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 现代货币创造机制0610

合集下载

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7)

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7)
2、存款货币创造的必要前提条件
其一,部分准备金制度 其二,银行清算体系的形成 另有列以下4点: ➢ 具有创造信用流通工具的能力:支票、汇票→现金流通 ➢ 银行机构众多,转帐制度发达,存款可在不同银行多次流转 ➢ 客户Dd不全部用现金提取,银行贷款不在同一时点全部收回 ➢ 银行的存款准备:部分准备
可编辑ppt
5
第二节 存款货币的创造
(2)存款货币的创造过程——简单模型 商业银行一方面要吸收存款,另一方面又要把这些存款贷出去,放出
去的贷款经过市场活动又成为另一家银行的存款,这些存款又会被这 家银行贷出,等等。资金这样反复进出银行体系,使银行存款不断扩 张。这就是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过程。
负债 存款
10000
贷款
8000
可编辑ppt

7
第二节 存款货币的创造
假定甲企业以支票的方式把这8000元支付给了 乙企业,乙企业又以支票存款的方式存入B银 行。B银行按照20%的法定存款准备率要求, 提取1600元的法定准备金,其余6400元可用于 贷款。则B 银行的T形账户变为:
B银行
资产 准备金
第八章 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
第一节 现代货币都是信用货币 第二节 存款货币的创造 第三节 中央银行体制下的货币创造过程
可编辑ppt
1
第一节 现代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
1、现代经济生活中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 信用货币替代金属货币的过程,早就萌芽于古
老的信用工具之中;但这一过程的最终完成则 是在经历了几百年之后的20世纪。 现代信用货币形态多样,其最早的典型形态是 银行券;硬币的发行通常统一于中央银行,也 属信用货币;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们认识到, 银行活期存款其本身就应视为货币;进入20世 纪,人们意识到,如果不把定期存款和居民在 银行的储蓄存款视为货币的存在形态,微观主 体的货币持有量和宏观调控中的货币供给就是 不完整的。

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

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

第十一章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第一节现代货币都是信用货币一、现代经济生活中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1. 信用货币替代金属货币的过程,早就萌芽于古老的信用工具之中;2. 现代的信用货币:⑴最早的典型形态是银行券;硬辅币的发行通常统一于中央银行,也属信用货币;⑵银行活期存款(活期存款的种种不同的名称);⑶定期存款和居民在银行的储蓄存款。

生活中,定期存款、储蓄存款与活期存款,存款与银行券,它们之间时时相互转化,它们之间的界限也不断被打破。

这些现象说明,必须把它们视为同质的货币才符合实际。

4. 所有以银行信用为基础的货币,除钞票和硬币外,IMF概称之为“存款货币”。

二、信用货币与债权债务网1. 形形色色的信用货币之所以成为流通中货币的统治形态,是与信用这种经济联系全面覆盖经济生活紧密相关的。

2. 现代经济生活,所有经济行为主体都由债权债务关系联结在一起,并在债权债务的网络中进行运作。

所以,用信用的支付工具实现债权债务的消长和转移势所必然。

第二节存款货币的创造一、现代银行功能——创造存款货币由于银行券的发行权已集中于中央银行,所以,现代商业银行创造货币的功能集中体现为创造存款货币。

二、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1. 原始存款与派生存款这一对范畴,在金属铸币流通的条件下即已存在。

2. 在支票存款和转账结算的基础上,出现了具有如下特点的经济行为:⑴设A银行吸收到客户存入10 000元铸币;根据经验,保存相当于存款额20%的铸币即足以应付日常提取铸币需要。

那么,A银行即可把8 000元铸币贷给乙。

A银行的资产负债状况如下:⑵乙将8 000元铸币支付给丙,丙把铸币存入自己的往来银行B,按照同样的考虑,B 银行留下20%的铸币即1 600元,其余6 400元铸币贷给客户丁。

这时,B银行的资产负债状况如下:⑶如此类推,从银行A开始至银行B,银行C,…,银行N,持续地存款贷款,贷款存款,则产生这样的结果:4. 从表可知,当银行根据经验按存款的一定比例——假设是20%——保存铸币库存时,10 000元铸币的存款,可使有关银行共贷出40 000元贷款和吸收包括最初10 000元存款在内的50 000元存款。

