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疫文化研究简论
历史上重大疫情调研报告
历史上重大疫情调研报告历史上发生的重大疫情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事件,对于人类社会、经济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重点介绍历史上几次重大疫情,并进行调研分析。
第一次重大疫情是公元前430年开始的雅典大瘟疫。
这场瘟疫发生在雅典战争时期,希腊雅典城市遭受了毁灭性的瘟疫袭击。
瘟疫导致数千人死亡,包括雅典的领导人佩里克勒斯。
这场疫情对于雅典的政治、社会和军事产生了重大影响,削弱了雅典的实力,最终导致其在战争中失败。
第二次重大疫情是14世纪的黑死病。
这场瘟疫起源于亚洲,并随着贸易活动传播到欧洲。
黑死病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疾病,导致了欧洲大约1/3的人口死亡。
黑死病对于欧洲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导致农民起义和人口减少,使欧洲进入了长期的经济衰退。
第三次重大疫情是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
这场流感疫情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爆发,并几个月内迅速传播到全球。
西班牙流感是一种高致死率的流感病毒,导致全球范围内约5000万人死亡。
这场流感疫情对于世界各国的经济和社会产生了重大冲击,同时也加速了医疗科学的发展。
对于这些重大疫情的调研分析表明,疫情对于人类社会的影响是深远的。
首先,疫情会导致大量人口死亡,造成社会和经济的动荡。
其次,疫情也对人类社会的结构产生影响,削弱政府和权力机构的能力,造成社会秩序的紊乱。
此外,疫情也会加速医疗科学的发展,促进卫生系统的改善。
在应对疫情的过程中,各国都采取了不同的措施。
一部分国家采取了隔离和封锁的措施,以减少人员流动和传播;另一些国家则加强了公共卫生体系和医疗设施的建设。
通过对不同措施的比较研究,可以得出一些应对疫情的经验教训,为未来类似疫情的发生提供参考。
总之,历史上的重大疫情对于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对这些疫情的调研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疫情对于社会和经济的影响,从而提高我们应对类似疫情的能力。
同时,还可以总结出一些应对疫情的经验教训,为未来的疫情防控提供参考和指导。
灾疫伦理研究的背景·目标·视域·方法——灾疫伦理学:通向未来的
灾疫伦理研究的背景·目标·视域·方法——灾疫伦理学:通向未来的桥梁(上)作者:唐代兴来源:《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唐代兴(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成都 610068)摘要:灾疫伦理学是对当代存在危机与生存风险的应对之学,它诞生于对生成当代频频爆发的灾疫之最终人为因素的伦理检讨。
灾疫伦理学就是引导当代人类重建生态理性生存方式,通向“人与天调”之未来世界的桥梁。
灾疫伦理学必须为灾疫防治和灾疫后生境重建与家园重建提供伦理方案。
所以,理性审查灾疫伦理研究的生存背景、伦理目标、认知视域和探究方法,成为灾疫伦理学构建的奠基问题。
灾疫伦理;生境;灾疫后重建;伦理视域;生态化综合方法中图分类号:B82-0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4074(2009)05-0001-0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9BZX058)唐代兴(1956-),四川广安人,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当代社会,面对频频爆发的灾疫(自然灾害与突发性疾病的全球性传播),必须展开伦理审查,为灾疫防治提供国际性行动框架,更为灾疫后生境重建和家园重建提供伦理方案。
因而,灾疫伦理学应时代之需而产生。
灾疫伦理学,是融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于一体的、引导当代人类重建存在安全、消除生存风险的综合性实践科学,是当代伦理学的生活应用。
灾疫伦理学,是从伦理角度探究当代灾疫发生的人力原因,引导当代人类重建生态理性生存方式,并为当代社会灾疫防治和灾疫后生境重建和家园重建提供伦理方案。
因而,灾疫伦理学不仅是防灾救灾的伦理学,更是引导当代人类通向“人与天调”之未来世界的桥梁。
�一、灾疫伦理学诞生的生存背景一切精神探索,一切理论形成,都源于人的存在困境,并构建求解生存出路的认知方式,提供行动导向;灾疫伦理学的诞生亦是如此。
在当代进程中,人们对灾疫予以伦理考量,展开伦理研究,完全是因为灾疫的频频发生且日益社会化和全球化。
疫灾研究浅述
疫灾研究浅述常言道:”大灾之后必有大疫”,”疫”字从病从役,本义上就是”民皆病”(《说文解字》和”病流行”《字体》)。
疫灾是瘟疫流行所致的灾害,它是指某种具有传染性的疾病在一定范围对人类健康和生命造成危害的灾害现象,而这样大范围流行的疾病称为”疫病”。
这种感疫疠之气造成的一时一地大流行的急性烈性传染病在《素问·本病论》也被称温疫。
从灾害本质看,疫灾是传染病大规模流行所致的疾病灾害。
从灾害影响看,疫灾是病原体侵袭人体引起的生物灾害。
而从灾害的影响力度来说,疫灾是人类灾害中最为严重的灾害,也是人类的永恒灾害。
总的来说,疫病是由于一些强烈致病性微生物,如细菌、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一般是自然灾害后,环境卫生不好引起的。
它的历史表现一次次的证明了它危害之严重,因此不少学者利用已有的历史记录资料,定性的分析总结对某个朝代内或者一段历史时间内疫灾发生及地理环境的关系及地理分布的关系,疫病与旱、涝、地震、战争等灾难事件的关系以从中获取教益和启示,提高防灾抗灾能力,以缓解瘟疫的发生;还有学者以现有历史资料研究疫病对我国历代人口增减和社会生产力、经济发展的影响,为发展我国新兴学科-灾难医学,增添资料。
1临床材料疫灾的研究材料主要是最原始的疫灾史料以及疫灾整理史料,和现当代的疫灾整理研究成果。
原始的疫灾史料方面,中国有3000多年的疫灾记录史,中国古代疫灾记录系统基本上有四种:即:①正史记录系统;②方志记录系统;③档案实录系统;④政书、类书、个人文集、笔记小说记录系统。
疫灾整理材料主要是为查找和核实原始史料起索引作用。
对疫灾史料的整理,最早可追溯到北宋李昉主编的《太平御览·疾病部五·疫疠》摘录了一些汉魏时期的疫灾史料;其后是清代陈梦雷主編的《古今图书集成·历象汇编·庶征典·疫灾部》对正史中的疫灾史料进行了全面的辑录。
