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的探索

合集下载

生态文明背景下耕地保护机制发展探索

生态文明背景下耕地保护机制发展探索

自十九大以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快速发展阶段。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生态文明指导思想逐渐深入文化、经济、环境、乡村振兴等领域。

然而,在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能源、矿产、水、森林等自然资源消耗量较大,尤其城市周边耕地资源不断被破坏。

耕地是我国农业发展最基本的生产资料,随着人口不断增多,耕地面积却逐渐减少。

保护耕地成为世界各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共同关注的焦点,我国更是将耕地保护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1]。

近年来,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倾向愈加严重。

研究认为,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机制,有助于耕地保护走向系统、健康、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1我国耕地保护概况1.1耕地利用现状我国耕地资源北丰南稀,空间分布不均。

大部分耕地集中在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珠江三角洲等平原以及广大丘陵地区,占到了全国耕地面积的90%以上,西部地区耕地面积小,分布零星。

在我国城镇化建设、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全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主要表现为城市扩张占用较多城市周边耕地、土地退化严重等。

1.2耕地数量与质量变化情况《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显示,2009—2021年耕地面积由1.35亿hm 2减少至1.28亿hm 2,共计减少0.08亿hm 2。

我国64%的耕地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黑龙江、内蒙古、河南、吉林和新疆等5个省(自治区)耕地面积较大,占全国耕地面积的40%[2]。

目前,我国耕地在数量上尚可实现粮食安全,但未来耕地面积减少将是一种不可避免的长期趋势,18亿亩耕地红线面临最严峻的考验。

围绕环境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目标,耕地质量问题是经济发展和粮食安全面临的巨大问题。

有学者对我国农田土壤Cr 、Cd 、Pb 、Zn 、Cu 、As 和Hg 7种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空间分布特征开展了研究。

结果表明,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呈现南方明显高于北方的特点[3];7种重金属污染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Cd>Hg>Pb>Cu>Zn>As>Cr [4]。

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机制之价值标准探讨

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机制之价值标准探讨

l 土地价值理论及其构成
土地价 值理 沦是 土地 价格 评估 的基础 , 也是 耕 地保 护
抑 制耕地 减少 的成 效 , 是 远没 达 到预 期 的 目标 , 地 保 但 耕
护 形势 仍然非 常严 峻 … 。存 在 耕 地 保 护 问题 的主 要 原 因 在于市 场失 灵 和政 府 失灵 , 主要 表 现 为耕 地 保 护 产 权 不 清 - 。这就需 要在 明确 耕 地保 护 产权 的基 础 上 , 立 耕 】 2 J 建 地保 护 区域 补偿 机制 。
F6 . 0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02—20 eO8 0 —05 14 2O )5 14—0 7
中图分类号
作 为一个 人 口大 闻 , 耕地 保 护 问题魁 我 国土地 管 的 基 本命 题 。现 实 中 , 耕地 过度 非农化 与耕 地质 量 的下 降 已 经 成为 我 闷耕 地保 护工 作 亟待解 决 的两大 问题 , 事关 同家 粮 食安 全 、 会 稳 定 和 经济 可 持 续 发 展 。为 了保 护 耕 地 , 社
和义 务对等 角度 出 发 , 由部 分 经 济发 达 、 多 地 少 的地 区 人

效用 价值 论起 源很 早 , 国经 济学 W ・ ・ 埃 德 是这 英 F劳 理 论 的先驱 者 。他 认 为 商 品 价 值 只表 示 人 对 商 品 的心
理感 受 , 表示商 品 某 种 内在 的性 质 ; 值 取 决 于 人 的 欲 不 价 望 以及人 对物 品 的估 价 l 。1 纪意 大 利经 济 学 家 加 利 4 8世 ] 阿 尼 、 国经济 学家 孔 狄 亚 克都 认 为效 用 是价 值 的源 泉 。 法 这 一理论 经 过法 国著 名经济 学 家萨伊 等人 的系统 化 , 为 成

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研究

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研究

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研究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研究引言: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耕地面积逐渐减少,保护耕地已成为重要的国策。

为了补偿耕地保护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损失,政府逐渐建立了耕地保护补偿机制。

本文将对耕地保护补偿机制进行研究,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的意义保护耕地对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耕地资源受到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共同侵蚀。

为了保护耕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是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机制。

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的意义在于,可以使耕地受损失的农民得到经济和社会的补偿,鼓励农民积极参与耕地保护工作。

此外,补偿机制还可以调动地方政府和企业的积极性,促使其更加重视耕地保护。

二、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的运行方式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的运行方式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企业。

1. 中央政府层面中央政府在制定法律法规和政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多项关于耕地保护和补偿的法律法规,如《土地管理法》和《农村土地承包法》等。

这些法律法规为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的实施提供了法律基础。

中央政府还通过财政扶持政策对地方政府和农民进行补偿。

例如,中央政府每年会拨付一定金额的资金用于耕地保护。

这些资金主要用于扶持农民转产、转业,鼓励他们放弃耕地,以及对农民进行培训等。

2. 地方政府层面地方政府在耕地保护补偿机制中的作用更加直接。

地方政府负责制定具体的耕地保护和补偿政策,并对具体项目和补偿对象进行认定和核算。

地方政府还需要建立监测和评估体系,确保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补偿的公平性。

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土地流转和有偿使用等方式来实施耕地保护。

对于流转的耕地,地方政府可以制定政策,鼓励市场化流转,确保农民合理获得补偿。

同时,地方政府还需要加强对有偿使用耕地的企业的监管,确保其按规定支付相应的补偿费用。

3. 企业层面企业在耕地保护补偿机制中是补偿的主要支付方。

在使用耕地进行工业化生产或城市建设时,企业需要向地方政府支付相应的补偿费用。

农地征收补偿机制研究

农地征收补偿机制研究

农地征收补偿机制研究摘要: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建设所需用地也不断增加。

农民的土地在被征收和征用过程中,各种矛盾不断激化,涉及农地征收补偿的行政案件的数量不断增加。

本文对现有中国农地征用补偿机制进行剖析,得出一系列存在的问题,并对征地补偿机制的重构作出思考。

关键词:土地征收;补偿机制;制度重建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农地征收势将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虽然我国实行着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但农地征收涉及到地方政府、集体和农民三方的利益,如果征地补偿制度不能兼顾公平、合理、规范,那么会造成三者间的矛盾,甚至矛盾激化引发社会动荡。

