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大危机》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经济大危机历史教案

经济大危机历史教案

经济大危机历史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经济大危机的背景和定义。

使学生认识到经济大危机对全球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经济大危机对现代经济学的启示。

1.2 教学内容经济大危机的定义和背景。

经济大危机的影响和后果。

经济大危机对现代经济学的启示。

1.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演示文稿进行讲解。

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和思考。

利用相关资料和案例进行分析和解读。

第二章:经济大危机的起因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经济大危机的起因。

使学生认识到经济大危机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2.2 教学内容经济大危机的起因,包括股市泡沫、银行信贷、经济政策等。

经济大危机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包括国际因素和国内因素。

2.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演示文稿进行讲解。

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和思考。

利用相关资料和案例进行分析和解读。

第三章:经济大危机的影响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经济大危机对全球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使学生认识到经济大危机的严重性和持久性。

3.2 教学内容经济大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包括失业率上升、企业倒闭、国际贸易减少等。

经济大危机对社会的影响,包括民众生活水平下降、社会不稳定等。

3.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演示文稿进行讲解。

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和思考。

利用相关资料和案例进行分析和解读。

第四章:经济大危机的应对措施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应对经济大危机的措施。

使学生认识到应对经济大危机的困难和挑战。

4.2 教学内容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应对经济大危机的措施,包括财政刺激政策、货币政策、国际合作等。

应对经济大危机的困难和挑战,包括政策效果的不确定性、国际协调的难度等。

4.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演示文稿进行讲解。

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和思考。

利用相关资料和案例进行分析和解读。

第五章:经济大危机的启示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经济大危机对现代经济学的启示。

使学生认识到经济大危机对经济政策和经济学的挑战和影响。

5.2 教学内容经济大危机对现代经济学的启示,包括市场不完全性、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性等。

经济大危机教学方案

经济大危机教学方案

经济大危机教学方案引言经济大危机是指整个国家或全球范围内经济遭遇严重衰退的一种现象。

在经济大危机中,国家的产业、雇佣和财政系统都会受到重创,并且经济增长放缓甚至停滞。

面对经济大危机,学校和教育机构可以通过教授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经济危机。

本文档将提供一套经济大危机教学方案,以帮助教育工作者开展相关课程和培训。

课程目标经济大危机教学方案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理解经济大危机的原因和影响;•学习了解危机的早期预警信号;•掌握经济危机期间的应对策略;•分析危机处理的不同方法和策略。

教学内容1. 经济大危机概述本课程模块将简要介绍经济大危机的概念、历史背景和普遍影响。

重点内容包括:•危机定义及其与经济周期的关系;•经济大危机的起因;•主要危机类型和影响。

2. 经济大危机案例分析本课程模块将通过分析历史上的经济大危机案例,加深学生对危机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案例包括:•1929年美国股市崩盘;•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

3. 危机前的预警信号本课程模块将教授学生如何通过监测经济指标和其他因素来识别经济危机的早期预警信号。

重点内容包括:•经济指标的分析和解读;•危机前的典型经济信号。

4. 经济危机期间的应对策略本课程模块将介绍学生在经济危机期间可以采取的应对策略和措施。

内容包括:•政府的干预措施;•企业的经营和战略调整;•个人的理财和投资建议。

5. 危机处理的不同方法和策略本课程模块将探讨不同国家和组织处理经济危机的方法和策略。

重点内容包括:•不同国家的危机管理模式;•国际组织对于危机处理的角色和责任。

教学方法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本教学方案建议采用以下教学方法:•讲授:通过课堂讲授介绍经济大危机的概念和相关理论知识。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历史案例,让学生研究经济大危机的实际案例,以加深理解。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危机预警信号和应对策略的看法。

•视频展示:播放相关的视频材料,以更直观地展示经济大危机和应对策略。

中学教学设计教案:《经济大危机》说课稿

中学教学设计教案:《经济大危机》说课稿

《经济大危机》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经济大危机的定义、原因、影响以及应对措施。

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对经济现象的敏感度和关注度。

3. 引导学生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树立正确的经济观念。

二、教学内容1. 经济大危机的定义:生产力过剩、消费不足、失业率上升等问题。

2. 经济大危机的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市场失灵、政策失误等。

3. 经济大危机的影响:生产力下降、社会矛盾加剧、国际地位下降等。

4. 经济大危机的应对措施:政府干预、货币政策、产业调整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经济大危机的定义、原因、影响及应对措施。

2. 教学难点:经济大危机的原因分析,以及各种应对措施的作用和效果。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经济大危机的定义、原因、影响及应对措施。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经济大危机事件,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经济大危机。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经济大危机的应对措施,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经济大危机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经济大危机的原因:分析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市场失灵、政策失误等因素。

