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学人格理论---自我理论与个人建构

合集下载

自我建构理论的发展与评价

自我建构理论的发展与评价

自我建构理论的发展与评价X刘 艳 邹 泓X X(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北京,100875)摘 要 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自我建构理论是自我图式理论的一个分支,致力于从个体看待自我和他人关系的角度探讨个体自我表征的构成。

本文回顾了该领域从/独立型与依存型自我建构理论0到/三重自我建构理论0的发展脉络,较为详细地介绍了这两种理论的基本观点以及不同研究者围绕三重自我建构相互间关系所进行的争论。

最后,本文从个体自我表征系统的结构、关系自我与集体自我的内涵以及三重自我建构之间关系的角度提出了后续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自我建构 独立型自我建构 依存型自我建构 个体自我 关系自我 集体自我1 自我建构的内涵与提出背景生活中,每时每刻都有无以计数的纷繁信息涌向我们的感官,但我们总能准确地将有限的心理资源赋予最值得关注的核心信息,并以自动化的方式组织和处理它们。

针对这一现象,心理学家们提出了/图式0的概念。

在所有存储于记忆系统的图式中,最为重要,也是与个人的人格、行为方式关系最为紧密的,是我们关于/自我0的图式。

由此,人格心理学家H.R.Markus 提出了对人格研究颇具影响力的/自我图式理论0,推动了相关研究的迅速发展。

然而,随着跨文化研究的不断积累,研究者们开始注意到,不同文化中个体的自我图式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

具体说来,个体主义文化中的人们,倾向于将自我看作是与他人相分离的独立实体;而集体主义文化中的人们,倾向于将自我看作是周围社会关系中的一部分。

Mar kus 将个体这种从自我和他人关系的角度来理解自我的认知结构,称为/自我建构0(self-construal)[1]。

因此,自我建构实际可看作是自我图式的一种具体形式。

2 自我建构理论的发展2.1 Markus 的独立型与依存型自我建构理论该理论的基本出发点是,不同文化中,人们在看待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上,有着根本不同的视角:西方人强调自我与他人的差异,东方人强调自我与他人的联系。

2022考研347应用心理知识点:人格心理学-凯利的个人建构理论

2022考研347应用心理知识点:人格心理学-凯利的个人建构理论

凯利(George Alexander Kelly)的个人建构理论★★(一)理论观点1. 人性观凯利对人性的假设是,人即科学家。

普通人与科学家的主要运作原则是一样的,他们不断地经历各种事情,形成自己看世界的观点,并用已有的人生经验去预测未来,控制事件,调控行为。

凯利将人视为科学家,引出了他对人性的几点看法:①把人看成是朝向未来的。

人每天都用自己的一套理论预测世界,个体能够用预测对未来形成建构。

②人对环境有主动形成表征的能力,而不只是被动的反应。

③人既是自由的,又是被决定的。

人能自由去解释事件,但是同时又为建构所局限。

④在人格的独特性与普遍性方面,凯利采取中立的立场。

由于每个人对世界的看法不一样,他们的行为和人格也就不同。

同时,人也会受文化因素的影响,形成相似的建构,表现出相似的人格特征。

2. 人格概念★★对于凯利来说,人格的核心概念就是建构。

建构或构念,是人们用来解释世界、分析世人的观点,是人们用来对事件整理分类的一种概念,也是人们看待并控制事件的思维模式。

每一个建构就是一种观点、一种见解、一种思想、一种模式,它能对现实作出预测。

3. 人格结构(1)依据建构的作用:核心建构与外围建构核心建构,是个体行为中最基本、最稳定的建构,它是决定了个体行为的一致性或同一性的关键结构。

外围建构,是较易改变的建构,不起决定作用的建构。

一个人如果以诚信为核心建构,他在解释事件和评价人时,总会首先关注到一个人是否诚实守信、真诚正直,这个人表现有时粗心,有时细心,粗心-细心就是一个外围建构。

(2)依据建构的通透性:可渗透性建构与非渗透性建构可渗透性建构,是指能容纳新成分进入其适用范围的建构。

非渗透性建构,是拒绝新的成分进入其领域的建构。

一个思想开放的人,即具有可渗透性建构的人,他可以容纳不同的意见和吸收不同的见解。

相反,思想保守的人会表现出僵化、封闭、固执、刻板等。

(3)依据建构的可变性:紧缩建构与松散建构紧缩建构,是对事件的预测绝无改变的建构。

人格建构论

人格建构论

乔治.凯利人格理论述评作者 : zoumin摘要:该述评主要以乔治·凯利人格理论中的构念、基本假设、推论、构念与精神病理现象、心理治疗、对乔治·凯利人格理论的评价从六个方面展开。

关键词:凯利,个人建构,实质,治疗。

乔治·凯利的个人建构论乔治·凯利(Gorge Kelly,1905—1966) ,美国心理学家,出生于美国堪萨斯州珀思(Perth)附近农村的宗教家庭,病逝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瓦尔珊(Waltham)。

他的父亲是前长老会牧师,母亲曾当过学校教师。

他的早期教育是在一个复式教学班和在家接受父亲指教下完成的。

13 岁时被送到堪萨斯州威基塔(Wichita),在那里先后进入 4 所中学学习。

高中毕业后入威基塔的教友大学,3 年后转入位于密苏里州的派克学院,1926 年在此取得物理学与数学的学士学位。

这时他的兴趣也已经转向到社会问题上,这种转变或许是一部份是因为他经历了学院间的争辩。

因此毕业后放弃原本家人希望其专攻工程的理想,改而进堪萨斯大学主修教育社会学,他的硕士论文是关于堪萨斯市的劳工们在空暇时间的活动,他也完成在劳工关系与社会学方面的一些研究。

1928 年获硕士学位,次年以访问学者的身份赴苏格兰受丁堡大学工作一年,与汤(Godfrey Thomson)合作研究教育并萌发了对心理学的兴趣,在后者的指导下于1930 年完成了教育学士的学位,论文是讨论教学成功的预测。