现代货币创造机制知识考点整理

现代货币创造机制知识考点整理

现代货币创造机制知识考点整理●一、存款货币的创造机制●(一)商业银行的存款货币创造●1 货币存款创造的条件●(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的显著区别在于:只有商业银行才能经营活期存款业务,并且具有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部分准备金制度●转账结算制度●不使用现金,通过银行将款项从付款单位的账户直接划转到收款单位的银行账户的资金结算方式●2 存款货币多倍创造的过程●原始存款:整个银行体系最初吸收的存款;银行吸收的现金存款或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提供再贷款、再贴现而形成的存款,是银行从事资产业务的基础●派生存款: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办理贴现或投资等业务活动引申而来的存款●D=R/rd●D:存款总额●R:原始存款●rd:法定存款准备金●L:商业银行可贷款数量●3存款乘数与制约存款创造的因素●存款乘数又称存款货币乘数(存款货币乘数≠货币乘数):存款总额(原始存款与派生存款之和)与原始存款的倍数●K=1/rd●商业银行存款货币创造能力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成反比●1 超额存款准备金率●K=1/(rd+e)●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与存款乘数成反比●2 现金漏损率C●也称提现率,是指客户从银行提取的现金与存款总额之比K=1/(rd+e+c)●3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的比例●●定期存款占存款总额的比例越高,商业银行能用于发放贷款的资金越多,创造的派生存款越多●准备存款的不断补充必须有中央银行的支持●向中央银行再贴现和直接取得贷款●向中央银行出售自己持有的债券●向中央银行出售自己持有的外汇●(二)货币乘数和货币供给模型●货币乘数●货币乘数:货币供应量对基础货币量的比率●货币乘数总是大于1●基础货币又被称为高能货币:商业银行存入央行的准备金+公众持有的现金;货币供应量成倍于基础货币,倍数为货币乘数●货币乘数公式(P342)●基础货币的增减将导致数倍的货币供应量增减●货币供给的完整模型(P343)●货币乘数的存在原因是:银行准备金R的多倍存款创造作用●区别 m 和 c●m分子是1+C●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分析●货币乘数取决于五个因素●支票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rd●非交易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rt●银行超额准备金率e:决定于银行的行为●现金漏损率c:决定于公众的行为●非交易存款与支票存款的比率t:决定于公众的行为●经济主体主体对货币供给的影响途径●B、rd、rt代表央行对货币供给的影响●e 代表商业银行行为对货币供给的影响●t、c代表公众对货币供给的影响●非银行公众对流通中现金、支票存款、和非交易存款的选择●影响流通中现金与支票存款比率的因素●财富变动的效应●流通中现金与支票存款比率随着财富增长而下降●预期收益率变动效应●其他资产预期收益率上升时,流通中现金与支票存款比率上升●银行风险将引起流通中现金与支票存款的比率大幅上升●流动性变动效应●流通中现金与支票存款比率与公众金融经验负相关●影响非交易存款与支票存款比率的因素●定期存款利率●正相关●其他金融金融资产收益率●负相关●收入或财富水平●正相关●影响银行超额准备金率的因素●当持有超额准备金的成本上升→超额准备金水平会下降;当持有超额准备金的收益上升→超额准备金会上升●1 市场利息率●超额准备金与市场利息率反向变动●2 预期存款流出量●与存款准备金正向变动●3预期存款流出的不确定性●正相关●二、、中央银行的产生及类型●中央银行的初创阶段和迅速发展阶段●1.银行券统一发行的需要●2.银行林立,银行业务不断扩大,债权债务关系错综复杂3.需要一个强大的金融机构作为其他银行的后盾●4.需要一个代表政府意志的专门机构专司金融业管理、监督、协调●1694英格兰银行是最早全面发挥中央银行功能的银行●中央银行的资本组成类型●>全部资本为国家所有的中央银行●>国家资本与民间资本共同组建的中央银行。

