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识别评价和控制

合集下载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控制措施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控制措施
第15页/共38页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 6、特殊环境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 (1)密闭空间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 定义:密闭空间指与外界相对隔离,进出口受限,自然通风 不良,足够容纳一人进入并从事非常规、非连续性作业的有 限空间。
• 分类:无需许可密闭空间、需许可密闭空间
• 密闭空间可能存在职业病危害问题:缺氧窒息,急性职业中 毒
第6页/共38页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 (3)缺乏安全防护设备和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 (4)自然环境因素 (5)环境污染因素
• 第四大类:社会和经济环境因素 • 随着社会和近代预防医学的发展,人们认识到社会和经济环境因素在
职业卫生工作的重要性,劳动者在保护自己的健康时,培养、保持健全的 心理、精神状态,非常重要。
项目检测过程是就是对监测对象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 “定量”识别的过程。
第10页/共38页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 (4)职业健康监护方面 • 健康监护结果是验证与判断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的重要指标 • (5)职业病诊断方面
先决条件,职业接触史的判断 • (6)职业卫生监督方面
首要问题,只有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定性识别和定量分析后, 才可依法作出正确的监督结论
第11页/共38页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 3、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原理及原则 • (1)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原理:从因到果的原理、类推原理、从量变到
质变的原理。 • (2)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原则:全面识别的原则、主次分明的原则、定
性与定量的原则。
第12页/共38页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事求是地向主管行政部门申报,接受主管行政部门的监督。

2024年《职业医学及卫生学》技能及理论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

2024年《职业医学及卫生学》技能及理论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

2024年《职业医学及卫生学》技能及理论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一、单选题1. 关于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识别与评价,以下哪项描述不正确?(单选)A、是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重要前提B、需要对作业环境进行定期监测C、只需考虑有害因素的物理性质D、需要对接触有害因素的劳动者进行健康检查标准答案:C2.在职业卫生管理中,关于工作场所的警示标识管理,以下哪项描述是不正确的?(单选)A、应在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设置警示标识B、警示标识应清晰、醒目、易于识别C、警示标识只需在政府部门检查时设置D、警示标识应包含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标准答案:C3.职业中毒诊断的主要依据是A.对患者进行一般体格检查及现场卫生调查B.实验室一般检查及特殊检查C.职业史、体格检查及现场卫生调查D.接触有毒物质的种类、程度及时间E.接触有毒物质作业的工种、工龄及现场劳动条件标准答案:C4. 人类工效学的目的包括A.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B.保护劳动者的健康和安全C.提高工作效率D.A+B+CE.以上都不是标准答案:D5.抢救经呼吸道吸入的急性中毒,首要采取的措施是A.清除尚未吸收的毒物B.排除已吸收的毒物C.应用特殊的解毒剂D.立即脱离现场及急救E.对症治疗标准答案:D6.符合工效学要求的工间休息应该是A.时间足够长的休息B.次数足够多的休息C.多次、短时间的休息D.少次、长时间的休息E.随机无规律的休息标准答案:C7.生产工艺过程中的有害因素不包括A.铅B.炭疽杆菌C.煤尘D.微波E.劳动强度过大标准答案:E8.在工农业生产中常见的单纯窒息性气体有B.甲烷C.C02D.水蒸气E.以上都是标准答案:E9.下面哪种物质可引起肝血管肉瘤A.二异氰酸甲苯酯B.含氟塑料C.氯乙烯D.聚丙烯E.聚氯乙烯标准答案:C10.下列哪种电磁辐射对皮肤无明显改变A.微波B.紫外线C.红外线D.激光标准答案:A11.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劳动者是否发生职业性疾患主要取决于A.接触浓度(强度)和时间B.接触机会C.接触方式D.人体的健康状况E.每次接触量标准答案:A12. 职业肿瘤主要多见于A.呼吸道B.皮肤C.膀胱D.肝E.呼吸道、皮肤及膀胱标准答案:A13 . 急性CO中毒急救不正确的是A.立即开窗通风B.脱离中毒现场C.吸氧D.保持呼吸道通畅E.给解磷定解毒标准答案:E14. 短时间内吸入大量的聚四氟乙烯热解气后,出现的症状有A.震颤B.腹痛、腹泻C.发热及感冒样症状D.神经系统症状E.贫血标准答案:C15. 石棉引起的法定职业肿瘤为A.白血病B.直肠癌C.肺癌D.间皮瘤E.肺癌、间皮瘤标准答案:E16.具有下列哪一项表现者,可诊断为重度铅中毒A.腹绞痛B.贫血C.铅麻痹D.中毒性周围神经病E.神经衰弱伴腹胀,便秘标准答案:C17.手臂振动病是A.末梢循环障碍为主的疾病B.末梢神经退行性变为主的疾病C.手指骨骼变性为主的疾病D.手部皮肤缺血为主的疾病E.手部肌肉和血管损伤为主的疾病标准答案:A18.毒物在体内的代谢转化方式有A.还原、氧化、分解B.氧化、水解、结合C.还原、氧化、分解D.还原、氧化、水解、结合E.还原、氧化、分解、结合标准答案:D19.关于职业禁忌证,以下哪项描述是正确的?(单选)A、职业禁忌证是指劳动者在从事某种职业或接触某种职业病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病危害和罹患职业病的状态B、职业禁忌证是职业病的同义词C、患有职业禁忌证的劳动者可以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D、职业禁忌证不需要在职业健康监护中特别关注标准答案:A20.在职业卫生评价中,对于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场所,应如何控制其危害水平?(单选)A、无需采取任何措施,因为职业病危害是不可避免的B、只需采取个体防护措施C、采取综合措施,包括工程技术措施、个体防护措施和组织管理措施等D、只需加强健康监护,及时发现职业病标准答案:C21.关于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工程控制技术,以下哪项描述是不正确的?(单选)A、工程控制技术是预防职业病危害的根本措施B、工程控制技术通常包括密闭、通风、排毒、降噪等措施C、工程控制技术可以完全消除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D、工程控制技术的实施需要综合考虑经济、技术和可行性等因素标准答案:C22.在职业健康监护中,如果发现劳动者患有职业病或疑似职业病,应如何处理?(单选)A、立即解除劳动合同B、将其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C、无需采取任何措施,因为职业病是劳动者自身的问题D、给予劳动者经济赔偿后终止劳动关系标准答案:B23.毒物能否通过完整皮肤进入体内,取决于其理化性质A.水溶性大B.水溶性小C.脂溶性小D.脂、水双溶性,脂/水分配系数越接近于1越容易通过E.分散度越小越容易通过标准答案:D24. 下列哪项因素与个体对毒物的敏感性有关A.剂量、浓度和作用时间B.毒物本身理化特性C.毒物的联合作用D.人体遗传特性E. 酶的特性标准答案:D25.农民在劳动过程中因吸入某些粉尘可突然引起急性发作,此时多表现发烧、寒战、胸闷、气促、干咳等症状,称为农民肺,是一种典型的外源性变应性肺泡炎。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识别、评价与控制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识别、评价与控制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识别、评价与控制第一节职业危害因素的识别、评价和控制。

