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案《生物的变异》

合集下载

《生物的变异》教案

《生物的变异》教案

《生物的变异》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17章“生物的变异”。

具体内容包括:变异的概念、变异的类型、变异的原因及其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变异的概念,掌握变异的类型及原因,了解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生物变异现象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生物变异现象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生物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变异的概念、类型及原因。

难点: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实物展示(如不同品种的植物、动物等)。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品种的植物、动物图片,引发学生对生物变异现象的兴趣,提出问题:“为什么生物会存在变异?变异对生物有什么意义?”2. 基本概念:讲解变异的概念,解释变异与遗传的关系。

3. 变异类型:介绍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举例说明各种类型的变异。

4. 变异原因:阐述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等变异原因。

5. 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讲解变异如何为自然选择提供原材料,促进生物进化。

6.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7. 例题讲解:讲解与变异相关的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8.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有关变异的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六、板书设计1. 变异的概念2. 变异类型可遗传变异不可遗传变异3. 变异原因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4. 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变异的概念及其与遗传的关系。

(2)举例说明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3)阐述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2. 答案:(1)变异是指生物体在遗传基础上产生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等方面的差异。

变异与遗传密切相关,遗传为变异提供了基础,变异是遗传的表现形式。

生物的变异教案

生物的变异教案

生物的变异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生物变异的概念和意义,理解变异的种类和规律。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科学探究的精神。

3.激发学生对生物变异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培养其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生物变异的概念和意义2.变异种类和规律: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的区别;环境因素对变异的影响;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机理和特征。

3.变异在生物学中的应用及重要性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重点:理解生物变异的种类和规律,掌握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的区别。

2.难点:理解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机理和特征,探究变异在生物学中的应用及重要性。

四、教具和多媒体资源:1.投影仪、PPT课件2.有关生物变异的图片、图表、模型等教具3.教学视频或纪录片片段,展示生物变异的实例和现象。

五、教学方法:1.激活学生的前知:回顾学生已学过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如基因、遗传等。

2.教学策略:采用讲解、示范、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生物变异的原理和应用。

3.学生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身边的生物变异现象,以及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对生物体的影响。

六、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提问导入,询问学生对生物变异现象的认知,激发其学习兴趣。

2.讲授新课:通过讲解、示范、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生物变异的种类和规律,掌握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的区别。

3.巩固练习:提供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加深对变异概念的理解。

4.归纳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变异在生物学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5.布置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进行实践探究或查阅资料,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生物的变异》教案通用

《生物的变异》教案通用

《生物的变异》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1. 变异的概念与分类2. 可遗传变异与不可遗传变异3. 变异的遗传规律4. 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二、教学目标1. 理解变异的概念、分类及原因,掌握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意义。

2. 能够分析遗传变异与不可遗传变异的实例,并对其进行分类。

3. 了解变异在生物适应性进化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变异的分类、原因及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难点:遗传变异与不可遗传变异的区分,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具体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挂图、实物模型等。

2. 学具:笔记本、教材、练习册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品种的狗、猫等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生物体之间的差异,引出变异的概念。

2. 基本概念:讲解变异的定义、分类(可遗传变异、不可遗传变异)及原因。

3. 实践情景引入:分析实例,让学生判断哪些是可遗传变异,哪些是不可遗传变异。

4. 例题讲解:讲解变异的遗传规律,以具体的遗传图谱为例,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遗传变异。

5. 随堂练习:发放练习册,让学生完成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讲解变异在自然选择、适应性进化等方面的作用。

六、板书设计1. 变异的概念、分类及原因2. 遗传变异与不可遗传变异的区分3. 变异的遗传规律4. 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三个可遗传变异的实例,并说明其遗传规律。

(2)简述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2. 答案:(1)实例:单眼皮与双眼皮、血型、植物的抗病性等。

遗传规律:孟德尔遗传规律、连锁遗传等。

(2)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为自然选择提供原材料,促进生物的适应性进化。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变异概念、分类及原因的理解程度,及时解答学生疑问。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变异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育种、生物技术等,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生物的变异》教学设计

《生物的变异》教学设计

《生物的变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知生物的变异现象,了解变异的原因和分类。

2.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实验用的材料和设备。

2.准备幻灯片和多媒体设备。

3.复印相关的学习材料。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5分钟)1.教师出示一张包含不同颜色的花朵图片,请学生观察并谈论不同颜色花朵的原因。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同一物种会出现不同颜色的花朵。

