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课时跟踪检测:(五) 苏轼词两首 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语文(人教版)必修四习题:第5课苏轼词两首+Word版含答案.doc

语文(人教版)必修四习题:第5课苏轼词两首+Word版含答案.doc

第5课苏轼词两首你从北宋走来,带着风雨,挟着你的诗文;你从古代走来,携着沧桑,印着你的超然。

你让后人景仰,让后人敬慕,你的为人、你的诗文、你的品行,亦将永恒后世。

你用豁达乐观的态度化解掉人生路途中的坎坷磨难,你用如椽大笔写出了千古第一豪放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你用豪情抒发了“千古文人的英雄梦”。

⊙课内素材豪放旷达的苏轼作为文人,难免就喜欢在政治上毫不避讳地抒发己见。

几乎就是才华同义词的苏轼也不例外,作为保守派的苏轼对王安石的变法维新更是狂炮猛轰。

北宋神宗元丰二年,变法推行的第十个年头,面对苏轼犀利的批判,王安石终于坐不住了。

苏轼因此被贬湖州,接着又遭逮捕,送到汴梁受审,史称“乌台诗案”。

大量跟苏轼有交往的文人墨客都受到株连,就连已经逝去的苏轼的老师欧阳修及其家人也未幸免。

苏轼本人更是遭受一百天的牢狱之苦。

后来王安石变法失败辞世后,宋哲宗昭命苏轼代拟敕书,苏轼丝毫不以政见不同而在敕书里公报私仇,反倒是高度评价了他的这位政敌,文中有一段曰:“瑰玮之文,足以藻饰万物;卓绝之行,足以风动四方。

”这个给予王安石的评价,苏轼自己也是当之无愧的。

东坡居士的这种高风亮节、大公无私的精神实在令后人感动。

[运用角度]“大公无私”“高风亮节”“直面困难”“宽容与大度”“心态与人生”“乐观与豁达”等。

⊙运用示例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乃是定律。

然而,大风大浪并不能击垮每一座坚固的城池,暗云并不能遮挡每一束暖阳,秋风并不能黯淡每一寸春光。

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

挺直了腰板,凄风冷雨只能望而却步。

于是,这风雨摇曳的世界便只能在他面前匍匐了。

秋天的黄州,月洒寂寞梧桐,烟笼缥缈孤影。

苏轼,这个注定半生寂寞的旷世奇才,尽管是“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尽管是“高处不胜寒”,尽管是“十年生死两茫茫”,“谁见幽人独往来”,相思之苦,贬谪之伤,寂寞梧桐,几重重压,他,东坡先生那个伟岸的身躯挺起了他高洁不屈的脊梁,那高山仰止的高大身躯挡住了脊背之后那一片凋敝的天空。

2019人教高中语文必修4课时跟踪检测(五) 苏轼词两首

2019人教高中语文必修4课时跟踪检测(五) 苏轼词两首

课时跟踪检测(五)苏轼词两首一、语言表达专练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樯橹..灰飞烟灭。

樯:挂帆的桅杆。

橹:一种摇船的桨。

这里代指曹操的水军。

B.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华发:花白的头发。

C.一尊还酹.江月。

酹:将酒洒在地上,以表示凭吊。

D.已而..遂晴,故作此。

已而:已经。

解析:选D D项,已而:不久,过一会儿。

2.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回首向来..人物..萧瑟处B.千古风流C.便纵有千种风情..D.同行皆狼狈..解析:选D“狼狈”古今义均形容“困苦或受窘的样子”。

A项,古义:刚才。

今义:从来,一向。

B项,古义:杰出的。

今义:轻浮放荡的。

C项,古义:流露出来的男女相爱的深情。

今义:①情怀,意趣;②景象,情况;③风土人情。

3.下列各句中运用了借代手法的一项是()A.塞上长城空自许B.举酒欲饮无管弦C.足下蹑丝履D.君当作磐石解析:选B“管弦”代指音乐。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现诗人旷达之情的句子是:“,。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周瑜轻松从容大败曹军的诗句是:“,。

”(3)苏轼的《定风波》中“”一句写雨滴打在竹林上发出响声不要感到扫兴,如果把它当作美妙的音乐来欣赏,就“”了。

对客观事物,客观存在不要太在意,不妨去欣赏它。

答案:(1)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2)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3)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5.下面六个句子被打乱了顺序,请重新排序。

①苏东坡被贬广东,他一到惠州,就赋诗大赞“岭南万户皆春色”。

②由于广东的自然环境优越,可提供做盆景的树种很多。

③广东盆景又称岭南盆景。

④广东盆景的盆栽艺术,也有近千年历史。

⑤到了清代,盆景艺术已普及于民间。

⑥所以,广东盆景以树桩盆景较为盛行。

答:解析:文段的叙述对象是广东盆景,据此可断定③是首句;②⑥构成因果关系,叙述广东盆景的特点;④①⑤叙述其历史。

顺序应是:对象—特征—历史。

专题05 苏轼词两首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4) Word版含解析

专题05 苏轼词两首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4) Word版含解析

第二单元第5课苏轼词两首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面加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樯橹(qiáng)酹(lèi)吟啸(xiào)羽扇纶巾(guān)B.笺注(qiān)赤鼻矶(jī)蓑衣(suō)料峭(qiāo)C.针砭(biǎn)粗糙(cāo)差别(chā)创伤(chuāng)D.战栗(zhàn)炽烈(chì)对称(chèng)万箭攒心(cuán)【答案】A2.下列诗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B.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出嫁了,雄姿英发。

C.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D.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答案】B【解析】B项中,“出”应为“初”。

