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与传统儒家思想
鲁迅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解构
鲁迅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解构正文: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深刻揭示了当时中国社会最黑暗的一面,对于中国文化传统的解构也有着非常独特的见解和贡献。
鲁迅的文化批判主要表现在对于旧文化、传统观念的批判上,他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于现代社会是没有任何积极作用的,需要脱胎换骨,进行一些“解构”和“重建”的工作。
一、旧文化的批判鲁迅在他的《狂人日记》中就已经对于传统文化进行了批判,他认为传统文化的某些观念和价值观是导致中国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例如,他指出了中国文化中普遍存在的“仁爱”、“雅量大度”等观念对于国家的建设毫无效果,只会导致社会更加的混乱和动荡。
他还针对一些文化上的习惯进行了批评,比如中国的封建礼教、儒家思想等,认为这些东西都是导致中国落后和闭塞的重要原因。
二、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解构鲁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很多观念和价值观都需要进行解构和重建。
例如,他认为儒家思想中的“仁爱”观念已经被人为地解构成了一种“低人一等”的观念,这种观念使得中国社会充斥着一个个“多故少得”的现象。
他还认为,中国人的认知方式中存在的“基于感性而非理性的思维方式”需要进行革新,因为这种思维方式所带来的后果是不可避免的。
同时,鲁迅也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学进行了解构。
他指出,中国古典文学中存在一种“不说真话”的主题,这种主题也是中国传统文学中一个非常致命的问题,它让中国的文学走向了一个空洞、虚假的境地。
鲁迅认为,中国传统文学的主题必须要放在说真话的基础上,否则就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文学。
三、对于现代文化的重建鲁迅在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解构之后,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和建议,这些观点和建议是以“薪火相传”为目的的。
他认为,中国需要建立一个新的价值观、新的文艺和文化基础,这个文化基础应该具有“现代性、人性和实践性”三个特点。
四、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虽然鲁迅的文化批判针对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但是他在一些时候也强调了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
关于鲁迅与传统文化认识
关于鲁迅与传统文化的认识对于鲁迅本人来说,有太多的话想说,比如,他的为人,他的作品,他的生活,他的思想。
要是针对这门选修课来说,我还是想谈一谈鲁迅先生与中国的传统文化。
记得在课上,曾经探讨了这个问题,就是“鲁迅到底反不反传统”?有人说他是反传统的,在“五四”时期,写了很多作品来批判传统社会的不满,批判封建专治统治。
但是还有一些人说鲁迅是继承了传统的文化,他不是反传统。
针对这个问题,我就来简单地谈一下,鲁迅与传统文化。
二者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从我个人来说,不能说鲁迅反,也不能说鲁迅不反,他们二者并不是一个二元对立的关系。
只能说鲁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是既批判又继承。
首先,还是要明确一个概念,什么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一般是指鸦片战争之前中华民族的全部独立精神创造,包括理性与审美创造。
鲁迅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是指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与继承这一双重关系。
其实在他所写的作品中不难看出鲁迅对于传统文化的思想。
比如,鲁迅在他的《摩罗诗力说》一文中说:“国民之发展,功虽有在于怀古,而其怀也,思理朗然。
如监明镜。
故时时上征,时时反顾,时时进光明之途。
时时念辉煌之旧有,故其新者日新,而其古也不死.”“时时进光明之途”就不能固守传统,所以鲁迅针对当时中国社会、政治和国民的病根,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糟粕进行了猛烈的批判;“时时念辉煌之旧有”就不能不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所以鲁迅在这种批判中又很好地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
再比如,鲁迅是不提倡“尊孔”的。
鲁迅的“打倒孔家店”,正是着眼于孔夫子“为了治民众者,即权势者设想的方法”,着眼于“孔教徒怎样使‘圣道’变得和自己的无所不为相宜”,着眼于历代封建帝王赖以维护其统治的儒家的传统——精神“麻痹术”。
对于孔子学说中,类似这些直接为维护封建专制主义服务的东西,也就是为历代封建统治者吹捧、崇尚的东西,鲁迅是深恶痛绝的。
但是他又从某种角度继承了孔子的思想。
鲁迅之所以对孔子的本人评价采取一种心平气和的态度,是因为他清醒地看到,孔子思想中确实存着一定程度上的带有远见智慧,存在着积极向上的因素,存在着具有历史生命力的东西,而这些又是孔子一生为之身体力行的。
鲁迅与中国传统文化
学术界对鲁迅 的观点
更能举出的,是鲁迅自己对传统文化的整理,他的《中国小 说史略》,恐怕到现在为止,在学术水平上,还没有一部小 说史全面超过了它。可以说鲁迅是对中国传统小说给予科学 整理的第一人。这些事实和鲁迅的这样一些言论,都足以证 明鲁迅没有全盘地否定传统,对传统的看法是全面的。但是 还必须正视另外一个事实,鲁迅在论述传统文化的时候,从 来不是既然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既有缺点又有优点。而 是更多地说传统的缺陷,弊端,也就是说,他是偏至的,而 且,鲁迅直言不讳他是偏至的,他在观照传统文化的时候, 他的主要精力、重要着眼点,是对传统文化的批评,是对传 统文化有弊端,有缺陷的一面提出他的批判,他确确实实较 少地说到传统文化肯定性的一面,当然“否定”和“全盘否 定”不是一个概念。
返回
鲁迅在青年时期曾给予佛教较高的评价,在“五四” 之前也产生过研究佛教的兴趣,这来源于他当时的宗教观, 认为“希伯来之民,大观天然,怀不思议,则神来之事与 接神之术兴,后之宗教,即以萌孽,虽中国之术谓之迷, 吾则为此乃向上之民,欲离是有限相对现世,以趣绝对之 至上者也。人心必有所凭依,非信无以立,宗教之作,不 可已矣” ,“宗教由来,本向上之民所自建,纵对象有多 一虚实之别,而足充人心向上之需要则同然”(《集外集 拾遗补编· 破恶声论》 )
