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知识点华东师大版历史

合集下载

部编历史七下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知识点

部编历史七下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知识点

部编历史七下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知识点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的几个事例:1、遣唐使:唐朝时,日本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派遣唐使来华。

对日本的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鉴真东渡:在唐朝与日本的交流中,最有影响的是鉴真。

鉴真六次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为中日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3、玄奘西行:贞观年间,玄奘西行天竺取经,称为佛学大师。

主要贡献是《大唐西域记》一书,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重要贡献。

七下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前预习题遣唐使1. 时期,中日交往频繁,为了学习中国的。

日本派使节到中国,当时称“”。

把唐朝先进的、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鉴真东渡2. 是扬州大明寺的高僧,接受日本僧人的邀请,六次东渡,终于在754年抵达日本。

他在日本传授,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玄奘西行3.唐朝与天竺有频繁的交往。

年间,高僧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

他遍访天竺的名寺,研习佛法,曾在佛学最高学府游学,成为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

4. 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并主持译经工作。

根据他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记载了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七下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后自测题1、上海世博会日本馆里,有一个以“遣唐使”为中心的展区。

下列关于唐朝与日本交往的说法,错误的是()A.玄奘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B.两国之间有贸易往来C.唐朝时期有十几批遣唐使来华D.日本按唐朝模式进行政治改革2、“遣唐使”“玄奘西游”“鉴真东渡”等客观史实,反映出唐朝的时代特征是()A.对外开放B.经济繁荣C.政治清明D.交通发达3、唐朝僧人玄奘曾游学天竺,并根据亲身见闻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一部重要书籍,它是()A.《马可•波罗行纪》B.《金刚经》C.《大唐西域记》D.《西游记》4、中印交流源远流长,唐朝时期玄奘西游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

历史 重要知识点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历史 重要知识点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第4课唐朝de中外文化交流
(注释:红色字体是重点知识点,要求记忆,黑色字体de部分了解)
一、唐朝与日本de交流
1.遣唐使:
(1)含义:为了学习中国de先进文化,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当时称为“遣唐使”。

(2)影响:遣唐使唐朝de先进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de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鉴真东渡
(1)时间:唐玄宗时期
(2)过程:鉴真第六次东渡抵达日本,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de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在日本主持修建唐招提寺)
(3)意义:鉴真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de贡献。

二、唐朝与新罗de交流
表现:①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②新罗模仿唐朝建立了政治制度、科举制③朝鲜音乐也传入中国
三、唐朝与天竺de交流——玄奘西行
1、时间:唐太宗贞观年间
2、人物:玄奘,西行天竺取经,在那烂陀寺游学
3、贡献:①为中国佛教de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②口述《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de珍贵文献。

※※注:唐朝对外交往活跃de原因?带给我们de启示?
原因:①国家安定统一;②经济文化繁荣;③对外开放政策;④对外交通发达。

启示:①必须有稳定de政治局面,坚持对外开放de政策。

②努力发展经济文化。

③学习唐朝海纳百川de博大胸怀,在传播先进文化de同时,要善于吸取其精华,为己所用。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知识点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知识点

第四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一、表现1、中日文化交流1)遣唐使—--学习:日本主动学习中国①遣唐使的构成:使节、留学生、留学僧等(阿倍仲麻吕)②遣唐使的特点:官方派遣、持续时间长、来华次数多、遣唐规模大、人员素质高③对日本的影响: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书法)、典籍、建筑技术、节日风俗(服装、饮食等)……→→→大化革新2)鉴真东渡----传播:中国帮助日本①时间:唐玄宗时期②经过:六次东渡(754年,66岁,失明)(矢志不渝、坚持不懈、百折不挠……)③原因:日本盛情邀请、鉴真热忱于传播扩大佛教事业(保护佛教典籍等)④对日本的影响:佛教、绘画、书法、文学、医学、建筑(唐招提寺)、雕塑等2、中印文化交流-----玄奘西行1)经历:①西行取经:唐太宗贞观初年、长安—河西走廊—玉门关—西域—天竺②天竺游学:访那烂陀寺③携佛经回长安:主持译经(大雁塔—“经塔”);《大唐西域记》(弟子成书)2)影响①对中国佛教(佛经)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②《大唐西域记》:中外交流史的珍贵资料;重要的历史地理文献(中世纪;西域、中亚、印度半岛)3、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1)新罗(朝鲜)---崔致远2)大食(阿拉伯帝国)、拂菻(东罗马帝国)二、唐朝的对外交往为何如此活跃?1、唐朝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居世界领先地位(根本原因)2、唐朝统治者:宽广博大的胸怀;“大气、开放、包容”的对外政策3、唐朝交通发达(海陆并举)三、唐朝活跃的对外交往带来的影响1、以唐朝为中心,自此开始形成东亚文明特征。

