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教学要融入生活
《品德与社会》教学与生活的融合策略
《品德与社会》教学与生活的融合策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品德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品德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更在于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够将所学的品德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将品德教育与社会实践相融合,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更能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下面我将针对《品德与社会》教学与生活的融合策略进行探讨。
一、品德与社会教学融合策略1. 引导学生思考品德教育不仅仅是传授道德规范,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道德思考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一些道德问题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思考问题的是非曲直,提高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
2. 灌输道德知识虽然品德教育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道德自觉和思考能力,但教师仍然需要向学生灌输一定的道德知识,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正确的行为,什么是错误的行为,从而在实际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
3. 培养团队合作意识通过各种团队合作的活动,让学生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团队责任感。
4. 设计实践活动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的品德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清洁活动、慰问孤寡老人、志愿服务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品德教育的实践意义。
1. 家庭教育家庭是孩子品德教育的首要位置,家长应该成为孩子品德教育的第一任老师。
家庭教育是学校品德教育的延续和巩固,家长应该注重教育孩子的品德修养,让孩子在家庭中学会尊敬长辈、关爱他人、诚实守信等品德素养。
2. 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品德教育的另一种延伸和实践,通过参与社会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的真实情况,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学生可以参加志愿服务、环保活动、扶贫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了解社会的不平等现象,培养他们的公益意识和责任感。
3. 社交活动学生在社交活动中也可以学会一些品德修养。
与人交往时要学会尊重他人、倾听他人的意见,学会与他人和睦相处,这些都是品德教育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让《品德与社会》教学融入生活
参考文献 :
[ 1 ] 陈华彬, 梁玲 . 小学科 学教育概 论[ H ] . 北京 : 高 等教育
出 版社 , 2 0 0 3 , ( 0 9 ) .
所以, 在 小学科学教 学 中实施 “ 做 中学 ” 的教 学策略 , 一 要符合 学生的学识水平 。教 师要根据学生 的年龄特 征 , 形成 互动氛 围 , 点燃学 生互动的火苗 , 让学生在 互动 中感悟 “ 做中 学知识 的重 要意 义。
神, 然后再 引导他 们通过 质疑、 实验 、 讨论 、 探 究等活 动帮助
。
质量 大约是地球 的八十分之 一 。 体 积 大 约 是 地 球 的 四 十
九分之一 , 引 力 大约 是 地 球 的 六 分 之 一 。
师: 你 的介 绍非 常详 细。
生: 通过他 的“ 月球卡 ” 内容 . 我 终 于 理 解 了为 什 么 前 面 老 师 播 放 宇航 员在 月 球 上 行 走 时像 跳 舞 , 那是 因为 月球 引 力
总之 , 要想在 小学科学教学 中把 “ 做 中学 ” 的教 学理念 得
缸育一
一 t l H
葛 I 口 l z
教 师就要 为学生营造 一个平等 和谐 的环境 , 制定 合 科 学知 识更 加完备 。就 好 比上 面的教 学 片断一 样 , 如 果 学 以落实 , 设计好我们的预设 , 让学生在一起互动 。 生没 有 展示 出- 月球 的 引 力大 约 是地 球 的 六分 之 一这 一 科 理 的教学 目标 , 学概 念 , 那 么学 生就会 对前 面视 频 中宇航 员在 月 球上 行走 的 姿势 产 生疑 惑 , 而 当他通 过 与 别人 互 动 , 终 于对 这 一 问
如何使《品德与社会》课走进生活
热点追踪004教育管理与艺术 2014年第1期浅谈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市鳌头镇同心小学 侯冬妮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指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
”由此可见,教学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离开生活便成为了“死教育”,是没有出路的。
小学品德课教学尤其如此。
只有依托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这股源头活水,让学生们在一个熟悉的环境中获得道德的熏陶、情如何使《品德与社会》课走进生活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市鳌头镇龙潭同心小学 刘谷梅新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施建议说得好: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因此,《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必须做到“生活化”。
《品德与社会》课“生活化”其内容主要包括班级学生现实的生活情况、生活动态与整个学校学生现实的生活情况、生活动态。
而要将这两种生活带进课堂,品德与社会课教师必须精心设计,制定出让生活走进每一堂课的得力方案,让学生在生活化的环境中感悟道德观念,并将感悟、认同的道德观念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如何使《品德与社会》课走近生活,我认为有以下三点:一、课前实践活动做到“生活化”品德与社会课前的实践活动生活化主要是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调查、访问或是自我反省,收集整理与该课道德观念相联系的正反系列的“活”的资料。
让学生在这种生活化的课前实践活动中积累感性认识,增加情感体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打下“物质”基础。
如在教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逛商场》一课时,课前我先让学生进行小调查完成一张调查表,有目的地去商场进行观察、体验、探究。
课堂上让学生说说调查过程怎么样,你是怎么买东西的,注意些什么?同学们讨论得很多,大谈自己在调查中的失误、经验等。
经过讨论,同学们对商品的价格、质量、售后服务等相关知识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懂得了购物的方法。
《品德与社会》教学与生活的融合策略
《品德与社会》教学与生活的融合策略
随着社会的发展,品德教育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如何将品德教育与生活融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学到知识,更能锤炼自己的品德,成为真正的人才?以下是几个教学与生活的融合策略。
1. 以身作则,引导学生。
教师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尤其是与学生的互动时。
要坚守道德标准,发挥自身优秀品德的榜样作用,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引发他们自己对品德的思考和讨论。
