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儒家德福思想论.doc
方案-先秦儒家德福思想的积极心理学意蕴探析
先秦儒家德福思想的积极心理学意蕴探析'先秦儒家德福思想的积极学意蕴探析积极心(Positive Psychology)作为心理学界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自20世纪末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后,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先秦儒者虽然距今已有二千多年,但其古老的思想不乏永恒的人文精神,先秦儒家早已经在其德福思想中展现出积极心理学的意蕴。
正如积极心理学的倡导者美国学者泰勒所说:“虽然积极心理学是1998年才在美国创立的心理学新流派,但其核心元素很多都是来自于中国的思想和世界观。
”[1]一、积极心理学的思想旨趣心理学家本来很少集中关注幸福,因为100多年来他们更为关注痛苦,就像积极心理学的开拓者当代认知心理治疗的创始人之一马丁·塞利格曼,他前30年的学术生涯都在研究“抑郁”。
在对“习得性无助”的研究中,塞利格曼发现,无论鼠、狗等动物,还是人类,总有大约1/3的人不管经过多少电击或者难题的困扰都不会放弃。
对这个现象的探究最终促使他发起了“积极心理学”运动。
在积极心理学看来,幸福与不幸福的人,真正的区别在于,他们对于世界的主观体验与解释不同,也就存在人生态度上的积极与否的问题。
面对同样的遭遇,幸福的人倾向于积极地、乐观地解释世界,从而不断加固自己的幸福;不幸福的人恰恰相反,他们倾向于消极地、悲观地解释世界,进而不断自我怀疑,从而加固自己的痛苦。
明尼苏达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戴维·赖肯(David Lykken)花了30年的时间,搜集和跟踪调查4000对从1936年到1955年间出生的双胞胎的信息。
这些双胞胎都在出生之际就分隔两地,被不同的家庭抚养,人生遭遇也大相径庭。
但30年后,他们的行为方式和对幸福的体验仍然惊人的相似。
在分析比较了同卵双胞胎和异卵双胞胎的数据之后,戴维得出结论:一个人的生活满意度至少50%取决于基因。
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一个幸福的基本线,这个基本线是基因来决定的,无论你在人生中遭遇了什么样的好事或者坏事,都会很快回到基因设定好的这个基本水平线上。
略论先秦儒家的德治思想
略论先秦儒家的德治思想周思敬魏澍内容提要:先秦儒家在中国古代德治思想发展过程当中处于枢纽地位,它继承了中国早期政治文化中的德治传统,对后世德治思想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先秦儒家德治思想的基本原则包括:德治的价值取向是/安百姓0、德治的起点在于/以修身为本0、德治的实现方式是/齐之以礼0。
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先秦儒家治国思想由天人观、人性论和德治思想组成。
天人合一、效法天地的天人观和人皆可成圣贤的人性论构成德治思想的理论依据。
先秦儒家德治思想是特定时代的思想,有其历史局限性。
先秦儒家德治思想对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借鉴意义在于:以国家公职人员道德建设作为提升公民道德水平的重心;重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价值理念建设。
关键词:先秦儒家;德治;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0¹先秦儒家在中国古代德治思想发展过程中处于枢纽地位,全面把握先秦儒家的德治思想,对于扬弃中国古代政治思想,汲取其精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理论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一、先秦儒家德治思想的基本原则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人物的先秦儒家明确地将德治作为理想的政治理念,尽管他们没有把德治提炼成为一套具体的社会政治理论,但清楚地论述了德治的基本原则。
(一)德治的价值取向是/安百姓0人是价值性的存在。
政治价值是政治哲学的基本问题。
国家产生以后,政治生活成为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组成部分,任何时代,面对现实的政治生活,人们都不免要发出/何为好的政治?0/何以实现好的政治?0一类以政治价值为核心的疑问。
政治价值成为人们政治认识和政治实践的起点。
孔子提出的德治思想,就建立在/安百姓0这一政治价值基础之上。
他认为,只有以安百姓为价值取向的统治才是理想的政治,才是好的政治。
在回答子路提出的什么是君子的问题时,孔子次第排出了/修己以敬0、/修己以安人0和/修己以安百姓0这三个层层递进的标准,并且说/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论先秦道家的福德观
论先秦道家的福德观先秦道家,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文化,曾经在中华大地上显赫一时,与当时的儒、墨、法三家具有同等地位。
道家站在人生的大道上,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强调尊重每一个生命,发扬人性的自由。
多审视自己的人生,用“无”的观点看问题,看待这个世界。
与儒家的幸福观不同,道家的幸福观是建立在“效法自然”的基础上。
他们认为,一个人是否享有真正的幸福,不是看一个人是否拥有财富、地位和知识,也不在一个人是否具有他人所尊崇的德行,而在其是否合于道或自然,如果顺应自然之性,就能得到最大幸福,所谓“与天和者,谓之天乐。
”(《庄子》)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杨朱,老子,庄子。