关于中国近现代疫灾的研究,主要有《中国救荒史》和《战国后中国内战的统计和治乱的周期》以及前暨南大学陈高墉教授编写的《天灾年表》等。
[整理]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灾害.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灾害、疾病历史地理研究综述张雷(云南大学人文学院,昆明,650091)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灾害、疾病史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也有许多不足,本文从几个方面对此进行系统的回顾与梳理,有一定的学术参考价值。
关键词:灾害疾病研究综述一、以往灾害、疾病史的研究的阶段性发展关于灾害及救灾的问题自古一直受社会各界的广泛的关注,上世纪20—40年代,他就开始起步了。
当时伴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不断加深和各种自然灾害的肆虐横行,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并激化。
自然矛盾的刺激,使社会矛盾白炽化,二者交织在一起,让人难辨是天灾还是人祸。
就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许多学者前辈从不同视角对灾害问题发表过各种见解和看法,涉及到许多方面,现在硕果累累的荒政史研究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
随着更多的有识之士涉足于这方面的研究,相关论文和专著不断涌现。
1937年“七七事变”和抗日战争的开始,使得这种研究被迫中断。
此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相关研究成果寥寥无几。
二十世纪50—70年代,是灾害与荒政问题研究的停滞阶段。
在1949年后的学术研究中,因为史学研究的侧重点问题和政治环境的影响,此问题一直没有受到重视,从而陷入了停滞,仅在六十年代饥荒时期有极少的几位学者对其进行了关注。
“文化大革命”爆发到1979年,灾害史研究成果上一片空白。
二十世纪80年代至今,灾害及荒政研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80年代以后,随着政治环境的日渐好转,人类对自身生存状况的更多关注,对减灾抗灾问题的日趋重视,尤其是1991和1998年两次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的发生,学界对荒政史又重新给予了关注,并使其迈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此研究的范围日渐扩大、视角逐步拓宽、方法更加多样化、成果也层出不穷,出现了一个新高潮。
但是长期以来,疾病医疗史研究一直是中国史学界所忽视,1980年代中期起,特别是1990年代以来,尽管从社会史的视角对中国历史上疫病的研究开始在海峡两岸逐步兴起,但仍处于草创阶段。
灾疫生命伦理研究的实践论视域
以此来审视灾疫生命伦理 , 就是指灾疫防治过 程 中所涌现出来的生命伦理 问题 , 包括灾疫发生前 的预 防治理 、 灾 疫发 生 时 的救 助治 理 、 灾疫 爆发后 的 重建 治 理过 程 中所 必 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对 的生 命 权 利 问 题 、 生命
一
生命伦理源于生命本身 , 正如生命哲学家狄尔 泰所讲 的那样 , “ 我们不 能把世界 的任 何意义带进 生命 ” , 因为“ 生 命 本 身 并 不 意 味 着 别 的什 么东 西 。 在生命 中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 所以也不能得 出生 命意味着什么 的结论 , 生命 中只有 它 自己。 ” J ( 聊) 外部的世界不能把任何意义带进生命 , 也不能把任 何价值带进生命 , 生命的全部意义与价值 , 均内生于 生命 , 这是考察 生命伦理 问题 的基本姿态 。以此观
题, 即是 生命 的 内在本质 外 向敞开 的价值维 度 。
1 . 灾 疫 生命 伦理 释 义
. 要理解灾疫生命伦理 , 首先需要理解什么是生
命 和生命 伦理。生命 哲学家柏格 森认为 , 生命 “ 就 是 向前冲锋 的骑兵” , “ 生命 中最大的成功属于最大 的 冒险 家 ” … 。 将 柏 格 森 的 比喻 做 一 直 白的 表
关联 ; 这种 再平 常不 过 的生命观 , 却 真实地 展示 出来
0 1 3年 2月 第2 2 6卷 第1 期
一
阴 山 学 刊
F e b. 2 01 3
V0 1. 2 6 No. 1
YI NS HAN AC AD EMI C J OURN AL
灾 疫 生 命 伦 理研 究 的实 践 论 视 域
灾情后的社会文化重建保护与传承地方文化
灾情后的社会文化重建保护与传承地方文化自古以来,灾难所带来的伤害不仅仅局限于人们的生命财产损失,还涉及到社会文化的破坏。
当灾难如洪水、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突然降临时,人们不仅要面对身体上的伤害和物质上的损失,还要面对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巨大压力。
灾情后的社会文化重建就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任务,其中保护与传承地方文化更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一、保护地方文化灾难来临时,地方文化常常面临着多方面的冲击与威胁。
保护地方文化的首要任务是保护各种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历史建筑、古籍文献等,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则包括传统技艺、民间习俗等。
在灾难发生后,政府和相关机构应迅速采取行动,加强对这些文化遗产的抢救、修复和保护工作,确保它们不会因灾情而永远失去。
此外,保护地方文化还需注重传统习俗的保护与传承。
习俗是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人们的生活。
然而,在灾难面前,很多传统习俗往往失传或被改变。
因此,政府和社会组织应当采取措施,让更多人了解和参与到传统习俗的传承中来,保护和传承这些习俗的智慧和美好。
二、传承地方文化传承地方文化是保护地方文化的延伸和深化。
地方文化传承不仅仅是简单地把传统文化传递下去,还要使之能够与现代社会相融合,发展出更具时代特色的新形式。
在灾情后的重建中,传承地方文化不仅有助于加强社会凝聚力,还能起到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推广作用。