2. 创设真实情境,加深学生体验。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可以创设一些真实情境,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体味品德的重要性,例如维护公共环境、参与志愿服务等,通过亲身体验,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品德的重要性,并且愿意主动参与到相关工作中去。
3. 引导学生反思事件的正义与合理性。
在生活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有争议的事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客观看待问题,提高他们发现事情的正义和合理性的能力,让学生在思考这些争议事件时意识到品德这一因素的重要性。
4. 通过讲故事来教育品德。
讲故事是一种很好的品德教育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讲述一些有关品德方面的故事,让学生在故事中找到道德规范和原则,感悟其中的深刻道理,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5. 建立班级文化,培养共同价值观。
作为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共同创建班级文化,比如制定班级守则、班级口号、宣传班级主题等。
这些措施可以形成一种班级共同的价值观,让学生在班级中感受到集体荣誉的重要性,从而潜移默化地改善品德素质。
总之,教学与生活的融合是品德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们需要从日常生活中寻找教育的机会,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感受品德的重要性,进而形成正确的品德观念。
《品德与社会》教学与生活的融合策略
《品德与社会》教学与生活的融合策略引言在当今社会,品德教育和社会教育被广泛认为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品德和社会责任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如何将品德与社会教育融入教学和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成为教师和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将探讨如何制定针对《品德与社会》教学与生活的融合策略,以促进学生的品德发展和社会责任感。
第一部分:品德与社会教学的重要性1.1 品德教育的意义品德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使其具备良好的品德修养和道德素质。
品德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自律性、责任感、爱心和合作精神,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成为对社会有益的公民。
1.2 社会教育的重要性社会教育是指教育个体适应社会生活、融入社会环境的能力。
它旨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社会参与意识和批判性思维,使他们具备积极的社会行为和公民素质。
第二部分:融合策略2.1 实施综合性教学综合性教学是将品德教育和社会教育融入学校课程的全过程中。
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课外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和实践相应的品德和社会责任。
2.2 开展主题活动在日常教学中,可以针对性地开展一些主题活动,如环保日、文明礼仪周、志愿者服务等,让学生深入参与亲身体验社会责任感和品德行为。
2.3 利用教育资源利用社会资源,邀请社区各界人士到学校开展特色课程或主题讲座,帮助学生了解社会责任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社会参与意识。
2.4 创设教育环境学校可以创设一种积极向上的教育环境,营造诚信、宽容、团结、友爱的氛围,引导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品德和社会行为。
第三部分:生活与教学的联动3.1 教学与生活相结合将课堂教学和学生日常生活相结合,真实地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理解和实践品德与社会责任。
3.2 学校与社会互动学校与社会应该紧密互动,促进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和参与,通过开展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与生活的相互融合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与生活的相互融合随着社会的发展,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品德与社会课程成为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如何将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相互融合,成为了当前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这不仅需要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加强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渗透,更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合作,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感悟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内涵,从而使之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首先要明确的是,品德与社会课程并非孤立存在于教材之中的知识点,而是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一种态度和行为。
品德与社会课程需要通过教学活动、学校及社区活动、家庭教育等多种途径,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行为和价值观。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应该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
在教学活动中,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教育学生尊重帮助他人、团队合作、互助关爱等品质。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应该通过课堂活动学会感恩、宽容、助人为乐等美好品质。
在讲授“帮助别人”这一主题时,老师可以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互相帮助,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在讲授“感恩”这一主题时,可以组织学生写感恩日记,让他们记录下每天所受到的帮助和关爱。
这些活动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品德修养,也能够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到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意义和价值。
除了在教学活动中加强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渗透,学校和社会也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他们将所学的品德与社会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之中。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社会公益机构,让他们亲身感受到公益活动的意义和价值;学校也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比如义工活动、环保活动等,让他们在实践中践行所学的品德与社会知识。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内涵,也能够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除了学校和社会的努力,家庭教育也是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与生活相互融合的重要一环。
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融入生活化元素
