Ⅲ导联异常Q波的诊断及鉴别

合集下载

心电图分析与异常波形识别

心电图分析与异常波形识别

心肌缺血与心肌梗死
心电图可显示心肌缺血时的ST段压低、T波倒置等异常表 现;在心肌梗死时,可出现特征性的ST段抬高、Q波形成 等改变。
心律失常
心电图能准确识别各种心律失常,如窦性心动过速、窦性 心动过缓、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等,为治疗提供依据。
心房肥大与心室肥大
心电图可通过P波、QRS波群的形态和电压变化,判断心 房或心室肥大。
P波异常
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心房扑动 等可能导致P波消失,代之以小而
不规则的基线波动。
QRS波群增宽
室内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可能导致 QRS波群增宽,时限通常大于 0.12s。
节律不齐
心律失常时,心电图的节律可能不 规整,如心房颤动时RR间期绝对不 等。
03
常见异常心电图案例分析
窦性心动过速与过缓
发展趋势
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心电图的自动 化分析和智能诊断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同时,远程 心电图监测和移动医疗等新型服务模式也将得到更广泛的应 用。
新技术应用
深度学习算法在心电图分析中的应用,能够实现对复杂波形 的自动识别和分类;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远程心电图 诊断平台,能够实现心电图数据的实时传输和智能分析,提 高诊断效率和准确性。
结合临床信息进行综合判断
病史采集
01
了解患者年龄、性别、症状等基本信息,有助于判断心电图异
常的病因。
体格检查
02
关注患者血压、心脏听诊等体征,可提供心电图异常的辅助诊
断信息。
实验室检查
03
结合心肌酶谱、电解质等检查结果,有助于明确心电图异常的
诊断及病因。
05
心电图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心电图异常Q波是什么原因[003]

心电图异常Q波是什么原因[003]

心电图异常Q波是什么原因[003]心电图异常Q波是什么原因一、心电图异常Q波的定义及分类心电图异常Q波是指在ST段或T波上出现的深而宽的Q波,其宽度一般超过0.04秒,深度超过R波幅度的1/3,且有不完整的R 波或其他电轴的底部(如S波)。

异常Q波可分为以下两种类型:1. 广泛型异常Q波:出现在I、aVL、V5、V6导联,可能是心肌梗死、炎症、纤维化等心肌病变的迹象。

2. 局限型异常Q波:出现在特定的导联和心动周期中,可能是早期心肌病变的标志,如心肌炎、心肌萎缩等。

二、心电图异常Q波的原因1. 心肌缺血:心肌缺血是导致广泛型异常Q波的最常见原因,其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病变引起的。

2. 心肌梗死:心肌梗死是导致广泛型异常Q波的另一种常见原因。

心肌梗死发生后,心肌细胞坏死会导致Q波的出现。

3. 心肌炎症:心肌炎症是导致局限型异常Q波的主要原因,多见于急性心肌炎症和重症心肌炎症。

4. 心肌病变:有些心肌病变会导致Q波的出现,如肥厚性心肌病、扩张性心肌病、限制性心肌病等。

5. 传导系统异常:在某些传导系统异常的患者中,也会出现Q 波异常值。

三、心电图异常Q波的治疗方法心电图异常Q波的治疗方法取决于其原因。

在这里我们介绍几种常见的治疗方法:1. 治疗冠心病:如果异常Q波是由于冠状动脉疾病引起的,则需要治疗冠心病。

治疗的方法包括改善饮食习惯、增加体育锻炼、戒烟和限制饮酒等。

2. 治疗心肌梗死:如果异常Q波是由于心肌缺血导致的心肌梗死引起的,则需要治疗心肌梗死。

3. 抗炎治疗:如果异常Q波是由于心肌炎症或其他心肌病变引起的,则需要抗炎治疗或针对所患疾病的治疗。

4. 心脏起搏器:在某些病例中,异常Q波可能是由于传导系统异常造成的,这时需要考虑心脏起搏器的植入。

四、注意事项1. 生活方式: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对心电图异常Q波的治疗产生积极的影响。

戒烟、戒酒、适度运动、保持正常体重和饮食控制是很重要的。

2. 低盐饮食:膳食中的钠含量应该控制在每日6克内。

异常q波

异常q波

3.异常Q 波正常Q波时间应小于,振幅小于同导联R 波的1/4,若超过正常值称异常Q波,常见于心肌梗死,亦可见于心肌病、克山病、体位变化、脑源性心电图改变等。

心肌梗死三种基本图形:① 损伤性ST 段,ST 段呈弓背向上抬高,常呈“单向曲线”;② 缺血T波,表现为T波倒置;③ 坏死Q波(图3-17)。

心肌梗死分期:①超急性期:梗死后数分钟,ST 段斜型抬高、T 波高耸;②急性期:于梗死后数天或数周,心电图主要特征为出现异常Q波;ST 段上移呈弓背向上抬高,可形成单向曲线,之后逐渐下降;T 波由直立开始倒置,并逐渐加深; ③亚急性期:梗死后数周到数月,ST 段基本恢复至基线,倒置T波逐渐变浅,异常Q波持续存在;④陈旧期:梗死后数月,ST 段恢复至基线,倒置T波恢复正常或长期无变化,遗留有异常Q波(图3-18)。