因为历史上关于杨朱的资料比较少,所以,我对杨朱的德福思想不敢妄作评论。
对于老子,他认为,世界万物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比如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等等。
所以,对于幸福,老子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孰知其极?其无正邪!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人之迷,其日固久。
”(《道德经》)。
其意是说:灾难和幸福是相随相依的,谁也无法摆脱谁而单独存在,灾难的反面就是幸福。
所以,老子告诉我们要以平和的心态来面对幸福和灾难,做到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是人生的大境界。
因为老子生活在一个杀伐征虏,生灵涂炭的时代,人们的私语极度膨胀,不但牵扯到对名利的争夺,也直接涉及对财物的疯狂占有,人们欲望的无止境决定了人们不会获得真正的幸福,况且占有的财物也时时面临着被人抢夺去的危险,财富的得与失成了人们衡量幸福的标准,这种所谓的幸福严重偏离了生命的轨道,人们对福和祸的测定变得麻木和没有指向,迷失了方向。
所以,老子说:“罪莫大于多欲,祸莫大于不知足”。
知足长乐才是真理。
道家学派的另一个代表人物:庄子。
他的观点是:逍遥,大自由。
还强调个人的自由,个人的超越。
庄子非常爱讲故事,故事中透露着他的所有观点。
比如,在《庄子·内篇》的《逍遥游》中,“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先秦儒家经典”综合应用》知识讲解.docx
《“先秦儒家经典”综合应用》知识讲解学习目标1.熟读儒家经典,了解先秦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
2.能够了解先秦儒家思想的发展脉络。
3.积累成语、格言、警句。
知识积累文学常识儒家儒家,是先秦诸子百家之一,其创始人是孔子。
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在总结、概括和继承了夏、商、周三代尊尊亲亲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
儒家思想基本分为〝内圣〞与〝外王〞,即个人修养与政治主张两类。
先秦儒学是指未经汉儒天人感应之说改造的原始孔孟思想。
战国八派由于孔子的思想学说体系涉及范围相当广泛,孔门弟子对孔子言论和思想的理解不尽相同,难免会产生歧见。
所以,孔子逝世以后,孔门弟子就开始逐步分化。
到了战国的中后期,儒学在成为〝显学〞的同时,在儒家内部也形成了八个不同的派别。
儒家八派之说,始见于«韩非子»的«显学»篇:〝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
〞学术界一般认为〝孙氏之儒〞就是以荀子为代表的一派。
荀子是战国晚期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继承了孔子的治学传统,是儒家经学的主要传播者之一。
在政治思想上,他发展了孔子的〝礼学〞,倡言礼法兼治;哲学上主张〝天人相分〞,〝制天命而用之〞;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
〝孙氏之儒〞中除那些传承荀子经学的弟子之外,有名者是韩非和李斯,但他们两人已经突破了其老师荀子的儒家学派的界限,而成为法家中的代表人物。
儒家经典儒家经典主要有儒学十三经。
儒家本有六经,«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春秋»。
秦始皇"焚书坑儒",据说经秦火一炬,«乐经»从此失传;东汉在此基础上加上«论语»、«孝经»,共七经;唐时加上«周礼»、«礼记»、«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尔雅»,共十二经;宋时加«孟子»,后有宋刻«十三经注疏»传世。
先秦儒家德福思想论
先秦儒家德福思想论【摘要】先秦儒家德福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远的影响。
本文从儒家德福思想的内涵、传承与发展、对德福思想的重视、在儒家经典中的体现以及对儒家文化的贡献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通过对先秦儒家德福思想的研究,不仅可以加深对儒家思想的理解,还能揭示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德、德行、德政的重要观念。
本文同时探讨了先秦儒家德福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留存与影响,并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为深入探讨儒家思想在当今世界的意义和价值提供了新的视角。
通过对先秦儒家德福思想的探讨,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为当代社会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儒家、先秦、德福思想、传承、发展、重视、经典、体现、文化贡献、留存、影响、研究方向1. 引言1.1 先秦儒家德福思想论的重要性先秦儒家德福思想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德福思想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之一。
通过德行修养自己、取悦于人、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和国家秩序,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与融合。