2、把中华文明传播到世界各地----扩大了中华文化圈的影响;对古代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四、唐朝的对外交往给我们的启示?1、国家强盛----辐射力和吸引力。

2、主权独立、国家强盛----国家开放的前提。

3、鼓励:各行主动走出国门。

4、坚持:平等、合作、开放。

……。

2021年七年级历史下册 5《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 华东师大版

2021年七年级历史下册 5《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 华东师大版

2021年七年级历史下册 15《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2)华东师大版教学目标:⒈知识识记⑴了解长安城的布局,知道长安既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是开放性的国际大都会。

⑵了解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认识我国的经济、文化在唐代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唐朝政府采取鼓励对外交往的政策,这些都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⒉能力培养:⑴通过图片等直观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⑵通过学生的讲述,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⒊情感教育与价值观⑴通过对玄奘、鉴真等不畏艰险,出国远行,学习交流的事迹介绍,启发学生不怕困难险阻、勇于开拓以及对事业执著追求的精神。

⑵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唐代的强盛及其在国际上的地位,从而增强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认同情感。

⑶玄奘、鉴真等人热心于文化交流,成为中外交往的友好使节,其业绩值得后人景仰。

重点、难点突破措施:⒈利用多媒体等电教手段再现历史情境,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获得感性认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⒉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充分阅读教材,提高自学能力、概括能力。

⒊组织学生讨论,发表对历史人物、事件的看法,明确文学作品和历史现实之间是有区别的。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播放动画片《西游记》的主题歌《一个师傅仨徒弟》。

提问:歌中的“唐三藏”指谁?“西天取经上大路”中的“西天”指哪里?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西游记》是以玄奘西行天竺求学问取真经为背景而虚构的一部小说,故事中的唐僧原型就是历史上的玄奘,《西游记》中有关唐僧的描绘与玄奘一样吗?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第五课《唐代中外文化交流》就会给你答案。

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展示学习目标)二、学生认定目标⒈了解长安城的布局,知道长安既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是开放性的国际大都会。

⒉了解玄奘西行、鉴真东渡、遣唐使等史实,认识我国的经济、文化在唐代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唐政府采取鼓励对外交往的政策,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日本遣唐使来华情况表
目的
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
次数
10多次
人数
最多超500人
代表人物 阿陪仲麻吕
作用
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
一.遣唐使
2.学习唐朝的内容:
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 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
相关史事
遣唐使还将中国的风俗习惯传到日本, 如五月初五的“端午(阳)节”、七月初七 的“七夕节”、七月十五的“中元节”、九 月初九的“重阳节”等,就是那时候从中国 传去的,有些节日一直流传至今。
二.鉴真东渡
1、时间
唐玄宗时期
2、经过(目的)
六次东渡,在754年到达日本。在日本传 授佛经、中国文化(传播唐朝文化)
3、影响(贡献)
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 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 越的贡献
鉴真六次东渡概况
次数


1
未出海便夭折。 遭诬告与海盗勾结,鉴真一行东渡的船只被官府查没。
鉴 真 坐 像
鉴真盲目航东海, 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艺, 唐风洋溢奈良城。
鉴真精心设计的唐招提寺
三、唐与新罗的关系
新罗是朝鲜半岛上的国家
关系密切表现:
1文化上:新罗强胜以后,派遣使节和 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
2贸 易:许多新罗商人来到中国经商, 新罗物产 居唐朝进口首位。
3制 度: 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吏 4科 技:还引入流入中国的医学、 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 4音乐:朝鲜的音乐也传入中国
唐 代 仕 女
日 本 和 服
建筑
太极殿 大内里
长安城
平城京
茶道
生活中的历史

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5课 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 图文素材

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5课 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 图文素材