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定位诊断见表3-1。

图3-17 心肌梗死三种基本图形示意图图3-18 心肌梗死各期心电图变化示意图导联梗死部位Ⅱ、Ⅲ、aVF 下壁Ⅰ、aVL 高侧壁表3-1 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定位诊断诊断失误防范:①由于心肌病、克山病等也可出现异常Q波,早期复极、心包炎等可出现ST段抬高,要注意与心肌梗死鉴别诊断,防止误诊。

心肌病、克山病可通过超声诊断、影响学检查等进行确诊,体位性Q波可进行吸气试验进行鉴别。

心包炎、早期复极ST段抬高多为凹面向上抬高,心包炎抬高的ST段存在于广泛导联,早期复极多见于年轻人,活动后ST段可恢复正常。

必要时可行心肌酶检查进行鉴别。

②②不典型心肌梗死可不出现异常Q波及ST段抬高,要防止漏诊。

可结合患者症状、心肌酶学检查等进行确定诊断,必要时行心血管造影检查。

异常Q波分析

异常Q波分析

异常Q波的临床分析诊断于临床已有100年以上的历史,体表心电图迄今仍是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最常用诊断方法。

这是因为体表心电图为无创性检查,操作简单,重复性好,可在床旁进行,短时间内即可作出诊断。

常心脏,心室除极是从室间隔开始,其激动方向从左、后、上向右、前、下或上进行,故在左胸前导联或某些导联可出现小q波,称为间隔q波。

由于室间隔除极时间仅为0.01s,故正。

常人间隔q波时间一般不会超过0.03s,深度不会超过后继R波的1/4,或有切迹则为异常Q波。

引起Q波的病因很多,还可有正常变异性Q波,故Q波的临床分析诊断尤为重要。

一、正常Q波正常左胸导联及单个肢体导联可出现Q波,称间隔性Q波,时间不超过0.03”,深度不超过后继波的1/4。

正常V1、V2导联不应有Q波,但可成QS型,V3导联极少有Q波,V5、V6可见正常范围的Q波。

二、异常Q波诊断标准:Q波时间≥0.04”深度≥后继R波的1/4;Q波出现粗钝与切迹。

1、异常Q波的临床分析诊断:1)avR导联可出现异常Q波为正常。

2)avL导联可出现异常Q波,若P波直立;若同导联P与T波均倒置,多系正常情况,可见高侧壁心肌梗塞不典型表现。

3)I,avL导联同时出现异常Q波,除高侧壁心肌梗塞外,可见于:(1)左前分支阻滞(2)A型预激综合征(3)左房扩大与右室肥大:可在I,avL导联引起位置性Q波;(当右心室肥大室时其QRS向量环投影于I、avL导联轴负侧),同时出现二尖瓣型P波,V1导联出现高R波或rsR’型,电轴右偏等改变。

(4)右位心:P波与T波均倒置,胸导联V1-V5均呈rS型,r波逐渐降低,V5R与V6R可出现qR型。

4)III导联出现异常Q波,深吸气后呈QS型或rS型(或R)型属于正常现象。

急性肺梗塞、左束支传导阻滞,负向预激波,迷走神经功能增高也可出现。

5)III、avf导联出现Q波下壁梗塞可能大,如同时伴有下述变化一项即可诊断:(1)II导联出现小q波(2)出现T波倒置及/或ST段抬高(3)右胸导联T波高耸与ST段压低(4)V1导联的R/S≥1,特别是以前V1导联呈rS型者,若深吸气或采取坐位后缩小或QS变为rS或R,无ST段及T 波改变,可能属于正常现象。

异常Q波的鉴别诊断探讨

异常Q波的鉴别诊断探讨

QR S主波向下) 也属正常。 应伴有 明显 的 T波倒置 , 才考虑 MI
可能 I、 _导联 同 时 有 异 常 Q 波 , Q . 若 >Q。 多 为心 向量 改 , 变所 致 。若 为 MI Q 渡 , <Q 。 I、v 性 Q。 a F导 联 同 时 出现 异
QS波不 变, 若为左室 肥大则原有 Q S波消失 . 代之 r s波型 。
0 0 , . 4s 可确 立 右室 梗 塞 之诊 断 。
' 考文 蕾
[ ] Mog r . 砷 导 联 s 轻 扣 QR 波 拜 在 右 室 梗 塞 酌 诊 断 1 rea等 右 T S
l 8 1 8 : 3 9 4. 0 l .
[ 5 李 常 太. 2 一 管痛 学 进展 . 鲫 78 :1 血 1 ( )5 .
维普资讯
20 0 2年 3月 第 9卷 第 3期

塞用医蘧盘查 ! 』 !
!! 型 !
! : 竺
T逐增 , 当v 的 T波倒置时 . 导联右 移时 T波应负向加深 , 而
不应直立 , 否砌 为异常 。 急 性 心 肌 梗 塞 1 ~ 2 台 并 右 室 梗 塞 , 临 床 能作 出 6 O 而
诊 断 者 相 对 较 少 Ⅲ 根 据 本 文 结 果 我 们 认 为 : 急 性 心 肌 梗 塞 对 应 常 规 进 行 右 胸 导 联 心 电 图 检 查 ( 少 V V—、 三 个 导 至 RV 联 )如 果 三 个 导联 S 段 抬 高 0 1mV, 现 异 常 Q 波 时 限> , T . 出
显 缩 小 , 有 可 能是 心 脏 转 位所 致 则
室所引起 , 区别 右室肥 大与前壁 MI 不 困难 . 并 右室肥大 引起

