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__自上而下的改革__七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7)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含解析)
(7)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大的转折点,推动了俄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
材料在19世纪中叶,越来越多的俄国人已经发现,农奴制度需要进行彻底的改革。
一些俄国人认为农奴制度野蛮而不文明,尤其是那些访问过西欧的人,从人道主义的角度赞同解放农奴。
军队的新兵都征自农奴,他们在战场上表现糟糕。
当时的俄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通过1861年农奴制改革,农民能够获得自由,但仍然要同之前一样付钱给原主人。
大部分地方的农民虽然不满意,还是平静地接受了他们的新地位。
一些贵族和具有进取心的农民开始尝试现代化农业,俄国的农业生产率有了可观的提高。
更多农民发现来到迅速发展的工业化城市,谋生会更为容易。
农奴解放使得俄国向资本主义经济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摘编自[美]弗兰克·萨克雷主编《世界大历史1799-1900》(1)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推动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因素。
(2)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民获得的"自由",说明农奴解放对国家的积极影响。
2、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对于绝大多数政府高官和贵族而言,俄国之所以没有像西欧国家那样屡遭动荡,就是因为维护了传统的农奴制法律和习俗,反对思想自由和各种“蛊惑性”的学说。
……但是随着俄国受教育阶层的西方化和启蒙思想在贵族中间的传播,他们开始承认农奴制已经成为俄国的道德污点。
许多受西方观念影响的贵族都面临着日常生活方式与文化价值观之间的矛盾:一方面农奴制让他们在物质利益上获得特权,但另一方面他们接受的教育和思想让他们无法否认农奴制的不公平性。
——摘编自张广翔、李振文《再论亚历山大二世与俄国1861年改革》材料二改革后全俄每个农民(成年男性)平均分到份地(3)4俄亩,而农民家庭维持最低生活需要的份地数量为8~9.5俄亩。
此外“国家从地主手中赎买的土地平均价格为每俄亩38卢布,将土地转手出售给农民时每俄亩价格高达63卢布”。
人民版历史选修一专题7-2 自上而下的改革
材料三 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 特别是在原来利用的附属地面积超过了 现有份地的那些地方;他们不肯缴代役 金;他们拒绝服役或希望保留原来三天 的劳役的办法。 —1863年沙皇政府报告书 (3)材料三说明了什么?
改革加重了农民负担,农民十分不满。
(4)据上述材料分析这场改革的意义 和实质? 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使俄国走上 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但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 建残余。它是对农民的一场掠夺。
1.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的“二一九 法令”又称为解放法令。对于“解放” 一词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农奴获得了完全人身自由 B.地主再也不能把农奴当成私有财产 买卖和抵押 C.农奴开始享有公民权利 D.农民在很大程度上还被束缚在土地 上
2.(2011·盐城高二检测)俄国沙皇 亚历山大二世在司法制度方面的改 革措施包括( ) ①废除了原来按等级审理的制度 ②建立了陪审制度 ③实行公开审 判 ④农民享受同等的待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9世纪60~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
时间 企业数 工人数 (人)
产值 (千卢布)
1860年 1879年
99 187
11600 42000
7954 51937
这些数据材料给我们提供了哪些历史信 息?说明了什么问题? 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俄国工业生 产快速发展的状况。 农奴制改革带来的积极影响。
(3)农业 ①自然经济转化为小商品经济。 ②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国内市 场的扩大。
2.地位 (1)改革后的数十年是俄国资本主义经 济迅速发展的时期。 (2)仍然落后于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19世纪后半期俄国工业发展的主要原 因? (1)1861年改革增加了自由劳动力,扩 大了国内市场,提供了资金。 (2)借鉴西欧先进的技术、经验和管理 方法。 (3)政府制定促进工业发展的政策。
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课件:专题七 第二课 自上而下的改革
牲,将宝贵的和平归还给朕可爱的祖国。
——《结束克里米亚战争的宣言(1856年3月19日)》
材料二:然而到了19世纪60年代,它的弱点暴露无遗,
内部很不稳定,对外则比想象中虚弱许多。其关键弱点既是 政治的,又是经济的。亚历山大二世所推行的改革与其说是 振衰起敝的灵丹妙药,不如说是暴露疾病的症状。 ——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探究] (1)就战争目的、结果和影响批驳材料一中亚历山大二
地位,改变了农民的精神面貌等角度回答。
[例2]
(2010· 江苏高考)材料一:早在战争开始之前,
朕难以忘怀的先皇便曾向我国所有忠实臣民以及世界各强国庄
严地发表过声明,消除对我们东方教友的迫害和保卫他们的权 利是他唯一的目的和愿望。„„俄罗斯人!你们的劳动及牺牲 不是白费的。伟大的事业已经实现了,虽然这是通过另外一种 不能预见的道路来实现的,现在朕可以问心无愧地结束流血牺
