠机器胎盘来获得养料,排出代谢废物,以保持羊羔内环境的稳定:含有养料和O2的新鲜血液源源不断输送到羊羔体内,羊羔的心脏也将较多含有CO2和其他代谢废物的血液挤压到机器胎盘中,后者将血液更新之后再回输到羊羔体内。
第一章复习与提高一、选择题1.C 2.C二、非选择题1.【提示】2.(1)【答案】“酸碱体质理论”缺乏充足的科学依据,理由如下。
高考生物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免疫调节大题习题20题Word版含答案及解析
高考生物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免疫调节综合大题习题20题1.“今朝春气寒,自问何所欲“。
用吃喝来御寒,这未尝不是一个好办法。
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在寒冷的环境中,人体体温能保持相对恒定是在神经和体液的共同调节下,______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低温刺激冷觉感受器并使之产生兴奋,兴奋传至下丘脑,使下丘脑分泌的______增加,该激素作用于______细胞。
(2)葡萄酒中所含的乙醇能使大脑的相关神经中枢系统兴奋。
适量地饮葡萄酒有利于缓解疲劳,松弛神经,促进血液循环和机体的新陈代谢等。
当乙醇刺激的神经元的轴突上某部位时,这个部位的细胞膜内电位发生的变化是______。
【答案】 (1). 产热量和散热量 (2).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3). 垂体(4). 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解析】体温调节是神经—体液的调节,在寒冷时,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有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的过程。
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在垂体上,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作用在甲状腺上,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
【详解】(1)在寒冷的环境中,人体体温能保持相对恒定是在神经和体液的共同调节下,产热量和散热量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低温刺激冷觉感受器并使之产生兴奋,兴奋传至下丘脑,使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加,该激素作用于垂体细胞。
(2)当乙醇刺激的神经元的轴突上某部位产生兴奋时,这个部位的细胞膜内电位发生的变化是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点睛】1.体温调节的中枢在下丘脑,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只能作用在垂体上,因为只有在垂体上有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特异性受体。
2.神经细胞未受刺激时膜电位是外正内负,受刺激兴奋时变成外负内正。
2.下丘脑是机体调节过程中联系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枢纽。
(1)研究表明,人体在摄入250毫升的某酒精饮料后会排出800毫升至100毫升的水,排出水分相当于摄入水分的4倍,导致机体脱水。
模块三稳态与调节01 内环境和神经调节-2023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2)如果该反射弧的效应器为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探究神经元A是传出神经还是传入神经的方法步骤(只在神经元A上完成)如下:①先用剪刀将神经元A的___________剪断。②再用电刺激仪刺激神经元A上的实验位点___。若________________,则神经元A为传入神经,反之则为传出神经。
1. 内环境稳态及调节
一、内环境及其稳态
2.明确内环境中存在的物质和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过程
一、内环境及其稳态
3.组织水肿的五个成因:
一、内环境及其稳态
下降
升高
增强
例1.(2022·广东)在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上,我国运动健儿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运动员的科学训练和比赛期间需要监测一些相关指标,下列指标中不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A.血红蛋白 B.血糖 C.肾上腺素 D.睾酮
1
1
2(或4 2 1)
单向传递
C
例9.(2022·浙江)听到上课铃声,同学们立刻走进教室,这一行为与神经调节有关。该过程中,其中一个神经元的结构及其在某时刻的电位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此刻①处Na+内流,②处K+外流,且两者均不需要消耗能量B.①处产生的动作电位沿神经纤维传播时,波幅一直稳定不变C.②处产生的神经冲动,只能沿着神经纤维向右侧传播出去D.若将电表的两个电极分别置于③④处,指针会发生偏转
光刺激光敏蛋白导致Na+通道开放,Na+内流产生兴奋
二、神经调节
3.兴奋的传导与传递
电信号
电信号
例5.杜冷丁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麻醉剂,与吗啡有相同止痛镇静的作用,经常使用会上瘾。杜冷丁并不会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在阻断神经冲动传导的过程中,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量不变,推测杜冷丁的作用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理练习题(1)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AA、反射B、反应C、负反馈D、.正反馈2、机体的内环境是指:CA、细胞内液B、组织液C、细胞外液D、血液3、机体活动调节的最主要方式是:BA、自身调节B、神经调节C、体液调节D、条件反射调节4、体内O2和CO2进出细胞膜是通过: AA、单纯扩散B、易化扩散C、主动转运D、入胞与胞吐5、静息电位从—90mV变化—110mV到称为:BA、极化B、超极化C、去极化D、复极化6、产生动作电位上升相的离子流是:CA、K+外流B、CI-内流C、Na+内流D、Ca2+内流7、在一般生理情况下,钠泵每活动一个周期可使 CA、2个Na+移出膜外B、2个K+移入膜内C、3个Na+移出膜外,同时2个K+移入膜内D、2个Na+移出膜外,同时3个K+移入膜内8、以下组织传导速度最慢是( A)A、窦房结B、心房肌C、心室肌D、浦氏纤维9、在急需输血而无同型血液时,O型血可少量输给其他血型的人,是因为O型血液的:DA、血清含抗A、抗B凝集素B、红细胞膜含有A、B凝集原C、血清中无抗A、抗B凝集素D、红细胞膜无A、B凝集原10、关于心动周期的叙述,错误的是:CA、心动周期长短与心率快慢成反比B、心房与心室先后收缩C、心室的收缩期比舒张期长D、心房和心室可同时处于舒张状态11、心肌的前负荷是指:CA、射血后心室剩余血量B、静脉回心血量C、心室舒张末期充盈量D、等容舒张期血量12、下列哪种缓冲对决定着血浆的pH CA、KHCO3/H2CO3B、Na2HPO4/NaH2PO4C、NaHCO3/H2CO3D、血红蛋白钾盐/血红蛋白13、通常所说的血型是指 BA、红细胞膜上受体的类型B、红细胞膜上特异凝集原的类型C、红细胞膜上特异凝集素的类型D、血浆中特异凝集原的类型14、心室肌细胞的生物电活动下述哪项是错误的CA、0期去极为Na+内流B、复极1期为K+外流C、复极3期为K+外流D、4期有K+外流15、房室延搁的生理意义是 BA、增强心肌收缩力B、使心房和心室不同时收缩C、使心室肌不会产生强直收缩D、使心室肌动作电位幅度增加16、肺总容量等于AA、余气量加肺活量B、功能余气量加肺活量C、功能余气量加潮气量D、肺活量加潮气量17、呼吸的基本中枢位于CA、桥脑B、脊髓C、延髓D、中脑18、消化腺细胞分泌消化液的形式是D、.出胞作用A、单纯扩散B、.主动转运C、易化扩散D、.