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地貌的发育教学设计
河流地貌的发育教案人教版
河流地貌的发育教案人教版【教学目标】1.了解河流地貌的形成和发育过程。
2.能够分析河流地貌的特征和分布规律。
3.能够掌握河流地貌对水文循环和生态系统的作用。
【教学重点】1.河流地貌的形成和发育过程。
2.河流地貌的特征和分布规律。
3.河流地貌对水文循环和生态系统的作用。
【教学难点】1.分析河流地貌的形成和发育过程。
2.掌握河流地貌对生态系统的作用。
【教学内容】一、河流地貌的形成和发育过程1.河流流域的概念和特征。
2.河流地貌的分类和特征。
3.河流地貌的发育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二、河流地貌的特征和分布规律1.河流地貌的特征和类型。
2.河流地貌的分布规律及形成原因。
三、河流地貌对水文循环和生态系统的作用1.河流地貌与水文循环的关系。
2.河流地貌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教学方法】实验教学法、讨论教学法、示范教学法。
【教学过程】一、引入(5分钟):教师用图片或视频展示河流地貌的形态、形成过程及分布情况,让学生了解河流地貌。
二、知识传递(25分钟):1.河流流域的概念和特征。
教师介绍河流流域的概念、特征及其与河流地貌的关系。
2.河流地貌的分类和特征。
教师介绍河流地貌的分类及其特征,让学生掌握其形态、地貌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3.河流地貌的发育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教师讲解河流地貌的发育过程、形成原因及其影响因素,让学生了解河流地貌发展变化的规律。
三、探究实验(4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实验、探究,例如使用室内沙盘模拟河流地貌的形成过程。
四、讨论总结(20分钟):1.河流地貌的特征和类型。
教师带领学生讨论河流地貌的特征和类型。
2.河流地貌的分布规律及形成原因。
教师带领学生讨论河流地貌的分布规律及形成原因,总结河流地貌的影响因素。
五、拓展延伸(10分钟):1.河流地貌与水文循环的关系。
教师讲解河流地貌对水循环的影响,让学生了解水文循环的基本知识。
2.河流地貌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教师讲解河流地貌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让学生了解生态系统的基本知识。
高考地理河流地貌的发育教案(7篇)
高考地理河流地貌的发育教案(7篇)高考地理河流地貌的发育教案(7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前方等待着我们的是新的机遇和挑战,注重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一起分享。
高考地理河流地貌的发育教案(篇1)随着盛夏的来临,20__——20__学年度渐行渐远,回首来时路,没有惊喜,多的只是一份坦然,踏踏实实又一年。
一年来,按照学校部署和上级安排,我主要承担了七年级的地理课和兼职学校信息稿的书写以及学校博客反思的审核推荐,每月二七区多彩期刊中心校荐稿筛选上传,二七区教师进修网反思审核编辑,校教研组长和区地理兼职教研员。
一切都需要按部就班,一切都需要行走于惯常之间,也为了保证突出重点,我很自然地这样分割自己的时间,每天到校后重点备课、整理课件、导学案,批阅学生的作业、试卷,梳理待发信息稿件,以不耽误上课为基本点。
晚上回家进行策划信息稿方案,以及完成博客审核等,按要求进行教研策划和材料的搜集编撰。
虽然看起来忙了一点儿,但是有挑战就有拓展的空间,有参与就有学习提升的历练,慢慢多了一些从容,也就多了一些淡然。
不经意间,一年来,每周的课都能按时上完,每周平均三篇的信息稿也能及时上传,间周一次的教科研活动也有效上演,博客审核等工作也及时打点儿,另外也见缝插针参与了学习力课题等报告的完善。
让我真切地体会到一份付出一分收获,只要自己积极去干,不抱怨,忙中偷闲也会感受到快乐多一点。
比如博客中收获博友的关注和祝愿,让自己的成长看得见,再比如专注于教学方案设计的创新性实践,不断追求基于课程标准教学把握学生的兴趣点,课堂导入重在学习目标的唤醒和切入点,注重课堂中学生的体验和学以致用观,分别代表学校进行了课程纲要分享课和复习课,还进行了区观摩课教研,课堂达标中也频现亮点。
特别是在市教育局组织的送课下乡中受到与会教师的认同评点。
河流地貌的发育——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教案
河流地貌的发育——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河流侵蚀的主要类型,区分在不同发育时期河谷受到的侵蚀作用及河谷形态特征的差异,说出河谷的形成过程。
2.了解河流堆积地貌的主要类型及其发育的位置,说出其形成过程。
(过程与方法)1.通过比拟分析方法区分河流侵蚀地貌的三种形式。
2.通过阅读河谷的演变过程示意图,能够分析不同阶段河流侵蚀作用的差异。
3.通过案例的分析学习和商量,综合分析河流不同堆积地貌的形成过程。
(感情、态度及价值观)1.丰富学生学习地理的成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进一步培养与他人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强化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流水侵蚀作用的三种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流水堆积地貌的形成。
(难点)河流堆积地貌形成过程能力的分析。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导入法。
