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等数学,教学中,其他论文文档]关于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方法探究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论文
浅谈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以学生学会解题为基本宗旨,要求学生能遵照教师传授的方法和模式去解题,并一味追求解答的正确、完整和规范。
不能体现问题解决过程中的个性和策略,更难以发挥学生潜在的创造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因此,传统的教学虽然让学生能解答课本中的习题,但思路狭隘,方法单一,并且常常是以给出正确结果为满足,从不追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常常是束手无策,限制了学生研究能力的发展。
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
一、改革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发现和提出问题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要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首先要使学生在脑海里产生问题。
教师必须改革教学方法,克服过去课堂教学以课本和教师为中心,偏重讲授灌输,忽视情感交流和主动参与探究学习的倾向,努力营造氛围,促进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参与探索,发展学生的研究能力。
试想,学生心目中没有问题,又如何去培养其解决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呢?为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设置疑问“疑’最容易引发探究反映。
巧妙的设置疑问,可以激发学生兴趣,促使学生产生问题。
例如,我在组织学生对“归一应用题’进行综合训练时,为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我设置了这样一道题目:’一个工厂4天用水3吨,照这样计算,20天用水多少吨?’学生算式都列对了,但在计算时遇到困难,许多学生都怀疑老师的题目出错了。
主要原因是他们还没有学过小数除法,对除数大于被除数感到疑惑。
疑惑的产生激发了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的热情。
2.设置障碍在学习过程中,给学生设置障碍,造成一时的困难,也能促使学生发现问题,探讨、研究知识。
如在教学生学过各种图形的体积计算以后,我把学生分组,特地安排了一次数学活动。
给各组提供部分有规则的容器、尺子和水,要求大家测量出鸡蛋的体积。
这个难题激发了学生探索问题、研究问题的热情和兴趣。
[关于,高等数学,教学中,其他论文文档]关于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方法探究
关于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方法探究”论文摘要:“高等数学”是高等院校的一门重要基础课,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适应高等院校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结合个人教学实践,分析了“高等数学”课堂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论文关键词:高等数学;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是高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虽然“高等数学”教学内容整体基本稳定,知识结构也没有太多变化,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许多问题,多数学生学习的目标仅仅是为了通过期末考试,而很少重视培养自己的数学能力。
在该课堂教学中,如何由传统的单纯传授知识向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转变,如何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为数学教学服务,如何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新途径更是有待解决和探讨的问题。
鉴于此,结合教学工作中的一些体会,笔者针对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进行了初步的思考与探索。
一、课堂上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当作教学的主体,引导和启发学生学会自己思考,用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可以有问答法、思路法、分解法、对比法、课堂讨论法。
改传统习题课为讨论课,在讨论课上,就一个或几个难点、重点问题开展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能动性,让学生自由发表观点,通过学生讨论和教师点评,最终统一在正确的理解上。
实践表明采用这些方法后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能力都得到锻炼和提高。
思维能力的提高无形中对基础知识、基础理论的学习也起到推动作用,这一切为他们创新思维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讲授曲面积分的计算时,除了书本上的分面投影,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其他的解决方法,能不能把不同的对坐标的曲面积分化归到同一积分形式呢?如果可以,这样一定可以大大节省做题时间,学生在寻找新的解决途径时无形中会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如何在高数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
如何在高数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摘要:数学教学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对于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以高数教学为例,探讨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关键词:高数教学学生能力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当今社会是知识社会,是能力社会,只有具备一定的能力,才能在社会上立足,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高等数学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概括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综合运用能力的一门重要学科。