唐与新罗的关系朝鲜出土的长沙窑瓷器隋朝和唐朝初年,朝鲜半岛上的三个国家高丽、百济和新罗和中国都有往来。

7世纪后期,新罗和唐朝往来频繁,唐朝的外国留学生,以新罗人最多。

新罗商人的足迹,从中原达到江浙,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商品的首位。

图为在朝鲜出土的长沙窑瓷器,它反映了唐朝和朝鲜半岛国家贸易交往的频繁。

三、玄奘西游玄奘玄奘本姓陈,河南洛州人,13岁出家,玄奘是他的法名,后人称他为三藏法师。

唐朝初年,他为了钻研佛经,西出玉门关,历尽艰险,终于到达佛教圣地天竺。

玄奘遍游天竺,在佛教最高学府那烂陀寺,向天竺佛教权威,90高龄的戒贤法师诚恳求教。

学成以后,他在佛学辩论中,以博识取胜,名扬天竺。

天竺最有威望的戒日王,很敬重他,向他问起唐太宗和中国音乐。

玄奘介绍了中国文化,称颂唐太宗的功业。

戒日王派使者至长安通好。

贞观后期,玄奘携带佛经650多部,回到长安,从此专心翻译佛经。

他还把西游见闻写成《大唐西域记》,书中生动地叙述了100多个国家的山川、城市、物产和民俗、宗教。

这幅图描绘的是玄奘从印度归国的情景。

他背上背着书籍,头顶上有防雨的伞,伞前垂下的线挂着一盏油灯。

玄奘左手持经书,右手拿拂尘,胸前挂着念珠,表明他夜晚一边赶路,一边还在苦读经书。

兴教寺这是为纪念高僧玄奘而建立的兴教寺。

唐代高僧玄奘以虔诚的精神,顽强的毅力,去印度留学取经,深得唐高宗的尊敬。

玄奘逝世后,先埋在白鹿原,后因唐高宗对玄奘的怀念和悲戚之情,便迁往少陵原上。

兴教寺就是在这时奉高宗之命而修建的,底层的砖洞里,立有他的塑像。

“天竺佛塔”与“唐朝佛塔”今天的印度半岛,唐朝时称为天竺。

唐和天竺的往来非常频繁,双方交流文化,互通有无。

隋唐的石窟艺术、佛塔寺院建筑样式,吸收了天竺的风格。

图片上展示的是唐朝佛塔与天竺塔。

有相同之处,又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图中的天竺佛塔,在印度佛教胜地鹿野苑,唐朝佛塔在今山西永济县上栖严寺。

那烂陀寺遗址这是印度古代佛教的中心——那烂陀寺的遗址,位于今天印度比哈尔邦南部。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件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件
(2)朝鲜的音乐也传 探究点:玄奘西行 1.背景:唐朝与天竺有频繁的交往
2.概况 (1)贞观初年,玄奘
西行前往天竺取 经,经过4年的长 途跋涉到达天竺
(2)遍访天竺名寺,研 习佛法,曾在那烂 陀寺游学,成为远 近闻名的佛学大师
材料一:玄奘离国已久,怀念祖国的心情越来越迫切。 戒日王和各国国王、广大的僧俗人民再三挽留他。鸠摩 罗国王甚至表示只要他肯留下来,要为他建立一百所专 院。无奈玄奘归国心切,留学求经的目的既然已经达到, 说什么也要回国了。643年春天,西游十七年的玄奘辞 别了戒日王和天竺的朋友们,满载着印度人民的友谊、 荣誉和六百五十七卷佛经,启程回国了。 材料二:
阿倍仲麻吕纪念碑
(4)影响: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 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 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弘法大师行状绘词》
2.鉴真东渡
(1)地位:在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 物是鉴真
鉴真(688—763年),俗姓 淳于,扬州人,14岁出家为僧, 法号鉴真。他对佛经深有研究, 戒律部分尤其精熟。晚年受日 僧礼请,东渡扶桑,履险犯难, 双目失明,终抵奈良。在传播 佛教与盛唐文化上,有很大的 历史功绩
遣唐使:学习中国文化 鉴真东渡:传授佛经、传播中国文化
中国和日本
唐与新罗的关系
中国和新罗
玄奘西行:求取佛经
中国和印度
(2)概况:东渡日本,历尽艰辛,双目失明,6次 乃成。在754年抵达日本
(3)影响: 在日本传授佛经,还 传播中国的医药、文 学、书法、建筑、绘 画等,为中日文化交 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鉴真准备东渡
相关链接
唐招提寺是著名古寺院,位于 日本奈良市西京,公元759年由 中国唐朝高僧鉴真主持修建, 被日本政府定为一级国宝

