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压监护PPT课件
合集下载
颅内压监护系统 PPT课件
![颅内压监护系统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9358909cfc789eb172dc85d.png)
这样在不增大脱水剂用量的同时,可有效地降低了颅内高压, 减少了并发症的产生,对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预后有 积极意义
ICP监测可避免脱水剂滥用及所致并发 症
按常规或凭经 验用药,剂量 和时间难以掌 握,经常出现 因惧怕ICP 增 高而过度应用 脱水剂现象
ICP监测
科学用药
按需用药
ICP 监测为出现脑疝 提出预警信号
ICP与预后
ICP 控制在20 mmHg(2.67 kPa) 以下的患者 一般预后较好, GOS 分级良好率明显提高
ICP ≥25mmHg(3.33 kPa) 时重残率增高
ICP ≥40 mmHg (5.33kPa) 时重残率及病死 率均明显增高 ICP ≥45 mmHg(6.00 kPa) 时接近脑死亡,此 类患者病死率高达100%
ICP增高的三大临床症状
呕吐
头痛
视乳头 水肿
三主征
ICP增高的原因
颅内压增高是神经内、外科病人死亡的第一位 原因 颅内压增高的原因
– 颅脑损伤、脑出血经常伴有颅内压增高 – 脑瘤等颅内占位性病变,迟早都会引起不同程度的 颅内压增高症状 – 急性脑缺血性疾病引起的大片脑梗塞,以及一些全 身系统性疾病、传染病、中毒、代谢性疾病等同样 也可并发颅内压增高
ICP的正常值
在侧卧位时,正常颅内压 成人为0.7-2.0KPa(5-15mmHg);儿童为0.51.0KPa(3.5-7.5mmHg)
颅内压随着心脏的搏动而波动,波幅为0.27-0.53KPa (2-4mmHg)
随着呼吸动作改变,颅内压亦有缓慢的波动,波幅约 为0.7-1.33KPa(5-10mmHg) 此外颅内压还有自发节律性波动,是全身血管和脑血 管运动的一种反应。
颅内压监测PPT课件
![颅内压监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bcbb766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ea.png)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监测需求,选择合 适的颅内压监测设备,如颅内压监护 仪、脑室内压力计等。
监测设备的正确使用
确保设备安装正确,避免误差和干扰, 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监测数据的解监测数据,分析患者的颅内 压变化情况,判断病情状况和治疗效果 。
VS
监测数据的处理
THANKS
严重的颅内压增高可能 导致脑疝,这是一种危 及生命的紧急情况,需
要立即就医。
02 颅内压监测的方法
颅内压监测的直接方法
脑室内监测
通过在脑室内放置压力传感器, 直接测量脑脊液压力,反映颅内
压水平。
硬膜下监测
在硬膜下放置压力传感器,监测硬 膜下腔的压力,间接反映颅内压。
脑实质内监测
在脑实质内植入压力传感器,直接 测量脑实质内的压力,反映颅内压。
颅内压监测的间接方法
01
02
03
临床观察
通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 瞳孔变化、生命体征等指 标,间接评估颅内压。
腰椎穿刺压力测量
通过腰椎穿刺测量脑脊液 压力,间接反映颅内压水 平。
经颅多普勒超声
利用超声波测量颅内血流 速度,间接评估颅内压。
颅内压监测的优缺点
优点
直接测量颅内压力,准确度高;能够 实时监测颅内压变化,有助于及时发 现和干预颅内压升高。
详细描述
脑积水是指脑脊液循环障碍导致颅内压升高,引发头痛、呕吐等症状。通过颅内压监测,医生可以了解患者颅内 压情况,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如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同时,监测颅内压的变化情况还 可以评估治疗效果,指导后续治疗。
04 颅内压监测的注意事项
监测设备的选择与使用
监测设备的选择
对颅内压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存储 ,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监测设备的正确使用
确保设备安装正确,避免误差和干扰, 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监测数据的解监测数据,分析患者的颅内 压变化情况,判断病情状况和治疗效果 。
VS
监测数据的处理
THANKS
严重的颅内压增高可能 导致脑疝,这是一种危 及生命的紧急情况,需
要立即就医。
02 颅内压监测的方法
颅内压监测的直接方法
脑室内监测
通过在脑室内放置压力传感器, 直接测量脑脊液压力,反映颅内
压水平。
硬膜下监测
在硬膜下放置压力传感器,监测硬 膜下腔的压力,间接反映颅内压。
脑实质内监测
在脑实质内植入压力传感器,直接 测量脑实质内的压力,反映颅内压。
颅内压监测的间接方法
01
02
03
临床观察
通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 瞳孔变化、生命体征等指 标,间接评估颅内压。
腰椎穿刺压力测量
通过腰椎穿刺测量脑脊液 压力,间接反映颅内压水 平。
经颅多普勒超声
利用超声波测量颅内血流 速度,间接评估颅内压。
