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阅读突围方略:记叙文中的人称篇
2010届中考语文阅读突围方略复习16
2010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阅读突围方略:记叙文中表达方式的作用【知识导学】常见的表达方式有叙述、议论、抒情、描写、说明五种。
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是记叙文的主要特点之一。
主要方式是叙述,还要辅之以描写、说明、议论和抒情。
叙述是通过一般记叙和述说的交代,把人物或事件的概貌介绍给读者,把分散的场景或事件的片段贯穿起来。
描写是在需要具体刻画的地方,对人物或事件、环境作绘声绘色、细致入微的刻画,绘出鲜明生动的形象。
叙述和描写常常结合起来使用,阅读时能充分注意文中的叙述和描写,对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会起很大的作用。
阅读记叙性的文章,既要能指出记叙的要素、人称、线索、顺序(顺叙、倒叙、插叙)、中心、材料的详略,分析各种描写(景物描写,场面描写,细节描写;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的作用,又要理解议论、抒情、说明的句子。
正确理解记叙文中五种表达方式的作用,对于把握文章的主旨、分析人物的形象至关重要。
因此,要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根据上下文的内在联系来理解分析。
记叙是为了使读者对事件的全貌和发展的来龙去脉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描写是为了使读者获得具体深刻的印象。
记叙文中的人物描写是为表现人物性格,揭示作品主题思想服务的,方法有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
环境描写指对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的描写。
所谓自然环境描写指对日、月、星辰、天气、自然风光等的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能烘托人物的心情,表现人物的品质,推动情节的发展,起衬托中心思想的作用。
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时,要先找出描写的句子,再联系文章的内容、时代背景综合考虑。
记叙文中的说明,常用来说明某种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等特征。
应该注意的是,记叙文中的说明,从整体上看仍是为写人叙事服务的。
记叙文中的抒情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作者在记叙的基础上直接抒发自己对文章的思想感情;还有一种是寄情于人、寄情于事、寄情于物,在叙述描写的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的感情。
阅读记叙文,抓住这些直接或间接抒情的句子,才能把握住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依据,才能更加深刻地受到感染,接受美的熏陶。
语文二轮复习阅读突围方略:记叙文理解主旨与选料
初中语文试卷马鸣风萧萧2010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阅读突围方略:记叙文主旨与选材【知识导学】中心思想是记叙文通过记叙具体事件而表现出来的最主要的内容:或者歌颂人物的高尚品质,或者表述作者的观点等等。
要认识到所选用的材料必须紧紧围绕中心,记叙的材料能表现文章的主旨。
短小的记叙文,一般通过一件或者两件事来表现主题,较长的记叙文有时需要多件事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描述。
如《藤野先生》一文,记叙的事情有东京的,有仙台的,还有国内的,以在仙台“我”和藤野先生的交往为重点展开记叙,既表现了作者对先生的思念,又含蓄地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之情。
可以说,材料是中心的载体,中心是材料的结晶,两者相辅相成。
阅读记叙文,首先要准确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这是理解全文行文脉络、字词句段、表现手法的基础。
因此,要熟悉文章内容,就必须对文章中的材料作出分析,理清文章(或文段)选了哪些材料,材料与材料之间有什么关系,写这些材料的意义何在。
材料是为表现中心服务的。
有时候,一个材料对应一个中心点,如魏巍的《我的老师》一文,为了表现蔡云芝老师的善良、可亲,作者选取了和老师相处中的几件小事,集中地表现了“我”对老师的无限思念之情。
再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作者选取了三件事集中地表现了志愿军战士的可爱。
一定要注意分析每则材料叙述的侧重点,透过材料读出材料背后的内容。
【精题讲解】父亲的旅游顾文梅父亲是生活在辽宁农村的一个有点手艺的普通农民,按说,一个农民对旅游是没什么兴趣的,可父亲却是个例外。
记得我刚上小学那年,父母终于攒够了钱,盖起了村里最好的房子。
搬进新房子那天,父亲喝了二两酒,倒背着手站在院子里,像是对我们,又像是对着屋脊上描金的五彩凤凰说,等明儿有了钱,我就带你们去北京,看看天安门广场,看看皇上的金銮殿。