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5课 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

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5课 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

第5课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一、单项选择题1.中日文化交流非常密切,友好关系源远流长。

下列哪一事件最能说明这一点()A.张骞出使西域B.鉴真六次东渡C.文成公主入藏D.玄奘西行天竺2.唐朝皇帝居信和处理的地方位于长安的()A.皇城B.宫城C.外郭城D.东市3.下列人物,对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杰出贡献的是()①松赞干布②文成公主③玄奘④鉴真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4.《西游记》以玄奘西行为原型,用神话的方式描述了高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历程,玄奘历经艰辛去“西天”是指()A.大食B.天竺C.大月氏D.波斯5.下列各项,位于唐都长安的外郭城的是()①皇族居住地②政府机关所在地③居住区④商业区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6.下列人物,被日本人民赞誉为“天平之甍”的是()A.鉴真B.玄奘C.吉备真备D.阿倍仲麻吕二、史实辨析题下面这段文字中有四处与历史事实不符的地方,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频繁。

唐朝洛阳是一个开放性的国际大都会,有大量来自外来的居民。

贞观初年,高僧戒贤历经艰险,前往天竺,遍访名寺,成为著名的佛学大师。

后来,他以亲身见闻写成《西游记》。

唐玄宗时,玄奘应日本人邀请东渡日本。

他在日本十年坚持不懈地传播唐朝文化。

错误:改正:错误:改正:错误:改正:错误:改正:三、材料分析题1.阅读下列材料: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请回答:(1)材料中的“舍己为人传道艺”指什么?(2)上述材料表现了鉴真的什么精神?(3)“唐风洋溢奈良城”表明了什么?2.识读下图,请回答:(1)上图中的人物是谁?(2)他的主要功绩是什么?(3)我们应该如何评价他?(3)他有什么著作?四、问答题遣唐使把唐朝的典章制度、天文历法、书法艺术、建筑技术以及生活习俗等带回日本,对日本的生产、生活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你能举出日本受中国文化影响的一些事例吗?参考答案一、1.B 2.B 3.D 4.B 5.C 6.A二、错误:洛阳改正:长安;错误:戒贤改正:玄奘;错误:《西游记》改正:《大唐西域记》;错误:玄奘改正:鉴真三、1.(1)鉴真六次东渡,到达日本,传播唐文化。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讲义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讲义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讲义唐朝,那是一个在历史长河中闪耀着璀璨光芒的时代,不仅在政治、经济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在中外文化交流方面更是独树一帜。

唐朝的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为中外文化交流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唐太宗李世民开创的“贞观之治”,以及唐玄宗李隆基前期的“开元盛世”,使得唐朝的国力强盛,社会安定。

这为外国使节、商人、学者等的往来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唐朝的都城长安,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华的城市之一。

长安城里,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汇聚于此。

东市和西市热闹非凡,各种商品琳琅满目。

来自西域的香料、珠宝,来自日本的折扇、丝绸,来自新罗的人参、药材等等,应有尽有。

在文化方面,唐朝对周边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日本多次派遣使节和留学生来唐学习。

他们学习唐朝的政治制度、文化艺术、风俗习惯等。

日本仿照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建立了自己的中央官制;日本的文字也是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日本的建筑风格、服饰、礼仪等都深受唐朝的影响。

唐朝的文学艺术也在中外交流中大放异彩。

诗歌是唐朝文学的代表,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诗人的诗作不仅在国内广为流传,也传到了周边国家。

日本的文人对唐诗十分推崇,纷纷模仿创作。

唐朝的佛教文化交流也十分活跃。

玄奘西行取经,历经千辛万苦,前往印度学习佛法。

他回国后,带回了大量的佛经,并进行翻译和传播,为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佛教也通过唐朝传播到了朝鲜半岛和日本等地。

唐朝的音乐、舞蹈也吸引了众多外国人的目光。

胡旋舞、胡腾舞等来自西域的舞蹈在唐朝十分流行,唐朝的乐舞也传播到了周边国家。

在科技方面,唐朝的造纸术、印刷术等先进技术通过中外交流传播到了世界各地,对世界文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唐朝还积极与中亚、西亚等地区进行贸易往来。