颅内压监测的优缺点
优点
直接测量颅内压力,准确度高;能够 实时监测颅内压变化,有助于及时发 现和干预颅内压升高。
详细描述
脑积水是指脑脊液循环障碍导致颅内压升高,引发头痛、呕吐等症状。通过颅内压监测,医生可以了解患者颅内 压情况,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如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同时,监测颅内压的变化情况还 可以评估治疗效果,指导后续治疗。
04 颅内压监测的注意事项
监测设备的选择与使用
监测设备的选择
对颅内压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存储 ,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颅内压监测与护理PPT课件
![颅内压监测与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10947b4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75.png)
光纤颅内压监测
03
利用光纤技术将传感器植入脑实质内,实现连续、实时监测颅
内压。
不同监测方法优缺点比较
无创性监测方法优点
操作简便、无需手术、可重复性好;缺点:准确性相对较低 ,受多种因素干扰。
有创性监测方法优点
准确性高、可实时监测;缺点:需手术植入、有感染风险、 成本较高。
03 颅内压异常识别与评估
设备维护与消毒
护士需要定期对颅内压监测设 备进行维护和消毒,确保其正
常工作并降低感染风险。
护士对颅内压异常识别与处理能力提升途径
专业知识培训
实践技能提升
护士需要定期参加颅内压监测相关知识的 培训,包括颅内压异常的识别、处理方法 等,以提高专业素养。
护士需要在日常工作中积累经验,熟练掌 握颅内压监测设备的操作技巧,提高处理 异常情况的能力。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模拟演练与应急处理
跨学科合作与交流
护士可以参与模拟演练,学习如何在紧急 情况下迅速判断和处理颅内压异常,提高 应急处理能力。
护士可以与其他学科的专业人士进行交流 与合作,共同学习颅内压监测与护理的最 新知识和技术,提升综合水平。
05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策略
患者对颅内压升高认知程度调查
调查目的
了解患者对颅内压升高的认知程 度,为后续教育提供方向。
护士在颅内压监测中角色定位
颅内压监测团队重要成员
护士是颅内压监测团队的核心成员,负责监测设备的设置、维护 、数据记录以及患者情况的观察。
患者教育者
护士需要对患者进行颅内压监测相关知识的宣教,包括设备使用、 注意事项等,以确保患者正确理解并配合治疗。
医护沟通桥梁
颅内压监测ppt课件
![颅内压监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88cf1fbe518964bce847c20.png)
颅内压监测
1
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 , ICP)的定义
颅内压是指颅腔内容物对颅腔壁上所产生的压力, 又称脑压。成人在颅缝闭合后,颅腔体积已相对固 定。颅内容物包括脑组织(约1400g)、脑脊液 (75ml)和 血液(75ml) ,当各种原因 导致颅内容物 增加体积超过 可代偿容积后 即出现颅内高压症状。
8
颅内压力和容积的关系
? 在颅内容物体积增加的早期,有足够的空间可供调 节,即顺应性(代偿)较强;颅内容物体积增加的后期, 可供调节的空间越来越少,病变扩张遇到的阻力愈 来愈大,故颅内压急剧增加。通过检查顺应性和可 塑性,有助于判断颅内压增高的严重程度。临床使 用的方法如下:脑室引流或腰穿时放出1ml脑脊液, 若压力下降甚少说明还在代偿期内,若压力下降超 过40mmH2O (3mmHg),则提示颅内压力/容积曲 线已超过临界点,即代偿功能已消耗殆尽。
9
? (3颅)脑内疝高形成压:综颅合内病征变的尤病其是理颅生内理占位(和三损)伤,引
起颅内压的增高不均匀时,常使脑组织受压移位, 部分脑组织通过某些解剖上的裂隙移位到压力较低 的部位时,即为脑疝(brain herniation)。这是颅内 压增高最致命的紧急情况。
10
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一)
性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等,可以造成脑脊液回流受阻, 从而继发脑积水和颅内压增高 ;狭颅症,由于颅腔狭小, 限制了脑的正常发育,也常发生颅内压增高。
6
颅内高压综合征的病理生理(一)
? (1)全身性血管加压反应:当脑血管的自动调节功能丧失 后,为了保持需要的脑血流量 (维持脑组织最低代谢所 需的血流量正常为 32ml/100g.min (正常5465ml/100g.min ),全脑血流量为 400ml/min (正常 为700-1200ml/min )),机体通过自主神经系统的反 射作用,使全身周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搏出量增 加,以提高脑灌注压 ,同时伴有呼吸节律减慢,呼吸深 度增加。这种以 升高动脉压,并伴有心率减慢、心搏出 量增加和呼吸节律减慢加深 的三联反应,即称为全 身性 血管加压反应或库欣 (Cushing) 反应。多见于急性颅脑损 伤或急性颅内压增高患者。
1
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 , ICP)的定义
