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一课一练 达标闯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7课明朝的灭亡练习题新人教版(2021
2018年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7课明朝的灭亡练习题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年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7课明朝的灭亡练习题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年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7课明朝的灭亡练习题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17课明朝的灭亡一、单项选择题1.明朝中后期时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 )A。
宦官专权严重 B。
政治日益腐败C。
皇帝疏于政事 D.大臣结党营私2.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写道:“吴中(苏州一带)之民,有田者什一,为人佃作者十九。
"这主要反映了()A。
官吏贪赃枉法B。
土地兼并严重C.民众不堪重负D.农民流离失所3。
某历史读物写道:“明代引进玉米甘薯……崇祯年间,开始在中国推广。
这东西如果早来中国20年,明朝没准儿就灭亡不了了,因为老百姓就够吃了。
陕北农民造反,就是因为没得吃……”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A。
官府赋税苛重B。
土地兼并导致农民破产逃亡C。
连年天灾D。
阶级矛盾的激化4。
明朝末年,揭开了明末农民起义的序幕的事件是()A.陕西饥民暴动B。
红巾军起义C。
黄巾起义D.李自成起义5。
明末农民起义把中国农民战争的斗争水平推到了新的高度,是因为()A.李自成起义军推翻了明朝统治B.李自成起义军活动范围非常大C.李自成起义军提出了“均田免赋”的口号D.李自成起义军建立了农民政权6. 明朝的建立者和灭亡者是()A. 朱元璋、皇太极B. 朱棣、李自成C。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7课明朝的灭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李自成起义军建立大顺政权;攻占北京,推翻明朝。
了解满洲的兴起、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满洲的兴起及清朝建立对全国统治的历史,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
2.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危机加深,反映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腐朽,表明明王朝已走向没落。
明末农民起义军攻占北京,推翻明朝的腐朽统治,推动了历史的前进。
满洲贵族和汉族官僚地主的联合进攻,是明末农民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比较秦末明末农民起义,学会归纳中国古代农民起义的基本规律及各自的特点。
2.阅读有关明末社会状况的材料,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社会现状。
3.通过图片等直观教学手段,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通过学生的讲述,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统治腐朽、土地兼并、自然灾害是我国古代社会频繁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的主要因素。
认同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一、重点:李自成起义推翻明王朝,满洲的兴起。
二、难点:分析理解满汉地主联合镇压是农民军失败的重要原因。
【教学方法】讲授法、图示法、比较法、合作探究法、分析归纳法【教学过程】教师讲解,学生分析讨论相结合一、导入新课:请同学们回想:朱元璋为巩固统治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何作用?教师讲述:到了明朝中期以后,由于出现内外交困的局面,使得社会危机进一步恶化,最终导致明末农民起义的爆发和明朝的灭亡。
这就是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
二、内容学习:(一)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1.明朝中后期,社会经济虽有明显的发展,但政治日益腐败。
皇帝多是沉迷享乐,疏于朝政。
2.朝政的混乱,造成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下降,法纪松弛,各级官吏贪赃枉法,对民众百般盘剥。
明朝中期以后,君主不问政事,导致奸臣把持朝政。
奸臣把持朝政,又加深了政治腐败,加深了社会危机。
宦官刘瑾、魏忠贤势倾天下,严嵩把持朝政,都是生动的例证。
七年级历史部编版下册第17课明朝的灭亡课件_2
的历史意义?
【答案】意义:这一口号已经触及封建
土地所有制,标志着农民起义已经达到
迎闯王图
了一个新的水平,大大丰富了古代农民 起义的内容。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1.明王朝被农民起义军推翻的原因 (1)连年天灾导致百姓生活困苦。 (2)明政府在天灾之下不仅不体恤民情,反而加重赋税和徭役。 (3)土地兼并恶性发展,使农民不得不离开土地破产逃亡。 (4)与周边少数民族的战争更激化了社会矛盾。 (5)起义军大部分由农民组成,他们提出的“均田免赋”的口号受到 了当时广大民众的支持。
①朝政腐败,宦官擅权 ②土地兼并严重 ③朝廷征派苛捐杂税 ④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 ⑤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⑥吴三桂引清军入关
①朝政腐败,宦官擅权 ②土地兼并严重 ③朝廷征派苛捐杂税 ④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 ⑤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8.历史老师在课堂上讲了这样几个关键信息:女真首领、八旗制度、举兵反明。
与这几个关键信息有关的人物是 ( )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2.李自成起义失败的原因 (1)满洲贵族和汉族官僚地主的联合进攻。 (2)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拥兵百万,流动作战,没有根据地。领导者 没有统筹全局的观念,没有高屋建瓴的政治智慧,没有高瞻远瞩的政治 谋划。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随堂 · 即时演练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材料一 明神宗时,南京一带有的豪富之家占土地7
万顷;明熹宗时,一次赏赐给瑞王、惠王、桂王田 11.明末农民起义把中国农民战争的斗争水平推到了新的高度,是因为
13.明朝末年,政治腐败,内忧外患,又遇天灾,最终导致农民起义和明朝灭亡。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表现 ①政治上日益腐败 ②经济上土地兼并严重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
影响:导致社会动荡不安,统治危机日益加深。
社会矛盾激化,明朝逐步走向覆亡
原因
起义的主力军 口号 建立政权
明朝灭亡
满洲兴起和 清兵入关
后金的兴起 清的建立
清兵入关
评价迁移
