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教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案第一章: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1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背景1.2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1.3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及其重要著作1.4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和实践第二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2.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总体特征2.2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2.3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2.4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观第三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3.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3.2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和规律3.3 剩余价值理论3.4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的发展第四章: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4.1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基础4.2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历程4.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和宝贵经验4.4 实现共产主义的展望和任务第五章: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和价值意义5.1 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5.2 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5.3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5.4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第六章: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世界6.1 当代世界的主要矛盾和问题6.2 马克思主义对当代世界问题的分析6.3 马克思主义在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6.4 马克思主义在解决当代世界问题中的指导作用第七章: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7.1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背景7.2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运用7.3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指导作用7.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和宝贵经验第八章: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科学发展8.1 当代社会科学的发展趋势8.2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科学的关系8.3 马克思主义对当代社会科学发展的贡献8.4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第九章: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文化艺术9.1 当代文化艺术的现状与发展9.2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文化艺术的关联9.3 马克思主义对当代文化艺术的影响与启示9.4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文化艺术创作与批评中的应用第十章:马克思主义的传承与发展10.1 马克思主义的传承使命10.2 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的新要求10.3 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现状与挑战10.4 面向未来的马克思主义:机遇与挑战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产生背景:需要重点关注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包括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人阶级的形成以及社会主义思想的兴起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辅导材料(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辅导材料(第二章)一、教学大纲(一)教学目的和要求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了解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与价值的关系,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不断提高在实践中自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2、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3、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4、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三)教学内容1、认识的本质及规律2、真理与价值3、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四)思考题1、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及其意义?2、为什么说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辨证关系及其意义?4、认识过程第二次飞跃的重要性?5、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6、真理的客观性并批判实用主义真理观?7、真理和谬误的辨证关系?8、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及其意义?9、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0、真理和价值的辨证关系?11、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辨证关系?二、教学要点及板书提纲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第一节认识的本质及规律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一)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1、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1‟主体的含义:指在活动中处于主动和主导的地位,具有自主性和创造性等特点和功能的一方;例解:农民种地中的农民、工人做工中的工人。
…2‟实践和认识的主体: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社会人的含义,不是自然人;现实中的人都是社会人:两口子、两娘母、两爷子‟。
2、客体是指进入到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是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包括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三个部分。
…1‟客体的含义:指在活动中处于被动和服从的地位,具有受动性、非主导性等特点和功能的一方;例解-农民种地的地。
…2‟实践和认识的客体:一是指进入到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是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例解-陆地、海洋、山川河流等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4.2)--第二章第4课电子教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电子教案第2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人类的认识活动从总体上讲是为了获得真理,并用真理指导实践,以取得实践的成功。
(一)真理的客观性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
首先,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真理作为一种主观的思想形式,是把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外部客观世界作为认识对象的。
真理最根本的特征就在于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揭示,就在于思想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一致性。
其次,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凡是能够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得到实践的证实、主观同客观相符合,这种认识就是真理。
