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历史必修二当堂检测
最新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各课时测试题(全册共321页附解析)
最新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各课时测试题(全册共231页附解析)目录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 1 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第 2 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第 3 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第 4 课农耕时代的手工业第 5 课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第 6 课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第二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第 7 课新航路的开辟第 8 课欧洲的殖民扩张与掠夺第 9 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第 10 课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第 11 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第 12 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第 13 课交通与通讯的变化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第 14 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第 15 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第 16 课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第 17 课苏联的经济改革第四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第 18 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第 19 课经济体制改革第 20 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第 21 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第五单元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第 23 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第 24 课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第 25 课亚洲和美洲的经济区域集团化第 26 课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第一单元测试卷第二单元测试卷第三单元测试卷第四单元测试卷第五单元测试卷模块测试卷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 1 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编者选题表题号知识点易中农业的起源 1从耒耜到曲辕犁2、3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 4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 5 6综合7一、选择题1.(2017 ·湖北孝感期中 ) 《淮南子·修务训》云 : “神农乃始教民播种百谷 , 相土地宜 , 燥湿肥硗高下 , 尝百草之滋味 , 水泉之甘苦 , 令民知所辟就 , 当此之时 , 一日而遇七十毒。
”材料说明 ( )A. 中国农业历史悠久B. 神农最早发现百谷C.“播百谷 , 相土地”就是垄作法D.中国原始农业和医药学同时产生解析 :A 神农 , 相传是远古时代农业的始祖 , “乃始教民播种百谷” , 说明中国农业有着悠久的历史 , 故 A 项正确 ; 神农“尝百草之滋味” ,但无法推测最早发现百谷, 故 B 项错误 ; 垄作法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 , 原始农业不可能使用垄作法, 故 C 项错误 ; 材料并不能反映医药学的产生 , 故 D项错误。
2024_2025学年高中历史阶段综合测评一含解析岳麓版必修2
阶段综合测评(一)(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白虎通义》记载:“古之人民皆食兽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劳作,神而化之,使民易之,故谓神农也。
”反映了这一时期( )A.人们以采集经济为主B.社会经济处于渔猎阶段C.原始农业的出现D.个体小农经济的产生C[从材料中的“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劳作”可知神农教人们制作工具进行农业生产,这反映了原始农业的出现,故C项正确。
]2.下表为我国夏商周时期运用的部分农具简表,从中可以看出当时( )B.木石等原始农具已不复存在C.耕作方式不断进步D.农业管理阅历比较丰富C[分析表格可知,商朝与夏朝相比、西周与商朝相比,整地工具和中耕工具均有不同程度的进步,种类增多,功能也越来越细化,故C项正确;铁犁牛耕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故A项错误;“耒”等农具表明当时仍运用木制农具,故B项错误;表格中不涉及农业管理信息,故D项错误。
