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五题突破之断句 (2)
2025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3古诗文阅读专题5文言文阅读分点突破2掌握文言断句
技法演示:对话词“曰”在文中反复出现,并且“曰”前有说话者,
利用“曰”字可以断开五处,再结合其他方法断句。
断句参考: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 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 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典例2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写出正确答案的序 号。
考向(五) 看结构,定句读 古人写文章讲究句式的整齐对称,或者两句之间讲究意思的正反对 比,我们可以根据这一特点进行断句。如教材示例: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选自《劝学》)
技 法 演 示 : 文 段 中 , “ 吾 尝 …… 矣 , 不 如 …… 也 ” 和 “…… 而……,……非……也,而……者……”是两组很整齐的对称句式,并 且形成正反对比的对称结构。这些对称或正反对比的结构,都是我们断 句的关键点。
考向(三) 看虚词,找位置 虚词是明辨句读的重要标志,尤其是介词、语气词和一些连词,它
们的前或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一些议论性语段,不像记叙性文字
那样可借助具体情景去猜测,因而显得棘手、难度大,但是关注虚词就
会使断句变得容易,使文意变得一目了然。常见的情况有:
类别
断句技巧
常见虚词
发语词 常居于句首,其前一般断开
【我的分析】 ____________(这段话是贾谊对国家形势的判断。针 对有人向皇帝进言说天下已经安宁,贾谊用打比方的办法提出了自己的 看法,明确指出这种说法的错误。分析文段,找出其中的标志性虚词, 如“也”“者”“者也”,将其中的一些明显的地方进行断句。)
01 文言文阅读之断句题精准突破-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之古诗文阅读(全国通用)
2024高考二轮复习古代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之断句题精准突破一、主观题第一步:根据标志词,初步判断第二步:根据语法,断难断之处(1)用不同的记号标出名词、动词名词常做主语和宾语,动词常做谓语。
尤其注意指人的名词或者等同于名词的人称代词,在做主语的名词前断开,或者在做宾语的名词后断开。
特别注意:古汉语中的词语往往有多种词性,要结合语境准确判断。
如“上”,要判断其是名词“皇上”还是动词“登、上升”;“禁”,要判断其是名词“禁令”还是动词“禁止”。
1[2021·新高考全国Ⅱ卷](改编)请用“/”为下面的句子断句。
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答案] 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分析] “初”,“当初”,时间名词,做状语,在其后断开。
“范阳”,地点名词;“祖逖”,人名;地点名和人名常连在一起,不可断开。
“少有大志”是“范阳祖逖”的谓语和宾语,在宾语“大志”后断开。
“刘琨”,人名,与“祖逖”一起做主语;“司州主簿”,官名,做“为”的宾语,故在官名后断开。
“同寝”,是一同睡觉的意思,句意完整,其后断开。
“中夜”是“闻鸡鸣”的时间状语,不可断开,“鸡鸣”,名词做宾语,在其后断开。
“琨”是“蹴”的宾语,“觉”补充“蹴”的状态,紧密相连,中间不能断开。
“非……也”,典型的判断句,其后断开。
[参考译文]从前,范阳有一个叫祖逖的人,年轻时就有大志向,曾与刘琨一起担任司州的主簿,与刘琨同寝,夜半时听到鸡鸣,他踢醒刘琨,说:“这不是令人厌恶的声音。
”(于是二人)就起床舞剑。
(2)判断名词和其后的动词是否可组成一个完整的意思,如果可以,就在动词后断开,如果不能,再往后看动词后面是否接名词,该名词类型是否与前面的谓语构成合理的动作关系,如果可以,就在动词后的名词后断开2[2023·全国甲卷]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相应位置的字母涂黑。
文言文断句方法(二)
文言文断句方法(二)文言文断句方法(二)一、文言文断句最基本的原则,是要读懂文义。
在这里,句读的正确与文义的通畅相为表里。
文义弄懂了,句读自然无误;句读无误,文义自然通畅。
请看下文:例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节选自《学记》)这一段的正确断句是: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对第一句,有同学这样断: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虽然从语感上看,这样读也很上口,但是,从文义上却讲不通。
因此,断句,首先要考虑的是文义的通畅。
二、利用标志性的语气助词判定句读。
文言文中,有很多语气助词,用在句首(称为发语词)或句尾(称为句尾助词)。
充分利用这些语助,可以有效的帮助我们准确地为文章断句。
先说用在句首的,有些是引起议论的。
常见的有:夫(f )、且、且夫、盖等。
例如: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②且庸人尚羞之。
③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④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也有些词,同样用在句首,是表明前后句关系的,如:于是、故(故而、是故、以故)、然、因、而等。
例如:①于是余有叹焉。
②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於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③是故圣益圣,愚益愚④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禅”。