道家思想的另一位始祖庄子,进一步发挥了老子“无为”的 思想。鲁迅认为‚自史迁以来,均谓周之要本,归于老子之言, 然老子尚欲言有无,别修短,知白黑,而措意于天下。周则欲并 有无修短白黑而一之,以大归于‘混沌’,其‘不谴是非’, ‘非死生’,‘无始终’,皆此意也。中国出世之说,至此乃始 圆备。‛(《汉文学史纲· 第三编· 老庄》) 比起老子来,庄子确实是更进一步‚自无为而入于虚无‛ ( 《汉文学史纲· 第三编· 老庄》) 作为道家始祖的老子,也是鲁迅十分注意的人物。一方面 认为他是‚一事不做,徒作大言的空谈家。‛,认为‚这种‘大 而无当’的思想家是不中用的,我对于他并无同情‛(1936年2 月21日致徐懋庸信);另一方面又认为他深有‚‘将欲取之 ’ 的战略‛(《三闲集· 我的态度气量和年纪》),既有空谈的一 面,又有韬略和权术的一面,这才是完整的老子的形象。
儒道互补的文人例子
儒道互补的文人例子
唐代文学家韩愈曾写下过“道、儒二家,虽殊其源流,而异端相通,一家之言所谓道者,亦一家之言所谓儒也。
”这句话说明了儒道互补的现象。
以下是一些儒道互补的文人例子:
1. 鲁迅:鲁迅虽然是一位现代知识分子,但他的思想中融合了儒家的道德观和道家的自然观,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思想。
2. 陶渊明:陶渊明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和道家学者,他的诗歌中融入了许多道家的思想,如道法自然、隐居生活、自由自在等都能够在他的作品中看到。
3. 王阳明:王阳明是明代一位重要的儒家学者和思想家,他的思想既有儒家的仁爱之道,也有道家的无为修身的思想,形成了一种新的人性观和修身观。
4. 纳兰性德:纳兰性德是清代最著名的文学家之一,他的作品中融入了儒家的思想和道家的情感体验,流露出一种深刻的哲学思考和情感体验。
5. 李白:李白是唐代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作品中融合了儒家的道德观和道家的自然观,形成了一种既有人文主义思想又有自然主义思想的文学风格。
鲁迅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鲁迅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近代中国文化的发展,是一个传统与现代相互碰撞、交融的过程。
作为中国现代文化领域的杰出代表,鲁迅既承袭了传统文化的精华,又积极追求独立自由的创新,为中国现代文化的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本文将从鲁迅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接触、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与反思以及他在创新方面的贡献等几个方面来探讨鲁迅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一、鲁迅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接触鲁迅从小接触中国传统文化,深受其影响。
他在家庭教育中受到了多方面的熏陶,如家族世风的影响、儒家经典的学习等。
尽管鲁迅曾对传统文化持有批判的态度,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与感悟,却为他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二、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与反思鲁迅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广泛的批判和反思,他认为传统文化中存在着种种弊端与顽疾。
他对儒家礼教、封建礼俗以及旧时社会等进行了深度剖析,将其列为他文学创作的重要对象。
通过对传统文化不足之处的批判,鲁迅引导了读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与反思。
三、鲁迅的文化创新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鲁迅忠于自己的独立精神,实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创新。
他以小说和散文为主要创作形式,通过高度自由的艺术表达,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与腐败,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他的作品多以古文入对,运用鲜明的对比和生动的细节,使文学语言更加通俗易懂,直抒胸臆,引人入胜。
鲁迅的文化创新不仅体现在作品形式上,也表现在思想观念上。
他致力于引进西方的先进知识,将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从而开启了中国现代文化的新篇章。
他不仅主张改革传统文化中的陈旧观念,还强调要坚持独立思考、自由创新的精神,为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总结起来,鲁迅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相辅相成,他既继承了传统文化的优秀品质,又批判了其中的弊端,注重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鲁迅的努力使得传统文化在面临现代社会冲击的同时,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对中国现代文化的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儒家思想看鲁迅精神与中国文化传承
争为例 ,阐述“ 科学救国 ” 的道理 , 说明科学家“ 振作其国人 ” 、 国古典经书 ,“ 厚德载物 ” 、 “ 宽厚包容 ” 的思想自然是渗透到骨 “ 震怖其外敌 ” 的历史责任 。为了解救国家危难 ,科学家们“ 尽 其全力 ,竭其智能 ,是兵士不足 ,则补以发明 ,武具不足 ,则补以
对 ,终于转危为安 。可见“ 《易 》 之兴也 ” 实在是在危难处境中 我们祖先的忧患意识的必然结果 。 《周易 》 突出体现的正是
[8 ] “ 朝乾夕惕 ” 、 “ 居安思危 ” 的忧患意识 。如《易传 ・ 系辞下传 》 探险勘测 ,掠夺窃取我国的丰富资源 。 为此 ,鲁迅深切地担忧
82
中国沦为西方殖民地的危险 ,指出这种状况固然是由于历代反 动统治者的专制“ 经营养成 ” 的 , 但也有“ 地质学不发达 ” 的缘 故 ,并历数近代以来西方人对我国广阔区域进行侵略性的地质 考察和科学资料窃取活动的罪行 ,进一步揭露西方人包藏的侵 略祸心 :“ 毋曰一文弱之地质家 ,而眼光足迹间 , 实涵有无量刚
[ 15 ] 非兵匪 ,更不是旗帜鲜明的小人 ,乃是所谓‘ 流言 ’ 。 ” 在鲁迅