下面我就谈谈如何在高数教学中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一、高数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全面发展成为当今教育的重要目标,因此,教师在高数教学中一定要明确教学目标,真正利用高数教学,使学生掌握数学思想,提高数学素养及数学能力。
高等数学的思想、理论等对学生的自身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高数教学能使学生的思维更加严谨、头脑更加清晰,这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这就要求高数教师必须利用高数的思想方法,切实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质,这才是数学教学的根本所在。
二、运用多种方法进行高数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小组讨论教学,让学生在讨论中融汇知识。
高数的整体融汇性非常强,简单地灌输知识,学生可能根本理解不了,更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在高数教学中开展小组讨论,能有效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还能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例如在讲微积分的时候,老师可以让学生就微分的学习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进行积分。
这样能使学生自觉把微分和积分联系起来,对于微积分的学习更有益处。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兴趣。
高等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可以根据知识创设相关的情境,这样学生在情境中理解起来就比较简单,还能有效提高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概率统计时,老师就可以设计一个统计情境,如两个猎人甲和乙去打猎,打中了猎物,问是哪个猎人打中的?再如全班50个同学,这次考试谁会得第一?通过简单的小题目就可以激发学生思考、学习的兴趣,促使他们发现、提出、解决问题,对于学习能力的提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高等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高等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高等数学是工科院校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也是学生学习专业课时必备的基础。
在高等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能力,历来是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重大课题。
其实,数学教学的核心问题就是学生能力的培养。
所以在高等数学的教学中,应从数学的纯粹性与应用性和谐、统一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
那么高等数学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哪些数学能力?教学中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下而笔者就从这两个方面作初步探讨。
一、创新思维的培养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发现问题、探索结论的过程,也是创新能力与方法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从总体上来看,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素质,主要是通过对教材的深层次挖掘,特别是在理论部分侧重公式、定理的发现过程,解题部分则注意各类题型的灵活解法和规律,结合社会生活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学会延升问题,以达到通过高等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的目标。
高等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加强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问题情境的有效性要取决于所设情境是否符合目的性、系统性的要求,尽可能由实际引入有关概念,引导学生注意概念的背景知识。
如在讲授极限部分时,可以由古代的刘微割圆术引入极限,由求物质质量、力作功引入重积分、曲线积分等。
在问题情境设置中重要的做法是形象化。
形象化可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直觉和感悟。
将直觉和形象思维用于教学中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启发学生在生活中主动寻找类似例子深化认识。
如极限定义比较抽象,但教师可以人类短跑为例,设人类短跑极限为9秒,事实上不会有人达到,但人类的短跑记录可以无限接近它。
这种方式可以说明极限存在与这个点定义间的关系。
二、学习数学分析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研究复杂的、运动的、高维空间、多因素作用和无限过程的事物时,数学分析方法得心应手。
它是基于贯穿微积分始终的极限理论,其思路就是“化难为易”。
即把所要研究的问题先整体分解成部分,把复杂变为简单、动态凝固成静态、高维空间转化为低维空间、无限的视为有限的,再用最简单的形式近似表示,最后将近似的转化为精确的。
论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能力论文
论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活泼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
其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在新课程标准环境下,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尊重差异,关注个体已成为重要的学习理念。
