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神经网络误差补偿的预测控制研究
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工业数据分析与预测技术研究
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工业数据分析与预测技术研究第一章绪论近年来,随着工业信息化的发展,工业企业产生的数据量也日益庞大。
大量的数据包含着宝贵的信息,但如何在海量的数据中挖掘出有效的信息,对于企业的发展和生产效率的提升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针对工业数据的分析和预测技术也越来越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神经网络作为一种有效的数据分析和预测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在工业领域中,神经网络可以用于对机器设备的状态进行监测和故障诊断,也可以用于预测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和能源消耗等。
本文旨在通过对神经网络算法在工业数据分析和预测中的应用进行系统研究和总结,对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参考和帮助。
第二章工业数据的特点工业数据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数据量大。
各种传感器和监测装置每秒钟可以产生数千条数据,需要进行大规模的数据存储和处理。
2. 数据具有高维度。
工业数据通常包括多个指标,不同指标之间有时存在相互关联和影响的情况。
3. 数据存在复杂的非线性关系。
在工业生产中,数据之间往往存在复杂的非线性关系,直接用传统的统计方法难以处理。
4. 数据存在周期性和季节性变化。
在一些行业,如电力、石油等,各种参数通常会随季节和时间发生变化,需要考虑季节性和周期性因素对数据的影响。
5. 数据的质量和完整性差异很大。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工业数据往往存在缺失值、异常值和错误值等问题。
这些特点使得工业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变得更为复杂和困难。
因此,需要寻求一种有效的数据分析和预测技术来处理这些数据。
第三章神经网络算法概述神经网络是一种具有自适应学习功能的模型,其从人脑中提取了一些特点和特征,并模拟了人脑神经元之间的交互关系,可以对多维度、非线性和动态变化的复杂模式进行建模和预测。
神经网络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输入层、隐层和输出层。
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具有不同的权重,学习算法可以通过调整这些权重来优化模型。
常见的神经网络模型有单层感知器、多层感知器、循环神经网络和卷积神经网络等。
基于神经网络误差补偿的预测控制研究毕业论文
基于神经网络误差补偿的预测控制研究毕业论文目录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预测控制 (2)1.1 预测控制的产生 (2)1.2 预测控制的发展 (3)1.3 预测控制算法及应用 (4)1.3.1模型控制算法(Model Algorithmic Control,MAC) (5)1.3.2动态矩阵控制(Dynamic Matrix Control,DMC) (5)1.3.3广义预测控制(Generalized Predictive Control,GPC) (5)1.3.4极点配置广义预测控制 (5)1.3.5内模控制 (5)1.3.6模糊预测控制 (6)1.4 预测控制的基本特征 (6)1.4.1预测模型 (6)1.4.2反馈校正 (6)1.4.3滚动优化 (6)1.5预测控制的现状 (7)2 神经网络 (7)2.1 人工神经网络的生理原理 (8)2.2 神经网络的特征 (10)2.3 神经网络的发展历史 (11)2.4 神经网络的内容 (12)2.5 神经网络的优越性 (14)2.6 神经网络研究方向 (14)2.7 神经网络的应用分析 (14)2.8 神经网络使用注意事项 (17)2.9 神经网络的发展趋势 (18)2.10 BP神经网络 (18)2.10.1 BP神经网络模型 (18)2.10.2 BP网络模型的缺陷分析及优化策略 (19)2.10.3 神经网络仿真 (20)3.动态矩阵控制 (22)3.1 预测模型 (22)3.2 滚动优化 (23)3.3 反馈校正 (24)3.4 有约束多变量动态矩阵控制及其线性化 (27)3.5 动态矩阵控制仿真 (29)4 基于神经网络误差补偿的预测控制 (32)4.1 研究背景 (32)4.2 传统PID控制 (33)4.2.1位置式PID控制 (33)4.2.2 增量式PID控制 (35)4.3 基于神经网络的动态矩阵控制 (37)4.4 基于神经网络输出反馈的动态矩阵控制研究 (40)4.5 基于神经网络误差补偿的动态矩阵控制 (46)4.6 仿真效果验证 (51)总结 (57)参考文献 (58)1 预测控制1.1 预测控制的产生预测控制的产生,并不是理论发展的需要,而首先是工业实践向控制提出的挑战。
基于神经网络的动力学建模与控制研究
基于神经网络的动力学建模与控制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神经网络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推广。
其中,基于神经网络的动力学建模与控制研究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神经网络可以模拟大脑下的感知、认知、控制和决策等系统的行为,将传统的模型变得更加逼真,同时也具有更好的泛化性能。
本文将探讨基于神经网络的动力学建模与控制研究的相关问题。
一、神经网络在动力学建模中的应用神经网络在动力学建模中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智能交通、无人机、机器人等领域。
在这些领域中,动力学建模可以对物理现象进行建模与仿真,从而实现预测、控制和优化等目的。
例如,在环境监测中,神经网络可以通过传感器获取环境数据并进行分析、处理,找到环境数据之间的关系,并对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进行预测和控制。
在智能交通领域,神经网络可以帮助自动驾驶汽车快速反应并做出正确的判断,确保交通安全。
在机器人领域,神经网络可以对机器人行为进行控制,从而实现较高的自主性和智能化。
二、神经网络在动力学控制中的应用神经网络在动力学控制中的应用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
动力学控制是指通过学习和预测未来状态,确定动态系统的最优控制策略来达成预期的目标。
神经网络可以通过对动态系统进行建模和控制,实现对系统的快速响应、精确控制、稳定运行等目的。
例如,在工业自动化领域中,神经网络可用于智能样机的控制和优化设计,以达到增加生产效率、减少成本的目的;在金融领域中,神经网络可以用于交易策略的预测和优化,提高投资收益率;在电力系统中,神经网络可用于电力负荷预测和优化调度,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
三、神经网络建模与控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虽然神经网络在动力学建模与控制研究中的应用范围很广,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1. 神经网络参数选择问题神经网络需要选择最优的参数来进行训练和优化。
算法的抉择和参数的选择都对神经网络的精度和泛化能力有着重要影响。
如何选择合适的参数和算法,是当前研究的重点。
《2024年多轴数控机床精度建模与误差补偿方法研究》范文
《多轴数控机床精度建模与误差补偿方法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多轴数控机床作为现代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精度和效率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因此,对多轴数控机床的精度建模与误差补偿方法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多轴数控机床的精度建模及误差补偿方法,以期为提高机床的加工精度和稳定性提供理论支持。
二、多轴数控机床精度建模多轴数控机床的精度建模主要包括几何精度建模和运动学精度建模两个方面。
几何精度建模主要关注机床各部件的几何形状、尺寸和相对位置等参数对机床整体精度的影响;运动学精度建模则主要关注机床运动过程中各轴的运动轨迹、速度和加速度等参数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在几何精度建模方面,需要综合考虑机床的机械结构、传动系统、导轨系统等因素,建立准确的数学模型,以便分析各因素对机床精度的影响。
运动学精度建模则需要基于机床的运动学原理,建立各轴的运动方程,分析各轴在运动过程中的动态特性,以及其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三、误差来源及分析多轴数控机床的误差来源主要包括机床本身的制造误差、装配误差、热误差、切削力引起的误差等。
这些误差会导致机床的几何精度和运动学精度下降,从而影响加工质量。
因此,需要对这些误差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其主要来源和影响因素。
四、误差补偿方法针对多轴数控机床的误差,可以采取多种补偿方法。
其中,误差预测模型法、神经网络法、模糊控制法等是较为常用的方法。
这些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误差来源和影响因素,建立相应的预测模型或补偿算法,对机床的误差进行实时补偿。
具体而言,误差预测模型法可以通过建立机床误差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数学模型,预测机床的误差值,并进行实时补偿。
神经网络法则可以利用神经网络的学习和记忆能力,对机床的误差进行学习和预测,并实现自动补偿。
模糊控制法则可以利用模糊控制理论,对机床的误差进行模糊化处理,并实现精确补偿。
五、实验研究为了验证所提出的误差补偿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需要进行实验研究。
基于神经网络的机械系统误差预测与修正方法
基于神经网络的机械系统误差预测与修正方法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发展,神经网络成为许多领域中的热门研究方向。
机械系统是其中之一。
在机械系统的运行过程中,误差的积累是常见问题之一。
本文将介绍基于神经网络的机械系统误差预测与修正方法,旨在提高机械系统的精度和稳定性。
一、误差预测机械系统中的误差来源多种多样,包括传感器的噪声、机械结构的不精确性和外界环境的干扰等。
传统的误差预测方法主要依赖于物理模型,但这种方法对于误差的复杂性和变化性较难处理。
因此,基于神经网络的误差预测方法应运而生。
神经网络是一种模仿人脑神经元网络的数学模型,其可以通过训练学习到大量的数据以及其与输出之间的关系。
对于机械系统,我们可以将输入定义为系统的工作状态和环境参数,输出定义为误差的预测值。
通过对大量数据的训练,神经网络可以学习到系统的误差特征,从而实现误差的准确预测。
二、误差修正误差预测只是解决机械系统误差问题的一部分,修正误差是更为关键的环节。
通过误差修正,我们可以使系统的输出达到预期的精度和稳定性。
在基于神经网络的机械系统误差修正方法中,我们可以利用误差预测的结果来调整系统的工作参数。
例如,对于一个机械臂系统,通过改变关节的角度或速度,我们可以减小误差的影响。
此外,神经网络还可以通过反馈控制的方式进行误差修正。
将神经网络的预测结果与实际输出进行对比,通过调整系统的控制信号来修正误差。
除了参数调整和反馈控制,基于神经网络的机械系统误差修正方法还可以利用学习能力来提高修正效果。
通过不断地更新神经网络的权重和偏置,使其逐渐适应系统的误差特征。
这种自适应学习的方法可以使机械系统具有更好的鲁棒性和适应性,有效地降低误差。
三、实验与应用为了验证基于神经网络的机械系统误差预测与修正方法的有效性,许多实验研究已经进行。
其中,一些研究人员采用了基于深度学习的神经网络模型,成功地实现了对机械系统误差的准确预测和修正。
这些实验结果表明,基于神经网络的方法相比于传统的方法具有更高的准确度和稳定性。
基于神经网络的自适应控制技术研究
基于神经网络的自适应控制技术研究神经网络作为一种模拟人脑神经元网络的计算模型,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中,自适应控制技术是神经网络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使用神经网络进行自适应控制,可以有效地解决各种非线性、时变和模型不确定的动态系统控制问题。
一、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神经网络模仿人类大脑组织,由若干个神经元构成。
每个神经元接受若干个输入信号,并将它们加权求和后传递到激活函数中进行处理,最终得到输出信号。
多个神经元可以组成网络,进行更加复杂的信息处理和控制。
神经网络的学习过程是通过对输入和输出数据的训练实现的。
通常采用的训练方法是反向传播算法。
该算法基于一种误差反向传播的思想,通过计算每个神经元的误差,根据误差大小对神经元的权重进行更新和调整,不断减小网络的误差,达到有效的学习效果。