芬” 出谋划策导致的 1897 年德国强租我国胶州湾并修筑了胶 济铁路的事件 ,一针见血地指出地质勘探与国家主权之间的密 切关系 ,揭穿了西方国家派遣“ 探险 ” 、 “ 考察 ” 人员所包藏的侵 略野心 。 在《 科学史教篇 》 一文里 , 鲁迅满怀科学救国的信念指出 : “ 科学者 ,神圣之光 ,照世界者也 ,可以遏末流而生感动 。时泰 , 则为人性之光 ; 时危 ,则由其灵感 , 生整理者如加尔诺 , 生强者
[1 ] 仍在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当代文坛 。 ” 秦弓先生指出 :“ 作为民 [6 ] 指出的圣人“ 吉凶与民同患 ” ,“ 又明于忧患与故 ” 。 这一思想
儒家传统与鲁迅的精神至上观(2)
儒家传统与鲁迅的精神至上观(2)虽然孟子被认为是儒家心学的开创者,但孔子的以仁为核心的人格学说,却规定了儒家心学的基本走向,即心的道德性。
孟子的心性之学正是建立在仁心的逻辑基础上的。
孟子曾提出天、性、心的心性之学模式,所谓“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其天矣。
”这就是说,天是性的本体,性是心的依据。
心虽是一种道德功能,但它却是人的天性这个本体的摹本和体现,因而孟子必然讲性善,而这个善就是人的天性的道德本心,心,不仅载有道德法则,也是一种具有外在道德价值的能量。
但孟子并没有将心仅仅为某种静态的道德功能,他认为这种负载着道德原则的心也只是践仁的出发点,是一种潜在的为善能量,因此他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既然这种体现着善的心还是“端”,还是一个开头或起点,那么它就有重塑的必要,它就要加以提升。
孟子之后的荀子曾提出与孟子不同的心性之学观念,他虽也认为“性者,天之就也”,但他所发现的这种天性的本质却是“情”,从逻辑范畴上讲,情就是性,二者同质同构,而“情”的衍生结果又是“欲”,即他所说的“情者,性之质也。
欲者,情之应也。
”所以徐复观说荀子是“以欲论性”。
在荀子看来,人的“好利”、“疾恶”和“好声色”等欲望,会导致“争夺”、“残贼”和“淫乱”的行为,因而得出结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荀子既然认为人天性恶,那么人类的希望在哪里呢荀子说:“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待礼仪然后治。
”师法和礼仪虽然是化性为善的具体途径,但师法和礼仪的客观尺度是“道”,荀子讲:“何为衡曰:“道。
”不过“道”是需要认识的,道被认识后才能成为有意义的价值标准,这就需要一种能够认识道的认知功能,这种认知功能就是荀子所说的心,所谓“人何以知道曰:心。
”“心知道,然后可道。
”于是,心成为化性为善的主体内在依据。
心为什么具有这样的功能是因为“心生而有知”荀子讲的心虽不同于孟子的德性心,是一种认知心,但它仍以成德为其终趣,它的成就仍表现为理想人格和秩序,因此,在荀子看来,心是人格实现和秩序的主宰功能。
鲁迅先生的教育背景
鲁迅先生的教育背景早年教育鲁迅先生于1881年出生在浙江绍兴一个官宦家庭。
其父周伯宜为清朝举人,曾任江西新建知县。
鲁迅的童年主要在江南水乡度过,接受了传统的儒家教育。
私塾教育鲁迅的启蒙教育始于三岁,在家族开设的私塾中学习《三字经》、《百家姓》等基本读物。
六岁时,他进入本家开设的“三味书屋”读书,接受更为系统的传统文化教育。
在这里,鲁迅学习了《鉴略》、《左传》、《诗经》等儒家经典。
江南水师学堂1898年,鲁迅先生进入南京江南水师学堂接受新式教育。
在这里,他接触到了西方的科学知识,并开始接触启蒙思想。
江南水师学堂的教育背景对鲁迅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作品中的许多主题都能从中找到影子。
日本留学1902年,鲁迅先生赴日本留学,最初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习医学。
但不久,他意识到“医学救国”并非自己的真正兴趣所在,转而投身文学和思想领域,改入东京弘文学院学习日语及文学。
1906年,鲁迅进入日本第一高等学校深造,此后又在东京大学选修英国文学。
在日本留学期间,鲁迅先生深受日本近代文学及启蒙思想的影响,开始创作白话文小说,并积极参与反清的革命活动。
这段经历为他后来的文学创作和思想发展奠定了基础。
回国后活动1918年,鲁迅先生回国,开始了教育与文学创作的生活。
他曾在北京大学任教,教授文学和写作课程,培养了一批新兴的文学青年。
同时,鲁迅先生开始在《新青年》等刊物上发表作品,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结语鲁迅先生的教育背景跨越了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
这种多元化的学习经历,使他的文学作品具有深刻的社会批判性和人性的复杂性。
从私塾到新式学堂,从江南水师学堂到日本留学,鲁迅不断吸收各种文化营养,最终成为了一位享誉中外的文学巨匠。
中国传统儒文化影响下的鲁迅作品创作
中国传统儒文化影响下的鲁迅作品创作作者:宋伟嘉来源:《读天下》2020年第12期摘要: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文化传统,古老的文化传统影响着一代代的中华儿女,而儒家思想又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主导思想,为传统中国人在语言上、行为上甚至思想上划定界限和制定规范,是中国数千年封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
鲁迅作为近代提倡思想解放的先驱人物,在其文学作品中对儒家传统思想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但他作为一个处于封建传统环境中的知识分子,其思想必然受到儒学的影响,本文以鲁迅的部分作品为据,分析传统儒家思想对鲁迅的创作影响。
关键词:儒文化;中国传统文化;鲁迅;仁;民本一、前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文化是上千年来被历朝历代统治者所推崇的文化,在封建社会时期,一直是思想界的主流思想。
儒家文化倡导血亲人伦、道德理性、现世事功等,其中心思想是忠、孝、悌、勇、仁、义、礼、智、信等。
儒家文化适应了封建社会的需求,并对中国的文化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20世纪初,中西方文化交融,中国文化处于转型时期。
鲁迅的作品又是这一时期的产物,在他的作品中较为明显的存在儒家思想的因子。
所以本文将从鲁迅笔下受儒文化影响的悲剧人物形象、思想主题等方面来探究儒文化对其文学创作的重要影响。
二、儒文化对其影响(一)受儒文化影响下的悲剧人物形象的塑造鲁迅笔下的人物受着传统儒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被禁锢在传统的封建伦理道德观念之中。
在《呐喊》《彷徨》中的知识分子有着不同的态度,有沉溺于传统,进而维护封建传统的知识分子鲁四,他从“新党”一直骂到了祥林嫂;有被传统思想腐蚀,精神麻痹的知识分子孔乙己,他穿着长衫,留着长指甲;有大胆质疑传统却被诬陷为疯子的狂人;有徘徊酒楼、踌躇的吕不韦;有渴望女性解放、追求自由的子君;有失意重重、无可奈何的涓生……他们都是接受过思想教育的知识分子,但却都拥有着与之不符的悲剧命运。