通过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引出主题,带入新课。
(我的中国心)一曲中朗朗上口的歌词唱出了全球华人对祖国的深情赞美和无限向往,令海外游子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同时曲中也提到对我国意义深远的两条河流长江和黄河,可见河流与我们的生活也紧密相关,除此之外,它也对我们的地表形态产生庞大的影响,这节课就让我们从地理的角度出发共同来探究下河流地貌。
环节二:新课教学1.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展示素材)长江上游(沱沱河、通天河)及下游(长江三角洲)俯瞰图(问题)我国地形复杂,河流众多,而河流所形成的地貌也是我们在自然界中最为常见的地貌类型之一,上图是亚洲第—长河长江的上游及下游局部,他们的地形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差异(学生活动)自主思考,答复。
上游山高谷深,上下起伏大,崎岖不平;下游地形平坦,河网密布,土壤深厚。
产生差异的原因是上游以河流侵蚀为主而下游则以河流堆积为主。
(教师活动)同学们预习的都很不错,那什么是河流侵蚀,什么是河流堆积呢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下河流侵蚀。
在此之前,我们已经学习过了山岳的形成,发觉受不同力的影响会形成各种各样的山,而河流侵蚀更多的是外力作用。
高中地理河流地貌的发育教案(精选7篇)
高中地理河流地貌的发育教案〔精选7篇〕高中地理河流地貌的发育教案〔精选7篇〕高中地理河流地貌的发育教案篇1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1、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2、河流侵蚀地貌和河流堆积地貌。
3、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自主学习,分析^p 法、讨论法。
2、探究与活动,理解沟谷和河谷的演变关系。
3、利用景观图片分析^p 河流地貌的成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理解事物是开展的,开展既有内部条件,也有外部条件。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河流的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
2.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教学难点河流侵蚀的不同类型。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以山岳地貌为例,学习了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在外力作用中,流水是一种最强大而普遍的作用。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板书)。
[教师精讲]师:河流所形成的地貌,是我们在自然界中所见到的最常见的地貌种类之一。
请看下面两幅图片。
(出示图片“三峡地貌”“崇明岛”)师:以上两幅图片都是河流地貌,但它们的成因一样吗?生:成因不同。
三峡是长江切割巫山而形成的,是河流的侵蚀地貌;崇明岛是长江携带的泥沙在河口堆积而成,是河流的堆积地貌。
师:分析^p 得很正确!这两种地貌都是外力作用--流水作用的结果,只不过它们是在不同的条件下形成的地貌,让我们首先来认识河流侵蚀地貌。
(板书)(一)河流侵蚀地貌师:河水在流动过程中,会破坏并带走地表的物质,形成侵蚀地貌。
河流的侵蚀主要有三种类型,由于它们对地表的侵蚀方向不同,因此对河谷形态的影响也不同。
这三种类型是溯侵蚀、下蚀和侧蚀。
(播放录像“虎跳峡”或出示图片)师:同学们一定为虎跳峡汹涌而澎湃的激流所震撼,湍急的河水从高处奔流跌落而下,对河谷的岩石有着强烈的冲刷作用。
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这种侵蚀的最终结果会使河谷怎样开展?这是三种类型中的哪一种?生:(讨论后答复)强大的流水作用会侵蚀岩石,使岩石向着河流的上游方向逐渐消退,这是溯侵蚀。
河流地貌的发育(教案
河流地貌的发育【教材内容分析】本节内容是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影响的一个案例,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河流地貌是外力塑造地表形态的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同时可以延伸到其他外力作用。
【教学设计思路】本节内容通过教学过程中各种河流地貌景观图片、模拟实验、视频资料等的多媒体演示,加强直观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观察分析、综合概括能力。
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的结合中,既实现本节的三维目标,又获取一些基本的地理技能和方法。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流水侵蚀地貌类型,读图分析流水侵蚀地貌的形成,说出河谷的演变过程,能够分析不同阶段河流侵蚀作用的差异。
(2)掌握流水堆积地貌类型,读图分析流水堆积地貌的形成,读各类河流堆积地貌示意图,说明其形成原因及地貌特点。
过程与方法(3)让学生学会搜集、整理与课堂有关的地理资料的能力,同时运用资料说明地理事物的特点或原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读图分析、归纳能力。
