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压监护仪项目初步方案
颅内压监测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详解
![颅内压监测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8d6655cc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e5.png)
颅内压监测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详解颅内压监测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操作,用于评估脑部疾病的严重程度和监控患者的神经功能状态。
本文将详细介绍颅内压监测的操作流程以及评分标准。
一、操作流程1. 资料准备在进行颅内压监测前,需要准备必要的资料和设备。
包括:监测仪器、导管系统、留置导管所需物品、洗手液、手套、消毒剂等。
2. 术前准备(1)向患者或家属详细解释操作过程及风险,并取得书面同意。
(2)准备患者,注射镇静剂等药物,使其保持安静配合。
(3)消毒操作区域,并戴好手套。
3. 穿刺操作(1)确定穿刺点:一般选择额骨穿刺,或其他合适的穿刺点。
(2)定位:使用适当的标记工具在患者的头部进行标记,以确定穿刺点的位置。
(3)局麻:使用适当的局部麻醉剂,对穿刺点进行麻醉。
(4)穿刺:使用合适的器械进行穿刺,将导管插入到颅内。
(5)连接仪器:将监测仪器与导管系统连接。
(6)固定导管:使用固定带或其他适当的固定器材固定导管。
4. 操作结束(1)检查:确认仪器连接正确,并无渗漏。
(2)记录:记录插管时间、操作过程中的相关细节以及患者的反应。
(3)清理:将使用过的器械和其他物品清理干净,消毒操作区域。
二、评分标准颅内压监测评分标准主要用于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状态进行评估,以及判断脑部疾病的严重程度。
下面是常用的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系统和intracranial pressure (ICP)评分系统。
1. 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系统GCS评分系统通常用于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状态,包括意识水平、眼球运动和运动反应三个方面。
(1)意识水平评分:- 最高分:E4指眼睛自发睁开,V5指能做出有意义的言语交流,M6指能自主活动。
- 最低分:E1指无眼睛反应,V1指无声音反应,M1指无运动反应。
- 评分范围:意识水平评分范围为3-15分。
(2)眼球运动评分:- 最高分:4指双眼水平活动自如。
颅内压监护仪的研制
![颅内压监护仪的研制](https://img.taocdn.com/s3/m/bc4c3b6e9b6648d7c1c746a3.png)
管 ,连到预充生理盐水的测压室 ,经压力传感器将 压力转变为电信号 ,再经运算放大器将信号放大 , 由数 字译码 器 锁 定 ,最 后 经 L D数 字 显 示 出压 力 C
数据。 功能框 图如 图 1 。
以及信号调节系统 为 M X 0型压力 传感 器的 良好 P1
输 出减少 ,温漂 减少 ,灵 敏度 和线 性度 提 高 ,从 而
个阻容元件和 L D显示器就能进行数字显示 。 C ()内部有时钟 电路 ,且频率稳定性很高,亦 5 可外接时钟信号。 ()输入阻抗极高 ,对输入信号无衰减作用 。 6
70 模 拟 电路 与 逻 辑 电 路 是 互 相 联 系 的 。 16中
[ 关键词 ]颅 内压监 护仪 ;分析 ;研 制
1 颅 内压监 护仪 的 工作原 理
本 仪 器 的工作原 理 ,是 在被 测者 平卧 时 ,用开
放 测压 法 ,即通 过颅 骨 钻孔 穿刺 侧脑 室 ,留置 一导
压力成正比,且线性极佳 。此传感器有一片硅膜应 变计 ,每一 芯 片上还 有一 薄膜 电 阻 网络 。电阻经 激 光修 整 ,极 为精 确 ,可进 行零 位校 准 和温度 补偿 。
() 内部 有异 或 门输 出 电路 ,能 直接 驱 动 L D 2 C
显示 器 。
2 电路 分析
良好 的压 力传感 器是 本机 设 计 的关 键 。本 机采
用的 M X系列 x型横 向压阻式硅压力传感 器是美 P 国摩托 罗拉 公 司八 十年代 研制 的产 品。它 的技术 成 熟 ,性能 良好 ,是直径大而膜片薄的压力传感器。 适用 于 压 力 的精 密 测 量 。人 体 颅 内压 一 般 是 小 于
