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金融监管体系

合集下载

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

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

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引言金融风险是指在金融活动中可能导致金融机构或个人遭受损失的潜在威胁。

金融监管则是为了保护金融体系的安全稳定性而实施的监管措施。

本文将探讨金融风险和金融监管的关系,以及金融监管的重要性和挑战。

金融风险的种类金融风险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由于金融市场价格波动引起的风险,包括股票、债券、外汇等金融产品的价格波动风险。

2.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指借款人无法按时偿还贷款本金和利息的风险。

3.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是由于企业内部操作失误、系统故障、欺诈行为等原因导致的损失风险。

4.利率风险:利率风险是由于利率变动导致的资金成本和收入的波动风险。

5.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指资产无法迅速变现为现金的风险。

金融监管的目标和原则金融监管的目标是保护金融体系的安全稳定性、维护金融市场的公平公正、保护投资者利益以及防范金融犯罪等。

金融监管的原则包括有效性、透明度、公正性和一致性等。

金融监管的重要性金融监管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保护金融体系的安全稳定性:金融体系的安全稳定性对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金融监管可以防止金融风险的扩散,保护金融体系的稳定。

2.保护投资者利益:金融监管可以确保金融市场的公平公正,防止金融机构欺诈行为,保护投资者利益。

3.防范金融犯罪:金融监管可以监控金融市场上的非法活动,从而减少金融犯罪行为的发生。

4.促进金融创新和发展:金融监管可以为金融创新提供稳定的环境,推动金融业的发展。

金融监管的挑战金融监管面临着一些挑战:1.创新监管:随着金融业务的不断创新,监管需要不断跟进,制定相应的监管政策,确保监管措施与金融创新相适应。

2.跨国监管: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发展使得跨国金融监管成为一个重要问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制定跨国监管规则。

3.技术风险:金融科技的发展给金融监管带来了新的挑战,监管部门需要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以应对技术风险带来的挑战。

结论金融风险和金融监管是紧密相关的。

我国金融的经营制度和监管体制

我国金融的经营制度和监管体制

我国金融的经营制度和监管体制[内容摘要]本文探讨了我国金融整合发展对金融经营制度和监管制度提出的挑战,认为随着金融整合和金融创新的发展,金融经营制度由分业经营走向综合化经营是必然的趋势,但各国金融经营制度的多样性表明,严格的或纯粹的分业经营和完全的混业经营都是少见的。

与我国金融整合和金融监管水平相适应,我国的分业经营制度要进行渐进式改革,以促进我国金融业的发展。

全球金融整合浪潮预示着全球金融业的发展方向。

我国金融整合从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开始逐渐发展,大致经历了政府主导型整合和市场主导型整合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政府主导型整合活动对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第二阶段市场主导型整合活动既加强了国内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联系,提高了全社会资金运作效率,加快了金融创新的步伐,而且对金融机构本身实现业务多元化、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加收入来源、健全治理结构等方面也初显其成效.金融机构在业务合作、金融创新和金融整合中实现业务多元化和提高市场竞争力;外资参股对国内金融机构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和加强内部管理具体积极作用。

我国金融整合,由金融机构追求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管理效率的提高等内在动因,以及政府化解特定金融机构风险和消化巨额不良资产包袱等外部环境促成。

将我国未来金融整合放在国内经济发展对金融服务提出的更高的要求,金融业本身改革发展的要求以及入世后提高我国金融竞争力的需要等重大背景下,我国未来金融整合有其独特的动因,将对我国的金融经营制度和监管体制提出独特的挑战。

_、我国金融整合发展对金融经营制度的挑战我国金融整合特别是银行、证券、保险业之间的业务合作、战略联盟和跨行业并购,推动了金融工具和金融市场的创新,促进了金融业务综合化发展。

在金融业务综合化过程中,银行不仅可以提供传统的存贷款业务,而且提供证券保险代理、代客理财、基金托管、投资银行等多种金融服务;证券机构为企业提供直接融资业务的同时,通过与银行的业务合作,加强了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的联系;保险机构在提供传统险种业务的同时,积极推出融储蓄、投资和保险功能于一体的创新产品如投资连结保险、分红保险等,从而使保险产品成为储蓄存款和证券投资的竞争对手。

我国的金融监管体系是有什么

我国的金融监管体系是有什么

我国的金融监管体系是有什么“四位一体”的监管方式体系1、央行监管。

人民银行监管是我国现代金融监管方式体系的核心,其内容包括:(1)人民银行内部各层次、各部门之间的职责明确、纵横结合的合力监管组织体系;(2)过程连续、衔接有序、运作规范、方法科学的现代化金融监管操作体系;(3)内容可靠、传递及时、部门共享、目标明确的金融监管信息体系;(4)预警超前、处置快捷、灵敏有效的系统化风险防范控制体系;(5)以风险防范为核心的金融监管指标体系。

