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塘设计
环境 污水自然生物处理法
4、水力条件:水力条件主要指废水在塘内的流动特征,如 塘内存在沟流、短流和返混,将使废水在塘内混合传质过 程受到影响,有机物的去除率将下降。我国目前推荐的水 力条件是:1)塘的个数不少于3个,串联运行;2)塘形如 为矩形,长宽比应大于3,每个塘的面积以5000m2为度;3) 进口距塘底0.5m,以多点进水为佳,出口应尽可能远离 进口;4)尽量设置导流墙,横向导流墙长度为塘宽的0.8 倍,纵向导流墙长度为塘长的0.7倍;5)沿塘长每隔一定 距离设置一条横向污泥沟,沟上方设障板,障板伸入水中 约0.9m,水面以上部分不大于0.15m;6)塘堤的最大和最 小坡度分别为3:1和8:1。
放养植物对污染物的净化,主要是通过两种途径完成的:一 是吸收——贮存和捕集——积累一沉淀;二是它们发达的 根系上形成了大量的生物膜。植株通过根端向生物膜输氧, 使微生物参与对污染物的净化。上述处理机理在水葫芦塘 中表现最为典型,显示出很强的净化能力。
2、养殖塘
好氧塘和兼性塘中有水生动物所必需的溶解氧和由多条食物 链提供的多种饵料,具备养殖鱼类、螺、蚌和鸭、鹅等家 禽的良好条件。这种养殖塘以阳光为能源,对污染物进行 高同化、降解,并在食够链中迁移转化,最终转化为动物 蛋白。国内若干大、中型养殖塘的运行结果表明,它比普 通藻类共生塘有更高的净化效果,BOD。的去除率在90% 以上,SS和N、P的去除率一般在80~90%,细菌去除率大 于98%,而鱼产量比清水养鱼增产0.3~0.45kg/m2。
3、曝气塘Leabharlann 为了强化塘面大气复氧作用,可在氧化塘上设置机械曝 气或水力曝气器,使塘水得到不同程度的混合而保持好氧 或兼性状态。曝气塘有机负荷和去除率都比较高,占地面 积小,但运行费用高,且出水悬浮物浓度较高,使用时可 在后面连接兼性塘来改善最终出水水质。
稳定塘
稳定塘稳定塘是一种天然的或经过一定人工修整的有机废水处理池塘。
按照占优势的微生物种属和相应的生化反应,可分为好氧塘、兼性塘、曝气塘、厌氧塘和生物塘五种类型。
1、好氧塘工艺设计的主要内容是计算好氧塘的尺寸和个数。
好氧塘多采用矩形,表面的长宽比为3:1~4:1,一般以塘深的1/2处的面积作为计算塘面。
好氧塘的座数一般不少于3座,规模很小时不少于2座。
2、兼性塘一般不少于三座,多采用串联,其中第一塘的面积约占兼性塘总面积的30%~60%,单塘面积应小于4ha,以避免布水不均匀或波浪较大等问题。
3、曝气塘的两种类型:(1)完全混合曝气塘:完全混合曝气塘中曝气装置的强度应能使塘内的全部固体呈悬浮状态,并使塘水有足够的溶解氧供微生物分解有机污染物。
(2)部分混合曝气塘:部分混合曝气塘部分混合曝气塘不要求保持全部固体呈悬浮状态,部分固体沉淀并进行厌氧消化。
其塘内曝气机布置较完全混合曝气塘稀疏。
曝气塘出水的悬浮固体浓度较高,排放前需进行沉淀,沉淀的方法可以用沉淀池,或在塘中分割出静水区用于沉淀。
若曝气塘后设置兼性塘,则兼性塘要在进一步处理其出水的同时起沉淀作用。
曝气塘的水力停留时间为3~10d,有效水深2~6m。
曝气塘一般不少于3座,通常按串连方式运行。
4、厌氧塘的设计几何尺寸:厌氧塘一般为矩形,长宽比为2:1~2.5:1。
单塘面积不大于4ha。
塘的有效水深一般为2.0~4.5m,储泥深度大于0.5m,超高为0.6~1.0m。
进水口离塘底0.6~1.0m,出水口离水面的深度应大于0.6m,进、出口的个数均应大于两个。
厌氧前应设置格栅、普通沉砂池,有时也设置初次沉淀池用于前处理单元。
厌氧塘的主要问题是产生臭气,目前是利用厌氧塘表面的浮渣层或采取人工覆盖措施防止臭氧逸出。
也有用回流好氧塘出水使其布满厌氧塘表层来减少臭气逸出。
厌氧塘宜用于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如制浆造纸、酿酒、农牧产品加工、农药等工业废水和家禽和家畜粪尿废水等,也可用于处理城镇污水。
稳定塘简单介绍
一、概述稳定塘又名氧化塘或生物塘,其对污水的净化过程与自然水体的自净过程相似,是一种利用天然净化能力处理污水的生物处理设施。
稳定塘的研究和应用始于本世纪初,50年代~60年代以后发展较迅速,目前已有五十多个国家采用稳定塘技术处理城市污水和有机工业废水。
我国有些城市也早在50年代开展了稳定塘的研究,到80年代进展才较快。
据统计,1985年我国有稳定塘38座,至1990年已有118座,处理水量约189.8X104m3/d。
目前,稳定塘多用于处理中、小城镇的污水,可用作一级处理、二级处理,也可以用作三级处理。
稳定塘的分类常按塘内的微生物类型、供氧方式和功能等进行划分,可分类如下:1.好氧塘好氧塘的深度较浅,阳光能透至塘底,全部塘水都含有溶解氧,塘内菌藻共生,溶解氧主要是由藻类供给,好氧微生物起净化污水作用。