要实现地方文化的传承,首先应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研究,找出其中的精华与核心,使之成为当地文化的瑰宝和特色。
其次,应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培养,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和喜爱传统文化,并将其传承下去。
同时,还应鼓励创新与发展,为地方文化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三、社会文化重建灾难会给社会文化带来巨大的冲击和破坏,因此,社会文化的重建是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社会文化重建包括恢复社会的生产与生活秩序,修复社会的道德和价值观念,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
在这一过程中,保护与传承地方文化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文化因素对防灾减灾的影响
文化因素对防灾减灾的影响在人类与自然灾害的长期斗争中,防灾减灾工作至关重要。
而文化因素在其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深刻地影响着人们对待灾害的态度、应对策略以及灾后的恢复重建。
不同的文化背景孕育出了各异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这直接影响着人们对灾害的认知。
在一些传统文化中,人们可能将灾害视为神灵的惩罚或者命运的安排,从而在面对灾害时表现出一种消极的接受态度。
然而,在现代社会的主流文化中,更多的是强调通过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来预防和减轻灾害的影响,认为人类有能力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应对自然灾害。
这种认知上的差异,会导致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所不同。
宗教信仰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防灾减灾也有着独特的影响。
在某些宗教教义中,可能会强调对神灵的祈求和依靠来度过灾难。
这种精神上的寄托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给予人们心理上的安慰和支持,但如果过度依赖宗教而忽视了实际的防灾减灾措施,可能会导致在灾害面前缺乏有效的应对能力。
相反,一些宗教组织也会积极参与到防灾减灾的实际工作中,通过宣传教育、物资援助等方式为受灾群众提供帮助。
风俗习惯在防灾减灾中也发挥着作用。
比如,在某些地区,建筑风格会受到当地风俗习惯的影响。
一些传统的建筑形式可能在抵御自然灾害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例如我国南方的吊脚楼,能够适应潮湿多雨的环境,减少洪水带来的危害。
但也有一些风俗习惯可能会增加灾害的风险,比如在一些节日中大量燃放烟花爆竹,可能会引发火灾等灾害。
语言和符号系统也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们影响着灾害信息的传播和理解。
在一个社区或群体中,如果存在特定的灾害相关的词汇、谚语或传说,能够让人们更加直观地了解灾害的特征和危害,从而提高防范意识。
但如果语言不通或者信息传播不畅,在灾害来临时可能会导致混乱和误解,影响救援和疏散工作的顺利进行。
文化还影响着社会的组织形式和人际关系,进而对防灾减灾产生影响。
在一些注重集体主义的文化中,当灾害发生时,人们往往能够迅速组织起来,共同应对灾害,互相帮助和支持。
灾疫伦理研究的基本内容核心问题·多元维度——灾疫伦理学:通向未来的桥梁(下)
伦理方法论 ; 此 , 为 它所 必 须 解 决 的核 心 问题 是 灾 疫 制 度 重 建 。 在 此 基 础 上 , 灾疫 伦 理 研 究展 开 为 时 间 和 空 间 两 个 序 列 : 时 间序 列 上 , 在 灾疫 预 防伦 理 研 究 、 灾疫 预 警 伦 理 研 究 和 灾 疫 后 重 建 伦 理 研 究 构 成 其 基 本 内 容 ; 空 间 在 序 列 上 , 疫 生 态 环境 伦 理 、 灾 灾疫 生命 伦 理 、 灾疫 生 境 一 园 重建 伦 理 、 家 灾疫 康 复 伦 理 和 灾 疫教 育伦 理 , 五 者 构 成 此
期 望灾疫 伦 理 问题 引来广 泛 的社关 注 和探 讨 , 为 以
存 在处境 时 说 , 最终 , “ 一切 都会 归结 到 一个 伦 理 的 决 定上 , 如何 评 价 我 们存 在 于其 中 的 自然 , 以及 现
在 越来越 突 出 的那 个 问 题—— 怎样 看 待 我们 作 为 个 体 的身 份 问 题 。[ ㈣ 当 代 人 类 面 临 种 种 存 在 '1 ,]
收 稿 日期 :0 90 —8 2 0 —82
以重 新 认 知 , 建 人 、 命 、 球 和 宇 宙 之 生 存 重 生 地
关系。 重新认 知地球 和宇 宙 , 重新 认 知人 , 新 认 知 重
相 等 、 向相 反 的反 用 力 。 [(78洛 克 则 在 此 基 方 , ] 11  ̄ P-) 2 础上 向世界 宣布 :对 自然的 否定 , “ 就是 通往 幸 福之 路 。 l( 从此 , ”2 _ ” 1 自然沦为 僵死 的 、 只具 有使 用 价值 的 自然 。因为洛 克告诉 人们 , 人间 的丑恶都 来 源 于 贫 困 , 贫 困 却 来 源 于对 蕴 含 “ 之 不尽 、 之 不 而 取 用 竭” 物质财 富 的 自然 的 用力 不 勤 。因 而 , 在本 性 摆 善 良的人 类 面前 的根 本 问题 , 如 何增 强 自身 力 是 量 , 服 自然 、 造 自然 , 自然 完 全 为 自 己 所 征 改 使 用 o ]2 近 代 科学 革 命 和 近代 哲 学革 命 开辟 出解 [( 1 2P) 决此一 根本 问题 的道路 , 而大机器 工业社 会 则在 这 条道路 上创建 物质 幸福论 蓝 图 , 最终把 人沦 为纯 粹 物质 的人 , 自然生 态 链 条 断裂 , 球 和 宇宙 被 推 向 地 死境 。当代人 类所 频频遭 遇 的灾疫 之难 , 是备 受 则 蹂躏 的 自然对 人类 的无情 报复 。 面对 自然 的这种 无情 报复 , 类要继 续存 在 下 人
从古至今对防灾减灾文化的理解和定位
鬻女 、亲人 无 以安葬 的凄凉景象 。为 此 ,官府要采 取诸如赐 葬、发放抚恤 金 、居养 、赎子等等抚恤 政策 。清乾
蠡
隆 间对 各 省 分 别 制订 详 细 的 抚恤 标
准 ,凡是贫 而不能 自存 的灾 民,地方
政 府大 多设 临时收容所居 养 ,并把平 时常设 的慈善救济机构如 居养院 、普
