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一—1、大气的受热过程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1册第2章《大气的受热过程》课件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1册第2章《大气的受热过程》课件
太阳辐射属于 短波辐射 ;地面辐射属于 长波辐射 ;大气辐射属于长波辐射。
探索新知
探究一:太阳温暖地面
探究二:地面温暖大气
大气的受热过程示意图
探究一:太阳温暖地面
• 说一说吸收、反射、散射作用的具 体表现。
①臭氧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 红外线; ②云层的反射最强; ③空气分子、尘埃具有散射作用。
大气和地

面的反射



射 向 地 面
绘制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射向宇宙空间
大气吸收
大气 吸收
射向地面
地面增温 “太阳暖地面”
大气保温 “大气还地面”
大气增温 “地面暖大气”
图形转换:
①②③④⑤⑥分别代表何种辐射和作用。(黑色箭头表示辐射,红色箭头表
促进光合作用,充分吸收二氧 化碳,积累有机质。
大气影响人类活动
感恩大气 保护地球
人类活动影响大气
谢谢 看

• 运用知识,解释下列现象。
①夏天白天多云,气温比晴天低。 云层增多,吸收和反射作用增强,所以气 温比晴天低。
②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 主要是大气的散射作用。
大气的削弱作用图
探究二:地面温暖大气
讨论:地面长波辐射 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
活动:说明大气的保温作用
(1)观察图2.10,找出地球比月球多了哪些辐射途径。
地球比月球多了大气辐射和大气逆辐射。
(2)说明上述辐射途径对地球昼夜温差的影响。
地球表面有大气层,白天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使得白天温度不至于升得太高; 夜晚因为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使得温度不至于降得太低。这样昼夜温差就不 会太大。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12345
解析 图中①为太阳辐射,在穿过大气层时其能量小部分被大气吸收,大部分到达 地面,A选项错误; ②为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但不是根本热源(根本热源是太阳 辐射),B选项错误; ③为大气逆辐射,对地面有保温作用,昼夜都起作用,C选项错误; ④是散失掉的少量大气辐射,D选项正确。
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课时1 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课程标准
KE CHENG BIAO ZHUN
运用示意图等,说明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原理,并解释相关 现象。
学习目标
XUE XI MU BIAO
1.运用示意图、视频、模拟实验等,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2.能够运用示意图说明大气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
2.北京煤改电后,将导致 A.甲减弱
√B.乙增强
C.丙无变化 D.丁减弱
解析 北京煤改电后,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减弱,到 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乙)增强,地面辐射(丁)增强,大气逆辐射(丙)减弱,B项正确,C、 D项错误; 对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甲)没有影响,A项错误。
随堂演练 知识落实
PANDUAN
1 水汽和二氧化碳可以强烈吸收长波辐射。 2 白天没有大气逆辐射。
探究重点 提升素养
TAN JIU ZHONG DIAN TI SHENG SU YANG
02
探究点 大气的受热过程和保温作用
探究导引
“嫦娥五号”探测器是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的中国首个实施无人月面取样返 回的航天器。其计划在探月工程三期中完成月面取样返回任务,是中国探月工程的 收官之作。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很大,白天阳光垂直照射的地方温度高达127℃,夜晚 温度可降到-183℃。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请在下图中合适的位置标注太阳辐射、吸收(大气对太阳辐射)、反射(大气对太阳辐 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人教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总结

人教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2.1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作用:平流层中的臭氧主要吸收波长较短的紫外线。

对流层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波长较长的红外线。

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的反射作用最强。

所以,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的气温不会太高。

散射作用:散射可以改变太阳辐射的方向,所以日出前的黎明和日落后的黄昏天空是明亮的。

蓝紫光最容易被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通过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保持热量,然后通过大气逆辐射补偿地面损失的热量。

3.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的应用(1)睛朗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导致昼夜温差大。

因此,深秋至第二年早春,霜冻多出现有睛朗的夜里。

(2)秋冬季节,北方农民常用人造烟幕的办法来增强大气逆辐射,使地面的农作物免遭冻害。

二、热力环流1.概念: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2.形成:冷热不均(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空气的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大气水平运动→热力环流。