2.兼性塘兼性塘的深度较大,上层为好氧区,藻类的光合作用和大气复氧作用使其有较高的溶解氧,由好氧微生物起净化污水作用;中层的溶解氧逐渐减少,称兼性区(过渡区),由兼性微生物起净化作用;下层塘水无溶解氧,称厌氧区,沉淀污泥在塘底进行厌氧分解。
3.厌氧塘厌氧塘的塘深在2m以上,有机负荷高,全部塘水均无溶解氧,呈厌氧状态,由厌氧微生物起净化作用,净化速度慢,污水在塘内停留时间长。
4.曝气塘曝气塘采用人工曝气供氧,塘深在2m以上,全部塘水有溶解氧,由好氧微生物起净化作用,污水停留时间较短。
5.深度处理塘深度处理塘又称三级处理塘或熟化塘,属于好氧塘。
其进水有机污染物浓≤30mg/L。
常用于处理传统二级处理厂的出水,提高出水水度很低,一般B005质,以满足受纳水体或回用水的水质要求。
除上述几种常见的稳定塘以外,还有水生植物塘(塘内种植水葫芦、水花生等水生植物,以提高污水净化效果,特别是提高对磷、氮的净化效果)、生态塘(塘内养鱼、鸭、鹅等,通过食物链形成复杂的生态系统,以提高净化效果)、完全储存塘(完全蒸发塘)等也正在被广泛研究、开发和应用。
稳定塘及土地处理-1
2.2 ~ 6.7 5 ~ 30 1.2 ~ 2.5 50 ~ 75 10 ~ 50
处理城市原污水 及初级处理、 及初级处理 、 生 物滤池、 物滤池 、 曝气塘 或厌氧塘出水。 或厌氧塘出水 。 运行管理方便, 运行管理方便 , 适应能力强, 适应能力强 , 是 氧化塘中最常用 的池型
8 ~ 32 3 ~ 10 2~6 50 ~ 80 0
以上四类氧化塘的主要性能分列于下表。 以上四类氧化塘的主要性能分列于下表。 表中各项性能均受控于阳光辐射值、 表中各项性能均受控于阳光辐射值、温 度、养料及毒物等多种因素。因此,其具体 养料及毒物等多种因素。因此, 数值也因纬度高低、气象条件和水质状况的 数值也因纬度高低、 不同而异。 不同而异。
处理其它生物 处理的出水。 处理的出水 。 水 溶性BOD 主要用途 溶性 BOD 5 浓度 及优缺点 低 , 但藻类固体 含量高, 含量高 , 因而用 途受到限制
3 稳定塘系统的设计规范
确定所需参数 整体工艺流程设计,参数计算 整体工艺流程设计, 水力学条件 其他附属设施
水力条件
水力条件--废水在塘内的流动特征 如塘内存在沟流、 水力条件--废水在塘内的流动特征,如塘内存在沟流、短 废水在塘内的流动特征, 流和返混,将使废水在塘内混合传质过程受到影响。 流和返混,将使废水在塘内混合传质过程受到影响。有机物 的去除率将下降。推荐的水力条件: 的去除率将下降。推荐的水力条件: 1)塘的个数不少于 1)塘的个数不少于3个,串联运行; 塘的个数不少于3 串联运行; 2)塘形如为矩形,长宽比应大于九每个塘的面积以5000m 为度; 2)塘形如为矩形,长宽比应大于九每个塘的面积以5000m2为度; 塘形如为矩形 3)进口距塘底 3)进口距塘底0.5m,以多点进水为主,出口应尽可能远离进; 进口距塘底0.5m,以多点进水为主,出口应尽可能远离进; 4)尽量设置导流墙,横向导流墙长度为塘宽的0.8倍 4)尽量设置导流墙,横向导流墙长度为塘宽的0.8倍,纵向导流 尽量设置导流墙 墙长度为塘长的0.7倍 墙长度为塘长的0.7倍; 5)沿塘长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一条横向污泥沟,沟上方设障板, 5)沿塘长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一条横向污泥沟,沟上方设障板,障 沿塘长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一条横向污泥沟 板伸入水中约0.9m,水面以上部分木大于0.15m; 板伸入水中约0.9m,水面以上部分木大于0.15m; 6)塘堤的最大和最小坡度分别为 6)塘堤的最大和最小坡度分别为3:1和6:1。 塘堤的最大和最小坡度分别为3
稳定塘
好氧塘
好氧塘工作原理
• 塘内存在细菌、藻类和原生动物等。藻
类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出氧,塘表面的 好氧型异氧细菌利用水中的氧,通过代 谢氧化分解有机污染物并合成自身细胞 物质(细胞增殖),其代谢产物CO2则 是藻类光合作用的碳源。
• 塘内菌藻生化反应可用下式表示:
细菌的降解作用: 有机物+O2+H+→CO2+H2O+NH4+ +C5H7O2N 藻类的光合作用: 106CO2+16NO3-+HPO42-+122H2O+18H+→C106H263O110N16P+ 138O2
候温暖、光照充足的地区处理可生化 性好的工业废水,水力停留时间短、 占地面积少的效果,并副产藻类饲料。 普通好氧塘:普通好氧塘是通过控制 塘深来减小负荷,常用于处理溶解性 有机废水和城市二级处理厂出水。 深度处理好氧塘:深度处理塘(精制 塘),主要用于接纳已被处理到二级 出水标准的废水,因而其有机负荷较 小。
兼 性 塘
工作原理