同年返美后入衣阿华州立大学成为心理学的研究生,1931 年获哲学博士学位,论文中讨论说话与阅读残障的一般因子。

随后他应堪萨斯福特赫斯州立学院之聘担任教职,在此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

当时正值美国经济大恐慌时期,很多人因生活艰难陷入情绪困扰,凯利极愿帮助这些人以解决心理问题,但因未曾接受临床心理学训练,感到力不从心。

在此情况下,凯利从实际观察开始,力求从情绪困扰者的心理特征中寻求解决之道。

结果,其缺点竟然变成优点:缺乏临床心里训练,就没有传统心理治疗派系思想的限制,不囿于传统治疗的理论和方法,反而有助于其人格理论的创新。

课程与教学论整理

课程与教学论整理

一、泰勒模式1949年,泰勒出版《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该书从此成为课程研究与开发领域的经典之作。

在这本书中,泰勒开宗明义地指出,开发任何课程和教学计划都必须回答四个基本问题:第一,学校应该试图达到什么教育目标第二,提供什么教育经验最有可能达到这些目标第三,怎样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第四,我们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泰勒根据这四个问题,明确了课程编制过程的四个步骤: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计划。

在这四个环节中,“确定目标”是主要的基础的一环,因此该模式也被称为“目标模式”。

二、布鲁姆1959年布鲁姆作了题为“教育过程”的总结报告,报告确立了“学科结构运动”的理论基础与行动纲领,并从理论上理性地解决了存在于学科专家和教育专家之间的持久争论。

学科结构运动是一场指向教育内容现代化的课程改革运动,其中心是用“学科结构观”重建课程,在这场运动中,诞生了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学科中心课程”。

学科中心课程是指以专门的学术领域为核心开发的课程,它的基本特征是学术性、专门性、结构性。

在学科中心课程中布鲁姆主张将人类认识最前沿的日益深刻的识见,如理科和数学领域中的最新进展,引进中小学的教室。

三、实践课程开发理论:施瓦布的贡献1、四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四要素:在施瓦布看来,课程是由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构成的,这四个因素间持续的相互作用便构成实践性课程的基本内涵。

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主体和创造者,其中学生是实践性课程的中心。

教材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由课程政策文件、课本和其他教学资料构成的。

课程环境是由除教师、学生、教材之外的物质的、心理的、社会的、文化的因素构成的,它直接参与到课程相互作用的系统之中,是“实践性课程”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2、怎样开发实践课程施瓦布主张,课程开发的基本方法应该是“审议”,“审议”是“实践性课程”的内在要求。

从词源上看,“审议”是指对不同对象进行权衡以作出选择。

第四章-舒伯生涯发展理论

第四章-舒伯生涯发展理论

第四章生涯发展理论舒波本人却比较喜欢“差异一发展一社会一现象学的心理学”(differential —developmental—SO—cial—phenomenologicalpsychology)这样的名号。

很明显,舒波的蓝图,是企图汲取这四大学术领域当中有关生涯发展的精义,建构一套完整的生涯发展理论。

一、基本假设舒波所提出的理论假设,早期只有10项(Super,1953),随着思想的成熟与相关研究的启发,开展至12项。

最后,成形于1990年发表的14项(Super,1990,PP.206—208)。

现分述如下:(1)在能力、人格、需求、价值、兴趣、特质和自我概念等维度上,普遍存在着个别差异。

(2)基于这些个人独特的本质,每一个人都适合于从事某一些特定的职业。

(3)每一项职业均要求一组特定的能力和人格特质;因此,每一个人可以适合不同的职业,而且每一项职业可以适合不同的人。

(4)人们的职业偏好与能力,人们生活和工作的情境以及因此形成的自我概念,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

然而,自我概念会在青少年晚期之后逐渐稳定和成熟,在生涯选择与适应上持续发挥影响力。

(5)上述的改变历程,可归纳为一系列的生命阶段(称为“大循环”)(maxicycle),包括成长、探索、建立、维持、衰退等五个阶段。

而探索期可细分为幻想期、试验期、实际期;建立期可细分为尝试期、稳定期。

每一个阶段之间有“转换期”(称为“小循环”)(minicycle),转换期通常受到环境或个人各种不稳定因素的影响。

然而,转换期的不确定会带来新的成长、再探索、再建立的历程。

(6)生涯组型(careerpattern)的性质:包括从事职业的阶层水平、经过尝试和稳定地进人工作世界的经历、频率和持久性等。

这些均受到个人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心理能力、教育、技巧、人格特质(包括需求、价值、兴趣、与自我概念)、生涯成熟及生涯机会的影响。

(7)在任何生涯阶段能否成功地因应环境需求和个体需求,取决于个人的“准备度”或“生涯成熟”。

人格发展的五大理论

人格发展的五大理论

人格发展的五大理论人格是一个人在思想、情感和行为方面的总体特征,是一个人独特的心理构造。

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遗传、环境、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心理学领域,有许多理论试图解释人格的发展规律,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人格发展的五大理论。

本文将介绍这五大理论,分别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理论、马斯洛的人类需求层次理论、罗杰斯的自我实现理论以及比格斯的社会认知理论。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是人格发展理论中最为经典的一种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由三个结构组成的,分别是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是人格的最初形态,代表着个体的原始冲动和欲望;自我是人格的中心,负责协调本我和超我之间的冲突;超我则是内化的道德规范和社会规范。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阶段性的过程,包括口腔期、肛门期、阴茎期等不同的发展阶段。

在这些阶段中,个体会面临不同的心理冲突和挑战,通过解决这些冲突和挑战,人格得以逐渐形成和发展。

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理论是对弗洛伊德理论的一种延伸和发展。

荣格认为人格是由个体的意识、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三个层面组成的。

个体的意识是个体对外部世界的感知和认知,个人无意识则是个体个人经历的积累和未解决的心理问题,集体无意识则是整个人类共同的心理结构和符号系统。

荣格认为人格的发展是一个自我实现的过程,个体需要不断地探索和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才能实现真正的自我。