⑤然是说也,余尤疑之。
⑥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⑦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其可怪也欤!此外,一些表示语气的助词也常常用在句首。
如:其、岂(岂独)、等。
例如:①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於此乎?③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放在句尾的词就更多了。
一般都是助词。
高中高考-文言断句第二部分
返回目录
第5讲
文言断句
考 点 · 技 法
4.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 齐 王 使 使 者 问 赵 威 后 书 未 发 威 后 问 使 者 曰 岁 亦 无 恙 耶 民 亦 无 恙 耶 王 亦 无 恙 耶 使 者 不 说 曰 臣 奉 使 使 威 后 今 不 问 王 而 先 问 岁 与 民 岂 先 贱 而 后 尊 贵 者 乎? (选自《战国策· 齐策四》)
文言断句
—— 考点精讲 ——
文言断句是考查文言综合能力的一种形式。明辨断
句,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能否准确断句,直接影响 到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理解、分析概括和归纳的能力。
考 点 · 技 法
文言断句就是根据文言文的实际,用标点符号(高考命 题要求考生用“/”把句子断开)把原文的结构、停顿、语气 清晰而准确地再现出来。文言断句不是雕虫小技,它需要 掌握一定的古代汉语知识、古代文化常识,同时还要能够 把这些知识融会贯通并灵活运用。因而近年来,作为考查 学生文言综合能力的文言断句题就成为高考命题的一个亮 点。 下面重点讲一下断句的基本原则。
[参考译文] 晏婴,字平仲 (字平,谥仲,习惯上称 “平仲”),是 莱州夷维人。 (他)先后侍奉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因 为生活节俭、努力工作而被齐国国君看重。担任齐国丞相 后,吃饭从来不吃两份肉 (只吃一份荤菜 ),他的妾也不穿 丝质的衣裳。他在朝堂上时,国君问到他,他就直言回答; 没问到他,他就正直地做事。国君的命令有道理,他就遵 从政令行事;国君的指示没道理,他就权衡利弊斟酌办事。 因此,他能接连侍奉三代君主,名扬诸侯。
返回目录
考 点 · 技 法
第5讲
文言断句
【技法小练】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题型15文言文阅读之断句(答题模版)-2024年高考语文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
题型15 文言文阅读之断句文言文断句题,,新高考全国一直卷沿用传统全国卷所采用的四选一形式考查这一题型。
该题型难度一般,一是近几年文言文断句采用的材料相对浅显,二是文言文断句的规律性较强。
解题时,一般先凭语感将有把握的地方断开,再运用规律方法分析揣摩不把握之处。
在2023年高考中,这道试题成为一道主观试题,可以在每一个字的后面加上字母,让考生自主选择在那一个字母后面断开,在备考2023年高考中有很多资料里已经有这样的试题,这在某种程度上加大了试题的难度。
预测2024年高考,关于文言文句子断句的试题还是会出主观试题,即考生自己划分停顿的地方。
常见题型:1.判断文中语句断句是否正确就选文中的几个句子,提供四种断句方式,判断哪种断句方式正确。
2.直接给语段断句从选文中挑选几个未断句的句子,或直接另选一段未断句的材料,要求考生用“/”为之断句,有时还限制具体标注几处。
文言断句的客观题考查形式,在高考断句题中属于相对容易的一种题型。
该类试题一般是从选文中截取一段文字,去掉标点,设置6~8处停顿,难度不大。
试题中的四个选项,通常断句位置有一处不同于其他三项,且只有二到三处不同。
解答时,可遵循以下技巧。
第一步:通读选项,找不同。
(找四个选项中不同地方,基本可分为两组,只断不同处)第二步:通读全文,弄懂大意。
(断句前先要读几遍原文,力求对原文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语感断句法)第三步:循序渐进,先易后难。
(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与上下文的联系)第四步:借助“特征”和方法,巧妙断句。
文言断句的客观题考查形式,在高考断句题中属于相对容易的一种题型。
该类试题一般是从选文中截取一段文字,去掉标点,设置6~8处停顿,难度不大。
试题中的四个选项,通常断句位置有一处不同于其他三项,且只有二到三处不同。
解答时,可遵循以下技巧。
断句前先要通读几遍,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与上下文的联系。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练:第1章文言文阅读专题3考点突破2文言断句(含答案)
⾼考语⽂⼆轮复习专练:第1章⽂⾔⽂阅读专题3考点突破2⽂⾔断句(含答案)⽂⾔断句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前⼈读书都要⾃⼰断句,在⼀句话的末了⽤⼩圆圈(“。
”)断开,叫“句”;在⼀句之内语⽓停顿的地⽅⽤顿号(“、”)断开,叫“读”。
句读是⽂⾔⽂阅读的基础,不会断句,就难以理解⽂⾔⽂的意思。
⽽断句是考查⽂⾔⽂的传统⽅式,是学⽣学习⽂⾔⽂的基本功。
⾼考考查断句的省份和试题在增多,北⼤、清华、复旦等名校的⾃主招⽣考试试卷也纷纷采⽤这种题型。
⾼考考查的断句远不像古⼈断句那么难,它所选的材料篇幅不长,较浅易;考查形式只是要求⽤斜线(“/”)标出停顿的地⽅即可,不需要标上具体的标点。
但是,它需要综合运⽤古汉语字词句及古代⽂化、历史等⽅⾯的常识。
断句的基础在于对⽂意的领会,⽽真正的基础在于平时加强对⽂⾔⽂的诵读,增强语感,提⾼能⼒。
此外,须掌握⼀定的断句⽅法。
Ⅰ掌握断句的基本要求1.字句必须能讲通。
例史可法,明⾂也,其不屈正也。
(《两般秋⾬庵随笔·史阁部书》)例⼦中的“其不屈正也”令⼈费解,中间应点断,成为“其不屈,正也”。
意思是他的英勇不屈是正义的。
2.内容符合情理及作者的原意。