3.下列词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浪淘.尽,风流人物淘:冲刷B.樯橹灰飞烟.灭烟:像烟一样C.竹杖芒鞋轻胜马.马:骑马D.一蓑烟雨任.平生任:担负【答案】D【解析】任:任由,听任。

4.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回首向来..人物..萧瑟处B.千古风流C.便纵有千种风情....D.同行皆狼狈【答案】D5.下列对《念奴娇·赤壁怀古》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起句写长江给人以雄奇壮丽之感,既写江景,又点明怀古,从大处落笔,气势磅礴,感情饱满。

B.“浪淘尽”三字,含蓄有力地表达了作者凭吊古战场的心情,也蕴含了“是非成败转头空”的意思。

C.“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写“小乔初嫁”,意在以美人衬英雄,赞颂周瑜年少得志。

D.这首词在“怀古”的基础上“伤今”,词作最后回到现实,抒发自我的感伤,感情沉郁而又悲慨。

【答案】B【解析】“浪淘尽”三字,没有蕴含“是非成败转头空”的意思,这是为下文“怀古”作铺垫,以表明自己对古人的追怀。

6.下列对《定风波》一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词全篇即景抒情,语言自然流畅,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体现了东坡词独特的审美风格。

最新高中语文:必修4人教版课时训练5 苏轼词两首及答案解析

最新高中语文:必修4人教版课时训练5 苏轼词两首及答案解析

课时训练5苏轼词两首一、夯基训练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故垒(lěi)公瑾(jǐn)浪淘尽(tāo)跻身(jī)B.凝噎(yē)纶巾(lún)千堆雪(duī)浣衣(huàn)C.何妨(fáng)蓑衣(suō)酹江月(lèi)粗糙(cāo)D.吟啸(xiào)料峭(qiào)生华发(fā)糟粕(pò)答案:C解析:A项,“淘”应读“táo”;B项,“纶”应读“guān”;D项,“发”应读“fà”。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甘霖元霄樯橹怀瑾握瑜B.湛蓝故垒酒樽故国神游C.萧瑟横溢芒鞋巧然无声D.蔷薇酹酒娇情竹杖芒鞋答案:B解析:A项,“元霄”的“霄”应为“宵”;C项,“巧然无声”的“巧”应为“悄”;D项,“娇情”的“娇”应为“矫”。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时多少豪杰一时:当时,那个时候。

B.料峭春风吹酒醒料峭:形容微寒。

C.早生华发华发:花白的头发。

D.回首向来萧瑟处萧瑟:形容冷落的样子。

答案:D解析:D项,“萧瑟”在此处的意思是“风吹雨落的声音”。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大江东去,浪淘尽B.樯橹灰飞烟灭C.卷起千堆雪D.云树绕堤沙答案:C解析:A、B、D三项均为名词作状语,C项无词类活用现象。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赤壁》正在如火如荼地上演,戏中的俊男美女自然是争夺眼球的法宝,但真正让人津津乐道的恐怕是那涵括在内的国人挥之不去的“赤壁情结”。

①星移斗转,岁月飞逝②在烽火硝烟的三国年代,赤壁是奠定魏蜀吴鼎立之势的“武赤壁”③神州文武两赤壁,至今仍令人神往流连④君不知赤壁也还分“文武”一说⑤在云淡风轻的北宋,赤壁则是旷世文豪苏轼笔下“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文赤壁”A.④①③②⑤B.①③④②⑤C.④②⑤①③D.④①②⑤③答案:C解析:根据内容,下面五个句子的中心是“文武赤壁”的相关知识,其中③④两句均在同一句内涉及两者,而且第③句是总结句。

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课时作业:第课 苏轼词两首 Word版含答案

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课时作业:第课 苏轼词两首 Word版含答案

课时作业5 苏轼词两首第一课时 基础巩固一、积累运用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①大江东去.②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 B.⎩⎪⎨⎪⎧ ①一尊还.酹江月②秦王还.柱而走 C.⎩⎪⎨⎪⎧ ①何妨吟啸且.徐行②驰椒丘且.焉止息 D.⎩⎪⎨⎪⎧①竹杖芒鞋轻胜.马②东南形胜.,三吴都会 解析:A 项“去”:①动词,离去;②动词,距离。

B 项“还”:①副词,还是;②动词,环绕。

C 项“且”,都是表并列的连词。

D 项“胜”:①动词,胜过;②形容词,优越。

答案:C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樯橹..灰飞烟灭。

樯:挂帆的桅杆。

橹:一种摇船的桨。

这里代指曹操的水军。

B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华发:花白的头发。

C.一尊还酹.江月。

酹:将酒洒在地上,以表示凭吊。

D.已而..遂晴,故作此。

已而:已经。

解析:“已而”意思是“不久,过了一会儿”。

答案:D3.下列对《定风波》中语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小序中的“狼狈”是说在雨中感到窘迫、难堪,“不觉”指不在乎。

B.首句中的“莫听”意思是不用管;“吟啸”的意思是高歌长啸。

C.“一蓑烟雨”一句是说自己对披蓑衣、冒风雨的生活向来处之泰然。

D.“山头斜照”一句是说云开雨霁,落日有情,脉脉斜晖,映照我身。

解析:“吟啸”的意思是吟咏长啸。

答案:B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A.回首向来..人物..萧瑟处B.千古风流C.便纵有千种风情....D.同行皆狼狈解析:A项,古义:刚才;今义:从来,一向。

B项,古义:杰出的,有才华的;今义:有才学而不拘礼法;轻浮放荡等。

C项,古义:指流露出来的男女相爱的深情;今义:①情怀,意趣;②景象,情况;③风土人情;④流露出来的男女相爱的感情(多含贬义)。

D项,“狼狈”古今均形容“困苦或受窘的样子”。

答案:D5.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千古..风流人物千古:永垂不朽的。

高中语文(人教版 必修4):第5课 苏轼词两首 Word版含答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 必修4):第5课 苏轼词两首 Word版含答案