3. 分析经济大危机的影响:从生产力、社会矛盾、国际地位等方面展开。

4. 讲解经济大危机的应对措施:政府干预、货币政策、产业调整等。

5.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经济大危机事件,如1929年的世界经济大危机。

6. 讨论:让学生探讨经济大危机的应对措施,提出自己的观点。

10. 拓展阅读:推荐学生阅读关于经济大危机的书籍和文章,拓宽知识面。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活跃程度,以及对经济大危机相关问题的思考深度。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经济大危机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3. 知识掌握程度:通过课后测试或小测验,检验学生对经济大危机定义、原因、影响和应对措施的掌握情况。

4. 思辨能力:评估学生在讨论和分析经济大危机时所展现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中学教学设计教案:《经济大危机》说课稿

中学教学设计教案:《经济大危机》说课稿

《经济大危机》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经济大危机的定义、原因、影响以及应对措施。

2. 培养学生分析经济现象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经济学素养。

3. 引导学生关注国家经济政策,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经济大危机的定义:经济大危机是指在一段较短时间内,国民经济出现严重的衰退,失业率上升,企业倒闭,金融市场动荡等问题。

2. 经济大危机的原因:经济大危机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金融市场泡沫破裂、过度消费、产能过剩、政策失误等。

3. 经济大危机的影响:经济大危机对国民经济、就业、金融市场、国际经济关系等方面产生严重影响,可能导致社会动荡。

4. 经济大危机的应对措施:政府应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增长;企业应调整经营策略,提高竞争力;消费者应理性消费,提高储蓄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经济大危机的定义、原因、影响及应对措施。

2. 教学难点:分析经济大危机产生的原因,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经济大危机的定义、原因、影响及应对措施。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经济大危机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经济大危机的特点。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经济大危机的成因、影响及应对策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经济大危机的新闻报道,引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经济大危机的定义、原因、影响及应对措施。

3. 分析典型经济大危机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经济大危机的特点。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经济大危机的成因、影响及应对策略。

5. 总结发言: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经济大危机的应对措施。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经济大危机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提出的观点。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经济大危机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七、扩展学习1. 推荐阅读:为学生提供关于经济大危机的课外阅读材料,丰富学生的知识。

《经济大危机》教案设计:呈现全面、深入、系统的学习体验

《经济大危机》教案设计:呈现全面、深入、系统的学习体验

《经济大危机》教案设计:呈现全面、深入、系统的学习体验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们将会了解到全球数次经济大危机的起因、过程及影响,掌握常见的经济指标及其分析方法,并能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经济风险分析和决策。

二、教学重点:1.经济大危机的定义、分类以及影响;2.经济指标的计算、解释及应用;3.风险评估和决策分析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经济指标计算与分析的方法及其应用;2.基于风险评估进行决策分析的方法;3.关键词解释和实例分析。

四、课程设计:第一节:经济大危机的定义、分类以及影响1.为了引导学生进入主题,教师可以通过视频、图片等多种形式呈现经济大危机对现代世界的冲击,凸显其时代背景、世界范围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讲解经济大危机的定义及其分类,如美国大萧条、2008年次贷危机等。

同时了解其中的原因,如政策法规、市场需求等因素。

3.深入分析其对全球以及不同国家经济、财政、政治以及社会领域的影响,如失业率、通胀等问题。

4.通过实例分析历次危机对不同领域的影响,如房地产、股票、债券等投资领域的变化。

第二节:经济指标的计算、解释及应用1.通过引导学生了解GDP、通货膨胀率、失业率、消费者物价指数等经济指标,让学生明白其意义。

2.教学如何计算各种经济指标及其分析方法,如GDP=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的计算方法等。

3.分析各种指标的监测和分析技巧,如解读趋势线和年度增长率等方法。

4.在课程的后半段,通过实例分析如何运用经济指标进行投资决策和风险评估。

第三节:基于风险评估进行决策分析的方法1.综合前两节课的学习,如何基于经济指标的分析和判断进行风险评估和决策分析。

2.了解风险评估的原则,如风险管理、风险评估、风险控制等方法。

3.加深对于决策分析的理解,如何评估可能出现的影响并进行预测,形成应对措施。

4.结合实例,选择不同的投资策略并分析其风险程度,如何最大程度地满足投资目标。

五、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学模式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包括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PPT演示等多种形式,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把控课堂节奏,确保教学效益最大化。