3.教师向学生介绍生物的变异现象,并提出问题:为什么同一物种会产生变异?第二步:知识讲解(30分钟)1.教师通过幻灯片或多媒体设备向学生介绍生物的变异现象。

2.讲解生物的变异的原因和分类:自发变异、人工选择和突变。

3.讲解生物变异对物种适应和生存的意义。

第三步:实验活动(40分钟)1.分组进行实验活动。

2.每个小组准备一些常见的植物种子和花卉,观察它们的外观特征和颜色。

3.小组成员自行选择一种植物,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处理,如给予特殊营养、改变环境温度等。

4.观察植物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异现象,记录实验数据。

5.小组成员分享实验结果,并讨论造成变异的原因。

第四步:归纳总结(20分钟)1.教师组织学生共同讨论实验结果,并进行归纳总结。

2.学生回答问题:为什么同一物种会产生变异?变异对物种适应和生存有何意义?第五步:拓展延伸(15分钟)1.教师组织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或个人写作方式,进一步探讨变异现象在其他生物中的表现和原因。

2.学生展示自己的观点和研究成果。

3.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实验活动中的积极性和合作程度。

2.检查学生对生物变异的理解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3.评估学生在拓展延伸环节中的表现和思考能力。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了解生物的变异现象,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的能力,同时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增加更多的实例和案例,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生物变异的原因和分类。

生物教案《生物的变异》

生物教案《生物的变异》

生物教案《生物的变异》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生物教材《遗传与进化》第四章第一节“生物的变异”。

详细内容包括:变异的类型与原因,基因突变与染色体变异的特点,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以及变异与人类遗传疾病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变异的概念、类型及其原因;2. 学会分析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特点,了解其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3. 能够运用所学的变异知识,解释一些常见的遗传现象和人类遗传疾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变异的类型与原因,基因突变与染色体变异的特点及其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难点:变异与遗传疾病的关系,以及变异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的具体作用机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挂图;2. 学具:笔记本、笔、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遗传变异实例,激发学生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生物的变异。

2. 新课内容:(2)变异的原因:讲解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的成因及特点;(3)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通过实例分析,说明变异如何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4)变异与人类遗传疾病:介绍一些常见的遗传疾病,分析其与变异的关系。

3.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关于变异的选择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针对新课内容设计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变异的类型与原因2. 基因突变与染色体变异的特点3. 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4. 变异与人类遗传疾病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变异的概念、类型及其原因;(2)举例说明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特点;(3)分析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4)结合实例,说明变异与人类遗传疾病的关系。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变异的类型、原因及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的变异现象。

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接受程度,适当调整教学节奏。

拓展延伸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变异在生物育种、疾病防治等方面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高中生物教案《生物的变异》

高中生物教案《生物的变异》

《生物的变异》高中生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o理解生物变异的概念和类型。

o掌握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的基本原理。

o了解生物变异在生物进化和物种多样性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o通过观察和分析变异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o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生物变异的原理和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o激发学生对生物变异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o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认识到生物变异在生命科学领域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的原理及其在生物变异中的作用。

•难点:理解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对生物性状的影响以及生物变异在进化中的意义。

三、教学准备•生物变异的多媒体课件,包括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的动画和案例。

•相关的生物变异实验材料或视频资料。

•相关练习题和讨论问题。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o回顾遗传物质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o引入生物变异的概念,强调生物变异在生物进化和物种多样性中的重要作用。

2.新课讲解o讲解生物变异的概念和类型,包括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o详细介绍基因突变的概念、类型和原因,以及基因突变对生物性状的影响。

o讲解染色体变异的概念、类型和原因,以及染色体变异对生物性状的影响。

o介绍基因重组的概念、类型和意义,以及基因重组在生物多样性中的作用。

3.观察与分析o展示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的动画和案例,让学生观察和分析这些变异现象的特点和规律。

o学生根据实验材料或视频资料,观察和分析生物变异的现象和原理。

4.小组讨论与合作学习o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探讨生物变异在生物进化和物种多样性中的作用。

o小组成员之间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见解和思考,共同解决问题。

5.总结与提升o总结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的原理及其在生物变异中的作用。

o引导学生思考生物变异在生物进化和物种多样性中的意义,以及生物变异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应用前景。