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融入生活化元素在小学阶段,品德与生活教学既是重要的教育内容,也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如何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融入生活化元素,让孩子们在学习的同时更好地理解和体会,成为了教师们亟需思考的问题。
一、注重情境引导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情境引导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教师可以通过情境引导,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品德与生活的关系,同时也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体验和感受。
在教学"诚实"这个品德时,可以通过情境引导让学生感受到诚实的重要性。
可以借助小故事、小实例或角色扮演等活动,设计一些情境,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去体验、去认识诚实的好处和价值。
这样一来,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通过感受和体会,更容易理解并内化这种品德。
二、注重生活实践在小学阶段,教师们可以将生活化元素融入品德与生活教学,提倡学以致用,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品德。
在教学"勤俭节约"的品德时,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园或家庭中,寻找身边的勤俭节约的例子。
可以通过生活实践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去认识勤俭节约的重要性,比如在家中节约用水、用电、合理安排饮食等,从而引导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在教学"友爱互助"的品德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体验友爱互助的美好。
通过亲身参与、互相帮助,学生可以更清楚地感受到友爱互助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师也可以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及时总结优秀的互助行为,给予鼓励和表扬,从而激发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友爱互助的行列中来。
在教学"感恩"这个品德时,可以通过情感教育引导学生去感受、去表达内心的感恩之情。
教师可以以点滴之事为例,引导学生去感悟身边人的关爱和助人的情感,让学生通过情感体验的方式去理解感恩的内涵和价值。
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一些感恩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到感恩的行动中来,从而让他们更深刻地领会感恩与生活的联系。
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融入生活化元素,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实践,注重情境引导,生活实践,师生互动和情感教育等方面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实践中更深刻地理解和体会品德与生活的内涵,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品格和良好的生活态度。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与生活的相互融合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与生活的相互融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社会意识的重要课程之一。
在中国的小学教育中,该课程通常分为两个部分:品德与生活、社会与生活。
这两个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内容都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将课堂教学与生活相互融合是非常必要的。
将课程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能够增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以及培养学习的主动性。
小学生活在一个充满好奇心和学习欲望的阶段,他们对外部世界充满了求知欲。
如果课堂教学能够与他们的生活结合起来,他们会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
在品德课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在家庭和学校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和行为,学生可以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这样一来,学生会感到自己学到的知识是实用的、具有意义的,从而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将课堂教学与生活相融合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生活在日常生活中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他们需要不断地思考和解决问题。
将社会与生活课程中的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可以帮助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并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社会与生活课堂上,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讨论和分析来解决问题。
这样一来,学生会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并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将课程教学与生活相融合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小学生正处于社会化的过程中,他们需要逐渐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并学会关心他人和承担社会责任。
将课堂教学与生活相融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社会和社会问题,并激发他们对社会的关注和责任感。
在社会与生活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一些社会问题,如环境保护、文明礼仪等。
通过这样的讨论,学生可以了解到社会问题的存在,进而激发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从而在实际行动中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将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与生活相融合是非常有必要的。
通过将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通过将课堂教学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将课堂教学与社会相结合,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与生活的相互融合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与生活的相互融合品德与社会课程在小学教育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涵盖了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社会适应能力,还涉及到学生对社会的理解和积极参与能力。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正在逐渐形成,所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尤为重要。
而如何将这些课程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融合,使之成为学生的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是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共同的关注焦点。
