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自然辩证法对化学史学习的指导
自然辩证法在化学学习、研究、教学中的应用
鸷 21 _ 42 99 9 年第 期
自然 辩 证 法 在 化 学 学 习 、 研 究 、 教 学 中 的 应 用
丁 泽 辉
方 秀 苇
( 河 南 省 平 顶 山 财 经 学 校 ② 河 南 质 量 工 程 职 业 学 院 )
摘 要 本 文从 化 学 与 自然 辩 证 法 的 联 结 处 入 手 ,结 合 实例 , 全面分析 了化 学与 自然辩 证法的关 系,指 出 了辩证法原理在化 学中 的 应用,使化 学的 学习、研 究和教育教 学工作进一 步走 向理性化 , 从 而使 人 能 动 地 认 识 自然 、 改造 自然 、 利 用 自然 ,不 断 地 促 进 化 学
科学的进一步发展 : 关键词 化学 自然辩证 法 化 学哲 学
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 的基础 自然科学 ,自 然辩证法是关于 自然界和 自然科学发展的普遍规律 ,是马克思主义的 自然观和科学观 ,又是认识 自然和改造 自然 的方法 论。哲学物质范畴 和 自然科学的物质形态 、结构 、属性 、变化的关系是一般和特殊 、 共 性和个性 、抽象和具体 、绝对 和相对 、指导和被指导的关系 。因此 , 研究物质的化学 科学和哲 学物质范畴之间存在必然 内在的联系 ,将 自 然辩证法运 用于化 学学 习研 究教学之中不仅起着重要作用 ,而且有深 远意义。从 这点 来说 , 习 自然辩证法不仅是全面提高学生化学素质 学 的需要 , 而且是每一位化学教育者乃至 化学工作者必不可少的职责 。
是 一门 自然科学 ,也是一门实验 科学 ,基础科学。这是由它所研 究的 对象 物质所 决定了的 ,这就从本 质上 决定了化学与整个世界及其规律 总 的看法 的不可分 割的关系。因为世 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客观
从自然辩证法中看分析化学的三次飞跃
从自然辩证法中看分析化学的三次飞跃从自然辩证法中看分析化学的三次飞跃摘要:本文从自然辩证法的角度来透视分析化学的发展历程既:早期的朴素自然观决定了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是感官分析,这就是早期的分析化学;化学家将辩证法的思维方式引入分析化学,使分析化学由单纯的实验向理论过渡,并且结合化学四大基础理论,使得分析化学家的检测技术一跃成为分析化学学科,称之为经典分析化学;近年来,分析化学与生物学、物理学和计算机等学科集合起来,走进了仪器分析的时代。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早期分析化学机械化学论经典分析化学仪器分析The Three leaps development of analysis chemistry in the angle ofdialectics of natureAbstract: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of analysis chemistry in the angle of dialectics of nature. In the early times, people know the world by the way of senses due to the early nature simple concept, which forms the early analysis chemistry. Then it transited from simple experiment to theory after the chemists bring the dialectical thinking mode into the subject. On this basis, after applying the four basic theory of chemistry, they let it become a real subject and give it a name that is classic analytical chemistry. In recent years, it came into a new age ---instrument analysi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so on.Key words:Dialectics of nature Early analysis chemistry Mechnistic chemical Classic analytical chemistry Instrument analysis分析化学是最早发展起来的化学分支学科,并且在早期化学发展中一直处于前言和重要的地位,被称为“现代化学之母“。
浅析自然辩证法对化学史学习的指导
化工之友 2007.N O .15
浅析自然辩证法对化学史学习的指导
娜英 (青海民族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810007)
摘 要:本文从化学史和自然辩证法的发展历程出发,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就自然辩证法对化学史学习的指导提出了自己的
看法。
关键词:化学史 自然辩证法 指导
中图分类号:N 0
唯物辩证法指出,事物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 性,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 用,事物变化的过程,就是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过程。以燃素学 说为例,今天我们都知道,物质在空气中燃烧是物质具有可燃性以 及氧气的存在为内、外因的,缺少其中的任何一个条件燃烧反应 不能进行。虽然燃烧现象早为人们所熟知但对其的进一步研究是 在近代。1673年左右,波义耳做了煅烧金属的实验,他指出:在煅 烧过程中“,火微粒”(即我们今天的氧气)穿过容器与金属结合, 形成比金属本身还重的段灰。17世纪下半叶,受物理学思想的影 响,1669年,德国化学家贝歇尔在他的《土质物理》一书中提出 了燃素说的初步思想。1703年,贝歇尔的学生,德国化学家施塔尔 继承和发展了贝歇尔的学说。燃素说认为,所有可燃物都含有一种 共同的元素——燃素,一切与燃烧有关的化学变化都可以归结为物 质吸收燃素和释放燃素的过程。燃素说几乎解答了当时生产实际 和化学实验中所提出的全部理论问题,但它毕竟是一种错误的理 论。从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来分析,由于在 17世纪下半叶人们 对化学反应的本质没有研究,对燃烧的内在原因认识有限,同时,由 于人们对空气组成以及气体性质的认识还十分模糊,特别是氧气没 有被发现,因此,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燃素说是由它的内外因因素决 定的。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总是由量变到质变,质变又引起 新的量变,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所 以,恩格斯认为,化学史可以称为研究物体量的构成的变化而发生 的质变的科学。在化学运动中.这种量变到质变的规律表现得特 别明显,最典型的莫过于元素周期律了。元素周期律的形成发展 经历了三个阶段:到1869年人们通过不同的方法共发现了63种化 学元素,但是对这些元素的分类及它们的相互联系尚缺乏研究。 这一阶段是元素的发现和积累过程。进入 19世纪以后,许多化学 家都陆续研究过化学元素的分类问题。首先对化学元素进行分类 研究的是拉瓦锡。他在 1789年出版的《化学大纲》中,对 33 种化学元素进行了分类。从 1829年德国化学家德贝莱纳“三元 素组”到 1869年 2月 17日晚门捷列夫的第一张化学元素周期表 的诞生,中间经历了尚古多的元素《螺旋图》、欧德林的《原