二、自适应控制技术自适应控制技术是一种针对动态系统进行控制的技术。
动态系统具有非线性、时变性、模型不确定等特性,传统的线性控制方法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自适应控制技术基于神经网络模型,可以进行模型自适应、参数自适应和信号处理等多种操作,以适应各种复杂的动态系统。
常见的自适应控制方法有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基于模型自适应控制、基于直接自适应控制等。
其中,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方法。
该方法将实际输出与期望参考模型的输出进行比较,通过误差反馈,计算调整控制器参数的信号,最终实现对动态系统的控制。
三、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技术在航空、机械、电力、化工等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航空领域,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技术可以应用于飞机自动驾驶、导航、起降控制等方面。
在机械领域,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技术可以应用于机械臂、机器人控制、数控机床等领域。
在电力、化工领域,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技术可以应用于发电机组调节、化工装置控制等领域。
目前,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神经网络自适应PID控制技术PID控制是一种基于比例、积分、微分三个控制器参数的控制方法。
基于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与预测研究
基于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与预测研究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神经网络在各个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其中,基于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与预测技术在工业控制、汽车制造和电力系统等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就基于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与预测研究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工程师提供一些参考。
第一部分:神经网络在故障诊断与预测中的应用概述故障诊断与预测技术是工业生产和设备维护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传统的方法通常基于规则和统计模型,但这种方法往往对复杂系统的故障诊断和预测有一定的局限性。
而基于神经网络的方法通过模拟人脑神经网络的学习和记忆能力,具备了对大规模、非线性系统进行故障诊断和预测的能力。
神经网络作为一种机器学习算法,在故障诊断与预测中的应用主要有两个方面:模式识别和预测建模。
模式识别方面,神经网络可以通过监督学习的方法,从大量的故障样本中学习故障模式,并通过对设备或系统传感器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实现对故障的自动诊断。
预测建模方面,神经网络可以通过历史故障数据和其它相关数据建立预测模型,并通过将实时传感器数据输入到模型中,预测未来发生的故障,从而实现故障的提前预测和预防。
第二部分:基于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与预测方法在基于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与预测方法中,常用的网络结构包括前馈神经网络、循环神经网络和深度神经网络等。
这些网络可以通过监督学习和无监督学习的方法进行训练,以实现对故障的准确诊断和预测。
在监督学习中,可以通过构建带标签的故障数据集,来训练神经网络模型。
模型可以根据输入的传感器数据判断是否存在故障,并输出故障的类别或预测结果。
而无监督学习方法则不依赖于带标签的故障数据集,通过对传感器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和异常检测,实现对故障的识别和预测。
基于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与预测方法也可以与其他技术相结合,如模糊逻辑、遗传算法和支持向量机等。
这些方法的结合可以提高故障诊断和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三部分:基于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与预测应用案例基于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与预测方法已经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20年 第43卷 第1~6期 总目次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20年第43卷第1 6期总目次综述从5G到6G的思考:需求、挑战与技术发展趋势易芝玲王森韩双锋崔春风王亚峰(2)1………………………………………………智简6G无线接入网:架构、技术和展望彭木根孙耀华王文博(3)1美俄电子战对抗的现状与分析陆震黄用华(5)1…………………………………………………………………………………智简无线网络赋能行业应用张平许晓东韩书君牛凯许文俊兰岳恒(6)1 6G愿景、业务及网络关键性能指标崔春风王森李可董静郑智民(6)10…………………………………面向生态可持续的下一代通信网络架构与评价体系吕廷杰宋罗娜滕颖蕾丰业媛(6)18论文…………………大规模3D MIMO中基于信道相关的LOS/NLOS识别算法李君瑶常永宇曾天一(1)1…………………………………………………基于链路预测的手机节能方法徐九韵孙忠顺张如如(1)8………………………兼顾路段和交叉口的路网脆弱性识别机制李永成刘树美于尧李爽(1)14……………基于信道模糊关联识别的NLOS测距误差补偿算法李晓辉杜洋帆石潇竹杨胥(1)21………………………………基于强化学习的微电网能源调度策略及优化刘金华柯钟鸣周文辉(1)28………………………高斯白噪声信道下SC-LDPC码的结构设计张亚坤张娅妹周林贺玉成(1)35……………………基于BP神经网络的CSI无源目标分类方法蒋芳张南飞胡艳军王翊(1)40………嵌入式固件脆弱哈希函数自动识别与破解方法张国栋应欢杨寿国石志强李霁远(1)46…………………………………基于马尔可夫链的人工蜂群算法郭佳马朝斌苗萌萌张绍博(1)54………………………………………全双工系统中基于神经网络的自干扰消除方案雷维嘉李环(1)61……………基于归一化特征判别的日志模板挖掘算法双锴李怡雯吕志恒韩静刘建伟(1)68………………基于狄利克雷分布的可信路由转发机制杜聪张喆李温静郭少勇孟洛明(1)74…………………………………基于本地内容流行度预测的主动缓存策略任佳智田辉聂高峰(1)80…………………………纠缠微波信号的量子仿真模型李响吴德伟朱浩男苗强魏天丽(1)92………………………基于博弈论的WiFi接入资源动态分配算法叶晓彤刘周斌邵苏杰亓峰(2)10…………电力SDN通信网中面向负载均衡的路由重构刘保菊喻鹏丰雷邱雪松江昊(2)16…………………基于Rete规则推理的告警关联性分析杨杨石晓丹宋双霍永华陈连栋(2)23基于平均场博弈的超密集网络边缘缓存和删除分配研究王孟哲滕颖蕾宋梅韩丹涛张勇(2)29…………………………………………………………………………………………一种鲁棒网络流量分类及新类型发现算法仇景明曲桦赵季红(2)402……………………基于时延和能耗的SD-DCN的路由优化算法姚赞王颖邱雪松文禹棋(2)46…………………一种频变传输线系统电磁脉冲响应的数值算法王川川贾锐曾勇虎汪连栋(2)52全双工能量受限中继网络的安全波束成形设计陈佩佩李陶深葛志辉方兴(2)59……………………………………………………物联网中基于iBeacon的防碰撞广播方案许凌毅韩道岐刘雯(2)66 SRS资源受限场景中联合导频分配的多用户分组曾天一常永宇李君瑶(2)74………………………………………………………………………低轨卫星网络动态路径切换技术王璇侯蓉晖徐伟琳(2)80……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综合能源业务通道优化机制马庆刘喻鹏吴佳慧熊翱颜拥(2)87基于Linux系统的LEO卫星动态路由协议研究与实现王程徐玭张素兵王力权王卫东(2)94………………………………………………………尘土颗粒影响下电路板电化学迁移失效寿命建模探索周怡琳杨璐鲁文睿(3)11……………………多载波认知无线电无线携能通信资源分配算法郭少雄刘玉涛吕玉静张中兆(3)19…………………………基于射频能量收集的无人机协助的分时段功率分配策略刘志超赵宜升高锦程陈忠辉(3)24缓存辅助边缘计算的卸载决策与资源优化薛建彬丁雪乾刘星星(3)32……………………………………………基于改进CNN的阀门泄漏超声信号识别方法宁方立韩鹏程段爽李航韦娟(3)38空间相关信道下大规模MIMO系统频谱效率分析丁青锋连义翀邓玉前(3)45……………………………………多用户MIMO-WET系统中短包传输的块错误概率分析赵伟骆亚菲鲍慧王斌(3)51………………………………时间反演多址系统中的一种多用户检测算法朱江梁静雯吕志强(3)59………………………卫星组网系统下的多普勒频移估计与补偿朱军李秋瑾李凯王华俊(3)66…………………稀疏移动网络中时延软约束的低能耗路由算法许蒙蒙朱海崔娅杰徐恒舟(3)72…………………………基于柔顺控制的机器人装配技术喻洋王耀兵魏世民马如奇唐玲(4)1…………………基于图形分割的城市地下车库车位排布优化方法黄逸彬杨赫周钟秉刘晓(4)7…………………………………………一种动态自纠正最小和LDPC码的译码算法陈容陈岚(4)15………………………面向移动通信网络覆盖的四元数域粒子群优化算法秦运慧皇甫伟隆克平(4)21不等长十字形谐振器双频带带通滤波器设计喇东升关鑫李钰莹李弘诚郭经纬(4)27…………基于改进3D-ESPRIT算法的三维GTD模型参数估计…………………………………………………………………郑舒予张小宽宗彬锋徐嘉华(4)32……………………………………一种面向定点轨迹数据的行程识别方法张宽赵卓峰郭炜强(4)39传感云中基于边缘计算的差分数据保护方法梅雅欣沈雪微赵丹王田(4)48……………………Nakagami-m信道衰落下的多时隙能量收集无线通信王明伟李慧贞(4)54…………………………………Massive-MIMO系统中能效和频效的性能折中方法李民政丁健刘宁王浩(4)61………………………基于时序相关性的云平台多负载序列联合预测张志华王梦情毛文涛刘春红程渤(4)68……基于CNN-ResNet-LSTM模型的城市短时交通流量预测算法蒲悦逸王文涵朱强陈朋朋(5)9移动边缘计算中基于能量收集的能效优化方案薛建彬刘星星丁雪乾(5)15……………………………半监督聚类目标下粒子群算法的分析与改进孙艺夏启钊(5)21……………………………………………………………………面向多模态数据的混合型FIB王彬志李卓罗蓬马天祥刘开华(5)27…………………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移动机械臂拣选路径优化王怀江刘晓平王刚韩松(5)34……………………………多站雷达干扰对抗系统子站选择策略聂曌刘洁怡张明阳李豪(5)41基于前向学习网络的人脸欺诈检测宋昱孙文赟陈昌盛(5)48…………………………………………基于博弈的机坪感知网络机会传输控制方法陈维兴苏景芳赵卉(5)57………………………………一种利用随机森林方法检测睡眠呼吸暂停的研究吕兴凤李金宝(5)64……………………………………基于高速多核网络的远监督关系抽取方法李威陈曙东欧阳小叶杜蓉王荣(5)71…………一种用于图卷积网络的社交关系方向门控算法李蕾谢旸蒋亚飞刘咏彬(5)77…………………基于数据增强的中文医疗命名实体识别王蓬辉李明正李思(5)84……………………………………基于视频数据特性的动态手势识别谢晓燕赵欢蒋林(5)91…………………………………………一种基于高层特征融合的网络商品分类刘逸琛孙华志马春梅姜丽芬钟长鸿(5)98………………一种基于CSI 的人体动作计数与识别方法刘希文陈海明(5)105……………………………………………OAM-MIMO 通信系统的信道容量研究唐杰李凯林楚婷宋彦周恩丞(6)27…………………基于SiGe 工艺的28GHz 变压器匹配差分Cascode 功率放大器张尧祯刘昱(6)36……………………无人机应急通信网络中的动态资源分配算法王子端张天魁许文俊杨立伟(6)42……………………IRS 辅助的边缘智能系统中基于数据重要性感知的资源分配田辉倪万里王雯郑景桁贺硕(6)51………………………………………………………基于信道测量的短距离太赫兹信道特性分析田浩宇唐盼田磊张建华何敬锁(6)59…………面向6G 边缘网络的云边协同计算任务调度算法马璐刘铭李超路兆铭马欢(6)66……无人机网络的覆盖及切换性能研究焦铭晗彭木根刘晨熙(6)74…………………………………………全双工小蜂窝中基于最大流算法的用户匹配策略赵飞飞周墨淼胡树楷杨涛(6)82………………雾计算中用户和属性可撤销的访问控制王峥李玲李娜(6)88……………………………………基于KM 算法的分布式无线节点任务分配方法田兴鹏朱晓荣朱洪波(6)96……………………………多天线无人机通信系统中的安全波束成形方案汪萧萧淡振雷顾晨伟朱卫平林敏(6)103………研究报告一种面向软件定义网络的大流检测机制邢长友李东阳谢升旭张国敏魏伟(1)97………………一种车载网隐私保护方案的分析与改进李涛张静杨皓(1)104……………………………………PDMA 