本文将通过对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与生活的相互融合进行深入探讨,从而达到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品德素养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目的。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与学生生活的相互融合应该是全方位的。
在校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案例分析、情境模拟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并尊重他人,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交技巧。
学校也应该注重学生社交情感的培养,例如通过开展各类社团活动、卫生保健知识的普及以及参观社会单位等形式,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社会的温暖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培养学生的社交技能和情感管理能力。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与学生生活的相互融合还需要注重实践体验。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实践教学、社会实践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社会,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等,让学生从实践中学习,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与学生生活的相互融合还需要寓教于乐。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故事等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知识。
学校也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寓教于乐的品德教育活动,如学生社团活动、文化节、志愿者活动等,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品德教育,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
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融入生活化元素
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融入生活化元素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小学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小学生的品德与生活教育也成为了学校教育中的重要一环。
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如何融入生活化元素,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教育,成为了教师们需要思考和钻研的问题。
今天,我们将探讨一下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融入生活化元素的重要性以及具体的做法。
生活化教学是将课程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通过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感知、体验和实践,使课程更加生动、形象、具体、深刻,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品德与生活教学融入生活化元素,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性:1. 增强学生的现实感:生活化教学能够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知识,因为知识是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在一起的。
通过生活化元素,学生能够更容易地从自身的经验中理解和吸收知识,增强学生的现实感和体验感。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品德与生活教学中融入生活化元素,可以通过生活中的活动和实践让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增强学生的情感投入:生活化教学能够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情感化的教育,激发学生的情感投入和学习兴趣,使品德与生活教学更加深入人心。
4.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融入生活化元素,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融入生活化元素的品德与生活教学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注重情感化教育:品德与生活教学中,要注重情感化教育,通过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和形式,激发学生的情感投入和学习兴趣。
可以通过故事、歌曲、游戏等形式,让学生在情感化的氛围中学习品德与生活知识。
2. 拓展课程内容: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要尽量拓展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中学习知识和技能。
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社区服务活动、校园环境整治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生活中的品德与生活教育。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与生活的相互融合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与生活的相互融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一课。
在日常生活中,学校教学与学生生活应该相互融合,将所学的知识与品德观念贯穿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良好品德。
本文将从课程教学和生活融合的角度,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如何与学生生活相互融合。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应该贯穿于学生的日常生活。
学校教学活动应该是情境化的,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知识的灌输,而应该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去体验和感受。
在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中,可以使用学生身边的实例,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去思考、去感受,并且制定实际的行动计划。
在进行社会公德教育时,可以让学生参与校园环境整治活动,通过亲身体验,引导学生养成爱护环境、爱护公物的良好品质。
通过这样的方式,品德与社会课程不仅仅是停留在书本上,更能够融入学生的生活中,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感悟、体验。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应该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学校教学活动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应当贴近学生生活,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去感悟和体验。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身边人物,发现身边的美好事物,了解他人的辛苦、奉献,了解身边的社会环境,从而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事情中去学习,去思考,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在教学活动中可以结合学生日常生活所见所闻,让学生通过这些事情去思考品德和社会责任。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应该贯穿学生的成长过程。
