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之把握主要内容

合集下载

高中文言文文意理解和分析题答题技巧

高中文言文文意理解和分析题答题技巧

高中文言文文意理解和分析题答题技巧考点解读文言文文意理解和分析题通常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试题的选项通常是“三对一错”,设问的角度基本是选错误的一项,四个选项大多依原文的先后顺序对文意做概括性的转述和分析,错误项中的大部分叙述一般还是符合文意的,往往只设置一两处不正确的表述作为干扰。

四个选项有时会依选文内容的特点而表现为不同的形式,比如分别涉及人物品性的不同侧面,或者文本主人公的人生经历,或者人生不同阶段的成就等。

《考试大纲》对文言文的考点有明确的要求,其中“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是文言文阅读中的重点,是考查同学们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的能力。

这种归纳、概括是对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进行综合的判断或推理,要求同学们答出某一论点立论的根据、某个事件发生的原因、某种发展导致的结果,等等。

新的《考试大纲》明确增加对文言文的考查力度,包括对文学常识等传统文化的考查,可见高考加大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所以同学们要对文言文文意的理解和判断尤为重视。

技巧点拨错误类型一、事件或者行为的错误命题者往往把主人公的很多行为放在不对应的时间段,从而出错,比如做官的时间段,施政等某种行为的时间段等。

例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选自《后汉书·景丹传》)A.景丹才学突出,办事干练。

他在王莽新朝时以言语科优秀被举荐为固德侯的相国,又以办事干练著称,升任朔调连率的副官。

B.景丹颇得器重,深受拥护。

建武二年,光武帝任命吴汉为大司马时,任命景丹为骠骑大将军、栎阳侯,后又被群臣推举为大司马人选。

C.景丹有军事才能,能征善战。

曾大败王郎的部队并追击十余里,又跟随光武帝在羛阳打败五校,使对方五万人投降。

D.景丹为国尽忠,临危受命。

陕县贼人苏况攻破弘农,活捉郡守。

景丹当时以带病之身率军到郡,十多天后逝世。

【解析】B项“任命景丹为骠骑大将军、栎阳侯”表述错误,骠骑大将军不是在建武二年任命的。

对应原文:世祖即位,诏举可为大司马者,群臣所推惟吴汉及丹。

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有哪些

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有哪些

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有哪些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有哪些一直以来,大家都觉得好考文言文阅读是最难做的,一是无法体会它到底是什么意思,第二是无法精确地表达出来。

所以对于文言文阅读大家都不知如何去做,有的人就发出疑问,高考文言文阅读如何突破呢?下面就给大家提出三种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让发家不会在文言文阅读上有很多的苦恼。

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有哪些1语文文言文答题技巧1.看看选文的特点高考文言文阅读想要得到突破,首先看看文言文选文的特点。

文言文大致可分为史传文和散文两大种,文章相对完整,相对独立,偏饭在李白到七百字之间。

史传类文章无非记人和记事两类。

前者的结构特点是:人、简历、特点特点、事件,后者结构特点是:事件,原有,人物。

所以根据文言文的选文她点,大致就能知道该如何去思想了。

2.做前注意读题高考文言文阅读得到突破,读很重要。

首先要通过文章,了解大概文章说得是什么意思。

理清层次,把握主要内容,这样做分析概括类的题目就不会太难,同时也有助于对重点语句的理解。

解答翻译、短句和实词、虚词的理解这类题,还需要对文章理解得更加精准。

在读的时候一定要断对句,句子断不对,理解的意思就会有偏差,这就是为什么。

文章就一篇而已,而每个人的理解却不一样。

3.翻译文言文的意思想要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得到突破,翻译很重要,小伟不知义就会把意思弄错误。

翻译是文言文的重头戏,在大概了解文章大意之后,在对文章进行一步的细致翻译,准备了解文章意思,才能更好的有助于答题。

文言文翻译应该掌握五字诀:留、删、增、调、变。

掌握了这五字要诀之后,对于文言文阅读更加简单一些,从而增加了阅读水平的提高,所以大家可以实施。

高考文言文阅读如何突破?对于这个问题相信不用做过多的节水,有的人有了自己的看法,而有的人有了自己的方法,如何去做好突破,对于任何人来说都不困难,只要自己能够很好的去做好知识的积累和复习就可以了。

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有哪些一直以来,大家都觉得好考文言文阅读是最难做的,一是无法体会它到底是什么意思,第二是无法精确地表达出来。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分阶训练 专题36 文言文阅读之概括分析文意(含答案)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分阶训练 专题36 文言文阅读之概括分析文意(含答案)

文言文阅读之概括分析文意【考点详解】概括分析文章内容是高考必考的知识点,一般考核对文章细节的理解,命题一般采用曲解文意、以偏概全、混淆时间地点、张冠李戴、强加因果、混乱顺序等方式命制,答题时注意找准区位,认真对读。