1A..明皇朝帝灭昏亡庸的无根能本原因是(B.B政) 治腐败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
清的建立 1635年,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1636年,改国号为清。
爱新觉罗·皇太极是 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 极12岁丧母,20岁带兵 打仗,35岁登极,在位 17年,52岁去世,是清 朝继努尔哈赤之后又一 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 家。
爱新觉罗·皇太极 1592年----1643年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政治腐败与
社会动荡
明 朝
的 灭
李自成起义 推翻明朝
亡
满洲兴起和 清兵入关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表现 ①政治上日益腐败 ②经济上土地兼并严重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
影响:导致社会动荡不安,统治危机日益加深。
社会矛盾激化,明朝逐步走向覆亡
原因 起义的主力军
口号 建立政权 明朝灭亡
后金的兴起
清的建立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政治腐败与
社会动荡
明 朝
的 灭
李自成起义 推翻明朝
亡
满洲兴起和 清兵入关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表现 ①政治上日益腐败 ②经济上土地兼并严重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
影响:导致社会动荡不安,统治危机日益加深。
社会矛盾激化,明朝逐步走向覆亡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7课明朝的灭亡课时练习(pdf,含解析)
D.李自成
5.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是在起义军( )
A.进入西安时 B.进入中原后
C.进入成都时 D.进入北京时
6.李自成指挥百万大军进攻北京的时间是( )
A.1628 年
B.1643 年
C.1644 年 D.1645 年
7.下列有关李自成起义的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起义军进入中原地区 ②起义军建立大顺政权 ③起义军占领西安 ④起义军进攻北京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①③②④ D.①④②③
8.某历史读物写道:“明代引进玉米、甘薯……崇祯年间,开始在中国推广。这东西如果早来中国 20 年,明朝
没准儿就灭亡不了了,因为老百姓就够吃了。陕北农民造反,就是因为没得吃……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食物
短缺。”该观点是( )
A.正确的
B.不完全正确的
A.努尔哈赤
B.皇太极
C.康熙
D.雍正
12.下列朝代、建立时间及其建立者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秦朝——公元前 221 年——刘邦 B.西晋——317 年——司马睿
C.南宋——960 年——赵构
D.清朝——1636 年——皇太极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神宗在位 48 年,竟然有 20 年不上朝,不批奏疏,致使不少机构瘫痪,政事乏力。
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复习课件)
四、清朝的疆域 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 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 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 等,南至南海诸岛,成为亚洲最大的国家。 五、清朝在边疆地区分设机构,进行有效地管辖。 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边疆 地区的开发,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 巩固。
表现: 1、雍正帝设立军机处,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 一步强化。 2、乾隆帝时撤销议政王大臣会议 3、康熙、雍正和乾隆时大兴文字狱 文字狱的影响: 造成社会恐怖,推残了人才;禁锢了思想,
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严重阻碍了中 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第18课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一、开辟荆榛逐荷夷 1、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 2、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3、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郑成功的后代归顺清朝。 4、1684年,清朝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加强了台湾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 5、台湾府设置的作用: 的东南海防。 二、雅克萨之战 1、康熙帝时,反击沙俄。 2、1689年,经过平等协商,签订第一个边界条约《尼 布楚条约》
第19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一、达赖、班禅和驻藏大臣 1、顺治帝接见达赖五世,修建西黄寺供他居住;封他 为“达赖喇嘛” 2、康熙帝班禅五世为“班禅额尔德尼”,此后,历世 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 3、1727年,清朝开始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 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物。 二、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 1、时间:乾隆帝时 2、设伊犁将军,管理新疆;派驻军队;设置哨所,加 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三、土尔扈特回归祖国 乾隆帝时,在首领渥巴锡的领导下,回到新疆。
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一、郑和下西洋 二、戚继光抗倭 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课件)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版)
《农政全书》
( 二
明长城 目的:为了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
起止点: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
)
建 北京城 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
筑
的皇家建筑群。
中中考真考题真演题练
(2022·吉林长春)明朝某部著作附有120多幅工艺流程图,形象地记
录了纺织、冶铸等生产过程,在当时世界科技史上具有很高的价值,
它是( )
努尔哈赤
落实课标
考点5.1;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的建制;知道册封达赖和班禅与设置驻藏大臣;知道西北