二、改革的两面性 1.进步性 (1)性质:1861年的农奴制改革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 资产阶级 良运动,是一场 性质的改革。
(2)作用:
①改革使俄国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 ②改革促使地主经济向 资本主义 生产方式演变。
2.局限性 ①改革保留了农奴制的残余。 ②内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使俄国没有从根本 上摆脱腐朽和落后的面貌。 ③形成了以 军事封建 为特征的帝国主义,对外 显示了更大的侵略性和扩张性。
[答案]
(1)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农奴制激
化了俄国社会矛盾;农奴制造成了俄国经济和军事的落后。
(2)描述者的立场不同。若认为①较客观,应从农奴制改 革由农奴主实施,农民只能被动接受等角度来回答(若回答农 奴制改革“解放”了农民,使农民获得了“自由”,农民对 此表示感激也可给分)。若认为②较客观,应从农奴制改革不 彻底,农民依然受到奴役和剥削,农民对此表示不满等角度 回答。若认为③较客观,应从农奴制改革提高了农民的政治
俄国农奴制改革2
为了加强对农民的管理,沙皇政府还建立了一种新的 组织——“村社”。在村社上面设置一个由地方贵族担 任的调停人,这个调停人负责处理地主与农民之间的关 系以保障地主的利益。同时,村社还实行连环保以约束 农民按时完成各类赋役。这样,过去受个别地主支配的 农民被纳入地方政权的控制之下。
2月19日法令实行的结果是:农民不但失去大量土地, 而且由于缴纳巨额赎金,背上沉重的赎金贷款包袱,千 家万户负债累累,濒临破产。农奴主进行的改革没有也 不可能满足农民的愿望。因此,从改革宣布之日起,农 民就在极度失望之中掀起了抵制改革、争取土地和自由 的新一轮斗争。
根据这些规定,此后地主不能再像改革前那样把农民当做畜生和物品一样任 意买卖和交换了,但是地主对农民的控制并未完全消失。如法令规定,在农民与 地主缔结赎地契约前,农民对地主还应履行临时义务。法令还规定在农民获得人 身解放的同时,将得到一块宅边园地和一块份地。农民要想得到这块宅边园地的 所有权,只要交给政府法令规定的赎金,就可以在六个月后成为这片土地的主人, 但是赎取份地必须得到地主的同意。在赎地时,农民必须一次性付清赎金的20% 一25%,剩下的由政府从国库拨款付给地主。这笔由政府代付的赎金作为农民的 债务,由农民在以后的49年内还清。这笔赎金并不是实际的土地价格,而是大大 高出了当时的实际地价。如1854一1858年土地的实际价格共值五亿多卢布,而赎 金的总数却高达八亿多卢布。
革。这次改革虽然未能达到广大农民和革命民主主义者的要求,但是与贵族地 主顽固派的保守立场相比是有其进步性的。
改革使俄国资本主义得到了迅速发展。根据《农民改革法令》,农民获得了 人身解放,2OOO万农民摆脱了农奴依附地位,从而破坏了农奴制度的根基之 一—劳动者依附于地主的状况,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在 改革中,农民为了获得份地要交纳赎金,农民向地主交付现金后,实际上就结 束了彼此之间的封建关系,使农民经济转入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关系。改 革后有些获得自由的农民开始成为农业中的小生产者,他们兴办工厂,慢慢转 变为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者。
2022-2023学年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精品周测2
2022-2023学年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精品周测2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美国内战爆发前,存在着南北两种不同类型且互相矛盾着的经济类型,其中南方的经济类型主要是( )A.封建庄园经济B.种植园经济C.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D.社会主义计划经济2、林肯在总统就职演讲中讲道:“我完全无意,对已经存在奴隶制的各州的这一制度,进行直接或间接的干涉。
我深信我根本没有合法权利那样做,而且我无此意图……因此我认为,从宪法和法律的角度来看,联邦是不容分裂的。
”由此可见,林肯认为美国政府面临的首要任务是( )A.实现国家独立B.消除种族歧视C.维护国家统一D.废除黑奴制度3、北部需要大量自由雇佣劳动力,南部奴隶主却把几百万黑奴禁锢在种植园内;北部需要大量的棉花等工业原料,南部却把产品多数输往英、法及其他欧洲国家;北部需要南部作为商品销售市场,一贫如洗的黑奴却无力购买任何工业品;北部资产阶级需要提高关税以保护自己的工业,控制联邦政府的南部奴隶主却极力降低关税,以购买廉价的外国商品。
这段材料表明了美国内战发生的原因是( )A.提倡文明开化B.北美人民反抗殖民统治C.正在进行反法西斯斗争D.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矛盾不可调合4、1860年,林肯击败南方推选出来的总统候选人,成为美国第16任总统。
这成为美国南方蓄奴州发动叛乱的导火线。
这是因为林肯( )A.主张大幅提高赋税B.主张限制奴隶制度C.要求南方并入北方D.带有种族歧视倾向5、19世纪中期,爆发了一系列影响世界发展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如俄国1861年改革、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等。
这些重大事件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A.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B.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初步确立C.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D.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6、林肯在《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中宣布:自1863年1月1日起,凡当时仍在叛乱的任何一个州或地区,其境内所有的奴隶都应永远获得自由。