发挥 了重要作 用 。此外 ,历代封建 政 府 蠲免 、缓 征钱粮 的依据 。若给予赈 府还提 倡植树 造林 ,禁止 乱伐森林 ,
并推广 发展玉米 、番薯等抗 旱涝 的粮 济 ,还要增 加审户程序 ,划分极贫 、
次贫各 个等 级。
毒
0
食作物 ,刊 印涉及抗旱 、保墒 、防御
低温 、病虫害 、盐碱化等 灾害及治 蝗
赈 济 是 各 级 政 府 为 帮助 灾 民渡 过 眼前难关 而无偿发放 救济粮款 的救
灾 措施 。它 主要实施 于灾 情紧急严重
内容 的农书 。 值 得 一 提 的 是 , 灾情 发 生后 ,
之 时 。具体 形式有发放救 济粮款 的谷 赈 、银赈 ;官府利用赈济 钱粮兴办治
灾 民最 需要救 助 。朝廷 的救灾政策措
施 ,主 要包括赈 济、减免 赋税 、调 粟 河 、修筑塘 堰、海塘等工 程的工赈 ; 平粜 、转移灾 民、抚恤 安置、劝奖 社 政 府 给 灾 民施 粥 、发 放 衣 物 等 的 粥
会助赈 等 。每 当灾情发生 后,地方政
≯ 、
赈 、布 帛赈 等。 自然 灾害严重时 ,往 往 造成大量伤 亡 ,以致 出现贫 民卖儿
总 第 10 2 1— 8 期 025 《l l固减灾 > l 2 1
济 院等动 员起 来收容灾 民。为 了帮助
减灾文化视野下人的发展
由和人 的精 神空 间的 自由。这也 是以
转 义 为精神方 面的能力修 养 。心 理的
承 受 能力和社会 性伤害排 除 ,需 要有
可靠 的人的预报 能力 ,使 人 的能 力形
认识 的理性精神 。这种理 性精神就 是 他 人为思考 重心的 中国哲学的基本精
科学 认识和求真 意念 。中华 民族 的真 神 。人 的问题之所 以形成 连续不断 的
的预测 和预防 ,可 以将灾难 降低 到最
低 限度 ,避免人 的生命付 出惨重 的代 价 。 “ 本 ”是科 学发展观 的最 终落 人 脚 点。灾难 面前 自然 会激发 国民高昂
的 民族 国家认同感 ,但 国家之所 以重
正、有 效的监管 机制 。如 果说科 学知
识是减 灾文化 的基础 ,那 么制度 和能
也是中 国传 统文化 的精华所 在。凡是
能够称得上 是文化 的事物 、行 为,必
定同人 的动 物性相 区别 ,它必 须有高
出于动物性 的成分 ,有助于入 超越 自 己的动物性 ,使人 的心灵得到升 华。
自然 灾害对人 的伤害 首先是心灵 的精
神性 伤害 ,所 以重要 的是要有对 灾害
己的 ,最终 不断提 高人类 生存能力发
展 的境界 。人 的能 力与减灾文 化融洽 结合 才能练就 成一个 完美善 德的人甚 或 一个 占有人 的全面 本质 的人 。减灾 文化 的 自在性 和给定性 ,指人 能够摆 脱 自然 状态 的束缚 ,使 人较偏重 于物 质 的和 具体 实践能力 的一面 ,后 逐渐
能力 、精神 卫生救助 能力 ,进 而对人 力 资源 进行 有效的整合 ,也包 括制定 切 实可 行 的培训 内容和 方法 ,对 救灾 及 重建 的捐款和 拨款 的使用建立 公共 监督体 系 ,对 救灾物 资和重建家 园的
文化因素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研究
文化因素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研究在我们的生活中,灾害总是不期而至,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
为了降低灾害的影响,我们不断探索和发展各种防灾减灾的方法和技术。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文化因素所发挥的作用却常常被忽视。
实际上,文化作为一种深入人心、潜移默化的力量,在防灾减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文化首先影响着人们对灾害的认知和态度。
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导致人们对灾害有着截然不同的理解和看法。
在某些文化中,灾害被视为上天的惩罚或者命运的安排,人们在面对灾害时往往表现出无奈和顺从;而在另一些文化中,灾害则被看作是一种可以通过人类的努力和智慧来应对和克服的挑战,这种文化观念促使人们积极主动地采取防灾减灾措施。
比如,在日本,由于长期受到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形成了一种强烈的灾害意识文化。
人们从小就接受防灾教育,对地震等灾害有着清晰的认识和高度的警惕,在日常生活中也养成了随时做好应对灾害准备的习惯。
这种文化观念使得日本人在面对灾害时能够更加冷静、有序地应对,从而有效降低了灾害造成的损失。
文化还通过传统知识和经验的传承,为防灾减灾提供了宝贵的智慧。
许多地区的传统文化中都蕴含着丰富的防灾减灾知识。
比如,在中国古代,人们根据长期的观察和实践,总结出了许多关于洪水、干旱等灾害的预测和应对方法。
像农历中的二十四节气,就反映了季节和气候变化的规律,农民们可以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事活动,以避免灾害的影响。
此外,一些少数民族的传统建筑也体现了防灾的智慧。
例如,云南的傣族竹楼,采用了高脚、架空的建筑形式,既能通风防潮,又能在洪水来临时减少损失。
这些传统的知识和经验虽然可能没有现代科学那么精确和系统,但它们是经过长期实践检验的,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风俗习惯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防灾减灾中同样发挥着作用。
在一些地区,特定的风俗习惯与防灾减灾密切相关。
比如,在沿海地区,渔民们在出海前往往会举行一些祭祀仪式,祈求平安。
虽然这种仪式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并没有直接的防灾效果,但它能够增强人们的心理安全感,提高他们应对灾害的信心和勇气。
中国传统瘟疫叙事中的灾疫文化初探
522)3 月研&理笔―文往往 ,而脱离了人文的 灾 )就国与国的关系而言,当前疫情的启示就是如国家安全的同时,超 民族国家的界限,努人类命运共同体。
就国 而& 是更多地将关注的目光转向防灾能 的贫困地区或体,而这一方面,的救灾实践, 国 灾减灾制度体系的建设&已经取的成就,但还是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就这些从事人文研究的历史学者,能地从中华文明的历史宝库里面, 关文献信息,把它 来,讲 来,努 造以人民为中心的减灾文化机制。
同时还要考虑到与依的生物整个自然界)也就是说,对于人文的追求&极的人类中 义的人文,而是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充满着生态精神的人文)中国传统瘟疫叙事中的灾疫文化初探**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宋元以来中医知识的演变与现代’中医’的形成研究"(18ZDA175)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灾害文化数据库建设” (17ZDA158)的阶段性成果。