2、自我约束(1)合理设置内控机构;(2)充实改善内控设施;(3)修改完善内控制度;3、行业自律。

(1)在监管当局的鼓励、指导以及社会舆论的倡导下,在自发、自愿的基础上建立金融业同业公会。

(2)赋予金融业同业公会具有行业保护、行业协调、行业监管、行业合作与交流等职能。

4、社会监督。

金融活动涉及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全社会广泛参与的联合监管防范体系是建立现代金融监管体系的环境保障。

金融风险的现状1.呆坏账水平高。

2.信贷投放过快。

3.流动性问题。

4.房地产带来的金融泡沫。

5.信用体制不健全。

6.金融风险意识欠缺。

监管手段:1.公告监管公告监管的内容包括:公告财务报表、最低资本金与保证金规定、偿付能力标准规定。

2.规范监管规范监管又称准则监管,是指国家对金融业的经营制定一定的准则,要求其遵守的一种监管方式。

实体监管实体监管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金融业设立时的监管,即金融许可证监管;第二阶段是金融业经营期问的监管,这是实体监管的核心;第三阶段是金融企业破产和清算的监管。

金融监管的发展趋势1、监管理念方面,发生重心转移。

注重加强监管者与被监管者之间的合作,2、监管机制方面,走向多元化。

由偏重于国家监管机制向监管机制多元化转变3、监管模式方面,向功能型监管转变。

4、监管技术方面,出现了一种激励相容的新方案。

5.监管范围方面,有所扩大。

从单纯的表内业务,扩展到包括表外业务在内的所有业务,还通过并表监督来加强监管。

4第四章 金融监管体制PPT课件

4第四章  金融监管体制PPT课件

金融监管学
不完全集中监管体制的优势和不足
牵头监管模式
几个主要监管机构建立起及时磋商协调机制,以防止监管 机构之间相互推诱,特指定一个监管机构为牵头监管机构, 相互交换信负责不同监管主体的协调工作。 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一是目标明确。二是通过合作提高 监管效率。 但这种模式最大的问题是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由谁来控制 牵头监管者并不能做到控制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
金融监管学
不完全集中监管体制的优势和不足
伞式+功能监管模式 伞式+功能监管模式。这是美国自1999年《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颁 布后,在改进原有分业监管体制的基础上形成的监管模式。 与“双峰”模式的区别:伞式+功能监管模式是由联邦储备理事会负 责审慎监管,而澳大利亚则单独成立了审慎监管局负责审慎监管。 根据《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的规定,对于同时从事银行、证券、互 助基金、保险与商人银行等业务的金融持股公司实行伞式监管制度,即 从整体上指定联储为金融持股公司的伞形监管人,负责该公司的综合监 管;同时,金融持股公司又按其所经营业务的种类接受不同行业主要功 能监管人的监督。
金融监管学
三、金融监管体制的有效性分析
(一)不同金融经营体制下监管体制模式的选择 分业经营下的监管体制选择 混业经营下的监管体制选择 (二)不同监管模式的优势比较
金融监管学
集中监管体制的优势和不足
▪ 集中监管体制模式下,无论审慎监管还是业务监 管,都是由一个机构负责监管。
➢ 这种监管模式有以下优势:第一,成本优势;第 二,改善监管环境;第三,适应性强;第四,责 任明确。
金融监管学
第四章 金融监管体制
金融监管学
第一节 金融监管当局
金融监管学
一、金融监管当局和监管对象 (一)金融监管当局:

我国的金融监管体系

我国的金融监管体系

我国的金融监管体系
我国的金融监管体系由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务院外汇管理局等七家机构协同组成。

其中,中国人民银行是中国的中央银行,主要负责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等工作;中国银监会则负责对银行业进行监管;中国证监会则负责对证券市场进行监管;中国保监会则负责对保险业进行监管;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则负责对非银行金融机构进行监管;国务院外汇管理局则负责对外汇市场进行管理。

这些机构各自负责不同领域的监管工作,但在需要时也会相互协作,共同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简述金融监管的分类

简述金融监管的分类

金融监管的分类1. 什么是金融监管?金融监管是指政府或其他相关机构对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进行监督和管理的一系列制度和措施。

金融监管的目的是保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公平,维护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保护投资者的利益,预防金融风险和金融犯罪,促进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2. 金融监管的分类金融监管可以根据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下面将从不同的维度来介绍金融监管的分类。

2.1 按照监管对象的分类根据监管对象的不同,金融监管可以分为以下几类:2.1.1 银行监管银行监管是指对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监督和管理的一系列制度和措施。

银行监管的目的是确保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稳定运营,保护存款人的权益,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

银行监管的主要内容包括对银行的准入、资本充足性监管、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市场准入和退出等方面的监管。

2.1.2 证券监管证券监管是指对证券市场和证券公司进行监督和管理的一系列制度和措施。

证券监管的目的是保护投资者的利益,维护证券市场的稳定和公平。

证券监管的主要内容包括对证券市场的监管、对证券公司的监管、对发行上市、交易、信息披露等环节的监管。

2.1.3 保险监管保险监管是指对保险业金融机构进行监督和管理的一系列制度和措施。

保险监管的目的是确保保险业金融机构的稳定运营,保护被保险人的权益,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

