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太平鼓舞艺术

合集下载

湘西苗族鼓舞的价值

湘西苗族鼓舞的价值

湘西苗族鼓舞的价值湘西苗族鼓舞是湖南省湘西地区苗族人民的传统舞蹈艺术,是苗族群众日常生活和各种节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苗族鼓舞融合了苗族人民的生产劳作和宗教崇拜,以其独特的韵律和舞姿形式,体现了苗族人民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精神。

湘西苗族鼓舞具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价值,对于传承和弘扬苗族文化、推动地方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

湘西苗族鼓舞是苗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深厚的历史传统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苗族鼓舞源自苗族人民的生产劳作和宗教信仰,其舞蹈动作和韵律节奏都与苗族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

在播种、收割、婚嫁、祭祀等重大节庆活动中,苗族鼓舞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为苗族人民生活的一部分。

苗族鼓舞不仅在表演形式上有独特的韵味,更是苗族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

苗族鼓舞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浓厚的地方特色,是苗族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的象征。

湘西苗族鼓舞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

苗族鼓舞以其独特的舞蹈形式和精湛的技艺,展示了苗族人民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悟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苗族鼓舞在表演形式上既有独特的节奏感和魅力,又有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和欣赏价值。

在舞蹈动作上,苗族鼓舞以其轻盈飘逸的舞姿和婉转舒展的动作,展现了苗族人民对自然美的理解和生活态度。

在音乐演奏上,苗族鼓舞以其悠扬婉转的鼓声和激昂热烈的舞曲,表现了苗族人民无尽的活力和激情。

苗族鼓舞的表演形式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更是对苗族文化的一种有力宣传。

湘西苗族鼓舞是苗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

苗族鼓舞融合了苗族人民的民俗风情、宗教信仰和自然感悟,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苗族鼓舞以其包容性和亲和力,凝聚了苗族人民的情感和意志,成为苗族人民文化认同和精神归属的重要象征。

苗族鼓舞通过表演形式和艺术表达,传递了苗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崇拜和对未来的期待,体现了苗族人民的开放包容和热情好客。

在苗族人民的传统节庆活动中,苗族鼓舞更是成为人们情感交流和表达民族情感的平台,凝聚了苗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和信仰。

兰州太平鼓文化表演解析

兰州太平鼓文化表演解析

兰州太平鼓文化表演解析那贞婷【摘要】兰州太平鼓是兰州地区独特的民间鼓舞形式.此种鼓舞形式是兰州地区传统文化承载的标志民俗之一.兰州太平鼓作为表演事件在事件场景、事件形式及文化表演产生的符码三个方面体现出了其特质及内涵.【期刊名称】《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6(016)002【总页数】4页(P38-41)【关键词】兰州太平鼓;表演理论;文化表演【作者】那贞婷【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中文系,甘肃兰州,7300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J722.2表演是交流行为的一种方式,是交流事件的一种类型。

表演通常标示着一种在审美上是显著的、被升华的交流模式,它以某种特殊的方式被框定,并在观众面前被展示。

对于表演、表演的实际施行的分析,凸显着交流过程的社会、文化和审美的维度[1]65。

兰州太平鼓作为甘肃兰州典型的地域文化活动,体现了浓重的文化表演特性。

本文从表演理论入手,探讨兰州太平鼓在事件场景、事件形式及符码三个方面的文化内涵。

对“表演”一词,民俗学与人类学领域里存在两种重要的看法:第一种看法从言语艺术的角度认为表现是一种特殊的、艺术的交流方式,其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是当代美国著名民俗学、人类学家理查德·鲍曼。

第二种观点把表演看成一种特殊的、显著的事件,此种观点源于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埃米尔·迪尔凯姆、法国民俗学家阿诺德·凡·根纳普、英国学者简·埃伦·哈里森的传统,主要关注文化表演的符号学,即致力于“文化表演”的研究,其形成与发展的学术背景与第一种观点的学术史有些不同。

这一视角的形成深受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的影响,特别是他的重要著作《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Elementary Forms of the Religious Life,1912)认为社会关系是无形的、抽象的,但是当人们通过仪式聚合在一起,他们采用一系列象征符号和一系列象征性行动,达到对社会关系的理解。

湘西苗族鼓舞的价值

湘西苗族鼓舞的价值

湘西苗族鼓舞的价值湘西苗族鼓舞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

湘西苗族鼓舞是苗族文化中的瑰宝,它承载了苗族人民的历史记忆和文化遗产。

在苗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鼓舞不仅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更是一种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

鼓舞中所传达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为苗族人民提供了自我认同和文化认同的依据。

鼓舞也成为了苗族文化的重要代表,体现了苗族人民对于生活、自然、宇宙等方面的理解和追求,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湘西苗族鼓舞具有深厚的民族风情和民族精神内涵。

湘西苗族鼓舞是苗族人民生活和精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反映了苗族人民对于自然环境和生活状态的理解和追求,更承载了苗族人民对于美好生活和幸福愿望的表达。

鼓舞中的舞姿、服饰、音乐等元素,都充分展现了苗族人民的民族风情和民族精神,让人们更加深切地感受到苗族文化的魅力和魂魄。

在当今多元文化的背景下,湘西苗族鼓舞凭借其独特的民族特色和文化魅力,成为了吸引人们关注和参与的重要平台,传递了丰富的民族情感和文化成果。

湘西苗族鼓舞具有重要的社会教育和价值引领作用。

鼓舞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苗族社会中扮演了重要的社会教育和价值引领的角色。

通过鼓舞的表演和传承,苗族人民不仅可以感受到自己民族的独特魅力和丰富内涵,更可以发现和传承自己的民族文化和精神遗产,增强对于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鼓舞还可以促进苗族人民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增进了社会和谐与团结。

在当代社会,湘西苗族鼓舞的发展和传承,有助于培养和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精神追求,形成了社会教育和价值引领的独特功能。

湘西苗族鼓舞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深厚的民族风情和精神内涵、重要的社会教育和价值引领作用,以及重要的旅游和经济价值。

它不仅是苗族人民生活和精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共同传承和珍视。

希望湘西苗族鼓舞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支持,为苗族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太平有象舞蹈赏析