]3.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很多生铁铸造的农具。
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钁、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
材料说明战国时期( )A.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B.成套铁农具有利于农业精耕细作C.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D.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B[依据题干材料信息,铁农具出土于秦魏等国故地,A、C两项说法太肯定,不符合史实;题干仅阐述了铁农具的出土,没有涉及最早的铁农具问题,故单纯从题干材料信息不能得出D项结论;从题干河南辉县魏墓出土的农具来看,成套的农具有利于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故选B项。
]4.下列表格数据反映的经济现象会导致哪一结果( )B.精耕细作农业进一步发展C.资本主义萌芽快速发展D.铁犁牛耕在江南起先推广B[A项出现在鸦片斗争后;材料体现出了清朝雍正、乾隆年间人口增加,人均占有土地数量削减,精耕细作不断发展,故B项正确;资本主义萌芽主要出现在手工业领域,强调雇佣关系,材料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铁犁牛耕在江南地区推广是在西汉时期,故D项错误。
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2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检测
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2: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一、单选题1.宋代没有田产的客户(即佃户)不会被束缚在土地上。
宋代法律规定,客户退佃离开时,地主不得阻挠。
这表明宋代( )A.政府户籍管理松散混乱B.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减弱D. 地主对农民的封建剥削减轻C.租佃成为主要的经营方式2.明朝规定,佃农见田主“不论齿序,并行以少事长之礼”,仅亲戚间例外;但在一些土地荒芜,招募劳动力较难的地方,还常有佃户“刁悍成风”、地主“吞声茹苦”一类记载。
这一现象说明( )A.佃农逐步获得独立地位B.人地矛盾影响租佃关系D. 租佃关系改变社会结构C.政府决策脱离地方实际3.北魏均田制对部曲(家仆)、奴婢均有授田的规定。
在唐代的授田对象中,增加了对杂户、官户、工商业者的授田,取消了对部曲、奴婢的授田。
这反映出唐代( ) A.门阀士族的衰落 B.重农抑商政策的调适D. 底层民众生存环境恶化 C.人地矛盾的缓解4.战国时期,商鞅把原来“百步为亩”的小田界“阡陌”和每一井田的大田界“封疆”,统统破除,重新设置田界,不许私自移动;并把土地授给农民,土地可以买卖。
这种做法实际上()A. 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B. 巩固了奴隶主的权力D. 将所有土地公有化C. 进一步推广了井田制5.农民在先秦时期多称“臣”“人”“众”“野人”,秦汉时称“夫”“仆”,魏晋时称“田客”“部曲”,宋元时称“农户”“佃”。
这种变化主要源于( )A.小农经济的形成B.赋税制度的变革D. 重农抑商的推行C.土地制度的变化6.北魏首创均田制,隋至唐初一直沿用。
均田制下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是( )A.众人集体生产B.田庄规模生产C.个体农户耕作D.官府募民耕作7.唐后期至宋代,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土地兼并和土地买卖频繁。
南宋叶适记载说:“民自以私相贸易,而官反为之司契券而取其直”。
材料主要反映了( )A.宋代租佃关系的进一步发展B.佃农之间买卖頻繁D. 政府维护地权流转C.地权所有者在土地买卖中获利8.北魏至唐前期实行均田制,宋代以后历朝都未实行统一的土地分配制度。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最新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第一单元综合过关规范限时检测(必修二第一单元)(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XXXX·南京)《后汉书》卷七十六载:‚(XXX)迁庐江太守,先是百姓不知XXX,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
郡界有楚相XXX所起芍陂稻田。
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
‛材料旨在说明(B)A.兴修水利实现了经济重心的南移B.采用犁耕技术促进农业生产发展C.使用曲辕犁大幅增加了耕地面积D.盐铁官营推动了生产技术的普及[解析]经济重心南移开始于东晋时期,完成于南宋,XXX 是东汉时期,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得出材料中重在强调采用犁耕技术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故B项正确;曲辕犁是唐朝出现的,与题目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盐铁官营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