边疆的巩固。认识台作湾、用西藏:、使新疆统是一中国多不可民分族割的国一家部分得。 到巩固和发展
康熙时期, 平定噶尔丹叛乱 乾隆时期,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设置伊犁将军 西北
西南 顺治时期, 册封达赖喇嘛 康熙时期, 册封班禅额尔德尼 1727年,雍正时, 设置驻藏大臣
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进士科成 明清八股取士禁锢了 为重要科目;武则天创立殿试制 思想,使应试的人成 度;唐玄宗力求以才学选官。 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
明清科举制的消极影响:明清时期日益僵化,禁锢思想,忽视实用性学 问,不利于科技的创新发展;阻碍了近代知识分子开眼看世界,是造成 中国落后于西方的文化因素。
设立军机处
废丞相
分化事权
三省六部制
“推恩令” 三公九卿制
政治: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秦
汉
唐
宋
明
清
考点1.1:明朝建立与君主专制的加强
落实课标
明 领域
措施
朝
加 强 思想 专 文化
文化上,实行八股取士,内容只许在 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不能发挥 自己的见解,文体限于八股文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明朝的灭亡》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第17课明朝的灭亡一、教学内容:本课是第三单元内容。
该单元主题内容是: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巩固和发展。
包含内容有:明朝时期政治、经济、科技、建筑与文学等。
本单元介绍了明朝前期的相关史实,内政外交都一度出现了强盛的局面。
随着明朝政治上僵化和腐败,东南沿海倭寇的骚扰,导致统治危机不断加深。
明末最终在农民大起义和东北满族进逼的双重夹击下崩溃。
而本课就是关于明朝的终结,为清朝建立和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过明朝情况,对明朝建立,明朝统治措施、明朝经济发展、明朝的对外关系等都有了全面了解。
但是关于明朝究竟是怎么灭亡的,学生很敢兴趣,并自己主动搜集和本课相关的历史资料。
课下布置的任务,学生也是很认真的思考并展开讨论。
尤其七年级18班学生。
本课介绍明朝灭亡,除了需要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证据意识,更重要的是从学生角度和心理特点出发,设计一下让他们感兴趣活动和话题,从而让学生主动的学习历史。
一、教学目标:㈠知识与能力:1.了解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危机、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满洲兴起与清兵入关等基本史实。
2.分析“均田免赋”口号得到广大农民热烈拥护的原因,思考和认识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
㈡过程与方法:1.收集资料,分析明朝灭亡的原因。
2.阅读史料,提取关键信息,培养学生史论结合,论丛史出的证据意识。
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政治腐败导致了明朝中后期的统治危机,反映君主专制的腐朽,表明明王朝已走向没落。
2.明朝中后期的腐朽统治激化了阶级矛盾,引发了农民起义;3.通过对秦末农民起义、隋末农民起义和明末农民起义的对比分析后,认识到统治者只有惜民、爱民、富民和安民才能使国家富强,长治久安。
二、教学重难点根据本课明亡—清兴这一线索,重新确定了重难点:教学重点:明朝灭亡的原因突破方法:通过史料分析,图片收集,视频整理,逐步分析出明朝灭亡的原因。
教学难点:①李自成农民起义均田免赋口号的提出突破方法:图像史料分析(影像资料和图片资料)通过查找资料(自查、他查),归纳整理②清朝为什么能统一全国突破方法:课下:学生课下查资料教师准备视频资源课中:学生之间讨论三、教学设计㈠导入教师:这是古代官员的上朝图,大家看这些官员上朝有什么特点?学生:站的整齐庄重严肃穿的衣服颜色不一样教师:在古代,官员上朝理事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丝毫不敢懈怠。
人教版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三单元第17课
同步训练
6.1644年4月,明朝末帝崇祯在绝望中自缢,标志着 大明王朝灭亡。最终推翻明朝的是( C )
A.后金 C.农民起义军
B.清朝 D.元朝
7.明朝灭亡的三大原因有“天灾、人祸、外扰”。下 面对明朝灭亡原因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C ) A.陕西北部一带连年大旱,饥民遍野 B.明朝末年,爆发了农民起义 C.清政权乘机占领北京,明朝灭亡 D.明朝政权的腐败
史海拾贝
在《重修华县志稿》中确有记载:“闯王刀系明末李 自成监造,献于露泽院堡之关帝庙者,久不生锈,现 匿存堡内。”
同步训练
能力提升
二、综合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从陕北发动革命……转战十余年,卒以 1644年3月推翻了明朝的统治。但是,可惜他的战友 们……为胜利所陶醉,忽视了关外的大敌,终于…… 遭受了失败。
——郭沫若
同步训练
材料二 明代中后期,皇帝多是沉迷享乐,疏于朝政。 当时皇室内部又钩心斗角,纷争不已,大臣们更是结 党营私,争权夺利。皇室贵族、宦官、官僚、地主等 疯狂兼并土地,肆意侵占民田,致使大量农民流离失 所。明朝末年,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 税,民众不堪重负,怨声载道……1644年4月,统治 长达276年的明王朝,最终被推翻了。
C(五十三刀),相传此刀术是李自成农民 起义军实用刀法,故名闯王刀。闯王刀以技击实践为 中心,编排套路结构严谨,布局匀称,运动清晰,招 数奇特,手法惊异,步法多变,美无花架,实而不华, 马上步下均适用。攻如猛虎下山,具迅雷不及掩耳之 势,防时稳如泰山,伺机相还。临阵应用,以攻为主, 先发制人。其特点是猛、快、巧、准。 关于李自成的闯王刀,还有这么一段故事。崇祯 十六年(1643年),李自成率大军三攻潼关,路经华 州露泽院村,特将宝刀留在关帝庙内“保佑一方平 安”。而另一种说法则为,李自成看到这里香火旺盛, 也想求关公助他一臂之力,所以把刀献到了关帝庙里。
七年级历史下册课本第十七课知识点
七年级历史下册课本第十七课知识点七年级历史下册课本第十七课即将学完,该记忆的知识点有哪些你知道吗?小编整理了关于七年级历史下册课本第十七课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七年级历史下册课本知识点:第17课君主集权的强化1、明朝后期,女真杰出首领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
1616年,努尔哈赤自立为汗,国号金,史称后金。
后来努尔哈赤迁都沈阳,后改称盛京。
皇太极改女真族名为满洲。
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清。
1644年,清军入关,迁都北京,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2、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措施:(1)设置内阁和六部,同时保留议政王大臣会议;(2)雍正帝时设立军机处;(3)大兴“文字狱”。
3、“文字狱”的消极影响:清朝的文字狱,造成了社会的恐怖,摧残了人才。
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从而禁锢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4、清朝君主集权的强化,在后来的历史上产生了什么影响?清朝君主集权的强化,起到巩固专制统治的作用,但也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七年级历史下册课本知识点(一)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1、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入侵我国台湾。