生物的变异教案

生物的变异教案

生物的变异教案一、引言生物的变异是指在基因层面上的遗传信息发生改变,导致个体间出现差异的现象。

变异是生物进化的重要驱动力之一,对于物种的适应性和生存能力具有重要影响。

本教案旨在通过详细介绍生物的变异原因、类型、机制以及影响,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生物变异的重要性和意义。

二、变异的原因1. 突变:突变是生物基因发生突然而非正常的改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突变。

突变可以由环境因素、化学物质或者自然发生的错误复制过程引起。

2. 遗传重组:遗传重组是指在有性生殖中,个体从父母继承的基因组进行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基因组组合。

3. 基因转移:基因转移是指基因从一个个体转移到另一个个体,可以通过水平基因转移或垂直基因转移实现。

三、变异的类型1.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或数目发生改变,包括染色体缺失、染色体重复、染色体倒位、染色体转座等。

2. 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序列发生改变,包括点突变(包括错义突变、无义突变和错码突变)、插入突变和缺失突变等。

3. 多态性:多态性是指同一物种中存在多个形态或表型的个体,包括基因多态性和表型多态性。

4. 基因重组:基因重组是指在有性生殖中,基因从一个个体转移到另一个个体,形成新的基因组组合。

四、变异的机制1. 自发变异:自发变异是指在自然条件下,生物基因发生突变或遗传重组的过程。

2. 诱导变异:诱导变异是指通过人为手段,如辐射、化学物质等,引发生物基因发生突变或遗传重组的过程。

五、变异的影响1. 生物适应性:变异可以增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使其在特定环境中更具竞争力和生存能力。

2. 物种进化:变异是物种进化的重要驱动力之一,通过变异和选择,物种逐渐适应环境变化,进化出更适应的形态和特征。

3. 遗传疾病:一些变异可能导致遗传疾病的发生,如染色体异常引发的唐氏综合征、基因突变引发的遗传性疾病等。

4. 生物多样性:变异导致了生物的多样性,使得物种之间存在差异,维持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高中生物生物的变异教案

高中生物生物的变异教案

高中生物生物的变异教案
年级:高中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生物的变异是基因突变引起的
2.掌握生物变异的分类和发生机理
3.了解生物变异对进化和遗传的影响
教学内容:
1.生物的遗传基础:基因和DNA的关系
2.生物的变异分类:有害变异、有益变异、中性变异
3.变异的发生机理:自然选择、随机突变
4.变异的影响:对进化和遗传的影响
教学方法:
1.讲解结合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
2.小组讨论,促使学生主动思考
3.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体验变异的影响
4.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1.导入:通过提问引起学生思考,激发兴趣
2.讲解生物的遗传基础,介绍基因和DNA的关系
3.讲解生物的变异分类,区分有害变异、有益变异、中性变异
4.讨论变异的发生机理,引导学生思考
第二课时:
1.实验操作:设计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变异的影响
2.讨论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总结
3.课堂互动: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激发疑问和讨论
4.总结:对生物变异的影响进行总结,强化重点
教学评价:
1.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互动情况
2.学生对生物变异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学生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结果分析能力
教学反思:
1.教学内容是否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能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3.教学步骤是否清晰和有条理,是否能帮助学生理解和消化知识
教学建议:
1.引入更多案例和实验,使教学更具体和有趣
2.加强课堂互动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思考能力
3.多方面评价学生,包括课堂表现和学习成果,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生物的变异教学设计

生物的变异教学设计

生物的变异教学设计
1. 了解生物变异的概念和种类;
2. 掌握生物变异的原因和影响;
3. 理解人工选择和基因工程的作用;
4. 能够分析和解释生物变异现象。

教学内容:
1. 生物变异的概念和种类。

2. 生物变异的原因和影响。

3. 人工选择和基因工程的作用。

教学方法:
1. 讲授。

通过图示、视频等方式,向学生介绍生物变异的概念和种类,生物变异的原因和影响以及人工选择和基因工程的作用。

2. 实验。

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生物变异的现象和过程,例如:观察植物或动物的突变情况、体验基因变异的过程等。