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课件

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课件

技术创新以及促进跨界融合等。
CHAPTER 06
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
案例一:美联储货币政策操作实践
美联储货币政策目标
通过调整联邦基金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实现物价稳定、经济增 长、就业充分等政策目标。
美联储货币政策操作手段
包括公开市场操作、贴现率调整、准备金率调整等,以影响市场利 率和货币供应量。
美联储货币政策效果评估
金融创新的风险与监管
金融创新风险
金融创新在带来效率提升和收益增长的同时,也可能带来新的风险,如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 风险等。例如,新型支付工具可能存在安全漏洞和欺诈风险,证券化产品可能存在信息不对称和欺诈 风险。
金融创新监管
为保障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需要对金融创新进行适当的监管。监管部门应加强对金融创新的 监测和评估,制定相应的监管政策和措施,以防范和控制金融创新带来的风险。同时,监管部门还应 积极推动金融科技创新,促进金融业的发展和进步。
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课 件
CONTENTS 目录
• 货币与现代经济 • 现代货币的创造过程 • 货币政策与货币创造 • 金融创新与货币创造 • 现代货币的未来发展 • 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
CHAPTER 01
货币与现代经济
货币的定义与功能
货币的定义
货币是一种交换媒介,用于购买 商品和服务,以及偿还债务和利 息。
金融科技概述
介绍金融科技的概念、特点、发展趋势等。
金融科技在货币政策中的应 用
分析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在货币政策 决策、监测分析等方面的应用和作用。
金融科技对货币政策的影 响
从货币供应量、市场利率、金融稳定等方面 探讨金融科技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和作用。

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

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

如此类推下去,即C、D、E、F等 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过程与上述过程是一 样的,并且在整个存款货币银行系统继续 进行下去。
那么存款货币的创造过程如下:
16
存款货币的创造过程如下:
银行 A B
C D E F G H I J
存款增加额 由法此定可准见备,(存10%款)货币贷款量增加额
= 100109000+00900 + 810190。00 。。。。。
+ 。72。.9 。。。]
656.10

65=6.110000[1 + (1 -651.601%) + (1 - 15090%.49)2

59+0.4。9 。。。。] 59.05
531.44
G H
531.44
= 1000{
1/[1
-(513.1–410%)
]}
478.30
47.83
478.30 430.47
9
存款货币的创造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是指中央银行以法定的方式,规定存款货币银行 和其他金融机构对所拥有的各类存款必须保持的 准备金比率。
•法定准备金
与法定存款准备率对应的准备金就是法定准备金
一般只有银行库存现金和在央行存款帐户的存款 余额才可以作为法定准备金
10
存款货币的扩张过程
假设: 银行超额准备金为零(E = 0) 银行体系没有现金外流发生(C = 0) 银行没有定期存款(Dt = 0)
进入20世纪50年代以后,信用货币主要采取了 非实体化的存款货币的形式,人们的货币只有 一小部分以现金(钞票和铸币)的形式持有,大 部分以记账符号的形式存在于银行的账面上
5
信用货币的形态

第十章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

第十章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

二、信用货币与债权债务网
现代经济由于信用关系的普遍存在, 而有“信用经济”之称。债权债务文书是 货币的载体。
债权债务,绝大部分是以一定的文书形式来体现并 具备由法律规范的确定形式,如票据、银行券、各种 存款、贷款、各种公债、公司债等。其中,很容易当 作债权债务转移工具的规范文书,特别是银行信用文 书,自然而然地成为代替贵金属流通的理想货币形态。
• ⑷各个银行保存铸币的需要归结为二: 一是客户从存款中提取铸币;二是结清 支票结算中应收应付的差额。

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银行认识到:铸币的需要,
相对于存款额来说,只是其一部分,而且比例关系相
对稳定。只要按存款的一定百分比保持铸币库存即可
应付顾客对于铸币的需要。
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
• 在这样的特征经济行为之下,出现如下过程: ⑴设A银行吸收到客户存入10 000元铸币;
第一节 现代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
现代经济生活中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
现代的信用货币: ⑴最早的典型形态是银行券;硬币的发行通
常统一于中央银行,也属信用货币; ⑵银行活期存款(活期存款的种种不同的名
称); ⑶定期存款和居民在银行的储蓄存款。

现代经济生活中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
直至进入20世纪,人们才意识到,如果不 把定期存款和居民在银行的储蓄存款视为货币 的存在形态,微观主体的货币持有量和宏观调 控中的货币供给就是不完整的。
• 由于银行券的发行权已集中于中央银行, 所以,现代商业银行创造货币的功能集 中体现为创造存款货币。
信用货币的创造 ---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
• 在支票存款和转账结算的基础上,出现 了具有如下特点的经济行为: ⑴客户把铸币存入银行之后,并不一 定再把铸币全数提出;从银行取得贷款 的客户也通常是要求把贷给的款项记入 自己的存款账户。 当他们的存款账户上存有款项时,既 可在提取铸币,又可开出支票履行支付 义务。

第七讲 货币创造机制和货币政策工具 (2)

第七讲 货币创造机制和货币政策工具 (2)