颅内压是指颅腔内容物对颅腔壁上所产生的压力, 又称脑压。成人在颅缝闭合后,颅腔体积已相对固 定。颅内容物包括脑组织(约1400g)、脑脊液 (75ml)和 血液(75ml) ,当各种原因 导致颅内容物 增加体积超过 可代偿容积后 即出现颅内高压症状。
8
颅内压力和容积的关系
? 在颅内容物体积增加的早期,有足够的空间可供调 节,即顺应性(代偿)较强;颅内容物体积增加的后期, 可供调节的空间越来越少,病变扩张遇到的阻力愈 来愈大,故颅内压急剧增加。通过检查顺应性和可 塑性,有助于判断颅内压增高的严重程度。临床使 用的方法如下:脑室引流或腰穿时放出1ml脑脊液, 若压力下降甚少说明还在代偿期内,若压力下降超 过40mmH2O (3mmHg),则提示颅内压力/容积曲 线已超过临界点,即代偿功能已消耗殆尽。
9
? (3颅)脑内疝高形成压:综颅合内病征变的尤病其是理颅生内理占位(和三损)伤,引
起颅内压的增高不均匀时,常使脑组织受压移位, 部分脑组织通过某些解剖上的裂隙移位到压力较低 的部位时,即为脑疝(brain herniation)。这是颅内 压增高最致命的紧急情况。
10
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一)
性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等,可以造成脑脊液回流受阻, 从而继发脑积水和颅内压增高 ;狭颅症,由于颅腔狭小, 限制了脑的正常发育,也常发生颅内压增高。
6
颅内高压综合征的病理生理(一)
? (1)全身性血管加压反应:当脑血管的自动调节功能丧失 后,为了保持需要的脑血流量 (维持脑组织最低代谢所 需的血流量正常为 32ml/100g.min (正常5465ml/100g.min ),全脑血流量为 400ml/min (正常 为700-1200ml/min )),机体通过自主神经系统的反 射作用,使全身周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搏出量增 加,以提高脑灌注压 ,同时伴有呼吸节律减慢,呼吸深 度增加。这种以 升高动脉压,并伴有心率减慢、心搏出 量增加和呼吸节律减慢加深 的三联反应,即称为全 身性 血管加压反应或库欣 (Cushing) 反应。多见于急性颅脑损 伤或急性颅内压增高患者。
颅内压的监测PPT课件
![颅内压的监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23b0c7c6294dd88d1d26b7a.png)
13
脑室内ICP监测的护理
• 1、体位的护理(去枕平卧位,床 头抬高30°,有李煜脑部静脉回流, 减少脑组织耗氧量,从而减轻脑水 肿降低颅内压)
• 2、确保ICP监测的准确性(确定“0” 参考值,观察ICP值变化,排出外 界干扰因素:翻身、躁动、尿潴留、 排便用力等)
• 3、引流管的护理(妥善固定,保 持引流管通畅,防止引流管堵塞、 扭曲、脱出。遵医嘱固定引流管的 高度。准确记录引流量及性质。严 格无菌操作,防止颅内感染)
• 4、病情观察及准确记录
14
持续颅内压增高可引起脑血 流量降低,脑供血不足,造 成脑缺血、缺氧,导致患者 预后不良,甚至发生急性脑 肿胀死亡。连续、准确地监 测颅内压力动态变化可为临 床诊断、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15
思考题?
1、ICP异常值的意义? 2、ICP的护理观察要点有哪些?
16
THANKS
颅内压的监测
脑病科:匡珍福
1
重点:ICP值及临床表现 难点:ICP的监测方法及护理要点
1、熟悉颅内压的概念、正常值及主要临床表现 2、了解颅内压监测的方法及意义 3、掌握ICP的护理要点
2
主要内容
1. 定义 2. 原理及因素 3. 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 4. ICP的监测意义 5. ICP的监测方法 6. ICP的护理要点
流量增多等
2、颅内占位病变与颅内空间变小---各种颅内血肿脑肿瘤脑脓肿等(常见) 3、 先天性畸形使颅腔变小--狭颅症颅底凹陷症等液任何-种物质的增多或减
少都会影响颅内压
4、脑血管疾病--常见疾病为脑梗死、高血压性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现、高血
压脑病
8
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
三主征: 1)头痛:常位于枕后、双颞、额部。用力和咳嗽加重。(脑膜血管和神 经受刺激、牵拉导致) 2)呕吐:典型为突发性、喷射性呕吐,可伴有恶心。(迷走神经受激惹 所致) 3)视乳头水肿:颅内压增高的客观体征, 颅内压增高导致视神经受压 、眼底静脉回流障碍引起。
脑室内ICP监测的护理
• 1、体位的护理(去枕平卧位,床 头抬高30°,有李煜脑部静脉回流, 减少脑组织耗氧量,从而减轻脑水 肿降低颅内压)
• 2、确保ICP监测的准确性(确定“0” 参考值,观察ICP值变化,排出外 界干扰因素:翻身、躁动、尿潴留、 排便用力等)
• 3、引流管的护理(妥善固定,保 持引流管通畅,防止引流管堵塞、 扭曲、脱出。遵医嘱固定引流管的 高度。准确记录引流量及性质。严 格无菌操作,防止颅内感染)
• 4、病情观察及准确记录
14
持续颅内压增高可引起脑血 流量降低,脑供血不足,造 成脑缺血、缺氧,导致患者 预后不良,甚至发生急性脑 肿胀死亡。连续、准确地监 测颅内压力动态变化可为临 床诊断、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15
思考题?
1、ICP异常值的意义? 2、ICP的护理观察要点有哪些?
