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缝的定义
伸缩缝和沉降缝的名词解释
伸缩缝和沉降缝的名词解释在建筑领域,伸缩缝和沉降缝是常见的术语,用来描述处理建筑物变形和沉降的技术措施。
它们在建筑物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地解决建筑物因自然和人为因素引起的变形问题,保障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使用寿命。
本文将对伸缩缝和沉降缝进行详细解释。
一、伸缩缝的定义和作用伸缩缝是由于建筑物受到温度变化、湿度变化和荷载作用等因素,而产生的构造缝隙。
它位于建筑物的某些部位,如墙体、地板、屋面等,并贯穿整个建筑物的高度或长度。
伸缩缝具有一定的宽度和深度,旨在容纳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的变形,以减少内应力的积累,防止结构破坏。
伸缩缝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容纳热胀冷缩。
建筑物在不同季节、不同温度下,会因温度的变化而发生热胀冷缩现象。
伸缩缝可以容纳建筑物由于温度变化而引起的膨胀和收缩,避免结构的应力过大。
2. 容纳湿度变化。
建筑物中的水分含量也会随环境的改变而变化,导致构件在水分膨胀或干燥的情况下发生变形。
伸缩缝可以容纳由于湿度变化引起的构件变形,保持建筑物的整体稳定。
3. 分隔结构。
伸缩缝可以将建筑物分成几个相对独立的结构单元,便于构件的施工和维护。
同时,它还能减小应力传递,降低结构的相互影响,提高抗震能力。
4. 隔音和隔热。
伸缩缝能够有效隔绝建筑物内外的声音和热量传递,提供更加安静和舒适的使用环境。
二、沉降缝的定义和作用沉降缝是由于地基沉降不均匀而产生的缝隙。
它位于建筑物的承重结构上,用于减少沉降不均匀对建筑物造成的影响。
沉降缝的设置可以使建筑物的各个承重部位相对独立,避免了共同承载地基沉降带来的不利影响。
沉降缝将建筑物分为几个独立的单元,每个单元的承重结构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够适应地基沉降引起的变形。
当地基沉降时,沉降缝允许建筑物在一定范围内自由运动,分散并减少了地基沉降造成的应力集中。
这样可以保护建筑物的主要结构不受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影响,并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沉降缝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分隔沉降区域。
施工缝及变形缝技术交底
施工缝及变形缝技术交底【第一篇范本】施工缝及变形缝技术交底1.施工缝技术交底1.1 施工缝的定义施工缝是在建筑物中设置的用于防止结构变形引起的开裂和损坏的缝隙。
其主要目的是允许建筑物在受力或温度变化时发生微小的变形而不会导致结构破坏。
1.2 施工缝的分类1.2.1 结构缝结构缝是为了适应建筑物内外各种应力的变化而设置的缝隙。
根据缝隙的位置和形态,结构缝可分为纵向缝、横向缝和倾斜缝。
1.2.2 地下室缝地下室缝是在地下室结构中设置的缝隙,用于容纳地基沉降和地下水压力引起的结构变形。
1.2.3 建筑缝建筑缝是为了适应建筑物内外温度变化引起的线膨胀或收缩而设置的缝隙。
常见的建筑缝有墙体缝、梁柱缝和楼板缝等。
1.3 施工缝的材料和施工方法1.3.1 缝材的选择缝材的选择需要考虑材料的密封性、耐水性、抗渗漏性和耐久性等因素。
常用的缝材有聚氨酯密封胶、硅酮密封胶和聚硫胶等。
1.3.2 施工方法施工缝的施工方法包括切割缝、浇注缝和填充缝。
切割缝适用于混凝土结构,可用切割机进行切割;浇注缝适用于地下室结构,可用模板进行浇注;填充缝适用于墙体和梁柱等结构,可用密封胶进行填充。
2.变形缝技术交底2.1 变形缝的定义变形缝是为了容纳建筑物在受力或温度变化时引起的变形而设置的缝隙。
其主要目的是防止结构破坏和保护装饰材料免受损坏。
2.2 变形缝的分类2.2.1 结构变形缝结构变形缝是为了允许建筑物在受力作用下发生的伸缩、收缩或扭曲等变形,使结构能够自由运动。
结构变形缝可分为纵向变形缝和横向变形缝。
2.2.2 装饰变形缝装饰变形缝是为了适应建筑物内外装饰材料的伸缩变形而设置的缝隙。
根据缝隙的位置和形态,装饰变形缝可分为墙面变形缝、天花板变形缝和地面变形缝。
2.3 变形缝的材料和施工方法2.3.1 缝材的选择变形缝的缝材需要具有一定的伸缩性、耐久性和防水性。
常用的缝材有橡胶缝带、塑料缝带和金属缝带等。
2.3.2 施工方法变形缝的施工方法包括胶带铺设、胶带粘贴和胶带镶嵌等。
建筑物设缝原则
建筑物中各种缝的设置方法
一.定义
1.伸缩缝:是指为防止建筑物构件由于气候温度变化(热涨、冷缩),使结构
产生裂缝或破坏而沿房屋长度方向的适当部位竖向设置的一条构造缝。