为此数学教学中应加强学生自主、创新、应用、合作能力的培养。
下面是我自己在多年教学工作中的一些所得,现写出来与大家共同分享。
一、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能力作为教师的我们首先应转变观念,充分认识数学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目标,以及自己在课程改革中的角色和作用。
不仅要做知识的传授者,更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
为此我们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数学学科的本身特点,学生的心理特点。
考虑到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学习需要,运用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把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放在多媒体上通过观察对比,加深学生对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及幂函数性质的理解和掌握),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生的数学学习不只限于对概念和技能的记忆、模仿和接受,而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
如《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这一节,我们采用让学生类比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由学生分工协作,作出函数的图象,让学生观察、类比、分析、归纳其性质,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
例如,已知不等式ax2+ax+80的解集为(4,6),求a+b的值?”便可很快掌握解题方法,即可把4,6理解为相应二次方程ax2+bx+2=0的两个根,则可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出a、b的方程,求出a,b的值,最后得a+b的值。
于是,通过联想与类比,启发联想,构思多解,将“陌生”的问题转化为“熟知”的问题,不仅迅速合理简便地解决问题。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但是掌握知识并不等于发展了能力,能力的发展能促进知识的掌握。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及空间想象能力是数学学科的主要任务。
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几年来在教学实践中,有一些粗浅的体会。
一、观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基础观察是人们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是了解和熟悉周围环境的必不可少的基础,也是探索发现的前提。
常常有一些学生学习成绩差,他们听课不能得其要领,分析题不能抓其关键,学概念不能认其本质,归根到底是观察能力差。
因此,数学课中也要注意观察能力的培养。
1.有目的、有次序地观察,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小学生年龄小,他们的思维主要是具体的形象思维。
在教学中要坚持直观性原则。
教具的演示、图片的出现、课件的使用都要老师的引导下,一步一步地按顺序去看,去想,要防止观察的盲目性与片面性。
有时由于在观察过程中目的性不强,引导不得当,教学后只给学生留下苹果、向日葵等教具的形象,而对概念的印象很浅,这就没有达到观察的目的。
例如:建立倍数概念,教材中只有一组蝴蝶图,这组图虽说明了倍数关系,可是,要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概念,感性材料还不够。
因此我在备课中设计了三组图:第一组:第一行有两根胡萝卜,第二行是红萝卜,是3个2根,那么第二行是第一行的3倍。
第二组:左边有一盘苹果是4个,右边的苹果是左边的2倍,应该是几盘?这两组图的出现,教师注意了观察的方向与顺序,前者是先出现3个2只,再说出红萝卜是胡萝卜的3倍;后者是先出现右边是左边的2倍,启发学生说出是几盘。
这样,可以加深对倍数的理解。
第三组:小红做了3面红旗,姐姐做的是小红的5倍,应该几个3面?请同学来摆实物图,使认识有进一步加深。
通过这三组图的观察,从中领悟到倍数关系是指两个数之间的关系,一个数就谈不上倍数,从而达到初步认识倍数关系的目的。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使学生能够按顺序去认识事物,去思考问题,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数学教学重在培养学生能力论文
数学教学重在培养学生能力数学教学重在培养学生能力王利英能力是指对活动的顺利有效进行起直接稳定的调控作用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所谓数学能力,一种是指创造具有社会价值的数学新成果的数学能力;另一种是指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习数学的能力。
中学数学教学应着重培养和大学入学考试应着重考查的应是第二种数学能力。
数学能力是进行数学活动的能力,是在教学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有效认识客观事物,保证顺利进行数学活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是影响主体所有教学活动效率最直接、最基本的因素。
高考内容的改革,总体上将更加注意对考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以知识立意转变为能力立意,转变传统的封闭的学科观念:在考查学科能力的同进,注意考查跨学科的综合能力。
近两年的高考事实说明题海战术、题型训练、机械记忆,大量计算在试卷中已不明显。
因此我们的教学要打破数学内部学科界限,加强综合解题能力的训练,要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建模能力,利用求解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
要打破能力学科化的旧观念,要培养数学眼光观察分析社会生产、生活和其他学科的问题,去发现数学的应用,进而提高应用意识,提高创造能力。
本文拟对逻辑能力,建模能力,跨学科的综合能力的培养作一点极其简略的分析。
一、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是数学能力的核心。