颅内压监测
![颅内压监测](https://img.taocdn.com/s3/m/377cd70b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09.png)
颅内压监测一、颅内压监测方法(一)有创颅内压监测技术除麻醉诱导至切开硬脑膜期间可用颅内压监测观察麻醉药物和操作对颅内压的影响外,一般多用于术后监测,以指导降颅压治疗,主要有以下方法:1.腰部脑脊液压测定方法简单,校正及采集CSF容易,但有增加感染的可能,对已有脑疝的患者风险更大,也有损伤脊髓的报道。
2.硬脑膜外ICP测定由于硬脑膜外腔不能通过液体传感,只能通过气体压力传感器或将压力传感器直接放置在硬脑膜外,术中使用受到限制,多用于术后监测。
3.硬脑膜下ICP测定将压力传感器直接放置在硬脑膜下直接测压,数据不如脑室内置管精确可靠。
4.脑室内置管测定ICP将导管置入侧脑室内,传感器的零点与外耳道水平进行测定。
此法必须钻孔穿刺脑实质,长时间留置导管有一定难度,易合并感染、出血。
对已有脑室系统梗阻的患者其价值受影响。
5.脑实质内ICP监测采用光导纤维导管通过钻孔插入脑实质,压力通过导管末端光反应膜的运动被感应,通过数字或类似方式来显示。
在放置前必须进行系统校正,该系统抗干扰强,可正确反映ICP变化,但费用昂贵,操作过程中神经组织如有梗阻可以破坏光导纤维,使ICP波形出现误差。
(二)无创颅内压监测技术1.经颅多普勒通过观察高颅压时的脑血管动力学改变来估计ICP。
由于脑灌注压(CPP)为平均动脉压(MAP)减去ICP。
脑血流(CBF)与CPP成正比,与脑血管阻力(CVR)成反比,即CBF=(MAP-ICP)/CVR。
当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存在时,ICP升高,CPP降低,脑小动脉扩张,CVR减小以保持脑血供恒定,此时舒张压(DBP)比收缩压(SBP)下降明显,故脉压差增大,而反映脉压差的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增高。
当ICP持续增高时,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减退,脑循环减慢,CBF减少,收缩期血流速度(Vs)、舒张期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均降低。
TCD监测ICP能反映脑血流动态变化,并可观察脑血流自身调节机制是否完善。
颅内压监护仪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颅内压监护仪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ce06e0d8bd63186bcebbce8.png)
颅内压监护仪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规划设计/投资分析/实施方案颅内压监护仪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颅内压监护仪是用来连续测量人体颅内压(ICP)的医用设备,可与脑硬膜外、脑硬膜下、脑室内光纤探头相配,对脑硬膜内、外及婴儿囟门进行颅内压力监测,可以分为无创颅内压监护仪和有创两种颅内压监护仪。
该颅内压监护仪项目计划总投资17110.84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2650.7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3.93%;流动资金4460.0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6.07%。
达产年营业收入30041.00万元,总成本费用22896.36万元,税金及附加305.79万元,利润总额7144.64万元,利税总额8435.90万元,税后净利润5358.48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3077.42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1.76%,投资利税率49.30%,投资回报率31.32%,全部投资回收期4.69年,提供就业职位556个。