保险监管的主要内容包括对保险公司的准入、资本充足性监管、风险管理、内部控制、产品设计和销售等方面的监管。

2.1.4 互联网金融监管互联网金融监管是指对互联网金融业务进行监督和管理的一系列制度和措施。

互联网金融监管的目的是保护投资者的利益,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公平,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

互联网金融监管的主要内容包括对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准入、业务监管、风险管理、信息安全等方面的监管。

2.2 按照监管内容的分类根据监管内容的不同,金融监管可以分为以下几类:2.2.1 风险监管风险监管是指对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和风险暴露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的一系列制度和措施。

改革和完善中国金融监管体系

改革和完善中国金融监管体系

改革和完善中国金融监管体系(一)中国金融监管体系改革的目标从长远看,中国应当走金融统一监管或综合监管之路,变分业监管为统一监管,建立统一监管、分工协作、伞形管理的金融监管体系。

中国金融监管体系的改革目标应当是,建立一个统一的金融监管机构——中国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金监会”),进行综合金融管理,负责统一制定我国金融业的发展规划,通盘考虑和制定金融法律、法规,协调监管政策和监管标准,监测和评估金融部门的整体风险,集中收集监管信息,统一调动监管资源。

通过统一的监管机构,对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和其他金融部门和金融市场进行监管,以维护金融业的稳定发展。

金监会可以针对金融监管的真空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划分各金融监管机构的职责范围,协调各监管机构的利益冲突以及划分监管归属等。

在从分业监管向统一监管转变过程中,英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的监管体系的改革对改革我国的监管体系有一定参考价值。

(二)中国金融监管体系改革应当分为三个阶段进行从分业监管向统一监管转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要根据金融发展的实际情况逐步转变。

成立中国金融监管委员会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选择,必须经过若干过渡才能实现。

1.现阶段应当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现行的金融监管体系。

中国目前实行“一行三会”(即中央银行、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的分业管理体制,总体上是适应现阶段金融市场发展需要的。

但存在职责不清、监管重叠、监管漏洞、监管套利、监管成本高和监管效率不高的问题,尤其是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职责不清和监管不到位问题。

各监管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流、资源共享、协作和合作也存在很多问题。

当前,应在总的金融监管体制不变的情况下,需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

第一,进一步明确各监管机构的职责,加强信息交流,强化监管协调,各监管机构充分合作与协作。

完善和强化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监管联席会议机制”。

遇到重大综合监管问题,应及时协商并作出各监管部门的统一决策。

第二,目前主要是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应当逐渐转变为功能监管。

现代金融监管体系研究论文

现代金融监管体系研究论文

现代金融监管体系研究论文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入世步伐的进一步加快,国内金融业日益融入国际金融业的发展潮流,给处于探索起步阶段的金融监管带来了严峻挑战。

探索建立我国现代金融监管体系,尽快实现监管体系的变革,以确保金融安全以及社会和经济稳定、健康发展,成为金融理论界和实务工作者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

一、建立我国现代金融监管体系的框架分析(一)我国现有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的制度缺陷1.有效银行监管的基础没有建立起来,缺乏社会联合防范机制。

金融机构上级行对下级行缺乏科学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导致下级行经营者强化内部控制的激励不足。

同时,作为商业银行内部控制重要内容的稽核监督体系隶属于各级行经营者,没有有效独立出来,其监督职能也容易流于形式。

由于法人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导致有效银行监管的基础薄弱,中央银行忙于外部监管,其结果,往往是投入了很多人力和精力,但监管效果不明显。

此外,社会信用秩序不健全,地方政府行政干预金融运行的问题仍然存在,金融机构恶性竞争多,规范化的金融互律机制不健全,一个地方政府关心和支持、强化行业自律和社会力量参与监管的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

2.缺乏一整套系统性的风险预警、处置、缓冲、补救机制。

金融监管没有形成有效的金融风险监测、评价、预警和防范体系,缺乏早期预警和早期控制,监管信息没有有效利用,风险防范工作忙于事后“救火”;在当前机构市场退出主要采取撤销(关闭)和破产等方式的情况下,稳定的市场退出和保障机制(包括存款保险制度和完善的破产关闭程序等)没有建立起来,导致金融机构市场退出不得不由政府和中央银行采取行政性的手段加以解决,国家财政和中央银行为此投入了大量资金,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稳定的因素。

总体而言,系统化的事前预警、事中灵敏处置和缓冲化解、事后及时补救的风险防范和控制机制没有建立起来,不利于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3.基层中央银行尚缺乏一套科学严密的监管制度和监管方法,监管工作具有被动性,监管权威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美国金融监管改革及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金融监管改革及对我国的启示