例太祖在江州,遣诸将陈德华、⾼费聚等分三路兵往援,皆不利。
(《明通览》) 按以上标点,“陈德华、⾼费聚”成了两个⼈,与下⽂所说“三路兵”相⽭盾,⽽查《明史》并⽆此⼆⼈,倒是有“陈德、华⾼、费聚”三⼈,他们都是作为早年从朱元璋起兵的名将,分别在卷130、131⽴有专传。
所以此句应标点为:……陈德、华⾼、费聚等分三路兵往援,皆不利。
3.顾及古代汉语的词汇、语法、⾳韵、修辞以及古代⽂化知识。
例(1)夫唯禽兽⽆礼。
……是故圣⼈作为礼以教⼈。
使⼈有礼,⾃知别于禽兽。
(《礼记》)“是故圣⼈作为礼以教⼈”令⼈费解,这是把两个相邻的意义不同的单⾳词当作双⾳词或词组,致使该断的地⽅没有断开。
本应断为“是故圣⼈作,为礼以教⼈”。
“作”在这⾥是“兴起、出现”的意思。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文言文断句
典题1: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 傅岐,仕梁,兼尚书金部郎。母忧去职,居丧尽礼。服阕后疾废久之,复除 始新令。县人有因斗相殴而死,死家诉郡,郡录其仇人考掠备至终不引咎郡 乃移狱于县岐即令脱械以和言问之便即首服。
(节选自《南史·列传第六十》) 解析:画波浪线文字的前文是:被打死的人的家人把这件事告到郡中。据 此,我们可以找下文中“郡”是如何处理的。画波浪线部分两次出现“郡”,再 根据“终”“以”“便”等进行断句。
7.修辞断句法 文言文中经常运用对偶、排比、顶真、反复等修辞手法,我们可以根据 这些修辞手法的特点进行断句。 典题7: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 日行不可指而知也,故以二至二分之星为候。日东行星西转冬至昏奎八 度中夏至氐十三度中春分柳一度中秋分牵牛三度七分中此其正行也。日 行疾,则星西转疾,事势然也。
典题6: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 吾观三代以下,世衰道微,弃礼义捐廉耻非一朝一夕之故然而松柏后凋于 岁寒鸡鸣不已于风雨彼昏之日固未尝无独醒之人也!
(节选自顾炎武《廉耻》) 解析:这段文字中,“非一朝一夕之故”是判断句,“然而松柏后凋于岁 寒”“鸡鸣不已于风雨”是介词结构后置,都可作断句的依据。
(节选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解析:这段文字中,“诛诸吕”“立代王”“威震天下”“受厚赏”“处尊位”等都 是动宾短语,这些独立的动宾短语后,都需要点断。
人或说勃曰/君既诛诸吕/立代王/威震天下/而君受厚赏/处尊位/以宠/久 之即祸及身矣/勃惧/亦自危/乃谢请归相印/
参考译文 绛侯周勃是沛地人。文帝即位之后,任命周勃为右丞相,赐给金 五千斤,食邑一万户。过了一个多月,有人劝说周勃:“您已诛灭了吕氏家族, 拥立代王为天子,威震天下。您受到丰厚的赏赐,处在尊贵的地位,这样受 宠,时间长了将会有灾祸降到您的身上。”周勃害怕了,自己也感到危险,于 是就辞职,请求归还相印。皇帝答应了他的请求。(周勃)于是辞去丞相职 位回到封地。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断句题 (2)
(2023年全国乙卷)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 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叔瞻谓曹君曰:“臣观晋公子,非常人也,君遇之无礼彼若有时反国而起兵 即恐为曹伤君不如杀之。”
君 遇 之 A 无 礼 B 彼 若 有 时 C 反 D 国 E 而 起 兵 F 即 恐 为 曹伤 G 君 H 不 如 杀 之 。
【2022年新高考Ⅰ卷】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 之所以忠于大王也/ B.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 之所/以忠于大王也/ C.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 之所以忠于大王也/ D.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 之所/以忠于大王也/
“伤”是名词,意为“祸害”,做“为”的宾语,后面断开,且“君”是下一句的主 语,所以G处断。
君遇之A无礼B彼若有时C反D国E而起兵F即恐为曾伤G君H不如杀之。
【答解析】“遇之无礼”的主语是“君”,“礼”是“无”的宾语,宾语后断开,且 “彼”代指“晋公子重耳”,是下一句的主语,“彼”前断开,所以B处断;
“彼”是主语,“有时”是状语,修饰谓语“反国而起兵”,这中间不可断开,且 “若”和下一句“即”构成“如果……就会……”的假设句,“即”前断开,所以F处断;
选C。
“魏歃盟于秦”是状语后置句,中间不可断开,排除AD;
“此……也”是判断句的标志,中间不可断开,“之所以”是固定结构,不能断
开,排除B。
年份卷别 2所0有16全—考国2情0微卷22观及年 2020—2022年 所有新高考卷
新高考语文第2部分 专题10 Ⅲ 核心突破 突破二 积累语感,注重方法,正确断准句读
突破二积累语感,注重方法,正确断准句读[导语]断句需要综合运用古汉语字词句以及古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因而断句能力的高低,也可以成为判断文言阅读能力高低的一个标准。
在高考文言文阅读中,它是一个必考点,更是考生做文言文阅读的必得分点。
如何保证必得分呢?熟悉断句方法,培养语感,掌握答题步骤及技巧,当是我们训练的重点。
文言断句题是一种常规考题,综合性强。
全国卷采用的是有语境选择型断句题,这种题型需要掌握三个关键点:一、联系语境,疏通文意在提供语境的文言断句客观题中,需要断句的语段在内容上与上下文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断句前可翻译上下文,再据此推断断句部分的大意。
如是记叙型的,应首先弄清讲了什么人、什么事、过程如何、结果如何;如是议论型的,则应弄清观点是什么、观点的依据是什么。
在实际断句中,不少考生弄不清断句部分的大意是什么,把其中的人名等专有名词生生断开,这都是未联系语境的缘故。
凭借上下文,起码要标清其中的人名、陈述对象是谁,涉及哪几个人物等。
二、凭借标志,快速断开1.实词前后多联系(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杨大雅)徙知常州,判三司都磨勘司、户部勾院。