出胞作用19、对脂肪、蛋白质消化作用最强的消化液是C、胰液A、胃液B、胆汁C、胰液D、小肠液20、分泌盐酸的是B、壁细胞A、主细胞B、壁细胞C、粘液细胞D、胃幽门粘膜G细胞21、三种主要食物在胃中排空的速度由快至慢的顺序排列是A、糖、蛋白质、脂肪A、糖、蛋白质、脂肪B、蛋白质、脂肪、糖C、脂肪、糖、蛋白质D、糖、脂肪、蛋白质22、下列哪项不是小肠的运动形式A、容受性舒张A、容受性舒张B、紧张性收缩C、蠕动D、分节运动23、关于去大脑僵直的叙述,正确的是 AA、上、下丘之间的脑干横断性损伤所致B、主要属于α僵直C、主要表现为屈肌紧张性增强D、切除相应的脊髓脊根,僵直加强24、近髓肾单位的主要功能是B、浓缩、稀释尿液A、产生肾素B、浓缩、稀释尿液C、排泄Na+和Cl-D、释放血管升压素25、下列不属肾脏功能的是B、分泌醛固酮A、生成尿液B、分泌醛固酮C、参与调节水电解质平衡D、与酸碱平衡调节密切相关26、大量饮清水后,尿量增多的主要原因是AA、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B、醛固酮分泌减少C、肾小球滤过率增加D、血管升压素分泌减少27、中枢神经系统内,化学传递的特征不包括 CA、单向传递B、中枢延搁C、兴奋节律不变D、易受药物等因素的影响28、对感觉投射系统正确的叙述是DA、感觉传导道都是由三级神经元接替实现B、感觉接替核发出纤维直接到脊髓C、非特异投射系统可改变大脑皮层细胞兴奋状态D、特异投射系统传入冲动的作用在于维持动物的觉醒状态29、在中脑上、下丘之间切断动物脑干,可出现DA、肢体痉挛麻痹B、脊髓休克C、去皮层僵直D、去大脑僵直30、维持躯体姿势最基本的反射活动是DA、腱反射B、屈肌反射C、对侧伸肌反射D、肌紧张31、关于反射,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DA、是机体在神经中枢参与下发生的反应B、可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两种C、机体通过反射,对外界环境变化作出适应性反应D、没有大脑,就不能发生反射32、下列生理过程中,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 DA、排尿反射B、排便反射C、血液凝固D、减压反射33、体液调节的特点是 C、持久A、迅速B、准确C、持久D、短暂34、白细胞吞噬细菌是属于 C、被动转运A、主动转运B、易化扩散C、被动转运D、入胞作用(胞纳)35、物质在特殊细胞膜蛋白质帮助下顺电化学递度通过细胞膜的过程属于 BA、单纯扩散B、易化扩散C、主动转运D、出胞(胞吐)36、在强直收缩中,肌肉的动作电位AA、不发生叠加B、发生叠加C、幅值变大D、幅值变小37、静息电位的数值变大称作 B、去极化A、极化B、去极化C、复极化D、超极化38、构成血浆晶体渗透压的主要成分是 BA、氯化钾B、氯化钠C、碳酸氢钾D、钙离子39、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由下列哪项形成 BA、球蛋白B、白蛋白C、氯化钠D、纤维蛋白原40、心肌的前负荷是指:A、射血后心室剩余血量B、静脉回心血量C、心室舒张末期充盈量D、等容舒张期血量41、嗜中性粒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BA、变形运动B、吞噬作用C、产生抗体D、凝血作用42、心肌工作细胞没有 D、收缩性A、兴奋性B、传导性C、自律性D、收缩性43、第一心音标志着A、心室收缩开始A、心室收缩开始B、心室舒张开始C、心房收缩开始D、心房舒张开始44、肺的有效通气量是指D、A、肺活量B、肺通气量C、时间肺活量D、肺泡通气量45、胃蠕动的开始部位是在CA、胃贲门部B、胃幽门部C、胃中部D、胃窦二、判断题:(每空1分,共10分)1、三大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是在胃。
神经调节练习题
神经调节练习题一、单选题 1.反射和反射弧的关系是 ( ) A .反射活动可以不完全通过反射弧实现 B .反射活动的完成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实现 C .只要反射弧完整,必然出现反射活动 D .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是完全相同的 2.不符合人体体温及其调节实际情况的是 A .处于炎热环境中时,机体只通过神经调节保持体温相对恒定 B .正常体温因年龄性别等不同而在狭小范围内变动 C . 人的体温来源于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热量 D . 由垂体分泌的激素促进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 3.下列有关稳态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 B .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C .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发生 D .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4.止痛药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却能在一段时间内阻断神经冲动向感觉中枢的传导,它的作用部位可能在 A .细胞体 B .轴突 C .突触间隙 D .树突 5.当一个人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时,会导致 A .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 B .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 C .下丘脑释放抗利尿激素 D .垂体渗透压感受器兴奋 6.下图表示神经元联系的一种形式,与此相关的表述正确的是A .刺激a 处,会导致b 处兴奋或抑制,c 处也发生电位变化B .刺激b 处,不会引起a 和c 处发生电位变化C .刺激c 处,a 和b 处都会发生兴奋D .刺激a 处,b 、c 同时兴奋或抑制7.某人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浓度过高会引起线粒体原有功能的改变,即虽然进行有机物的氧化及电子传递但无ATP 的形成。
根据这一事实,可以预料此人A .食量小,耗氧量低,肥胖,皮肤温度比正常人高B .食量大,耗氧量高,消瘦,皮肤温度比正常人低C .食量大,耗氧量高,肥胖,皮肤温度比正常人高D .食量大,耗氧量高,消瘦,皮肤温度比正常人高 8、下图是血糖的激素调节示意图,若以“+”“—”分别表示促进和抑制作用,则①②③④⑤⑥依次是 ( ) A .+,—,+,—,+,— B .+,+ ,+,+,—,+ C .—,—,—,+,+ ,—D .+,+ ,+,+,+,+ 9.给正常小狗实施垂体切除术后,短期内小狗血液中 三种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a )、促甲状腺激素 (b )A. B. C. D.10.右图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该图可以表示体液调节或神经调节的过程B .如果细胞1是垂体细胞,细胞2可以表示甲状腺细胞C .如果细胞1是胰岛B 细胞,则细胞2只能表示肝细胞 D .细胞1的分泌物,只能是蛋白质类物质 11.下图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饭后血糖升高时,人体可以通过“内刺激→A →C →D ”途径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B .人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可能完成H过程 C .人在寒冷的条件下,可以通过刺激→A →C →D ,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D .当人的手被针刺时,可以通过刺激→A →C →D ,使手缩回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①芽孢和孢子都具有繁殖作用, ②能促进肾小管对水分重吸收作用是因为原尿渗透压升高和抗利尿激素升高,③按现代免疫学概念来划分,给严重贫血患者输同型的红细胞悬液,这种悬液的红细胞属于抗原, ④鹿和狼在长期生存斗争中相互进行选择,结果发展了自己的特征。
生命科学练习部分答案
第二节人体生命活动需要的环境条件一、基础练习(一)填空题1、人类的生存受大气温度、大气压力、大气含氧量、淡水和食物等环境条件的影响。