在当今社会,德福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稳定、提升国家治理水平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深入研究先秦儒家德福思想,探讨其内涵、传承及在儒家经典中的体现,对于加深对儒家思想的理解,传承其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人文素养,推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对先秦儒家德福思想的深入探讨和研究,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为构建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1.2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主要包括先秦时期儒家德福思想的历史背景和学术研究现状。
在历史背景方面,先秦时期是中国哲学发展的关键时期,儒家思想在此时逐渐形成并得到发展。
德福思想作为儒家核心思想之一,对于先秦时期的社会和文化具有重要影响,其思想内涵和传承发展值得深入探讨。
先秦时期的经典文献中,儒家德福思想的体现也是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这直接关系到对儒家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先秦儒家文化的德育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先秦儒家文化的德育思想及其现代意义先秦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不竭甘泉,先秦儒家文化在襁褓之时,就穿上了一件具有“道德化”特征的外衣。
这是中国德育思想的主要源泉,中国的德育思想深植于此并持续不断地发展着。
先秦时期(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21年)主要包括商周和春秋战国两个阶段。
西周初期著名的政治思想家周公(姬旦)在长期的政治实践和德育实践中总结出一些重要经验,即“以德配天”“敬德保民”以及“孝”“友”等思想。
它包含了以后的儒家德育思想的某些因素,是中国德育的萌芽和开端。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这一时期是中国德育思想和理论的形成、奠基时期,其思想主要体现在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中。
先秦儒家思想有着一个渐进的、复杂的演变过程,但仁义礼智、修身养性始终是其学说的基调,主要特点及其现代意义如下:一、以“学为圣贤”为德育目标儒家的理想德育目标是追求“学为圣贤”。
对统治阶级而言,他们追求圣王的目标,学习圣王的思想行为,以尧舜禹为榜样;对一般的士大夫和老百姓,则以贤为追求目标。
从普遍性而言主要追求的就是贤人的目标,这种贤人的目标,是用“君子”这种人格来表现的,《礼仪.乡饮酒》曰:“以告与先生君子可也。
”其注曰:“君子,国中有盛德者”。
实际上那种具有重义轻利,关心他人,刚健有为,自强不息,注重整体利益,具深沉的历史责任感等优良品质正是这种君子人格的写照。
荀子在孔子提出的培养“君子”人格理想的基础上提出更具体的“士”“君子”“圣人”三个层次的培养目标。
其德育目标,最低标准是培养士和君子,最高标准是培养圣人。
这种“学为圣贤”的德育目的,深深积淀于民族文化之中,它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它培育了中华民族那种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崇尚气节、温和尔雅、豁达乐观的国民品性。
但另一方面,它也使我们的祖先在眼光上注重于伦理政治问题,漠视了对大自然的探索,缺乏科技创新的力度,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二、以伦理为德育的基础任何一种传统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受制于特定的历史地理条件、社会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即受制于特定的文化生态环境。
先秦儒家德育思想考略及启示
的重 新 划 定 、政 治新 贵对 权 力 赤 裸 裸 的渴 的教育。因为在孟子看来, 圣人乃“ 人伦之圣
3以善为核心。 . 在中国德育思想史上, 大
望、 社会主导意识的青黄不接和人 民群众对 也” 仁且 。他们 “ 居天下之广居, 立天下之正位, 行 多数思想家均主张真善合一 ,强调 “ 不确定未来 的彷徨苦闷。 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 民由之, 不得志独行其 智” 。孔子提出“ 仁且智” 的命题, 孟子继承并 主张 “ 仁且智”而且在《 , 离娄 上》 篇把 “ 智之 1L _ 子的德育思想。孔子是我国古代兴 道 ” 这样说来, 孑 。 圣贤既是人伦教育的主体, 也 发挥 了孔子 的思想, 不仅在《 公孙丑上》 中 篇 办“ 私学” 的先行者, 先后从事教育工作达 四 是 人 伦教 育 的理 想 目标 l l l 。 十余年 。在教学过程 中, 把他毕生追求的完
育 追求 上 又殊 途 同归 。 学派 在批 判 中互 相 于义, 各 小人喻于利 ”《 (里仁》 , 明孔子认为 有 执 也 ; 庄 中正 , 以有 敬 也 ; )说 齐 足 文理 密察 ,
浅析先秦儒家德育思想.doc