马斯洛的人类需求层次理论是另一种重要的人格发展理论。

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求可以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个层次。

这些需求按照一定的层次结构排列,个体需要先满足低层次的需求,才能逐渐实现更高层次的需求。

马斯洛认为,只有当个体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时,才能追求更高级的自我实现需求,从而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罗杰斯的自我实现理论强调了个体的自我概念和自我实现的重要性。

罗杰斯认为,个体的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的认知和评价,是个体对自己的主观体验。

人格心理学六大理论流派[自我发展的人格心理学理论综述]

人格心理学六大理论流派[自我发展的人格心理学理论综述]

人格心理学六大理论流派[自我发展的人格心理学理论综述]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人的潜能研究受到重视,在传统教育的同时如何进行健全人格教育,尤其是发挥“自我”在个人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已经受到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的普遍关注。

他们以“自我”为核心,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许多相关的人格理论。

虽然各个心理学家之间的观点无法形成完全统一的认识,但他们都非常强调“自我”对个人毕生发展,对集体或社会发展起了关键性作用。

人格的发展实质上就是自我的发展历程。

而所谓“自我”是指个体意识中关于他自己的基本特征的一个总的观念、图式或框架。

它是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的总和。

个体的“自我”是个体对自身以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关系的意识的综合结果。

而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正是个体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也是个性特征形成的过程。

一、弗洛伊德的自我发展理论自我发展是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核心。

他认为人是一个能量系统。

人们依据本【】〇能来行事,却经常遭遇到反精神投入过程的阻碍作用,而阻碍就会消耗能量。

如果三八[收稿日期]2007-09-17[作者简介]秦宏大(1982-),男,辽宁辽阳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秦宏大:自我发展的人格心理学理论综述人的精神是一种处处等势的均衡结构,也会浪费大量的能量。

本着节省能量的原则,人有必要建立一些类似水坝的结构,在这些结构之内,把精神投入的阈限提高。

这样,精神能量就可以在不同位置达到一种平衡状态。

如果把原初的精神结构叫本我,自我和超我就是根据这个原则从本我中发展出来的,既限制本能赤裸裸的满足又节省能量。

他认为人格是由“伊底(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

“伊底”包含一切与生俱来的本能冲动,它是人格中一个最难接近而又极其原始的部分。

其中,各种本能冲动都不管什么是逻辑、道德,而受“快乐原则”的支配,盲目追求满伊底”。

“自我”是现实化了的本能,是在现实的足。

在他看来,婴儿的人格完全属于“反复教训下,从“伊底”中分化出来的部分。

人格发展的五大理论

人格发展的五大理论

人格发展的五大理论人格发展是指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形成和塑造自己的个性特征和行为方式的过程。

在心理学领域,有许多理论试图解释人格发展的原因和方式。

本文将介绍五大人格发展理论,包括弗洛伊德的精神结构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和罗杰斯的自我实现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精神结构理论弗洛伊德是心理学领域的先驱者之一,他提出了精神结构理论,认为人格发展受到三个部分的影响: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是人格的原始部分,包含了个体的本能和欲望;自我是人格的中介部分,负责平衡本我和超我之间的冲突;超我是人格的道德部分,包含了个体内化的社会规范和价值观。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的发展是通过解决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的冲突和平衡来实现的。

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是儿童心理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者,他提出了认知发展理论,认为人格的发展是通过认知能力的逐渐成熟和发展而实现的。

皮亚杰将人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期、前运算期、具体运算期和形式运算期。

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认知特点和思维方式,人格的发展也随之发生变化。

三、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埃里克森是发展心理学领域的重要学者,他提出了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认为人格的发展是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

埃里克森将人的生命周期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发展任务和危机。

通过解决这些发展任务和危机,个体可以实现人格的发展和成熟。

四、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是人istic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了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格的发展是通过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来实现的。

马斯洛将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个层次。

个体需要先满足低层次的需求,才能逐渐追求高层次的需求,最终实现自我实现的目标。

五、罗杰斯的自我实现理论罗杰斯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了自我实现理论,认为人格的发展是通过实现自我潜能和自我价值来实现的。

罗杰斯认为,个体需要接受他人的无条件关爱和尊重,才能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并实现自我实现的目标。

心理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个人构念理论

心理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个人构念理论

心理学基本概念系列——个人构念理论形而上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文明之一,情志,即现在所说的心理学,在人类医学有重要地位。

本文提供对心理学基本概念“个人构念理论”的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个人构念理论一译“个人建构理论”,亦称“个人构念心理学”。

美国心理学家G.A.凯利1965年提出具有现象学特征的认知人格理论。

其基本假设是,“人人都是科学家”,即所有人都像科学家一样通过创立能使自己准确预期未来的理论,力求减少不确定性,使自己的生活明朗化。

个人预期未来的主要方法是个人构念,即个人对周围世界的看法、解释和赋予意义的过程。

若由构念产生的预期与经验相符,则构念系统有用,反之,则构念系统应加以修改或抛弃。

个人建立的构念系统通过预期未来事件指引其生活倾向。

个人构念一般用语言表达,其性质和形成原理包括11条定理或推论,即建构定理、个性定理、组织定理、二分法定理、选择性定理、范围定理、经验定理、调整定理、片断定理、共同性定理、社会性定理。

G.A.凯利反对传统的动机理论,认为人生来就有动机。

当人遇到新情境时,其行为按详察-预断-控制的循环进行。

G.A.凯利认为健康人格有下列特质:愿意评价自己的构念并验证自己对他人的知觉,及时抛弃、修改自己的核心构念系统,愿意扩展自己的构念系统,有充分发展的角色构念库。

他把神经病患者比喻成“蹩脚的科学家”,其构念系统不能有效预期未来,但仍被坚持。

治疗的目的是帮助患者成为“好的科学家”,由此设计“角色构念库测验”,用固定角色疗法治疗患者。

该理论对理解人如何感知周围世界具有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价值,在心理治疗、教育心理、工业心理、人际关系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人格发展的五大理论