太平有象舞蹈赏析

太平有象舞蹈赏析
太平有象舞蹈是一种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舞蹈形式。

它以舞者身
体的姿态和动作来表达寓意深远的主题,通过舞蹈动作的准确性、流
畅性和美感,向观众传达情感和思想。

太平有象舞蹈的名称中,“太平”代表和平、安宁,象征社会的
和谐与稳定。

这种舞蹈在表演中通过舞者的姿态和动作,展示出和谐
的景象和美好的愿景。

舞蹈的设计和编排,旨在通过舞蹈的美感和动
态来呈现出一个和谐的世界。

太平有象舞蹈的赏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舞者的表
演技巧与舞蹈动作的准确性非常重要。

舞者需要具备良好的身体控制
能力和灵活性,以展示出舞蹈动作的完美协调。

其次,舞蹈的节奏和
配乐在整个表演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舞蹈动作的节奏要与音乐的旋
律相契合,通过音乐的引导来实现舞者之间的协调与合作。

最后,舞
蹈的舞台布景、服装和道具的设计也对整个表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些元素的和谐统一,能够为观众创造出视觉上的享受,增强对舞蹈
表演的欣赏力度。

太平有象舞蹈不仅在舞台上展示了艺术之美,更重要的是通过它
所表达的和平与和谐的主题,传递了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追求。

它用
舞蹈的语言向观众传递了积极向上的情感与价值观,给人们带来了心
灵与精神的愉悦。

总的来说,太平有象舞蹈是一种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舞蹈
技巧的艺术表演形式。

它通过舞者的表现力和艺术创作,向观众传递
和平与和谐的美好理念,引导人们追求心灵与社会的和平,呈现了高
度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

湘西苗族鼓舞的价值

湘西苗族鼓舞的价值

湘西苗族鼓舞的价值湘西苗族鼓舞是一种特有的少数民族舞蹈形式,源自湘西苗族的生活、劳动和宗教仪式,始于苗族民间,流传于苗族聚居的地方,在当地有着悠久的历史。

湘西苗族鼓舞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了湖南地域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价值。

湘西苗族鼓舞的价值在于其对当地社会的影响。

湘西苗族鼓舞不仅仅是一种舞蹈形式,更是苗族民众生活的一部分。

在苗族聚居的地方,湘西苗族鼓舞贯穿了苗族人民的日常生活,成为了他们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苗族人民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参与鼓舞活动,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情感交流,增强了乡土情怀和民族认同感。

湘西苗族鼓舞也成为当地社会文化交流的重要形式,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推动了多元文化的发展。

湘西苗族鼓舞的价值在于其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推动。

随着湘西苗族鼓舞的传承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文化创意产业得到了发展。

湘西苗族鼓舞不仅在舞蹈形式上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更在服饰、音乐、舞台等方面有着独到的设计和表现,这为当地的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创作灵感。

当地的手工艺品、服饰、音乐等产品也因湘西苗族鼓舞这一文化形式的推动而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推广。

湘西苗族鼓舞所带动的文化创意产业不仅丰富了当地的文化生活,更为苗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支持。

湘西苗族鼓舞作为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价值。

它不仅是苗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更是对当地社会和文化的影响和推动,是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支持,更是跨文化交流和文化融合的重要载体。

湘西苗族鼓舞的价值不仅在于它的独特魅力和艺术表现,更在于它对当地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和推动,以及文化传承和交流的促进。

希望湘西苗族鼓舞能够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为苗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兰州太平鼓舞的生存现状分析

兰州太平鼓舞的生存现状分析

兰州太平鼓舞的生存现状分析作者:牛睿斌来源:《北方音乐》2018年第02期【摘要】兰州太平鼓舞是甘肃兰州地区的一种民间地方艺术,是当地非常重要的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文通过对于兰州太平鼓舞的生存环境和现在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兰州太平鼓舞的生存现状,以及其在传承發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为其日后的传承发展与保护提出了相应措施,旨在为兰州太平鼓舞的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与思想借鉴。

【关键词】兰州;太平鼓舞;生存现状;传承与发展;保护【中图分类号】J722 【文献标识码】A一、兰州太平鼓舞的生存现状由于受到现代都市文化的剧烈冲击,当下民间曲艺形式都或多或少地面临着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重大改变,有的甚至面临消亡。

兰州太平鼓舞作为甘肃兰州地区的一种民间地方艺术,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破坏和影响。

但是,兰州太平鼓在今天仍然有有它的生存空间,这当然也是有一定的原因。

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对本土文化的保护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这些都是兰州太平鼓舞文化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仍能占据一定生存空间的重要原因。

二、兰州太平鼓舞在传承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一)传承人日渐减少兰州太平鼓舞以往的传承模式主要有三种,即师徒传承、企业传承和社会传承。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传承的方式已经逐渐减少,师徒传承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大多数家长选择将小孩送入学校接受常规教育,很少会有家长愿意在自己的小孩年己尚小的时候送去学习专门的民间艺。

社会传承的影响力也不如以往。

这直接导致了兰州太平鼓舞传承人数的日渐减少,不利于传承发展。

(二)现代流行文化的强烈冲击由于现代流行文化的迅猛发展及网络信息化的普及,人们对兰州太平鼓舞这类传统民间艺术的关注越来越少。

对流行文化的追求和喜爱利用网络就能观看的各类节目使人们的选择越来越多样化,对民间艺术的兴趣减少,太平鼓舞的生存空间受到影响,其传播发展也存在阻碍。

满族太平鼓舞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满族太平鼓舞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满族太平鼓舞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满族太平鼓是满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独特的音乐形式和表演艺术。

它源于满族民间的战争歌舞,代表着满族人民的团结和勇敢,展示了他们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

近年来,满族太平鼓在发展中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和创新,展现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

本文将对满族太平鼓的现状及未来趋势进行分析。

首先,满族太平鼓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

作为满族文化的代表,太平鼓不仅在传统节日和庆典活动中得到演出,还成为了许多文化交流、旅游推广和演艺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满族太平鼓,欣赏其独特的韵律和激情四溢的表演。

这种关注和认可,为满族太平鼓的传承和创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满族太平鼓在发展中注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传统的太平鼓演出通常较为庄重,着重表达满族的战斗精神和英勇形象。

而现代的太平鼓演出则更加注重舞美和舞技的表现,增加了音乐元素的多样性和艺术性。

这种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发展方式,使满族太平鼓在表演形式、演出效果和艺术表达方面具备了更多的变化和创新,更能够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