现有的征地补偿机制补偿标准过低、补偿范围小、补偿方式单一,只有从农地征收补偿制度本身进行重构改进,才能从本质上提高征地的社会公平程度和效率,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一、农地征收补偿制度的内涵土地征收补偿是国家为了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定程序,将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转变为国家所有,并给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个人相应补偿的行为。

从这一定义可以看出我国的土地征收具有几项特征:一是征收的主体必须是国家,实际行驶土地征收权的是各级土地管理机关和人民政府;二是征收是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是国家依法征收土地的唯一原因;三是土地征收的对象只能是集体所有的土地,国家可以直接行使土地的处分权利;四是土地征收具有强制性,是国家单方面的意志;五是土地征收必须进行补偿,土地被征收的集体和农民个人有权取得经济上的补偿。

二、现有农地征收补偿制度存在的问题我国的《土地管理法》虽经过多次的修订,但仍存在一系列的问题:1、征地补偿缺乏法律支撑虽然我国在2004年的宪法修改中明确了相关补偿条款,但是对征地补偿的原则却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包括法律对补偿的主体没有明确划分,是以集体经济组织登记户口,还是以土地承包人为标准进行;法律对农嫁居、入赘婿、新生儿等能否享有分配权也没有明确规定。

在征地补偿实践中,各地只能够依据村民代表大会决定土地补偿方案,随意性比较大。

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建设相关问题浅析

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建设相关问题浅析

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建设相关问题浅析本文分析了开展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建设的目的及主要内容,然后探讨了具体地区在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建设中取得的成效,最后给出今后进一步推进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建设的措施。

标签: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建设成效;推进措施一、开展耕地保护补偿的目的对国内现行的耕地保护政策进行分析可知,地方政府通过耕地保护能够获得的经济利益相较于发展工业化、城镇化是远远不如的。

只要是地区的工业化、城镇化水平较高,那么地区经济必然是较强的,社会经济问题也能够得到切实解决。

而耕地保护工作做得较好的地区,其经济实力应该是相对薄弱的,社会经济方面的矛盾也较为突出,地方财政显得较为困难,农民增收目标也难以实现。

因此说,地方政府、广大农民对耕地予以保护的过程中想要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是不太现实的,因而保护耕地的积极性也就无法激发出来。

从国家层面来说,只能够采用严管、强制的方式来完成耕地保护,此种政策所呈现的主要特征就是政府、农民一直处于被动保护状态中,内动力明显缺乏,而且难以持续。

所以说,耕地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应该要予以适当的补偿,并构建起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如此方可使得地方政府、广大农民的积极性能够被激发出来,主动投入到耕地保护工作之中,进而确保耕地保护、粮食生产能力的保障目标能够切实达成。

二、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的内容耕地保护补偿主要包括建设性补偿、激励性补偿。

在我们国家,建设性补偿已经开展了十几年的时间,相关的规章制度已经构建起来,资金渠道也十分稳定,并确定了良好的效果。

建设性补偿即是将补偿资金全部用于耕地质量改善、配套设施建设之上,在耕地保护方面是赋有成效的,然而却无法推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农民增收的目标也难以达成,因而对农民产生的吸引力并不大,无法将农民保护耕地的内动力激发出来。

激励性补偿是对履行保护耕地义务的农民、地方政府和集体经济组织给予补偿,其特点是保护耕地的主体直接受益,能够提高保护耕地的积极性,效果显而易见。

运用土地发展权促进耕地保护的机制探讨

运用土地发展权促进耕地保护的机制探讨

法 联 动机 制 、共 同责 任机 制 等土
地执 法监 管长 效机 制 。
第 五 ,加 强法 治建 设 。完 善 土地执 法 的程 序规 定 ,以利 于对 现 行犯 的及 时 制止 ,在减轻 土 地 违 法行 为 对耕 地 的损坏 ,减 少 社
第二 , 采取 多种 方式 , 加 社 增 会对 耕 地 的需求 ,抑制耕 地 流失
和建 设 用地 的过 快增 长 。
第 三 , 善 土地 管理 , 过科 完 通
学规 划 和集 约 、 节约 使用 耕 地 , 尽
可 能 提 供 更 多 建 设 用 地 后 备 资
会 财 富损 失 的同时 ,降低违 法 者
抗 拒法 律 实施 的意 愿 。程序 设计 应 当合 理安 排 司法 机关 、行 政 执 法机 关 乃至 行政 管 理相 对人 在执
源 :采取 市场 化 方式 等手 段 减轻 指标 的 指令性 质 ,完 善 土地 税制
以改 变 “ 土地 财 政 ” 的状况 并 遏制
法 程序 中的法律 地 位和 权力 ( ) 利
义 务配 置 ,充分 兼 顾公 民权 利 和
研 究 与 搽 索 △
济活动 , 不是 由社会 受益群体共 却 同承担保 护义务 , 而是 需要保护 区
源 锐减 等方 面 取得 了成 效 ,但 由
保 护 。耕 地保 护 是 指运 用 法 律 、
行 政 、 济 、 术 等 手 段 和措 施 , 经 技
视 的地 位 。土地 管 理法 的程 序 规
投机 , 加大 闲置土地 处 置 , 解 土 缓
行 政 效率 。完善 土地 处罚 的实 体
规定 , 避免 出现法 律漏 洞 , 善 有 完