16
THANKS
颅内压的监测
脑病科:匡珍福
1
重点:ICP值及临床表现 难点:ICP的监测方法及护理要点
1、熟悉颅内压的概念、正常值及主要临床表现 2、了解颅内压监测的方法及意义 3、掌握ICP的护理要点
2
主要内容
1. 定义 2. 原理及因素 3. 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 4. ICP的监测意义 5. ICP的监测方法 6. ICP的护理要点
流量增多等
2、颅内占位病变与颅内空间变小---各种颅内血肿脑肿瘤脑脓肿等(常见) 3、 先天性畸形使颅腔变小--狭颅症颅底凹陷症等液任何-种物质的增多或减
少都会影响颅内压
4、脑血管疾病--常见疾病为脑梗死、高血压性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现、高血
压脑病
8
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
三主征: 1)头痛:常位于枕后、双颞、额部。用力和咳嗽加重。(脑膜血管和神 经受刺激、牵拉导致) 2)呕吐:典型为突发性、喷射性呕吐,可伴有恶心。(迷走神经受激惹 所致) 3)视乳头水肿:颅内压增高的客观体征, 颅内压增高导致视神经受压 、眼底静脉回流障碍引起。
颅内压监测PPT课件
![颅内压监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a18b963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52.png)
在正常情况下,出颅平均静脉压与平均颅内压相当,因此,脑 的血流量主要取决于平均动脉压 MAP 及脑血管阻力
2022/10/19
• 如ICP大于20~25mmHg则需要积极处理, ICP过高将导致脑灌注压下降,严重时 可导致脑缺血甚至0灌注
CPP
ICP
2022/10/19
压力/容积曲线
2022/10/19
二、颅内压增高的原因及发病机理
1.颅内容物体积或量增加 脑体积增加:脑水肿、脑挫裂伤、颅内血肿、颅内肿瘤、脑血 管疾病、脑脓肿等,
2.颅内血容量增加 多种因素可使脑血管扩张,脑血容量急剧增加,如呼吸道梗阻或 呼吸中枢衰竭引起的二氧化碳蓄积或碳酸血症,丘脑下部、鞍区 或脑干部位手术,使植物神经中枢或血管运动中枢受刺激等,均 可产生颅内压增高,
• 颅内高压: ICP大于20mmHg 且持续5分钟, 就称为颅内高压,
• 1kPa=7.5006mmHg=10.2cmH Cerebral Perfusion Pressure CPP 以
提供放松或收紧脑血管恒定,稳定血液流向大脑, 大脑被灌 注的压力 脑灌注压 CPP = 平均动脉压 MAP - 颅内压 ICP
• 颅内压正常值:成人平卧时,腰椎穿刺检测脑脊液压力为0.72.0kPa 5-15mmHg;70-200mmH2O 儿童为0.5-1.0kPa 4-7.5mmHg;50-100mmH2O
2022/10/19
• 颅内压增高:是许多颅脑疾病共同的临床 病例综合征,当颅内压持续在2.0kPa 200mmH2O 以上,引起相应的症状及体征,称 为颅内压增高,
2022/10/19
七、颅内压增高的处理原则及观察护理要点 一、处理原则:
1.去除病因: 1 手术清除颅内占位病变, 2 手术减压 颅内急 性局限性病变,如幕上大面积脑梗塞,脑水肿应用降颅压措施 无效时 , 3 脑积水可行腹腔分流手术,
2022/10/19
• 如ICP大于20~25mmHg则需要积极处理, ICP过高将导致脑灌注压下降,严重时 可导致脑缺血甚至0灌注
CPP
ICP
2022/10/19
压力/容积曲线
2022/10/19
二、颅内压增高的原因及发病机理
1.颅内容物体积或量增加 脑体积增加:脑水肿、脑挫裂伤、颅内血肿、颅内肿瘤、脑血 管疾病、脑脓肿等,
2.颅内血容量增加 多种因素可使脑血管扩张,脑血容量急剧增加,如呼吸道梗阻或 呼吸中枢衰竭引起的二氧化碳蓄积或碳酸血症,丘脑下部、鞍区 或脑干部位手术,使植物神经中枢或血管运动中枢受刺激等,均 可产生颅内压增高,
• 颅内高压: ICP大于20mmHg 且持续5分钟, 就称为颅内高压,
• 1kPa=7.5006mmHg=10.2cmH Cerebral Perfusion Pressure CPP 以
提供放松或收紧脑血管恒定,稳定血液流向大脑, 大脑被灌 注的压力 脑灌注压 CPP = 平均动脉压 MAP - 颅内压 ICP
• 颅内压正常值:成人平卧时,腰椎穿刺检测脑脊液压力为0.72.0kPa 5-15mmHg;70-200mmH2O 儿童为0.5-1.0kPa 4-7.5mmHg;50-100mmH2O
2022/10/19
• 颅内压增高:是许多颅脑疾病共同的临床 病例综合征,当颅内压持续在2.0kPa 200mmH2O 以上,引起相应的症状及体征,称 为颅内压增高,
2022/10/19
七、颅内压增高的处理原则及观察护理要点 一、处理原则:
1.去除病因: 1 手术清除颅内占位病变, 2 手术减压 颅内急 性局限性病变,如幕上大面积脑梗塞,脑水肿应用降颅压措施 无效时 , 3 脑积水可行腹腔分流手术,
颅内压监测的护理ppt课件
![颅内压监测的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e436e67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b2.png)
监测设备的选择和使用
选择合适的监测设备
根据病情和手术需要选择合适 的颅内压监测设备。
设备安装与连接
按照设备说明书正确安装和连 接监测设备。
监测数据解读
及时、准确地解读颅内压监测 数据,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设备维护与保养
定期对监测设备进行维护和保 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04