辩证法思维对化学学科学习的价值
辩证法思维对化学学科学习的价值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及其社会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
系统观、辨证观和科学观组成了自然辩证法理论体系,化学作为一个实验与理论相结合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必须要遵循这些原理方法,因此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对顺利进行化学专业及下属二级学科的研究生学习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自然辩证法学习的思想教育价值是指研究生在自然辩证法的研究过程中对个体的思想意识、思想方法和思想作风的培养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具体表现为,自然辩证法有助于提高个体的哲学修养,进而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有助于求真创新等科学精神的培养。
自然辩证法的学习和研究可以提高研究生的哲学修养,使其思辨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辩证法被看作关于一切运动的各个最普遍的规律的科学。
这就是说,辩证法的规律无论对自然界中和人类历史中的运动,或者对思维的运动,都必定是同样适用的”。
自然辩证法的学习和研究可以加强研究生求真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求真是科学的本质,科学实践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而进行的探索性的活动,它以揭示自然界发展的规律和认识事物的本质为目标。
“求真”是指在科学中实事求是、尊重事实、不迷信权威、勇于探索、敢于创新。
一是充分利用科技史资源,激发研究生的创新热情。
科技史也是一部人物的创新历史,科学家们在独特的领域独立思考,为了科学成果付出了巨大的艰辛,甚至是生命的代价,这对后人都是一种激励和感召,二是凸现自然科学的批判性,培养研究生的怀疑精神。
怀疑精神是科学创新的一个必备条件,只有在立足于事实和逻辑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质疑,只有用怀疑和批判的眼光审视现有的科学成果,才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推动科技的创新;三是加强科学技术方法教学,给研究生技术创新的工具。
自然辩证法本身就是一种工具,一种方法论,是立足于科学发展事实上的抽象概括和总结,所以,它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使研究生的求真和创新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拓展。
自然辩证法与化学化工的关系
自然辩证法与化学化工的关系关键词:自然辩证法、化学化工,关系摘要: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的统一。
自然辩证法也渗透于化学领域的方方面面,这样便形成了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的化学哲学。
正文就自然辩证法这个词的原义来说,它是指客观自然界发展的辩证法;就它的广义来说,就被称为自然辩证法的这个科学部门形成和发展的实际情况来说,它不仅研究白然界本身的辩证法,而且研究人对自然界的认识—自然科学的辩证法。
研究认识自然界和改造自然界的一般方法论。
由于自然界本身的辩证法是通过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而日益被揭示出来的,所以上述两个方面的研究是密切相联而不可分的。
一、自然辨证法(1)研究对象。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自然辩证法是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理论与方法为指导,根据社会历史条件,结合时代的任务,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进行考察的研究领域。
[1](2)研究内容。
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自然界的辩证法,即自然观;自然科学认识的辩证法,即认识论;自然科学发展的辩证法,即科学观。
其中,自然观部分集中论述了人类认识自然界的基本范畴、基本规律和自然界辩证发展的总图景。
认识论部分则主要探讨了自然科学认识的来源、发展过程和检验标准,并论述了观察、实验,抽象,思维、假说、演绎、归纳等方面的问题。
在科学观部分主要论述了自然科学的性质和作用以及它的体系结构和发展的规律性问题。
这三个部分既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从而确立了自然辩证法的理论框架。
以物质为研究对象的化学领域,可以说无时无处不与自然辩证法有关,反之,自然辩证法也渗透于化学领域的方方面面,这样便形成了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的化学哲学。
如果我们能用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解决化学中的问题必将对化学的学习研究教学产生深远的影响。
自然辩证法在化学研究方法或技术研究方法中意义
自然辩证法在化学研究方法或技术研究方法中意义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普遍规律,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观,又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
哲学物质范畴和自然科学的物质形态、结构、属性、变化的关系是一般和特殊、共性和个性、抽象和具体、绝对和相对、指导和被指导的关系。
因此,研究物质的化学科学和哲学物质范畴之间存在必然内在的联系,将自然辩证法运用于化学学习研究方法之中不仅起着重要作用,而且有深远意义。
(1)化学与自然辩证法的关系。
化学是研究世界的某一个方面,显然所揭示的化学规律只用于一定特殊的学科范围,但在自然辩证法研究上也有重大意义;而自然辩证法则是在概括包含化学在内的具体科学的成果、特殊规律的基础上所揭示的关于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对化学的科学研究方法和技术研究方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3自然辩证法在化学研究方法中的应用以物质为研究对象的化学领域,可以说无时无处不与自然辩证法有关,反之,自然辩证法也渗透于化学领域的方方面面,这样便形成了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的化学哲学。