丝绸之路在唐朝更加繁荣,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等商品通过丝绸之路运往西方,同时西方的珍宝、香料等也传入中国。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是双向的。

在唐朝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也将自身的优秀文化传播出去,促进了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PPT课件 华东师大版

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PPT课件 华东师大版

挫折的名言 1、 我觉得坦途在前,人又何必因为一点小障碍而不走路呢?——鲁迅 2、 “不耻最后”。即使慢,弛而不息,纵会落后,纵会失败,但一定可以达到他所向的目标。——鲁迅 3、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战胜挫折的名言 1、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2、每一种挫折或不利的突变,是带着同样或较大的有利的种子。——爱默生 3、我以为挫折、磨难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的好机会。——邹韬奋 4、斗争是掌握本领的学校,挫折是通向真理的桥梁。——歌德 激励自己的座右铭 1、 请记得,好朋友的定义是:你混的好,她打心眼里为你开心;你混的不好,她由衷的为你着急。 2、 要有梦想,即使遥远。 3、 努力爱一个人。付出,不一定会有收获;不付出,却一定不会有收获,不要奢望出现奇迹。 4、 承诺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但美好的东西往往不会变为现实。 工作座右铭 1、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2、 反省不是去后悔,是为前进铺路。 3、 哭着流泪是怯懦的宣泄,笑着流泪是勇敢的宣言。 4、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5、 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国学经典名句 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2、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风相鼠) 3、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5、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6、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7、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 青春座右铭 1、爱的力量大到可以使人忘记一切,却又小到连一粒嫉妒的沙石也不能容纳。 2、把手握紧,什么也没有;把手伸开,你就拥有了一切。 3、不在打击面前退缩,不在困难面前屈服,不在挫折面前低头,不在失败面前却步。勇敢前进! 4、当你能飞的时候就不要放弃飞。 5、当你能梦的时候就不要放弃梦。 激励向上人生格言 1、实现自己既定的目标,必须能耐得住寂寞单干。 2、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 3、为了不让生活留下遗憾和后悔,我们应该尽可能抓住一切改变生活的机会。 4、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的不幸,永远有人比你更加不幸。 5、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的了不起,也永远有人比你更强。 6、打击与挫败是成功的踏脚石,而不是绊脚石。 激励自己的名言 1、忍别人所不能忍的痛,吃别人所别人所不能吃的苦,是为了收获得不到的收获。 2、销售是从被别人拒绝开始的。 3、好咖啡要和朋友一起品尝,好机会也要和朋友一起分享。 4、生命之灯因热情而点燃,生命之舟因拼搏而前行。 5、拥有梦想只是一种智力,实现梦想才是一种能力。 6、有识有胆,有胆有识,知识与胆量是互相促进的。 7、体育锻炼可以(有时可以迅速)使人乐观(科学实验证明)。 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素。(注意:传统观念认为勤奋和机会是成功的要素,但是经过统计学和成功人士的分析得出,乐观是成功的第三要素) 9、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10、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唐朝的中外交流笔记

唐朝的中外交流笔记

唐朝的中外交流笔记一、交流的背景。

1. 唐朝的繁荣强盛。

- 唐朝在政治上实现了大一统,国家稳定。

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等统治者励精图治,政治清明,例如唐太宗时期的“贞观之治”,唐玄宗前期的“开元盛世”。

- 经济上,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提高,曲辕犁和筒车的发明和使用,提高了农业产量。

手工业发达,丝织业、陶瓷业(如唐三彩)等闻名世界。

商业繁荣,长安成为当时的国际大都市,有东市和西市,店铺林立。

- 文化上,唐朝文化灿烂辉煌,诗歌发展到鼎盛时期,涌现出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众多伟大诗人;书法、绘画艺术也达到很高的水平,颜真卿、欧阳询的书法,阎立本、吴道子的绘画各具特色。