学校教学活动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成长需求,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使他们逐渐树立正确的品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成长特点和需求,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懂得尊重他人、关爱社会。
在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可以通过讲故事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简单的道德规范,让他们明白什么是好人好事,什么是坏人坏事;而在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可以通过实际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感受到帮助他人的快乐和成就感。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与生活的相互融合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与生活的相互融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是培养小学生道德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途径。
这一课程的教学应当与生活相互融合,通过周围环境的生动实例,提高小学生的品德水平和社会认知能力。
本文将从实践角度出发,探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与生活的相互融合。
一、教学与生活应当相互联系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不应该是纯粹的知识传授,而是应该与生活创造联系,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品德和社会的重要性。
比如,在学习互助合作的内容时,可以通过小组活动和班级活动,增强学生互相帮助、彼此理解、共同进步的意识。
在学习道德故事时,可以通过演绎或者讲述实际的案例,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道德行为的重要性和正确的价值观。
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实际的提升。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和现实生活的联系,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学校内部,应该将其延伸到社会生活中。
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时,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活动、参观博物馆和文化遗产,以及走进社区和小区,去参与社会建设和环保活动等等。
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社会,增强爱国、爱民、勤俭、友善等美德。
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各方面的能力。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效果不仅仅表现在课堂上,更表现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生活动态、听取学生的反馈和建议,评估课程教学的效果并进行适时调整。
同时,教师还应该扮演好榜样的角色,引导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成长和提升。
结语: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和生活的相互融合,可以使小学生更好地获得道德和社会认知的知识和体验,也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
因此,在教育实践中,应该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只有这样,才能让小学生更好地成长为新时代的有用之才。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与生活的相互融合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与生活的相互融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
与此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亲身体验也为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提供了宝贵的素材和实践场景。
将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融合,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品德发展和社会意识的培养。
本文就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与生活的相互融合展开讨论,并提出相关建议。
将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融合,可以提供实际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道德准则。
传统的品德教育往往只停留在抽象概念的层面,很难让学生真正理解和内化。
而将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相融合,可以通过具体情境和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在社会课堂上,可以通过讲解实际发生的案例,来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相应的道德问题,帮助他们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道德准则。
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使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接受道德规范。
将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融合,可以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品德素养和道德能力。
学生的日常生活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场景,可以帮助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道德知识和技能。
在社区服务活动中,学生可以用所学的道德准则来判断和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道德决策能力和责任感。
通过社会实践,学生可以亲身感受到各种不同的社会问题和现象,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将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融合,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和道德能力。
将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融合,可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感。
传统的品德教育往往是一种被动接受的过程,学生很难主动参与和体验。
而将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相融合,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感。
在社会实践中,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各种活动,亲身体验和感受到社会的各个方面。
他们可以通过参与社区建设、环保活动等实践活动,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作用,培养主体意识和主动参与的品质。
品德与社会教学要融入生活
《品德与社会》教学要融入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因为,道德不是抽象的概念,它存在于生活之中,由于社会生活中处理人们相互关系的需要才产生道德。
