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全面”:观大势谋大事的战略思维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方法论阐释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方法论阐释作者:管志利来源:《党政论坛》 2016年第17期习近平于2 0 1 4 年底在江苏调研时首次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论述,从而形成了系统而深刻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这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理论精髓和实践指南,体现了战略思维、系统思维、辩证思维、底线思维和创新思维的方法论要求。
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蕴含的“战略思维”把“四个全面”置于“新三步走战略”框架下,可以更准确地把握其定位和实质(“新三步走”是指:第一步,建党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步,建国100周年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三步,在前两步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此种认识既考虑到全局性与长远性,又考虑到宏观性和系统性。
首先,“四个全面”是以“新三步战略”的第一个阶段性目标为目标的。
“四个全面”把“小康、改革、法治、党建”四个方面整合成一个整体系统,既总览全局与各方,又明确重点与方向。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即“新三步走”的第一步战略目标)是引领,“全面深化改革”是动力,“全面依法治国”是保障,“全面从严治党”是基础。
其次,“四个全面”是为实现“新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三步”目标而提出的总体方略,体现出一种全局性、逻辑性、整体性和系统性的战略思维。
它既具有“目标、动力、保障、主体”四个核心要素,又体现出战略目标与战略举措并重、长远目标和阶段目标并举,形成了一个严密的战略有机整体。
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蕴含的“系统思维”“四个全面”体现出一种更加注重发展和治理协同性的系统思维,整个战略布局被视为一个复杂巨系统,每个“全面”即为其中的一个子系统,四个全面即为目标子系统、动力子系统、保障子系统和领导子系统的有机统一。
第一,作为一个整体运行系统,“四个全面”有其特定的结构与功能。
首先,“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因其强调实践过程中系统的协同性,并突出基于各个“全面发展”基础上的“系统发展”的理念,而使其自身所具有的系统结构,不同于以往的单一的发展战略系统结构,更注重强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党建等要素的相互作用、共同发展。
统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统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扎实推进重点改革启动实施作者:王宪魁来源:《活力》2015年第05期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当前重点改革启动实施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用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统一思想行动、指导改革实践,统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扎实推进我省重点改革启动实施。
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全力推进财税体制改革任务落实。
要牢牢把握正确方向,积极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
要结合我省实际,积极推进司法体制改革试点,理顺农垦、森工系统检法两院管理体制。
要明确责任分工,把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确定的法治黑龙江建设任务落到实处。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是党中央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制度创新和系统性重构。
要增强大局观念,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打破部门和地区利益的藩篱,围绕建立规范透明的预算管理机制、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地方税体系、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三大改革任务”,全力抓好推进落实。
要进一步优化转移支付结构,完善一般性转移支付稳定增长机制,清理整合规范专项转移支付。
要加大四本预算统筹力度,合理调控政府财力,增强财政统筹能力。
要实施全面规范的预算公开制度,应公开的全部公开,着力打造阳光财政。
要规范政府债务管理,做好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存量债务工作,建立债务风险预警及应急处置机制。
要创新融资方式,积极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使社会投资与政府投资相辅相成。
要落实好增值税、消费税、资源税、房产税等各项税种改革,不断涵养财源,增加新财源。
要在中央、地方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清晰基础上,将跨区域的、对全省有重大影响的事务明确为省级支出责任,将区域性公共产品和服务明确为市县支出责任。
要处理好财税体制改革与其他改革的关系,注意与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金融改革等相互衔接,确保各项改革形成合力、顺利推进。
推动我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落实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部署、推进宣传文化领域改革创新的实际举措,也是适应媒体格局深刻变化,提升主流媒体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和舆论引导能力的现实需要。
对“四个全面”思想脉络的认识和思考
对“四个全面”思想脉络的认识和思考“四个全面”,是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规划,针对新形势下的机遇、挑战和历史任务而提出来的重要战略思想和战略布局。
这“四个全面”,每一个都有一个逐步提出、日益明晰的过程。
强调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意在把人们的无谓之争引导到集中解决“四个全面”中的主要矛盾和根本问题上来,把一些人的短视、碎片化、满足于枝节的倾向引导到关注我国长远发展、全局发展、根本发展问题上来,把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思路引导到破解难题(全面深化改革)、建构秩序(全面依法治国)、唱响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上来。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治国理政全局和根本,着眼于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长远,确立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方向、重点领域、主攻目标。