此外,满族太平鼓也在推广和传承方面采取了多种有效措施。

一方面,通过举办太平鼓比赛和演出,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和支持。

这些活动为年轻一代提供了学习和展示的平台,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太平鼓表演者和传承者。

另一方面,满族太平鼓也借助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力量,通过音乐录制、视频传播和线上教学等方式,将满族太平鼓的知识和技艺传递给更广泛的受众。

未来,满族太平鼓的发展趋势将更加多样和前景可期。

在文化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满族太平鼓将与其他文化形式相互交流和融合,创造出更加丰富多样的表演形式。

同时,满族太平鼓也可以向国际舞台延伸,通过参与国际文化交流和演出活动,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友谊。

另外,满族太平鼓的保护和传承也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现如今,许多传统文化形式正面临着流失和衰退的危机,满族太平鼓也不例外。

延边朝鲜族传统舞蹈平鼓舞的表演特征研究

延边朝鲜族传统舞蹈平鼓舞的表演特征研究

延边朝鲜族传统舞蹈平鼓舞的表演特征研究作者:暂无来源:《尚舞》 2020年第10期韩溆【摘要】延边朝鲜族传统舞蹈平鼓舞是延边朝鲜族地区舞蹈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是一种舞蹈艺术,而且还是一种表演艺术。

研究延边朝鲜族传统舞蹈平鼓舞不仅对朝鲜族舞蹈的发展本身有着重大意义,为未来舞台表演形式的多样化提供珍贵资料,而且其特有的表演艺术形式与成就,对中国未来舞蹈艺术的大发展、大繁荣都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延边朝鲜族;平鼓舞;表演特征1.延边朝鲜族传统舞蹈“鼓舞”的流源鼓作为朝鲜族的一种打击乐器,在历经千百年的民族文化发展中逐渐与朝鲜族的舞蹈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独具朝鲜族风格特色的“鼓舞”形式。

我国延边朝鲜族传统舞蹈平鼓舞是基于流传在我国朝鲜族区域的特殊演剧“潘索里”(亦称“板索里”)的形式所演变而来。

潘索里是一位唱者伴着鼓手的鼓伴奏,通过“歌”“说”“动作”来传达戏剧性长篇故事的朝鲜传统表演艺术。

其中,“潘索里”分为“东西”两种风格,也称为“东便制”和“西便制”,“东便制”的表演节奏快而有力,声音雄厚高亢;“西便制”则缓慢沉郁,声音顿挫而多变。

这种“鼓舞”的形式并不是以鼓作为单纯的道具在舞蹈表演中进行肢体的创作表现,而是将鼓的造型形态、音乐节奏、舞者打击的技巧与朝鲜族的舞蹈风格相互结合,形成了鼓、乐、舞为一体的综合性舞蹈艺术形态,既丰富了朝鲜族民族舞蹈文化的类型,又形成了我国民族舞蹈独树一帜的审美风格。

2.延边朝鲜族传统舞蹈平鼓舞概述民族性舞蹈皆是从本民族文化艺术的根源中衍生出来的一种最原始、最直接的艺术表达方式。

有的是从日常生活中发掘而来,有的则是从已发掘的艺术形式中经过提炼再加工所诞生。

我国延边朝鲜族传统舞蹈平鼓舞的舞台化表演形式即属于后者,它来自于1977年延边朝鲜地区朝鲜族的曲艺艺术“平鼓演唱”,这种曲艺艺术又是从一种朝鲜族古老的“唱谈”发展而来。

朝鲜族的鼓舞一般分为平鼓舞、长鼓舞、圆鼓舞等类型,其中以平鼓舞在朝鲜族流传最为广泛、影响力最大。

太平有象舞蹈赏析

太平有象舞蹈赏析

太平有象舞蹈赏析摘要:一、太平有象舞蹈概述二、太平有象舞蹈的象征意义三、太平有象舞蹈的艺术特点四、太平有象舞蹈的传承与发扬正文:一、太平有象舞蹈概述太平有象,汉语成语,意思是天下太平,人民安乐。

而“太平有象舞蹈”正是以此成语为创作灵感,将太平盛世的景象用舞蹈的形式呈现。

这种舞蹈起源于中国古代,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一种寓意吉祥、喜庆的传统舞蹈。

在各种节庆活动中,太平有象舞蹈都是必不可少的表演节目,以祈求国泰民安、繁荣昌盛。

二、太平有象舞蹈的象征意义太平有象舞蹈的主题围绕着“太平”、“有象”两个关键词展开,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

首先,“太平”寓意国家繁荣昌盛、社会安定和谐,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其次,“有象”在古代汉语中,“象”与“祥”谐音,寓意吉祥如意。

同时,大象作为动物中的巨兽,也象征着力量和稳重。

因此,太平有象舞蹈既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又传递了对国家和民族的自豪与热爱。

三、太平有象舞蹈的艺术特点太平有象舞蹈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艺术特点。

从舞蹈动作来看,它要求舞者模仿大象的姿态,如漫步、嬉戏、摆尾等,充满趣味性和观赏性。

同时,舞蹈中还融入了其他民间舞蹈的元素,如扭秧歌、踩高跷等,使整个舞蹈更加丰富多彩。

从音乐伴奏来看,太平有象舞蹈通常以锣鼓、钹等打击乐器为主,节奏明快、欢快,烘托出场面的喜庆氛围。

从服饰道具来看,舞者通常身穿华丽的民间服饰,如旗袍、马褂等,头戴大象造型的头饰,栩栩如生。

此外,舞蹈中还会使用道具,如扇子、灯笼等,以增强舞蹈的艺术效果。

四、太平有象舞蹈的传承与发扬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太平有象舞蹈需要我们继续传承和发扬。

首先,我们要加强对太平有象舞蹈的历史、起源、发展等方面的研究,深入挖掘其中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其次,要通过举办各类舞蹈比赛、演出活动,推广太平有象舞蹈,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种传统舞蹈。

最后,要加强对太平有象舞蹈的传承与创新,将现代元素融入其中,使之更具时代感和观赏性,从而让太平有象舞蹈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幼儿园小班太平鼓舞教案

幼儿园小班太平鼓舞教案

幼儿园小班太平鼓舞教案一、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太平鼓舞的起源和特点,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和动手能力,提高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