高考对逻辑思维能力的考查提出了三个层次的要求:会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会用归纳、演绎和类比进行推理;会用简明准确的数学评议阐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演绎推理能力是指从定义出发分析、推理、论证的能力,重点是三段论推理。
数学是一个各部分紧密联系的逻辑系统,形式逻辑推理是基本方法,由概念组成命题,由命题组成判断,由判断形成证明。
因此,数学是体现逻辑最为彻底的学科。
如这样一道例题:设复数z= 3cosθ+2sinθ,求函数y=θ-argz(0<θ< π2)的最大值及对应的θ值。
本题是一道以复数为背景的有关函数最值的计算题,题目表达简洁,但难度系数低于0.3,主要是题目表面看不出解题思路,故必须先分析、推理:第一:argz表示复数z的辐角主值,从而y=θ-argz是一个角变量。
数学教学中学生能力培养论文
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要转变旧的教学观念和方法,把“结果教学转变为过程教学,把知识转变为智慧”。
这就要求在平时的数学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能力培养,特别是创造性的思维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结合本人多年教学,现谈几点浅见。
一、注重发展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能力思维品质体现了思维的水平和差异,培养思维品质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突破口,教学中唯有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学生的智力、能力乃至此创造精神才会循序发展。
注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培养:1、思维敏捷性的培养。
思维敏捷性指的是思维的速度,表现为解决问题的灵活性、针对性和适应性。
在教学中做到:(1)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落实。
这是前提条件。
常言道,熟能生巧吗!没有扎实的基础,能力将成为无源之水、无土之木。
(2)抓好知识间的渗透和迁移。
渗透是知识间的联系,迁移是知识间的灵活运用。
联系实际,多举示例,久而久之也就提高了思维的敏捷性。
(3)对重要的内容进行整理、归纳,做到有序储存,以提高思维的敏捷性。
2、思维整体性的培养。
培养思维的整体性的主要方法是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结构,加强综合训练。
3、思维严密性的培养。
思维的严密性体现在思考问题时的精确性、科学性、逻辑性和深刻性等方面。
4、思维创造性的培养。
思维的创造性表现为思路的开阔、灵活、新奇、独特。
教学中要注意激发、爱护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方面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充分想象和联想,鼓励多思、多解,开阔思路,冲破思维定势的束缚:另一方面要注意引导学生善于自己总结知识规律,多练,多用。
二、运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解题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教给学生正确地、科学地思考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解题能力。
对一个较复杂的题目,首先要运用启发式引导学生细致周密地观察,然后对观察的结果进行剖析、研究、审清题意;在此基础上再去诱导学生进行科学地思维活动,探索解题方法,架设由已知到未知的桥梁,进而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事物的能力和周密的审题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论文]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索能力一、授之以“渔”,于无疑处生疑求知欲是从问题开始的,要使学生勇于质疑,必须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指导学生从无意提问到有意提问,于无疑处生疑,从平常的例题内容中发现不平常的问题。
要引导学生广开思路,重视质疑。
教师要精选一些典型问题,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大胆猜想、探索,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
在教学中,构想相应的质疑方法,同时设想好示范提问,让学生了解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提问,教给他们质疑的方法,以便他们明确质疑的“切入口”,为后继尝试独立质疑作好铺垫。
例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后,可在适当时机提出以下问题:(1)有两组邻边相等的四边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吗?(2)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吗?这些标新立异的提法,引起了学生的争论与反驳。
从书本知识的反面来考虑,或改变条件和结论,或进行解法的再探究等等,设计质疑,通过对这些疑问的剖析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能引导学生在潜意识里形成类似于这样的一种提问模式。
于是,把质疑方法加以提炼,指导学生明确质疑的方向,为后继独立质疑打好基础。
二、晓之以“法”,初尝质疑乐趣如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已明确了质疑方向,知晓了如何质疑,这时就可以让学生进行尝试提问。
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有的能一言中的,有的是“漫无边际”,有的问题简单,有的问题深刻。
因此,需要教师在充分肯定每个学生提问的基础上,加以引导。
在教学的一定阶段,可以根据学生中常见的错误编制一些解法隐含错误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高度的警惕性,在每一步“是”或“非”的问题上小心质疑。
刚开始可以把质疑的起点尽量放低些。
如:(1)求x等于什么数时,分式的值为0?解:使x-1)(x-2)=0,得x=1或x=2。
所以当x=1或x=2时,分式的值为0(2)已知一元二次方程m2x2+(m+3)x+=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试求m的取值范围?解:由题意得(m+3)2-4m2·=m2+6m+9-m2=6m+9>0解得m>-,所以当m>-时,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如何培养高等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应用能力论文