1662年,郑成功收复并开发台湾。
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2、1684年,清朝在台湾设置台湾府。
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3、17世纪中期,沙皇俄国侵略我国黑龙江流域,占领雅克萨和尼布楚。
清朝康熙皇帝带领清军和各族人民,进行了两次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结果沙俄政府被迫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问题。
4、1689年,中俄双方经过平等协商,签定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
这个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5、列举17世纪我国进行反侵略的历史事件:⑴郑成功收复台湾;⑵戚继光抗击倭寇;⑶第一次雅克萨自卫反击战;⑷第二次雅克萨自卫反击战七年级历史下册课本知识点(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1、顺治帝正式赐予五世__为“__喇嘛” 的封号;康熙帝又赐予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此后,历世__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本课主要讲述了清朝对全国的统治、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朝对西藏、新疆的管辖促进边疆地区的经济开发及与内地文化的交流,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了进一步巩固。
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今天祖国的伟大基业是五十六个民族共同缔造的。
【知识与能力目标】1、列举清初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所采取的措施。
了解清初平定准噶尔部贵族和大小和卓叛乱等史实;2、认清清初民族政策刚柔并济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习识读并绘制“清朝前期疆域图”,结合课文内容,按照地理方位说出清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的措施,文图结合,灵活处理学习材料;2、通过回答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综合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清初以及之前历代王朝加强对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管辖的史实,感受我们祖先开拓边疆地区的艰难历程,从而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团结和统一。
【教学重点】“达赖、班禅和驻藏大臣”与“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
【教学难点】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所涉及的区域广,空间跨度大,初一学生相应的地理知识准备不足,学生按照地理方位说出清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的措施比较难。
多媒体课件、挂图等【导入新课】复习巩固:1、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哪个朝代?---秦朝2、中国第一个统一全国的少数民族政权是哪个朝代?---元朝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王朝,如果你是清朝的统治者,你会采取怎样的统治方式呢?【进入新课】一、清朝对全国的统治清军入关又称入关战争,是指公元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中国东北以满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政权清朝的军队在明朝将领吴三桂的带引下大举进入山海关内、攻占京师(今中国北京)开始成为统治中国的中央政府的历史事件。
广义上是指1644年清军入关后镇压农民军、消灭南明诸政权等汉族反抗武装的一系列由北至南的统一中国的战争。
它标志着清朝在全中国统治的开始。
清朝的统治:清朝统治者进人北京后,以北京为都城。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7课 明朝的灭亡(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教案设计】
知识结构
课标要求
1、了解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2、知道满族入主中原。
教材分析
本课是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7课的内容“明朝的灭亡”。
本课由“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三个子目构成,
主要介绍了明朝灭亡的原因、经过。
本课对于学生学习清朝的建立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课时
1课时
明朝的灭亡
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政治腐败与社会动动
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重要原因
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过程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皇太极改国号清 清兵入关,李自成起义失败
政治:日益腐败
经济:土地兼并严重
教后反思
本课主要再现了明末农民起义和明亡清兴的过程,通过对明末农民起义的探讨学习,了解明末政治腐败的严重危害,知道农民战争对于明代封建秩序产生了猛烈地冲击与破坏。
继立的清王朝以明亡为借鉴,革除了明政府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诸多弊政,采取了一些有利于社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的措施,由此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这也是明末农民起义的历史作用,需要引领学生从多角度全面分析。
课后补充
(学生提问)补充人物相关知识:努尔哈赤、皇太极、多尔衮、吴三桂、袁崇焕
丰富学生的知
识,增加学生
的学习兴趣第17课明朝的灭亡【作业与板书设计】
【1.作业设计】
【同步测试】
一、单项选择:A组(巩固学习)
二、材料题:B组(拓展学习)
【2.板书设计】
第17课明朝的灭亡。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4课明朝的统治一、明朝的建立建立: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他就是明太祖。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目的:为了巩固统治,以强化皇权。
朱元璋强化皇权的措施★★:(一)在地方:1、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废行省,设三司)★★,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互不统属,从而使行省的权力分散。
2、先后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监控地方,巩固皇室。