高考历史改革题简答题
高考历史改革题简答题高考历史改革题简答题1、(15分)(2010新课标全国卷)材料一乾元元年(758),盐铁铸钱使第五琦初变盐法,就山海井灶近利之地,置盐院。
游民业盐者为亭户,免杂徭。
盗鬻者论以法。
及琦为诸州榷盐铁使,尽榷天下盐,斗加时价百钱而出之,为钱一百一十。
——《新唐书)》材料二刘晏改革榷盐法,调整官营与私商、盐户的关系。
在产盐乡“因旧监置吏”,收亭户之盐,转卖给商人经销。
其余州县不设盐官,在较远州县设置“常平盐”,“官收厚利而人不知责”。
刘晏改革是以官商分利代替官方专利,促进了盐业的发展,大大增加了盐税收入。
刘晏始榷盐时,盐利年收入40万缗,其后,达600万缗,“天下之赋,盐利过半”。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 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第五琦和刘晏所推行的榷盐法的不同之处。
(8分)(2)根据材料二,说明刘晏改革榷盐法的意义。
(7分)2、(15分)(2011新课标全国卷)材料:我国北方草原历史上是游牧民族的家园,他们以部落为基本的社会组织,时而因共同利益结成部落联盟。
各部落在草原上迁徙不定,往往为争夺草地、水源相互仇杀。
清朝入关前,统一漠南蒙古,开始分定各部地界,严禁互相侵越;入关后,仿八旗制度形式逐步改造蒙古社会,形成盟旗制度。
蒙古各部大者被分为数旗,小者自为一旗,旗长由蒙古各部首领世袭担任。
各旗有固定的牧地,不相统属,旗民不得越境放牧,日常往来亦受限制。
合数旗为一盟,盟长、副盟长以及会盟地由朝廷指定,对各旗进行监督,处理各旗不能解决的纠纷,盟不是一级行政机构,盟长不得干涉各旗事务、发布政令。
各旗直接受中央政府统辖。
一切重大军政事务的裁决权属于理院,各旗旗长有义务率旗下兵丁,应诏出征。
蒙古族旧有的部名义上保存了下来,不具有行政功能。
——摘编自翁独《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等(1)指出旗、盟与草原传统部落、部落联盟的区别。
(5分)(2)简析盟旗制度的历史作用。
(10分)3、(15分)(2012新课标全国卷)材料西汉后期,大商人、大地主兼并土地,占有奴婢,社会矛盾加剧,“改制”呼声高涨。
7.2自上而下的改革
材料三 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特别 是在原来利用的附属地面积超过了现有份地的那 些地方;他们不肯缴代役金;他们拒绝服役或希 望保留原来三天的劳役的办法。 ——1863年沙皇政府报告书 3)材料三说明了什么? 改革加重了农民负担,农民十分不满 4)据上述材料分析这场改革的意义和实质?
改革废除农奴制,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但改革很不彻底,保留大量封建残余。 实质是对农民的一场掠夺。
农民交付的赎金比当时地价高出2—3倍,农民要在 以后的49年内以“赎地费”形式连本带利偿还给政 府„„对农民厚颜无耻的掠夺。 ——列宁 “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 那就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 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 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列宁《关于纪念日》
学习思考(P88) 为什么说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 的改革? 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具体内容是资产阶级性质 的,这次改革对封建的生产关系进行了改革,使 俄国逐渐形成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比较改革前后生产关系的不同以及产生的新变化, 这些新变化对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有较大影响。 例如:农奴变为自由劳动力,地主与农民之间关 系改变,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生产方式也 由个体独立经营向合作经营转变,新的生产关系 和生产方式都带有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因此说 这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B、承担各种义务
C、服从地主关于份地的决定 D、由村社负责农民份地赎金和赋税的缴纳
[背景材料] 改革的实际情况 1877~1878年欧俄部分的9 150万俄亩的 私有土地中,有7 300万俄亩属于封建地主, 占了80%。部分劳动力仍被束缚在封建经济活 动中,依靠封建地租进行生产。农民在改革中 得到的土地,按1861年的土地市价计算仅值5 亿多卢布,但到1905年为止,农民共付出20 亿卢布赎金。农民虽付出了高昂的赎金,但得 到的土地比改革前少了,质量也更差了。
高中历史72《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自上而下的改革》教案’人民版选修1
史料: 1861 年俄历 2 月 19 日 (3 月 3 日) , 亚历山大二 世签署废除农奴制的法 令和宣言,包括《1861 年 2 月 19 日宣言》 、 《农民改 革法令》等文件,历史上 把这些法令统称“二一九 法令” , 又称 “解放法令” 。 思考 1:请你指出这些农 奴制改革条款中不利于 农民的内容有哪些? ( 1 )在农民与地主缔结 契约之前,农民对地主仍 然有义务,不能真正享受 权利。 ( 2 )赎金高于土地实际 价格,而且农民受到的剥 削的时限很长。 (3)政府限定份地面积, 地主趁机割占农民的好 地,农民实际得到的土地 反而更少。 (4) “村社”将农民由受 个别地主支配转为受整 个地方地主政权的控制。 思考 2:政府给农民的解 放是否是农民想要的解 放? (1)农民想要的解放: 农民要求从地主的土 地上解脱出来,不再依附 于地主,有自己的土地, 经济独立,拥有自己的生 产资料和生活资料。 ( 2 )农民为得到解放而 付出的代价:巨额赎金, 大量肥沃土地。结果,农 民经济上还是不能自立,
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导入: ——回顾上节内容: 改革的背景——危机笼罩下的俄国