如何培养高等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摘要: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数学人才的竞争尤为激烈,显而易见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是教育部门高新数学技术的一种技术创新。
有效提高培养中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是各种高新技术创新的重要基础。
要想利用数学的应用能力去完成一些数学活动,中学生就必须具备数学这门学科的创新、思维及数学应用能力。
关键词:中学数学;数学应用;能力提高前言:现如今高等数学这门学科,目前被很多中学生所忽视它的重要性,甚至在遇到问题时放弃研究探讨这门数学知识,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很多工程类技术都离不开数学的应用,因此如何培养高等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成为了教师们紧迫解决的首要问题。
以下本文将对在培养中学生数学应用能力方面所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进行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一.高等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大多数的数学教学都是把教学重心放在了加强训练学生的记忆力和数学的计算能力,忽视了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本身创新能力的认识及培养。
课本上永久不变的数学定理、定义等条条框框把学生的教学模式固定在这一学习范围内,严重降低了中学生对高等数学学习的热情。
到目前为止在高达呢跟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授课方式大多数都是传统的单一的老师在课堂上“说”,学生在下面“记”,十分单一和被动,这种教学方式下,教师变为教学活动的主题,学生知识单纯的跟随着老师的思路去走,大多数教师不会去考虑学生当前的知识水平以及接受能力,并且忽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同时高等数学的大多数内容都和高中时数学课堂上所讲的内容落差巨大,学生和教师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学生对于高等数学的学习大多数都会产生厌烦甚至是逃避的心理,这种问题十分严重。
2.教师授课内容存在问题在新课改洪流滚滚而来的今天,许多学校开设的高等数学课程往往会减少学时,和以前相比,课程时间减少但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却并没有减少,这个意思就预示着时间变短,但繁杂的教学工作量却没有减少,这种巨大的落差带来的问题便是学生和老师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时间,往往是老师追求速度去填鸭式的讲,一节课下来将几章的内容都讲完,之后全靠学生自己去理解,同时课程时间的减少也代表着习题课的时间减少,学生无法有效的吸收所学的繁杂的知识。
如何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019年第30期(总第649期)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49·参考文献:[1] Nattinger,J.R.& Decamico,J.S. Lexical Phrases and Language Teaching [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2] 杨玉晨.词汇的板块性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J].外语界,1999(3).[3] 刘加英.词块与大学英语口语教学[J].山东外语教学,2006(04).[4] 陆婷,马广惠.国内词块研究回顾[J].英语教师,2012(1).摘 要:为了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创设出一种良好的教学情境。
这种教学情境对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是显而易见的。
比较明显的效果就是,学生能够拥有自己的想法和对问题的判断能力。
人云亦云一直是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之一,而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就能很好地避免这种弊端。
创新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口号上,而是需要教师将创新教育真正落实到能改变思想、改变观念,加强学生在高等数学知识方面的学习和应用能力的实践教学中。
教师要通过不断探索、不断学习来找出一种以培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高等数学;教学过程;创新能力高等数学是大学课堂开设的一门学科。
从名字上就不难看出,高等数学知识的针对性强,涵盖内容广泛。
相较于之前的数学知识,高等数学对于学生个人素质的要求更高。
这对学生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因此,高等数学开设在大学课程中,目的就是为了提升学生的个人能力。
数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更为突出。
教师通过正确引导的方式,让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联想学习,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锻炼学生用科学的、客观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解答问题。
[1]一、高等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创新能力是推动一个国家、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有效动力。
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高等数学几乎是所有高校都开设的一门必修课,其开设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高等数学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辩证的思维意识和基本的数学素养,提高学生高度的抽象思维能力、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必要的数学基础,高等数学就是一个工具,可以更好地帮助大学生学习其它科目。