1.方法根据上述特点以及近几年的高考实情,解答概括分析题,在全面理解、整体把握文本内容的前提下,必须将选项所述的内容与原文对应的信息仔细比照,仔细甄别。

(1)比照“事件”及其细节本身的真实性命题者有时将子虚乌有的表述混杂在正确的叙述之中,考查考生对文本内容把握的准确性,这种设误方法一般称为“无中生有”。

2017年全国新课标卷Ⅱ第12题C项,错误在于“并教导他们应该弃恶从善”。

根据文本“其年,迁憙平原太守。

时平原多盗贼,憙与诸郡讨捕,斩其渠帅,余党当坐者数千人……乃悉移置颍川、陈留”的叙述,可知只是把这些人“移置颍川、陈留”,并没有“教导他们应该弃恶从善”。

(2)比照“事件”的参与者命题者对“事实”的叙述有时故意把具体事件的参与者弄错,这种设误方法一般称为“张冠李戴、移花接木”。

全国新课标卷Ⅲ第12题D项,“曾挑唆驸马都尉王诜诬告纯礼”错。

原文是“激驸马都尉王诜……诜怒”,曾布只是挑拨了王诜,让王诜生范纯礼的气,并没有挑唆王诜诬告范纯礼。

(3)比照“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命题者有时故意弄错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天津卷第12题B项,“作者杨万里素来仰慕李台州至孝之名”概括有误,比照原文,原文是“宗质乾道庚寅为洪倅,时予为奉新县令,屡谒之,不知其母子间也。

明年,予官中都,宗质造朝,除知台州。

朝士云:‘李台州,曾觌姻家也。

觌无子,子台州之子。

’予一见不敢再也,亦未知其孝”,显然,作者最初并不知道李台州与母亲的事,直到李台州死后,在与丞相京公交谈中才知道李台州母子之间的故事,才了解李台州至孝之名。

(4)比照“事件”实施的方式和方法命题者有时会对事件实施的方式和方法作曲解,这种设误方法一般称为“曲解文意”。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4单元《把握主要内容,感受神话特点》 大单元主题情境式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4单元《把握主要内容,感受神话特点》 大单元主题情境式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单元任务群教案第4单元《把握主要内容,感受神话特点》人文主题分析本单元以神话组织单元 ,编排了三篇精读课文《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普罗米修斯》和一篇略读课文《女娲补天》,其中《精卫填海》是文言文。

这些神话故事既包含中国古代神话 ,也包括古希腊神话。

学生可以从中体会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然、对世界的独特理解和神奇想象 ,还能感受故事中鲜明的人物形象。

语文要素分析本单元的第一个阅读要素是“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这是在三年级“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基础上的进阶 ,也为后面的第七单元“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 , 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四下第六单元“学习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作好铺垫。

习作话题“我和过一天”与单元课文紧密联系 , 旨在调动学生阅读积累 ,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本单元的第二个阅读要素是“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

在此之前 ,学生已经学过《羿射九日》,对神话有了一些感性认识。

本单元将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神话特点,帮助学生形成对神话这种文学体裁的初步认识。

这一阅读要素是对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阅读要素“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和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阅读要素“走进想象的世界 ,感受想象的神奇”的延伸。

本单元的习作要素是“展开想象 ,写一个故事”。

习作安排的是《我和过一天》,教材在三年级的习作中安排过类似的话题 ,在此基础上 ,本次习作进一步学习展开想象写故事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 ,并使他们乐于表达。

学习任务群定位综合人文主题及语文要素 ,将本单元定位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

第一 ,从单元学习路径来看 ,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阅读一组古代中外神话故事 ,借助方法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

然后在此基础上展开想象创编一个故事 ,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

这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引导学生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 ,发展“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基本能力是一致的。

文言文归纳主要内容(精讲篇)

文言文归纳主要内容(精讲篇)

文言文归纳主要内容(精讲篇)归纳主要内容(精讲篇)“归纳中心要点”是对所阅读的文言文(段)“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所谓“归纳”,是说对文章的结构层次或内容要素能用简洁的语言浓缩表达,或者对给出的表达作出判断。

“归纳内容要点”是把文章各部分的内容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表达出来,属于“化整为零”的分析和提炼的过程。

“中心意思”是文章的灵魂,是读懂一篇文章的基本要求,对一篇文章的测试(命题和解答)总有影响和制约。

“概括中心意思”是把文章的整体或某一部分的内容主旨化,并加以阐发或概括,属于“化零为整”综合和整理的过程。

二者互相联系、相辅相成,一个是需要整体把握文章中心思想为宏观指导,一个是必须以把握文章的各部分基本内容为基础。

这种归纳概括是对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进行综合的判断或推理,对人物的性格进行归纳,或对文章的中心进行概括,或说出某个论点的依据,或说出某个事件发生的原因,或说出某个事件发展所导致的结果等。