评估和预测[目的要求]1。

掌握工作环境评估的意义以及接触评估的概念和方法生物监测概念2.熟悉健康监测的目的和主要内容,以及职业流行病学调查的作用和内容3.了解职业危害因素的风险评估[学习点]: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各种危害健康的职业有害因素,首先要通过工作环境评估、生物监测、职业流行病学调查、实验研究和健康风险评估,全面识别、评价和预测职业有害因素的性质、程度和工作条件,并估计长期影响的风险程度,提出风险管理措施。

1、工作环境评估(1)工作环境评估的目的和意义1。

通过工作环境监测和生物监测,分析了工作环境中职业有害因素的性质、强度(浓度)和时空分布。

2。

估计操作人员的暴露水平,为分析暴露水平-反应(或效果)提供依据;3.了解工作环境的卫生质量,评估工作条件是否符合劳动卫生标准的要求;4.检查预防措施的效果;5。

为进一步控制职业有害因素、制定和修订健康标准提供依据(2)暴露评估的概念1。

暴露评估的概念暴露评估是通过询问、环境监测、生物监测等方法对职业危害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估它是工作环境评价的核心。

2。

暴露评估的目的是评估一般人群或不同亚人群(如接触某些化学品的职业人群)对有害因素的暴露程度或可能程度,并为风险评估提供可靠的暴露数据和暴露条件。

3。

接触评估内容(1)接触人群特征分析,如接触人群的数量、性别和年龄分布;(2)接触途径和方法的评估,如有害因素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和接触的时间分布;(3)接触水平的估算不仅要通过工作环境监测和生物监测的数据来估算接触水平,还要注意其他接触方式,如食物、饮用水和生活环境等。