孔乙己清高善良但却被打断腿;在《伤逝》中,一死一伤,子君死去,涓生陷入自责。
鲁迅批判孔孟之道的言论摘录
鲁迅批判孔孟之道的言论摘录孔孟之道,即指孔子和孟子所倡导的儒家思想体系,对于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然而,在现代思潮的冲击下,鲁迅对孔孟之道进行了一系列的批判。
以下是鲁迅批判孔孟之道的言论摘录,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一、关于传统儒家伦理道德的质疑1. "圣人之意既已矣奥,莫相干也,瞽者又欲修其世道责之,如何则奥思之奥。
"(《狂人日记》)鲁迅认为,传统的孔孟之道在现代社会已经失去了其生命力。
在这个现代社会中,传统的伦理道德已经无法解决现实问题,并且对于社会的进步产生了阻碍。
2. "吾今之时世焉能容迂儒骨节"(《狂人日记》)鲁迅指出,现代社会需要的是现实而实用的人才,而不是沉浸在传统儒家思想中的迂腐之人。
他批评了当时社会上的儒家学者对于实际问题的无知和冷漠。
二、对于孔孟之道的人性论批判3. "孔之本心,我承望谁钦敬也?然而近世偏学者,则凡孟氏,苟一吹毛求疵,时咄咄逼人之状且是多。
"(《孔和尚与鲁迅先生》)鲁迅对于孔孟之道的人性论提出了质疑。
他认为,传统学者们笃信孔子的“人性本恶”说,实际上是为了掩盖社会的罪恶和个人利益的一种手段。
4. “以情为圣,人智既尽。
”(《孔和尚与鲁迅先生》)鲁迅批判道,孔孟之道的“以情为圣”的思想,实际上是一种对于智力的否定。
他认为,人类应该通过理智和科学来认识世界,而不是仅依靠情感。
三、对于孔孟之道的教育制度批判5. “一切忽略人民的教育,都是虚伪的。
”(《热风杂志》)鲁迅深刻地批判了孔孟之道所倡导的教育制度。
他认为,孔孟之道过分重视礼仪道德,却忽略了对人民实际情况的了解和关怀,是一种虚伪的教育。
6. “教育应该是为了解放而不是奴役人类。
”(《无声告急》)鲁迅指出,传统儒家教育追求的是对人的束缚和控制,而不是培养创造力和个性发展。
他提倡的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应该以解放人类、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
四、对于孔孟之道的社会体制批判7. “只要对立还存在,胜利就永远属于强者。
鲁迅作品的反传统意识和对传统文化的承传
鲁迅作品的反传统意识和对传统文化的承传鲁迅是20世纪中国最杰出的文学家之一,他的作品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又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和思考。
鲁迅的反传统意识体现在他对儒家文化、封建制度和旧道德观念的批判上,他认为这些传统思想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和行动,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在鲁迅的小说中,他经常描写贫苦人民的生活,以此展现封建制度对人民的压迫和剥削。
例如,他的小说《狂人日记》中,主人公通过疯狂的言行表达了对封建传统和道德规范的反感,他认为这些传统思想抹杀了人性,使人变得机械和僵化。
在另一篇小说《阿Q正传》中,鲁迅描写了一个贱民阿Q的生活,他被社会排斥和歧视,最终在压迫下自杀。
这个故事反映了封建社会对弱势者的残酷现实,同时也呈现了鲁迅反传统意识的态度。
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承传则体现在他对中国文学的重视和传承上。
他认为中国文化有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精神内核,这些对现代中国文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鲁迅自己的作品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例如他的小说《药》中,描写了一个传统医师和现代医学之间的对比,尽管现代医学发展迅速,但传统医学依然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在鲁迅看来,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并不是对立的,而是可以相互融合和发展的。
他希望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承传和创新,为现代中国文化的发展提供新的灵感和动力。
因此,他在文学创作中不仅反映了社会现实,还注重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使其更加适应时代的需求和精神追求。
总之,鲁迅作品中的反传统意识和对传统文化的承传,既反映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和反思,也表达了他对现代社会的批判和期望。
这种思想和态度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传承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也为世界文化的多元性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启示和借鉴。
鲁迅的启蒙教育
鲁迅的启蒙教育鲁迅,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先驱,他的文学作品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疾苦,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他的启蒙教育经历,也是他成为伟大作家的重要因素之一。
鲁迅出生在一个封建社会里,受到了传统的儒家教育。
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沉沦于封建迷信,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不断的学习,逐渐走上了启蒙之路。
在他的启蒙教育中,最重要的是他的家庭环境和受教育经历。
首先,鲁迅的家庭环境对他的启蒙教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的父亲周文重是一个有着开明思想的人,他不仅在家里给鲁迅以严格的教育,还让他接触到了丰富的书籍和知识。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鲁迅受到了启蒙思想的熏陶,培养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其次,鲁迅的受教育经历也为他的启蒙教育提供了重要支持。
他曾就读于名校南京高等师范学堂和东京帝国大学医学院,这些优质的教育资源使他接触到了世界先进的科学知识和思想,拓宽了他的视野,激发了他对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的关注。