颅内压监测的护理
监测前的准备
01
02
03
04
评估患者情况
了解患者病情、病史和手术情 况,评估是否需要进行颅内压
监测。
准备监测设备
确保颅内压监测仪、导管、传 感器等设备处于良好状态,并
确保消毒完备。
与患者及家属沟通
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监测的目的 、方法及注意事项,以取得他
们的理解和配合。
环境准备
确保监测环境安静、整洁,避 免外界干扰。
对未来的展望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颅内压监 测技术将更加精准和智能化,能够更 好地服务于颅脑疾病患者的诊疗和护 理。
我们期望通过不断努力和实践,不断 完善颅内压监测的护理流程和规范, 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护理体验和治疗效 果。
未来,护理人员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 新的护理技能和知识,以适应医疗技 术的变化和发展,更好地为患者提供 优质的护理服务。
07
结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总结
颅内压监测是评估颅脑疾病患者病情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及时发现并处理颅内压升 高或降低的情况。
护理人员在颅内压监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需要掌握相关的护理技能和知识,确 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对患者病情状况、自身认知情况进行了解,有助于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的护理 措施,提高护理效果。
颅内压监测课件
![颅内压监测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61ea0a1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9f.png)
者的生存率。
科学研究
颅内压监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 为神经科学、生理学等领域的研 究提供更加精准的数据和实验手
段。
THANKS
感谢观看
02
颅内压监测的方法
颅内压监测的直接方法
脑室内监测
通过腰椎穿刺或颅骨钻孔将传感 器置入脑室内,直接测量脑脊液 压力,准确反映颅内压变化。
硬膜下监测
将传感器置于硬膜下,通过测量 脑组织压力反映颅内压,适用于 脑外伤或脑出血患者。
颅内压监测的间接方法
无创监测
通过测量眼球内压、颈静脉压、脉搏 波传导时间等参数,间接评估颅内压 水平。
预防感染
在放置和更换监测设备时 ,应注意无菌操作,预防 感染的发生。
06
颅内压监测的发展趋 势和展望
颅内压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无线遥测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无线 遥测技术在颅内压监测中应用越 来越广泛,能够实现实时、远程
、连续监测。
生物传感器技术
生物传感器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 选择性和实时监测等优点,在颅内 压监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监测数据的记录
详细记录颅内压监测数据,包括测量 时间、颅内压值、患者状态等信息, 为诊疗提供参考依据。
监测过程中的护理措施
01
02
03
保持患者安静
在监测过程中,应保持患 者安静,避免剧烈运动或 情绪激动,以免影响监测 结果。
观察患者状态
密切观察患者的状态,如 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等 ,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处 理。
无法放置颅内压监测探头的患者
如婴幼儿、精神疾病患者等,可能会影响颅内压 的监测结果。
04
颅内压监测的临床应 用
颅脑外伤
总结词
科学研究
颅内压监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 为神经科学、生理学等领域的研 究提供更加精准的数据和实验手
段。
THANKS
感谢观看
02
颅内压监测的方法
颅内压监测的直接方法
脑室内监测
通过腰椎穿刺或颅骨钻孔将传感 器置入脑室内,直接测量脑脊液 压力,准确反映颅内压变化。
硬膜下监测
将传感器置于硬膜下,通过测量 脑组织压力反映颅内压,适用于 脑外伤或脑出血患者。
颅内压监测的间接方法
无创监测
通过测量眼球内压、颈静脉压、脉搏 波传导时间等参数,间接评估颅内压 水平。
预防感染
在放置和更换监测设备时 ,应注意无菌操作,预防 感染的发生。
06
颅内压监测的发展趋 势和展望
颅内压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无线遥测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无线 遥测技术在颅内压监测中应用越 来越广泛,能够实现实时、远程
、连续监测。
生物传感器技术
生物传感器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 选择性和实时监测等优点,在颅内 压监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监测数据的记录