3. 讨论。

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交流生物变异现象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影响,以及人工选择和基因工程的伦理问题。

4. 课外调查。

鼓励学生在课外自主进行相关的调查和研究,例如:实地观察当地植物或动物的变异情况、阅读相关媒体报道进行分析等。

教学评价:
1. 考试。

通过选择题、简答题等方式考查学生对生物变异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2. 报告。

要求学生撰写关于生物变异的报告,包括生物变异的原因和影响、人工选择和基因工程的作用等内容,以检验其对生物变异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互评。

鼓励学生参与互相评价和交流,引导他们进行反思和自我评价。

例如,学生可以相互交换作业进行评价、通过小组互评形式进行相互激励和学习。

生物的变异教案范文

生物的变异教案范文

生物的变异教案范文教学目标:1.了解生物变异的概念和原因;2.了解生物变异的种类和影响;3.掌握生物变异的实例和应用。

教学重点:1.生物变异的概念和原因;2.生物变异的种类和影响;3.生物变异的实例和应用。

教学难点:1.生物变异的种类和影响;2.生物变异的实例和应用。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2.生物变异的相关文献和实例。

教学步骤:Step 1:引入生物变异概念(10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你们所知道的生物有哪些变异?2.出示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其中的变异特征。

3.关联生物变异的概念,解释生物变异是指在基因组水平上的遗传信息发生变异或畸变。

Step 2:生物变异的原因(20分钟)1.介绍生物变异的原因:生物变异是由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引起的。

2.解释基因突变是指DNA序列发生改变,包括点突变和插入/缺失突变。

3.解释基因重组是指染色体在有性生殖过程中重新组合。

4.分类讲解突变的类型和重组的方式,并使用示意图进行说明。

Step 3:生物变异的种类和影响(30分钟)1.介绍生物变异的种类:包括基因型变异和表现型变异。

2.解释基因型变异是指基因组水平上的变异,可能影响个体的遗传特征。

3.解释表现型变异是指个体在形态、生理或行为方面出现的差异。

4.举例说明两种变异类型的影响,并引导学生思考变异对生物的适应性和进化起到的作用。

Step 4:生物变异的实例和应用(30分钟)1.介绍生物变异的实例:可选择常见的生物种类进行案例讲解,如斑马的条纹变异、狼的毛色变异等。

2.分析所选实例中生物变异的原因和影响,并引起学生的思考。

3.讨论变异的应用:例如利用变异培育新品种、通过变异研究基因功能等。

Step 5:作业布置(5分钟)1.要求学生在家中选择一种生物,通过阅读文献或观察实物,了解该生物的变异特征及其可能的原因和影响。

2.要求学生写一篇500字以上的作文,结合实例,探讨变异对生物的适应性和进化作用。

教学反思: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了解生物变异的概念和原因,熟悉生物变异的种类和影响,并能够分析生物变异的实例和应用。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生物的变异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生物的变异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生物的变异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三章《生物的变异》。

主要内容包括:第一节生物变异的类型与原因,第二节生物变异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详细内容涉及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等知识点,以及变异在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实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生物变异的类型、原因及特点,理解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意义。

2. 培养学生运用生物变异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

3. 增强学生对生物变异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的机制及其应用。

重点:生物变异的类型、原因、特点及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模型、实物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具有显著变异特征的生物实例,引发学生对生物变异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生物变异的类型、原因、特点,结合PPT、模型、实物等辅助教学。

3.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关于生物变异的典型例题,引导学生理解变异的机制。

4.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与生物变异相关的习题,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5. 实践情景引入:介绍生物变异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如杂交育种、诱变育种等。

六、板书设计1. 生物的变异2. 内容:变异类型: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变异原因: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的机制变异特点:不定向、随机性、可遗传性变异应用:杂交育种、诱变育种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的概念。

(2)举例说明生物变异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2. 答案:(1)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序列发生改变,基因重组是指基因在生殖细胞中重新组合,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数目或结构发生改变。

(2)例如:利用诱变育种方法培育出新品种;通过杂交育种,将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

(3)基因重组。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讲清楚生物变异的类型、原因、特点及应用?学生是否掌握变异的机制?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物变异在生物进化、人类疾病等方面的应用,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7.2.5 生物的变异 教案