伸缩缝是将基础以上的建筑构件如墙体、楼板、屋顶(木屋顶除外)等分成两个独立部分,使建筑物沿长方向可做水平伸缩。
2.沉降缝:为防止建筑物各部分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房屋破坏所设置的垂
直缝称为沉降缝。
3.防震缝:缝两侧结构完全分开,中间间隙距离保证在地震作用
下两侧结构不发生碰撞
二.各种缝的技术要求
1.伸缩缝间距
缝宽度:砖混结构取70~ 100mm, 混凝土结构应满足防震缝的要求。
2.沉降缝的宽度要求
3.防震缝的宽度要求
度确定缝宽
三.各种缝之间的关系
1.伸缩缝和沉降缝必须同时满足防震缝宽度的要求。
2.伸缩缝和防震缝上部结构断开,基础可以相连。
沉降缝自基础到
上部全断开。
四.一些常见结构设置相应分缝的实例(略,以后用CAD格式出)。
施工缝的接缝形式
施工缝的接缝形式
一、企口缝
企口缝是一种常见的施工缝接缝形式,主要用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如桥梁、大坝等。
企口缝的特点是,在浇筑混凝土前,预先留出一条凹槽或凸槽,使新旧混凝土之间形成相互咬合的连接。
这种接缝形式可以有效地传递剪力和阻止裂缝开展,提高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二、凹凸缝
凹凸缝也是一种常见的施工缝接缝形式。
在凹凸缝中,新旧混凝土之间有一凹一凸的相互咬合关系。
凹凸缝的特点是,它可以增加新旧混凝土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传递剪力的能力。
同时,凹凸缝还可以起到防止裂缝开展的作用。
三、直缝
直缝是一种简单的施工缝接缝形式,其特点是新旧混凝土之间有一条平直的缝隙。
直缝适用于一些剪力较小的场合,如楼板、道路等。
在直缝中,应采取措施防止水汽进入缝隙内部,以避免对结构造成损害。
四、平缝
平缝是一种类似于直缝的施工缝接缝形式,但它的特点是新旧混凝土之间有一条平整的缝隙。
平缝适用于一些要求美观的场合,如室内装修、外墙等。
在平缝中,应采取措施防止水汽进入缝隙内部,以避免对结构造成损害。
五、斜缝
斜缝是一种较为特殊的施工缝接缝形式,其特点是新旧混凝土之间有一条倾斜的缝隙。
斜缝主要用于一些特殊的结构,如筒仓、漏斗等。
斜缝可以有效地减小混凝土侧压力,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斜缝中,应采取措施防止水汽进入缝隙内部,以避免对结构造成损害。
建筑中的各种缝
建筑中的各种缝【变形缝】1.伸缩缝定义:建筑伸缩缝也称为伸缩缝,又称温度缝,是指为防止建筑物构件由于气候温度变化(热涨、冷缩),使结构产生裂缝或破坏而沿房屋长度方向的适当部位竖向设置的一条构造缝。
伸缩缝是将基础以上的建筑构件如墙体、楼板、屋顶(木屋顶除外)等分成两个独立部分,使建筑物沿长方向可做水平伸缩。
设置目的:未作防护建筑构件因温度和湿度等因素的变化会产生胀缩变形。
为此,通常在建筑物适当的部位设置竖缝,自基础以上将房屋的墙体、楼板层、屋顶等构件断开,将建筑物分离成几个独立的部分。
设置要求:基础部位可不断开;沉降缝基础部位必须断开2.沉降缝定义:为防止建筑物各部分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房屋破坏所设置的垂直缝称为沉降缝。
当一幢建筑物建造在不同土质且性质差别较大的地基上,或建筑物相邻部分的高度、荷载和结构形式差别较大,以及相邻墙体基础埋深相差悬殊时,为防止建筑物出现不均匀沉降,以至发生错动开裂,应在差异处设置贯通的垂直缝隙,将建筑物划分若干个可以自由沉降的独立单元。
沉降缝同伸缩缝的显著区别在于沉降缝是从建筑物基础到屋顶全部贯通。
设置目的:上部结构各部分之间,因层数差异较大,或使用荷重相差较大;或因地基压缩性差异较大,总之一句话,可能使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时,需要设缝将结构分为几部分,使其每一部分的沉降比较均匀,避免在结构中产生额外的应力。
设置要求:受到施工工艺的限制,按计划中断施工而形成的接缝,被称为施工缝。
混凝土结构由于分层浇筑,在本层混凝土与上一层混凝土之间形成的缝隙,就是最常见的施工缝。
所以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缝,而应该是一个面。
【结构缝】3.施工缝(construction joint)定义: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因设计要求或施工需要分段浇筑而在先、后浇筑的混凝土之间所形成的接缝。
施工缝并不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缝”,它只是因后浇筑混凝土超过初凝时间,而与先浇筑的混凝土之间存在一个结合面,该结合面就称之为施工缝。
关于变形缝、施工缝、后浇带的有关知识.