1、 经济上: 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根本原因) 2、政治上:农奴制引发尖锐的社会矛盾 3、思想上:出现反对农奴制和专制统治的新思潮 4、军事上: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加剧社会危机。 (直接原因) 5、统治阶级:亚历山大二世酝酿改革 【课前预习】 1. 1861 年 3 月 3 日, 沙皇___________________签署了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开始改革。 2.政治上:宣布废除____________,给农民____________,农民获得 了自由权和____________等公民权利。 3. 经济上: 规定农民在获得人身解放的同时, 将得到一块____________ 和一块____________,但必须交纳____________和得到地主的同意,份 地的____________要由地主规定。 4. 组织上: 为了管理农民还建立了一种新的管理组织—— “_________” , 把农民纳入了____________的控制之下。 5.1861 年的农奴制改革是一场________________的改良运动,是一场 ______________性质的改革;它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保有了 ______________, 使俄国逐渐形成了以___________为特征的帝国主义。 6.19 世纪六七十年代,沙皇政府在政治上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 的改革: 在地方建立了________________, 后来在城市建立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此外,还对________________进行了改革等等。 7.19 世纪末,俄国基本完成了________________,建立一些重要的石 油产地和新兴的工业部门,形成了一些新的________________,资本主 义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教学: 改革的经过——自上而下的改革。 1、时间人物:1861 年俄历 2 月 19 日,亚历山大二世。 2、改革文献: 《1861 年 2 月 19 日宣言》 、 《农民改革法令》 。
高中历史专题七俄国农奴制改革二自上而下的改革人民版选修1讲解
二 自上而下的改革教材整理1 农民的“解放” 1.签署文件 (1)文件签署:1861年3月,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
(2)主要文件:《1861年2月19日宣言》《农民改革法令》。
2.主要内容(1)政治上①废除农奴制度,给农民人身自由。
②农民享有村社中的一般权利,并享有财产权和财产继承权。
(2)经济上①农民可以用高额赎金赎买一块份地和宅边园地。
②规定了赎取份地的限额,使农民仍然受制于地主。
(3)组织上:建立村社,农民受地方政权控制。
3.改革结果(1)不仅使农民失去大量土地,而且由于缴纳巨额赎金而陷于破产的境地。
(2)农民在极度失望中掀起了抵制改革、争取土地和自由的新一轮斗争。
[课中思考] 阅读教材P 87“学习思考”,请你指出这些农奴制改革条款中不利于农民的内容有哪些?【提示】 ①在农民与地主缔结契约之前,农民对地主仍然有义务,不能真正享受权利。
②赎金高于土地实际价格,而且农民受到的剥削的时限很长。
③政府限定份地面积,地主趁机割占农民的好地,农民实际得到的土地反而更少。
④“村社”将农民由受个别地主支配转为受整个地方地主政权的控制。
教材整理2 改革的两面性1.性质1861年的农奴制改革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2.进步性(1)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①改革破坏了农奴制度的根基之一——劳动者依附于地主的状况,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
②改革结束了农民和地主之间的封建关系,使农民经济转入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关系。
(2)促进了地主经济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演变。
①地主对土地不再有农奴时代的特权,丧失了对无偿农奴劳动的垄断权。
②新的经济条件促使他们改变经营方式,这使改革后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带上了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
(3)改革促进了俄国政治近代化的进程。
3.局限性(1)保留了农奴制的一些残余,如沙皇专制制度、地主土地占有制,农民地位低下。
(2)内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使俄国没有从根本上摆脱腐朽和落后的面貌。
心得体会:开放,不仅要自上而下,更要自下而上——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观后感
开放,不仅要自上而下,更要自下而上——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观后感在2017年的时候,央视播出的一部《将改革进行到底》纪录片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通过该纪录片,人们切实了解到这五年中国在各个领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今年播出的《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增加的“开放”二字,便点明该节目的目的是直指我国的开放目标与开放进程,通过纪录片和论坛的形式政民互动,剖析我国改革开放现状,宣讲政策导向,倾听群众意见。
一直以来,我国改革开放的推动都是从顶层设计开始,自上而下、大刀阔斧、浩浩汤汤地进行,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发生了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举世瞩目,举世公认。