热点题型在考查“归纳主要内容”的考点时,试题分别一般以选择题和问答题的形式呈现。

○例1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6-9题。

9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通过对水光山色、柳条麦田的描写,以及对游人的欢欣、鱼鸟的悠然自得等情态的描绘,勾勒出一幅满井春色图。

B.作者写初春景象,抓住了万物复苏的特点,如“将舒未舒,柔梢披风”一句,写出了春回大地时柳枝初展的神韵。

C.“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将品茶、饮酒、骑驴观赏等画面合为一组镜头,写出了游人络绎不绝的盛况。

D.这篇游记,采用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最后一段则以议论作结,表明了作者寄情山水的志趣。

(选文《满井游记》,答案C)○例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5题5 .从这两则选文中可以看出华歆是一个怎样的人?请分点概括作答。

(4分)附答案:德行高尚,言行一致(“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见识过人(阻止陶丘洪帮助王芬废帝之事);名士高风(巧妙的谢绝部下和百姓送的礼物)。

12-课外文言文(一)整体把握 考点梳理+专项练习——上海市六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五四学制)

12-课外文言文(一)整体把握 考点梳理+专项练习——上海市六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五四学制)

课外文言文阅读(一)整体把握(一)课外文言文阅读的方法1.快速浏览题目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可使我们快速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2.结合注释速读全文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注释。

遇到个别疑难词句像“绊脚石”一样横在途中,我们就要联系上下文认真推敲,可用猜想的方法来解决。

实在解决不了的,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

总之,速度全文,不求完全读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

阅读时注意圈划人物、主要情节、故事结局。

(二)答题技巧课外文言文阅读问题设计有三种类型,即词语解释题、句子翻译题和内容理解题。

对于不同的题目则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

1.词语解释题。

这类题目多数是考查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现象,而这些文言实词基本上都是同学们在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的。

解题时,应先套用我们学习过的文言实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

有时也可以借助语法结构,通过组词来解释词义。

或者通过字形推知字义。

2.句子翻译题。

两种题型出现:选择题与直接翻译选择题相对简单,可以把握住关键词,用排除法来筛选出正确答案;直接翻译题:翻译句子要解释出关键的字词的意思,尤其重视动词。

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

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年号、人名、地名、官名、书名、国名等专有名词保留原样,不用翻译。

例:蜀中(地名)有杜处士(人名)。

(2)句子中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应删去。

例:此画斗牛也!这个句子可译为:这画的是斗牛呀。

“……也”表判断,无义,应删去。

(3)所翻译的句子若是省略句,则要把省略了的成分增补出来。

例: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这个句子可以译为:(伯牙)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方法总结:第一步:通读语句、整体理解;第二步:找得分点、发现“生词”;第三步:理清句式、调整语序;第四步:草拟底稿、连词成句;第五步:调整至答卷。

中考语文必备:初中文言文考试阅读答题技巧汇总

中考语文必备:初中文言文考试阅读答题技巧汇总

中考语文必备:初中文言文考试阅读答题技巧汇总“文言文阅读”一般会考到实词、虚词、句子翻译以及文意理解这四大考点,那么每个考点都有哪些答题技巧呢?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这类题不仅要靠积累,还需掌握一定的推断技巧。

技巧一:直接迁移法又称“联想推断法”,即联系已学课文中有关该词的用法推断词义。

如:“过而能知,可以为明”中的“过”字,如果能联想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人恒过,然后能改”的“过”的意思,就能理解该句中“过”的意思为“犯错”。

技巧二:语境推断法解释词义时,要紧紧抓住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如:河北中考出现课外文言句“使者及门”的“及”,结合上下文语境可知“及”应为“到”的意思。

技巧三:组词推断法将文言文中的词语进行扩充,组成现代汉语中的词语,然后再根据具体语境确定文言实词的词义。

如:“杂然而前陈者”中“陈”字的字义推断,大家可以把“陈”组成几个词语,从中作选择:陈列、陈旧……通过筛选不难找到“陈列”这个意思。

技巧四:成语印证法成语中保留着大量的文言词义,可以用熟知的成语来推断文言文中的实词词义,如河北2015年真题中“而己有饥色”中的“色”,可联系成语“面不改色”的“色”来理解,意思为“脸色”。

技巧一:代入筛选法如果我们知道某个虚词的基本用法和意义,在阅读和解题时,就可将它的每个用法代入句子去理解,挑选其中讲得通的一项,从而获得正确答案。

如:“之”是最常见的文言虚词,其用法有:①代词,可译为“他(她、它)”“这”“他(她、它)的”或自称等;②结构助词,译作“的”;③助词,不译;④动词,译作“去”“往”“到”等。