关于变形缝、施工缝、后浇带的有关知识施工缝、后浇带只是临时性的存在于结构中,待到一定时间随着后续砼的浇筑,我们肉眼根本看不到缝隙的存在,但是如果这些部位处理不好,会对我们结构的性能产生很大的影响,而变形缝则在结构中永久的保留了下去,我们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对其进行处理从而满足我们的使用功能。
下面就结合工程实践以及理论知识,简单介绍一下有关各种变形缝、施工缝以及后浇带的相关知识。
1. 变形缝由于温度变化、地基不均匀沉降和地震因素的影响,易使建筑发生变形或破坏,故在设计时通过预留构造缝的方法将结构划分为若干个独立部分,使各部分能够自由独立变化,这种将建筑物垂直分开的构造缝成为变形缝。
变形缝可分为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三种。
1.1伸缩缝1.1.1 定义伸缩缝是为防止建筑构件因温度和湿度等因素的变化会产生胀缩变形,出现裂缝或破坏,沿建筑物长度方向相隔一定距离预留的垂直缝隙。
1.1.2 设置原则建筑中必须设置伸缩缝的情况主要有三类:一是建筑物长度超过一定限度;二是建筑平面复杂,变化较多;三是建筑中结构类型变化较大。
设置伸缩缝时通常沿建筑物长度方向每隔一定距离或结构变化较大处在垂直方向预留缝隙,将基础以上的建筑构件全部断开,分为各自独立的能在水平方向自由伸缩的部分。
基础部分因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一般不须断开。
1.1.3 构造做法伸缩缝宽度一般为20-40mm,通常采用30mm。
(1)墙体伸缩缝构造:墙体伸缩缝一般做成平缝形式,当墙体厚度在240mm以上时,也可以做成错口缝、企口缝等形式。
外墙变形缝常用麻丝沥青、泡沫塑料条、油膏等有弹性的防水材料填缝,缝口用镀锌铁皮、彩色薄钢板等材料进行盖缝处理;内墙变形缝一般结合室内装修用木板、各类金属板等盖缝处理。
(2)楼地板伸缩缝构造:楼地板伸缩缝的缝内常用麻丝沥青、泡沫塑料条、油膏等填缝进行密封处理,上铺金属、混凝土或橡塑等活动盖板。
其构造处理需满足地面平整、光洁、防水、卫生等使用要求。
建筑中的各种缝
建筑中的各种缝一、定义1.施工缝指的是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因设计要求或施工需要分段浇筑而在先、后浇筑的混凝土之间所形成的接缝.施工缝并不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缝”,它只是因后浇筑混凝土超过初凝时间,而与先浇筑的混凝土之间存在一个结合面,该结合面就称之为施工缝.施工缝的位置应设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和便于施工的部位,且应符合下列规定:柱应留水平缝,梁、板、墙应留垂直缝.⑴施工缝应留置在基础的顶面、梁或吊车梁牛腿的下面、吊车梁的上面、无梁楼板柱帽的下面.⑵和楼板连成整体的大断面梁,施工缝应留置在板底面以下20mm~30mm处.当板下有梁托时,留置在梁托下部.⑶对于单向板,施工缝应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⑷有主次梁的楼板,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中间1/3的范围内.⑸墙上的施工缝应留置在门洞口过梁跨中1/3范围内,也可留在纵横墙的交接处.⑹楼梯上的施工缝应留在楼梯上三步的位置,并垂直于踏步板.⑺水池池壁的施工缝宜留在高出底板表面200mm~500mm的竖壁上.⑻双向受力楼板、大体积混凝土、拱、壳、仓、设备基础、多层刚架及其他复杂结构,施工缝位置应按设计要求留设.2. 变形缝建筑物在外界因素作用下常会产生变形,导致开裂甚至破坏.变形缝是针对这种情况而预留的构造缝.变形缝可分为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三种.1伸缩缝:建筑构件因温度和湿度等因素的变化会产生胀缩变形.为此,通常在建筑物适当的部位设置垂直缝隙,自基础以上将房屋的墙体、楼板层、屋顶等构件断开,将建筑物分离成几个独立的部分.为克服过大的温度差而设置的缝,基础可不断开,从基础顶面至屋顶延结构断开.2沉降缝:指同一建筑物高低相差悬殊,上部荷载分布不均匀,或建在不同地基土壤上时,为避免不均匀沉降使墙体或其它结构部位开裂而设置的建筑构造缝.沉降缝把建筑物划分成几个段落,自成系统,从基础、墙体、楼板到房顶各不连接.缝宽一般为30~70毫米.将建筑物或构筑物从基础至顶部完全分隔成段的竖直缝.借以避免各段不均匀下沉而产生裂缝.通常设置在建筑高低、荷载或地基承载力差别很大的各部分之间,以及在新旧建筑的联接处.3抗震缝:为使建筑物较规则,以期有利于结构抗震而设置的缝,基础可不断开.它的设置目的是将大型建筑物分隔为较小的部分,形成相对独立的防震单元,避免因地震造成建筑物整体震动不协调,而产生破坏.在抗震设防区,沉降缝和伸缩缝须满足抗震缝要求.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条规定: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宜避免采用本规范第节规定的不规则建筑结构方案,不设防震缝;当需要设置防震缝时,应符合下列规定:防震缝最小宽度应符合下列要求:1框架结构房屋的防震缝宽度,当高度不超过15m时可采用100mm;超过15m时,6度、7度、8度、9度相应每增加高度5m、4m、3m和2m,宜加宽20mm.2框架-剪力墙结构房屋的防震缝宽度可采用1项规定数值的70%,剪力墙结构房屋的防震缝宽度可采用1项规定数值的50%;且均不宜小于100mm.3防震缝两侧结构类型不同时,宜按需要较宽防震缝的结构类型和较低房屋高度确定缝宽.砌体建筑,应优先采用横墙承重或是纵横墙混合承重的结构体系.在设防烈度为八度和九度地区,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建筑宜设防震缝:1建筑立面高差在6m以上.2建筑有错层且错层楼板高差较大.3建筑各相邻部分结构刚度、质量截然不同.此时防震缝宽度可采用50-100mm.缝两侧均需设置墙体,一加强防震缝两侧房屋刚度.防震缝要沿着建筑全高设置,缝两侧应布置双墙或者双柱,或一墙一柱,使各部分结构都有较好的刚度.