迁集贤殿修撰、知应天府。
还纠察在京刑狱以兵部郎中知制诰大雅初名侃至是避真宗藩邸讳诏改之居二岁拜右谏议大夫集贤院学士知亳州,卒。
(节选自《宋史·杨大雅传》)A.还/纠察在京/刑狱以兵部郎中知制诰/大雅初名侃/至是/避真宗藩邸讳/诏改之/居二岁/拜右谏议/大夫集贤院学士/B.还/纠察在京刑狱/以兵部郎中知制诰/大雅初名侃/至是避真宗/藩邸讳诏/改之/居二岁/拜右谏议大夫/集贤院学士/C.还/纠察在京刑狱/以兵部郎中知制诰/大雅初名侃/至是/避真宗藩邸讳/诏改之/居二岁/拜右谏议大夫/集贤院学士/D.还/纠察在京刑狱/以兵部郎中知制诰/大雅初名侃/至是/避真宗藩邸讳/诏改之居/二岁拜右谏议大夫/集贤院学士/答案 C解析断开此句,如果对其中涉及的官职名称如“纠察在京刑狱”“兵部郎中”“右谏议大夫”“集贤院学士”等了解,则大体上理解该句内容,对“知”“避……讳”“诏”等固定动词又很熟悉,则更容易断开。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文言断句方法总结(共七种)
高考语文文言文断句方法一、名词断句法通读全文,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国家名、官职名等。
这些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
然后考虑:什么人,办什么事情,采用什么方式,取得什么结果等。
(找动词)文言句式中,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省略。
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
(1)人称代词吾、我、予、余、朕、孤、寡人、臣、仆、妾等词,代说话或写文章的人,即今之所谓第一人称代词。
其中“我”字,不仅各时代的文言皆用,而且一直用到现在。
其余的在现代汉语中都不用了。
尔、汝、女、若、乃、而、子、君、公、阁下、陛下、足下等,代受话人,是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你”“您”。
其中“阁下”“陛下”有外交用语中还用。
之、其、彼,代谈话或为文所及的第三者,是第三人称代词,今作“他”或“它”,不仅代人,还可以代事代物。
“或”相当于现代汉语“有的人”,“有时”;“莫”,相当于“没有谁”,是无定指的代词;“相”作互指代词,相当于“相互”“彼此”,也可以偏指,代“你”“我”“他”。
与“相”的偏指现象极相似的还有“见”字,多代“我”,即《辞源》所谓“表示他人行为及于己”。
(2)疑问代词文言的疑问代词,问人的有“谁”“孰”“何”;“何”也问事。
问事的还有“奚”“胡“曷”“恶”“安”“焉”等。
(3)指示代词文言常见的指示代词有“此”“是”“斯”“兹”“夫”等,另“之”“其”“彼”除作人称代词外,还常作指示代词。
我们把这一步工作总结为标名(代)词,定主宾。
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
例如《赤壁之战》中,“初,鲁肃闻刘表卒”,先用全称,以下“肃径迎之”“肃宣权旨”就不再提姓了。
例:1、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2、诸葛亮之次渭滨,关中震动,魏明帝深惧晋宣王战,乃遣辛毗为军师。
3、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选自《白居易集·草堂记》)4、(赵困于秦)齐人、楚人投赵。
2021-2022年高考语文复习专题突破:文言文阅读之断句和翻译
2021-2022年高考语文复习专题突破:文言文阅读之断句和翻译第四节断句和翻译1.用“/”给下面一段文言文断句。
夫学者所以求益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忍长者轻慢同列人疾之如仇敌恶之如鸱枭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节选自《颜氏家训》)【答案】夫学者/所以求益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忍长者/轻慢同列/人疾之如仇敌/恶之如鸱枭/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人也。
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
曹公禽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
及羽杀颜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
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
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为其主,勿追也。
”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
”羽便伸臂令医劈之。
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节选自《三国志·关羽传》)(1)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关键点:“封”,动词,译为“封存”;“拜书”,动宾短语,“拜”为动词,表敬称,“书”为名词,译为“书信”,“拜书”译为“呈上书信”;“奔”,译为“投奔”;“于袁军”为介宾短语作后置状语,翻译时应移至动词前。
(2)关键点:句式“为……所……”表被动;“贯”为动词“贯穿”,这里据语境译为“射穿”。
【答案】(1)关羽全部封存了曹操给他的赏赐,呈上书信告辞,然后到袁绍军中投奔刘备去了。
(2)关羽曾被乱箭射中,箭射穿了他的左臂。
【参考译文】……关羽曾经被一支飞箭射中,箭穿透了他的左臂,后来,伤口虽然愈合了,(但是)每到阴雨天,骨头常常疼痛。
高考二轮复习语文试题(老高考旧教材) 专题5 文言文阅读 突破练16 自主断句容易忽视的七种句式结构
专题五文言文阅读突破练16自主断句容易忽视的七种句式结构(限时50分钟,赋分62分)1.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3分)初,曹公壮羽为人,而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谓张辽曰:“卿试以情问之。