异常Q波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异常Q波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的工作人员,应该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既要熟悉馆藏和图书馆业务,又要懂得医学各专科的相关知识,还必须通晓数据库的管理并能熟练应用网络计算机等先进设备;一个优秀的信息工作者要能准确判断读者现实和未来的信息需求;具备较高的鉴别、分析、研究、综合信息的能力。

只有具备了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才能确保对信息资源实施有效开发,才能提供高质量的医学信息服务。

3.2 信息资源优化配置 (1)要根据用户群的信息需求范围和层次来确定资源配置的原则和结构模式,形成有层次、有重点、有特色的医学专业信息体系,应包括印刷型的书刊资料和电子版的数据库。

(2)要根据各专科医务人员的重点科研方向,捕捉世界医学出版信息,及时选购所需书刊,特别是在该研究领域处于领先水平国家的相关资料,并使其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实用性、系统性和完整性。

信息资源的配置,要与本单位专科设置相适应,既注重信息资源的实用性,又不能忽视信息资源引导科研的导航性。

网络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视具体需求而定,除了国际互联网、中国信息网等主渠道信息保障外,还应引进相关的专科数据库。

4 医院信息资源开发的原则4.1 需求导向原则 根据医院医、教、研工作的重点,判断医务人员的信息需求,及时对相关信息资源进行研究、整序,在最短的时间内加工成读者所需的信息产品。

如开展定题跟踪服务等。

4.2 针对性原则 信息资源开发的内容和形式,应紧紧围绕服务对象信息需求这个中心,依据需要制定信息开发计划,如我们每周向临床各科提供《医疗快讯》,重点介绍国内外医药动态及与我单位专科工作密切相关的内容;每半月向院领导和部机关提供《综合医疗信息》,内容为当前医疗体制改革、医院经营管理、人才培养等信息。

4.3 易操作性原则 选择检索界面简洁,操作简单的数据库资源,这样,不仅能为用户提供有参考价值的文献,而且减少了用户消耗在检索过程中的时间[4]。

【参考文献】[1] 卢云.现代图书馆信息服务新格局探讨[J ].图书馆论坛,2002,(2):74276.[2] 周莉.现代信息环境下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2,(2):16217.[3] 马家清.开发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的策略研究[J ].图书情报知识,2001,(1):25227.[4] 张桂云.军队大型综合性医院数字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与保障[J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7,14(10):7932794.收稿日期:2008209211;修回日期:2009201212 责任编辑:魏建异常Q 波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程关宇作者单位:辽宁省丹东市中心医院心电图室118002【主题词】 心电描记术;心肌梗塞 诊断;心肌病 诊断;肺气肿 诊断;肺栓塞 诊断;预激综合征 诊断;诊断,鉴别;人类【中图分类号】 R 540.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26647(2009)0721598202 心电图中,P 2R 间期后,首先在向上的R 波以前出现一个明确的向下的波,称为Q 波。

正常心电图各波段及异常鉴别诊断

正常心电图各波段及异常鉴别诊断

八、运动因素 运动时可使交感神经兴奋,同时也可 使心脏在胸腔中的位置发生改变,使心肌 收缩力加强,心率加快,心脏传导加速, 心肌除极和复极时间都 相应变短。心电图 表现为P、QRS及T波振幅常较运动前增高; P-R间期、QRS时限及Q-T间期多较运动前 缩短;P-R段及ST段常有轻度压低,其ST 段压低主要是受Ta波影响所致。
(二)神经系统功能变化的T波变异 1.交感神经兴奋 如情绪激动、精神紧张、恐 惧和剧烈运动时,T波常降低,有时倒置;其T 波变化可自行恢复正常。反之,当迷走神经兴奋 时,T波振幅可明显增高。 2.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多见于年青女性,心电 图多表现为T波低平、平坦或倒置。多见于下壁 导联,也可见于心前导联,站立时描记的心电图 比卧位时描记的T波改变更为明显。服用心得安 后T波可恢复正常。
十、妊娠因素 女性在妊娠的中晚期因胎儿逐渐发育 长大,一方面因引起膈肌升高而影响心脏 在胸腔中的位置;另一方面胎儿的需血量 和氧耗量亦随之增加,从而加重了心脏的 负荷。心电图上常表现为心率加快,ST段 压低,T波低直、低平、平坦或倒置。有 时可在Ⅲ导联出现明显的Q波,其时限并 不增宽。上述心电图改变分娩后即刻恢复 正常。
4.SⅠSⅡSⅢ综合征
四、ST段的正常变异 (一)ST段上下偏移 1.ST段向下偏移 当心率加快时,心房复 极过程几乎与心室的除极过程同时发生, 故心房复极波(即Ta波)往往重合于ST段 的起始部,而导致J点及ST段的相应降低, ST段多表现为上斜形压低。多见于运动、 情绪激动、精神紧张和恐惧等。
(三)心尖现象(apex phenomenon)的T 波变异 心尖现象的T波变异也称为孤立 性T波倒置,多见于瘦长型的健康青年人。 发生机制可能是由于心尖与胸壁之间的接 触或压力,干扰了心肌复极顺序,而致使 T波倒置。心电图多见于V4导联,偶见于 V4、V5导联。右侧位时可使T波恢复直立。