真理的客观性原理,是唯物主义认识论即反映论的一般原理在真理问题上的贯彻。
正如列宁所说:“认为我们的感觉是外部世界的映象;承认客观真理;坚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这都是一回事。
”1唯物主义之所以承认真理是客观的,是因为它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这个最基本的哲学前提。
从这一前提出发,就必须承认人们认识的内容是来自客观世界的,是能够和客观相符合、相一致的,承认了这一点,也就等于承认了客观真理。
在认识真理思想内容客观性的同时,还必须正确认识真理形式的主观性。
真理形式的主观性要求人们必须意识到,真理同它所反映、认识的客观对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我们既不能把真理思想内容的客观性等同于客观对象的客观性,把真理当作客观实在,又要反对唯心主义否认客观真理的错误观点。
实用主义所鼓吹的“有用就是真理”,是主观真理论的一个典型。
实用主义者把“有用”和“真理”完全等同起来,从根本上否认了客观真理的存在。
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
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对于特定的认识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因主体认识的1 《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9~90页。
差别和变化而改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案)第一章: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1 马克思主义的起源1.2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1.3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第二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2.1 辩证唯物主义2.2 历史唯物主义2.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和价值第三章:剩余价值理论3.1 剩余价值的发现3.2 剩余价值的实现3.3 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第四章:阶级斗争与社会主义革命4.1 阶级斗争的作用4.2 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和任务4.3 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和策略第五章:马克思主义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5.1 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传播和运用5.2 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和经验5.3 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未来发展第六章: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6.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6.2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分析6.3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构建第七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7.1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7.2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完善7.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第八章: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8.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特点8.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8.3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指导地位第九章:全球化和马克思主义9.1 全球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9.2 全球化背景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9.3 马克思主义在全球化时代的价值第十章: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世界的意义10.1 当代世界的主要矛盾与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10.2 马克思主义在解决全球问题中的指导地位10.3 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未来的启示第十一章: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科技革命11.1 科技革命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挑战与机遇11.2 信息化时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11.3 科技创新与社会主义事业的互动关系第十二章: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建设12.1 生态文明建设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12.2 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生态环境保护12.3 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论与实践第十三章: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文化发展13.1 当代文化发展的趋势与挑战13.2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在当代的运用与发展13.3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路径与策略第十四章:马克思主义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政治经济关系14.1 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政治格局变化14.2 马克思主义对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分析14.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际影响力与责任担当第十五章:马克思主义的未来发展15.1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与发展15.2 马克思主义在未来的指导作用15.3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全球化前景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理论体系;2. 剩余价值理论和阶级斗争的作用;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成果;4. 马克思主义在全球化和当代世界中的指导作用;5.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案第一章: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发展1.1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背景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与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革命实践与理论研究1.2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历史唯物主义与阶级斗争理论剩余价值理论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理论1.3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与传播马克思主义在欧洲的传播与发展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与实践第二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2.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与方法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2.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世界观与方法论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2.3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的意义与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世界的价值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个人成长与实践中的应用第三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3.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剩余价值社会生产关系与社会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3.2 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与危机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资本主义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3.