2.(XXXX·惠州)《史记·河渠书》简要叙述了从上古至秦汉的水利发展情况,包括治理水害、修筑漕渠和灌渠,阐述人们变水害为水利的伟大斗争。
当时水利事业的进步(B) A.奠定了中华文明的根基B.促进了农耕经济的开展C.导致了铁制农具的使用D.推动了中央集权制的巩固[解析]水利事业的进步确实有利于中华文明的开展,但是这是一种间接影响,故A项错误;水利成为中国传统农业开展的命脉,水利事业的开展直接促进了农耕经济的开展,故B 项精确;是铁制农具的使用促进了水利事业的进步,故C项错误;水利事业的开展有利于中央集权制的巩固,但这也是一种间接影响,故D项错误。
3.(XXXX·淄博)下表反映了中国古代官员俸禄发放形式的变化,对此解读正确的是(C)时期西周春秋战国东汉唐中期至清末主要形式田邑实物实物与货币各半货币A.由田邑到实物的转变体现了商品经济的开展B.由实物到货币的变化体现了政治制度的变革C.俸禄制度的变革与赋税制度的变革密切相干D.俸禄制度的变革体现了中央集权的不竭强化[解析]西周期间官员的俸禄主要是田邑,到春秋战国期间变为实物制,仍然体现了以小农经济为主,不能体现商品经济的开展,故A项错误;中国古代一直实行封建政治制度,因此由实物到货币的变化并没有体现政治制度的变革,故B项错误;古代官员发放俸禄的形式由田邑到实物再到货币,与中国古代由实物地租到货币地租密切相干,故C项精确;俸禄制度的变革体现的是经济的不竭开展,不是中央集权的不竭强化,故D项错误。
岳麓版历史必修二当堂检修
德才高中高一当堂检测卷(历史)006小卷重点:土地经营方式一、选择题(4分)1.统治者经常采取措施限制土地兼并,其最主要的目的是(B )A.解决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主要矛盾B.安抚农民,保证国家税收,稳定统治C.防止地方割据势力的发展D.维护国家统一与稳定2. 下列能反映秦汉时期已经出现租佃关系的是(B )A.“为田开阡陌封疆”B.“耕豪民之田,见税十五”C.“不抑兼并”D.“上米贸银,别以下中者抵租”3. 史学家认为,公元前594年鲁国的“初税亩”是一次重大变革,因为(A )A、承认了私田的合法B、扩大了作战的兵源C、争取了民众的支持D、扩大了井田制的规模二、材料题德才高中高一当堂检测卷(历史)005小卷重点:古代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三、选择题(4分)1. 据《孟子•藤文公上》记载:“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
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对这段材料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材料反映的是商周时期的井田制B、井田制中有公田和私田之分C、私田是劳动者的份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D、公田为贵族占有,贵族拥有土地的所有权2. 井田制中的“公田”的所有权是()A.贵族B.村社成员C.地主D.皇帝3. 春秋末年,鲁国某贵族拥有封地300亩,另外开垦荒地200亩。
按当时的规定,他应向国家交税的田亩数是()A.300亩B.200亩C.500亩D.100亩4. 春秋时期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A、大量公田被抛荒,私田增加B、生产力的发展C.各国推行税制改革D.贵族争田现象严重四、材料题材料一“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
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孟子•滕文公上》、材料二“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
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汉书•食货志》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种土地制度?根据材料概括制度的内容。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二综合测试题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二综合测试题岳麓版必修二综合测试题一、客观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 “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
”这句话反映了()A. 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B. 手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C. 古代妇女的地位较高D. 商品经济的发达2. 下列关于北魏均田制的表述,正确的是()A. 受田农民可以纳绢代役B. 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C. 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D. 一直延续到北宋3. 春秋时期,我国开始以土地为征税标准,最早实现这一转变的是()A. 鲁国B. 燕国C. 齐国D. 楚国4.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农业迅速发展,其主要原因是()A. 商品经济水平较高,起到推动作用B. 江南越人开始从事农耕生产C. 江南的气候、土壤对农业发展有利D. 北方人口南迁并带去先进生产技术5. 官营手工业内部的生产关系加以调整的原因有()①商品经济的发展②私营手工业的发展③匠籍制度的实行④雇募工匠的出现A. ①②B. ②③C. ①②④D. ①②③④6. 考古队在某地墓葬发现焦炭、棉毯、唐三彩等遗物,此墓葬最早可能在()A. 