经济腾飞令世人瞠目,思想开放不再固步自封,体制机制由内到外吐故纳新。
弹指一挥间,开放的色彩便浸染全国。
顶层设计的科学与优化完善是保证开放航道不会走偏的核心,自上而下的开放能够引领未来的大方向、大趋势,但自下而上的推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也非常的必要和紧迫。
这是由于,其一:在现实探索上,无数的基层经验已向我们展示出非凡的群众智慧。
没有安徽小岗村的18个红手印,就没有如今农村改革的轰轰烈烈;深圳蛇口竖起“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标语,在10平方公里左右的土地上,开启了震撼世界的发展试验;被邓小平同志称为“异军突起”的乡镇企业,展现着泥土里长出来的工业化模式……这些都是成功的基层经验,是群众智慧的凝结。
其二:从党和政府的为民宗旨上来看,如果一味我行我素,不深入基层倾听民众所思所想,历史已经无数次向我们证明,这样的管理是行不通的,更是危险的。
其三:从我国的现实国情来看,具有地大物博优势的中国的另一个现实就是地域差别大,东西南北中,每个地区都有各自的特点和历史,要想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改革开放,经验无先例可循,无现成模式可搬。
因此鼓励基层的自发探索、发挥群众的首创精神,不仅能让试错成本降低,更能使成功的经验小范围辐射,进而影响全国。
在乡镇基层工作的这一段时间,对开放的认识在不断加深,对自下而上的开放措施也有了一些尚浅的见解。
专题7-2《自上而下的改革》复习课件(人民版历史选修1)
• 我们认为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一次历史的进 步,主要依据是( ) • A.为俄国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 • B.解放了俄国农村劳动力 • C.在封建地主主持下进行 • D.推动了俄国社会的发展 • 答案: D
• 1.改革:19世纪六七十年代,沙皇政府在政 治上实行了一些 的改革, 资产阶级性质 使俄国政治制度出现了一些适应资本主义经济 发展的变化。 • 2.内容 • (1)政治体制 杜马 • ①内容:1864年,设立地方自治局;1870年 设城市 和自治局,规定财产资格限制。 辅助机关 • ②评价:是地方政府的 ;推动了 社会的发展。
• 3.[学习思考](教材P87)请你指出这些农奴制 改革条款中不利于农民的内容有哪些? • 提示: (1)在农民与地主缔结契约之前,农 民对地主仍然有义务,不能真正享受权利。 • (2)由赎金高于土地实际价格,而且农民受到 的剥削的时限很长。 • (3)政府限定份地面积,地主趁机割占农民的 好地,农民实际得到的土地反而更少。 • (4)“村社”将农民由受个别地主支配转为受 整个地方地主政权的控制。
• 2.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产生了怎样的影 响? • 提示: 农奴制的废除,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 经 必要的劳动力、资金和市场,俄国走 济 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随着 近 工业革命的推进,俄国工业生产大幅 代 度增长,农村中资本主义的成分也得 化 到增长
政 在政治体制方面作了比较深层的改革, 治 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在司
• 4.[学习思考](教材P88)为什么说1861年农奴 制改革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 提示: 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具体内容是资 产阶级性质的,这次改革对封建的生产关系进 行了改革,使俄国逐渐形成资本主义的生产关 系。 比较改革前后生产关系的不同以及产生 的新变化,这些新变化对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 展有较大影响。例如:农奴变为自由劳动力, 地主与农民之间关系改变,自然经济向商品经 济转变,生产方式也由个体独立经营向合作经 营转变,新的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都带有资本 主义经济的特点。 因此说这是一场资产阶级 性质的改革。
自己总结的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世界历史第四单元和第六单元表格一:14至16世纪的对人的发现发现:文艺复兴 表格二:新航路开辟原因A 经济:14至15世纪欧洲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客观要求扩大市场B 社会:货币和黄金是欧洲人探索新航路的主要动力C 《马可波罗行纪》描述激起对东方的向往条件 主观条件航海家冒险精神。
客观条件:造船技术进步、地圆学说流行、指南针得到广泛应用。
典型事实1487年葡萄牙迪亚士远航发现好望角1492年意大利哥伦布收西班牙王室的支持进行远航到达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 1497-1498年葡萄牙达伽马远航到达亚洲的印度1519-1522年西班牙麦哲伦完成环球航行横穿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证明地球是圆的 意义积极作用:使世界连成一个整体,欧洲大西洋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使欧洲商道中心由地中海移到大西洋。
(最早出现全球化)消极作用: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国家走上殖民扩张道路,造成亚非拉国家落后。