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的意义与应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中国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世界的价值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个人成长与实践中的应用第四章: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4.1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与历史背景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与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19世纪欧洲的社会变革与社会主义思想的兴起4.2 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观点与体系无产阶级革命与无产阶级专政社会主义建设与共产主义理想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4.3 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的意义与应用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世界的价值科学社会主义在个人成长与实践中的应用第五章: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与建设5.1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入与传播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背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中国共产党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5.2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与建设中的应用中国革命时期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改革开放新时期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5.3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与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前景第六章: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世界经济政治6.1 当代世界经济的特征与挑战全球化的影响与局限性新自由主义与资本主义发展的矛盾经济发展不平衡与贫富差距问题6.2 当代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超级大国的竞争与多极化趋势民族主义与民粹主义的兴起国际关系民主化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6.3 马克思主义在分析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中的作用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方法与当代世界问题马克思主义的国际视角与时代价值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七章: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文化与社会7.1 当代文化的多元化与冲突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的挑战文化产业的崛起与意识形态斗争网络文化与数字时代的社会变迁7.2 当代社会的问题与挑战社会不平等与社会公正问题人口老龄化与城乡差距问题环境污染与可持续发展问题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与社会实践马克思主义在解决当代社会问题中的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第八章: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科技发展8.1 当代科技发展的趋势与影响信息技术的革命与的应用生物科技的发展与伦理挑战能源科技与气候变化问题8.2 科技革命与社会生产力的提升数字经济的兴起与劳动力市场的变化智能制造与产业结构的升级科技创新与经济全球化8.3 马克思主义在科技发展中的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与科技革命的理论联系马克思主义在科技政策与科技伦理中的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与科技发展的未来展望第九章: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思想理论斗争9.1 当代思想理论的多元与斗争意识形态对立与思想观念的碰撞马克思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等理论的对抗当代思想理论斗争的实质与特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优势与时代价值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基础与创新精神马克思主义在当代思想理论斗争中的指导地位9.3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与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加强与创新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体系与话语体系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斗争能力与水平第十章: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方法与要求10.1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与个人的世界观塑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实践中的应用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方法与途径10.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方法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结合实践与时代特点学习马克思主义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讨论10.3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要求与评价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态度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评价马克思主义学习成果的标准与方法重点和难点解析六、当代世界经济的特征与挑战:在这一章节中,理解全球化的影响与局限性、新自由主义与资本主义发展的矛盾以及经济发展不平衡与贫富差距问题是重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47
表象是知觉在人脑中的再现
知觉 表象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48
表象是知觉的再 现。
事物
知觉是对事物表 面现象和外部联 系的综合反映。 感觉是客观事 物作用于人的 感官而引起的 一种最简单的 反映形式。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鸭子是鸟类动物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56
C、理性认识的特点
一是间接性,在感性认识基础上, 经过头脑思维才产生的对事物的间接 反映。
二是抽象性,以概念、判断、推理 这样抽象的逻辑思维形式反映事物的 本质和规律。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7
• 唯物主义可知论
事物的属性 可以为人所 知,就如同空 气通过口、 鼻和毛孔钻 入人体一样 凡以知 ,人之 性也; 可以知 ,物之 理也。 荀子
费尔巴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8
不可知论则否认世界的可知性
康 德 代 表 人 物 : 休 谟 和
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水果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53
判断是对事物有所肯定或有所否 定的思维形式。
苹果是水果
水果
西红柿不是水果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54
推理是根据事物之间的联系,由已 有判断出新判断的思维形式。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帝国主义是反动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认识论)
力实 践 主 体 的 能
自然能力
理论知识 知识性能 力
精神能力 非知识性能 力 情感 意志 经验知识
3、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不登高山,不知天 之高也;不临深溪,不 知地之厚也。
(五)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 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毛泽东
1、实践的含义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感性物质活动。 实践的三要素:主体、客体、中介
主 体 中 介 客 体 — —
2、主体、客体、中介
主体是指具有一定的主体能力、从事社会实践活 动的人。 客体是指进入到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 物,是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 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
感觉是对事物表象的直接感受,如视觉、听觉、触觉