2.2经济大危机教学设计教案5篇范文

2.2经济大危机教学设计教案5篇范文

2.2经济大危机教学设计教案5篇范文第一篇:2.2 经济大危机教学设计教案教学准备1.教学目标能力目标:1.了解和掌握1924~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的政治相对稳定;2.掌握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繁荣”;3.掌握经济危机在美国爆发,经济危机的特点及影响;4.掌握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措施、效果等史实。

能力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探究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影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2.引导学生通过对《国家工业复兴法》的讨论、分析,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对资本主义的发展、矛盾、危机以及自我调节和改良的历程有较辩证和全面的认识。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不治之症”,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

2.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929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罗斯福新政。

难点:经济危机中一些经济方面的知识;罗斯福新政的一些内容。

3.教学用具多媒体工具4.标签教学过程复习导入: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召开了哪些会议?各有何作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使世界处于相对稳定的时期,这给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境。

出示课件(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相对稳定的时期)繁荣及其崩溃:(1)这一时期经济增长迅速快的表现是什么?师:这一时期的经济可以用“繁荣”来形容了。

这一切使资产阶级得意忘形,认为资本主义取得了“永久的稳定”当年就任美国总统的胡佛说:“他将美国人家家锅里有一只鸡,家家有一辆汽车”话音落下不久,爆发了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的爆发的原因、特点、影响(1)原因师讲解:①销毁商品的原因:垄断资本家要保持商品价格,维持利润。

在当时,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垄断资产阶级盲目扩大生产,较比较之下,人民的而消费能力没有相应提高,产品销售部出去,引起产品积压。

中学教学设计教案:《经济大危机》说课稿

中学教学设计教案:《经济大危机》说课稿

《经济大危机》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经济大危机的定义、特点、原因和影响。

2. 使学生掌握经济大危机时期的主要经济政策和经济现象。

3. 培养学生分析、判断和历史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经济大危机的定义和特点2. 经济大危机的原因3. 经济大危机的影响4. 经济大危机时期的主要经济政策和经济现象5. 经济大危机的历史教训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经济大危机的定义、特点、原因、影响及经济政策和经济现象。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经济大危机事件,让学生深入了解经济大危机的实际情况。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经济大危机对各国经济和政治的影响,以及从中吸取的教训。

四、教学准备1. 教材:《世界经济史》、《现代经济危机史》等。

2. 参考资料:相关论文、报道、图片等。

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经济大危机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经济大危机的定义、特点、原因、影响及经济政策和经济现象。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经济大危机事件,让学生深入了解经济大危机的实际情况。

4. 讨论:组织学生讨论经济大危机对各国经济和政治的影响,以及从中吸取的教训。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经济大危机的历史教训。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经济大危机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分析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作业反馈:评估学生作业的质量,了解他们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课外研究,深入了解经济大危机在不同国家的具体影响。

2. 邀请经济学者或历史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增加学生对经济大危机的认识。

3. 安排学生参观相关展览或博物馆,直观感受经济大危机的历史背景。

八、教学反思1. 在课后反思教学效果,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2. 思考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经济大危机》历史教案设计范文

《经济大危机》历史教案设计范文

《经济大危机》历史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的经济大危机的背景、原因、过程和影响。

2. 使学生掌握经济大危机期间各国政府的应对措施及其实际效果。

3. 引导学生认识经济大危机对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的影响,特别是对法西斯主义兴起的作用。

4.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使其能够分析经济危机背后的社会问题。

二、教学内容1. 经济大危机的背景和原因:1929年股市崩溃、信贷紧缩、生产过剩等。

2. 经济大危机的过程:美国、欧洲和世界的经济状况变化、失业率上升等。

3. 各国政府的应对措施:美国实行“新政”、德国和日本走向法西斯主义等。

4. 经济大危机的影响: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的变化、国际关系的紧张等。

5. 经济大危机的历史启示:对现代经济发展的警示、对政策制定的影响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经济大危机的背景、原因、过程、影响及其历史启示。

2. 教学难点:经济大危机期间各国政府的应对措施及其效果的分析。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经济大危机的背景、原因、过程、影响等基本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各国政府在经济大危机期间的应对措施及其效果。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经济大危机对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的影响。

4. 视听资料法:播放与经济大危机相关的纪录片、视频等,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等方面的表现。

2. 课堂测试:设计有关经济大危机的测试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4.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1929年股市崩溃的纪录片,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主题。

2. 讲授背景和原因:详细讲解1929年股市崩溃的背景和原因,包括信贷紧缩、生产过剩等问题。

3. 分析危机过程:引导学生了解经济大危机的过程,包括美国、欧洲和世界的经济状况变化、失业率上升等。

中学教学设计教案:《经济大危机》说课稿

中学教学设计教案:《经济大危机》说课稿

中学教学设计教案:《经济大危机》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经济大危机的背景、原因、影响以及应对措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案例分析等方法,让学生深入了解经济大危机,提高学生的经济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国家经济形势,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内容1. 经济大危机的背景:介绍经济大危机发生的历史背景,如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