第5课苏轼词两首乐观与悲观1.乐观的人,春天播种的是希望,夏天挥洒的是汗水,秋天收获的是甜蜜,冬天享受的是温暖。

悲观的人,春天播种的是失望,夏天挥洒的是叹息,秋天收获的是泪水,冬天享受的是寒冷。

2.希望是什么?悲观者说:“希望是地平线,就算看得见,也永远走不到。

”乐观者说:“希望是启明星,能告诉人们希望就在前头。

”风是什么?悲观者说:“风是浪的帮凶,能把你埋葬在大海深处。

”乐观者说:“风是帆的伙伴,能把你送到胜利的彼岸。

”生命是不是花?悲观者说:“是又怎么样?开过了也就没有了。

”乐观者说:“不,它能留下甘甜的果。

”3.悲观者总是看到灰暗的一面,而乐观者总是看到光明的一面。

我们有权选择做一个悲观者还是乐观者。

如果要想使生活充满阳光,要想驾驭好自己的人生,我们别无选择,我们只能选择乐观。

一味抱怨的悲观者,看到的总是灰暗的一面,即使是在春天的花园里,他看到的也只是折断的残枝,墙角的垃圾;而乐观者看到的却是姹紫嫣红的鲜花,飞舞的蝴蝶。

自然,他的眼里到处都是春天。

豪放乐观的词人、政治家——苏轼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豪放派词人代表。

苏轼入朝为官之时,正是北宋开始出现政治危机的时候,他不同意参知政事王安石的做法,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

苏轼在杭州待了三年,任满后,被先后调往密州(今山东诸城)、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政绩显赫,深得民心。

到任湖州不到三月,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以“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被捕入狱,史称“乌台诗案”。

出狱以后,被降职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市)团练副使。

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诗清新豪健,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4训练反馈:第5课 苏轼词两首 Word版含解析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4训练反馈:第5课 苏轼词两首 Word版含解析

第5课苏轼词两首训练反馈(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一、基础知识(18分)1.下列各项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故垒樯.橹(qiánɡ)酹.江月(lèi) 惊涛拍岸B.料峭萧瑟.(sè)应.笑我(yìnɡ) 雄姿英发C.何仿纶.巾(ɡuān)浪淘.尽(táo) 一蓑烟雨D.芒鞋吟.啸(yín)千堆.雪(zhuī) 山头邪照2.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故垒..西边,人道是……故垒:古时军队营垒的遗迹B.一尊还酹.江月酹:将酒洒在地上,以表示凭吊C.已而..遂晴,故作此已而:已经D.何妨吟啸..且徐行吟啸:吟咏长啸3.下列对《定风波》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词的上片写雨中情形,词人不理会那穿林打叶之声,吟啸徐行,无一丝慌乱之意,与小序中的“同行皆狼狈”形成鲜明对照。

B.词末的“归去”取自陶渊明的“归去来兮”,照应上片的“一蓑烟雨”句,表达了词人摆脱政治上的风风雨雨、归隐田园的决心。

C.全词从叙事到抒情,以表达感受、见解到体现词人的襟怀、个性,都紧密关系着旅途中遇雨一事。

D.全词构思巧妙,平中见奇,从遇雨之吟啸徐行升华为超然世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表达了作者开朗的性格。

4.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千古风流..人物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B.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去国.怀乡,忧谗畏讥C.赢.得仓皇北顾赢.得青楼薄倖名D.早生华.发春华.秋实5.默写(6分)(1)____________,惊涛拍岸,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是这样描绘周瑜的:小乔初嫁了,________________。

羽扇纶巾,谈笑间,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归去,________________。

语文人教版必修4课时作业5苏轼词两首 Word版含解析

语文人教版必修4课时作业5苏轼词两首 Word版含解析

课时作业5苏轼词两首[基础演练]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公瑾.(jǐn) 萧瑟.(sè) 纶.巾(lún)淘.尽(táo)B.凄.切(qī) 刹.那(chà) 芒.鞋(wáng) 病菌.(jūn)C.暮霭.(ǎi) 连累.(lèi) 支撑.(chēng) 料峭.(qiào)D.骤.雨(zhòu) 崇.拜(chóng) 迫.切(pò) 模.糊(mó)解析:A项,“纶”应读guān;B项,“芒”应读máng;C 项,“累”应读lěi。

答案:D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慰藉销毁羽扇伦巾瞠目结舌B.焦躁坐标变本加厉缘木求鱼C.吟啸竣工哄堂大笑怀瑾握玉D.狼狈蓑衣关怀倍至迫不及待解析:A项“伦”应为“纶”;C项“玉”应为“瑜”;D 项“倍”应为“备”。

答案:B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一尊还酹江月B.被甲上马C.早生华发D.竹杖芒鞋轻胜马解析:A项中“尊”通“樽”;B项中“被”通“披”,穿上;C“华”通“花”。

答案:D4.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②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③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④暮去朝来颜色故.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也相同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也不同解析:“风流”分别是“有文采有功绩”“繁华的景象”。

“故”都是“旧”“年纪大的”意思。

答案:C5.与“故垒西边”句中的“故”意义相同的是()A.故.作不良计B.既欲结大义,故.遣来贵门C.已而遂晴,故.作此D.故.国神游解析:当“旧”讲。

答案:D6.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错误的一组是()A.浪淘.(冲刷)尽,千古风流..(有功业)人物。

B.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英俊奋发)C.谈笑间,樯橹..(桅杆和摇船的工具)灰飞烟灭D.一尊.(同“樽”,酒具)还酹江月解析:代指曹操水军。