人格发展的五大理论

人格发展的五大理论人格心理学是心理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它通过研究个体的行为、情绪和思维方式,帮助我们理解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不同的心理学家提出了多种人格发展理论,下面我们将详细探讨五个重要的人格发展理论,阐述它们各自的观点、主要内容及其对人格发展的影响。

一、精神分析理论精神分析理论由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创立。

他认为人格的发展与个体的潜意识密切相关。

这个理论强调了无意识处理的心理过程与早期经历在塑造一个人性格中的重要性。

1.1 冲突三部分模型弗洛伊德提出了“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三部分模型,其中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构成:本我:代表着个体的基本欲望和冲动,如食欲、性欲等,是人格中最原始的部分,是一个人的内在驱动力。

自我:是个体与现实世界相互作用的结果,承担着调控本我的冲动与超我的道德要求之间的平衡。

超我:是道德标准和社会规范的内化,负责评判行为是对还是错。

1.2 早期经历的重要性弗洛伊德强调早期童年经历在个体人格发展中的重要性。

他认为,早期经历会对一个人的情感反应、社交能力和应对压力的方式产生深远影响。

因此,家庭环境、父母的养育方式,以及个体在关键时期的人际关系都可能成为人格形成的重要因素。

二、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强调外部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认为人格是通过条件反射和学习过程形成的。

这个理论主要由约翰·沃森和B.F.斯金纳等人发展。

2.1 条件反射根据行为主义者的观点,人格是不稳定的,是随着环境刺激而变化的。

例如,通过经典条件反射(例如,巴甫洛夫的狗实验),个体可以在无意识中形成某些反应模式。

2.2 操作条件反射2.3 行为习得与模仿此外,阿尔伯特·班杜拉提出了观察学习理论。

他指出,人格不仅受到直接经验的影响,也受到观察和模仿他人的影响。

通过观看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个体能够学习到新的行为模式。

三、认知理论认知理论主要关注人们如何处理信息以及这种处理方式对其行为和情感状态产生的影响。

罗杰斯人格理论及自我概念

罗杰斯人格理论及自我概念

一、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是罗杰斯心理学理论中的一块主要的奠基石。 在《卡尔罗杰斯文选》中, 罗杰斯说: 一个人看待他自己 的方式是预测将发生行为的最重要因素, 因为伴随现实的 自我概念, 还有一种对外界现实和该个体认为他所处境况 的真实的感知。这个自我是个体经验的某些方面的自然衍 生物。新生的婴儿是一个有机组织, 其内在体验是一个相 对无差别的、构成其现实的感觉及领悟的总和。随着实现 倾向把婴儿推向感知潜能的维持及发展时, 与其他重要人 物的交互作用出现。当这种情形出现时, 婴儿的部分生理 体验变成了 自我或自我概念。某些感觉和领悟变得可区 分了, 如 I 、me 、myself 或者与之相关的概念。这就 是自我经验。
在罗杰斯看来, 刚出生的婴儿, 除了一般意义上的认识,是 不知道自己是惟一的独立实体的。当他们在生长发育过程中, 父母和其他重要人物影响他们时, 每个孩子才不断意识到有一 种他的东西。孩子开始说我想要, 我想,, 把那个东西给我, 这是我的 , 以及让我来做 , 这些自我意识刚开始时趋向于多 变, 而且孩子有时感到快乐, 有时感到不安全 , 有时 好斗 , 等等。罗杰斯认为人类有能力感知他们的全部体验, 但是这样 做要求开放和对体验的敏感性, 它可能会被重要人物( 如童年 时代的父母或成年时代的好友) 所鼓 励或不鼓励。如果这些 重要人物一直在接受一个人的所有内在体验, 那么此人的自我 概念很可能非常丰富。 按罗杰斯的观点, 自我概念是人格形成、发展和改变的基 础, 是人格能否正常发展的重要标志。自我概念包括具有我之 特性的一切想法、知觉及其价值, 是个体整个现象场中与自身 相联系的那部分知觉及其相关的意义, 它是个体看成我的那部 分现象场。在罗杰斯看来, 人格不健全的人, 其自我概念与经 验是不一致的, 他们将自己的真实体验拒之于意识之外,

各流派的人格理论总结ea

各流派的人格理论总结ea
人本身就是一个主动活泼 的个体,天性如此,不需 要有任何动机力量的存 在。人们看待未来的方式 决定了他们的行为。
人的开展就是努力通过不 断界定和完善其建构系统 而增强对世界的理解,这种 倾向是先天的,个体利用环 境信息来决定行为。
Rotter社会学习理 论
个人在过去独特经验的根 底上所形成的较持久的两 种问题拮据的预期倾向,即 人际信任和控制点。
人格的毕生开 展阶段说:遗 传与环境、学 习对人格开展 的作用。
L资料:一切生活记 录;Q资料:当事人 在问卷或量表上获 得的自我评定结果
〔主观观察〕T资料: 经由客观的测验或 实验所获得数据〔当 事人在某些情况下 所表现的行为。
艾森克三维
人格理论
人格是人的性
格、气质、智力 和体质等持久稳 定的组织,决定 这人对环境的独 特适应。
将边缘系统视为神经质的生理根底,认为高神经质的人边缘系统的激活阈值较低,脚杆神经 系统反响性较强,因此对微弱刺激往往作出过度反响。
精神质的生理根底可能是雄性激素。
Davidson
左半脑“意识/学术/语言脑〃〕主要负责逻辑理解、记忆、时间、语言、判断、排列、分 类、逻辑、分析、书写、推理、抑制、五感等,思维方式具有连续性、延续性和分析性。 右半脑“本能/潜意识/创造/音乐/艺术脑〃〕负责空间形象记忆、直觉、情感、身体协调、 视知觉、美术、音乐节奏、想象、灵感、顿悟等,思维方式具有无序性、跳跃性、直觉性等。
驱力是一个动机性的概念,是 人格的能量单位。线索决定有 机体产生什么反响,反响是由 当前的驱力与线索引发的行 为,目的是消除或降低驱力。
儿童期的四个关键阶段对人格 的开展对人格的开展有重要影 响:喂养情境、排便训练、早期 性训练与愤怒-焦虑冲突。

