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平中学《体育与健身》学科教学设计实践探索
3教案1立定跳远 2跳上成支撑doc
1过棒前滚翻(前倒意识)
2集体练习-前翻下动作
3小组练习
4跳上成支撑练习
5学生明确要领
6综合练习
7展示点评
1o——————
o——————
x——————
x——————
2以小组为单位
五
3'
1整理活动
2讲评
教师讲解示范整理活动必要性
能较好的体会放松心态
♀♀♀♀♀♀♀♀♀♀♀♀♀♀
安全教育
在规定区域活动、不打不闹
教学重点
1积极起跳。手、脚的配合
2克服恐惧心理,前翻下时,身体积极前倒,腹贴与杠,屈臂拉杠摆腿下
课序
时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课的内容
练习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形式
一
3'
常规
1'
宣布课的内容(快、齐)
1、体育委员集队
2、检查、汇报
♀♀♀♀♀♀♀♀♀♀♀♀♀♀
二
4
队列、徒手操练习
游戏
2'-3'
提出目标
1队形变换并列、分列走
密度
55﹪左右
平均心率
120次/左右
场地器材
小结
练习密度
45﹪左右
基本强度
中
4、教师示范讲解学生体会要领
5、立定三极跳远练习
6体会要领
队形(1):
o——————
o——————
x——————
x——————
*
队形(2):绕跑道
四
10'
跳上成支撑------前翻下
1、手型练习
2、步伐练习
3、综合练习
上海市建平实验学校《体育与健身》篮球课教案(8-7)
动
负
荷
时间
3'
5'
8'
1'
强度
小
中
中-大
大
小
课
前
准
备
球24只
球场2片
课
的
预
计
全课练习密度
40%左右
课
后
小
结
基本部分密度
45%左右
全课平均心率
120次/分左右
上海市建平实验学校《体育与健身》篮球课教案(8-7)
教材
内容
一、篮7:行进间单手高手投篮考核
二、机动4:三对三比赛
年级
六年级
人数
男:
周次
14
日期
女:
课次
42
教
学
目
标
1、通过行进间单手高手投篮动作考核,提高学生对篮球技术的掌握,发展学生综合素质;
2、采用三对三比赛,提高学生对于篮球的运用能力
3、体验投准及比赛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享受同伴间的默契。
2、考核
机动:
三对三比赛
1、放松操
2、小结
3、布置回家作业
4、师生再见
教
师
活
动
1、检查常规
2、向学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目标与要求
4、安排见习生
1、讲解练习要点
2、引导学生由小组长带领练习
3、巡视、指导
4、语言鼓励、适当参与
1、提出考试要求及标准,引导学生按合作小组自找伙伴练习
2、教师巡视、点拨,适时参与、师生互动并鼓励学生正确面对考试,对学生进行考试前心理培训
4、体验考核成功的乐趣
1、充分发挥小干部的作用,通过比赛,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篮球知识的运用能力
体育教学中的体育健康与科学健身 - 教案
体育教学中的体育健康与科学健身教案一、引言1.1教学背景与重要性1.1.1体育教学在学生发展中的关键作用1.1.2社会对健康生活方式的日益重视1.1.3科学健身在提升体质中的重要性1.1.4教育部门对体育健康教育的推广1.2教学目标与预期成果1.2.1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参与意识1.2.2提升学生的体育健康知识和科学健身技能1.2.3增强学生的体质和促进身心健康发展1.2.4培养学生终身参与体育活动的习惯1.3教学方法与手段1.3.1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讲授、示范、讨论等1.3.2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如视频、网络资源等1.3.3鼓励学生参与实践,如体育游戏、运动竞赛等1.3.4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二、知识点讲解2.1体育健康的基础知识2.1.1人体运动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1.2体育锻炼对心肺功能的影响2.1.3运动营养的基本原则和饮食建议2.1.4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方法2.2科学健身的方法与技巧2.2.1有氧运动与无氧运动的区别和应用2.2.2制定个人健身计划的步骤和方法2.2.3运动强度和运动量的合理控制2.2.4健身器材的正确使用和维护2.3体育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关联2.3.1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2.3.2运动对情绪调节和压力缓解的作用2.3.3团队运动对社交能力和领导力的培养2.3.4体育精神对个人品质和道德观念的塑造三、教学内容3.1体育健康教育的理论教学3.1.1介绍体育健康教育的概念和目标3.1.2分析体育活动对身心健康的益处3.1.3探讨体育健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3.1.4分析当前体育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挑战3.2科学健身的实践教学3.2.1指导学生进行基本体能测试3.2.2教授学生科学健身的方法和技巧3.2.3组织学生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和运动项目3.2.4引导学生进行运动后的拉伸和放松训练3.3体育健康与科学健身的融合3.3.1探讨体育健康与科学健身的相互关系3.3.2分析体育健康与科学健身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3.3.3探讨如何将体育健康与科学健身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3.3.4分析当前体育健康与科学健身教育的趋势和前景四、教学目标4.1知识与技能目标4.1.1让学生理解体育健康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4.1.2使学生掌握科学健身的基本原则和方法4.1.3培养学生制定个人健身计划的能力4.1.4提高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4.2过程与方法目标4.2.1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科学健身的效果4.2.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4.2.3通过自主探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4.2.4通过教学评价,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步4.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4.3.1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热爱4.3.2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管理能力4.3.