刚好语文书上有天安门的图片,于是很长时间我一翻语文书就浮想联翩,盼着家里早点有钱。
那时我兄妹三个,盖房子那年又添了一个妹妹。
慢慢地,我们都上了学,用钱的人多了,而父亲的手艺和庄稼却没有给他带来更多的收入,有钱去旅游的日子怎么等也等不来。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复习:记叙的人称及作用附练习题(部编版,含答案)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复习:记叙的人称及作用附练习题1.第一人称:作者以“我”或“我们”的身份,叙述经历、所见、所闻,把人物的经历、事件的经过告诉读者,这便是第一人称的叙述。
依据“我”在事件叙述时地位的轻重,常常表现为:“我”是见证人。
如《羚羊木雕》中的“我”,就是整个事件的见证人。
“我”是重要人物。
如《故乡》中的“我”。
“我”是主人公。
如日记、书信、游记、自传体文章中的“我”,还有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某些小说、故事中的“我”。
如,鲁迅不是狂人,在《狂人日记》中却用“我”以“狂人”的身份来叙述。
“我”是穿针引线的人物。
优点:第一人称的优点是,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小说中的“我”不能等同自己。
纪实文字中“我”就是作者。
2.第二人称:优点是便于对话,便于抒情,有呼告效果,可加强感染力;用于物,有拟人化效果。
3.第三人称:优点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比较自由灵活地反映客观内容,有比较广阔的活动范围。
常见题型及答题方法:1、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称写,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答:A、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的交流。
B、拉近与读者的心理距离,引起感情上的共鸣。
2、这篇散文(写景写物),作者从“你”的角度来抒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答;用第二人称的写法,起的是拟人化作用,便于直接对(景或物)抒发自己的赞美之情。
3、本文主要采用了哪种叙述人称?其作用是什么?文章在人称的使用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题示例:第一问:文章以第人称叙事。
第二问:人称作用:第一人称:1、以我的口吻或者角度展开记叙,使故事具有亲切感和真实感;2、便于直抒胸臆;3、运用第一人称叙事中的“我”的作用:A、我是全文的线索性人物;B、通过我的见闻感受表现或烘托人物形象;C、在我的身上寄托了作者的情感或者希望;第二人称作用:A、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的交流。
B、拉近与读者的心理距离,引起感情上的共鸣。
2010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阅读突围方略:记叙文写人篇
2010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阅读突围方略:记叙文写人篇【知识导学】写人的记叙文,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核心的记叙文。
这类文章在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中描写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等,以突出人物个性,表达作者对人物的评价以及对社会生活的认识。
1.分析人物肖像。
分析人物肖像,可以从人物的相貌、神情,衣着的款式、颜色,行为的状态等方面把握人物的个性特征以及作者的思想情感。
例如: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朱自清《背影》)“父亲”肥胖的体形、朴实的装束、缓慢的动作,给读者留下很深的印象;黑色的衣衫、蹒跚的老态,透出一股悲切的情调;“攀”“缩”“倾”等艰难的动作,表现出父亲不惜劳苦的爱子之心。
2.透视人物行动。
看人物做了什么并且思考他为什么这样做,透过人物的这些行为变化,把握人物的精神境界、气质、情感,理解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层矛盾。
例如:水生小声说:“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
”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
水生说:“今天县委召集我们开会。
假若敌人再在同口安上据点,那和端村就成了一条线,淀里的斗争形势就变了。
会上决定成立一个地区队。
我第一个举手报了名的。
”女人低着头说:“你总是很积极的。
”(孙犁《荷花淀》)水生嫂听到丈夫报名参军的消息时“手指震动了一下”,是由内心的震动引起的,这时的她正用苇眉子编席,划破了手也是自然的。
“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是为了掩饰自己内心的波动,不让对方察觉。
这一个动作中包含着很多内容:孩子还不顶事,爹又有病,家里有难处,再加上自己眷恋丈夫,听到丈夫参军上前线,不免内心震动;但是她还是深明大义,理解了丈夫的行为,且自己在青年妇女中又是争强好胜、一贯积极的,所以不能表现出拖后腿的样子。