防震缝应与伸缩缝、沉降缝统一布置,并满足防震缝的要求.一般情况下,设防震缝时,基础可以不分开.有很多建筑物对这三种接缝进行了综合考虑,即所谓的“三缝合一”.三缝合一:缝宽按照抗震缝宽度处理;基础按沉降缝断开.3.结构缝系指为避免温度胀缩、地基沉降和地震碰撞等而在相邻两建筑物或建筑物两部分之间设置的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等的总称.4.后浇带是在建筑施工中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自身收缩不均或沉降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临时施工缝,将结构暂时划分为若干部分,经过构件内部收缩,在若干时间后再浇捣该施工缝混凝土,将结构连成整体的地带.后浇带的浇筑时间宜选择气温较低时,可用浇筑水泥或水泥中掺微量铝粉的混凝土,其强度等级应比构件强度高一级,防止新老混凝土之间出现裂缝,造成薄弱部位.5.分格缝为了减少裂缝,在屋面找平层、刚性防水层、刚性保护层上预先留设的缝,刚性保护层仅在表面上作成V形槽,称为表面分格缝.设置一定数量的分格缝可将单块混凝土防水层的面积减小,从而减少其伸缩和翘曲变形,可有效地防止和限制裂缝的产生.分格缝应设置在装配式结构屋面板的支承端、屋面转折处、与立墙的交接处.分格缝的纵横间距不宜>6m.屋脊处应设一纵向分格缝;横向分格缝每开间设一道,并与装配式屋面板的板缝对齐;沿女儿墙四周也应设分隔缝.其它突出屋面的结构物四周均应设置分格缝.6.温度缝:即伸缩缝.7.诱导缝:诱导缝是上海地铁采用的一种方法,在原设置伸缩缝的地方作好防水处理,并在结构受力许可的条件下减少这部分1m左右位置上的结构配筋,有意削弱这部分结构的强度,使混凝土伸缩应力造成的裂缝尽量在这一位置上产生.采用这一措施后,其他部位混凝土裂缝明显减少,这一方法虽有一定效果,但尚不能令人满意.二、区别与联系1.伸缩缝和后浇带:伸缩缝的设置距离一直是防水工程界关心的问题,目前就这一问题的探索和实践一直十分活跃,但尚未取得一致的看法.国外对伸缩缝间距的规定有三种情况,一是前苏联、东欧、法国等国家,规定室内和土中的伸缩缝间距约为30—40m,而英国规定处于露天条件下连续浇筑钢筋混凝土构造物最小伸缩缝间距为7m;二是美国,没有明确规定伸缩缝的间距,而只要求设计者根据结构温度应力计算和配筋,自己确定合理的伸缩缝间距;三是日本,虽有要求,如伸缩缝间距不大于30m,施工缝间距为9m,但设计人员往往按自己的经验和各公司的内部规定进行设计.国内规定伸缩缝间距为30m,但由于地下工程的规模越来越大,而在城市中建设的地下工程工期往往有一定的要求,加上多设缝以后缝的防水处理难度较大,因此工程界采取了不少措施,如设置后浇带、加强带、诱导缝等,以取消伸缩缝或延长伸缩缝的间距.后浇带是过去常用的一种措施,这种措施对减少混凝土干缩和温度变化收缩产生的裂缝起到较好的抑制作用,但由于后浇带需待一定时间后才能浇筑混凝土,故对工期要求较紧的工程应用时受到一定限制.加强带是工程界使用的一种新的方法,它是在原规定的伸缩缝间距上,留出lm左右的距离,浇筑混凝土时缝间和其他地方同时浇筑,但缝间浇筑掺有膨胀剂的补偿收缩混凝土.宝鸡、沧州、济南等地采用这种方法后,伸缩缝间距可延长至60—80m.哈尔滨在混凝土中采用掺FSl01外加剂措施后,伸缩缝间距达到80—100m.2.变形缝:伸缩缝、防震缝基础部位可不断开;沉降缝基础部位必须断开;3.施工缝与后浇带:施工缝和后浇带基本不属于同一范畴,关联在于设置后浇带会人为的形成施工缝.。
变形缝建筑构造
变形缝建筑构造变形缝是建筑构造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建筑物中起到连接和分隔不同结构物件的作用。
它可以容纳建筑物因日常使用、温度变化或结构沉降等原因而发生的形变,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变形缝的定义、种类、功能,以及在建筑构造中的重要作用。
一、变形缝的定义变形缝,又称扩缩缝、伸缩缝,是指建筑构造中为了容纳结构的形变而设置的空间或分隔构造。
它的主要作用是缓冲和分散由于建筑物自身变形引起的应力和位移,以减少对建筑物的影响。
变形缝通常由柔性材料或构件制成,如橡胶、金属板、塑料等。
二、变形缝的种类1. 垂直变形缝:垂直变形缝是建筑物中常见的一种变形缝,主要应用于高层建筑和大跨度结构中。
它可以容纳由于建筑物的垂直变形引起的应力和位移,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
垂直变形缝通常设置在建筑物的外墙或内墙上。
2. 水平变形缝:水平变形缝主要用于建筑物的水平结构,如楼板和屋面。
它可以容纳由于温度变化、结构沉降等原因引起的水平位移,保证建筑物的平整和稳定。
水平变形缝通常设置在楼板和屋面的连接处。
3. 三向变形缝:三向变形缝是一种综合考虑垂直和水平变形的变形缝,它可以容纳建筑物在多个方向上的变形。
三向变形缝通常设置在建筑物的交叉部位,如拱顶、交叉梁等。
三、变形缝的功能1. 缓冲应力:由于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受到荷载作用、温度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会产生应力集中,导致结构破坏。
变形缝能够通过吸收结构的形变,缓冲应力,保护建筑物的结构完整性。
2. 分散变形: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生不可避免的形变,如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膨胀和收缩。
变形缝能够分散这些变形,减少对结构的影响,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节约材料:变形缝可以减少建筑物的结构用材量,同时也减少了施工过程中的损耗和成本。
通过合理设置变形缝,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约建筑材料的使用。