然后一一代入相应句中进行理解和筛选。

如昆明中考9题B项“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跪而拾之以归”,前一个“之”是助词,不译;后一个“之”是代词,指撕碎的奏牍。

技巧二:句意分析法根据句子的大意推断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技巧三:交换理解法如果给出两个句子,让我们判断句中某个虚词的用法是否相同,我们可以将其中能确定的一句中的虚词意义和用法代入另一句来理解,看句子是否讲得通,如果讲得通,那意义和用法就是一样的,如果讲不通,意义和用法就不一样。

文言文部分主要内容概括

文言文部分主要内容概括

文言文部分段意及中心1、《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作者:东晋,陶渊明(1)段: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写渔人发现桃花林的经过。

(2)段:写渔人进入桃花源的过程,描写桃花源的自然环境和人们的生活图景。

(3)段:写渔人在桃花源中的经历,交代桃花源人的来历。

(4)段:写渔人离桃源,见太守,重寻桃源而不得的经历。

(5)段:写刘子骥没有实现寻找桃源的愿望,寻找桃源的事再无人提起。

中心:2、短文两篇:《陋室铭》:描绘陋室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情景,表达自己高洁的志趣。

《爱莲说》:一段:通过对莲的生长环境、体态香气及风度的描写,表达作者对莲的美好品德的赞美之情。

二段:高度评价莲的品德,再次表达对莲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描绘秀美的山川景色,表达自己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记承天寺夜游》:写承天寺夜游的时间、人物、原因、经过和感受。

八年级下:1、《与朱元思书》:一段:总叙富春江奇特秀丽的景色。

二段:具体描绘富春江水的奇异。

三段:具体描绘富春江两岸的奇异景象,抒写面对奇景时的感受。

2、《小石潭记》:一段:写小石潭的位置,发现小石潭的过程,描绘小石潭的样貌和周围景色。

二段:描写小石潭中的景物。

三段:写小石潭源流的方位和样貌。

四段:写对小石潭的气氛的独特感受。

五段:记同游者3、《岳阳楼记》:一段:记叙滕子京被贬后的情况及其重修岳阳楼一事,交待作记缘由。

二段:描写洞庭湖的景象,引出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三段:描写洞庭湖阴雨连绵的景象,点明迁客骚人悲的感情。

四段:描写洞庭湖春光明媚的景象,点明迁客骚人喜的感情。

五段:阐释古仁人之心的内涵,表达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态度,并劝勉滕子京。

4、《醉翁亭记》:一段:交待醉翁亭之所在,并引出人和事。

二段:写山中的景色及出游之乐。

三段:写滁人的游乐和太守的宴饮。

四段:写太守和宾客日暮醉归,抒写太守乐民之乐的情怀。

专题17 文言文阅读之把握主旨-2023年中考语文知识梳理与分类训练(全国通用)原卷版

专题17 文言文阅读之把握主旨-2023年中考语文知识梳理与分类训练(全国通用)原卷版

中考语文知识梳理与分类训练(全国通用)原卷版专题17文言文阅读之把握主旨★[考点概述]《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中学生“在读懂文言文的基础上,对文章主旨、人物个性、情感倾向有所把握和分析”。

揣摩作者情感、把握文章主旨这是文言文阅读的重要能力之一。

文言文中对于把握主旨的考查,要求考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对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进行综合判断、推理,说出整个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或对材料内容进行评论等。

我们学习文言文,不但要学习积累一些经典句子,更要了解作者传达给我们的内容,包括文章刻画了什么人物,叙述了什么事件,阐述了什么道理。

从这些事件中看出人物的品质、事件的意义、文章的主旨、得到的启示等,而这些内容也正是文言文阅读考查的重点、难点。

★[解题技巧]一、借“题”解“文”。

文言文中用来命题的句子,往往是文中的关键语句,试题中对文章分析概括的文字,一般也涉及文章的主要内容。

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借“题”解“文”是了解文章大意的一个重要技巧,通过“倒读法”,可以巧妙寻找到解题的钥匙。

文章中大多会有对人物、景物、事件的评价,对人物、事物的归结语以及一些点到即止的抒情评论语等。

抓住这些围绕中心分散在各处的关键语句,是我们体会作者观点态度的重要途径。

《马说》原文句子“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与“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相比标点符号发生了变化,请说说这两个句子表达的效果有什么不同。