2019-2020学年高中人教版语文必修四课时作业:苏轼词两首(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高中人教版语文必修四课时作业:苏轼词两首(Word版含解析)

课时作业(五)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樯.橹(qiánɡ)酹.酒(lèi)擂.台(lèi) 羽扇纶.巾(lún)B.蓑.衣(suō) 料峭.(qiào)萧瑟.(sè) 拾.级而上(shè)C.埋.怨(mán) 着.陆(zhuó)挟.持(xié) 洗洗涮涮.(shuā)D.粳.米(ɡěnɡ) 泊.车(bó)星宿.(xiù) 引吭.高歌(hánɡ)答案 B解析A项,羽扇纶(ɡuān)巾;C项,洗洗涮涮(shuàn);D项,粳(jīnɡ)米。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风流:有功绩而又有文采的,英俊杰出的B.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樯橹:桅杆C.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吟啸:吟咏长啸D.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轻:不仅有轻便之意,也有“无官一身轻”的感觉答案 B解析B项,“樯橹”本义是桅杆和船桨,在词中借指曹操的水军。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大江东.去,浪淘尽B.樯橹灰.飞烟灭C.卷起千堆雪.D.都门帐.饮无绪答案 C解析A、B、D三项均为名词作状语,C项,无活用现象。

4.下列对《念奴娇·赤壁怀古》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句写长江,给人以雄奇壮丽之感,既写江景,又点明怀古,从大处落笔,气势磅礴,感情饱满。

B.“浪淘尽”三字,把滚滚东流的长江与历史人物联系起来,也蕴含了“是非成败转头空”的意思。

C.“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三句,从形、声、色三方面勾画了古战场的雄奇壮丽。

D.这首词在“怀古”的基础上“伤今”,词作最后回到现实,抒发自我的感伤,感情沉郁而又悲慨。

答案 B解析“浪淘尽”三字,没有蕴含“是非成败转头空”的意思,这是为下文“怀古”作铺垫,以表明作者对古人的追怀。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四检测:第5课 苏轼词两首+第3课时+Word含解析.doc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四检测:第5课 苏轼词两首+第3课时+Word含解析.doc

第二单元第5课第三课时6.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导学号41594093(C)A.公瑾.(jǐn) 樯橹.(lǔ) 羽扇纶.(lún)巾B.酹.(lèi)江月雄姿.(zī) 早生华(huā)发C.狼狈.(bèi) 已而.(ér) 何妨吟啸.(xiào)D.芒.(mánɡ)鞋料峭.(qiào) 一蓑.(shuāi)烟雨【解析】A.纶:ɡuān;B.华:huá;D.蓑:suō。

7.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导学号41594094(D)A.风流念奴姣故垒西边B.遥想浪涛尽小乔初嫁C.萧瑟人道是乱石川空D.周郎任平生山头斜照【解析】A.姣—娇;B.涛—淘;C.川—穿。

8.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导学号41594095(C)A.大江..东去(长江)卷起千堆雪.(比喻浪花)B.樯橹..灰飞烟灭(代指曹操的水军)酹.江月(将酒洒在地上,以表示凭吊)C.一蓑烟雨任平生..(一生)已而..遂晴(已经)D.回首向来萧瑟..处(风吹雨落的声音)故国..神游(古战场)【解析】已而:不久,过一会儿。

9.在古诗词中,为了表达的需要,常将语序倒装,下列句子中语序没有倒装的一项是导学号41594096(D)A.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B.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C.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D.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0.对这首词中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导学号41594097(B)A.词小序中的“狼狈”是说在雨中感到窘迫、难堪,“不觉”指不在乎。

B.首句中的“莫听”的意思是不用管;“吟啸”的意思是放声长啸。

C.“一蓑烟雨”一句是说自己对披蓑衣、冒风雨的生活,向来处之泰然。

D.“山头斜照”一句是说云开雨霖,落日有情,脉脉斜辉,映照我身。

【解析】“吟啸”既指低吟,又指长啸。

品味人生1、不管鸟的翅膀多么完美,如果不凭借空气,鸟就永远飞不到高空。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5苏轼词两首(附答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5苏轼词两首(附答案)
(1)道 王道之始也(名词,方法,途径) 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动词,取道) 故国神游(形容词,旧的) 已而遂晴,故作此(连词,因此)
(2)故 以故荆轲逐秦王(名词,原因) 君安与项伯有故(名词,老交情)
背景助读 知识链接 基础梳理
一蓑烟雨任平生(动词,任凭) 恐不任我意(动词,听任) (3)任 简能而任之(动词,使用) 王甚任之(动词,相信) 山头斜照却相迎(连词,表转折) 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副词,回头) (4)却 却坐促弦弦转急(动词,退回) 却匈奴七百余里(动词,使……退回)
背景助读 知识链接 基础梳理
何妨吟啸且徐行(连词,表并列) 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连词,表递进) (5)且 不出,火且尽(副词,将要)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副词,将近)
背景助读 知识链接 基础梳理
4.辨活用
(1)大江东.去(“东”,名词作状语,向东) (2)樯橹灰.飞烟.灭(“灰”“烟”,名词作状语,像灰一样,像烟一样) (3)已而遂晴.(“晴”,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放晴)Leabharlann 背景助读 知识链接 基础梳理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我国北宋时期的文学家、 书画家。嘉祐二年(1057)进士及第,熙宁年间历任杭州通判、密州 知州、徐州知州、湖州知州。在文学上,他力主创新,开豪放一派; 在政治上,他比较保守,极力反对王安石新政。因作诗得罪朝廷,被 捕入狱,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颍 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等地,最后北还,病死常州。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文白对译
3.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周瑜形象的?在众多的人物中,为什么单 单追慕周瑜?
写周瑜的角度 追慕周瑜的原因 ① ② ③
参考答案:①“小乔”句写婚姻,年少英俊,奋发有为。②“羽扇”句 写服饰,风度闲雅,从容不迫。③“谈笑”句写神态,胸有成竹,指挥若 定。原因是周瑜年少有为,人生得意,而作者壮志未酬、贬官黄州, 两鬓斑白、无所建树。在对比反衬中凸显“人生如梦”的感慨。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课时跟踪检测(五)苏轼词两首Word版含解析.doc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课时跟踪检测(五)苏轼词两首Word版含解析.doc