2缺 乏统一 和权威 的监 管机构 。在分业 监 管体 制 . 下, 由不 同的监 管部 门对银 行 、 险 、 券和期 货 四个 保 证
7 。。’ 8 J。。 。 。— 。。 — 。。 。E 。。 R’ ’’ 。H
美 国金 融 监 管 改 革 及 对 我 国 的 启 示
行 业 的 金 融 机 构 实 施 监 管 ,没 有 一 个 监 管 部 门 拥 有 监 控 系 统 性 风 险 的 权 力 。现 有 监 管 部 门之 间 对 金 融 稳 定
无规则 约束 的环境 下积 聚起 巨大 的风险 ,最 终 以金 融
危 机 这 种 破 坏 性 方 式 加 以 清 理 ,给 全 球 金 融 和 经 济 造
成 了 巨 大破 坏 。
监管体制反 而变为一 种劣势 。有 效的金融 监管是 防范
金 融 风 险最 有 力 的外 部 约 束 力 量 。而 危 机 的 迅 速 蔓 延
20 0 7年 美 国 次 贷 危 机 爆 发 后 迅 速 蔓 延 , 发 了一 引
场 全 球 性 金 融 危 机 ,这 促 使 美 国政 府 反 思 现 行 金 融 监
暴 露 出 了美 国在 金 融 监 管 理 念 和 监 管 体 制 等 多 方 面都 存 在 着 问 题 。主 要 表 现 在 以下 几 个 方 面 : 1 管被 动 滞 后 和 主 动 放 松 并 存 。长 期 以来 , 国 . 监 美
主 要 内容 和 特 点 , 寻找 其 中有 益 的 启 示 并 加 以借 鉴 , 提 出 进 一 步 完 善 我 国 金 融 监 管 体 制 的政 策 建 议 。


美 国 金 融 监 管 体 系 存 在 的 问题
利 动机下隐藏 的系统性风 险隐患 。这 种监 管的 主动放

浅析中国金融监管体制

浅析中国金融监管体制

浅析中国金融监管体制一、中国金融监管体制的概述金融监管体制是指金融监管的职责和权利分配的方式和组织制度,其要解决的是由谁来对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业务进行监管、按照何种方式进行监管以及由谁来对监管效果负责和如何负责的问题。

由于历史发展、政治经济体制、法律与民族文化等各方面的差异,各国在金融监管体制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别。

二、中国金融监管体制的现状金融监管是指一国金融监管当局以法律法规为依据,对金融业的经营进行监督管理的行为。

目前,世界各国及地区的金融监管体制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

为适应金融业的发展,我国政府一直在摸索符合国情的金融监管模式。

目前,我国实行的是以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即所谓的“一行三会”)为主的金融业分立监管体制,并建立了银、证、保三方的“监管联席会议机制”。

国务院是金融监管的主体它和三大金融监管部门实际上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金融监管部门在国务院的授权下发挥监管的职能,发挥着核心作用。

2003年10月,经修订的《中国人民银行法》保留了中国人民银行为履行其央行职责所必要的金融监管权力。

至此,形成了我国目前的金融监管体制。

目前,我国实行金融分业经营体制,并依据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和银行业监管法的规定实施具体的金融监管。

从体制上看,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应属于“一元多头”,即金融监管权力集中于中央政府,由中央政府设立的金融主管机关和相关机关分别履行金融监管职能,即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分别监管银行、证券、保险机构及市场,中国人民银行、审计机关、税务机关等分别履行部分国家职能。

在这种分业监管体制中,中国人民银行处于核心地位,是全国金融业的最高主管机关,它不仅负责银行业和信托业的监管,还要从宏观上对证券业和保险业的监管予以指导,以保证整个金融业的健康发展;银监会负责对银行业的监管,证监会作为国务院证券监督机构对全国证券市场实行集中统一的监督管理;保监会负责对全国保险业和保险市场的统一监管。

第四章 金融监管理论

第四章 金融监管理论

二、金融监管的经济工具
基本内容:金融监管的经济工具是通过经济利益影 响金融机构的经营行为,当某种经营活动对经营有 利能够获得较高的利润时,经营者的积极性被调动, 会投入较多的物力、财力和人力。金融机构在开展 金融业务活动时,也表现为同样的规律。 局限性:经济工具在金融宏观管理中的积极作用是 被肯定的,因此,各国在管理中经常采用的是经济 工具。但也有不足之处,对经济和金融领域的突发 性事件不能及时治理,当出现较大的经济金融波动 时作用缓慢。
金融监管的工具
一、金融监管的法律工具
基本内容:金融监管部门的法律工具,主要是通过制定 金融法规,在共同准则的前提下体现公平竞争。金融法 律工具的约束力体现在两方面:对金融监管部门本身具 有约束力;对各金融机构具有约束力。
局限性:法律不可能包罗万象,法律条文颁布后,在相 当一段时间内不会轻易修改,完全依据法律条文在实际 工作中显得生硬。
乔治· 斯蒂格勒(George .Stigler,1911年1月17日 ──1991年12月1日),是美国经济学家,经
济学史家,198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研究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其中尤以 在市场活动研究和产业结构分析中所做的贡献 最为重要。他的研究之一是调查经济立法 如何影响市场。他对经济立法效力的研究使得 管制立法的产生,并为经济学研究开创了一个 全新的领域。斯蒂格勒的成就确立了他在市场 及产业结构应用研究中的领导地位。由于斯蒂 格勒研究的突出特色,他还被公认为是“信息经 济学”和“管制经济学”的创始人,同时也是经济 学和法学交叉研究的带头人之一。
• 20世纪主流经济学对政府干预经济的争论持续不断,直接 涉及政府干预的金融监管理论也随着争论双方势力变化而 变化。 • 起源:政府管制理论 管制经济学的创立者:斯蒂格勒教授 金融监管本身不等同于一般性的政府管制,但金融监管理论 却得到政府干预理论的强力支持。 金融监管可以理解为政府为弥补市场机制缺陷进行的一种制 度安排