为了使这门课程能更切实地体现和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的要求,我们每一位老师在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过程中都应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和不断扩大的认知范围,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就要与现实生活在一起。
一、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内容从生活中来《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
”我们的课程教学,要选取生活中的事例,让学生把生活中的感受与体验真诚地表达出来。
1、让生活以活动的形式在课堂中再现。
为了使学生能够获得真实的感受,《品德与社会》教材采用了大量真实反映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照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觉到自己每天都在做的事情都来到了书上,都走进了课堂。
而课堂的活动其实也就生活的再现。
比如《我是一个消费者》。
同学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充分发挥合作的力量,做出了各种各样的商品,有方便面、各式衣服、膨化食品等。
为了检验同学们的商品,进一步领会买卖中的道德及价格的秘密,我组织开展了班级商品订购会。
同学们在模拟的生活场景中感受到了商业人员工作的辛苦、产品质量对价格的影响以及参与商业活动必须遵守的道德及规则。
2、让生活经验在学习活动中不断丰富。
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实教学内容”和“拓展教学空间”的要求。
也就是要把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在现实生活中,学生经过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的教育,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
《品德与社会》正是在学生这样的发展基础上建构,并予以继续教育与培养的。
探究如何让小学《思品与社会》课融入学生生活
探究如何让小学《思品与社会》课融入学生生活摘要:《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品德与社会》课应该生活化。
儿童品德的形成应该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对生活的认识、对生活的感悟。
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从原有的生活经验入手,在课程中进行整合,使学生有一个学习、吸纳、提升的过程,丰富拓展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最终回归生活。
关键词:生活化小学《思品与社会》课堂活动《思品与社会》这门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生活化,也就是说儿童品德的形成应该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对生活的认识、对生活的感悟。
只有来自于孩子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不是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不是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
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立足生活,贴近生活,并让学生参与其中。
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如何让小学《思品与社会》课融入学生生活。
一、立足生活需要,确定教学目标《思品与社会》课标指出:“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实际的密切联系。
”所以我们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把握教材观点,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起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动态生成教学目标、情感目标、行为与习惯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
也就是说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要指导儿童的实际生活,解决儿童在生活中面临的问题,提升儿童的生活能力。
比如我在教学《平安回家》一课时,考虑到我所在的学校地处农村,学校里也基本上都是当地的农村孩子,和城里孩子相比,他们对城市交通法规缺少了解,在实际的生活中接触交通标志的机会相对较少,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很容易发生危险。
虽然学校、老师也经常就此问题进行教育,但对于接触不到这些知识的孩子来说则收获甚微。
借助这节课,我认为从细微之处入手,让学生学会常见的交通标志,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指导他们认识常见的交通手势,学会遵守交通规则。
所以这堂课不仅要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补充更多交通知识,更要面向学生的未来生活,让他们在头脑中时常紧绷“安全”这根弦,为今后的生活做好铺垫。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与生活的相互融合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与生活的相互融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价值观和社会公民意识。
而要达到这一目的,教学内容和生活的相互融合是非常重要的。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结合。
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的主要生活环境是家庭和学校,教学内容应围绕着这两个方面展开。
在学生的家庭生活中,可以通过教授家庭和睦、互助合作等相关内容来培养学生的家庭关系意识和责任感。
在学校生活方面,可以通过教授团队合作、守时守纪等内容来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遵纪守法意识。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要贯穿于日常教育活动中。
学校应该将品德教育融入到各类教育活动中,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和体验到正确的价值观和习惯的重要性。
在班级活动中,可以设置一些团队协作的任务,让学生互相帮助、合作完成任务,并及时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表扬,从而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学校还可以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比如参观公共设施、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等,让学生了解社会的运作和公民责任,培养他们的社会意识。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还可以通过学校的日常规范来贯彻。
学校应该树立良好的榜样,建立明确的规范和制度,让学生在日常行为中自觉遵守和践行。
学校可以制定学生守则,在其中强调学生的礼仪礼貌、友爱互助等内容,并设立相应的奖惩机制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要与学生的情感需求相结合。
学生在心理上具有强烈的情感需求,所以教学内容应该适度关注学生的情感诉求。
教师可以通过故事、传统文化等形式来进行讲解,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一些主题班会、心理疏导活动等,帮助学生解决情感问题,促进其全面发展。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与生活的相互融合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并通过日常教育活动、学校规范等形式贯彻落实,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良好品德和社会意识的学生。