建立耕地保护的土地管理新机制之探讨

建立耕地保护的土地管理新机制之探讨
程序 , 但 是在操作过程中因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 出现 占用 、 买卖等 非法转让土 地和越权审批 、 或先征后批 、 或 以合 法形 式掩 盖非法 占地 的现象 , 导致农村 土地流失 ; 在地方 预审过 程中, 对项 目用地 的标 准和总规模 不进行严格 的审查 , 审查
1 土地 管 理机 制 中耕 地保 护存 在 的 问题
及公共 利益 是征地 适用 的重要 条件 , 但 是在 实际运作 过程 中, 由于“ 公共” 范围界定不 清或故意混 淆 , 有 的地 方不按规 定使用农村土地征用权 , 或是以“ 公共 ” 的名义将 土地征作它
用, 违反 了征地适 用范围和征地 的操 作程 序。同时有 的地 区
此过程 中采取法 律 、 行政 、 经济 、 技术等手 段和措施 , 要对 耕 地的数量和质量加 以保 护 , 但在实 际操作过程 中 , 由于人为 、
发展和社会 安定的重 大举措 。 因此 必须建立健全 土地管理新机制 , 规 范耕地 使用与保护 的相关制度 , 以夯 实农业 发展 的基础 , 促进 国家经济 的持续发展 和社会 的长期稳 定。该 文从耕地 面积减 少、 利 用率较低 、 农 民权 益保护 问 题、 缺 少土地利用整体规划 、 存在违 法违规征地现 象、 土地 管理 制度 不完善等方 面对我 国土地 管理机制 中耕地保护 存 在的 问题进行 分析 , 并根据笔 者的工作经验 , 提 出加 强管理 、 规 范监 督机 制 、 保护农 民权 益、 建立健全 土地 管理制 度等建立耕地保护的土地管理新机制的对策措施 , 以期与广大土地 管理 工作 者进行 交流与探讨 。 关键词 : 耕 地保 护 ; 土地管理 ; 建立新机 制 中图分类号 F 3 2 1 .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 号 1 0 0 7 — 7 7 3 1 ( 2 0 1 3 ) 1 3 - 1 7 - 0 2

浅谈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落实与完善

浅谈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落实与完善

浅谈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落实与完善摘要:耕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业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和人口增加的加速推进,耕地资源的保护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为了保护耕地资源不被过度占用和破坏,我国实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

该制度要求在占用一定数量的耕地的同时,要对同等面积的非农用地进行配套补充,以实现耕地资源的总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的目标。

本文将从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概述、存在问题及原因、优化措施和建议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为其落实与完善提供参考和思路。

关键词:耕地占补平衡;落实;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是我国重要的土地保护制度之一,旨在保障耕地数量不减少、耕地质量不降低,确保粮食生产和农村社会稳定。

近年来,我国对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落实与完善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一、积极落实与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重要性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是中国政府为保障粮食安全和生态保护而制定的一项重要制度。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不断加速,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使得土地资源的紧缺问题日益严重,占用耕地程序和标准不完善、执法不力也会增加耕地过度占用和非法占用的风险,进一步恶化了生态环境和粮食安全问题。

因此,积极落实与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对于解决当前耕地资源短缺和保障粮食安全意义重大。

(一)保护耕地资源耕地作为农业生产的基础,具有不可替代性和重要性。

落实和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可以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利用,从而保护耕地资源。

(二)维护农业生产落实和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可以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保障农民的生产权益,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三)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

落实和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可以保障粮食生产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1]。

(四)促进乡村振兴耕地占补平衡制度与乡村振兴战略紧密相连。

我国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实践分析

我国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实践分析
用于基本农 田政策性补贴 。
区粮 田建设 给予2 0 亩年 的资 金扶持 。上述 两项 资 0 元/ 金 主要用 于基本 农 田保 护区 内土地复 垦 、粮 田建设及 配套 建设 等方面。
12 成 都耕地 保护经济补偿实践 .
成都市 以新增费作为主要资金来源设立耕地保护基 金 ,并将耕地保护补贴与农 民养老保 险制度建设结合 。 成 都市于 2 0 年提 出把加强耕地 保护作为 综合配 08
24 2 1年 第3 卷第 1 0 2 3 期
■修2主 O, 基 从 联9理 作.要 电规 事 国n 科 收-局 金3 子9 订g 稿1 系7 土e 者0 项 电, 邮和 资4 简) 日@ 话1 箱女 源, 介国 期2 目6 经博 :土 0资 w士 2o 济r 上后 高n e 研管 1源 海 i 魏 — g 2 5 a - 究 一 市 6 o ( 0 1 8 划 l - . c
通过 对这些 地 区耕 地保 护经济 补偿 实践 的分 析 , 以期 为建立和完善耕地保护措 施和政 策提供 借鉴 。
偿 的面积 和补偿 重点进行 动态调 整 ,补偿 资金一般 到
区县 ,具体使 用 由区县根据 实际情地保护经济补偿 实践
摘 要 :对我 国部分 地区试行耕 地保护经济 补偿机制的 实践作了初步总 结 ,从补偿 对象 、补偿标 准 、资金来 源 、 资金使 用等方面分 析 了各 自特点 ,依据资 金来源和补偿 对象阐述 了补偿实践 中的不 同模 式。结合上海 实际 ,提 出 了完 善新增建设 用地土地有 偿使用 费使用 、落实基 本农田保护基 金 、加强 土地管理基础 业务 工作 ,以进 一步促进 耕地 和基本农田保护补偿机制完善 的建 议 。 关键 词 :耕 地保护 ;经济补偿机 制 ;实践分 析 ;土地管理 中图分类号 :F 9 . 23 2 文章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 9 .3 92 1) 1 0 40 0 512 (0 20 . 2 —4 0

关于加强耕地保护的思考

关于加强耕地保护的思考

关于加强耕地保护的思考在现代社会发展的背景下,耕地保护变得日益重要。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高速发展,我国的耕地面积逐渐减少,面临严重的耕地资源压力。

因此,加强耕地保护成为了当务之急。

本文将对加强耕地保护的相关问题进行思考与探讨。

一、加强耕地保护的重要性耕地作为农业生产的基础,对于国家的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目前我国的耕地面积正以惊人的速度减少,这对我国的农业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因此,加强耕地保护具有以下几个重要性:1. 保障粮食安全: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基础,加强耕地保护可以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为人民提供稳定的食物供应。

2.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耕地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只有保护好耕地资源,才能培育良好的农田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生产力,增加农民的收入。

3. 维护生态平衡:耕地的保护涉及到土壤、水资源、生物多样性等方面,通过加强耕地保护,可以维护生态平衡,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减少生态环境破坏。

二、加强耕地保护的措施为了有效加强耕地保护,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从不同的方面进行综合治理。

1. 完善法律法规:加强耕地保护需要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耕地保护的责任和义务,加大对耕地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确保耕地资源的有效保护。

2. 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减少非农业用地的占用,优先保护耕地,避免城市扩张对耕地的侵蚀。

3. 推进科技创新: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对耕地的占用需求,实现农业生产的高质量发展。

4. 加强土壤环境管理:加强农田土壤的保护与治理,降低土壤退化的风险,提高土壤肥力,为农业生产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