详细记录颅内压监测数据,包括测量 时间、颅内压值、患者状态等信息, 为诊疗提供参考依据。
监测过程中的护理措施
01
02
03
保持患者安静
在监测过程中,应保持患 者安静,避免剧烈运动或 情绪激动,以免影响监测 结果。
观察患者状态
密切观察患者的状态,如 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等 ,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处 理。
无法放置颅内压监测探头的患者
如婴幼儿、精神疾病患者等,可能会影响颅内压 的监测结果。
04
颅内压监测的临床应 用
颅脑外伤
总结词
颅内压监测课件
![颅内压监测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becf925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2f.png)
颅内压监测PPT课件
本PPT课件旨在介绍颅内压监测的概述,包括常见方法、步骤、优缺点、指征、 影响因素、注意事项、并发症、数据解读等内容,以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重 要性和未来发展方向。
颅内压监测的概述
颅内压监测是一种重要的神经外科诊断技术,用于评估颅内压力的变化。它 可以帮助医生监测患者的神经状态,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颅内压监测的常见方法
导管式
通过置入压力导管直接测量颅内压力。
非侵入式
利用外部设备监测颅内压力的变化,如头皮探 针等。
导管式颅内压监测的步骤头皮,定位针脱】, 深度有限。
2
钻孔
使用专用钻头钻孔。
3
导管置入
将压力导管插入钻孔。
非侵入式颅内压监测的优缺点
1 优点
无需手术,较为安全,患者更易接受。
2 缺点
监测精度不如导管式,受外界干扰。
颅内压监测的指征
颅脑损伤、脑卒中、颅内肿瘤等疾病,以及需手术或重症监护的患者。
颅内压的影响因素
颅内容积
脑组织、血液、CSF等容积变化。
脑血流
脑血管病变、血压波动等。
代谢状态
氧供需失衡、二氧化碳积累等。
颅内压监测的注意事项
• 严格遵守消毒、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 避免导管堵塞、脱出等意外情况的发生。
颅内压监测的并发症
感染
导管置入切口发生感染。
出血
手术操作时可能导致颅内出 血。
脑脊液漏
导管损伤导致脑脊液泄漏。
颅内压监测的数据解读
通过监测颅内压力的变化,医生可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颅内高压等问题,并 根据数据做出相应的诊疗决策。
本PPT课件旨在介绍颅内压监测的概述,包括常见方法、步骤、优缺点、指征、 影响因素、注意事项、并发症、数据解读等内容,以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重 要性和未来发展方向。
颅内压监测的概述
颅内压监测是一种重要的神经外科诊断技术,用于评估颅内压力的变化。它 可以帮助医生监测患者的神经状态,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颅内压监测的常见方法
导管式
通过置入压力导管直接测量颅内压力。
非侵入式
利用外部设备监测颅内压力的变化,如头皮探 针等。
导管式颅内压监测的步骤头皮,定位针脱】, 深度有限。
2
钻孔
使用专用钻头钻孔。
3
导管置入
将压力导管插入钻孔。
非侵入式颅内压监测的优缺点
1 优点
无需手术,较为安全,患者更易接受。
2 缺点
监测精度不如导管式,受外界干扰。
颅内压监测的指征
颅脑损伤、脑卒中、颅内肿瘤等疾病,以及需手术或重症监护的患者。
颅内压的影响因素
颅内容积
脑组织、血液、CSF等容积变化。
脑血流
脑血管病变、血压波动等。
代谢状态
氧供需失衡、二氧化碳积累等。
颅内压监测的注意事项
• 严格遵守消毒、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 避免导管堵塞、脱出等意外情况的发生。
颅内压监测的并发症
感染
导管置入切口发生感染。
出血
手术操作时可能导致颅内出 血。
脑脊液漏
导管损伤导致脑脊液泄漏。
颅内压监测的数据解读
通过监测颅内压力的变化,医生可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颅内高压等问题,并 根据数据做出相应的诊疗决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他
翻身、吸痰等各项操作,患者躁动、尿潴留、排便困 难等
6
03 颅内压监护仪的操作使用
颅内压监护仪分为无创颅内压监护仪和有创两种颅内压监护仪, 有分为单参数颅内压监护仪和多参数颅内压监护仪。 我院采用的是强生柯德曼有创颅内压监护仪和Spiegelberg (GmbH & Co.) KG颅内压监护仪。
Intracranial Pressure Monitoring
颅内压监护
演讲: 陈而奇 指导老师:蒋秋晴
1
主 01 颅内压概述
要
02 颅内压的分级
内
容
03 颅内压监护仪的操作使用
04 颅内压监测的护理
05 颅内压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2
01 颅内压的概述
颅内压( intracranial pressure,ICP ):是指颅内容物对颅腔所 产生的压力,通常用脑脊液的压力来代表。 颅内压监测是将传感器放在脑室、脑组织或硬膜下持续监测,采 用传感器和监护仪动态测定颅压的一种方法,此方法简便、测压 准确,是监护ICP最准确方法。