2、人体的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它主要由血浆和组织液组成。
3、血液由血细胞和血浆组成。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4、小肠内表面具有皱襞和绒毛,就大大地增加了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
其中小肠壁和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的管壁都很薄,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
5、原尿和尿液在成分上的区别是:正常人尿液中不含葡萄糖。
6、肾单位是是肾的基本功能单位,每个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两部分,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
(二)单项选择题1、正常人内环境的理化特性经常保持( B )。
A.固定不变 B.相对稳定 C.随机多变 D.绝对平衡2、下列器官内流动的血液,氧含量最高的是( B )。
A.右心室 B.主动脉 C.肺毛细血管 D.体毛细血管3、下列关于内环境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内环境是体内细胞生存和进行各种生理活动的基本环境。
B.人体的内环境指的是细胞内液。
C.血浆是血细胞的内环境。
D.内环境由血浆和组织液组成。
4、所谓贫血,主要是由于( A )。
①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过少②血液的总量减少③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含量过少④血液中的营养成分含量过少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健康的成年人若一次献血200-300毫升,其结果是( D )。
A.三个月恢复正常 B.造成终生的损失 C.对人体毫无影响 D.一个月可以恢复6、动脉血的正确概念是( C )。
A.含氧和养料多的血 B.含二氧化碳等废物少的血C.含氧多、颜色鲜红的血 D.动脉中流动的血7、血液和组织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在( D )。
A.心脏 B.动脉 C.静脉 D.毛细血管8、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表现在各个方面,下列属于器官的结构与功能关系的实例是( D )。
A.神经细胞轴突细长,与传导冲动功能相适应B.血浆占血液总量的35%,与流动功能相适应C.红细胞成分以血红蛋白为主,与运氧的功能相适应D.心脏以心肌为主,与推动血液流动相适应9、下列结构中流动着动脉血的是( C )。
高二生物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生物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试题答案及解析1.吊针(静脉注射)时,药液进入人体后到发挥作用经过的一般途径是()A.血浆→组织液→淋巴→靶细胞B.淋巴→血浆→组织液→血浆→靶细胞C.血浆→组织液→靶细胞D.组织液→血浆→组织液→靶细胞【答案】C【解析】静脉注射的药液将直接进入人体的血浆,然后经过组织液作用于病变细胞。
故C.血浆→组织液→靶细胞,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联系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内环境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神经—体液调节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答案】D【解析】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故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3.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病原体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B.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C.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相应的器官和系统活动随之改变D.内环境的渗透压下降会刺激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答案】D【解析】病原体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血浆,组织液中,故A正确。
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故B正确。
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相应的器官和系统活动的改变,故C 正确。
内环境的渗透压升高会导致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4.下图是人体内环境示意图。
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质降低,会引起图中哪一部分液体增多导致水肿?()A.①B.②C.③D.④【答案】B【解析】图中①-④依次是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和淋巴,水肿是组织液增多,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对图形的分析能力。
5.下列过程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A.食物中的蛋白质经消化液被分解成氨基酸B.葡萄糖脱氢分解产生丙酮酸C.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D.胰岛细胞合成胰岛素【答案】C【解析】食物中的蛋白质被消化发生在小肠中,故A错误;葡萄糖脱氢分解产生丙酮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故B错误;神经递质与受体的结合发生在突触间隙,突触间隙的液体是组织液,故C正确;胰岛细胞合成胰岛素的过程发生在细胞内,故D错误。
生物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试题答案及解析
生物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试题答案及解析1.(9分)信息分子能调节人体内环境的稳态,请回答下列问题。
(1)神经、内分泌系统分别通过释放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调节机体以维持内环境稳态;免疫系统则通过产生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
(2)神经递质从突触前膜通过方式释放出来,与突触后膜上的结合,使突触后膜兴奋,此时膜电位的变化是。
(3)当人紧张时,体内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完成该反射的结构基础是__________。
(4)由上图可知,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答案】(每空1分,共9分)(1)神经递质激素淋巴因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2)胞吐受体由外正内负变成外负内正(3)反射弧(4)神经—体液—免疫【解析】(1)神经系统通过释放神经递质进行调节,内分泌系统通过释放激素进行调节,免疫系统中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可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2)神经递质的释放方式是胞吐,在突触后膜上有识别神经递质的受体蛋白。
突触后膜兴奋时,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成外负内正。