第四章 金融监管体制

第四章 金融监管体制
1-4
证券期货业监管对象:证券业监管的对象是从事证 券融资和交易活动的企业、机构和个人,期货业监 管;期货业监管的对象是从事期货投资交易活动的 企业、机构和个人。另外,提供证券和期货交易场 所的组织机构也是重要的监管对象。证券类监管对 象主要包括:证券经纪公司、上市公司、投资基金、 投资者和证券交易所等;期货类监管对象主要包括: 期货经纪公司、期货投资者、期货交易所及其附属 储备库等。 保险业监管对象:从事保险经营和投资保险的企业、 机构和个人。主要包括保险公司、人寿保险基金等。
(3)伞式监管+功能监管模式。如美国。对于同时从事 银行、证券、互助基金、保险与商人银行等业务的 金融持股公司实行伞式监管制度,即从整体上指定 联储为金融持股公司的伞形监管人,负责该公司的 综合监管;同时,金融持股公司又按其所经营业务 的种类接受不同行业主要功能监管人的监督。
1-19
(三)不同金融监管体制的监管效力比较 对不同监管体制的监管的有效性采用量化评分法进 行比较。量化从10个方面加以考核,包括:信息的 共享程度、风险传递的控制程度、监管标准的一致 性、监管的外部性、重复监管程度、监管真空程度、 监管成本、监管竞争效率、监管机构官僚程度、单 业监管的效力等指标。这些指标分正向和逆向指标。 各指标量化标准分值均为1。 正向:高1、较高0.75、较低0.5、低0.25; 逆向:高0.25、较高0.5、较低0.75、低1。
1-10
作业1
1.金融体系包括哪几部分?各举例说明。 2.金融监管体系包括哪几部分。试举例说明。 3.根据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技术创新包括哪几个部分? 运用到金融领域,金融创新包括哪些部分?试举例说 明。 4.宏观经济调控的两大政策手段——财政政策和货币政 策有怎样的区别?财政政策将运用哪些手段?货币政 策运用哪些手段?两种政策手段之间的差异有哪些? 具体详述三大货币政策手段的使用过程和方法。 5.金融创新如何使货币政策手段部分失灵?试举例说明。 6.美国的金融运营模式和监管体制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 段?有怎样的历史背景和理论突破?

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加大金融监管力度

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加大金融监管力度



进入 , 各级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 , 应进一步
基础上,逐步建立起金融机构经营风险的预警和监测系
统。人民银行要尽快将金融监管的重心转到对金融机构 经营风险的监控上来。 要进一步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督管理行为,对金融
机构的经营行为、 经营成果做出恰当的判断 , 及时化解风 险, 形成有效的外部约束。 应建立起规范的金融机构监管
也给银行带来了诸多的风险,其主
要形式表现为: 第一, 从票据当事人 看,有其本身票据行为不规范引发 的风险; 第二, 从结算 中介人看, 有 操作失误或任意违规而造成 的风 险; 第三, 从结算环境看 , 有票据犯 罪日 益增多给银行带来的风险, 也
有银行、企业以及司法部门对处理
金融体制改革 的进一步 深化,我国金融界已呈多元化机构 并存, 且相互竞争的新格局。 各银行

要进一步加快金融机构风险监督体系的建立 , 增强 金融机构防范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要完善金融机构内部
的任职资格和标准, 同时要建立和完善其个人阅历 、 学历
及经营业绩等档案。 金融机构设立时, 其法定代表人和主
要负责人首先要经金融监管部门进行资格审查后才能正
经营管理体制,建立风险自我约束的机制,按五级分类 法, 对贷款质量进行分类, 严格控制不良资产比例。加强
制度和操作体系。 要把现场监管与非现场监管、 内部检查
与外部检查、 常规检查与非常规检查、 日常检查与年度检
查紧密结合起来 ,以防止和减少金融机构出现违法、 违 规、 违章、 违纪经营的行为, 保证金融体系安全、 健康、 高 效运行 , 保持一个良好的金融秩序, 为改革和发展创造一 个稳定的金融环境。
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经营风险的外部监督,建立金融机 构的风险监督体系首先必须建立起科学的风险考核衡量 指标体系、规范的财务报表统计分析体系和经营风险的 预警体系。 要借鉴世界各国审慎监管的一般惯例, 制定和

金融监管体制历史变迁过程的演变规律

金融监管体制历史变迁过程的演变规律

金融监管体制历史变迁过程的演变规律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市场的发展也日益迅速。