-1-4。

接触评估的主要功能是为评估接触-反应(效果)关系和风险分析提供依据2。

接触评估方法(1)调查研究是最常见的接触评估方法,也是接触评估的重要依据询问的内容包括专业历史、联系群体的特点、联系方式、联系方式、联系时间等。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评价与控制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评价与控制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评价与控制1.什么是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就是在科学的职业卫生理论指导下,采用科学的方法分辨、识别、分析、预测建设项目与工作场所中职业病危害因素存在的部位、方式、发生的途径及其变化的规律,予以准确描述,以定性、定量的概念清楚地表示出来,并用合乎逻辑的理论予以解释。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的分类,通常可按其来源划分,也可参照卫生部颁布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划分。

一是按照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来源分为3大类:①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及生物因素。

化学因素主要有生产性毒物(如金属与类金属、刺激性气体、窒息性气体等)、生产性粉尘(如矽尘、煤尘、石棉尘等)。

物理因素主要有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高湿、低温、高低气压等)、噪声与振动、电离辐射(如X射线、γ射线等)、非电离辐射(如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射频辐射、激光等)。

生物因素主要有炭疽杆菌、布氏杆菌、森林脑炎病毒、真菌、寄生虫等。

②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主要有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劳动作息制度不合理;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精神(心理)性职业紧张;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长时间处于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

③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主要包括自然环境中的因素,如在炎热季节受到长时间的太阳辐射导致中暑等;以及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如采光照明不足,通风不良,有毒与无毒、高毒与低毒作业安排在同一车间内等;还有作业环境空气污染等。

二是按照2006年卫生部令第49号颁布施行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及《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所列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项目划分。

该办法规定,可能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因素包括下列内容:①《高毒物品目录》所列化学因素;②石棉纤维粉尘、含游离二氧化硅10%以上粉尘;③放射性因素:核设施、辐照加工设备、加速器、放射治疗装置、工业探伤机、油田测井装置、甲级开放型放射性同位素工作场所和放射性物质贮存库等装置或场所;④卫生部规定的其他应列入严重职业病危害因素范围的。

讲稿13-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识别、评价与控制

讲稿13-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识别、评价与控制

接触评定的目的
估计社会总体人群或不同亚群接触该有害因 素的过程或可能程度,为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评价, 尤其是接触-反应(效应)关系评价、危险度评 定提供可靠的接触数据和接触情况。
接触评定的内容
◆ 接触人群特征分析 人数、性别、年龄等分布。 ◆ 接触途径及方式评定 鉴定有害因素进入机体的主要途径及接触的时间分布。 ◆ 接触水平估测 通过环境监测和生物监测的资料来估算接触水平,同 时还应注意其他方式的接触,如食物、饮水及生活环 境等。
铅及其化合物 镉及其化合
血铅 尿镉 血镉
2.0 μmol/L(400 μg/L) 5 μmol/mol肌酐 45 nmol/L(5 μg/L) 5%Hb
接触三周后的任意时间 不作严格规定 不作严格规定
WS/T 112-1999 WS/T 113-1999
一氧化碳
血中碳氧血红 蛋白(HbCO)
工 作班末
是以“职业接触生物限值”为标准,然后 根据观察结果的分布情况作出相应的评价。
生物监测的卫生标准
我国已颁布职业接触生物限值 (Biological Exposure Limit,BEL)。
接触化学物质 甲 苯 生物监测指标 尿马尿酸 终末呼出气甲苯 职业接触生物限值 1 mol/mol肌酐 (1.5g/g肌酐) 或 11 /L** (2.0g/L) 20 mmol mg/m3 5 mg/m3 三氯乙烯 尿中三氯乙酸 0.3 mmol/L(50 mg/L) 采样时间 工作班末 (停止接触后) 工作班末(停止接 触后 15 ~30min) 工作班前 工作周末的班末尿 WS/T 111-1999 标准代号与编号 WS/T 110-1999
职业性有害因素接触评定
������
接触评定的概念 接触评定的方法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识别、评价与控制题库1-1-8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识别、评价与控制题库1-1-8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识别、评价与控制题库1-1-8问题:[单选,A1型题]有关生物监测,正确的说法是()A.为了发现有效的生物标志物B.可以代表外接触量,特别是经呼吸道接触量C.不能反应机体总的接触量和负荷D.可用于筛检易感者E.生物效应剂量是表示吸收到体内毒物的量正确答案D。

生物标志物常是生物监测的指标,而不是监测目的;环境监测问题:[单选,A1型题]关于健康监护的论述,错误的是()A.通过健康监护评价劳动条件是否符合卫生标准B.通过各种健康检查和分析掌握职工健康状况C.是早期发现健康损害的重要手段D.就业前和定期健康检查是健康监护的基本内容之一E.目的在于及时发现健康损害,以便采取措施问题:[单选,A1型题]尘肺或职业中毒的普查属于()A.队列调查B.回顾性调查C.回顾性队列调查D.描述性横断面调查E.分析性横断面调查正确答案D。