注:高气压、低气压是指同一水平高度上气压高低状况。

3.理解热力环流应注意的问题:①近地面受热,气流上升,形成低压(气温高则气压低),高空则形成高压;近地面冷却,气流下沉,形成高压(气温低则气压高),高空则形成低压。

②在同一地点(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③同一水平面,高压区等压面上凸,低压区等压面下凹(凸高凹低)实例:气压值B=C=E气压值A>B,E>D (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所以,气压值A>D4.几种常见的热力环流①海陆风: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形成的大气运动形式。

白天,在太阳照射下,陆地升温快,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气压降低(高空气压升高),形成“海风”;夜晚情况正好相反,空气运动形成“陆风”,(白天海风,夜晚陆风)②山谷风:白天,因山坡上的空气强烈增温,导致暖空气沿山坡上升,形成谷风;夜间因山坡空气迅速冷却,密度增大,因而沿坡下滑,流入谷地,形成山风。

高中地理必修一复习资料大气受热过程图解

高中地理必修一复习资料大气受热过程图解

第二章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过程:“太阳暖地面,地面暖大气,大气还大地。

”(2)能量来源:①太阳辐射能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根源)【第一句】②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的热源。

【第二句】(3)大气逆辐射具有保温作用。

并影响温差。

【第三句】(4)温差比较:①晴天的温差比阴天大。

(晴天:白天,天空晴朗少云,反射少,太阳辐射强,气温高;夜里,天空晴朗少云,大气逆辐射弱,保温效果差,气温降得快。

因此,晴天昼夜温差大。

阴天:白天,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从而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夜里,天空多云,大气逆辐射强,保温效果好,气温降得慢。

所以,阴天昼夜温差小。

)②陆地的温差比海洋大。

(陆地增温快,降温快,温差大;海洋增温慢,降温慢,温差小。

)二、热力环流【气压大小比较,环流方向】⑴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越低一般先比较水平方向的气压大小,再比较垂直方向的。

如果等压线上未标明气压,可自己标明(原则,靠近地面的气压值相对较大)。

有利于分析气压的大小关系【方法二:画一条水平(等高)线,等压线凹下去的,水平线中间的气压比两侧低。

等压线凸上去的,中间气压比两侧高。

“凸高凹低”】上图中气压:水平面上:(近地面)B>A (高空)D>E垂直方向上:地面大于高空(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因此:B>A>D>E⑵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

(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

原理:图①:冷热不均,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冷却收缩下沉,引起大气垂直运动。

图②:大气垂直运动(上升、下沉),使水平方向上产生气压差异。

图③:水平气压差使大气产生水平运动。

(水平方向上:高压指向低压)三、大气的水平运动(以北半球为例,可参见地图册18页)【前三点偏向于选择题,(4)(5)两点可考综合题】(一)水平气压梯度力是产生风的直接原因。

(1)在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的风向:风向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相同,即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含答案)

2.2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考点基础练考点一大气的受热过程雾霾是雾和霾的统称。

雾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等使大气混浊并造成视程障碍的叫霾。

刚入12月,中国中东部大地区再次遭遇持续性雾霾天气。

图为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关系图。

完成下面小题。

1.雾霾笼罩时,图中()A.①将增强 B.②将减弱 C.③将减弱 D.④将增强2.近地面大气的主要能量来源是()A.①B.③C.⑤D.②【答案】1.B2.C【解析】1.图中①为太阳辐射,②为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④为射向宇宙空间的地面辐射,③为大气逆辐射。

雾霾笼罩时,图中①基本不变,A错误;雾霾笼罩时,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图中②将减弱,B正确;雾霾笼罩时,图中③大气逆辐射将增强,C错误;雾霾笼罩时,图中④射向宇宙空间的地面辐射将减弱,D错误。

故选B。

2.结合第1题分析可知,近地面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从而使大气增温,故近地面大气温度的直接热源是⑤地面辐射,根本来源是太阳辐射,AD错误,C正确。