唐朝末年B. 南宋末年C. 元朝末年D. 明朝末年7. 隋唐时期,商业发展的条件是()①白银普遍流通②政治统一③大运河开通④田庄经济的发展A. ①②B. ①②③C. ②③D. ②③④8. 古代中国早期城市的功能一般是()A. 工商业中心B. 宗教活动中心C. 经济中心D. 政治中心9. 与明清时期工商业发展的表现不符合的是()A. 对外贸易空前活跃B. 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C. 江南地区市镇群的出现D. 私营工商业占据了主导地位10. 与唐朝前期的都城长安相比,北宋东京城市经济功能增强的突出表现是()A. 商业活动更加频繁B. 商业活动打破坊市界限C. 城市布局整齐、环境优美D. 出现专门的市场管理机构11. 下列航海家到过亚洲的是()①迪亚士②哥伦布③达·伽马④麦哲伦A.①②B.①④C.③④D.①②④12. 英国确立了海上霸主地位且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是在()A. 15世纪B. 16世纪C. 17世纪D. 18世纪13. 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开始丧失于()A. 《南京条约》B. 《望厦条约》C. 《天津条约》D.《北京条约》14. 第一次工业革命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①列强以炮舰和廉价商品打开中国的大门②在对外正当贸易中开始出现贸易逆差③被迫允许外国投资设厂④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5. 《南京条约》的内容中,对中国民族经济危害最大的是()A. 割地B. 赔款C. 关税协定D. 五口通商16. 日伪政权采取的措施中,极大的限制了中国民族工业的生存空间的是()A. “军事管理”方式B. “委托经营”方式C. 控制和垄断金融D. 物资管制制度17. 以下对“断发”和不缠足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断发”先于不缠足运动,并较早完成B. 政府曾多次下令废除缠足C. 维新人士也曾发起过不缠足运动D. 有新式学堂曾把不缠足作为入学条件18. 中国近代航空事业起步于()A. 清政府时B. 北洋军阀政府时C. 南京临时政府时D. 南京国民政府时19. 自哥伦布时代起,全球逐渐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世界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2 第一单元 综合检测卷 Word版含解析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一单元综合检测卷(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汉书》记载西汉时每年亩产约一石半,《昌言》上说东汉时农田平均亩产约为三斛,亩产量有了较大增长。
你认为当时粮食产量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增多B.牛耕、犁具等劳动工具的进步和推广C.农作物品种的改良D.更加合理地利用了土地资源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生产工具的改进。
因此B 项正确。
A、C、D三项都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答案:B2.下列两幅图出自《天工开物》,其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什么特点?(耙:碎土,平地;耔:培土)( )①农业精耕细作②农业技术先进③农民辛勤劳作④水利设施的完善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解析:“农民辛勤劳作”“水利设施的完善”这两点表述本身没有问题,但无法通过题干所提供的两幅图片得出,故排除含③④的B、C、D三项,选A项。
3.史载:明代江南昆山县的农家,“麻缕机织之事,则男子素习焉,妇人或不如也”,但乡村妇女“凡耕耘、刈获、桔槔之事,与男子共其劳”。
这则材料反映了当时( )A.男尊女卑的社会秩序B.资本主义的萌芽C.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D.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男子、妇女在社会分工中的“不同”与“同”,在此基础上寻找选项与观点的对应性。
“与男子共其劳”说明A项说法不妥,排除;B项与题干无关,排除;结合“农家”可知C项错误,排除。
答案为D。
答案:D4.土地制度是古代的主要制度。
汉代以后地券或地契是买卖双方私人之间所立的文契。
此外还有政府官方发给田地所有人的产权证明文件。
这主要说明( )A.土地买卖相当频繁B.土地所有权登记制度的出现C.体现了“耕者有其田”D.土地所有权完全由国家控制解析:材料只是反映出土地买卖的存在,体现不出土地买卖频繁,A项错误;材料中出现“地券或地契”、“政府官方发给田地所有人的产权证明文件”,充分说明土地所有权登记制度的出现,B项正确;C项材料体现不出,排除;封建土地主要还是地主所有而不是由国家控制,故D项错误。
岳麓高二下学期历史必修二学考复习检测试题
高中历史必修二学考复习检测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1.早在秦汉时期中国谷物的收获量就至少为播种量的十倍或十几倍。
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兴修水利 B.注重农时 C.政府重视 D.精耕细作2.“夫妻双双把家还。
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比翼双飞在人间。