① 中国疫病史已有较初步的梳理性,如张志斌《中国古代疫病 年表》(福 技术出版社2007年版)、李文波《中国传染病史料》(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和张剑光《三千年疫情》(校 版社1998年版)等。
②前研究 ,如,美]班凯 ,朱慧颖译:《中国的鼠疫》,中国人民 版社2015年版;[日]著, 译:《鼠疫与近代中国:卫生的制度化与 》,文 版社2019年版;余新:《清代江南的瘟疫与社:史的研究》,北京师范 版社2014年版;邓:《中国防疫史》, 技出版社2006年版;曹树基、李玉尚:《鼠疫: 与 平一一中国的环境与(1230—1960)》,山 报出版社2006年版;梁其姿:《 风:一种疾病的 史》,商印书馆2013年版;:《代瘟疫的与防治》,商务印书馆2015年版等。
③ [日] 根 ,蔡蔣、翟四 译:《灾害论》,商 印书馆2017年版,第187 - 189页;[日]田中重好等著,潘若卫译:《灾害文化论》,《国际地震动态》,1990年第5期。
欧洲黑死病疫情对社会与文化的影响研究
欧洲黑死病疫情对社会与文化的影响研究在欧洲历史上,黑死病疫情是一场极其浩劫性的灾难。
14世纪中期,整个欧洲大陆陷入了疫情的泥潭,导致了数百万人口的死亡。
然而,除了摧毁了无数的生命之外,黑死病疫情对欧洲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疫情对欧洲社会结构产生了重大的冲击。
在疫情期间,人们对整个社会秩序的信仰和稳定性产生了怀疑,尤其是对教会的信仰。
黑死病无情地夺取了许多神职人员的生命,使人们开始对宗教的力量和神圣性产生了疑问。
这导致了宗教改革的浪潮的兴起,并进一步影响了整个欧洲社会的结构和价值观。
其次,疫情对欧洲的经济体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大量的人口死亡导致了农业和工业的衰退,减少了劳动力和生产力。
农田荒芜,商业停滞,导致物价暴涨,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然而,在这片废墟中,也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
劳动力的短缺推动了农民和工人的地位提高,一些地主和商人开始提供更好的工作条件和薪资。
这些经济变化为日后欧洲经济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此外,疫情也对欧洲的艺术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疫情期间,人们深陷绝望和苦难之中,而这种心情也在艺术作品中得到了反映。
莎士比亚的作品中透露出对生命、死亡和人性的深入思考,画家们也通过描绘疫情带来的痛苦和恐惧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此外,疫情对教育和科学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许多人意识到医学和卫生的重要性,对于解决类似问题的渴望推动了医学和科学的发展。
最重要的是,疫情改变了欧洲人民的社交行为和生活方式。
大规模的死亡和痛苦让人们更加珍惜生命,更加关注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人们开始形成更紧密的社区和家庭网络,加强相互之间的联系与依赖。
同时,疫情也加速了欧洲人对于卫生和清洁的关注,一些新的卫生和卫生习惯诞生和普及,为后来的公共卫生政策奠定了基础。
总的来说,欧洲黑死病疫情对社会和文化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它在欧洲社会中引发了宗教改革,对经济体系带来了重大冲击,并在艺术、科学和教育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灾后社会的文化多样性与社会融合
灾后社会的文化多样性与社会融合灾难是人类社会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无论是自然灾害还是人为灾难,都会对社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然而,在灾难中,社会的多样性和融合力也得以展现。
本文将探讨灾后社会的文化多样性与社会融合,并分析其影响和意义。
一、灾后文化多样性的表现灾后社会的文化多样性在各个层面上展现。
首先,不同地区的文化传统和习俗将在灾难中得到表达和传承,例如庙会、祭祀等活动。
其次,由于灾害带来的迁徙和重新安置,不同地区、不同族群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成为可能。
此外,灾后的创伤和思考也会促使人们思考和重新审视自己的文化身份和价值观。
二、文化多样性对社会融合的意义文化多样性对社会融合具有积极的影响。
首先,文化多样性能够促进社会各群体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消除误解和偏见,从而加强社会和谐与稳定。
其次,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能够激发社会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
最后,文化多样性也为社会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各种文化元素的共存和交流为社会创造了丰富的资源和机遇。
三、灾后社会融合的挑战与应对灾后社会融合面临一系列的挑战。
首先,不同的文化群体可能因为历史、信仰、价值观等原因产生冲突和隔阂,这需要社会各界加强交流和对话,促进文化的理解和包容。
其次,由于灾难的破坏性,灾后重建需要考虑各个群体的需求和利益,确保公平和正义。
此外,社会的教育体系也需要关注文化多样性的教育,培养人们的文化包容性和跨文化的交流能力。
四、促进文化多样性与社会融合的途径为了促进文化多样性与社会融合,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途径。
首先,加强教育和宣传,提高人们对文化多样性的认知和理解,培养文化包容性的思维方式。
其次,建立平等、公正的社会制度和法规,保障不同文化群体的权益和利益。
此外,鼓励文化交流和跨文化合作,推动各群体之间的融合和互补,创造共同发展的机会和平台。
总之,灾后社会的文化多样性与社会融合密不可分。
文化多样性为社会带来了创新、进步和发展的动力,而社会融合则需要在多样性的基础上实现平等和和谐。
文化因素对灾害应对的影响
文化因素对灾害应对的影响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灾害始终是一个无法回避的挑战。