如果我们能用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解决化学中的问题必将对化学的学习研究教学产生深远的影响。
(1)化学本体论--物质--世界是物质的。
①物质的组成。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也是一门实验科学,基础科学。
这是由它所研究的对象物质所决定了的,这就从本质上决定了化学与整个世界及其规律总的看法的不可分割的关系。
因为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
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管你承认与否它都是存在着的,正如列宁所说:“唯物论的基本前提是承认外部世界,承认物质存在我们的意识之外并且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着。
”只有首先承认物质的存在,才是研究化学问题的唯一正确的出发点。
应该说我们目前的技术已经到了只要是物质,我们的化学检验技术就能确认任意一种物质的元素组成,也就是说,在化学家看来,不管是什么,只要是看得到摸得着的物质,都逃不脱100多种元素的范围,逃不出三种基本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自然辩证法在化学领域的的应用研究
自然辩证法在化学领域的的应用研究摘要:自然辩证法研究的领域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结合部”,而对这个“结合部”的研究又是紧紧地围绕着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来进行的。
今日化学正积极向一些与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关系密切的材料、能源、环境、生命等学科渗透,使化学的作用日益显著。
本文首先介绍了自然辨证法的学科性质然后指出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化学的发展,化学在创造物质生活方面的贡献、化学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
关键字:自然能辩证法科学化学人类社会环境发展自然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的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不仅具有哲学属性,而且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
事实上,自然辩证法作为联系辩证唯物主义与自然科学的桥梁,它反映了哲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它又反映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的交叉。
所以自然辩证法带有交叉学科的性质,也就是说,它是一门跨学科研究的综合性范围很广的学科,可以称之为哲学性质的交叉学科。
也正由于自然辩证法涉及哲学、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技术学科等许多学科领域,因而开展这项研究工作,需要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和现代科学方法等多重知识结构,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和科学技术工作者合作联盟,才能取得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
而化学既是关于自然的科学,又是关于人的科学。
在当代科学的发展中,它们正在走向统一。
它的各个研究领域都直接或间接地关系到人类社会的发展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化学已成为一门满足社会需要的中心科学,创造着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断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一、化学对人类创造物质生活的贡献1.化学也为粮食储藏和食品加工提供丰富多样的保护剂、防腐剂、呈味剂、助味剂、着色剂以及各种补增营养的添加剂。
天然有机物化学、味道化学、食品化学等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采用化学手段增产粮食,提供化学营养品。
2.现代化学对不断提高生活质量和扩展消费生活方式提供着各种各样的新材料。
化学中的自然辩证法
化学学科中的自然辩证法[摘要]: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其内容充满了丰富的辩证法,本文主要从化学研究的是物质、化学元素周期表、化学变化、化学平衡等方面着手,阐述在化学领域中要善于挖掘其中的辩证法,以便培养学生科学的辩证思维。
[关键词]:化学;自然辩证法;元素周期表;物质;变化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普遍规律,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观[1],又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
化学中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思想,我作为一名化学师范生,挖掘化学领域中的辩证法,对以后的学习和教学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学生通过学习自然辩证法,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也提高哲学素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掌握科学的方法论。
化学研究的是物质,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元素其实只有一百多种,就像可拼写出数十万个英文单词的字母只有26个一样。
例如,蛋壳、贝壳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钙,而碳酸钙是由碳、钙、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再如,氧气(O2)、二氧化碳(CO2)的组成和性质不同,但是它们都含有氧元素。
世间万物都是由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管你承认与否它都是存在着的,正如列宁所说:“唯物论的基本前提是承认外部世界,承认物质存在我们的意识之外并且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着。
”这体现了自然辩证法中的唯物观[2]。
从宏观的角度看,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而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是由原子、分子、离子构成的,比如金属铁由铁原子构成;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食盐中的主要成分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