定--异常Q波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定--异常Q波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异常Q波的诊断与鉴别诊断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陈清启随着电生理学的不断深入,目前认为Q波的产生并非心肌梗死所独有的表现。

心电图中Q波的产生,除了心肌坏死瘢痕形成的某个部位心肌电活动能力严重降低或丧失而处于“电静止”状态之外,还有许多疾病可引起一过性和非梗死型Q波。

现对于它们各自的产生机制、心电图表现特征及鉴别方法讨论如下:一、异常Q波的概念和标准判断异常Q波包括三个因素:1.Q波时限超越正常值标准;2.Q波深度达到异常标准;3.不应该出现Q波的导联产生了电静止区域。

异常Q波包括下列条件:1.V2导联任何程度或表现的Q波。

2.V3导联上几乎所有的Q波。

3.V4导联上如果Q波深度>1mm,或者大于V5导联的Q波,或者Q波时间达0.2秒(0.5 mm)4.除了III、aVR和Vl导联(这些导联在正常情况下,可以出现深、宽Q波),任何≥0.03秒(30 ms,0.75 mm)的Q波。

5.aVL导联:在P波直立的情况下,Q波> QRS复合波振幅的50%,或Q波> 0.04 秒)。

6. III导联:Q波≥0.04秒。

Q波深度>R波高度的25%,对诊断具有提示作用;Q波的宽度比其深度更为重要。

7.当QRS复合波电轴为垂直时,在下壁导联II、III和aVF导联上更可能出现Q波。

(注意:除非有别的解释,上述所有Q波都应归类为异常Q波)。

可归纳为:除aVR导联外,其他导联Q波宽度大于0.03 s,Q波深度在胸导联大于R 波高度的25%,在aVL导联大于 R波高度的50%,aVF导联大于R波高度的60%,均称异常Q波。

Q波从起始到波底之间的距离超过0.02 s,深度大于R波高度的25%,也视为异常Q波。

胸导联V1、、V2导联不管Q波大小与深度如何,一律视为异常。

如果呈QS 型,则应结合临床进行具体分析。

在Vl ~ V4导联上,R波应该逐渐增高;如增高趋势不存在,说明R波失去进展。

当Vl ~V4R波振幅降低时,说明存在反向性( reverse) R波进展。

异常Q波的心电图分析及临床意义

异常Q波的心电图分析及临床意义
2015年 3月 第 21卷 No.1
在胸部肿瘤放射治疗的过程中,患者每次的治疗摆位都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摆 位偏差的主要来源是测量中摆位的系统误差以及随机误差。系统误差主要取决于射野 影像系统的定位精准度。另一方面,加速器灯光和照射的不一致性对系统的误差也存 在一定的影响[2]。随机误差则主要来源于摆位的重复性并且受到患者心脏跳动和呼吸 运动的影响,再加上治疗时 期 患 者 的 肢 体 不 固 定,这 也 是 造 成 随 机 误 差 的 一 个 主 要 原 因。当然,摆位误差也是可以得到控制的。以前的传统治疗方式针对治疗过程中出现的 摆位误差只能转化为最大限度误差的治疗范围的扩大,这使得治疗的体积成倍增加[3]。 在限制了肿瘤剂量提高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正常组织并发症的发生率。最后导致患者 的生存率和肿瘤的控制率降低。
临床医生所接受。 我院选择的 CBCT成像方案是需要机架旋转 360°,图像获取的时间比 EPID的时间
有所延长。经过研究结果显示,采用 CBCT进行影像引导放疗的总时间比 EPID延长, 是属于临床接受的范围。总而言之,和 EPID相比,采用 CBCT引导放疗系统并没有明 显延长治疗的时间。同时在发现摆位误差能力方面也存在优势,故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CBCT进行肿瘤患者的影像放疗。
参考文献 [1] 王艳阳,傅小龙,龚敏等.电子射野影像仪与锥形束 CT用于胸部肿瘤影像引导放
疗的比较研究[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9,29(6):643-645. [2] 钱永红,王琨,周永斌等.电子照射野影像仪在放射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基层医
药,2013,(z1):31-32. [3] 杨绍洲,邓晓刚,康立丽等.电子射野影像系统的原理和应用[J].医疗设备信息,
EPID作为一种新的放射治疗的辅助装置,它主要用于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过程中 的位置验证。通过对照射野影像以及模拟定位片产生的数字重建影像来进行比较。对 照射野进行验证来保证治疗的准确性[4]。EPID能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照射野方面的 信息,是放射治疗中体位重复性和照射野的一个重要工具。