本题表面上看是分析标点符号变化而带来的表达效果的差异,实际上就是引导学生抓住重点的议论抒情句对文章主旨或作者写作意图进行探究。

这样的题目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抓住关键语句,对文本进行多角度解读的能力。

二、筛选法。

弄清选项中的“观点态度”所指的具体对象、文句范围,就是要看选项中列举的作者观点态度是针对哪一个人物、哪一件事的,议论性文字体现在哪里。

再将选项列出的“观点态度”与文中筛选出的相应的“观点态度”加以比较,得出正确选项。

有时候答案并没有体现在整篇文言文中,而是在某个片断中。

小学文言文阅读的出题方法及答题技巧

小学文言文阅读的出题方法及答题技巧

小学文言文阅读的出题方法及答题技巧建议改写如下:01小学文言文阅读考试的内容和技巧小学文言文阅读考试主要考查以下几个方面:1.理解文言实词的多义现象。

这些文言实词通常是在课内研究过的。

2.掌握重点句子的停顿。

正确标示重点句子的朗读节奏有助于理解句子含义。

3.翻译句子。

要将指定的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并解释关键字词的意思。

4.理解基本内容。

能够理解、概括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思想内涵、写作技法等。

主要考查概括事件、分析形象、梳理情节,把握主旨。

02提高文言文阅读答题能力的方法1.多读文言原著,可以从简单易懂的读本如《世说新语》入手。

熟能生巧,平时读过的材料在考试时遇到会更有信心。

2.克服对文言文的畏难情绪,建立一本文言知识点的笔记,把常用的文言字词分门别类整理好,死记硬背。

3.翻译文言文句子时应注意:保留专有名词原样,删去没有实际意义的词,适当调整句式和语序,增补省略的内容。

4.理解文章的内容,先通读顺,再结合注释和知识积累理解句意,弄清故事内容。

5.常见的文言文阅读方法有注释研读法、猜读法和片段或全篇抄读法。

03小学文言文研究建议1.注释研读法。

借助注释读懂文言文,认真参看注释。

2.猜读法。

对于没有详细解释的词或句,需要猜测它的意思。

3.片段或全篇抄读法。

对于难以理解的文章,可以尝试抄写片段或全篇来加深理解。

一、删除明显有问题的段落二、格式错误改正三、改写每段话四、注译抄读法五、小结主要内容一、删除明显有问题的段落原文已经没有明显有问题的段落。

二、格式错误改正原文已经没有格式错误。

三、改写每段话1.在通读后,为帮助理解和记忆,可边读、边抄、边思、边记,摘段录句或照录全文,这也是许多人喜用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改写为:通读文章后,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可以边读边抄,边思考,边记笔记,摘录重要段落或全文,这是许多人喜欢使用的有效方法。

2.精品文档一小节或一段结束,对主要内容作一小结。

如此坚持不懈,练二三十篇,必有助于提高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文言文阅读技巧

文言文阅读技巧

文言文阅读技巧文言文阅读技巧文言文的特色有言文分离、行文简练。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文言文的阅读技巧,欢迎大家的阅读。

文言文阅读技巧1第一步仔细分析标题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会给出标题。

要留意并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

因为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理解题目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材料的内容,从而帮助题目答题。

第二步结合注释速读全文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注释。

这些注释有助于考生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所以,考生千万别忽略这些注释,而应结合注释速读全文。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考生在阅读全文的过程中,碰到“拦路虎”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

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读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

第三步快速浏览题目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浏览题目有助于考生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

所以,接到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应该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目。

第四步“对症下药”解答问题课外文言文阅读问题设计有三种类型,即词语解释题、句子翻译题和内容理解题。

对于不同的题目则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1、词语解释题。

这是典型的“题目在课外,答案在课内”题目。

这类题目多数是考查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而这些文言实词基本上都是在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的。

解题时,应先套用已经学习过的文言实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

2、句子翻译题。

翻译句子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

首先,在草稿上把关键的字词的意思解释出来(直译);然后,将句子的大致意思写出来(意译)。

二是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

3、内容理解题。

解决这种类型的题目有三种方法: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第二,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第三,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文言文学习方法

文言文学习方法

文言文学习方法一、读文:掌握阅读文言文的方法1借助注释,概览全文当我们拿到一篇文言文时,需要先粗读一遍,借助注释,感知文章大意,把握整体结构。

对于难解的字词,不必纠结,先圈画出来,在掌握文章大意后再根据上下文理解词义,探究文章深意。

2字字落实,细读全文要解决粗读过程中遇到的障碍,还需要细读文本,解决疑难词句。

(1)在文言文中,不管是实词还是虚词,其意义在不同语境中是不同的,因此一定要牢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原则,根据上下文语境体会字词含义,揣摩作者意图。

此外注重日常积累,掌握课内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及重点实词,在阅读课外文言文时,才能快速回忆所学,解决疑难字词。

(2)理解句意除解决疑难字词外,还需要牢记5种主要句式: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反问句和倒装句,在翻译过程中通过补充、替换、调序等方法就可以连词成句,把握句子意思。