2020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阅读突围方略:记叙文中的人称篇
2020 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阅读突围方略:记叙文中的人称篇【知识导学】我们要把握好记叙文中的人称,第一要搞清晰人称的概念。
记叙的人称,实质上是作者表达时的观看点、立足点,也确实是表达一个人、一件事或描写一个景点时,是以作者自己的角度来写,依旧以他人的角度来写的咨询题。
记叙文的人称有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之分。
第一人称是指自己的代词如〝我〞〝我们〞等;第二人称是指你谈话时在场的不人的代词,如〝你〞〝你们〞等;第三人称是指你谈论的不在现场的人称代词,如〝他〞〝她〞〝他们〞等。
一样来讲,记叙文中表达的人称必须一致。
不管用第一人称〝我〞表达,依旧用第三人称〝他〞表达,都要通篇一致,一样不宜随意转换,但有时作者可依照写作的需要来转换人称。
在阅读或解题的时候,我们能够从表达的角度和人称的优劣方面来把握记叙文的人称。
一、把握表达的角度第一人称:作者以〝我〞或〝我们〞的身份,表达经历、所见、所闻,把人物的经历、事件的通过告诉读者,这便是第一人称的表达。
依据〝我〞在事件表达时地位的轻重,常常表现为:1. 〝我〞是见证人。
如?羚羊木雕?中的〝我〞,确实是整个事件的见证人。
2. 〝我〞是重要人物。
如?故乡?中的〝我〞。
3. 〝我〞是主人公。
如日记、书信、游记、自传体文章中的〝我〞,还有以第一人称表达的某些小讲、故事中的〝我〞。
如,鲁迅不是狂人,在?狂人日记?中却用〝我〞以〝狂人〞的身份来表达。
4. 〝我〞是穿针引线的人物。
第二人称:作者用〝你〞〝你们〞来表达,确实是第二人称的表达。
第三人称:作者站在第三者的立场,用表达他人情况的口吻,把人物的经历、事件的通过告诉读者,这便是第三人称的表达。
二、明白各种人称的优劣1. 第一人称表达的长处是有真实感,亲切自然,有利于直截了当描写人物的心理状态;其次是使小讲情境显得更为真切,短处是受〝我〞的限制,不便于反映宽敞的现实生活,专门难反映〝我〞以外的其他人物的思想。
2. 第二人称写作中专门少用到,一样只在书信中使用,但偶然也用第二人称来抒情或议论,因为这种对话方式便于作者直截了当抒发感情。
2010年中考阅读及写作复习方法举隅
(6)句子比较分析题:
常见题意:原句换成改句行不行?或原句 与改句哪个好? 答题方法及步骤: 1、表明观点(行不行,哪个好); 2、分析原句优点; 3、分析改句缺点。
(三)说明方法及作用的答语关键词
(1).分类别:把事物按照……的标准分类说 明,突出强调地说明了事物……特征。
(2).下定义:简明扼要地揭示了事物的…… 本质属性,使读者对概念有确切的了解。 (3).作比较: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与所要 说明的……事物作比较,更具体深刻突出说明 被说明事物的……特征。
命题特点:文难题易 文易题难 学生难点:节奏、词类活用与倒装句 突破:1、是什么——记忆; 2、为什么——语法分析。
步骤:翻译——语法成分——判断
方法:熟诵字词句篇——测试——迁移
古诗难点:赏析字词、思想感情
突破:用选择题的练习过渡到主观题。 方法: 1、专业术语积累及古诗词思想内容简介;
2、课内古诗词赏析考查—— ①以选择题形式;②以主观题形式。 3、向课外迁移;
(三)向课本学作文
1 、话题扩充; 如《散步》→和谐、责任、幸福、家庭;《孤 独之旅》→成长、锻炼、挫折、考验; 2 、在仿写中强化一课一得(写作启示); 3、用课本降低作文难度(在课本中寻找写作 模型);
(四)创设情景参悟作文
《恰到好处》:值日三幕剧(治治没啥可写)
“有个好心情”:打架有人通知---责任感 课堂有人质疑---会学习 (治治作文没有立意) 《擦门》:干擦---湿擦---去污粉 (遴选最佳立意---在行为艺术中学立意) 《窗外》:装铁栅栏守卫主人安全, 我何以守卫中考安全?(灵感萎缩)
突破复习的“瓶颈”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阅读突围方略:记叙文要素考查篇doc
2010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阅读突围方略:记叙文要素考查篇【知识导学】记叙文是以叙述、描写、抒情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记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文章。
记叙文的六要素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有些记叙文还要注意对环境的分析。
分析清楚每个要素的作用,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
阅读记叙文,我们首先要从文章中找出它的六要素。
时间一般在文章的开头部分,有的用表明时间的短语,如:“很久以前”“我小时候”等,阅读时,要抓住这些时间短语去分析。
人物是记叙文的主要对象,记叙文的人物一般有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阅读时,要分清他们在文章中占主要地位还是次要地位,如:都德的《最后一课》中主要写了两个人物,一个是韩麦尔老师,一个是小弗郎士,文章表现了他们的“爱国”思想,但是小弗郎士是串线人物,韩麦尔老师的爱国情怀是通过小弗郎士的观察表现出来的。