自我理论

自我理论

罗杰斯的自我理论现象学的方法论存在主义? 人类能从自己的经验中建构出属于自己的意义来,而这种意义很明显是因人而异的。

他主张我们是以对自己及我们所赖以生存的环境之主观知觉来作出相配合行动的。

亦即,即使有所谓的“客观事实”存在,也无法决定个人行为。

真正能决定个人行为的,是这个人知觉的方式与他对现实的经验所形成的意义。

研究方法:现象学? 罗杰斯认为,所有的人都生活在他们自己的主观世界中,这个主观世界仅他们自己才知晓。

决定人的行为的正是这种现象的实在,而不是物质的实在。

? 现象场,就是在任何时间内,个体所意识到的那部分经验。

经验是个体在环境中经历的全部内容只有经验中的内容被符号化后(语言、视觉、听觉符号),它们才进入意识,成为个人现象场的一部分。

? 现象学强调“个人此刻的知觉或意识内的经验,决定对他而言现实是什么?”的重要性。

二、人格动力? 个人中心学派观点是:人类行为的成因是复杂的,它是由先天的遗传、环境条件及个人的抉择等因素,加上个人欲求充分发挥潜能的天赋倾向之影响而成。

? 罗吉斯:每个人均有一种内在本然的倾向,促使个人探索环境、学习知识,并致力追求更能充分发挥功能,更让自己满意的生活方式。

此一过程,罗吉斯名之为“实现倾向”,它是根植于个人内在的一种能力或倾向,不论个人能否察觉到,它都能产生作用。

? 罗吉斯:“根据我的经验,我发现人人都具有种族遗传所赋予的特性,在不同时期,我用了不同的名称来描述此一特性,如:向上、向善的;建设性的;实在的;可信赖的。

” 我对主张人性本恶,认为性恶的冲动是无法自我控制、会导致自我破坏与破坏他人的论调者,毫不欣赏。

人的行为是非常理性的,即使在暧昧复杂的状况下,仍是很精确地朝着目标不断前进的。

我们之中大部分人的悲剧是:自我防御蒙蔽了理性之光,以致个人在意识层次上朝一方向发展,而有机体(真实体验)层次欲朝另一方向发展!自我实现的普遍性? 罗吉斯:有机体的本然特性是:在环境条件允许下,朝最好的表现去发挥。

人格心理学视角下的自我认知与自我发展

人格心理学视角下的自我认知与自我发展

人格心理学视角下的自我认知与自我发展自我认知是人格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在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人格心理学的视角,探讨自我认知与自我发展之间的关系及其对个体的影响。

一、自我认知的概念与构成要素自我认知是指个体对自我内心状态、特质、能力和外貌等方面的认知和理解。

它由以下几个构成要素组成:1. 自我知觉:指个体对自身在外貌、行为等方面的感知和认知。

自我知觉是自我认知的基础,它包括对自己身体的认知,以及外界对自己的评价和反馈。

2. 自我概念:个体对自身身份、角色和特征的认知和理解。

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的整体性认知,包括了性格特征、兴趣爱好、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内容。

3. 自我价值感:个体对自己在社会中的价值和地位的认知和评价。

自我价值感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自信程度和对自己价值的认同程度,它直接影响着个体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二、自我认知与自我发展之间的关系自我认知与自我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自我认知是自我发展的基础,而自我发展又进一步影响着个体的自我认知。

具体而言,自我认知对于个体的自我意识、自我形象和自我评价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1. 自我意识:自我认知是个体形成自我意识的基础。

通过对自身进行认知和了解,个体能够清晰地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并与他人进行区分。

2. 自我形象:自我认知对个体的自我形象有着直接的影响。

个体通过对自身的认识,形成了对自己外貌、能力和特点的认知,从而建立了一个关于自己的形象。

3. 自我评价:自我认知对个体的自我评价产生着重要影响。

个体通过对自己的认知和理解,形成了对自己的评价标准,并对自己的行为和表现进行评价,从而形成了对自己的评价。

三、自我认知与个体的影响自我认知对个体的发展和行为产生着重要影响。

它不仅影响着个体对自身的认同和自信心的建立,还影响着个体的目标设定、决策制定和行为表现。

1. 自我认同:自我认知是个体形成自我认同的基础。

通过对自己的认知和了解,个体能够建立对自己的认同感,形成自己独特的身份认知。

个体建构主义的观点

个体建构主义的观点

个体建构主义的观点
个体建构主义是一种心理学理论,强调个体通过对来自环境的信息进行主观解释和构建来构建自己的认知和现实。

以下是个体建构主义的几个观点:
1. 主观性:个体建构主义认为个体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是主观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经验和观点,会根据自己的背景、价值观和信念对信息进行解释和理解。

2. 知觉建构:个体建构主义认为认知不仅仅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而是个体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认知结构来构建的。

个体通过对感觉和感知的加工,将信息加工成有意义的认知结构。

3. 意义建构:个体建构主义认为个体在面对信息时,会给予它特定的意义。

个体会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信念将信息与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联系起来,从而给予信息特定的意义和解释。

4. 知识构建:个体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个体主动构建的,而不是被 passively 接受的。