本报告所描述的投资预算及财务收益预评估均以《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为标准进行测算形成,是基于一个动态的环境和对未来预测的不确定性,因此,可能会因时间或其他因素的变化而导致与未来发生的事实不完全一致,所以,相关的预测将会随之而有所调整,敬请接受本报告的各方关注以项目承办单位名义就同一主题所出具的相关后续研究报告及发布的评论文章,故此,本报告中所发表的观点和结论仅供报告持有者参考使用;报告编制人员对本报告披露的信息不作承诺性保证,也不对各级政府部门(客户或潜在投资者)因参考报告内容而产生的相关后果承担法律责任;因此,报告的持有者和审阅者应当完全拥有自主采纳权和取舍权,敬请本报告的所有读者给予谅解。
......颅内压监护仪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一、项目申报单位概况二、项目概况第二章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一、发展规划分析二、产业政策分析三、行业准入分析第三章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分析一、资源开发方案。
颅内压监测操作流程及其评分标准
![颅内压监测操作流程及其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cf7ab54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5e.png)
颅内压监测操作流程及其评分标准颅内压监测是一种用于评估颅脑损伤和脑功能状态的关键方法。
本文将介绍颅内压监测的具体操作流程,并详述评分标准,以帮助医护人员准确进行该操作。
一、颅内压监测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 核对医嘱:确认医嘱中有颅内压监测的要求,并核对患者个人信息。
- 确定位置:选择合适的颅内压监测位置,通常为额叶或颞叶区域。
- 必备物品:准备好所需的器械和药品,如颅内压监测导管、针头、消毒液、无菌手套等。
2. 术前准备:- 术前检查:核对患者基本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和呼吸情况等。
- 患者定位:将患者固定在手术台上,并确保患者头部稳定。
- 皮肤消毒:用消毒液擦拭监测位置,保持局部清洁。
3. 操作程序:- 局麻麻醉:进行局部浸润麻醉,以减轻患者疼痛感。
- 切皮:在局麻后,用无菌针刀进行切口。
- 导管插入:将颅内压监测导管通过切口插入患者颅内,定位到预定的监测位置。
- 固定导管:用固定带或缝线将导管固定在患者头皮上,确保导管不会移位。
- 连接设备:将导管与多参数监护仪或压力采集器连接,确保正常监测。
4. 完善术后护理:- 切口处理:用无菌纱布进行清洁和包扎,防止感染。
- 监测观察:随时观察监测设备的数据变化,并记录和报告压力变化。
二、评分标准为了准确评估颅内压监测操作的质量,以下是常见的评分标准:1. 导管定位评分:- 纵向定位:导管位置是否准确插入到设定的监测部位。
- 横向定位:导管的侧向位移是否在合理范围内。
2. 稳定性评分:- 固定程度:固定带或缝线是否牢固,导管是否移位。
- 震动影响:导管是否受到患者活动或仪器振动的影响。
3. 感染预防评分:- 皮肤消毒:是否充分擦拭和消毒监测位置。
- 操作无菌性:手术时是否按无菌操作标准进行,避免导管污染。
4. 合并症评分:- 出血:手术过程中或术后是否出现明显出血。
- 感染:是否出现导管相关感染情况。
- 其他并发症:如脑脓肿、颅内感染等。
在评分过程中,根据不同评分项进行打分,一般采用0-2分的量表,0分表示完全符合标准,2分表示不符合标准。
颅内压监测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颅内压监测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7b1f264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e2.png)
颅内压监测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颅内压监测是一种用于监测脑组织的压力变化的重要方法,它可帮助医生及时评估患者的脑功能状态,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本文将介绍颅内压监测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一、颅内压监测操作流程1. 患者准备在进行颅内压监测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包括以下步骤:- 患者面部清洁:使用无菌溶液擦拭患者的面部,确保面部干净。