3深入领会,探究文意学习文言文不仅要掌握词句意思,更要深入地感悟作品。

在阅读完文言文后,注意总结文言文的构思技巧,鉴赏词句。

分析体现人物形象、作者情感等的词句,提高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二、做题:了解考点,提高解题的能力考点1字词解释文言实词大部分有多个含义,因此解释实词不仅要靠平时的积累,还需掌握一定的推断技巧。

(1)课内迁移法,即联系已学课文中有关该词的用法推断词义。

如:"尝为季氏史〃中的〃尝〃字,如果能联想到《陈涉世家》中“尝与人佣耕〃的"尝"的意思,就能理解该句中“尝〃的意思为〃曾经"。

(2)语境推断法,解释词义时,结合上下文具体语境理解。

如:"鲁复善待,由是反鲁〃的〃反〃,结合上下文语境可知〃反〃应同"返〃,是〃返回〃的意思。

(3)联系词语法,将文言文中的字组成现代汉语中的词语,再根据具体语境确定词义。

如:"既克,公问其故〃中的"故〃字,可以组成"缘故〃"故事〃"变故〃等词语,通过筛选不难找到"缘故〃这个意思。

考点19 文言文阅读之概括文章内容(原卷版)-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考点19 文言文阅读之概括文章内容(原卷版)-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考点19 文言文阅读之概括文章内容【命题趋势】概括材料内容是新高考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目,一般有概括原因、分析人物性格、概括写作目的、列举事件、分析文章细节等类型,答题时注意明确题干要求,在文中找到对应的文句,然后概括作答。

【真题再现】一、【2021年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夫儒生,礼义也;耕战,饮食也。

贵耕战而贱.儒生,是弃礼义求饮食也。

使.礼义废,纲纪败,上下乱而.阴阳谬,水旱失时,五谷不登,万民饥死,农不得耕,士不得战也。

故以旧防.为无益而去之,必有水灾;以.旧礼为无补而去之,必有乱患。

儒者之在世,礼义之旧防也,有之无益,无之有损。

夫礼义,无成效于人,然成效者须[1]礼义而成。

犹足蹈路而行,所路之路须不蹈者;身须手足而动,动者待不动者。

故事或无益,而.益者须之;或无效,而效者待之。

儒生,耕战所须待也,弃而不存,如何?韩子非儒,谓之无益有损,盖谓俗儒无行操,举措不重礼,以儒名而俗行,以实学而伪说,贪官尊荣,故不足贵。

夫志洁行显,不徇爵禄,去卿相之位若脱躧者,居位治职,功虽不立,此礼义为业者.也。

国之所以存者.,礼义也。

民无礼义,倾国危主。

今儒者之操,重礼爱义,率无礼义士,激无义之人。

人民为.善,爱其主上,此亦有益也。

闻伯夷风者,贪夫廉,懦夫有立志;闻柳下惠风者,薄夫敦.,鄙夫宽。

此上化也,非人所见。

段干木(2)阖门不出,魏文(3)敬之,表式其闾,秦军闻之,卒不攻魏。

使魏无干木,秦兵入境,境土危亡。

秦,强国也,兵无不胜,兵加于魏,魏国必破,三军兵顿,流血千里。

今魏文式阖门之士,却强秦之兵,全魏国之境,济三军之众,功莫大焉,赏莫先焉。

齐有高节之士,曰狂谲、华士,二人昆弟也,义不降志,不仕非其主。

太公封于齐,以.此二子解沮(4)齐众,开不为.上用之路,同时诛之。

韩子善之,以为二子无益而有损也。

夫狂谲、华士,段干木之类也,太公诛之,无所却到;魏文侯式之,却强秦而全魏,功孰大者?狂谲、华士之操,干木之节也,使韩子善干木阖门之节、高魏文之式是也,则善太公之诛非也。

文言文阅读之概括内容,把握主旨

文言文阅读之概括内容,把握主旨

文言文阅读之概括内容,把握主旨【开篇导语】文言文中对于概括内容,把握主旨的考查,要求考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对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进行综合判断、推理,说出整个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或对材料内容进行评论等。

我们学习文言文,不但要学习积累一些经典句子,更要了解传达给我们的内容,包括文章刻画了什么人物,叙述了什么事件,阐述了什么道理。

从这些事件中看出人物的品质、事件的意义、文章的主旨、得到的启示等,而这些内容也正是文言文阅读考查的重点、难点。

【典例呈现】(2022・四川达州卷)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回答问题。

[甲] 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乙] 铁杵磨针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媪自言姓武。