在这些学校里,他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一起探讨问题、交流思想,共同成长,为他日后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鲁迅的启蒙教育经历,不仅使他成为了一位卓越的作家,更让他成为了一位关怀社会、关注民生的知识分子。
他的文学作品如《呐喊》、《狂人日记》等,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疾苦,激励人们追求真理,追求自由,具有极其深远的社会影响。
总之,鲁迅的启蒙教育经历,是他成为伟大作家的重要原因之一。
家庭环境和受教育经历为他提供了丰富的启蒙资源,激发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知识的追求。
这种启蒙精神,不仅体现在他的文学作品中,更是对后人的深刻启示,激励着人们不断追求真理,不断探索前行。
琐记鲁迅先生的求学经历
琐记鲁迅先生的求学经历
鲁迅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作品和思想影响深远。
想要了解他的成长经历和求学经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鲁迅先生生于浙江绍兴,经历了一个传统文化浓厚的家庭环境。
他父亲是一个教育家,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特别是儒家思想。
这种传统文化的熏陶对鲁迅先生的成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他在家学过中国古代文学和哲学,也受到了父亲激励他要做一名文化人的影响。
鲁迅先生的求学经历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在中国传统教育体系下接受教育。
他先后就读于绍兴中学和南京高等师范学校。
在这个阶段,鲁迅先生学习了中国传统文化,包括诗、书、礼、乐等各个方面。
这些传统文化对于鲁迅先生的文学写作影响极大,他的作品中常常可以看到对于传统文化的怀旧和批判。
第二阶段是在日本留学时期。
鲁迅先生在1902年去了日本留学,在那里他接受了西方文化的影响。
他先是在东京外国语学校学习日文和英文,随后又到了京都帝国大学学习医学。
在这个阶段,鲁迅先生被现代文学和思想所吸引,他在日本开始了文学创作,并结识了一些知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如岩波春夫、菊池寛等。
这个阶段的学习和生活经历对鲁迅先生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鲁迅先生的求学经历充满荆棘和困难,但正是这些经历奠定了他以后文学创作的基础,并成为他思想深邃的源泉。
鲁迅先生的求学历
程告诉我们,遇到困难之时坚持不懈,不断努力学习和思考,方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文化人。
鲁迅先生的挑战
鲁迅先生的挑战鲁迅先生,20世纪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他以其深刻的见解和犀利的笔触,揭示了中国社会的许多问题,并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鲁迅的挑战既是对自我的挑战,也是对社会的挑战。
本文将从个人和社会两个方面来探讨鲁迅先生的挑战,并对其影响进行分析。
一、自我挑战鲁迅先生是一个具有思想独立和敢于挑战传统的作家。
他敢于质疑旧有的观念和制度,并以其独特的视角和言辞揭示社会的黑暗面。
他在文学创作中敢于面对自我,挑战自我,追求真实和艺术的完美。
鲁迅先生的自我挑战体现在他对于传统儒家思想的质疑。
他认为传统儒家思想已经过时,并且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他通过他的作品向读者展示了这种消极影响,并提出了自己对于社会改革和现代文化的见解。
他以独立的思考和挑战传统的姿态,引导人们重新审视和思考中国传统文化。
鲁迅先生的自我挑战还体现在对自己文学创作的追求。
他不满足于仅仅表达他内心的情感和思想,而是将其提升到了更高的层次。
他追求真实,追求艺术的完美,这要求他不断挑战自己的创作技巧和表现形式。
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于文学形式和艺术手法的探索,他以机智幽默的语言风格和犀利的批判眼光,揭示了社会问题的本质。
二、社会挑战鲁迅先生对中国社会的挑战主要表现在揭示社会问题和呼吁社会改革上。
他深刻洞察社会的弊端和矛盾,通过他的作品批判了以封建制度为基础的社会体制,并呼唤人们觉醒和改变。
鲁迅先生的作品直指社会的黑暗面,以小说《狂人日记》为例,他通过主人公的疯狂与日记的形式,来表达对封建社会的不满和批判。
他用尖锐的笔触刻画出了封建家庭的奴役和压迫,以及社会的腐败和虚伪。
他通过同情和怜悯的目光,将这些社会问题展现在读者面前,从而引起公众对于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
鲁迅先生的社会挑战还表现在呼吁社会改革上。
他提出了一系列社会改革的主张,包括言论自由、民主制度和科学精神的推广等。
他坚信只有通过这些改革,中国才能实现现代化和进步。
他通过他的作品和言论,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并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和讨论。
鲁迅接受的启蒙教育
鲁迅接受的启蒙教育
鲁迅,中国现代文学的泰斗,他的文学作品影响深远,对中国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而鲁迅的思想和文学成就,与他接受的启蒙教育密不可分。
鲁迅的启蒙教育可以追溯到他的家庭教育。
鲁迅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个富有文化素养的人,他的母亲也是一个有教养的妇女。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鲁迅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家庭教育,父母亲的言传身教对他的成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他从父母那里学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培养了对文学艺术的浓厚兴趣,也形成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敏锐观察和批判精神。
除了家庭教育,鲁迅还接受了传统的儒家教育。
他曾就读于儒学经典,学习了儒家的伦理道德和中国传统文化。
这些传统文化的熏陶,使他在后来的文学创作中不断地回归传统,寻找中国文化的根源,思考中国人的精神命运,形成了他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思想深度。
此外,鲁迅还接受了西方现代教育的影响。
他曾留学日本,接触了西方文化和思想,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