(4)以“问题为中心”进行探究讨论和实验研究,让学生开心地进行自主合作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丰富学生学习地理的成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进一步培养与他人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加强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
重、难点重点1流水侵蚀作用的三种形式,流水侵蚀地貌类型及河谷的演变过程。
2流水堆积地貌类型及形成原因。
难点1流水侵蚀作用的三种形式及河谷的演变过程。
2河流演变过程中凹岸侵蚀和凸岸堆积的分析以及港口的选择。
分析河流堆积地貌形成过程。
[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欣赏有关虎跳峡的影像资料。
师:通过观看以上虎跳峡的影像资料,我们能感受到河流对地表形态具有强烈的塑造作用,会形成多种多样的地貌类型。
依据原因,可分为河流侵蚀地貌和河流堆积地貌。
展示【学习目标】:1、以河谷的演变为例,学会分析河流侵蚀地貌的形成过程;2、以冲积平原为例,能够阐明河流堆积地貌的形成过程;3.能够通过实验模拟、网络查询、实地勘察等手段辩证分析认识其他外力作用地貌的形成原因。
河流地貌的发育的教案
河流地貌的发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河流地貌的概念及其成因。
2. 使学生掌握河流侵蚀、搬运、沉积等作用在地貌形成中的作用。
3. 培养学生观察和研究地表形态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内容:1. 河流地貌的概念:河流在侵蚀、搬运、沉积过程中形成的地貌。
2. 河流地貌的成因: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
3. 河流地貌的类型:河谷、峡谷、瀑布、三角洲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河流地貌的概念、成因和类型。
难点:河流侵蚀、搬运、沉积作用在地貌形成中的具体过程。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展示河流地貌图片和视频资料。
2. 利用模型或实地考察,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河流地貌的形成过程。
3. 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河流地貌的特点和成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河流地貌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地表形态的变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讲解河流地貌的概念:讲解河流地貌的定义,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3. 讲解河流地貌的成因:分别讲解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在地貌形成中的作用。
4. 展示河流地貌类型:通过图片和模型,介绍河谷、峡谷、瀑布、三角洲等河流地貌类型。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河流地貌的特点和成因,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6.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提出思考题,引导学生课后思考和探究。
7. 作业布置:让学生绘制一幅河流地貌示意图,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价: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准确地描述河流地貌的概念,理解其成因,并能识别不同的河流地貌类型。
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运用观察、分析的方法,研究地表形态的变化,并能通过实践活动,如实地考察或模型制作,来加深对河流地貌形成过程的理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通过学习河流地貌的形成,认识到自然力量的伟大和人类活动对地貌的影响。
七、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河流地貌的图片、视频资料和模型。
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教案docx
《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河流侵蚀的主要类型,辨别在不同发育时期河谷受到的侵蚀作用及河谷形态特征的差异,说出河谷的形成过程。
2.知道河流堆积地貌的主要类型及其发育的位置,说出其形成过程。
3.运用图文资料分析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能归纳分别说出洪积扇、冲积、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对聚落分布的影响二、过程与方法1.用比较分析方法区分河流侵蚀地貌的三种形式。
2.阅读河谷的演变过程示意图,能够分析不同阶段河流侵蚀作用的差异。
3. 通过案例的分析学习和讨论,综合分析河流不同堆积地貌的形成过程。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 树立物质是运动的,事物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 理解事物的发展既有内部条件,也有外部条件。