- 患者体位:将患者的头部抬高30°-45°,保持颈椎处于正中位,以减轻颅内压。
- 局部麻醉:使用适当的局部麻醉药物,如2%利多卡因,麻醉监测点。
2. 手术准备- 仪器准备:确保颅内压监测仪器完好,并提前对其进行校验。
- 切口选择:在颅内压监测点进行消毒,通常可以选择颞部或额部。
- 引流系统:将颅内引流系统与监测仪器连接,确保通畅。
3. 监测点选择与固定- 颞部监测点:以耳眼水平线为基准,选择头侧方向进行穿刺,穿刺点位于瞳孔与耳垂之间。
- 额部监测点:穿刺点位于前正中线5cm处。
4. 颅内压监测操作- 穿刺定位:用无菌巾固定头部,确定监测点的精确位置,并进行局部消毒。
- 穿刺技术:在局麻的情况下,使用脑电图引导或者B超辅助,执行穿刺技术,将监测导管导入患者颅内。
- 连接仪器:将颅内引流系统与监测导管连接,确保正常通畅,并注意仪器的校准。
二、颅内压监测评分标准颅内压监测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参数来评估患者的脑功能状态。
以下是常用的颅内压监测评分标准:1. 颅内压数值评分- 正常压力:颅内压在5-15mmHg范围内,评分为0分。
- 轻度升高:颅内压在16-20mmHg范围内,评分为1分。
- 中度升高:颅内压在21-25mmHg范围内,评分为2分。
- 重度升高:颅内压超过25mmHg,评分为3分。
2. 颅内压变化评分- 正常波动:颅内压波动幅度在1-5mmHg范围内,评分为0分。
- 高波动:颅内压波动幅度超过6mmHg,评分为1分。
3. 颅内压持续时间评分- 正常持续时间:颅内压升高持续时间在5分钟以内,评分为0分。
颅内压监测
![颅内压监测](https://img.taocdn.com/s3/m/813c0170168884868762d62a.png)
颅内压监测【目的】了解颅内压变化情况、颅内压增高时间及持续时间,为颅脑病变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
【适用范围】重型颅脑外伤、脑水肿、脑脊液循环障碍、脑室系统肿瘤、颅内感染、脑血管疾病手术后等。
【操作步骤】1、准备物品,治疗盆、脑室穿刺包、脑室引流瓶、压力传感器、手套、20ml注射器、5ml注射器、2%普鲁卡因、500ml生理盐水。
2、向患者及家属解释脑室穿刺行颅内压监测的目的、意义和注意事项、取得配合。
3、穿刺部位皮肤准备。
4、协助患者摆好体位,头下铺无菌治疗巾,配合医生消毒穿刺部位,护士固定患者头部医生行脑室穿刺。
5、穿刺成功后,护士将压力传感器、脑室引流管、脑室引流瓶与三通相连接,在连接处以无菌纱布包好。
调节监护仪,选择测压项目。
6、患者平卧位,以两侧耳孔连线的水平线为零点进行校零,并固定。
7、调节三通开关使脑脊液引流管与压力监测管相通,在监护仪上读取数据。
监测毕,调节三通开关使脑脊液引流管与引流瓶相通,保持引流通畅。
8、恰当固定引流瓶,保证引流内管顶点在零点以上15~20cm。
9、预防感染发生。
操作及护理中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患者头下铺的无菌治疗巾应每日更换;引流切口处或穿刺部位以无菌敷料保护牢固,敷料被污染应及时更换。
10、颅内压监测的时间一般3~5d,不超过1周。
【注意事项】1、保证监测结果准确。
(1)对躁动者或麻醉未醒者应予约束。
(2)防止管道堵塞、扭曲、打折及传感器脱出。
(3)机械原因如基线浮移、机器本身的误差未能及时校正,也可影响颅内压监测的准确性。
2、密切观察颅内压监测的波形,发现异常波形及时报告医生。
(1)A波:是颅内高压特有的病理波。
颅内压突然增高68~136mmH2O,持续5~20min后下降到原来的水平或更低,表明大脑已处于紧张状态,颅腔代偿功能衰竭,应及时给予降颅内压处理,如过度换气、脱水、脑室引流、手术减压等。
(2)B波:是由于脑水肿、脑吸收障碍、脑血管反应性降低及脑血容量改变所致。
颅内压监护仪技术参数需求表
![颅内压监护仪技术参数需求表](https://img.taocdn.com/s3/m/1568427b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d9.png)
主机提供1年整机质保,2小时响应,24小时排除故障,48小时提供备用机。
设备配置清单
数量
颅内压监护仪(包含主机及电源线)
1
探条连接线
1
备注:1、带“★”符号项目为必须满足指标,若出现一项负偏离,则视为废标;
2、
带“▲”符号项目为重要指标;
3、
其他项目为一般指标;
4、
技术参数需求不超过15条。其中,带“★”符号不超过2条,带“▲”符号不超过3条.