2. 对外政策开明。

- 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鼓励各国商人、使者、学者等来唐朝交流、贸易、学习。

唐朝政府在边境地区设置了许多管理对外贸易和交往的机构,如市舶司等。

二、交流的主要途径。

(一)陆路交通——丝绸之路。

1. 丝绸之路的发展。

- 丝绸之路在汉朝时已经开辟,到唐朝时更加繁荣。

唐朝时期,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出玉门关或阳关,分南北两道。

南道经鄯善、于阗、莎车等地,越葱岭,至天竺;北道经龟兹、疏勒等地,越葱岭,经中亚,可达欧洲、非洲。

- 唐朝政府在丝绸之路上设置了许多驿站,为往来的商旅提供休息、补给的场所,保障了丝绸之路的畅通。

2. 交流的内容。

- 贸易方面。

- 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等大量运往西方。

丝绸仍然是西方贵族喜爱的奢侈品,瓷器也开始在西方流行,茶叶贸易逐渐兴起。

- 从西方传入中国的有香料(如胡椒、丁香等)、珠宝(如红宝石、蓝宝石等)、药材(如安息香等)以及一些农作物,如菠菜、胡萝卜等。

- 文化方面。

- 佛教文化继续沿着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唐朝时期,佛教已经深入中国社会各个阶层,玄奘西行取经就是沿着丝绸之路前往天竺,他带回大量佛经,并在长安组织译经,对佛教在中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 西方的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形式也传入中国。

【初中历史】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PPT课件1 华东师大版

【初中历史】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PPT课件1 华东师大版

观察《长 安城平面 图》,说 一 说长安 城的布局 及特点。
特点:①规划严整,宫 殿宏伟,②市容壮观, 功能完备。③“坊”、” 市”严格分开④注重城 市绿化
地位: 全国的政 治、经济文化中 心,还是开放性 的国际大都会
布局:分宫城、 皇城和外郭城 三部分。宫城 是黄帝及皇族 居住和处理朝 政的地方,皇 城是政府机关 的所在地,外 郭城是居住区 和商业区。
课堂检测
1、现在各国人把中国人称为“唐人”的原因 A、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 B、唐朝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声望 C、唐朝时中国才开始对外交往 D、中国人具有很高的制糖技术 2、“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 城.”这首诗反映了唐朝文化 A、对日本的影响 B、对新罗的影响 C、对天竺的影响 D、对波斯的影响 3、图中人物的事迹不包括 A、历经艰险,前往天竺学习佛经 B、在天竺遍访有名的佛教寺院,成为著名的佛学大师 C、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潜心翻译 D、以亲身见闻写成《西游记》 5、下列内容,哪些是鉴真和玄奘的共同之处 ①都是唐朝的僧人②都在唐朝的对外交往中有重大贡献 ③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④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 神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 ④ D.①②④
第5课
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
唐朝的繁荣吸引了世界 各地的目光,大唐帝国以博大 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之精 华,而灿烂的中国文化也深深 的影响了自己的友好邻邦……
第5课
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
一、唐都长安 二、玄奘西行 三、鉴真东渡



长 安 城 平 面 图
观察《长安城平面图》,说一 说长安城的布局及特点。
玄奘西行鉴真东渡比较
人物
唐朝的对外交 往为何如此频繁? 玄奘 唐太宗 西 取经 个人 这对我们现在的对 外开放有什么启示 传经 ? 鉴真 唐玄宗 东 团队

历史:第5课《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

历史:第5课《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

第5课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要点明晰☆一、唐都长安1、布局:分、和外郭城三部分2、人口:达以上。

3、地位:既是全国的中心,又是一个开放性的国际大都会。

二、玄奘西行1、经过:初年,玄奘从出发,到天竺取经,前后历时十余年。

2、结果:年,携带657部佛学经典返回长安,并撰成《》一书。

三、鉴真东渡1、目的:受日本僧人的礼请,东渡传律。

2、经过:年,到达,并在建坛授戒,被尊为日本,同时还将盛唐的、、等介绍到日本,被日本人民誉为“”四、日本遗唐使1、目的:同唐朝进行友好文化交流2、规模:先后10多次,每次随使者来唐的除医师、乐师、画师及各类工匠外,还有许多留学生和学问僧等。

唐高宗到唐玄宗时规模最大。

3、作用:长期在中国居住、学习,为中日文化的交流作出了巨大功绩。

☆☆基础在线☆☆1、唐朝的一位旅游爱好者王某想到长安城找个旅店小住几日,你可以向他推荐的地方是【】A、宫城B、皇城C、东市D、外郭城2、唐朝时,从中国传到大食的手工业技术是【】A、造纸和雕版印刷B、冶炼和制瓷技术C、制瓷和印刷技术D、造纸和纺织技术3、“你挑着担,我牵着马……”唐僧到西天取经的故事妇孺皆知。