兼性塘的有效水深一般为1.0~2.0m。 好氧区对有机污染物的净化机理与好氧塘相同。 兼性区的塘水溶解氧较低。异氧型兼性细菌,它们既能利用水中的溶解 氧氧化分解有机污染物,也能在无分子氧条件下,以NO3-、CO32-作为电子 受体进行无氧代谢。 厌氧区无溶解氧。污泥层中的有机质由厌氧微生物对其进行厌氧分解, 其厌氧分解包括酸发酵和甲烷发酵两个过程。发酵过程中未被甲烷化的中 间产物进入塘的上、中层,由好氧菌和兼性菌继续进行降解。而CO2、 NH3等代谢产物进入好氧层,部分逸出水面,部分参与藻类的光合作用。 兼性塘不仅可去除一般的有机污染物,还可以有效地去除磷、氮等营养 物质和某些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
5.4.1.5 新型稳定塘
水生植物塘
稳定塘和污水的土地处理
稳定塘和污水的土地处理1.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对稳定塘和污水的土地处理的详细指南。
稳定塘和污水的土地处理是一种常见的环境保护技术,用于处理工业废水、农业排放和城市污水等。
通过使用适当的设计和管理措施,可以将污水处理成对环境友好的农业肥料或可再利用资源。
本文将介绍稳定塘和污水的土地处理的基本原理、设计和操作要点,以及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相关内容。
2.稳定塘的原理与设计2.1 稳定塘的基本原理2.2 稳定塘的设计要点2.2.1 渗漏控制措施2.2.2 塘壤的布置和材料选择2.2.3 雨水管理2.2.4 污水进出口管道设计3.污水的土地处理3.1 土地处理技术的选择3.2 土地处理系统的组成3.2.1 土地处理单元3.2.2 排水设施3.2.3 植物选择与种植管理3.3 土地处理系统的操作要点3.3.1 污水供应控制3.3.2 污水输送与分配3.3.3 土壤管理与施肥3.3.4 监测与维护4.法律法规与相关名词注释4.1 相关法律法规介绍4.2 法律名词及注释5.附件附件1:稳定塘设计示意图附件2:土地处理系统布局图附件3:污水分析报告6.结论稳定塘和污水的土地处理是一种可行的环境保护技术,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操作,能够将污水处理成对环境友好的资源。
本文档提供了详细的指南,包括稳定塘的原理与设计、污水的土地处理技术与操作要点等。
同时,提供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介绍和名词注释,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实施。
任何有关稳定塘和污水的土地处理的问题,请参考本文档,并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附件:1、稳定塘设计示意图2、土地处理系统布局图3、污水分析报告法律名词及注释:1、环境保护法:指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包括对环境质量的保护、污染物的排放控制等内容。
2、水污染防治法:指对水污染的预防、控制和治理的法律法规。
3、土壤污染防治法:指对土壤污染的预防、控制和治理的法律法规。
CJJT 54-1993 污水稳定塘设计规范
净化作用的有毒 有害物质的浓度 必须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 污
水综合排放标准 中表 的规定
稳定塘系统中设有厌氧塘时 进水
可放宽到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出水水质 污水稳定塘系统出水水质 根据受纳水体的要求 应符合 现行的国家标准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的规定 采用稳定塘系统作为常规二级处理时 其出水应达到二级 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标准
预处理 厌氧塘 兼性塘 好氧塘或曝气塘 生物塘串联而成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标准分享网 免费下载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水质
进水和出水控制点
污水稳定塘系统进水控制点应设在第一座稳定塘的进水 口 如果有预处理设施 应设在预处理设施的进水口
污水稳定塘系统出水控制点应设在最后一座稳定塘的出 水口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污水稳定塘设计规范
建标
北京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污水稳定塘设计规范