浅析先秦儒家德育思想ﻭ摘要:自古以来,道德教育作为民族的优良传统,备受重视,在丰富的德育思想遗产中,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在总结、概括和继承了夏、商、周三代亲亲尊尊传统文化基础上了完备的思想体系,儒家经典不仅是思想工具,同时也是封建文化的主体,保存了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对促进当代主义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通过初步分析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对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内容、目标、价值进行简要阐述,并从德育主体、德育客体两个方面探讨了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对学校德育的现代意义,为解决我国当前的学校德育问题提供借鉴。
ﻭ关键词: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内容;目标;价值;现代意义ﻭﻭﻭ前言ﻭﻭﻭ儒家思想作为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引导我国文化前进方向,是我国道德教化的优秀范本,深刻影响着的稳定和发展、封建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在民族自立、自强的过程中,曾一度强调塑造民族的国民性、铸就儿女的民族魂,以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时,它在中引导了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作为的正统思想,时刻警醒人们的行为规范,先秦时期作为人类文明的轴心期,其道德教育思想是十分丰富的,为我们更好的研究当代德育思想提供了摹本。
ﻭ1。
先秦儒家德育思想概述ﻭﻭ1.1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相关概念界定ﻭﻭ 1.1。
1儒家思想的含义ﻭ春秋战国,是上最辉煌的一页,这是一个的时代,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是先秦诸子百家学说之一,居十家之首,是影响最大的流派,最初指的是司仪,后来逐步发展为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成为的主流意识,儒家学,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从狭义上讲,儒家思想是由孔子确立其基本思想格局,经由孟子、荀子改造发展而渐为成熟的思想体系;从广义上讲,儒家思想是源远流长的儒家学派的思想,纵观,从西汉至清朝,无论是国家的正统理论,还是治国安邦的指导思想,都是儒家思想占据着首要位置,是民族以前、现在和将来屹立世界的根本所在,可见其影响之大,生命力之强,儒家思想的精华包括先秦儒家思想、孔子的仁与礼等思想。
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先秦儒家家庭伦理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传承中华文化:先秦儒家家庭伦理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 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观和文化精髓。在对外文化交流中,我们可以通过传播和 弘扬先秦儒家家庭伦理,让更多人了解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感谢观看
引言
“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这是出自《论语》的名言, 它揭示了儒家家庭伦理的核心思想。先秦儒家家庭伦理,强调的是家庭和谐、亲 情至上,这一传统观念在当今社会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次演示将从先秦儒 家家庭伦理的内涵、当代价值及传承与发展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背景介绍
先秦时期,儒家思想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在这个时期,家庭伦理成为儒家 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强调家庭和谐、亲情至上,这一传统观念在当时社会 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实践。
3、诚信:诚信是儒家家庭伦理的又一重要理念。在家庭成员之间,要建立 起信任和尊重的关系。儒家认为,诚信是为人处世的基本道德要求,只有在家庭 中建立起诚信关系,才能真正做到“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 废疾者皆有所养”。
先秦儒家家庭伦理对当代社会的 启示
先秦儒家家庭伦理对当代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结构 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大家庭逐渐被小家庭所取代。同时,由于社会节奏加 快,人们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变得越来越少,导致亲情关系逐渐疏远。因此,我们 需要重新审视传统的家庭伦理观念,从中汲取精华,将其融入当代社会生活中。
(2)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先秦儒家思想认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个人修养是前提,家庭和睦是基础,社会和谐是国家繁荣的 前提。这一思想为当代德育教育提供了思路,即从个人、家庭、社会等多个层面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先秦论德