事件是一篇记叙文所要表达的主要内容,了解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才能分析好文章的中心思想,才能使主人公的思想表达得淋漓尽致。
【例题讲解】生命的声音余飞鱼那是发生在一次煤矿透水①事件中的故事。
他被困在矿井下,四周一片漆黑。
卧在一个几十米高的工作台上,两天两夜了,他的精神已经临近崩溃。
他知道自己这一次是在劫难逃了。
一个人孤零零地身处千米以下的矿井中,没有吃的,没有喝的,更没有一点声音,不用说饿死,憋也会把人憋死。
他听老矿工说过,以往在煤矿透水事件中死亡的人,很少是饿死或窒息死亡,大都是精神崩溃,在救援队伍还未到来之前,先绝望死去。
一般人是肉体死了,而后精神随之消失;而精神绝望的人,一般都是精神死去,而后肉体也随之死去。
他就属于后者。
他放弃了,与其这样孤孤单单地熬下去,这样在孤独中无望地等待,还不如早些死了,早些解脱。
黑洞洞的煤坑里什么也没有,除了死亡的影子紧紧地跟随着他,咬噬着他的肉体、咀嚼着他的灵魂之外,什么也没有。
这时,若有一点儿声音,哪怕是对他最恶毒的诅咒,不,即使是一双手打在他脸上发出的声音,也会让他欣喜若狂,从而从恍恍惚惚中醒来,重新振作起来。
XX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阅读突围方略:记叙文叙事篇【DOC范文整理】
XX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阅读突围方略:记叙文叙事篇[知识导学]记叙文是以写人、记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以叙述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
记事类记叙文则主要通过对一些典型事例的叙述及描写表达自己的爱憎情感或心理体会等。
记事类记叙文重在通过事例来表现人物性格及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或表达对人生的认识和感受等。
阅读这类一定要掌握方法,否则就会事倍功半。
.把握记叙的要素、线索和顺序。
了解了事情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发生的,是谁干的,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如何,也就大体把握了的内容。
的线索有多种形式,有以时空转移为线索的,有以一人、一事、一物为线索的,还有以感情为线索的等等,设法找出的线索,对弄清全文的思想内容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由于的内容、结构等的不同,叙述的顺序也往往各异。
.归纳的中心思想,理解记叙的详略。
理解作者通过记事表达了自己对生活一种什么样的认识和感受,作者如何根据表达中心的需要选材和剪裁,哪些材料详写,哪些材料略写。
.分析文中表达方式运用的特点和作用。
记事类记叙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叙述,但常常辅之以描写、议论和抒情,特别是描写。
因为记事离不开写人,写人就离不开对人物的行为、语言、心理、外貌等进行描写,或正面描写,或侧面描写,或描写人物的细节。
此外,还有环境描写。
在记叙文中,叙述和描写往往是相辅相成的,这两种表达方式缺一不可。
.理解和分析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
记事类记叙文常用的表现手法有象征、对比和衬托等,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
运用技巧可以使事例形象生动。
灵活运用语言。
好的语言必然会使准确、鲜明。
注意分析语言的特色,既可以加深对的理解,又可以得到欣赏之乐,还可从中学习如何运用语言,有利于写好这类记叙文。
总体来说,阅读记事类记叙文要以整体感受为主。
在方法上,不妨通过把握记叙的要素和线索,懂得的基本内容;通过弄清记叙的顺序和人称,掌握的结构;通过分析叙述和描写,了解的中心思想;通过研究议论和抒情,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中考现代文阅读之记叙文考点九:人称的作用
中考现代文阅读之记叙文考点九:人称的作用
文章的叙述人称可分为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1、第一人称(有限视角):
只局限于叙述者的所见所闻,受到一定的叙述限制。
以“我”“我们”的口吻或角度叙述经历、见闻,把人物的经历、事件的经过告诉读者。
(关键词:“我”“我们”)
作用:增加文章的真实性;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同时抒发感情;以“我”的见闻所感为线索,“我”是贯穿全文的线索;通过“我”的见闻感受烘托人物……的形象;在“我”身上寄托了作者……的情感。
②第二人称:以“你”“你们”的口吻来叙述,以第二个人的思考模式与态度来评判主角,讲述隐藏主角的故事。
(关键词:“你”“你们”)
作用:有拟人效果;拉近叙述者与人物之间的距离;增强了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③第三人称(全知视角):不受叙述者见闻与感受的约束,相对自由。
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以“他”“他们”的口吻把人物的经历、事件的经过告诉读者。
(关键词:“他”“他们”)
作用:直接客观展现生活;不受时空限制,反映现实更自由。
可深入人物内心,把人物内心活动告诉读者;可展示不同人物在不同地点同时发生的事情;可随时对人物的思想及行为做出解释和评价。