等。 知觉是对事物的外部特征和联系的整体反映。如将色、 香、味结合起来,形成对苹果的整体知觉。
苹果(知觉)=红+甜+硬+……
表象是知觉在人脑中的记忆与重现。 表象是感性认识的高级形式。
2、理性认识: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概念、判断、推理来 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本质联系的过程。这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概念:即下定义,是对同类事物共同的一般特性和本质属性的概 括和反映。 判断:即评判是非对错,是展开了的概念,是对事物之间的联系 和关系的反映,是对事物的状况和性质有所判定的思维形式。 推理:即由判断推出判断,是通过对某些判断的分析和综合再引 出新的判断的过程。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教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教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一门重要的理论课程,它是学习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
第二章是这门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主要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渊源和基本观点。
本文将以教案的形式,对第二章的内容进行论述和总结。
一、引言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的社会理论,它的产生和发展与现实社会的历史发展密切相关。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是关于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渊源1. 希腊哲学的社会批判思想希腊哲学家们对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批判,提出了一些关于社会正义和公平的观点,为后来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奠定了基础。
2. 英国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等经济学家的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他们对资本主义经济的矛盾和不平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为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奠定了基础。
3. 法国社会主义的兴起法国的社会主义思想家们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公正现象进行了批判,并提出了一些社会改革的方案。
这些思想为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1. 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物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革推动的。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前进的历史过程,而不是一个静止不变的状态。
2. 阶级斗争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着不同的阶级,他们之间存在着矛盾和斗争。
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是社会变革的根本动力。
3.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资料的所有制是社会经济关系的核心问题。
不同的所有制形式决定了社会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4.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提出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论,认为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阶段。
共产主义是一个没有阶级和私有制的理想社会。
四、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意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在当代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全球化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批判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精彩一门课教案第二章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通过“木桶理论”等事例的分析,引出从实践到认识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类。
“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途径。” ——列宁
形式上:表现为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内容上:推进认识的深化与提高;
本质上:体现了认识发展的一般规律。
2、认识过程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因
(1)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因受主客观条件(如主观认识能力、客观形态的物质条件与手段等等)的限制而往往无法一次完成。
(2)物质世界及其发展的无限性,决定了认识发展的反复性及无限性。
什么是认识?提出问题,引发同学思考。带着这个问题,进入以下内容的思考:
(一)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
通过让学生对一系列名言的分析,了解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
(二)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
在唯物主义认识论中,进一步分析论证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
辩证唯物主义:引入实践的观点和辩证的观点,强调主客体双向互动的反映论
第二次飞跃主要解决的是改造世界实践思想的问题。
第一、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
可以通过举例的方式,说明这一问题。比如南水北调工程。
第二,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利用同学们高中时期都非常熟悉的例子“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直接说明这一问题。
2、实现由理论向实践飞跃的条件
第一,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笫一讲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6.2)--第二章第6课电子教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电子教案第2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为了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人们必须通过实践改造外部世界,创造出能够满足人类需要的事物。
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存在着主观符合客观的真理问题,而且存在着按照主体的需要和尺度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价值问题。
(一)价值及其特性人们的实践活动总是受着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制约。
实践的真理尺度,是指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循的、反映了实践对象的客观规律和本质的真理。
人们只有按照真理办事,才能在实践中取得成功。
实践的价值尺度,是指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循的、以满足人们需要为内容的、特定的实践目标。
任何实践活动都是在上述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共同制约下进行的,因此,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
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哲学上的价值概念具有最大的普遍性,是对各种特殊的价值现象的本质概括。
如经济领域中某项活动是否具有效益;政治生活中某种政权组织形式是否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意志,能否受到民众的支持;精神生活中某种信仰或信念是否能给人以精神支撑和精神引导;艺术领域中某件艺术作品是否能给人带来美的感受等,都是主体和客体之间价值关系的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
哲学的价值概念扬弃了上述各种价值关系中纷繁复杂的特殊内容和形式,概括了其中共同的、普遍的、本质的内容,即概括了其中所包含的外部客观世界的事物(客体)对于人(主体)的需要满足与否(意义)的关系。
当客体能够满足主体需要时,客体对于主体就有价值,满足主体需要的程度越高价值就越大。
价值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性:第一,价值具有客观性。
这是因为,价值关系的各个环节都是客观的。
首先,人的需要具有客观性。
不论是人的自然需要还是社会需要,物质需要还是精神需要,都是由人的实际生存状态决定的,因而在本质上都是客观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教案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 用,正确的社会意识能够推动 社会发展,错误的社会意识则 会阻碍社会发展。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相互依存 、相互影响,它们在矛盾运动 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06