流通中的通货C(包括从银行体系漏损的现金)。
MB=C+R=C+RR+ER
四、货币乘数 1、货币乘数:也称为货币扩张系数或货币扩张乘数,是指
在基础货币基础上,通过商业银行的存款货币创造功能而产
生的信用扩张倍数,即货币供给量M与基础货币MB的比率。
M=m*MB=m*(C+R)=m*(C+RR+ER) ,m为货币乘数
户头;
此时A银行、B银行的资产负债状况如下:
B银行在中央银行有了8000元的准备存款,按照20%的法定准
备率,则它的最高可贷数额为6400元。如向客户丙贷出
6400元,客户丙将获得的贷款支票存在C银行的户头,此时 B银行、C银行的资产负债状况如下:
C银行在中央银行有了6400元的准备存款,按照20%的法定

资产:证券(主要是国债)、贴现贷款、黄金和SDR(特 别提款权)凭证帐户、铸币、其他资产

负债:流通中的通货、存款准备金、财政部存款、外国和 其他存款、其他负债和资本项目。
二、货币供给 1、货币供给: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或货币区的银行体系 向整个经济体投入、创造、扩张(或收缩)货币的过程。

首先,货币供给是一个经济过程,即银行体系向经济注入 货币和货币扩张(或收缩)的过程。

K = 1/ (rd +c)=2.222222 D= R·K= 10000·2.222222=22222.22 C = D·c = 22222.22×25%=5555.56

L=D - D ·rd=D- (R- C) = 22222.22 -(100005555.56)=17777.78
5、考虑超额存款准备金的存款货币多倍创造——模型扩展二

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

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

财政金融学院 张琦
HUNA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现代银行功能——创造存款货币 创造存款货币 现代银行功能
⑶如此类推,从银行A开始至银行B,银行 C,…,银行N,持续地存款贷款,贷款存款, 则产生这样的结果:
财政金融学院 张琦
HUNAN UNIVERSITY OF CTY OF COMMERCE
美国的货币层次
M[1A]=流通中的现金+活期存款 M[1B] = M[1A]+可转让存单+自动转帐服务 存单+信贷协会股票+互助储蓄银行活期存款 M2 = M[1B]+商业银行隔夜回购协议+欧洲 美元隔夜存款+货币市场互助基金股票+所有存款 的储蓄存款和小额定期存款 M3 = M2+大额定期存单(10 万元以上)+ 定期回购协议+定期欧洲美元存款 L = M3+银行承兑票据+商业票据+储蓄债券 +短期政府债券
财政金融学院 张琦
HUNA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现代银行功能——创造存款货币 创造存款货币 现代银行功能 ⑵乙将8 000元铸币支付给丙,丙把铸 币存入自己的往来银行B,按照同样的考 虑,B银行留下20%的铸币即1 600元,其 余6 400元铸币贷给客户丁。这时,B银行 的资产负债状况如下:
财政金融学院 张琦
HUNA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现代银行功能——创造存款货币 创造存款货币 现代银行功能 1.商业银行经济行为 商业银行经济行为 在支票存款和转账结算的基础上,出现 了具有如下特点的经济行为: ⑴客户把铸币存入银行之后,并不一定 再把铸币全数提出;从银行取得贷款的客户 也通常是要求把贷给的款项记入自己的存款 账户。 当他们的存款账户上存有款项时,既可 在提取铸币,又可开出支票履行支付义务。

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

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
对个别银行,原始存款既可能来自于银行体系外 经济主体,也可能来自于其它银行。但对整个银 行系统来说,它只能来自体系外。
第二节 存款货币的创造
基本模型
D RK R 1 rd
K为存款派生乘数
D R K R 1 rd
第二节 存款货币的创造
(三)检验 1、法定存款准备率的细化 2、超额存款准备率对存款创造的限制 3、现金漏损率对存款创造也有一定影响 所以模型修正为:
币职能的信用凭证,包括银行券、铸币、存款货币等。 IMF提供各个成员国参考的货币定义包括:
M0=现金通货 M1=现金通货(银行券+辅币)+活期存款→狭义货币 M2=M1+储蓄存款+定期存款→广义货币
第一节 现代货币都是信用货币
故而,关于“存款货币”需同时考察活期、定 期和储蓄三类。
另一方面,现实中居于活期、定期和储蓄之间 转化频繁,很难把它们清晰的区分开来,故而 也需同时考察。
如把货币供给量定义为M2,则
m2
M2 B
C D T CR
m2
c
c 1t rd t rt
e
第四节 对现代货币供给形成机制的 总体评价
现代货币供给机制-双层次的货币创造结构 联结微观金融与宏观金融的关节点
一、双层次的货币创造结构
由上述分析可之,现代货币供给机制是分别由 存款货币银行和央行形成和控制的“双层次的 货币创造结构”。
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
第十四章 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
第一节 现代货币都是信用货币 第二节 存款货币的创造 第三节 中央银行体制下的货币创造过程 第四节 对现代货币供给形成机制的总体评价
第一节 现代货币都是信用货币
一、信用货币包括现金通货和存款货币 “信用货币”——是在信用基础上产生并可在流通中发挥货