主编单位 哈 尔 滨 建 筑 工 程 学 院
批准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
年月日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标准分享网 免费下载
完全贮存塘应按全年进塘水量与塘水表面全年净蒸发量
达到平衡进行设计
各种污水稳定塘设计参数可按表
选取 用于专门处
理工业废水塘的设计参数应由实验确定
各种污水稳定塘工艺设计参数
表
常规 塘型
表面负荷
有效处理 水深效率
进塘 浓度
区
区
区
厌氧塘
兼性塘
好 常规处理塘 氧 塘 深度处理塘
稳定塘设计规范
各种污水稳定塘设计
设计参数
厌氧塘 兼性塘 好氧塘 曝气塘 水生植物塘 养鱼塘 生
态塘应按
表面负荷确定水面面积 厌氧塘亦可按
容
积负荷设计 完全曝气塘亦可按
污泥负荷进行设计
控制出水塘宜按其前置处理设施的实际处理流量与受纳
水体季节允许排放污水流量之差设计 为农灌贮存用水的控制出 水塘可按农灌需水量进行设计
塘址的土质渗透系数 宜小于 塘址选择必须考虑排洪设施 并应符合该地区防洪标准的 规定 塘址选择在滩涂时 应考虑潮汐和风浪的影响
总体布置
稳定塘系统总体布置应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的有利条件 总
体布置应紧凑
系统内的道路宜采用单车道 宽度不应小于
主干道
可建双车道 宽度应为
多塘系统的高程设计应使污水在系统内自流 需提升时
本规范适用于处理城镇生活污水及与城镇生活污水水质 相近的工业废水的污水稳定塘的设计
污水稳定塘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 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 关标准的规定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术语
稳定塘 以塘为主要构筑物 利用自然生物群体净化污水的处理设施 根据塘水中的溶解氧量和生物种群类别及塘的功能 可分为 厌氧塘 兼性塘 好氧塘 曝气塘 生物塘 根据处理后达到的水质 标准 可分为常规处理塘和深度处理塘 同义词 氧化塘
研究院归口管理 其具体解释工作由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 全国氧
w 化塘协作组 负责
本标准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出版
ww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一九九三年五月六日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目次
总则 术语 水质
进水和出水控制点 水质评价指标 接纳污水水质 出水水质
稳定塘!
④水生植物 种植“水生维管束植物”能提高塘对有机物和N、P等无 机营养物质的去除效果。 a、浮水植物——漂浮在水面、直接从大气中吸O2、CO2, 从塘水中吸取营养物质。 凤眼莲——即水葫芦,具有较强的耐污性,去污能力强
净化过程: O2通过根、茎输送到根部,释放于水中; 凤眼莲本身也直接吸收水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 水层是好氧,底部是厌氧,可有利于硝化和反硝化; 种植在高负荷的稳定塘里,并可回收作为“青贮饲料” b、沉水植物——根生长于底泥中,叶、茎全部沉没水中, 仅在开花时,花开在水面上
(1)主要问题——气味;远离住宅区至少500m,使塘表层保持好
甲烷
稳定塘内典型的生态系统
①稳定塘生态系统中不同种群的关系
菌藻共生关系 C11H28O7H+14O2+H 11CO2+13H2O+NH4+ 式 (6-1) 1.56gO2/go(每分解1g有机物需氧1.56g) 藻类的分子式:C106H263O110N16P (植物性浮游生物) 其光合反应: 106CO2+16NO3-+HPO42-+122H2O+18H+ C106H263O110N16P+118O2 式(6-2) 1.244gO2/g藻(每合成1g藻类,放出1.244g氧气) 有机物降解生成藻类,藻类也为有机体; 藻类吸收水中的CO2,藻类的数量(有机体的数量>进水) 溶解性的有机物生成较稳定的形态的有机体(藻类细胞)
CO2+H2O H2CO3 HCO3- +H+ 白天左移 夜间右移pH值升高 CO3-+H2O HCO3-+OH白天右移 夜间左移 pH值降低
氮的转化与转移
污 水
稳定塘
4,水生维管束植物 一些稳定塘和种植水生植物相结合以改 善出水水质.这些植物有漂浮植物:凤 眼莲,水浮莲等,耐污能力强;挺水植 物:芦苇,水葱,中等耐污能力;沉水 植物:眼子菜,金鱼藻等生长在寡污带 水中.