(二)在中央:废除了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职权,并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废除丞相,撤中书省,权分六部)★★(三)军事方面:分散兵权(把大都督府一分为五),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分散兵权,统归并部)★★,皇帝直接掌握了军事大权。
(四)监察方面:朱元璋设立了由皇帝直接指挥的特务机构锦衣卫;★★明成祖又成立了同类机构东厂。
(区分开朱元璋设立锦衣卫,明成祖成立了东厂)。
(五)思想上:加强思想控制、实行“八股取士”。
★★(六)立下“祖制”,规定子子孙孙不得改变他的做法。
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立是明朝君主集权高度强化的表现。
评价(影响):地方和中央的各个部门,既互不统属,又互相牵制,各自直接向皇帝负责,这样就使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
三、科举考试的变化变化:1、明朝规定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
★★2、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
★★3、文体格式严格限于“八股文”,应考者不能随意发挥。
★★影响:1、八股文内容空疏,形式呆板,又脱离实际,禁锢思想。
★★(八股文的危害)2、应试的人为了能够被录取,只有死读“四书”“五经”,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
四、经济的发展农业上:明代引进了原产于南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
手工业:1、纺织业:棉纺织业在明代已从南方推向北方,南北方都涌现出一批棉纺织业基地。
第十七课--明朝的灭亡
“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
不纳粮。”
第十页,编辑于星期三:点 五十八分。
崇祯帝自缢之处
1643年,李自成率军攻入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顺, 1644 年4月,百万大军在李自成的统一指挥下,对北京城发起猛
烈进攻,不到两天,就攻进城内,明末皇帝崇祯帝在绝望中
羊,长达后当过兵。陕西爆发农民起义后,他投奔义军。由
于他英勇善战,被称为“闯将”。后来他成为起义队伍的领
袖,人称“李闯王”。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三:点 五十八分。
口号:“均田免赋”
“均田免赋”口号反映了广大农民希望得到 土地
和减免 赋税, 要求 平等平均 的迫切愿望,因此大大激发
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
自缢,统治长达 276 年的明王朝,最终被农民起义推翻了。
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三:点 五十八分。
想一想: 广大民众为什么欢迎和拥 护李自成的起义军?
(1)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深得民心。 (2)起义军纪律严明,
( 3 )明朝政府腐败,还不断征收各种赋税,民心尽失, 这是根本原因。
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三:点 五十八分。
三、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1616 年,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大金,
史称后金。
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三:点 五十八分。
1635 年,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 1636 年,改国号
为清。
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三:点 五十八分。
明朝灭亡后,吴三桂投降清朝,引清兵入关,并与清军 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李自成在山海关交战失利,退
回北京,转战各地,最后失败。
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三:点 五十八分。
探讨李自成农民军失败的原因
3.17明朝的灭亡核心素养目标课件+++2022-2023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2)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深得民心。
(3)李自成规定了严明的军纪,不许枉杀一人。 (4)所到之处不仅秋毫无犯,还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
(5)李自成建立政权,以作号召 。
探究活动
部编版七年级下 册
分组讨论:结合所学,讨论“均田”与“免赋” 的含义,以及“均田免赋”这一口号的进步性。
相对于过去的农民起义,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有哪些突出特点? 目标明确 规模浩大作战勇敢百姓欢迎
三、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1.满洲兴起
1616年,努尔哈赤基本统一了 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大金, 史称后金;
1635年,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 1636年,改国号为大清。
努尔哈赤 皇太极
2.清兵入关
明军将领吴三桂 降清,引清兵入关, 多尔衮率八旗军与吴三 桂合兵,在山海关内外 会战李自成。李自成 在山海关交战失利, 退回北京后转战各地, 最后失败。
原因是( A )
①皇帝昏庸,少问政事 ②宦官利欲熏心,权 力膨胀 ③朝臣阿谀奉承,治国无方 ④藩王 势力太大,亟须监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下面是满洲贵族兴起和清朝建立过程中发生
的重大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B)
①建立后金 ②改国号为清 ③迁都北京
④统一女真各部
A.①②③④
《闯王进京》图
展示目标
核心素养教学目标
1唯物史观;通过阅读教材,知道明朝中后期政治危机与社会动荡的表现,是造成明 朝灭亡的重要原因。认识政治腐败导致明朝中后期的统治危机,反映了君主专制的
腐朽;认识明末农民起义推翻明朝的腐朽统治,推动了历史的前进。培养学生培养 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2.史料实证;运用相关图文史料 ,了解明朝末年黑暗的政治统治;了解明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李闯王推翻明朝 的基本过程;把握后金的发展和清兵入关的基本史实。3、历史解释;通过观看视频 ,阅读教材,知汲取道后金的发展和清兵入关的基本史实;小组合作讨论明朝灭亡 的原因。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4 、时空观念;识读《明末农民战争示意图》了解李自成推翻明朝的过程,提高从图中 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的时空观。5、家国情怀;.历史上崇祯帝是一个非 常勤奋的皇帝,但也无法挽救明朝的覆灭,从中认识到明朝腐败政治的巨大破坏力 ,从而可以理解现阶段为什么我国反腐力度如此之大。2.从吴三桂引清兵入关中得出 一个较为正确的历史、人生、民族观。
广西桂林市雁山区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课件
2019/10/18
23
谢谢欣赏!