相比于初中跟高中,进入大学以后,数学的难度进一步增大。
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来,在中学时,学生学习的是初等数学,而在大学则转变成了高等数学,这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加上高等数学课本里内容比较多,大学里课程比较少,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学速度变得非常快,每一节课都会讲许多内容,一节课讲几十页的内容、甚至一章的内容都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如果学生只靠课堂上的听讲是不能把这一科目学的优秀的,因为每个学生都是普通人,不是天才,一节课老师会讲许多个定义和公式,学生必须要在课下仔细思考和揣摩。
只靠课堂上的学习挂科率是非常高的。
大学不像小学跟中学,大学生一定要有自学能力,老师不再是传授知识的主体,而学生是探寻知识的主体。
接下来我将自己的教学经历谈谈如何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1 首先让学生体会到高数的重要性,引起学生的重视进入大學以后,学生被分到了不同的专业,许多学生面对高数会出现这样的心理:我是一个学药学的、学药品生产技术的…我所学的专业与数学知识联系不太大,以后就业的时候也不会用到数学,为什么要去学习它呢?这不是浪费时间吗?这样的话,他们就不会重视高数的学习,在课堂上玩手机、走神,有时候甚至逃课,荒废了时间,他们根本没有心思去学习高数,又怎么去谈自主学习呢?老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告诉学生学习高数的重要性。
从应试的方面来说,如果学生有更长远的追求既想要考研,就必须要把高数学的优秀,因为高数是研究生考试的必考科目,这对学生来说有一点强制性;最重要的还是从学生以后个人的发展来说,学习高数的目的不是让学生会做几道数学题,而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帮助其更好的学习专业知识,使其以后的工作顺风顺水。
浅谈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浅谈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在《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要点和方法。
【关键词】高等数学;思维能力;培养一、数学思维能力概述能力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的并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
数学能力是指人们在从事数学活动时所必需的各种能力的综合,而其中的数学思维能力则是数学能力的核心。
因此,对数学思维的探究,是我们数学教学研究的核心;《高等数学》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我们教学的首要任务。
二、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数学的思维能力很多,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很难面面俱到,但以下几种是最基本的,也是最主要的,所以在我们的教学中应对学生多加引导,加强他们这些能力的培养,使得他们更有益学习、生活。
1.抽象概括能力。
数学抽象概括能力是数学思维能力,也是数学能力的核心。
它具体表现为:发现在普遍现象中存在着差异的能力、在各类现象间建立联系的能力、分离出问题的核心和实质的能力、由特殊到一般的能力、从非本质的细节中使自己摆脱出来的能力、把本质的与非本质的东西区分开来的能力、善于把具体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的能力等方面。
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1)在教学中着重进行“分析”和“综合”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把数学材料中反映的数与形、数与数、数与事物之间的关系从具体的材料中抽象出来,概括为特定的一般关系和结构。
比如在“定积分的概念”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和学生一起学习“曲边梯形的面积”和“变速直线运动的路径”的求法,仔细分析结果的形式,通过对比,引导学生发现两个问题的共性,研究算法,得到结论,再抛开两个问题的具体意义,抓住它们算法上的共同的本质与特性,加以概括,最终抽象出定积分的定义,这是一次非常有效的抽象概括能力培养的训练。
(2)在数学问题的求解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从本质看问题,对于复杂的事物、现象,有意识地区分主要因素与次要因素、本质现象与表面现象,从而抓住本质解决问题。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
教研讲稿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加快,教育改革也纵深推进,这就是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改革开放的现代社会,向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这不仅表现为现代科技知识的日新月异,更主要的是人才的现代化素质。
现代社会人才,不仅要有良好的品德,较高的智能,强健的体魄,较高的审美能力,而且更应该具有开拓、创新、坚毅、勇敢、自主独立的个性。
只有具有这样素质的人,才能在未来的21世纪敢于创造和进取,把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小学教育是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阶段,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既要教学生学会观察、分析、思考,又要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的和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个性品德。
数学教学,要从对未来人才素质培养着眼。
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逐渐使他们学会作为一个现代公民,学会用数学及数学的思维,去解决问题。
这对于个人乃至整个民族、整个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数学知识与数学能力、数学思想方法以及在数学学习中获得的自信、科学的态度、理性的精神等相比,后者显然更为重要。