这对学生的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与生活的相互融合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与生活的相互融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而生活是孩子们学习的主要场所,通过将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与生活相互融合,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社会思维。
将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与生活相融合,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关注自身的思想情感发展。
在生活中,学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惑,例如公正与公平、友善与团结等品德观念。
通过课堂讲解和案例分享,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些概念,并在实际生活中加以应用。
在解决冲突时,学生可以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体验公正和公平的重要性。
这样一来,学生的品德素质可以得到更好的提升,同时也更容易将课堂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将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与生活相融合,还可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涉及到社会问题,如环境保护、文明礼仪等。
通过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可以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应该为社会做出贡献,并主动参与到社会实践中。
学生可以参与学校的环保活动,主动提倡垃圾分类和节约用水等行为,从而培养他们的环境意识和责任感。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和行动计划,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将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与生活相融合,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思维。
生活是最实际的教学场所,学生可以通过参观博物馆、社区调研、实地考察等方式,亲身体验和感受社会的方方面面。
在课堂上,老师可以通过故事和情境设计,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培养他们的社会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研究社区的时候,学生可以观察和记录社区的环境、设施和人员构成等,并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改进建议。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将抽象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与生活的相互融合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与生活的相互融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学校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旨在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和道德情感,帮助他们逐步形成正确的社会认知和行为规范。
而如何将这些课程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互融合,使之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的意义。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应当注重生活情境的设置。
教师可以通过真实生活中的案例、情境或实践活动来贯穿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体验和感受品德与社会的关系。
在讨论诚实与诚信的话题时,可以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诚信问题,如考试作弊、对他人撒谎等,让学生通过分析、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方式来感受这些问题的影响和后果。
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让他们将道德品质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内化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需要充分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学生的品德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情感态度的培养。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注重引导学生正确处理情感问题,正确认识自己的情感,培养学生对社会和他人的关爱与责任感。
在教学中可以采用故事、图画、音乐等形式,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学习,让品德教育更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
教师还需要注重学生情感体验的引导和反思,鼓励他们将学到的品德与社会课程知识应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规范。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师需要通过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活动来探究品德与社会的关系,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让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知识不仅停留在课本上,更要在学生的实际行动中得到体现。
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社会公益机构、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了解社会的种种现实,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教师还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与他人的合作、竞争、分享,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促进品德素养的全面发展。
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融入生活化元素
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融入生活化元素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生活技能的重要环节,而融入生活化元素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加感受到生活的真实情境,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品德教育。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融入生活化元素的重要性和方法。
为什么要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融入生活化元素呢?在当下社会,人们普遍认为学生应该早期就开始接受关于生活的教育,包括如何与人相处、如何解决问题、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等。
融入生活化元素能够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下学习,并且可以更好地帮助他们将抽象的品德概念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品德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我们来看一下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如何融入生活化元素。