5. 建立耕地保护的经济激励机制:通过建立耕地保护的经济激励机制,对农民保护耕地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激发广大农民积极参与耕地保护的积极性。

三、优化耕地资源利用的思考除了加强耕地保护之外,还应当积极推动耕地资源的优化利用。

当前,我国的耕地利用率不高,存在着浪费和不合理的现象。

基于土地发展权视角的耕地保护补偿标准研究——以东莞市为例

基于土地发展权视角的耕地保护补偿标准研究——以东莞市为例

基于土地发展权视角的耕地保护补偿标准研究——以东莞市为例摘要: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建设深入推进,耕地后备资源不断减少,耕地保护面临多重压力。

文章从土地发展权视角出发,以东莞市为例,通过村集体和政府两个角度,分别测算其耕地保护机会成本,通过结果比较分析,对东莞目前耕地保护补偿水平进行评价,并提出未来东莞耕地保护补偿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土地发展权,耕地保护,机会成本,补偿标准引言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耕地保护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局性战略问题。

近年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各地有关部门积极采取措施,耕地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特别是珠三角地区,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较高,土地开发强度大,耕地后备资源不断减少,加之耕地保护激励约束机制尚不健全,耕地保护面临多重压力。

本文基于土地发展权视角开展耕地保护补偿标准研究,明确耕地保护主体的机会成本和预期,进而推动政府制定合理的耕地保护补偿标准,有助于提高相关主体耕地保护积极性,对于稳固粮食生产、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也具有重要意义。

一、测算理论基础(一)土地发展权理论土地发展权是对土地在利用上进行再发展的权利,即土地所有权或土地使用权人改变土地现有用途或者提高土地利用程度的权利1,是一项独立于土地所有权的权利2。

基于土地发展权视角,耕地与建设用地一样拥有虚拟发展权,作为耕地使用权人,具有对耕地进行开发建设的权利,可将产出收益较低的耕地转变为收益较高的建设用地,从而获得耕地非农用途的相应收益,即耕地保护的机会成本是指耕地保护主体为了保护耕地而放弃的耕地作为其他用途的最高收益。

(二)土地收益理论土地收益理论认为,土地价格是土地收益即地租的资本化。

美国经济学家伊利认为:“土地的收益是确定它的价值的基础,土地的使用会不断地、年复一年地产生收益,这也就是土地年收益系列,或称为地租流。

把预期的土地年收益系列资本化而成为一笔价值基金,这在经济学上就称为土地的资本价值,在流行辞汇中则称为土地的售价。

耕地保护经济补偿运行机制及补偿效应分析

耕地保护经济补偿运行机制及补偿效应分析
区 内 经济 补 偿 机 制 ” “ 于上 级 政 府 调 控 和 财 政 转 移 支付 的 耕 地 保 护 区 际 经济 补 偿 协 商机 制 ”, 对 区 内和 区 际经 和 基 并
济补偿方式 、 运行 机 理 进 行 了分 析 。 同 时 , 对 耕 地 保 护 经 济 补 偿 效 应 概 念 、 型 界 定 的 基 础 上 , 合 农 户 问 卷 调 在 类 结
2 耕 地 保 护 区 内经 济 补偿 机 制
部性( 总体外 部性 ) 由所 有耕地 生态 社会效 益消 费者 2 1 耕 地保 护 区 内经 济补 偿方 式 , . ( 部 性 受体 ) 外 向耕 地 生态 社 会效 益 生产 和供 给 者 ( 外部 2 1 1 常规经济补偿。常规经济补偿形式一般包括货 . .
受耕地保护 区际经济补偿影响 , 即在耕 地保 护区际经济
补偿 实 现 ( 区际外 部 性 内部 化 ) 基础 上 , 能 完全 实 现 的 才 耕地 保 护 区 内经济 补 偿 。
1 耕 地保 护 经 济 补偿 机 制 的 内涵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耕 地保 护 区 内经 济 补 偿 机 制 是 指 基 于耕 地 保 护 外
的不 同, 耕地保护外部性赤 字区域 ( 耕地保 护 目标较低 地区) 通过资金 、 实物 、 技术等方式向耕地保护 外部性盈
余 区域 ( 地 保 护重 点 区 ) 予 相 应 的补 偿 , 实 现耕 地 耕 给 以 保 护 区 际外 部 性 的 内部化 机 制 。
及 改 善农 业 生态 环境 为 目标 的耕 地 质 量 保 护 补 偿 , 未 但 形 成独 立 于 农 业 补 贴 的 耕 地 保 护 经 济 补 偿 体 系 。这 样
牛 海 鹏

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机制的应用研究——以黑龙江省和福建省为例

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机制的应用研究——以黑龙江省和福建省为例
华 中农 业 大 学 学 报 ( 会科 学 版 ) ( 8 期 )0 0 1 社 ,总 5 2 1 ( )
J u n l fHu z o g Ag iut rlUnv riy S ca ce csEdt n o r a a h n rc l a ie st ( o il in e ii ) o u S o
两 大 问题 , 关 国家粮食 安 全 、 会稳 定和 经济可 持 设想 》2 我 国耕 地保 护制度 的理 论命题 与机 制创 事 社 l 与《 ]
续 发展 。为 了保 护耕地 , 国家采取 了一 系列 措施 , 实 新 》3、中国 区域 耕地赤 字 / 余 预测 》] 耕 地保 l 《 ] 盈 [和《
积 标 准 、 偿 资 金 的运 行 管 理 、 制 监 督 以 及 保 障措 施 等 方 面 , 讨 了我 国 耕 地 保 护 区 域 补 偿 机 制 的 运 行 。 补 机 探
关键词
耕地保护 ;区域补偿机制 ; 福建省 ; 龙江省 黑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83 5 (0 0 0—0 60 10 —4 6 2 1 )10 7—6
责任 和义务 对等 角度 出发 , 由部 分经 济发达 、 多地 以来 , 人 福建 省经 济快 速发 展 。地 区生 产 总值 由 1 7 98
少 的地 区通 过财 政转 移支 付等方 式对 经济 欠发 达地 年 的 6 . 6 4亿元 ( 当年 价 ) 加 到 2 0 增 0 5年 的 65 8 9 6 . 区而过 多 承 担 了耕 地 保 护 任 务 的地 区 进 行 经 济 补 亿元 ( 当年价 ) 按可 比价 计算 , 均 增 长 1 . ; , 年 2 6 同 偿, 以协调 不 同区域在 耕 地保护 利益 关 系 , 而达到 期 , 从 人均 地 区生 产 总值 由 2 3 0元 / ( 7. 人 当年 价 ) 加 增 既能满 足社 会经 济 发 展对 农 地 非 农 化 的 合理 需 求 , 到 1 4 . / ( 86 6 0元 人 当年价 ) 图 1 , ( ) 年均增 长 1 . 11 又能在 总体 上最 大 限度地 保护有 限的耕地 以保 障我 ( 比价 ) 可 。产 业结 构 进 一 步优 化 , 一 产 业 在地 区 第