CATALOGUE
本章小结
本章重点回顾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 反作用。
实践的本质与特点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 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自觉能
意识的本质和作用
意识的本质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脑的 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
映像。
意识的作用
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能够能动地认 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
意识的反映形式
意识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方式 ,以抽象的形式反映物质世界。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物质决定意识
物质与意识的相互作用
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认识的本质与过程
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 的能动反映,表现为从感性认识 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
践的能动的飞跃。
下章预告
重点概念
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生产关系、生 产力等。
预习内容
请学生预习第三章,了解社会存在与 社会意识的含义及相互关系,思考社 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 用。
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
课堂讲解、小组讨论、案例分析
教学手段
PPT演示、视频资料、在线互动平台
02
CATALOGUE
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述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定义和特点
总结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以实践为基础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其特点包括强调物质决定意识、社会 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案第二章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和理解实践是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认识的本质是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以及实践和认识的相互作用。
2.理解和掌握认识过程的辨证运动机制及其发展规律。
3.树立客观真理的观点,弄清真理和谬误的本质区别,领会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辨证统一,掌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根本标准。
教学重点:1.科学的实践观及其对认识的决定作用;2.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教学难点:1.对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阐述问题;2.价值和价值评价的标准问题。
授课时间:6课时教学方法:(1)理论讲述。
(2)多媒体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与板书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广泛运用视频影像、图像,主要是运用与马克思、恩格斯生平相关的视频资料,帮助学生了解马克思、恩格斯思想产生与发展的历程。
(3)案例分析:案例与理论讲授结合,提高理论教学内容的生动性、丰富性。
(4)启发式教学方法:采用课堂提问、讨论、演讲等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马克思主义;(5)师生互动:通过教师理论讲授与学生的互动相结合,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教学,在互动中教师讲出深度、新意。
(6)实践教学:辩论赛。
教学内容:第一节认识与实践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问题导入:我们每天都在思考,都在进行着具体的认识活动,但我们对有关认识的来源和要素,认识的过程、认识的规律等问题的了解并不一定很清楚。
实际上,诸如人的认识是怎样来的?人的认识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怎样证明我们思维的内容与客观现实的一致性等问题早就被人们注意到了,且思想家们对上述问题的不同回答构成了反映论和先验论、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分野。
在这一章里,我们将对人的认识发展的历史、认识的要素、认识的本质和规律、认识的真理性性等问题进行探讨,并着重介绍在上述问题上的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一)科学实践观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指进入到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是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完整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教案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教学目的]了解认识的本质、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实践的重要意义;把握真理的绝对性、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
[教学重点]1.认识与实践的关系2.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3.真理及其检验标准4.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5.真理和价值的统一[教学难点]1.认识的本质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3.真理和价值的统一[教学手段] 讲授为主,讨论、多媒体为辅。
[教学时数] 9课时第一节认识的产生及本质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在实践和认识的关系上,即中国传统哲学讲的知和行的关系上,不同的派别有不同的回答。
旧哲学都有缺欠,没有能够正确解释认识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了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正确揭示了认识的本质。
认为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的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总之,实践论既要强调认识的唯物论性质或客观主义原则,又要强调认识的能动性或主体性原则,并把二者在实践的基础上统一起来。
而要了解认识的基础和来源,必须首先考察人类的实践活动。
在实践和认识的关系中,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起着决定作用。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这个认识论原理大家不易理解,因为大家根据自己经验会说,我的知识、认识来自于幼儿园、小学、中学的课堂,来源于书本。
这不错。
我们这里要问的问题主要不是你头脑中的知识直接是怎么来的,来自何处,而是问书本上的知识又是从哪里来的,也就是说知识最终是从哪里来的。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从最终来源的意义上说,知识来源于实践。
书本肯定是在人学会实践之后才有的。
有人可能会说,知识最终来源于人头脑的思考活动,这也有道理。
这一类已经包含在实践中了。
因为实践是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已经把主体的思考活动包括于其中了。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的《冬夜书示自律》“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荀子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呢?(1)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5.2)--第二章第5课电子教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电子教案第2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第2节 真理与价值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三)真理与谬误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这也是真理发展的规律。
真理和谬误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主观是否与客观相符合、相一致。
相符合、相一致就是真理。
谬误就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错误认识。
真理与谬误既对立又统一。
首先,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的。
就一定范围、一定客观对象来说,真理就是真理、谬误就是谬误,二者有本质区别,不能混淆。
其次,真理与谬误又是相互联系的。
真理是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的,没有谬误也就无所谓真理。
再次,真理的发展也是通过与谬误的斗争来实现的。
真理的每一个进步都意味着谬误被批驳、被放弃、被真理所取代。