然而,金融业的发展也带来了种种风险和问题,因此金融监管体制的建立与完善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金融监管体制历史变迁过程的演变规律进行深入探讨,以期深入理解金融监管的重要性以及其发展规律。

二、古代金融监管体制古代的金融监管体制基本上是由政府出面进行监管的,这一监管形式主要是依靠政府出台一系列相关法令与制度,以规范金融市场的运作。

古代的金融监管体制还包括了金融机构内部的监管机制,例如商会的组织监督和对金融交易的规范。

三、近代金融监管体制的建立随着工业革命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因此金融的监管问题也日益突出。

随着西方国家金融市场的发展,近代金融监管体制开始走向法制化,各国政府开始逐渐成立专门的金融监管机构,并建立相关的金融监管法律法规,如美国的《美国联邦储备法》和英国的《金融服务与市场法》等。

四、金融监管体制的演变规律1. 从简到繁的发展趋势金融监管体制的发展呈现出从简到繁的趋势。

从最初的政府直接监管,到建立专门的金融监管机构,再到出台一系列金融监管法律法规,金融监管体制逐渐走向法制化和专业化,呈现出了越来越复杂和完善的趋势。

2. 由浅入深的发展模式金融监管体制的发展还呈现出了由浅入深的发展模式。

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金融产品的创新,金融监管体制也在不断深化,监管的领域也从最初的银行、证券扩展到了金融衍生品、互联网金融等新兴领域,监管内容也更加细化和全面。

3. 总结与回顾金融监管体制的发展呈现出了一定的规律,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和完善。

古代的政府监管逐渐向现代的法制化监管转变,监管的内容也从最初的简单到现在的全面,金融监管体制的演变规律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五、个人观点与理解金融监管体制的发展不仅反映了金融市场的发展,也体现了国家对金融风险的防范和管理能力。

金融监管体制的演变规律告诉我们,金融监管是一个不断完善和深化的过程,需要时刻跟上金融市场的变化和创新。

改革金融监管机制的措施

改革金融监管机制的措施

改革金融监管机制的措施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复杂化和全球化,监管金融市场的机构和体制也面临诸多挑战。

金融风险一旦暴露,对全社会、甚至全球经济都会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建立健全的金融监管机制是非常有必要的,以保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公正,保障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本文将从两个方面探讨改革金融监管机制的措施。

1.金融监管机构的改革(1)加强内部改革,提高工作效率为适应金融市场快速变化的需求,监管机构应当不断深化内部改革,推进办公流程的优化和升级,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反应速度。

可以通过整合金融监管机构,建立更加集中统一的机构模式,避免监管机构之间的重复、冲突等情况,并且避免监管机构间的信息孤岛。

另外,推进信息化建设也是提高金融监管机构效率的有效办法。

(2)加强监管机构的独立性为了规避监管机构的干预和利益冲突可能带来的风险,监管机构应当保持独立性。

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是通过立法或者其他有效途径,确保监管机构的独立运作和决策。

同时,在任命监管机构负责人的过程中,在专业能力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政治干预,确保监管机构的工作更加专业化。

(3)加大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和惩罚力度为了缓解经济崩溃的风险,监管机构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必须更加严格。

为此,监管机构应当不断完善金融机构的监管指标,加强对其业务风险和危机应对能力的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金融机构存在的风险隐患,保护投资人和消费者的利益。

同时,对于违反金融法规的金融机构,要加大惩罚力度,切实维护市场秩序和公众信心。

2.采用新技术实现金融监管的创新和改革(1)建设互联网金融监管平台互联网金融是金融领域的一大创新,但也往往面对着一些风险挑战。

采用互联网技术,建设互联网金融监管平台是一种创新思路。

该平台能够对各类互联网金融产品、平台进行风险检测和风险提示,并通过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手段实现对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实时监管和有效提醒,降低金融风险。