学习和领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思想内涵,有必要从哲学角度来认识和把握。
如何理解“四个全面”的性质、定位和内涵?对此,目前的观点比较多。
我认为,还是要回到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四个全面”时所讲到的战略思维和辩证思维这一哲学基础上来,即要运用战略思维和辩证思维来分析。
运用战略思维来分析。
具体地说,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认识:从历史来看,“四个全面”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战略布局”,事关中国的长远发展。
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性抉择,决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要具有长远的“战略设计”;“全面依法治国”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与“全面深化改革”是“姊妹篇”,任重而道远,要有长远的战略追求;“全面从严治党”是我们做好一切事情的根本政治保证,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对全面从严治党要有战略定力。
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逻辑来看,“四个全面”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方略,事关中国的全局发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强大动力;“全面依法治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法治保障;从严治党是实现前面“三个全面”的“政治保证”。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唯物辩证法思想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唯物辩证法思想作者:马健永来源:《党政论坛》2018年第08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在理性审视、科学研判、不懈探索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伟大治国方略。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刻揭示和反映了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基本矛盾和客观规律,为我们在新时代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局面、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提供了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入新时代。
新时代召唤新气象新征程新作为。
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我们在伟大的新时代,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新形态新阶段新境界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无限智慧。
从根本上说,“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我们黨在充分借鉴和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在深入思考和理性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一系列复杂矛盾和关系的过程中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宏观战略布局。
因此,“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蕴含着丰富的唯物辩证法思想,这些辩证法思想为我们深刻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理论逻辑架构提供了系统科学的方法论支撑。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中。
发展是一种前进、上升的运动过程,发展代表和体现了事物矛盾运动的总趋势和历史潮流。
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创造性地借鉴和吸收了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思想内涵。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蕴含着发展演变的辩证法思想。
恩格斯曾指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是一个由不充分、不全面、不平衡的小康社会向一种更高质量、更优形态、更强实力的小康社会过渡的发展演变进程。
“小康社会是炎黄子孙世代追求的理想社会模式,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审视小康社会便可清晰地发现,它的内涵、特征、外延都呈现出不断拓展、丰富、成熟的发展过程。
”全面小康社会是一个动态、发展和上升的社会形态运动过程,只有在全面充分发展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美好憧憬化为现实。
如何理解四个全面
如何理解四个全面
首先解释一下“四个全面”的内容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居引领地位,是重大战略目标,也是第一个百年奋斗的目标)2.全面深化改革3.全面依法治国4.全面从严治党以上的2.3.4是三大战略举措,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重要保障,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缺一不可,不难看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体现了全面,联系的观点。
不深化改革,发展就缺少动力,社会就失去活力;不全面依法治国,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就不能有序运行,就难以实现社会和谐稳定;不全面从严治党,党就做不到习近平多次提出的“打铁还需自身硬”,也就难以发挥好领导核心作用。
人民群众是社会的主体亦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要想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必须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当今时代,综合国力竞争表现为“硬实力”兼“软实力”的直接较量,更是国家战略思维、战略决策和能力的深度角逐。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背景、内涵和贯彻思路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背景、内涵和贯彻思路作者:郭占恒来源:《廉政瞭望》2015年第07期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首次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思想,立即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和宣传解读。