”《天仙配》中的这段唱词反映了我国古代①自耕农非常富裕祥和的生活状况②自耕农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且自给自足③农业生产中“男耕女织”的突出特点④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自耕农的主要经营方式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3.诗歌“洛阳风俗不禁街,骑马夜归香满怀”反映出中国古代城市A.出现瓦肆等娱乐场所 B.文化功能增强 C.管理制度发生了变化 D.商业贸易繁荣4.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的诗句。
以下对材料中“商人”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A.他可以到浮梁草市收购茶叶 B.他到浮梁买茶时住在“会馆”中C.经商有助于提高他的社会地位 D.“海禁”政策影响了他的茶叶出口5.史学家王家范认为,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的形成,不是以府县城为中心向四周辐射,而却往往在离府县城比较远、与邻府县交界的地区率先出现。
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B.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C.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D.外国商品经济的冲击6.1869年,苏伊士运河开通,欧洲到中国的航线大为缩短,更多的西洋商品涌入中国,促使晚清中国的洋务运动发生渐进的质变。
材料中的“渐进的质变”是指A.创办军用企业 B.兴办民用工业 C.兴办新式学堂 D.兴办新式海军7.刘鸿生创办的鸿生火柴公司在1930年时,年产销量已占全国的22%。
1931年,大中华火柴占据了大半个中国火柴市场,可以说,不仅中国人用的基本上是国产火柴,中国火柴也成为南洋各地居民的日用佳品。
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收回利权运动的影响 B.辛亥革命的有力推动C.使用国货政策的激励 D.国民政府的政策推动8.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近代经历了产生、初步发展、进一步发展“三大热潮”。
高中历史必修二课时跟踪检测试卷(25份)岳麓版18
课时跟踪检测〔十二〕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32分)1.19129月8日,?申报?称:“西装东装,汉装满装,应有尽有,庞杂至不可名状。
〞对此理解较为准确的是()A.20世纪初中国服饰种类繁多,应有尽有B.辛亥革命使中国社会转型加剧,从穿着打扮可见一斑C.辛亥革命导致中国人着装混乱,没有统一的标准D.中国服饰最流行的是西装和中山装,其他服饰不受欢迎解析:选B从“1912〞可知材料所述现象是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民国在服饰上的反映,故B项正确。
2.近代中国衣食住行受西方影响发生了深刻变化,出现了“西风东渐〞的趋势。
以下列图中不能表达这一趋势的是()解析:选B此题属于否认式选择题,考查生识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A 项是中西合璧的产物;C项反映的是报刊业的兴起;D项反映的是电影的开展。
B项是清朝传统官服,不能表达“西风东渐〞的趋势。
3.“盖欲除满清之藩篱,必去满洲之形状,举此累赘肮脏烦恼之物,一朝而除去之,而后彼之政治乃可得而尽革也。
〞对材料信息归纳最为完整准确的是()A.国民政府公布剪辫易服法令B.当时人民生活水平提高C.风俗变革具有政治色彩D.维新变法主张断发易服解析:选C“一朝而除去之,而后彼之政治乃可得而尽革也〞说明风俗的变革具有政治色彩,故C项正确。
4.1919末?大公报?报道了一那么故事:李欣淑幼时,父为其订了亲,未婚夫不幸去世,父母准备叫她守“望门寡〞。
李欣淑在女校念过书,不满这种包办婚姻,因而对抗出走,到北京工。
她:“我于今决尊重我个人的人格,极的和境斗,向光明的人生大路前。
〞以下表述最符合上述道主的是()A.中国政治无比黑暗落后B.青生思想前开放C.社会步促女性解放D.婚姻自主成社会尚解20世析:C李欣淑接受新式教育、反包婚姻及与封建家庭的斗争等行是初中国女性解放的影。
与当社会反制制,追求民主、自由和步的代主相关,也女性解放造了良好的社会前提条件,故C正确。
5.?上海竹枝?有的法:“界开通到女流,金眼自由,皮鞋黑袜天然足,笑彼金最可羞。
高中历史单元检测卷一岳麓版必修2
单元检测卷 ( 一)一、 ( 每小 2.5 分,共 50 分 )1.“ 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知中餐,粒粒皆辛苦。
”此是我国封建社会人民生活的真写照。
它所反响的当社会最基本的一种耕作方式是()A.火耕B.刀耕C.石器耕D.犁牛耕答案D解析本考解析的能力。
中反响了我国古代人民的辛生活,当社会最基本的一种耕作方式是犁牛耕。
2.唐朝蒙在《耒耜》中某种具“⋯⋯ 之上又好像槽形,亦如箭焉⋯⋯曰。
之箭下,入土也深;退之箭上,入土也浅⋯⋯江之田器尽于是”。
种具最有可能是 ()A.耦犁B.C.曲犁D.筒答案C解析本考学生取有效信息解析的能力。
抓住资猜中的关是守信息的重要门路。
本关信息是“ 之上又好像槽形⋯⋯曰⋯⋯入土也深⋯⋯江之田器”,再根据“唐朝” 一信息判断即可。
3.商鞅法“ 井田,开阡陌”,与春秋期国“相地而衰征”和国“初税”比较,最大的不一样样点是()A.客上承了土地的私有B.提升了生者的极性C.以法律形式除了井田制D.上使土地私有制合法化答案C解析春秋期税制改革并无从法律上除井田制,但上承了土地私有制合法化。
而商鞅法以法律的形式除了井田制,确定了土地私有制。
4.“井田,田非耕者之全部,而有田者不耕也。
耕者之田于富民,富民之家地大广⋯⋯是以田者日累其半,以致于富;耕者日蚀其半,以致于而无告。