异常Q波见于哪些情况

异常Q波见于哪些情况
急性心肌梗塞时较特异及持久的心电图改变是出现异常的病理性Q波,但异常的Q波不一定都是心肌梗塞。
(1)在肥胖、妊娠、腹水和横位心时,Ⅲ导联可有深Q波,Ⅱ、aVF导联亦有Q波,但Q波不深也不宽,在深吸气及变。
(2)左心室肥厚时,V1~V3可呈QS型,ST段也可抬高,但与心肌梗塞不同的是,抬高的S T段弓背向下,且RV5、V6高电压(>2.5mV),V3R导联也是QS型。如果V1~3呈QS型,而V3R、V5、V6呈rS型时,考虑心肌梗塞。
(3)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时,V1、V2导联可出现深而宽的QS波,伴ST段抬高,但QRS波增宽≥0.12秒,有别于前间壁心肌梗塞。
(4)严重肺气肿或肺心病时,由于高度顺钟向转位,使V1~V6均是QS波,酷似心肌梗塞,但肺性P波,电轴右偏,且T波正常,可与心肌梗塞区别。
(5)心肌病或心肌炎时,由于心肌纤维化,坏死或室间壁肥厚,在各个导联中均可出现异常Q波,但深Q波后的R波高大,此点与心肌梗塞不同。
(6)预激综合征时,可有类似心肌梗塞的心电图改变,如在Ⅱ、Ⅲ、aVF或Ⅰ、aVL导联可出现负向的预激波,酷似深Q波。B型预激时在V 1导联负向预激波类似心肌梗塞,易误诊为前间壁心肌梗塞,但同时在其它导联中有预激波QRS增宽及P—R间期缩短,可除外心肌梗塞。

异常Q波分析

异常Q波分析

异常Q波的临床分析诊断于临床已有100年以上的历史,体表心电图迄今仍是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最常用诊断方法。

这是因为体表心电图为无创性检查,操作简单,重复性好,可在床旁进行,短时间内即可作出诊断。

常心脏,心室除极是从室间隔开始,其激动方向从左、后、上向右、前、下或上进行,故在左胸前导联或某些导联可出现小q波,称为间隔q波。

由于室间隔除极时间仅为0.01s,故正。

常人间隔q波时间一般不会超过0.03s,深度不会超过后继R波的1/4,或有切迹则为异常Q波。

引起Q波的病因很多,还可有正常变异性Q波,故Q波的临床分析诊断尤为重要。

一、正常Q波正常左胸导联及单个肢体导联可出现Q波,称间隔性Q波,时间不超过0.03”,深度不超过后继波的1/4。

正常V1、V2导联不应有Q波,但可成QS型,V3导联极少有Q波,V5、V6可见正常范围的Q波。

二、异常Q波诊断标准:Q波时间≥0.04”深度≥后继R波的1/4;Q波出现粗钝与切迹。

1、异常Q波的临床分析诊断:1)avR导联可出现异常Q波为正常。

2)avL导联可出现异常Q波,若P波直立;若同导联P与T波均倒置,多系正常情况,可见高侧壁心肌梗塞不典型表现。

3)I,avL导联同时出现异常Q波,除高侧壁心肌梗塞外,可见于:(1)左前分支阻滞(2)A型预激综合征(3)左房扩大与右室肥大:可在I,avL导联引起位置性Q波;(当右心室肥大室时其QRS向量环投影于I、avL导联轴负侧),同时出现二尖瓣型P波,V1导联出现高R波或rsR’型,电轴右偏等改变。

(4)右位心:P波与T波均倒置,胸导联V1-V5均呈rS型,r波逐渐降低,V5R与V6R可出现qR型。

4)III导联出现异常Q波,深吸气后呈QS型或rS型(或R)型属于正常现象。

急性肺梗塞、左束支传导阻滞,负向预激波,迷走神经功能增高也可出现。

5)III、avf导联出现Q波下壁梗塞可能大,如同时伴有下述变化一项即可诊断:(1)II导联出现小q波(2)出现T波倒置及/或ST段抬高(3)右胸导联T波高耸与ST段压低(4)V1导联的R/S≥1,特别是以前V1导联呈rS型者,若深吸气或采取坐位后缩小或QS变为rS或R,无ST段及T 波改变,可能属于正常现象。

异常Q波心电图在老年患者疾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异常Q波心电图在老年患者疾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基转移酶(AL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蛋白(TP)、二氧化碳(CO2)、磷(P)和钾(K)的含量进行检测。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样本中各项生化指标的检测结果。

1.4 统计学方法用SPSS 23.0软件处理本研究中的数据,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经检测,两组样本中Mg、Cl、Na、Ca、CK、UA、Cr、BU、GLU、ALT和AST的含量相比,P>0.05;肝素抗凝剂组样本中P和K的含量均低于不含肝素抗凝剂组样本中P和K的含量,P<0.05;肝素抗凝剂组样本中TP和CO2的含量均高于不含肝素抗凝剂组样本中TP和CO2的含量,P<0.05。