2015年2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明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
这个战略布局,既有战略目标,也有战略举措,每一个‘全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2月25日《人民日报》开篇以《引领民族复兴的战略布局》为题,连续发表5篇评论员文章,系统阐述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入学习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是做好其他各项工作的基本遵循和根本指南,是各级领导必须勇于担当的最大使命。
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的背景和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发展进入了新时期,国内外的发展环境也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
总体上说,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新时期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既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机遇和挑战都是全面性的,包括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人口资源环境等各个方面。
如果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看,有这样一些背景:一是小康社会建设面临全面性。
自上世纪70年代末邓小平同志提出建设小康社会,至今已经36年。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实现这个时间表距现在只有5年多的时间。
虽然从整体上看,人均GDP、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完全可以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然而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民族之间、经济社会之间、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差距还很大。
尤其经济发展进入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面临“三期叠加”的问题困扰,面临能否跨过“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等。
浅谈对“四个全面”的认识
浅谈对“四个全面”的认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一届党中央在治国方略上开拓提升出的新版本,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民族复兴、怎样实现民族复兴”的基本问题。
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就和新境界,是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行动指南。
“四个全面”是深思熟虑、深谋远虑的结果,是重大战略构想的形成。
如何认识“四个全面”的主要特点、基本内涵,如何把握“四个全面”的当代价值、实践要求,是领会和贯彻“四个全面”需要厘清的重要问题。
标签:基本内涵主要特点价值实践一、“四个全面”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核心在全面,而“全面”体现在覆盖的人群是全面的,关联的战线是全面的,涉及的领域是全面的,其着眼点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这是实现由管理向治理的转变,更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基本理念的重要突破。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完整的法律规范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这些既是法治体系的构成要素,也是法治国家的重要支撑。
全面从严治党,落实从严治党责任,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坚持从严管理干部,严明党的纪律,持续深入改进作风,发挥人民监督作用等等。
这些思路都覆盖了党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组织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全面从严治党的最大关键是协调推进党的建设各方面,使党的建设举措落到实处。
“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相互促进,是科学的完整的理论体系。
“四个全面”作为一种战略布局,从其基本内涵、构思理念、生成基础来说,又具有如下特点:1.国家、社会与执政党的统一。
“四个全面”通过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法治化,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并且依据国家治理现代化、法治化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要求,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理论内涵和时代价值
“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理论内涵和时代价值作者:张丽霞程晓霞来源:《新长征》 2015年第9期张丽霞程晓霞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四个全面”重大战略思想,不但丰富了党的执政理论和治国思想,而且更加明晰了中国梦的美好图景。
“四个全面”立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实需要,是引领和指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布局。
一、深入理解“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理论内涵“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和布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四个全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新飞跃。
“四个全面”深刻把握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根本要求,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根本要求;全面深化改革是破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束缚;全面依法治国是要建立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治理体系;全面从严治党是要加强和巩固发展生产力的领导力量。