耕地资源的价值体系及其经济补偿机制研究

耕地资源的价值体系及其经济补偿机制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2010,22(9):152~154A c t a A g ncu l t u r ae J i an gxi耕地资源的价值体系及其经济补偿机制研究李明秋,赵伟霞(河南理T:大学测绘与国上信息J:程学院,河南焦作454150)摘要: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对耕地的功能和价值体系进行了重新认识和定位,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构建旨在使耕地保护外部性内部化的经济补偿机制,以解决耕地持有及保护主体激励不足、耕地占用主体或破坏主体约束不足的问题,建立起耕地保护的长效机制,并对补偿机制构建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耕地资源;价值体系;经济补偿;机制中图分类号:F30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581(2010)09~0152一03耕地作为一种特殊的自然资源,它除具有一般自然资源的经济功能外,还具有其他自然资源所不具备的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

耕地所具有的这些功能均是基于耕地生态系统的生态过程而产生的。

我国是一个人均耕地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由耕地和其他一系列生物及非生物自然资源所构成的耕地生态系统一旦遭到破坏,将直接导致耕地资源再生能力的衰竭,耕地面积的减少和耕地质量及生态环境质量的下降,从而威胁到我国的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社会稳定,而要恢复原有的耕地生态系统必然要付出高昂的代价,在一些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如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这种代价是人类难以承受的。

因此,在耕地利用和保护研究中,不仅仅把耕地看成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和资产,还应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对耕地的功能和价值体系进行重新认识和定位,在此基础上构建旨在使耕地保护外部性内在化的经济补偿机制,这对于提高人们对耕地资源的保护意识和动力、实现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耕地资源的价值体系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认为,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的人类劳动或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抽象的人类劳动是价值的质的规定性,而其量的规定性是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计量的。

什么是耕地保护补偿机制

什么是耕地保护补偿机制

什么是耕地保护补偿机制一、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的概念2014年,国土资源部印发《关于强化管控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的通知》(国土资发〔2014〕18号)提出“完善耕地保护约束激励机制”。

2017年1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中发〔2017〕4号)提出“着力加强耕地管控、建设、激励多措并举保护”。

目前,我国还没有对“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的概念进行定义,参考生态补偿机制的概念,根据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理念,初步给出如下定义:耕地保护补偿机制是以保护耕地持续利用和促进经济持续发展为目的,根据耕地系统服务价值、生态保护成本、发展机会成本,综合运用行政和市场手段,调整耕地保护主体和占用耕地主体之间利益分配的一种经济激励政策并形成的制度。

直白地说,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就是通过制定政策,让占用耕地的单位和个人补偿保护耕地的单位和个人,形成制度,让大家遵守。

作为生态补偿的一种具体形式,耕地保护补偿应当遵循“使用者、受益者付费,保护者得利”的原则,依靠经济手段,引导和激励社会力量保护耕地,推进严管和补偿两手都硬、全方位保护耕地的良好机制的建立。

二、建立健全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的必要性(一)我国耕地保护形势严峻亟待推进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当前,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快速推进,耕地保护形势严峻:一是经济发展对土地的需求持续增长,耕地减少的状况在继续;二是在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国人口还处在平稳期不会下降,人多地少的状况难以根本扭转;三是耕地总体质量在下降,补充耕地的空间越来越小;四是传统的用地观念和土地利用方式尚未得到根本改变,一些地方盲目扩大建设规模,占用大量耕地,而且违法用地行为时有发生,耕地保护的压力依然很大。

我国耕地保护的严峻形势亟待在严格的法律保护的基础上推进耕地保护补偿机制,运用全社会力量保护耕地。

(二)耕地保护补偿机制是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国办发〔2016〕31号)(以下简称《意见》)。

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的实践研究

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的实践研究
的原 因之一却在于农 民缺乏保护耕地 的强烈动力 从
权 、利关 系 .调动广大群众保护耕地 的积极性和主动
性. 构建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
理论上讲 . 民在耕地上耕 种 , 以此来养 家糊 口. 农 并 耕 地本应成为他们 的命根子 . 他们势必将尽力保护耕地 .
可现实 中农民的耕地保 护积极性并不 高 农 民保护耕 地积极性不高的原 因是 多方 面的 .其 中最 突出的是农 业生产效 益 的低下 和农 民对耕地 预期 收益 的不稳 定
耕地 的积极 性 , 有效保护 耕地 。通过 对 国内有关 耕地保 护经济 补偿 实例 的分析研 究 , 章 提出 了完善 耕地 保护 补偿机 文
制 的几个 建议。
关键词 : 耕地 保护 : 经济补 偿 : 制 机
Ca e u e n Ec no i Nhomakorabea m p n a i n M e h nim s sSt diso o m c Co e s to c a s o tv t d La e e v to n Ch n fCuli a e nd Pr s r a i n i i a
XU a - a Xi o mi n
( stto l d uvy g n l n g f un dn poic, unzo 10 5 C ia I tue fa rei d a i G ag og rv eG agh u 0 7, hn) ni n s n a pn n o n 5
1 问题 的提 出
我 国实行最严格 的耕地保护制度 . 而实际上 . 耕地
行 以行政和法律手段 为主的耕 地保 护机制 .保护的手 段和方式比较单 一。亟待综合 运用行 政 、 法律 、 经济等
各种手段 .进一步 明确和调整政府 与农 民之 间的责 、