从地震、洪水到飓风、火灾,各种各样的灾害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而在应对灾害的过程中,文化因素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文化不仅影响着人们对灾害的认知和理解,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的应对策略和行动。
不同的文化对于灾害有着不同的解释和认知。
在某些文化中,灾害被视为上天的惩罚或者神灵的愤怒,这种观念可能导致人们在面对灾害时更多地采取祈祷、祭祀等方式来祈求平安,而不是积极地采取防范和应对措施。
而在另一些文化中,灾害被看作是自然规律的一部分,是可以通过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来预测和防范的。
这种认知差异会直接影响到人们在灾害面前的心态和行动。
文化因素还影响着人们在灾害应对中的社会行为和价值取向。
在一些强调集体主义的文化中,当灾害发生时,人们往往会迅速团结起来,共同应对困难。
邻里之间相互帮助,社区组织积极协调资源,以集体的力量来减轻灾害的影响。
而在个人主义文化占主导的社会中,人们可能更注重自身和家庭的安危,在应对灾害时更多地依靠个人的力量和资源。
宗教信仰也是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灾害应对中也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例如,在某些宗教中,慈善和救助他人被视为一种神圣的职责。
因此,当灾害发生时,宗教组织和信徒会积极参与救援和重建工作,为受灾群众提供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
传统的风俗习惯同样会对灾害应对产生影响。
在一些地区,存在着特定的防灾习俗,比如建造特殊结构的房屋以抵御地震,或者在洪水来临前举行特定的仪式。
这些习俗虽然可能缺乏科学依据,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地人民长期以来与灾害斗争的经验和智慧。
教育水平也是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对人们的灾害应对能力有着直接的影响。
在教育普及程度较高的地区,人们通常能够更好地理解灾害的原理和危害,掌握科学的应对方法和技能。
相反,在教育资源匮乏的地区,人们可能因为缺乏相关知识而在灾害面前显得手足无措。
灾荒文化视阈下的“差序格局”
A密(3Aj)Collected Papersof History Studies24------------------------------------------------------------------------------------------不必要的本。
无疑,在传统时期,无论是科技、是制度,与代都同日而语,但古人却自然的调适能灾疫文化的&整体上了瘟疫的&实了文明的演进和文化的传承,“技能、知识织都会改变,但改了的,是人类对寄生物的性”。
①如今,尽已拥有了更多应对瘟疫的能,但显然省基础上的灾疫文化&依然道远。
瘟疫自是令人恐惧的&但对适宜,未是人类进步的推手)人的文明〕性,虽然让了的自省和自律,但也告诉&人的理性足以抑制自身的贪欲和自我中义,而些的力量来强化这种抑制力。
我期灾疫文化的&能益的代价自觉地去获得更多有利于自发展的启益。
灾荒文化视阈下的“差序格局”马俊亚(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江苏南京210023)费孝,是“团体格局”,中国是“差序格局”。
中国人“以'己’为中心,牟般投入水中,和别人的关系,体中的般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其实传统的里最基本的,这个人和人往来的网络中的纲纪,就是一个差序,也就是伦”。
他,血缘关系决定人的亲疏远近,“中的关系就是这形成同波纹的性质……这个网络像个的网,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
个人都有这个关去的”。
②费孝通的论述,了的“差序格局”的,代南正常发展的,这一观察无疑具有意义。
但在生极度短缺的灾荒频发社会,“差序格局”论新审视。
中国历史上的灾荒基本是饥荒的同义语,造成生极度缺乏,与同时沦为丛)即使中,的占有也按权势.,人际关系格局度上由获取生的多少决£,而非纯粹由血缘远近确定亲疏伦)差序格局中,费孝道:“个年长的人都握有强制年幼的人的教化:’出则悌’,着年长的人都、顺服于这。
灾害恢复中的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灾害恢复中的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灾害始终是我们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
地震、洪水、火灾、飓风等自然灾害以及战争、人为破坏等人为灾害,不仅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也对珍贵的文化遗产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承载着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等多重价值,它们是我们了解过去、认识现在和展望未来的重要窗口。
因此,在灾害恢复过程中,如何有效地保护文化遗产成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文化遗产在灾害中面临的威胁文化遗产在灾害面前往往显得极为脆弱。
自然灾害如地震可能导致古建筑的倒塌、文物的损毁;洪水则可能淹没古迹、侵蚀文物表面;火灾能将木质结构的建筑化为灰烬。
而人为灾害,如战争中的轰炸、掠夺,会对文化遗产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
以历史建筑为例,许多古老的建筑由于年代久远,结构本身已经存在一定程度的老化和脆弱性。
一旦遭遇强烈的地震,很容易出现墙体开裂、屋顶坍塌等情况。
文物藏品同样面临风险,湿度和温度的急剧变化、水的浸泡等都可能导致书画的褪色、金属器物的锈蚀。
二、灾害恢复中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文化遗产不仅仅是过去的遗物,它们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身份认同、文化传承以及社会凝聚力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首先,保护文化遗产有助于维护民族的历史记忆。
每一件文化遗产都承载着特定时期的历史信息,它们是历史的见证者。