(2)探索建立金融机器人检测系统传统的金融监管存在很多的弊端,存在巨大的监管压力,当然也影响因此各个监管部门的工作效率的问题。

中国金融监管体系

中国金融监管体系

3、现行金融分业经营制度不利于金融业的规模经营
、国际竞争力提高及传统金融企业向现代金融企业
的转变。
3.
1.
2.
现行制度对银行
业务、证券业务 经营的严格区分 和限制,抑制了 市场资金供给来 源,人为地割裂 了资本市场和货 币市场的融通渠 道,不利于资金 之间的相互融通。
银行、证 券、保险 的业务品 种有限而 单调,使 行业素质 及竞争力 不断下降。
3.引入金融监管的成本收益理念和问责机制
在条件成熟时,应当要求监管机构必 须对监管措施进行成本收益分析,只 有监管预期收益大于成本的监管措施 才能够实施,同时还应当将这些评估 结果正式公布,以接受公众的监督。
4.为转向混业监管创造条件
要适应混业经营的发展趋势,逐步为金 融监管体制从分业监管转向混业监管, 从“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体制向 “分业经营、综合监管”模式靠近创造 条件。
国有商业银行经营
机制不健全,在资 金运用上存在风险 与收益不对称,商 业银行的资本充足 率、不良资产率远 没达到安全底线, 其以国家信用为存 在的基础,信贷资 金在股票市场上的 亏损最终由国家承 担大部分.
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创新性改革方案
4.
1.
逐步转向
引入激
3.
混业监管
励监管
的理念
2.
引入金融监管 的成本收益理
具体含:金融风险防范与化解、统计据、银行卡、 金融规章、反假货币工作、公告栏等。
保监会
一行三会
证监会
中央银行
银监会
中国银监会是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 根据授权,它统一监督管理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信托投资公司以及其它存款类金融机构,维护银 行业的合法、稳健运行。 自2003年4月28日起正式履行职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金融监管体系
• 通过本章学习应掌握以下主要内容: • 掌握金融监管理论的主要内容,理解金融 监管的意义,了解金融监管理论的发展与 演进。 • 了解金融监管体系的构成,以及金融监管 组织结构变化的原因。 • 重点掌握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构成以及主 要的金融监管机构;
第一节 金融监管理论及其发展
• 一、金融监管的经济学分析 • (一)、金融监管的含义 • “金融监督管理”(简称金融监管),是 指一国的金融管理部门依照国家法律、行 政法规的规定,对金融机构及其经营活动 实行外部监管、稽查、检查和对其违法违 规行为进行处罚,以达到稳定货币、维护 金融业正常秩序等目的所实施的一系列行 为。
• 三、金融监管机构 • 1.中央银行 • 央行作为政府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和发行 的银行自然拥有监管的权利。 • 2.财政部 • 美国,日本,英国等的财政部也拥有很大 的监管权利。 • 3.证券监管机构 • 4.保险监管机构 • 5.银行监管机构
• 四、金融监管客体 • 金融监管的客体是从事金融活动的各类金 融机构、人员和各种金融交易产品以及各 种交易方式、方法和手段。 • 五、金融监管国际化 • 金融监管国际化是金融监管的一大特点。 金融衍生品等金融监管客体的变化导致了 金融监管的国际化。
• 三、金融监管的理论发展 • (一)金融监管制度的需求和供给 • 金融监管制度就是要求参与金融活动的成 员特别是金融机构必须遵守的办事规则和 行为准则。 • 1.金融监管制度需求 • 客观原因是为了减少或者消除信息不对称 ,未来的不确定性以及金融体系的负外部 效应给经济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金融监管的需求和供给
第二节 金融监管体系
• 一、金融监管制度的演变 • (一)分业监管 • 分业监管是指国家按不同的金融行业分别 制定相关管理办法,并按行业分别设立监 管机构,实施行监管。
• 1.美国——1933年《格拉斯—斯蒂格尔法 》;禁止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业务交叉; 商业银行与非商业银行交叉等。 • 《1935年银行法》 • 《2010年华尔街改革和消费者保护法》 • 2.英国——1986年《金融服务法》 • 《1987年银行法》 • 3.德国——1935年《德国银行经营法案》
• (三)金融监管的国际规范和中国特色 • 借鉴金融监管的国际规范完善具有中国特色 的金融监管系统,最终实现与国际的全面接 轨。如由合规性监管向风险性监管;行为监 管和正向监管向准则监管和逆向监管转变。 • (四)改进监管手段,加强监管队伍建设 • 向电子化监管转变。
• 单一全能监管的劣势: • (1)在实践中,单一全能监管并不一定比多 重监管机构目标明确,监管更为有效。 • (2)各金融机构虽传统分工趋于消失并不意 味都形成了全能经营模式,银行业、证券业 和保险业仍会保持重要区别,三者风险性质 不同,需不同方法审慎监管。 • (3)单一全能监管机构权力巨大可能产生官 僚主义,反映迟缓,存在潜在的道德风险, 甚至可能产生规模不经济。 • 所以上分析表明,不同的监管结构都存在各 自不同的利弊,对其选择应主要取决于本国 金融法制结构、传统、政治环境和国家大小
• 主要职责 • 1.按规定审批除证券、期货、保险以外的金 融机构的设立、变更、终止及其业务范围 。 • 2.对所监管金融机构的经营活动进行稽核、 检查、监督。 • 中国银监会成立对我国央行体制改革和银 行监管产生的影响: • 1、有利于加强对银行业的监管 • 2、有利于加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 三、进一步提高我国金融监管水平应注意 的几个问题 • 我国金融监管目前实行的是多重机构、分 业监管的体制,金融机构的业务创新和业 务交叉与分业监管存在一定的矛盾,为提 高监管效率必须解决机构重叠、交叉监管 等问题。 • (一)转变监管方式,提高监管效率 • 由依靠行政权力监管向法制化监管转变。
• (二)、实施金融监管的经济学分析 • 1.信息不对称和金融机构的脆弱性使得金融体 系得的负外部效应容易被放大,酿成系统性风 险,导致金融与经济不稳定。局部性的银行, 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容易导致金融恐慌, 引发挤兑,导致整个金融体系的崩溃。 • 2.未来的不确定性和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有 限性使得金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增大、风险的 可测性和可控制性被削弱。如交易员的违规交 易导致了巴林银行破产。 • 3.金融体系的公共产品特性决定了金融需要监 管,搭便车问题导致,需要政府进行监管。
• (二)集中监管与合作监管 • 综合监管是指国家对金融领域各行业监管 有一个机构执行,或者通过制度规定形成 各监管机构在实施监管中互相配合与合作 的有效机制。 • 1.集中监管——日本(1998)、英国( 1997) • 2.合作监管——美国(1999) • 2008年金融危机后,将联储的监管范围扩 大。
• (二)正确处理监管与竞争、和发展的关系 • 1.正确处理金融监管和金融竞争的关系 • 监管的目的不是扼杀竞争,而是创造一个有序 的竞争环境,避免出现高度垄断,以及过渡竞 争等问题。 • 2.正确处理金融监管与金融发展的关系。 • 金融监管的最终出发点和归属是为了促进金融 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 3.正确处理好宏观金融与微观金融的关系 • 金融监管要以缩小宏观金融目标与微观金融实 施的差距为原则。