【教学重点】1.流水侵蚀作用的三种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2.流水堆积地貌的形成3.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教学难点】河流堆积地貌形成过程能力的分析【教具设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引入新课】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塑造地貌的内、外力作用,外力作用是有风、流水、冰川等等的作用形成各种地貌,是大自然中最常见的地貌。
这节课我们来探讨一下流水对地貌形成的作用。
师:河流地貌是自然界常见的地貌之一,按照成因可将河流地貌分为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它们的形成和发展主要与外力作用有关。
(一)河流侵蚀地貌河流在流动过程中,会破坏和搬运地表物质,形成侵蚀地貌。
在河流发育初期,河流落差大,流速快,能量集中,河流侵蚀作用以向下和向源头,使河谷不断加深和延长,这时河谷深而窄,谷壁陡峭,横剖面呈“V”型(图a)。
“V”型。
河谷形成后,河流落差变小,这时河流向下的侵蚀作用减弱,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作用加强。
河流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使河流更加弯曲,河谷拓宽(图b)。
经过漫长的过程,河谷展宽,横剖面呈宽而浅的“U”型(图c)。
教师总结:过渡:前面我们说道凹面侵蚀、凸面堆积,凸岸之所以凸,是有沉积物的不断积累,而凹岸是物质减少的结果。
教案高中地理《河流地貌的发育》教学设计
教案高中地理《河流地貌的发育》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河流地貌的定义、分类和形成条件,理解河流地貌的发展过程;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基本的地貌分析方法,通过实地观察和地图解读,理解河流地貌的发展过程;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保护河流环境的意识,关注河流环境问题。
二、教学内容1.河流地貌的定义和分类;2.河流地貌的发育过程;3.河流地貌的保护和利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河流地貌的定义、分类和发育过程;2.难点:理解河流地貌的形成条件和发展过程。
四、教学方法1.归纳法:通过学生的实地观察和地图解读,总结出河流地貌的发展过程;2.实验法:通过模型实验,观察河流地貌的形成过程;3.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共同探讨河流地貌的保护和利用方法。
五、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1)引入:通过展示河流地貌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对河流地貌的兴趣;(2)问题导入:提问学生对河流地貌的认识,并请学生描述自己所在地的河流地貌特点。
2.知识讲解(1)讲解河流地貌的定义和分类,引导学生理解河流地貌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方法。
(2)讲解河流地貌的形成条件,包括河流的形成条件、侵蚀作用和沉积作用的影响因素等。
(3)讲解河流地貌的发育过程,包括河道形态的演化、河流侵蚀和沉积的过程等。
3.实践操作(1)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观察,选择附近的河流进行观察和记录,理解河流地貌的实际情况。
(2)通过模型实验,观察河流地貌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加深对河流地貌发展过程的理解。
4.提升拓展(1)通过展示一些知名的河流地貌,引发学生对河流地貌的保护和利用的思考。
(2)小组讨论:讨论河流地貌的保护和利用方法,并向其他小组汇报自己的想法。
5.归纳总结通过学生的实地观察和讨论,共同总结河流地貌的定义、分类、形成条件和发育过程。
六、教学评价1.定性评价:观察学生对河流地貌的理解程度,参与度和表现情况。
2.定量评价:设计一道选择题和一道应用题,测试学生对河流地貌的掌握情况。
《河流地貌的发育》教学设计人教版
《河流地貌的发育》教学设计人教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演讲致辞、策划方案、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诗词鉴赏、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oetry appreciation,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河流地貌的发育》教学设计人教版《河流地貌的发育》教学设计人教版(精选2篇)《河流地貌的发育》教学设计人教版篇1课题4.3 河流地貌的发育教师姓名赵学科(版本)高中地理必修1(人教实验板)章节第四章第三节学时1年级高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流水侵蚀地貌的形成,掌握流水侵蚀作用的三种形式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理解河谷的形成过程。
河流地貌的发育—教学设计