慎用该产品:(1)垂体瘤压迫双侧视觉通路者;(2) 明显肝功能损害(腹水、严重低蛋白血症、黄疸);(3) 尿毒症;(4)严重酸中毒;(5)严重白内障、青光 眼、视神经萎缩;(6)眼球或视神经外伤等明显影 响视力者(7)癫痫发作期。
8
有创颅内压监护仪
强生柯德曼有创颅内压监护仪 主机
缆线
探头
Spiegelberg (GmbH & Co.) KG颅内压监护仪ICP Monitor HDM 29.1
测专家共识》
4
02 颅内压的分级
① 正常颅内压: 515mmHg
② 轻度升高:15-20mmHg ③ 中度升高:20-40mmHg ④ 重度升高: >40mmHg
一般将压力>20mmHg 的中度增高,作为临 床需要降低颅内压零
界限
5
影响颅内压的因素
年龄
小儿因颅缝未完全闭合,可以裂开增加容积, 故病情进展缓慢。老年人因脑萎缩颅内空间相
2.开机
3.读数
开机
。
按下开机键即可开始测量。无 需手动调零或校准。
数字显示屏上的颅内压均 值以mmHg的形式显示。
16
颅内压监护仪的操作使用
Spiegelberg颅内压监护仪
注意事项 1)系统会自动检测气囊的气密性,如果检测出有泄漏,会亮起 红色警报指示灯提醒。气囊修复后熄灭,测量继续进行。如果1 分钟后气囊尚未修复,除了红色警报指示灯,还会发出啁啾声提 醒。要消除声音报警,必须关闭监护仪再打开。若未关闭监护仪, 啁啾声持续1分钟后停止,此时显示屏上的内容会消失,报警指 示灯任然会持续闪烁。
10
颅内压监护仪的操作使用
强生柯德曼有创颅内压监护仪
1. 接 上 电 源 线 接 口
2.开机:打开主机上的On/Off键,并等待屏幕出现提示消息
“NO TRANSDUCER DETECTED”--- 没有连接探
头
将缆线的白色中 间线与主机上的
标记对齐
11
颅内压监护仪的操作使用
强生柯德曼有创颅内压监护仪
•不相同,选择调整 (ADJUST)
12
颅内压监护仪的操作使用
强生柯德曼有创颅内压监护仪
4.调整参考值
5.按下确定键(m颅内压监护仪的操作使用
强生柯德曼有创颅内压监护仪
菜单选择 1)turn alarm on 是否打开报警铃 2)set alarm limits 报警上下限设置 3)manual zero 选择并进行手动调零 4)language 选择语言 5)exit 退出
对增加。
病变扩张速度
体积压力曲线表明颅内压力在一定范围内 可代偿,但已突破临界值细小变化将严重
改变颅内压(体积压力反应VPR)。
病变部位
颅脑中线及颅后窝占位易发生梗阻性脑积水,症状 早严重;颅内大静脉窦附近占位,压迫静脉窦,早
期出现症状。
伴发脑水肿程度
脑组织炎症反应有明显脑水肿
全身系统疾病
尿毒症、肝昏迷、毒血症、高热、肺部感染、 电解质紊乱
主机
探头
9
有创颅内压监护仪
强生柯德曼有创颅内压监护仪
Spiegelberg (GmbH & Co.) KG颅内压监护仪 ICP Monitor HDM 29.1
V.S
美国强生公司生产的Codman颅内压监护仪利用 光导纤维探头,检测脑组织、脑室、硬膜下压力。
德国Spiegelberg ICP监测HDM 29.1通过气囊薄壁传 至其囊中的空气( Air-Pouch ),然后被压力传感 器转变为电子信号。
3
为什么要监测颅内压
这一点可以肯定,因为颅内压高到一定程度是要脑疝,是危及生命的。 ① 颅内压监测先于症状、体征及影像学发现
颅内压变化,在第一时机干预,提高治疗 效果。 ② ICP可以持续监测,是CT检查所不及的。 ③ 强力推荐急性重型颅脑创伤患者(GCS38分)行颅内压监测。《中国颅脑创伤颅内压监
7
无创颅内压监护仪
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是目前临床理论研究最早、最完善的 一种皮层诱发电位。它是由弥散的非模式的闪光对视网 膜刺激所引起的大脑皮层(枕叶)的电位变化。FVEP反 映了从视网膜到枕叶皮视觉通路的完整性。视觉通路位 于脑底部,视神经纤维向前向后贯穿全脑,自额叶底部 穿过顶叶及颞叶到达枕叶,行程较长,所以颅内发生病 变时常常会影响视神经功能障碍,从视网膜光刺激到大 脑枕叶视觉电位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颅内的生 理病理变化。当颅内压ICP持续增高时,易产生视通路 神经损害,神经元及纤维缺血缺氧,代谢障碍,神经电 信号传导阻滞,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波峰潜伏期延长。我 们利用FVEP的这一原理来反映颅内压的改变。
3.连接缆线与探头 屏幕显示缆线所记录的零参考值“TRANSDUCER DETECTED, ZERO REFERENCE= ***,ACCEPT? ADJUST? ”请核对是否等于在探头上记录的数值,如果是,选择接受(ACCEPT),按“MENU”。如 果不是,选择调整 (ADJUST)。
•相同,选择接受(ACCEPT) “MENU”
。
14
颅内压监护仪的操作使用
Spiegelberg颅内压监护仪
1.确定电压,连接电源、传感器
1.1将电源插头插入监护仪的电源插 口,电源指示灯亮起则表明操作正确。
1.2探针安装好后,将管道接头 插入监护仪上的插口内,稍微 顺时针旋转固定,
15
颅内压监护仪的操作使用
Spiegelberg颅内压监护仪
翻身、吸痰等各项操作,患者躁动、尿潴留、排便困 难等
6
03 颅内压监护仪的操作使用
颅内压监护仪分为无创颅内压监护仪和有创两种颅内压监护仪, 有分为单参数颅内压监护仪和多参数颅内压监护仪。 我院采用的是强生柯德曼有创颅内压监护仪和Spiegelberg (GmbH & Co.) KG颅内压监护仪。
Intracranial Pressure Monitoring
颅内压监护
演讲: 陈而奇 指导老师:蒋秋晴
1
主 01 颅内压概述
要
02 颅内压的分级
内
容
03 颅内压监护仪的操作使用