的可见光通信系统申晓欢林邦姜汤璇许俊翔(1)111…………………………………………非平稳噪声下稀疏表示的DOA 估计算法韦娟曹凯军宁方立(1)116…………………………………社交网络用户身份关联及其分析孙波张伟司成祥(1)122……………………………………………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彩色铅笔画算法王小玉胡鑫豪韩昌林(1)129………………………………………基于相似轨迹替代查询的位置隐私保护方案研究宋成张亚东彭维平王磊刘志中(1)135……一种面向边缘计算的混合内存系统孙浩陈岚郝晓冉刘晨吉倪茂(2)103……………………移动边缘计算中的时延和能耗均衡优化算法景泽伟杨清海秦猛(2)110………………………………Spark 环境下基于数据倾斜模型的Shuffle 分区优化方案阎逸飞王智立邱雪松王嘉潞(2)116………基于无线通信组网的DPFC 系统控制策略陈汹封科钟亮民赵静波朱开阳(2)122……………一种基于ResNet 网络特征的视觉目标跟踪算法马素刚赵祥模侯志强王忠民孙韩林(2)129……绿色车辆路径问题研究孔继利陈璨(3)77…………………………………………………………………无人机辅助5G 网络中基于合同的缓存租赁机制王敏张碧玲(3)83 (3)基于U-Net 的颅内出血识别算法张天麒康波孟祥飞刘奕琳周颖(3)92………………………基于MBM 的未编码空时标记分集技术金宁宋伟婧金小萍陈东晓王嘉天(3)99………………能量采集衬底式认知协作中继网络安全中断概率分析罗轶王雨婷施荣华严梦纯曾豪(3)105………………………………………………………基于主成分分析与迭代最近点的三维膝关节配准王小玉陈琳(3)112……………………………………一种海量数据快速聚类算法何倩李双富黄焕徐红(3)118………………………………………压缩感知安全理论研究汤永利赵明洁李丽香(3)125………………………………………………………基于改进萤火虫优化神经网络的WSNs 分簇路由协议戴剑勇邓先红王彬汪恒浩(3)131…………多用户无线供电通信网络中基于最大加权和速率的优化方案李方伟吴玥(3)138………………………一种基于PPI 网络的乳腺癌差异基因分析算法王小玉冯阳(4)76………………………………………一种基于对偶Regev 加密的门限公钥加密方案李增鹏王九如张问银马春光(4)83…………………基于FPGA 的高精度时间数字转换电路设计戴庆达叶茂(4)88…………………………………………一种基于Shapelet 算法的指纹定位方法常紫英王文涵李涛刘芬陈朋朋(4)95………………一种面向边缘计算节点能量优化的QoS 约束路由算法张德干陈露陈晨张婷崔玉亚(4)101………………………………………………………基于罚函数与水波优化的WSN 定位算法余修武张可刘永(4)106…………………………………基于度约束最小生成树的域间路由恢复算法王禹张连成张宏涛郭毅(4)113……………………基于正交索引调制多址接入的检测和性能分析金小萍吴青金宁陈东晓王嘉天(4)120………一种基于EEMD 的异常声音识别方法韦娟顾兴权宁方立(5)112……………………………………基于深度学习的类SM4算法S 盒逆向分析马向亮李冰杨丹黄克振段晓毅(5)118…………基于映射曲线的自适应莱维鲸鱼无线定位算法余修武李莹刘永肖人榕余昊(5)125………多小区下行NOMA 系统中最大公平的功率分配方案田心记蒋清丽(5)130………………………………基于密度聚类的容迟网络路由协议温卫(5)137………………………………………………………………低空小目标检测中的单通道干扰信号重构和抑制算法石潇竹杜洋帆李晓辉方聪(5)143…………基于协作的大规模NGSO 星座间频率兼容共存研究李伟潘冀严康魏文康张磊(6)110……基于改进双层LT 码的天基物联网数据收集方法何建华赵辉徐晓斌闫蕾王尚广(6)118……基于mMIMO 的MEC 安全节能资源分配方法赵伟王斌鲍慧赵品芳李保罡(6)126………基于DRL 的6G 多租户网络切片智能资源分配算法管婉青张海君路兆铭(6)132……………………无线网络中区块链共识算法的开销分析曹傧聂凯君彭木根周治中张磊(6)140 (4)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Vol.43No.1 62020CONTENTSREVIEWFrom5G to6G:Requirements,Challenges and Technical TrendsYI Zhi-ling WANG Sen HAN Shuang-feng CUI Chun-feng WANG Ya-feng(2)1…………………………………………Intelligent-ConciseRadio Access Networks in6G:Architecture,Techniques and InsightPENG Mu-gen SUN Yao-hua WANG Wen-bo(3)1……………………………………………………………………………Electronic Warfare Confrontation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Russia LU Zhen HUANG Yong-hua(5)1…………………………EntropyReduced Mobile Networks Empowering Industrial ApplicationsZHANG Ping XU Xiao-dong HAN Shu-jun NIU Kai XU Wen-jun LAN Yue-heng(6)1………………………………6G Vision,Scenarios and NetworkRequirements CUI Chun-feng WANG Sen LI Ke DONG Jing ZHENG Zhi-min(6)10……The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Evaluation Method for Next Generation of Eco-Sustainable Communication NetworksL Ting-jie SONG Luo-na TENG Ying-lei FENG Ye-yuan(6)18…………………………………………………………PAPERSChannel Correlation Based LOS/NLOS Identification for3D Massive MIMO SystemsLI Jun-yao CHANG Yong-yu ZENG Tian-yi(1)1……………………………………………………………………………Mobile Phone Energy Saving Based on Link Prediction XU Jiu-yun SUN Zhong-shun ZHANGRu-ru(1)8………………………Road Network Vulnerability Identification Considering the Impact ofRoad Sections and Intersections CongestionLI Yong-cheng LIU Shu-mei YU Yao LI Shuang(1)14……………………………………………………………………NLOSRanging Error Compens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Fuzzy Association Channel IdentificationLI Xiao-hui DU Yang-fan SHI Xiao-zhu YANG Xu(1)21…………………………………………………………………Reinforcement Learning Based Energy Dispatch Strategy and Control Optimization of MicrogridLIU Jin-hua KE Zhong-ming ZHOU Wen-hui(1)28…………………………………………………………………………Structure Design of SC-LDPC Code over Additive White Gaussian Noise ChannelZHANG Ya-kun ZHANG Ya-mei ZHOU Lin HE Yu-cheng(1)35…………………………………………………………BP Neural Network Based CSI Device-Free Target Classification MethodJIANG Fang ZHANG Nan-fei HU Yan-jun WANG Yi(1)40………………………………………………………………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and Cracking Method for Vulnerable Hash Functions of Embedded FirmwaresZHANG Guo-dong YING Huan YANG Shou-guo SHI Zhi-qiang LI Ji-yuan(1)46………………………………………Markov Chain Based Artificial Bee Colony Algorithm GUO Jia MA Chao-bin MIAO Meng-meng ZHANG Shao-bo(1)54………Signal Combining and Self-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Scheme Based on Linear Neural Network in a Full-DuplexReceiver Cooperative Jamming System LEI Wei-jia LI Huan(1)61………………………………………………………………………6Log Template Extraction Algorithm Based on Normalized Feature DiscriminationSHUANG Kai LI Yi-wen L Zhi-heng HAN Jing LIU Jian-wei(1)68……………………………………………………TrustedRouting and Forwarding Mechanism Based on Dirichlet DistributionDU Cong ZHANG Zhe LI Wen-jing GUO Shao-yong MENG Luo-ming(1)74……………………………………………Proactive Caching Scheme with Local Content Popularity PredictionREN Jia-zhi TIAN Hui NIE Gao-feng(1)80………………Quantum Simulation Model of Entangled Microwave SignalsLI Xiang WU De-wei ZHU Hao-nan MIAO Qiang WEI Tian-li(1)92……………………………………………………Dynamic Allocation Algorithm of WiFi AccessResources Based on the Game TheoryYE Xiao-tong LIU Zhou-bin SHAO Su-jie QI Feng(2)10…………………………………………………………………Rerouting Algorithm for Load Balancing in SDN-Enabled Smart Grid Communication NetworkLIU Bao-ju YU Peng FENG Lei QIU Xue-song JIANG Hao(2)16………………………………………………………Alarm Correlation Analysis Based onReteRuleReasoningYANG Yang SHI Xiao-dan SONG Shuang HUO Yong-hua CHEN Lian-dong(2)23………………………………………Mean-Field Game Based Edge Caching and Deleting Allocation in Ultra-Dense NetworksWANG Meng-zhe TENG Ying-lei SONG Mei HAN Dan-tao ZHANG Yong(2)29………………………………………ARobust Network Traffic Classification and New Type Discovery Algorithm QIU Jing-ming QU Hua ZHAO Ji-hong(2)40……Deadline-Aware and Energy EfficientRouting Optimization Algorithm in SD-DCNYAO Zan WANG Ying QIU Xue-song WEN Yu-qi(2)46…………………………………………………………………A Numerical Algorithm for the TransientResponse of a Frequency-Dependent Transmission Line System Excited by EMPWANG Chuan-chuan JIARui ZENG Yong-hu WANG Lian-dong(2)52……………………………………………………Secure Beamforming Design for Full-Duplex Energy-ConstrainedRelaying NetworksCHEN Pei-pei LI Tao-shen GE Zhi-hui FANG Xing(2)59…………………………………………………………………Anti-Collision Broadcasting Scheme Based on iBeacon in Internet of Things XU Ling-yi HAN Dao-qi LIU Wen(2)66…………Joint Pilot Allocation and User Grouping Scheme with Limited SRSResources ZENG Tian-yi