个体通过主动探索、对比、试错等过程来建构知识,从而逐渐构建自己的理解和认知。

5. 社会交互:个体建构主义认为社会和人际交往对个体的认知和现实构成具有重要影响。

个体与他人的交流和互动,以及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都会对个体的认知加工和知识构建产生影响。

总之,个体建构主义认为个体通过主观解释和构建来构建自己
的认知和现实。

个体主动选择、解释和构建信息,通过个体与环境的交互来逐渐建构自己的理解和知识。

6个理论学派的特点与依据

6个理论学派的特点与依据

对比分析6个理论学派的理论特点及其形成依据人格是一个人不同于他人的全部心理特征的总和。

为了揭开人格的奥秘,各学派的心理学家不约而同从自己的理论角度对人格进行了研究,致使对人格理论的研究在整个心理学界呈现出多元化的局面。

在这里我们主要分析精神分析学派、行为主义学派、人本主义学派、人格特征理论学派、认知学派以及生物学取向学派在人格理论研究上的不同形成依据与不同特点,以便在综合的视角上审视它们之间的差异性。

一、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格理论特点及其形成依据由于精神分析是在精神病的治疗实践中产生的,所以多研究问题人格,比如弗洛伊德在人格理论的研究中主张人性是暴力的、自我中心的和冲动的。

由于精神分析的理论根基是无意识,所以其人格理论侧重研究潜意识、情欲、动机及人格等更深一层的内容,比如弗洛伊德提出的本我——自我——超我的三部人格结构更多的是分析无意识对人格塑造的影响,又比如荣格总结人格结构是由意识、个体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三个层面构成的。

由于精神分析在很多理论上的不可证伪性,致使其很多的研究包括人格理论的研究不是采用有控制的实验室实验方法,而是运用临床观察法。

此外,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的研究特点还表现在偏重儿童的早期经验,强调人格形成和发展的本能决定论,在人格的发展上忽视了人的一生是个连续发展的历程。

精神分析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在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中致使整个社会精神沮丧,神经病和精神病发病率增高的社会背景下形成的。

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和莱布尼茨等学者对无意识领域的研究对精神分析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而精神病的治疗实践直接促成了精神分析学派的形成。

另外,影响精神分析的哲学主要有叔本华和尼采的哲学以及享乐主义哲学。

二、行为主义的人格理论特点及其形成依据由于行为主义只注重研究人的外在可观察到的行为而忽视对人意识的研究,所以多研究学习人格,所谓学习人格是指人格是各种习得性行为的结果,其人格与行为密切相关。

比如华生把人格看作是一切动作的总和或者是各种习惯系统的最终产物。

四十七、认知流派:个人建构论

四十七、认知流派:个人建构论

四⼗七、认知流派:个⼈建构论认知⼈格理论认为,⼈格差异是由⼈们信息加⼯⽅式的不同造成的。

⼈格的认知模型只是在近年来才变得越来越流⾏,但它们并不完全是新⽣事物。

在柯特.勒温的场论中,就可以发现它们的雏形。

勒温描述了我们对⽣活中的重要要素形成的⼼理表征,以及我们是怎样组织⽣活空间中的认知要素的。

最近,乔治.凯利建⽴了更重要的—认知⼈格理论。

⼀、⼈个建构论凯利对⼈格的探讨开始于对⼈的⼀个独特看法,他称之为科学⼈观点。

他说,⼈像科学家⼀样,能够不断提出并检验⾃⼰对世界的假设。

如同科学家试图预测并控制他们研究的对象⼀样,我们也都想要尽可能多地预测并控制发⽣在我们⽣活中的事。

如果我们不理解事情为什么会发⽣,不知道周围的⼈可能会怎么做,我们就会感到不安。

为了满⾜我们的预测需要,我们就会做⼀件凯利称为模板匹配的事情。

也就是说,我们对世界的看法与⼀些透明模板相似,我们会把这些模板套在我们经历过的那些事件上。

如果它们相匹配,我们就保留这些模板;如果不匹配,我们就会修改这些模板,让它们下次更适合做预测。

例如,以过去的观察为基础,你可能产⽣⼀些关于你的⽼师的假设,其中⼀个假设是,这是个呆板、傲慢的⼈。

⽆论你什么时候见到他,你会收集到更多有关他的信息,并且与你的假说相⽐较。

如果你的假说被证实(这位⽼师的举⽌和⾼傲的⼈⼀样),那么你就会继续使⽤这⼀假说。

如果你的假说未被证实(在课堂之外,他是⼀个热情、有魅⼒的⼈),你就会放弃这⼀假说,⽤⼀个新的假说取⽽代之。

这正如科学家在实证的基础上保留或否定假设的过程。

凯利把这种⽤来解释和预测事件的认知结构称作个⼈建构。

没有任何两个⼈会有完全相同的个⼈建构,也没有两个⼈会有完全相同的组织建构的⽅式。

那么这些建构是什么样⼦呢?凯利认为个⼈建构是两极的。

我们把有关的事物在我们的建构中以“不是……就是……“的形式加以区分。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看待这个世界时只把它分成⿊⽩⼆⾊,没有中间的灰⾊。

事实上,当我们⽤了最初的⿊⽩建构以后,还会⽤其他的两极建构决定⿊⾊与⽩⾊的程度。

个人建构主义理论

个人建构主义理论

个人建构主义理论个人建构主义理论是一种关注个体如何通过交互和互动,建构自己的心智模式和认知架构的学说。

该理论源于人类学、心理学和哲学等多个领域的研究成果,最初由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德威提出。

个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个体并非被外界客观事物所塑造,而是通过互动共构的过程中,主动思考和建构自己的世界观和认知框架。

个人建构主义理论把人的认知看作是个体不断构建自我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人通过社会交往和文化环境的影响,将所接受的信息和经验转化成自己的认知结构,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

这种建构是主观、暂时和相对的,个体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建构自己的认知框架。

个人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人的思考和情感与文化和社会环境密不可分,个体的经验、价值观和信仰等都根植于其内在的认知架构。