3. 让幼儿学会简单的太平鼓舞动作,提高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和表演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太平鼓舞的起源和特点,学会太平鼓舞的基本动作。

2. 教学难点,让幼儿掌握太平鼓舞的节奏和动作,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准备。

1. 太平鼓,为每个幼儿准备一只太平鼓。

2. 音乐,准备太平鼓舞的音乐,确保音乐的质量和节奏感。

3. 教具,准备一些简单的教具,如彩色带、绳子等。

四、教学过程。

1. 了解太平鼓舞。

让幼儿围坐在一起,向他们介绍太平鼓舞的起源和特点,播放太平鼓舞的视频,让幼儿感受太平鼓舞的魅力。

2. 学习太平鼓舞的基本动作。

1)教师示范太平鼓舞的基本动作,如敲击太平鼓、转动太平鼓等。

2)让幼儿跟随音乐的节奏,学习太平鼓舞的基本动作。

3. 小组练习。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练习太平鼓舞的基本动作,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

4. 整合练习。

让不同小组的幼儿在一起练习太平鼓舞,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演能力。

5. 表演太平鼓舞。

组织幼儿进行太平鼓舞的表演,让幼儿展示他们学到的太平鼓舞动作,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表演能力。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太平鼓舞教学,幼儿对太平鼓舞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学会了太平鼓舞的基本动作,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和表演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太平鼓舞,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同时,教师还要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教学,让每个幼儿都能有所收获。

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安全问题,确保幼儿在学习太平鼓舞时不受伤。

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总结,不断完善太平鼓舞教学方案,提高教学质量,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健康成长。

中国太平鼓的介绍和历史

中国太平鼓的介绍和历史

中国太平鼓是一种传统鼓乐,起源于唐代以前。

它形似团扇,多配合舞蹈动作敲击。

打太平鼓不仅可以烘托节日气氛,也可以折射出北京地区的节庆习俗。

据考证,太平鼓产生于唐初,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在旧历除夕、灯节时,人们击太平鼓并演唱、舞蹈,成为一种叫做“太平鼓”的歌舞形式,以求“太平”之意。

在清朝宫廷中,旧历除夕也会击打太平鼓,取其“太平”之意。

太平鼓多配合舞蹈动作敲击,可以烘托节日气氛,同时也可以折射出北京地区的节庆习俗。

据考证,太平鼓产生于唐初,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总之,中国太平鼓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的传统鼓乐,它不仅在节日庆典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舞蹈《太平鼓韵》串词

舞蹈《太平鼓韵》串词

舞蹈《太平鼓韵》串词
“蓝天白云黄土情,高原汉子擂太平,霹雳惊雷响万里,脚下腾起五洲云”。

满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太平鼓舞就是舞蹈中的一种。

它是源自乾隆年间八旗军队得胜凯旋时表演的舞蹈。

鼓形类似团扇,铁条为架,羊皮蒙面,鼓柄饰以铁环,舞时以鼓鞭敲击,铁环也随着抖动作响,再配合不断变化的舞姿舞步,既铿锵有力又优美活泼。

接下来的就是由80名学生组成的太平鼓表演队,他们身着满族传统服装,左手持鼓,右手持鼓槌,边打边舞,鼓声和金属声清脆悦耳,代表着我们对太平盛世国泰民安的期盼。

舞蹈太平有象赏析2000字

舞蹈太平有象赏析2000字

舞蹈太平有象赏析2000字《舞蹈太平有象》是一部具有深厚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的舞蹈作品。

它以太平天国运动为背景,通过舞蹈的形式展现了中国近代史上一场重大的社会运动,同时也表达了人民对和平、幸福生活的向往。

下面我将从历史背景、舞蹈结构、舞蹈动作和艺术表达等多个角度来进行全面的赏析,以期更好地理解这部舞蹈作品。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历史背景。

《舞蹈太平有象》以太平天国运动为背景,太平天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场具有重要影响的农民起义运动。

它发生在19世纪中叶,由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军队与清朝政府进行了长时间的斗争。

这场运动代表了中国农民对封建社会的反抗,追求社会公平和民族独立的渴望。

其次,我们来分析舞蹈的结构。

《舞蹈太平有象》分为序幕、正篇和尾声三个部分。

序幕展示了太平天国的诞生和洪秀全的宣言。

正篇通过舞蹈的形式,展现了太平天国军队的战斗、农民起义的激情和人民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尾声则呈现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和洪秀全的悲剧结局。

整个舞蹈结构紧凑有序,情节跌宕起伏,通过舞蹈的方式将历史故事生动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接下来,我们来关注舞蹈动作的表现。

《舞蹈太平有象》的舞蹈动作丰富多样,既有激烈的战斗动作,又有优美的舞蹈动作。

在战斗场景中,舞者们通过力度强烈的动作,展现了太平天国军队的壮烈和英勇。

而在描绘农民起义和人民向往和平的场景中,舞者们的舞蹈动作则更加柔和、流畅,充满了希望和美好。

整个舞蹈动作的设计紧密结合了剧情,将历史故事和情感表达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最后,我们来谈谈艺术表达。

《舞蹈太平有象》通过舞蹈的艺术形式,生动地再现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场景和人物形象。

舞蹈中的音乐、舞台布景、服装等元素都与剧情相得益彰,共同营造出一个真实而有力的艺术氛围。

舞者们的精湛技艺和出色表演,更是增强了观众的代入感和情感共鸣。

通过舞蹈的表达,观众们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人民的心声。

综上所述,《舞蹈太平有象》是一部具有深厚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的舞蹈作品。

论八卦鼓舞的舞蹈文化艺术特征及其与道教文化的关系

论八卦鼓舞的舞蹈文化艺术特征及其与道教文化的关系

论八卦鼓舞的舞蹈文化艺术特征及其与道教文化的关系
八卦鼓舞是一种具有浓郁道教文化色彩的传统民间舞蹈,其艺术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舞姿端庄优美:八卦鼓舞的舞姿优美,曼妙多姿,舞蹈动作舒展自然,具有独特的身姿和语言表达能力。

2.音乐节奏强烈:八卦鼓舞的节奏强烈,表现出鼓声、人声、打击乐器的深度和丰富度,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感召力。

3.题材宏大壮丽:八卦鼓舞的题材宏大壮丽,主要围绕道教神话传说展开,表现出人类与自然、天地间的互动,展现出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魅力和内涵。