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在分子和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认为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这就是说,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会破裂,而原子不会破裂,但可以重新组合成分子。
化学原子论的提出使化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的发现同样具有极大的哲学意义,这是因为,整个十八世纪,化学家们受旧的形而上学思想所束缚,把各种化学现象及其定律看作是没有内在联系的、孤立的东西。
化学中的自然辩证法
化学中的自然辩证法摘要:本文从化学与自然辩证法的联结处入手,结合实例,全面分析了化学与自然辩证法的关系,指出了辩证法原理在化学中的应用,使化学的学习、研究和教育教学工作进一步走向理性化,从而使人能动地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利用自然,不断地促进化学科学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化学自然辩证法化学哲学辩证法原理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理论, 它来源于客观世界又对客观物质的发生发展起着指导作用. 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 时时处处无不体现辩证法原理. 为了增强化学教学的趣味性、直观性, 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和理解能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中把化学与辩证法原理有机的结合起来,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化学世界是物质的世界1、世界是物质的。
①物质的组成。
因为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
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管你承认与否它都是存在着的,只有首先承认物质的存在,才是研究化学问题的唯一正确的出发点。
应该说我们目前的技术已经到了只要是物质,我们的化学检验技术就能确认任意一种物质的元素组成,都逃不出三种基本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在任何一种与周围隔绝的体系中,无论发生何种变化或过程,其总质量始终保持不变。
该定律又称物质不灭定律。
化学方程式配平的理论依据就是这一定律。
在化工原理课程中,其所有计算都基于“三种衡算”——质量衡算、能量衡算、动量衡算,这三种衡算的理论基础就是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及牛顿第二运动定律。
②物质的结构。
关于结构,我们目前能够明确的是主要是原子结构、分子结构、晶体结构三方面。
原子结构是所有结构的基础。
我们可以这样设想:原子结构相当于混凝土,分子结构相当于预制件,晶体结构就相当于建筑物,宏观物质相当于一座大型城市。
不同的物质不外乎是元素原子的不同组合,可以这样说,四种微粒,四种作用力,构成了物质世界。
结构决定性质,性质是表象,是果,结构是本质,是因。
化学发展史与自然辩证法
化学发展史与自然辩证法一、本文概述化学,作为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其发展历程充满了曲折与探索。
本文旨在探讨化学发展史的演进轨迹,以及自然辩证法在这一过程中的体现。
通过对化学发展史的梳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科学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规律,通过自然辩证法的视角,我们可以揭示化学发展中的矛盾、对立和统一,进一步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特性。
本文将首先概述化学发展的主要阶段,从古代的炼金术和化学萌芽,到近代化学的建立和发展,再到现代化学的繁荣和创新。
然后,本文将重点分析自然辩证法在化学发展中的应用,包括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等。
这些规律不仅揭示了化学现象的本质,也指导了化学研究的实践。
本文将总结化学发展史对自然辩证法的启示,以及对未来化学研究的展望。
通过本文的论述,我们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视角,以理解化学发展史的演变和内在逻辑,也希望能够启发读者对自然辩证法的思考和应用,从而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科学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二、化学发展史的概述化学发展史是一部揭示自然界物质转化规律的壮丽史诗。
从古代朴素的炼金术,到现代精细的化学科学,化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道路。
早在公元前几千年,人类就开始了对物质变化的初步探索,如火的发现和使用,陶器的制作等。
这些早期的实践活动,虽然并未形成系统的化学理论,但无疑为后来的化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进入中世纪,炼金术盛行一时。
尽管炼金术的目标往往带有神秘和迷信色彩,但它对化学实验技术和化学理论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通过炼金术的实践,人们开始意识到物质的变化遵循一定的规律,这为后来的化学理论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随着文艺复兴的到来,科学的理性主义开始兴起。
化学逐渐摆脱了炼金术的神秘主义束缚,开始向着实证和理论的方向发展。
17世纪,波义耳等科学家的出现,标志着现代化学的诞生。
他们通过实验和观察,提出了元素、化合物等基本概念,为后来的化学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化学发展史与自然辩证法
化学发展史与自然辩证法化学发展史与自然辩证法是紧密相连的。
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探索物质组成、变化、性质和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自然辩证法的思想不断深入化学研究,推动了化学科学的进步。
化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
早在古希腊时期,人们就开始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亚里士多德提出了物质的四元素理论,认为一切物质均由土、水、火、气四种元素组成。
这种思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影响了化学的发展。