同情苦难者的心思,人人都有; 憎恶邪恶事物的心思,人人都有; 恭敬待人的心思,人人都有;明 辨是非的心思,人人都有。有同 情苦难者的心思,就是“仁”; 有憎恶邪恶事物的心思,就是 “义”;有恭敬待人的心思,就 是“礼”;有明辨是非的心思, 就是“智”。
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 它事矣,唯仁之为守,唯义之为 行。 君子陶冶思想性情,提高自己 的道德修养,没有什么比诚心 诚意更重要的。要达到诚心诚 意,无须做别的事情,只要恪 守仁爱,奉行道义,就可以了。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处 也;贫与贱,是人之 所恶也,不以其道得 之,不去也。
富与贵,这是人们想要得到 的,如果不是凭借道义得到 的富贵,品德高尚的人是不 会享有它的;贫与贱,这是 人们所憎恶的,但如果不是 凭借道义得到的富贵,品德 高尚的人不会享有它而摆脱 贫贱。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 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 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 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 义者也。
鱼是我想要得到的,熊掌也是 我想要得到的,如果这两样东 西不能同时得到,(就)舍弃 鱼而选择熊掌。生命是我想要 得到的,道义也是我想要得到 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 得到,(就)舍弃生命而选择 道义。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 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 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 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 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 也;是非之心,智也。
先 秦 诸 子 论 德 八 则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 听思聪,色思温,貌思 恭,言思忠,事思敬,疑 思问,忿思难,见得思 义。
品德高尚的人有九个方面的问题 要经常思考:观察事物要看明白, 听别人谈话要听清楚,与别人相 处脸色要温和,神情态度要恭敬, 说话要忠诚老实,做事要认真敬 业,有了疑惑要虚心向别人请教, 在气愤时要想到患难和后果,见 到可得的利益要想一想是否合乎 道义。
儒家道德简述
儒家道德简述德福,即道德与幸福,乃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的一对重要范畴。
先秦时期,儒、道、墨诸学派都对德福问题阐发了自己的见解,提出了很多颇有价值的思想。
其中,儒家的德福思想尤为丰富深刻,并且对后世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极其长远的影响。
本文拟在梳理先秦儒家德福思想的理论渊源及思想变迁之脉络的基础上,探讨先秦儒家在德福问题上的成败得失,进而揭示其现代意义。
一理论渊源早在西周初年,人们对何谓福已有了系统的理解。
“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寿终命。
”(1)所谓攸好德,是指生性喜好道德。
这就把福与德联系起来,德是行为主体获得幸福、避免不幸的重要途径之一。
同时,周人“德”“得”并称,认为武王灭殷而获得天下的方法、才能、品德等主观因素就是德。
有德才能得天下,由此提出“以德配天”、“敬德保民”的思想。
能够配天或保民当然是身为君王者有福之表现。
道德与幸福的关系在此更为密切。
儒家之先的思想家们觉察到了德与福的内在关系。
他们对德福关系的理解,主要可归结为两个方面。
第一,以德祈福论。
“天道福善祸淫,降灾于夏,以彰厥罪。
”(2)“国之将兴,其君齐明、衷正、精洁、惠和,其德足以昭其馨香,其惠足以同其民人。
……故民神降之观其政德而均布福焉。
国之将亡,其君贪冒、辟邪、淫佚、荒怠、粗秽、暴虐;……故神亦往焉,观其苛慝而降之祸。
”(3)以上引文至少有两层内涵。
首先,人是否幸福由外在于人的天道或神决定。
有意志的天道或神秉执公正,惩善罚恶。
其次,即使天道或神主宰着人的祸福,但是人并非束手以待祸福的降临,全凭上天的安排。
天道或神能够感知人德行的善恶。
既然如此,人所遭遇的一切祸福皆非偶然,人也就能够通过改变德行来改变命运。
于是,看似天道与神决定祸福,其实是个体德行的善恶决定命运中的祸福。
美好的德行将保有上天赐予的幸福,邪恶的德行则导致福的丧失与灾难降身。
人能够修养自己的德行而祈得幸福。
所以,春秋时期有人提出:“吉凶由人。
先秦儒家德福思想的积极心理学意蕴探析
先秦儒家德福思想的积极心理学意蕴探析本文阐述了积极心理学的思想旨趣,认为二千多年前的先秦儒家的德福思想展现出心理学界新兴的研究领域积极心理学的深刻意蕴。
在德福思想上,先秦儒家展现出对于主体努力提升人生价值的积极肯定与赞扬,他们非常重视培养积极的情绪感受,普遍重视积极努力的过程而相对轻视结果。
先秦儒家德福思想的人文特质,从其积极心理学意蕴来看,能给现代人不少智慧启迪,展现出深切的人文关怀。
标签:先秦儒家;德福思想;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作为心理学界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自20世纪末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后,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先秦儒者虽然距今已有二千多年,但其古老的思想不乏永恒的人文精神,先秦儒家早已经在其德福思想中展现出积极心理学的意蕴。
正如积极心理学的倡导者美国学者泰勒所说:“虽然积极心理学是1998年才在美国创立的心理学新流派,但其核心元素很多都是来自于中国的哲学思想和世界观。