2019/10/18
24
• 传说李自成被杀的地方—湖北九宫山
•课后活动(第87页)
• 1、答:当时土地贫瘠的陕西西北部连年大旱,颗粒无收,到处都有 饥民,许多农民只能吃蓬草、树皮等为生,甚至出现人吃人惨剧。但 是官府却不顾人民死活,继续催老百姓交赋税。
编后语
折叠课件作用 ①向学习者提示的各种教学信息; ②用于对学习过程进行诊断、评价、处方和学习引导的各种信息和信息处理; ③为了提高学习积极性,制造学习动机,用于强化学习刺激的学习评价信息; ④用于更新学习数据、实现学习过程控制的教学策略和学习过程的控制方法。 对于课件理论、技术上都刚起步的老师来说,POWERPOINT是个最佳的选择。因为操作上非常简单,大部分人半天就可以基本掌握。所以,就可以花心思
向贫苦百姓发放钱粮
均田免赋可以实 现么?为什么?
当时的生产 力无法实现。
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清太祖努尔哈赤 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建立八旗制度,国号大金,史称后金。
清1太63宗5年皇,太皇极太极改族名为满洲,1636年,改国号为清。
清朝士兵
明朝将领吴三桂投靠了清朝
李自成军队与清朝军队激战的地方:山海关
陕北起义
进军中原 均田免粮
攻克西安 建立大顺
攻克北京 推翻明朝
崇祯皇帝上吊自杀的大树
当时流行这样的歌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 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朝求升,暮求合,进 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读欢悦。”
想一想:广大民众为什么欢迎和拥护李自成的起义军?
“均田免赋”
军纪严明,不得侵占民房,严禁抢掠
• 明朝皇帝的陵墓群----十三陵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 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学考点击
1.明清帝国更替的相关知识可以采用列表的方法帮
朝代 明朝 清朝
建国时间 1368年 1636年
开国皇帝 朱元璋 皇太极
都城 南京(后迁都北京 盛京(后迁都北京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2.本课可以结合前面学过的知识,绘制时间轴,帮助
历事件。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1.明朝灭亡的原因
(1)明代中后期,政治腐败。皇帝沉迷享乐,疏于朝政。皇
角,纷争不已,大臣们结党营私,争权夺利。
(2)朝政的混乱,造成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下降,官吏贪赃
般盘剥。
(3)明朝末年,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阶
(4)陕西北部连年的自然灾害加剧社会矛盾。
(5)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2.比较李自成起义与陈胜、吴广起义
项目 原因
时间 领导人
建立政权
李自成起义 陈胜、 明末,政治腐败,财政危机,阶级矛盾异 常尖锐;陕北一带连年大旱,饥民遍野, 秦朝的暴政; 纷纷起义 公元 明末 李自成 陈胜 大顺
提出口号
作用 地位
“均田免赋”
推翻了明朝的统治 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 • • • • • • • • • • • • • • • • • • •
1、快乐总和宽厚的人相伴,财富总与诚信的人相伴,聪明总与高尚的人相伴,魅力总与幽默的人相伴,健康总与阔达的人相伴。 2、人生就有许多这样的奇迹,看似比登天还难的事,有时轻而易举就可以做到,其中的差别就在于非凡的信念。 3、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仅仅是环境,其实是心态在控制个人的行动和思想。同时,心态也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和成就,甚至一生。 4、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了不起,也永远有人比更强;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不幸,永远有人比你更不幸。 5、也许有些路好走是条捷径,也许有些路可以让你风光无限,也许有些路安稳又有后路,可是那些路的主角,都不是我。至少我会觉得,那些路不是自己想要的。 6、在别人肆意说你的时候,问问自己,到底怕不怕,输不输的起。不必害怕,不要后退,不须犹豫,难过的时候就一个人去看看这世界。多问问自己,你是不是已经为了梦想而竭尽全力了? 7、人往往有时候为了争夺名利,有时驱车去争,有时驱马去夺,想方设法,不遗余力。压力挑战,这一切消极的东西都是我进取成功的催化剂。 8、真想干总会有办法,不想干总会有理由;面对困难,智者想尽千方百计,愚者说尽千言万语;老实人不一定可靠,但可靠的必定是老实人;时间,抓起来是黄金,抓不起来是流水。 9、成功的道路上,肯定会有失败;对于失败,我们要正确地看待和对待,不怕失败者,则必成功;怕失败者,则一无是处,会更失败。 10、一句简单的问候,是不简单的牵挂;一声平常的祝福,是不平常的感动;条消息送去的是无声的支持与鼓励,愿你永远坚强应对未来,胜利属于你! 11、行为胜于言论,对人微笑就是向人表明:我喜欢你,你使我快乐,我喜欢见到你。最值得欣赏的风景,就是自己奋斗的足迹。 12、人生从来没有真正的绝境。无论遭受多少艰辛,无论经历多少苦难,只要一个人的心中还怀着一粒信念的种子,那么总有一天,他就能走出困境,让生命重新开花结果。 13、当机会呈现在眼前时,若能牢牢掌握,十之八九都可以获得成功,而能克服偶发事件,并且替自己寻找机会的人,更可以百分之百的获得成功。 14、相信自己,坚信自己的目标,去承受常人承受不了的磨难与挫折,不断去努力去奋斗,成功最终就会是你的! 15、相信你做得到,你一定会做到。不断告诉自己某一件事,即使不是真的,最后也会让自己相信。 16、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领悟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17、出发,永远是最有意义的事,去做就是了。当一个人真正觉悟的一刻,就是他放弃追寻外在世界的财富,开始追寻他内心世界的真正财富。 18、幻想一步成功者突遭失败,会觉得浪费了时间,付出了精力,却认为没有任何收获;在失败面前,懦弱者痛苦迷茫,彷徨畏缩;而强者却坚持不懈,紧追不舍。 19、进步和成长的过程总是有许多的困难与坎坷的。有时我们是由于志向不明,没有明确的目的而碌碌无为。但是还有另外一种情况,是由于我们自己的退缩,与自己“亲密”的妥协没有坚持到底的意志,才使得机会逝去,颗粒无收。 20、任何人都不可以随随便便的成功,它来自完全的自我约束和坚韧不拔的毅力。永远别放弃自己,哪怕所有人都放弃了你。