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的补偿机制研究

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的补偿机制研究
定 区域 内人地关 系平 衡 的一 种表 达 , 有 时段性 。更 重要 具
1 永 久基本 农 田保护 补偿机 制 的构 建
1 1 补 偿主体 . 农 民是 与基本农 田发生最 直 接关 系 的主
体 , 达到保 护耕 地 同时 防止 改变 耕地用 途获 得更 大利 益 要 的 目的 , 先应对 承包 耕种永 久基 本农 田 的农 民进 行 经济 首 补偿 。同时也 应看 到 , 基本农 田保 护政策 的制 定 与某 时期 社 会经 济发展 是 密 不 可分 的 , 基本 农 田保 护 政 策 随着 社
求, 它消 除 了由农 地 发展权 ( 地 变更 为非 农 用地 的发 展 农
权) 产生 土地收 益 的可能 。在 这一 行 为 中 , 方政 府 面 临 地
束性 , 味着 一 经划 定 则 永远 不 能 占用 , 对 坚守 12亿 意 这 . h 地红 线意 义重 大 。 m耕
着发 展地方 经济 的巨大压 力 , 在耕地 利用 低收益 及 耕地 非
由于 我 国现存 的 特殊 的土地 所 有 关 系和 土地 管 理 方 式, 产生 了多个 主体 对土地 收益 的利益要 求 。当耕 地保 护 无 法获取 收益 或者在耕 地转用 的过 程 中有 利可 图 , 利益 主 体 将成 为耕地 流失 的促 进 者 , 之 , 将 成为 耕 地保 护 的 反 它 促 进者 。在一定 体制下 , 主体利益 要求所 决定 的 分配 关 系 结构是 产生农 地非农 化 的动 力 和 形成 诱 导机 制 的重 要 因 素 , 收益 的分配 在 中央政府 、 政府 、 村集 体 以 土地 地方 农
展, 占用耕地的现象屡见不鲜, 个别地方为了上项 目, 规避
报 批程 序 , 想方设 法 把 基本 农 田调整 为 一 般耕 地 , 再调 整 为建设 用地 , 大量 占用 基 本农 田… 。 同时 , 在基 本 农 田补 划过程 中 , 由于补划 的基本 农 田主要是 水土 条件较 差 的薄 地和新 开发 整理 出来 的耕地 , 本农 田的数 量和 质量 也 大 基 打折扣 。可 见 , 国的基本 农 田保 护现 状不容 乐观 。 我 党 的十 七届 三 中全 会审议 通 过的《 关于推 进农 村改 革