因此,这种认知框架不仅在个体心理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同时也在社会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个人建构主义理论在这个层面上关注的是社会共建性和社会建构性,强调人是不断和社会环境和文化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因此,人的认知模式是多元和动态变化的。

个人建构主义理论还提出,思考和经验的建构是经验和解释的过程,个体从外界收到的信息不是事实本身,而是被解释和解读后的产物。

这也就意味着,一个事实可以被不同的人解释为不同的事实,这取决于他们的经验、知识和价值观念。

在个人建构主义理论的视野中,交互和互动是至关重要的,它们帮助个体建立对自身认知的理解和对社会和个体关系的理解。

因此,交互和互动的质量会影响到认知模式的建构和完善。

例如,一个鼓励和挑战个体思考的互动方式可以促进个体思考和学习,而一个限制和压制个体自我表达和思考的交互方式则会抵消个体认知的建构成效。

总的来说,个人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了人作为自我建构的重要性和自我建构与社会和文化环境的互动性。

个人建构主义理论还认为,每个人的认知都是独一无二的,并且认知是一个不断调整和完善的过程。

因此,个人建构主义理论对于教育、人类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个人建构主义理论

个人建构主义理论

激进建构主义的缺陷
1.否认社会交往在个体知识建构中的作用,完全陷入了自我论
2.完全否定“传授”在教学中的作用
3.强调课程目标要有一定弹性,但把这一观点极端化,反对任 何统一的课程目标,是非常有害的 4.允许学生对教学内容存在不同见解,但如果把这一现点极端 化,则将陷入彻底的相对主义认识论,反对任何统一的知识标 准。
个人建构主义理论
1idual/cognitive constructivism)关注的是学习者个体如何建构禁种认 知方面的(如知识理解、思维技能或者情感方面的(如 信念态度、自我概念)素质的。 其基本观点:学习是一个意义建构过程
目录
CONTENTS
1 激进建构主义
学生原有认知结构内容和认知策略与教师的假想存在差异。 1.原有认知结构内容上的差异
2.认知策略上的差异
认知灵活性理论
反对
1.传统机械教学,学生被动接受 2.极端建构主义,忽视概念重要性
同意
1.极端建构主义,忽视概念 2.留给学生广阔的建构空间
结构良好领域知识与结构不良领域知识
结构良好领域知识:规律性,确定性,解决起来有明确的规则。 如求正方形的面积 结构不良领域知识:解决一般需复杂概念,实例之间具有差异。 如求不规则组合图形的面积
初级学习与高级学习
初级学习要求学生知道一些重要的概念和事实,在测验中只要求他们所学的 东西按原样再现出来,对应结构良好领域。 高级学习要求学生把握概念的复杂性,并广泛而灵活地运用到具体情境中, 对应结构不良领域。
结构良好领域 以概念技能为基础 字面编码 初级知识的获得 练习 反馈 结构不良领域 以知识为基础 相互联系的知识 复杂结构 图式化的模式
生成学习理论
前提

初级社工-9大重点理论

初级社工-9大重点理论

初级社会工作者9大重点理论一、精神分析理论精神分析理论是奥地利精神科医生弗洛伊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立。