”[1]一、积极心理学的思想旨趣心理学家本来很少集中关注幸福,因为100多年来他们更为关注痛苦,就像积极心理学的开拓者当代认知心理治疗的创始人之一马丁·塞利格曼,他前30年的学术生涯都在研究“抑郁”。
在对“习得性无助”的研究中,塞利格曼发现,无论鼠、狗等动物,还是人类,总有大约1/3的人不管经过多少电击或者难题的困扰都不会放弃。
对这个现象的探究最终促使他发起了“积极心理学”运动。
在积极心理学看来,幸福与不幸福的人,真正的区别在于,他们对于世界的主观体验与解释不同,也就存在人生态度上的积极与否的问题。
面对同样的遭遇,幸福的人倾向于积极地、乐观地解释世界,从而不断加固自己的幸福;不幸福的人恰恰相反,他们倾向于消极地、悲观地解释世界,进而不断自我怀疑,从而加固自己的痛苦。
明尼苏达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戴维·赖肯(David Lykken)花了30年的时间,搜集和跟踪调查4000对从1936年到1955年间出生的双胞胎的信息。
先秦儒家身心观及其道德修养论
71JXSHKX先秦儒家身心观及其道德修养论■吴凡明先秦儒家认为身是人的欲望的承载者,是一种非道德性存在,是恶之根源;心是人之自然情感的载体,是人的道德的来源,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规定。
心作为人之道德性存在,主宰着身,身心是一体不分与相互转化的关系。
儒家的身心观论证了道德修养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修身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克服身的非道德性因素对道德之心的遮蔽。
通过对“身”的调控与心的涵养使身心趋于一致,实现人之所以为人的自我设定,完成人的自我实现。
修身是自我实现的手段和前提,自我实现是修身的最终目的和必然结果。
[关键词]儒家;身;心;修身;自我实现[中图分类号]B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18X (2011)01-0071-05吴凡明(1967—),男,井冈山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伦理思想。
(江西吉安343009)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忠孝仁义与汉代法制研究”(项目编号:10BZX 061)的阶段性成果。
儒家对于人的界定,认为人之所以为人乃在于人天生的道德性,对人的道德性的确立是向人自身本质的复归与内在要求,否则就不能成其为人。
人活在世上如何成为一个人,就是要不断地克服自身与道德无关的种种纷扰与限制。
认识到“自我实现并不意味着某种理想化的完美状态,而是不断更新、不断加以激励的具体步骤的结果”[1](P46)。
人的自我实现的过程实则是道德修养的过程,也就是不断修身的过程。
一修身是儒家道德修养的代名词,儒家为什么把“身”作为道德修治的对象?这直接关涉儒家对身、心以及二者关系的设定。
何谓修身,从字源上讲,修,清人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诠释道:“修,饰也。
饰即今之拭字,拂拭之则发采,故引申为文饰,用饰之引申之意。
此云修饰也者,合本义引申意而兼举不去其尘垢,不可谓之修。
不加以缛采,不可谓之修。
……修,治也。
”[2](P424)“修”字本意指外在修饰,而无内在心理活动之义。
论先秦儒家勇德思想中的仁、义、礼、知、中庸的内在要求-文档
论先秦儒家勇德思想中的仁、义、礼、知、中庸的内在要求-文档论先秦儒家勇德思想中的仁、义、礼、知、中庸的内在要求先秦儒家从“勇”的历史发展和所处的社会环境中认识到,“勇”之精神不?H在战争、政事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个人的为人处世也有很大影响,因此将勇德列入到个人的道德修养中去,并将它作为儒家追求的道德人格之一,从而使“勇”成为“德”。
但这种德,不是孤立的,它与“仁”“义”“礼”“知”等道德德目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并受其制约。
一、勇德以“仁”为根源先秦儒家思想体系中最为核心的概念就是“仁”,它是儒家最高的道德范畴。
“勇”作为一种道德德目,隶属于“仁”这一最高道德范畴之中,是以“仁”为根源的。
先秦儒家把“仁”视为人的本质,“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孟子?尽心下》)。
“仁”不仅凝聚着“爱亲”的浓浓温情,也表达了对普通善良大众的怜悯同情之心。
“仁”所表达的是普遍肯定和普遍尊重,个人与他人的密不可分。
当他人遇到困难,遭受苦难时,应“能近取譬”、“博施于民”、济世救众。
这可以看出“仁之本旨,只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仁”在伦理中“切近简易,而又宏伟广大;统涵诸德,而又不失自为一德”[1]。
这样,先秦儒家不止把“仁”看作一种道德行为的表现,更多的是把“仁”当做道德主体在道德生活中的某种自觉,是百善的来源,“仁者,本心之全德”(《论语?颜渊》),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杨泽波把“仁”称之为“诸德之家”[2]。
“勇”是“仁”德内含的部分,同样勇德也内含“仁”的德性。
“勇”与“仁”相辅相成,具备勇德才能在成“仁”道路上,勇于坚守原则,“无终食之间违仁。
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勇于挑战权威,“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勇于改过,“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