”既而辽以问羽,羽叹曰:“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
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
”辽以羽言报曹公,曹公义之。
(节选自《三国志·关羽传》)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2.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3分)大王亶父居邠,翟人攻之,事之以皮帛珠玉而弗受,曰:翟人之所求者地,无以财物为也。
大王亶父曰:皆勉处矣!为吾臣,与翟人奚以异?且吾闻之也不以其所养害其养杖策而去民相连而从之,遂成国于岐山之下。
(节选自刘安《淮南子》)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3.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3分)司城子罕相宋,谓宋君曰:“国家之危定,百姓之治乱,在君之行赏罚也。
赏当则贤人劝罚得则奸人止赏罚不当则贤人不劝,奸人不止,奸邪比周,欺上蔽主,以争爵禄,不可不慎也。
夫赏赐让与者,人之所好也,君自行之;刑罚杀戮者,人之所恶也,臣请当之。
”君曰:“善。
子主其恶,寡人行其善,吾知不为诸侯笑矣。
”(节选自《说苑·君道》)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4.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3分)四年晋饥乞籴于秦缪公问百里奚,百里奚曰:“天灾流行,国家代有,救灾恤邻,国之道也。
与之。
”邳郑子豹曰:“伐之。
”缪公曰:“其君是恶,其民何罪!”卒与粟,自雍属绛。
(节选自《史记·晋世家》)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5.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3分)孟尝君曰:“夫赵之兵非能强于魏之兵,魏之兵非能弱于赵也。
2024届高三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之断句】及试题练附答案
2024届高三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之断句】及试题练1.遵循三原则(1)通读全文,整体把握内容和主题(2)体会词语含义和词语之间关系(3)先易后难,逐步缩小范围多读多背,形成语感,是根本方法。
切忌边看边断。
2.方法(1)名词(或代词)断句法。
名、代作主、宾,主语在句首、宾语在句尾。
据此可把语句断开。
文言文中常见的专有名词:人名、地名、事名、物名、朝代名、国名、官职名(2)语序、句式断句法①特殊语序: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谓语前置等。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焉。
我非爱起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②特殊句式:判断句式、被动句式③固定句式:“何┅之有”“如(奈、若)┅何”“唯┅是┅”“不亦┅乎”“何┅(之)为”“无乃┅乎”“得无┅乎”④固定短语:有所、无所、有以、无以、以为、何所、孰若、至于、足以、得无、无乃、何以(3)对称、对偶、排比断句法文言文语句整齐对称,上下句常用相同的字数和结构。
在形式上对应,在内容上有关联(对比、并列、总分)如: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4)对话标志断句法对话标志:“曰”“云”“言”等。
注意两种情况:一是对话中又有对话,二是文中省略说话人和“曰”字的情况。
引用;连续对话,第一次出现人名,之后常省,有时提示动词也省去。
要据上下文分清问答的界限和引文的起止。
(5)文言虚词断句法句首:夫、盖、凡、故、盍、孰、唯、今夫、若夫、是故、然则、于是、顷之、未几、已而、既而、俄而(句首断)句尾:也、矣、耳欤、邪(耶)、焉、哉、乎(作介词例外)而已(句尾断)句中:以、而、于、则、者、也(句中不断)独词句:嗟夫、呜呼(独词句断)(6)顶真修辞断句法。
例:光召尚书玺郎,郎不肯授光,光欲夺之。
(7)察反复定句读。
反复,特别是间隔反复,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方法。
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多次反复。
高考语文《文言文断句》(2)课件
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 爱之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因 面峰腋寺作为草堂
参考答案:
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 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
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若远行客 过故乡/恋恋不能去/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
课外巩固练习
(取材于《老子·七十七章》)
提示:抓句末语气词,根据文言骈 句较多,句子对称的特点
牛刀小试
3、(2011年高考·浙江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 的部分断句(3分)
诸司奏议悉心纠驳故帝 委之或时移疾佗宰相奏事帝 必问与文瓘议未若不者曰往 共 筹 之。
提示:找特征( 虚词 、对话)
巩固练习
2005年高考北京卷(5分) (选自《白居易集·草堂记》) 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
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