2. 经济大危机的原因:分析导致经济大危机的各种原因,如市场失灵、政策失误、金融机构风险等。

3. 经济大危机的影响:阐述经济大危机对国家经济、社会生活、国际格局等方面产生的影响。

4. 经济大危机的应对措施:介绍我国政府及社会各界在经济大危机中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如刺激政策、金融改革等。

5. 经济大危机的启示:总结经济大危机给我们的教训,如加强金融监管、完善市场体系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经济大危机的背景、原因、影响、应对措施及启示。

2. 教学难点:经济大危机的原因分析,以及对应的应对措施和启示。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通过教材、资料等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 合作探讨: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思维碰撞。

3.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经济大危机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并分析,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 启发式教学:教师通过提问、设疑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经济大危机的本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经济大危机相关视频,引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让学生根据教材、资料等,自主学习经济大危机的背景、原因、影响等知识点。

3. 合作探讨: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经济大危机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4. 案例分析:教师呈现典型经济大危机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让学生从中汲取经验教训。

《经济大危机》历史教案设计范文

《经济大危机》历史教案设计范文

《经济大危机》历史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1929年至1933年间的经济大危机,认识到这次危机对全球经济和政治产生的深远影响。

2. 分析经济大危机的原因,让学生了解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脆弱性以及市场自由放任政策的局限性。

3. 掌握政府应对经济大危机的措施,如罗斯福新政等,并评价其效果。

4. 培养学生对经济危机的防范意识,提高学生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经济大危机的背景:1929年股市崩溃2. 经济大危机的影响:全球范围内的失业、饥荒、政治动荡3. 经济大危机的原因: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脆弱性、市场自由放任政策、消费过度、信用过度4. 政府应对措施:罗斯福新政、其他国家的应对政策5. 对经济大危机的评价:危机的教训、政策调整、防范措施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经济大危机的背景、原因、影响及政府应对措施。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罗斯福新政的具体措施及效果。

3. 讨论法:让学生探讨经济大危机的启示,提出防范经济危机的建议。

4. 观看视频:播放相关纪录片,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经济大危机。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经济大危机的背景,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经济大危机的原因、影响及政府应对措施。

3. 案例分析:分析罗斯福新政的具体措施及效果。

4. 讨论:让学生探讨经济大危机的启示,提出防范经济危机的建议。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积极参与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单元测试:进行单元测试,检验学生对经济大危机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 学期评价:结合整个学期的表现,对学生在经济历史领域的学习成果进行综合评价。

六、教学资源1. 教材:《世界近现代史》2. 纪录片:经济大危机相关纪录片3. 网络资源:相关经济大危机的图文资料、论文等4. 教具:黑板、多媒体设备七、教学环境1. 教室:宽敞、明亮,配备多媒体设备2. 座位安排:学生分组就座,方便讨论和互动3. 教学材料:教材、纪录片、网络资源等准备齐全八、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经济大危机的成因、影响和应对措施。

九年级下册历史教案:经济大危机

九年级下册历史教案:经济大危机

九年级下册历史教案:经济大危机一、教学目标1.了解经济大危机的定义和背景。

2.分析经济大危机的原因和影响。

3.了解经济大危机对全球经济体系的重大影响。

4.意识到人类社会发展中经济与政治、文化的关联。

二、教学内容1.什么是经济大危机2.经济大危机的起因3.经济大危机的影响4.经济大危机和全球经济体系5.经济大危机与政治、文化的关联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学生们学过经济的基础知识,对经济市场有一定的了解,包括经济内部消费、涨落,金融市场的波动等。

了解政府调控市场的目的及方法等。

如果可以回顾一下这些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本次学习的内容。

2.了解什么是经济大危机•让学生回顾经济的发展历程,引导学生理解经济大危机的定义和背景。

•引导学生自己思考经济大危机的本质是什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3.了解经济大危机的起因•介绍经济大危机的起因和进一步影响。

向学生展示20世纪20年代美国股票价格的变化,雪球效应的出现等。

•分析经济大危机对社会各个层面的影响:生产和消费过程、经济和金融制度、全球经济体系等。

第二课时4.了解经济大危机和全球经济体系•经济大危机对全球经济体系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了解经济大危机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和影响。