CHANG Yong-yu LI Jun-yao(2)74……Dynamic Path Switching Technology for LEO Satellite Networks WANG Xuan HOURong-hui XU Wei-lin(2)80………………A Integrated Energy Service Channel Optimization Mechanism Based on DeepReinforcement LearningMA Qing-liu YU Peng WU Jia-hui XIONG Ao YAN Yong(2)87…………………………………………………………Research and Implementation of DynamicRouting Protocol for LEO Satellites Based on Linux SystemWANG Cheng XU Pin ZHANG Su-bing WANG Li-quan WANG Wei-dong(2)94………………………………………Exploring the Life Modeling Methods for Electrochemical Migration Failure of Printed Circuit Board under Dust ParticlesZHOU Yi-lin YANG Lu LU Wen-rui(3)11……………………………………………………………………………………Resource Allocation Algorithm for Simultaneous Wireless Information and Power Transfer in Multi-Carrier CognitiveRadioGUO Shao-xiong LIU Yu-tao L Yu-jing ZHANG Zhong-zhao(3)19………………………………………………………UAV-Assisted Time Division Power Allocation Strategy Based onRF Energy HarvestingLIU Zhi-chao ZHAO Yi-sheng GAO Jin-cheng CHEN Zhong-hui(3)24……………………………………………………Offloading Decision andResource Optimization for Cache-Assisted Edge ComputingXUE Jian-bin DING Xue-qian LIU Xing-xing(3)32…………………………………………………………………………Research on Identification Method of Valve Leakage Ultrasonic Signal Based on Improved CNNNING Fang-li HAN Peng-cheng DUAN Shuang LI Hang WEI Juan(3)38………………………………………………7Spectral Efficiency Analysis of Massive MIMO Systems over Spatial Correlation ChannelDING Qing-feng LIAN Yi-chong DENG Yu-qian(3)45………………………………………………………………………Packet Error Probability Analysis of Multiuser MIMO-WET System with Short-Packet TransmissionZHAO Wei LUO Ya-fei BAO Hui WANG Bin(3)51………………………………………………………………………A Multiuser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Algorithm in TimeReversal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SystemZHU Jiang LIANG Jing-wen L Zhi-qiang(3)59……………………………………………………………………………Doppler Shift Estimation and Compensation under Satellite Networking SystemZHU Jun LI Qiu-jin LI Kai WANG Hua-jun(3)66…………………………………………………………………………Energy-EfficientRouting with Delay Soft-Constraint in Sparse Mobile NetworksXU Meng-meng ZHU Hai CUI Ya-jie XU Heng-zhou(3)72………………………………………………………………Robot Assembly Technology Based on Compliance YU Yang WANG Yao-bing WEI Shi-min MARu-qi TANG Ling(4)1……An Optimization Method for Urban Underground Parking Lots Allocation Based on Polygon DecompositionHUANG Yi-bin YANG He ZHOU Zhong-bing LIU Xiao(4)7………………………………………………………………A Dynamic Self-Corrected Minimum Sum Decoding Algorithm for LDPC Codes CHENRong CHEN Lan(4)15……………………Quaternion-Bas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s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CoverageQIN Yun-hui HUANGFU Wei LONG Ke-ping(4)21…………………………………………………………………………Design of Dual-Band Band-Pass Filter Based on Unequal Length CrossResonatorLA Dong-sheng GUAN Xin LI Yu-ying LI Hong-cheng GUO Jing-wei(4)27……………………………………………Parameter Estimation of the3D-GTD Model Based on a Modified3D-ESPRIT AlgorithmZHENG Shu-yu ZHANG Xiao-kuan ZONG Bin-feng XU Jia-hua(4)32……………………………………………………TravelRecognition Method for Fixed-Point Trajectory Data ZHANG Kuan ZHAO Zhuo-feng GUO Wei-qiang(4)39……………An Edge-Based Differential Method for Data Protection in Sensor-CloudMEI Ya-xin SHEN Xue-wei ZHAO Dan WANG Tian(4)48………………………………………………………………Multi-Slot Energy Harves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over Nakagami-m Channel FadingWANG Ming-wei LI Hui-zhen(4)54……………………………………………………………………………………………Performance Trade-off Method for Energy Efficiency and Spectral Efficiency in Massive-MIMO SystemLI Min-zheng DING Jian LIU Ning WANG Hao(4)61………………………………………………………………………Joint Prediction of Multi-Workload Sequences Based on Temporal Correlation in the CloudZHANG Zhi-hua WANG Meng-qing MAO Wen-tao LIU Chun-hong CHENG Bo(4)68…………………………………Urban Short-Term Traffic Flow Prediction Algorithm Based on CNN-ResNet-LSTM ModelPU Yue-yi WANG Wen-han ZHU Qiang CHEN Peng-peng(5)9……………………………………………………………Energy Efficiency Optimization Scheme Based on Energy Harvesting in Mobile Edge ComputingXUE Jian-bin LIU Xing-xing DING Xue-qian(5)15…………………………………………………………………………Analysis and Improvement of Semi-Supervised K-means Clustering Based on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SUN Yi XIA Qi-zhao(5)21……………………………………………………………………………………………………A Hybrid Forwarding Information Base for Multi-Modal DataWANG Bin-zhi LI Zhuo LUO Peng MA Tian-xiang LIU Kai-hua(5)27…………………………………………………Optimization of Mobile Manipulator Sorting Path Based on Improved Genetic AlgorithmWANG Huai-jiang LIU Xiao-ping WANG Gang HAN Song(5)34…………………………………………………………8A Subset Selection Strategy on Multiple-Radar Anti-Jamming Systems NIE Zhao LIU Jie-yi ZHANG Ming-yang LI Hao(5)41……Few-Shot Face Spoofing Detection Using Feedforward Learning Network SONG Yu SUN Wen-yun CHEN Chang-sheng(5)48…Opportunistic Transmission Control Method for Apron Sensing Network Based on Game TheoryCHEN Wei-xing SU Jing-fang ZHAO Hui(5)57………………………………………………………………………………A Method of Detecting Sleep Apnea UsingRandom Forest L Xing-feng,LI Jin-bao(5)64………………………………………Distant SupervisionRelation Extraction Method Based on Highway Multi-Kernel NetworkLI Wei CHEN Shu-dong OUYANG Xiao-ye DURong WANGRong(5)71………………………………………………A SocialRelationship Direction Gating Algorithm for Graph Convolutional NetworksLI Lei XIE Yang JIANG Ya-fei LIU Yong-bin(5)77………………………………………………………………………Data Augmentation for Chinese Clinical Named EntityRecognition WANG Peng-hui LI Ming-zheng LI Si(5)84…………………Dynamic GestureRecognition Based on Characteristics of Encoded Video Data XIE Xiao-yan ZHAO Huan JIANG Lin(5)91…Commodity Classification of Online Based on High-Level Feature FusionLIU Yi-chen SUN Hua-zhi MA Chun-mei JIANG Li-fen ZHONG Chang-hong(5)98……………………………………A Human Action Counting andRecognition Method Based on CSI LIU Xi-wen CHEN Hai-ming(5)105…………………………TheResearch on Channel Capacity of OAM-MIMO SystemTANG Jie LI Kai LIN Chu-ting SONG Yan ZHOU En-cheng(6)27………………………………………………………A28GHz Transformer Matched Differential Cascode Power Amplifier Based on SiGe TechnologyZHANG Yao-zhen LIU Yu(6)36………………………………………………………………………………………………Dynamic Caching Placement andResource Allocation in UAV Emergency Communication NetworksWANG Zi-duan ZHANG Tian-kui XU Wen-jun YANG Li-wei(6)42………………………………………………………Data-Importance-AwareResource Allocation