现代货币创造机制-沈伟基

现代货币创造机制-沈伟基

现代货币创造机制:宏观与微观的联接(提纲)——沈伟基一.全面了解现代信用货币创造机制的重要意义近年实际生活中有不少令人困惑的经济、金融问题,类如一系列高频率用语: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梗阻不良贷款资本充足率“超额货币”巨额存差流动性过剩金融泡沫高额居民储蓄及分流巨额外汇储备融资证券化趋势及银行消亡股权分置及改革“一股独大”………许许多多金融问题都与现代货币创造机制有关联二.现代货币创造机制——联结微观金融与宏观金融的关节点1.现代经济生活中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金融范畴形成后的货币制度信用经济——信用货币与债权债务网信用货币隐含的基本前提:信用当事者的意愿2.双层次的货币创造结构(1)存款货币的创造层次:商业银行的分散决策和自我约束机制(2)基础货币的创造层次:集中意志的体现,集中决策(3)分散决策与宏观调控综上,即信用货币创造当事各方的意愿:达成、延续、转换、消灭中央银行——资产、负债之意愿在于考虑:经济发展(Y)、宏观调节(P等)商业银行——负债(主、被动)、资产业务均以意愿为前提企业、个人——Md(Y、r)也以意愿为前提三.多种融资形式并存与现代货币创造1.多种融资形式并存与现代货币创造(1)多种融资形式相互交叉、渗透与货币创造(2)利弊影响及选择2. 国情差异对货币创造机制的影响(1)金融结构、金融发展差异的影响(2)体制性差异的影响:包括融资制度的安排、体制扭曲等(3)归根到底在于基本国情的制约附例:“意愿”可能打折扣(1)央行等(宏观)主体的意志及调控取向中国特殊性(结构调节及其手段)、强制结售汇与外汇占款……(2)商业银行等微观主体的盈利追求及自我约束国有制(企业、银行)安排的特殊性:效率悖论、效率层次……说到底,国有制本身就是宏、微观意志及利益的双重体现个人:工具少、市场弱、社保缺、未来收支不确定、社会信用差……(3)宏、微观主体对特定信用及其工具的需要货币与其他信用及工具互为前提、彼此渗透、频繁转换多种信用形式并存发展的重要性:实质就是发展金融市场——货币、资本市场★中国金融市场的特殊性(略)2007—72。

货币创造机制课件

货币创造机制课件
货币创造机制课件
从以上例子可见,存款总和(用D表示)同这笔原始存款 (用R表示)及法定准备率(用rd表示)之间的关系为:
D=R/ rd
假定上述这笔原始存款来自中央银行增加的一笔原始货 币供给,则中央银行新增一笔原始货币供给将使活期存 款总额(即货币供给量)扩大为这笔新增原始货币供给
量的1 / rd 倍。
货币创造机制课件
我国现行对货币层次的划分是:
M0=流通中现金 狭义货币(M1)=M0+可开支票进行支付的 单位活期存款 广义货币(M2)=M1+居民储蓄存款+单位 定期存款+单位其他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 证金 另外还有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 可转让定期存单等; 其中,M2减M1是准货币(Quasi-money), M3是根据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而设置的。
货币创造机制课件
贴现率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变动给商业 银行及其他存款机构的贷款利率来调节货币 供应量。中央银行提高贴现率,这样,商业 银行就会减少向中央银行的借款,商业银行 的准备金就会增加,而商业银行的利息将得 到提高,从而导致货币供给量减少;反之贴 现率降低,货币供给量就会增加。
货币创造机制课件
货币创造机制课件
各银行的存款总和是: 100+80+64+51.2+…
=100(1+0.8+0.8²+0.8³+…+0.8(n-1)) =100/(1-0.8) =500(万美元)
各银行的贷款总和是: 80+64+51.2+…
= 100( 0.8+0.8²+0.8³+…+0.8n =400(万美元)
1 / rd 就称为货币创造乘数。