7.2.5 生物的变异 教案

7.2.5 生物的变异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变异的概念。

3. 掌握生物遗传变异的方式。

4. 能够分析和解释不同种群中生物变异的产生和分布规律。

二、教学重点1. 生物变异导致生物适应环境的机制。

2. 通过变异来推测生物进化的方向。

四、教学内容生物变异是指生物个体之间存在差异,包括形态结构、生理功能、行为方式、生长发育速度、生殖能力、适应环境等方面的差异。

生物的变异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主要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偶然因素。

生物变异中存在生物遗传变异和非遗传变异两种类型。

(1)生物遗传变异生物遗传变异是指在基因水平上的差异,包括基因多态性和基因重组两种方式。

1)基因多态性基因多态性是指一个基因有两个或更多等位基因,并且它们的频率在某个种群中有明显的变化。

例如,ABO血型、RH血型等就是人类基因的多态性表现。

2)基因重组基因重组是指同一染色体上的两个亲本基因在染色体配对和交换过程中发生互换,形成新的基因型组合。

基因重组的导入可以增加基因型的多样性,从而促进进化过程。

不同种群中的生物变异产生和分布规律受到基因流、突变、选择和随机漂变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基因流是指不同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从而使不同种群的基因结构相互影响,并对生物变异产生影响。

(2)突变突变是指由各种因素引起的基因和染色体的突发变化,能够增加基因型和表型的多样性。

(3)选择选择是指环境中对生物某些特定性状的选择作用,从而使这些性状在种群中的频率发生变化。

选择包括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两种方式。

自然选择是由环境因素对生物适应性的选择作用,人工选择是由人类对生物特定性状的选择作用。

(4)随机漂变随机漂变是指在种群遗传过程中由于偶然因素所引起的基因型频率的随机波动。

随机漂变能够增加基因型的多样性,对基因流和选择产生影响。

五、教学过程通过图片和生物样本,引导学生探讨生物变异的概念和原因。

保存自然标本和实验室标本,供学生观察和分析。

向学生介绍生物遗传变异的概念和基因多态性和基因重组两种方式。

《生物的变异》教案

《生物的变异》教案

《生物的变异》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变异的概念,能够区分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2)举例说明生物变异的原因,包括遗传物质的改变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3)了解生物变异在农业生产和生物进化中的应用和意义。

2、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分析和比较,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3、情感目标(1)让学生关注生物变异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和热爱。

(2)引导学生认识到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树立生物进化的观点。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变异的概念和类型。

(2)生物变异的原因。

2、教学难点(1)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

(2)生物变异在农业生产和生物进化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不同品种的花卉、宠物狗或水果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它们之间的差异,从而引出生物变异的概念。

提问:同学们,你们观察到这些生物在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上有什么不同吗?为什么会出现这些不同呢?2、讲授新课(1)变异的概念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生物变异现象,如人的高矮胖瘦、头发的直卷、不同颜色的花朵等。

(2)变异的类型①可遗传变异: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可以遗传给后代。

例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通过展示基因突变导致的人类疾病(如镰状细胞贫血)、基因重组产生的不同品种的花卉等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可遗传变异的概念和原因。

②不可遗传变异:由环境因素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不能遗传给后代。

例如,长期在户外工作的人皮肤变黑、同一个麦穗上的麦粒有大有小等。

(3)生物变异的原因①遗传物质的改变基因突变:基因内部结构的改变,包括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

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的基因,从而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

基因重组:在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

高中生物教案《生物的变异》.doc

高中生物教案《生物的变异》.doc

高中生物教案《生物的变异》高中生物教案《生物的变异》1.教学重点及解决办法(1)基因突变的概念和特点。

(2)基因重组的概念。

【解决办法】(1)通过出示基因结构变化(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示意图,加深学生对基因突变内涵的理解。

(2)运用知识迁移的方法,引导学生复习自由组合和连锁、交换定律,概括出两种基因重组的类型。

(3)课堂教学中不断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概念的运用达到巩固概念和知识迁移的目的。

2.教学难点及解决办法基因突变的原因。

【解决办法】对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病因结合图解进行分析,使学生真正明白基因突变的原因——dna复制过程也可能发生差错,基因中个别碱基的变化,就会造成性状改变。