水葫芦
凤眼莲(水葫芦 凤眼莲 水葫芦) 水葫芦
水葱
金鱼藻
水浮莲
香蒲
眼子菜
稳定塘有几种基本形式
厌氧塘(anaerobic lagoon) 好氧塘(oxidation pond) 高速率好氧塘(high rate oxidation pond) high 深度处理塘(polished pond) 或熟化塘(maturation pond) 兼性塘(facultative pond) 曝气塘(aerated pond)
�
三个Winogradsky柱, 有不同的光合细菌,由 左至右分别是: Thiospirillum jenense, Chromatium okenii C. limicola
2,藻类 藻类是稳定塘中另一类重要微生物. 优势种与季节有关,在温暖季节小球藻, 栅藻常见,夏季多为蓝藻,冬季裸藻和硅藻. 优势种与营养条件有关, 水中营养物含量高时 为裸藻和衣藻, 净化程度好绿球藻生长较好. 优势种与有机负荷有关, 有机负荷高为衣藻 和裸藻,有机负荷低为小球藻占优势.当污水 矿化程度高时,常可见到盘星藻,并伴有栅藻 及小球藻.
三,稳定塘中的生物类群
1,细菌 细菌优势种和其它好氧系统优势种相似,主要有假 单胞菌,无色杆菌,黄杆菌,微球菌等.肠道细菌进 入后往往很快消亡. 在藻类生长层下和厌氧层上生活着大量的紫色硫光 合细菌,它们可以氧化H2S,利用CO2作为受氢体,但 不释放出氧,在细胞中沉积硫,分解有机质.这类细 菌需要光线,厌氧条件和硫化氢的存在, 所以在塘中特 定部位.藻类利用较短波长的光,光合细菌利用较长 波长的光,因此即使在藻类生长层以下仍会足够的光 线通入. 在塘底厌氧层, 有梭菌,反硝化菌,脱硫弧菌和甲 烷菌.
水污染控制工程ppt-第十四章稳定塘和污水的土地理
04
稳定塘和污水土地理的比较与选择
技术比较
01
稳定塘技术
利用自然净化能力处理污水,通过微生物分解、藻类光合作用等过程去
除污染物。
02
污水土地处理技术
利用土壤、微生物和植物共同作用处理污水,通过土壤吸附、过滤和植
物吸收等过程去除污染物。
03
技术比较总结
稳定塘和污水土地处理技术各有优缺点,稳定塘技术操作简单,但处理
05
实际案例分析
稳定塘应用案例
01
案例一
某市污水处理厂
02
案例二
某河流域水污染治理
03
案例三
某湖泊生态修复工程
04
案例四
某工业园区废水处理
污水土地理应用案例
案例一
某城市雨水收集与利用
案例二
某农田灌溉水源净化
案例三
某山区小流域水土保持
案例四
某矿区废水治理与资源化
案例比较与启示
• 案例一和案例二的比较:两个案例都是关于城市水环境治理,但侧重点不同。 案例一侧重于污水处理厂的工艺优化和升级,而案例二则关注河流域水质的整 体提升。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稳定塘和污水土地理在城市水环境治理中具 有各自的优势和应用场景。
04
稳定塘和土地处理系统的运行和维护需要充分考虑当 地的气候、土壤、水文等自然条件,同时需要采取有 效的措施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安全性。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开发高效、低成本的稳定塘和 土地处理系统,提高其处理效果和处理能力。
需要加强稳定塘和土地处理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 研究,探索其在不同地区、不同条件下的适用性 和优势,为推广应用提供更加充分的科学依据和 技术支持。
稳定塘设计(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稳定塘设计1.概述稳定塘一般是利用天然湖塘洼地加以整修,用塘内生长的微生物处理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构筑物。
稳定塘可以分为4种:好氧塘、兼性塘、厌氧塘和曝气塘。
各种类型塘的比较和适用条件见表1。
表1 各种稳定塘的比较2.一般规定(1)根据城市规划,在有湖塘洼地可供污水处理利用,气候适宜和日照良好的地方,可采用稳定塘。
(2)稳定塘的分格数不应少于两格。
(3)污水在进入稳定塘前宜经过沉淀处理。
(4)稳定塘可接在其他生物处理流程后作深度处理,也可用来单独处理污水。
(5)多级稳定塘宜布置为可按并联运行,也可按串联运行。
(6)采用多种类型的稳定塘串联方式,可以是厌氧塘+好氧塘,或是厌氧塘+兼性塘+好氧塘等。
(7)稳定塘一般采用的串联级:污水经过初次沉淀后,不少于4-5级;污水经过生化处理后,为2-3级。
每级面积一般采用1.5-2.5公顷。
(8)稳定塘一般采用矩形,其长宽比不宜大于3,也可采用方形或圆形。