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

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

第十二章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第一节现代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现代经济生活中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现代货币最早的典型形态是银行券。

当今世界各国所使用的钞票都是银行券。

银行活期存款也应视为货币,其根本特征是随时可据以签发支票用以购买和支付,同时也有权从中提取钞票。

所有以银行信用为基础的货币,除钞票和硬币外,统称“存款货币”。

今天的货币无一例外都是信用货币。

信用货币与债权债务网现在的钞票都是银行券,是银行的债务,银行券持有者的债权。

购物时买方支付钞票,银行券的债权从买者转移到卖者手中。

各种支付义务的过程也类似,这就使得整个经济中的任何经济交往都同时伴随着债权债务的转移。

第二节存款货币的创造现代银行创造货币的功能集中体现为存款货币的创造作为信用中介和支付中介的银行,在其调剂货币资金余缺和组织客户相互结算的基础上,发展了发行银行全和创造存款货币的功能。

现代银行创造货币的功能集中体现为存款货币的创造。

原始存款与派生存款存款货币的创造与银行以支票存款为依据组织的转账结算有着直接联系,这在金属铸币和信用货币流通的条件下都存在。

把最初的存款称为“原始存款”,把在此基础上通过转账结算而扩大的存款称为“派生存款”。

现代金融体制下的存款货币创造以ΔD表示包括原始存款在内的经过派生的存款增加总额,以ΔR表示原始存款或准备存款的初始增加额,rd表示法定存款准备率,ΔL 表示贷款总额,则:存款货币创造的两个必要前提条件存款货币创造的两个必要前提条件:1、各个银行对于自己所吸收的存款只需保留一定比例的准备金。

2、银行清算体系的形成。

存款货币创造的乘数银行存款货币创造机制所决定的存款总额,其最大扩张倍数称为派生倍数,也称派生乘数。

它是法定准备率的倒数。

若以K表示派生乘数,则如下式:这里的K值只是原始存款能够扩大的最大倍数,实际过程的扩张倍数往往达不到这个值。

存款货币创造乘数=活期存款/基础货币扩展的存款货币创造模型和创造乘数存款之区分为活期、定期与创造乘数仍设ΔD为活期存款量的增额,rd为活期存款的法定准备率;再假定ΔT为定期存款量的增额,rt为定期存款的法定准备率,ΔR为总准备存款的增额(即基础货币),ΔL为贷款增量,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之比为t(ΔT/ΔD)。

《货币创造机制》课件

《货币创造机制》课件
调整存款准备金率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和货币供应量。当存款准备金率降低时,商业银行可 以动用的资金增加,信贷规模扩大,推动货币供应量增长;反之,当存款准备金率提高时,商业银行可以动用的 资金减少,信贷规模收缩,抑制货币供应量增长。
商业银行与货币创
03

商业银行的存款创造过程
01
基础货币
02
存款准备金
中央银行通过印制和发行货币,创造 基础货币。基础货币是货币供应量的 一部分,具有高能货币的属性,能够 通过货币乘数效应创造更多的货币。
商业银行在吸收存款时需要按照一定 比例向中央银行缴纳存款准备金。当 商业银行需要扩大信贷规模时,可以 动用存款准备金,从而创造更多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货 币供应量。
中央银行通过制定货币政策,调节经济运 行中的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以实现经 济增长、物价稳定等宏观经济目标。
维护金融稳定
提供金融服务
中央银行通过监管金融机构、实施金融市 场准入和退出等措施,维护金融市场秩序 和稳定。
中央银行提供各种金融服务,如国库收支 、外汇管理等,满足社会经济活动的需求 。
中央银行如何创造货币
维护金融稳定
货币创造机制的稳定对于维护金融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如 果货币创造机制出现异常或不稳定,会导致通货膨胀、经 济波动等问题,对经济和社会造成不良影响。因此,需要 加强对货币创造机制的监管和管理,确保其正常运行。
中央银行与货币创
02

中央银行的职能
发行货币
制定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作为货币发行机构,负责印制和 发行国家法定货币。
货币创造的主体
货币创造的主体是银行体系,包括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负债:流通中的通货、存款准备金、财政部存款、外 国和其他存款、其他负债和资本项目。

二、货币供给 1、货币供给: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或货币区的银行体 系向整个经济体投入、创造、扩张(或收缩)货币的过程。