历史上,唐僧西行取经的目的地是【】A、天竺B、新罗C、日本D、波斯4、向唐朝出口物产的国家中居首位的是【】A、新罗B、日本C、天竺D、波斯5、右图是唐朝时曾为中日两国的友好交往作出了突出贡献的人物,他是【】A、玄奘B、鉴真C、阿倍仲麻吕D、马可·波罗6、如果我们想去日本探寻中日友好的实物见证,可以去【】A、唐招提寺B、大昭寺C、大雁塔D、那烂陀寺☆☆☆能力在线☆☆☆7、材料一玄奘,俗姓陈,本名祎,家贫,父母早丧,13出家,20岁正式成为佛门弟子。

玄奘青年时在长安、成都等地走访名师,钻研佛经。

佛经里有些疑难问题,众说纷纭,难以定论,他决心到佛教的发源地天竺去游学。

材料二由中央电视台主办的以重温唐玄奘取经经历,追寻中华民族精神为主题的“玄奘之路”大型文化交流活动,2006年再掀高潮。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2.鉴真和玄奘有哪些共同之处?他们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1)共同之处:都是高僧;都生活在唐朝;都对唐朝对外交往有重大贡 献;都有坚定信念、顽强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等。 (2)优秀品质:不怕困难,百折不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坚忍不拔, 持之以恒等。
Hale Waihona Puke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2.列表比较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
不同点
在位皇帝 目的地
出行方式 途中遭遇 是否回国
目的
相同点
鉴真东渡
玄奘西行
唐玄宗
唐太宗
日本
天竺
乘船
骑马、步行
6次东渡,前5次失败, 经过4年长途跋涉到
第6次成功
达目的地
没回国
回国
传播唐朝文化
学习佛教文化
(1)都是唐朝的高僧。
(2)都为对外友好交往和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
(3)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出生入死、历尽艰辛。
(4)都有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1.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是什么?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有哪些? 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1)特点:对外交往比较活跃,双向交流,兼容并蓄。 (2)原因:国家安定统一;经济文化繁荣昌盛,世界领先;实行对外 开放政策;对外交通发达。 (3)启示:第一,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加强对外交流合作。第二, 维护国家统一安定,提高综合国力,努力发展经济文化。第三,善于 学习世界先进科技文化,为己所用。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 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学考点击
1.本课知识可以采用编写歌谣的方法帮助记忆 中日关系渊源长,派遣使节来隋唐。鉴真东渡到日本,文化交流 美名扬。唐与新罗来往多,仿唐建制用科举。高僧玄奘最杰出, 历经艰险到天竺。西天取经有功绩,口述《大唐西域记》。

七年级历史下册1.5《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华东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1.5《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华东师大版

第 5 课《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授课方案课题第5课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课程标准以中日交流、中印文化交流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交流的发展1.知识与能力( 1)经过认识长安城的布局,让学生感觉长安城恢弘的气派、繁荣和多样的城市容颜,领悟到长安既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是开放性的国际多半会。

(2)认识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认识我国的经济、文化在唐代处于世界当先地位,唐代政府采用激励对外交往的政策,这些都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2.过程与方法(1)经过图片等直观授课手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授课目的(2)经过学生的表达,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感神态度与价值观(1)经过对玄奘、鉴真等不畏艰险,出国远行,学习交流的事迹介绍,启示学生不怕困难险阻、勇于开拓以及对事业执著追求的精神。

(2)经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唐代的兴盛及其在国际上的地位,从而增强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认同感情。

(3)玄奘、鉴真等人热忱于文化交流,成为中外交往的友好使节,其业绩值得后辈敬慕。

(4)经过和改革开放相类比,使学生知道开放是进步和发展的原动力,无论是民族还是个人都要有开放的心态。

授课重点中日交往和玄奘西行授课难点唐代的对外交往路线多、时间长、内容丰富,怎样让学生理清眉目,掌握全貌,是本课的难点。

授课方法表达法、谈论法课型新授教具准备学生制作的《畅游长安》的幻灯片;教师制作的幻灯片授课方案与教师活动过程导入新课播放《一个师父仨徒弟》师:这是哪个动画片的主题歌 ?师:对,西游记,这个动画片是依照小说西游记改编的,这部小说给我们的童年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故事中唐僧的原形就是历史上的玄奘。