弗洛伊德的理论主要包括:人格结构、意识层次、自我防御机制和性本能。

(一)人格的构成人格构成本我即欲望我,是生物成分,是人格的原始系统,由内驱力和欲望组成,遵循快乐原则。

快乐原则促使人们避苦趋乐,消除人的紧张。

本我的目标是求得个体的舒适,生存及繁殖,它是无意识的,不被个体所觉察。

自我即现实我,是心理成分,负责与现实世界协调,支配、管理和控制着人格。

在本能与环境之间周旋,控制本我的盲目和冲动。

自我为现实原则所支配,能够实现逻辑思考并制定相应的计划。

超我即道德我,是由自我发展而来,体现的是道德原则,象征的是理想,是一种内化,是人的道德自律。

超我包含两个层面:(1)良心(即界定不应该做什么);(2)自我的理想(即规定应该做的是什么)。

超我涉及心理奖赏和惩罚,当合乎超我要求时个人会有自尊和骄傲,反之则会感到罪恶和自卑。

超我关系到社会制度、规范及社会现状的维持三者关系本我、自我、超我三者之间的状态是否能够达到平衡和个体的人格是否完善有重大关系。

若三者之间能够达到平衡状态,个人就会具有完善的人格并且能有效地和外界沟通。

若三者之间没有清晰的界限,人格就会失调,人的行动就会出现问题。

自我、本我、超我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它们之间并没有清晰的界限。

这三个概念的提出只是为了从整体上把握人格的不同过程、功能和机制的方便。

本我之中产生自我,自我之中产生超我,三者相互作用和融合于人的整个生命程。

(二)心灵的构成心灵构成意识: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觉察到的想法和感受。

前意识:很容易变成意识的潜意识,即经由思考可以觉察到的部分。

潜意识(弗洛伊德理论的核心):那些产生的影响不得不假定其存在,但又无法察觉的心理过程。

(三)焦虑和防卫机制焦虑是一种紧张状态,是由本我、自我、超我三者之间抗争,不协调引起的。

对于焦虑的分析是弗洛伊德对于精神分析理论的经典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arl Rogers: Person-Centered
◎ 理論的來源 --- 對有問題個 人治療與處理的結果 ◎ 理論的用途 --- 用來解釋病 人在治療過程中的行為表現 ◎ 基本信念 --- 【沒有一個人 有權利去管理他人生活 】 ---> 表現在治療過程中對病人的 無條件接納和非指導的治療理念。
現象學人格理論 --- 自我理論與個人建構
一、現象學觀點的基本假設:
【個人的行為多半決定於個人對 事件之知覺和了解的方式】
◎ 行為的原因不是事件本身,而 是個人對事件的知覺。 ◎ 所有的行為都決定於現象場 (phenomenal field) ○現象場 --- 個人在特定的 時刻所經驗到的一切。 ○行為的改變來自知覺的改變, 所以,現象場的改變代表行為的改 變。
○ 只有無條件的正向關懷 ,才能 有助健康人格的成長。
3. 一致性和威脅 ○ 人的奮鬥傾向 --- 維持現象 我和經驗的一致性。與自我結構 有一致性的經驗會被知覺到並統 整入該結構中。
○ 和自我不能一致的或是具有價 值的條件之經驗 ---> 自我會感 受到威脅性。此時, 個人常會藉 由排斥或扭曲這些經驗的意義, 以解除威脅。
2. 價值的條件 (conditions of value) ○ 自小時候起,父母經常設定一 些條件,如果兒童的行為表現符合 這些條件, 父母才認定這些行為 是有價值的
○ 父母如果經常或過度強調以這 些價值條件作為給予兒童正向關 懷的依據,那麼,兒童會變成只以 這些條件的滿足作為生活的重心, 而忽略其他與這些價值條件無關 但與身心健康成長有關連的重要 生活體驗。結果可能導致個人經 驗的窄化 ---> 適應不良。換句 話說, 價值的條件,常會導致個體 形成狹隘的自我概念。
一、基本理論建構
1. 個人的世界 --- 經驗的世界 (以個人為核心的一種不斷改變 的過程)
○ 經驗 --- 個人在某一特定時 刻的整個意識範圍(即個人的現 象場),可能包含一些潛意識的元 素在內 (較接近Freud所謂前意識)。 ○因為現象場決定了個人的行為, 所以,Rogers很重視個人主觀的自 我報告。
*為了避免焦慮,個體會將某些想 法,情感或行動加以排斥;(如果 經常如此,則將導致心理疾病。
三、自我的功能 --- 具有組織的特色
◎ 個人的自我系統 = 個人的人 格系統 (人格基本上是一個統合、 一致的經驗基模 ) ◎ 個體的自我會盡力地維護其系 統的一致和凝聚。只有不會威脅 到此系統的經驗穩定性的經驗才 會被同化而進入自我系統。 ◎ 當自我系統不允許新經驗進入 --->適應不良的開始
○ 對個人而言,現象場即是現實 (reality)。個人的所有反映都 是基於他(她)所經驗到和知覺 到的現象場。所以,要瞭解一個人 必須要設法瞭解到這個人 在此時 此刻的經驗。
○ 每一個人所經驗到的「現實」 是不同的。 ○ Rogers似乎對史實採漠視的態 度。他認為只要能瞭解個人對現 實的知覺,就可以解釋他們的行為。 他認為沒有必要去研究過去以瞭 解現在。
◎ 適應不良是對自我結構的一種 否認性的經驗。 ◎ 一個適應良好的人 --- 充分發揮功能的個體 (具有開放的自我經驗系統)
四、行為改變的涵意
◎ 非指導性的, 以個人為中心 ◎ 心理治療是「釋放一個有潛在
能力個人其內在一種已存在的能 力,而非專家在操弄一種多少具被 動性的人格」
◎ 強調治療關係的性質 ◎ 強調治療師的三個特性: 1.正確的同理心瞭解 2.無條件的正向關懷:尊重 3.真誠一致
○ 一個值得深思得問題 ---
【重視自我和自我實現,是否會導 致個人變得自私呢?】
二、人格的發展
◎ 很少提及發展階段 ◎ 影響人格發展的幾個重要因素:
1. 正向的關懷 (Positive Regards) ○ 正向關懷的需求:希望得到重 要他人的愛、接納、溫暖、肯定 和尊重的強烈需要。 ○ 基本上, 能得到正向的他人關 懷---> 才能發展出正向的自我 關懷 (positive selfregard) ---> 獨立和成熟的人格。
二、自我的發展
(一)Cooley --- Looking-in-glass 鏡瞄 一個人的自我概念(即我們怎 麼看待自己)係決定於我們認為 別人是怎麼看待我們的結果
(二)Sullivan --- 強調個人的 自我系統係經由與重要他人的互 動所形成的人際關係的結果,這個 系統包括三種成分:
○ 好我 --- 來自與他人互動所 產生的正向情感經驗; ○ 壞我 --- 來自他人的負向評 估經驗(與痛苦和威脅到安全感 的經驗有關) ---> 形成個人的 良心意識; ○ 非我 --- 來自他人強烈的不 贊同---> 導致個人的焦慮經驗
四、自我的成分 --- 凡是屬於自己的一切事物 (I or Me) 都會被納入自我
◎ Ruth Wylie (1984) :自我包 括三個層面: 1. 個人的自我概念 --- 有關個 人的身體、心理和行為等有助於 建立個人獨特性的自我部份; 2. 社會的自我觀念 --- 自己認 為別人是怎樣看待自己的部份 (會隨人與情境而變) 3.理想自我 --- 個人的理想映像
五、 Carl Rogers自我理論的 應用與評論
○ 扭曲和否認經驗的態度 ---> 使得個體無法充分經驗到事件 ---> 經驗的窄化。
三、適應的本質
◎ 自我和經驗間的不調和 ---> 不完全的適應狀況; 愈不調和 ---> 威脅感愈大 ---> 愈可能否認和歪曲事實。 ○ 中等程度的不調和 ---> 精神官能症狀 ○ 極端的不調和 ---> 精神病症
2.基本的人類奮鬥 ○ 每個生物體都有一個基本的傾 向和追求 --- 實現,維持和提昇能做經驗的 生物體。亦即具有自我實現的潛 能。 ○ 這種個人的自我實現的基本傾 向是個人能自我治療的有效力量。
3. 自我 --- 個人與外在的接觸, 逐漸形成自我的知覺。也就是 「我」。雖 然每個人並非隨 時能意識到自我的所有層面, 但 自我確是存在於意識中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