最后,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真理和谬误的区别和对立并不是绝对的,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范围、一定条件下才能够成立,如果超出这个范围,失去了特定条件,它就会变成谬误。
例如,牛顿力学作为真理是以物体宏观低速运动为其成立的范围和条件的,如果超出这个范围和条件,它就不再适用。
又如,马克思恩格斯的有些论断是在特定条件下提出的,如果不顾条件的变化加以运用,就会产生错误。
因此列宁说:“任何真理,如果把它说得‘过火’……加以夸大,把它运用到实际适用的范围之外,便可以弄到荒谬绝伦的地步,而且在这种情形下,甚至必然会变成荒谬绝伦的东西。
”1当然,谬误也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变为真理。
谬误不同于偏见。
错误往往是正确的先导,失败常常是成功之母。
“吃一堑,长一智”,对自己所犯的错误的认真总结,是发现真理的最好办法。
真理和谬误的辩证关系原理告诉我们,要想做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就必须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树立终生为真理而奋斗的理想信念,准备随时为真理而献身。
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要坚信,真理最终总要战胜谬误。
我们党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就是一个自觉地运用真理发展的1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72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教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教案第二章教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一、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 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概念和内涵;2. 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本内容和核心观点;3. 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过程;4. 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对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教学重点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概念和内涵;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本内容和核心观点。
三、教学难点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过程;2. 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分析能力。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教学内容】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概念和内涵1.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概念1.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涵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本内容和核心观点2.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本内容2.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核心观点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过程3.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历史渊源3.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发展过程4. 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分析能力4.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批判思维4.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分析能力【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或引入相关实例,激发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兴趣和思考。
2. 知识讲解(30分钟)2.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概念和内涵讲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概念和内涵,引导学生理解其基本含义和重要性。
2.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本内容和核心观点详细介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本内容和核心观点,包括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剩余价值理论等。
3. 历史渊源和发展过程(30分钟)3.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历史渊源介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历史渊源,包括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贡献,以及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传播和发展。
3.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发展过程概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发展过程,包括列宁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二章 修改版
第一节 认识与实践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第一节 认识与实践
一、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一)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
实践活动是以改造世界为目的、主体和客体之 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 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认识是摹写+创造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一)从实践到认识
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首先是从实践到认识 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认识采取了感性认识和 理性认识两种形式,并经历了由前者到后者的能 动飞跃。
1、感性认识
认识是从感性认识开始的,所谓感性认识就是指人们 通过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各个 片面和事物的外部联系的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感性 认识有三种形式,即感觉、知觉和表象。 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的共同特点是具有直接性、具体 性。
谬误向真理转化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形:
第一、既然超出真理的适用范围、条件会使真理 变成谬误,那么恢复其原有的范围和条件,就可使 谬误重新转化为真理; 第二、谬误是真理的先导,失败是成功之母,通 过吸取教训也可使谬误转化为真理;
第三、在同谬误的斗争中不断发现真理,促使谬 误向真理转化,这是真理发展的又一重要途径。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认识发展过程中 的两个阶段,在内容、形式和特点上有着质的差 别,但它们又不是互相隔离的,而是辩证统一的 关系。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依赖、相互统一的。 一方面,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 依赖感性认识。另一方面,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 发展到理性认识,只有发展到理性认识,才能把 握事物本质及内部联系,从而达到认识的目的, 指导实践的进行。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实践也不断提供大量的新经验、新材料, 使人们能够不断解决认识课题。
实践也不断提供新的认识工具,使人们能 够不断扩展认识的内容。
结绳记事
实践还不断改造人的主观世界,锻炼和提高 了人的认识能力。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3、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1)认识产生于变革对象的实践
(2)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三)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一)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 的不同回答
唯心主义先验论
唯物主义反映论
唯心主义先验论
认识是一种主观自生的、不受 物质决定的东西。
坚持从思想、感觉
再到物的认识路线
主观唯心主义先验论
孟 子 心之良知是谓圣。 圣人之学,惟是致此 良知而已。 王阳明:致良知
“生而知之” “先知先觉”