首先,货币供给是一个经济过程,即银行体系向经济注入 货币和货币扩张(或收缩)的过程。
“现金漏损”。

当引人现金之后,准备存款就要因有一部分以现金形态从 存款货币银行体系的流出而减少。也就是说,准备存款初 始增加额△R现在转化成2部分:存款所需的准备金△D· rd 以及进入流通领域而漏损的比称为现金漏损率,也称提现 率,用c表示,则有:


c=C /D; C=c·D

超额准备金与存款总额之比,称为超额准备金率,以e代
表(e =ER/△D)。这时,准备存款初始增加额△R现在 转化成3部分:
R = D· rd+c· D+e· D= D ·(rd + c +e)

这时的存款货币创造乘数为:
K= △D/ △R=1/ (rd +c+e)

例:假设rd=20%, c=25%, e=5%,R=10000,计算K,D, C, ER和L:

存款者:将存款放在银行的个人和机构。 借款者:从银行借款的个人和机构。

二、现代银行功能——创造存款货币 银行,在其调剂货币资金余缺和组织客户相互结算的基础 上,发展了发行银行券和创造存款货币的功能。

由于银行券的发行权已集中于中央银行,所以,现代商业 银行创造货币的功能集中体现为创造存款货币。

例:假设rd=20%,R=10000,无现金漏损,计算K,D, C 和L:


K = 1/ (rd)=5
D= R·K= 10000·5=50000
L=D - R=40000

例:假设rd=20%, c=25%, R=10000,计算K,D, C和L: K = 1/ (rd +c)=2.222222 D= R·K= 10000·2.222222=22222.22 C = D·c = 22222.22×25%=5555.56
ΔD
ΔR
ΔL

4、存款货币创造的两个必要的前提条件: 各个银行对于自己所吸收的存款仅需保留一定比例(小于 100%)的准备金;

银行清算体系的形成。

四、存款货币的创造乘数 1.简单存款乘数。由银行体系存款准备增加而引起的存款
多倍增加,称为简单存款乘数,也称为派生乘数。它是法
定准备率的倒数。若以K代表,则如下式:
持续地存款贷款,贷款存款,则产生这样的结果:

从前述各表可知,当银行根据经验按存款的一定比例(假 设是20%)保存铸币库存时,10000元铸币的存款,可使有
关银行共贷出40000元贷款和吸收包括最初10000元存款在
内的50000元存款。

从先后顺序来说,10000元是最初的存款,40000元是由于 有了最初的存款才产生的。因此,把最初的存款称为“原 始存款”,把在此基础上扩大的存款称为“派生存款”。

(2)取得支票,往往并不提取铸币,而是委托往来银行代
收并把收来的款项记入自己的存款账户

⑶各个银行,由于自己的客户开出支票,因而应该付出款 项,同时由于自己客户交来支票委托收款,因而有应该收
入的款项。应付款、应收款的金额很大,但两者的差额通
常却较小。

⑷各个银行保存铸币的需要归结为二: 一是客户从存款中提取铸币; 二是结清支票结算中应收应付的差额。
的法定准备率,则它的最高可贷数额不得超过5120元。如 向客户丁贷出,客户丁将获得的贷款支票存在D银行的户 头,此时C银行的资产负债状况如下:
(5)如此类推,存款的派生过程如下表:
(6)存款货币银行体系的资产负债状况如下:
3、现作如下总结: 令ΔD表示支票存款增加总额(包括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 上例中ΔD=50000元); 令ΔR表示准备存款初始增加额(上例中ΔR=10000元); 令ΔL表示以原始存款为根据发放的贷款累计总额(上例中 ΔL=40000元); 令rd表示法定存款准备率。 则它们关系式如下:

4、派生存款的紧缩过程 派生存款的倍数缩减过程与其倍数创造、扩张过程是相对
称的,原理一样。
第七讲 现代货币创造机制和货币政策工具

7.1 存款货币的创造 7.2 中央银行体制下的货币创造过程 7.3 货币政策工具

前一部分建立了一个多倍存款创造模型,以展示央行如何
通过规定法定准备金率来对支票存款加以控制,以及现金

1、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 原始存款与派生存款这一对范畴,在金属铸币流通的条件
下即已存在。在支票存款和转账结算的基础上,出现了具
有如下特点的经济行为:

(1)客户把铸币存入银行之后,并不一定再把铸币全数提 出;从银行取得贷款的客户也通常是要求把贷给的款项记 入自己的存款账户。当他们的存款账户上存有款项时,既 可提取铸币,又可开出支票履行支付义务。