本题重点为"普查"二字,属劳动卫生基本情况调查。

(辽宁11选5 )问题:[单选,A1型题]为了解职业性损害的分布情况,常采用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是()A.描述性横断面调查B.分析性横断面调查C.病例一对照调查D.前瞻性调查E.历史性前瞻性调查正确答案A。

本题属劳动卫生基本情况调查,是描述性横断面调查,无需设对照组,所以不是分析性横断面调查。

问题:[单选,A1型题]区域定点采样获得的环境毒物浓度,可作为()A.作业者的接触水平B.危险因素评价的重要环节C.作业者的吸入量D.作业者的吸收量E.作业者的暴露水平问题:[单选,A1型题]我国现行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接触限值,应用最广的是()A.容许接触限值B.时间加权平均阈限值C.最高容许浓度D.保障健康的平均职业接触限值E.上限值问题:[单选,A1型题]在劳动卫生标准应用过程中,错误的是()A.劳动卫生标准一经发布,就是技术规范B.各级管理部门和企、事业单位,都必须严格执行C.任何单位不得擅自更改或降低标准D.我国的劳动卫生标准具有法律效力E.我国的劳动卫生标准仅具有技术指南作用。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识别、评价与控制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识别、评价与控制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识别、评价与控制第一节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识别、评价与预测[目的要求]1 •掌握作业环境评定的意义,接触评定的概念和方法。

生物监测概念。

2 •熟悉健康监护的目的和主要内容,职业流行病学调查的作用和内容。

3 •了解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危险度评定。

[学习要点]:针对危害健康的各种职业性有害因素,为达到预防、控制和消除的目的,首先要通过作业环境评定、生物监测、职业流行病调查、实验研究及健康危险度评定,充分识别、评价和预测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危害性质、程度及其作用条件,并对其远期影响的危险度进行估测,提出危险度管理的措施。

一、作业环境的评定(一)作业环境评定的目的、意义1 •通过作业环境监测、生物监测等方法,分析作业环境中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性质、强度(浓度)及其在时间、空间上的分布情况;2 •估计作业者的接触水平,为分析接触水平一反应(或效应)提供依据;3 •了解作业环境的卫生质量,评价劳动条件是否符合劳动卫生标准要求;4 •检查预防措施效果;5 •为进一步控制职业性有害因素及制订、修订卫生标准提供依据。

(二)接触评定的概念1.接触评定概念接触评定(exposure assessment )是通过询问调查、环境监测、生物监测等方法,对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

是作业环境评定的核心。

2 .接触评定的目的是估测社会总体人群或不同亚群(如接触某化学物的职业人群)接触该有害因素的程度或可能程度,为危险度评定提供可靠的接触数据和接触情况。

3 •接触评定的内容(1)接触人群特征分析,如接触人群的数量、性别、年龄分布;(2)接触途径及方式评定,如鉴定有害因素进入机体的主要途径及接触的时间分布;(3 )接触水平的估测,除了通过作业环境监测和生物监测的资料来估算接触水平外,还应注意其他方式的接触,如食物、饮水及生活环境等。

4 .接触评定的主要作用是为评价接触-反应(效应)关系及危险度分析提供依据。

二、接触评定的方法(一)询问调查是接触评定的最常用手段,也是接触评定的重要依据。

职业性有害因素识别评价与控制

职业性有害因素识别评价与控制

物理因素
噪音
Hale Waihona Puke 振动高温辐射
生物因素
病菌传播:如结核病、流感等
寄生虫感染:如疟疾、弓形虫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病毒感染:如肝炎、艾滋病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动物咬伤:如鼠类、蛇类等
心理社会因素
工作压力:长期的工作压力可能导致心理健康问题,如焦虑、抑郁等。 人际关系:不良的人际关系可能导致工作场所的冲突和压力。 工作与生活的平衡:长期的工作压力可能影响个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职业倦怠:长期从事某种职业可能导致职业倦怠,表现为疲劳、无助、失去动力等。
01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危害
对人体的影响
职业性有害因素可引起多种职业病,如尘肺病、职业中毒等 长期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会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增加患病风险 职业性有害因素对人体的危害具有隐蔽性,不易被察觉 职业性有害因素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与接触时间和浓度密切相关
对工作效率的影响
职业性有害因素 可能导致员工身 体不适,影响工 作效率。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 监测与评估:定期 对工作场所进行监 测,评估其对员工 健康的影响。
员工健康监护:建 立员工健康监护档 案,对接触职业性 有害因素的员工进 行定期检查。
事故报告制度:发 生职业病或疑似职 业病时,及时向相 关部门报告并进行 调查。
信息共享与交流: 加强信息共享与交 流,及时掌握职业 性有害因素的发展 趋势和影响。
劳动者也有权了解和监督用人单位的职业卫生工作,确保自己的健康权益得到保障。
监管机构与职责
监管机构:国家职业卫生监管部门 主要职责:制定职业卫生标准、监督企业遵守法律法规、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 监管方式:定期检查、随机抽查、群众举报等 监管内容: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控制等