4.意境深邃神秘:八卦鼓舞的意境深邃神秘,表现出对生命、时间、宇宙的深度思考和探索,以及对人性、道德、情感的感悟和体验。

八卦鼓舞与道教文化密切相关,它是道教神话传说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反映了道教信仰、思想和文化的影响。

同时,八卦鼓舞也受到了道教神仙文化、修道文化、节日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因此,八卦鼓舞与道教文化的关系非常紧密,彼此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同时又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

中国鼓文化PPT课件

中国鼓文化PPT课件
6
梅花糕
密糕
7
太平鼓是以太平鼓为道具的舞蹈,民间艺人称之为 “唱绳”,象征“太平安乐”。表演者成双成对,腾挪
跳跃。每人左手持鼓,右手持鼓槌,边打边舞,鼓声和 金属声清脆悦耳。小伙子跳起来,舒展挺拔,姑娘家则 舞姿柔韧轻巧。门头沟大峪村太平鼓,据说来源于清代, 每年春节前后,青年妇女和小孩子们三五成群“斗公鸡”、 “扑蝴蝶”、“走月牙”。这种舞蹈一般在旧历腊月初 历史固然很悠久, 作为具体形象的鼓,却随 着历史文化的演进,也在 不断地演变,不断地新陈 代谢与改进、发展中。那 么鼓是怎样发展的?又有 那些文化呢?对此我们展 开了一次调查。
2
我们通过上网 查资料、查阅 图书、访问老 师和家长、实 地考察等渠道 来调查。
3
指导老师:刘丽娜 组 长: 李霞 资料查找:郭建旭 资料整理:李霞 实际调查:颜承昊 杨 明 调查记者:张瑜
11
板鼓早在唐代(618~907)就已用于“清乐”中, 那时称为“节鼓”。隋唐时期已用于隋九部乐、唐 十部乐的“清乐”中,当时称为节鼓。随着明清戏 曲艺术的发展,广泛用于昆曲、京剧等地方戏曲伴 奏中。清代还称搭鼓,《清朝续文献通考》载: “班鼓,又名搭鼓,音噍急,为各器之领袖,击法 甚不易。”
随着明、清戏曲艺术的发展。便世代相衍,流传至 今,广泛用于昆曲、京剧、评剧、越剧、汉剧、豫 剧、河北梆子、山东梆子、陕西梆子、山东柳子等 地方戏曲伴奏和器乐合奏,也可以独奏(如苏南吹 打中的快板鼓)。它在伴奏或合奏中,常常居于指 挥和领奏地位。在京剧音乐中,凡人物出场、角色 演唱、剧情变化,除用各种打击姿势及各种击音进
民间传说:传说尧王将两个女儿娥皇,女英许配给舜作妻子,从此 帝尧二女便以万安村为婆家,羊獬村为娘家。每年农历四月初八, 娥皇、女英回娘家时,万安村群众敲锣打鼓送行,回来时羊獬村群 众敲锣打鼓送回,以示威风。从那时起,就有了威风锣鼓。经过几 千年世代相传,演变成现在的节奏很强的威风锣鼓。在临汾的一些 县份,大的村子几乎都有锣鼓队,而大的锣鼓队往往达到百人以上, 击奏起来,气势雄伟,姿态健美,十分威风。

太平鼓的介绍和历史

太平鼓的介绍和历史

太平鼓的介绍和历史:太平鼓是一种打击乐器,形制大多呈圆形,直径约20厘米,鼓框用柿子木或杨木制成,两面蒙以羊皮,鼓面中央有若干铜钉或铁钉,钉尖略伸出鼓面。

鼓柄下端装有彩穗。

演奏时,持鼓以鼓柄敲击或以竹片、手指击打,可发出响亮的声音,常用于民间舞蹈、杂技和戏曲的伴奏。

太平鼓历史悠久,产生于唐代以前,盛于明清。

常用于祭祀、祈福的歌舞表演,也是北京地区的节庆习俗。

每年腊月和正月最为活跃,百姓们击打太平鼓更是对太平盛世国泰民安的期盼。

太平鼓有柄,也是团扇形,考古学家已从唐代墓穴出土的文物中发现了一种类似今天的太平鼓的实物。

中国鼓的民族文化内涵

中国鼓的民族文化内涵

中国鼓的民族文化内涵一、中国鼓中国鼓是中国文化中较早出现的乐器,据历史资料记载,早在距今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已经有了陶鼓的制造。

先民们在乐舞活动中已使用了陶制的土鼓。

郑玄注:“杜子春云,土鼓,以瓦为框,以革为两面,可击之。

”这是有关中国鼓的较早期的记载。

事实上,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掌握了鼓的制作技术和鼓舞乐的运用。

在我国古代,人们将乐器按发音质料分为八个种类,即所谓的“八音”,其中的革,就是指的鼓类乐器。

古代的鼓,除了最早的陶制鼓较多外,大都是以中空圆木覆盖上兽皮制成的木鼓,我国从原始的陶鼓、土鼓、木鼓、铜鼓、皮鼓等,一直发展到品种类别繁多的现代鼓。

目前的中国鼓依材料分为:土鼓、陶鼓、木鼓、玉鼓、石鼓、铁鼓、铜鼓等;依形状分为:圆鼓,大鼓,小鼓,扁鼓等;依命名分为:太平鼓,堂鼓,花盆鼓,排鼓、套鼓,八角鼓,花鼓、腰鼓、抓鼓等。

抓鼓是中国最小的鼓,仅用手指夹住就可敲打。

中国鼓的结构也比较简单,是由鼓皮和鼓身两部分组成。

鼓皮是鼓的发音体,通常是用动物的皮革蒙在鼓框上,经过敲击或拍打使之振动发出声音,声音也因制作鼓的材料、大小、敲击力度等而不同,有的声如宏钟、有的清脆悦耳、有的嘭嘭嘁嘁等等。

二、陕西部分有代表性的民俗聚集地的中国鼓概述依材料、大小、敲击方式和地域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特色。

据知在西周时,鼓已可以分为数十种了,现只就陕西省部分有代表性的民俗聚集地的中国鼓作简单的梳理。

(一)用于神教信仰的羊皮扇鼓。

羊皮扇鼓状如蒲扇,是用羊皮绷在铁框上,框上置一个手柄,铁手柄上又带有上下相连的一个铁环下面套八个活动的小铁环,加起来一共有九个环,就制作材料而言,因它轻薄如团扇,可以自由敲击,因此也叫扇鼓,羊皮扇鼓是单面鼓,它携带方便,与普通的桶形的单面、两面鼓不同,调节音量的方法也比较特别,它是通过喷水或用火烤来调节音量。