通过保护这些遗产,我们能够让后人了解先辈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创造精神,从而延续民族的文化血脉。
其次,文化遗产对于促进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许多历史文化名城和古迹成为了热门的旅游景点,吸引着大量游客,带动了当地的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在灾害过后,如果能够妥善恢复和保护文化遗产,将有助于恢复旅游经济,为当地的经济复苏注入活力。
此外,文化遗产还能够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当人们共同面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恢复工作时,能够激发起对家乡、对民族的热爱和责任感,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三、灾害恢复中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在进行文化遗产保护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一系列原则,以确保保护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中国古代疫灾中的民间互助
物资援助
民众之间互相捐赠粮食、 衣物、药品等生活必需品 ,以帮助受灾者度过难关 。
医疗救助
民间医生或普通民众为疫 病患者提供治疗或护理服 务,减轻官方医疗资源压 力。
信息共享
通过口耳相传、书信等方 式,传递疫灾信息和防控 知识,提高民众的防疫意 识。
民间互助对疫灾防控的作用
01
02
03
04
缓解官方资源压力
在疫灾发生时,民间社会成为了主要的应对力量。民间互助 不仅有助于缓解疫情,还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疫后重 建。因此,探讨古代中国在疫灾中的民间互助具有重要的历 史和现实意义。
02
中国古代疫灾概述
疫灾的定义和特点
疫灾定义
疫灾是一种由疫病引起的自然灾 害,具有传染性和致死性。
疫灾特点
疫灾往往突然爆发,传播迅速, 对社会生产和人民生命安全造成 严重威胁。
疫灾的历史演变
古代疫灾记录
中国古代文献中有很多关于疫灾的记 载,如《史记》、《汉书》等史书都 有相关记载。
疫灾演变
随着历史的发展,疫灾的种类和影响 范围也不断变化,但始终对人类社会 造成严重威胁。
疫灾对社会的影响
01
02
03
社会动荡
疫灾往往导致社会动荡, 人民流离失所,社会秩序 混乱。
经济衰退
疫灾对经济造成严重影响 ,商业活动停滞,农业生 产受损,导致经济衰退。
古代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资源匮乏 ,限制了民间互助的能力和范围。
06
结论与启示
对古代疫灾中民间互助的总结评价
民间互助在古代疫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古代民间互助在疫灾应对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通过邻里相助、宗族互助、乡绅组织等方 式,共同抵御疫灾的侵袭。
《中国三千年疫灾史料汇编》:在历史数据库里检索战“疫”之方
《中国三千年疫灾史料汇编》:在历史数据库里检索战“疫”之方自人类诞生以来,疫病就成了人类的影子,哪里有人类,哪里就会有疾病。
医学进步、社会发展的同时,疫病也在不断进化,变着花样偷袭人类的尝试日渐频繁。
鉴古而知今,从历史沙海中筛出来的《中国三千年疫灾史料汇编》,就像一个疫灾数据库。
当开启检索模式时,疫灾的规律便会逐渐浮现,人们应对疫灾便可更加从容。
为疫灾记录“拼图”唐诗是唐朝社会的大百科全书。
从唐诗里寻找古人的蛛丝马迹,为历史“拼图”,成为近代学者屡试不爽的研究方法。
30年前,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龚胜生还是个研究生,正师从历史地理学名家史念海先生,进行唐史方面的研究。
当时,他由白居易的《卖炭翁》想到,柴是古人必不可少的生活能源,那么唐代首都长安城里的薪炭供销就是件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唐诗里很可能有更多线索。
于是,他便想知道《全唐诗》中,是否还有其他类似的描述终南山樵采和长安城贩薪的诗篇。
结果,相关题材的唐诗没有找到,一个“瘴”字却引起了他的注意。
杜甫有“春生南国瘴,气待北风苏”,白居易有“瘴地难为老,蛮陬不易驯”,王维有“青草瘴时过夏口,白头浪里出湓城”,韩愈有“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柳宗元有“瘴痾扰灵府,日与往昔殊”……根据龚胜生的统计,《全唐诗》中,乌烟瘴气的“瘴”字反复出现了376次。
他便将《全唐诗》中所有含“瘴”的诗句摘录出来,然后根据诗句的内容确定其描绘的地点,进而用地理学的方法,绘制出了一幅唐代“瘴地”空间分布图。
经过进一步查阅历史文献,龚胜生知道了中国古籍所谓的“瘴”主要是指恶性疟疾,而“瘴地”就是恶性疟疾流行之地。
于是,他又在更漫长的时间维度里去思考这个问题,最终对两千多年间中国古代瘴病的分布变迁进行了系统研究。
这次尝试后,龚胜生又带领团队,用20年做了一件大事。
2019年12月,齐鲁书社出版的《中国三千年疫灾史料汇编》首发式举行。
这是一部280万字的皇皇巨著,包括“先秦至明代卷”“清代卷”“民国卷(上)”“民国卷(下)”“畜疫卷”,以编年体的方式,分年度、分地域辑录了我国自西周末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共2700余年的疫灾史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灾疫文化研究简论
因为经历汶川地震,从2008年开始,笔者尝试运用初步构建起来的生态理性哲学和生境伦理方法,从伦理角度思考当代灾疫问题,探讨当代灾疫的治本之道,并陆续发表这方面的文章。
2009年,以灾疫伦理为主题的研究获得国家社科基金立项,2011年,此项课题得以提前结题,其课题成果《灾疫伦理学:通向生态文明的桥梁》于2012年3月正式出版。
正是基于对灾疫问题进行系统的伦理检讨与拷问,笔者越来越发现,灾疫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讨,远不能仅限于灾疫伦理范围,还需要向文化学领域拓展,唯有如此,才可形成整体社会动员,展开广泛的灾疫启蒙,根治当代灾疫,重建生境,重建生态安全,创建生境化的生态文明。
基于这一认知,2011年底,笔者尝试发表了《为何研究灾疫文化?探求当代灾疫的治本之道》[1]。
本文即是对该文的继续,主要探讨灾疫文化研究的对象范围和目标任务,以为灾疫文化研究提供一个宏观视域和认知蓝图。
一、灾疫文化研究的基本对象
要探讨并界定灾疫文化研究的对象范围,需要进一步明确什么是灾疫?什么是灾疫文化?