初中历史七年级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区一等奖)
第17课明朝的灭亡教学设计授课人:王美娜学校:营口市第一中学单元: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课时:1课时版本:人教2011课标版(2016起始)年级:七年级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知识目标:了解明朝中后期的社会危机、李自成起义、满洲兴起与清军入关等史实。
2.能力目标:(1)通过解说词、图片、地图介绍等方式,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丰富的想象力以及观察图的能力。
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使其学会合作、学会学习。
(2)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和论从史出的历史意识。
(3)培养学生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搜集历史信息的途径和方法,培养查找、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如等多种手段,查询资料并结合教材采用自主学习探究、识图法、合作探究等教学方法,重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师生、生生互动,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激活思维,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2)、利用史料,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历史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政治腐败导致了明朝中后期的统治危机,反映了君主专制的腐朽,腐朽的统治激化了阶级矛盾,引发农民起义。
明末农民起义推翻明朝,推动历史前进。
二、学情分析(1)七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利用图片和动画视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对学习产生兴趣。
利用多种手段特别是网络信息技术收集与整理历史信息的能力。
(2)七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特别是对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收集、探究问题兴趣浓厚,喜欢展示自我,表现自我。
分析史料,培养论从史出的历史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明朝灭亡的原因;李自成起义;难点:明朝灭亡的原因;明朝走向灭亡的过程中清朝建立;四、现代信息技术资源动画演示PPT课件、自己制作的微视频、无线终端()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师:请同学们看几幅图片,除了这些之外你还能想到关于明朝的哪些情况生:答(略)师:同学们的介绍涉及了明朝的各个方面,明朝它是一个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王朝,曾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如此强大的王朝最终也被推翻了,那它是被谁推翻的呢又是怎样推翻的呢这节课我们共同来学习“第17课明朝的灭亡”(二)、讲授新课1、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师:同学们把书翻开,阅读教材84页-85页第一框题的所有内容,结合书中的图片,了解明朝中后期的社会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7课明朝的灭亡
一、选择题
1.明朝中后期政治日益腐败,统治危机加深,其主要表现有( )
①皇帝昏庸②大臣结党营私③八股取士
④皇室内部纷争⑤土地兼并严重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解析】选C。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明末政治腐败,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
明末政治腐败、危机加深,主要表现在政治、经济上。
八股取士是思想文化方面的政策。
2.关于明朝中后期百姓的处境,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各级官吏贪赃枉法,对民众百般盘剥
B.皇室贵族、宦官、官僚、地主等疯狂兼并土地,肆意侵占农田
C.大量农民流离失所
D.社会经济明显好转,农民地位有所上升
【解析】选D。
明朝中后期各级官吏贪赃枉法,土地兼并严重,失去土地的农民众多,大量农民流离失所,这是导致明末农民起义的原因。
D错误。
3.[明]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写道:“吴中(苏州一带)之民,有田者什一,为人佃作者十九。
”这主要反映了( )
A.官吏贪赃枉法
B.土地兼并严重
C.民众不堪重负
D.农民流离失所
【解析】选B。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
材料的大意是苏州一带的农民,有田的只占十分之一,租种土地的佃户占十分之九。
可见当时土地兼并严重。
4.大一统的王朝屡屡被农民起义推翻,一再印证了“舟水之喻”。
秦末和明末农民起义的共同点是
( )
A.以民间宗教为组织形式
B.带有反民主压迫的特色
C.为反抗苛政而举兵
D.以“平等”的口号相号召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
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是秦的暴政。
明末农民起义原因是政治腐败引发农民不堪重负。
二者都因反抗苛政而举兵,故选C。
5.某次起义中有歌谣唱道:“吃他娘,穿他娘,吃穿不尽有闯王,不当差,不纳粮。