在日本留学期间,他接触了马克思主义、自然科学等西方思想,这些思想对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开始关注社会现实,关注中国人民的疾苦,开始以文学的形式表达对社会的批判和呼吁。
总的来说,鲁迅接受的启蒙教育是多方面的,既有家庭教育的熏陶,又有传统文化和西方思想的影响。
这些教育经历,使他成为了一位思想深刻、文学才华横溢的作家,也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鲁迅的启蒙教育,不仅影响了他个人的成长,也影响了整个中国文学的发展,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篇章。
鲁迅对古代文学的思考
鲁迅对古代文学的思考在中国文学史上,鲁迅被视为一位伟大的现代作家和思想家。
他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和健康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在鲁迅的文学创作中,他的思想与他对古代文学的观察和思考密不可分。
本文将探讨鲁迅对古代文学的思考,以及这种思考在他的文学中的表现。
一、鲁迅对古代文学的批判鲁迅在其作品中经常对古代文学进行批判和反对。
他认为,古代文学大多存在着封建思想和道德,不符合现代文明的发展。
例如,在《呐喊》中,他批判了古代文学的儒家思想,认为儒家思想让中国陷入了恶性的循环,只有从根本上摆脱儒家思想,才能实现文化的现代化。
同时,鲁迅也批评了古代文学中存在的种种陈规,他认为这些陈规让古代文学变得僵化和陈旧。
二、对古代文学的启发鲁迅也受到了古代文学的启发,他认为古代文学具有对现代文学的启迪作用。
他认为古代文学中的“文以载道”,即文学的作用是为传递道德和思想服务。
这种观点使他更加强调文学的价值,认为文学可以改变社会,为国民的自由和独立做出贡献。
三、古代文学在鲁迅的文学中的影响鲁迅的文学中融合了古代文学的诸多元素。
例如,在他的小说《阿Q正传》中,他使用了古代文学中的反讽和讽刺。
在小说中,阿Q是一位自认为是大侠的人物,但他的行为并不符合中国的封建道德,并且他的整个人生也是一场悲剧。
这种讽刺方式是鲁迅从古代文学中借鉴的,它在中国古代文学中也得到了广泛地应用。
此外,在鲁迅的文学中,还体现了古代文学中文学命题和人性的思考。
例如,在鲁迅的小说《孔乙己》中,他通过对一位酒肉朋友的描绘,深入分析了人性中善恶的并存。
这种思考方式非常类似于古代文学中的命题创作方式,这些文学主题通过对人类思想与价值的探究,对中国的文化传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之,鲁迅对古代文学的思考和研究,是他作为一名现代作家的必要工作,也是他文学创作中最重要的灵感来源之一。
他对古代文学的批判和借鉴,为现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启迪。
通过对鲁迅对古代文学的思考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鲁迅对中国文学历史的重大贡献和深刻的影响。
儒家传统与鲁迅的精神至上观
儒家传统与鲁迅的精神至上观[摘要]鲁迅作为一个文化转型时期的作家,他的精神世界是复杂的,这表现在他一方面主张“拿来主义”和坚决批判传统,另一方面又自觉不自觉地在一些方面信奉着文化传统,他的精神至上观与儒家文化之间的本质联系就体现出民族传统在他的文化心理上的深刻积淀。
“心学”是儒家传统的灵魂之一,它的核心意义就在于把“人心”视为人格实现和历史秩序的主宰功能,鲁迅的“弃医从文”,提倡个性,张扬科学精神,以及他毕生为之奋斗的思想启蒙事业,共同体现着一个思想模式,即人的精神世界的转变是社会历史变革的根本,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鲁迅的精神至上观。
[关键词]儒家传统;思想模式;精神至上观[正文]尽管有不同意见,但我还是认为中国整个20世纪的文化选择,就总体而言,都表现出对西方各种势力的侵入与挑战的回应,这种回应是建立在民族立场上的,其动机和目标是振兴中国,这个目标是本世纪中国几代知识分子的共同追求,如果将实现这一目标看作一个过程,那么这个过程的逻辑起点在哪里?不同历史时期的知识精英们的思考虽因时代而异,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观点是,从转变国人的思想意识入手,即国人的思想意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和关键,我们姑且将这一主张称为“精神至上观”或“精神至上主义”。
我们知道,鲁迅能够成为作家,来自于他的人生中的一次重要抉择。
那就是他在1906年的弃医从文。
鲁迅为什么突然弃医从文?人们常常把《(呐喊)自序》中鲁迅的一段自述作为依据。
用鲁迅自己的话说,从那一次以后就放弃了学医的理想,到了东京搞文艺运动去了。
然而,当我们仔细考察鲁迅“从医”,还是“从文”的理由时,就会发现问题并不那么简单。
鲁迅的从医选择是相当实际而有意义的,照他自己的说法是,一面可以救治“被误的病人”,可以在战时做军医;一面可以促进“国人对维新的信仰”。
根据上面的解释,鲁迅对这样一种选择的放弃理由并不充分,因为一方面在战争时期,第三国的人为交战双方的一方做间谍的事是常有的,另一方面这现象对于中国人来说又没有普遍意义,并不能说明什么深刻的问题。
浅析鲁迅对孔子及儒家的态度
浅析鲁迅对孔子及儒家的态度众所周知,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和领导者,而新文化运动是由鲁迅等一些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发起的一场“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学革命运动。
由此我们知道,鲁迅对于传统文化,细说为孔子及儒家文化是高举“打倒孔家店”的旗帜的,但是,鲁迅对于孔子和儒家的态度真的是全盘否定的吗?其实,鲁迅对孔子和儒家既有肯定,也有否定。
经常有人来比较鲁迅和孔子在中国的地位,用毛泽东主席的一句话可以说明,“鲁迅在中国的价值,依我看要算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孔夫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鲁迅则是现代中国的圣人。
”是啊,鲁迅和孔子的地位不可同日而语,他们对于中国的影响都十分深远,都是引领中国思想的伟人,那么,鲁迅会不明白孔夫子及儒家文化的重要性和意义吗?鲁迅先生还曾经赞誉过孔子,说“孔丘先生是伟大的,生在巫鬼势力如此旺盛的时代,偏不肯随俗谈鬼神!”誉孔子为“以柔进取”,“事无大小,均不放松的实行者。
””再如,鲁迅有些主张和价值取向,虽然没有明言,其实有着深厚的儒家基础,更值得我们注意,他一贯提倡的“认真”精神与赞赏拥有这种精神的“愚人”,与儒家核心价值之一的“诚”,实质上是一致的。