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习惯4.3.4塑造学生的体育精神和道德品质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教学难点5.1.1体育健康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5.1.2科学健身方法的正确掌握和实际操作5.1.3学生个体差异的适应和个性化教学5.1.4教学评价的客观性和有效性5.2教学重点5.2.1体育健康与科学健身的基本概念和原则5.2.2体育锻炼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和益处5.2.3个人健身计划的制定和实施5.2.4体育精神和健康价值观的培养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教具准备6.1.1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6.1.2体育器材,如跳绳、哑铃、瑜伽垫等6.1.3教学辅助材料,如挂图、模型等6.1.4教学评价工具,如测试表格、评分标准等6.2学具准备6.2.1笔记本和文具,用于记录和整理学习内容6.2.2运动服装和运动鞋,适合进行体育活动6.2.3个人健身计划模板,用于制定个人健身计划6.2.4安全防护用品,如护具、急救包等七、教学过程7.1导入与热身7.1.1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实例,激发学生对体育健康的兴趣7.1.2进行简单的热身活动,准备学生的身体状态7.1.3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相关知识,为新课做好铺垫7.1.4提出问题或情景,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7.2主体教学7.2.1通过讲解、示范、视频等方式,传授体育健康与科学健身的知识和技能7.2.2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体育游戏、运动竞赛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掌握所学内容7.2.3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7.2.4提供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和改进技能7.3.1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掌握程度7.3.3提供进一步的学习建议和资源,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和探索7.3.4布置作业或任务,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延伸学习内容八、板书设计8.1教学内容的梳理8.1.1体育健康与科学健身的定义和关系8.1.2体育锻炼对身心健康的益处8.1.3科学健身的方法和技巧8.1.4个人健身计划的制定和实施8.2教学重点的突出8.2.1体育健康与科学健身的基本概念和原则8.2.2体育锻炼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和益处8.2.3个人健身计划的制定和实施8.2.4体育精神和健康价值观的培养8.3教学难点的解释8.3.1体育健康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8.3.2科学健身方法的正确掌握和实际操作8.3.3学生个体差异的适应和个性化教学8.3.4教学评价的客观性和有效性九、作业设计9.1课后练习题9.1.1体育健康与科学健身的相关概念和原则9.1.2体育锻炼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和益处9.1.3个人健身计划的制定和实施9.1.4体育精神和健康价值观的培养9.2实践活动任务9.2.1进行一项有氧运动,记录运动过程和感受9.2.2制定个人健身计划,包括运动项目、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9.2.3参加一次团队运动活动,记录活动过程和团队合作情况9.3思考与讨论题目9.3.1体育健康与科学健身的关系和相互作用9.3.2体育锻炼对身心健康的长期影响和益处9.3.3科学健身方法的创新和发展趋势9.3.4体育精神和健康价值观在个人成长中的作用十、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0.1教学反思10.1.1教学内容的适当性和学生的接受程度10.1.2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有效性和创新性10.1.3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的提升10.1.4教学评价的客观性和有效性10.2拓展延伸10.2.1探索体育健康与科学健身在其他领域的应用10.2.2研究体育健康与科学健身对特定人群的影响10.2.3分析体育健康与科学健身在国际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10.2.4探讨体育健康与科学健身在未来教育发展趋势中的重要性重点关注环节的补充和说明:1.教学内容的适当性和学生的接受程度: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兴趣和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
《体育与健身》教案及设计
课时计划设计说明周浦中学——魏燕君一、指导思想二期课改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和“发展学生能力”的教学目标,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创造学习、合作学习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本课在设计中力争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融洽、安全、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学习动作的同时,学会发现美、创造美、展现美的能力,树立自信,培养伙伴间的信任度和默契度,学会相互欣赏,相互帮助,从而体验成功的快乐。
二、相关分析本课是借班上课,学生是新场中学高二体操班的女生,所以对学生的情况缺乏了解,比如对操的兴趣、现有的基础、身体素质等等。
根据实际情况本课安排了四个八排小组合动作的学习,这个组合可根据学生的基础与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的侧重点:比如,学生掌握的慢,重点可放在动作路线与基本姿态上;学生基础好的话可在动作与音乐的配合以及对动作的表现上多化时间。
最后安排了三组力量练习,增强学生体能的同时也让她们感觉力度在健美操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目标1、发展学生身体的力量、柔韧性和协调能力,提高身体的全面发展。
2、复习健美操基本步伐,学习健美操小组合,使85%的学生掌握动作。
3、培养学生自信、积极的人生态度,以及相互间合作、竞争、进取的优良品质。
四、教学主要环节本课教学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教学中教师用示范、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及学生的主体地位。
运用讲解示范、循环练习等方法,使学生在反复多次的练习中掌握动作并逐渐找到表演的感觉,通过展示,使学生的学习成果得到表现和肯定,体验成功的乐趣。
同时运用反馈教学法:及时客观地评价与反馈,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课以复习基本步伐为开始,通过鼓励、赞扬、肯定等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这个环节了解学生的基础,逐步引入课的主题;教师完整示范所要学习动作,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再通过分解教学,让学生熟悉动作路线,使他们学会细心观察、认真模仿;在掌握动作的基础上逐步提出、提高要求,使学生感知美并敢于展现美,培养自信积极的人生观。
建平中学《体育与健身》学科教学设计实践探索
建平中学《体育与健身》学科教学设计实践探索建平中学体育组前言:《上海市中小学体育与健身课程标准》对中小学体育与健身课程的定义是:“体育与健身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与思维活动紧密结合为特征,以提高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目的的基础课程,是中小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基础性、健身性和综合性,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积极作用。