河流地貌的发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河流地貌的形成原因及其发展过程;2.掌握河流地貌的基本特征;3.了解河流地貌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教学重点:1.了解河流地貌的形成原因;2.掌握河流地貌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1.掌握河流地貌的形成过程;2.了解河流地貌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教学准备:教师:PPT、河流地貌示意图;学生:笔记本、教材。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课(10分钟)教师播放一段关于河流地貌的视频,引起学生对河流地貌的兴趣,并提问:“你们在生活中看到过哪些河流?有没有观察到河流的形状、大小、流速等差异?”引导学生回顾对河流的初步认识。
第二步:讲授河流地貌的形成原因(2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河流地貌的形成原因,包括降雨、地势、岩石的差异、植被覆盖等因素。
并且结合实例讲解,如冲积平原、峡谷、三角洲等。
第三步:探究河流地貌的基本特征(30分钟)教师根据教材,展示不同形态的河流地貌示意图,包括由上游到下游依次为峡谷、河谷、冲积平原和三角洲等。
学生根据示意图和教材内容,讨论并总结不同河流地貌的基本特征。
第四步:分组讨论河流地貌发育过程(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河流地貌形态进行深入研究。
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讨论和总结该河流地貌形成的过程,并利用PPT或海报等形式呈现给全班。
第五步:讨论河流地貌对人类社会的影响(20分钟)学生根据教材内容,讨论和总结河流地貌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包括供水、发电、运输、农业发展等方面,以及可能带来的自然灾害。
第六步: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10分钟)教师对本课内容进行小结,并强调河流地貌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查找一个实际案例,了解该案例中河流地貌对当地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并写一篇综述报告。
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不同形态的河流地貌;2.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者地理学者来校进行专题讲座,深入了解河流地貌的相关知识。
3.请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查找河流地貌形成的经典案例,并做出报告。
河流地貌的发育教案
河流地貌的发育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河流地貌的概念和特点。
2. 激发学生对河流地貌学习的兴趣。
教学内容:1. 河流地貌的定义。
2. 河流地貌的特点。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猜测这是什么地貌,引导学生思考河流地貌的概念。
2. 讲解河流地貌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作业:1.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自己所在地区的河流地貌特点,并在下节课上分享。
第二章:河流的侵蚀作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河流侵蚀作用的概念和类型。
2. 使学生掌握河流侵蚀作用对地貌形成的影响。
教学内容:1. 河流侵蚀作用的定义。
2. 河流侵蚀作用的类型。
3. 河流侵蚀作用对地貌形成的影响。
教学活动:1. 通过图片和实例,讲解河流侵蚀作用的定义和类型。
2. 分析河流侵蚀作用对地貌形成的影响,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作业:1.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自己所在地区的河流侵蚀作用情况,并在下节课上分享。
第三章:河流的搬运作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河流搬运作用的概念和类型。
2. 使学生掌握河流搬运作用对地貌形成的影响。
教学内容:1. 河流搬运作用的定义。
2. 河流搬运作用的类型。
3. 河流搬运作用对地貌形成的影响。
教学活动:1. 通过图片和实例,讲解河流搬运作用的定义和类型。
2. 分析河流搬运作用对地貌形成的影响,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作业:1.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自己所在地区的河流搬运作用情况,并在下节课上分享。
第四章:河流的沉积作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河流沉积作用的概念和类型。
2. 使学生掌握河流沉积作用对地貌形成的影响。
教学内容:1. 河流沉积作用的定义。
2. 河流沉积作用的类型。
3. 河流沉积作用对地貌形成的影响。
教学活动:1. 通过图片和实例,讲解河流沉积作用的定义和类型。
2. 分析河流沉积作用对地貌形成的影响,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作业:1.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自己所在地区的河流沉积作用情况,并在下节课上分享。
河流地貌的发育(教案)
河流地貌的发育(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了解河流地貌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河流地貌的主要特征。