但是,我们知道,孔子及儒家的学说在当时的封建社会被奉为高尚的学说,“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样的时代延续了多少春秋,可见,孔子的儒家学说在当时是很受统治者推崇的,而统治者之所以推崇儒家文化,也就是其中有他们所需要的能够笼络人心,能够使全国百姓都听之任之的地方,然而对于孔子学说中,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服务的东西,也就是为历代封建统治者吹捧、崇尚的东西,鲁迅则深恶痛绝,并进行过猛烈的抨击。
诸如:“孔夫子在中国,是权势者所捧起来的,是那些权势者和想做权势者们的圣人。
”“孔夫子曾经计划过出色的治国方法,但那都是为治民众的,即权势者们设计的方法,为民众本身的,却一点也没有。
”可见,鲁迅先生抨击的是被历代统治者利用了的孔子,而不是提倡君子之道的孔子。
鲁迅批判孔孟之道的言论摘录
鲁迅批判孔孟之道的言论摘录鲁迅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在他的作品中,常常提到孔孟之道。
鲁迅对孔孟之道的批判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1. 鲁迅认为孔孟之道过于注重形式,忽略了内容。
他在《呐喊》中写道:“我们的教育体系把形式看得太重,把内容看得太轻,其实这是很可悲的。
”鲁迅认为,孔孟之道过于注重形式,对于儒家学者来说,只要遵守儒家的礼仪,就能够获得尊重和荣耀,而不需要去真正理解和践行儒家的思想。
2. 鲁迅认为孔孟之道过于强调继承,忽略了创新。
他在《呐喊》中写道:“儒家的学者们所谓的‘继承’,实际上就是忽略了创新,只注重继承传统。
”鲁迅认为,孔孟之道过于强调继承,对于儒家学者来说,只需要继承传统,就能够获得尊重和荣耀,而不需要去真正理解和践行儒家的思想。
3. 鲁迅认为孔孟之道过于注重权威,忽略了个人思考。
他在《呐喊》中写道:“儒家的学者们所谓的‘权威’,实际上就是忽略了个人思考,只注重权威的意见。
”鲁迅认为,孔孟之道过于注重权威,对于儒家学者来说,只需要听从权威的意见,就能够获得尊重和荣耀,而不需要去真正理解和践行儒家的思想。
4. 鲁迅认为孔孟之道过于注重道德,忽略了现实。
他在《呐喊》中写道:“儒家的学者们所谓的‘道德’,实际上就是忽略了现实,只注重道德的规范。
”鲁迅认为,孔孟之道过于注重道德,对于儒家学者来说,只需要遵守道德的规范,就能够获得尊重和荣耀,而不需要去真正理解和践行儒家的思想。
总之,鲁迅对孔孟之道的批判主要集中在注重形式、强调继承、注重权威、注重道德等方面,他认为这些都会使孔孟之道忽略了内容、创新、个人思考、现实等重要的问题。
(本文部分内容搜集自网络,仅供参考)。
鲁迅 碰壁事例
鲁迅碰壁事例鲁迅,中国现代文学的巨匠,他的作品深深触动了无数读者的心灵。
在他的一生中,他也经历了许多碰壁的事例。
这些碰壁,不仅使他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也让他更加坚强和勇敢。
下面,我将以鲁迅碰壁事例为题,讲述他的故事。
鲁迅生于1881年,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和挫折。
在他年轻的时候,他曾多次碰壁于传统的文化环境中。
那个时代,儒家思想主导着中国的文化,而鲁迅对这种传统文化持批判的态度。
他认为这种文化束缚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然而,当他试图发表自己的观点时,他遭到了强烈的反对和打压。
他的文章被禁止发表,他的观点被扭曲和攻击。
面对这些困境,鲁迅没有退缩,而是更加坚定地捍卫自己的信念。
然而,鲁迅的碰壁并没有止步于此。
在他后来的人生中,他又面临了更多的挑战和困难。
在他追求文学事业的道路上,他遭遇了无数的困境和挫折。
他的作品多次被退稿,他的理念被质疑和否定。
在那个时代,文学界充斥着虚伪和腐朽,人们对于真实的追求被置于次要的位置。
然而,鲁迅并没有放弃,他继续坚持自己的写作,并不断地超越自己。
他的作品《狂人日记》、《药》等,以其犀利的文字和深刻的思考,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鲁迅的碰壁事例不仅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
他的坚持和勇敢不仅给予了后人启示,也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我们应该像鲁迅一样,勇敢地面对困境和挫折,在逆境中不断进取。
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工作上,我们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碰壁。
但是,只要我们保持坚定的信念和勇敢的态度,我们就能够克服一切困难,走向成功的道路。
鲁迅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勇敢面对碰壁,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取得真正的成就。
在这个充满挫折和困难的世界中,我们不能气馁,不能退缩。
相反,我们应该像鲁迅一样,坚持自己的信念,勇敢地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人生的舞台上展现出最真实的自我,成就自己的价值。
鲁迅碰壁事例的故事,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在困难面前坚持自己的信念,才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取得成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 I :
・ 1 . 《 L 》
・
L 。 . 三 J J
L’ 曩 J
・ 1 , 1 弘3 A 一
1 l “ 尹
以 一
1
I ・
・
’
’
t ・ L c
・ j
・ J
尹J
,: , j 乱 ,
・
岭 乩 N正 》: ’ 乩
・ 《 J : 广 一
户・ , , J
。 L
多 u
龇 ・ “ ’u , —
,・ 乱
j 多
多 j
乩 ・“
1 ,
, 勺
J ・ j ,
一
8 6
啦幽
1 6
《 一 》 乩
》. b ; 》J . 1 廿 j , 1 t 1‘ 1 1 。L . 尹 弓 ’ I);  ̄ I “ 》. I 多
, 互 J ⑤ ・
乩 j
17
・1 k j・
l 1
虬 L J
b乱 _ ;
j L
乩 j ; ,乱 啦 l l , 厂一} 1 ; 1 岫 k— 乱 厂一L 2 一 c 0t 一
l 弘f1c ・ . L _ ・ , ・ . q
; “d ;n _
,
u 。. d
“ i . L ,
L 一4
一2 1 01
o
L o _ .
止
j
u ・
O
d ・ 1
,
。
乱
。 ・ L , j
u 山
广 c一 o L 2
‘- J L. .— 一
.
勺
j 乱
・ ・
1—
J b。 一 L ,幽 ;
L ・ 一1 弘 j L
乱
u b
《 — 》 1 j 乙
山 【 2 c一 0
《
》
dd k . J-’ .
1
j 龇 . ,。
1 I
多 多t d 一 1 1 _ -
b
,. 一
1: — ,一 — - 广 。 d I l
。 ・ J . j
1 一 1 . 弘 1 【 c J 。 ・ j ・
d J ・
, . ・ “・《 I
・ 1 1 r b ,龇 d L.j _ j ・ 乱 i ’1 1
・
LL —, L L — 乙 c j ・ J ,I . 山 u
L ; ‘ L .