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论述中不难看出,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放在中国梦的大格局中审视,定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把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确定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依法治国,论述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姊妹篇”;首次为全面从严治党确定路径,要求“增强从严治党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实效性”,强化领导核心的地位。
其实质是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民族复兴、怎样实现民族复兴”这样的基本问题,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发展的基本观点,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取得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完善。
“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和布局具有逻辑严密、科学完整的理论体系。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与“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战略举措科学统筹,实现了执政目标、执政理念、执政方式和执政党自身建设的有机统一。
四个全面战略名词解释
四个全面战略名词解释
四个全面战略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旨在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以下是四个全面战略的名词解释:
1.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指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领域,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实现国家现代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统一。
2.全面深化改革:这是指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国家长治久安和人民幸福安康。
3.全面依法治国:这是指在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法治政府建设、司法体制改革等方面,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保障人民权利、维护社会公正。
4.全面从严治党:这是指在党的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反腐败斗争等方面,全面推进从严治党,推动党的建设和国家事业的发展相互促进。
四个全面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推进的重大战略举措。
通过全面
推进现代化建设、深化改革、依法治国和从严治党,中国将不断提高国家治理水平,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幸福安康的目标。
“四个全面”所体现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四个全面”所体现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作者:金虎来源:《共产党员·上》2016年第07期“四个全面”作为总的行动纲领,是有鲜明的实践导向和问题导向的。
我们党领导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其中的第一个一百年就在眼前了。
没有什么比这个任务意义更大了。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成为实质上的第一要务。
我们的一切政策措施都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摆布。
其他的三个全面,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立足于解决我国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重要矛盾提出的战略措施,可以说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根本保证,而且从广义来讲,都是政治保证。
全面深化改革,是改革妨碍发展的体制机制,主要是政府对经济社会事务管理的体制机制,实质是政治范畴的;全面依法治国,就是通过法治、法律完全按照人民的意志来治理国家,也是政治;全面从严治党,是要把我们国家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建设好,提供最根本的政治保证。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具有清晰的政治脉络,抓住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的主要矛盾和主要问题,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远见卓识。
我们不仅要认识到“四个全面”的重大意义,对这个系列战略布局的每一方面所体现出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维新战略,都应有深切的认识。
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仅是我们党兑现庄严承诺取信于世人的问题,也不仅仅是树立一座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里程碑的问题,这些都很重要,但还不是事情的本质。
我们必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本质动因有两个方面。
第一,是落实我们党的宗旨的要求。
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贯穿党的历史使命始终的。
这个宗旨在今天有一个重要的体现,就是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
落实这个共享,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幸福生活覆盖全体人民。
在惠及民生方面,我们今天面临的最大的一个问题是,还存在7000万贫困人口。
这个人口规模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
四个全面是哪四个全面
《四个全面是哪四个全面》
“四个全面”是指: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全面深化改革;3、全面依法治国;4、全面从严治党.这四个“全面”,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让人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11月举行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上强调,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2014年10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场硬仗,要坚定不移去做,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2015年10月29日至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提出,必须牢牢把握“全面”这个关键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全面深化改革.“四个全面”是战略布局,“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