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化故事来引导学生学习品德。
通过讲述一些真实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到品德行为的重要性,并且激发他们的向善之心。
教师还可以通过生活化角色扮演来引导学生学习品德。
让学生模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品德问题时应该怎么做,通过实践来提升学生的品德素养。
教师还可以通过生活化实践活动来引导学生学习品德。
组织学生去社区做志愿者、开展环保活动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品德行为的重要性,从而提高他们的品德修养。
除了上述方法,教师还可以运用生活化问题解决活动来引导学生学习品德。
让学生去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思考和行动来体会品德行为的重要性。
还可以通过生活化主题班会来引导学生学习品德,例如组织一场“分享感恩”主题班会,让学生通过分享自己的感恩故事来感受到感恩的力量,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融入生活化元素是非常重要的。
这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品德教育,还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加感受到生活的真实情境,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希望广大教师能够充分意识到这一点,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让他们在学习品德的过程中真正实现全面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德与社会》教学要融入生活
发表时间:2011-10-28T16:49:24.940Z 来源:《素教教师》2011年9期供稿作者:孙祥中[导读]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
江苏省泗洪县龙集小学孙祥中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因为,道德不是抽象的概念,它存在于生活之中,由于社会生活中处理人们相互关系的需要才产生道德。
为了使这门课程能更切实地体现和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的要求,我们每一位老师在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过程中都应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和不断扩大的认知范围,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就要与现实生活在一起。
一、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内容从生活中来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
”我们的课程教学,要选取生活中的事例,让学生把生活中的感受与体验真诚地表达出来。
1、让生活以活动的形式在课堂中再现。
为了使学生能够获得真实的感受,《品德与社会》教材采用了大量真实反映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照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觉到自己每天都在做的事情都来到了书上,都走进了课堂。
而课堂的活动其实也就生活的再现。
比如《我是一个消费者》。
同学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充分发挥合作的力量,做出了各种各样的商品,有方便面、各式衣服、膨化食品等。
为了检验同学们的商品,进一步领会买卖中的道德及价格的秘密,我组织开展了班级商品订购会。
同学们在模拟的生活场景中感受到了商业人员工作的辛苦、产品质量对价格的影响以及参与商业活动必须遵守的道德及规则。
2、让生活经验在学习活动中不断丰富。
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实教学内容”和“拓展教学空间”的要求。
也就是要把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在现实生活中,学生经过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的教育,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
《品德与社会》正是在学生这样的发展基础上建构,并予以继续教育与培养的。
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就是可利用的课程资源。
一张合家欢的照片,可以回忆起浓浓的亲情;某一次队活动成功或失败的经历,有助于理解团结合作的重要……所以,教师应善于发掘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来组织教学。
如《我的角色》这个单元正是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学生通过阅读、讨论、探究等活动,生活经验在学习活动中源源不断地再现出来,并在小组或者集体的交流中不断丰富,在教师的正确导向下,成为学生一种良好的道德行为与习惯。
二、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要到生活中去
当然,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学生已有的经验上,教学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以促进儿童发展,要不断地丰富和深化学生的生活经验。
而丰富与深化学生的经验也不能离开社会生活实践。
在课堂上学习与活动中养成的道德行为习惯、处理信息的能力、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总是要通过实践的检验的。
1、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
学生的品德形成,往往不是从品德概念开始,而是从实践中体验和训练出来的。
如我在教学《珍爱生命遵守规则》中,为了让学生了解所居住的环境的交通情况及人们的交通意识和遵守的情况,我带领学生来到公路进行实地勘察,让他们记录一定时间内违反规则的次数,并进行归因。
我还带他们到交通主管部门与交警面对面交流,更深层次了解当地人们违反交通规则的种类及原因,与交警共同研究解决的办法。
这样的实践,让学生亲自接触社会中的人与事,在考察与统计中对交通事故的发生有了更明确的认识,从而对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理解得更深更透。
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与各种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影响中受到教育。
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
这样,就能引导学生向着更高、更成熟的水平发展。
2、淡化教育痕迹,实现自己教育自己。
真正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体验中如沐春风,达到自己教育自己的目的。
在生活中,我们所能面临的事情何其多,而这些并不能一一从教材中找到答案。
《品德与社会》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得如此紧密,就更要淡化教育痕迹。
培养一个人的品德不在于告诉他遵守多少道德规范、规则,最根本的是要让学生通过这些社会知识、规范和准则形成一定的、基本的待人做事的观念和态度,以及思考问题的取向。
这些都是一个人必须具有的基本观点、基本态度,是他能够融入社会,立足社会,并能在社会生活中不断获得发展的必要条件。
而这些态度和观点正是在学生自己的学习活动与体验中不断丰富及完善起来的,他们感受得这样真切,因此在遇到类似的问题,就可以调动已有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逐渐实现自己教育自己的目的。
“《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让我们为了这个目标不断努力吧。
参考文献: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与教学》吴维屏、张民选、惠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07出版)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陈秉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06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