in IRS-Aided Edge Intelligent SystemTIAN Hui NI Wan-li WANG Wen ZHENG Jing-heng HE Shuo(6)51……………………………………………………Analysis of Short-Distance Terahertz Channel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Channel MeasurementsTIAN Hao-yu TANG Pan TIAN Lei ZHANG Jian-hua HE Jing-suo(6)59………………………………………………A Cloud-Edge Collaborative Computing Task Scheduling Algorithm for6G Edge NetworksMA Lu LIU Ming LI Chao LU Zhao-ming MA Huan(6)66………………………………………………………………Research on Coverage and Handover Performance of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NetworkJIAO Ming-han PENG Mu-gen LIU Chen-xi(6)74……………………………………………………………………………User Matching with Maximum Flow Algorithm for Full-Duplex Small CellsZHAO Fei-fei ZHOU Mo-miao HU Shu-kai YANG Tao(6)82………………………………………………………………Access Control Scheme Supporting Userand AttributeRevocation in Fog Computing WANG Zheng LI Ling LI Na(6)88………Distributed Wireless Node Task Allocation Method Based on KM AlgorithmTIAN Xing-peng ZHU Xiao-rong ZHU Hong-bo(6)96………………………………………………………………………Secure Beamforming Scheme for Multi-Antenna UAV Communication SystemsWANG Xiao-xiao DAN Zhen-lei GU Chen-wei ZHU Wei-ping LIN Min(6)103…………………………………………REPORTSA Heavy Hitter Detection Mechanism in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XING Chang-you LI Dong-yang XIE Sheng-xu ZHANG Guo-min WEI Wei(1)97………………………………………9 Analysis and Improvement of Privacy Protection Scheme in VANET LI Tao ZHANG Jing YANG Hao(1)104……………………Study on PDMA Based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SystemsSHEN Xiao-huan LIN Bang-jiang TANG Xuan XU Jun-xiang(1)111………………………………………………………DOA Estimation Algorithm for SparseRepresentation Under Non-Stationary Noise WEI Juan CAO Kai-jun NING Fang-li(1)116……Social Network User Identity Association and Its Analysis SUN Bo ZHANG Wei SI Cheng-xiang(1)122…………………………Color Pencil Drawing Based on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WANG Xiao-yu HU Xin-hao HAN Chang-lin(1)129……………Research on Location Privacy Protection Scheme Based on Similar TrajectoryReplacementSONG Cheng ZHANG Ya-dong PENG Wei-ping WANG Lei LIU Zhi-zhong(1)135……………………………………A Hybrid Memory System for Edge Computing SUN Hao CHEN Lan HAO Xiao-ran LIU Chen-ji NI Mao(2)103……………A Delay and Energy Tradeoff Optimization Algorithm for Task Offloading in Mobile-Edge Computing NetworksJING Ze-wei YANG Qing-hai QIN Meng(2)110………………………………………………………………………………A Shuffle Partition Optimization Scheme Based on Data Skew Model in SparkYAN Yi-fei WANG Zhi-li QIU Xue-song WANG Jia-lu(2)116……………………………………………………………Control Strategy of DPFC System Based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CHEN Xiong FENG Ke ZHONG Liang-min ZHAO Jing-bo ZHU Kai-yang(2)122………………………………………A Visual Object Tracking Algorithm Based on Features Extracted by DeepResidual NetworkMA Su-gang ZHAO Xiang-mo HOU Zhi-qiang WANG Zhong-min SUN Han-lin(2)129…………………………………ResearchReview of Green VehicleRouting Problem KONG Ji-li CHEN Can(3)77…………………………………………………Contract-Based CacheRenting Mechanism in UAV-Assisted5G Networks WANG Min ZHANG Bi-ling(3)83……………………U-Net Based Intracranial HemorrhageRecognitionZHANG Tian-qi KANG Bo MENG Xiang-fei LIU Yi-lin ZHOU Ying(3)92………………………………………………Uncoded Space-Time Labeling Diversity Based on MBMJIN Ning SONG Wei-jing JIN Xiao-ping CHEN Dong-xiao WANG Jia-tian(3)99………………………………………Secrecy Outage Probability Analysis of Underlay Cognitive CooperativeRelay Network with Energy HarvestingLUO Yi WANG Yu-ting SHIRong-hua YAN Meng-chun ZENG Hao(3)105……………………………………………Three-Dimensional Knee JointRegistration Based on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nd Iterative Closest PointWANG Xiao-yu CHEN Lin(3)112………………………………………………………………………………………………A Fast Clustering Algorithm for Massive Data HE Qian LI Shuang-fu HUANG Huan XU Hong(3)118…………………………Research on Compressed Sensing Security Theory TANG Yong-li ZHAO Ming-jie LI Li-xiang(3)125……………………………ClusteringRouting Protocol for WSNs Based on Neural Network Optimization by Improved Firefly AlgorithmDAI Jian-yong DENG Xian-hong WANG Bin WANG Heng-hao(3)131……………………………………………………An Optimization Scheme with Weighted Sum-Rate Maximization for Multi-User Wireless Powered Communication NetworksLI Fang-wei WU Yue(3)138……………………………………………………………………………………………………An Algorithm for Differential Gene Analysis of Breast Cancer Based on PPI Network WANG Xiao-yu FENG Yang(4)76…………A Threshold Public Key Encryption via DualRegev SchemeLI Zeng-peng WANG Jiu-ru ZHANG Wen-yin MA Chun-guang(4)83……………………………………………………Design of Double-Chain Three-Route Time-to-Digital Converter Based on FPGA DAI Qing-da YE Mao(4)88……………………A Fingerprint Localization Method Based on Shapelet AlgorithmCHANG Zi-ying WANG Wen-han LI Tao LIU Fen CHEN Peng-peng(4)95……………………………………………A New Algorithm of QoS Constrained Routing for Node Energy Optimization of Edge ComputingZHANG De-gan CHEN LuCHEN ChenZHANG TingCUI Yu-ya (4)101………………………………………………Localiz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Penalty Function and Water Wave Optimization for WSNYU Xiu-wu ZHANG KeLIU Yong (4)106……………………………………………………………………………………A Failure Recovery Algorithm for Inter-Domain Routing System Based on Degree-Constrained Minimum Spanning TreeWANG YuZHANG Lian-chengZHANG Hong-taoGUO Yi (4)113………………………………………………………Detection and Performance Analysis Based on Quadrature Index Modulation Multiple AccessJIN Xiao-ping WU QingJIN NingCHEN Dong-xiaoWANG Jia-tian (4)120……………………………………………An Abnormal Sound Recognition Method Based on EEMD WEI Juan GU Xing-quanNING Fang-li (5)112………………………Reverse-Analysis of S-Box for SM4-Like Algorithms Based on Side Channel TechnologyMA Xiang-liang LI BingYANG DanHUANG Ke-zhen DUAN Xiao-yi (5)118……………………………………………Wireless Localization Algorithm of Adaptive Levy Whale Based on Mapping CurveYU Xiu-wu LI YingLIU YongXIAO Ren-rongYU Hao (5)125…………………………………………………………Maximum Fairness Power Allocation Scheme in Downlink Multi-Cell NOMA Systems TIAN Xin-ji JIANG Qing-li (5)130…………Routing Algorithm Based on Density Clustering for Delay Tolerant Network WEN Wei (5)137………………………………………Single Channel Interference Signal Reconstruction and Suppression Algorithm in Low Altitude Small Target DetectionSHI Xiao-zhu DU Yang-fanLI Xiao-huiFANG Cong (5)143………………………………………………………………Research on Frequency Compatibility of Collaboration-Based Large-Scale NGSO ConstellationsLI WeiPAN JiYAN KangWEI Wen-kangZHANG Lei (6)110…………………………………………………………Data Collection Method of Space-Based Internet of Things Based on Improved Double Level Distributed LT CodeHE Jian-hua ZHAO HuiXU Xiao-binYAN LeiWANG Shang-guang (6)118……………………………………………Energy Efficient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Secure MEC System Based on mMIMOZHAO WeiWANG BinBAO HuiZHAO Pin-fangLI Bao-gang (6)126…………………………………………………Intelligent Resource Allocation Algorithm for 6G Multi-Tenant Network Slicing Based on 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GUAN Wan-qing ZHANG Hai-junLU Zhao-ming (6)132……………………………………………………………………Overhead Analysis of Blockchain Consensus Algorithm in Wireless NetworksCAO Bin NIE Kai-jun PENG Mu-gen ZHOU Zhi-zhong ZHANG Lei (6)140 01。