四、变形缝在建筑构造中的重要作用1. 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变形缝能够容纳建筑物发生的形变,保证了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结构缝的分类
结构缝的分类成因方案防治修补A、按功能,可分为以下十种类型:1.膨胀缝(伸缝):能够有效消解超静定结构中膨胀(伸长)变形的结构缝;2.收缩缝(缩缝):能够有效消解超静定结构中收缩(变短)变形的结构缝;3.沉降缝:能够有效消解超静定结构中由于基础不均匀沉降而引起变形差的结构缝;4.抗震缝: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发生强迫移位时,能够消解、缓和结构不同部分碰撞损坏的结构缝;5.体型缝:结构形状或体量发生突变时,将结构在体型突变处分割为不同部分而设置的结构缝;6.局部缝:在结构形状突变的部位,为缓和应力集中影响而设置的局部结构缝;7.控制缝:在结构容易发生裂缝的部位,通过预先设置薄弱截面或其它措施,主动引导裂缝出现并加以控制的缝;8.拼接缝:预制构件装配连接时,拼接处所形成的缝;9.施工缝:混凝土浇筑体量较大时,按预定位置划分不同的施工浇筑区域,接槎出所形成的缝;10.界面缝:不同结构形式,不同建筑构件,不同建筑材料之间在界面上所形成的缝。
B、按做法,可分为以下七种类型:1.全部断开的缝:将结构分割成完全独立的若干部分;2.上部断开的缝:基础部分相连而上部结构断开所形成的缝;3.局部断开的缝:结构局部在一定范围内,分割所形成的缝;4.钢筋断开、混凝土接槎形成的缝:不考虑传递内力的预制构件之间的拼接缝;5.钢筋后连接、混凝土接槎形成的缝:施工阶段不考虑传力,后用搭接,机械连接或焊接实现钢筋连接形成整体而可以传递内力的缝;6.钢筋连通、混凝土接槎形成的缝:从受力上按整体考虑,但在施工时混凝土在此接槎而形成的施工缝;7.钢筋和混凝土连续、后期引导出现的缝:通过在预定部位削弱截面或采取其他措施引导产生并加以控制的缝。
20年来,在工民建钢筋混凝土结构领域,一个相当普遍的质量问题就是结构的裂缝问题,且有日趋增多的趋势,它已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和生产,并困扰着大批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
由于结构在外荷载作用下的破坏和倒塌是从裂缝扩展开始的,因此人们对裂缝往往产生一种建筑破坏的恐惧感,是可以理解的。
简述施工缝的处理方法
简述施工缝的处理方法一、施工缝的定义和作用施工缝是指建筑结构中由于施工需要而出现的线性空隙或接缝。
施工缝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缓解由于建筑结构变形引起的应力集中; 2. 分隔和隔离建筑结构,有效阻止火灾和烟气扩散; 3. 提供建筑结构的伸缩性,吸收振动和震动能量; 4. 便于维护和修复。
二、施工缝的分类施工缝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结构缝:即建筑结构中的缝隙,如楼板板缝、墙体缝等; 2. 分隔缝:用于隔离不同构件或不同区域的缝隙,如扩缝缝、防火缝等; 3. 移动缝:处理建筑结构的伸缩变形而设置的缝隙,如差温缝、伸缩缝等; 4. 装饰缝:用于美观和装饰目的的缝隙,如装饰线条缝、面板缝等。
三、施工缝的处理方法针对上述不同类型的施工缝,需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下面将针对每种类型的施工缝,进行详细探讨:1. 结构缝的处理方法结构缝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清理缝隙:首先需要清理缝隙内的杂物、灰尘和碎石,确保缝隙干净; 2. 填缝材料选择:根据结构缝的宽度和深度,选择适当的填缝材料。
常见的填缝材料有硅酮密封胶、聚硫密封胶等; 3. 表面处理:在填充缝隙之前,将缝隙的表面进行处理,如涂刷专用底漆,增强填缝材料的附着力; 4. 填充缝隙:使用填缝材料将结构缝完全填充,确保填缝材料充实、紧密; 5. 表面修整:待填缝材料干燥后,使用刮刀等工具将过剩的填缝材料刮平,使其与周围表面平整。
2. 分隔缝的处理方法分隔缝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清理缝隙:同样需要清理缝隙内的杂物、灰尘和碎石,确保缝隙干净; 2. 搭建脚手架:搭建适当的脚手架,以便进行后续的施工工作; 3. 安装隔离材料:根据分隔缝的要求,安装相应的隔离材料,如防火隔离带、隔音隔热材料等; 4. 封闭缝隙:使用专用的封闭材料将分隔缝进行密封,保证隔离效果; 5. 表面修整:根据需要,对封闭后的分隔缝进行表面修整。
三缝定义及规定
一、伸缩缝由于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会产生水平方向的变形和内力,当房屋过长或过宽时,这种应力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结构开裂,因此每隔一定的距离要设置一道伸缩缝,使房屋分成相互独立的单元,各单元可随温度变化自由变形。
伸缩缝必需贯通基础以上的建筑高度。
不考虑抗震的伸缩缝的宽度一般为20~40mm,但实际工程中往往要求“三缝合一”,伸缩缝的宽度一般按抗震缝取。
在未采取措施的情况下,伸缩缝的最大间距不宜超出表1的限制。
当有充分依据(这个依据主要是指工程经验)、采取有效措施时,表中数值可以放宽。
注: 1.装配式整体结构房屋的伸缩缝间距宜按表中现浇式的数值取用。
2.框架-剪力墙结构或框架-核心筒结构房屋的伸缩缝间距可根据结构的具体布置情况取表中框架结构与剪力墙结构之间的数值。
3.当屋面无保温或隔热措施时,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的伸缩缝间距宜按表中露天栏的数值取用。
4.现浇挑檐、雨罩等外露结构的伸缩缝间距不宜大于12m。
5.一般情况下,现浇式结构伸缩缝间距小于装配式结构。
同种结构类型,露天的部分伸缩缝间距小于室内或土中。
结构的刚度越大,伸缩缝的最大间距越小;反之。
刚度越小,间距越大。
从表1中可以得到如下信息:1)结构刚度越大,伸缩缝间距越小;(刚度大,变形就小,更容易开裂)2)露天时伸缩缝间距小;(露天时温差大)3)不同地区年最大温差不一样,最大间距也应不同,表中没有体现这一特点;4)新规范把最大间距适当缩小了,是考虑实际工程中裂缝比较严重;5)新增板柱结构的建议值,说明板柱结构的应用越来越广。