课时跟踪检测(五)苏轼词两首(时间:40分钟满分:6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 故垒(I d)磊落(I d )累赘(I d )罪行累累(I d )B .饥馑(j m)谨慎(j训觐见(j in)怀瑾握瑜(j汨)C.伦理(I tn)沦落(I tn)腈纶(I m)羽扇纶巾(I tn)D.莽原(maig)欺罔(wang)茫然(mdig)竹杖芒鞋(maig)解析:选B A项,“累赘”的“累”应读1百;C项,"莽”应读mdigo、基础巩固(15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2.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樯橹灰飞烟灭。

檣:挂帆的桅杆。

橹:一种摇船的桨。

这里代指曹操的水军。

B.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华:同“花”,花白。

C .一尊还酹.江月。

酹:将酒洒在地上,以表示凭吊。

D .已而遂晴,故作此。

已而:已经。

解析:选D D项,已而:不久,过一会儿。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沦落”的“沦”应读I m, “羽扇纶巾”的“纶”应读gu m; D项,“莽原”的A.大江东.去,浪淘尽B.檣橹灰.飞烟灭C .卷起千堆雪.D .都门帐.饮无绪解析:选C A、B、D三项均为名词作状语,C项无活用现象。

4. 名句默写。

(6分,任选6句,每句1分)(1)故垒西边,人道是,三一(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2)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3)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苏轼《定风波》)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轼《定风波》)(4)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苏轼《定风波》)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定风波》)二、阅读鉴赏(30分)(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5〜6题。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课时作业31:第5课 苏轼词两首 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课时作业31:第5课 苏轼词两首 Word版含答案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第5课苏轼词两首一、语言建构与运用1.下列诗句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大江东去,浪涛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B.羽扇伦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C.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D.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情.解析A项“浪涛尽"应为“浪淘尽";B项“羽扇伦巾”应为“羽扇纶巾";D项“无情”应为“无晴”.答案C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浪淘(冲刷)尽,千古风流(有功业)人物。

B.谈笑间,樯橹(桅杆和摇船的工具)灰飞烟灭。

C.料峭(十分寒冷)春风吹酒醒.D.回首向来萧瑟(凄凉)处。

解析B项应是代指曹操水军;C项应是微冷;D项应是风吹雨落的声音。

答案A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故国神游但为君故,沉吟至今B.远芳侵古道道狭草木长C.风雨不动安如山天阶夜色凉如水D.一任群芳妒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解析A项分别为形容词,旧的;名词,原因。

B项均为名词,道路;C项均为动词,好像;D项均为副词,任凭。

答案A 例句:何妨吟啸且徐行A.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B.乐工等罗列上前,连拜且泣C.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D.不出,火且尽解析例句和B项都是连词,一面……一面。

A项为副词,尚且,还;C项为副词,将,将近;D项为副词,将要。

答案B5.从修辞手法上看,下列词句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B.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C.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D.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解析B项“樯橹”是借代,其他三项是比喻。

答案B6.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对词的发展影响最大的人无疑是苏轼。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课时跟踪检测:(五) 苏轼词两首含解析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课时跟踪检测:(五) 苏轼词两首含解析

课时跟踪检测(五)苏轼词两首一、语言表达专练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樯橹..灰飞烟灭。

樯:挂帆的桅杆。

橹:一种摇船的桨。

这里代指曹操的水军。

B.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华发:花白的头发。

C.一尊还酹.江月。

酹:将酒洒在地上,以表示凭吊。

D.已而..遂晴,故作此。

已而:已经。

解析:选D D项,已而:不久,过一会儿。

2.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回首向来..人物..萧瑟处B.千古风流C.便纵有千种风情....D.同行皆狼狈解析:选D“狼狈”古今义均形容“困苦或受窘的样子”。

A项,古义:刚才。

今义:从来,一向。

B项,古义:杰出的。

今义:轻浮放荡的。

C项,古义:流露出来的男女相爱的深情。

今义:①情怀,意趣;②景象,情况;③风土人情。

3.下列各句中运用了借代手法的一项是()A.塞上长城空自许B.举酒欲饮无管弦C.足下蹑丝履D.君当作磐石解析:选B“管弦”代指音乐。

4.下面六个句子被打乱了顺序,请重新排序。

①苏东坡被贬广东,他一到惠州,就赋诗大赞“岭南万户皆春色”。

②由于广东的自然环境优越,可提供做盆景的树种很多。

③广东盆景又称岭南盆景。

④广东盆景的盆栽艺术,也有近千年历史。

⑤到了清代,盆景艺术已普及于民间。

⑥所以,广东盆景以树桩盆景较为盛行。

答:解析:文段的叙述对象是广东盆景,据此可断定③是首句;②⑥构成因果关系,叙述广东盆景的特点;④①⑤叙述其历史。

顺序应是:对象—特征—历史。

参考答案:③②⑥④①⑤5.请以古代诗歌为内容仿照例句续写两个句子,与例句构成排比。

例句:苏轼在赤鼻矶头的浪涛前,慷慨高歌,用豪放解读了如梦的人生。

(1)(2)参考答案:(1)白居易在琵琶声的呜咽里,泪湿青衫,用真情感悟了迁谪的无奈。

(2)李清照在凄楚孤苦的守望中,把盏啜饮,用闲愁涂满了生命的黄昏。

6.下面是“全国法制宣传日”的图标,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课时作业24:第5课 苏轼词两首 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课时作业24:第5课 苏轼词两首 Word版含答案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第5课苏轼词两首一、基础知识检测1。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穿:直指B.一尊还酹江月酹:将酒洒在地上,以表示凭吊C.何妨吟啸且徐行徐:缓慢D.一蓑烟雨任平生任:担负答案D解析任:听任,任凭.2。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回首向来萧瑟处B.千古风流人物C.多情应笑我D.同行皆狼狈答案D解析D项“狼狈"古今义均形容困苦或受窘的样子.A项古义:刚才。