”同时,《上海市中小学体育与健身课程标准》指出:“体育与健身课程,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贯彻‘健身育人’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体育健身中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构建基础扎实、内容宽泛、灵活有效,具有时代特征的学习平台,为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
”体育与健身课程的总目标包括四个方面:1、掌握体育与健身的基础知识和方法,发展体能,提高健康水平;2、运用健身知识、技能和方法,评价健身实践,培养创新精神;3、形成体育运动爱好和特长,养成自我锻炼的习惯,树立终身体育意识,获得健身情感体验,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4、提高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增强社会责任感,促进身心和谐发展。
即身体发展目标、知识技能目标、心理发展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
体育与健身课程的主要功能有:教育功能、健身功能、娱乐功能、个体社会功能和社会情感功能等,虽然教育功能和健身功能是课程的本质功能,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对体育的需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往学生较多关注体育对生理健康方面的调节,而如今体育娱乐身心、促进身心发展的价值已被广大青少年所接受,传统的体育课程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当前学生对体育功能的期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高,要求体育功能更丰富,更广泛。
体育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教学设计的实践目前,体育学科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方式公式化,深受学生喜爱的体育教学模式不多。
教师以完成教学课时为己任,忽视学生“学”的兴趣和脱离学生实际情况,不善于调动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建平中学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实施方案
建平中学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课程改革指导意见(试行)》精神,建平中学积极配合,根据学校现有的师资和场地、设施等条件,开展“高中体育专项化”课程改革,制定体育专项化教学方案。
1、构建学校专项化教学领导小组及成员组长:赵国弟(校长)副组长:沈正东(分管副校长)、张永华(课程教学中心主任)、阎杨(课程教学中心副主任)组员:区桦(体育教研组长)等其他所有体育教师2、实施步骤(1)专项的确定建平中学目前拥有6片篮球场、4片排球场和1片带足球场的田径场,一个多功能体育馆,包括乒乓房、健美操房、带看台室内篮球场1片。
现有体育教师11名,其中篮球专项4名、田径专项4名、健美操1人、体操1人、乒乓球1人,基于以上条件,建平中学高一年级从2016学年第一学期开展专项化试点,开设5个专项:篮球、排球、健美操、足球、乒乓球。
包括篮球男子提高班、篮球男子基础班、篮球女子班、排球男子班、排球女子班、足球班、乒乓球班、健美操班。
(2)专项课组织形式及时间安排根据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及《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课程大纲》基本要求,采用7班(或6班)8教师上大课(80分钟)形式,部分选项根据学生水平差异设基础班和提高班。
每周2节大课(80分钟),加一次活动课(40分钟),大课分专项教学,1节活动课各班单排。
(3)选课方法采用定额任选的方法开展专项课的选课,规定每个行政班在每个专项班限选5名额,以学生自愿申报为主,学生第一轮选课结束后在进行个别调整,确保每个同学都能选到自己满意的专项课,每班人数控制在30人左右。
(4)教学实施课堂教学根据上海市《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课程大纲》开展专项化教学,教学过程体现建平特色,关注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初中《体育与健身》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方法培养的探索
初中《体育与健身》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方法培养的探索杨哲明【期刊名称】《运动》【年(卷),期】2012(000)020【总页数】4页(P123-125,97)【作者】杨哲明【作者单位】上海市蔡路中学,上海 2012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807.0【相关文献】1.改进初中政治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J], 易雪2.改变教学观念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以新课标为理念探索与实施语文教学高中历史新课改之我见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新课讲授中如何渗透物理方法教育关于提高初中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探索改变教学模式使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学案教学的实践总结新形势下如何搞好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励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浅析如何在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改变教学观念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J], 郭仁娟3.改进初中政治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J], 易雪4.将阅读延伸到课外高考作文语言应有亮点意识初中英语过程写作的形成性评价探索影响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与对策研究太极柔力球运动对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初中体育课教学安全事故的成因及对策关于柔力球运动现状分析及未来发展的思考初中美术欣赏课的情景教学研究初中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乐感与鉴赏能力指导学生参加创新大赛答辩的方法对初中英语口语竞赛的建议和思考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开展对策研究刍议农村幼儿教师多途径培训幼儿课堂教学的组织策略初探幼儿教育中的本土化资源利用探析利用美术活动促进幼儿语言发展将阅读延伸到课外 [J], 陈保平;5.全民健身理念下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健身意识培养探究 [J], 刘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运动与健康》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牛津上海版五四学制
《运动与健康》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运动与健康之间的关系,提高他们的健康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和动作协调能力,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二、教学内容1. 运动与健康的基本概念2. 不同运动对健康的影响3. 运动锻炼的原则和方法4. 常见运动损伤及预防方法三、教学方法1. 讲授:通过课堂讲解、PPT演示等方式,向学生介绍运动与健康的相关知识。