12.脑实质\硬膜下:3.6Fr∖脑室内:9Fr,多种配套。
13.将探条的调零信息自动记录在探条芯片内,无需记录参考数值
14.▲将探条监测的数据存储在探条芯片内,以14天平均数值+24小时实时数据或15天实时数据方式存储,并可转移到其它主机上存储。
15.7天内零点漂移量为±lmmllg0
商务条款
售后服务需求
2.5.7"彩色LCD屏幕,640x480像素,可视角度80°;与床旁监护仪连接的压力和数据输出接口;USB接口;OiiniUSB接口利探条连接线接口
3.1CP数值,ICP波形的舒张压和收缩压,ICT数值,报警功能,彩色触摸屏,探条植入时间,实时ICP波形显示,趋势模式(可以记录事件内容),历史数据模式可以储存在探条和主机内。
4.显示范围:-4OmmHg到+15OmInHg,精度:±ImmHg
5.显示范围:+20.O0C到+45.0°C∕+68.0oF到+113.0°F;分辨率0.1°
C/0.1°F;
6.★颅内压力测量。
7.▲实时显示ICP波形,波形图可以设定卷轴滚动的方向:左或者右;波形的滚动速度3挡可调节;压力坐标包括auto共5种模式可调节。
颅内压监测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颅内压监测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d979c47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95.png)
颅内压监测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摘要:本报告对颅内压监测器项目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包括市场需求、竞争分析、技术可行性、商业模式以及风险分析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研究结果表明,颅内压监测器项目具有较大的潜在市场需求,技术可行性较高,商业模式相对成熟,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因此,建议进一步深入开展该项目,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和措施。
一、引言二、市场需求分析通过对颅内疾病的流行病学数据分析,可以发现颅内压监测器具有较大的市场需求。
如脑卒中、脑出血、脑肿瘤等疾病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需求量逐年增加。
同时,医疗技术的进步也为颅内压监测器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条件。
三、竞争分析对颅内压监测器的市场竞争分析显示,目前市场上已经存在多家同类产品供应商,竞争较为激烈。
但是,在技术上存在一定差距,项目可以通过技术创新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并通过降低成本和提高性能来获得竞争优势。
四、技术可行性通过对颅内压监测器的技术可行性研究,发现目前已有较成熟的技术方案,并已在一些医疗机构得到应用。
该项目的技术可行性相对较高,但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以提高稳定性和准确性。
五、商业模式颅内压监测器的商业模式可以采用设备销售和服务为主。
通过与医疗机构建立合作关系,销售监测器设备,并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
此外,还可以考虑与医药公司合作,提供附加值服务以及开展相关研究和推广活动。
六、风险分析颅内压监测器项目在市场推广、技术创新、法规合规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风险。
市场推广方面,需要充分了解各地的市场需求和竞争环境,并制定相应的市场策略。
技术创新方面,需要不断进行研究和改进,以提高产品性能和竞争力。
法规合规方面,需遵守相关法规要求,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七、结论颅内压监测器项目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和技术可行性,商业模式相对成熟,但也面临着一定的风险。
建议进一步深入开展该项目,加强与医疗机构和医药公司的合作,提高产品性能,同时制定相应的市场策略和风险管理措施,以提高项目的整体可行性和成功率。
颅内压监护仪项目可行性计划
![颅内压监护仪项目可行性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48a195cade80d4d8d05a4fbc.png)
颅内压监护仪项目可行性计划规划设计/投资方案/产业运营承诺书申请人郑重承诺如下:“颅内压监护仪项目”已按国家法律和政策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报告内容及附件资料准确、真实、有效,不存在虚假申请、分拆、重复申请获得其他财政资金支持的情况。
如有弄虚作假、隐瞒真实情况的行为,将愿意承担相关法律法规的处罚以及由此导致的所有后果。
公司法人代表签字:xxx有限责任公司(盖章)xxx年xx月xx日项目概要颅内压监护仪是用来连续测量人体颅内压(ICP)的医用设备,可与脑硬膜外、脑硬膜下、脑室内光纤探头相配,对脑硬膜内、外及婴儿囟门进行颅内压力监测,可以分为无创颅内压监护仪和有创两种颅内压监护仪。
该颅内压监护仪项目计划总投资12822.11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9972.5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7.78%;流动资金2849.5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2.22%。
达产年营业收入19718.00万元,总成本费用15020.96万元,税金及附加242.71万元,利润总额4697.04万元,利税总额5587.62万元,税后净利润3522.78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2064.84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36.63%,投资利税率43.58%,投资回报率27.47%,全部投资回收期5.14年,提供就业职位321个。
重视环境保护的原则。
使投资项目建设达到环境保护的要求,同时,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企业安全卫生的各项法律、法规,并做到环境保护“三废”治理措施以及工程建设“三同时”的要求,使企业达到安全、整洁、文明生产的目的。
报告主要内容:项目承担单位基本情况、项目技术工艺特点及优势、项目建设主要内容和规模、项目建设地点、工程方案、产品工艺路线与技术特点、设备选型、总平面布置与运输、环境保护、职业安全卫生、消防与节能、项目实施进度、项目投资与资金来源、财务评价等。
第一章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情况一、公司概况经过10余年的发展,公司拥有雄厚的技术实力,完善的加工制造手段,丰富的生产经营管理经验和可靠的产品质量保证体系,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颅内压监护仪参数 (1)
![颅内压监护仪参数 (1)](https://img.taocdn.com/s3/m/19b6ba3a67ec102de2bd89ff.png)
★1.4探头检测360度全方位,任意角度放置都可以,测压精准.