用辩证思维和实践创新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用辩证思维和实践创新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者:胡伯俊来源:《新湘评论·下半月》2015年第07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时代和全局高度,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战略布局,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进一步确立了战略方向、重点领域与主攻目标。
辩证认识和准确把握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实践要求,是将党中央这一治国理政新方略与各地各部门改革发展实际有机结合,并使之落地生效的基础和关键。
辩证认识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实践依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标志性成果,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光辉,是党中央运用唯物辩证法治国理政的重要体现。
“四个全面”是从坚持问题导向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品格出发作出的必然选择。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科学的理论,根本就在于它是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出发,为我们认识自然和人类社会规律提供了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并在揭示这些规律时,强调实事求是,坚持问题导向。
综观三十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了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了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了一个大台阶。
但从现实而言,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依然粗放,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依然较大等等。
这些问题的客观存在,决定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改革攻坚期、发展关键期、矛盾凸显期的“三期叠加”的阶段性特征。
新常态下如何“突围”,既需要宏伟目标的导向,更需要科学的战略谋划。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正是党中央坚持问题导向,将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实际相结合,在系统总结历史经验、准确研判发展形势、科学分析发展问题的基础上,概括和提炼出来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路与新举措,是用发展的办法妥善解决实际问题的必然选择。
正确认识和把握“四个全面”重大战略思想
正确认识和把握“四个全面”重大战略思想作者:李抒望来源:《公民与法治》 2015年第7期李抒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战略思想、战略布局。
习近平同志强调指出:“这个战略布局,既有战略目标,也有战略举措,每一个‘全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
”这标志着新形势下我党治国理政全新战略思想、战略布局的顶层设计正式形成。
“四个全面”重大战略思想、战略布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时代和全局的高度,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提出来的,既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又是实践创新的巨大飞跃。
正确认识和把握“四个全面”重大战略思想、战略布局,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一、“四个全面”的由来和内涵理论来源于实践、发展于实践、丰富于实践。
“四个全面”的提出有一个历史过程,“四个全面”的内容有其特定的内涵。
坚持“四个全面”,我们需要认清和理解“四个全面”的由来和内涵。
如果对“四个全面”提出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条件,作一个简要回溯、概括、总结和提炼的话,就是党的十八大精神是总源头,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是姊妹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形成了从严治党的新常态。
换句话说,“四个全面”是从党的十八大以后的实践中得来的,是十八大精神的延伸、丰富和发展,它继承了党的战略思想和理论,又是对新的实践的理论总结和概括,当前正在指导着我们进行新的伟大实践。
第一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
深刻认识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
深刻认识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作者:罗志军来源:《群众》2015年第06期习近平同志在江苏调研时提出,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实践的科学总结,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造性发展。
我们要深刻认识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重大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以高度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深入学习贯彻。
“四个全面”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的战略保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是团结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的精神旗帜。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能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和伟大梦想提供强有力的战略保证。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的坚实基础。