教学内容:1. 介绍河流地貌的定义和分类。
2. 解释河流地貌形成的原因和过程。
3. 强调河流地貌在地理学和相关领域中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1. 引入河流地貌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河流地貌的定义。
2. 介绍河流地貌的主要特征,包括河谷、河床、河岸、三角洲等。
3. 讨论河流地貌形成的原因,如水流冲刷、沉积、侵蚀等。
4. 强调河流地貌在地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如水资源管理、防洪减灾等。
教学资源:1. 河流地貌图片和示意图。
2. 相关阅读材料和参考书籍。
教学评估:1. 学生参与讨论的表现。
2. 学生完成相关练习的情况。
第二章:河流侵蚀作用教学目标:2. 掌握河流侵蚀的主要类型和影响因素。
教学内容:1. 介绍河流侵蚀作用的定义和分类。
2. 解释河流侵蚀作用的过程和机制。
3. 探讨河流侵蚀作用的主要影响因素。
教学活动:1. 引入河流侵蚀作用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河流侵蚀的定义。
2. 介绍河流侵蚀的主要类型,如机械侵蚀、化学侵蚀等。
3. 解释河流侵蚀作用的过程和机制,如水流冲刷、溶解等。
4. 探讨河流侵蚀作用的主要影响因素,如水流速度、沉积物供给等。
教学资源:1. 河流侵蚀作用的示意图和案例图片。
2. 相关阅读材料和参考书籍。
教学评估:1. 学生参与讨论的表现。
2. 学生完成相关练习的情况。
第三章:河流沉积作用教学目标:1. 理解河流沉积作用的定义和过程。
2. 掌握河流沉积的主要类型和影响因素。
教学内容:2. 解释河流沉积作用的过程和机制。
3. 探讨河流沉积作用的主要影响因素。
教学活动:1. 引入河流沉积作用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河流沉积的定义。
2. 介绍河流沉积的主要类型,如悬移质沉积、推移质沉积等。
3. 解释河流沉积作用的过程和机制,如水流速度减缓、沉积物沉积等。
4. 探讨河流沉积作用的主要影响因素,如水流速度、沉积物供给等。
高中地理河流地貌的发育教案大全
高中地理河流地貌的发育优秀教案大全第一章:河流地貌的基本概念1.1 引入:通过展示不同河流地貌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河流地貌的定义和特点。
1.2 讲解:讲解河流地貌的概念,包括河流侵蚀、河流搬运和河流沉积三个过程。
1.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河流地貌的案例,如河谷、峡谷、三角洲等,让学生理解其形成过程。
1.4 练习:让学生绘制河流地貌的示意图,加深对河流地貌的理解。
第二章:河流侵蚀作用2.1 引入:通过展示河流侵蚀作用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河流侵蚀的特点。
2.2 讲解:讲解河流侵蚀的原理,包括流水冲刷、流水侵蚀和流水磨蚀等。
2.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河流侵蚀的案例,如侵蚀岸坡、侵蚀峡谷等,让学生理解其形成过程。
2.4 练习:让学生设计一个河流侵蚀的实验,观察侵蚀过程并绘制侵蚀示意图。
第三章:河流搬运作用3.1 引入:通过展示河流搬运作用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河流搬运的特点。
3.2 讲解:讲解河流搬运的原理,包括流水带动沉积物移动和流水对沉积物的筛选等。
3.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河流搬运的案例,如河流中的沙洲、河岛等,让学生理解其形成过程。
3.4 练习:让学生观察河流中的沉积物,分析其来源和搬运过程。
第四章:河流沉积作用4.1 引入:通过展示河流沉积作用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河流沉积的特点。
4.2 讲解:讲解河流沉积的原理,包括流速降低、沉积物沉积和沉积物堆积等。
4.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河流沉积的案例,如三角洲、河漫滩等,让学生理解其形成过程。
4.4 练习:让学生观察河流沉积物,分析其堆积形态和沉积环境。
第五章:河流地貌的发育过程5.1 引入:通过展示不同河流地貌发育过程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河流地貌的发育过程。
5.2 讲解:讲解河流地貌的发育过程,包括侵蚀、搬运和沉积三个环节的相互作用。
5.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河流地貌发育过程的案例,如河谷的形成、峡谷的形成等,让学生理解其发育过程。
河流地貌的发育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说出流水侵蚀作用的三种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描述河谷的形成过程。
②说出冲积平原的三种类型、分布特征及形成过程。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河谷地貌的发育过程,树立物质是运动的,事物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流水侵蚀作用的三种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2.流水堆积地貌的形成【难点】河流的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的形成原理三、教学策略1.采用探究──研讨的模式进行教学,贯穿讲授法、讨论法,指导学生开展小组探究和合作讨论。