3.教学疑点及解决办法为什么说基因突变是变异的主要来源?【解决办法】讲明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的区别,联系实际举例。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

谈话法。

教具准备l.基因结构变化示意图,短腿安康羊和正常绵羊图。

2.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病因图解,镰刀型贫血症红细胞和正常型红细胞比较图。

3.银幕以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生活动设计1.提出问题,让学本自学。

2.引导学生观察基因结构变化的示意图.认识基因突变的实质。

3.在教师启发下,由学生分析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病因图解,理解基因突变的原因。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明确目标出示本节课应达到的学习目标。

1.变异的类型及可遗传变异的来源(b:识记)。

2.基因突变的概念、原因、特点和意义(b:识记)。

(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引言:前面我们对遗传问题进行了学习、知道了主要的遗传物质是dna,控制生物性状遗传的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基因,以及遗传的三个基本定律和伴性遗传。

可见、遗传的问题很复杂。

那么,变异呢?也同样如此。

在丰富多彩的生物界中,蕴含着形形色色的变异现象。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第四节生物的变异看教材第47页最后一段。

问:变异分为哪两大类?可遗传变异有哪几种来源。

生物变异教案

生物变异教案

生物变异教案1. 引言生物变异是指生物个体之间或种群之间在基因组中发生的遗传变异现象。

这种变异可能来源于突变、基因重组或基因流等因素。

生物变异在进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物种适应环境和适应性进化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教案将介绍生物变异的概念、原因、类型及其对进化的意义。

2. 生物变异的概念生物变异指的是生物个体或种群在基因组中发生的遗传变异现象。

这种变异可以是突变引起的,也可以是基因重组或基因流引起的。

生物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为物种适应环境提供了基因组层面的多样性。

3. 生物变异的原因3.1 突变突变是指基因组中发生的较大的变化。

突变可以是基因中的一个碱基发生改变,也可以是基因序列中插入或缺失一个碱基。

突变是生物变异的主要原因之一。

3.2 基因重组基因重组指的是基因组中染色体上遗传信息的重新排列组合。

在有性生殖中,基因重组通过配子的形成和交配的过程发生。

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3.3 基因流基因流是指相邻种群或个体之间基因交换的现象。

基因流可以通过迁移、杂交等方式发生。

基因流也是生物变异的原因之一。

4. 生物变异的类型4.1 视觉变异视觉变异是指生物个体外观或眼睛结构的变异。

例如,许多动物在视网膜上有特别的反射层,可以增加他们在夜间捕食中的可见性。

4.2 体型变异体型变异是指生物个体体型大小的变异。

某些物种中,体型大的个体通常具有更强壮的力量,更好的竞争能力。

4.3 颜色变异颜色变异是指生物个体体色的变异。

例如,某些蛇类具有不同的斑纹或色彩,以适应其生存环境中的伪装需求。

4.4 行为变异行为变异是指生物个体或群体的行为方式的变异。

行为变异是生物在适应环境和获得资源方面的重要策略。

5. 生物变异对进化的意义生物变异为进化提供了基因组层面的多样性。

这种多样性使得生物个体或种群能够适应环境的不断变化。

生物个体通过生物变异,能够获得某些特征或功能的优势,从而提高其在竞争中的生存能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有优势的特征或功能逐渐在种群中传播,使得整个种群逐渐进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教案《生物的变异》1.教学重点及解决办法(1)基因突变的概念和特点。

(2)基因重组的概念。

【解决办法】(1)通过出示基因结构变化(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示意图,加深学生对基因突变内涵的理解。

(2)运用知识迁移的方法,引导学生复习自由组合和连锁、交换定律,概括出两种基因重组的类型。

(3)课堂教学中不断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概念的运用达到巩固概念和知识迁移的目的。

2.教学难点及解决办法基因突变的原因。

【解决办法】对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病因结合图解进行分析,使学生真正明白基因突变的原因——dna复制过程也可能发生差错,基因中个别碱基的变化,就会造成性状改变。

3.教学疑点及解决办法为什么说基因突变是变异的主要?【解决办法】讲明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的区别,联系实际举例。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