详见表1。

表1 两组样本中各项指标检测结果的比较(sx±)指标名称肝素抗凝剂组(n=98)不含肝素抗凝剂组(n=98)t值P值P的平均含量(mmol/L)0.97±0.19 1.58±0.3216.22620.0000K的平均含量(mmol/L) 4.12±0.35 5.89±0.4630.31430.0000Cl的平均含量(mmol/L)106.12±3.12106.15±2.850.07030.9440 Ca的平均含量(mmol/L) 2.89±0.28 2.84±0.36 1.08530.2791 UA的平均含量(μmol/L)299.83±43.63300.57±27.170.14250.8868 Mg的平均含量(mmol/L)0.98±0.110.98±0.130.0000 1.0000 Na的平均含量(mmol/L)143.52±2.73143.33±2.860.47570.6348 TP的平均含量(g/L)73.32±4.0568.83±3.638.17270.0000 BU的平均含量(mmol/L) 6.79±2.25 6.61±2.340.54890.5837 CK的平均含量(U/L)95.83±30.1196.75±31.260.20980.8340 CO2的平均含量(mmol/L)26.58±3.1924.43±2.21 5.48450.0000 Cr的平均含量(mmol/L)72.21±10.2372.34±11.050.08550.9320 ALT的平均含量(U/L)25.37±11.2225.39±10.580.01280.9898 AST的平均含量(U/L)28.81±9.6127.17±7.29 1.34600.1799 GLU的平均含量(mmol/L)6.83±1.057.01±1.01 1.22310.22283 讨论血清是进行血液生化检测的主要样本。

标准肢体Ⅲ导联异常Q波与超声心肌梗死部位的对应关系

标准肢体Ⅲ导联异常Q波与超声心肌梗死部位的对应关系
状 态 下 炎 症 因子 释 放成 为 糖尿 病 患者 麻 醉 过程 中的 重点 。
生理 过 程 。如 何 保证 糖 尿 病患 者 血流 动 力 学稳 定 以及 减少 应 激 麻醉选择 。但 由于全凭静脉麻醉所有药物的代谢依赖患者 的肝 肾 功能 , 吸入 麻 醉 方 式 的麻 醉药 物 可 以原 形 从肺 排 除 , 代谢 快 , 腹腔 镜 胆 囊 切 除术 具有 手 术切 口小 、 对 机 体 创伤 小 、 手术 时 麻 醉恢 复所 需 时 间短 ,较 全凭 静 脉 麻 醉更 有 优 势 。我们 研 究 发 间相 对 短 、术 后 患 者身 体恢 复 较 快等 优 点 ,因 而得 到 广 泛 的应 现 ,静 吸复 合麻 醉 可有 效 维持 患 者 血流 动 力 学稳 定 以及减 少 应
术中 C O 2 气腹 的影响, 保证患者机体组织氧合 良好 , 避免发生高
2 5 91 -2 5 9 2.
标 准肢 体 Ⅲ导 联异 常 Q波 与超声 心肌梗 死部位 的对 应 关 系
王 娟 买 买提 吐逊 比力 克孜
摘要 : 目的 : 探 讨心 电 图上 Ⅲ导联异 常 Q 波与 超声定位诊 断心 肌梗死 的对应 关 系及鉴 别方法 。 方 法: 观 察 临床 与超声确 诊的 3 2 例 心肌梗 死心 电图Ⅲ导联 Q 波与超声 的对应关 系。 结果: 2 5 例下壁 心肌梗 死单 纯Ⅲ导联 Q 波 有对应 关 系。 结论 : 单纯 Ⅲ导联 异常 Q 波与超声 定
2 0 1 3 年第 2 4 期
3 讨
9 3
碳酸 血症 。丙? 白 酚 影 响血 管 内皮 因子 的合 成 和 释放 ,并 使 血 浆 论 O 、 P G I 2 的 释放 增 加 , 对T X A 2 具 有 双 重调 节作 用 , 从 而 发挥 扩 糖 尿病 是 一 种炎 症 相关 性 疾病 ,主要 由 T N F — d、 I L 一 6 等 炎 N 张血管 , 抑制血细胞粘附聚集 , 是糖尿病 、 高血压病患者 的良好 症 因子 介 导 。炎 症 因 子参 与糖 尿 病 发病 以及并 发症 发 生 的病 理