职业危害因素与危险源辨识评价及分级管理办法

职业危害因素与危险源辨识评价及分级管理办法

项目职业危害因素与危险源辨识评价及分级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证项目职业健康、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并持续改进,对施工区域、办公场所及相关活动领域内的职业危害因素与危险源进行全面辨识与评价,实现对职业健康、安全生产的全面管理和有效控制,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项目经理部所属施工区域、办公场所及相关活动领域内所产生的与职业健康、安全生产有关的危害因素、危险源的辨识、评价活动。

第二章职责第三条项目经理负责审批本项目职业危害因素识别及评价清单和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清单。

第四条职业危害因素与危险源辨识评价管理一、项目综合办公室负责对项目办公场所和生活设施及交通车辆的职业危害因素与危险源进行识别、评价。

二、项目安保部负责组织、指导各部门的职业危害因素与危险源以及重大危险源的调查、辨识、评价,并最终进行汇总,建立和管理辨识评价清单,督促、检查职业危害因素与危险源排查及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并及时报公司安全管理部。

三、项目安保部负责组织相关部门针对本项目已辨识的重大职业危害因素与危险源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或管理方案。

四、项目工程部负责对施工过程及推广“四新”和节能减排时可能发生的职业危害因素与危险源进行评价。

五、项目安全总监根据公司已辨识的职业危害因素与危险源辨识清单(指南)和本项目已辨识的职业危害因素与危险源,负责组织对本项目施工区域、办公场所及其相关活动领域内的职业危害因素与危险源进行二次识别、评价。

项目工程部负责编制相关的控制措施或管理方案,安保部负责监督检查其落实情况。

第三章职业危害因素与危险源的识别和评价方法第五条职业危害因素与危险源辨识范围为充分辨识职业危害因素与危险源,根据项目施工区域、办公、生活场所及其相关活动领域内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对容易导致职业病、高空坠落、物体打击、触电、机械伤害、坍塌、中毒、火灾等方面的职业危害因素与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价(包括进入作业现场的相关方人员的活动,使用的设备、设施、物资等)。

酒店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

酒店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酒店职业病防治工作,保障员工身体健康,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酒店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酒店所有员工,包括正式员工、临时工、实习生等。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实行分级管理、责任到人。

第二章职业病防治组织与管理第四条成立酒店职业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监督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实施。

第五条设立职业病防治办公室,负责日常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具体实施,包括:(一)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二)组织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三)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档案;(四)组织开展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五)组织实施职业病危害事故的调查处理。

第六条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职业病防治工作负总责,确保本部门职业病防治工作落到实处。

第三章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控制第七条对酒店各岗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包括:(一)物理因素:噪声、振动、高温、低温等;(二)化学因素:有毒有害气体、粉尘、液体等;(三)生物因素:微生物、病毒等。

第八条针对识别出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采取以下控制措施:(一)工程技术措施:改善工作场所通风、降噪、隔热等;(二)组织措施:合理安排工作时间、休息时间,避免员工长时间暴露在职业病危害因素中;(三)个人防护措施:为员工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个人防护用品,并指导正确使用;(四)卫生保健措施:定期对员工进行健康检查,建立员工健康档案。

第九条定期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评价,确保各项控制措施有效实施。

第四章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与培训第十条定期开展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员工职业病防治意识。

第十一条对新入职员工进行职业病防治培训,使其了解所在岗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预防措施。

第十二条定期对在职员工进行职业病防治知识更新培训,提高员工的职业病防治能力。

第五章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理第十三条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应急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辨识和控制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辨识和控制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辨识与控制目前我国法定职业病共十大类115 种,职业病具有隐匿性、迟发性特点,慢性职业病特别是尘肺病和有些化学中毒的职业病潜伏期达数年甚至十几年,一旦发病往往很难治疗,病死率较高。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是项目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有效防治职业病是项目义不容辞的责任。