B ,
1
1 1 L 乩
乜 1 l j 乱
< 勺弘 ・一
> J 》:. ,
一
10 ・ 《 9 7.
U1 j乱 ; J 一 t 1 J L , .
1 《
扣 乱
aL 。j
1 . j
以
;
— ’
:
d - j
,
, J
. ,
1 j ,.
, J
L
,
・
L 多
弘 【 c
bD
乱
・ 笋
Lj 。 .
,
k ・
・
“
,
童 ,
b ’一 ,
j
_ t
・
乱
u , —
L 弓 二
苴 ^ j
多 ,
L
【 争。 4 , 二 I J, 啦
J .
乙
.
J
d ・
多 广 1
t b 4 j J j 山 bb1
1 ・ . ・ ; 1 弘 L L ・ 山j
L b・ J 1L J 广
4 .d・ 。 . - 三 _ 1】 一
1 b 尹 “ j L’ 11产 L L b? 山 L d
. 。 I 一 v )
乙 Lj 1 _ L . 一) :
L ’4 7 ‘ ・ , ? 寞 一lI b1 1 L, J_ j1 广 . L L 尹 L, 乙 。 』 1 7 £一d ‘ . j L 宁? d
I f ,. 》
,
; L4 ^ t
{ 广 ・ , d ・ - j
D
L ’ —u
t
啦 社
乩
J
址 —
・_ d 一
} ・; IL O-,  ̄- ,
乱 一 . d
.
L一 4 广
ul L t 工
・L ・ — 弘1 .上 . , 广 I ^ d 广 — c— 一 . — L 一 一 “ L 1 厂乙I,, j . ’LJ J c c - L L 广 . J _ L 广 1 j d 弘》・ j ・ d 五 ・・ j L 尹 c J J多’ L ・ j j 一 1 乱 ,. 。 1 1 ・ j 一 乱 .
L c 1 J 乱 ,
一
L? 摹 L ‘ J
・
弓 山 广. 1 ? ・ 丫 ’ J , j 勺 多 0 . 乩 1 广, ’
1 。 . . ? ・ ( 。 . ; L b 1
1I j 乩 j 幽 , . , 1 -  ̄ ’ . L c L 1 L c 1 卫 J J j L ,。 1 1j J , J ., I 一峥 乱— 1 1 一, 【 j c , L 啦I j ・ 一 ’ L1 _ c ・ ・ 广耋 《 ; 》U J 上 ・ 1 广。 ^ — L_ 《 — 广一 《 l 》L1 - L ;乙 》 ; j 产j 尹 乙 1— , 一 《广 L 多 》. L 厂一一 t 1 弘一 c 1 ・ j 1 . 山 j 1 , , —
虬
j 一 乙L 乱
1
一 龇 , 勺 . “・ L 苞 苴
1 ̄ 013, . I.  ̄ - 1 ’
’
乩
4 三 4b j。J J }
; 。 广一 J ,
— A L b
LI ,一 I
L 1 6 广
L 1 二 , 乙
乱 , 1 弘 ・0 J . d L. 儿・ 乩 广 … — 0’・J v 1 乙 乙 . . 。J 一 ,;d … ‘ — L , 厂 b(’。 L , , -勺 。 ’ = _ 寺 d J
啦
l一 j ,
L; J广 L 乱 J一 1 上
t
一; 多 — L 乩 J,; 一 ・ k j ’ 广 乱 ’ ‰ 广 1 Lt , cs 》 广 . j ・ j
, -t j
・ ・ j
1
L b 一 穹 , ,
‘^ — l ;- . _- . _
_ ,; c ・
1 山
L 1 L b —L 《 o
r ^ L J£ 》
L 一9 8 广 10
1 。 一 一 J 三 ・ 山
1 l 争1 . 1 1 L c
・^。 Jc。 :
争1 L ・ L 一 c1 j jc L 9 广 一
・ “
, 乩 J J t 多 ・ _
支 l ,
}
b《 j ・ 勺 虬 j
・ L ,
- J
广 c 1 乱 L一 7
1
・
4 J£L 廿 J L f 一
弘 O - d・  ̄ 1 1 j
, 工
1 _ , j ’ 1 一 , ・
・ ・ 0 乱 ・
.
L
1 ,. ・ 《 1 , L
;L c
弘 j
L LL 11 c
1 尹
一 广
’一 ,
1
1乱 J— L ’ : ; 。 1
L J ’
。 —
・
乱
1 乱
1 J . L , c
乱— 多 . j
乩 J. 1 L . L ~
.
j’ ’ L c j j ;l j一 一
1J . 弓 0 多 1 ; j l1 《 ; j L 一 b 1 J 多 曩 J 》 ,
・
L j ・ -广 ,L I L . L - L一 - 尹 曩 I 一 ’ J -j 置 ‘ b《 - ^ 》・ 4 c L 1 J j ・ J_ ’ 茑 L _ ^ 广 j ,1 一 , 1 L ・ , 匕 ・ d 多L 1: J ’ _ ^ L t I
. L ,
虬
・
’
・ dl Jt
LJ 1 曩
・
乱
1
・
L , c
广
l;
^ — , ’ 一 1 . d勺 j 二 j J ,, f . 勺
j ,虬
f 1b .
L. ; L— 1 一 多j 多 多 — L 。 j d J 丫 : L 二 1 L ・ ・一 d L 一 . —L ) j L ・ ・ L t^ 上 ; 一 — 1 一 ・・ : , 》 J ・ j乩 ,
J ,
《 乱
.
j ,a・ . , J J L ・ “ L 乙 q ,J^b L ^二 j dd , —工 L 【 , J — d L ’ 一 ・ ・ 。 , ,1— LJ 一b ,. c. 一 . - L “ ・ 1 ・ L1 一 j l 1 《 , 》 L c 一93.“ 10 ;
j . . zl
, ’ b
^
1
’
・
. j
二
r
・ 《 ,
1 j
b
山“
乱
广
・
Jc . 【
・ LJ 1 鼻
√ j
・ 尹》
, ・
・
bJ ・ ,
L
乙
广
出 ,虬
I 一 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