2.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活动、运动训练,提高他们的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
3.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活动、运动训练,提高他们的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
4.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活动、运动训练,提高他们的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
四、作业要求1. 阅读相关资料,撰写一篇关于运动与健康的短文,要求结构清晰、观点明确。
2. 设计一份运动训练计划,包括目标、内容、时间安排等,要求合理科学。
3. 观看一场运动比赛,并写一份观后感,包括对比赛内容、运动员表现等方面的评价。
4. 参加一次体育比赛或长跑活动,记录自己的成绩和感受,进行总结和反思。
五、评分标准1. 作业内容完整、准确,结构清晰,观点明确(满分30分)。
2. 运动训练计划科学合理,目标明确,内容丰富(满分20分)。
3. 观后感表达清晰、深入,对比赛有独到见解(满分20分)。
4. 参加体育比赛或长跑活动,并进行有效总结和反思(满分30分)。
六、教学安排1. 第一周:介绍运动与健康的基本概念,布置作业一。
2. 第二周:讲解不同运动对健康的影响,布置作业二。
3. 第三周:介绍运动锻炼的原则和方法,布置作业三。
4. 第四周:讲解常见运动损伤及预防方法,布置作业四。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学生能够全面了解运动与健康之间的关系,提高他们的健康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和作业要求,能够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培养他们良好的运动习惯和自律能力。
《体育与健身》教学设计个人总结6篇
《体育与健身》教学设计个人总结6篇第1篇示例:在教学设计中,体育与健身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通过体育与健身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提高身体素质,增强体质,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增强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团队精神等。
我的体育与健身教学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要明确教学目标。
在体育与健身的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是最为重要的。
在我的教学设计中,我会明确教学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水平,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等。
通过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要设计合适的教学内容。
在体育与健身课程的教学设计中,教学内容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在我的教学设计中,我会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体质等特点,设计适合的体育与健身内容,如有氧运动、力量训练、柔韧性训练、团队合作等。
我也会结合课程的实际情况,设计生动有趣、富有挑战性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要注重教学手段和方法。
在体育与健身的教学设计中,教学手段和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
在我的教学设计中,我会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如示范教学、讲解教学、实践教学、游戏教学等,多种形式结合,使教学内容更加具体、生动、易于理解。
我也会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要及时评估教学效果。
在体育与健身的教学设计中,教学效果的评估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在我的教学设计中,我会及时评估教学效果,通过考试、测验、实践动作、体能测试等方式,检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分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在体育与健身的教学设计中,要明确教学目标,设计合适的教学内容,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及时评估教学效果。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体育与健身课程的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全面提高体育素质,享受健康快乐的体育生活。
【待补充】第2篇示例:体育与健身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在学校教育中还是个人生活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精品】体育教案 高一《体育与健身》课教案-3
格致中学高一《体育与健身》课教案年级高一人数36 日期20xx-12-31 执教沈军班级1,2班组班形式合班周次19 课次19-(3)主要内容篮球:持球交叉步突破上篮要点后蹬有力,起动突然难点探肩充分,假动作要逼真学习目标1.学习篮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学习持球交叉步突破动作,提高突破上篮的活动能力。
2.提高学生的下肢力量、灵敏等素质,发展学生积极探索的情感。
3.养成互动交流学习的习惯,提高学习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团队意识。
课序时间教学内容运动负荷教与学法次数时间强度一、课堂准备1-2分钟课堂常规:1、集合整队,检查人数2、师生问好3、宣讲课的内容及目标4、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活动1`-2`组织队形:○○○○○○○○○○○○○○△要求:快、静、齐二、热身活动12-14分钟一.游戏:接龙传球方法:把学生分为人数相等的两队,成两路纵队,排头持球。
游戏开始,排头依次将球过顶往后传,然后排头迅速跑到排尾,接到球后把球从胯下传至第二名队员那,依次类推,先轮完的队为胜。
1、尝试与同伴合作完成“接龙传球”。
2、如何与同伴交流“游戏与篮球”学练过程中的心理感受?一、热身活动:二.热身跑:跑动运球1组2~3局6`-7`2`-3`4`-5`中组织队形:教法:如果出现球落地或漏人传球,则由引起者做10次原地运球后再继续。
三局二胜制。
教与学法:1、教师讲解“接龙传球”的动作要求;2、学生在教师指导与启发下进行练习;要求:1、自主选择,动作协调2、积极练习,反应迅速组织队形:。
《体育与健身》课教案新部编本
场地
器材
跳高架5付 橡筋5根 体操垫8块
教学过程与主要教学法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体育与健身》课教案
年级:三 周次:14课次:3--1人数:24执教:赵勇 学校:普陀区延长路小学
教材
1.跳跃:跨越式跳高6--⑴
2.游戏:越障1--⑴
教学目标
1.学会根据障碍选择最佳越障方式的学习方法,建立初步的跨越式跳高的动作概念,掌握轻巧落地、屈膝缓冲的基本动作。
2.初步建立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培养主动探究的科学学习态度和习惯。
3.发展跳跃能力和力量、协调、灵敏等身体素质。培养勇敢果断的心理品质和互帮互助的合作精神。
预计负荷
密度:全课55%左右基本50%左右
体育与健身高中拓展教材.