我想我们都有这样的疑问:西游记中的唐僧与玄奘是完好相同的吗?有多少差别呢?我们学习了《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就会找到答案。

请把书翻到第5 课《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

一、国际性的多半会——长安师:要认识法兰西的浪漫自然要去巴黎,要认识英国的庄重自然要去伦敦,要认识大唐的对外交流自然要去长安。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中外文化交流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中外文化交流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中外文化交流
识记知识点:
(1)丝绸之路的全盛:
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唐朝西部疆域的拓展超过汉朝,设有安西都护府与北庭都护府管辖当地事务,并驻军防守,丝绸之路在交通更加安全顺畅的基础上臻于全盛。

长安是国际大都会:作为丝绸之路东端的唐都长安,不仅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举世闻名的国际大都会。

(2)东亚文化圈
大唐盛世,国力强大,中国文化辐射整个东亚地区,其中汉字、儒学、律令、天文、历算、医学等科技成就以及中国化佛教,影响极其深远。

形成以中国为中心包括现今中国、日本、朝鲜、韩国在内的东亚文化圈。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第 1 页共1 页。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背记要点清单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背记要点清单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背记要点【知识整合】【背记要点】知识点一、遣唐使和鉴真东渡1.遣唐使:唐朝时,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当时称为“遣唐使”。

概况:十几批(次数多),最多的一次达到500多人(规模大),同行的还有留学生和留学僧(人员类型多)。

贡献: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括风俗习惯和一些节日)。

2.鉴真东渡(扬州大明寺高僧,接受日本僧人的邀请)过程:754年,鉴真第六次东渡抵达日本,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

意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知识点二、唐与新罗的关系唐与新罗的关系:(文化交流,经济往来)①新罗派使节和留学生学习中国文化;②新罗商人来华经商,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③新罗仿唐政治制度,用科举制选拔官吏;④引入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⑤朝鲜音乐传入中国。

知识点三、玄奘西行1、玄奘西行(贞观初年玄奘经过4年的长途跋涉到达天竺。

)贡献:①他遍访名寺,研习佛法,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

②主持译经工作,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③由其口述,其弟子记录成书的《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2、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带给我们的启示有哪些?原因:①国家安定统一;②经济文化繁荣;③对外开放政策;④对外交通发达。

启示:第一,必须有稳定的政治局面,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

第二,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发展经济文化。

第三,学习唐朝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在传播先进文化的同时,要善于吸取其精华,为己所用。

【易错易混】1.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体现的是中国和日本、中国和印度之间的关系,属于对外关系;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体现的是汉藏之间的关系,属于对内民族关系。

2.《大唐西域记》是玄奘的弟子根据他的口述写成的;《西游记》是吴承恩根据民间流传的故事写成的神话小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唐代的城,不仅是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还是一个开放性的国际大都市。

(B )
A.东京 B.长安
C.洛阳 D.北京
2.唐朝初年不畏艰险,西游天竺取经的是( C)
A.阿倍仲麻吕 B.鉴真
C.玄奘 D.吉备真备
3.被尊称为日本律宗初祖的是。

( A)
A.鉴真 B.玄奘
C.甘英 D.唐太宗
4、先后10多次向中国派出遣唐使的国家是( D)
A.新罗 B.波斯
C.大食 D.日本
5、被日本人民誉为“天平之甍”的唐朝著名僧人是( A)。

A.鉴真 B.玄奘
C.甘英 D.唐太宗
6、下列关于鉴真和玄奘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①都是庸才时期的僧人
②都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③都为完成使命历尽艰辛;
④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7、现在各国人把中国人称为“唐人”的原因( B)
A、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
B、唐朝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声望
C、唐朝时中国才开始对外交往
D、中国人具有很高的制糖技术
8、“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这首诗反映了唐朝文化(A)
A、对日本的影响
B、对新罗的影响
C、对天竺的影响
D、对波斯的影响
9、图中人物的事迹不包括(D)
A、历经艰险,前往天竺学习佛经
B、在天竺遍访有名的佛教寺院,成为著名的佛学大师
C、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潜心翻译
D、以亲身见闻写成《西游记》
10、下列内容,哪些是鉴真和玄奘的共同之处(A)
①都是唐朝的僧人
②都在唐朝的对外交往中有重大贡献
③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
④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②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