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辨识,并对项目的职业病危害防治提出建议。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辨识是职业健康监管工作的基础,辨识的准确与否决定了职业健康监管工作是否全面,并为通过工程措施、管理措施和个体防护等手段有效控制职业病的发生提供支撑。

一、职业病危害的特点职业病危害因素来源复杂、种类繁多,项目轨道施工工程,作业方式有土方开挖、盾构掘进、电焊、油漆、防水、拆除等。

施工工程和施工地点的多样化,导致职业病危害的多样性。

既存在粉尘、噪声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危害,也存在高处作业、密闭空间作业、高温作业等产生的职业危害,劳动强度大、劳动时间长的问题也相当突出。

不同施工过程存在不同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地铁施工较为常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粉尘(矽尘、水泥尘、电焊尘、石棉尘等)、噪声(机械性噪声、空气动力性噪声)、高温、振动、紫外线作业、电离辐射作业、化学毒物等。

其中化学毒物又分为:建筑物防水工程作业产生沥青烟、煤焦油、甲苯等有机溶剂,以及石棉、聚氯乙烯、环氧树脂、聚苯乙烯等化学品;电焊作业产生锰、镁、镍、铁等金属化合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为全面、准确、有效的识别职业危害,建筑行业职业病危害的辨识可划分为施工前辨识和施工过程辨识两个部分。

(一)施工前辨识:项目在施工前进行施工现场卫生状况调查,明确施工现场是否存在排污管道、历史化学废弃物填埋、垃圾填埋和放射性物质污染等情况。

在施工前根据施工工艺、现场的自然条件对不同施工阶段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列出职业病危害因素清单。