表格三:英国、法国、美国资产阶级革命 名称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法国大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美国内战 时间 1640----1688 1789---1794 1775---1783(8年)1861---1865 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封建专制等级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英国殖民统治严重阻碍北美资本主义发展 奴隶制严重阻碍美国资本主义发展 直接原因 苏格兰人民起义 三级会议召开 波士顿倾茶事件1860年林肯当选美国总统 任务推翻封建专制主义,发展资本主义 摆脱殖民统治,发展资本主义 推翻封建专制主义,发展资本主义废除黑人奴隶制度,维护国家统一 领导阶级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资产阶级 支持阶级和种植园奴隶主阶级 资产阶级 方式 资产阶级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 民族解放战争 资产阶级革命 领导人物 克伦威尔罗伯斯庇尔华盛顿林肯开始标志 1640年新议会召开 1789年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1775年来克星顿枪声1861年南方挑起内战 转折标志纳西比战役*******萨拉托加大捷原因 政治:新兴资产阶级不满教会对精神世界的控制 经济: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根本原因) 条件 14世纪前后资本主义的产生,出现了资产阶级 时间 14世纪兴起于意大利15世纪扩展到英国 方式 借弘扬古希腊古罗马文化 特点 借古典文化宣传 指导思想 人文主义内容 A 文学:意大利但丁《神曲》;英国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 B 艺术:意大利达芬奇《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实质 资产阶级文化影响 推动了欧洲思想文化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文艺复兴精神 勤奋治学,献身艺术,献身科学结束标志1688年宫廷政变1794年罗伯斯庇尔等人被推上断头台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1865年北方胜利结束结果确立君主立宪资产阶级专政确立共和国资产阶级专政确立联邦总统资产阶级专政维护美国的统一,巩固资产阶级专政过程重大事件1、开始的标志:1640年查理一世召开议会2、1642国王挑起内战,克伦威尔打败王军3、1649年,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英国成立共和国。
论“自上而下” “自下而上”的政策路径和政策手段 以宁波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例
01 引言
目录
02
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 的政策路径
03
宁波市行政审批制度 改革
04 政策手段
05 结论
06 参考内容
宁波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政策路径研究
引言
宁波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近年来中国政府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举 措之一。该改革旨在简化审批流程、提高行政效率,进一步促进宁波市的经济社 会发展。在政策实施过程中,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政策路径以及相应的政策手 段成为了关键。本次演示将以宁波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例,对这两种政策路径 和政策手段进行深入探讨。
研究方法
本次演示采用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收集相关政策文件、 法律法规及学术论文等资料,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行深入探讨。
结果与讨论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优化的总体趋 势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总体趋势是简政放权、放管结 合、优化服务。具体而言,就是减少行政审批事项,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 率;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提高政府服务质量;推进政务公开,增加政务透明度。
互联网时代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 关键点
互联网时代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关键点包括:
1、推进政务信息化建设,利用互联网技术简化审批流程,实现线上线下一 体化服务。
2、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建立新型监管机制,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 手段提高监管效率和精确度。
3、促进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打通数据壁垒,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和质量。 4、推进政务公开,增加政务透明度,加强社会监督。
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政策路径
自上而下的政策路径是指政策制定由中央或高层级政府启动,向下传达至地 方或基层政府。这种路径的优点在于能够确保政策的统一性和执行力,有利于集 中资源推动改革。然而,这种路径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可能忽略地方实际情况 和需求,缺乏灵活性。
人民版选修一专题七、2自上而下的改革
1856年4月,亚历山大二世在接见莫斯科贵族代 表时明确表示,要解决农民和地主之间的尖锐矛盾, “从上面解决要比由下面解决好得多”,表达了他 要自上而下地改革农奴制的意图。 1858年10月,亚历山大二世提出了准备改革的 三条原则:要使农民立即感到其生活有所改善;使 地主立即放心,相信其利益有保障;强大的政权一 分钟也不能动摇,社会秩序一分钟也不能被破坏。 亚历山大二世在改革前夕发表的讲话中指出: “再拖延下去,只会更加激起狂怒,只会给整个国 家特别是给地主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