③ 竞技运动项目的教材化、游戏化、健身化。 ④ 认识到学生的差异,避免单一要求的教学,
推崇分层、选择。 ⑤ 在拓展教材教学中提升体育学科水平,提高
教师地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谢谢大家
《体育与健身》高中拓展教材 实验的教学建议
施履冰
一、拓展课程和教材概述
1、二期课改课程结构的建立
以“改变学习方式为特征”,从“加强基 础、促进发展、激励创新、重视实践”的要求 出发,建立课程结构。
2、拓展性教材内容
(1)课时分配 (2)教材内容
3、教材的选择安排
二、拓展教材教学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1、教学计划的制定 (1)确定教材和基本内容 (2)单元教学计划的制定
2、拓展内容教学班的组织形式
(1)班内选项教学 (2)打破班级界限,按年级、分项目组成
选项班教学 (3)打破年级界限,分项目编班教学
3、拓展教学方法 (1)几点基本要求
① 突出高中拓展教材的实践性 ② 教学课时安排和实施的灵活性 ③ 体现课程目标的完整性
(2)几点提示
① 多目标教学,避免以竞技或单纯提高技能、 体能的教学。
(2)单元教学计划的制定
①单元教学目标的确定
例:足球某单元的教学目标
a、学会两人进攻战术配合射门的方法, 以及所必须的传、运、停和射门基本技术;
b、提高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c、发展速度、灵敏等身体素质,并提高在快速
多变条件下的运用能力。
② 单元组织形式的选择
③单元计划中包含的内容
例:纵箱分腿腾越单元计划 a、纵箱分腿腾越动作技术学习中有关教与 学的方法、手段; b、完成动作所需要发展的支撑、跳越有关 的体能手段; c、培养学生迎接挑战、超越障碍的心理品 质、措施; d 、腾越障碍的时空感知能力的培养。
十年级灵敏耐力课
4’中下
积极主动
激发热情
探索与实践
10’
耐力跑:
1、足球场对角线跑
2、螺旋型跑
1.教师示范讲解
2.巡视、及时纠错
1.积极参与
2.开发智慧、创新动作
6’中
积极主动
激发热情
两大组练习
4’
小组长带领60米快+60米慢变速跑
1.讲解练习方法
2.语言鼓励
3.巡视指导
1. 积极参与
2. 认真努力
4’中
上海市建平中学《体育与健身》课教案
年级:高一
教学对象:女生
课次:5-2
日期:2008。3
执教:裘秀玲
教材:耐力、灵敏
教学目标
1.通过耐力练习发展学生跑的能力,增强心肺机能。
2.通过绳子练习发展协调性和灵敏性。
3.发展学生个性,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在健身中得到快乐的体验。
4. 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和团队合作的精神。
细致认真
动作到位
分成四组
12’
60秒跳短绳x2组
各种短绳练习
游戏:集体拉绳跑跳
1. 讲解练习方法
2.激情鼓励
1. 积极参与
2. 开发智慧、创新动作
5’中上
积极思维
团结协作
集体练习
尾声
4’
1.放松练习
2.总结点评布置作业
1.引导参与
2.点评教学实际效果,肯定合作学习成果
1.充分放松身心
2.互动参与
2’中下
课序
时间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练习时间、强度
要求及体验
组织形式
导入
2’
1.集合队伍
七年级上学期体育与健康教学计划报告
七年级上学期体育与健康教学计划报告学校:xxx中学学年:2021-2022学年年级:七年级学期:上学期课程名称:体育与健康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体育运动,提高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
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3. 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内容1. 健康教育:学习健康常识,掌握保护自己和他人健康的方法。
2. 体育基本理论:了解体育的基本概念、特点和规则。
3. 基础技能训练:包括跑步、跳远、投掷等基本技能的训练。
4. 球类运动:学习篮球、足球等球类运动的规则和基本技能。
5. 传统体育项目:学习乒乓球、羽毛球等传统体育项目的技术要领。
6. 健身活动:进行各类健身活动,提高身体素质。
三、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与实践结合,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际操作。
2. 分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组织比赛和表演,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展示能力。
4.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
四、教学评价1. 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
2. 学生在实际运动中的表现和进步。
3. 学生提交的作业和小测验的成绩。
4. 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包括身体素质、团队合作能力等。
五、教学进度安排本学期共16周,每周2节体育与健康课。
具体进度安排如下:第一周:健康教育(健康常识,个人卫生)第二周:跑步基本技能训练第三周:跳远基本技能训练第四周:体育基本理论(体育概念,规则)第五周:篮球基本技能训练第六周:足球基本技能训练第七周:乒乓球基本技术训练第八周:羽毛球基本技术训练第九周:健身活动(瑜伽)第十周:健身活动(有氧运动)第十一周:健身活动(力量训练)第十二周:健康教育(心理健康)第十三周:健康教育(营养与健康)第十四周:健康教育(性教育)第十五周:复习第十六周:测试和总结六、教材与教具1. 课本:《体育与健康教材》2. 器材:跳绳、跳远板、篮球、足球、乒乓球拍、羽毛球拍等。
3.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音响等。
《体育与健身》教育教学理念
《体育与健身》教育教学理念《体育与健身》教育教学理念《上海市中小学体育与健身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体育与健身课程,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贯彻“健身育人”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体育健身中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构建基础扎实、内容宽泛、灵活有效,具有时代特征的学习平台,为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的形成奠定良好基础。
广大中小学体育教师站在教育教学的第一线,怎样理解这些抽象的基本理念,并且把它们落实到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之中,这是非常重要的。
一、突出“以动为主”,体现“健康第一”(一)要正确认识《体育与健身》课程的学科性质体育教师要牢记《体育与健身》课程的学科性质,要使体育课完成体育学科所赋予的任务和使命,要使我们的每一堂体育课都要上得像体育课,不能让体育课走样。
1.体育课必须以促进学生的健康为目的体育课应该使学生身体承担一定的生理负荷,这是一个基本要求。
人的体能和健康的发展需要运动,需要做各种身体练习,还需要有科学的运动量。
体育课如果不以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为目的,体育课程就不能成立。