1.5可以对脑实质、脑室、硬膜下三种部位进行监测。
★1.6可匹配知名品牌的床旁监护仪同步显示脑血管灌注压数值和即时波形。
二、监测探头性能要求:
★2.1传感器类型:专利的光导纤维传感微创伤探头,可将机械压力转化为光信号传递,不受外界电磁信号干扰,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2.2调零方式:外置机械调零,校准调零直接参照大气压,既方便又准确。
2.3可以对探头进行多次重复调零校准,以便探头重复使用。
★2.4配有螺栓紧固系统,可在术前术中术后安置,检测全过程。
产品配置清单表:
产品配置清单
数量
1.多参数颅内压监护仪主机
1台
2.电源线
1条
3.说明书
1本
4.数据线
1条
技术参数
采购人:郑州市中医院
年度计划序号
设备名称
多参数颅内压监护仪
质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次
原装进口
数量
1
是否与医院现有设备配套使用(配套使用设备品牌及型号):否
设备配置要求及用途:颅内压及脑温监测
具体技术参数:
一、主机性能要求:
★1. 1具有液晶屏数值显示:同时可显示波形和颅内压数值,更好地监测颅内的变化。
★1.2可以同时对颅内压和脑温进行监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颅内压监护仪项目初步方案投资分析/实施方案承诺书申请人郑重承诺如下:“颅内压监护仪项目”已按国家法律和政策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报告内容及附件资料准确、真实、有效,不存在虚假申请、分拆、重复申请获得其他财政资金支持的情况。
如有弄虚作假、隐瞒真实情况的行为,将愿意承担相关法律法规的处罚以及由此导致的所有后果。
公司法人代表签字:xxx公司(盖章)xxx年xx月xx日项目概要颅内压监护仪是用来连续测量人体颅内压(ICP)的医用设备,可与脑硬膜外、脑硬膜下、脑室内光纤探头相配,对脑硬膜内、外及婴儿囟门进行颅内压力监测,可以分为无创颅内压监护仪和有创两种颅内压监护仪。
该颅内压监护仪项目计划总投资7998.88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5934.4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4.19%;流动资金2064.4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5.81%。
达产年营业收入15118.00万元,总成本费用11384.87万元,税金及附加151.25万元,利润总额3733.13万元,利税总额4399.29万元,税后净利润2799.85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1599.44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6.67%,投资利税率55.00%,投资回报率35.00%,全部投资回收期4.36年,提供就业职位244个。
本文件内容所承托的权益全部为项目承办单位所有,本文件仅提供给项目承办单位并按项目承办单位的意愿提供给有关审查机构为投资项目的审批和建设而使用,持有人对文件中的技术信息、商务信息等应做出保密性承诺,未经项目承办单位书面允诺和许可,不得复制、披露或提供给第三方,对发现非合法持有本文件者,项目承办单位有权保留追偿的权利。
报告主要内容:项目承担单位基本情况、项目技术工艺特点及优势、项目建设主要内容和规模、项目建设地点、工程方案、产品工艺路线与技术特点、设备选型、总平面布置与运输、环境保护、职业安全卫生、消防与节能、项目实施进度、项目投资与资金来源、财务评价等。
第一章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情况一、公司概况经过10余年的发展,公司拥有雄厚的技术实力,完善的加工制造手段,丰富的生产经营管理经验和可靠的产品质量保证体系,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公司将继续提升供应链构建与管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研发。
集团成立至今,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质量第一、自主创新、持续改进,以技术领先求发展的方针。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产品提供商。
我们在续为客户创造价值,坚持围绕客户需求持续创新,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厚积薄发,合作共赢。
顺应经济新常态,需要公司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内涵式增长。