专用的鼓鞭是采用较细的竹篾捆扎,外面再编裹上一层羊皮。

表演时左手握鼓柄,右手拿着鼓鞭,也俗称鼓尺,一只手敲之,一只手摇之,边敲边摇,砰砰、呛呛响。

盘鼓舞体现的审美文化信息

盘鼓舞体现的审美文化信息

槃鼓舞体现的审美文化信息槃鼓舞是我国汉代盛极一时的舞蹈,因此也留下了相当多的历史资料。

从现有掌握的材料来看,槃鼓舞舞蹈语言的核心在于舞者要穿着珠屣在平整的鼓面或者槃上踏足跳跃,同时还要灵活地运用四肢击打鼓面或者槃,这个舞蹈既要求舞者体态轻盈,也要求舞者身体灵活且柔软,技术难度很高,经常被人们当做一门奇技欣赏。

对槃鼓舞的文字描写可能并没有让我们能够直观的感受这个舞种的艺术美,从汉画像中我们可能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汉代槃鼓舞表演给人们带来的震撼力量。

目前有两处汉画像较为完整的记录下槃鼓舞表演的景象,其中一幅是今济宁嘉祥武梁祠内的汉石画像舞图。

画像中间有一舞者穿着长袖舞衣立于鼓面之上,用一手、膝盖以及两脚击打鼓面,再用一手臂扬起舞袖;在这一舞者左右两面各有一人呈跪姿,手持棒槌击鼓,好像正在为舞者伴奏。

这幅画像的右面还有五位乐者手持箫、瑟乐器伴奏。

整幅汉画像描绘生动形象,体现了豪爽奔放的乐舞气氛,让人们仿佛看到了槃鼓舞表演的盛况。

另一幅汉画像位于今济宁古亢父城中,在这幅画像中,我们也能看到有三位舞者正立于鼓面之上完成倒立、虎跳的舞蹈动作,可见当时的槃鼓舞表演具有高超的技艺技巧,在舞蹈力度和速度的配合上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这两幅槃鼓舞图既呈现出槃鼓舞的绝技不凡、激扬美感,同时也展现了汉代舞蹈技艺融合的发展特点。

槃鼓舞及其在汉画像石中的呈现为我们传递了丰富的舞蹈审美文化信息。

(一)佐证了舞蹈在古代乐舞审美中的中心地位中国古代传统艺术中的“乐”是由诗、歌、曲、舞四者组成的,在“乐”中,舞蹈居于中心地位,而其他三者则是辅助舞蹈的完成,现存的汉画像石中记录的百戏表演情景就能说明这一点。

在整幅百戏图中,舞蹈场景一般居于整幅画像的中间位置,且占整幅画像的面积最大。

即便是舞蹈场面位于画像的一侧,但表演区域更大更醒目,另一侧也有歌乐者相辅。

武氏祠的槃鼓舞图就能充分证明舞在“乐”中的中心地位。

槃鼓舞舞态激越奔放、又带有几分惊险之美,令人过目不忘,在整个百戏分布中具有特别突出的审美表现力。

溧阳戴埠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太平锣鼓”传承的思考

溧阳戴埠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太平锣鼓”传承的思考

溧阳戴埠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太平锣鼓”传承的思考一、太平锣鼓的由来溧阳戴埠太平锣鼓早在1958年,就由戴埠镇一些文艺爱好者,把太平天国遗留下来的太平军锣鼓曲谱加以整理,成立了第一支“戴埠太平军锣鼓队”。

并于1959年参加了全省文艺汇演,引起了国内音乐界及文史界的重视。

当时,江苏省音协和上海民乐团曾对此进行过采录和整理。

1976年7月,南京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再次作了调查,并在江苏《文博通讯》,1976年第十期以《溧阳戴埠发现太平天国时期锣鼓曲谱》为题作了报道。

据考证,戴埠太平军锣鼓很可能是目前所知太平军锣鼓乐中唯一现存的实例,随着演出的不断深入,加上戴埠小学学生太平军锣鼓队的加盟,在社会上知名度越来越高,戴埠太平锣鼓于2010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命名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二、太平锣鼓传承存在的问题1、社会层面由于太平锣鼓是戴埠地方文艺,戴埠镇党委、政府非常关心,通过镇文化站,为戴埠镇老艺人组成了太平锣鼓队。

由于人员的变动,现有的老艺人组成的太平锣鼓队呈现衰退迹象,甚至他们为了一些报酬,去为民间丧事吹奏,成为了“丧事锣鼓”,因此戴埠百姓颇有微词。

2、学校层面戴埠小学自1996年组建“小太平锣鼓”以来,十多年的风雨兼程奋力拼搏,不断积累宝贵的经验,不断茁壮成长,如今已见成效。

取得令人欣喜的好成绩。

戴埠小学太平锣鼓在市内已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艺术特色,一种浓浓的艺术氛围正在校园内悄然形成,艺术之花竞相开放。

但现有的训练方式存在很大问题,如训练不系统,梯队跟不上,一名学生升入初中,就断线;训练时间不能保证,影响学生成绩;只有少部分学生受益(每批只有50多人)等。

三、我们的思考作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者之一,“太平锣鼓”传承责无旁贷落在了戴埠小学的头上。

为此,新校区建成后,我们开始了深入的思考,在镇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指导下,我们打算把“太平锣鼓”的传承提高到与中国“鼓文化”结合起来,开发具有戴埠小学,乃至于戴埠镇特有的“锣鼓文化”。

鼓舞表演介绍

鼓舞表演介绍

鼓舞表演介绍鼓舞表演是一种能够激发观众热情、激励人们产生积极情绪的表演形式。

它通过音乐、舞蹈、戏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将正能量传递给观众,使他们充满动力和勇气去面对挑战和困难。

一场成功的鼓舞表演需要具备多个要素。

首先,选取适合的表演形式。

音乐是鼓舞表演常用的表演形式之一,因为音乐有着独特的魅力,能够通过旋律和节奏打动人心。

舞蹈也是一种很好的表演形式,通过舞者的身体语言和舞步,能够传达出积极向上的情感。

戏剧则通过剧情和角色的表演,将人们置身于一个故事情节之中,使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表演的力量。