对下列情况,表1 中的伸缩缝最大间距宜适当减小:1.柱高(从基础顶面算起)低于8m 的排架结构;(排架结构柱根刚接,柱顶铰接,高度越大,刚度越小,因此较低的排架刚度大,要减小伸缩缝间距)2.屋面无保温、隔热措施的排架结构;(温差大)3.位于气候干燥地区、夏季炎热且暴雨频繁地区的结构或经常处于高温作用下的结构;(环境恶劣,宜开裂)4.采用滑模类工艺施工的墙体结构;(滑模对混凝土有扰动,对象由剪力墙变为墙体,更严了)5.混凝土材料收缩较大(指泵送混凝土及免振混凝土的情况),施工期结构外露时间较长;(是指跨季节施工,尤其是北方地区冬、春季节施工后室内结构末加封闭和保暖的情况)6.对裂缝控制有严格要求的混凝土结构。
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的区别
变形缝,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理解之宇文皓月创作请问什么叫?怎么理解?由于温度变更,地基不均匀趁降和地震因素的影响,易使建筑发生变形或破坏,故在设计时应事先将房屋划分成若干个独立部分,使各部分能自由独立的变更。
这种将建筑物垂直分开的预留缝称为变形缝。
包含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
1伸缩缝定义:为防止建筑构件因温度变更,热胀冷缩使房屋出现裂缝或破坏,在沿建筑物长度方向相隔一定距离预留垂直缝隙。
这种因温度变更而设置的缝叫做伸缩逢。
作法:从基础顶面开始,将墙体、楼板、屋顶全部断开使其分成若干段。
伸缩缝间距为60m左右;宽度20mm ~30 mm。
2沉降缝定义:为防止建筑物各部分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房屋破坏所设置的垂直缝称为沉降缝。
作法:自由的沉降。
设置原则:(1)建筑物平面的转折部位(2)建筑的高度和荷载差别较大处(3)过长建筑物的适当部位(4)地基土的压缩性有着显著差别(5)建筑物基础类型分歧以及分期建造房屋的交界处3、防震缝定义:在地震烈度≥8度的地区,为防止建筑物各部分由于地震引起房屋破坏所设置的垂直缝称为防震缝。
作法:从基础顶面断开,并贯穿建筑物全高。
最小缝隙尺寸为50 ~100 mm。
缝的两侧应有墙,将建筑物分为若干体型简单、结构刚度均匀的独立单元。
设置原则:(1)房屋立面高差在6m以上(2)房屋有错层,而且楼板高差较大(3)各组成部分的刚度截然分歧规定:在地震设防区,当建筑物需设置伸缩缝或沉降缝时,应统一按防震缝对待4、始终坚持一缝多用沉降缝一般兼起伸缩缝的作用,其构造与伸缩缝基底细同,但是伸缩缝不克不及代替沉降缝,当伸缩缝和沉降缝结合设置时,或防震缝与沉降缝结合设置时,基础也应断开!。
第八章 变形缝
第八章 变形缝
(三)抗震缝:(防震缝) 避免建筑物因体型、重量、刚度不对称或不均匀,在 地震作用下发生扭转而破坏,将建筑物分成刚度、 重量均匀的独立单元,减少损坏。 1.设置:从基础顶面至屋顶全部断开。(基础可不 断开) 2.缝宽ae:根据建筑高度及设计烈度而定。 a.砖混结构:ae=50~70mm 框架结构:H≤15m,ae=70mm H>15m,ae=70+20n, 地震烈度6°、7°,n=⊿H/4 mm 8°, n=⊿H/3 mm 9°, n=⊿H/2 mm
软弱地基
第八章 变形缝
3.设置条件:(有下列情况之一者) a.建筑物建造在不同地基上,且难于保证均 匀沉降时; b.建筑物相邻部分高度、荷载和结构形式 差别较大; c.基础的形式、宽度及埋深差别较大,易导 致地基不均匀沉降时; d.分期建造的房屋; e.建筑平面形状较复杂、连接部位又比较薄 弱时(考虑较少)。如山、L、∏。
第八章 变形缝
3.设置条件:(设计烈度8°~9°地区有 下列情况之一者设) a.建筑立面高差>6m ; b.建筑各部分结构刚度差别较大时; c.建筑物有错层或错层高差较大时。 d.建筑物平面比较复杂。
第八章 变形缝
二、变形缝的构造: (一)基础变形缝: 1、双墙式: 在沉降缝两侧都设有承重墙,以保证每个独立单元都 有纵横墙封闭结合。构造简单,整体性好;但基础偏 心受力。常用于总荷载较小的房屋。 2、悬挑式: 为使沉降缝两侧墙与基础能上下自由沉降又互不影响, 常将沉降缝一侧的墙不做处理,另一侧墙由悬挑的基 础梁承担。因而悬挑梁上的隔墙尽量用轻质墙。 常用于新旧建筑相交处。
第八章 变形缝
(二)沉降缝: 为了防止建筑物各部分由于不均匀沉降引 起的破坏而设置的变形缝。 1.设置:从基础底面至屋顶全部断开。 2.缝宽:
大表哥沙包拳头各种缝的方法介绍
大表哥沙包拳头各种缝的方法介绍大表哥沙包大的拳头,竟然也会缝制东西,那么让他来介绍几种缝纫的方法。
1、平针:掘和拱就是平针缝,这是最常用最简单的一种手缝方法,通常用来做一些不需要很牢固的缝合,以及做褶裥、缩口等。
可以一次多挑几针然后一起拉紧线头,一般是连缝两三针才拉出。
适用于布块拼接,平针的针脚距离一般保持在0.5厘米左右。
汉服里平针叫拱针:正面针迹较细短,排列整齐。
用于衣边装饰,又可加固衣缝。
2、疏缝、假缝,起到临时固定,就是珠针的作用。
和平针的针法一样,但针距较大,这种手缝方法通常用来做正式缝合前的粗略固定,为的是方便下一步的缝合,作用类似于珠针。
3、回针、倒针,这是类似于机缝而且最牢固的一种手缝方法,用这种方法可以缝合拉链、裤裆、包包等牢固度要求较高的地方。
同样适用于布块拼接,在不织布玩偶中较常用,这种缝法很结实。
回针缝还分为全回针缝和半回针缝。
4、锁边缝:这种方法一般用来缝制织物的毛边,以防织物的毛边散开。
5包边缝和扣眼缝:这是两种极为相似的缝法,用途和锁边缝一样,但后两者的装饰性和实用性都要更强一些。
多用于内部缝合。
6、藏针缝:这是很实用的一种针法,能够隐匿线迹,常用于不易在反面缝合的区域。
通常我们所指的藏针缝也就是指对针,对针是先在A布上入针出针,然后在B布上出针入针,依次循环。
对针常用于一些返口处最后的完成缝合。
混凝土结构中缝隙尺寸标准
混凝土结构中缝隙尺寸标准混凝土结构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其主要由水泥、砂、石子等材料组成。
在混凝土结构中,由于结构本身的特点以及外部环境等原因,会产生一定的裂缝或缝隙。