我们反对打着“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的旗号,实施的是既没有深入的问题探究,也没有什么练习密度和强度,说的时间比练的时间多,坐的时间和站的时间比练习的时间多,没有实际锻炼价值的体育课。
同时,反对过于强调竞技运动技术教学,即把运动技术传习过细,忽视教学对象,把身体素质一般的学生当成运动员去培养,而忽视学生运动乐趣的现象。
体育教师要正确处理好运动技术、技能教学与让学生体验运动乐趣的关系。
让学生掌握一些有用的运动技能和让学生体验运动乐趣,这两者都是我们所需要追求的体育课堂教学目标。
不要把两者对立起来。
2.要把《体育与健身》课程理解为“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课程体育教学“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明确地表明了体育课的特点。
它确定了体育学科与其它学科相区别的标志,甚至也区别了体育的“主体教学形式”(与其它学科很不一样的户外的实践课)与“辅助教学形式”(与其它学科相近室内的理论课)的区别。
《体育与健身》课教案
第二部分:在模仿动物跑的过程中,要求同学们跑动路线在篮球场边线的里面跑,避免男女生相撞。 安全保障与相关 第三部分:在散点练习的过程中,安排好小组长做好监督管理作用。第四部分:进行接力游戏时,注 措施 意跑动的路线是直线,以免相邻学生撞在一起。 器材与设备 录音机1台、绳子四根、立柱四根、4个排球。 运动量 中等 练习密度 40%
课后小结
《体育与健身》课教案
教/班级 人数 周次 日期 动物模仿秀 六/一 上海民办华育中学 实践 46 9 10.26 1、培养学生利用仿生学的形式锻炼身体的能力,尝试不同的模仿动作练习方法。 2、发展学生的模仿能力和全身协调能力。 教学目标 3、全程的情景,提升学生对动物知识的认知,增长见识。 4、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促进友谊,逐渐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培养学生关爱动物,热爱自然的思想 教学重点 与 1、在原有的跑跳基础上进行各种模仿动物的尝试。 2、学生在活动过程的创新思维。 难点 内容 教与学的策略方法 教学要求与组织 课序 时间 次数 时间 队形: 教学手段: 1、课堂常规 2’ 1 1'30" 1、常规检查。 一 2、情景:进入原始森林 2、教师宣布课的内容 快、静、齐; 集中注意力 1、情景:沿途模仿各种动物; 教学手段: 队形: 2、方法:学生按图队形进行慢 1、教师讲解规则与方法; 2 跑,同时注意力集中,听教师 | 2'30" 2、学生注意力集中; 的信号,喊到“螃蟹跑”,即 学法建议:跑动的速度慢点, 3 同学们按照螃蟹行走动作进行 前后同学保持一定的距离。 慢跑。 8’ 二 3、模仿操(模仿水池中的动物) 1 2'30" 教法手段: 要求: 1、教师示范讲解; 注意力集中,听从老师的 口令。慢跑模仿动作时注 2、学生模仿练习。 学法建议:在进行模仿操练习 意安全。积极主动。 过程中看哪位学生模仿的有创 新意识。 1、情景:发现很多爬行的动物 教学手段: 队形 : * * * * * * * * 2、乌龟、壁虎爬 1、教师提示各种动物爬行的方 * * * * 展示区 * * 3、蚂蚁爬 法,同时鼓励学生自己练习。 散点 * * * * * * 4、毛毛虫爬 2、学生分组练习; * * * * 3、教师参与学生练习。 6' 学法建议: 要求: 1 | 三 13’ 1、学生回忆,讨论方法。 团队合作; 6'30" 参与游戏方法。 2、学生展示,集体尝试练习 积极参与,积极动脑。 法; 3、积极思考其它模仿动物的练 习方法,教师和学生可以相互 交流实践。 情景:一群动物在比赛 教学手段: 队形: 1螃蟹夹球接力 1、教师讲解方法和规则; **** 方法:两位同学背对背双手交 2、学生积极参与; **** 叉,一位同学专门负责放球, 3、教师做裁判; 两位同学运用背部将球夹住, **** 学法建议: 按照所给路线,绕一圈交给后 1、不仅要速度快,而且模仿动 **** 3 两位同学,看哪一组先完成为 5' 物的跑的姿势要像。 要求: | 四 12’ 胜。第二次改为面对面夹球. | 7' 2、鼓励团队合作,公正比赛。 1、遵守游戏的规则; 4 2快马奔腾 2、注意直线跑动; 方法:运用一根绳子,一人做 3、积极参与,相互鼓励。 马,一人做驾马的马夫。按照 刚才的路线,在转弯的地方人 和马交换,返回以后将绳子交 给后面的同学,后面的一组出 发,第二次改为两人做马,一人 情景:森林探险结束 1、放松心情,放松肌肉; 队形: 2'30" 2、表扬、鼓励、讲评; 放松 五 5’ 1 讲评 3、布置下次课的内容
高中《体育与健身》课中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高中《体育与健身》课中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崇明中学体育组黄德利一、问题的提出《面向21世纪上海市中小学体育与健身学科教育改革行动纲领》中提出:“高中学段以探究型课程为主,着重培养学生在体育与健身活动中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个性特长。
”面对二期课改高中《体育与健身》课的这一新的教学理念指导要求,我们在对传统体育教学中不足部分进行反思的同时,应对新一轮课改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进行研究。
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强调唯体质的锻炼,在教学上多注重学生身体练习和技术的掌握,很少为学生创造探究的条件和提供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把活动的内容、方法、方式等作好统一安排,学生言听计从,亦步亦趋,久而久之养成学生的依赖、等待的思维定势,而高中生随着年龄和社会阅历的增长,综合知识的增多,体育信息的多渠道获得,已经不满足教师的现成答案和手把手的教法。
那么如何主动地为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情景,搭建探究教学的舞台,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来表现探究创造能力,给我们体育教师提出了一个新的研究问题。
二、研究内容、方法和过程(一)研究内容1、高中生体育教学中的学习现状和不足。
2、高中生对体育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要求。
3、《体育与健身》新课程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二)研究方法1、运用调查法对新一届高一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现状及成因进行研究调查。
2、用行动研究法对任教高一、二8个班级男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能力培养追踪实践研究。
(三)研究过程1、2002年1月------3月学习《面向21世纪上海市中小学体育与健身学科教育改革纲领》围绕探究型课程改革重点,结合学习学校教科研组前的《高中学生探究性过程中教师教学行为的实践研究》课题报告及校长董耀棠《崇明中学探究性教学实施论纲》文章,制订课题计划。
2、2002年3月------6月问卷调查学生对探究性学习的要求,深入了解教师教学对探究性教学已有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平中学《体育与健身》学科教学设计实践探索建平中学体育组前言:《上海市中小学体育与健身课程标准》对中小学体育与健身课程的定义是:“体育与健身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与思维活动紧密结合为特征,以提高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目的的基础课程,是中小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基础性、健身性和综合性,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积极作用。