灾疫这个概念最早由生命伦理学者孙慕义基于对sars流行性疾病的社会伦理反思而提出,但孙先生却是囿于医学和生命伦理的自我要求性而在疫病的视域范围内提出灾疫概念的,他认为,灾疫伦理学(calamityofpestilenceethics)是有关突发严重疫情的伦理问题、伦理关系、应对由疫情引发的公共卫生政策以及各项制度的伦理学原则研究的生命伦理学分支学科[2](p3)。
然而究其实,灾疫,是自然灾害和流行性疾病(亦即传统医学所谓的瘟疫)的简称。
前者包括洪水、地震、火山爆发、飓风、海啸、高寒、酷热等巨大变异的自然现象,直接威胁到地球生命安全并造成社会财产的巨大损失;后者不仅指传统的瘟疫,还包括近年肆虐的sars、h1n1、ndm1等各种突发性人畜流行疾病的广泛传播所引发的社会性灾难。
[3](p4)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9月第12卷第5期唐代兴:灾疫文化研究简论基于对灾疫概念的如上定位,灾疫文化是指灾害文化和疫病文化的整合表述和整合形态,因而,灾害文化和疫病文化的整合,构成了灾疫文化研究的基本对象。
我们用整合一词,意在道出三个事实:
第一个事实是:在灾疫文化概念没有提出之前,灾疫文化就早已存在了。
第二个事实是:在灾疫文化概念没有提出之前,灾害文化研究和疫病文化研究已获得广泛展开,并形成相当规模。
先看灾害文化研究。
1982年,日本北海道浦河镇成功抗击7.1级地震,日本学者们在总结这一抗震经验时,提出了灾害文化,并由此展开了广泛的灾害文化研究。
从整体上讲,灾害文化研究的实质性成果主要从正面和侧面两个方面展开。
以灾害文化为主题的侧面研究,国外主要从三个领域展开,一是始于20世纪60年代风靡全球的生态学研究;二是由此所带动的世界性的环境哲学(环境伦理学)研究;三是绿色政治学研究。
相应地,中国在这三个方面的研究几乎与之同步,其成果众多,其研究的视野更为宽广,但在其研究的整体深度和广度上尚未达到对国外研究的超越性。
其次是疫病文化(cultureofpestilences)研究。
国外对疫病进行文化学反思,始于19世纪中叶,其最初的表现形式是文学,即疾病作为一种令人着迷的诱惑反复出现在欧洲文学作品中:从《简·爱》(1847)、《茶花女》(1853)、《荒凉山庄》(1853)、《被欺凌和被侮辱的》(1861)、《白痴》(1869)、《在那夜雾的后面》(1871)、《群魔》(1872)、《巴黎之腹》(1873)、《穆雷神甫的过失》(1875)、《卢贡 马卡尔家族》(1880)、《卡拉玛佐夫兄弟》(1889)到《艺术家的生涯》(1896)、《死于威尼斯》(1910)、《魔山》(1913)、《结局》(1912)、《浮士德博士》(1947)、《百年孤独》(1967)&&疾病在催生现代欧洲文学繁盛的同时,也带动了
文学批评、哲学、美学对它的关注和青睐,尼采、艾德蒙、威尔逊、屈莱顿、伏吉利亚·伍尔芙、苏珊·桑塔格等人的研究,是这方面的代表。
第三个事实是:当人类以其一往无前的激情推动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入当代进程,其存在和生存陷入了整体性和深度化的非安全境况之中,这种非安全境况就是为人们所逐渐认同的世界风险社会和全球生态危机。
并且这种世界化的存在风险和全球化的生态危机,如同汹涌不息的海潮,一浪紧逼一浪地冲刷着人类的存在土壤,动摇着人类的生存根基,因为它有两个驱动源,一是无限滋长的贪欲导致人类本性的全面迷失;二是人与自然的分离推动地球的失律。
人类本性的全面迷失推动社会环境生态和地球环境生态朝着死境化方向敞开;地球失律推动当代灾疫的日益全球化和日常生活化。
进入21世纪以来,地震、海啸、干旱、酷热、高寒以及sars、h1n1、aids等流行性疾病是你未唱罢他已抢登台。
面对日益全球化和日常生活化的当代灾疫境遇,任何孤立的灾害文化或疫病文化研究,都不能全面应对当代灾疫这一世界性难题,因而亟需整合构建灾疫文化研究。
二、灾疫文化研究的主要范围
如果从类型学角度审视,所谓灾疫文化,是指人类应对灾疫所形成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
当我们这样来界定灾疫文化时,实际上揭示出如下三个方面的事实:第一,灾疫文化是人类文化体系中的一种亚文化形态。
但这种亚文化形态与其他亚文化形态相比有其根本的不同,即灾疫文化体现并包含了文化构成的全部要素,包括应对灾疫所创造的一切物化的行为成果,即物质、技术、器具,也包括应对灾疫所创造的所有精神成果,即科学及其所有的认知成果、思想成果、方法成果,更包括应对灾疫而生成的信仰、习俗、心灵和情感土壤、无意识激情等等。
第二,人类文化分常态文化和超常态文化,灾疫文化是超常态文化,它是人类应对灾疫而创造出来的自救文化,即人类存在于自然宇宙和人类社会之中,面对来自各方面的灾疫苦难而谋求自救所创造出来的文化。
比如,在人类童年,洪水、疾病是最大的也是最普遍的两大灾难,人类先祖们为面对洪水和疾病自救,创造出了英雄救世的灾疫文化主题,如荷马史诗中的《伊利亚特》和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圣经》中的诺亚方舟、《古兰经》中的努哈方舟以及大禹治理洪水等。
疾病和瘟疫可以导致国家的衰落或解体,又可促进医学的发展。
比如《出埃及记》记载了瘟疫频频降临埃及,使埃及无一家无死者的惨状;而公元前430年前429年,出现在雅典的那场巨大的瘟疫导致了雅典人道德沦落并杀死大约14的雅典军队[4](p64),雅典盛世从此消失,希腊文明走向衰落。
在西方,由于疾病和瘟疫的流行,不仅促进了治疗和医学的发展,而且使宗教走向对世俗生活的扶助,比如罗马帝国覆亡之后,西方医学经历了一段萎缩和衰落的时期,治病变成了基督教慈善事业一项重要的举措,是新教会的组织机构无偿提供的一件神圣的礼物;不仅仅是基督教,公元七世纪的伊斯兰教也因为面对汹涌蔓延的瘟病,而创设旨在照顾病人的世俗机构,显著地影响了医院的发展[5](p1011)。
20世纪70年代发掘出来的大约于公元前167年封闭于地下的马王堆墓中,珍藏了14份论述卫生保健方面的帛书,它记载了中国古代卫生保健和实践体系。
中世纪及近代,由于地理版图扩张和探险,加速了区域间的交流,病毒、疾病随之交叉传播,霍乱、梅毒、鼠疫等构成普世性疫灾镜像,由此形成创造灾疫文化的基本主题,这一以各种此起彼伏的疾病和瘟疫为基本主题的灾疫文化,不仅推动了人类医学和临床治疗的快速发展,也推动了人类相关科学和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也绵绵不断地制造出了人与自然疏远境遇下社会对患者的歧视、迫害、疏远、隔离或监禁制度,这些制度的相继建立和进一步扩张与完善,又推动了医学进步、教育改革、经济变迁、宗教改革的完成,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兴起。
而现代疫病的大流行和灾害的频频降临,迫使人类为了生存自救,进行社会政治制度、福利制度、环境制度、医疗制度等方面的改革或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