(9)稳定塘堤坝采用下列规定:堤顶最小宽度1.8-2.4米,外坡为4:1-5:1(横:竖),内坡为3:1-2:1(横:竖)。
应在内坡上堆放冲乱石,加衬砌或铺砌。
建议衬砌的最小值,在稳定塘的水面以上和水面以下,均为0.5米。
(10)稳定塘的超高不应小于0.9米。
(11)稳定塘的进水口位置:对于圆形或方形稳定塘,宜设在接近中心处;对于矩形稳定塘宜设在1/3池长处。
(12)稳定塘出水口的布置,应考虑能适应塘内水深的变化,宜在不同高度的断面上设置可调节的出流孔口或堰板。
(13)各级稳定塘的每个进出水口均应设置单独的闸门;各级生物之间应考虑超越设施,以便轮换清除塘内污泥(14)塘底应略具坡度,坡向出口方向;拐角处应做成圆角。
(15)在稳定塘出口前,宜设置浮渣挡板。
但在精制塘(接受二级出水)出口前,不应设置挡板,以避免截留藻类的可能性。
(16)采用多级稳定塘串联时,宜设置回流设置,回流比(回流水量:进水水量)为1:6。
稳定塘工艺的平面布置
稳定塘工艺的平面布置
稳定塘工艺的平面布置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计,以下是一种常见的布置方式:
1. 塘池布置:稳定塘一般由多个相连的塘池组成,首先需要确定每个塘池的位置和大小。
通常情况下,每个塘池的面积应根据水体容量和养殖密度来确定,同时考虑到日照、风向等因素。
塘池之间可以设置堤坝、闸门等设施进行控制和管理。
2. 进水口布置:稳定塘的进水口应位于塘池最下风向一侧,进水口的位置和数量应根据水体需求、流速和水质要求来确定。
建议设置多个进水口,分散水流,降低水质污染和温度梯度。
3. 出水口布置:稳定塘的出水口通常位于塘池最上风向一侧,通过设置闸门或其他设施来控制水位和流量的调节。
出水口的位置和数量应根据塘池设计和排水需求来确定。
4. 水流布置:稳定塘应保持适当的水流,可以通过设置引水渠道、拐弯或反弯沟等设施来增加水流路径,促进水体对养殖废物的去除。
同时,也要考虑水流速度和流向的合理调整,以避免对养殖生物造成不良影响。
5. 垂直布置:稳定塘的水深和坡度应根据养殖物种和需求来确定。
一般来说,水深应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内,既能提供足够的生活空间,又能保持水体的混合和
流动,防止水质和氧气不足。
以上是一种常见的稳定塘工艺的平面布置方式,具体的设计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稳定塘和污水的土地处理
稳定塘和污水的土地处理⒈简介
⑴背景
⑵目的
⑶范围
⒉稳定塘的定义和原理
⑴稳定塘的概念
⑵稳定塘原理
⑶稳定塘的分类
⒊稳定塘的设计与建设
⑴稳定塘的设计考虑因素
⑵稳定塘的设计流程
⑶稳定塘的建设步骤
⑷稳定塘的运维管理
⒋污水的处理方法及选择
⑴污水处理方法概述
⑶新型污水处理技术
⑷污水处理方法的选择原则
⒌稳定塘与污水处理的结合
⑴稳定塘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⑵稳定塘与其他污水处理设施的配合
⑶稳定塘的优势与局限性
⒍案例分析
⑴案例一:稳定塘与污水处理的成功实施
⑵案例二:稳定塘与污水处理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⑶案例三:稳定塘在农村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⒎法律规定及环保要求
⑴相关法律名词解释
⑵土地使用和环保要求
⑶监管及许可证要求
⒏附件
⑴稳定塘设计示意图
⑶相关法规和标准
本文档涉及附件:
附件1:稳定塘设计示意图
附件2:污水处理流程图
附件3:相关法规和标准文件
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
⒈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简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于2014年通过的一部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
⒉污水排放标准:污水排放标准是指国家或地方制定的,规定各行业和单位的污水排放限值的标准。
⒊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是指依据土地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对特定区域内的土地进行合理布局和利用的一种规划。
稳定塘!