第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首先是反映论; 第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是实践论,它把科学的实 践观引入认识论; 第三,马克思主义 认识论 是唯 物主义和辩证法的高 度 统一。
列宁
(三)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对认 识的不同回答
可知论:承认认识对象是可以被我们所认识的 理论。它认为在世界上不存在永远不能被认 识的东西。可知论基本倾向是唯物主义。彻
(3)一切真知都来自于实践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辩证关系: 直接经验是源, 间接经验是流
邓小平理论的产生来源于伟大的实践
名人名言
“不登高山, 不知天之高也; 不临深溪, 不知地之厚也。”
——荀子
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4、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 唯一标准
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使正确认识得以确证;
马克思
(五)认识的本质
1、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马克思主义哲学 对认识本质的科 学规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1
潍坊科技学院授课设计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源理概论授课人:课题第二章认识的实质及其发展规律课时2授课目标与要求授课重点与难点教学过程学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源理,掌握实践、认识、真理、价值的实质及其互有关系,成立实践第一的见解,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
科学的实践观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的实质及发展规律主要内容及步骤备注第二章认识的实质及其发展规律复习提问导入新课新课解说第一节认识与实践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一)科学的实践观(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响(一)唯心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实质的不同样回答(二)辩证唯心主义和旧唯心主义对认识实质的回答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一)从实践到认识(二)从认识到实践(三)认识运动的不断重复和无量发展课堂小结部署作业授课收效解析总结(一)复习提问为什么说唯物辩证法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二)新课引入:(三)新课内容:第一节认识与实践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一)科学的实践观1.实践认识的主体与客体人们的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经过必然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额客观过程。
实践的主体、客体和中介是实践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三者的有机一致构成实践的基本结构。
实践主体的见解:是指拥有必然的主体能力、从事现实社会实践活动的人,是实践活动中自主性和能动性的要素,担负着设定实践目的、操作时间中介、改造实践客体的任务。
解析:(1)实践主体能力包括自然能力和精神能力,精神能力又包括知识性要素和非知识性要素。
其中,知识性要素是首要的能力,既包括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也包括对经验知识的掌握,非知识性要素主要指感情和意志要素。
(2)实践主体的种类:个体主体、集体主体和人类主体。
实践客体的见解:是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解析:(1)重申只有被纳入主体实践活动的范围、为主体实践活动所指向并与主体发生相互作用时,客观事物才成为实践客体。
马克思主义原理第二章教案
第二章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一、教学目的与要求: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了解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与价值的关系,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不断提高在实践中自觉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二、教学要点与难点:(一)要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本质是能动的反映论。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人类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二)难点:认识的反映、选择与建构的关系。
真理的一元与价值的多元以及价值的主导之间的关系。
三、基本内容。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在整个马克思主义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通过实践范畴将自然与社会勾连在一起,使整个马克思主义成为有机的整体。
第一节认识的本质及规律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一)概念和范畴1、实践的含义:实践活动是以改造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实践是主体的自觉活动,它既能能动地改造世界,也能能都地改造自身。
2、主体、客体与中介:中介: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
实践的中介系统可分为两个子系统:一是作为人的肢体延长、体能放大的工具系统;二上作为人的感官和大脑延伸、智力放大的工具系统。
(二)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1、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实践关系、认识关系、价值关系、审美关系。
其中根本性的是实践关系和认识关系。
2、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环节:(1)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
(2)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落实为现实的实践活动。
(3)实践活动的反馈与调节。
(三)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重点)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恩格斯认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思考:这句话说明什么问题?为什么社会需要会有更大的推动力?提示:现代科学(指代认识)虽然具有较大的相对独立性,但归根结底还是由社会实践的需要所决定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教学目的]了解认识的本质、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实践的重要意义;把握真理的绝对性、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
[教学重点]1.认识与实践的关系2.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3.真理及其检验标准4.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5.真理和价值的统一[教学难点]1.认识的本质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3.真理和价值的统一[教学手段] 讲授为主,讨论、多媒体为辅。
[教学时数] 9课时第一节认识的产生及本质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在实践和认识的关系上,即中国传统哲学讲的知和行的关系上,不同的派别有不同的回答。
旧哲学都有缺欠,没有能够正确解释认识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了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正确揭示了认识的本质。
认为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的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总之,实践论既要强调认识的唯物论性质或客观主义原则,又要强调认识的能动性或主体性原则,并把二者在实践的基础上统一起来。
而要了解认识的基础和来源,必须首先考察人类的实践活动。
在实践和认识的关系中,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起着决定作用。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这个认识论原理大家不易理解,因为大家根据自己经验会说,我的知识、认识来自于幼儿园、小学、中学的课堂,来源于书本。
这不错。
我们这里要问的问题主要不是你头脑中的知识直接是怎么来的,来自何处,而是问书本上的知识又是从哪里来的,也就是说知识最终是从哪里来的。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从最终来源的意义上说,知识来源于实践。
书本肯定是在人学会实践之后才有的。
有人可能会说,知识最终来源于人头脑的思考活动,这也有道理。
这一类已经包含在实践中了。
因为实践是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已经把主体的思考活动包括于其中了。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的《冬夜书示自律》“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荀子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呢?(1)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人为什么要认识世界,因为实践需要人去认识世界。