探析耕地保护的思考与建议

探析耕地保护的思考与建议

管 理 科l }I 学
探 析 耕地保护 的思 考 与建议
刘 春晖
( 尔滨市国土资源局香坊分局 , 哈 黑龙江 哈 尔滨 100 ) 50 0
摘 要 : 国耕地 资源紧缺 , 我 且其 面积随着时间的推移依然呈惯性 下降。耕地的减 少对我国粮食安全带来挑 战, 引发 了生态环境破坏和新的 也 “ 三农” 问题 ; 究其原 因主要与 工业化 、 城镇化推进 对土地 的需求增加 , 与经济发展 、 民生活消费升级 、 人 基本建设用地增加 , 地转化为非农建设 与耕 用地过程 中的利益 分配偏差有关。提 出要 充分利 用补偿机制 , 真正实现对耕地资源的保 护, 并对耕地补偿 的理论基础和功能、 补偿标 准及 实施 办法
进行 了探 讨 。
关键词 : 耕地 资源; 粮食安全 ;- 5; -  ̄4 城镇化 ; v, - 耕地保护 ; 耕地补偿
坚持不损害群众利益, 不增加农民负担 , 整治方案 核算体系, 占 阱 也 使 甩 j者付出足够的代 价来补偿由 公开 , 村民原有宅基地及空闲地情况公开 , 新的宅 于耕地损失而带来的一系列损失。 另—方面, 按照 基地情况公开 , 拆迁计划公开 , 新建住宅投资情况 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全面认讽芑盹 I 资源的经济、 } = 生 公开,整理后新增耕地承包计划公开。 坚持治理 态和}会价值, 土 重薪建立耕地资源价值评价的指标 个, 成功—个 , —个 , 见效 因地制宜 , 统筹安排, 一 体系 , 把耕地的社会、 生态价值和对后世的影响纳 村—策, 分类实施。 入地方 G P评价体系 , D 使耕地保护者 “ 有利可 4 2补充耕地应质 、 量兼顾 图” 。三是建立耕地保护补偿转移支付, 帮助耕地 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实施对于遏制耕地锐减 资源丰富地区发展经济, 体现工 反哺农业、 发达 的 势头 , 实现耕地总 量动态平衡目 标和经济社会可 地区支持欠发达地区、城镇带动农村的科学发展 观。 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4 . 4 建议 4.开垦耕地应尽量选质地好 的 .1 2 后备土地资 源。 通过开发后备土地资源补充辨地的质量主要取 我国耕地面积的减少是 由于工业化、城市化 决于后备土地资源的先天条件 , 如果要开垦的后备 速度加快 , 国家固 定资产投资增加、 居民生活水平 重的影响 和挑战 。 土地资源的先天条件不足或自然质量不高 , 即使投 是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和 2 2耕地资源的减少 , 社会需求的驱动, 会诱 入再多的人力、 物力, 也难以获得高质量的耕地。 矛盾; 于耕地产投不清和征=制度安排不当形 是由 I 也 致 大量的 边际。 42 . 完善批睑保护考核体系。由于我国后备 成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个 2 利益分配问题, 是耕地 靠开发后备土地资源来实现耕 征收、 转让中的丰厚利润在驱使其快速非农化和被 2 _ 3耕地资源减少会引发新的“ 三农 ” 问题和 土地资源先天不足 , 不利于农业 结构调整。 地占 补的数量平衡存在较大困难 , 建议尽快完善耕 转化为建设用地。 为此 , 我们在遏制耕地减少、 保护 地保护考核体系。 对耕地占 I 的考核实质是对 耕地资源的过程中, 平衡 应该从全面认识 耕地资源价值 3 耕地资源戚少的成因分析 耕地对 人 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其他资源和生 耕地生产能力占 补平衡的 考核。 在明确这一根本 目 和使耕地征收、 转让利益合理回归及分配的高度出 产要素不可替代的作用。它通过承担粮食安全、 生 的的基础上可以采取“ 以质抵量” 来实现耕地 占 补 发 , 充分利用利益补偿机制, 对耕地资源进行切实 态保护、农村社会保障等重任来稳定社会经济发 平衡这_ 标。要实现耕地生产能力占补平衡, 一目 需 有效地保护。 l 耕 展。 但是, 耕地又是土地资源中昂活跃、 最易进行功 要建立在补允耕地与占用耕地的针对性比较和耕 能转换 流失的部分, 社会经济发展中有多种因素 地质量量化的基础_ 科学地确定耕地开垦费的数 值的回归和极差地租的合理分配。 上, 补偿是—种效用 在驱使和拉动耕地资源减少。 分析我国耕地资源减 量和改造中低产田的数量及标准, 同时要严把耕地 获得者对效用提供者在提供该种效用过程中所付 占 补平衡考核、 验收关, 确保耕地质量不变劣, 生产 出代价的一种回 , 报 它涉及到效用在主体或空间上 少的成因, 主要有以下方面: l 工业化的 睦 端进 租对土地需求增加, 需 能力 F 降。 的流转和交易, 与主体之间的利益密切相关。 4 1实行耕 . 4 求拉动使耕地功能转化和数量减少; 4 3土地开发整理项 目竣工验收后 ,国土资 2 3 2城市化的加速发展 , 城市建成区的 扩大和 源部门要及时进行地类和权属的变更登记; 加强新 置、 利用结构进行优化、 外部性进行校正的重要手 对经省级有关部门确认符合基本农田 段。 耕地资源的利用价值和功能具有多佯性。 人们 交通、 居住水平的提高 , 要求有一定数量的上地作 增耕地管理 , 保证, 致使耕地资源减少城市化是现代经济社会发 保护条件的, 应及时纳入基本农田储备库。乡麒 ) 通过耕地用途的 转换来调节、 配置士 地利用结构。 展 的内在要 求和必然 趋势 ; 人 民政府要组织项 目 所在村做好土地承包经营工 4 3实施耕地补偿体现了公共事业负担的公 4 有助于对j 魁 3 3经济发展中投资逐年递增 , 城市居民收入 作 , 及时 作物。国土资源部门要不定期地组 平 陛, 增加和消费升级, 致使基础 沲 建设和生活消费用 织开展项 目 “ 回头看” ,发现闲置荒芜的要责令整 再认识。 耕地资源具有不可移动性以及自 然承载能 情节严重的 , 可暂停项目所在乡镇土地农转用 力的无法替代性特征,国 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 , 地需求旺盛 , 催化耕地减少投资、 消费和国际贸易 改 ; 被誉为驱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 和土地开发整理项 目的申报。 必然要利用特定的耕地进行 共事业发 展和公共 4加强耕地保护的建议 4 - 3严管、I 双管齐_ 建= 元保护日 基础设施建设。 卡 偿 F, 够 喇 而这种因公共利益需要必须占 用的 41节约集 约用地 . 耕地保护的严峻形势,与管理体制有很大的 耕地, 且只能通过强制性的征收措施来使需求得到 因地制宜 , 先易后难 , 积少成多。 在城市规 关系。 从管理体制来看 , 我国《 土地管理法》 赋予了 满足。按照公平原则, 公共事业收益形成的成本应 划区范围内的村庄结合城市建设逐步改造成居民 各级地方政府对耕地进行监管的职责。 我国耕地保 该由全c 4 暖益 者共同负担,并向全体受益者征收, 小区,腾出的建设用地指标, 置换用于城市其他项 护 , 事实上是中央政府委托地方政府进行管理。但 绝对不能由部分 ^ 来承担。 目建设。 镇驻地规划区范围内的村庄应大 提倡建 是 , 地方政府在制定中长期经济发展训划时, 通常 参考 文献 设居民小区, 禁止冉建平房, 空闲的住宅一律拆除, 只考虑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目标 、 口发展规划 f 陈兰生. 人 1 1 土地的警告 经济参考掘 ,0 8 2 0. 复耕或转 让作为他用。 村庄建设要 向中心村集 和城市发展目标,很少考虑土地资源的保障能力, 【 2 】 单艳红, 杨林章 , 王建国. 国 我 耕地损失的经济学 中, 大力提倡旧村改造, 新村建房一律建成 占 地少, 从而加大了 耕地保护的难度。 要解决耕地保护失灵 分棚 捉 系 业 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0 2 2 0 经济实用方便自/ 康 , 一 勺J 楼 统 规划, 统一设 汁, 统一 的难题, 必须坚持严管和补偿两条腿走路, 调动多 [刘新卫. 3 】 “ 黄金发 展阶段” 日本、 韩国和 台湾土地利 标 准 , 一 施工。 对于老年人现居住面积很大 方积投陛, 立耕地多元保护机制。 统 + 建 具体来说, 就是 用浅棚_国土资源情报 , 0 . J l 2 6 0 的旧宅的处理 ,可以山其子女按规划建设面 较 方面把耕地损失的外部成本“ 内化”把耕地损失 , 小, 但方便实用的平房 , 也可以由卡 委会统 一 寸 矬设 造成的社会 、 生态 、 机会成本以及埘后世 的影响代 老年公寓周转使用 开展指标置换实施旧村改造要 价纳入市场成本,重新建立耕地用途转移的成本 责任 编辑 : 孙卫国

我国耕地保护法律制度研究

我国耕地保护法律制度研究

我国耕地保护法律制度研究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被大量开发利用,耕地资源面临了巨大的压力和威胁,保护耕地资源变得尤为重要。

我国自1994年开始实施耕地保护法以来,对于我国耕地保护立法和制度的发展贡献重大,但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本文就我国耕地保护法律制度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耕地保护法的基本情况我国《耕地保护法》是为了保护耕地资源,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颁布的。

该法明确了耕地的保护对象、保护范围,规定了耕地的基本农田、耕地占用与补偿、耕地占用制度等方面的内容。

该法的颁布和实施,对我国的耕地保护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同时也推动了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的利益保护。