•介绍世界范围内的反应和紧急措施。

•世界经济体系的演变和发展,以及经济大危机在这个过程中的中心位置。

•经济大危机的起因和历史背景提供了更深刻地认识20世纪全球经济发展和世界经济体系演变的价值。

第三课时5.了解经济大危机与政治、文化的关联•引导学生思考经济、政治、文化三而并重的关联。

•国家制度和国际制度下政治与经济、文化有何关联。

•经济大危机对政治、文化产生的巨大影响。

四、教学方式1.采用讲授、讨论、辩论等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2.配合实际资料,如图片、视频等进行课堂展示,加强学生感性认知,深化学生对本课程的理解;3.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特长设计学习小组,开展多元化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和深度。

《经济大危机》的历史教案

《经济大危机》的历史教案

《经济大危机》的历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的背景、原因、过程和影响。

2.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认识经济危机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影响。

3. 引导学生从历史事件中吸取教训,认识到经济制度的脆弱性和需要改革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大危机的背景:1929年之前的经济状况,包括股市泡沫、贸易失衡、农业困境等。

2. 大危机的爆发:1929年股市崩盘,信贷紧缩,生产下降,失业率上升。

3. 大危机的影响: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衰退,社会矛盾加剧,政治动荡。

4. 大危机的应对:政府政策调整,如美国的新政、德国的纳粹上台等。

5. 大危机的启示:经济制度的脆弱性,需要适时调整和改革。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大危机的背景、原因、过程和影响。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国家在大危机中的应对措施及效果。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大危机对当今世界经济政治的影响和启示。

4. 观看影视资料:组织学生观看相关纪录片,增强直观感受。

四、教学准备1. 教材:《世界现代史》、《经济学原理》等相关教材。

2. 参考资料:相关论文、报告、新闻报道等。

3. 影视资料:相关纪录片、电影等。

4. 教学PPT:制作相关课件,便于讲解和展示。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学生课堂表现、讨论发言等。

2. 期中考试:设置相关试题,考察学生对大危机的了解和分析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论文、研究报告等,评估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大危机的背景。

2. 讲解大危机的背景:介绍1929年之前的经济状况,包括股市泡沫、贸易失衡、农业困境等。

3. 分析大危机的爆发:讲解1929年股市崩盘的原因和过程,以及信贷紧缩、生产下降、失业率上升等现象。

4. 探讨大危机的影响:分析大危机对全球经济、社会矛盾和政治动荡的影响。

5. 总结本节课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经济大危机》教学设计

《经济大危机》教学设计

第4课经济大危机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简述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

(2)以“产业复兴法”为例,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要求学生对资本主义的发展、矛盾、危机以及自我调节改良等历史过程有较辩证和全面的认识。

罗斯福新政是世界现代史的学习重点,要求学生以“产业复兴法”为例,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

其作用主要就是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供了先例,说明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具有自我调节和自我改良的功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是历史上最深刻、破坏性最大的一次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它对世界各国特别是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以及国际局势产生了重大影响。

西方各国受不同国情的制约,寻找不同的道路来摆脱危机。

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渡过了经济危机,德日法西斯势力利用经济危机建立起法西斯专政。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经济危机的爆发 ,罗斯福新政。

三、学法指导:质疑导学法四、教学过程:导入:复习旧知:“一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召开了哪些会议?有何影响?(教师归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使世界处于相对稳定时期。

)(一)“繁荣”及其崩溃1924~1929年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繁荣”和1929年经济危机的爆发,经济危机的特点及影响。

说一说: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繁荣的原因和表现;这种状态会导致什么结果?(由于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资本家为了追求利润,盲目扩大生产,造成生产过剩,容易导致经济危机的到来。

)议一议:(演示危机时的情景,如等待领取救济面包的长龙,露宿街头的失业者,资本家销毁产品,拔掉田里成熟的棉花等。

)资本家为什么要销毁商品,而不去救济贫民?暴露了资本家什么本性? (归纳经济危机的影响有:工人失业,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劳动人民生活恶化,社会矛盾加深。

资本家销毁商品,生产受到破坏。

《经济大危机》的历史教案

《经济大危机》的历史教案

《经济大危机》的历史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经济大危机的背景、过程及其影响。

2.分析经济大危机的原因和特点。

3.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经济大危机的背景、过程及其影响。

2.教学难点:经济大危机的原因和特点。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1929年美国纽约股市崩溃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这个历史事件,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经济大危机》。