识别范围覆盖施工过程中所有活动,包括常规和非常规活动、所有进入施工现场人员,以及所有物料、设备和设施(包括自有的、租赁的、借用的)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识别与评价 (3)课件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识别与评价 (3)课件
全天採樣,最好的採樣方式是個體採樣。
2.全天多個樣品連續測量
一天采多個樣品,採樣總時間等於作業者一天的工作時間。
3.部分時間連續多個樣品測量
一天采多個樣品,採樣總時間小於作業者一天的工作時間。
4.瞬(短)時多個樣品測量
每一樣品採樣時間都在0.5小時以內。
理論上說全天多個樣品連續採樣是最佳策略,但是,目前 應用最多的是全天兩個樣品
➢接觸時間
➢有害因素的濃度和強度
➢接觸水準
➢個體健康狀況
......
職業性有害因素的篩選、識別,是一個科學的判斷過 程,是一個動態且不斷完善的過程,貫穿職業衛生工 作的始終。
職業性有害因素的預測、評價是科學合理地闡述、預 測職業性有害因素的實際危害性質、程度及其作用條 件。
職業性有害因素識別:篩查、判斷產生職業危害
1
三、職業有害因素識別的內容
(三)未知職業有害因素識別中的因果判斷 ①聯繫的時間順序(temporality) ②關聯的強度(strength) ③劑量-反應關係(biological gradient) ④關聯的合理性(plausibility) ⑤關聯的一致性(coherence) ⑥關聯的可重複性(consistency) ⑦關聯的特異性(specificity) ⑧實驗證據(experimental evidence)
(一)毒物和粉塵的識別
1. 毒物的識別
1
三、職業有害因素識別的內容
2.粉塵的識別
1
三、職業有害因素識別的內容
(二)物理性有害因素的識別
1.雜訊的識別: 主要包括對聲源、
雜訊強度、雜訊頻率分佈、 雜訊暴露時間特性等的識 別。
2.振動的識別: 主要是識別生產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预防医学教研室
(二)接触评定的方法
1.询问调查 询问调查
接触人群特征 接触方式 职业史 接触途径 接触时间
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预防医学教研室
2.环境监测 环境监测 (1)职业性有害因素存在的特点 ) ★多样性:种类多,同时存在多种因素 多样性:种类多, 变动性:强度及其在时间、 ★变动性:强度及其在时间、空间的分布不断变动 ★接触的间断性
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预防医学教研室
(2)确定监测对象和拟订监测方案 ) ★初步了解生产环境存在的有害因素 ★查阅有关文献和参照其它单位的经验确定监测的 主要对象 ★确定监测对象 ★建立监测体系 ★拟订监测方案 ☆监测地点 ☆监测时间 ☆监测周期 ☆监测记录表
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预防医学教研室
(3)接触水平的估计 ) ★区域定点采样法:结果用平均值和波动范围来 区域定点采样法: 表示 ★个体采样法
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预防医学教研室
报告称,苹果公司查实, 报告称,苹果公司查实,所有受到影响的工人均 已成功得到治疗。 已成功得到治疗。苹果公司会继续跟踪工人们的 病历,直到他们完全康复。 病历,直到他们完全康复。胜华科技已按照中国 法律要求为患病工人和处于康复期的工人支付了 医药费和伙食费,补发了工资。 名工人中的大 医药费和伙食费,补发了工资。137名工人中的大 部分已经返回该工厂工作。 部分已经返回该工厂工作。
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预防医学教研室
2010年,在苹果公司供应商胜华科技苏州工厂 即 年 在苹果公司供应商胜华科技苏州工厂(即 联建科技),有137名工人因暴露于正已烷环境,健 联建科技 , 名工人因暴露于正已烷环境, 名工人因暴露于正已烷环境 康遭受不利影响。 康遭受不利影响。正已烷是一种用于清洁某些制造 工序使用的零部件的化学品。 工序使用的零部件的化学品。该工厂重新装配过车 没有更换通风系统。 间,但没有更换通风系统。 据了解,苹果在2月 日发布的 日发布的2011年供应商责任 据了解,苹果在 月15日发布的 年供应商责任 进展报告中指出的另一起正己烷中毒事件发生在苏 州运恒五金, 州运恒五金,这家为苹果生产标签的代工厂目前仍 有中毒工人尚未康复,但随着当地政府的关闭处理, 有中毒工人尚未康复,但随着当地政府的关闭处理, 工厂已在工商部门注销。 工厂已在工商部门注销。
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预防医学教研室
一、职业环境检测对象的确定 二、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检测
(一)采样方式 1.个体采样 个体采样 2.定点区域采样 定点区域采样
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预防医学教研室
个体采样
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预防医学教研室
定点区域采样
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预防医学教研室
(二)采样的测定方式
2、过程危害分析:识别和分析化学品加工、处理 、过程危害分析:识别和分析化学品加工、 过程中潜在危害的有组织、系统性的方法。 过程中潜在危害的有组织、系统性的方法。 生产过程的危害 先前发生的可能带来灾难性后果的各种事故适用 于危害控制的工程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 工程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失效的可能后果
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预防医学教研室
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预防医学教研室
第一节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识别
1、化学毒物危害识别的基本方式 、 熟悉生产工艺过程,掌握从原材料到成品之 熟悉生产工艺过程, 间的所有工艺和化学物 化学物料安全清单( 化学物料安全清单(MSDS) ) 反应性化学危害
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预防医学教研室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识别
1.全天一个样品连续测量 全天一个样品连续测量 2.全天多个样品连续测量 全天多个样品连续测量 3.部分时间连续多个样品测量 部分时间连续多个样品测量 4.瞬(短)时多个样品测量 瞬 时多个样品测量----5分钟 分钟
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预防医学教研室
(三)样品的采集
1.气体和蒸汽 气体和蒸汽 ★主动采集----动力系统 主动采集 动力系统 ★被动采集----被动式采集仪 被动采集 被动式采集仪 ★用可与待测物起化学反应的液体吸收 ★用真空袋或真空容器采集 ★用直读式检测仪 2.采集空气中的颗粒性物质:滤膜 采集空气中的颗粒性物质: 采集空气中的颗粒性物质