孔子在谈到“勇”与“仁”的关系时说:“仁者必有勇”(《论语?宪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秦儒家德福思想论-先秦儒家德福思想论德福,即道德与幸福,乃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的一对重要范畴。
先秦时期,儒、道、墨诸学派都对德福问题阐发了自己的见解,提出了许多颇有价值的思想。
其中,儒家的德福思想尤为丰富深刻,并且对后世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本文拟在梳理先秦儒家德福思想的理论渊源及思想变迁之脉络的基础上,探讨先秦儒家在德福问题上的成败得失,进而揭示其现代意义。
一理论渊源早在西周初年,人们对何谓福已有了系统的认识。
“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寿终命。
”(1)所谓攸好德,是指生性喜好道德。
这就把福与德联系起来,德是行为主体获得幸福、避免不幸的重要途径之一。
同时,周人“德”“得”并称,认为武王灭殷而获得天下的方法、才能、品德等主观因素就是德。
有德才能得天下,由此提出“以德配天”、“敬德保民”的思想。
能够配天或保民当然是身为君王者有福之表现。
道德与幸福的关系在此更为密切。
儒家之先的思想家们觉察到了德与福的内在关系。
他们对德福关系的理解,主要可归结为两个方面。
第一,以德祈福论。
“天道福善祸淫,降灾于夏,以彰厥罪。
”(2)“国之将兴,其君齐明、衷正、精洁、惠和,其德足以昭其馨香,其惠足以同其民人。
……故民神降之观其政德而均布福焉。
国之将亡,其君贪冒、辟邪、淫佚、荒怠、粗秽、暴虐;……故神亦往焉,观其苛慝而降之祸。
”(3)以上引文至少有两层内涵。
首先,人是否幸福由外在于人的天道或神决定。
有意志的天道或神秉执公正,惩善罚恶。
其次,尽管天道或神主宰着人的祸福,但是人并非束手以待祸福的降临,全凭上天的安排。
天道或神可以感知人德行的善恶。
既然如此,人所遭遇的一切祸福皆非偶然,人也就可以通过改变德行来改变命运。
于是,看似天道与神决定祸福,其实是个体德行的善恶决定命运中的祸福。
美好的德行将保有上天赐予的幸福,邪恶的德行则导致福的丧失与灾难降身。
人可以修养自己的德行而祈得幸福。
所以,春秋时期有人提出:“吉凶由人。
”(4)又说:“祸福无门,唯人所召。
”(5)这样,人的幸福实际上是操纵在自己的双手之中。
至高无上、神圣不可冒犯的天道与神仅仅作为一把精神保护伞而存在。
相对于商、周时期盛行的鬼神观念而言,以德祈福论无疑具有革命性意义。
但必须指出,它还披着有神论的外衣,而且它传播于统治阶层,因而所谓的善、淫的普遍性就十分值得怀疑。
毕竟不同阶级、阶层的道德往往差异悬殊。
可以说,自以德祈福论提出之始就被打上了阶级的烙印。
对一般民众来说,道德品行是善还是恶评价者似乎是公正无私的天道与神,实际的裁决权则为统治阶层所把持。
他们依据自身的好恶而决定是否赐福,抑或降罪。
普通百姓是没有发言权的。
第二,命定祸福论。
如果说以德为福论作为社会变革时期的理论武器或者是对未来生活美好憧憬的精神寄托,那么它具有相当大的生命力。
然而若是作为分析现实生活幸福与否的理论依据,它则颇为苍白无力。
社会实践中大量的德行与祸福不一致的现象决不是一句“天道祸淫福善”所能掩饰的。
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使得人们面对肆意妄为的自然力束手无策。
不公正的社会制度则让大多数人活在少数人的阴影之下。
以德祈福理论与现实生活的巨大反差,来自自然与社会的双重压迫,这一切都不由得人们要向冥冥之中的命运寻求慰藉。
享有“五经之首”称誉的《周易》被公认为认知祸福、命运的宝典。
《易传》提出“穷理尽性以至于命”(6),“乐天知命而不忧”(7)。
《左传》、《国语》列举了许多用《周易》的卦爻辞溯往追来的事例。
人们把生命中的荣辱、福祸悉数归之为命运注定。
这里,命运不是人格化的至上神,而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人一生的福与祸如何,都已由不可抗拒的命运一一预定。
命定祸福论否定了个体行为改变命运的可能性。
道德的高下与祸福完全无关。
道德也就被束之高阁。
因为个体企图完善自身德行以扭转祸福状况,不啻于螳臂当车、蚍蜉撼树。
较之以德祈福论,命定祸福论不会受到社会现实的挑战,在理论上更能自圆其说。
在中国传统社会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命定祸福论成为上至统治者下至普通民众的一剂精神安眠药。
而从政治作用的角度言之,命定祸福论的流行,使得上层社会的统治基础愈加牢固。
它比以德祈福论有过之而无不及。
以德祈福论、命定祸福论从不同层面回答了道德与幸福的关系问题。
它们成为滋养儒家德福思想的肥沃土壤。
孔子、孟子及荀子在汲取前人思想养料的基础上,相继提出了各具特色的德福思想。
二思想变迁孔子《论语》一书几乎没有出现“福”字,而是较多地谈到了“乐”。
在此,除了意指用于教化的音乐或个人爱好以外,乐其实还是幸福的另一种表达方式。
“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8)“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也。
”(9)“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10)可见,孔子用“乐”表达了人作为主体的一种自我感受。
它是自我内在精神的充实和愉悦感。
这种幸福又不单纯呈现为主体自身方可感知却又转瞬即逝而难以把握的精神体验,而是以一种主体长期保有并且他人亦能耳闻目睹乃至耳濡目染的精神境界的方式存在着。
可是,孔子崇尚道德理性所生愉悦的幸福观并不绝对排斥物质的满足或丰裕。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5)这是告诉弟子门人,一方面违背道义、有碍德行的富贵不足取;另一方面符合道义或与道义无涉的富贵是可以接纳的。
孔门诸生,以颜渊为最贤,夫子亦最爱。
颜回善修养德性,却不擅治理生计,华发早生,英年离世。
子贡德行辩才俱佳,尤擅理财。
夫子亦十分欣赏。
在子贡把自身与颜回作一番比较之后,他感叹道:“弗如也,吾与汝弗如也。
”(16)孔子认为自己和子贡均不及颜回,子贡同自己居于一个层次。
他对子贡的评价之高可见一斑。
由此也就知道,孔子不是以求财与否为择人之标准。