①句首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今夫、 初、斯、今”等前面可断句,而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 ,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
②句末语气词:“也、矣、与(欤)、哉、乎、耶(邪)、焉、 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
③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 文言文中“故”字常领起推论 句或结论;“然”“然而”领起转折句,根据这些特征可以 断句,此外还有“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无论、 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虽然、是故、而况”等前 面大多可以断句。
高考专题复习——
文言文断句
断句趣谈
◇标点遗嘱
据说从前有个老头子,有一女一婿,发妻死后, 他又续弦,后妻又生了小儿子,老头子于是就立下这 样的遗嘱 ﹕“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业尽付与 女婿外人不得干预”。
高考文言文断句翻译专项练习2
高考文言文断句翻译专项练习2
高考文言文断句翻译专项练习2
(二)臧孙行猛政
臧孙行猛政,子贡非之,曰:“独不闻子产之相郑乎?推贤举能,抑恶扬善;有大略者不问其短有厚德者不非小疵家给人足囹圄空虚。
子产卒,国人皆叩心流涕,三月不闻竽琴之音。
其生也见爱,死也可悲!”
1.断句并翻译。
断句:有大略者不问其短有厚德者不非小疵家给人足囹圄空虚。
翻译:
2.翻译:其生也见爱,死也可悲!
高考文言文断句翻译专项练习4
文言文断句翻译专项练习
(四)宫之奇知虞将亡
伐虢之役,师出于虞。
宫之奇谏而不听,出,谓其子曰:“虞将亡矣!唯忠信者能留外寇而不害。
除暗①以应外谓之忠,定身以行事谓之信。
今君施其所恶于人暗不除矣以贿灭亲身不定矣夫国非忠不立非信不固。
既不忠信,而留外寇,寇知其衅②而归图焉。
已自拔其本矣,何以能久?吾不去,惧及焉。
”以其孥③适西山。
三月,虞乃亡。
(《国语·晋语二》)
注:①除暗:识破对手的诡计。
②衅:破绽,弱点。
③孥:妻子儿女。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
①谏:②图:③及:
2.断句并翻译。
断句:今君施其所恶于人暗不除矣以贿灭亲身不定矣夫国非忠不立非信不。
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练案17复习任务群三古诗文阅读专题五文言文阅读分点突破二掌握文言断句
练案[17] 复习任务群三专题五文言文阅读分点突破二掌握文言断句一、专项练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王汉忠,字希杰,徐州彭城人。
少豪荡,有膂力,形质魁岸,善骑射。
节帅高继冲欲召至帐下,汉忠不往。
因殴杀里中少年遂亡经宿复苏其父遣人追及于萧县汉忠不肯还西至京师太宗在藩邸召见奇其材力置左右。
(节选自《宋史·王汉忠传》) A.因殴杀里中少年/遂亡/经宿复苏/其父遣人追及于萧县/汉忠不肯还/西至京师/太宗在藩邸/召见/奇其材力/置左右B.因殴杀里中少年/遂亡/经宿复苏其父/遣人追及于萧县/汉忠不肯还/西至京师/太宗在藩邸/召见/奇其材力/置左右C.因殴杀里中少年/遂亡/经宿复苏其父/遣人追及于萧县/汉忠不肯还/西至京师/太宗在藩邸/召见/奇其材/力置左右D.因殴杀里中少年/遂亡/经宿复苏/其父遣人追及于萧县/汉忠不肯还/西至京师/太宗在藩邸/召见/奇其材/力置左右【解析】文言断句需要整体把握文意:“经宿复苏”指的是“被殴杀的少年”,而不是“其父”,故应在“复苏”后断句;“奇”的对象是“材力”,而不是“材”,故应在“材力”后断句。
【参考译文】王汉忠,字希杰,是徐州彭城人。
年轻时豪放不羁,膂力过人,身形魁梧高大,擅长骑马射箭。
徐州节度使高继冲想将他招至帐下,王汉忠不肯前往。
因为斗殴杀了乡里少年,就逃走了。
一夜之后,被害者复活了,王汉忠的父亲派人在萧县追上了他,王汉忠不肯回去,向西到了京城。
太宗在王府召见了他,很欣赏他的才能,将他安置在身边。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吴起者,卫人也,事鲁君。
齐人攻鲁,将而攻齐,大破之。
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
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
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与士卒分劳苦。
(节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A.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B.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C.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D.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解析】“而有战胜之名”中的“名”(名声)与“之”(的)是不可分割的,排除D 项。
断句(二)
山东师大附中2015学考复习学案文言文断句练习(二)1、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
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篇》)2、用斜线(/)给下面短文划线处断句。
周室既衰诸侯恣行仲尼悼礼废乐崩追修经术以达王道匡乱世。
反之于正,见其文辞,为天下制仪法,垂六艺之统纪于后世,作孔子世家第十七。
(选自《史记•太史公自序》)3、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诗·大序》)4、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