”井田()A.促使土地数目增添 B .有效截止土地吞并C.有益于社会合理分工 D .加大社会贫富悬殊答案D解析本题要点词是“井田废( 即废井田 ) ”,依照有田者 ( 土地全部者 ) 以致于兴盛,耕者 ( 贫民) 以致于穷饿而无告判断,苏轼重申的是废井田加大了社会的贫富悬殊。
5.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最罕有和最美的东西,常常会被皇家垄断。
宫廷珍藏的手工艺品主要来自于 ()A.民间私营手工业 B .官营手工业C.家庭手工业 D .外国贡品答案B解析本题旨在观察学生的解析、判断能力。
官营手工业的产品大多优秀,且供贵族、皇家开销。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Ⅱ测试题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Ⅱ)第二单元测试题(时间45分钟, 总分100分)姓名: 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每题4分, 共80分)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 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
”作者评论的是()A.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B.世界市场的历史影响C.工业革命开展的社会基础D.殖民扩张的客观作用A.有一本名为《归来没有统帅》的传记记述了欧洲航海家的事迹, 这名“统帅”的航海活动也证实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他是()B.迪亚士 B.麦哲伦C.达·伽马D.哥伦布3.纪录片《公司的力量》解说词说: “在15世纪就要结束的时候……哥伦布带回了关于新世界的讯息。
新世界是什么, 是土地, 是人口, 是资源, 后来人们发现, 那是一个广阔的市场。
对这句话是解最准确的是()A.哥伦布开辟了新航路。
B.新航路的开辟带来了广阔的市场。
C.15世纪是新世界发现的时代。
D.热那亚地区连接了新旧世界。
4.下列组合属于英国16-18世纪殖民扩张的主要方式的是()A.屠杀土著居民、组建商业公司、黑奴贸易B.海盗式劫掠、商业战争、黑奴贸易C.开采金银矿藏、建立大种植园、敲诈勒索D.海盗式劫掠、建立商站、暴力掠夺A.5.某同学在搜集有关“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的材料时, 在网络上找到一些有关“世界市场对西欧社会产生的重要影响”的观点。
其中表述最准确的是()B.为西欧商人带来了丰厚的利润B.给西欧各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C.为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劳动力6.D.提供了丰厚资本和广阔的海外市场,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业革命不能仅仅归因于一小群发明者的天才, 天才无疑起了一定的作用, 然而, 更重要的是18世纪后期起作用的种种有利的力量的结合。
”这里的“种种有利的力量”应该包括()①代议制立宪政体的确立②资本主义经济发展③机器工厂的出现④海外市场的扩大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A.7.某欧洲剧作家在他的一部最新的电影剧本中描写了19世纪中后期的伦敦, 你认为需要修改的一项是()B.英国有钱人坐汽船游览伦敦的泰晤士河为时尚C.瓦特给远在美国的朋友打电话, 说自己在蒸汽机研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D.岸边工厂一间接着一间, 巨大的烟囱冒着浓烟E.不时有一列列火车呼啸而过8.“蒸汽机能够提供强大动力。
高中历史 单元检测(一)岳麓版必修2-岳麓版高一必修2历史试题
单元检测(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祈盼“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个美好愿望,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一个特点是( )A.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有家畜养殖的传统B.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C.用牛力耕田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D.采用“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答案 B解析结合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依据题干内容,既希望“五谷丰登”,也祈盼“六畜兴旺”,显然是“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这一特点。
2.下图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
它反映出当时( )A.开始使用铁器B.注重精耕细作C.尚未推广牛耕D.雇佣关系盛行答案 B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再现与图片识读能力。
从关键词“汉代”,可以排除A项,因为春秋时期就开始使用铁器;汉代随着犁壁的发明,已经开始推广使用牛耕,排除C;雇佣关系盛行是在明清时期,排除D。
故选B项。
3.“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形成上述观念的根源( )A.重农抑商政策B.资本主义萌芽C.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D.君主专制制度答案 C解析一定的政治是对一定的经济反映。