今溪旁有武氏岩。

1.甲文中愚公移山的原因是“ ”,移山的目的是“ ”。

(用原文回答)2.这两个故事,给你怎样相同的启示?【考点解析】考点一概括内容[思维轨迹]例题中的第1题考查的是对文言文整体内容的把握和概括。

初中文言文阅读技巧

初中文言文阅读技巧

初中文言文阅读技巧初中文言文阅读和答题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正确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正确将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理解并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以及把握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欣赏品味。

在课内研究时,只需要有针对性地背诵即可。

而在课外阅读中,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四个步骤来解题。

第一步:快速浏览题目。

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中,有些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有些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快速浏览题目有助于我们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

第二步:仔细分析标题。

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通常都会给出标题,我们应该留意并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

因为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例如,在一次测试中考了一个“楚人学舟”的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

这个主谓结构的标题概括了文段的主要内容,我们看了标题就知道文段的主要内容了。

总之,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可使我们快速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第三步:结合注释速读全文。

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注释。

这些注释有助于我们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所以,千万别忽略这些注释,而应结合注释速读全文。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阅读全文的过程中,碰到“拦路虎”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

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读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

第四步:根据题目类型“对症下药”解答问题。

课外文言文阅读问题设计有三种类型,即词语解释题、句子翻译题和内容理解题。

对于不同的题目则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1.词语解释题。

这类题目多数是考查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而这些文言实词基本上都是我们在课内研究过的。

解题时,应先套用我们研究过的文言实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

2)句子翻译题:在翻译句子时,需要注意专有名词的保留和无实际意义的词语的删除。

同时,要注意文言文中特殊的句式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同,需要作适当的调整。

如果是省略句,要增补省略了的成分。

高中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及解题方法

高中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及解题方法

高中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及解题方法高中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及解题方法一、答题技巧1、明确文章结构,把握中心思想在阅读一篇文言文时,首先要明确文章的整体结构,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中的细节,为后续答题做好准备。

2、理解虚实词,掌握常见语法规则文言文阅读中,虚实词的理解和语法规则的掌握是解题的关键。

实词指有实在意义的字词,虚词指在语法上不能单独成句,没有实在意义的字词。

理解虚实词的含义及用法,能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表达方式。

同时,掌握常见的语法规则,如宾语短语、连词等,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句子的含义。

3、注意细节,善于推理判断在阅读文言文时,要特别注意细节,尤其是那些与现代汉语表达方式不同的地方。

此外,要善于运用逻辑推理能力,根据已知信息推断未知内容。

有时,文中没有直接给出答案,需要我们通过上下文进行推断。

二、解题方法1、认真阅读原文,理解文章内容及主题思想在答题前,首先要认真阅读原文,尽可能理解文章的内容及主题思想。

在理解的基础上,对题目进行解答。

2、对于难懂文言文可以借助工具书进行理解遇到难以理解的文言文,可以借助工具书进行查询和理解。

同时,要注意不要过度依赖参考译文,尽量通过上下文进行推断和理解。

3、遇到困难时可以先放下,多读几遍,多思考在解答文言文阅读题目时,有时会遇到一些难以理解的地方。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先放下,多读几遍,多思考。

结合上下文,慢慢地就能找到解题技巧。

同时,也可以通过与其他同学讨论,或者向老师请教,以获取更多的帮助和指导。

总之,掌握高中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及解题方法,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文言文,提高文言文阅读解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学习中,我们要不断积累经验,善于总结,从而提高自己的文言文阅读水平。

如何分析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如何分析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如何分析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文言文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它承载着古人的智慧和思想。

然而,对于现代人来说,理解和分析文言文的主要内容并非易事。

下面,我将为您详细介绍一些分析文言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和技巧。

要分析文言文的主要内容,首先得掌握一定的文言基础知识。

这包括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等。

比如“之”“乎”“者”“也”这些虚词,它们在文中的用法和含义各不相同。

实词方面,像“走”在古代是“跑”的意思,“妻子”指的是妻子和儿女。

了解这些字词的古义,是准确理解文意的基石。

文言文中的句式也有其特点,比如判断句“……者,……也”,宾语前置句“何陋之有”等。

熟悉这些句式,能帮助我们更顺畅地理解句子的意思,从而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其次,了解文言文的写作背景至关重要。

每一篇文言文都有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个人经历。

比如《岳阳楼记》,作者范仲淹是在被贬的情况下写的这篇文章,了解他的遭遇和当时的社会状况,就能更好地理解他在文中表达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

再者,梳理文章的结构和脉络是分析主要内容的关键。

有些文言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开头点明主题,中间详细阐述,结尾总结升华;有些则按照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或者逻辑顺序来叙述。

我们要善于抓住文章的关键句和段落,比如开头的总领句、结尾的总结句等。

在阅读文言文时,要注重对人物形象和事件的分析。

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来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品质。

对于事件,要弄清楚其起因、经过和结果。

比如《曹刿论战》中,通过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以及战场上的表现,展现了曹刿的深谋远虑和鲁庄公的“鄙”。