2.经济大危机的背景(1)讲解1920年代美国经济繁荣的原因。

(2)分析繁荣背后的隐患,如股市泡沫、过度投资等。

(3)引导学生思考:繁荣背后的隐患是如何引发经济大危机的?3.经济大危机的过程(1)介绍1929年股市崩溃的具体情况。

(2)分析股市崩溃对经济的影响,如企业倒闭、失业率上升等。

(3)讲解各国政府应对经济大危机的措施。

4.经济大危机的特点(1)分析危机的全球性、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等特点。

(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经济大危机具有这些特点?5.经济大危机的影响(1)讲解经济大危机对各国经济、政治、社会的影响。

(2)分析经济大危机对世界格局的影响,如法西斯势力崛起、国际关系紧张等。

(3)引导学生思考:经济大危机对后世有哪些启示?(2)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如何避免类似的经济危机?四、教学反思1.学生对经济大危机的理解是否深入?2.学生能否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经济大危机?3.课堂讨论是否积极,学生参与度如何?4.作业布置是否合理,能否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通过反思,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补充:(1)背景介绍时,可以设计如下对话:师:同学们,你们知道1920年代美国经济繁荣的原因吗?生:是因为工业发展迅速,技术创新,还有银行信贷的扩张。

师:很好,那你们认为这种繁荣背后可能存在哪些隐患呢?生:可能是过度投资,股市泡沫,还有可能是因为信贷扩张导致的风险累积。

师:请大家想象一下,如果有一天你持有的股票突然变得一文不值,你会有什么感受?生:会很慌张,不知道该怎么办。

经济大危机历史教案

经济大危机历史教案

经济大危机历史教案第一章:经济大危机的背景1.1 概述:介绍经济大危机发生的时间背景,即1929年至1933年。

1.2 经济大危机的起因:1.2.1 股市泡沫:解释1920年代美国股市的繁荣与泡沫现象,以及股市的崩溃。

1.2.2 信贷膨胀:阐述银行信贷过度扩张,导致企业和消费者过度负债。

1.2.3 生产力过剩:解释生产力过剩导致产品价格下跌,企业利润减少。

1.3 经济大危机的影响:1.3.1 股市崩溃:详细描述1929年10月24日股市崩盘的情况,以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1.3.2 银行倒闭:介绍大危机期间银行倒闭潮,以及对金融体系的破坏。

1.3.3 失业率飙升:阐述经济大危机导致失业率急剧上升,工人生活陷入困境。

第二章:经济大危机的全球影响2.1 概述:介绍经济大危机如何从美国迅速蔓延到全球。

2.2 欧洲受影响:2.2.1 德国经济困境:解释德国如何受到经济大危机的影响,导致政治动荡。

2.2.2 英国失业问题:阐述英国失业率上升,社会问题加剧的情况。

2.3 亚洲和拉丁美洲受影响:2.3.1 亚洲经济衰退:介绍亚洲国家如何受到经济大危机的影响,导致经济衰退。

2.3.2 拉丁美洲债务危机:阐述拉丁美洲国家因经济大危机而陷入债务危机。

第三章:经济大危机的政策应对3.1 美国政策应对:3.1.1 罗斯福新政:介绍罗斯福总统实施的新政,以及其对经济大危机的缓解作用。

3.1.2 金融改革:阐述罗斯福新政中的金融改革措施,如建立联邦存款保险公司。

3.2 德国政策应对:3.2.1 纳粹党政策:解释纳粹党如何利用经济大危机巩固政权,以及其对经济的调控措施。

3.2.2 公共工程:介绍纳粹党实施公共工程政策,以缓解失业问题。

第四章:经济大危机的文化与社会影响4.1 概述:介绍经济大危机对美国及全球文化与社会的影响。

4.2 电影与文学:4.2.1 经济大危机题材的电影:介绍反映经济大危机时期社会状况的电影作品。

4.2.2 经济大危机时期的文学作品:阐述作家如何描绘危机时期人们的生活困境。

鲁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经济大危机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鲁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经济大危机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鲁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经济大危机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鲁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经济大危机教学设计》一课,主要讲述了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的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

本课通过介绍危机的起因、过程以及影响,使学生了解经济大危机的基本情况,认识危机对资本主义世界造成的严重破坏,为后续学习罗斯福新政等历史事件奠定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相关的历史知识,如一站后的世界格局、美国的资本主义发展等。

但学生对经济大危机的起因、过程和影响等方面的认识尚浅,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了解和掌握经济大危机的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经济大危机的起因、过程和影响,认识危机对资本主义世界造成的严重破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经济大危机这一历史事件的关注,认识危机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面对困境积极应对的精神风貌。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经济大危机的起因、过程和影响。

2.难点:经济大危机对资本主义世界造成的严重破坏。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经济大危机的相关知识。

2.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经济大危机的起因、过程和影响。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4.图片展示:运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帮助学生形象地了解经济大危机的情况。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鲁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经济大危机教学设计》。