谈话法。

教具准备l.基因结构变化示意图,短腿安康羊和正常绵羊图。

2.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病因图解,镰刀型贫血症红细胞和正常型红细胞比较图。

3.银幕以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生活动设计1.提出问题,让学本自学。

2.引导学生观察基因结构变化的示意图.认识基因突变的实质。

3.在教师启发下,由学生分析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病因图解,理解基因突变的原因。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明确目标出示本节课应达到的学习目标。

1.变异的类型及可遗传变异的(b:识记)。

2.基因突变的概念、原因、特点和意义(b:识记)。

(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引言:前面我们对遗传问题进行了学习、知道了主要的遗传物质是dna,控制生物性状遗传的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基因,以及遗传的三个基本定律和伴性遗传。

可见、遗传的问题很复杂。

那么,变异呢?也同样如此。

在丰富多彩的生物界中,蕴含着形形色色的变异现象。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第四节生物的变异看教材第47页最后一段。

问:变异分为哪两大类?可遗传变异有哪几种。

学生回答。

教师强调,可遗传的变异不是由于环境因素 * 而引起的性状改变,而是由于生殖细胞内的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因而能够遗传给后代。

问:通过美容手术,纹成弯弯的柳叶眉,这种柳叶眉能遗传吗?为什么?(学生回答。

)又问:“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这种个体的差异,主要是什么原因产生的?学生答出:通过基因重组产生的。

教师归纳:问: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怎样引起的一种遗传病?(教师简介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学生阅书第48后回答。

一、基因突变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一种遗传病,是由于基因的分子结构发生了改变产生的。

问:大家回顾一下,什么叫基因?基因的分子结构如何?学生回答。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中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碱基顺序)就代表遗传信息。

不同的基因,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碱基顺序)不同。

出示基因结构变化示意图,对图讲解。

强调基因结构不管按以上的哪一种情况变化,归根结底都是碱基的排列顺序发生了改变,从而改变了遗传信息,引起生物性状的变异。

1.基因突变的概念由于dna分子中发生的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是染色体的某一个位点上基因的改变,基因突变使一个基因变成它的等位基因,且通常会引起一定的表现型变化。

那么,基因突变是如何产生的呢?2.基因突变的原因以人类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为例。

显示:正常型红细胞与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红细胞的性状比较图。

镰刀型贫血症是一种异常血红蛋白病。

一旦缺氧,患者红细胞变成长镰刀型,血液的粘性增加,引起红细胞的堆积,导致各器官血流的阻塞。

而出现脾脏肿大,四肢的骨骼、关节疼痛,血尿和肾功能衰竭等症状,病重时,红细胞受机械损伤而破裂产生溶血现象,引起严重贫血而造成死亡。

显示: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病因图解。

问:镰刀型贫血症病人的红细胞和正常人的为什么不一样?问:镰刀型贫血症病人的血红蛋白中的谷氨酸为什么被缬氨酸取代?学生回答。

教师强调,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发病的根本原因是控制血红蛋白会成的基因中一个碱基对发生了改变,由变成。

问:基因突变有何意义?学生答出: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初的原材料,是生物进化的内因,没有变异就没有进化,因而在生物进化中具有重要意义。

3.基因突变的特点问:基因突变作为生物变异的重要,它有哪些特点呢?学生阅书第49页后,由学生回答教师穿插其中讲解,后归纳。

①普遍性②随机性③稀有性④有害性⑤不定向性教师强调,自然条件下发生的基因突变叫做自然突变,人为条件下诱发产生的基因突变叫做诱发突变。

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体细胞中,也可以发生在生殖细胞中。

在高等生物里,大约10万到1亿个生殖细胞中才会有一个发生基因突变。

可见突变其实也是不容易发生的。

(三)总结、扩展生物的变异,根据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是否改变,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两类。

可遗传变异中的基因突变,是基因分子结构的改变。

是在一定的外界条件或者生物内部因素的作用下,使得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结果是基因中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发生改变,最终导致原来的基因变为它的等位基因。

基因突变不同于基因重组,基因重组是基因的重新组合,产生了新的基因型,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产生了新的基因,产生了新的遗传物质。

因而基因突变是生物产生变异的根本原因、为生物进化最供了最初的原材料。

(四)布置作业1.某自花传粉植物连续几代开红花,一次开出一朵白花,白花的后代全开白花,其原因是( )a.基因分离b.基因重组c.基因突变d.环境刺激(答案:c)2.课本第51页复习题一,二、1、2。