二、耕地保护法存在的问题1.保护标准不够严格。

在一些地区,由于政府为了经济发展而规避有关法律规定,盲目扩大城镇用地和工业开发区,大量占用耕地资源,对耕地的保护标准不够严格,导致耕地破坏严重。

2.老基本农田和新增基本农田的占用补偿不一致。

耕地保护法规定,对于占用耕地资源的项目,需要补偿占用的老基本农田和新增基本农田。

但是,在一些地区占用补偿不一致,导致占用新基本农田的补偿较低,使得新基本农田面临被占用的风险。

3.耕地保护与发展的平衡不够协调。

在当前的大环境下,发展经济和保护耕地往往存在着矛盾。

因此,政府应该根据不同地区和不同行业的需要,统筹考虑耕地保护和经济建设的平衡问题,合理规划土地资源。

4.监管措施不到位。

现有的法规对于未经批准擅自占用耕地的行为做出了相应的处罚和追责,但在执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监管部门不够严格,或者地方政府抵触执法,导致法律效果较弱。

5.执法效果需要提高。

在执法过程中,由于监管措施的不够严格和现实利益存在的干扰,执法效果需要进一步提高。

政府应该加强执法力度,加快执法效率,使得违法者付出相应的代价。

三、耕地保护法律制度的优化路径1.加大保护标准力度。

政府应该加大保护标准力度,采取更加严格的措施,保护好我国耕地资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的探索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人口增长,土地资源特别是耕地资源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逐年减少的耕地严重威胁我国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

如何缓解人地矛盾、有效保护耕地,成为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我所积极探索耕地保护补偿制度,希冀以此为切入口,探索一条人与资源和谐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耕地保护、人地矛盾、探索、耕地保护补偿机制、
一、耕地保护补偿机制构建的背景
耕地是支撑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保护耕地不仅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直接影响到所在地区的经济增长、社会稳定和生态建设。

我国国土面积960万km2,总量居世界第三,但人均耕地不足1hm2,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

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快速推进,土地利用和管理面临的矛盾更为突出,耕地保护的形式更为严峻。

为政之要,首在足食。

党中央、国务院对耕地管理工作高度重视。

1997年5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指出:“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

“必须认真贯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必须采取治本之策,扭转在人口继续增加情况下耕地大量减少的失衡趋势。

”2004年12月24日《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再次指出:“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是由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决定的,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决定》强调指出:“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层层落实责任,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

”2007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庄严宣布,18亿亩耕地是不可逾越的“红线”,并要求18亿亩耕地要保持到2020年。

在这种背景下如何"保护资源、保障发展",保证现有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呢?耕地保护新机制呼之欲出。

二、建立健全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要解决耕地保护的难题,就必须坚持严管和补偿两条腿走路,调动多方积极性建立耕地多元保护机制。

但是,纵观国家出台的政策措施,较多地注重了严管的一面,而没有充分照顾耕地资源地区的利益,没有顾及这些地区保护耕地对全国作出的巨大贡献和牺牲,没有充分考虑保护耕地资源对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的制约和限制。

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经济发展和当地财政收入可以跨越式发展,而耕地资源丰富的地区,只能在中央严管的政策下,默默为国家做贡献,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这些地区落后的经济发展,给地区稳定和全国社会和谐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耕地保护补偿机制”,是耕地保护工作中非常重要,但长期被忽视,仍然缺位的薄弱环节。

我国耕地保护长期以来重视“约束性”保护和“建设性”保护,但对“激励性”保护重视不足。

经济激励政策在耕地保护中长期缺位,导致耕地保护者得不到应有的经济补偿和激励,耕地占用者无偿或以较低成本占用了有限的耕地,既不利于耕地保护目标的实现,也影响了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及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和谐。

有鉴于此,我们应该积极探索这种“以奖代罚”的保护耕地的重要手段,建立健全耕地保护补偿机制,以此更大的调动耕地保护的积极性、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三、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的探索和设想
1、设立耕地保护补偿基金制度。

解决资金来源是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的关键。

设立耕地保护基金,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让公共财政更多向农村倾斜、公共服务更多使农民受益。

耕地保护补偿资金不足是制约瓶颈,建议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筹措资金。

一是提高耕地占用税和费。

实际上是提高了建设用地的取得成本,从经济上遏制用地者浪费土地的冲动,降低了地方政府新增建设用地的收益。

从根本上讲是控制了县市政府多占耕地、扩大建设用地规模的好处,从利益机制上“严控增量”。

提高标准后,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仍然用于耕地,专项用于基本农田建设和保护、土地整理、耕地开发,并向粮食主产区倾斜,可谓取之于土,还要用之于土;二是提高征地补偿费。

提高征地补偿费进一步提高了地方政府的土地扩张成本,从而减少适宜耕种的耕地被大量地转为建设用地。

更合理地调整供地者和用地者之间的利益分配,建立相对公正、公平的国土资源收益分配机制;三是加大耕地保护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当一个区域被评定为耕地保护的优先区域并划为基本农田保护区,在现有的耕地保护制度下,意味着对该区域进行了土地利用的管制。

区域土地使用受到了限制会使区域居民的福利受到两个方面的损害,一是居民可能会丧失就业的机会,减少收入来源,从而没有能力来改善生活;二是区域政府会丧失经济发展带来的税收等财政收入,没有能力提供足够的公共服务来满足区域内居民的需求,如无法改善交通运输条件、教育设施、医疗条件等。

为了补偿这种损失,必须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使发展受限区域的政府具有能力投资于公共福利措施,并通过减少居民的税收来补偿其损失,实现区域福利的均衡。

2、注重耕地质量保护。

目前我国耕地保护还滞留在数量的保护上,不利于对耕地质量进行行之有效的监管和保护。

下一步耕地保护面临的任务是逐步变数量保护为数量、质量保护统筹兼顾,应当建立耕地保护补偿基金发放与耕地保护数量、质量挂钩,实行差别对待;同时将耕地质量保护工作作为考核指标,纳入政府目标考核任务,进一步强化各级政府的耕地质量保护意识。

3、搭建了投诉处理平台。

随着耕地保护基金制度的设立,即会急需搭建一个负责政策宣解、受理违法用地举报、查处的平台。

设立耕地保护补偿基金专线,负责广大农户来电咨询、受理投诉举报和对违法违规占地进行处理。

专线的开通不仅会实现违法违规占地"早发现、早预防、早查处",还能充分调动农民群众保护耕地的积极性。

从古至今,土地问题不仅仅是土地本身。

在耕地保护这个问题上,我们要坚持“用责任约束,用补偿激励,用规划管控,用整治改善”的战略方针,建立健全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切实守住耕地“红线”,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保护农民合法权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