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化学学者们的实验观察逐渐打破了四元素理论的束缚。
自然辩证法的思想在古希腊时期也有发展。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思想家认为,自然界的发展是一个相互矛盾、相互转化的过程。
这一思想在化学研究中也得到了体现。
在化学实验中,物质的变化往往是由于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所导致的。
例如,许多元素在与氧气反应时会生成氧化物,而不同的元素与氧气反应形成的氧化物性质也不同。
这种相互作用的关系正是自然辩证法中矛盾的表现。
随着实验技术的进步,化学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16世纪的魏尔纳提出了一种新的化学理论,即烧炼学说。
他认为物质是由许多小颗粒组成的,这些颗粒在化学反应中保持不变。
这种观点打破了四元素理论,为化学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然而,烧炼学说也引发了一系列新问题。
例如,当物质在化学反应时质量的改变如何解释,烧炼学说无法给出满意的答案。
在18世纪,拉瓦锡提出了质量守恒定律,即在化学反应中,原有物质的质量总是等于生成物质的质量。
这一定律进一步强调了物质的相互转化,与自然辩证法的思想相吻合。
同时,拉瓦锡还提出了化学计量定律,即不同元素的化学反应质量比例是确定的。
这一定律揭示了化学反应中物质的组成关系,为化学化学探索的进一步开拓提供了重要线索。
19世纪是化学发展的黄金时期。
道尔顿提出了原子学说,认为所有物质由不可再分割的粒子构成,即原子。
这一学说奠定了现代化学的基础。
同时,自然辩证法的思想也在这一时期得到了新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方法下的化学知识分析
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方法下的化学知识分析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方法是以唯物辩证法为理论基础,立足于对事物的全面把握和深刻认识,通过对矛盾的把握和处理,对事物的发展规律进行深入分析和总结,是一种深刻的思维方式和分析方法。
而化学知识则是对物质世界中的元素、化合物及其性质、结构、变化规律等内容进行研究的学科。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方法的角度,结合化学领域的知识进行分析,探讨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方法在化学知识上的应用。
一、对化学现象的全面认识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方法鼓励对事物进行全面的认识,化学知识也不例外。
在化学领域,我们需要全面地了解化学现象的各个方面,包括化学元素的种类、性质,化合物的结构、性质以及各种化学变化规律等。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全面认识,才能够真正掌握化学知识,从而更好地应用于实际生活和工作中。
以化学反应为例,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方法鼓励我们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化学反应,比如从宏观层面去分析反应前后的物质性质的变化,从微观层面去理解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其结构变化等。
只有全面地认识化学现象,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化学知识。
二、矛盾的认识与处理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方法注重对矛盾的认识和处理。
在化学领域,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比如化学反应中的热化学和动力学矛盾,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矛盾等。
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方法要求我们对这些矛盾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认识,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以化学反应速率的研究为例,热化学矛盾要求我们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行全面的认识,而动力学矛盾则要求我们找出控制反应速率的方法和途径。
只有对矛盾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处理,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化学知识。
三、发展的认识与把握以元素周期表为例,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方法鼓励我们从元素周期表的整体规律和个别元素的特殊性质两个方面去认识和把握元素周期表的规律。
只有对化学知识的发展规律进行深入的研究,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
四、实践的认识与检验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方法强调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也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自然辨证法在化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
自然辩证法结课论文浅析自然辩证法在化学实验科学中的应用化工翟云鸽1043113252一、问题的提出化学学科基本观念的形成是中学化学新课程目标之一。
学科观念是对该门学科的总观性,综合性的认识和体验,有别于具体的学科知识而处于其上位,具有概括性并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是行为的先导。
化学教育和教学应该引导学生形成怎样的化学基本观念,才是抓住了问题的核心?从处于高层次的哲学角度来考察,除了建构元素观、微粒观、化学反应与能量观、化学分类观、质能守恒观和化学价值观等基本观念之外。
还可以通过自然辩证法中具有发展性的两个重要内容——自然观和方法论得到若干指导与启示。
自然辩证法作为一门哲学性质的交叉学科,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相统一的理论。
由于以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为研究对象,唯物辩证法的自然观与方法论便无可厚非地奠定了自然辩证法的两大基石[1]。
从自然辩证法的视角出发,基于生态自然观和科学认识的方法论。
二、基于生态自然观的生态化学观及其形成2.1从自然辩证法的生态自然观看生态化学观生态自然观是20世纪中叶以来自然辩证法在自然观方面的新发展,其基本思想是强调生态系统的生命性、整体性、自组织的开放性、动态平衡性。