③大气逆辐射对地面损失的热量有一定补偿作用,但不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能量来源,B错误。

故选C。

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3.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的顺序是()A.①--②--③B.③-④-② C.②-③-④ D.①--④--②4.“高处不胜寒”说明低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A.②B.①C.③D.④5.“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与诗句中“秋阴不散”导致“霜飞晚”密切相关的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3.D4.A5.C【解析】3.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①为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②为地面辐射,③为大气逆辐射,④为大气削弱后的太阳辐射,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的顺序是太阳辐射到达大气上界-大气削弱后的太阳辐射被地面吸收-地面获得热量后以地面辐射的方式向大气传递热量,①--④--②,D正确,ABC错误。

高中地理必修一 学习笔记第二章 第二节 课时1 大气的受热过程

高中地理必修一 学习笔记第二章 第二节 课时1 大气的受热过程

第二节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课时1大气的受热过程[学习目标] 1.结合相关知识,区分大气热量的根本来源和直接来源。

(综合思维)2.运用示意图,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的保温作用原理。

(综合思维)3.运用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的保温作用原理,解释相关生产和生活中的现象。

(地理实践力)目标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能量来源(1)最重要的能量来源:____________。

(2)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________________。

2.大气的受热过程(1)太阳暖大地:大部分太阳短波辐射透过大气射到地面,地面________。

(2)大地暖大气:地面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向大气传递热量,大气________。

3.大气削弱作用(1)反射:无选择性,云的反射作用最为显著,云层越厚,云量越多,反射越强。

(2)吸收:有选择性,臭氧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

(3)散射:有选择性,空气分子易散射蓝光、紫光。

4.大气削弱作用原理应用(1)高海拔地区如青藏高原地区太阳辐射能丰富的原因。

海拔高,大气稀薄,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能丰富。

(2)内陆地区如我国西北地区太阳辐射能丰富的原因。

气候干旱,晴天多,阴天少,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能丰富。

(3)湿润地区如四川盆地太阳辐射能贫乏的原因。

气候湿润,阴雨天气多,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扩散,多云雾,大气的削弱作用强,太阳能贫乏。

(2023·山西太原调研)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读图,完成1~3题。

1.日出前的黎明、日落后的黄昏,天空看上去仍然明亮,是因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A.②作用B.③作用C.④作用D.⑤作用2.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主要是因为()A.①辐射强B.⑤作用弱C.③辐射强D.②辐射强3.图中箭头④比①细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大气的保温作用B.大气的削弱作用C.地面的反射作用D.地面的削弱作用下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读图,完成4~5题。

高中地理必修一热力环流

高中地理必修一热力环流
+
地转偏向力
+
摩擦力
风向与等压线 成一夹角
与风向相反
既影响风向, 又影响风速。
1、城市与郊区之间也存 在着热力环流——城市 风,它们是怎样形成的? 了解城市风的出现有何 重要意义?
B
B
日常生活中的事例:
海陆风: 海洋与陆地之间形成的小型热力环流
城市风:
城市与郊区之间形成的小型热力环流 城市风:
山坡与山谷之间形成的小型热力环流
小结: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二、热力环流 三、大气的水平运动
结论是:接触面(下垫面)的冷热不 均引起烟雾的环流。
一、热力环流
气压:指作在单位面积上的大气压力.
即等于单位面积上向上延伸到大气上 界的垂直空气柱的重量。气压的国际 制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符号是Pa。
影响因素: 1、海拔高度
2、地面冷热情况。
一、热力环流
在热力环流中谈到的高压与低压都是指同 一水平(同海拔)面上不同的地方相比较
地 垂直于风向