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犹当博学审问,古人与稽,以求其是非之所在。
庶几可得十之五六。
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子羔原宪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乎?”(顾炎武《与友人书》)5、用斜线(/)给下面短文划线处断句。
创业与守成上问侍臣:“创业与守成孰难?”房玄龄曰:“草昧之初,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创业难矣!”魏征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
”上曰:“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
征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故知守成之难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
”玄龄等拜曰:“陛下及此言,四海之福也。
”6、用斜线(/)给下面短文划线处断句。
孟子论学问之道孟子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
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7、用斜线(/)给下面短文划线处断句。
治国必先富民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奚以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凌上犯禁,凌上犯禁则难治也。
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考点:文言断句马鞍中学汤云编写一、认识考点句读:文句意思表达完毕叫“句”,句子中间需要稍稍停顿的地方叫“读”(逗)。
理解文意是断句和翻译的基础。
二、断句要求1、三步骤先读(理意思,判结构,有无倒装、省略(特别是省谓、介宾、宾)后断(原则:先易后难。
注意:倒装句具体:先标志,后语法,最后语境,实在不行用类比造句法、联想法)再检查(用语法和语境检查:意思通吗,内容合理吗)2、四环节学生给文言文标点时,常犯的一个毛病是一边看一边注上标点,看完了,也就标完了。
待回头检查时,又觉得有许多不妥之处,却又无法改正。
其实这种“一步到位”的方法是行不通的。
因此,在给文言断句时,有四个环节。
①先通读全文,了解文意,分析情节。
此时切勿动手标点,如一遍读完不能理解,可连续读上二至三遍,直至理解。
②根据文章的内容或层次,先断出几个大的段落或层次,此时注意句首、句末虚词,这样凭借段落、层次或句首、句末虚词,把确有把握的地方断开来。
③对每一段落或层次按照前后顺序,从头到尾地进行解剖,分出若干个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
④通读全文,进行检查,对个别疑难之处,可根据上下文予以推断。
三、断句方法文言文断句的方法,一般是由大到小,由易到难,点面结合,句句突破。
意思就是说,在标点之前,要认真通读全文,把容易断开的句子先断开,再依次缩小断句范围。
对于疑难句子,要联系上下文意,抓住关键词,仔细推敲,切不可顾前不顾后,粗心大意。
断句时,应注意文章的体裁、语言风格、句意的完整与否。
标点的使用要合乎现代汉语标点的规范。
还应反复诵读,增强语感。
总结基本方法:1标志法(A名代词断句法B对话动词断句法C虚词断句法D修E句式断句法辞断句法)2语法法 3结构法 4常识和章法断句法 5类比造句法 6迁移例子法分类解读:一、标志法A名代词断句法和现代汉语一样,古汉语中名词或代词一般也常常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可以确定停顿的位置。
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
如20XX年北京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峰.北寺曰遗爱寺庐山找到上述加点名词或代词,便可以做出基本判断。
口诀:句首主语多名词例如;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名词:湖阳公主帝朝臣断句为: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
B(对话)动词断句法在文言文中,可借助“曰”“云”“言”“谓”等动词来判断人物的对话,进行句读。
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
口诀: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例: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C虚词断句法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符号,他们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
1 位于句首发语词和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凡、焉、惟、斯”等以及表敬副词窃、请、谨、敢这些词常用在一句话的开头,有领起全句的作用,前面可断句。
2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
3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
4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5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6常见出现在句中的虚词有:于、为、则、而、以等。
7常见放在句首的复音虚词有:且夫、若夫、乃夫、已而、至若、于是、虽然、至于、是故、向使、纵使等。