补充:人称交叉:文章以第一人称作为全文的基本视角;偶尔插入第二人称,构成两种不同人称的相互交叉。
(表现形式)作用:扩大表现的时空领域,全方位、立体化的表现;不同人称的出现丰富了文章的叙事手段,有助手作者思想情感的表达;营造了一种亲切的气氛,拉近作者和读者之间的距离。
九年级语文中考二轮复习阅读突围方略:记叙文理解记叙的详略及照应
2010中考语文二轮复习阅读突围方略:记叙文理解详略及照应【知识导学】记叙文阅读必须关注记叙的详略与前后照应。
记叙的详略是文章取材、组材如何紧扣中心,体现主题的问题。
“详”指对所写内容进行比较具体的述说,六要素比较齐全,对表达中心思想起重要作用,使文章内涵深刻、情节生动;“略”就是对所写的内容只作简略的述说、交代,对表达中心思想起次要作用。
详略配合得当,才能更好地突出主要人物或主要事件,从而更好地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
照应是谋篇的重要手段。
周密的照应,对贯通文脉、突出中心、渲染气氛起一定作用。
照应的特点是“前呼后应”,它的形式基本有两种:1.前后照应,包括内容对文题的照应,如《最后一课》;结尾对开头的照应,如《故乡》;2.反复照应,这种照应在形式上也属前后照应,不过它与前后照应略有不同,它是在一篇文章中对重要问题或内容采用多次相互照应的手法,从而对刻画人物形象,表现文章主题起加强作用。
如《背影》中连续出现了四次“背影”。
阅读记叙文,在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的基础上,要注意材料的详略处理是如何分别为主题服务的。
次要材料涉及到文章点面结合的问题。
要理解点(详写)体现的是文章的深度,突出主题思想;面(略写)体现的是文章的广度,使文章全面、丰满,完全不写次要材料,会使文章的面受到影响。
关于照应,阅读时,要统观全局,理清思路,做到四看:1.看首段与题目的照应。
如《故乡》开头一段:“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全文就此开始,写到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相关内容。
2.看开头与结尾的照应。
如《故乡》一文,开篇写回到故乡,结尾写离开故乡。
3.看前文所设悬念,后有照应。
如《藤野先生》一文,写“我”去仙台的路上只记得两个地名:日暮里和水户,暗含作者的爱国思想,到后文看电影事件发生,作者的爱国之情终于爆发。
4.看相同或相近的语句、段落复叠式照应。
同一或相近的词语、句子或段落在文章中一再出现,使其于反复中得到加强。
2010年九年级语文中考阅读突围方略:文言文实词篇二轮复习
2010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阅读突围方略:文言文实词篇【知识导学】《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关于初中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要求表述为: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背诵优秀诗文80篇。
而对文言实词的考查又是考试的重点,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常见的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
实词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意义比较实在,表示事物、动作、行为、变化、性质、状态、时间、处所等。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
至于副词、代词归属于实词还是虚词说法不一。
而代词在古汉语中,因其语法作用特殊,一般归为虚词。
实词可以根据意义和功能分成体词和谓词两大类。
实词主要有以下四种情况:一、通假字。
通假字是古汉语中特有的一种语言现象,有些字可以用读音相同或相近(有时形体也相近)的字来代替,这种现象就叫通假。
所谓“通”就是通用,“假”就是借用。
在课文中表现形式是:……通……(或……同……)。
通假现象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1.声旁字代替形声字。
如“满坐寂然,无敢哗者”一句中的“坐”通“座”。
2.形声字代替声旁字。
如“食之不能尽其材”一句中的“材”通“才”。
3.同声旁的字相互替代。
如“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一句中的“適”通“谪”。
4.音同或音近字相互替代。
如“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一句中的“指”通“直”。
二、古今异义。
在语言演变过程中,有些基本词汇,古今义没有什么变化,有些词随着旧事物、旧概念的消失而消失了。
但有些词,字形古今相同,可是词的意义发生了改变。
这些词原先的意思便是古义,现在变化了的意思便是今义。
词的古今词义变化有以下几种情况:1.词义扩大。
如“江”“河”,古义专指长江、黄河,今义则泛指一切大河。
2.词义缩小。
如“臭”,古义表示好气味、坏气味皆可,今义只表示坏气味。
3.词义转移。
如“涕”,古义指眼泪,而今义则指鼻涕。
4.感情色彩变化。
如“卑鄙”古义是属于中性词,而今义则为贬义词。
5.名称说法改变。
如“目”现在改称“眼睛”等。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5文章的记叙人称