譬如,人缺水,需要打口井,打井的实践会得出认识哪里的地下有水,哪里地下没水。
有了这种需要,人才去认识,通过认识产生出知识。
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了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马恩选集》第4卷,第732页)西方近代大多数科学和技术发明都是在工厂中发现的,而不在大学中。
由于农业生产实践较简单,没能提出认识自然的更深入的需要,因而导致中国科学在近代的落后。
进入近代市场经济社会后,社会实践要求人们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统一尺度进行生产,这大大促进了科学发展。
(2)认识是在实践活动中产生的。
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才能更真切地接触认识对象,从而能产生感性认识;同时在改造对象中,对象的本质才能展现和暴露出来,特别是在科学实验这种实践中是这样,这样以来,人就可以形成理性认识,即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一句话,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既能产生感性认识又能获得理性认识。
(3)一切真知都来自于实践。
书本上的知识是别人在实践中形成的,因而对学习书本知识的人来说总不是真切的,不是很受用的。
只有你经过亲身实践后得来的知识才是真切的,受用的,是“真知”。
孙悟空为什么不背上唐僧翻个跟头直接到西天取经呢?而要经过千难万险呢?因为真理要自己亲身来体验才是“真知”。
所以,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当然没有必要事事都去实践,这没必要,也浪费时间。
对个人来讲主要还是要通过书本、报纸、课堂、交流来获取知识。
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叫间接经验,间接经验是“流”不是“源”,直接经验才是“源”。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源’和‘流’的关系。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对于个人来说“好奇心”、“求知欲”、“理论兴趣”对于认识发展都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很难设想对事物没有“好奇心”的人会有重大科学发现。
但就整个社会的知识来说,推动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实践。
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呢?(1)实践为人提出了新的认识课题,新的问题,新的指向物。
要求人去解决,在解决这些课题、问题的过程中认识得到了发展。
譬如,古代埃及的几何学比较发达,是因为尼罗河水定期泛滥,冲毁土地后又要丈量土地、规划田亩,丈量土地的实践需要便促进了几何学发展。
几何学的英文原意就是土地丈量术。
在埃及的古墓中保存有用小绳丈量土地的图画。
中国现在搞市场经济,如何在公有制基础上发展市场经济就是中国社会实践向经济学家提出的问题,经济学家解决此课题就能推动经济知识的发展。
当然,认识有相对独立性,不少课题是从理论的内部产生出来的,但人们在研究它时也要考虑它的实践意义。
(2)实践创造出推动认识发展的新工具和新手段。
实践创造的射电望远镜可以使人看到更远的天体,实践创造的高能加速器可以使科学家看到物质内部的基本粒子,显微镜使生物学家可以观察到更小的物体。
正是实践所提供的物质手段和技术条件推动着认识的发展。
发达国家科学发达的原因之一是有先进的物质实验手段。
一些留学人员不回国的原因是国内的物质实验条件差。
冯友兰说五四出国留学的人回到国内觉得英雄无用武之地。
这用武之地就是实验室,而那时中国极少,这就难以推动中国科学发展,也不能使人尽其才。
实践对认识的动力作用由此可见一斑。
(3)实践锻炼和提高人的认识能力。
人是越干越能干,越干越聪明。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一种认识是否正确,是否是真理要有一个客观可靠的标准,这个标准也是实践,没有实践检验,人很难最终判定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
判断真理的标准问题不是一个认识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
在实践过程中,人的预期目的达到了,主观认识若与客观事实向符合,就是真理,否则就不是真理。
这是实践在认识中基础地位的又一重要内容。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人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什么,对于有的人来说,是为了满足好奇心,满足理论兴趣,这种情况也是存在的。
但就整个认识活动来说,人们认识世界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改造世界,即为了指导人的实践活动。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马克思“知行始终不相离,知行相资以为用”,“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 -----王夫之以上四点说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在认识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四点启示:A、为了促进知识、科学发展必须关注实践提出的新问题、新课题,积极地解决这些新问题,新课题。
如果离开了实践中的问题,那认识就缺乏现实动力。
B、知识、科学要发展就必须关注人的需要,围绕人的需要的满足来研究问题。
因为实践作为认识的动力和目的,都同满足人的需要相关。
在此价值和知识是统一的,善和真在实践中是统一的。
关心人的需要,满足人的需要就会逻辑地出现认识活动。
价值和知识的关联中介是市场经济 (社会关系)。
因此,必须注重中介,即市场经济。
C、知识和科学要发展必须把实验和逻辑结合起来。
实验就是实践,逻辑就是认识形式。
实践使认识形式获得了唯物主义解释,因而可以大胆主张认识形式的能动作用。
实验提供认识内容、材料,逻辑组织,整理材料,二者的结合就是知识。
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缺少的就是实验和逻辑,因而必须重视二者及其结合。
D、不能因强调实践的作用而忽视“好奇心”、“理论兴趣”的作用,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理论兴趣”。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1、认识的主体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2、认识的客体客体是指进入到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是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3、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关系,从本质上讲是认识关系、实践关系、价值关系。
4、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面对同一种认识,不同的哲学家会形成很不相同的看法,甚至相反的看法。
譬如,不同的哲学家面对“世界万物的共性和本质是物质”这一认识,有的哲学家说这种认识是靠不住的,因为有限的人根本没有能力认识无限的世界,相反,有的哲学家则认为这种认识是靠得住的,有限的人是有能力认识无限的世界的。
这样就产生了不可知论和可知论的对立;有的哲学家说这种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相反,有的哲学家则说这种认识只能来源于人的头脑。
这样就产生了反映论和先验论的对立;有的哲学家说人只能消极被动地反映外部世界,相反,有的人则说反映是能动的,其中有人的创造作用存在。
这样就产生了消极反映论和能动反映论的区别。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是认识主体在实践的基础上对认识客体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
因此,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对认识本质的看法。
A、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面对同一种认识,唯物主义认为它是人脑对认识对象的反映,而唯心主义则认为它是在人没有感觉之前人头脑中就有的。
这就是反映论和先验论的对立。
1、什么是反映论和先验论人的认识和别的事物一样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部分是认识形式,也叫认识框架、认识图式、认识结构。
另一部分是认识内容,就是认识形式、框架中所包含的东西。
人的认识的实际过程是人头脑中的认识形式把外部材料进行加工包含于自己之中,形成认识。
就是说认识是认识形式和认识内容的结合。
在研究认识的过程中,唯物主义者比较关注认识的内容,由此容易走向反映论,而唯心主义则比较关注认识的形式,由此容易走向先验论。
(1)什么是先验论?所谓先验论,是指把人的认识形式、认识能力看作是先于感觉经验的东西,是人先天就有的或头脑中固有的东西的认识理论。
柏拉图的“回忆说”、“笛卡儿的“天赋观念”说,都属于先验论。
康德认为,人的感性认识形式和知性认识形式(因果范畴、必然性范畴等)都是人先天固有的整理感性材料的能力。
的确,认识形式对于现在的个体人来说具有一定程度的先于个人经验的特征,这一点唯心主义看到了,但对于人类来说,认识形式不是先验的,它是人类在亿万斯年的长期反复实践中内化、积淀而成的。
就是说对于人类来说认识形式不是先验的,是建立在物质的实践活动基础之上的。
先验论的错误在于把认识形式不分个体和人类全部先验化了。
先验论的功绩在于发现了人的认识的能动性方面,即认为人的认识形式对感性材料具有加工整理使之形成知识的作用。
这一点被马克思主义所强调和继承。
“一切比较完全的知识都是由两个阶段构成的:第一个阶段是感性知识,第二个阶段是理性知识,理性知识是感性知识的高级发展阶段。
”-----毛泽东(2)什么是反映论?所谓反映论,是指把人的认识看成是人的头脑对外部客观世界的反映的认识理论。
一般唯物主义者认为,认识是客观世界的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在头脑中形成的反应。
认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物质世界,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还认为认识形式也是建立在长期的历史实践基础上的。
所有的唯物主义在认识论上都坚持反映论,也就是说,反映论是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共同原则。