选取适合的主题和内容。

鼓舞表演的主题可以是激励人们追求梦想、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等等。

内容可以是真实的故事、成功的案例或者是对人生的思考。

而这些主题和内容应该能够与观众产生共鸣,让他们在表演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从而激发起他们内心的力量。

表演者的技巧和演绎能力也是鼓舞表演的关键。

他们需要具备出色的音乐、舞蹈或戏剧演技,通过精彩的表演将观众带入一个充满激情和动力的世界。

他们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舞台表现能力,包括形体语言、面部表情、声音语调等等,以便更好地传递表演的情感和主题。

舞台布置和灯光效果也是鼓舞表演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舞台布置应该与表演主题相得益彰,营造出一个能够让观众沉浸其中的氛围。

灯光效果则可以通过调整亮度、颜色和灯光的方向等方式,来强调表演的重点和情感,使观众更加投入其中。

鼓舞表演的成功与否也与观众的参与度有关。

观众是鼓舞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热情和反馈能够进一步激发表演者的表演热情和动力。

因此,在鼓舞表演中,与观众进行互动和沟通是非常重要的。

表演者可以通过呼喊口号、邀请观众共同参与表演等方式,使观众更加积极地参与其中,达到与观众共同感受鼓舞力量的效果。

鼓舞表演是一种能够激发人们内心力量和积极情绪的表演形式。

通过选取适合的表演形式和主题,发挥表演者的演技和舞台效果,以及与观众的互动和参与,可以营造出一场令人振奋和激动的鼓舞表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文化与太平鼓舞艺术作者:马秦尧张竹岩来源:《北方音乐》2017年第13期【摘要】中国舞蹈源远流长,它和古老的中华文明同生共存,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每走一步,都有舞蹈的足迹。

中华文明因舞蹈而多姿多彩,熠熠生辉,舞蹈又以它独特的魅力彰显着中华民族的生命与活力。

在舞蹈中看文化,在文化中观舞蹈,本文结合古老的民间舞蹈艺术,深入探析太平鼓舞艺术与传统文化之间密切而又微妙的联系,从中感知中国舞蹈的辉煌与美妙,又能领略华夏礼乐之邦的非凡风采和气象,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与精深。

【关键词】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太平鼓;影响【中图分类号】J618 【文献标识码】A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人类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舞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分支。

中国传统舞蹈,受中华文化的影响,把哲学、美学等思想渗透其中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中国美学的核心是生命的超越,舞蹈由于建立在人身体这个自然生物体上,与人的内在生命最是相关,反映出人原发的生命冲动,在体现中国美学这一特色思想体系有其独特的联系。

所以说,中国舞蹈是包括传统哲学在内的中国文化的身体表征。

太平鼓舞作为中国传统民间舞蹈形式,是以太平鼓为道具的舞蹈。

它的形成与发展都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太平鼓舞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有“千年太平鼓”的美誉。

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和独树一帜的风格流传至今,同时也印证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一、从太平鼓舞中感受哲学意识“圆”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精神原型,它是揭示中国艺术生命秘密的不可忽视的因素,“圆”体现了和谐、圆满,“天人合一”。

而在中国舞蹈艺术特征中也将“圆”贯穿于舞蹈形体运动的始终,是区别于其他民族舞蹈的根本标志,中国舞蹈也被称为“划圆的艺术”。

太平鼓舞作为中国传统民间舞蹈从动作、动律、到流动队形,都表现为一种划圆运动,遵循了“圆”这一基本运动原则。

例如,太平鼓舞有一套动作“圆鼓”,顾名思义,要求脚下的步伐要划圆,身体扭动要圆,搧鼓的动作也要圆,全体表演者都走的是圆圈。

这一套动作正好切合了“三圆”、“两圈”的运动原则,动作圆润流畅、曲折变化。

平衡对称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又一个突出特征,传统的舞蹈构图也通常以对称、平衡来体现画面的均齐、和谐。

太平鼓舞所讲究的平衡对称恰好与这一特征相吻合,太平鼓的双人舞也称“对鼓”,讲究成双成对,动作要一致,你追我赶。

太平鼓的队形有多种,但无论队形如何变化,首先讲究的就是对称性。

例如:“交叉拉抽屉”,先是对角线的两人交换位置,然后前后、左右相互交换位置,每次交换时错身击鼓。

其次,在对称性的基础上,太平鼓在表演时还要四方兼顾,因此队形都是正方形或长方形,其舞蹈调度基本也依照这一规律,流动也多为圆形或方形,从舞蹈构图上也较为平稳、方正;“圆鼓拉抽屉”,是四人围绕圆心逆时针流动,手持鼓做划圆运动,脚下走四方步,这一点正好突显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天圆地方”的观念。

在中国民间舞蹈中,周而复始也是尤为明显的特点之一。

队形的流动常呈现出封闭循环的线路,队形的起点也是队形的终点,演员沿着这条线路进行周而复始的舞蹈。

例如:“串胡同”,由第一个人转身与其后面的人交错对舞,脚下走“S”形路线,与传统的“编麻花”队形相似。

这一点不仅与中国太极相吻合,同时折射出中国人对“动”的传统观念,“周而复往、永不停息”。

二、从萨满祭祀仪式走出来的太平鼓舞祭祀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祭祀是根据宗教或者社会习俗的要求进行的具有象征意义的一系列行动或仪式,可分为祭神和祭祖。