(3)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4)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2.下图为一些细胞间的联系,a、b为置于神经细胞B和神经细胞D膜外的电流计的两个微型电极,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该图表示了兴奋的传导途径是细胞E→神经细胞D→神经细胞C→神经细胞B→皮肤细胞A B.若从a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b处,效应器也能产生反应,属于反射C.相同体积的神经细胞D和细胞E,前者的细胞膜面积和高尔基体的量通常大于后者D.给皮肤细胞A一个刺激,电流计的指针能发生两次方向相同的偏转【答案】C【解析】图中皮肤细胞A为感受器,细胞E为效应器,故A错;刺激b点时,可以产生兴奋并传至细胞E处,但该反应的产生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故不属于反射,故B错;神经细胞D上有树突和轴突等突起,所以细胞表面积较大,而且神经细胞D能分泌化学递质,所以含有较多的与之相关的细胞器——高尔基体,故C正确;由于兴奋到达a、b两点的时间不同,所以会产生两次方向不同的偏转,故D错。
高一生物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试题
高一生物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试题1.在人体内环境中可以发生的生理过程是()A.抗体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的结合B.合成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C.O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2D.食物中的淀粉经消化分解成葡萄糖【答案】A【解析】发生在组织液、血浆或淋巴中的生理过程都是在内环境,抗体与抗原结合主要发生在血浆,还有组织液,故A正确。
激素的合成是在细胞内,故B错误。
氧气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是在细胞内,故C错误。
食物中的淀粉经消化分解成葡萄糖是在消化道内,消化道不属于内环境,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2.下图曲线显示一个处于安静状态的人在不同气温中,流经皮肤血管的血液相对流量。
据此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在CD段皮肤血管收缩且汗腺分泌加强B.在AB段机体的产热量等于散热量C.皮肤血流量的变化受下丘脑的调节D.在D点以后需及时补充水和无机盐【答案】A【解析】据图分析,CD段皮肤血管血液流量增加,这时环境温度升高,机体要加强散热,故血管舒张,增加血液流量,故A错。
在本题温度环境中,机体会通过调节,使产热量等于散热量,维持体温稳定,故B正确。
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通过神经调节调节相关器官的变化来调节体温,故C正确。
在D点以后,环境温度超过人的体温,这时机体主要靠汗液蒸发来散热,会流失大量水和无机盐,应该及时补充,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体温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图形分析能力。
3.当一个人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时,会导致A.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B.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C.下丘脑释放抗利尿激素D.垂体渗透压感受器兴奋【答案】B【解析】失水过多或食物过咸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上升,故A错误。
此时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故B正确。
下丘脑是合成抗利尿激素的,故C错误。
渗透压感受器在下丘脑,故D错误。
生教人体解剖生理学练习题
生教人体解剖生理学练习题《人体解剖生理学》习题绪论一、填空题1.生理学研究应在生理学研究应在细胞、分子、器官、系统以及整体五个不同水平进行。
2.神经调节是通过反射的方式实现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二、名词解释1.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
直接与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细胞外液动态平衡。
2.反射: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产生的规律性的应答3.负反馈:生理变化过程产生的终产物或结果,反过来影响这一过程的发展速度称反馈。
如果终产物或结果,降低这一过程的发展称负反馈。
负反馈普遍存在于机体调节过程中。
4.正反馈:生理变化过程产生的终产物或结果,反过来影响这一过程的发展速度称反馈。
如果终产物或结果,加速这一过程的发展称正反馈。
体内正反馈控制为数不多。
三、问答题1.人体机能有哪几种调节方式?各有什么特点。
神经调节:比较迅速而精确,范围局限、持续时间短暂体液调节:出现比较缓慢、作用持久而广泛自身调节:作用精确的局部调节,对维持机体细胞自身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章人体基本结构概述一、单项选择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O2和CO2进出人体细胞的方式是( A )A.单纯扩散 B.异化扩散 C.主动转运 D.出胞和入胞+2.细胞内的K向细胞外移动是通过下列哪种方式进行的?( B ) 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C.主动转运 D.出胞二、名词解释 1.易化扩散三、填空题1.顺浓度差或顺电位差进行的物质跨膜转运有单纯扩散和异化扩散两种形式。
2.逆浓度差或逆电位差进行的物质跨膜转运形式是主动运输,其能量来源于 ATP 的分解。
+3.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转运形式是经载体扩散;而Na内流的转运方式则为经通道扩散。
四、问答题:1.肌肉组织有哪些种类,各有何结构和功能特点?1名称骨骼肌心肌平滑肌形状长圆柱短柱长柱分支无有有核数量多单单核位置边缘中央中部纹路横纹横纹纵纹随意性有不不2.神经组织由几种类型的细胞组成,各有何特点?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结构胞体和突起(树突和轴突)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神经冲动有突起,但无树突、轴突之分支持、联系、营养、保护第二章运动系统一、名词解释等长收缩:肌肉在收缩时,其长度不变而只有张力增加。
生理学习题1
第 1 页 共 2 页年……………《生理学》复习题 第一章 绪论一、名词解释1.阈值2.兴奋性3.内环境4.神经调节5.负反馈6.稳态7.正反馈8.反射二、填空与判断1.刺激三要素是 强度 、时间 、时间强度的变化率 。
2.衡量组织兴奋性的常用指标是 阈值 ,其值越大则表示兴奋性越 强烈。
3.机体的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
内环境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
4.体液按其分布可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5.机体对功能活动的主要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6.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为反射弧,后者的组成部分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 和 效应器 。
7.体液调节的作用途径主要有远距分泌、旁分泌、神经分泌。
8.反馈可分为 正反馈 和 负反馈 。
9.生理学的研究水平可分为器官系统水平、细胞组织水平、亚细胞和分子水平10.刺激依据强度与阈值的关系可分为__________刺激、__________刺激和_________刺激。