异常q波的诊断标准

异常q波的诊断标准

异常q波的诊断标准
异常Q波是指在心电图上出现深而宽的Q波,其深度大于QRS波群高度的1/3,其持续时间大于0.04秒。

异常Q波的存在表明心肌梗死的发生,但也有其他原因引起的异常Q波,如心肌炎、心肌萎缩等。

诊断异常Q波应根据以下标准:
1. 必须符合异常Q波的波形特征,即深而宽,深度大于QRS波群高度的1/3,持续时间大于0.04秒。

2. 必须与相应导联的同一区域的R波相比较,异常Q波的出现必须使该导联的R波幅度降低50%或以上。

3. 必须在相应导联上出现,如在V1导联上出现的异常Q波不能用于诊断左心室梗死。

4. 必须出现在相应导联上的正常QRS波群之前,不能在ST段或T波上出现。

5. 必须符合临床表现,如心绞痛、心肌梗死等。

总之,诊断异常Q波需要综合分析波形特征、导联位置、R波幅度变化和临床表现,以准确判断其意义。

- 1 -。

心电向量图对Ⅱ、Ⅲ、aVF边缘性Q波的鉴别诊断价值

心电向量图对Ⅱ、Ⅲ、aVF边缘性Q波的鉴别诊断价值

心电向量图对Ⅱ、Ⅲ、aVF边缘性Q波的鉴别诊断价值潘如宝
【期刊名称】《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
【年(卷),期】2003(012)004
【摘要】@@ 当中老年患者在Ⅱ、Ⅲ、aVF导联上出现Q波时,首先要确定是心肌梗死引起还是其他因素所致.下壁心肌梗死通常是依据Ⅱ、Ⅲ、aVF导联出现坏死性Q波来确定的,但阳性率较低,还有部分患者不出现坏死性Q波或Q波狭小,心电向量图(VCC)在心肌梗死的诊断方面,其阳性率明显高于ECG.
【总页数】1页(P275)
【作者】潘如宝
【作者单位】530001,南宁,广西民族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
【相关文献】
1.头胸导联对Ⅲ、aVF导联异常Q波的鉴别诊断价值 [J], 龚红武;孟素荣;尹炳生
2.心电图Ⅱ、Ⅲ、aVF导联边界性Q波的诊断现状 [J], 潘如宝
3.静息心电图Ⅱ、Ⅲ及 aVF 导联病理性Q波诊断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的临床价值 [J], 张瑾;陈垚;何小莲
4.静息心电图Ⅱ、Ⅲ及aVF导联病理性Q波诊断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的临床价值 [J], 张瑾[1];陈垚[2];何小莲[1]
5.头胸导联心电图在老年Ⅲ、aVF异常Q波的鉴别作用 [J], 尹炳生;李本富;周翔;农德斌;朱浩;喻德旷;严启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临床心电图-病理性Q波!

临床心电图-病理性Q波!

病理性Q波16种鉴别诊断!病理性Q波,诊断心肌坏死的心电图力证。

一、概述QRS波群是心室除极波,正常心脏心室除极始于室间隔,方向由左后指向右前,偏上或偏下,历时约0.01s,一般不超过0.03s,这一过程所形成的初始向量称为室间隔向量;该向量背离某个导联轴时,于心电图相对应的导联可记录到Q波。

Q波是QRS波群中第一个向下的波。

如果QRS波群无正向的R波,仅为一单相负向波,且又不能确认为Q波或S波时称为QS波。

其分类见图1。

图1Q波的分类正常Q波:时限<0.03s,振幅<同导联R波的1/4,形态光滑无切迹或顿挫,又称为间隔性Q波(septal Q wave)或生理性Q波;发生于左室面导联且符合V4~V6导联逐渐递深变化规律。

(见图2)图2正常Q波(Ⅱ、Ⅲ、avF、V4~V6导联)异常Q波:时限≥0.03s,振幅≥同导联R波的1/4,形态粗顿或有切迹;或在不应该有Q波的导联中出现;可由各种不同类型的心脏解剖异常引起,也可由一些异常的心电生理变化引起。

(见图3)图3-1异常Q波(Ⅱ、Ⅲ、avF导联)图3-2异常Q波(Ⅱ、Ⅲ、avF导联)异常Q波分为梗死性Q波和非梗死性Q波。

梗死性Q波是由心肌梗死(MI)所致的异常Q波,又称为病理性Q波或坏死性Q波;非梗死性Q波是非心肌梗死疾病所致的异常Q波。

梗死性Q波比非梗死性Q波更宽更深,通常出现在相关的一组导联,常伴有ST-T改变。

目前随着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普及和病理学研究,对病理性Q波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梗死性Q波的诊断通常倾向为相邻两个关联导联出现时限≥0.03s,振幅≥0.1mv的Q波,除外avR导联。

二、发生机制异常Q波的发生机制包括心肌坏死、炎症和纤维化、心脏转位、心脏激动传导异常等。

梗死性Q波是在冠状动脉病变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心肌严重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坏死;而新近规定心肌缺血引发面积大小不同的心肌坏死都为MI。

MI发生后其部位电活动消失,心室除极前10~30ms心电向量背离梗死部位,心电图上相对应导联形成Q波。

浅谈异常Q波的鉴别诊断

浅谈异常Q波的鉴别诊断

浅谈异常Q波的鉴别诊断
黄玉婵;肖代志
【期刊名称】《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
【年(卷),期】1993(0)4
【摘要】尽管近年来医学诊疗技术迅猛发展,但心电图(ECG)诊断心肌梗塞(MI)的价值,仍然显示着无比的优越性。

正常的ECG,Q波的宽度一般不超过0.04秒,深度不超过同导联R波的1/4。

一般来说,如果超出以上范围或者Q波有切迹(称之为异常Q波)就是MI的征象,
【总页数】2页(P132-133)
【关键词】鉴别诊断;医学诊疗技术;右室肥大;预激波;预激综合征;下壁;电轴左偏;左室肥大;电轴右偏;心向量
【作者】黄玉婵;肖代志
【作者单位】广西玉林地区卫校附院;广西玉林市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
【相关文献】
1.探讨P波异常的鉴别诊断和临床意义 [J], 王长胜;
2.浅谈P波异常的鉴别诊断和临床意义 [J], 李丽杰
3.50例前间壁异常Q波综合鉴别诊断分析 [J], 邓菊花;黄矿生
4.异常Q波在心肌梗死中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J], 樊玉鸽
5.异常Q波心电图在老年患者疾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J], 杨高英;冼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Ⅲ导联异常Q波的诊断及鉴别【关键词】异常Q波;Ⅲ导联;诊断;鉴别
在心电图异常Q波的诊断中,尤以Ⅲ导联的异常Q波发生率最高。