为此,公司要求各级单位通过创新驱动、结构优化、产业升级、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提高效率和效益等路径,努力实现“做实、做强、做大、做好、做长”的发展理念。
公司的能源管理系统经过多年的探索,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能源管理体系,形成了行之有效的公司、车间和班组Ⅲ级能源管理体系,全面推行全员能源管理及全员节能工作;项目承办单位成立了由公司董事长及总经理为主要领导的能源管理委员会,能源管理工作小组为公司的常设能源管理机构,全面负责公司日常能源管理的组织、监督、检查和协调工作,下设的能源管理工作室代表管理部门,负责具体开展项目承办单位能源管理工作;各车间的能源管理机构设在本车间内,由设备管理副总经理、各车间主管及设备管理人为本部门的第一责任人,各部门设立专(兼)职能源管理员,负责现场能源的具体管理工作。
公司凭借完整的产品体系、较强的技术研发创新能力、强大的订单承接能力、快速高效的资源整合能力,形成了为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业务经营模式。
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产品已覆盖全国各省市。
公司与国内多家知名厂商的良好关系为公司带来了新的行业发展趋势,使公司研发产品能够与时俱进,为公司持续稳定盈利、巩固市场份额、推广创新产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所属行业基本情况颅内压监护仪是用来连续测量人体颅内压(ICP)的医用设备,可与脑硬膜外、脑硬膜下、脑室内光纤探头相配,对脑硬膜内、外及婴儿囟门进行颅内压力监测,可以分为无创颅内压监护仪和有创两种颅内压监护仪。
三、公司经济效益分析上一年度,xxx有限责任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948.44万元,同比增长17.68%(1344.21万元)。
其中,主营业业务颅内压监护仪生产及销售收入为7594.93万元,占营业总收入的84.87%。
上年度主要经济指标根据初步统计测算,公司实现利润总额2297.65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93.37万元,增长率20.66%;实现净利润1723.24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05.65万元,增长率13.55%。
上年度主要经济指标第二章项目技术工艺特点及优势一、技术方案(一)技术方案选用方向1、对于生产技术方案的选用,遵循“自动控制、安全可靠、运行稳定、节省投资、综合利用资源”的原则,选用当前较先进的集散型控制系统,由计算机统一控制整个生产线的各项工艺参数,使产品质量稳定在高水平上,同时可降低物料的消耗。
严格按行业规范要求组织生产经营活动,有效控制产品质量,为广大顾客提供优质的产品和良好的服务。
2、遵循“高起点、优质量、专业化、经济规模”的建设原则。
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高效率专用设备,使用高质量的原辅材料,稳定和提高产品质量,制造高附加值的产品,不断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3、在工艺设备的配置上,依据节能的原则,选用新型节能型设备,根据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原则,优先选用环境保护型设备,满足项目所制订的产品方案要求,优选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生产、试验及配套等设备,充分显现龙头企业专业化水平,选择高效、合理的生产和物流方式。
4、生产工艺设计要满足规模化生产要求,注重生产工艺的总体设计,工艺布局采用最佳物流模式,最有效的仓储模式,最短的物流过程,最便捷的物资流向。
5、根据该项目的产品方案,所选用的工艺流程能够满足产品制造的要求,同时,加强员工技术培训,严格质量管理,按照工艺流程技术要求进行操作,提高产品合格率,努力追求产品的“零缺陷”,以关键生产工序为质量控制点,确保该项目产品质量。
6、在项目建设和实施过程中,认真贯彻执行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的“三同时”原则,注重环境保护、职业安全卫生、消防及节能等法律法规和各项措施的贯彻落实。
(三)工艺技术方案选用原则1、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生产过程中,应全面实施清洁生产,尽可能降低总的物耗、水耗和能源消费,通过物料替代、工艺革新、减少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和排放,在建筑材料、能源使用、产品和服务过程中,鼓励利用可再生资源和可重复利用资源。