基于ITAE指标的PID参数整定方法比较研究
基于ITAE指标的PID参数整定方法比较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的日益提高,PID(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作为最常用的工业过程控制器之一,其参数整定方法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在实际应用中,PID控制器的性能优劣直接影响到工业过程的稳定性和生产效率。
因此,寻找一种有效的PID参数整定方法,以提高控制器的性能,一直是工业控制领域的研究热点。
本文旨在探讨基于ITAE(积分绝对误差)指标的PID参数整定方法,并通过比较研究,分析不同整定方法的优缺点。
文章将简要介绍PID控制器的基本原理和参数整定的意义。
然后,重点阐述基于ITAE指标的PID参数整定方法,包括ITAE指标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如何在参数整定过程中应用ITAE指标。
接下来,文章将通过实验仿真或实际应用案例,对不同整定方法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它们在控制性能、稳定性、鲁棒性等方面的表现。
文章将总结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提出改进意见或建议,为工业控制领域的实践应用提供参考。
通过本文的研究,期望能够为PID控制器的参数整定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以提高控制器的性能,促进工业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二、PID控制器的基本原理与参数整定PID(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是一种广泛应用的线性控制器,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对系统误差的比例、积分和微分进行线性组合,生成控制量以调整被控对象。
PID控制器的输出u(t)可以表示为:u(t) = Kp * e(t) + Ki * ∫e(t)dt + Kd * de(t)/dt其中,Kp是比例系数,Ki是积分系数,Kd是微分系数,e(t)是系统误差(设定值与实际值的差)。
比例项Kpe(t)是对系统误差的直接反应,比例系数Kp决定了控制器对误差的敏感度;积分项Ki∫e(t)dt是对误差的累积,积分系数Ki决定了控制器对误差累积的补偿程度;微分项Kd*de(t)/dt是对误差变化的预测,微分系数Kd决定了控制器对未来误差变化的预测和抑制。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广义预测控制算法的研究与应用
TP 8 ; P 7 +. 13 T 2 3 5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 —6 6 ( 07 0 —0 3 0 0 3 5 3 2 0 ) 1 0 1— 4
THE TUDY S AND APPLI CATI oN oF GPC BAS ED oN THE BP NEU-
广 义预 测控 制算 法 由于 采用 多 步 输 出预测 , 需
0 引 言
随着 工业 控制要 求 的提高及 控 制理论 与计算 机 技术 的发展 , 生 了控 制 效 果好 、 产 鲁棒 性 强 , 用 于 适 控制 不易 建立精 确数学 模 型且 比较复 杂 的工业过 程
的预测控 制算法 , 已在石 油 、 工 、 并 化 冶金 、 机械等 工 业部 门 的控 制 系统 中得 到 了成 功 的应 用 , 一类 很 是 有发展 前途 的新 型计算 机控 制算 法.
RAL NETW oRKS
G ONG J a —p n ZHAN G Xi—z o in i g, hu
( l g fElcrc l gn eig , ih uUnv riy Col eo e tia e En ie rn Guz o ie st ,Guy n 5 0 3 ia g 5 0 0 )
要 在 线 递 推 求 解 Dip a t e方 程 , 在 滚 动 优 化 o h ni n 而
中又需 要在 线对矩 阵进 行求逆 运算 , 算工作 量大 , 计
实 时性 降低 , 不利 于其在 快速 系统 中的应 用. 文尝 本 试将 神经 网络 技术 应 用 于广 义 预 测 控 制算 法 中 , 提 出 1种基 于 B P神 经 网络 的广 义预 测算 法.
tesn l v re e d lm st ersa c beta da pyt en w lo ih t h o to fsn l iv re h igei et p n uu a h e er ho jc n p l h e ag rtm O tec n r l ige n etd n d o
数控机床几何与热误差研究方法综述
数控机床几何与热误差研究方法综述一、数控机床几何误差研究方法几何误差主要来源于数控机床的制造、装配、使用等环节。
在制造阶段,误差可能源于零件尺寸、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等方面的偏差;在装配阶段,误差可能源于零部件之间的配合误差、安装误差等;在使用阶段,误差可能源于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机床的维护保养等因素。
研究几何误差的来源对于提高数控机床加工精度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准确地测量数控机床的几何误差,需要采用相应的误差检测方法。
常用的误差检测方法包括直接测量法、间接测量法和综合测量法。
直接测量法是指通过直接接触被测物体进行测量的方法,如卡尺、游标卡尺等;间接测量法是指通过测量与被测物体相关的其他物理量来推算几何误差的方法,如利用干涉仪、光栅尺等进行非接触式测量;综合测量法是指结合多种测量方法对几何误差进行综合分析的方法。
针对不同类型的几何误差,可以采取相应的误差控制方法来减小其对数控机床加工精度的影响。
对于轴向间隙误差,可以通过调整主轴箱体与轴承之间的间隙、更换高精度轴承等方式进行控制;对于圆度误差,可以通过改进刀具形状、提高切削参数等方式进行控制;对于平面度误差,可以通过优化加工工艺、提高工件表面质量等方式进行控制。
还可以采用补偿技术、自适应控制技术等方法对几何误差进行实时修正和调整。
数控机床几何误差的研究方法涉及多个学科领域,需要综合运用理论分析、实验研究和实际应用等多种手段。
通过对几何误差的研究和控制,可以有效提高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和稳定性,为现代制造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1. 传统误差分析方法在数控机床几何与热误差研究中,传统误差分析方法主要包括有限元法、边界元法和接触单元法等。
这些方法主要通过对机床结构、刀具和工件的几何形状进行离散化处理,建立数学模型,然后通过求解线性方程组或非线性方程组来计算误差。
有限元法是一种将连续体分割为有限个单元,通过求解各单元上的微分方程组成的积分方程来描述整个系统的运动和变形过程的方法。
基于神经网络预测误差修正的广义预测控制
练 , 立 动态 的预测 误差 模 型 , 出一 种新 的基 于神经 网络 预测 误差修 正 的广 义预测 控制 算法 . 建 提 该算 法 中 ,
神经 网络 无需 预先 离线 训练 , 即可 投入 闭环 控制 , 而且 能 够根 据 具体 的实 际情 况 , 时地 调 整 神 经 网络 的 实 参数 , 从而 提高 预测 精度 .
庞 中华 ,牛 越
( . 岛 理工 大学 自动 化 工 程 学 院 , 岛 2 6 3 ;. 岛市 排 水 管 理 处 , 岛 2 6 7 ) 1青 青 6032青 青 60 1
摘 要 : 对 建 模误 差 对 预 测 控 制 的影 响 , 出 一 种 基 于 神 经 网络 预 测 误 差 修 正 的 广 义 预 测 控 制 针 提 算法. 被控 对 象 采 用 递 推 最 小 二 乘 法 ( S 辨 识 其 线 性 模 型 ; 测 误 差 由 前 馈 神 经 网 络 进 行 建 模 , RL ) 预 并 用 P we 快 速 优 化 方 法 训 练 网络 . 方 法 无 需 预 先 离 线 i 练 神 经 网络 , 可 投 入 闭 环 控 制 , 具 o l l 该 ) I l 即 并
() 3
收 稿 日期 :()一 O — 3 2)5 8 O (
维普资讯
第 4期
庞 中华 等 : 于 神 经 网 络 预 测 误 差 修 正 的广 义 预测 控 制 基
式
9 3
( 4) ( ) 5 ( ) 6
中
Y 一 [ ( + d+ 1 , (式 2 , , ( + p ] £ ) £ +d+ ) … £ ) A — Ex ( ̄ A ( + 1 , , u t P—d一 1 ] U L t, u t ) … A (+ u )
《模型预测控制的参数误差补偿》论文
《模型预测控制的参数误差补偿》论文
“模型预测控制的参数误差补偿”论文就是关于如何使用模型预测控制(MPC)系统中的参数误差进行补偿的研究。
在模型
预测控制(MPC)中,预测模型会通过运用惯性,动静力学,传感器等对系统进行建模,并且进行控制输出预测。
但是由于环境和系统本身的复杂性,以及许多不确定性,建模时经常会将各种参数估计出来,这些参数的估计往往会存在误差。
为了弥补这些参数误差,MPC系统采用了参数误差补偿策略,它包括两个步骤:首先,检测出参数误差;其次,根据参数误差计算补偿系数,并通过补偿系数提供给MPC系统进行调整。
这项研究可以帮助提升MPC系统的性能,从而有助于更好地
控制各种物理系统。
借助这项研究,研究人员能够更好地检测出参数误差,并根据参数误差提供准确的补偿系数,有助于提高MPC系统的泛化性能,降低系统的控制误差。
本文从参数误差的检测和系数计算两个方面研究,一方面研究了参数误差的检测方法,以及根据参数误差计算系数的方法;另一方面利用经典算法以及基于神经网络的算法进行参数误差补偿研究,并评估其性能。
综上所述,本文从参数误差检测和系数计算这两个方面研究了MPC系统中参数误差补偿策略,从而提高了MPC系统的性能,使其更有效地控制各种物理系统。
基于未知状态估计与神经网络补偿的增强PID控制方法
基于未知状态估计与神经网络补偿的增强PID控制方法基于未知状态估计与神经网络补偿的增强PID控制方法摘要:越来越多的工业自动化领域需要高精度、高鲁棒性和高鲁棒性的控制系统。
增强PID(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控制方法是一种常用的控制策略,并且已经在许多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然而,由于受到系统模型不确定性以及外部干扰的影响,传统的PID控制方法在应对复杂系统时往往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
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未知状态估计与神经网络补偿的增强PID控制方法,以提高系统的精度和鲁棒性。
1. 引言控制系统的目标是通过调整控制器的输出来使系统的状态达到期望值。
PID控制器是控制系统中最基本和常用的控制器之一。
其核心思想是根据当前误差的大小对系统进行比例、积分和微分操作,以实现系统稳定。
2. 传统PID控制的问题然而,传统的PID控制器往往无法应对模型不确定性和外部干扰的情况。
当系统的动态特性发生变化或者存在未建模的干扰时,传统的PID控制器不能及时、准确地对系统进行调整,导致系统无法达到理想的状态。
3. 基于未知状态估计的增强PID控制为了解决传统PID控制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增强PID控制方法,该方法基于未知状态估计(Unknown State Estimation,USE)和神经网络补偿(Neural Network Compensation)。
该方法的核心思想是通过预测和补偿未知状态和干扰,对PID控制器的输出进行调整,从而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精度。