甲烷
稳定塘内典型的生态系统
①稳定塘生态系统中不同种群的关系
菌藻共生关系 C11H28O7H+14O2+H 11CO2+13H2O+NH4+ 式 (6-1) 1.56gO2/go(每分解1g有机物需氧1.56g) 藻类的分子式:C106H263O110N16P (植物性浮游生物) 其光合反应: 106CO2+16NO3-+HPO42-+122H2O+18H+ C106H263O110N16P+118O2 式(6-2) 1.244gO2/g藻(每合成1g藻类,放出1.244g氧气) 有机物降解生成藻类,藻类也为有机体; 藻类吸收水中的CO2,藻类的数量(有机体的数量>进水) 溶解性的有机物生成较稳定的形态的有机体(藻类细胞)
稳定塘内的食物链网
细菌
原生动物 好氧微生物 藻类
鱼类
水生植物
水禽(鸭、鹅)
稳定塘内主要的食物链网
②稳定塘内各种物质的转化
污水 有机碳 C CO2 处理水 分 解 光合作用 无机碳 CO2 HCO3分 解 呼吸作用 CH4 沉 淀 藻类 沉 淀 合成 解体 分解代谢 解体 细菌
不 溶 性 有 机 碳
stabilizationponds概述二稳定塘的净化机理深度处理塘又名氧化塘oxidationponds生物塘1稳定塘是经过人工适当的修正的土地设围堤和防渗层的污水池塘主要依靠生物净化功能使污水得到净化的一种污水生物处理技术稳定塘stabilizationponds一般不人工强化不是实质性的人工强化与水体自净过程相似停留时间较长通过微生物水生生物的多种生物的综合作用使有机物降解进而净化污水净化过程包括好氧兼氧厌氧三种状态do来源于光和作用适用各种污水适用于各种气候条件可以实现从一级到二级到深度处理技术的全过程一般相当于二级2稳定塘的分类根据塘水中的微生物优势群体类型和塘水的do工况来分特点深度浅一般不超过05m阳光能进入塘底主要由藻类供氧全塘处于好氧状态好氧微生物降解有机物2兼性稳定塘兼氧塘城市污水处理常用的一特点
《污水稳定塘设计规范》(CJJT54-93)
位 按旱季累计最小贮水量确定塘的最低水位
完全贮存塘最大有效水深应为
最小水深不应小
于
塘体设计
一般规定
稳定塘的塘体用料应就地取材 稳定塘单塘宜采用矩形塘 长宽比不应小于 利用旧河道 池塘 洼地等修建稳定塘 当水力条件不利 时 宜在塘内设置导流墙 堤 对塘体的堤岸应采取防护措施
堤坝设计
堤坝宜采用不易透水的材料建筑 土坝应用不易透水材料
稳定塘 以塘为主要构筑物 利用自然生物群体净化污水的处理设施 根据塘水中的溶解氧量和生物种群类别及塘的功能 可分为 厌氧塘 兼性塘 好氧塘 曝气塘 生物塘 根据处理后达到的水质 标准 可分为常规处理塘和深度处理塘 同义词 氧化塘
厌氧塘 塘水在无氧状态下 净化污水的稳定塘
兼性塘 塘水在上层有氧下层无氧的状态下 净化污水的稳定塘
选取 用于专门处
理工业废水塘的设计参数应由实验确定
各种污水稳定塘工艺设计参数
表
常规 塘型
表面负荷
有效处理 水深效率
进塘 浓度
区
区
区
厌氧塘
兼性塘
好 常规处理塘 氧 塘 深度处理塘
曝 部分曝气塘 气 塘 完全曝气塘
常规 塘型
续表
表面负荷
有效处理 水深效率
进塘 浓度
区
区
区
水生植物塘
生 深度处理塘
物
污水养鱼塘 塘
作心墙或斜墙
土坝的顶宽不宜小于 石堤和混凝土堤顶宽不应小于
当堤顶允许机动车行驶时 其宽度不应小于
土堤迎水坡应铺砌防浪材料 宜采用石料或混凝土 在设
计水位变动范围内的最小铺砌高度不应小于
土坝 堆石坝 干砌石坝的安全超高应根据浪高计算确定
不宜小于
污水处理稳定塘工艺机理分析及设计方法
污水处理稳定塘工艺机理分析及设计方法1 稳定塘在热带地区的适用性世界各地用稳定塘处理污水,特别是城镇污水,已有多年的历史。
对稳定塘的科学研究并推行合理的设计方法始于本世纪初,第一座科学设计与管理的稳定塘于1901年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州兴建,到本世纪50~60年代,稳定塘技术得到迅速的发展。
近几年来,用稳定塘处理城市污水的比例在逐年提高,在世界各地都有兴建,但就其工艺特点而言,更适用于热带国家。
在欧洲、北美洲和亚洲普遍应用的常规的初级和二级污水处理和污泥处理工艺在非洲地区热带国家却相对采用得较少,原因如下:1.1 费用与污水稳定塘工艺流程相比,在工程投资和运转费用上,常规的污水处理流程相对较贵。
几乎没有几个非洲国家有加工制造常规处理法所需要的复杂设备的能力。
因此,这些常规处理法所需的设备就要靠用外汇进口,而外汇又是这些国家尤其短缺的东西。
1.2 维护与维修常规处理法需要大量的机电设备,这些设备又只有在较高的维护条件下才能正常运转,这样的维护水平在大多数非洲国家是不可能作到的,即使在个别国家有一些具有这种维护水平的人员,他们大多也是受雇于机械制造厂而不是污水处理厂。