今义:从来,一向。

B项古义:有功绩而又有文采的。

今义:有才学而不拘礼法,跟男女间情爱有关的,轻浮放荡.C项古义:多愁善感。

今义:重感情(多指重爱情)。

3。

从修辞手法上看,下列词句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B.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C.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D.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答案B解析B项“樯橹”是借代,其他三项是比喻。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词始于隋唐,盛于宋。

因其由诗歌发展而来,故称诗余;因其先有曲调,后有文词,又称曲子词;因句式长短不一,故又称长短句。

B。

词,每首皆有调名,称词调(词牌)。

每调的片数、句数、字数、用韵、字的平仄,都有一定的格式,即“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一剪梅》;91字以上为长调,如《雨霖铃》。

D.宋词习惯上分为婉约和豪放两派:前者风格婉约清丽,代表作家有柳永、李清照、姜夔等;后者风格豪迈奔放,代表作家有李煜、苏轼、辛弃疾等。

答案D解析李煜应属婉约词人。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苏轼的一生,宦海沉浮,历经坎坷,由于受到儒、道、佛等各种思想的影响,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他失意时能达观自解,始终保持积极进取、欲有所为的精神,而这种精神也渗透在他的词作中,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一语文人教课标版必修4:第5课《苏轼词两首》随堂练习Word版含解析(可编辑修改word版)

高一语文人教课标版必修4:第5课《苏轼词两首》随堂练习Word版含解析(可编辑修改word版)

《苏轼词两首》随堂练习一、语基落实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A.故垒/累赘公瑾/谨慎惊涛拍岸/文韬武略B.豪杰/借助樯橹/蔷薇吟啸徐行/风雨萧瑟C.狼狈/疲惫料峭/俊俏羽扇纶巾/至关重要D.蓑衣/绳索斜照/写照竹杖芒鞋/仗义执言2下列词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穿:直指。

B.一尊还酹江月酹:祭奠。

C.何妨吟啸且徐行徐:缓慢。

D.一蓑烟雨任平生任:担负。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Error!B.Error!C.Error!D.Error!4将下列诗词名句补写完整。

(1)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苏轼《定风波》)(2)欲把西湖比西子,。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3)不识庐ft真面目,。

(苏轼《题西林壁》)(4),熟读深思子自知。

(苏轼《送安惊落第诗》)(5)我欲乘风归去,,高处不胜寒。

(苏轼《水调歌头》)(6),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7),最是橙黄橘绿时。

(苏轼《赠刘景文》)。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8)竹外桃花三两枝,二、阅读理解阅读文本选段,完成第 5~8 题。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ft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5这首词的上阕写景怀人,在众多的风流人物中,作者为什么把怀念的对象锁定为周瑜?6词作以“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结束全词,表现了怎样的人生格调?定风波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ft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7古人评苏轼这首词时说,“足征是翁坦荡之怀,任天而动”且“能道眼前景,以曲笔直写胸臆”(郑文焯《手批东坡乐府》)。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四检测:第5课 苏轼词两首+第3课时+Word含解析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四检测:第5课 苏轼词两首+第3课时+Word含解析

第二单元第5课第三课时6.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导学号41594093(C)A.公瑾.(jǐn) 樯橹.(lǔ) 羽扇纶.(lún)巾B.酹.(lèi)江月雄姿.(zī) 早生华(huā)发C.狼狈.(bèi) 已而.(ér) 何妨吟啸.(xiào)D.芒.(mánɡ)鞋料峭.(qiào) 一蓑.(shuāi)烟雨【解析】A.纶:ɡuān;B.华:huá;D.蓑:suō。

7.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导学号41594094(D)A.风流念奴姣故垒西边B.遥想浪涛尽小乔初嫁C.萧瑟人道是乱石川空D.周郎任平生山头斜照【解析】A.姣—娇;B.涛—淘;C.川—穿。

8.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导学号41594095(C)A.大江..东去(长江)卷起千堆雪.(比喻浪花)B.樯橹..灰飞烟灭(代指曹操的水军)酹.江月(将酒洒在地上,以表示凭吊)C.一蓑烟雨任平生..(一生)已而..遂晴(已经)D.回首向来萧瑟..处(风吹雨落的声音)故国..神游(古战场)【解析】已而:不久,过一会儿。

9.在古诗词中,为了表达的需要,常将语序倒装,下列句子中语序没有倒装的一项是导学号41594096(D)A.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B.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C.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D.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0.对这首词中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导学号41594097(B)A.词小序中的“狼狈”是说在雨中感到窘迫、难堪,“不觉”指不在乎。