(五)板书设计第四节生物的变异一、基因突变1.基因突变的概念2.基因突变的原因3.基因突变的特点第二课时(-)明确目标出示本节课应达到的学习目标。

1.人工诱变在育种上的应用及成就(a:知道)。

2.基因重组的概念和意义(b:识记)。

(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复习提问(1)生物变异的根本是什么?它是怎样发生的?(2)什么是诱发突变?它与自然突变的区别?上述问题由学生—一回答。

诱发突变和自然突变在表现型上和遗传规律上没有区别,只是在人为条件下增加了突变出现的频率。

诱发突变又叫人工诱变,在生产实际中得到广泛应用。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4.人工诱变在育种上的应用指导学生阅书第50页后,回答问题:(l)人工诱变的概念?(2)人工诱变常用的方法有哪些?诱发基因突变常用的物理因素主要包括电离射线如x射线、y射线等,非电离射线如紫外线等,它们都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遗传物质,能引起有机体的突变。

诱发基因突变的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硫酸二乙酯等,它们往往作用在核酸的碱基上,有时会引起dna分子在复制时发生碱基配对的“差错”,而产生突变。

(3)诱变育种举例人工诱变和杂交育种一样,能创造动植物新品种。

20世纪60年代,我国培育出数百个农作物新品种。

这些新品种具有抗病力强,产量高、品质好等优点。

如黑龙江农科院培育成的“黑农五号”6个大豆新品种,产量提高了16%,含油量比原来的品种提高了2.5%。

应用诱变因素培养优良菌种在微生物选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青毒素高产菌株的培育,从1943年最初的菌种分泌的青毒素产量只有20单位/ml,到目前青毒素产量已达到单位/ml,就是人工诱变的一个典型例子。

问:诱变育种有哪些优点呢?学生回答。

通过人工诱变,可以大大提高突变率,再经过人工选择及一些育种措施,培育出人类需要的优良的生物品种。

问:可遗传的变异除基因突变外,还有哪些?答: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二、基因重组问:什么叫基因重组?基因重组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举例说明让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遗传定律后,再—一回答。

1.基因重组的概念基因重组是指生物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这里必须注意到,基因重组只是生物个体的基因型发生了改变,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新的基因组合,而基因本身的结构并没有改变。

2.根本原因基因重组产生的根本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由于基因的自由组合,即控制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位于两对或两对以上同源染色体上,该生物个体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间的自由组合。

另一方面是由于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原来连锁在一条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复制后的同源染色体联会后,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由于交叉而交换,基因也随着交换。

上述二种原因,都能形成基因的重组,而新的重组基因类型又导致了不同相对性状的重组,使后代产生变异。

基因重组是通过有性生殖来实现的,如果两个亲本的杂合性越高、遗传物质的差距越大,基因重组的类型就越多,后代产生的变异也就越多。

以豌豆为例,当具有10对相对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时,如果只考虑基因的自由组合(l0对等位基因位于10对同源染色体上)所引起的基因重组,可能出现的表现型就有种……。

(三)总结、扩展人工诱变是人工应用各种物理、化学因素引起的基因突变,其优点是提高了变异的频率;变异性状稳定较快,加速了育种进程;能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

因而是创造动植物新品种和微生物新类型的重要方法。

基因重组是通过有性生殖过程来实现的,如果两个亲本的杂合性越高、遗传物质差距越大,基因重组的类型就越多,后代产生的变异就越多。

因而基因重组为生物的变异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对生物进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应用重组dna技术,可以把经过改造的基因,通过载体送入生物细胞中,并使新的基因在细胞内正确表达。

通过此种途径,获得人类需要的转基因动物或转基因植物。

(四)布置作业1.生物变异的根本是( )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c.染色体变异d.外界环境 *2.课本第51页复习题二、3、4,三、1、2。

(五)板书设计4.人工诱变在育种上的应用(l)人工诱变的概念 (2)人工诱变常用的方法(3)诱变育种举例 (4)诱变育种的优点二、基因重组1.基因重组的概念2.基因重组产生的原因(l)基因的自由组合(2)基因的连锁和交换、、、、、、、、、、、、、、、、、、、、、、、、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