从这一点出发,我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时,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并通过各种途径努力实施,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教师要通过各种渠道,抓住契机,把握好数学教学与学生个性之间的联系,发挥数学教学的功能,从而形成学生的良好的个性品质,我是这样做的:一、及时肯定,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老师都喜欢聪明的学生,但任何班中都有几个"怕学数学、学不好数学"的孩子,教师要善于及时帮助他们消除畏惧的心理,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对他们适当降低要求,加强个别辅导。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采用正面激励的方法。
当学生在自己的作业本上看到大大的"优",或得到简短的批注"方法好"、"计算巧妙"等,品尝到自己的学习成果,体会到成功的欢乐,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方法探究
”
论文摘要:“高等数学”是高等院校的一门重要基础课,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适应高等院校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结合个人教学实践,分析了“高等数学”课堂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论文关键词:高等数学;创新思维;实践能力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是高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虽然“高等数学”教学内容整体基本稳定,知识结构也没有太多变化,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许多问题,多数学生学习的目标仅仅是为了通过期末考试,而很少重视培养自己的数学能力。
在该课堂教学中,如何由传统的单纯传授知识向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转变,如何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为数学教学服务,如何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新途径更是有待解决和探讨的问题。
鉴于此,结合教学工作中的一些体会,笔者针对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进行了初步的思考与探索。
一、课堂上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当作教学的主体,引导和启发学生学会自己思考,用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可以有问答法、思路法、分解法、对比法、课堂讨论法。
改传统习题课为讨论课,在讨论课上,就一个或几个难点、重点问题开展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能动性,让学生自由发表观点,通过学生讨论和教师点评,最终统一在正确的理解上。
实践表明采用这些方法后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能力都得到锻炼和提高。
思维能力的提高无形中对基础知识、基础理论的学习也起到推动作用,这一切为他们创新思维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讲授曲面积分的计算时,除了书本上的分面投影,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其他的解决方法,能不能把不同的对坐标的曲面积分化归到同一积分形式呢?如果可以,这样一定可以大大节省做题时间,学生在寻找新的解决途径时无形中会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总之,在“高等数学”教学中,要做到变灌输为启发,变督促为引导,变“让我学”为“我要学”。
二、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把教学当做一门艺术
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的提出,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长期以来,许多教师习惯于传统教学模式,还有一部分老师还不熟悉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少高校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激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但效果并不明显。
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必须有一套合理可行的方法。
首先,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不断钻研教学内容,真正吃透并讲出课堂精髓,做到“重点讲透,难点讲通,关键讲清”。
学生只有具备扎实的基础,才有能力去思考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
其次,教师要研究教学规律,不断把正确的教学思想和理念贯彻到教学中去,比如Gauss公式,Stokes公式,Green 公式,Newton-leibniz公式是高等数学中的重要公式,它们都反映了几何形体内部的某种
变化率与边界有关量之间的关系。
有了一定的基础,学生会提出质疑,为什么完全不同类型的积分会有这些相似的性质,这些相似性质之间有没有本质的统一的联系呢?事实上,它们都是同样一个性质在不同情形的各个侧面的体现。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外微分算子,将不同的积分公式从本质上统一起来。
这样在质疑中,学生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
最后,教师要精心设计每一堂课,不断创新,寓教于理,寓教于情,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欣赏和享受中汲取广泛的营养。
数学课是枯燥无味的,在课堂上不断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让学生克服惧怕数学的心理阴影,使其喜欢数学课,教师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数学知识的连贯性很强,课堂上一节课的内容,学生课下花费两小时也未必能完全理解掌握,这样给后续知识的学习造成障碍,学不会更不想听,最终的结果是不喜欢数学课甚至不想看到数学老师。