偏 只改变风向 向 ,不改变大 力小
3、近地面风的形成:
(hPa) 1002
1004
1006
1008
1010
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 风向
1000 1002 1004 1006 1008
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向
摩擦力
水平地转偏向力
1010 近地面大气中的风向(北半球 )
摩擦力
气压梯度力
低压
高压
高压
低压
一、热力环流
(4)分析海陆风对海滨地区的气温有什 么调节作用?
白天来自海洋的风比较凉爽湿润,对海 滨地区能够起到降温的作用;夜晚来自 陆地的风比较温热干燥,对海滨地区能 够起到增温的作用。海陆风共同作用的 结果是使海滨地区的气温日较差较小。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大气的受热过程课件(共34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大气的受热过程课件(共34张PPT)
• 1、高压、低压判读
2、风向、风力大小判断
(1)风力(风速)较大的是 高
____,理由_______。

甲处风向为_____,乙处风向 脊
为________。
3、高压脊、低压槽
课堂练习2:
1、读等压线图,回答A点 近地表风向 V的形成过程:
(1)F1是 水平气压梯度 力, 它垂直于
等压线 并由高压指向低压。


活 动
为什么月球表面昼夜温度变化比地球表面剧烈得多?
地球:夜间,
地弱辐球了射地部大给温低:到,面 分 气 地 不白达 气辐 热 逆 面 致天地 温射 量 辐 , 降,面 不绝 又 射 使 得大的 会大被还气过气太太削阳高月的射气月气月很球保强温对球面高温烈很:太温:效,低夜阳度白应月间辐升天,面由射得,月温于的很由球度没削于 高表 骤有弱没 ,面 降大作有 气辐 ,气用大 温,
第二章 第一节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2个)
过程1:太阳暖大地(短波辐射)
大部分太阳辐射(短波辐

射)透过大气射到地面,使

地面增温。


大 气上界
大气
削弱
少部分太阳辐射被大气层削弱,削
弱的形式包括:选择性吸收、全部反射
和部分散射。
地面增温
“太 阳 暖 大 地”
过程2:大地暖大气(长波辐射)
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而增
温的同时,以长波辐射把热量传 射向宇宙空 间 递给近地面大气,大气吸收地面
长波辐射而增温。
大气上界


前面已述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的

吸收较少,因此,地面是近地面

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讲义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讲义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学习目标:1.能够运用图表分析说明大气受热过程及大气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

(重点、难点) 2.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生活中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

(难点) 3.理解大气水平运动的规律,并能在等压线图上判断风向及风力大小。

(难点)4.能够运用大气受热过程、热力环流的相关原理解释有关自然现象。

(重点、难点)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能量来源:太阳辐射。

2.直接热源: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

3.受热过程1.大气长波辐射:对流层中的水汽、二氧化碳等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而增温,产生大气长波辐射。

2.大气逆辐射:大气辐射中向下射向地面的部分。

3.保温作用:大气逆辐射把热量传给地面,补偿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

1.大气运动(1)主要形式⎩⎨⎧垂直运动——气流上升或下沉水平运动——风(2)意义⎩⎨⎧形成大气中热量和水汽的输送形成各种天气变化2.热力环流——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1)概念: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

(2)形成过程①A 地受热,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D 处空气聚集,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

②B 、F 地冷却,空气收缩下沉,近地面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C 、E 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

③水平运动:在同一水平面上,空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

1.风的形成过程2.风形成的原因(1)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

(2)根本原因:地面受热不均。

3.高空中的风和近地面的风比较(1)太阳辐射是大气能量的根本来源。

()(2)大气的绝大部分成分都可以直接吸收太阳辐射。

()(3)垂直方向上的气压差异是会随大气运动而变化的。

()(4)大气运动的方向总是由高压指向低压。

()(5)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A.水平气压梯度力B.地转偏向力C.摩擦力D.三力合力提示:(1)√大气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将热量传给地面,地面再将热量传给大气,因此大气能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辐射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 大气吸收