11.可兴奋细胞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判断对错1.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功能活动及其规律的一门实验科学。
( )2.人体生理功能调节中,神经调节占有主导作用,其特点是缓慢、广泛、持续时间长。
( )3.内环境是指细胞内的环境,可不受外环境的影响。
( )4.机体内环境稳态是指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绝对不变。
( )5.刺激的阈值越小,说明组织的兴奋性越低。
( )6.负反馈是不可逆的、不断增强的过程,直到整个过程迅速完成为止。
( )7.自身调节需要神经中枢参与完成。
( )8.并不是所有的刺激都能引起机体兴奋。
( ) 9.体液调节不一定都是全身性的。
( )10.通过前馈控制系统可使机体的反应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和预见性。
( ) 三、选择题1.人体生理学是研究:A.人体物理变化的规律B.人体化学变化的规律C.正常人体功能活动及其规律D.异常人体功能活动的规律E.人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2.能引起机体产生反应的各种环境变化,统称为: A.反射 B.刺激 C.反馈 D.反应 E.兴奋 3.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调控方式是: A.体液调节 B.自身调节 C.正反馈 D.负反馈 E.前馈 4.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常用指标是: A.动作电位 B.静息电位 C.刺激 D.阈电位 E.阈值 5.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A.反射B.反应C.神经冲动D.正反馈E.负反馈 6.下列生理过程中,属于负反馈的是:A.排尿反射B.减压反射C.分娩D.血液凝固E.排便反射 7.正常人体细胞外液约占体重的: A.5% B.15% C.20% D.40% E.7% 8.机体的内环境是指:A.淋巴液B.组织液C.脑脊液D.血浆E.细胞外液 9.下列情况中,属于自身调节的是:A.人在过度通气后呼吸暂停B.动脉血压维持相对稳定C.体温维持相对恒定D.血糖水平维持相对恒定E.平均动脉压在一定范围内升降时,肾血流量维持相对恒定 10.寒冷环境下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属于:第2页共2页A.神经调节B.激素远距调节C.神经体液调节D.旁分泌调节E.自身调节11.肾小球滤过率在肾动脉血压于一定范围内变动时保持不变,这一调节属于:A.神经调节B.激素远距调节C.神经分泌调节D.旁分泌调节E.自身调节12.按控制论观点,起纠正、减弱控制信息作用的是:A.正反馈调节B.负反馈调节C.前馈调节D.后馈调节E.自身调节13.下列关于体液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不受神经系统控制B.通过特殊化学物质实现C.不一定都是全身性的D.反应比神经调节缓慢E.作为传出环路对神经调节起辅助作用14.下列生理活动中,存在负反馈控制的是:A.动作电位上升支Na+的内流B.血糖浓度的调节C.后发放D.胰蛋白酶原的激活E.分娩15.当平均动脉压在60~140mmHg波动时,维持脑血流量恒定的调节属于: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自身调节D.神经-体液调节E.前馈调节16.内环境中最活跃的成分是:A.组织液B.血浆C.细胞外液D.脑脊液E.房水17.心交感神经在减压反射调节中属于反射弧的哪个环节:A.感受器B.传入神经C.中枢D.传出神经E.效应器18.神经调节中的控制部分是:A.感受器B.受体C.神经中枢D.靶器官或靶组织E.效应器四、简答题1.试述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
高一生物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生物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试题答案及解析1.哺乳动物肌肉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环境是()A.血液B.组织液C.体液D.细胞内液【答案】B【解析】内环境是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是与周围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其成分之一是组织液,肌肉细胞之间是组织液,肌肉细胞间可通过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B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的能力。
2.如图所示为人体内生理过程图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肠道中的A进入肝细胞使细胞内ADP含量降低B.胰岛素能促进5、7、8过程,胰高血糖素能促进6、9过程C.图示三种细胞对血液中A浓度依赖最大的是脑细胞D.剧烈运动时肌细胞内产生大量乳酸,会使血液的pH明显降低【答案】C【解析】淀粉在肠道被消化酶分解为葡萄糖,葡萄糖进入红细胞是协助扩散,不需要能量,故A错误。
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但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原分解,不能促进9过程,故B错误。
图示三种细胞对血液中葡萄糖浓度依赖最大的是脑细胞,因为脑细胞只能利用葡萄糖,故C正确。
剧烈运动肌细胞会产生大量乳酸,但因为血浆中的缓冲物质的存在,血液pH不会明显降低,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对图形的分析能力。
3.下列各项中,可能导致尿糖产生的因素有①肾小管病变,葡萄糖的重吸收能力下降②一次性大量进食糖类③病毒感染并破坏胰岛B细胞④胰岛A细胞分泌旺盛,胰高血糖素含量过量⑤肥胖引发肌肉组织减少⑥长期心理压力大,精神紧张A.①②④⑤B.①②③⑤⑥C.①②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答案】D【解析】肾小管病变,葡萄糖的重吸收能力下降,使尿液中糖含量增加,可能引起尿糖;一次性大量进食糖类,导致血糖浓度暂时升商,超过肾脏的重吸收能力,可能引起糖尿;胰岛B细胞被破坏,胰岛素分泌不足,无法降血糖,可能引起尿糖;胰岛A细胞分泌旺盛,胰高血糖素含量过量,使血糖含量升高,可能引起尿糖;肌肉组织减少,利用血糖的场所减少,使血糖升高,可能引起尿糖;心理压力大,精神紧张,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大,引起血糖升高,可能产生尿糖,选D。
神经调节专项练习附带答案
神经调节专项练习附带答案1.动物受到惊吓刺激时,兴奋经过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使其分泌肾上腺素;兴奋还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心脏。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B.惊吓刺激可以作用于视觉、听觉或触觉感受器C.神经系统可直接调节、也可通过内分泌活动间接调节心脏活动D.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会使动物警觉性提高、呼吸频率减慢、心率减慢(2020山东卷第7题)2.听毛细胞是内耳中的一种顶端具有纤毛的感觉神经细胞。
声音传递到内耳中引起听毛细胞的纤毛发生偏转,使位于纤毛膜上的K+通道打开,K+内流而产生兴奋。
兴奋通过听毛细胞底部传递到听觉神经细胞,最终到达大脑皮层产生听觉。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静息状态时纤毛膜外的K+浓度低于膜内B.纤毛膜上的K+内流过程不消耗ATPC.兴奋在听毛细胞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D.听觉的产生过程不属于反射(2020北京高考第9题)3.光线进入小鼠眼球刺激视网膜后,产生的信号通过如图所示过程传至高级中枢,产生视觉。