只用数十年) 局限:①总体水平仍远远落后于美国和西欧; ②对外国尤其是法国资本依赖严重; ③发展很不平衡。
四、革命在所难免
1、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1)资产阶级不满意自己政治上无权的状况。 (2)广大农民遭受着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 迫。 (3)民粹派(自称是人民的精粹)号召推翻沙皇专 制统治。 2、沙皇遇刺:1881年3月亚历山大二世遭暗杀身亡 亚历山大二世在圣彼得堡街头被民粹派投掷的炸弹炸死
三、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经济近代 表现: ①农业资本主义得到发展P88-89 化
劳动对象 生产工具 封建农业 小块土地 简单农具 资本主义 农业 劳动者 农奴 产品分配 自给自足
规模化 生产
机械化 生产
雇佣劳 动力
进入市场
农民经济转入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关系,有的变成资本
主义商品生产者;地主采用机器生产,改变耕作制。俄国地
⒈目的
直接:挽救统治危机,缓和社会矛盾 根本:维护地主贵族利益; 巩固沙皇专制统治。
⒉主要内容:《二一九宣言》和《农 民改革法令》——“解放”法令
1861.3.3(俄历2月19日)
建国后八次教育改革
建国后八次教育改革(一)1949—1952年的第一次课程改革新中国成立后,收回了教育主权,对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各类教育问题进行了彻底的改造。
1949年12月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提出了教育改革的基本方针“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借助前苏联经验.建设新民主主义教育”。
这一方针具体规定了教育改革的步骤和方向,对这一时期的课程母锲鸬搅酥苯拥闹傅甲饔茫哟丝剂宋夜谝淮慰纬谈母铩?br> 这次改革是教育部门自上而下进行的,实行对旧课程的改造,初步确立了我国中小学新课程体系,形成了全国统一教学计划、统一教学大纲与统一教科书的“大一统”课程模式。
具体过程如下:1950年8月教育部颁发《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教学计划;同年9月,在全国出版会议上提出中小学教材必须全国统一供应的方针,并成立人民教育出版社,承担编写国家统一教材的任务,于1951年出版了第一套中小学全国通用教材。
1951年3月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中等教育会议,通过了《普通中学(各科)课程标准(草案)》和中学规程,提出目前普通中学的教学计划必须全国统一,课程科目和每科教学内容必须定出统一的标准。
同年10月,政务院颁发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重新规定了中小学的学制,规定小学实行五年一贯制取消初高两级分段制,中学修业年限为六年.分初高两级,各三年。
根据学制的要求,1952年3月教育部颁发了小学和中学暂行规程,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颁发的第一个全面规范中小学课程的政府文件。
这一时期的课改呈现的特点是:强调中央集权,全国统一,致使课程结构单一,只设必修课,不设选修课;注意根据中小学培养目标来考虑学科设置;课程内容方面,注意科学性和思想性的有机结合;模仿前苏联的痕迹明显,某些课程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中国实际。
(二)1953—1957年的第二次课程改革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1953年我国开始执行“一五”计划,教育势必紧跟经济的发展做出相应的变动。
俄国农奴制改革之二 自上而下的改革
缴纳巨额赎金,背上沉重的赎金贷款包袱,频 临破产。
农奴制改革后的 1861 ~ 1863 年间,全国各地
有2 000多起农民暴动,这反映了( A.阶级矛盾依然尖锐 B.农民的地位没有丝毫改变 C.农奴制改革没有取得成效 D.农民的革命积极性提高 答案: A
)
分组讨论
1.假如你是解放后的农民,你的生 活有什么变化?满意吗? 2.假如你是贵族地主,你生活有 什么变化?满意吗? 3.假如你是资产阶级的工厂主, 你对从改革中能够得到哪些有 利条件?现在总该满意了吧? 4.假如你是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你对自己的改革满意吗? 请注意: 结合改革前 的情况、改 革后的情况 尤其是改革 的具体内容 及其具体影 响来分析。
①沙皇专制;贵族地主土地所有制;农民仍然处于被压迫 被剥削的无权地位)。 ②俄国没有从根本上摆脱腐朽和落后面貌,形成了以军 事封建为特征的帝国主义,对外富有侵略性和扩张性。 (2)掠夺性:“解放”后的农奴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3)欺骗性:改革后的农民为生计重新受盘剥
4 . [ 学习思考 ]( 教材 P88) 为什么说 1861 年农奴
《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二 、 自上而下的改革
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 而下解放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 1856年
一、农民的解放——
1.改革法令 “二一九法令”或《农民改革法令》 2、内容:
(1)政治上:
废除农奴制、农奴获得人身自由,享有 自由权和财产 权等公民权利
破坏了农奴制的根基之一——劳动者 依附地主的状况, 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 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
阶层 农民 地主
变 化
与
感 受
身份虽然自由但受村社束缚; 份地虽可买但遭受掠夺 村社还可控制农民;农民土地还有一半在手上, 价格很划算; 农民暴动很闹心!