生态自然观认为人类是生态系统这个生命共同体中平等的一员,需要尊重其他生命,并自觉维护生命共同体的和谐与稳定,与自然一同协调地进化和发展。
基于生态自然现形成的生态化学观,就是用生态理念来看待化学及其发展,强调化学系统的整体、开放和平衡,尤其在运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时不仅要考虑实效。
更要从原子经济性和可持续发展角度,注重与社会、自然的协调,以此体现生态自然观的基本原则。
学生基本的生态化学观可以主要体现在两方面:①对待化学学科本身时.既能透过表象领会化学实验绿色化的深远意义,形成绿色化学实验观,并能进行绿色化学实验,又能从绿色化学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远瞻并践行化学学科的发展。
自然辩证法与化学
自然辩证法与化学自然辩证法与化学的交叉研究:揭示相互作用与统一自然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分支,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相互作用和统一。
它提供了一种哲学框架,解释了物质、能量和信息在宇宙中的流动,以及这些要素如何塑造我们的世界。
化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元素、化合物和反应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变化。
在某种程度上,自然辩证法提供了化学研究的哲学背景和方法论。
自然辩证法强调物质世界的客观性、规律性和系统性。
在化学领域,这一观点体现在对物质的分类、结构与性质的研究,以及对化学反应动力学和化学反应机理的探索。
这些研究都是基于对物质客观存在的认识,以及对物质运动规律的探索。
同时,自然辩证法也强调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一观点在化学中也有明显的体现,如环境化学、生物化学和农业化学等交叉学科的发展,都反映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紧密联系。
化学反应论是化学的重要基础理论,它揭示了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转化。
这一理论在自然辩证法中也有相应的体现,即物质的运动是永恒的,事物处于不断的变化和发展之中。
自然辩证法中的这些观点为化学反应论提供了哲学支持,同时也为化学研究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
自然辩证法与化学的结合不仅体现在理论层面,还反映在实践领域。
以绿色化学为例,它强调的是在化学生产和使用过程中,要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
这一理念体现了自然辩证法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是自然辩证法在化学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总的来说,自然辩证法与化学是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
自然辩证法为化学研究提供了哲学基础和方法论指导,使我们能更好地理解物质世界的本质和规律。
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也为自然辩证法的实践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和素材。
在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自然辩证法与化学的交叉研究将进一步深化,为我们揭示更多关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奥秘。
数学与自然辩证法数学与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分支,它探讨自然、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
论辩证法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论辩证法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尹书琴哲学是所有学科的指导思想,在中学化学教学中,也常常交融着哲学原理。
现在素质教育改革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教学生科学理论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及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教授哲学的思维和方法成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部分。
化学学科知识融合了辩证法思想,在化学教学中应用唯物的辩证法有利于化学学科本身的发展和研究,也有利于学生的自身创造和实现,因此哲学原理的渗透必不可少。
一、化学与哲学的关系化学和哲学都是在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两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哲学是以化学这门自然学科为其发展的基础,而化学的发展又依靠于哲学所提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总之,化学与哲学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共同发展。
二、化学教学中应用哲学原理的提出(一)现代科技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现代社会从经济、政治、文化、生态、教育等各方面都呈现出螺旋上升式的发展趋势,教育顺势发展必须跟上脚步,因为无论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还是政府制定的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都具有明显的科学背景。
因此,基于社会的发展需要综合型人才,教师就需要在教育教学中去传授哲学思想和方法。
首先,我们要广泛地使用哲学原理去开展教学,使学生理解和知道哲学。
其次,化学在哲学的指导下会更加突出化学学科的独特魅力。
最后,要提升学生的思维,以学识奉献社会,为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出一份力。
(二)哲学思想提高学生的学习思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目前,我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不断深入,普通高中化学课程的培养目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义务教育基础之上,高中化学课程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着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学生不但要具有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还应具有科学文化素养和终生学习的能力。