⑨古树从来不是孤独的,你一定不是单个的存在。崇信还有不少古树,五百岁以上的就
阅读理解 · 散文
文章的记叙人称
主讲人 xxx
考点解读 记叙的人称,实际上是作者叙述时的观察点、立足点问题,也就是叙述一个 人、一件事时,是以作者自己的角度来写,还是以他人的角度来写的问题。 记叙人称有三种:第一人称,以“我”(“我们”)的身份,叙述经历、所 见、所闻,把人物的经历、事件的经过告诉读者。第二人称,用“你”或“你们 ”来叙述,常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文章中,根据情感表达的需要部分地出现 ,将第三人称变换为第二人称,用以表达强烈的爱憎感情。第三人称,以“他” (“她”、”它”)“他们”(“她们”、”它们”)身份,用叙述他人事情的 口吻,把人物的经历、事件的经过告诉读者。
有好几棵,写崇信的古诗词,有不少咏叹的是古树名木。这里的树活得长,有风气、有遗传 。当地朋友介绍:在离古槐王直线距离不到两公里的地方还有一棵年龄相仿的国槐。大家都 想去看看古槐王的这位兄弟。遗憾的是我乘坐的车开反了方向,天色已晚,错过了跟他见面 的机会。去看了那棵树的朋友后来告诉我:大概是在历史上受了雷击,那棵树只有半个身子 还活着,活着的半个身子倒也是生机盎然。我想,千百年来,你和这位“半身不遂”的兄弟 ,一定有着独特的信息系统,天上、地下,想必一直互通着信息。天上有风信、地下有根须 的脉冲,你们并不寂寞。
⑪莲姨他们走后,我见母亲看着那块肉直抹眼泪,就恨恨地说:“哼!大黄猫,下次让 我碰上非打死不可……”“傻孩子,什么大黄猫?”母亲苦笑了笑,“大黄猫叼肉,哪有丢 下的道理?哪有连一个牙印子都没在肉上留下的道理……”
语文二轮复习阅读突围方略:记叙文抒情篇
初中语文试卷马鸣风萧萧2010中考语文二轮复习阅读突围方略:记叙文抒情篇【知识导学】记叙文中还有一类是抒情类记叙文,它是指以事物或景物为写作对象,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或对事物的记叙,以达到抒发作者某种情感的目的的散文类文体。
这类题材的文章多使用托物言志、以物喻人、借物抒情等写作手法,是近年来现代文阅读题中常见的文体。
抒情类记叙文主要从整体感知、体会重点词句、修辞方法、写作角度、写作手法、情感表达等方面命题,因此,就需要同学们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
对于整体感知类试题,同学们要能够在阅读文章时迅速抓住文章的主线,根据文章的主线把握文章的整体内容,然后便可以归纳出文章的主旨,逐步体会文章所蕴涵的情感了。
对于感受和体会重点词句类的试题,同学们要能够联系上下文,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分析词语或句子的意思。
脱离语言环境“就词论词”的做法是绝对不可取的。
对于修辞方法的考查,一般要求识别和体会其在语段中的作用。
这就要求同学们牢记各种修辞手法的定义和特征。
在识别的时候,又要特别注意区分比喻和拟人、借代和借喻等易于混淆的修辞格。
修辞的作用一般都是使所修饰的动作、情态更加鲜明生动,或使句子的语气强烈而有气势等,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回答。
有些文章从多个角度来写一个事物,这样便于立体地展示事物。
因此,同学们要善于归纳总结,平常还要锻炼从多个角度去观察事物,这样便于在考场上快速找出事物的描绘角度。
写作手法是近年来考查较多的考点,其中托物言志、欲扬先抑、对比映照、环境烘托等写作手法是考查的重点。
同学们不但要能够识别这些写作手法,还要能够说出其在文章中的作用。
抒情类记叙文是最注重情感表达的,因此,对文章思想感情的理解也是此类试题考查的重点。
整体感知全文,便于快速体会文章的情感。
此类文章蕴涵的情感多为“赞美”“思念”“热爱”等。
拓展类试题大多都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所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恰当的事例很重要。
因此,同学们在平常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生活的积累和体验。
中考语文记叙文的人称专题复习
中考语文记叙文的人称专题复习一、考点分析记叙文人称考点在中考中属于比较容易的内容,学生掌握起来比较轻松,需要做到的是一旦出现此类型题要确保可以得满分。
二、专题详解人称相关知识1、人称的概念记叙的人称,实质上是作者叙述时的观察点、立足点,也就是叙述一个人、一件事或描写一个景点时,是以作者自己的角度来写,还是以他人的角度来写的问题。
2、人称的分类第一人称,以“我”的口吻叙述经历、所见、所闻,把人物的经历、事件的经过告诉读者,以亲身阅历者的眼光去观察和叙述的写法。
在一般记叙文和散文中,“我”即作者本人,“我”在文中可能处于主要地位,也可能处于次要地位。
依据“我”在事件叙述时地位的轻重,常常表现为:①“我”是主人公。
如日记、书信、游记、自传体文章中的“我”,还有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某些小说、故事中的“我”。
如,鲁迅不是狂人,在《狂人日记》中却用“我”以“狂人”的身份来叙述。
②“我”是重要人物。
如《故乡》中的“我”。
③“我”是见证人。
如《羚羊木雕》中的“我”,就是整个事件的见证人。
《一面》中,通过我的眼睛和感受来突出鲁迅先生精神的伟大和对作者的影响。
④“我”是穿针引线的人物。
如《我的叔叔于勒》中的“我”第二人称,用“你、你们”直接与读者进行交流。
一般多出现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叙述里,或在书信中使用,但偶尔也用第二人称来抒情或议论,因为这种对话方式便于作者直接抒发感情。