在原始存款的基础上出现了派生存款,其核心意义即存款 货币的创造。
这里有:
⑴原始存款R (10000元);
⑵贷款总额L (40000元);
⑶经过派生后的存款总额(包括原始存款)D (50000元); ⑷必要的铸币库存对存款的比率r。这四者的关系可表示为:

三、现代金融体制下的存款货币创造 1、法定存款准备金。各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称作法定 存款准备金。通常由国家规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存 款对该银行所吸收的存款总额的比率叫法定准备率。

这里的 K 值只是原始存款能够扩大的最大倍数,实际过
程的扩张倍数往往达不到这个值,因为还存在提现和超额 准备金的影响。

2、现金与存款货币的创造乘数 以上的分析模型没有涉及现金;贷款、存款、货币支付均
在银行的账面上进行。然而,客户总会从银行提取或多或
少的现金,从而使一部分现金流出银行系统,出现所谓的

其次,货币供给必然形成一定的货币量,称为货币供给量,
通常记为M。

2、货币供给的多重口径 在各国货币供给M的统计口径中,只有“通货”和M1这两
项大体一致。通货指不兑现的纸币和辅币,在我国习惯称
为现金;M1都是指通货与支票存款这两者之和,在我国称 为狭义货币。

除此之外,由于各国的经济情况、银行业务名称不同,同 一名称的业务内容也都不一样,因而其采用的口径系列及 同一口径符号包含的内容也各不相同。如美联储公布M1和 M2的数字;英格兰银行公布纸币、铸币和各银行在英格兰

记基础货币为MB,通货记为C,存款准备金记为R(法定准 备金是RR,超额准备金是ER),则有: MB=C+R=C+RR+ER

四、货币乘数 货币乘数:也称为货币扩张系数或货币扩张乘数,是指在
基础货币基础上,通过商业银行的存款货币创造功能而产
生的信用扩张倍数,是货币供给量M比基础货币MB的倍数。
金融学
主 讲 人:黄 苒
华中师范大学 经济学院
第七讲 现代货币创造机制和货币政策工具

7.1 存款货币的创造 7.2 中央银行体制下的货币创造过程 7.3 货币政策工具

一、货币创造过程中的四个重要因素: 中央银行:管理银行体系并负责实施货币政策的政府机构。 银行(存款机构):接受个人和机构存款并发放企业贷款 的金融中介机构。
银行的户头,此时A银行、B银行的资产负债状况如下:
(3) B银行在中央银行有了8000元的准备存款,按照20%的法
定准备率,则它的最高可贷数额为6400元。如向客户丙贷
出6400元,客户丙将获得的贷款支票存在C银行的户头,此 时B银行、C银行的资产负债状况如下:
(4)C银行在中央银行有了6400元的准备存款,按照20%
M=m*MB=m*(C+R)=m*(C+RR+ER) ,m为货币乘数

注意:基础货币中的通货,即处于流通中的现金C,它本
身的量,中央银行发行多少就是多少,不可能有倍数的增
加。引起倍数增加的只是基础货币中的存款准备金R。

因此,基础货币C+R与货币供给量C+D的关系可示意如图:
RR+ER

2、货币乘数的推导:

L=D - D ·rd=D- (R- C) = 22222.22 -(100005555.56)=17777.78

3、超额准备金与存款货币的创造乘数 超额存款准备金。出了法定存款准备金外,银行对于吸收
的存款还要额外留出一部分资金,以满足存款客户的提现
和开出支票,这一部分资金被称为超额存款准备金。以ER 代表超额准备金。

也可能是客户向存款货币银行出售外汇并形成存款,而银 行把外汇售与中央银行并形成准备存款,等等。
举 例
⑴ 假设A银行的客户甲收到一张中央银行的支票,金额为10
000元;客户甲委托A银行收款。从而A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
备存款增加10000元,而甲在A银行账户上的存款等额增加 10000元。
⑵ A银行吸收了存款,从而有条件贷款。设法定准备率 仍为20%,则A银行针对吸收的这笔存款的法定准备金不 得低于2000元。如果A银行向客户乙提供贷款,按最高 可贷数额是8000元。而客户乙将获得的贷款支票存在B

假定通货C及超额储备ER与可签发支票的活期存款D同比例增长, 即这两项与D的比率不变:
C/D=通货比率=c
ER/D=超额储备率=e
=(rD+c+e) ×D
基础货币增加1美元将导致货币供应(M1)增加2.50美元。
那么,A银行即可把8000元铸币贷给乙。A银行的资产负债 状况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