这些缝隙的大小直接关系到结构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因此,对缝隙尺寸的标准化非常重要。
一、缝隙尺寸的定义缝隙尺寸指混凝土结构中裂缝或者缝隙的宽度或者跨度大小,它直接反映了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二、缝隙尺寸的分类通常情况下,缝隙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伸展缝隙:指由于混凝土结构受温度影响而产生的缝隙。
这种缝隙一般为线形或者连续的,其宽度一般在0.2mm到10mm之间。
2.收缩缝隙:指由于混凝土自身的收缩作用而产生的缝隙。
这种缝隙一般为线形或者连续的,其宽度一般在0.1mm到5mm之间。
3.结构缝隙:指建筑结构中预留的缝隙。
这种缝隙一般为线形或者连续的,其宽度一般在5mm到30mm之间。
4.裂缝:指混凝土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裂缝。
这种缝隙一般为线形的,其宽度一般在0.1mm到2mm之间。
三、缝隙尺寸的标准根据国际标准和国内标准的要求,混凝土结构中缝隙尺寸的标准需要按照以下规定进行:1.伸展缝隙的尺寸标准:根据国际标准和国内标准的要求,伸展缝隙的宽度应该控制在0.2mm 到10mm之间。
其中,对于地面、墙面和天花板等不同的结构形式,其伸展缝隙的宽度标准也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地面伸展缝隙的宽度应该控制在0.3mm到5mm之间,墙面伸展缝隙的宽度应该控制在0.5mm到10mm之间,天花板伸展缝隙的宽度应该控制在0.2mm 到2mm之间。
2.收缩缝隙的尺寸标准:根据国际标准和国内标准的要求,收缩缝隙的宽度应该控制在0.1mm到5mm之间。
其中,对于地面、墙面和天花板等不同的结构形式,其收缩缝隙的宽度标准也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地面收缩缝隙的宽度应该控制在0.1mm到2mm之间,墙面收缩缝隙的宽度应该控制在0.2mm到5mm之间,天花板收缩缝隙的宽度应该控制在0.1mm到1mm之间。
混凝土施工缝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施工缝的质量控制一、施工缝的定义和分类1、施工缝定义:施工缝是在混凝土结构中,由于工程需要,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分段施工而留下的、具有一定宽度和间隔的缝隙。
2、施工缝的分类:(1)扩展缝:即预制缝,是指经过为混凝土结构预先设置的缝隙,由扩张材料经过充填,保证了其在一定温度和温度变化范围时能自由伸缩。
(2)收缩缝:即随机裂缝,是由于混凝土内部水分的蒸发造成水分流失、混凝土干燥收缩、体积缩小,因而形成的裂缝。
(3)控制缝:是由撑杆、钢筋等跨越缝隙锚固在混凝土结构的两侧而构造的,其作用是限制混凝土有规律地开裂,由此引起的裂缝是主要的设计思路。
(4)装配缝:廊架混凝土构件拐角,或是与其他装配构件相连接的部位,为便于施工装配,预先定位留下的缝隙,即为装配缝缝。
二、施工缝的作用施工缝的作用是为了让结构产生热扩散、水分蒸发收缩、荷载作用变形等现象,使混凝土结构内部形成一定的应力状态,从而达到控制开裂的目的。
1、控制裂缝的产生,向预设的方向引导混凝土收缩变形,使其裂缝在控制缝内发生,从而控制裂缝的产生。
2、缩短结构内的裂缝长度,由于混凝土结构产生的裂缝均沿施工缝产生,因此裂缝长度通过施工缝被缩短了。
3、提高结构的整体性能,有效地解决了混凝土结构因质量、图纸变更等原因所形成的差异性和温度变形引起的应力。
三、施工缝的质量控制建筑混凝土结构缝的形成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关系到混凝土结构的安全稳定。
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掌握以下具体操作要点,以保证施工缝质量的稳定性。
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确保施工设备、材料、人员到位,检查混凝土浇筑地形的平整性,并加强施工缝的合理分布。
2、构造施工缝时:控制施工缝的位置,确保规定坐标和偏差标准内,施工方案必须详细,设计系统明确,模板系统牢固。
3、施工缝的封闭和保养:为了控制施工缝的泄漏和脱落,现场不得少于3名工人连续监督施工,防止钢板元件的加工、焊接和安装过程中的点腐蚀和表面杂质污染,加强与高级结构密切相关的重要结构的技术控制和质量监理。
混凝土结构中缝隙处理标准
混凝土结构中缝隙处理标准一、前言混凝土结构中的缝隙处理标准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规定,它涉及到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美观程度。
本文将从缝隙的定义、分类、影响因素、处理方法以及具体标准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缝隙的定义和分类缝隙是指混凝土结构中的裂缝、接缝、空隙等开裂和开缝现象。
缝隙根据其产生的原因和特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结构缝隙:指由于混凝土体积变化引起的缝隙,如伸缩缝、施工缝、隔渗缝等。
2. 裂缝:指在混凝土结构中因荷载变形或材料强度不足引起的裂缝,如伸缩接缝处的开裂、梁柱节点的开裂等。
3. 接缝:指为了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完整性和相邻构件之间的协同工作,而设置的缝隙,如板与梁的接缝、柱与梁的接缝等。
4. 空隙:指在浇筑混凝土时未充实的部分或混凝土受外力破坏形成的空洞。
三、影响缝隙产生的因素在混凝土结构中,缝隙的产生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下所述:1. 材料因素:混凝土与钢筋的强度、变形模量、伸缩系数等。
2. 设计因素:结构的荷载、变形、变形速率等。