04 颅内压监测的护理
05 颅内压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2
01 颅内压的概述
颅内压( intracranial pressure,ICP ):是指颅内容物对颅腔所 产生的压力,通常用脑脊液的压力来代表。 颅内压监测是将传感器放在脑室、脑组织或硬膜下持续监测,采 用传感器和监护仪动态测定颅压的一种方法,此方法简便、测压 准确,是监护ICP最准确方法。
慎用该产品:(1)垂体瘤压迫双侧视觉通路者;(2) 明显肝功能损害(腹水、严重低蛋白血症、黄疸);(3) 尿毒症;(4)严重酸中毒;(5)严重白内障、青光 眼、视神经萎缩;(6)眼球或视神经外伤等明显影 响视力者(7)癫痫发作期。
8
有创颅内压监护仪
强生柯德曼有创颅内压监护仪 主机
缆线
探头
Spiegelberg (GmbH & Co.) KG颅内压监护仪ICP Monitor HDM 29.1
测专家共识》
4
02 颅内压的分级
① 正常颅内压: 515mmHg
② 轻度升高:15-20mmHg ③ 中度升高:20-40mmHg ④ 重度升高: >40mmHg
一般将压力>20mmHg 的中度增高,作为临 床需要降低颅内压零
界限
5
影响颅内压的因素
年龄
小儿因颅缝未完全闭合,可以裂开增加容积, 故病情进展缓慢。老年人因脑萎缩颅内空间相
2.开机
3.读数
开机
。
按下开机键即可开始测量。无 需手动调零或校准。
数字显示屏上的颅内压均 值以mmHg的形式显示。
16
颅内压监护仪的操作使用
Spiegelberg颅内压监护仪
注意事项 1)系统会自动检测气囊的气密性,如果检测出有泄漏,会亮起 红色警报指示灯提醒。气囊修复后熄灭,测量继续进行。如果1 分钟后气囊尚未修复,除了红色警报指示灯,还会发出啁啾声提 醒。要消除声音报警,必须关闭监护仪再打开。若未关闭监护仪, 啁啾声持续1分钟后停止,此时显示屏上的内容会消失,报警指 示灯任然会持续闪烁。
10
颅内压监护仪的操作使用
强生柯德曼有创颅内压监护仪
1. 接 上 电 源 线 接 口
2.开机:打开主机上的On/Off键,并等待屏幕出现提示消息
“NO TRANSDUCER DETECTED”--- 没有连接探
头
将缆线的白色中 间线与主机上的
标记对齐
11
颅内压监护仪的操作使用
强生柯德曼有创颅内压监护仪
•不相同,选择调整 (ADJUST)
12
颅内压监护仪的操作使用
强生柯德曼有创颅内压监护仪
4.调整参考值
5.按下确定键(m颅内压监护仪的操作使用
强生柯德曼有创颅内压监护仪
菜单选择 1)turn alarm on 是否打开报警铃 2)set alarm limits 报警上下限设置 3)manual zero 选择并进行手动调零 4)language 选择语言 5)exit 退出
对增加。
病变扩张速度
体积压力曲线表明颅内压力在一定范围内 可代偿,但已突破临界值细小变化将严重
改变颅内压(体积压力反应VPR)。
病变部位
颅脑中线及颅后窝占位易发生梗阻性脑积水,症状 早严重;颅内大静脉窦附近占位,压迫静脉窦,早
期出现症状。
伴发脑水肿程度
脑组织炎症反应有明显脑水肿
全身系统疾病
尿毒症、肝昏迷、毒血症、高热、肺部感染、 电解质紊乱
主机
探头
9
有创颅内压监护仪
强生柯德曼有创颅内压监护仪
Spiegelberg (GmbH & Co.) KG颅内压监护仪 ICP Monitor HDM 29.1
V.S
美国强生公司生产的Codman颅内压监护仪利用 光导纤维探头,检测脑组织、脑室、硬膜下压力。
德国Spiegelberg ICP监测HDM 29.1通过气囊薄壁传 至其囊中的空气( Air-Pouch ),然后被压力传感 器转变为电子信号。
3
为什么要监测颅内压
这一点可以肯定,因为颅内压高到一定程度是要脑疝,是危及生命的。 ① 颅内压监测先于症状、体征及影像学发现
颅内压变化,在第一时机干预,提高治疗 效果。 ② ICP可以持续监测,是CT检查所不及的。 ③ 强力推荐急性重型颅脑创伤患者(GCS38分)行颅内压监测。《中国颅脑创伤颅内压监
7
无创颅内压监护仪
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是目前临床理论研究最早、最完善的 一种皮层诱发电位。它是由弥散的非模式的闪光对视网 膜刺激所引起的大脑皮层(枕叶)的电位变化。FVEP反 映了从视网膜到枕叶皮视觉通路的完整性。视觉通路位 于脑底部,视神经纤维向前向后贯穿全脑,自额叶底部 穿过顶叶及颞叶到达枕叶,行程较长,所以颅内发生病 变时常常会影响视神经功能障碍,从视网膜光刺激到大 脑枕叶视觉电位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颅内的生 理病理变化。当颅内压ICP持续增高时,易产生视通路 神经损害,神经元及纤维缺血缺氧,代谢障碍,神经电 信号传导阻滞,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波峰潜伏期延长。我 们利用FVEP的这一原理来反映颅内压的改变。
3.连接缆线与探头 屏幕显示缆线所记录的零参考值“TRANSDUCER DETECTED, ZERO REFERENCE= ***,ACCEPT? ADJUST? ”请核对是否等于在探头上记录的数值,如果是,选择接受(ACCEPT),按“MENU”。如 果不是,选择调整 (ADJUST)。
•相同,选择接受(ACCEPT) “MENU”
。
14
颅内压监护仪的操作使用
Spiegelberg颅内压监护仪
1.确定电压,连接电源、传感器
1.1将电源插头插入监护仪的电源插 口,电源指示灯亮起则表明操作正确。
1.2探针安装好后,将管道接头 插入监护仪上的插口内,稍微 顺时针旋转固定,
15
颅内压监护仪的操作使用
Spiegelberg颅内压监护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