有关上述信号产生及传递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光刺激感受器,感受器会产生电信号B.信号传递过程中有电信号与化学信号之间的转换C.产生视觉的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D.图中视觉产生的过程包括了完整的反射弧(2018全国Ⅲ卷第3题)4.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内外K和Na的分布特征是( ) A.细胞外K和Na浓度均高于细胞内B.细胞外K和Na浓度均低于细胞内C.细胞外K浓度高于细胞内,Na相反D.细胞外K浓度低于细胞内,Na相反5.下列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皮下注射胰岛素可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B.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不能完成C.婴幼儿缺乏甲状腺激素可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D.胰腺受反射弧传出神经的支配,其分泌胰液也受促胰液素调节(2019全国Ⅰ卷第30题)6.(8分)人的排尿是一种反射活动。
回答下列问题。
生物选择性必修一内环境神经调节练习卷
选择性必修一第一二章生物练习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家猫体色由X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只含基因B的个体为黑猫,只含基因b的个体为黄猫,其他个体为玳瑁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玳瑁猫互交的后代中有25%的雄性黄猫B.玳瑁猫与黄猫杂交后代中玳瑁猫占50%C.为持续高效地繁殖玳瑁猫,应逐代淘汰其他体色的猫D.只有黑猫和黄猫杂交,才能获得最大比例的玳瑁猫2.下列人类遗传病调查和优生的叙述错误的是()A.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B.常见的优生措施有禁止近亲结婚、提倡适龄生育和进行产前检测等C.对遗传病的发病率进行统计时,只需在患者家系中进行调查D.通过基因诊断确定胎儿不携带致病基因,但胎儿也有可能患染色体异常遗传病3.图1中m、n、l表示某哺乳动物一条染色体上相邻的三个基因,a、b为基因的间隔序列;图2为l基因进行的某种生理过程。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图1中a、b、m、n、l都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B.m、n、l基因在同一个体不同的细胞中表达情况可能不同C.图2中甲为RNA聚合酶,转录的方向是从右向左D.若丙中碱基A+U占36%,则乙链中相应片段碱基G占32%4.如图表示人体内苯丙氨酸的代谢途径,据图分析,叙述不正确的是()A.人体内合成多巴胺可能需要多个基因控制B.基因1不正常而缺乏酶1可能引起苯丙酮尿症C.基因2突变而缺乏酶2将导致人患白化病D.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5.下图是某鼠群中毛色相关基因A(控制灰色)的频率变化曲线图,其等位基因a控制黑色,已知该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基因A、a,使其频率发生变化B.第6~16年间鼠种群发生进化,第16年时形成新物种C.该种群中灰色鼠适应环境的能力比黑色鼠的强D.若第16~22年间鼠群处于遗传平衡状态,则鼠群中灰色雄鼠占总数的90%6.美国科学家艾弗里和他的同事研究了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下图为肺炎双球菌转化的细胞形态示意图。
高二生物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试题
高二生物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试题1.下图为高等动物的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③都必须通过消化系统才能完成B.人体的体液包括内环境和细胞外液C.细胞与内环境交换的④为养料和氧气D.⑥可表述为:体内细胞可与外界环境直接进行物质交换【答案】C【解析】泌尿系统和呼吸系统也可以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A错。
人体的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B错。
由内环境进入细胞的是营养物质和氧气,C对。
体内细胞不可以直接与外界环境直接进行物质交换,D错。
【考点】本题考查人体的内环境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应用的能力和识图能力。
2.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人体的细胞外液即内环境B.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中有葡萄糖、无机盐、激素、尿素等物质C.细胞外液主要成分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血浆组织液→淋巴→血浆D.小肠壁的肌细胞可以不通过细胞外液从肠道直接吸收葡萄糖【答案】D【解析】人体的细胞外液就是内环境,故A正确。
葡萄糖、无机盐、激素和尿素都可以存在血浆中,故B正确。
细胞外液中血浆和组织液可以相互转化,组织液能渗透到淋巴,淋巴回流到血浆,故C正确。
小肠壁的肌细胞需要通过内环境才能吸收葡萄糖,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3.下列有关人体稳态与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A维持稳态依赖于机体的反馈调节B神经细胞静息状态时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C下丘脑不仅能分泌激素还能产生冷觉D.测定内环境的成分可评估癌症的发病风险【答案】AD【解析】稳态需要机体的反馈调节,故A正确。
神经细胞静息时钾离子要外流,故B错误。
下丘脑能分泌激素,但产生感觉的是大脑皮层,故C错误。
测定内环境的成分可以评估癌症的发病风险,癌症时甲胎蛋白含量会增加,故D正确。
因此选A、D。
【考点】本题考查稳态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掌握程度。
4.下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其中正确的叙述为()A.A、B、C依次为消化液、血浆、尿液B.A、B、C依次为血浆、细胞内液、尿液C.B、C、D依次为组织液、细胞内液、淋巴D.A、B、C依次为组织液、淋巴、细胞内液【答案】C【解析】如图:b流向d,d流向a所以,a为血浆A错误。
神经调节练习题
神经调节练习题【基础达标】1.下列关于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A.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B.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均分布于机体同一组织或器官C.神经中枢的兴奋可以引起感受器敏感性减弱D.任何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都位于脊髓中【答案】A 在同一个反射弧中,神经冲动的传递一般是从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如果这个反射弧只有两个神经元组成,那么刺激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与刺激感受器相同的反应。
因为在反射弧中兴奋的传导是单向的。
感受器是感觉神经末梢,效应器一般是运动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神经中枢经传出神经把兴奋传递给效应器,不会影响感受器的敏感性。
人体的神经中枢包括大脑皮层、小脑、脑干和脊髓等,如完成条件反射的反射弧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