大气上界




地面增温
辐 射 地面
“太阳暖大地” “大气还大地” “大地暖大气”
影响大气逆辐射的因素: 气温越高 ; 水汽,二氧化碳越多; 云层越厚大气逆辐射越强。
在寒冬,为什么人造烟幕能起到防御霜 冻的作用?
人造烟幕能增强大气逆辐射, 减少夜晚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 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所以可防 御霜冻。
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的主要环节是?
①大气吸地面辐射 ②大气逆辐射补充
玻璃温室
大气作用 ----保温作用
地 面 辐 射
• 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主要为波长较短的紫外 线),透过玻璃进入玻璃温室后产生热量变为长 波辐射(波长较长的红外线),而玻璃能够阻挡 长波辐射进出,使得室内环境温度不断升高。
利用温室效应, 发展反季节果蔬
波长较短的
蓝、紫色光
散射
颗粒较大的尘埃、雾粒、小水滴
各种波长的光
吸收具有选择性:
平流层中的臭氧
吸收紫外线
吸收
对流层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 红外线
反射作用无选择性: 参与的大气成分:云层和较大尘埃
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 参与的大气成分:空气分子、尘埃
一天早晨气温低于中午的原因?
太阳高度小
——经过的大气路程长 ——大气削弱多 受热面积大,获得热量少
但是温室、大棚种出的瓜果不甜,蔬菜味 道淡,原因何在?
温室、大棚降低大气的昼夜温差。


射向宇宙空 间 射向宇宙空 间

大气 散射
反射、地面射


大气吸收


气 辐
大气射逆辐射
气 增 温
大气吸收
地 面 辐 射
地面增温
地面
大气上界
“太阳暖大地” “大气还大地” “大地暖大气”
大气的 热力作 用
削弱作用 保温作用
3、低层大气各成分的作用
大气组成
干 洁
主要 成分
N2 O2


CO2
次要
成分 O3
水汽 固体杂质
主要作用 生命体必不可少的元素 维持生物活动的必要物质 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对地面保温 吸收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 物免遭过量紫外线的伤害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影响地面、大气的温度 凝结核——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1、地球上的能量源泉是:太阳辐射 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作用:
吸收、散射等,大部分太阳辐射到达地面
3、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地 大气吸收






地面增温
辐 射 地面
射向宇宙空 间
大气上界
大 气 吸 收
“太阳暖大地” “大气还大地” “大地暖大气”
4、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红外线
光能够透过大气


到地面)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平流层中的臭氧 吸收紫外线 对流层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 吸收红外线
(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
云层和较大 尘埃
参与 的大气成分: 特点: 无选择性,反射光呈白色
(3)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具有选择性)
散射
空气分子、微小尘埃
射 向 地 面
大气吸收、 反射、散射
大气上界
地面受热增温
地面
1.“太阳暖地面”
【大气的受热过程示意图2】
太 阳 射向宇宙空间 辐 射
射 向 地 面
大气吸收
、反射、散射
射向宇宙空间
大气上界
大 气 大气 增 吸收 温
地面受热增温 1.“太阳暖大地”
地面
2.“大地暖大气”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1地球上的能量源泉是: 太阳辐射 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作用:
吸收、反射、散射等,大部分太阳辐射到 达地面
【大气的受热过程示意图2】
太 阳 射向宇宙空间 辐 射
射 向 地 面
大气吸收
、反射、散射
射向宇宙空间
大气上界
大 气 大气 增 吸收 温
地面受热增温 1.“太阳暖大地”
地面
2.“大地暖大气”
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使大气吸收地面长 波辐射能力增强,增加了大气逆辐射,导 致气温上升(或温室效应增强,或大气保 温作用增强)。
思考:一天中,何时大气逆辐射最强?Why?
太 14时,气温最高,大气逆辐射最强。




射向宇宙空 间



地 大气吸收






大气上界




地面增温
辐 射 地面
“太阳暖大地” “大气还大地” “大地暖大气”
降低了白天气温 提高了夜间气温
减小气温 日较差
本课小结
吸收作用
反射作用
削弱作用
散射作用
直接
太阳辐射 热源 地面
保温作用 大气逆辐射
地面辐射