2、遵循“高起点、优质量、专业化、经济规模”的建设原则,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高效率专用设备,使用高质量的原辅材料,稳定和提高产品质量,制造高附加值的产品,不断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四)工艺技术方案要求1、对于生产技术方案的选用,遵循“自动控制、安全可靠、运行稳定、节省投资、综合利用资源”的原则,选用当前较先进的集散型控制系统,控制整个生产线的各项工艺参数,使产品质量稳定在高水平上,同时可降低物料的消耗;严格按照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行业规范要求组织生产经营活动,有效控制产品质量,为广大顾客提供优质的产品和良好的服务。
2、建立完善柔性生产模式;本期工程项目产品具有客户需求多样化、产品个性差异化的特点,因此,产品规格品种多样,单批生产数量较小,多品种、小批量的制造特点直接影响生产效率、生产成本及交付周期;益而益(集团)有限公司将建设先进的柔性制造生产线,并将柔性制造技术广泛应用到产品制造各个环节,可以在照顾到客户个性化要求的同时不牺牲生产规模优势和质量控制水平,同时,降低故障率、提高性价比,使产品性能和质量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二、项目工艺技术设计方案(一)技术来源及先进性说明项目技术来源为公司的自有技术,该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二)项目技术优势分析本期工程项目采用国内先进的技术,该技术具有资金占用少、生产效率高、资源消耗低、劳动强度小的特点,其技术特性属于技术密集型,该技术具备以下优势:1、技术含量和自动化水平较高,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在产品质量水平上相对其他生产技术性能费用比优越,结构合理、占地面积小、功能齐全、运行费用低、使用寿命长;在工艺水平上该技术能够保证产品质量高稳定性、提高资源利用率和节能降耗水平;根据初步测算,利用该技术生产产品,可提高原料利用率和用电效率,在装备水平上,该技术使用的设备自动控制程度和性能可靠性相对较高。
2、本期工程项目采用的技术与国内资源条件适应,具有良好的技术适应性;该技术工艺路线可以适应国内主要原材料特性,技术工艺路线简洁,有利于流程控制和设备操作,工艺技术已经被国内生产实践检验,证明技术成熟,技术支援条件良好,具有较强的可靠性。
3、技术设备投资和产品生产成本低,具有较强的经济合理性;本期工程项目采用本技术方案建设其主要设备多数可按通用标准在国内采购。
4、节能设施先进并可进行多规格产品转换,项目运行成本较低,应变市场能力很强。
第三章背景及必要性一、颅内压监护仪项目背景分析颅内压监护仪是用来连续测量人体颅内压(ICP)的医用设备,可与脑硬膜外、脑硬膜下、脑室内光纤探头相配,对脑硬膜内、外及婴儿囟门进行颅内压力监测,可以分为无创颅内压监护仪和有创两种颅内压监护仪。
脑室内有创ICP监测被认为是ICP监测的金标准,也是ICU中患者的标准管理方案。
但是有创ICP监测有一定风险,并且有一定技术难度。
由于侵入性、高成本以及有创ICP监测方法的其他附加风险,行业寻求替代的非侵入性技术监测ICP。
由于缺乏熟练的专业人员,在某些情况下(例如紧急情况)使用侵入性技术是不可行的。
无创ICP 监测是一种替代方法,可以在颅骨外监测。
无创ICP监测主要包括经颅多普勒超声、鼓室膜位移和视神经鞘直径等技术,一般作为有创监测的补充方案。
近年来,由于全球神经系统疾病(如颅内肿瘤、脑积水、脑部感染、动脉瘤和脑膜炎等)发病率上升以及交通事故导致的颅脑损伤事故增加,对于微创外科手术需求增长,新技术的推出以及创伤护理导致对于无创颅内压监测仪需求增长。
此外全球老年人口的高速增长也推动了无创颅内压监测仪的需求,老年人口容易出现各种神经系统疾病以及脑外伤。
因此,预计今后几年,全球老年人口的增加将成为影响市场的重要因素。
根据技术不同,无创颅内压监测仪市场细分为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鼓室膜位移(TMD)、和神经鞘管直径技术、MRI/CT和眼底镜检查。
MRI/CT技术目前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这些设备易于使用,并且在病理组织和正常组织之间具有高对比度,可提供更快、更安全的结果,并提供出色的图像。
此外,由于MRI/CT扫描对ICPs升高的颅脑损伤患者进行评估的敏感性更高,因此是广泛首选的成像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