3. 施工因素:混凝土浇筑、养护、温度控制等。
4. 环境因素:气候、水分、温度、海拔、地震等。
四、缝隙处理方法针对不同类型的缝隙,需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下面我们将针对不同类型的缝隙进行详细介绍。
1. 结构缝隙的处理方法:(1)伸缩缝:伸缩缝处理时需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进行处理,如涂刷防水材料、填充伸缩材料等。
(2)施工缝:施工缝处理时应按照规范进行处理,如涂刷防水材料、填充密封剂等。
(3)隔渗缝:隔渗缝需要采用专用的隔水材料进行处理。
2. 裂缝的处理方法:裂缝的处理通常采用填缝、注浆等方法进行处理,如填充聚合物材料、用水泥砂浆进行填充等。
3. 接缝的处理方法:接缝处理时需采用密封材料进行填充,如聚氨酯密封材料、硅橡胶密封材料等。
4. 空隙的处理方法:空隙处理时需采用填充材料进行填充,如水泥砂浆、聚合物材料等。
五、混凝土结构中缝隙处理标准混凝土结构中缝隙的处理标准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规范,对于保证建筑物安全、美观、耐久具有重要意义。
施工缝定义
施工缝定义
施工缝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为方便施工、确保建筑物的结构和功能要求而划定的分隔或连接各部分的缝隙。
施工缝的设置可以是计划中的、预先设计的,也可以是由于施工需要或其他因素而产生的。
施工缝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结构缝:主要用于连接建筑结构的构件,例如楼板与梁、墙体与楼板等的连接缝。
2. 伸缩缝:用于吸收由于温度变化、材料收缩膨胀等因素引起的结构变形,防止裂缝的形成。
3. 施工隔缝: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为了方便施工而划定的缝隙,例如混凝土浇筑分段的缝隙。
4. 装饰缝:用于分隔建筑表面的装饰层,例如墙体的涂料、瓷砖等之间的缝隙。
5. 管道缝:用于容纳管道的缝隙,以便安装、维护和更换管道。
6. 接缝:在两个相邻的构件或材料之间设置的缝隙,通常用于连接和定位。
施工缝的设置需要考虑建筑结构的变形、建筑材料的特性、温度变化等因素,以确保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保持结构的稳定性和功能的完整性。
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遵循相应的建筑规范和设计要求,以保证施工缝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三种缝 防震缝名词解释(二)
三种缝防震缝名词解释(二)
三种缝防震缝名词解释
1. 花纹缝
•定义:花纹缝是一种用于美化建筑物外观并起到连接作用的缝隙。
•示例:在高级住宅的外墙砖中,通常会有花纹缝,给建筑物增添了一种独特的装饰效果。
2. 伸缩缝
•定义:伸缩缝是一种用于容纳建筑物因温度变化或结构活动而引起的位移的缝隙。
•示例:在桥梁设计中,经常会使用伸缩缝来允许桥梁在温度变化时自由膨胀和收缩,防止结构损坏。
3. 防震缝
•定义:防震缝是一种用于抵抗地震引起的建筑物变形和位移的缝隙。
•示例:在地震易发地区的建筑物中,通常会设置防震缝来分隔建筑物的不同部分,以便在地震发生时,缓冲建筑物的变形,减轻
震灾损失。
以上是三种常见的防震缝,它们各有不同的作用和特点,用于满足建筑物的不同需求。
通过恰当的使用和设计,可以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减少因地震等自然灾害而导致的破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几种缝的定义如下:
施工缝:因施工组织需要而在各施工单元分区间留设的缝。
施工缝并不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缝”,它只是因后浇注混凝土超过初凝时间,而与先浇注的混凝土之间存在一个结合面,该结合面就称之为施工缝。
因混凝土先后浇注形成的结合面容易出现各种隐患及质量问题,因此,不同的结构工程对施工缝的处理都需要慎之又慎。
沉降缝:上部结构各部分之间,因层数差异较大,或使用荷重相差较大;或因地基压缩性差异较大,总之一句话,可能使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时,需要设缝将结构分为几部分,使其每一部分的沉降比较均匀,避免在结构中产生额外的应力,该缝即称之为“沉降缝”。
伸缩缝:若建筑物平面尺寸过长,因热胀冷缩的缘故,可能导致在结构中产生过大的温度应力,需在结构一定长度位置设缝将建筑分成几部分,该缝即为温度缝。
对不同的结构体系,伸缩缝间的距离不同,我国现行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对此有专门规定。
可见,除了施工缝,其余两种缝均是真实存在的缝隙。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规定: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建筑物,沉降缝和伸缩缝的宽度都必须满足抗震缝宽度的规定。
所谓抗震缝,是因为建筑物平面不规则,或竖向不规则,而对结构抗震不利,而设缝将结构分为若干部分。
概括如下:
施工缝:受到施工工艺的限制,按计划中断施工而形成的接缝,被称为施工缝。
混凝土结构由于分层浇筑,在本层混凝土与上一层混凝土之间形成的缝隙,就是最常见的施工缝。
所以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缝,而应该是一个面;
沉降缝:为克服结构不均匀沉降而设置的缝,须从基础到上部结构完全分开;
伸缩缝:为克服过大的温度应力而设置的缝,基础可不断开;
抗震缝:为使建筑物较规则,以期有利于结构抗震而设置的缝,基础可不断开。
在抗震设防区,沉降缝和伸缩缝须满足抗震缝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