2.采用视频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教师准备:教师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案,制作多媒体课件。
4.学生准备:预习课本。
四、教学过程水侵蚀地貌播放《后退的瀑布》并提出问题瀑布落差大体现了河流的哪一种侵蚀作用?瀑布后退体现了河流的哪一种侵蚀作用?【学以致用】1、假设淘金应在哪岸?2、在A、 B两点哪个地方建货运码头更合适?3、图中A、B哪一处的堤坝要特殊加固?4、要规划建设一现代小型城镇,在A岸还是B岸?1、河流的凹、凸岸是如何确定的?生活体验:汽车在转弯时,车上的人向哪个方向倾斜?2、为什么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在惯性离心力的作用下,表层水流趋向于岸,而底部的水流在压力的作用下,有岸流向岸,形成弯道环流,在弯道环流的作用下,岸侵蚀,岸堆积.3、从河流的弯曲程度来看,河流将趋于平直还是更加弯曲?4、从河底坡度来看,凹岸如何变化,凸岸如何变化?画出剖面图二、河流堆积地貌通过多媒体播放图片,并要求学生自学相关内容【学以致用】分析渭河谷地的成因冲积扇的特点(结合冲积扇的景观图和素描图说明)1、冲积扇的组成物质从哪里来?2、沿AB、CD的地势起伏高低状况如何?画出沿AB、CD剖面图。
3、(1)冲积扇组成物质的颗粒从让学生学会对教材内容归纳梳理扇景观ABC D三小结回顾本届重点内容掌握本节重点五、板书设计。
河流地貌的发育教案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说出河流地貌的成因;2.理解河流地貌特征及演变过程;3.辨认河流的凹岸和凸岸;4.认识河流地貌的基本类型;5.说出河流为聚落分布提供的有利条件和产生的不利影响;6.掌握河流对聚落分布产生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结合实例,分析外力作用对河流地貌形成的影响;2.通过图片了解河流侵蚀地貌的三种形式;3.结合图片分析河流地貌的形成和地貌特点;4.通过图片认识河流对聚落产生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地理,学会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地貌,让学生感受到地理和生活联系密切;2.通过看黄河三角洲不同年份的图片,结合课本中的资料,引导同学们树立正确的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意识。
【教学重点】1.流水侵蚀作用的三种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2.河谷的演变过程;3.流水堆积地貌的类型及其形成原因;4.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教学难点】1.流水侵蚀作用的三种形式及河谷的演变过程;2.河流堆积地貌的形成原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在上节课中,我们以山岳地貌为例,学习了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我们知道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包括内力和外力,那么,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有什么影响呢?这节课我们共同来学习一下河流地貌及其对聚落分布产生的影响。
板书: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介绍:下面先请同学们欣赏几张图片,这是位于长江上游虎跳峡,这个是长江下游的一张图片,它们都是河流地貌,所以,河流地貌是自然界最常见的地貌,按照地貌成因可以分为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它们的形成和发展主要与外力作用有关,首先我们先学习一下河流侵蚀地貌。
板书:一、河流地貌(一)河流侵蚀地貌播放幻灯片并介绍:要学习河流侵蚀地貌,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河流侵蚀地貌,河流侵蚀地貌是怎么形成的,首先,看第一点什么是河流侵蚀地貌。
从概念上来理解的话,它指的是河流在流动过程中会掀起和破坏地表物质,这样的话,所形成的地貌咱们称它为河流侵蚀地貌。
河流地貌的发育 教学设计
河流地貌的发育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河流地貌的定义、特征和形成过程;2.掌握河流地貌的分类和发育规律;3.加深对地质学和地貌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二、教学内容1.河流地貌的定义和特征;2.河流的分类和发育规律;3.河流地貌与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河流地貌的分类和发育规律;2.教学难点:河流地貌与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述:通过PPT和板书,介绍河流地貌的定义、特征、分类和发育规律;2.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河流地貌与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图片或视频展示河流地貌的景观,激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并引出河流地貌的概念。