我们通常把Q波时限>0.04 s、其深度R/4波和Q波的粗钝与挫折,且深吸气后Q波无明显变化诊断为异常Q波。

由于此导联的异常Q波的出现,不仅可提示下壁心肌梗死的可能,而且更多见于与心肌梗死无关的疾病,这给心电图的诊断带来一定的困扰。

为了提高对Ⅲ导联异常Q波的认识,本文重点介绍在Ill导联中发生异常Q波的原因和鉴别的方法。

1 非心肌梗死性Q波
1.1 肢体导联位置连接错误右手及左下肢导联颠倒可产生类似下壁心肌梗死的异常Q波。

此时需纠正其错误导联的连接。

1.2 正常肥胖或横位心脏者在Ⅲ导联上可出现深宽波深吸气屏气后Q波的变浅和消失是主要鉴别的方法。

依我们的经验必须强调的是深吸气要以胸式呼吸为主后闭住气,使胸腔容量增大,心脏位置下垂可用于鉴别诊断。

1.3 漏斗胸少数病例类似下壁心肌梗死图形,可能由于胸骨压迫使心脏移位,室间隔初始除极方向左向后所致。

Q波窄而深是鉴别的主要特点。

1.4 急性肺源性心脏病Ⅲ、aVF导联的异常Q波可产生类似下壁心肌梗死的图形,其原因与右心系统的急性扩张和心脏顺钟向转位有关。

异常Q波多表现在Ⅲ导联,很少出现在Ⅱ导联,心电轴右偏、
肺型P波、右室大,伴ST抬高而无对应导联的变化及结合临床特殊的表现形式是本病的主要鉴别点。

1.5 急性心肌炎在心肌炎的急性期出现异常Q波,是反映心肌功能的暂时丧失(心肌电静止),后期也可为心肌坏死或心肌纤维化所致的心肌电力丧失的表现。

但心电图表现的Q波深面窄,病理性Q 波与ST段抬高大多为一过性,同对伴有普遍的ST T波改变而无明确的心脏血管定位的表现和多种形式的心律失常,结合病因、发病年龄、临床表现及心电图动态变化等不难做出诊断。

1.6 心肌病心肌变性、纤维化或瘢痕形成,致使电动力降低或消失而形成起始向量改变。

心肌病的异常Q波和陈旧性心肌梗死有时较难鉴别,Q波窄而深、Q波与P波方向相反可表现为T波直立、心电图改变进行性加重是其主要的心电图特征。

根据病史、临床症状、体征及心脏超声等特殊检查均可提供可靠的鉴别依据。

1.7 预激综合征旁路发生于室间隔的后间隔部位预激所产生的δ波在Ⅱ、Ⅲ、aVF可显示,可表现类似下壁心肌梗死的异常Q 波。

预激和心梗的鉴别并不困难,根据P R间期缩短、δ波和继发ST T改变和发作性的室上性心动过速等均可加以鉴别。

药物治疗使预激波消失,可显示正常心电波形。

此外,二者从临床发病年龄、症状、心电图演变等都是鉴别主要要点。

1.8 右束支传导阻滞有时在Ⅲ、aVF导联呈QR(qR)型,Ⅱ导联一般不会出现Q(q)波。

V1导联M 波及终末向量传导延迟是其主要表现特点。

1.9 先天性校正型大动脉转位由于左右心室的颠倒,心室除
极方向相反可表现为下壁异常Q波。

发病年龄、症状、体征、心脏超声及X线检查有助于诊断。

1.10 急性冠脉综合征及心绞痛异常Q波的产生是由于电力的暂时丧失所致,Q波发生时限短并随病情好转而消失。

临床症状、与冠状血管分布有关的定位改变、心电图动态变化等是诊断的主要依据。

1.11 脑血管意外脑血管意外时偶可见一过性异常Q波。

脑交感神经的张力和不平衡是产生心电图异常的主要原因。

但可伴有ST T的改变,特别严重时出现“冠状T”、R波振幅降低时需与心肌梗死鉴别。

本病心电图改变的部位比较广泛,不限于冠状动脉阻塞的特定部位且随着病情的好转而消失。

2 心肌梗死性Q波
2.1 急、慢性下壁心肌梗死单纯Ⅲ导联出现异常Q波并非少见,主要结合临床、心电图及酶学检查诊断不难。

2.2 无急性发作的心肌梗死临床主要有明确的心绞痛发作史或从无任何症状两种类型,后者主要是常规心电图检查时发现。

此时Q波是否为冠状动脉闭塞,行冠状动脉造影是唯一的鉴别方法。

由此可见,Ⅲ导联出现Q波在临床上十分常见。

与下壁血供相关的冠状动脉的闭塞可因其闭塞的时间、范围、穿透程度、侧支循环建立情况或有或无异常Q波的表现,也可因其他众多因素在Ⅲ导联表现为异常Q波。

但QⅢ>QⅡ>aVF则视为异常。

因此,我们必须结合病史、体征、超声心动图、X线等全面认真的检查及心电图动
态监测综合分析,既要考虑到不同心脏病的心电图特点,又要考虑到与心脏病无关的心电图表现形式的重叠性,才能对Ⅲ导联的异常Q波做出正确的诊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