中国梦涵盖“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阶段性和过程性的有机统一。
实现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将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物质基础和现实条件。
苦干实现梦想,奋斗成就伟业。
从现在起到2020年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迫切需要我们立足基本国情、社会主要矛盾、国际地位“三个没有变”的实际,按照全面小康的更高标准、更严要求,脚踏实地、苦干实干,为阶段性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石、铺平道路。
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的动力源泉。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招。
每一次重大改革都给党和国家注入新的活力、给事业前进增添强大动力,党和人民的事业就是在不断深化改革中向前推进的。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必须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奋进。
全面深化改革是顺应当今世界发展大势的必然选择,也是适应我国发展新要求和人民新期待的必然选择,更是抓机遇、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必然选择。
四个全面是什么_怎么解读基本内容
四个全面是什么_怎么解读基本内容四个全面的提出,更完整地展现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总体框架。
大家知道四个全面具体是指什么内容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推荐关于四个全面的内容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四个全面的内容解读1、四个全面包含哪些内容?四个全面是什么?答:四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2、四个全面是什么的提出竟味着什么?答:“四个全面”的提出,更完整地展现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总体框架,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关键环节、重点领域、主攻方向更加清晰,内在逻辑更加严密,这对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提供了强力保障。
3、四个全面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
党的报告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时间表,以及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等具体内涵。
全面深化改革: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对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这是党的中央全会第一次专门研究法治建设。
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全会同时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原则、任务、布局进行了全面部署。
全面从严治党:从公开的新闻报道看,这6个字合在一起表述尚属首次。
但其主要精神在2014年10月8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的讲话中已经体现出来——“今天这个大会,是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行总结,对巩固和拓展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全面推进从严治党进行部署。
2021浅谈对“四个全面”的理解
2021浅谈对“四个全面”的理解以下是整理的2017浅谈对“四个全面”的理解范文2篇,欢迎阅读参考。
2017浅谈对“四个全面”的理解范文1:四个全面是党中央在新时期认真分析国际国内形势,谋划国际和国内两个大局,实现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为当代中国指明的光明前景。
四个全面是指从严治党、依法治国、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它是对历史的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四者在逻辑上辩证统一,在内容上相辅相成,在目标上一以贯之。
从严治党是根本,党在新时期处于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地位,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实现大众幸福、民众福祉的责任,所以党是根本,要着重加强党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执政能力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先进性建设,只有从严治党,党的作用才能发挥,人民才有脊梁骨,国家才有核心力。
依法治国是核心,把国家和社会事物全面纳入法制的范畴,用法而不是用人来设置社会的价值判断,法律是追求效率和公平、道德和人性的律条,是对人类价值底线的坚守,法律使人们有言语的自由、行动的自由、免于恐惧的自由、免于匮乏的自由。
法律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制度保障。
深化改革是路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保障,是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的结论,改革是为了消除或调和一切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改革本身就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目的,近代以来,苦难的中国一直面临两大问题,一是求民族独立国家解放,二是求社会安定民生幸福,现阶段,党的目标无疑是进展到了第二个,党代表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党的阶级基础决定的,也是党的性质决定的,而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则是党的性质和阶级基础的最集中体现。
2017浅谈对“四个全面”的理解范文2: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理论品质,也是理解和把握“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一个重要维度。
读懂“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内在逻辑关系
2014年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提出,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习近平首次提出的“四个全面”,是其治国理政方略的顶层设计,是中国复兴伟业的战略路线图。
“四个全面”构成了一个严密的体系,有着很强的学理支持和经验支撑。
理解“四个全面”,是读懂中国故事,读懂中国复兴的重要窗口。