如何培养一个全面发展的学生成为了关键,教师的职责不仅是向学生传授化学的理论知识和化学反应的机理,还应该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训练学生的思维逻辑。
而这一切都依靠于哲学,在学习过程中教会学生用辩证思想去学习化学,用哲学思维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化学中的自然辩证法
化学中的自然辩证法辩证法原理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理论,它来源于客观世界又对客观物质的发生发展起着指导作用.化学作为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时时处处无不体现辩证法原理.一、化学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
而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无论你承认与否它都是存在着的.只有首先承认物质的存在,才是研究化学问题的唯一正确的出发点.应该说目前的技术已经达到只要是物质,化学检验技术就能确认出任意一种物质的元素组成。
在任何一种与周围隔绝的体系中,无论发生何种变化或过程,其总质量始终保持不变。
该定律又称为物质不灭定律,化学方程式配平的理论依据就是这一定律。
在化学中,我们所有计算都基于“三种平衡”-—质量平衡、能量平衡、动量平衡,这三种平衡的理论基础就是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及牛顿第二运动定律。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认为,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联系是普遍的,但它是有条件的。
这告诉我们要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例如,元素组成单质和化合物,常见的无机化合物有氧化物、酸、碱、盐,单质和以上化合物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值得注意的是物质间具有联系,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这里强调“一定条件”,这也是化学反应必须注明反应条件的原因.如甲烷和单质氯在常温下不反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生成氯代甲烷,而且根据光照时间、甲烷和氯的比例不同分别主要得到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及四氯甲烷。
化工生产中,同样的原料不同的条件可生产出不同物质的例子比比皆是。
恩格斯说,运动包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移动起直到思维。
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方式,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所以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热是物质的一种运动形式,是大量分子无规则混乱运动的宏观表现。
碘的升华、水的蒸发、硫化氢气体散发出特有的臭味,以及蛋白体在一定自然条件下不断新陈代谢、自我更新的过程等,都是分子运动所致,即使是固体物质中的分子、原子或离子,也都在其平衡位置上不断振动。
自然辩证法概论论文(浅谈辩证法在有机化学中的体现)
浅谈辩证法在有机化学中的体现摘要:辩证法是指导我们认知和实践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是由一系列规律和范畴构成的科学体系。
在当代,辩证法广泛地运用于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对于有机化学的科学研究也必然离不开唯物主义辩证法的指导,在有机化学中也处处渗透着辩证法。
关键词:辩证法,有机化学,应用自然辨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体系中,自然辨证法与历史唯物论相并列。
自然辩证法的地位不是孤立的,它不仅反映了哲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也反映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思维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
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制备方法与应用、分离分析、结构鉴定、化合物之间相互转化和有关理论的一门科学,是化学中极重要的一个分支。
早在远古时代,人们就开始接触和使用有机化合物。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类已经发现并制备出大量新的有机化合物,积累了浩如烟海的有机化学知识。
然而有机化学作为一门学科与自然辨证法等哲学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在有机化学的发展历程中,各种流派的哲学思想互相撞击,对有机化学的研究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断变化运动的。
而有机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以及合成等,着眼点在于有机化合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等。
因此,在有机化学中也处处渗透着辩证法。
1. 物质之间的联系性在有机化学中的体现联系的观点揭示了物质间关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同周围的其他事物联系着;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要素也不能孤立地存在,都同其他要素联系着;整个世界是一个万事万物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而不是各种孤立的事物的机械堆积、组合。
自然辩证法认为,各种事物的变化、发展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互相制约的。
众所周知,每一学科都不是孤立的。
比如,化学与其他自然科学以及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交融,就产生了诸如生物化学、材料化学、化学计量学、超导化学、量子化学、能源化学、环境化学、绿色化学、化学与社会等许多交叉领域。
运用辩证的思想解决化学问题(一)
运用辩证的思想解决化学问题(一)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世界是物质的,物质的运动变化是永恒的。
化学发展过程中一切发现、总结的规律均有力证明了这一真理。
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看化学世界呢?1.元素观是开启宏观世界认识物质的一条重要通道。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都是由110多种元素组成的。