B.首句中的“莫听”的意思是不用管;“吟啸”的意思是放声长啸。

C.“一蓑烟雨”一句是说自己对披蓑衣、冒风雨的生活,向来处之泰然。

D.“山头斜照”一句是说云开雨霖,落日有情,脉脉斜辉,映照我身。

【解析】“吟啸”既指低吟,又指长啸。

情感语录1.爱情合适就好,不要委屈将就,只要随意,彼此之间不要太大压力2.时间会把最正确的人带到你身边,在此之前,你要做的,是好好的照顾自己3.女人的眼泪是最无用的液体,但你让女人流泪说明你很无用4.总有一天,你会遇上那个人,陪你看日出,直到你的人生落幕5.最美的感动是我以为人去楼空的时候你依然在6.我莫名其妙的地笑了,原来只因为想到了你7.会离开的都是废品,能抢走的都是垃圾8.其实你不知道,如果可以,我愿意把整颗心都刻满你的名字9.女人谁不愿意青春永驻,但我愿意用来换一个疼我的你10.我们和好吧,我想和你拌嘴吵架,想闹小脾气,想为了你哭鼻子,我想你了11.如此情深,却难以启齿。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四检测:第5课 苏轼词两首+第2课时+Word含解析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四检测:第5课 苏轼词两首+第2课时+Word含解析

第二单元第5课第二课时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用法与众不同的一句是导学号41594088(C)A.大江东.去,浪淘尽B.樯橹灰.飞烟灭C.卷起千堆雪.D.都门帐.饮无绪【解析】C是词的比喻用法,其它都是名作状。

2.选出修辞方法与其它句不同的一项导学号41594089(D)A.终岁不闻丝竹..声B.举酒欲饮无管弦..C.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D.君当作磐石【解析】A、B、C是借代,D是比喻。

3.对“乱石穿空”三句理解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导学号41594090(C)A.一个“穿”字,突现了山崖“刺破青天锷未残”的气势。

B.“拍”不仅给人大浪撞击大石的视觉形象,还给人以撞击的听觉效果。

C.“卷”字用拟人手法,展现出波涛翻卷动荡之貌,写出浪花激溅之状。

D一个“惊”字既写出波涛之气势,更写出波涛给人的感觉。

【解析】“卷”并非拟人手法。

4.“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对这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导学号41594091 (D)A.“羽扇纶巾”,指诸葛亮。

这诗句表现出诸葛亮衣着儒雅,仪态从容,大破曹军。

B.“羽扇纶巾”,指诸葛亮。

这诗句表现出诸葛亮衣着儒雅,仪态从容,协助周瑜大破曹军。

C.“羽扇纶巾”,指周瑜。

这诗句表现出周瑜衣着儒雅,仪态从容,在诸葛亮协助下大破曹军。

D.“羽扇纶巾”,指周瑜。

这诗句表现出周瑜衣着儒雅,仪态从容,大破曹军。

5.对本词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导学号41594092(D)A.苏轼善于以历史为词,拓宽了题材,扩大了词的表现范围,提高了词的意境,且一扫以前文人词的柔弱气息,为词坛注入了新鲜血液,开创了豪放派的先河。

这首词便是明证。

B.苏轼素有抱负,却在激烈的竞争中屡遭贬斥,甚至险遭杀身之祸,其内心的苦闷可想而知,因而将夙愿寄托在古代英雄身上,也是情理中的事。

——这首著名的词作正是如此,他借咏史,抒写出了郁积胸中的块垒。

C.词人将写景、咏史、抒情糅合在一起,做到了情、景、事的交织。

且全词文脉相承,又各有重点:上阕由壮丽的赤壁,联想到古代英雄;下阕则抒发向往英雄与自己壮志未酬的感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跟踪检测(五)苏轼词两首
一、语言表达专练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樯橹
..灰飞烟灭。

樯:挂帆的桅杆。

橹:一种摇船的桨。

这里代指曹操的水军。

B.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

华发:花白的头发。

C.一尊还酹.江月。

酹:将酒洒在地上,以表示凭吊。

D.已而
..遂晴,故作此。

已而:已经。

解析:选D D项,已而:不久,过一会儿。

2.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回首向来
..人物
..萧瑟处B.千古风流
C.便纵有千种风情
..D.同行皆狼狈
..
解析:选D“狼狈”古今义均形容“困苦或受窘的样子”。

A项,古义:刚才。

今义:从来,一向。

B项,古义:杰出的。

今义:轻浮放荡的。

C项,古义:流露出来的男女相爱的深情。

今义:①情怀,意趣;②景象,情况;③风土人情。

3.下列各句中运用了借代手法的一项是()
A.塞上长城空自许B.举酒欲饮无管弦
C.足下蹑丝履D.君当作磐石
解析:选B“管弦”代指音乐。

4.下面六个句子被打乱了顺序,请重新排序。

①苏东坡被贬广东,他一到惠州,就赋诗大赞“岭南万户皆春色”。

②由于广东的自然环境优越,可提供做盆景的树种很多。

③广东盆景又称岭南盆景。

④广东盆景的盆栽艺术,也有近千年历史。

⑤到了清代,盆景艺术已普及于民间。

⑥所以,广东盆景以树桩盆景较为盛行。

答:
解析:文段的叙述对象是广东盆景,据此可断定③是首句;②⑥构成因果关系,叙述广东盆景的特点;④①⑤叙述其历史。

顺序应是:对象—特征—历史。

参考答案:③②⑥④①⑤
5.请以古代诗歌为内容仿照例句续写两个句子,与例句构成排比。

例句:苏轼在赤鼻矶头的浪涛前,慷慨高歌,用豪放解读了如梦的人生。

(1)
(2)
参考答案:(1)白居易在琵琶声的呜咽里,泪湿青衫,用真情感悟了迁谪的无奈。

(2)李清照在凄楚孤苦的守望中,把盏啜饮,用闲愁涂满了生命的黄昏。

6.下面是“全国法制宣传日”的图标,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

答:
参考答案:画面整体为圆形,寓意全国;中间是“法”字和日期“12·4”;“水”部形如喇叭,寓意法律知识和法制观念的传播;“去”部形如钥匙,寓意通过法制宣传开启法律知识之门。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现诗人旷达之情的句子是:“,。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周瑜轻松从容大败曹军的诗句是:“,。