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预防医学教研室
鉴定依据 ★职业流行病学资料 ★动物实验 ★体外试验 ★有害因素的自身特性
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预防医学教研室
2、剂量 反应评定 定量评定 、剂量-反应评定 反应评定----定量评定 ★(dose-response assessment)通过对流行病 ) 学资料和动物定量研究资料的分析, 学资料和动物定量研究资料的分析,阐明不 同接触水平所致效应的强度和频率, 同接触水平所致效应的强度和频率,确定剂 反应关系。 量-反应关系。 反应关系
时间: 时间:1984年12月3日 年 月 日 原因: 原因:储气罐阀门失灵
后果: 万人口受到严重损 后果:52万人口受到严重损 多万人中毒, 万多人 害,15多万人中毒,5万多人 多万人中毒 失明,2500人死亡。 失明, 人死亡。 人死亡 博帕尔的这次公害事件是有 印度异氰酸甲酯泄漏事件 史以来最严重的因事故性污染 而造成的惨案。 而造成的惨案。 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预防医学教研室
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预防医学教研室
第三节 职业性有害因素接触评估 及危险度评价
一、职业性有害因素接触评估 (一)接触评估的概念 Exposure assessment----是通过询问调查、环境监 是通过询问调查、 是通过询问调查 生物监测等方法, 测、生物监测等方法,对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进 行定性和定量评价。 行定性和定量评价。
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预防医学教研室
接触评定的内容
(1)接触人群特征分析:包括人群的数量、性别、 )接触人群特征分析:包括人群的数量、性别、 年龄分布等。 年龄分布等。 (2)接触途径及方式评定:包括鉴定有害因素进 )接触途径及方式评定: 入机体的主要途径及接触的时间分布等。 入机体的主要途径及接触的时间分布等。 (3)接触水平的估测:作业环境及生物监测,食 )接触水平的估测:作业环境及生物监测, 物饮水、生活环境的接触。 物饮水、生活环境的接触。
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预防医学教研室
3.生物监测 生物监测 生物监测用于接触评定, ★生物监测用于接触评定,可较好地反映内剂量 或生物效应剂量,内弥补环境监测不足之处, 或生物效应剂量,内弥补环境监测不足之处, 而且兼具效应评定功能。 而且兼具效应评定功能。
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预防医学教研室
二、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识别、评价与控制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识别、
三要素: 三要素: 研究资料 危险度评定 危害性鉴定(定性) 危害性鉴定(定性) 剂量-反应评定(定量) 剂量 反应评定(定量) 反应评定 接触评定(不同劳动条件的暴露情况) 接触评定(不同劳动条件的暴露情况) 危险度特征分析 特定人群职业性损害的估计发生率) (特定人群职业性损害的估计发生率) 危险度管理:制定卫生标准等 危险度管理: 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预防医学教研室
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预防医学教研室
(1)有阈化学物的剂量反应评定 ) 选择适宜的临界效应指标。 ★选择适宜的临界效应指标。 ★从职业流行病学调查或动物实验获得观察到有害效应 的最低剂量及最大无作用剂量。 的最低剂量及最大无作用剂量。 选出所研究毒物代谢转化与人相近的动物进行实验。 ★选出所研究毒物代谢转化与人相近的动物进行实验。 ★确定种属间该有害因素所致损害的不确定因素即选择 不确定系数。 不确定系数。 明确剂量反应关系。 ★明确剂量反应关系。
第三章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 识别、评价与控制 识别、
2007级预防医学专业 级预防医学专业
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预防医学教研室
目录
职业性有害因素识别 职业环境监测 职业性有害因素接触评估及危险度评价 生物监测 工作场所安全卫生评价 工作场所的通风与照明 个人防护用品
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预防医学教研室
判定职业有害因素的方法原理: 判定职业有害因素的方法原理:流行病学 研究的因果关系判断法则 职业性有害因素是因,健康损害是果。 职业性有害因素是因,健康损害是果。
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预防医学教研室
三、工作场所物理性有害因素的测量
监测工作环境中物理性有害因素的强度 特定环境中作业接受个别物理性因素的累计强度
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预防医学教研室
四、监测数据评价和长期监测计划
1、经常性卫生监督:最少每年监测 次,不符合标准 、经常性卫生监督:最少每年监测1次 的,每3个月监测 次-直至合格。 个月监测1次 直至合格。 个月监测 直至合格 2、预防行卫生监督:连续采样测定 次 、预防行卫生监督:连续采样测定3次 3、个体采样与国家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比较;定点区 、个体采样与国家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比较; 域采样与最高容许浓度比较。 域采样与最高容许浓度比较。
政府监管 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预防医学教研室
苹果公司正已烷事件
2009年8月,25岁的贾景川在苏州联建科技工作期 年 月 岁的贾景川在苏州联建科技工作期 间因正己烷中毒入院治疗,经过10个月的治疗后病 间因正己烷中毒入院治疗,经过 个月的治疗后病 情好转出院。 年他被因神经性损伤被鉴定为9 情好转出院。2011年他被因神经性损伤被鉴定为 年他被因神经性损伤被鉴定为 级伤残, 级伤残,随之而来的是联建科技安全卫生部门主管 施加的离职压力。 施加的离职压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用人单位不得 清退受害员工。而联建科技负责人坚持“ 清退受害员工。而联建科技负责人坚持“不离职得 不到公司的赔偿” 不到公司的赔偿”。大部分员工治愈后回到车间工 作,少部分员工在签订苛刻的免责协议后离职,根 少部分员工在签订苛刻的免责协议后离职, 据伤残等级的不同,他们将获得8万至 万不等的 据伤残等级的不同,他们将获得 万至14万不等的 万至 赔偿金作为终身补偿。 赔偿金作为终身补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