但有一点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即在非洲有一些已建成的常规处理法的污水处理厂,但目前只有其中一小部分在正常运转,而且基本上都是在这些国家的首都。
1.3 工艺流程本身①常规的污水处理法主要目的在于去除有机物,如B0D,以防止其对所排放的水体的污染,一般很少注意对粪便病原体的控制。
然而,在非洲的发展中国家对污水中粪便病原体的控制要求要比对污水中B0D的去除更加重要。
②污泥的处理既困难又费钱,一般讲,常规法中污泥处理费用约占总处理费用的40%以上。
③气味的产生与释放在较热的气候条件下是个非常敏感的问题,尤其是使用低速生物滤池时,造成苍蝇大量繁殖,更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
而污水稳定塘在以上这几个方面都不是问题,无论从工程造价和运转费用上讲都是较低的,而且也不需要大量的机电设备,从而减弱了维护、维修的工作量,另外省去了污泥处理构筑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稳定塘设计
1.概述
稳定塘一般是利用天然湖塘洼地加以整修,用塘内生长的微生物处理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构筑物。
稳定塘可以分为4种:好氧塘、兼性塘、厌氧塘和曝气塘。
各种类型塘的比较和适用条件见表1。
表1 各种稳定塘的比较
2.一般规定
(1)根据城市规划,在有湖塘洼地可供污水处理利用,气候适宜和日照良好的地方,可采用稳定塘。
(2)稳定塘的分格数不应少于两格。
(3)污水在进入稳定塘前宜经过沉淀处理。
(4)稳定塘可接在其他生物处理流程后作深度处理,也可用来单独处理污水。
(5)多级稳定塘宜布置为可按并联运行,也可按串联运行。
(6)采用多种类型的稳定塘串联方式,可以是厌氧塘+好氧塘,或是厌氧塘+兼性塘+好氧塘等。
(7)稳定塘一般采用的串联级:污水经过初次沉淀后,不少于4-5级;污水经过生化处理后,为2-3级。
每级面积一般采用1.5-2.5公顷。
(8)稳定塘一般采用矩形,其长宽比不宜大于3,也可采用方形或圆形。
(9)稳定塘堤坝采用下列规定:
堤顶最小宽度1.8-2.4米,外坡为4:1-5:1(横:竖),内坡为3:1-2:1(横:竖)。
应在内坡上堆放冲乱石,加衬砌或铺砌。
建议衬砌的最小值,在稳定塘的水面以上和水面以下,均为0.5米。
(10)稳定塘的超高不应小于0.9米。
(11)稳定塘的进水口位置:对于圆形或方形稳定塘,宜设在接近中心处;对于矩形稳定塘宜设在1/3池长处。
(12)稳定塘出水口的布置,应考虑能适应塘内水深的变化,宜在不同高度的断面上设置可调节的出流孔口或堰板。
(13)各级稳定塘的每个进出水口均应设置单独的闸门;各级生物之间应考虑超越设施,以便轮换清除塘内污泥
(14)塘底应略具坡度,坡向出口方向;拐角处应做成圆角。
(15)在稳定塘出口前,宜设置浮渣挡板。
但在精制塘(接受二级出水)出口前,不应设置挡板,以避免截留藻类的可能性。
(16)采用多级稳定塘串联时,宜设置回流设置,回流比(回流水量:进水水量)为1:6。
(17)采用稳定塘作为三级处理时,停留时间一般为1.5~3天,长宽比尽可能大。
(18)应防止污染地下水源和周围大气,妥善处置塘内底泥,一般应考虑塘底止水的衬里处理。
(19)在多级稳定塘后可设计养鱼塘,其水质必须符合《渔业水体水质标准》。
3.设计数据
(1)城市污水稳定塘的设计数据,应根据污水浓度、气候和当地具体条件等因素确定。
当无实际资料时,可参考表2。
(2)工业污水稳定塘的设计负荷宜经过试验确定。
4.计算公式
(1)好氧塘和兼性塘的设计,按照BOD5面积负荷率计算,计算公式见表3。
表3 依据面积负荷率设计稳定塘的方法
表4 好氧塘典型设计参数
(2)厌氧塘的设计,有两种方法:
a)根据有机物负荷率设计计算。
一般,采用BOD5容积负荷率进行设计;对城市污水,多采用BOD5面积负荷率进行设计;对VSS含量高的废水,还应用VSS容积负荷率进行设计。
我国对厌氧塘处理城市污水的建议负荷值为20-60gBOD5/(m2•d)。
b)根据水力停留时间设计计算。
对于城市污水,我国的建议值是30-50d。
(3)曝气稳定塘的计算方法,见表6
(T20)1
--
θ(d
3
Q t(m)
2
(m)
-
(La Lt)
F
5.稳定塘池型与尺寸
表7列出了各类稳定塘的池型与尺寸。
参考资料:
1.《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5分册)
2.《排水工程》(第四版,下册)
3.《污水稳定塘设计规范》(GJJ/T5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