大气
大气 辐射
宙 空
直接

热源
某校地理学习小组在一次活动中发现:某地区某日最高气温并没有出现在
午后2点(地方时),而是出现在12:00(地方时)前后,他们猜想:该现象
影响地面辐射的因素?
影响地面辐射的因素有纬度和下垫面。就纬度而言, 纬度越高的地方,获得太阳辐射的量越小,所产生的地 面辐射就越弱;就下垫面而言,由于下垫面性质不同, 它们能吸收和反射太阳辐射的能力也不同,因此导致在 同纬度不同地区,获得的太阳辐射能不同,从而产生地 面辐射差异。
思考:一天中,什么时候地面辐射最强?Why?
的出现与大气的热力作用有关。请结合大气的热力作用示意图,回答6~7题。
6.图中,表示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的箭头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B
7.箭头①②③④中,可能导致该地最高气温时间提前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D)
读图“大气受热过程图”,回答11~12题。
11.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顺序是
在晚秋和寒冬,为什么霜冻多出现在晴朗 的夜晚?
(因为晴朗的夜晚,天空少云或 无云,大气逆辐射弱,地面辐射的 热量散失多,所以晚秋或寒冬晴朗 的夜晚地面气温很低,容易出现霜 冻)。
9.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断增加。目前, 碳排放已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问题。图13是21世纪初某年世界 部分国家碳排放状况分布示意图。据图回答下题。 说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对大气受热过程的影响。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1、地球上的能量源泉是: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集中 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部分
占太阳 辐射总 量的7%
占太 阳辐 射总 量的 50%
占太阳辐射总 量的43%
思考:一个物体的温度高低与放射电磁波的 波长有何关系? 入(波长)×T(温度)=C(常数)。
温度与波长成反比,即物体自身温度越高,向外 辐射的电磁波的波长越短;
太阳高度大
——经过的大气路程短 ——大气削弱少 受热面积小,获得热量 多
大 气 上 界
根据所学知识解释自然现象: 为什么赤道地区终年太阳高度较大,但它 并不是全球太阳辐射强度最大的地区?
赤道地区空气对流旺盛,多云雨,云 量多,大气的反射作用强的原故
日出前的黎明、日落后的黄昏,以及阴天, 天空为什么仍是明亮的?
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①吸收作用:水汽、二氧化碳吸收波长较长 的红外线,臭氧主要吸收波长较短的紫外线。
②反射作用:云层和较大颗粒的尘埃能反射 太阳光,云层越厚,云量越多,反射越强。
③散射作用:波长较短的蓝色光容易被散射
大部分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射到地面,使 地面增温。
▲影响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的因素:
列数字所示环节与大气保温作用直接相关的有
A.无法判断
B.②
C.③
CD.④
4.全球气候变化会对粮食生产产生较大影响,其主要原因
是A
A.作物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B.旱涝灾害减少
C.某些物种灭绝
D.土壤肥力下降
36.(2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拉萨气温日较差大,气候独特,既有“日光城”的美
(B )
A.①-②-③ B.①-④-② C.②-③-④ D.③-②-④ 12.影响对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的作用是
箭头( D ) A.① B.④ C.③ D.②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关 注的热点问题。图2为地球热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
3.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增强。下
誉,又有著名的“拉萨夜雨”。独特的高原风光,日趋便捷的 交通,使拉萨成为新兴避暑旅游城市。
材料二
(3)(8分)有利条件:海拔高,夏季凉爽;濒临 拉萨河,夏季夜雨多,湿度适中;空气清新;晴天 多,阳光充足。(任答两点即可,每点2分共4分) 不利条件:海拔高,空气稀薄,氧气不足;太阳紫 外线辐射强烈;气温日较差大。(任答两点即可, 每点2分共4分)
①大气通过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保持 热量(即阻碍地面辐射散失)。
②通过大气逆辐射补偿地面损失 的热量(将热量还给地面)。
思思考考::大怎气样为能何增能强强大烈气吸逆收辐地射面?辐射?
太 阳
能 量大强 。增气烈加中吸大有收大气充地中足面的的放水水出分汽的和和长二二波氧氧辐化化射碳碳。的,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