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现代国家转型的必要前提由习近平担任起草组组长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并确定了时间表,即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中国古籍上就有“小康”的说法,古代思想家孟子提出“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
今天,中国执政党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对中国未来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战略考量。
“小康社会”,有学者认为,某种意义上,就是中国特色的“中产社会”。
在国际上,中产阶层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已成为共识。
无论是历史学家巴林顿·摩尔,还是政治学家李普赛特,都强调中产阶层的壮大对于社会民主、社会稳定的重要性。
中产阶层最讲究“理性”,而“理性”则是现代社会的最重要特征。
无论英美等西方国家,还是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亚洲国家,都是中产社会,这种社会呈现出更加稳定的形态。
从社会结构上说,与其说美国等西方社会的稳定源于民主,不如说源自中产阶层的崛起。
反观中东和南亚、拉美的一些国家,中产阶层弱小、穷人众多,不仅社会不稳、经济不稳,还会出现政治危机和政治失序状态。
这些经验告诉我们,一个稳定的民主社会,首先是一个中产社会。
有中产的民主才是好民主、优质社会,没有中产的民主往往是坏民主、劣质社会。
因此,“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首先是一个“小康”之国,即中产之国。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要使中产阶层普遍化,成为社会阶层的主流。
比较政治学研究表明,中产阶层是最维护现行体制的因素和力量,是现代国家转型的重要润滑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革 困难重重 , 必须全面启动 ; 涉及 的利益
关 系错综 复杂 、 环环 相扣 , 需要 顶层设 计 。与过去相 比, 今天 的改革 既呼唤坚 定果敢的行动 、 百折不 回的信念 , 也呼唤
全 面 系 统 的认 识论 、 攻 坚 克 难 的 方 法 论 。 因此 , 用 全 局 观 念 和 系 统 思 维 谋 划
全 面建成小康社会 , 表示建成小康
社会 不是 “ 初步 实现 ” , 也不 是 “ 局 部 实
为全 面深化 改革 的“ 姊妹 篇” , 形成 “ 鸟
现” , 而是 “ 全 面 实现 ” , 是1 3 亿人 的小
之 两翼 、 车之双轮 ” 。就全 面依法 治 国 而言 , 在 中国这样一个 有数千年人治传
了法治 的格局 、 丰 富 了法 治 的 内 涵 、 拓
和繁重任务 , 首先要有全局观 , 对各种矛 盾做 到心 中有数 , 同时又要优先解决 主
要矛盾 和矛 盾的主要方面 , 以此带动其
康, 是5 6 个 民族 的小康 , 这是前 所未有
的高度。这意味着全面小康社会不只是
部 分 人 富裕 , 而 是 全 民共 同富裕 ; 不 仅 仅
学习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了新 升 级 , 覆 盖 的 人群 是 全 面 的 , 涉 及 的
题, 认真医治损害党 的先进性和纯 洁性 的病 症 , 坚决祛除滋生在党 的健康肌体 上 的毒瘤 , 强调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 的 紧密结合 , 既要靠教育也要靠制度 , 一柔
一
治社会一体建设 ; 全面从严 治党 , 贯穿党
刚, 同向发力 ; 突出建章立制和执行落
实的有机统一 , 既把权力关进制度 的笼
子里 , 又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 , 强化
守纪 律 、 重 申守 规 矩 ; 彰 显 自上而 下 和 自 下 而 上 的 双 向互 动 , 既 要 领导 带 头 、 以上
议上强调 , 要科学统筹各项改革任务 , 突
让 全 民感 受 到 中 国梦 就 是 全 民 梦 、 个 人
坚期 和深水 区 , 我们 面对 的改革发 展稳
定任 务之重前所未有 , 矛盾 风险挑 战之 多前 所未有。 “ 四个全 面” 战略布局 的提
梦, 《 政府工作报告》 特别将“ 持续推进 民
生改善和社会建设” 单列表述 , 包含了建
成 小康 社 会 的重 要 性 、 全 面 性 和 丰 富 性 。正 如 报 告 所 言 : “ 立 国之 道 , 唯 在 富 民 。要 以增 进 民 生 福 祉 为 目的 , 加 快 发 展 社会 事 业 , 改革 完 善 收 入分 配 制 度 , 千
他矛盾 的解 决。既要注重总体谋划 , 又
要注重牵住 ‘ 牛鼻子 ’ 。 ” 当前 , 全 面建成 小康社会进 入决定性 阶段 , 改革进 入攻
要解 决温饱 问题 , 更要从政治 、 经济、 文 化、 社会 、 生态文 明等各方面满足人 民群 众 的身心全 面进步 的需要 。2 0 1 5 全国 “ 两会” 中有许多实实在在看得见 的数据
统的 国家里 , 无 疑是治理领域一场广泛 而深刻 的革命 。昭告 “ 没有法律之外 的 绝对 权力 ” , 彰 显法 治权威 ; 强调 “ 政府 职能转变 到哪一步 , 法治建设就要跟进 到 哪一步 ” , 发 挥法治 力量 ; 告诫 “ 让人 民群众 在每一个 司法案件 中都感 受 到 公平 正义 ” , 完 善法 治实践 ; 要求 “ 领 导 干部要做 尊法学 法守 法用 法的模 范” , 塑造法 治信仰 ……全面依法治 国 , 开阔
征 是其 战 略 目标 和 战 略举 措 的全 面 性 。
人一个 全新 高度 , 中国改革 开放进 入了
一
个全新境界 。
第一次将全面推进依 法治国 , 论 述
资源的合理配置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
2 0 1 5 年1 月2 3日中共 中央 政治局 第二 十次集体学习中指 出的 : “ 面对复杂形势
出重 点 , 对 准焦 距 , 找准 穴位 , 击 中要 害 ,
代化” 。就全 面 深 化改 革 而 言 , 今 天 的 改
率下 , 又要层层传导压力 , 全党动手 、 全 党参 与 , 在理论和实践上不 断开创全 面 从严治党的新境界 。
二、 “ 四个全面” 的哲 学 基 础 是 唯 物 辩证 法 的 系统 论
改革 , 就是党 的十八大 以来深化改 革最
鲜 明 的 特 征 。 可 以说 , 党 的 改革 方 略 步
是在把握全局 的基础上 , 着 重抓好 重点 领域 、 重点部位 、 关键环节 和薄弱环节 ,
防止系统失衡 , 实 现 系统 的 和谐 运 行 和
改革 、 全面依法治 国、 全面从严治党则是 三大“ 战略举措 ” 。 “ 四个全面” 的显著特
的 思 想建 设 、 组织建设 、 作风建设 、 反 腐
领 域是 “ 五位一 体 ” ; 本质 有 了新 提升 ,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从根本上说是发展 问题 ” , 瞄准 的是经济 、 社会 和人 的素质 的全面提升 ; 作用有了新定位 , 即处于引
领 地 位 的 战略 目标 。 第一 次将 全 面 深 化 改 革 的 总 目标 , 确定为“ 完善 和 发 展 中 国特 色社 会 主 义
推出一批叫得响 、 立得住 、 群众认可的硬 招实招 , 让人 民群众有更多 的获得感。 三、 “ 四个全面” 战略 目标 和战略举
措 的全 面 性
“ 四个全面” 本身体现 了唯物辩证法
全面与重点的辩证统一 。 “ 全 面” 的 内涵
在“ 四个 全面 目标 ” , 而 全 面 深 化
制度、 推 进 国 家 治理 体 系和 治理 能 力 现
倡 廉建设 、 制度建设等各个方面 。 “ 四个 全 面” 战略布局立意高远 、 内涵丰 富, 既 体 现了全局眼光和系统思维 , 承认矛盾 的普遍性 、 客观性 , 又抓住了主要矛盾和
矛 盾 的 主 要 方 面 。 比如 , 对 于 全 面 深 化 改革 , 习 近 平 总 书 记 近 日在 一 次 重 要 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