(3)苏轼的《定风波》中“”一句写雨滴打在竹林上发出响声不要感到扫兴,如果把它当作美妙的音乐来欣赏,就“”了。

对客观事物,客观存在不要太在意,不妨去欣赏它。

答案:(1)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2)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3)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二、阅读理解专练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8.词的上片写景,写出了赤壁景色的哪些特点?试结合原词分析。

答:
参考答案:“乱石穿空”写出了山势险峻,“惊涛拍岸”写出了巨浪惊险,“卷起千堆雪”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江水的汹涌澎湃。

这三句合写赤壁景色,有声有色。

9.这首词主要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参考答案:借景抒情的手法。

词人立足万里长江岸上,面对着古战场,倾慕周瑜伟业,慨叹自己一事无成,创造出一种开阔深沉、壮丽奇险的意境,抒发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而不可得、壮志难酬的抑郁之情。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0~11题。

江城子
苏轼
梦中了了醉中醒。

只渊明,是前生。

走遍人间,依旧却躬耕。

昨夜东坡春雨足,乌鹊喜,报新晴。

雪堂西畔暗泉鸣。

北山倾,小溪横。

南望亭丘,孤秀耸曾城。

都是斜川当日景,吾老矣,寄馀龄。

[注]陶渊明曾游斜川,喜爱曾城的独秀,作《游斜川》。

此处是说东坡雪堂之景似当日斜川之景。

10.试析“梦中了了醉中醒”一句的妙处。

答:
参考答案:首句“梦中了了醉中醒”无理而妙,诗句突兀,有先声夺人之效,表达了
愤激之情;起着贯穿全词线索的作用,全词围绕首句展开,且环环相扣。

11.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哪些情感。

答:
参考答案:首句直抒胸臆,说只有梦中才明白、醉中才清醒,表达了愤世嫉俗的情怀。

次写东坡清晨一场春雨过后乌鹊报晴这一富有生机的清新宜人的图景,表达诗人此刻欢欣、怡悦的心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再写东坡之鸣泉、小溪、山亭、远峰等景物,与当日斜川景色相似,写出了田园生活的恬静、清幽,给人以超凡脱俗之感,凸显其淡泊自足的心境。

结尾表达自己年老,希望在田园山水中安度余生的愿望。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13题。

临江仙
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

敲门都不应,倚仗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12.“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答:
解析:一般而言,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可以通过意象(景物)或借助关键词(例如能够直抒胸臆的字词)来品味。

在作答本题时,可结合“恨”字,写出作者“恨”什么,想要“忘却”的又是什么。

因为苏轼是大家熟知的诗人,虽然题目没有给出必要的注解,但在回答作者心境时,还是要结合作者的相关经历作答。

参考答案:此句着眼于一个“恨”字,抒发了词人历尽宦海浮沉之后,对世事纷扰的怀疑、厌倦以及无法解脱而又渴求解脱的人生困惑与感伤。

13.有人说“夜阑风静縠纹平”表面上看来只是一般的写景句子,其实却是作者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相契合的产物(即情景相融)。

请作简要赏析。

答:
解析:题目已经明确要求从情景交融的角度进行鉴赏,在答题时可以按照情景交融这种类型题的答题模式(先结合景物特征,再现词句内容,然后点明景物下作者的情感),结合词句具体内容作答。

参考答案:这一句描写的是深夜江上风平浪静的情景,此时作者的心与景会,神与物游,为如此静谧美好的大自然所陶醉。

于是,他情不自禁地产生脱离世事困扰、寄情自然、实现精神解放(心灵自由)的遐想。

眼前之景其实象征着作者所追求的那个宁静、安谧、自由的理想境界。

(意思相近即可)
(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蝶恋花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14.“绿水人家绕”中的“绕”字,有的版本写作“晓”。

你认为哪个字更恰当?为什么?请简要赏析。

答:
参考答案:(示例一)“绕”字好,因为它切实具体地描绘出了绿水环抱人家的场景,生动形象,具有动态美。

(示例二)“晓”字好,因为它既点明了时间,又渲染了早晨的清新氛围,能够使读者有更自由、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15.俞陛云在《宋词选释》中对这首词的上片作过这样的整体评价:“絮飞花落,每易伤春,此独作旷达语。

”你同意他的看法吗?为什么?请结合词的内容简要赏析。

答:
参考答案:(示例一)同意。

起句“花褪残红青杏小”,虽写了花之凋零,却又写了青杏新生,显示出生机与活力;二、三句则又移向更广阔的空间,燕子轻飞,给画面带来了盎然生气,而绿水绕人家也饶有情趣,这样一来,人的心情也自然随之敞阔;末句虽言萋萋芳草,却以“天涯”起笔,意境开阔。

总之,词的上片虽写“絮飞花落”的暮春之景,却处处可见旷达之语。

(示例二)不同意。

起句写花之凋零、青杏酸涩,为整首词投下了悲凉的阴影;二、三句写燕子翻飞、绿水绕人家,虽富情趣,也不乏暖意,但却是以乐景衬哀情;四句说柳絮飘飞,这一“又”字,则又表明词人之看絮飞花落,非止一次,伤春之感、惜春之情自然流出;“芳草”在古诗词中常用来写愁情,此处亦然,“天涯何处无芳草”即言愁情无限。

因此,这首词中对“絮飞花落”等景物的描写,依然浸透着伤春之情,并非旷达之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