3.1 未知状态估计未知状态估计是指通过观测系统的输出和输入信号,借助滤波技术或者神经网络等方法对系统的状态进行估计。
在本方法中,我们采用了基于卡尔曼滤波器的未知状态估计方法。
3.2 神经网络补偿神经网络补偿是指利用神经网络的非线性映射能力对系统的未建模部分进行补偿。
在本方法中,我们利用了具有强大拟合能力的多层感知器(Multilayer Perceptron,MLP)神经网络。
基于RBF_神经网络补偿的ROV_运动控制算法
基于RBF神经网络补偿的ROV运动控制算法张帅军, 刘卫东, 李 乐, 柳靖彬, 郭利伟, 徐景明(西北工业大学 航海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72)摘 要: 针对作业型遥控水下航行器(ROV)在模型参数不确定和外部环境干扰下的运动控制问题, 提出了一种基于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的自适应双环滑模控制策略。
首先, 对于ROV外环位置控制采用改进趋近律的积分滑模控制方法, 对于ROV内环速度控制采用指数趋近律的积分滑模控制方法; 其次, 为进一步改善滑模控制的抖振问题, 引入双曲正切函数作为滑模切换项; 然后, 利用RBF神经网络控制技术对ROV模型的不确定参数和外部扰动进行估计与补偿; 最后, 利用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证明了整个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并对作业型ROV的运动控制进行了数值仿真。
仿真结果验证了所设计的控制器可以实现ROV航行的精确控制, 并能够有效抑制模型不确定参数和外部扰动对ROV运动的影响。
关键词: 遥控水下航行器; 运动控制; 径向基函数; 自适应双环滑模控制; 神经网络中图分类号: TJ630.33; U675.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3920(2024)02-0311-09 DOI: 10.11993/j.issn.2096-3920.2023-0033ROV Motion Control Algorithm Based on RBF NeuralNetwork CompensationZHANG Shuaijun, LIU Weidong, LI Le, LIU Jingbin, GUO Liwei, XU Jingming(School of Mar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Xi’an 710072, China)Abstract: In view of the motion control problem of the operation-type remotely operated vehicles(ROVs) under the uncertainty of model parameters and the disturbance of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an adaptive double-loop sliding mode control strategy based on radial basis function(RBF) neural network was proposed. Firstly, the integral sliding mode control method with an improved reaching law was adopted for controlling the position of the ROV’s outer loop, and the integral sliding mode control method with an exponential reaching law was adopted for controlling the speed of the ROV’s inner loop. Secondly, 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the chattering problem of sliding mode control, the hyperbolic tangent function was introduced as the sliding mode switching term. Subsequently, the RBF neural network control technology was used to estimate and compensate for the uncertain parameters and external disturbances of the ROV model. Finally, the stability of the whole closed-loop system was proved by using the Lyapunov stability theory, and the motion control of the operation-type ROV was simulated numerically. The simulation results verify that the controller designed in this paper can achieve precise control of ROV navigation and effectively suppress the influence of uncertain parameters of the model and external disturbances on ROV motion.Keywords: remotely operated vehicle; motion control; radial basis function; adaptive double-loop sliding mode control; neural network收稿日期: 2023-04-06; 修回日期: 2023-05-17.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903304);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3102020HHZY030010); “111”引智计划项目(B18041.0).作者简介: 张帅军(1999-), 男, 在读硕士, 主要研究方向为水下航行器运动控制.第 32 卷第 2 期水下无人系统学报Vol.32 N o.2 2024 年 4 月JOURNAL OF UNMANNED UNDERSEA SYSTEMS Apr. 2024[引用格式] 张帅军, 刘卫东, 李乐, 等. 基于RBF神经网络补偿的ROV运动控制算法[J]. 水下无人系统学报, 2024, 32(2): 311-319.0 引言近年来, 作业型遥控水下航行器(remotely ope-rated vehicle, ROV)因其机动灵活、安全性高、隐蔽性良好等优点, 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水下任务。
基于神经网络的智能控制算法研究
基于神经网络的智能控制算法研究智能控制算法作为目前发展最为迅速的控制技术之一,借助于神经网络的强大表达能力和自适应学习能力,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对基于神经网络的智能控制算法进行深入研究,探索其工作原理、应用场景以及发展趋势。
智能控制算法是一种能够模拟人脑神经元网络结构和学习机制的控制方法。
其核心思想是使用神经网络模型对传统控制算法进行优化和增强,通过网络的自适应学习和优化能力,实现对复杂系统的智能化控制和优化。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神经网络的基本概念。
神经网络是一种由大量人工神经元互联而成的网络结构,模拟人脑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关系。
神经网络具有分布式存储、并行处理和自适应学习的特点,能够处理大量非线性、高度耦合的系统。
在智能控制算法中,神经网络被用作模型的学习器,通过对输入输出数据的学习和训练,获得系统的非线性映射关系,从而实现对复杂系统的智能化控制。
基于神经网络的智能控制算法的出现,极大地提升了传统控制算法的性能。
传统控制算法通常需要依靠专家经验和精确的数学模型,然而,对于某些复杂的非线性系统来说,这种方法往往难以得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而基于神经网络的智能控制算法则可以通过训练神经网络,从数据中学习到系统的非线性映射关系,无需依赖精确的模型和专家知识,适用于那些模型难以建立的场景。
此外,基于神经网络的智能控制算法还具有自适应学习的能力,能够根据系统的变化自动调整网络参数,适应不同的工况和环境。
在实际应用中,基于神经网络的智能控制算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例如,智能驾驶领域中的自动驾驶系统,通过神经网络学习车辆的行驶特征和环境感知能力,实现对车辆的自主控制;智能化工领域,通过神经网络预测化工过程中的异常状态,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保证生产安全和质量稳定;智能机器人领域,通过神经网络学习机器人的运动规划和感知能力,实现对复杂环境下的自主导航和交互。
基于神经网络的智能控制算法凭借其强大的非线性建模能力和自适应性,为这些领域的智能化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自适应实时控制策略研究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自适应实时控制策略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控制策略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要。
而深度神经网络作为最近几年最火热的技术之一,也被广泛应用于自适应实时控制策略的研究中。
深度神经网络是一种模仿人类大脑神经网络结构和功能的机器学习算法。
它可以通过训练自动从输入数据中学习并提取特征,进而进行分类、回归等任务。
相较于传统机器学习算法,深度学习需要的数据量较大,但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在自适应实时控制策略的研究中,深度学习可以通过对系统动态模型的建模和预测,来实现更加精准和高效的控制。
同时,深度学习还可以通过控制器参数的自适应在线更新,进一步提高控制的性能和鲁棒性。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自适应实时控制策略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基于模型的控制策略,另一种是基于数据的控制策略。
基于模型的控制策略需要对被控制系统进行动态模型的建模和预测。
最常见的方法是使用循环神经网络(RNN)或卷积神经网络(CNN)等深度学习算法,对系统时序数据进行训练和预测。
通过对系统状态的监测和数据的实时采集,可以不断更新模型参数,并进行实时控制。
基于数据的控制策略则不需要进行系统的动态模型建模,而是直接根据历史数据和当前状态进行控制。
典型的方法是使用强化学习算法,通过不断尝试不同的控制动作并获得奖励信号,从而建立起控制策略。
与传统的强化学习算法不同,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强化学习算法更加高效和稳定。
除了以上两种基本方法之外,还有一些结合了深度学习和传统控制策略的方法,如模型预测控制、模糊逻辑控制等。
在具体应用中,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自适应实时控制策略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机器人控制、智能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
例如,在机器人控制中,使用深度学习可以实现对复杂环境的感知和自适应控制,从而实现高效的机器人操作和协同。
在智能制造中,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控制策略则可以实现对生产过程的自适应优化和质量控制。
当然,深度神经网络作为一种比较新的技术,还存在许多挑战和问题,如训练数据量不足、模型的可解释性问题、对噪声和异常数据的鲁棒性等。
基于误差校正的预测控制算法综述[1]
综述与评论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2005,32(2):1~4 Contr ol and I nstru ments in Che m ical I ndustry 基于误差校正的预测控制算法综述庞中华,金元郁(青岛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山东青岛266042) 摘要: 在分析了模型预测误差的来源后,对近20年来典型的基于误差校正的预测控制算法作了较全面的回顾,分析各种方法的研究现状及其成功应用的实例。
关键词: 预测控制;模型预测误差;反馈校正;鲁棒性 中图分类号:TP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3932(2005)(02)200012041 引 言自70年代中期以来出现的预测控制算法,如模型算法控制(MAC[1],MPHC[2]),动态矩阵控制(DMC[3]),广义预测控制(GPC[4])等,经过近30年的深入研究和发展后,不仅在工程实际中取得了广泛的应用,其理论和方法[5~9]也日臻完善。