高二历史练习: 自上而下的改革人民选修
二自上而下的改革1.列宁说:“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么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
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这表明农奴制改革A.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B.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C.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D.阻止了革命在俄国的发生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俄国1861年改革对俄国近代化历程的影响。
答案:C思路点拨: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自由劳动力、广阔的国内市场和资本,但这次改革很不彻底,保留大量封建残余,故A项表达错误;俄国进行了部分资产阶级政治改革,但保留了沙皇专制制度,故B项错误;改革后农奴生活仍没有本质提高,故D项错误。
备考反思:这说明考生在平日学习时,对历史事物都要深入理解,全面认识。
俄国1861年改革对俄国历史的影响要既要看到改革对俄国历史的促进作用,即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又要看到改革的不足,即从经济上并未完全扫除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障碍,在政治体制上同样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如沙皇制度依然存在,地主与农民的矛盾也并未从根本上解决。
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早在战争开始之前,朕难以忘怀的先皇便曾向我国所有忠实臣民以及世界各强国庄严地发表过声明,消除对我们东方教友的迫害和保卫他们的权利是他唯一的目的和愿望。
……俄罗斯人!你们的劳动及牺牲不是白费的。
伟大的事业已经实现了,虽然这是通过另外一种不能预见的道路来实现的,现在朕可以问心无愧地结束流血牺牲,将宝贵的和平归还朕可爱的祖国。
——《结束克里米亚战争的宣言(1856年3月19日)》材料二然而到了19世纪60年代,它的弱点暴露无遗,内部很不稳定,对外则比想象中虚弱许多。
其关键弱点既是政治的,又是经济的。
亚历山大二世所推行的改革与其说是振衰起敝的灵丹妙药,不如说是暴露疾病的症状。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请回答:(1)就战争目的、结果和影响批驳材料一中亚历山大二世的观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自上而下的改革
栏目主编
1.签署废除农奴制法令的俄国沙皇是()A.伊凡四世B.彼得大帝C.亚历山大二世D.叶卡特琳娜二世2.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性质是()A.地主阶级改革B.资产阶级改革C.资产阶级革命D.农奴自我改革3.以下各项中哪些是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内容()①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②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不许买卖农奴③削弱大贵族势力,收回军权④农民出钱赎买份地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4.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在客观上()A.维护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B.巩固了沙皇专制统治
C.使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D.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步伐
5.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主要作用有()①造成资本的集中②扩大了国内市场③提供了自由劳动力④强化了中央集权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6.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列宁说它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这主要是指()A.农民需用钱购买商品B。
农民被迫出卖劳动力
C.农民需用高价赎买份地D.农民成为商品
7.之所以说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主要是因为它()A.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方式解放农民B.使农民获得了土地
C.动摇了俄国的封建生产关系D.从根本上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8.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进步性主要体现在()①扩大了自由劳动力的来源②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③彻底废除了封建生产关系④有效地维护了社会安定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③④
9.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局限性包括()①改革后农民仍受个别地主的支配②改革是对农民的一场大规模掠夺③改革后农民仍难以摆脱封建盘剥④改革遭到农民的强烈抵制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D.②④
10.下列符合农奴制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史实是()①19世纪末,基本上完成了工业革命,实现了大机器生产②建立和形成了一些新的工业部门和新的工业区③俄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比其他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快④工农业总产值大幅度增长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11.材料一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材料二农民这样获得一定数量的土地为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成为拥有私户的完全自由的农民……地主领地上现存的秩序应维持到应有的准备工作完成,新办法开始实行为止。
——《解放农奴宣言》
材料三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特别是在原来利用的附属地面积超过了现有份地的那些地方;他们不肯缴代役金;他们拒绝服役或希望保留原来三天劳役的办法。
……
——1863年沙皇政府报告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分析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2)据材料二,改革后俄国农民的地位有了怎样的变化?
(3)材料三说明了什么?
(4)根据上述材料分析这场改革的意义和实质。
12.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A.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B.迅速发展资本主义
C.维护沙皇专制统治D.增强实力,对外扩张
13.下列有关“二一九法令”局限性的表述,正确的是()A.没有使农奴的人身得到解放
B.没有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
C.没有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自由劳动力
D.没有为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资金
14.俄国“二一九法令”的内容包括()①农民在法律上是自由人②农民无偿获得一块份地③实行司法改革④农民通过赎买可获得一块份地
A.①②③④B.①④C.②③D.①②④
15.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农奴主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主要依据是()A.改革是由农奴主实行的B.改革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
C.改革是对农民的一场残酷掠夺D.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16.农奴制改革以后,亚历山大二世对上层建筑进行了改革,主要内容是()①参照西欧模式进行司法机关的改革②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③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体系④设立银行,鼓励私人投资近代工业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17.农奴制改革的进步性和局限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1.C 2.B 3.D 4.D 5.C 6.C 7.D 8.C 9.B 10.D
11.(1)为了挽救统治危机,维护贵族地主的利益。
(2)农民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地主不能买卖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民通过赎买可获得一块份地。
(3)改革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引起了农民的不满。
(4)改革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但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对农民是一场掠夺。
12. C 13. B 14. B 15. D 16. D
17.(1)进步性;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改革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改革后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带上了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
表现:①通过改革农民获得了人身自由,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通过赎买份地结束了农民和地主之间的封建生产关系,使农民经济转入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关系,一部分农民转变为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者。
③改革促使地主经济向资本主义方式演变。
(2)局限性:①改革不可避免地保留了农奴制的残余,严重影响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速度。
特别是在改革中,由于内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俄国没有从根本上摆脱腐朽和落后的面貌。
②资产阶级、残余的农奴制和沙皇专制主义融为一体,形成了以军事封建为特征的帝国主义,对外显示了更大的侵略性和扩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