2.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A.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B.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大C.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递D.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基础【答案】C【解析】神经细胞内K+浓度明显高于膜外,而Na+浓度比膜外低。
静息时,由于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造成K+外流,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受到一定强度的刺激时,钠离子通道打开,导致Na+大量内流,使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侧,表现为内正外负。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通过突触完成的,只能单向传递。
故C错误。
3.如图甲、乙分别表示同一细胞的部分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静息电位是指①②之间的膜内电位差B.兴奋由图甲部位传导至图乙部位时,不需要消耗能量C.图乙的分泌物可能是某种激素D.图甲传导的兴奋在图乙部位将化学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答案】C【解析】静息电位是指膜内为负、膜外为正的电位,不能用①②之间的膜内电位差表示,A错误;兴奋的传导过程需要消耗能量,B错误;图乙表示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而有些激素是分泌蛋白,C正确;图甲传导的兴奋在图乙部位将电信号转换为化学信号,在突触后膜再转换为电信号,D错误。
高中生物调节例题豆丁
高中生物调节例题豆丁
以下是一道关于高中生物调节的例题,供您参考:
1.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血浆中的物质全部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B. 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
C. 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
D. 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调节
【分析】
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解答】
A.血浆中的物质有些是血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有些是血细胞直接获取的物质,所以血浆中的物质并不全都是内环境的成分,A错误;
B.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和成分是保持相对稳定的,而不是不变的,B错误;
C.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C正确;
D.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D错误。
故选C。
人教版高二生物内环境及稳态调节练习题
人教版高二生物内环境及稳态调节练习题1、 剧烈运动时,血浆中乳酸大量瑁加而PH 基本不变。
对此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 X 血浆是一种缓冲溶液体系 B 、乳酸与NaHCo3反应生成^酸H2CO3 C X H2CO3分解成CO2可经呼吸系统排出 D X 大量乳酸进入血液后『马上被稀釋或被彻底分解2、 下图为高等动物的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A 、 ①③都必须通过消化系统才能完成B 、 人体的体液包括内环境和细胞外液C X 细胞与内环境交换的④为养料和氧气D X ⑥可表述为:体内细胞可与外界环墳直接地进彳预质交换 3、 下列关于内环墳稳态的叙述f 错误的是 B 、 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均分布于机体同一组织或器官 C X 神经中枢的兴奋可以引起感受器敏感性减弱 D 、任何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都位于脊龍 12、 与人体高级神经中枢无直接联系的活动是 A X 上目习课时边看书边记笔记 B 、开始上课时听到"起立"的声音就站起来 C 、 叩击膝盖下面的初帝引起小腿抬起 D X 遇到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时想不起对方的姓名 13、 当你专心解答试题时,参与的高级中枢主要有① 下丘脑 ②大脑皮层H 区(听觉性语言中枢)③大脑皮层S 区(运动性语言中枢)④大脑皮层V 区(视觉性语言中枢) ⑤大脑皮层W 区(书写性语言中枢) A 、①③ B 、②③ C X ②φ D 、④⑤ 14、 某人不小心从高处悴下f 到医院检宜f 下列与确走此人神经中枢是否受损无关的检亘是 A X 针剌双脚观祭是否有反应 B X 检亘血细胞的数重是否有变化C X 检直膝跳反射是否正常 D 、要求此人复述医生的一段话 15、 X 银环蛇勇能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牢固结合;有机磷农药能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而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是清除与 突融后膜上受体结合的乙酰胆碱。
因此,*银环蛇勇与有机隣农药中勇的症状分别是 A X 肌肉松弛、肌肉僵直 B 、肌肉僵直、肌肉松弛 C X 肌肉松弛、肌肉松弛 D 、肌肉僵直、肌肉僵直 16、 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主要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下完成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神经调节练习题
选择题答题卡(1-18为单选,19-22为多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各组成成分的关系,正确的是
2、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A.O2、C02、血红蛋白、H+ B.过氧化氢酶、抗体、激素、H20
C.纤维蛋白原、Ca2+、载体 D.Na+、HPO42-、葡萄糖、氨基酸
3、关于人体内环境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血红蛋白、氧、氨基酸均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
B·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具体内环境是血浆、组织液与淋巴
C·唾液、激素均可以存在于内环境中
D.皮肤角质层细胞游离于内环境之外
4.稳态的生理意义是
A.使体温维持相对恒定C.使内环境的渗透压处于相对平衡
B.使体液的PH保持相对稳定 D.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5.人体内环境必须保持相对稳定状态,才能保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
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与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无直接关系的是
A.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B.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使呼吸加快
C.血液运输养料和废物 D.尿液和汗液的排出
6. 右图是人体内环境示意图。
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
浆蛋白质降低,会引起图中哪一部分的液体增多?