第三人称,在第三者的立场,用叙述他人事情的口吻,把人物的经历、事件的经过告诉读者。
如《皇帝的新装》。
3、人称的作用第一人称,便于直抒胸臆,增加对人物和事件叙述的真实感和亲切感。
第二人称,形成面对面的交流,便于直抒胸臆,增加文章的亲切感。
第三人称,能客观展示生活,不受时空限制,能从更多方面自由叙述。
三、专题训练考核方式:1、文章所用人称判断2、文章人称作用分析3、人称改写训练1:唤醒生命①他生活宽裕,爱好旅游,常利用闲暇时间开着自己的车四处游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阅读突围方略:记叙文中的人称篇【知识导学】我们要把握好记叙文中的人称,首先要搞清楚人称的概念。
记叙的人称,实质上是作者叙述时的观察点、立足点,也就是叙述一个人、一件事或描写一个景点时,是以作者自己的角度来写,还是以他人的角度来写的问题。
记叙文的人称有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之分。
第一人称是指自己的代词如“我”“我们”等;第二人称是指你谈话时在场的别人的代词,如“你”“你们”等;第三人称是指你谈论的不在现场的人称代词,如“他”“她”“他们”等。
一般来讲,记叙文中叙述的人称必须一致。
无论用第一人称“我”叙述,还是用第三人称“他”叙述,都要通篇一致,一般不宜随意转换,但有时作者可根据写作的需要来转换人称。
在阅读或解题的时候,我们可以从叙述的角度和人称的优劣方面来把握记叙文的人称。
一、把握叙述的角度第一人称:作者以“我”或“我们”的身份,叙述经历、所见、所闻,把人物的经历、事件的经过告诉读者,这便是第一人称的叙述。
依据“我”在事件叙述时地位的轻重,常常表现为:1.“我”是见证人。
如《羚羊木雕》中的“我”,就是整个事件的见证人。
2.“我”是重要人物。
如《故乡》中的“我”。
3.“我”是主人公。
如日记、书信、游记、自传体文章中的“我”,还有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某些小说、故事中的“我”。
如,鲁迅不是狂人,在《狂人日记》中却用“我”以“狂人”的身份来叙述。
4.“我”是穿针引线的人物。
第二人称:作者用“你”“你们”来叙述,就是第二人称的叙述。
第三人称:作者站在第三者的立场,用叙述他人事情的口吻,把人物的经历、事件的经过告诉读者,这便是第三人称的叙述。
二、明白各种人称的优劣1.第一人称叙述的长处是有真实感,亲切自然,有利于直接描写人物的心理状态;其次是使小说情境显得更为真切,短处是受“我”的限制,不便于反映广阔的现实生活,很难反映“我”以外的其他人物的思想。
2.第二人称写作中很少用到,一般只在书信中使用,但偶尔也用第二人称来抒情或议论,因为这种对话方式便于作者直接抒发感情。
3.第三人称叙述的长处是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写作较自由、灵活,作者可置身事外,叙述一切作者想要叙述的事件;也可以使作者以更客观的眼光来看待、讲述故事,让读者有更大的思考空间去冷静地分析事物。
短处是没有第一人称的叙述那样亲切自然,如《皇帝的新装》。
阅读时我们要看文章是用什么人称来叙述,来处理材料、表现心理、表现主题的。
在阅读中把握好记叙的人称对于理解文章主题,理清文章思路都是非常重要的,而且通过思考作者对人称的安排可以从中学到一些写作的技法。
我们在课本中学习了大量精美的记叙文,我们要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近几年的中考试题所透露出来的信息显示:多读、善思会更有利于学习和考试。
【例题讲解】零点降生的女孩乔叶我的家乡有一种说法,凡是在子夜零点降生的女孩都是十分幸运的,将来一定会出人头地,业有所成。
村子里就有一个零点降生的女孩,她家境优裕,工作顺利,婚恋幸福,是全村女孩子羡慕的对象。
人们一说起她,就要谈到她的零点降生之兆。
她成了大家心目中零点降生幸运儿的有力例证。
你知道,我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都不怎么好,所以我从懂事起对自己就没有信心。
村里那个幸福女孩更让我相信:生死由命,成败在天。
上天既然已经安排好了你的命运,你再努力也没有用。
我变得对一切都无所谓,在天然惰性的驱使下,整日无所事事,随波逐流,任凭母亲怎么劝说也不回头。
一次,母亲被我气极了,忍不住狠狠责骂了我一顿,我居然蛮不讲理地顶撞她:“你怎么不把我生到零点?那样我就有福气了,还用你操这么多心!”母亲怔住了。
晚上睡觉的时候,母亲坐到我的床边,温柔地掖着我的被角,轻轻地告诉我:“妞妞,其实你也是零点生的。
这些年妈一直没有说出来,是因为你太浮气,怕别人的好话捧坏了你。
不过,你要知道,即使你是零点出生的,也并不是生下来就什么都有的。
天上掉不下白面馍,咱村的那个女孩要是不学好,现在也不会是这个样子。
你要是不努力,将来照样没出息。
”我哭了。
我开始后悔自己以前的自暴自弃。
那一夜,我没有睡。
我在心里暗暗发誓:今后决不吝惜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决不辜负自己零点降生的这份幸运。
八年之后,我考上了大学。
我是村里第一个正式大学生——这时我已经完全相信自己是命运的宠儿了。
临走的那一天,恰好是我二十岁生日,母亲给我做了一顿丰盛的午餐,郑重地告诉我:“妞妞,其实你不是零点生的。
”我吃惊地看着她,好一会儿才明白她在说什么。
我早已不在乎零点不零点的事了,可她却还一直放在心上——也许只有母亲才会把这样的事情放在心上。
“我不过是为了给你鼓鼓劲儿才那样说的。
”母亲解释的神态像一个犯了错误的小孩子,愧疚而不安。
我的眼前忽然浮现出八年前的那个夜晚,耳边也一字字地响起了母亲当初的话语。