从元素的视角看物质世界是化学学科特有的基本的思想方法。
建立元素观,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就会变得有序有条理。
因为组成物质的元素是多样化的,组成方式也是丰富多彩的,这正是构成大千世界的根本原因。
因此,在学习和研究具体物质时,运用元素观考察组成物质的元素是什么?该物质的类别是什么?该物质的核心元素是什么?该元素的可能价态有哪些?该物质的相关转化是什么?理解该元素为什么能够形成相关的物质?上述思维方式不仅能够指导具体元素或具体物质的学习和研究,而且能够进一步丰富化学物质观。
首先,以元素观为基础的组成决定物质的性质。
如组成相同或相似的CO2、SiO2、NO2、SO2和ClO2;Na2CO3和NaHCO3;H2CO3、H2SiO3和H2SO3;H2S和H2O;HNO3和HClO3;H2SO4、K2SO4和KHSO4等各组物质,仅仅相差1种元素,其性质则大庭相径。
又如组成元素相同的Na2O和Na2O2;H2O和H2O2;O2和O3;CO和CO2;NO和NO2;SO2和SO3;H2SO3和H2SO4;Na2SO3和Na2SO4;HClO、HClO2、HClO3和HClO4;HNO2和HNO3等各组物质,组成中仅增加了1个O原子,其性质则有所差异。
教学过程中注意对各组物质的对比教学,有利于加深认识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其次,建立以某元素为核心的物质家族。
以物质为载体,元素为中心,转化为主线,这是具体物质学习的线索思路。
如高一必修教材对具体物质的编排顺序为:钠及其化合物、氯及其化合物、铁及其化合物、碳及其化合物(碳的多样性)、氮及其化合物(氮的循环)、硫及其化合物(硫的转化)、镁及其化合物(海水中的元素)、硅及其化合物、铝及其化合物等均以物质家族的形式展开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2 自然辩证 法深刻揭示事物 发展变化 的内涵 . 唯物辩 证法认为 , 事物 的发展总是 由量 变到质变 , 质变又 引起 新 的量 变 , 变是 质变 的必要 准备 , 量 质变是 量 变的 必然结 果 。所 以 , 格斯认 为 , 恩 化学 史可以称为研 究物体量 的构 成的变化而 发生 的质变 的科学 。在化学 运动 中 . 这种 量变 到质变 的规律表 现得特 别明显 , 最典 型的莫过 于元 素周 期律 了。元 素周 期律的 形成发 展 经 历 了三 个阶 段 : 16 年 人们通过 不 同的方法 共发现 了6 种化 到 89 3
看法。
关键 词 : 化学 史 自然辩证 法 指导 中 图分类 号 : O N 文献标识 码 : A
文章编号 :04 0 6 ( 0 ) () 06 0 10 822 70 a 02 2 r 0 8
1引言 定条 件下可 以相互 转化 。 例如 有机化学 史 中的马 尔科夫尼 可夫规 自 然辩证法作为对 自然界和 自 科学 发展普遍规律 的科学 , 然 内 则 , 它是一个普遍适用 的规 律 , 不对称烯烃与 卤化氢发生加成时 , 氢 容涉及 自然观、自然科学观、自然科学方法论及各门 自然科学中 将加 在含氢 较多 的碳原 子上 。 当分 子中存 在较强 的吸 电子 基 团 但
的哲学 问题和 科学技 术思想 史等广泛 的 领域 。 它既有 对各 门具体 科 学的基本 问题 的深层 考察 , 以及对具 体科学 方法的细致 研究 , 又 有 对整个 自然观 、自然 科学观 及方法 论的 宏观探 索 。 如思 格斯 正 所 说 :一 个 民族要站 在科学 的最高峰 , 一刻也 不能 没有理 论思 “ 就 维 。[可以肯 定地讲 , 证法对 今天 的 自然 科学来 说是 最重要 的 ”l t 辩 思 维形式 。 科技 史表 明 , 任何 自然科学 重大 成果 的取得 , 实际 上都 是 自觉地 或不 自觉地运 用唯物 论和辩 证法 的结果 。 化学 史的 撰写 历 史至少 已 4 0 , 0 年 但仍然还 有许 多事情 要做 。 我们 不 理解化 学 史所 起的 作用 , 不能 理解科 学革命 。而且 在我们将 来所 知 比现 就 在所知更 多2N- , 我们还 会说 , 没有化学史知识 , 就不可能理 解世界 现 代史 。 因此 , 求我们在 自然 科学研 究过程 中, 要 自觉地 发现挖 掘 规律 , 运用 自 并 然辩 证法及科学 方法论 来指导我们 的工作 , 必将 这 对 自然科学 的研 究产生积 极 的、 巨大 的影 响。 时 , 情况恰 恰相 反 , 则 这是 马 尔科夫 尼可夫规 则的一 个特例 。 因 内 是事物 发展 变化 的根 据 , 因是 事物 存在和 发展 的必要 条件 。外 外 因通 过 内因而 起 作用 。烯 烃 、炔 烃 、芳烃 和 醛酮 等有 机化 合物 都含 有不饱 和键 , 它 们发生 的加成 反应的性 质却 不尽相 同 。烯 但 烃、 芳烃 只能 发生 亲 电加 成 , 而醛 酮等 却能发 生亲核 加成 , 是 由 这 其 内 因分子结 构不 同而决定 的 。 炔烃 的内 因决 定 了其 既可 发生亲 电加 成 , 也可发生亲核加成 , 至于 到底 发生何种反应 , 尚需考虑其 则 外 部 条件 , 因为外 因要通过 内 因才能起 作用 。丙烯 与溴 化氢所 进 行加 成反应的产物则 因是 否有过 氧化物存在而完全不 同, 也是外 因
2化学史 中的 自然辩证法
2 1 自然 辩证 法准确揭示 化学反应 的本质 特征 .
对 立统一 规律是 唯物辩 证法的 实质和核 心 。 它揭示 了事物运 动、 变化 、发展的 根本原 因在于 事物 的矛盾性 。 科学 地解 释 了事 物发 展的道路 、 向、 方 形式 等 问题 ; 统一是 唯物 辩证 法全部规 对立 律和 范畴的 实质 , 它提供 了理解 唯物辩 证法 其它规 律和 范畴的 钥 匙。 同时唯物 辩证法是 世界观又是 方法论 , 对立统—规 律提供 了 而 这一科学 方法论最根 本的内容 , 即矛盾分析 的方法 。 化学 史的诸 在 多事例 中充分 验证 了这一规 律 。 矛盾 的普遍性 和特殊 性是 相互 区 别 、相互 联系 的。矛 盾的普 遍性 和 特殊性 的 区别是相 对的 , 在一
学元 素 , 但是 对这些 元素 的分 类及 它们 的相互 联 系尚缺 乏研 究 。 这 一阶段是 元素 的发 现和积 累过程 。 入 1世纪 以后 , 进 9 许多化 学 家都 陆续 研究过 化学元 素的 分类 问题 。 先对化 学元素 进行分 类 首 研 究 的是 拉瓦 锡 。他 在 1 8 9年 出版 的 《 7 化学 大 纲》 中 , 3 对 3 种化 学元素 进行 了分 类 。从 12 年 德 国化 学家 德贝莱纳 “ 元 89 三 素组 ”到 16 年 2月 1 晚 门捷列 夫的第 一张化 学元素 周期表 89 71 3 的 诞 生 , 间经 历 了 尚古 多 的元 素 《 旋 图》 欧 德林 的 《 中 螺 、 原
维普资讯
浅析 自然辩证法对化学史学 习的指导
娜英 ( 青海民族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800 ) 107
摘 要: 本文从化学 史和 自然辩证法 的发展 历程 出发 , 根据辩 证唯物主 义原理 , 自然辩证法对化 学史学 习的 指导提 出了 自己的 就
迅速, 用户 既可采 用精 确查询 亦可 采用通 配( 糊) 询 。 模 查 供 各类报 表的 打印 , 输出 报表整 齐 、 规范 。
改进 , 有利于 在其他 单位 推广普 及 , 也 因而具 有较 强的适应 性 。 【】 1 程恩 明. 实施 E P项 目, R 促进 企业管 理 创新【 . J 计算机 系统应 】 用 , 0 18 . 2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