”同时,《上海市中小学体育与健身课程标准》指出:“体育与健身课程,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贯彻‘健身育人’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体育健身中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构建基础扎实、内容宽泛、灵活有效,具有时代特征的学习平台,为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
”体育与健身课程的总目标包括四个方面:1、掌握体育与健身的基础知识和方法,发展体能,提高健康水平;2、运用健身知识、技能和方法,评价健身实践,培养创新精神;3、形成体育运动爱好和特长,养成自我锻炼的习惯,树立终身体育意识,获得健身情感体验,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4、提高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增强社会责任感,促进身心和谐发展。
即身体发展目标、知识技能目标、心理发展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
体育与健身课程的主要功能有:教育功能、健身功能、娱乐功能、个体社会功能和社会情感功能等,虽然教育功能和健身功能是课程的本质功能,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对体育的需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往学生较多关注体育对生理健康方面的调节,而如今体育娱乐身心、促进身心发展的价值已被广大青少年所接受,传统的体育课程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当前学生对体育功能的期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高,要求体育功能更丰富,更广泛。
体育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教学设计的实践目前,体育学科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方式公式化,深受学生喜爱的体育教学模式不多。
教师以完成教学课时为己任,忽视学生“学”的兴趣和脱离学生实际情况,不善于调动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的现象仍然在一些学校存在。
受学生喜爱的体育教学模式还有待探索与构建。
在学习形式上,学生要求学校体育采用更生动活泼的组织形式,对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加以改革,切实改变学生被动学习体育的局面,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体育学科还存在课程教学资源匮乏,教材内容枯燥,让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由传统的“身体运动”向“体脑运动”紧密结合的教材不多。
在学习内容上,学生希望能够有机会参加更多的体育项目,如定向越野、体育舞蹈(国际标准舞)、软式排球、瑜珈等,通过对新兴运动项目的学习,及时把握社会脉搏,紧跟时代步伐,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适应性。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学科组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进行教学设计,并以“校园定向越野”模块教学为例,进行教学设计的实践探索。
案例一:“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设计研究1 前言实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重要的着眼点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要求学生改变学习方式的同时,必然要求教师改变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
随着二期课改的全面实施,原来的以应试为目标的教育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形势的发展需要。
如何培养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
根据教育部、共青团中央的调查显示,我国有80%以上的青少年缺乏创造力,而青少年面临的另一个困境是青少年已经逐渐成为社交能力的低能儿,这并不适合现代社会的发展。
为尽快与二期课改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接轨,结合本校“合格+特长”、“规范+选择”的办学理念,尽可能满足受教育者生动活泼和谐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协调统一,努力实现人的社会化和人的个性化完美统一,联系体育教学实际,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认知发展水平,开发选用了适合合作学习的新教材(如定向运动、软式排球、健身操等),并对“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进行设计探索与实践,主旨是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能力和竞争意识,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
2“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含义“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在教师指导下,以小组活动为主,学生之间利用多种因素互帮互学,所有成员为达到一定的教育教学目标展开学习上的合作。
它是师生(生生)交往的一种形式,又是教师组织和控制教学过程的一种艺术。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集体教学的一种有效策略,对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增进学生的社会意识以及创造能力的发展具有显著的优势。
3“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理论依据3.1 “小组合作学习”是以教育心理学为基础的教学模式。
著名教授燕国材先生提出了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结合的理论,A=f(I·N),A代表学习的成功,I代表非智力因素,N代表智力因素,f代表函数。
即学习的成功不单取决于N,而是有IN共同决定。
文中的I性能主要指兴趣、需要、动机、情感,N 性能主要指创造想象和创造思维。