我忍不住泪如泉涌。
其实愧疚不安的应当是我,不是吗?从那一刻起,我彻底觉悟了:如果一个人只惰于听从上天的安排而忽略了自身的力量,是多么愚蠢。
无论什么时候,一个人都没有理由听天由命。
其实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潜藏着许多好机会,但你只能靠自己的双手去挖掘。
天会刮风天会下雨但是永远也不会掉下白面馍。
你只能用自己的双手,自己为自己创造出一眼源源不绝的幸福之泉。
(选自《幸运之泉》,有改动)阅读思考1.从文中看,你认为作者用第几人称的口吻写出了自己的愧疚之情。
[解题指导]这道题意在对记叙的人称进行考查,因为文中是以“我”的口吻来叙述的,所以是第一人称。
[参考答案]第一人称。
2.第五段中“我哭了”的原因有(1)________(2)_________[解题指导]这道题意在考查学生对人物心理的准确把握。
要从“我”在学习上的表现和“我”对母亲的不理解中去体味。
[参考答案](1)为自己对母亲的怨恨而哭。
(2)为自己在学业上的无所事事、自暴自弃而哭。
3.有人说,第九段中作者一会儿用“我”一会儿用“你”的人称,使人称发生了变化,这样做不仅造成了人称的混乱,而且使读者不易理解。
你认为呢?请说明理由。
[解题指导]记叙文中的人称是可以转换使用的。
这一点,在解题时应该明白。
[参考答案]我认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在记叙文中,人称是可以转换使用的。
作者从第一人称“我”变为第二人称“你”使得说理更宽泛了,不仅警醒了自己,还包括看到文章的人——读者。
因此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阅读训练】倔犟的仙人掌白小云女人看见路边蹲着一个挑担的老头儿,他身边的筐里装着满满一筐嫁接的仙人掌,高高的底座像一座独立秀挺的山峰,山峰顶部是形状各异的红、黄、绿各色仙人球。
女人拿起仙人掌仔细地挑选了很久,价格不贵,与花鸟市场上的相比便宜许多,她便挑定了自己喜欢的两盆,准备一起买。
老头儿布衣布褂,黑褐色的脸上堆满了笑容。
他操着极生硬的普通话,如数家珍般介绍着这植物的种种优点,什么如何好看好养了,什么净化空气了。
末了,他搓着厚皮疙瘩的手爽快地说:“你要两个,那就算你小批发好了,再便宜你一块钱。
你看咋样?”“你这是真嫁接上去的,还是用牙签插上去的?”这样的价钱,女人总觉得心里不安,指着山峰顶部的红黄绿颜色的仙人球满脸怀疑地问。
蛮好的花买回家后发现居然是新种没根的,这种事情不止一次了。
老头儿的脸腾地红上来,紧锁眉头,瞪着浑浊的眼睛说:“怎么可能是插上去的?怎么可能呢?这可都是我一棵一棵亲手栽起来的啊!”老头儿本不地道的普通话,这时更是结结巴巴得有点南腔北调了。
“是吗?”她抬起眼皮,瞟了他一眼,反问道。
这样的看似暴怒的伪装她也见多了。
倘若是货真价实的东西,何必这么着急,她心里想着,不再吭声。
眼看就要成功的交易,因为这一问停了下来,空气似乎也凝固了。
老头儿的脸涨得更红了,忙不迭地解释。
而他越是叽里咕噜得絮絮叨叨,她就越觉得他不可信。
忽然,老头儿停了下来,从筐里拿起一棵茁壮的仙人掌,没等女人反应过来,使劲一拉,把它的顶部从底峰上扯了下来,然后一手一半举到女人眼前:“你看,你看!有牙签吗?”他用力地问她,眼里似乎也冒了火。
没有牙签,扁扁的巴掌形的黄绿色软刺仙人球从它的底峰上被拽了下来,而它的底峰上生生裂开了一道绿色肉质沟壑,本已长在一起的首尾两截,就这样被硬硬地扯开了。
面对这样的场面,女人呆呆地怔了一会儿,低下头去付钱。
老头儿一脸自尊,挺着胸膛收钱,三块钱一个,五块钱两个,又从布衫口袋里摸出装钱的塑料袋,该找多少还找多少,也不计较身首异处的那一个仙人掌。
老头儿娴熟地把东西包扎好,放进女人的车筐里。
转过身,捡起地上已成两截的仙人掌,一起放进她的车筐里。
“别扔了,一起种进泥土里,两截都能活。
”老头说。
女人脸红了,羞愧地点了点头。
老头倒笑了起来,露出锈蚀的牙齿,又用他那东倒西歪的普通话安慰她说:“放心好了,这东西最耐折腾,刚才那点事算不了什么,只要有点泥,就能长出根的。
”两截还能活,这不假,但女人看着老头儿只是觉得心里生疼,仿佛受了伤的不是那棵仙人掌,而是别的什么。
那别的什么像一只小手,躲在她的胸膛里,一下一下,揪得她的心生疼。
那疼隐隐约约地从老头儿脚下的那对仙人掌里传过来,从他那鬼样的普通话中传过来,从他那已经装在布衫口袋里的塑料钱袋里传过来,疼得她直想落泪。
(选自《青年文摘》,有改动)探究练习1.通读全文,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女人挑了两盆嫁接仙人掌,准备买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女人付钱买下,老头儿把扯断的仙人掌送给了她。
2.请你细读文章第八段的开头“女人脸红了,羞愧地点了点头”一句,根据女人的表现猜测其心理,并以第一人称“我”的角度写一段文字来表现她的内心感受。
3.为什么文中女人觉得“受了伤的不是那棵仙人掌,而是别的什么”?4.文章最后两段在表达上有何作用?参考答案1.示例:女人怀疑仙人掌是用牙签插上去的;老头儿扯断仙人掌证明给那个女人看。
2.示例:我怎么能因为上过几次当,就对所有的人都不相信呢?太不应该了。
我今天竟然因为自己的疑虑而伤害了那位大爷。
唉!我以后一定要用心去呵护这种美好的情感——信任。
3.因为女人误解了老人而感到自己粗俗与渺小,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
4.最后两段通过第三人称的视角,写出了女人的愧疚心理,升华了文章的主题——人与人之间应该真诚相待,我们应该坚守人性中美好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