”这次起义爆发于
( )
A.秦朝末年
B.唐朝末年
C.元朝末年
D.明朝末年
【解析】选D。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辨别能力。
通过题干中“闯王”“不纳粮”等关键词可知,这次农民起义为明朝末年爆发的李自成起义,起义军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
6.下图是《明末农民战争》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灭亡明朝的人物和时间是
( )
A.李自成1643年
B.李自成1644年
C.张献忠1644年
D.吴三桂1644年
【解析】选B。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明朝的灭亡,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1644年4月,李自成率军攻占北京,明朝灭亡。
7.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进入中原后,得到了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队伍很快发展到100多万人。
这得益于( )
A.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
B.严明的军纪
C.李自成的英明领导
D.严禁抢掠农民
【解析】选A。
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进入中原后,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队伍很快发展到100多万人。
8.努尔哈赤是女真族杰出的首领。
他的事迹包括( )
①统一女真各部②改女真为满洲
③建立后金④设立军机处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解析】选C。
本题为组合型选择题,考查努尔哈赤的事迹。
皇太极改女真为满洲;雍正皇帝设立军机处;努尔哈赤的功绩是统一女真各部和建立后金。
9.阎崇年在央视《百家讲坛》上讲述《明亡清兴的60年》吸引了众多历史爱好者。
其中讲到“皇太极新政”时,我们不可能听到的内容是( )
A.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
B.改女真为满洲
C.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清
D.重视发展生产,改革内政
【解析】选A。
本题为逆向型选择题,可以采用排除法。
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大金,史称后金。
10.驻守重镇山海关,明朝灭亡后降清,并引清军入关的明朝将领是( )
A.李自成
B.吴三桂
C.多尔衮
D.吴应熊
【解析】选B。
从题干“山海关”“引清军入关”“明朝将领”等关键信息可知,此人是吴三桂。
李自成是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多尔衮是清朝的摄政王,吴应熊是吴三桂的儿子。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
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
”
——明末歌谣材料二“金江山,银江山,闯王江山不纳粮。
”
——明末歌谣
(1)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
(2)上述材料中“闯王”指的是谁?他为什么受到人民的爱戴?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李自成领导的明末农民起义,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由材料中“闯王”及内容,可以看出反映的历史事件是明末农民起义或李自成起义。
在此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所学回答本题。
答案:(1)明末爆发农民起义。
(2)李自成。
提出“均田免赋”口号;在向北京进军中,沿途一民不杀,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努尔哈赤播下了“康乾盛世”的种子,也埋下了“光宣衰世”的基因。
他是大清帝国的奠基人,二十五岁统一了女真各部,后脱离明朝建立了后金政权。
材料三努尔哈赤去世后,皇太极受推举袭承汗位,在位期间,发展生产,增强兵力,不断对明作战,公元1635年,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在沈阳称帝,后改国号为清,为下阶段大清迅速扩展入主中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结合材料一、二说出努尔哈赤的功绩。
想一想,努尔哈赤同宋元时期的几位少数民族首领有哪些共同之处。
(2)结合材料三说出皇太极的功绩。
(3)元朝和清朝是我国历史上由两个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全国的封建王朝。
它们前期的历史发展进程有许多相似之处。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的比较。
朝代元朝清朝
统一各部
建国
改国号
都城
【解析】第(1)题的第一问、第(2)(3)题旨在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结合所学史实归纳。
宋元时期的少数民族首领有阿保机、阿骨打、元昊、铁木真等,他们同努尔哈赤都完成了本民族的统一,建立政权,发展经济,推动本民族的发展,为边疆地区的开发、国家的统一作出了贡献,他们都是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军事家。
答案:(1)功绩: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反抗明朝压迫;迁都沈阳。
共同之处:努尔哈赤和阿保机、阿骨打、元昊、铁木真等少数民族首领都统一本民族各部;建立政权,推动本民族的发展;都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2)发展生产,改革内政;改女真族名为满洲;改国号为清;加强对明朝的攻势。
(3)
朝代元朝清朝
统一各部成吉思汗(铁木真) 努尔哈赤
建国忽必烈皇太极
改国号元清
都城大都沈阳(后迁都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