2.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等。

3.教学资源:相关的历史图片、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1929年经济大危机时期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这一历史事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简要介绍经济大危机的背景,为新课的讲解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经济大危机的起因、过程和影响。

《经济大危机》

《经济大危机》

《经济大危机》《经济大危机》》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识记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基本史实,认识经济危机的特点和影响,知道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措施、效果等史实,理解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根据新课程理念,我把现代信息技术与本课的内容进行整合,针对初三学生的现状,实行开放式教学模式。

初三学生求知欲强,但知识积累不够丰富,对一些复杂历史现象和地理概念模糊不清,因此,本课以老师讲述为辅助,把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定为自主、合作、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不治之症,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

通过罗斯福新政的学习,培养学生不畏困难的勇气和勇于创新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929-1933 年经济大危机和罗斯福新政的措施。

难点是:经济大危机的原因和如何评价罗斯福新政? 三、学法和教法根据课程标准以及历史学科和本课内容的特点,依据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创设情境,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阅读教材,小组交流,分析资料,总结归纳,即“自学__互学__理解__提升”的学习方法,从而实现本课的三维学习目标。

根据先学后教的理念,用“情景导入__自主导学__小组合作__内化提升”的教学法,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

四、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读材料,教师导语:在20 世纪20 年代的美国等资本主义世界,究竟发生了什么?我们一起走进第四课《经济大危机》,以此诱发学习兴趣,切入课题。

第二环节,设置问题,自主学习:学生带着问题浏览课文,从课文中了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基本史实,认识经济危机的特点和影响,知道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措施、效果等史实,理解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

学生自己阅读课文,在书上标注。

第三环节;合作学习,讨论交流:以小学为单位,交流自主学习的成果,小组内交流、释疑,不懂的问题准备向老师提出。

【九年级】第4课 经济大危机 教学设计

【九年级】第4课 经济大危机 教学设计

【九年级】第4课经济大危机教学设计第4 经济大危机目的一、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一战”后资本主义的相对稳定时期。

1929年一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危机的爆发;危机的特点;危机的影响。

罗斯福新政;罗斯福竞选总统;新政的目的和特点;新政措施;新政效果。

二、要使学生认识:1.资本主义制度有着不可克服的根本矛盾,其稳定只能是相对的,暂时的,不稳定则是绝对的,永恒的。

2.1929-1933年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根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无法避免的。

3. 垄断资产阶级销毁产品、毁坏生产设备和耕田等行径,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性。

4.罗斯福新政有助于美国的尽快恢复,但是新政没有也不可能解决生产力危机的根--一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合理性,因而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机。

三、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1.通过资本主义社会的"稳定"、"危机"的相互交替的发展变化,培养学生观察认识历史的能力。

2.从对这次经济危机特点的分析,培养学生对历史事的分析综合能力。

3.通过对罗斯福新政措施、效果的分析,培养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重点、难点1.重点:1929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罗斯福新政。

2.难点:经济危机中一些经济方面的知识;罗斯福新政的一些内容。

过程复习提问上后教师可向学生提问:一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召开过哪些会议?有何影响?在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可归纳简结: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革命失败,资本主义国家统治暂时稳定。

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建立,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暂时缓和。

资本主义世界进入的相对稳定时期。

导入新讲授新(板书本标题)一、“繁荣”及其崩溃(板书)20世纪20年代,各资本主义努力发展经济,很快出现了一个“繁荣”时期。

美国的发展尤为迅速。

(指导学生阅读本小字,以增强感性认识)在讲述资本主义经济繁荣时,要给学生指出,繁荣后面潜伏的危机。

就在资本主义世界的一片欢乐声中,资本主义危机突然降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陷入巨大灾难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课经济大危机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了解
1924~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的政治相对稳定,主要资本
主义国家的经济“繁荣”,经济危机在美国爆发,经济
危机的特点及影响
把握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措施、效果等史实。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观察思考
探究综合
1924~1929年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经济增长快的表现如
何?这种状态导致什么结果?1929年经济大危机爆发的
标志是什么?它造成了怎样的灾难?资本家为什么要销
毁商品,而不去救济贫民? 这暴露了资本家什么本性?
讨论分析
评价人物
罗斯福怎样当选为美国总统?他实行新政的目的是什
么?新政的中心措施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做?除此之
外,还在哪些方面进行改革? 目的是什么? “新政”的
效果如何?对你有什么启示?
情感态度价值观唯物史观
一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繁荣时期,资本家为了追求利润,
盲目扩大生产,造成生产过剩,导致了经济大危机的爆
发。