萨满教在古代是我国北方民族普遍信仰的一种原始宗教,萨满跳神是萨满教最基本的宗教仪式,其职能主要是祈禳与祭祀。

萨满教在举行祭神、祭天、祭祖等重大祭典时,都以歌舞形式进行,萨满是歌舞中的主要角色。

太平鼓舞的起源大多认为与萨满祭祀文化有着很深的渊源。

萨满的祭祀活动有很多种,我们耳熟能详的就是跳神活动,萨满中的跳神一般在为人治病、教新萨满、举行祭神仪式这三种情况下进行。

在跳神进程中,萨满腰系铃,手执鼓,着神衣神裙,击鼓起身,边击鼓边跳跃舞蹈,同时吟唱,音调极其深沉。

祭祀的歌曲有《清神调》、《背灯调》等,舞蹈有《腰铃舞》、《单鼓舞》等。

《单鼓舞》中所击的鼓被称之为神鼓,就是萨满跳神的代表性乐器,在萨满的手中是个通神的祭器。

这种神鼓是在铁圈上面蒙上动物皮制成的,只有单面所以也叫“单鼓”。

这种《单鼓舞》经过长时间的演变形成现今的“太平鼓”,在我国北方流传甚广,其脱胎于满洲萨满跳神的痕迹至今仍然依稀可辨。

萨满有多种的音乐形式,在“太平鼓”活动中,唯一的乐器便是单鼓。

它是随着满清入关逐渐从辽东传入京城的。

到了关内地区,萨满教在当时高度发达的汉族封建文化的冲击和佛教、道教的重重包围下黯然失色,并未盛行。

然而,萨满手中那面充满神秘灵光的神鼓,却风韵猶存。

至今,在华北大地和京郊仍然余音不止,成为当地妇孺皆好的民间鼓舞。

多在正月农闲期间击鼓欢舞,并相传成俗。

太平鼓活动除了在形式上保留了一面神鼓外,与祭祀活动已经没有任何直接联系了。

但是,艺人们潜意识中的神鼓保平安祈盼太平的意念依然是太平鼓活动至今绵延不绝的动力。

单鼓舞从最早的祭祀活动中开始萌芽,逐渐从祭祀仪式舞蹈演变成为民间群众娱乐的歌舞表演形式,几经易名到明代将其定名为“太平鼓”,这种单面鼓不再只是祭祖拜神仪式上的歌舞形式,而是逐渐从祭祀活动中分离出来成为鼓、舞结合的一种表现艺术,以表达“吉祥太平”之意。

清代是太平鼓发展的鼎盛时期,此时期的太平鼓已经趋近为一种舞蹈艺术形式。

三、太平鼓舞在时代中前行舞蹈,因其较强的娱乐功能、政教功能和祭祀功能而与整个社会的风尚、习俗交融在一起。

每逢年节之庆或各样节令活动,舞蹈都是不可缺少的项目。

因此,舞蹈一直伴随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自古以来,中国的岁时年节数量多,种类繁。

这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太平鼓从最初的祭祀仪式中逐渐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随着时代的变化也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

在古时,除了春节、元宵的时候跳太平鼓舞,还有我们熟知的“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也是农村驱赶虫灾的日子,每到这一天农村妇女就会打起太平鼓驱赶虫子,祈盼一年的丰收。

人们认为鼓声可以通神,引来雨水,于是每到干旱时期人们就击鼓求雨,祈求一年的风调雨顺,太平鼓表现出了人们对丰收的期望。

古代人们不知道月食是什么,以为是“天狗食月”,是不祥之兆,此时的太平鼓又有了消灾驱邪的功能,人们用击打太平鼓的方式来驱赶天狗。

太平鼓在古代寄寓了老百姓对五谷丰登、太平盛世的美好向往。

解放前,广大的农村妇女要求学习知识却遭到陈旧观念的阻碍,她们就用手中的太平鼓敲出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独立自主的强烈愿望。

“反对民校不让念书,将妇女关在屋,买卖婚姻做媳妇”这就是那个时期妇女们敲打出的未加任何修饰的鼓点。

这一时期,太平鼓不再仅仅只是神灵的象征,更多的反映了人们的心声,反应一个时代的社会背景,与老百姓的生活更贴近。

新中国成立的时候,为了庆祝全国解放,太平鼓在经历了抗日战争时期的萧条后又重新的活跃起来,出现在街头巷尾,还组成长长的表演游行队伍。

1984年,北京门头沟区组织了一支300多人的太平鼓舞表演队伍,在天安门参加庆祝国庆35周年的大型太平鼓舞表演。

在年举行的北京第十一届亚运会开幕式上,组织了多达800人的太平鼓舞表演队伍,规模宏大,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2008年奥运会上的太平鼓表演《老来乐》表现了新时期老年人的幸福生活,是对新时代的赞颂,受到了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

太平鼓舞蕴含着丰富的生活内容,是生产生活的真实写照,并随着时代的变化,也会融入新时期的元素,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从最初的祭祀活动,到农民用其祈求风调雨顺,最后人们更多的是把希望寄托于鼓中,把鼓声视为太平的预兆,这种信仰为太平鼓舞的形成奠定了特定的精神基础。

而太平鼓舞的形式、动作、鼓点也都是来源于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可见日常生活也对太平鼓舞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现在的太平鼓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广大学者的关注,更多的学者开始研究太平鼓,并在保留原始元素与风格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使太平鼓更加规范化、艺术化,从田间地头走上艺术舞台。

燕山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两位硕士研究生赵世莹、马秦尧分别对抚宁太平鼓和京西太平鼓进行了创新与编创,作品《鼓韵情》(抚宁太平鼓)、《鼓舞贺岁》(京西太平鼓)。

两位学者为太平鼓的传承与发展貢献了自己微薄的力量。

不同的时期的太平鼓舞反映了不同时期的时代背景,太平鼓舞跟随时代的脚步不断前行。

四、结语中国传统文化造就了很多艺术形式,太平鼓舞则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启发影响下产生的舞蹈艺术形式之一。

太平鼓舞艺术璀璨瑰丽,光彩照人,是中国艺术花苑中的一朵奇葩。

它作为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是古老舞蹈艺术的遗存,其丰富的内容和古老的历史,在全国其它同类鼓舞中实属罕见。

我们可以从太平鼓舞中,感知远逝的历史、感知民间的习俗、感知民族的精神和审美风尚。

太平鼓舞是中国舞蹈文化的一颗明珠,它的美,是因其传承了中化文化的传统审美思想,它与古老的中华文明同生共存。

参考文献[1]张竹岩,徐熳.河北“抚宁太平鼓舞”的艺术特色[J].华章,2012.[2]袁禾.舞蹈与传统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3]袁禾.中国舞蹈美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作者简介:马秦尧(1993—),女,汉族,黑龙江省双鸭山市人,燕山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音乐与舞蹈学;张竹岩(1975—),女,汉族,燕山大学教授,音乐与舞蹈学硕士生导师。

基金项目:提升文化自觉提炼优质基因——民族民间舞蹈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2016-2017JJG13);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的太平鼓舞研究(项目编号:2016031302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