所以,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知识在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三、不断改革教学内容,让创新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贯穿于整个“高等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把创新教育融入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自觉形成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在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新问题,并对其进行鼓励和引导,给学生充分发挥和想象的空间。
在教学中,教师一般很喜欢学生当堂质疑,不论正确与否,对于这些学生教师不但不批评还会通过加平时成绩进行鼓励,学生只有具备了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他们才会孜孜不倦地去学习和探索新知识。
将创新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中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至关重要。
我国传统的“高等数学”教学注重演绎及推理,重视定理的严格论证,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有一定好处。
然而,对大部分专业的学生来说,高等数学只是一种工具,从应用的角度考虑,学生的重点是要对结论正确理解。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强化几何说明,重视直观、形象的理解,把学生从烦琐的数学推导中解脱出来,做到学以致用。
例如,在介绍积分中值定理定理时,结合函数图像进行分析,说明能够找到一个矩形的面积和曲边梯形面积相等。
再比如讲解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两个区间端点不在同一个高度时,曲线内部是否仍存在平行于两端点连线的切线?进一步,从图像上分析证明过程中辅助函数的构造方法,启发学生思考其他的构造方法,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定理内容的理解,同时也有助于对知识的应用。
”
四、积极实践,探索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新途径
1.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课堂上,教师应将粉笔板书与多媒体演示结合起来,根据每个章节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变得轻松而有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对于立体图形和一些动态演示,可以借助多媒体加强直观性和趣味性;而对于一些逻辑上的推导,只有借助于黑板才能更清晰地展示给学生。
两种手段结合起来使用,会取得更好的课堂效果。
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传到网络,学生可以在网上自由查阅,还可以在网上答疑,学生的作业提交和返还也可以在网上进行,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还增加了学生学习兴趣。
2.将数学实验引入高等数学的教学中
数学实验就是用数学的方法结合计算机去解决实际问题,在做数学实验的过程中学习数学。
数学实验是沟通具体到抽象、感性到理性的一座桥梁,它能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参与,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
数学实验既是一种科研方法,也是一种学习手段,它能使学生获得在传统的学习环境中无法获得的知识信息。
比如,可以在课堂上利用Plot3D绘制二元函数的图形,也可以利用mathematica的动画功能来模拟
用截痕法形成曲面全貌的过程,加深学生对利用截痕法画曲面图形的印象。
3.建立一套科学的激励机制和成绩评定办法
科学的评价方法是督促学生认真学习、巩固学习成果的重要措施和手段。
教师要以树立新的人才观、质量观为前提,对考核测试和成绩评定办法进行相应的改革,在重视学生基础知识学习的同时,更加注重他们的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形成。
通过成绩测评,驱使学生去思考、去创造,而不是死记硬背一些结论、公式和题型,使考试真正成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指挥棒”。
五、设立第二课堂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
在“高等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以穿插一些学术报告,把当前数学学术前沿成果介绍给学生,特别是一些应用型的成果,加强学生对学习高等数学重要性的认识,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设立第二课堂,比如开展创业计划大赛,借用风险投资的实际运作模式,要求学生3人为
一个小组,提出具有市场前景的技术产品或者服务,通过深入研究和广泛的市场调查,完成一份完整、具体、深入的商业计划。
开展数学建模竞赛,鼓励学生对不同领域内的各种问题予以阐述、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实现完整的模型构建。
将这些竞赛结果在课堂上公布,并列入学期末成绩考评的一项,让学生不断体会到数学带给他们的乐趣。
六、结束语
在高校中大力推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既是国家建设创新型社会的要求,也是高校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
“高等数学”是高校的一门重要基础课,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将传统的课堂讲述这单一的教学模式变为课堂讲授、实验教学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将灌输式为主的教学改变为多种传授知识并存的复合课堂教学,这更符合认识自然和社会规律的教学方法。
教师要把看似枯燥无味的高等数学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使学生在应用高等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方面具有一定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