A.① B.②
C.③ D.④
7.长时间行走使脚掌磨出了水泡,几天后水泡消失。
此
时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渗入
A、组织细胞
B、毛细血管和各级动脉、静脉
C、各级动脉和静脉
D、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8.人体内对内环境稳态起调节作用的系统是
A、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
B、循环系统和运动系统
C、排泄系统和生殖系统
D、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
9.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大量积累在组织细胞间隙造成的。
下列各项中不会
..引起组织水肿的是
A. 营养不良导致血浆蛋白含量减少
B. 花粉过敏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
C. 饮食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过高
D. 淋巴回流受阻组织液中滞留大分子物质10.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的途径是
A.外界食物→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内环境→细胞
B.外界食物→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内环境→细胞
C.外界食物→内环境→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细胞
D.外界食物→循环系统→内环境→消化系统→细胞
11、下表是被测试者血浆、肾小囊腔、输尿管中P和Q两种物质的浓度,据此分析表中P 和Q各是什么物质?
A.P是葡萄糖,Q是蛋白质
B.P是葡萄糖,Q是尿素
C.P是尿素,Q是蛋白质
D.P是尿素,Q是葡萄糖
血浆肾小囊腔输尿管
P O.03% O.03% 2%
Q O.1% 0.1% O
12.止痛药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却能在一段时间内阻断神经冲动向感觉中枢的传导,它的作用部位可能在
A.细胞体B.轴突C.突触间隙D.树突
13.在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狗在听到铃声后分泌唾液这一反射活动中,唾液腺和支配它活动的神经末梢一起构成
效应器
B. 兴奋传递时,往往是从一个神经元的树突传给下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或细胞体
C. 在人体反射活动过程中,神经元膜内电荷移动的方向与膜外电荷移动的方向相反
D. 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都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
14.下图为反射弧模式图,请选择下列陈述中正确的选项
①若在a点上刺激,神经就发生兴奋,从这一点向肌肉方向传播,
肌肉就收缩。
②如果给予相同的刺激,刺激点a与肌肉之间的距离越近,肌肉的
收缩就越强。
③神经纤维传播兴奋的大小,与刺激强弱无关,通常是恒定的。
④当兴奋时,神经细胞膜的离子通透性会急剧发生变化,钾离子流入细胞内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③
15.人体中绝大部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通过递质实现的。
下列关于突触和兴奋传递的
叙述,错误的是
A.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时发生的
B.兴奋通过突触时由电信号(电位变化)转化为化学信号(递质释放),再转化为电信号C.构成突触的两个神经元之间是有间隙的 D.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
16.损伤大脑皮层的S区,病人能看懂文字、听懂别人的谈话,但却不会讲话;损伤H区时,病人看不懂文字、听不懂别人的谈话,但却能讲话写字。
这表明
A.语言功能在语言中枢也有细致分工 B.语言功能与语言中枢之外的中枢有关
C.语言中枢位于大脑左半球外侧面 D.语言中枢是人类大脑所特有的
17.以下各项中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
A.吃话梅时流唾液 B.看见话梅就流唾液
C.小孩看见拿针的护士就哭 D.小孩听见打针这个词就哭
18.下列关于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一定是双向的
B.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以电位变化的形式,沿感觉神经传导
C.在突触上,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必然引起突触后膜的兴奋
D.依靠形成局部电流回路进行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二、多项选择题(有两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意)
19.图是人体组织内的各种结构示意图,A、B、C、
D表示的是结构,①、②、③、④表示的是液体,
有关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②可以进人A、C、D
B.CO2浓度最高的液体是③
C.血红蛋白属于①的成分
D.①②③④组成了体液
20.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中,正确的一组是
A.内环境是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
B.内环境是细胞内的环境,即细胞内液
C.高等动物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
D.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淋巴构成
21.下列各项中属于影响稳态的因素是
A.温度 B.酶 C.pH值 D.渗透压
22.下列关于兴奋沿神经纤维向前传导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膜内为正电荷
B.膜内电流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
C.膜外电流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
D.兴奋的传导方向是轴突→另一个细胞的树突或胞体
二、非选择题:
1、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内环境主要是由、
和等组成的细胞赖以生存的液
体环境,其理化性质保持。
(2)图中各标号代表的过程:①,②,
③。
(3)细胞与内环境直接交换的④物质为,⑤为。
(4)用简明短语表述⑥.
(5)要完成图中体现的过程,除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之外,还必须有的参与。
2.下图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细胞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其中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
(填标号)
(2)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多种。
以氧气为例,氧从血液进入组织细胞的方式是;
红细胞所携带的氧气至少需要经过层膜才能被组织细胞①利用,氧气主要参与有氧呼吸的第阶段。
(3)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既有密切关系,又有一定区别。
一般情况下,②与③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
(4)②中的化学组成中有HCO3-、HPO4-2等物质,它们对于维持的稳定有重要意义。
(5)如果该图为肝脏组织局部结构膜式图,则B端与A端液体相比较,明显减少的物质有明显增加的物质有。
3.下图甲示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
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据图回答:
(1)甲图中f表示的结构是,
乙图是甲图中(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
大模式图,乙图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
_______ __。
e
(2)[③]的名称是,
缩手反射时,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
是,该物质的释放需细胞器[ ]_________提供能量。
兴奋不能由B传到A
的原因是。
(3)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引起B细胞产生,使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发生变化。
(4)[①]结构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在神经纤维未受刺激时,该处细胞膜膜_______(填内或外)为负电位。
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神经调节练习题答案
一、选择题
1—5 BDDDA 6—10 BDDCB 11—15 DCBBA 16-18 AAB
19.ABD 20.ACD 21.ACD 22.BD
二、填空题
1、(1)血浆组织液淋巴相对稳定
(2)消化吸收气体交换泌尿与汗液分泌
(3)养料和氧气 C02等废物
(4)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间接地进行物质交换
(5)循环系统
2.⑴ ②③ ⑵ 自由扩散 4 三
⑶②中含有大分子蛋白质,③中一般不含大分子蛋白质
⑷PH值
⑸氧气、营养物质等二氧化碳,尿素等
3.(1)感受器 d 胞体膜或树突膜
(2)突触小泡神经递质②线粒体
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
(3)兴奋或抑制(缺一不给分)(4)轴突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