在德的前提下,取财有道,不失为善事。
颜回与子贡哪一个更有福,或许孔子也会偏向子贡吧。
孔子的德福思想蕴含着人自己能完善德性去争取幸福的观念,这已是后来以德为福论的萌蘖。
但它不意味着孔子主张幸福是由人定的。
实际上每当孔子涉及于此,他就在人(德)定祸福和命定祸福之间摇摆不定。
受春秋时期的天命观影响,孔子最终又倒向命定祸福,承认命运对人生际遇的决定作用。
“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
”(17)“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18)而人的道德行为只是部分地改变命运而已。
“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19)因此,孔子的德福思想是以德祈福论和命定祸福论两者相结合的产物,是不彻底的德福一致论。
孟子孔子既殁,儒分八家。
能传承夫子衣钵的唯子思一系,其他各派如子夏、子游之属皆无声息地湮灭。
孟子受业于子思,秉圣人之余绪,光大孔子开创的儒学。
德福思想在他那儿也有了新的发展。
孟子在孔子德福思想基础上赋予福以新的内容。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20)他的幸福观就包括履行自己的家庭义务,事亲从兄,以及自己的道德充实和完善,还谈到了为人师的特有幸福。
其中,父母兄弟的生死系于天下,己之德业是否后继有人系于他人。
只有“仰不愧,俯不怍”取决于自己平生所为之事合于道义与否。
因此,孟子在坚持德行为福的前提下又扩展了福的具体内涵。
比孔子更为进步之处在于,孟子谈及幸福时不再局限于对主体自身心性的观照,而是把思维的触角伸向了社会。
孟子勾画了一幅人人丰衣足食的社会理想蓝图。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1)幸福不单纯是个体幸福,还有一个社会幸福的问题。
从他对理想社会的描述来看,一个幸福社会必须物质与精神并进,不可偏废,不能把物质生活方面的富足关在个人幸福的大门之外。
与孔子一样,孟子也没有把物质的“利”剔除出人的生活。
此外,孟子的社会理想还表明在他的幸福观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成就意识也是幸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可是,孟子尚未从理论上阐明社会幸福与个人幸福的关系。
正因为孟子无法认识到社会对个人幸福的重大影响,所以他在探求获得幸福的途径时也就只能返回人自身。
“广土众民,君子欲之,所乐不存焉。
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君子乐之,所性不存焉。
君子所性,虽大行不加焉,虽穷居不损焉,分定故也。
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
”(22)作为性善论者,孟子认为仁、义、礼、智乃人性中的“良贵”、“天爵”,只有存心养性,扩充人的善端,摈除外物的诱惑,而且反求诸己,才能保持四端,享有幸福。
“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
”(23)“尊德乐义。
”(24)“与我处畎亩之中,由是以乐尧舜之道。
”(25)可见,孟子主张道德至上,个体能通过修身而“存夜气”、“养浩然之气”来获得幸福。
而社会幸福也有赖于行为主体的德行。
但是,这行为主体不是普通民众或一般士大夫,而是有德有位的君主。
孟子认为君王应该“与民同乐”。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26)他把君主的个人幸福与社会大众的幸福联系起来。
尽管这只是针对一国之君等少数人提出的,可是已为后来者谋求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相统一提供了理论认识上的契机。
只是孟子把社会幸福全然寄托在当权者的修身之上,指望通过君主的道德完善来实现社会民众的福,犹似拿一根芦苇以挡猛浪,洒一杯清水以救大火,于事无补。
这种济世良方显然是不现实的。
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也势必无法统一。
不难发现,孟子用以求福之德都是内在的追求。
他的道德是主体自律的,而非以外在的规范形式呈现出来。
由于是发自内心的自律,因此主体不论荣辱都将恪守这些道德律令。
“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
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27)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28)正是这种张弛合度的调节开启了幸福的方便通道。
孟子着重从自律的角度出发理解道德,固然符合道德的本质属性,却未免过于理想化。
他理解的幸福便处于应然的彼岸遥不可及。
虽然孟子的德福思想中人定的因素已大为增加,但是他仍然没有把道德的最终决定权交付于人。
“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
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29)天命对孟子而言依然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天定与人定二者并存的逻辑矛盾,也在孟子的思想中存在。
根据孟子的论述,他就默认了有一位喜善厌恶的至上神。
这是以德祈福论在孟子思想中挥之不去的阴影。
荀子作为战国末年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对德福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一方面,他在孔、孟之后继续大力弘扬道德的必要性与至上性;另一方面,他抛弃了前人对道德的幻想,以理性主义的眼光去审视外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