而根据教育心理学家对“共同行为者效果”的研究,把学生在单独活动情况下的教学效果与在群体模式活动条件下的教学效果相比较,发现群体活动对其成员学习效果的影响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群体活动对学习起促进作用。
如许多学生一起从事体育活动和音乐活动,他们完成学习情况,取得的成绩均比个人单独活动时更好。
另一种情况与此相反,群体活动对个人学习起干扰作用。
如学习复杂的知识,进行复杂的逻辑推理练习时,单独学习往往比共同活动效果好。
但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主要是传授基本的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组织学生进行必要的身体锻炼,如果采用合作群体的形式,加之教师的引导、辅助,是能够达到“共同行为者效果”的。
3.2 “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学校体育理论为基础的教学模式。
小组合作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共同活动和相互交流基础上的学习过程,每个小组都是一个小社会。
合作学习模式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群体之间的竞争,将个人的目标转化为群体的目标,为了有效实现共同目标,小组成员间必然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个体间的体能与智能在相互撞击中产生超出个体总和的集体能量,从而使人的个性和创新意识在集体活动中得到健康发展。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集体教学的一种补充,不仅有利于学生合作意识的增强和竞争精神的培养,而且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同时有助于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对增进学生的社会技能、社会情感以及创造能力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为实施“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强化合作学习,有其重大意义。
4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及操作说明4.1 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前,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建立合作学习小组,小组合作形式按兴趣、友伴自主分组,每组5-6人,自己推选组长,充分利用友伴间良好的亲和力,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其次,教师根据小组合作学习特点,确定学习任务,提供学习步骤,引导学生以制定学案(学习方案)为载体,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主动性、创造性设计学案,实施学案,并在交流评价中改进学案为手段,最终改变学生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
4.2. 1 提出问题合作设计“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以情景的创设和教师的引导为开始,教师通过形象、生动、切合学生实际的情景创设,提出问题以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索。
如:发展力量素质教材,学习克服自身阻力的力量练习。
首先,让学生到健身器材区域(单双杠、云梯、滑车、海绵垫、绳等)做克服自身阻力的常规性力量练习,然后教师给学生创设一个在森林的情景,即当你们必须穿越峡谷、攀登悬崖、跨过小溪才能到达目的地时,你们将怎么办?引导各学习小组根据课的内容和要求合作设计一个学案(即“学什么”、“怎么学”、“学得怎样”)。
于是出现了用绳栓大树(单杠)荡越小溪(海绵垫),支撑摆动(双杠)穿越峡谷,还有攀登悬崖(云梯)、钻爬山洞(底杠)等生动活泼、富有野趣的学案。
本课不仅发展了上、下肢的力量素质,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而且通过小组的合作创新,充分发挥了学生潜能,培养了小组的团队精神。
4.2.2 集中教学展示学案集中进行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授知识、技术及技能的重要环节,力求目标明确,讲解精练。
另外,它也是小组展示合作设计学案的有效时机,通过自评、互评师评等形式的交流,及时确定学案的可行性、科学性,以保证下一阶段学习的顺利进行。
如:在定向运动(越野)教材的学习中,集中教学除向学生传授有关定向运动的识图知识、奔跑技术及路线选择技能外,还有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让学生展示合作设计的学案(线路图及点标说明图),通过教师及时引导,学生互评交流,使学生设计的富有主动性、创造性的学案得以在课堂顺利实施。
4.2. 3 小组合作活动实施学案此阶段是合作学习的主要阶段,在集中授课后,各学习小组在组长带领下,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及小组合作设计的学案进行探究学习。
学习的手段及方法既可以按教师教的,也可在教师启发下学生自编自创自行设计学案进行练习。
如在健身操的教学中,教师将基本的手位、脚位及编操的原则教给学生后,小组成员在组长带领下,根据音乐设计学案,通过小组的积极探索、相互交流及互帮互学的实践和体验,将学过的动作与自创动作相结合,形成本组特有的风格。
此时的教学活动是在开放的情景、良好的人间环境中进行的有效教学,教师针对学生的实际,不失时机地进行指导和思路点拨,及时发现和发扬学生的创意和其它闪光点。
4. 2. 4 检测证实学案此阶段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有效途径。
通过小组的合作实践,对学案设计的合理性、可行性、科学性及有效性已有了切身体验,如何改进学案,可通过检测让学生进行探讨。
此时,教师可让部分学生进行展示,其目的并不是将学生引向一个已有的结论,而是提供信息、启发思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和线索,通过同学的展示交流,教师的及时指导点拨,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
4.2. 5 信息反馈及补救交流评价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同学之间共同探讨、互相指出技术上的不足,主动提出纠错的方法,并能将实践和体验所取得的收获及时反馈给教师和同学。
教师在参与、巡视过程中,不断获取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补救,如是个别问题,分别引导纠正,如是共性问题,可进行集体讲评解决,即全班集中在教师统一指导下进行讲解,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以促进学生更积极、更主动地学习。
交流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学生通过自评、互评、师评交流,与同学分享学习成果。
学生要学会理解和宽容,学会客观地分析和辨证地思考,要敢于和善于申辩,以促进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实践和反思、发现自我、欣赏他人的过程,同时要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