材料反映的是重农抑商政策,这一政策的形成与小农经济的封闭性、小农是赋税的主要承担者有关。
4.《耒耜经》记载:“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
……江东之田器尽于是。
”这一农具( )A.由西域传入B.属水力灌溉工具C.在东汉时普遍使用D.最早出现于江南地区答案 D解析材料反映了曲辕犁的使用,唐朝开始出现在江南地区。
5.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者田连阡陌,为国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
这表明北宋政府( )A.抑制土地兼并,打击豪强地主B.减轻农民负担,防止农民暴动C.纵容土地兼并,以便筹集资金D.力图搜刮百姓,以备岁币答案 C解析材料意思是:富有人家虽广占良田,只不过是在为国守财!一旦发生变乱,这些地主乐于输纳财物给国家(用于平乱)。
岳麓版必修二历史
德才高中高一当堂检测卷(历史)003
小卷重点: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一、选择题(4分)
1. 祈盼“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一个美好愿望,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一个特点是()
A.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有家畜养殖的传统B.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C.用牛力耕田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D.采用“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
2. 从下列图片可以得出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的正确信息是()
①已经使用铁农具②牛耕逐步推广
③农具种类增加④冶铁业发展
A.①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D.①②③④
3. 关于右图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是继汉代犁耕发展后农具改革的又一次突破
B.自此之后,牛耕得到广泛的推广
C.与旧犁相比具有省力、提速、耕作随心所欲的特点
D.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4. 下列有利于“精耕细作”农业发展的是()
①刀耕火种②铁器牛耕③曲辕犁④翻车、筒车⑤都江堰⑥农学知识理论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④⑤⑥
D、②③④⑤⑥
二、问答题
归纳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演进。
(6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才高中高一当堂检测卷(历史)013
小卷重点:
一、选择题(5分)
1. 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产生于( B )
A.夏朝B.商朝C.春秋D.战国
2. 私商开始取代官商成为商人主体的时间是(B )
A.商朝
B.春秋战国时期
C.元代
D.明清
3.
二、材料题
1.(4分)
德才高中高一当堂检测卷(历史)012
小卷重点:四大经济区域的划分以及古代手工业的发展历程。
1. 下列材料中,表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的是(A )
A.“苏湖熟,天下足”
B.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C.“扬一益二”
D.“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
2. 中原人口南迁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C )
A.南方人口增加,逐步超过北方
B.对南方过度开发,破坏了生态平衡
C.江南经济开发加快,经济重心南移
D.南北风俗融合,文化中心南移
3. 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事(A )
①八王之乱②安史之乱③靖康之变④南方正式成为经济重心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③④①②
D. ①③②④
4. 近期中央电视台将开拍一部有关我国古代农民起义的电视剧,工作人员准备了大量的棉衣棉布给演员穿,你猜此部电视剧最早反映哪个朝代的史实( D )
A.汉朝B.隋唐时期C.秦朝D.明朝后期
5. 下列手工业中兴起较早的是( A )
A 冶铁业
B 制瓷业
C 造纸业
D 印刷业
材料题
匈奴的西迁与汉人的南移
材料一:在欧洲,有人认为今天的一部分匈牙利人是西迁的匈奴族后裔。
这些匈牙利人的长相与一般欧洲人明显不同;他们的民歌曲调与我国陕北、内蒙相似;他们也像陕北人一样吹唢呐和剪纸,甚至说话的尾音也有点相似。
材料二:中国古代历史上曾出现过几次大规模的北方人口南迁。
科学家试图用“基因解码”的方法研究北方移民如何改变南方人的遗传结构,并已得到初步的研究成果。
请回答:
⑴匈奴西迁开始于哪个朝代? 原因是什么?
⑵中国古代中原地区有过哪几次大规模的人口南迁?
⑶上述两则材料用了民俗调查、基因分析等研究方法,除此之外,你认为还可用哪些方法研究人口迁徙问题? 答案:
⑴东汉或汉朝窦宪打败北匈奴或汉军打败匈奴。
⑵汉代末年、魏晋时期、唐代中后期、宋金对峙时期。
⑶文献查阅(家谱、方志、专著)、实物(碑刻)、实地调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