然而,由于实际被控对象中存在的非线性、参数时变、模型失配、有界干扰等因素,基于描述对象的数学模型的预测与实际对象的输出将会存在较大的误差,这种不可避免的模型误差势必降低系统的控制精度和鲁棒性,甚至导致系统的不稳定。
所以,这就需要用附加的预测手段补充模型预测的不足,或者对对象模型进行在线修正[10]。
但即使对于广义预测控制算法,尽管进行在线辨识修正对象模型参数,仍对对象降阶建模误差(结构性建模误差)的鲁棒性不好,并对随机噪声干扰较敏感。
针对这个问题,席裕庚[10~11]提出“引入误差预测,构成以误差预测补充模型预测的多层次的综合预测”的思想。
其中,模型预测反映了预测模型所描述的确定的动态因果关系,而误差预测则描述了在预测模型中未能包含的一切不确定性信息,可以归结为基于一系列过去的误差信息采用因果或非因果的方式预报未来的误差,它作为模型预测的重要补充,可以弥补在对象模型中已简化或无法加以考虑的一切其它因素。
补偿预测误差的非线性系统广义预测控制
补偿预测误差的非线性系统广义预测控制
郭健;陈庆伟;吴晓蓓;胡维礼
【期刊名称】《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05(029)002
【摘要】将一类非线性系统等价表示为时变线性系统,研究了非线性系统的广义预测控制.利用三次样条基函数多项式逼近时变系数,将时变参数的估计转化为定常参数的估计.为了提高输出预报精度,采用小波网络对预报误差进行预测,作为输出预报的补偿.仿真研究结果表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总页数】5页(P127-131)
【作者】郭健;陈庆伟;吴晓蓓;胡维礼
【作者单位】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系,江苏,南京,210094;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系,江苏,南京,210094;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系,江苏,南京,210094;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系,江苏,南京,21009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273
【相关文献】
1.基于神经网络的时滞非线性系统的广义预测控制 [J], 张新良;郭晓迪;朱琳
2.基于T-S模糊模型的非线性系统广义预测控制 [J], 刘石红
3.基于SVM逆系统的非线性系统广义预测控制 [J], 李超峰;卢建刚;孙优贤
4.广义预测控制在非线性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J], 王丽飞;刘洪娥;于佐军
5.基于神经网络预测误差修正的广义预测控制 [J], 庞中华;牛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神经网络误差补偿的预测控制摘要非线性系统预测控制已成为一个有着广阔前景的研究热点。
预测控制的多步预测和滚动优化有克服建模误差影响的能力,使控制系统具有一定的鲁棒性。
但研究表明,预测控制对模型失配的鲁棒性是有限的,仍需要一个较准确的预测模型。
实际系统大都是难以准确建模的非线性系统,如何提高预测的精确性以增强控制系统鲁棒性是非线性系统预测控制研究的重要问题。
建立在反馈校正原理上的预测误差补偿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对象定量和定性信息的组合预测控制方法,但其只是对一类特殊对象而言。
本文对模型失配误差用Bp 网络建模, 构成误差修正DMC 算法, 然而由于经训练的网络权值固定不变, 当工况发生较大变化时, 修正后的预测值仍有可能产生较大误差。
本文利用一种权值可以在线调整的动态Bp 网络对模型预测误差进行拟合并与预测模型一起构成动态组合预测器,在此基础上形成对模型误差具有动态补偿能力的预测控制算法。
由于该算法显著提高了预测精度,从而增强了预测控制算法的鲁棒性。
关键词:预测控制神经网络动态矩阵误差补偿Error compensation based on neural network predictive controlAbstractPredictive control of nonlinear systems has become a promising research focus. Predictive control of multi-step prediction and rolling optimization has the ability to overcome the effects of modeling errors, the control system has a certain robustness. But studies show that mismatch the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robustness is limited,still need a more accurate prediction models.The actual system are mostly difficult to accurately model nonlinear systems, how to improve forecast accuracy to enhance the robustness of control systems predictive control of nonlinear systems is an important issue.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feedback on the forecast error correction is an effective method of compensation.This paper presents an object-based combination of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information predictive control, but only in terms of a special class of objects. In this paper, the model mismatch error with Bp network modeling, error correction form DMC algorithm, but because of trained network weights are fixed when the conditions changed greatly, the revised forecast is still possible to have agreater error. This use of a weight you can adjust the dynamic online Bp network model prediction error and prediction models to be combined together constitute the dynamic combination of predictors, on the basis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model error has the ability to predict the dynamic compensation control algorithm. Since the algorithm significantly improves the prediction accuracy, thus increasing the predictive control algorithm robustness.Keywords:Predictive Control Neural network Dynamic MatrixError compensation目录摘要 (1)1 预测控制 (5)1.1 预测控制的产生 (5)1.2 预测控制的发展 (5)1.3 预测控制算法及应用 (7)1.3.1模型控制算法(Model Algorithmic Control,MAC) (7)1.3.2动态矩阵控制(Dynamic Matrix Control,DMC) (7)1.3.3广义预测控制(Generalized Predictive Control,GPC) (7)1.3.4极点配置广义预测控制 (7)1.3.5内模控制 (8)1.3.6模糊预测控制 (8)1.4 预测控制的基本特征 (8)1.4.1预测模型 (8)1.4.2反馈校正 (8)1.4.3滚动优化 (9)1.5预测控制的现状 (9)2 神经网络 (10)2.1 人工神经网络的生理原理 (10)2.2 神经网络的特征 (12)2.3 神经网络的发展历史 (13)2.4 神经网络的内容 (14)2.5 神经网络的优越性 (16)2.6 神经网络研究方向 (16)2.7 神经网络的应用分析 (17)2.8 神经网络使用注意事项 (20)2.9 神经网络的发展趋势 (20)2.10 BP神经网络 (20)2.10.1 BP神经网络模型 (21)2.10.2 BP网络模型的缺陷分析及优化策略 (21)2.10.3 神经网络仿真 (22)3.动态矩阵控制 (25)3.1 预测模型 (25)3.2 滚动优化 (26)3.3 反馈校正 (27)3.4 有约束多变量动态矩阵控制及其线性化 (29)3.5 动态矩阵控制仿真 (32)4 基于神经网络误差补偿的预测控制 (35)4.1 研究背景 (35)4.2 传统PID控制 (36)4.2.1位置式PID控制 (36)4.2.2 增量式PID控制 (38)4.3 基于神经网络的动态矩阵控制 (40)4.4 基于神经网络输出反馈的动态矩阵控制研究 (43)4.5 基于神经网络误差补偿的动态矩阵控制 (49)4.6 仿真效果验证 (54)总结 (60)参考文献 (61)1 预测控制1.1 预测控制的产生预测控制的产生,并不是理论发展的需要,而首先是工业实践向控制提出的挑战。
众所周知,上世纪60年代初形成的现代控制理论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果。
利用状态空间法去分析和设计系统,提高了人们对被控对象的洞察能力,提供了在更高层次上设计控制系统的手段。
特别是立足于最优性能指标的设计理论和方法已趋成熟,这对于在工业过程中追求更高控制质量和经济效益的控制工程师来说,无疑有着极大的吸引力。
然而人们不久就发现,在完美的理论与控制之间还存在着巨大的鸿沟。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现代控制理论的基点是对象精确的数学模型,而在工业过程中所涉及的对象往往是多输入、多输出的高维复杂系统,其数学模型很难精确建立,即使建立了模型,从工程应用的角度来说,往往需要简化,从而很难保证对象精确的模型。
2.工业对象的结构、参数和环境都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由于这些不确定性的存在,按照理想模型得到的最优控制在实际上往往不能保证最优,有时甚至引起控制品质的严重下降。
在工业环境中人们更关注的是控制系统在不确定性影响下保持良好性能的能力,即所谓鲁棒性,而不能只是追求理想的最优性。
3.工业控制中必须考虑到控制手段的经济性,对工业计算机的要求不能太高.因此控制算法必须简易以满足实时性的要求.而现代控制理论的许多算法往往过于复杂,难以用低性能的计算机实现。
这些来自实际的原因,阻碍了现代控制理论在复杂工业过程中的有效应用。
也向控制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
为了克服理论与实际应用之间的不协调,上世纪70年代以来.除了加强对系统辨识、模型简化、自适应控制、鲁棒控制等的研究外.人们开始打破传统方法的约束,试图面对工业过程的特点,寻找各种对模型要求低,控制综合质量好、在线计算方便的优化控制新算法。
在此期间,数字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也为新算法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
预测控制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计算机优化控制算法。
1.2 预测控制的发展最早产生于工业过程的预测控制算法,有Rechalet.Mehra等提出的建立在脉冲响应基础上的模型预测启发控制(Model Perdictive Heuristic Control,简称WHC,或模型算法控制(Model Algorithmic C ontrol,简称MAC),以及Cutler等提出的建立在阶跃响应基础上的动态矩阵控制(Dynamic Matrix Control,简称DMC)。
由于脉冲响应、阶跃响应易于从工业现场直接获得,并不要求对模型的结构有先验知识。
这类预测控制算法汲取了现代控制理论中的优化思想,但采用滚动优化的策略,计算当前控制输入取代传统最优控制,并在优化控制中利用实测信息不断进行反馈校正,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不确定性的影响,增强了控制的鲁棒性。
此外,这类算法在线计算比较容易,非常适合于工业过程控制的实际要求。
上世纪70年代后期,模型控制算法(MAC)和动态矩阵控制(DMC)分别在锅炉、分馏塔和石油化工装置上获得成功的应用,从而引起了工业控制界的广泛兴趣。
此后,基于对象脉冲或阶跃响应的各种预测控制算法相继出现,在石油、化工、电力等领域的过程控制中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上世纪80年代初,人们在自适应控制的研究中发现.为了克服最小方差控制的弱点,有必要汲取预测控制中的多步预测优化策略,这样可以大大增强算法的适用性与鲁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