• 2.金融监管制度的供给 • 来自于:政府,行业协会和金融机构。 • 政府的金融监管主要是通过央行或其他专 门实施金融监管的机构来承担。 • 金融行业协会在实施金融监管制度,维护 金融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 金融机构内部的监管部门通常由监事会来 专门行使对企业内部的监管职责。
• (二)金融监管理论的演进 • 20世纪30年代以前,“自由银行制度”思 想 • 哈耶克。 • 20世纪30年代起至70年代,“安全优先, 严格监管” •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效率优先,放 松监管” • 20世纪80年代至今,“谨慎监管,控制风 险”;赫尔曼、斯蒂格利茨等提出了金融约 束理论;监管动态理论;监管契约理论
第三节 我国的金融监管体系
• 一、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发展 • 从单一的全能型监管机构向多重机构分业监 管体系。 • 1992年以前,中国人民银行是全国唯一的监 管机构,监管所有的金融机构。 • 1992年,证监会成立 • 1998年,保监会成立 • 2003年,银监会成立,对除证券业、保险业 之外的所有其他金融机构进行监督和管理。
• 二、金融监管组织结构的选择 • 金融监管组织结构是指一国金融监管机构 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问题,通常由各国现 行金融体制所决定。目前主要有单一全能 监管,多元化监管模式等。英国实行的单 一全能监管模式,由金融服务监管局进行 监管。
• 单一全能监管的优势: • (1)在金融机构日趋多样化,传统的职能 分工趋于消失的情况下,单一的全能监管 机构能更有效的监督这些机构的经营,更 好的察觉不同业务部分存在的支付危机。 • (2)由于规模经济,监管机构数目越少成 本越低,对被监管者也是如此。 • (3)对以防范风险为基础的监管,单一机 构更具有一致性和协调性,有效利用监管 资源,提高监管效率。
客观原因 金融 监管 需求
减少信息不对称 减少未来不确定性 减少负外部性 金融机构的需要
主观原因
金融活动参与者的需要
政府提供的监管
金融 监管 供给 行业协会提供的监管 金融机构内部监管
• 主观原因是来自于金融机构及其他金融活 动参与者。 • 第一是严格的金融监管制度有利于树立公 众对金融机构的信心,并促进金融业的发 展。 • 第二是有利于规范金融市场,为金融机构 扫清障碍,保证金融机构自身的经营安全 。
• 二、实行金融监管的意义 • (一)实施严格有效的金融监管,是维护正 常金融秩序、保持良好金融环境,维护国家 金融安全的重要保证。 • 如2008年的次贷危机。 • (二)实施严格有效的金融监管,有利于增 强宏观调控的效果、促进经济和金融的协调 发展。政府的宏观调控与商业银行利润最大 化目的并不一致。 • (三)实施严格有效的金融监管,是一国金 融国际化发展的必要条件。
• 二、我国主要的金融监管机构及其职责 • (一)中国人民银行 • 1.稽核金融机构的经营状况和盈利质量,主要 审查收益率及利率水平是否合理。 • 2.监管外汇、外债; • 3. 建立报告制度和公布统计数据 • 各银行和金融机构必须规定向中国人民银行报 送报表和材料,如资产负债表等;同时央行必 须负责统一编制全国金融统计数据报表。 • 4.健全中国人民银行内部稽核制度。包括对各 级人民银行进行监督;以及对金融行政执法部 门执行现行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
• (二)中国证监会 • 主要对证券市场和期货市场进行全方位的 监管。 • (三)中国保监会 • 主要是对保险市场进行全方位的监管。
• (四)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2003年4月28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 会正式挂牌成立。中国银监会根据第十届 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关于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行使原由中国 人民银行行使的监督管理职权的决定》建 立,负责统一监督管理银行、金融资产管 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及其他存款类金融 机构,维护银行业的合法、稳健运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