例〔1〕:襄子曰:“不及纣二日耳,不亡何待?”优莫曰:“桀纣之亡也∕遇汤武∕今天下尽桀也∕而君纣也∕桀纣并世∕焉能相亡∕然亦殆矣!”(《新序·刺奢》)虚词断句标点歌曰后冒、哉后叹,夫、盖大都在句前,于、而一般在句中,矣、耳后边画圆圈,耶、乎经常表疑问,也、者作用是停顿,或句或逗看情形,标点位置不能乱D修辞断句法文言文也是讲究修辞的,顶真、排比、对偶、对称、反复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
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
利用这两大特点,我们就可以比较好地断句。
比如:1顶真:例: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廉颇蔺相如列传》)这两个例句中都有紧密相连的相同的词语,我们就可以根据顶真这一修辞来考虑句读。
2对称(排比、对偶、互文):例〔7〕:中山君喟然而仰叹曰:“与不期众少∕其于当厄∕怨不期深浅∕其于伤心∕吾以一杯羊羹亡国∕以一壶餐得士二人。
”(《战国策·中山策》)例句中出现了多个对称句。
“与不期众少”与“怨不期深浅”,“其于当厄”与“其于伤心”,“以一杯羊羹亡国”与“以一壶餐得士二人”。
我们只要注意到了这些对称句,断句就迎刃而解了。
3反复:(大多是间隔反复)例〔8〕:“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吾孰与徐公美”“我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这几句在文章中间隔反复出现,抓住这一特点,自然有助于断句。
口诀:排比对偶与反复,修辞提供好条件。
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
句子前后相承,前一句作宾语的词,在后一句中又作了主语。
E句式断句法1固定词组、句式记住文言文习惯上较为固定的词组,不要把它们拆散,可以减少断句失误。
如“有所”“无所”“有以”“无以”“以为”“何所”“孰若”“至于”“足以”“得无”“无乃”“何以”“于是”“然则”等记住下面几种文言文的习惯句式,如:“何……之有”(宋何罪之有?):“如……何”(如太行王屋何?);“唯……是……”(唯余马首是瞻):“非唯……抑亦……”(非唯天时,抑亦人谋。
):“不亦……乎”(不亦说乎?):“何……之为”(秦则无礼,何施之为?):“无乃……乎(无乃不可乎?):”可得……欤“(可得闻欤?):”得无……乎“(得无异乎?)等,可以帮助断句。
2、特殊句式断句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疑问句反问句设问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状语(介词结构)后置主谓倒装记住文言文特殊句式,可以减少断句失误。
例如:判断句:夫战,勇气也。
莲,花之君子者也。
被动句: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省略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试与他虫斗,虫尽靡;又试之(以)鸡,果如成言。
宾语前置句:大王来何操?介宾倒装句:微斯人,吾谁与归?介宾倒装定语后置: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中心词+后置定语+者)二、结构层次断句法文言文中,也往往有总分、分总的形式,据此也可以进行断句。
例〔4〕: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论语·卷八》)熟读这句话,我们可发现句中提到了“益者三乐”“损者三乐”这两个总说的句子,继而分别阐述各是哪三乐,也就是说这是一种总分关系,这样问题就好办了。
三、常识和章法断句法文言文中的词大多是多义,多用的,使用不同意义时,断法就不一样。
如“曰”在表示称说时,后面就不加标点;“夫”作名词用时,就不一定在句首;“耳”作名词用就不一定在句末;连用的语气词只在最后一个词后边断开等等,具体情况要具体对待。
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 (选自《白居易·草堂记》)难点:而则等虚词陌生词语,句意不明(四)语法知识断句法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中主语和宾语一般由名词或代词充当,谓语大多数是由动词充当,而谓语又是构成句子的核心,我们只要抓住谓语动词,根据动词位置及和前后词语关系,进行推断,就能提高断句准确率。
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定)主─[状]─谓─(定)─宾意识:分析句子成分,找主干,特别注意省略句,应补出省略,特别注意区分倒装句,看意思是否完整。
比如北京卷中的“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两题,找到动词“亡”“入”“吊”“将”“归”“贺”,根据语法知识,仔细分析,便不会将“入”之后的处所“胡”断为“胡人”,将“将……而归”误断为“归人”。
注意点:1文言句式中,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省略。
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
如:诸葛亮之次渭滨|关中震动2连词前后关系。
连接句内成分,或两个词,则不断。
连接两个分句,则断。
句子长,则断;句子过短,可以考虑不断。
(无招之招。
)如:“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
而字不断者居多。
3、主语之后一般不断句(“……者……也”式判断句的主语之后应断句)。
谓语之后如果没有宾语、补语就要断句;如有宾语、补语一般不断句,但“曰”“云”“言”等字作谓语时,要和它的宾语断开。
宾语之后一般应断句,定语和其修饰的中心词之间一般不断句。
4、特别注意区分倒装句五、类比造句法六、迁移例子法。
四、结语你要知道:多读、分析、比较,是理解的途径,正确理解是点断的基础,恰当点断是断句的前提。
你要清楚:读全文,贯文意,明结构,揣语气,先断开,后确定。
你要懂得: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先易后难,顾及前后你要铭记:根据文意,利用实词,参照虚词,把握语法,研究句式,结合常识,考虑修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