2. 新知传授(30分钟)(1)河流地貌的定义和特征教师通过PPT和板书,介绍河流地貌的定义和基本特征,包括河床、河谷、河漫滩等,让学生对河流地貌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2)河流的分类和发育规律教师通过PPT和图片,介绍常见的河流分类,如根据发源地、形成过程等分类,以及河流的发育规律,如河道侵蚀、河流的改道等。
同时,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河流的地貌特征和形成原因。
3. 案例分析(40分钟)教师结合实际案例,如长江、亚马逊河等,让学生分析该河流的地貌特征,并探讨与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如河流的治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等。
学生可以自行查找相关资料,并进行小组讨论和汇报,加深对河流地貌的理解和应用。
4. 总结和拓展(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激发学生对地质学和地貌学知识的兴趣。
可以提供一些拓展阅读材料,让有兴趣的学生深入了解和研究河流地貌相关的话题。
六、教学评估1.口头回答问题: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河流地貌的理解和掌握程度;2.案例分析报告:评价学生对河流地貌与环境和人类活动关系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3.课堂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资源1.PPT和电子白板;2.案例分析材料;3.相关拓展阅读材料。
《河流地貌的发育》教案
《河流地貌的发育》教案《《河流地貌的发育》教案》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一、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第二部分是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第一部分分别选取河谷和冲积平原作为河流侵蚀地貌和河流堆积地貌的案例进行剖析,目的是加强学生对河流地貌形成过程的理解,并初步了解分析地貌形成过程的方法在“河流侵蚀地貌”中,教材先介绍了河流侵蚀地貌的三种形式:溯源侵蚀、下蚀和侧蚀,然后详细分析了河谷的形态及演变过程。
在“河流堆积地貌”中,教材主要介绍了典型的地貌类型:冲积平原。
并对构成冲积平原的三个部分: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和三角洲平原的形成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二、学情分析本节的部分内容专业性较强,有一些新概念,如溯源侵蚀、河漫滩等,而且本节主要体现了地理过程,对学生的认知要求较高,学生要具备较强的分析和想象能力。
高一的学生对于河流有一定的认识,也都有对聚落的直观概念。
同时,高一学生开始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对抽象的概念和原理有一定兴趣,由机械记忆逐渐变为以理解记忆为主。
加之,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掌握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主要表现形式,并具备了运用实例分析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影响的能力。
因此,学习本节课的内容难度较小,但综合分析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河流地貌的分类;了解河流侵蚀作用力的分类及作用;了解河谷地貌的形成过程;了解河流冲积平原的组成及分布,理解各组成部分的形成原理;了解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比较、对比不同流水作用力的作用及其影响,初步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地理信息的能力,并养成把获取到的信息通过整理、分析运用于学习过程,理论联系实际的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学习重点、难点:河谷地貌的形成过程;河流冲积平原各组成部分的形成;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流水侵蚀地貌的形成,掌握流水侵蚀作用的三种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理解河谷的形成过程。
2.了解流水堆积地貌的形成,掌握冲积平原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形成过程。
3.理解洪积扇、冲积扇、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阅读河谷的演变过程示意图,能够分析不同阶段河流侵蚀作用的差异。
2.阅读河流堆积地貌示意图,能够分析冲积平原各部分的成因及地貌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物质是运动的,事物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1.流水侵蚀作用的三种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流水堆积地貌的形成。
教学难点:
1.流水侵蚀地貌的形成原理。
2.流水堆积地貌的形成原理。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媒体:多媒体、板书
教学方法:演示法、小组讨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