劳动人民因为失业而生活恶化,资本家却为了保持
商品价格,宁可销毁商品,不愿救济贫民。

这充分反映
了资本家的残忍、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

人文素养
罗斯福新政的实施,避免了美国经济的彻底崩溃,恢复
了生产力,改善了劳动人民的生活,使美国的经济得到
尽快的复苏。

罗斯福本人身残志坚、不屈不挠的精神是
值得尊敬的。

教学重点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教学难点经济危机中涉及到经济学方面的一些知识和《国家工业复兴法》中的一些内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温故知新
“一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召开了哪些会议? 有何影响?(分层复习)
1.会议:
A、在法国召开的:巴黎和会
B、在美国召开的:华盛顿会议
2、影响:
A、巴黎和会:1919-1920年,协约国在巴黎和会上同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之后,又分别同奥、匈、土、保签订了一系列和约,构成了对战败国领土及其殖民地再分割的体系,就是凡尔赛体系。

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英、法等国瓜分了原德国在非洲的殖民地。

B、华盛顿会议:1921-1922年华盛顿会议签订的几个主要条约构成了华盛顿体系,它确立了战后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国际关系结构。


中的《九国公约》使中国成为最大的受害国。

课件演示导读提纲(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1、1924~1929年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快的表现如何?这种状态导致什么结果?
2、1929年经济大危机爆发的标志是什么?它造成了怎样的灾难?
3、资本家为什么要销毁商品,而不去救济贫民? 这暴露了资本家什么本性?
4、罗斯福怎样当选为美国总统?他实行新政的目的是什么?
5、“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做?除此之外,还在哪些方面进行改革? 目的是什么?
6、“罗斯福新政”的效果如何?对你有什么启示?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繁荣”及其崩溃
1、1924~1929年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快的表现如何?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垄断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国民生产总值创历史新高,许多工业部门出现高涨局面,工厂的电气化程度大大增强,一批新的电器开始进入家庭。

2、后来这种状态导致什么结果?
一方面由于生产资料的资本家私人占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另一方面由于生产的相对过剩造成了生产与销售的矛盾日益激化。

于是,在“繁荣”的背后孕育了严重的经济危机。

3、1929年经济大危机爆发的标志是什么?它造成了怎样的灾难?(展示插图,辅助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综合)
A、标志:美国股票价格连续暴跌,影响了金融、农、工、商业等各个部门,进而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B、.特点:涉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比较长;破坏性特别大。

C、灾难:一是工人失业,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劳动人民生活恶化,社会矛盾加深。

二是资本家销毁商品,生产受到破坏。

4、资本家为什么要销毁商品,而不去救济贫民? 这暴露了资本家什么本性?
A、销毁商品的原因:垄断资本家要保持商品价格,维持利润。

B、暴露的本性:资本家残忍、资本主义制度腐朽。

二、罗斯福新政(演示相关图片等资料,辅助学生讨论分析、评价
人物)
1、1933年3月4日,罗斯福总统在就职演说中说:“……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他也鼓励美国人民:“The only thing we have to fear is fear itself——真正让我们感到恐惧的,只是‘恐惧’本身。

”根据这些话,你觉得罗斯福怎样当选为美国总统?
A、形势需要: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资产阶级必须寻找出路。

B、个人魅力:知识渊博、口才出众,克服危机的决心大、办法多,身残志坚、不屈不挠、众望所归。

2、罗斯福实行新政的目的是什么?(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


3、“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做?
A、中心措施:根据《国家工业复兴法》,调整工业。

B、实际目的: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加强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

4、除了调整工业之外,罗斯福还在哪些方面进行改革? 目的是什么?
A、进行改革的其它方面:银行业、农业、公共工程等
B、目的:通过解决失业救济问题,缓和劳资关系和社会矛盾,从而消除危机。

5、“罗斯福新政”的效果如何?对你有什么启示?
A、效果:美国的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

罗斯福新政为后来美国参加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奠定了政治和经济基础,但它不可能根除资本主义社会爆发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痼疾。

B、启示:罗斯福新政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供了先例,成为今天许多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制定政策法规的依据,说明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具有自我调节和改良的功能。

练习巩固
1、完成第23页“练一练·选择题”:新政的中心措施是(D )
A、兴建公共工程
B、整顿银行
C、调整农业政策
D、国家对工业的调整
2、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原因是什么?(一方面由于生产资料的资本家私人占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另一方面由于生产的相对过剩造成了生产与销售的矛盾日益激化。


3、完成《填图册》第6——7页各题;并根据《新学案》掌握本课[知识网络],完成[自我测评]。

4、提醒学生预习第5课《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教学后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