还有,要善于捕捉文中的情感表达。

文言文往往会通过一些词语和句子来传达作者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

像“悲夫”“嗟乎”这样的感叹词,往往蕴含着作者强烈的情感。

另外,多读多练也是提高文言文分析能力的重要途径。

可以从一些简短易懂的文言文入手,逐渐增加难度。

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方法。

精华九文言文阅读八大考点方法指导

精华九文言文阅读八大考点方法指导
2.利用对话标志断句。对话常以“曰”“云”“言”为标志。遇到对话时,应根
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
3.借助文言虚词断句。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就是应该断句的 地方。具体如下:
(1)句首发语词后一定要断。“发语词”指的是放在句子开头起强调或领 起全句乃至全段作用的虚词,常用的发语词有:“至”“若”“至若”“夫”“若 夫”“盖”“然”“则”“然则”“岂”“岂若”“宜”“诚宜”“何尝”等。如①盖/大苏泛赤壁 云;②至若/春和景明;③若夫/淫雨霏霏;④然则/北通巫峡;⑤诚 宜/开张圣听。
(1)判断句的补充:首先要学会辨识判断句。如“……也”“……,…… 也”“……者,……也”这样形式的句子或含有“为、乃、则、非、即、是” 这些判断词的句子即为判断句。在翻译时加上判断词“是”。如“莲,花之 君子者也”译为“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2)省略句的补充:如“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原文 中省略了两处主语、一处宾语,翻译时需将其补充出来,句子的意思才 完整。)
考点一 实词解释及辨析方法指导
对于实词的解释及辨析,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课内迁移法。即搜寻课内学过的有关该词的意义,将其代入语境“对号 入座”。如2019绍兴17(4)题中的“属”,可以联想到课内《岳阳楼记》 中的“属予作文以记之”中的“属”,都有“同‘嘱’,嘱托”的意思。 2.语境推断法。即解释词语含义时,要紧扣上下文意思,结合句意和语 境来推断理解。以2019台州15(1)题“去蒋山亦七里”为例,联系上文 “筑第于南门外七里”,整个句子除了“去”之外,可以翻译为“(王安石) 在七里外的南门修筑房子……也有七里路”,由此可推断出“去”是“距离” 的意思。
如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 ③“雅”: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文译出原文的语言风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阅读之把握主要内容
文言文阅读是高考阅读理解必考题型。

一篇文言文,透过翻译,我们需要深入挖掘文章所表达的主要内容,那么如何挖掘一篇文言文的主要内容呢?小编给你支支招。

文言文阅读之把握主要内容:纲举目张,披沙拣金
考试说明
新课程标准在对古诗文阅读的评价建议中提出:“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查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查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可见,“课标”对学生把握文言文主要内容的能力是十分重视的。

误区提醒
有些同学在进行文言文阅读时,只注重词语解释和句子的翻译,而忽略了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把握。

这种做法显然不妥。

要知道能否正确理解一篇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是考查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核心和基础,因为主要内容往往融合着作者的思想观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只有弄清主要文意,才能准确地翻译句子、解释词语,否则就可能出现偏差,甚至会出现与作者原意背道而驰的理解。

复习策略
以下内方面是正确而且快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有效因素:
1、克服轻敌心理
文言文相对现代文来说,试题素材、题目相对稳定,阅读规律容易摸索,许多同学容易产生轻敌的心理,出现文言文的题目简单、分数易得的错觉。

实际上,“课标”提倡同学们多读我国优秀的古典名著,大家看得多了,文言文阅读能力提高了,中考文言文试题的难度也会有相应的提高,同学们绝不能掉以轻心!
2、克服急于求成心理
磨刀不误砍柴工,拿到试卷切忌急于做题。

首先应速读文段,读懂文章,要了解文段的主要意思、作者的主要观点,在疏通文章的基础上才能思考具体题目。

平时的训练尤其要养成良好的文言文阅读习惯,以免考试时出错。

3、克服就文论文的心理
就文论文,确实能快速而有效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但不是百分之百地成功,有的时候能达到目的,更多时候可能会与作者本义相悖。

“文合时而著”,所以,要对作者情况和写作背景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例如:一位生活在战乱中的作家,整日颠沛流离,朝不保夕,其作品往往反映出兵荒马乱、统治者视民众之命如草芥的社会现实;一位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作家,其作品最能体现平民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疾苦;一位对仕途避而轻之的作家,其作品的主要内容多描写秀山丽水之景,抒写儿女情长之意;而一些怀才不遇、政治失意甚至屡遭贬谪的作家,其作品也往往排遣郁闷伤感之情、报国无门之意。

了解这些信息,解题时便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文言文阅读之把握主要内容由语文网小编整理,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